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组织管理不严
从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来看,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问题关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本控制管理机构不健全,无法承担相应责任风险。如今在我国建筑行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普遍做法是由财务部门委托负责,然而,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更重要的是成本核算工作,而成本控制更多的需要通过制度制约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成本控制失效问题,企业财务部门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责任。事实上的工程施工成本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尽管其以货币形式体现出来,但并非简单的财务问题,其与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并且还与施工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预算核算情况等具有直接关联。因此,若想从财务部门加强成本控制并非理想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成本控制的系统控制不完善,无法实现系统化管理的要求,无法有效控制工程施工各阶段以及各环节的施工成本。例如有些施工单位虽然对材料价格控制较好,然而施工工期却较长;有些施工单位喜欢应用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手段,然而材料成本较大,损耗较多。诸如此类现象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了施工企业在体系控制成本方面有待加强。
2.施工方法不对
工程项目中标以后,作为施工单位,首先应熟悉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在进行设计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科学合理,要运用先进的技术,确保方案具有可行性,同时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比如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及其能力水平,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施工地点的整体情况,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及结构特征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出几套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再从经济角度、技术角度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确定最理想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然而,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大都不会从经济角度、技术角度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即使比较分析通常也仅就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按照习惯和经验进行局部方案的比较研究,出现该状况主要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知识结构与思维观念有关。从这方面考虑,加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应该从工程项目的初步阶段开始进行,通常科学的施工方案加以实现。
3.管理手段不全
如今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普遍都是通过财务部门委托负责并加以实现,相关规章制度十分严格。然而,从总体实施效果上看并达不到理想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本控制方法不对,成本控制手段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各种数据信息,自然也就无法随时掌控成本变化情况,在没有参考依据的情况下,企业也无法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二、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解决策略
1.组织上的成本控制
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的首要条件是施工单位要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科学配置机构部门及人员,明确上级部门、施工单位、项目部以及施工队伍的相应职责。其中项目经理部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部门,代表企业法人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直到工程项目建成为止。所以说,项目经理部要从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做好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施工单位还应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及其基本任务,真正做到落实到人,落实奖罚措施,确保成本控制的职责明确,防止成本过高项目亏损发生。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施工组织机构,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贯彻于整个工程建设当中。由于施工的各项指标是综合性的、群众性的,因此所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必须认真履行工作,作为施工单位,要组织全体工程建设人员齐心协力各负其责,最终成本控制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否则只能是空谈。其次是完善成本控制责任机制。要想有效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必须让施工企业全部参建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意识。要让所有参建人员都要树立为企业负责和为集体负责的主人翁精神,从各个环节上各方面工作上认真把好节约关,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施工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责任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参建人员,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按照预期经济指标如期实现。
2.技术上的成本控制
技术上的成本控制主要指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要有效发挥技术人员的专长,针对标书里的技术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论证,并行成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节省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通常可以分为:运用新材料或者新的工艺方式方法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水平等方面。例如可以把粉煤灰掺入混凝土、砂浆之中,通常水泥的活性作用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针对竖向钢筋,使用电渣压力进行焊接,而针对水平钢筋使用闪光、窄间对焊等新工艺、新技术,来有效缩短钢筋的搭接长度,降低钢材的使用量,一般能够减少3%~5%;针对剪力墙模板应用大钢模板,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圆弧梁加工作业时使用定型钢框竹胶合模板加以实现;全面使用整体电动提升脚手架,可以实现一次搭设循环使用的目的;发挥钢板、钢筋以及边角余料的价值,进行预埋件的加工制作等,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在混凝土表面全面应用养护剂,以防止过多地使用塑料布或者草袋等;工程施工全面使用商用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泵送工艺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提高劳动效率;有效开发自身潜力,想方设法从总体上缩短工期,降低材料周期期,增加劳动生活效率。
3.经济上的成本控制
工程施工成本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间接成本,二是直接成本。其中工程施工成本受间接成本大小的影响不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组成。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精简企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应用“一专多能”型人才最为适宜,而项目经理部也要避免机构过多、杜绝机构臃肿问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成立临时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同时针对各项间接成本做好分解工作,利用制定合理指标做好间接成本的控制工作。例如选择租用临时房屋时,应先预算租用房屋和新建临时房屋哪个更经济合理,综合比较后再行确定最佳方案结果。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规定对项目管理费的使用情况认真审核,同时形成分析报告,针对发现的现实问题要查找原因立即整改,避免成本浪费现象。工程施工的成本与直接成本控制关系密切。直接成本就是指工程项目施工中与之直接相关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各项费用消耗。其是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的关键。所以通常经济手段控制施工成本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人工成本的控制。通常人工成本要整个工程费用的10%左右,因此要有效减少用工人数,缩减某些具体施工工序流程的工日消耗量,通常降低工日消耗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费用。二是材料成本的控制。通常材料费占整体工程费用的65%~75%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应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实际工作中应制定限额领料制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广泛应用能够降低料耗的新材料、新工艺手段等,认真分析材料性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尽量使用低价材料,同时缩短材料的周转时间。并且,还有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购买材料前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摸准市场行情,保证材料质量,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理想的材料。材料运输过程中应以就近购料,经济运输为宜,对材料采购批量批次做好合理预算,做好材料储备工作等。三是机械使用成本的控制。施工时应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的机械台班量,有效组织施工,合理调配使用机械,确保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并且要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避免因机械故障而浪费施工时间,增加维修费用等不必要的支出。针对租赁的机械设备做好管理工作,利用好闲置的机械资源,从而控制机械台班成本。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制定奖罚措施,针对成本控制做好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
4.质量上的成本控制
无论任何工程项目的施工,都应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工程项目施工时,要对各个岗位、环节做好定点、定岗质量自检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质量管理达到规定要求,并且质量控制贯彻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始终,通常有效措施杜绝质量通病而返工的问题发生,防止人财物的浪费而增加施工成本。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尽量详细的制定管理制度,避免材料的浪费使用,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施工中针对部分材料损耗多的较大的操作环节,可让生产班组直接承包经营;针对关键班组的关键工序的施工需要制定奖惩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做到有效利用,从而有效调动广大职工节约成本的热情;根据施工方法要求,有选择地筛选和使用建筑材料,可以在能够实现需求的基础上,使用相关材料代替或者改变配合比等方式,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根据施工方法要求,对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进行设计选择,通过优化机械设备使用方案来节省机械使用费用;确保工程质量要求,要将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并力争一次合格成优,避免出现返工浪费等现象;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计划进度快慢,协调好材料、构件等供应工作,保证工程各项施工工序的顺利推进;如果现场具有周转工具进出,则应及时加以核实清点,避免耗损,待使用以后及时收回,做好整理堆放工作,需要退场的及时退场以节约使用费用;成本核算要定期开展,做到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同时与成本计划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效控制施工项目的各项费用;强化全员成本意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等。
5.合同管理上的成本控制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时间角度分析,合同管理贯穿于从合同的谈判直到后期保修结束为止的全过程,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合同执行期间应密切关注对方的合同履行情况,从而避免被对方索赔。针对工程项目分包工程合同,应安排专人具体负责管理,同时严格审查已经签订的各项合同内容及正在履行的合同,如果发现有与《合同法》不符的内容,应及时与对方协商加以变更;一旦对方不同意变更时,应签订补充协议或修订有关条款内容;在对方要求进行合同变更时,也要及时做好协商调解工作。此外对于与外单位、个人进行的买卖交易、水电气热的供应,借贷款、工程承揽、租赁、运输、保管、仓储、委托等事项都要签订正式的合同,并严格根据合同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更改或变更。
6.施工方案上的成本控制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是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基础和前提。确立施工组织方案必须以施工设计方案为基础,所以说其也关系到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作为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具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逐项列出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并对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使用成本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从而确立出工时数,以便为今后检查监督打下基础;二是就工程项目实行垂直或横向分解,从而确立各分项工程及其相应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各项费用情况,实现分段控制费用成本的目的;三是按照分项工程内容,对相应的人工、材料、机械配备情况进行确立,防止资料浪费情况发生;四是在分项工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同时根据时间或分项项目为标准制定相应的成本计划,为施工的实时监控提供便利,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三、结语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广阔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如何使得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如何高效地完成基本建设任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为,要使建设单位建设任务顺利高效的完成,企业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快基建体制改革,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总集成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集成,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工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
