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网络教育

关于网络教育

时间:2023-06-07 09:3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网络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网络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服务

1.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综述与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高校已普遍建设自身的校内网,初步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数字化教学的核心、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有效地整合高校的各方信息资源,一方面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方面为师生的课程信息传递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对于教师,可进行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收集、发现学生对教学的问题等,从而使教师更具针对地开展自身的教学计划,在有效辅助其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可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内容的展示;对于学生,在发现课程问题时,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网络课程、课件、案例库、学科阅读资料、习题题库与解析等拓展了知识来源的途径,打破了传统的“有问题找老师”的学习模式,并可通过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评系统进行学习疑难的交流与学习成果的检测。

从上面的介绍可看出,网络资源共享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时间与距离的障碍,让学生面对的授课、教学对象不仅有传统意义课堂上的老师,还有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这一无形的助手。据了解,学生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却并不在多数,其更倾向于书本学习,更多去寻找网络资源的时候,可能也是在老师所给的资料不能满足同学的需要,或者说学生想通过一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时,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去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内容,很少考虑通过学校的精品课程这样的模块,或者说一些专业的权威性网络课堂来实现学习。

2. 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现状原因分析

首先从微观的层面考虑,主要以高校老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展开论述。(1)现实任课老师不同,教学风格、培养偏重点有差异。网络资源中所展示的是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资源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程度极高,主要表现为流程化的教学模式,有些重点知识点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讲解不如现实课堂讲解生动有力;(2)学生被告知情况以及学生主动挖掘因素。试想,如果一个任课老师将自己的授课内容在学院精品课程的网站上,并附加课本上相关习题的解析等内容,学生可能就会增加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校学院的信息资源,让信息的存在价值最大化,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授课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形成最大的贴近度,并使得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与扩展,并提供学生留言提问的板块,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问题是否可视化,可视的时候也许正好也解决了学生共有的问题。由于学生目前对此使用并不多,所以第一步先培养其对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粘性,今后,随着技术的提高与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提升,再让网络教育资源慢慢实现由“替补角色”到“主角”的转变。

再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高校间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运作,发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存在着缺乏整体协调运作等诸多问题。(1)高校同高校或其他建设机构缺乏整体沟通与规划,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观察一些高校或相关机构对于“精品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许多在课程设置上有相似与重复之处。学校利用了大量的经费致力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却可能有不少在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性工作,此种现象容易导致用户在选择上由于资源水平相差不大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被指向性,网站普遍会被“光顾”,然而其“成绩”平平,没有突出的特色,既不利于网站建设的效益,也不利于用户的选择与使用。由于各高校、机构独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规划,使得一些高校的专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种类繁多,组织性、条理性差,容易造成网站整体资源结构的混乱,有碍于用户的遴选与评判,甚至会降低整体网络教育资源的服务质量。(2)网络信息技术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网络技术的建设和规划。但是各个学校网络技术的普及的程度较为悬殊,同时网络信息缺乏前瞻性、兼容性和规范性。甚至有的还需升级换代,网络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各个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为满足学校自身的需要,网络互联程度极差,不利于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用户的使用障碍。[1]

3.针对提高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提出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微观和宏观层次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倡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突出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网站中的位置,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参与。首先学校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网站的建设上,可以从其内容的丰富度、与课堂授课知识的互补性与关联性、网站的美观度、网站的链接位置、重要事项的告知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无论从外表感知还是从网站内容的服务效用上,都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性。此外,要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校或学院自身建设网站的推广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向网络教育资源网站提供实验课程、课后作业、课下测评、教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参与体验网站的服务功能。该途径一方面能够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一个特定的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络技术帮助各学校学院实现自身关于教学的特色数据库,加强其自身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因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为网络的建设提出合理的评价意见,通过“用户是主体”的服务理念,最终强化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

二,加强高校、相关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努力形成资源组织规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整体协调提升高校教育资源服务质量。具体可从以下途径实现:1)制定规范的网络教育资源项目体系,各高校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实施;2)各高校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高校间形成优势互补,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产权的问题;3)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相关机构、企业间形成商业合作,整合有效资源,摒弃与预防重复低水平资源的组织开发,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增强品牌效益;4)在网络技术的规划与建设上充分考虑未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发展形势与用户需求,在网络的构建、网络间的互联等方面具有前瞻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wwW.133229.COm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第3篇

论文摘要:网络教育的新特点决定了教师地位的改变,在教育观念的认识上由“占据强势”、“独霸威望”地位变为“勉励强势”、“共同上进”:在文化知识的传承上,由“前喻文化”地位到“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共存;在师生人际关系上.由“敬而远之”到“远而敬之”。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应有所创新,即转向为学生个性的开发者、自我发展的学习者和教育方式的协调者。

1 网络教育的特点

1.1 网络教育以学生兴趣选择为主

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依据“筛选式”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为选择精英式的人才。受教育者在一次又一次筛选中失去再次受教育的权利,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兴趣选择”。“学生借助键盘和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及上课时间和地点,甚至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教师”。

与此同时,评价教育的好与坏也转变为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让学生在自己选择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面对网络教育,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教师的作用是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而又迅速地进入自己的兴趣选择上。并非一味地传授知识和检验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

1.2 网络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

网络教育不仅信息量大,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且教育内容形式新颖、生动,它借助多种媒体设备,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学习者既可以看见文字和图像,同时也能听见声音。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开展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提高。网络教育这一大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启发教师对新的教育方式的思考:在这丰富的教育资源中,教师以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便因材施教。

1.3 网络教育形式具有开放性

在网络教育时代,教育的开放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完全平等的。传统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平等发展隔裂开来,限制了人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在网络教育中。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占有是公平的。网络资源是无限的和具有可持续使用性的,不会因过度使用而减少。二是无年龄段的限制。传统教育对学生按年龄段划分,使教育的内容因年龄而受限制.而网络教育向全体受教育者开放,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接受能力水平适当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速度。因此,这给新时期教师角色带来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将教育内容开发给受教育对象。

1.4 网络教育具有跨时空性

所谓跨时空性就是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随时随地都可学习。首先,在网络教育中,人们再也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去固定地点接受指定内容的教育。网络能够在学习者认为适合的时空为其提供独特的教育信息。然而传统学校教育定时定点,不能因实际情况而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网络下的教育者也不局限于传统教室里的教师,其角色更加多变和灵活。