随着工程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更加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从实施过程逐步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从施工承包发展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不管选择哪种形式,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缺陷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够完善
建设工程往往大都着眼于追求进度、工期、形象等,这样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功能不全或有缺陷,施工质量存在隐患,监督管理部门又很难发挥作用,造成工程质量品质降低,后期使用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市场运行的规则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还不够完善,常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程质量受到危害。
2.2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企业生存的“生命”所在。但往往为了抢工期,较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排水工程沟槽开挖,不积极主动开挖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混凝土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砂方填筑不冲水振夯;砖石砌筑座浆不饱满、空洞多,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与寿命。
2.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还有很多转包挂靠现象,这种行为削弱了企业对现场项目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的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
2.4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以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2.5对文明施工缺乏应有的重视
由于建设工程多数是在城市的市区内予以实施的,其施工具有如下特点: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如车辆通行、行人来往、临街店面、摊点干扰等,使材料堆放、工程车辆通行、工作环境等均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不加以认真对待、安排,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有碍施工操作与进程,并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3.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并提升部门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应当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以确保监督工作及时有效、公平公正的进行。为了提高监督队伍的执行能力,对于质量管理的学习,相关质量监督机构不能松懈怠慢。此外,还应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监测设备,提升监督工作的现代化程度,使得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进步。
政府对运行规则必须不断完善,并真正落实这些规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特别是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及竣工验收。
3.2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工程有效开展的保证,是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主题。对于管理体制的完善,应从领导力和团队入手,首先要完善领导负责制,根据组织章程,明确划分任务以及责任权限,及时对下属的完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其整改;其次要有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在项目刚开始阶段,就要选择一支团结协作的项目团队,其中包括项目经理的相关领导及成员。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其次,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他的计划。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进度计划,计划的好坏与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密切相关。
3.3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投资
3.3.1施工方为获得更多的施工内容收入,通常情况下,合同破绽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业主方施工图设计文件供应迟慢,变更多。有时业主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问题甚至拖到了项目实施阶段来解决,设计变更多,施工文件供应迟慢,工程签证多,管理混乱,施工方就“有机可乘”,能“乱中求胜”掌握主动权来实现工期索赔与变更签证收入。
(2)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在工程配合、交接口、共用设备方面的约定不够严密、详细,总承包单位就可在垂直运输、水电借用等工程接口、配合方面向其他分包单位和甲方索赔额外费用。
3.3.2要控制好项目投资,减少业主方出现上述不利因素,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重视、加强对项目决策的准确把握,加强实施阶段的项目各阶段设计和前期工程项目管理计划工作。凡涉及建筑功能性等原则性工程变更的,一定要慎重并经过必要的决策程序才能进行。
(2)要尽量减少甲方的分包项目。在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注明能由总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内容尽可能让总包单位组织施工。
(3)工程配合、交接口及半成品保护方面要事先周密确定计入工程招投标合同条件,并严格按合同履约。对于项目整体中甲方分包各工程内容要系统细化、深化各自合同条件及其之间接口配合条件,全面、系统化进行建设合同管理。这样,有利于甲方及监理的管理、协调,规避如质量、工期、安全、保修责任等风险。
(4)有效完善和控制现场价格的签证。签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应委派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特别是业主方必须要把现场签证价格合理地控制好,增强现场签证的控制意识,提高现场签证人员的综合素质。
(5)严禁出现因工期把握不好,导致在工程收尾时出现施工方不急而建设方急的尴尬局面,这是最失败的建设方管理,这种情况发生势必引起项目管理的混乱。
3.4加强工程监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工程监理是一种将工程技术经济和相关法律融为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工程管理模式。在现有的体制制度下,要使监理方帮助业主应对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业主要对监理充分信任。业主可对工程进行抽查、巡视,但切忌过多干预,如果监理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业主可以通过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建议,由监理机构去解决问题,把监理工作规范详细地纳入工程施工的承包合同中,国际上通常将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作为工程合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了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的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工程实施中的监理操作程序和有关事件的处理等。
(2)监理工程师应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并批准后介入比较合适。很多工程是在项目开工前监理方才开始介入,其实这已经迟了。监理应该对工程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为以后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3)选择综合素质高的监理工程师。业主一开始就应对监理单位的信誉进行考察,选择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过硬的监理工程师担任监理工作。
4.结束语
处理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项目参建各方共同的责任,作为工程管理各方,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熟悉《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及工程建设的有关法规,具有较高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合湘.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8).
[2]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2010年4月第二版.
关键词: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096-02
0 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张,其投资主体和多样化的利益集团使得工程转包和价格欺诈和腐败问题屡见不鲜,为了遏制违反法律的现象,迫切需要采取干预之前和动态监测的跟踪审计方法。我们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和针对性审计建议,它能确保决策更加科学、投资更有效益。这种跟踪审计方式有利于促进预算执行、监督和控制,主要专注于项目管理薄弱环节的加强和漏洞的弥补。这种方法有利于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协调发展。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跟踪审计才能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内涵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机制。它是跟踪审计机关及人员整体的、动态的、有效益的控制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结果。这种监控性、效率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操作。一方面积极充分的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促进工程项目资金的高效监制和管理,另一方面,它能够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及实时的防范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并且在最后搜集整理出与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决策相关的实用资料,使得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资源实时的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2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实际施工经验有待丰富 之前的审计人员关注的是审计之后的数据和文本信息的核查上,没实地进入过施工一线,完全不了解新技术、新材料,也不熟悉施工的整个程序和工艺。例如,在为建筑基础开挖临时性坑井之后,侧墙有滑移的现象产生。在选择锚固方案的时候,因为不同的计划,成本是产生的差额是很大的,所以审计人员有必要参与讨论。但是审计人员在讨论中没能够起到咨询服务的作用。因为他们没有实践经验,对于施工所需要的人数,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和成本不能做到准确的预计。
2.2 实地取证及记录不够积极主动 因为审计人员已经对传统的工作模式习惯成自然了,时间观念薄弱。到施工现场的审查拖拖拉拉,通常情况下需要建设方多次催促,延误了施工进度;晚到的工作人员记录不到之前的内容,甚至需要重新挖开进行查看。当施工过程中使用定额以外的新技术的时候,没有详细计算人工、机械、材料的成本,从而无法按照工程的需求分析要补充的金额,也无法为审核本工序成本的时候提供相应准确的资料。
2.3 过于压价影响质量和使用 当投标书中存在没有单位价格的材料时,通常情况下派遣建设、监管、审计和施工四方和审查由四方去市场谈判价格,一些实际使用量并不大,但审计员为了享受供应商提供的优惠价,夸大购买量,同时把优惠价定位合同价位,但是正式签订合同时,货方根据实际需要盈利的情况拒签合同,甚至重新询价。这样就为双方制造了矛盾,延误了工期。
2.4 定额使用有失灵活 配额的物质损耗的处理是给定一个平均损耗量或损耗系数。例如,地板面铺设的双层地毯损耗率为3%,铺设100m2的面积将使用103m2的毯用量。但一个旅馆,因为形状不规则曲边形楼面,铺设地毯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切割拼接,测量之后的地毯损耗量是每铺设100m2的楼面实耗地毯115m2。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审计人员在符合低成本的原则下以定额为基础计算造价,但是,遇到像精装修这样的装饰特殊情况,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定额。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为了对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定额子目进行补充和修订,需要建设方和施工方具备有关的详细信息,准确合理地反映该定额子目里人数、机械设备、材料的平均消耗量。
2.5 跟踪审计的制度和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建设项目的审计多数情况下是事后具体方面的静态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动态审计,它属于一种新的,即承担重任又承担风险的审计方式,但建设工程项目审计人员难以使用相对滞后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对建设项目做出具有统一性的判断和准确的评价。近几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规范项目建设行业的行为法律:《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另外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等法规和制度对建设项目审计的范围大小、内容范围、程序过程等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仅仅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要配合相关行业部门针对各个各地区、各类行业、各大中小型企业在各种类型的建设项目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建立和完善跟踪审计的程序的跟踪审计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并且还提出信息确凿,实践性强的跟踪审计的指导性方案。这些措施提供了大量有章可循的法律法规依据给相关的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为跟踪审计部门如何衡量审计行为、审计质量、审计工作提供的标准。使得跟踪逐步走向严密、科学、规范。
3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提高思想观念认识 让审计师完全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结构和管理,加强审计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拓展思考方式,发散思维,与时俱进,勇于挑战新领域和新要求,无条件的服从建设项目的要求。项目审计部门的协调领导下,以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为主线,对建设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为项目的所有者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3.2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各种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随着不同的需要有大有小、投资方和筹资融资方式各不相同,建设单位的审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传统的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所以,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勤于学习并熟练的运用相关的专业工艺:工程造价、预算、施工、法律、会计、审计等。实施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受到审计人员的注重,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做好工作。需要施工当场证实的资料一定要去施工现场亲自实践,不能够听随他人的片面之言,人云亦云;遇到疑惑不解之处或者发现管理中的隐患时要实时上报相关部门,不要擅自直接干涉施工进程。与此同时,要求审计人员着眼大局,遵守法律法规,具备端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认真的对审计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3.3 改进工作方法 审计人员在具备敬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基础上,要重视改善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熟悉施工现场的新工艺流程就要实地测量、观察、取证并如施工方的工程师一样对这一切熟记于心,要跟班旁站,要在定额套用时坚持原则进行灵活机动协商。跟踪审计现场团队中,最好由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者担任主审,这样,工作起来既能挥洒自如,又能有理有利有节。全力构筑起建设工程项目业主、监理、跟踪审计立体式交叉管理控制的新模式。
3.4 正确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由于跟踪审计工作与项目建设是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所以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的矛盾是不能使之不发生的。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被审计单位的反对情绪,使跟踪审计工作难以施展。审计人员要认识到自己不是项目负责人或者监工,而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跟踪审计的任务就是要为建设项目堵塞漏洞、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时不能立即干涉施工的进行,而是要实时的联系项目建设单位,把问题以书面形式反映给单位。项目建设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审计工作只是一种监督手段,作用是为建设项目服务。通过跟踪审计能够实时找出并纠正建设项目中的问题,从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其实,建设项目的管理者与审计人员有相同的目的和利益,他们分别作为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服务者。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建设项目的高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1]吴智华.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2010,(1):287.
关键词:成本预测 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业工程项目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直接费中的人、材、机+间接费中的各类规费、管理费)的总和。而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等所有环节。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组织好成本核算,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拟对目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作一粗浅研究,以求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是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在工程项目中主要是指施工总承包单位。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的原则。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有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起来,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脱节。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划分的过粗,把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不能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当然,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划分的过细,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增加核算工作量,又难以做到成本准确。
2、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方法
(1)、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根据专业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如钢铁厂的焦化工艺系统最好分解为土建(含土方、建筑)、设备安装、钢结构制安、管道安装、电气仪表安装、筑炉等专业进行核算对象划分。
(2)、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如焦化工艺系统土建最好根据单位工程的功能划分为:焦炉本体(含分烟道、总烟道)、熄焦塔、煤塔、焦系统通廊及转运站、煤系统通廊及转运站、其他附属单位工程。
(3)、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3、工程成本明细帐的建立。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帐,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便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工程参与人员的影响因素
工程人员作为工程施工项目开展的主体,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从领导阶层方面来讲,对于工程施工能否拥有正确的工程决策,达到全面管理思想理论促进工程的开展,占据重要的作用;其次为施工实际中项目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指挥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若是具备良好的职能素养,那么必然能够使得现场的材料管理泰然有序、现场施工作业有条不紊,施工资料规范齐全,保障工程能够如期交工,反之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不到位,那么工程则会相应出现多项频发事故,造成材料及现场施工用工的浪费,增加成本支出。
2、材料设备的质量因素
施工材料设备是资施工人员之外,又一影响工程施工开展的重要因素,优质材料及设备保证了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施工进度,若材料设备达不到施工的标准要求的话,现场会被要求返工,将会直接对施工整体质量、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做好在建筑施工原材料及半成品与成品等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等范畴的测验检验工作,是避免施工受到影响的基础保障。
3、施工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因素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艺方法使用的正确性,将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假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性、全局性等,如果考虑不周到的话,就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进度,因此,在制定并审核施工方案时,需要参照工艺、经济、技术、操作人员等多个方面的条件开展全面性考虑,确保在技术以及工艺上的可行性,操作以及措施上的便捷性。
4、环境因素
工程技术环境,对项目质量有直接影响,如地质、气象等;而工程管理环境,也同样会对项目质量产生作用,如质量保证体系等;同时劳动环境,则直接影响项目质量,如人员组合与分配、劳动工具等。多变的环境因素也具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
三、成本核算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工程项目应该根据项目特征做出项目策划,主要包括:项目总体策划、项目经营策划、项目财务策划等策划书。
2、过程中根据策划建立总承包合同与分包合同、分包招标、工程实物量完台账、材料采购、分包中期报量、图纸设计变更与签证等台账。分包招标台账可以明确过程中分包成本的支出;材料采购台账可以明确对比出材料采购成本、材料涨价成本、材料与工程实物量之间的量差;工程实物量台账可以对比出工程收入和成本支出对比。
3、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4、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5、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成本实际成本。将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中。
6、工程结算前,进行各类成本的汇总,收集各类决算资料:总承包合同、投标及中标资料、开工报告、竣工报告、甲供材料清单、自采材料清单、现场设计变更及签证单、各类会议纪要、图纸会审记录等相关资料,做好成本汇总,确保结算效益最大化。
四、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计算工程成本,应设置"工程施工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
1、"工程施工直接费"科目对于总包单位而言的话就是实施整个项目的所有现场费用(含现场图纸施工、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的所有的费用):包括所有现场人员费用、现场机械费用、材料费用(含甲供材、分包自采材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应按工程项目或单位工程设置二级科目,间接费用项目应通过"间接费用"科目归集并分配;该科目贷方记录已完工程成本。
2、"其他直接费"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设计及技术援助费、安全文明施工费、定位复测费、甲供材料的复验检验费用等。
3、"间接费用"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现场性费用支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核算人员往往把握不住这点,比如,工资分配时,把所有的工资都计入本科目。
4."待摊费用" 运用时应注意:大型机械、现场大临费用等均不能一次性进入成本,而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年限及残值进行摊销,分次进入实际成本核算。
五、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及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
2、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计划(经营)统计部门:编制预算及内部结算单价,按成本核算对象确认当期已完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和未完工程情况,编制工程价款结算单,及时同业主和分包单位进行结算。
(2)、劳动工资部门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建立项目用工台帐,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编表时,要符合如下公式:职工人数X日历天数=各项目(生产)用工工日之和+非生产用工工日+各类休价日。
(3)、物资管理部门:搞好计划采购,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按经济批量采购,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做好修旧利废工作,耗料注明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机械设备运输记录和机械费用的分配资料。
(4)、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成本核算的中心,全面组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成本预测,进行成本分析。
六、费用核算与分配工程成本核算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就是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根据有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汇总,然后再直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总的原则是: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分不清的需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项费用的核算方法如下:
1、直接费核算
1.1、人工费的核算。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和承包结算书等,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和费用。
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费用一般能分清为哪个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计入成本的工资应按照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总的出勤工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及各工程当月实际用工数计算分配;工资附加费可以采取比例分配法;劳动保护费的分配方法同工资是相同的。
1.2、材料费的核算。应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划分工程耗用与其他耗用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所耗用的材料才能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材料费用应包含采购费、保管费。根据专业分解为:电气材料(电缆、滑触线)、筑炉材料、钢材、钢筋、砼、地材(砖、石、沙)、密封材料、保温材料、油漆等类别
材料费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1)、凡领用时能够点清数量、分清用料对象的,应在领料单上注明成本核算对象的名称,财会部门据以直接汇总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项目;
(2)、领用时虽然能点清数量,但属于集中配料或统一下料的,则应在领料单上注明"集中配料",月末由材料部门根据配料情况,结合材料耗用定额编制"集中配料耗用计算单",据以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3)、既不易点清数量、又难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可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本月实际消耗量,然后根据核算对象的实物量及材料耗用定额编制"大堆材料耗用计算单",据以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4)、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应按实际领用数量和规定的摊销方法编制相应的摊销计算单,以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应摊销费用数额。
1.3、机械使用费的核算。租入机械费用一般都能分清核算对象;自有机械费用,应通过"机械作业"归集并分配。其分配方法如下:
(1)、台班分配法。即按各成本核算对象使用施工机械的台班数进行分配。它适用于单机核算情形。
(2)、预算分配法。即按实际发生的机械作业费用占预算定额规定的机械使用费的比率进行分配。它适用于不便计算台班的机械使用费。
(3)、作业量分配法。即以各种机械所完成的作业量为基础进行分配。诸如,以吨公里计算汽车费用。
2、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