1.5 网络教育具有互动学习的间接性与多维化

网络技术使学习者的网上互动学习成为可能。这种互动学习方式是间接的,主要通过文字和声音进行,缺少面对面相互间直接体态语言的交流。网上交流对象多维化,可以是一个.同时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老师、专家等,并且这些学习者可能来自语言、风俗习惯和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些特点,对教师在网络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扮演提出了挑战。

2 网络教育下教师地位的新转变

(1)在教育观念上,由“占据强势”、“独霸威望”到“勉励强势”、“共同上进”。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教师对于新技术、新文化知识必须加速更新。在当前信息技术疾速变化、知识周期变短的时代,教师的知识容易老化,教师的强势智者形象会受到巨大冲击。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日益融合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紧跟当代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知识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从独霸权威文化知识转向为鼓励学生和自己一起平等的追逐权威文化。

(2)在文化知识的传承上,由“前喻文化”到“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共存。“前喻文化”指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传递方式的文化,即年长者向年幼者传递文化知识;“并喻文化”是指按照同龄人和同辈人的方向和方式,同辈成员之间相互传递和互动学习知识的文化:“后喻文化”相对于“前喻文化”而言。指由下而上的方向和传递方式的文化,即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传统学校教育,教师在整个文化知识传递过程中居于“前喻文化”的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上到下的单向式过程。而在网络教育中,要求打破教师的这种独居地位,由前喻文化转向前喻、并喻和后喻三者共存的文化地位。

(3)在师生人际关系上,由“敬而远之”到“远而敬之”。传统教育中,整个教学过程是严肃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常常是“师威生惧”,学生对教师也是“敬而远之”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早已被孤立起来了,甚至加上了一道防卫线,这样的结果很不利于师生间平等交流,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地位。由于信息与知识的平等化趋势不断加强,教师严肃的支配地位在新时代将会加速瓦解,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会日益稳固。网络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得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遵守他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享受他们共同享受的快乐.在共同活动中实现感情的融洽和理解的加强。

3 网络教育下的教师角色创新

(1)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开发者。主要表现在:①教师是学生情感兴趣的激发者。传统教育只注重学生机械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情感的培养,轻视了情感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促进作用。网络教育中,教师引入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②教师是学生学习意志保持者。网络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激发动机,保持学生的学习意志来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像、图表、动画于一体,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的方式,使学生多方获取信息,加强学生兴趣从而保持学习意志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③教师是学生行为实践的促进者。教师可运用网络教育的虚拟化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实践最大限度的实现。网络教育的跨时空性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时间、年龄和环境等现实限制,根据每个学生信息加工能力的差异,指导学生在网上自主选择练习场景和内容,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网络教育环境中,作为学生个性开发者的教师,只具有丰富的特定学科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具备充分的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开发做好必要的准备。

第4篇

关于行业

1.多空论战尚未尘埃落定。在众多行业分析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空论战的现象。空方观点对网络教育的未来预测是悲观的,有的观点即便承认了网络教育的未来,但与此同时又不看好新兴机构的发展能力。而多方观点则从各方面极大看好网络教育市场发展,认为其“春天到来了”。当我们分析观点来源时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持有空方观点的评论者(即唱衰者)多来自于已具规模的现有教育机构;持多方观点的评论者大都来自在线教育的新兴企业;而观点媒体及投资人仅仅关注创新模式,并就此给出各种预测。所以目前就形成了空方说 A 论调,多方说 B 论调,投资人说 C 论调各执一词的现象,但任何一方的观点均出自逻辑推演,并非市场的数据支持。

其实这现象很正常,坦率地说,网络教育的发展多多少少会冲击固有的市场格局,因此对于现有的大型教育机构,出于习惯性思维、累积经验惯性以及利益格局的需要,在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难免在潜意识中希望维持现状。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多方观点大都引用国外的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而国外的教育环境与国内迥然不同,因此多方观点在逻辑上缺乏“接地气”的说服力,新兴的机构也还不能为其观点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

因此这一论战中,多空双方的观点都难以完全占据上风。正因如此,在目前的局面下,谁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真正在一线创业,获得最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和观察结论的只有创业者自身。在一个众说纷纭的市场里,用户群体才是最终的专家。另外,我们其实可以把这种论战局面看作投资领域心态矛盾,如果多方胜利了,投资圈肯定会活跃起来。

2.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2013 年,从多个媒体可以看到,由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体制内高校发起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研讨和实践已经开始,这说明国家对于网络教育这一新兴教育方式的重视程度,这股力量对于从业者已经不可小觑。

但与教育行业类似,当前国内的网络教育也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条线。体制内以传统高校和教育专家为主,体制外以培训机构投融资机构为主,这两股力量目前基本处于自说自话、互相无视的局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体制内的教育媒体报导教育新闻、组织社会活动的名单里,很难出现培训机构的名称;而基于市场的创业媒体及名人观点,也很难看到体制内名人的声音。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体制内的推动力,肯定会极大地提升市场对于网络教育的认知,代替体制外的培训机构教育市场,扩大潜在的客户群体。

3.一些伪命题的讨论把问题搞复杂了。 “在线教育是否取代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的优劣讨论”等讨论都是伪命题,这个观点笔者已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分析(这篇也是),真切希望各方能够停止这方面的讨论。

4.网络教育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课程以几何量级增长。且不说最近创业媒体圈定的 2013 年创业热点中,明确标有“网络教育”这一方向,就网校网在市场研究中统计发现的新兴网络教育机构,迄今为止已经超过 100 家。这 100 多家网校还是指具有一定的 SEO 能力,能够从搜索引擎发现的,其他诸多在搜索引擎中暂未发现的,或者存在固有招生渠道不对外宣传的网校数量,目前尚未得到准确数字。同时,一些传统的考试论坛、代招生网站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开始向网络教育转向,这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特别指出的是,网络课程比较特殊,其班型衍生能力极强,在班型的作用下,当前网校提供的课程数量估算超过 10 万已经完全不成问题。

关于市场

5.后浪推前浪的市场。教育机构的市场每年都有相对封闭的用户群体,虽然这个用户群体基数不如生活类服务基数大,但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学生、考生乃至考证者出现,这就是教育培训行业长青的主要原因。只要社会不发生重大变革,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是不会衰亡的,在某种意义上,在这样的领域里,能否做一个赚钱的企业,这完全取决于机构自身的能力。