3、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例如:混凝土拌合站、隧道施工中的三管两线,高压进洞等,也需根据实施性施组作好具体实际的预测。
4、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大型临时工作费的预测应详细地调查,充分地比选论证,从而确定合理的目标值。
5、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
小型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
6、其他直接费的核算。其他直接费一般都可分清受益对象。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
7、间接费用的核算。间接费用的分配一般分两次,第一次是以人工费为基础将全部费用在不同类别的工程以及对外销售之间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将第一次分配到各类工程成本和产品的费用再分配到本类各成本核算对象中。分配的标准是,建筑工程以直接费为标准,安装工程以人工费为标准,产品(劳务、作业)的分配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标准。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成本的均衡性问题。施工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人、材、物的投入也有其不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也都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注意这些。
(1)、筹建期存在的问题施工项目在筹建期间是一般是没有产值的,费用除计入固定资产及福利费以外,其余一般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工程开工后分期摊入成本。也就是说,成本费用在当期不体现,这样可以避免工程项目在筹建期就出现人为亏损的现象。
(2)、正常施工期存在的问题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费用发生,发生的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属于未完工程性质的,应计入相应科目核算,如果来年开工后,有可*的价款收入,则当期发生的费用不予结转,待开工后一次或分期结转,否则直接计入当期成本。
(3)、收尾阶段存在的问题正常施工期应对收尾的费用予以充分估计,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成本,这样可以防止工程先盈后亏,也能保证工程尾工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2、分包工程核算问题。分包工程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另一种是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作为自行完成工程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自然与自营工程相同;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与自营工程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不过它讲的是总体成本,属于临建部分的需要摊销,属于主体部分的要与自营工程同步进行,体现出分包工程利润。在实际工作中,分包工程的核算往往是以款项的支付为依据,而不是采取应收应付制,造成成本不均衡,而且分包工程的利润体现在自营工程之中,无法直观反映二者各自的经营成果,与整个核算体系相分离。
3、成本口径差异问题。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特殊方式主要是通过预算成本来衡量实际成本的节约和超支,但目前二者的口径有许多不同。
(1)、预算上的施工管理费项目与会计核算内容的不同如会计上的管理费用,期末转至当期损益。该项费用只与时间相关。
(2)、预算上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与会计核算内容的不同预算上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中的劳动保险费与会计核算中管理费用―― 劳动保险费相对应;其他间接费用项目中的临时设施费与会计核算有所不同,会计上通过"临时设施"科目归集临时设施费用,并通过"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费"科目摊销。
(3)、因为预算与会计是两个不同体系,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总是存在的一些差异。
(4)、预算上没有的项目,实际中可能发生的费用。
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成本信息失真现象还普遍存在,所以,在用道德、舆论及监督机制约束项目经理行为的同时,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目标成本是预计收入与目标利润的差额,对于企业而言目标利润率应达到同类企业水平,才不至于落后。对于工程项目而言,目标利润只有达到工程局所要求的水平,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目标成本管理强调的是有为而治,而不是问题出现了才去补救。
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必须明确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手段,运用它所提供的一些数据来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才是它的目的;必须明确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必须提高财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成本核算人员不仅对成本很专研,而且要掌握施工流程、工程预算等相关知识;必须提高财务人员地位,参与成本决策,使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
结束语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全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经营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的分解、归类、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从而真正做到全面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盛文俊.《工程成本会计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孙三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是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的原则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有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起来,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脱节。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划分的过粗,把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不能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当然,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划分的过细,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增加核算工作量,又难以做到成本准确。
2、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方法
1)、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如发电厂房本体)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2)、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3)、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3、工程成本明细帐的建立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帐,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便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二、成本项目的含义建筑安装工程成本项目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每项费用都有其特定内容,也都有与其他费用相关之处,熟悉这些,对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仅以人工费项目为例:人工费项目包括直接从事建安工程施工的工人的工资及自工地仓库运料至施工现场的运输工人工资等内容,但不包括材料采购人员、施工机械上人员及材料到达工地仓库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工资等。
三、成本核算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2、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3、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4、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成本实际成本。
5、将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中。
6、结转期间费用。
四、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及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
2、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计划(经营)统计部门:编制预算及内部结算单价,按成本核算对象确认当期已完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和未完工程情况,编制工程价款结算单,及时同业主和分包单位进行结算。
2)、劳动工资部门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建立项目用工台帐,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编表时,要符合如下公式:职工人数X日历天数=各项目(生产)用工工日之和+非生产用工工日+各类休价日。
3)、物资管理部门:搞好计划采购,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按经济批量采购,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做好修旧利废工作,耗料注明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机械设备运输记录和机械费用的分配资料。
4)、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成本核算的中心,全面组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成本预测,进行成本分析。
五、费用核算与分配工程成本核算,就是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根据有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汇总,然后再直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总的原则是: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分不清的需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项费用的核算方法如下:
1、人工费的核算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和承包结算书等,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和费用。
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费用一般能分清为哪个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计入成本的工资应按照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总的出勤工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及各工程当月实际用工数计算分配;工资附加费可以采取比例分配法;劳动保护费的分配方法同工资是相同的。
2、材料费的核算应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划分工程耗用与其他耗用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所耗用的材料才能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耗用的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所耗用的材料,应先分别通过"间接费用"、"机械作业"等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六、工程成本的计算企业应在期末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工序,折合成已完部分分项工程量,再乘以该部分分项工程预算单价,以计算出期末未完工程成本。
利用公式:期初未完工程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未完工程成本=本期已完工程成本。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成本的均衡性问题施工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人、材、物的投入也有其不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也都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注意这些。
2、分包工程核算问题分包工程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另一种是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作为自行完成工程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自然与自营工程相同;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与自营工程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只不过它讲的是总体成本,属于临建部分的需要摊销,属于主体部分的要与自营工程同步进行,体现出分包工程利润。在实际工作中,分包工程的核算往往是以款项的支付为依据,而不是采取应收应付制,造成成本不均衡,而且分包工程的利润体现在自营工程之中,无法直观反映二者各自的经营成果,与整个核算体系相分离。
3、成本口径差异问题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特殊方式主要是通过预算成本来衡量实际成本的节约和超支,但目前二者的口径有许多不同。
2)、预算上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与会计核算内容的不同预算上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中的劳动保险费与会计核算中管理费用―― 劳动保险费相对应;其他间接费用项目中的临时设施费与会计核算有所不同,会计上通过"临时设施"科目归集临时设施费用,并通过"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费"科目摊销。
3)、因为预算与会计是两个不同体系,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总是存在的一些差异。
4)、预算上没有的项目,实际中可能发生的费用。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必须明确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手段,运用它所提供的一些数据来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才是它的目的。
2、必须明确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预算;问题;原因;对策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迅猛,但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因起步比较晚,发展还比较滞后,针对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还处在一种空白状态之下。工程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工作者们必须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分析与研究。
1 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的依据。建筑工程一般有如下特点: 体积庞大, 结构复杂, 形态多样, 用途各异, 地点固定, 生产周期长, 材料消耗庞杂。因此建筑工程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那样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出厂价格, 而必须依据各自的施工设计图纸、预算定额单价、取费标准( 间接费定额) 等分别计算各个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建筑工程预算起到了为建筑产品定价的作用。
1.2 工程预算是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 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 可依据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确定经济承包价值。基本建设预算, 也可作为招标投标工程编制标底的依据和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报价的参考。
1.3 工程预算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建设项目的各个设计方案出来以后, 可以利用基本建设工程预算中的总造价指标、各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标、单位面积造价指标、单位产品成本等等指标进行经济比较, 找出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 促使设计人员进一步改进设计, 使设计方案提高水准, 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对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的主要实物消耗量与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力求降低原材料消耗等。
1.4 工程预算是企业准确进行经济核算、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工程预算确定了工程的预算造价, 反映的是企业产品的预算成本, 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依据, 它促使企业认真备工备料, 对人工、材料进行定额限量管理,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减少浪费, 加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不断降低成本, 增加积累。施工预算因其政策性、经济性强, 能帮助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标准。工程预算能为企业准确地进行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提供详细的资料及依据。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
2 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分析
2.1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 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 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 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 很少做投资决策分析。在施工招投标阶段, 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 或者由于资金短缺, 或者成本管理不严, 导致投资管理失控。
2.2 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 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 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 缺乏精品意识。
2.3 各参与单位管理人员存在着技术和经济相分离的状况。我国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往往把工程造价看成是财务、概预算人员的职责, 认为与己无关。如果技术人员忽略工程造价, 而工程造价人员不懂得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便使工程造价难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2.4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 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 对投资额度的要求, 建筑标准的把握, 设计深度的审查, 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 造成边施工边变更, 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 有的项目一改再改, 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 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2.5 施工现场签证管理混乱。有些现场管理人员对合同、预算和非自己专业有关规定不熟悉, 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 如工程量该签立方的签成平方, 该签平方的签成米, 又不做特别说明,等项目管理人员发现时工程已隐蔽, 给最后结算留下隐患。
3 工程预算过程控制管理措施分析
3.1 对各单位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就不能果断地应对工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经济问题, 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 因此需要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把好工程第一道关。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 应委托有能力的中介机构, 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 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又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3.2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 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 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 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 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 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 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 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 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 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工程预算定额是关系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数量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消耗。但是目前基本建设的立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人事制度及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等方面, 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安装产品生产消耗量标准的制订。
3.3 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 制订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 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 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 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 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 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 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3.4 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曾有位经济学家说, 建国以来我们最大的浪费是信息资源的浪费。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 这种现象就很突出。目前, 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 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可是, 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 或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 或是根本就已丢失, 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这真是很大的浪费。
4 结语
目前较多企业在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极不规范。存在着年度预算项目的编制缺乏依据,由分管领导自行决定。项目实施、执行按计划的少,预算外的项目多,预算外项目未明确申报、审批程序,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费用未分部门做预算。公司目前对工程项目、费用等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未考核,无奖惩,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项目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已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72-02
0引言
随着我国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不断需要大量新的基建项目,与此同时,我国也依靠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个项目的成败主要由工程管理的效率所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项目管理有不够规范的问题,严重时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我们进步一完善管理制度,严格监管整个项目过程。
1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其中经历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勘察、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等不同阶段。它的管理范围较为广泛,包含了协助业主方进行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一些证件;然后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投资控制;根据方案进行工程监理和采购设备材料;在施工工程中,监督工程的用款计划,包括工程竣工结算和处理工程索赔,最后方移交竣工资料和组织项目后评估[1]。
2目前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项目管理经历多个项目关节,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和多个领域的人员之间协调,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增加了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根据国内中小型土木工程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在协助业主方进行前期策划阶段,容易出现项目法人模糊、招投标过程不规范的情况。虽然现在的项目管理是以项目法人负责,但是项目法人相对模糊,这与目前项目的投资多样化相关[2]。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容易出现虚假招标过程,甚至有些领域,因为政治、经济等一些方面的因素,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
第二,在项目实施阶段,工程质量责任划分不明确,以包代管的非法转包容易发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分解后容易发生转包,因此引起责任的模糊,特别在转包过程中由于成本的原因,改变了原有设计,无法保证项目质量,拆东墙补西墙,为偷工减料留下隐患。
第三,合同管理不规范。我国的工程项目实施人员容易出现不重视合同的情况,比如投标时承诺的内容往往在实施过程中难以百分之百的完成,容易说一套做一套。业内流传一句话“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设备、四流的队伍”就是不重视合同的写照。
第四,项目资金不能合理的投入到项目中。有些开发商为了控制成本,压低所有的环节的资金,有的开发商没有对成本、利润和风险进行专业分析,所以难以合理控制项目资金,把一些本该用于建设资金压低,扩大了工程资金缺口,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第五,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既无学历又无职称的人员仍占一定比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工程技术人员轻视管理专业人员[3]。
3 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根据前面所分析的问题,我们提出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优化已有的资源,对各个环节的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在实施工程时为了方便管理通常采用分项工程的方法,为了简化施工管理过程必须减化生产关系,把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型转变为扁平式管理模式。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推行项目经理问责制,负责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必须积极处理和协调项目总包与分包方、设计方、监理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4]。
第二,狠抓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首先建立严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写施工质量手册,确定工程中各个子项目的技术目标,保证工程管理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工程管理方需要委派专门的监督质量小组常驻生产工地,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三,进度和成本的控制。为了保证施工项目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必须严格控制进度,项目管理者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工程进度表,进度表精确具体的日期,同时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对进度表进行调整。除了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成本是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点,管理者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成本。
第四,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谁注重技术创新就能占得先机,工程项目领域也是如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是基础,信息化的施工管理系统能有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5]。而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有较多一部分不擅长使用计算机进行施工管理,所以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建设投资达到近十万亿元,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分析国内土木工程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寻求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从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狠抓质量、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以及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淮运梅.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11,4:133-134.