6.“课程完成率”不能评判市场。“课程完成率”是教师主要关心的内容,但从企业角度,课程是“先付费服务”,这与线下的“健身房”,“汽车美容卡”道理是一样的,而且网络教育课程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又是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因此,只要用户付费了,企业的财务任务就完成了;第二年还会有大批的新用户到来,还会重复这个过程。这听起来对用户有些残酷,但这恰恰是网络教育机构得以生存的原因。当然,我们并非支持那种“收到学费就 OK”的做法,只是想借此说明“课程完成率”不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的前提是“企业真正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服务”,对于那种忽悠型机构,提供劣质课程自损品牌者除外。

7.N多小众群体组成的大市场。教育培训市场与传统电商截然不同,课程学科繁多,每个学科面向各自的小众群体,再由众多的小众群体组成统一的大市场群体。这种客户的组织特征下,机构的主动性消息推送难度很大。例如商家推广“化妆品折扣”,那么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受众(女性)感兴趣;而教育机构推广“雅思课程保过班”,只有在学雅思的小部分受众才是潜在的需求者,即便同为用户,“日语”的学生都不会对此感兴趣。因此,在传统教育机构耕耘多年的市场上,网络教育机构的市场推广,仍然在于占领用户主动性获取信息的通道,优质的 SEO 是绝对难以避免的。

8.广阔的市场蕴藏在不发达地区。如果中国人的教育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网络教育这一高效的教育方式的目的,就是“快速升级人生”。时至 2013 年,广大的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仍然匮乏,尤其是对较为冷门的学科,更是鲜有靠谱的教育机构存在。网络教育通过远程的方式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全国各地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与真名实姓的教师联系在一起,省去了远途奔波进入大城市求学的成本。因此,在互联网基础建设越来越发达的今日,广大的不发达地区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教育需求。

关于创业

9.网络教育创业的门槛更高。网络教育创业的门槛比线下机构高很多。开办一个小型的培训班,也许只需要在小区里租房请教师发传单,就能让这个培训班存活下去。而开办一个在线教育网站,需要互联网设计能力、网络推广能力、用于支付带宽成本的充足资金;除此之外,因为网络教育产品暴露在互联网上,因此机构还需要有高等级的师资及教学组织能力。这些都是创业者难以逾越的门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懂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做好网络教育机构,互联网的从业者做网络教育,倒不一定没有机会。

10.投资人其实在观望。虽然进入 2013 年后,来自各媒体社区内关于在线教育的讨论异常活跃,天使级的投资消息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我们仍然难以看到网络教育里活跃的 VC 案例。投资人关心的是与“退出盈利”相关的两大问题,一是“最终的市场盘子有多大”,二是“商业模式是否新颖”。显然,只有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才可以让投资机构怦然心动,才可以让他们为此承担风险,这是所有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在前文中,关于多空论战的描述,其实也是投资人心态的客观反应。坦率地说,在线教育是个旧概念,市场现状是个新局面,众多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在投资问答中的关注点与创业者也往往不同,因此网络教育创业 BP 在融资闯关中能够到达合伙人的桌面,这其中的难度不小。

第5篇

关键词 激励 激励机制 网络教育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From "The Plants VS Zombies" Game to See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CHEN Qianqia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In current network education, it appeared "only the resources, no peopl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The network curriculum's study was only has regarded the learner as tourist, and at last the network curriculum web became the storehous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online education does not build a good incentiv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Plants VS Zombies game to analyze the network of education incentives. Through construction outstanding network education incentives, then realize network educational goal process.

Key wordsencourage; incentive mechanism; network educ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1 网络教育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学习者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之前,学习目标单一并且明确。但当真正的接受了网络教育之后,学习者脱离了教师的监督管教,在 “宽松”和“自由”的网络环境中,他们跃跃欲试,最后导致了学习状况每况愈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网络教育缺乏健全的激励体系,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是以教学资源为中心和以网络课程建设为中心,忽略了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的激发。同时,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往往忽略了对学习者个体心理需求的分析。虽然网络学习者都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即获得自我需要的知识。但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存在个性差异。如果单纯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激励,而忽略了个体需求差别的分析,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也无法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而且网络教育中的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固定的内容和形式,会使学习者就对一成不变的激励失去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于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并且随着在网络教育中的学习时间的逐渐增长,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功利性逐渐变得明显,很大一部分学习者参加网络教育学习是为了拿各种考证。而对于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学习到了需要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在意。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制定一个健全而且完善的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激励机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激励机制

关于激励机制的定义,程国平教授给出的定义: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①

可以看出,激励机制是多种激励方式的总和。结合程国平教授的定义,笔者认为,激励就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动机,当在一个组织或者系统设计了很多种激励方式去激发人们的动机时,此时这些激励方式就构成了这个组织或系统的激励总和,即激励机制。

2.1.2 教育激励机制

从对激励机制的定义,笔者认为教育激励机制就是指教育机构设计了很多种的激励方式,为的就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些激励方式的总和则构成了教育激励机制。

2.1.3 网络教育激励机制

前面对激励机制和教育激励机制的定义,可以看出,网络教育激励机制是指在网络教育过程中,为了激发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在网络学习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专门创设的一系列关于网络教育的激励方式的总和。

2.2 激励的相关理论

关于激励理论,结合网络学习者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苏贝尔的关于动机的学习理论。

2.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一次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按照其重要性依次排列的,每一种需要都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的。

接受网络教育的学习者是很多的,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学习者需要在物质上的激励,例如证书之类;但他们在更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不仅追求物质的需要,而且也追求精神上的需要。网络学习者在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将会降低他们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2.2.2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会表现出某种行为,其直接的驱动力来自于动机。在网络教育中对学习者要进行激励,首先是要把学习者的动机给激发出来。奥苏伯尔从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绩的角度出发,将学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在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内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在通过胜任某些活动获得尊敬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附属内驱力又称为交往内驱力,是在希望他们关心、认可、友谊与支持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两种内驱力通称为外在动机。

3 “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激励机制

最近一段时间,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无论是白领,还是在学生群体当中都是一个很流行的游戏。笔者在对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的研究过程中,认为这款游戏能够长久不衰的流行着,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玩家的心理特征并且创设了很有效的激励机制。笔者从这一点出发,认为该游戏主要有以下一些激励机制激发玩家的动机。