[2]毛长健.浅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向导,2012,5:220.
[3]幸化兵.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的探讨[J].管理纵横,2012,5:186-187.
关键词:工程项目;结算审计;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是指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内容完成全部施工过程,经验收合格完成后,向建设单位上报最终结算成果,建设单位经初审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审计部门,根据合同、图纸、定额以及各种施工资料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确定最终工程价款的过程。竣工结算审计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审计单位共同参与的过程,关系到三方的利益,因此,做好结算审计,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发展。
一、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常见的方法分析
1、全面审计法
这种审计法是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分别的审查。并且,全面审计法的计算方式是与图纸预算方法基本一致的,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来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的审查。通常情况下,这种审计方法的出错率较小,设计结果的精确性非常高。然而,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由于全面审计法涉及的是全过程的工程项目量,这就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
2、标准图审计法
标准图审计法的含义是指通过图纸施工或者利用标准图纸施工的工程项目,先集中审计力量对标准预算或者决算造价进行编制,并以此作为标准对比进行审计的方法,一般对于按照标准图纸设计或者是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其地面以上的结构基本上相同,可以集中审计力量对一份预决算造价进行细审,以此作为标准图纸的标准造价;或者是将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作为标准,进行对照审计;而对设计变更部分以及局部不同的部分,通常只需要作单独审查,此方法的优点是耗时短效果好易定案。
3、对比审计法
可以说,在所有审计方法里,对比审计法是工程造价管理中比较常用的设计方法,其最主要的审计内容是指审计部门以同类工程中的工程造价为参考,并对拟建的工程进行审计,但是,在实际中应用这种审计方法时,应该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审计人员在参考已完成审计的同类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图纸中的相同部门,可以根据拟建工程来进行审计,然而,不同的部门要进行分别审计,不可以采用审计对比法。其次,拟建工程与参考工程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其建筑面积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参考工程与拟建工程相同工程量这一点进行对比审计,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审计人员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拟建工程进行认真仔细的审计,避免审计结果发生误差。最后,如果拟建工程与参考工程的建筑面积不同,可设计图纸中有着相同点,审计人员就可以将这些相同部分采用对比审计的方法。
4、筛选审计法
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物的设计、构造等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然而,无论是在任何工程项目建设中,各个阶段的施工量在建筑面积上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价差。因此,审计人员就可以对该类建筑工程采取筛选的方法,根据国家规定的定额标准来进行工程造价的计量工作,这种审计方法不仅能够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估算,还可以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
二、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工程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审计结果。个别审计人员故意刁难施工单位预算人员,以此要挟收受好处。还有审计人员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抬高工程价款。个别审计人员责任心不高,直接用施工单位的计算底稿,不认真计算。如在复核某审计单位的审计成果时,发现工程量均为整数,经核实其工程量未经计算,只是在施工单位基础上胡乱删减一番,凑够审减额,能拿审计费就行。
2、竣工结算审计不参与施工现场,审计滞后
由于工程造价审计一般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它主要是以工程资料为依据来进行间接审计。在现实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将对自己有好处的变更签证提供出来,而对自己不利的工程资料就隐藏起来,有些情况业主方或监理人员工作疏忽,也提供不齐全的资料,而审计人员又不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有时图纸上有的项目,实际并没有施工,或是各单项工程有交叉的地方,重复计算。审计人员只能通过间接的反馈工程信息资料了解工程情况,审后的工程造价不能确定是否准确。
3、竣工结算审计变更、签证量太大,与图纸界限不清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施工环境和图纸不一样,导致施工内容和施工工艺发生改变,发生图纸变更及现场施工签证,变更、签证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单位都是低价中标,往往想靠后期增加变更、签证来增加利润,如果建设单位负责人没有控制好,就会使得变更签证工程量很大,结算比预算高出很多,甚至出现好多变更、签证与图纸界限不清甚至重复的情况,给后期审计带来很多的困扰[2]。
三、加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有效策略探究
1、加强审计制度和人员队伍建设
对于审计制度,应该按照木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和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备的要求,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利用市场竞争力的规章制度,使审计制度有章可循,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另外,还要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工程决算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洞察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懂审计、会计、法律、工程预算等方面的知识。
2、审计工作应向项目前期深入
审计人员要在招投标阶段就介入,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避免出现招标文件内容不合理或招标范围不明确的现象。在签订合同时,审计人员应注重合同的严密性、完备性审查。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条款把关,比如材料价格、取费依据、索赔处理等,均应作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跟踪审计,进行过程控制,了解施工现场,为结算做准备。
3、要求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对每一个送审项目都要求施工方将结算资料分类装订成册,由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报审。所有结算资料要真实完整,杜绝补签资料现象。
4、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
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中,有效的解决了以往传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错误率,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减少审计人员繁重的工作任务量,逐渐实现了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审计计算机辅助软件被开发出来,这势必将会成为我国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5、对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的审核
对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进行审核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许多工程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都会签订补充协议。大多数的补充协议都会对合同的结算调价条款进行补充或更改。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必须要仔细研究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确定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以及合同的计价类型。
6、工程量的审核
施工单位一般会通过虚增工程量,重复计算工程量来增加造价。审减工程量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基本手段。在审计工程量时必须首先要熟悉图纸,再根据工作细致程度的需要、时间的要求和审计人力资源情况,结合工程的大小、图纸的简繁选择审核方法。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一些图纸不明确的工程需要进行现场计量,审计人员则一定要到现场,按计量规则进行计量。对隐蔽工程可以通过查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来确定其真实情况。
7、材料价格的审核
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材料价格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更是工程造价结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审计人员在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主要是根据建筑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法为基本标准。一旦合同中规定了不允许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那么,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就不可以对其做出调整,反之,如果合同内允许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就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确认最终的材料价格,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3]。
8、取费标准的审核
审核单位工程造价,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应该了解各类材料的价格,掌握市场动态,掌握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的平均工程造价指标,能对材料的单价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照工程施工合同,检查取费标准是否与合同中的一致,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在报结算时,擅自提高工程等级,按高一类别进行取费,从而造成了工程造价提高的情况。审核工程费用的计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审核工程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取费的系数是否与施工单位的资质相符,有无重复计费的情况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审计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树立诚信体系,加强人员管理,工程造价的真实准确性便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雍承鑫.建设项目结算审计控制措施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32-34.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性特征。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不仅应该尊重客观自然规律, 而且还必须尊重我国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规律。管理职能具体化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任务, 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缺乏专业和综合认识
电力工程项目的许多部门都是临时性的部门,电力工程项目具有期限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要求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但是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综合的专业性项目管理知识,会导致项目管理的混乱。比如,合同意识不强,效益思维意识不强,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不足等等。这样,不仅造成了成本浪费,降低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而且会失去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动权,使电力工程项目陷入混乱。
(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
由于许多电力工程项目工程并没有设立专职的管理机构,导致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不规范,项目的具体管理责任也无法落到实处。①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对管理部门、业主和投资方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导致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权力无法做到完整和统一。②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序在设计上有缺陷。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在整个项目施工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是沟通各个部门的枢纽。然而,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相关部门非常多, 导致管理程序开展的速度相当慢,同时,由于许多项目部门担心事情繁琐、害怕麻烦,于是便互相推诿,忽视了管理程序,给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麻烦。③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难以统筹兼顾。电力工程项目的部门主要可以分为工程管理部门、施工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其中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技术部门是工作接触最多的两个部门,然而它们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和工作,缺乏科学统一的调度程序, 导致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设备出现问题、工人坠落等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现安全问题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是因为:首先,前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做好安全预备方案。在安全问题方面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往往是做表面功夫,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没有认真贯彻实施。其次,安全管理管理不当,责任人不明。管理层在施工过程中,责权不分,存在盲目指挥的问题,一旦有安全事故问题出现,就互相推脱。最后,不自我反思。电力工程项目在项目完成后,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导致下次又出现安全问题。
(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不全面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的部门非常多, 而不健全的管理技术通常会给电力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带来事故隐患。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使用大量的信息作为管理的媒介,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信息储备。然而,电力工程项目技术不全面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且工艺技术质量也不高。由于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没有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导致管理人员没有足够重视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 因而无法及时接受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展,阻碍了工程施工的按时按量完成。
二、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管理人员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
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都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主体,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不全面这个问题,电力企业应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选拔环节,需要严格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选拔要求,将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纳入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队伍中,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对于选拔出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培训机制,加强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管理知识、管理技能以及管理任务、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基本培训。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表现优异的项目管理人员,电力工程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晋升,建立完善的员工晋升渠道,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管理的责任意识。