3.1 分小关卡,实现大关卡

在游戏中的关卡,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目标。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动物没有。目标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方向,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动力。而我们所说的在游戏中的闯关卡的激励其实就是指这款游戏的设计者设计了具体的目标,调动了玩家积极主动的去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的一种激励机制。这款游戏整体上分成了若干个关卡,而每一个关卡之中又设计成若干个小关卡,也就是说它把整个游戏分解成几个目标,然后这几个目标又被分成几个小目标。由于分成了一个个小目标,玩家就能够在整个游戏当中脚踏实地,一个个关卡的去闯。玩家能在闯关的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心。

3.2 给玩家创造成就感

人们的行为不仅要有基本的需要,而且还要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在这款游戏当中就抓住玩家在玩游戏时要有成就感的需要。每个人玩游戏的时候都会想要过关,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款游戏的设计者在设计游戏时,就考虑到了玩家这个心理特征,在游戏设计中适当的设计关卡的难易程度,有意的使每个玩家都有闯过关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而这些源源不断的小成就是给以玩家持续玩游戏的动力。

3.3 给玩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武器

在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中,设计了很多种的武器。每闯一关,玩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不一样的。要使用哪一种武器才能够顺利的过关,这都要看玩家平时对该游戏的熟练程度,包括了对每种武器功能的熟悉程度。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选择武器对玩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选错了一个武器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闯关过程。笔者认为这种利用武器来激励玩家的激励是依附于成就感的激励机制当中的,玩家为了最后能够闯关获胜,为了最后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务必要选择对的武器。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激励机制是这款游戏最主要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运用于网络教育当中,以激发网络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款游戏的其他一些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激励机制对于一款游戏的设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4 网络教育中的激励机制的应用

我国的网络教育被比喻成一壶永远也烧不开的温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教育的激励机制不成体系。笔者根据之前对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的研究,认为该游戏中的多种激励机制可以借鉴于我们当前的网络教育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当中。

4.1 分阶段学习,实现大目标

我国网络教育这壶温水烧不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壶水的量太多了,网络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过大。学习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课程内容的学习,会使接受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压力大、无所适从。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笔者借鉴了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中的激励机制,认为我们网络教育的设计们可以采取分阶段设置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甚至可以细化到某个知识点,使学习者对要达到的目标一目了然,让学习者稳中带进步的学习。

在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之前,设计者们应该根据网络教育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学习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把大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的、较为简单易行的小目标,让学习者一步步有计划、有步骤的向总目标前进。使学习者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心,最终实现完成整个网络课程学习的总目标。

4.2 给学习者创造成就感

笔者借鉴了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给玩家创造了具有成就感的激励机制。认为,网络教育的设计者们可以在网络教育中,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必要的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激励机制,这样能够促进他们内在动机的形成。要是没有成就感的激励,那么也就没有内在激励的因素,造成学习者学习热情的逐渐消失。抓住学习者的成就感进行激励,即对学习者所取得的每点细小成绩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

同时,在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时,不能将所有的练习题都设计的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设计得过于简单会使学习者觉得太简单了,轻视了网络课程的学习。而设计得难度过于大,这样会使学习者对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笔者认为网络教育的设计者们可适当的安排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使得每一位学习者都有机会答对题目,让他们产生成就感而获得满足。学习者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同时增强学习兴趣,这就自然而然促使学习者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从而提高了网络教育的有效性。

4.3 利用工具性方式激励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时,笔者认为,可以在网络教育的学习中设计各种各样的“武器”,即利用工具性的方式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的工具性方式的激励,就是指在网络课程中设计一些具有情境性的课程,这样能够使乏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网络教育是一个无人监督,完全靠学习者自控的条件下进行的,久而久之,学习者就会逐渐的认为学习的无趣,这个时候要是在网络课程中添加丰富的情境性因素,这就能够引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这种工具性的激励方式在网络教育中显示出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笔者认为,网络教育的设计者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种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网络教育的学习者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好奇心,他们为了去体验新的学习情境或者获得新的学习工具,会努力的“闯关”。可以看出,设计丰富多彩的工具性激励方式,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种动力,它能够很有效的促进网络教育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结论

在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以上三种借鉴了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中的激励机制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激励机制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网络教育的设计中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激励机制,发挥他们的综合效能,充分调动网络教育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网络教育的学习提倡的是自主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但对于缺乏自控性较差的网络教育学习者们来说,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游戏中的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并将其运用于网络教育当中,是对网络学习问题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

注释

①王英彦,杨刚,曾瑞.在线学习者的激励机制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3):62.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方斌.成人教育激励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6):39.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网络教育 现状 对策

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兴起发展起来的。在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的社会,符合学习要求和教育要求的发展方式逐渐被推崇到一个更加高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处可见的网络化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说法。更多的是体现在当前教育的各个细节中。例如,在高效的教育方式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然,网络教育的更高级的形态应该是在当前的教育基础上,不断以现有的资源为优势,在结合便利的程度上,完成整个教育的过程。从教到学的一个过程,完全网络化,并且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情况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态势。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客观存在,在理论上而言,完全实现以网络化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是完全有能力的。可是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如今的网络教育有其便利性,但是更多的体现出来就是教育尚未充分借助这样的一个工具,并完全发挥其理论上应有的效果。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从1994年开始酝酿远程教育,在1998年开始批准四所高效开展相关的远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在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现出当前发展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特征化应用,高校的远程教育已经有了一个相对长足的进步。从2000年7月开始,在教育部出台的相关的网络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上,不断强调远程教育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通过运用远程教育这样的一个工具,全民教育的态势逐渐显露头角。

也正是以2000年为一个发展的分界,可以说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又有了一个长足的飞跃。一个原因 在2000年的国家政策上,不断鼓励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从客观上带动了整个当前远程教育的产业链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在电脑的系统设计上,不断推出以家庭产业为主的个人电脑的使用。这样一来,不仅仅从客观上满足了远程教育的便利性,更多的是在主观上鼓励整个全民参加远程教育。也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客观现状,才使得高校的远程教育在已有的基础铺垫上,不断前进。直到最近的两三年,在网络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不断与当前的网络媒体所挂钩的多媒体教学,成为整个高校网络教育上得有一个新的突破。这样的一个发展状况客观上对当前社会教育的一个迎合,主观上,还是对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的一个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

纵观我国当前的高校网络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单纯的存在于一个课程体系建设,更多的还是一个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整体的网络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主要呈现一下几个现象:

(一)高校网络受众人群现状

从当前的高效网络教育的受众人群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国内高校的网络教育的受众人群普遍集中在年轻化。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我国独有的,作为高校网络教育的初期,在年轻化的受众人群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一个是在广泛推广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延续性;另外一个就是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教育的便利性和难易程度可以适当把握。

(二)网络资源课程现状

一般而言,高校网络课程的资源均是来自于网络并且合理的应用与网络。网络资源的循环利用的现象在当前的国内网络教育上比较普遍。不管是国内知名高校还是一般的普通院校,在实现其资源共享上,尚欠缺一定的包容性。也就是说,不管是当前的课程资源设计还是在已经相对成熟的课程资源设计上,都是一个客观停滞的状态。

(三)教育的交互性现状

从教育本身来看,交互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在高校的网络教育过程中,延时性教育与不对口的教育现象相对占据着整个网络教育的整体比重比较大。显然,在这样的现状下,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就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从网络教育的建设初衷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的延时交互将对整个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真正的能够应用到这样的理想状况中情况确实少之又少。

(四)高校网络教育的影响力

尽管当前已经是我国高校引进网络教育20年的历程,但是从整体的网络教育发展的状况中,依然没有起到一个客观和预期的影响力。在高效的教育资源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依然占据着整个当前高校教育的绝大部分,网络教育作为一个对新兴世界的了解和辅助资源,不断背引进到课堂。但是其影响力和其发挥的真实作用,依然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

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不足

从当前的高校网络教育现状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教育主要存在这样三个方面的不足性:

(一)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问题

从高校网络教育的自身定位来看,当前的高校网络教育不断的被认定为是一个辅助教育的手段。也就是说,在整个的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上,不管是从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的观念上,网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课后辅导的辅助型工具。在真正提升技能和专业性知识上,网络教育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以使得整个学校和学生共同认识和关注到当前的高校网络教育的地位。客观来看,网络教育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被提升为一个主要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但是基于传统思维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独特性的考虑,使得网络教育转型为主流教育方式成为一个进程缓慢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和课程编制的问题

上文已经提及到,在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上,仍然缺少相关的创新性或者是包容性。毕竟很多的资源都是在非共享的前提下开展,这样一来网络的新兴教育方式难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其自身的兴趣性也相对比较乏味。

(三)高校网络教育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问题

尽管来自多方面的原因促使当前的高校网络教育的教师资源不断缺乏,但是从客观上来看,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当前高校网络中可以见到网络教师的角色,但是往往他们的定位不是一个网络教师的身份,更多的是以一个电脑员或者程序员的身份出现。在教育的实践中,更重要的其掌握的专业化人文知识如何通过网络这样的一个平台应用。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对网络教师的理解普遍存在误差。进而,在岗位设置和安排上,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四、提升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建议

(一)树立网络教育的全新理念,合理定位高校网络教育

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既要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又要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和其它继续教育。各试点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总结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律,积极推进网络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各级各类继续教育的结合,促进我国网络化、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我们既要把高校网络教育看成是对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为在职成人、也为应届高中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网络远程教育成为发展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途径之一,又要看到网络远程教育应该是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首选。

其次,建立必要的相关专业网络教育系统,调整当前高校网络教育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和专业课程设置失衡现象。各高校不要各自为政,另起炉灶,重复设置课程,而应挖掘其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的内在价值,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学分互换,使网络教育为我国各地师生获取丰富的教学信息服务。再次,调节高校网络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地域定位应向西部倾斜,关注西部大开发,缩小我国东西部教育差距,加速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

(二)加强网络课程开发和建设

在加强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还需要不断的注入活力。在当前我国的高校网络资源建设上,仍然不缺乏专业建设的人员,只是并没有合理的制度将这样的人才应用到合理的岗位上。本文指出的加强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仅是从课程本身的设计上,更多的还是需要从提升高校在课程专业化设置上的力度。从而客观上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融入到教学成果上,以此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积极性。

(三)加强对网络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教育的客体转化为教育的主体的过程中,教育本身只是一个传递的工具。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途径,网络教育将是一个最为高效和便捷的工具。所以在提升整个教育客体的过程中,还要伴随着提升当前的受教育者在对网络教育的认识的问题。也就是说,将网络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主要课程中,提升网络大学生的在网络教育的综合素质。最终能够实现网络大学生在网络课堂的认识和学习能力完全不亚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

(四) 努力建立一支既懂专业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师资队伍

随着网络大学的兴起,网络教育的逐步普及,高等学校的教师已不再是站在教学的绝对主导地位上,而是处于教与学互动一体化的位置上,教师的职责应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信息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网络时代高校教师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教师光有专业知识和授课艺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技能,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学习资料;拥有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与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使网络教育更加生动活泼;网络教学的主持人虽是教师个人,但却有许多人在幕后担负着编写脚本、导演、摄像、编辑等工作,所以,网络时代的高校教师应具有团结与合作精神。

五、结论

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高校的网络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分析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现状。诚然,在分析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本着对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的执着,在完成整个网络教育的建设上,也想尽可能全面。本文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备后期在开展网络教育的实践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莉,刘建国. 关于提高远程教育质量的思考[J]. 教育信息化 2002年07期

[2]凌飞飞,赵新云.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教育探索 2005年08期

[3]王东波. 网络学习的困难与对策[J]. 现代情报 2002年06期

[4]张立华,张日卿. 谈谈新时期教师的师德问题[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03期

[5]王军. 农村教育问题现状与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16期

[6]马雪琴.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1期

[7]陈良,张大均.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07年05期

作者简介:

第7篇

1.过于注重硬件,忽略软件研究

在高校的网络教育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网络资源丰富与否是衡量高校网络教育水平高低的依据,但是目前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网络教育中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略了软件设施的建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人们的认知错误,人们往往认为主要硬件设施是最为关键的,认为只要硬件设施配备跟上了,网络教育的水平也就随之提升。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硬件设施也的确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个过程中软件设施的建设却并不尽如人意。此外,有些地方教师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有限,学校将硬件设施配备好了以后就成为了摆设,并不能够将硬件设施发挥其最大的应有的作用。或者一些地区教育资金有限,只能够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并不能顾留出更多的资金去配备软件设施,这就使得硬件设施的利用率降低,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网络教学形式单一、不规范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高校中如何运用网络教育并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教学模式,因此各地区的网络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已经在各个校区之间建立起来了校园网,从而使得学生接触网络教育的机会更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整体上网络教育的模式就是下载或上传资源、使用电子图书馆、数据库等,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处于一个被动接触的模式,教学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尽管网络上资源较多,但是学生在进行搜查的时候,却并不那么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可信资源和规范的资源也比较少,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急需整顿当前我国的网络教育。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策略

我国高校中网络教育目前只是处于起始阶段,因此还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有关网络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要改善当前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专家和各个高校共同努力,来共同构建高质量的网络教育,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1.重视网络教育,加强资源建设

要提升网络教育的质量,首先就是要重视网络教育。要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起来网络教育重要性的意识,使得教师和学生转变对教育的概念,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教育,学生要转变学习的概念,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由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性教育,由竞争学习变为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扩宽自己的视野,能够在一种最为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教育,学生也会在这样一种自由的环境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不仅要建设完备的硬件系统,还需要使得软件的配备能够跟上学生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建立起来规范网络教育资源的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建立网络学习资源的标准,从而使得网络资源的研发者都能够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研发,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规范资源,学生之间也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2.完善评价体系,保证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因此其评价体系也是不同于传统的评价体系的,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都较为复杂。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建立起来一种遵循网络教学规律、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建立标准的过程中,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的网络教育的发展水平来进行制定,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一套质量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起来完备的质量评价体系,能顾增大政府对网络教育的认可度,从而使得政府能够支持网络教育,这对于高校整个未来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3.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队伍

网络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在网络课堂中的作用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对网络授课形式的研究,从而能够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从而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重要性,采用一些新颖多变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能够自己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比如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对于网络教育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状况也要进行掌握解决的方式,这些基本的网络教育所需要的技能都是教师所必须拥有的。在一些远程教育中,发现教师的网络课程的制作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制作网络课程的费时费力较多,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且没有相应的补贴,教师就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完善网络课程的建设,这些都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来改善这样的局面:

(1)对教师进行统一的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使得教师的网络课程制作的基础功扎实起来,比如一些软件的详细的操作方法,网页的具体制作方法等;

(2)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到网络课程的研讨中去,要制定一些鼓励政策,使得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也要经常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起来网络论坛,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资源。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评价体系

一网络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起到了重要的反馈作用。作为教育评价之父的Tyler对于教育评价,着眼于实施的效果,他用学生的成绩来表示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把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作为判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这是以Tyler为代表的目标评价模式的体现。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则强调教育评价的价值观,认为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教育评判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有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上的教育现象也不断涌现,因此,网络教育评价现已成为教育评价中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并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所谓网络教育评价,指的是对网络大学或网络中的一些教育或学习现象进行评估,它是网络在教育评价领域内的特殊应用。

二网络教育评价体系的分析

维基百科认为,网络课程也称在线课程,是指通过在线学习的课程,是现时学习的新趋势。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开设不同的网络课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学习。网络资源既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应用,也是一种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面对众多的网络课程,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后效果的评价也日渐受到关注。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目标、指标、评价对象、评价人员和评价方法。这些方面在整个评价系统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五点对其进行分析。

三网络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面对已经到来的信息化时代,面对不断完善的网络课程,目前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对网络教育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与网络课程评价两个方面。当前,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数量呈显著性的增长,那么其评价则显得愈来愈重要。与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相比,网络教育评价可谓称得上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虽然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评价对象不明确,目的不清楚。这主要体现在张冠李戴的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评价中。一些对网络教学的评价标准却用来衡量网络课程。网络教学是网络课程下的一个体现,除此之外,网络课程还包括了课程的技术水平、网络的互动性等方面。其次,网络教育评价人员专家化。不可否认的是,依托网络的教育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工程技术和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来自那些接受网络教育实践的学生的评价就可以忽略。他们的许多反馈信息对于网络教育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网络教育评价的范围过于泛化,想面面俱到地进行评论,实地个案研究较少。对于这些范围,我们应该分清楚哪些是重点,将其进行重点评价。同时,评价的结果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改进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作用。

四完善网络教育评价体系的策略

第一,提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对网络教育评价进行修改和制定时,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育评价的经验。当前的传统教育评价基本上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是对于网络教育而言,仅以学期结束时的一次考试作为评价结论是不够的,因为网络教育相比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应该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并结合总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不断地给被评价者以指导,从而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这样的评价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和时间,而且还要持续地跟踪观察来收集、统计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痕迹来观察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对其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对信息教育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相关研究者应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数据挖掘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做到评价的合理性。第二,充分考虑多方评价人员,重视学习者的评价。互联网的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同时,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和管理者等。充分考虑多方的评价人员并不意味着削弱专家的评价意见,有关专家的评价是主要的,应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去考虑教师、学习者和管理者的想法,做到权重的侧重和平衡。学习者作为网络课程的主要实践者,经历了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虚拟课堂的互动、问题的及时反馈情况等最了解不过了。因此,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网络课程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对评价对象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提高评价说服力。传统教学评价的参照标准比较单一,往往只依据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低、操作方面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不同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风格,这样,无形之中就等于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网络教育现象的出现则弥补了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的缺失,为其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网络教育评价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评估每一名学生。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课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评价可以根据学习者实际学习的情况收集各阶段的信息,从而达到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的统一结合,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以突破传统教育评价领域的局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慧.Web2.0及其典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玉琨.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本质问题的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1(8)

[3]任儆,张秀梅.对网络远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2(8)

[4]胡苏皓.适用于远程教育评价的三种评价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8(2)

[5]李葆萍.网络教育评价系统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9)

[6]黄晨,聂竹明.Web2.0时代完善网络教育评价的思考——来自“豆瓣网”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 高职院校 功能

网络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同样也表现在教育领域。这种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高职院校校园,走进了学生宿舍和教室。不仅如此,无线网络技术在很多高校校园也已经开通。网络的使用使得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能够迅速获得学习资料,为他们大大提供了方便。