(二)、重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1)确立质量目标,制订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2)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工程质量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操作人员、管理技术干部、服务人员的共同影响,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要优选、培训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体系。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发挥企业的优势。(4)严格控制建材和设备质量。要把好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工程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
(三)、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力度,重视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 必须严格执行项目的工作票制度、安全监护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等,以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为单位,以项目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整个工程施工做到安全可行。而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①建立施工安全责任制度,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全权负责。②加大施工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安全施工设施,杜绝因设施不齐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③明确落实各项施工安全工作。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从而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图如图1 所示。
图1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图
(四)、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
如果电力企业能做到以下几点,不但可以完善和规范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而且可以堵住业务流程上的漏洞,实现项目管理的效益最大化。(1)将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分派到人,将岗位责任制贯彻到底,最好能相互牵制,这样如出现任何问题就能追查到人,从而使得各种不适当操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2)确立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建立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将由此人来领导该项目的全部工作,对相关方面包括安全、质量等方面负主要责任。(3)在各个工序中体现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并在各道工序中量化衡量指标,为了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形成各个工序都服务于项目总目标的完善体系。此外,电力企业还必须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展控制。工程项目委托合同是控制电力工程项目进展的主要手段。因此编制工程项目进展计划时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控制需要,编制出满足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实践性、指导性和控制性特点的进展计划书,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投资、进度和质量实施立体式的控制,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升项目进展速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给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从根本上对施工的安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的保障,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的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措施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本文探讨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
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护项目资产和降低项目风险。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领导层对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方面比较淡薄,不能准确的认识其主要功能及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不按规章制度行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式化,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的项目风险增加,工程项目建设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工程内部会计控制组织机构不合理
由于很多企业管理层对工程项目的内控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以及其他各方面原因,最终导致工程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合理。在目前的企业中,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的弊端表现为机构结构复杂、管理杂乱、效率低下等。这就使得企业部门、岗位之间的定位不确定,工作任务相互推诿,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为了避免责任而视大局而不顾,使整体风险增加,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工程项目无法按期按质完成。
(三)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不畅
一个企业是由各个部门共同组成的,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是促进企业整体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信息交流及沟通主要表现为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主要指本部门的领导层与执行层之间信息传达,由于信息无法及时由领导层准确的传达到执行层,常常导致执行层不能按时有效的完成信息知性,致使工程项目风险加大,而执行层不能及时的把工程项目的有关信息上报给领导层,也导致领导层无法对工程项目总体状况进行完全了解;横向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主要指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链接,企业各部门往往各自为阵,单独行事,致使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最终影响项目工程的总体进程。
(四)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会人员的素质对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状况参差不齐,财会人员素质低下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经常是把关不严,走关系、通门路的现象时有发生,财会人员不能做到持证上岗,严重威胁工程项目的会计安全。
二、改善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能没有完善的制度,同样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达标也不能缺少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领导层要加强重视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制度规则,并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组织力量对制度作进一步的改善,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二)促使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更加合理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完善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导致工程项目建设效率低下。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是建设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在工程项目的管理系统中具有框架的作用,如果框架不牢固,建设过程中将会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企业应该时刻牢记合理的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把构建合理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促进部门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但要保证速度,按时完成工程项目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保证质量,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最终关键。企业部门间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是保证工程项目按质按量完成的基本保证,只有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运行的高效性。为此,各部门不能独享信息,应共同分享,及时沟通,使部门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功能
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发挥,受制于企业的整体状况,而企业的整体状况是否良好要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否有效。企业进行内部审计与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对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也影响重大。对工程项目进行内部审计与监督,要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对监督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增强其管理功能,以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效率。
(五)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离不开财会人员的工作,由于很多企业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所以应该注重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财会人员的招聘时就应该严格把关,坚持达到持证上岗,避免无证人员及关系户;平时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扩大知识面,特别是行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只有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的财务安全,为工程项目按时竣工提供保障。
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对工程项目的完成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着手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严格把握,只有及时发现和避免问题的发生,才能更好的使工程项目更好的完成,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佳援.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策略[J].会计师,2009(07)
【关键词】 工程项目;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理论介绍
单位和组织为了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运作秩序,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如期完成生产经营与业务活动,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并运用一定的手段对生产经营与业务活动施加影响,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或计划进行。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应运而生。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于西方,其中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各界普遍认为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发展而来,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阶段。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006年7月15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成立,这是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既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又体现自主创新,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影响力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2008年5月22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仍将继续,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完善内部控制是必然趋势。
(三)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1.工程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的建设时间内,在规定的资金总额条件下,需要达到预期规模和预定质量水平的一次性事业。例如,建一座炼钢厂、一所学校、一幢住宅楼等,都是工程项目。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工程项目》征求意见稿,工程项目是指企业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自行或者委托施工方建造工程项目的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任务规模大,耗资巨大。工程项目的规模往往很大,工程项目的耗资也从几十万到上亿甚至更多。项目一旦失败,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2)工期长,涉及面广。由于工程项目的规模大,一般耗时也较长,同时,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的方面极广,给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此外还有质量要求高,技术高度综合,工艺复杂、项目变化大,一次性显著、风险大等特点。
2.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1)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建立工程项目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项目决策控制。建立工程项目决策环节的控制制度,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决策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项目决策科学、合理。
(3)概预算控制。建立工程项目概预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概预算的编制、审核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概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4)价款支付控制。建立工程进度价款支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价款支付及时、正确。
(5)竣工决算控制。企业应当建立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竣工清理、竣工决算、决算审计、竣工验收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竣工决算真实、完整、及时。
3.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工程项目中,为实现项目目标、降低项目风险,实施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由于项目不合法给企业造成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巨大负面影响。
(2)能够保证工程立项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确保项目竣工后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以实现经营目标。
(3)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能服从和服务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促使企业真正把握发展机遇,发挥产业、技术或市场等自身优势,真正成为所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二、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些造成经济上的巨额损失,有些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工程项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下面阐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
1.工程项目中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
首先,企业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问题相当突出。一些企业违反法律、法规,不认真履行建设程序。在一些工程项目上,还存在着企业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某些潜在投标人,对他们参加投标实行歧视性待遇。
其次,建设单位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迫使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许多建设单位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视为走过场,有的不办理施工图设计审查就盲目开工,有的项目竣工后不验收备案,像这样的项目,不仅产生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还给国家增加了负担。
2.工程项目质量低下
由于建筑工程工期较长,所用材料品种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生产的工程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类型多种多样。这使得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也错综复杂,往往一项质量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二)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漏洞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直接影响项目组织成员的控制意识以及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财会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企业工程项目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在财务工作中只限于简单的、照搬照抄式的账务处理,缺乏对现代管理理念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意识和能力去主动地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同时,他们缺乏对工程项目概预算、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知识的了解,这不利于参与日常的工程项目管理,即使拥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内控组织结构不合理
由于内部控制工作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企业的机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着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结构建设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使工程管理很不顺畅,内部控制各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无法考核各部门的业绩及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三、工程项目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的企业建设项目虽然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但是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只是为应付外部检查,在项目建设中既不按章执行,执行后也不进行跟踪检查。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强内部控制,以下是加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
(一)优化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环境
我们都知道,好的控制环境是一个控制系统能良好运行的基础,因而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里,内部环境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因素,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
1.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
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素质在项目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会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为企业节约可观的成本。因此,应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入手,完善项目内部控制环境。
2.设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强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和评估,然后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评估是提高项目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如果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那么在项目开工前,管理者就会对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
(三)规范工程项目建设各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活动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控制是项目内部控制的起点。投资决策是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改建、扩建、更新等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规模的决策。
1.加强项目投资决策控制
(1)决策前对项目要进行充分调研和风险评估
充分的调研和风险评估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加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力度,降低投资风险。
(2)决策后对项目进行后评估
为检验项目投资的效果,落实决策者的责任,必须对项目进行后评估。这也是企业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3)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
审计部门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风险管理员,其客观、独立的风险评估及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把关作用。
2.完善概预算控制
做好概预算管理的意义:概预算管理是公司战略管理的延伸,也是对战略管理活动的具体落实;是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落实和执行的体现;是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是考核经营层绩效的前提和依据。
(1)严格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与审核
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工程造价的确定贯穿于基本建设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工程项目概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是基本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概预算的控制主要侧重于编制和审核。对编制的概预算单位应当组织工程、技术、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准确。
(2)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①推行招投标制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②推行招投标制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③推行招投标制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④推行招投标制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贯彻。⑤推行招投标制能够减少交易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进而使工程造价有所降低。
3.强化竣工决算控制
竣工决算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加强决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一要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实施竣工清理;二要严格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严格把好竣工审计关;三要对完工工程进行资产移交、绩效评估。
(四)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且保证良好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制度,以及时发现并堵塞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确保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和控制自我评估这些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加强内部审计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可以帮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地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内部审计在项目内部控制中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企业要根据投资规模大小和工期长短,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相关业内人员,直接向负责人报告工作,或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系统健康、有效地运行,不断完善、实现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
2.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法的一种突破。它体现了一种全员评价、全员控制的观念,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工作应由组织的所有成员负责,而不只是内部审计人员及管理层的事。普通员工在参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日常评估,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控制意识;而管理人员参与内部自我评估则可以及时发现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行动计划,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控制程序。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
[2]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S].2007.
[3]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工程项目(征求意见稿)[S].2007.
[4]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刘明辉.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6] 杨玉梅.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7] 朱勇刚.关于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8(4).
[8] 肖贞贞.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J].财会通讯,2008(4).
[9] 钱宁阳.改进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0] 陆冰沪.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实施意义[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11] 徐彬.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探讨[J].审计月刊,2008(5).
[12] 伍艳敏.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5).
[13] 冯淑静,魏亚萍.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工程项目问题分析及项目信息门户对策探讨[J].煤炭技术,2009(9).
[14] 钟章格,刘国强.谈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4).
[15] 冯革.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0.
[16] 罗伯特・K・威素基.有效的项目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7] 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9).
[18] 曹长庆,包锡盛,马千里.当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0(3).
[19] 陈伟珂,尹贻林.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J].水利水电技术,2004(4).
关键词: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问题;对策
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是以基建工程项目为对象,由会计师、审计师等主要从业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如《审计法》等,对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竣工财务以及投资包干节余等进行审核统计的行为。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对工程腐败,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一般可大致分为前期审计、中期审计和后期审计,具体来说,就是对工程的前期招标准备、中期的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工程验收进行评估和监督,以保证政府、事业单位等投资单位的效益和合法权益。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包括诸多环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主要针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工程前期项目审计力度欠缺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招投标环节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建设单位审计工作不到位导致招投标变成了“看面子”,一些竞标单位本不具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却通过所谓的内部关系中标,另外一些建设单位在项目计划还未完全成熟之前就进行招投标,这种完全按照自己意愿投资而不顾相关部门审批的行为直接导致项目的竞标变成了“走过场”。在合同签订方面,存在合同内容不严谨,签订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如投标单位在中标价发生变更的时候不按照合同进行相应递减,甚至有些中标单位在工程结算后不按照确定的中标价结算,而是按实结算。
2.施工阶段审计不严格
施工阶段审计不严格首先体现在签证的变更监管存在漏洞。一些单位的签证只需一人签发即可生效,这导致了权力的集中,权力的集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在签证变更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一些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通过签证为自己谋取利益。其次,签证的真实有效性弱,一些单位甚至没有签证意识,往往等到工程结算发生纠纷时再进行补签。签证一旦失去了真实有效性,施工单位在报签证时就有了高报的机会。
3.后期结算审计违规
首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私自采取“大包干”、“最高限价”等方法结算,违反了国家建设工程定额的规定编制和结算规定。其次,施工单位预结算笼统、粗糙,工作人员瞒报工程验收记录,这些均导致工程量的计算隐含大量“水分”,结算不能真实反应工程报价。4.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人员,因此,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质量。然而,在一些基建投资项目中,存在审计人员数量不够,专业素质底下等情况。按照规定,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至少要由两到三名审计人员共同完成,且审计人员需按照专业来进行合理配置。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且多数审计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二、提高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对策分析
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贯穿工程项目始终,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逐步分析,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
1.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建立奖惩机制
针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国家早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单位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在项目前期设专门的监管人员,由他们组成监管部门,对项目竞标进行监督,严格审查竞标单位的资质,对其施工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促使每一步做到公开透明。同时,保证监管人员职务的单纯性,只对监管部门负责,这样切断了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及竞标单位的直接联系,防止串通一气,进行钱权交易。而且,为了保证签证的真实有效,严禁中途私自变更签证,监管部门定期对签证进行突击检查,对于不合规定的单位及时取消其资格,另外签证变更时要做到权力的分散和制衡,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单位进行罚款,甚至是取消资格等不同程度的惩处,而对于那些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审计的单位则可以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赋予其一些优先权等。
2.培养专业审计人员,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要加大审计教育的实施力度,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审计专业的学生尽量多的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工程单位建立健全人才任用机制,引进工程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的同时也要定期开展考核,实行淘汰制,对于不合格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审计队伍的质量。审计人员在工程监管方面责任重大,因此单位应定期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审计人员本身则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审计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更应该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3.改进审计方式,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是无法控制的,而主观问题则可以尽量避免。传统的审计工作多采用手抄笔录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可以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现代化。各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自己的审计方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记忆存储和运算功能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三、结语
项目审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基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节约国家建设资金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方法和力度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一些工程的审计工作距离合格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改进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兵成.基建工程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0,(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