纵观国内外,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继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开展网络大学试点工作之后,到2005年已有68所大学设立了自己的网络学院,各类网络教育学院在校生总数达到240万名。教育部已将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列为高校工作重点,国家拟再投资4000亿元支持高校网络教材和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用2年的时间建设200门左右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师生交流、辅导答疑、网上作业和网上测试等。高职院校中设置的网络院校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就是说多数的网络学院是接替了原来的高职院校中成人教育的功能而存在的,真正面对高职院校在读学生的网络教育开展并不活跃。

网络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功能探讨

网络教育有很多传统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不受时空限制等,这些优点使得网络教育在未来大有发展前途。网络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功能,可其毕竟有局限性,不能替代传统的教育,那么高职院校究竟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发、利用网络教育呢?本文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辅修专业。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每个学生和学校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作为学生只有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个人基本素质等,才能增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砝码。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完成自己本专业的同时,还选修或者辅修其它专业。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造成很多高校面临资源紧张的问题。如果高职院校免费开通网络教育课程,使这些专业和课程的学习、考核都能够在网络上完成,无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资源紧张而限制学生辅修、选修其它专业的现状。

专业辅导。专业辅导是高校的网络教育应该起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因为仅仅依靠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并不能够完全掌握专业知识。而网络教育在专业课程辅导中可以大大缓解这个问题。首先,在网络教育中,课程论坛、教师答疑等模块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部分对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无疑有着很好的作用。

专业之外学习。专业外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所需要的本专业以外的学习越来越多,比如:雅思、托福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律师资格考试等,这类辅导班也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目前这类辅导主要是由社会上的一些教育机构来承担。如果有可能,学校在网络教育中提供这些培训,无疑为在校大学生的各种学习提供了方便。

兴趣交流。兴趣交流也应该是高校网络教育应具备的重要功能。在专业课程之外,学生还有可能对其它的某个领域或者某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网络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兴趣交流的平台。比如:托福考试、志愿者、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交流,甚至是创业经验交流等。

网络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模式

关于网络教育的优点、缺点的相关探讨和研究并不在少数。网络教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设想也是美好的。在实施过程当中应该注意解决这些问题:

专业设置。在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网络教育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设置本学校对应的各个专业。这种设置有利于学生在网络教育学习中完成辅修专业或者是第二学位的学习。因为不同的专业其课程设置自然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而随意选择网络教育中的课程,它所服务的对象是本校全体在籍学生。

基本板块设置。网络教育的依托是网络,网络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板块组成的。作为高校辅助教学手段的校园网络,也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首先,这种网络应该面对的是全校所有的在册学生,他们都有权力享用这份资源。因此,首先必须有登陆口,使每个学生都有单独的帐号和密码,这种登陆平台分成教师登陆平台和学生登陆平台,这两个平台有一定的区别。在登陆后,进入学习系统,学习系统中主要包括主要的业务功能区,一般来说教学资料、试题库、学习自测等都是在这一区域。问题讨论区,这个区分成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有着单独的讨论区域。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尽管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网络教育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包括网络上传课件、解答学生的问题、试题库的建立等都要花上不少的时间。因此,在这种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中,不仅有供学习、交流的重要模块,同时还应该设计教师工作量计算板块,这个系统包括选修的学生数量、课件上传数量、对学生问题的回贴数量等。

网络教育的尴尬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高校的辅助教学手段无疑发挥着很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毕竟网络教育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教育面临着很多的尴尬。

对文凭急功近利的追求。从1998年以来,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网络教育,但是这些开设网络教育的高校中,真正用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并不多。多数高校的网络学院实际代替了原来的成人教育部分。当然成人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多数学生都是在职人员。如果采取原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他们要么暂时中断工作,要么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函授学习。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工作更为辛苦,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可以说是一种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取得文凭的捷径,很多的网络教育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并不规范。以至于很多的人都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去参加网络教育的。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多数在职学生很难坚持自觉学习。

学生网络成瘾。对于受管制较少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网络内容的不可筛选性以及上网时间的不可控制性对他们都意味着一定的潜在风险。网络使得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更为丰富。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在使用它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忍不住会浏览其它信息,也导致很多大学生沉迷于其中,而且这种沉迷是很难控制的,这多少使得校园网络使用有点尴尬。

网络教育的单调性。尽管网络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并且容易让人沉迷。但是网络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那么丰富多彩,恰恰相反,因为网络教学课堂的交流多数是单向的,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办法和学生互动,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因此,这种学习使得学生容易感到乏味。而且,由于学生和教师不能面对面交流,所以并不能够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不能够及时明白教师的讲解,那么也容易使他们感到乏味和单调,失去对教师讲解的兴趣,而不愿意再坚持学习。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教育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现代高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它的优点,通过引导,加大监督等方式,克服它所带来的缺点。相信网络教育的前途会更加光明。(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延伸阅读

第10篇

一、网络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网络教育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利用、评价等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则是通过网络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视觉艺术教育生态环境,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是实现了视觉艺术交互性、超越时空性的教育。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视觉艺术教育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还保证了视觉艺术专业知识的先进性、有效性,对提高视觉艺术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在视觉艺术教育中推广并应用网络教育技术。

二、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地域限制,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教育的远程化、自助化,引领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根据网络教育技术的特点,结合视觉艺术教育实践,提出了两种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以供参考。

1.远程应用模式

所谓远程应用模式,是指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技术实现视觉艺术无差别、无地域的教育。此种模式下的视觉艺术教育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汲取知识。虽然它已逐步被其他形式的教育取代,但是其在平衡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远程教育的劣势,又要看到远程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真正将远程教育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的效益。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视觉艺术教育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视觉艺术同步式教育。视觉艺术同步式教育的实践要求教师将准备授课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并放置到Web服务器上,继而在网络上讲解这些内容。不同地点的学生则通过相关软件同步浏览教师的教学内容,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简讯的方式反馈给授课教师,以寻求教师的辅导。这种教育方式简便快捷,技术上容易实现,但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二是视觉艺术异步式教育。视觉艺术异步式教育的实践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后作业等教学相关素材编制成网页或邮件,并放置到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学习,并利用主页链接的参考资料进行解惑,学生亦可以邮件的形式让教师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以上所述的两种视觉艺术教育方式,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自检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制作出图、文、声并茂的视觉艺术教学课件供学生参考和学习,还要及时对学生的简讯、邮件等进行回复,以解决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自助应用模式

自助应用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成视觉艺术学习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源于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视觉艺术的内在动力,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提出一些与视觉艺术相关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学生则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提供的信息,自主在网络上查询有关参考资料或文献,并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请教师评判。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让同学对其观点予以评价和解析,借此在活跃网络教学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活动,必要时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防止学生错误认知的蔓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明晰问题的关键点,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和支持,从而保证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除此之外,视觉艺术区别于理工类学科,它的问题或现象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视觉艺术现象或问题,并引导他们采用客观、理性的评价方式。

总之,网络教育技术应用于视觉艺术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更好的应用方式,以求视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李星熠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终身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函授阶段;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介的广电阶段;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的网络教育阶段。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将最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内容、手段和方法,并将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计算机网络教育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大的影响,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的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讲特别的特征与功能。具体来讲:

1.网络教育强调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老师决定的,学生一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学生可以实现在任何地点、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按自己可能的进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学生地位的改变使得学生站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了信息加工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如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发挥自己最大潜能。

2.网络教育信息表现丰富,信息容量大。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这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输可使学生受到听觉、视觉多方面刺激,大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机会。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真正丰富,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和所链接的海量资源库,方便地提取相关的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网络教育教学信息交互性强。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与学信息的实时、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有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

4.网络教育时间机动灵活,受众面广泛。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网上教育是没有边界的教育,不分性别、年龄,不管职业、职务,无论时间、地点,只要具备上网学习条件,都可以主动地学习来发展自我,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有利于教育的终身化与社会化。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为在职人员,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工作,再回到大学进行全脱产式的传统教育,但是又想继续“充电”,学习新知识,以避免不被社会所淘汰。网络教育以其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满足社会上大量的在职求学人员的需求。那些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的人,如:老人、残疾人、家庭妇女,偏远地区的学生等,也可以接受再教育。网上教育提供的不仅是课程和分数,还提供和其他人交流,共享资源和共同建构知识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使“终生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必要活动。但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长期脱产到学校去参加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由自己决定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网络教育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早在1998年初,我国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1.扩大高等教育。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渠道,我国也不例外。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4所普通高校开办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目前我国开办网络教育试点高校逐步增多,网络远程教育配套设施逐步健全,网络教育在线学生数逐年增加。网络教育为失去接受学校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同年龄的人带来了希望。网络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在职人员提供跨越时空、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成人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

2.完善基础教育。我国于2000年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投入7000万元实施“西部教育科研网拓展工程”,为西部地区所有的高校、主要的中专和中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的学校联网创造条件,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同年4月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10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中小学网校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辅助完成课堂教学,注重课外辅导,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将成为网络高等教育的奠基石。

三、发展我国网络教育的对策

1.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所谓开放,是指目标开放即学校向学习的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即教学课程开放;教育方式即管理的方式开放;教育场所和时间开放。开放性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提高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充分吸取国外开放大学先进经验,实行“宽进严出”,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机制,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从学历层次、专业范围和规模上,扩大办学程度,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以现代教育为手段、社会教育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的教育网络体系。信息时代的教育将突破时间限制――教育终身化、突破空间限制――教育社会化、突破对象限制――教育全民化、突破模式限制――教育个性化,这个突破的过

程也是学习化社会不断形成的过程。

2.加强教师技术培训,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新技术培训及技术应用是网络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正象亚里亚那州立大学教授吉姆・M所说:“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教师为将来做好一切准备,而不仅仅是为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将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进行科研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地获取信息,正确地处理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学生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3.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按其性质可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已经开设的学历学位教育分为4个层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科起点攻读本科,高中起点攻读本科,普通专科。但网络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历教育,以在职人员培训为主要目的的非学历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将网络教育的优势与传统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教育相结合,网络教育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教育的非学历培训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就业需求,如果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面向需求去设计课程和内容,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4.依托高校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普通高校是我国科技信息密集的中心,有着独特的优秀教师资源和国家扶持下的网络硬件设施优势。但培养人数却十分有限,高智商的教育力量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托高校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办网络教育,把普通教育与网络远程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现两种教育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将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规模与范围,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使更多的人接受素质教育。依托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有两种办学模式,一是以学校为主体,二是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办。

5.加速网络教育体系建设,使其发展壮大。首先信息产业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高速、优质的网络服务。第二应加强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加大投入建设精品课程。课件的制作要突出重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注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灵活运用。第三应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开发素材库与素材库管理软件,简化教师开发网络课件时的素材制作负担;开发针对具体学科的网络课件模板和向导工具,并提供一些模板化的网络课件,使网上课件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开发一系列的课件制作辅助工具;开发针对网络教学目的的网页和网站开发工具。

6.推进网络立法进程,规范网络教育环境。加大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实施,建立较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制作相关网络教育的法令法规,提供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制。跟踪国际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推广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完善一致性测试体系。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健康、规范的网络教育环境下,网络教育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行。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但是网络教育立法还是空白。因此,应对网络建设投资主体,网络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和课件的开发研制、评审等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才能促进我国网络教育的顺利展开。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网络教育,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使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到合理配置。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使终身教育成为现实和可能,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构造社会化终身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国宏,朱新梅.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2]鲍志莹.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05,(8).

[3]汪湘.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育、教学现代教育、传统教学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与教学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渐渐赢得了相应的学术地位,而且在教育实践范围内,网络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教育技术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的优化,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最后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的涵义及研究方向

所谓教育技术,按照AECT的最新定义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其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2.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于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3.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4.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5.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

二、科学合理的网络环境下教育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多媒体的特性和资源丰富,远程交互的优势,所以它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发现及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学习内容与内容展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且具有开放性的优势。网络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网络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渐渐赢得了相应的学术地位,而且在教育实践范围内,网络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面临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网络教育技术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合理施展网络环境下的有效教学

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将丰富的知识,激发兴趣,并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欣赏。课堂与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旧的教学模式中存在课堂反馈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快速的遗憾,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编程实现整个课堂的纵向统计和横向统计,实现时时监控,及时准确地反馈,达到评价的效果。在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不同,将题目按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顺序设计,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且能适时得到帮助,并设计了良好的人机对话的界面,使学生可以回到已经讲过的内容重复学习,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则可以快速通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速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提高篇,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实例应用等等,进而实现按原班级的分层次教学,使得各层面的学生都在原有认知的结构上充分主动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名符其实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既可培养特长生,又可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