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车辆安全论文

车辆安全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6:57

车辆安全论文

第1篇

环境条件包括恶劣自然环境、危险道路环境以及复杂社会环境,其中:恶劣自然环境。主要涉及雨、雪、大风、雾霾、冰雹、沙尘等天气状况,地震、塌方、滑坡、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对车辆运用安全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驾驶员和车辆的间接作用上。危险道路环境。通常道路风险主要体现在道路缺陷、未设置道路安全设施、道路安全设施损坏等。统计显示,尽管由道路缺陷而直接导致车辆风险发生的数量很少,但危险道路条件常引起驾驶员心理、生理变化,出现错误的判断引发驾驶操作失误,生成交通事故。复杂社会环境。车辆运行过程中,通行道路所处区域的交通管理状况、人员安全意识等的不同,交通参与者会表现为不同安全水平,相遇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等,其相应的通行习惯、违法行为等也会带来风险。

2风险要素确定

根据公路运输车辆安全风险源构成,进一步透过风险现象分析挖掘深层次原因,利用过程分析和专家认证法,确定风险要素。

2.1车辆因素

车辆自身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其安全技术状态,集中体现在其制动性能、侧滑性能以及信号指示和照明等方面。主要表现为制动、转向失效或不良,灯光信号和照明失效等不安全因素引发风险,实质是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的缺陷。

2.2驾驶员因素

驾驶员作为车辆运用过程中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其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其生理机能、心理状态、驾驶技能以及交通违法等方面,集中表现为身体状况、驾驶技能以及交通违法行为等,这也是造成车辆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2.3管理因素

管理作为车辆运用安全各要素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保障,其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安全组织机构状态、法规制度健全程度、规章制度落实状态,以及相应监控技术水平等,由于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或缺乏有效监管机制,都是发生车辆交通事故的潜在隐患。

2.4载运物资因素

车辆载运物资不同,对运行安全影响也不一样,安全风险主要来自载运危险品物资和装载超限等。

2.5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涉及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主要造成车辆运行中能见度降低,驾驶员看不清楚运行前方以及周围情况,轮胎同路面的附着力减小,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延长、轮胎打滑等;道路环境主要包括道路和交通状况,道路结构、交通设施等缺失或损坏,均是道路不安全因素基本构成;车辆运行途经地域的社会环境,其风险主要体现,当地交通管控、人员素质等方面。

3控制策略

为了有效应对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可以从消除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减少风险发生损失等方面考虑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一般情况下可分为接受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和规避风险。针对公路运输车辆安全风险源特征,风险要素发生的概率和带来危害的严重度,制定应对策略及处理方式。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车辆管理 加强管理 措施 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69-02

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决定了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而数量剧增的机动车数量也就催生了数量频增的驾驶员,加之越加复杂的道路交通网,导致车祸事件的发生概率随之增加,因此这种现状对于车辆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考验。作为车辆管理人员如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等的主要任务则是针对具体状况采取措施,为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并促进其工作的有效开展,符合当今车改的要求,也能够保证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降低车祸出现概率,同时符合节能减排的社会要求,从根本上加强车辆管理。

1 提升驾驶员素质,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避免公车交通违法

公车交通违法的问题以及车辆行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驾驶员水平与知识理论不够过硬而导致的。车辆管理的安全方面主要取决于驾驶员的素质高低,想要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并且保证车辆以及驾驶员安全就必须要从理论方面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车辆驾驶理论知识并且拥有熟练的驾驶技能,避免因知识缺失而滋生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耐心做好本职工作,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和操作驾驶技能的指导,以确保公务车辆在进行使用和任务外派时能够保障公务人员的安全和企业单位的车辆安全。首先,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要对驾驶员进行交通法则法规的培训并使其完全掌握,减少违章状况和违反交通法则法规的行为。其次,要加大对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的力度,使其对车辆驾驶的规则以及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完全杜绝驾驶员的违章违规驾驶操作。第三,对于驾驶技能不足并且理论知识薄弱的驾驶员和员工以及新晋驾驶员要着重进行培训,保证其在车辆驾驶的最初阶段就能够达到安全性要求,此外,还能使驾驶员以及员工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并且有能力进行车辆管理。最后,对于特别种类的驾驶员,车辆指导驾驶员技师需要给予其特殊的车辆驾驶与管理培训,根据其缺点不足以及薄弱的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使优者更优,全面提升整体的驾驶员素质和技能,也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使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公务使用车辆在进行任务的执行时能够确保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而新型的驾驶技术培训有所谓的技能练兵这一种方式,即通过先进行授课而后学员进行试练同时技师跟随指导最后由专门技师带领、全面考核的培训方法。这就要求技师先对驾驶员与新手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要领讲授,在跟随指导环节要及时指出驾驶员的错误动作以及违规行为,要求其反复练习保证其最终熟练操作。通过汽车指导驾驶员技师的各项指导与陪练以及考核等学习过程,新手驾驶员和员工都能得到良好的正规模式培训,全面提高行车技能,确保安全,在驾驶单位公务车辆时能够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违章违法,有利于企业与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车辆管理,避免公务车辆交通违法与车祸现象的发生,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公车使用提供安全的保障。

2 降低单辆汽车费用,杜绝公务车辆过于豪华,加强车辆管理

车改的另一项重要问题则是对于公务车辆过于奢华豪华的问题,企业与事业单位如要杜绝这一问题,就要分派具体的车辆管理人员进行单辆汽车的费用降低。而有效加强车辆管理的方式不仅要顾及到安全行车的问题,有效的控制每辆汽车所耗费用也是有效管理车辆、符合车改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服务以及后勤部门,有相当一部分支出是车辆管理及运行的费用,而无所顾忌的进行公务车辆的装饰和一味的追求品牌汽车的做法,却无疑会导致公务车辆过于豪华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单车进行有效的成本以及管理费用核算,降低车辆多余标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有效加强车辆管理。在降低单辆汽车成本以及损耗费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除燃油费用以及车辆维修费用外,还夹杂有其它额外费用的支出。而汽车购买成本的降低却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有许多的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车辆的采买选购时,一味的追求名牌汽车和豪华汽车,对于公车内部的装饰也使用价格昂贵的车内用品,造成了公务车辆的严重浪费。这就需要单位车辆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具体方面进行准确实际的考察并记录数据,核算成本,摒弃豪华的公务用车风格,加强车辆管理。此外,还要注意车辆燃油费用的控制,在车辆的日常使用费用中,此项费用占有主要地位,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严格制定有关的奖惩规则,对车辆行驶里程进行考察,要求驾驶员具有能够排除油电故障并且保养燃油元件的能力,使汽车达到最佳运行状态,进而减少燃油额外费用。此外,还要对耗油燃油的具体指标进行规定,严格计算实际耗油与指标耗油的差距,评选出最佳节能驾驶员。对于汽车其它日常额外费用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来,单位公务用车的费用指标便会极大地下降,从车辆购买成本方面避免了豪华车辆的使用,而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也能够避免随意浪费燃油的状况,真正实现杜绝公务用车过于豪华,加强企业单位车辆管理。

3 建立车辆管理制度,禁止公车私用,加强车辆管理

公车私用是当今社会的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许多的企业人员和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会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公用车辆为私家所用,为自己的出行提供便利,这是车改中一项最为重要的问题。而想要禁止这一不良做法和风气,就需要企业和事业单位依据先进经验建立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以进行公车私用现象的禁止,并对车辆的使用以及维修保养等建立严格的规定。分配给驾驶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以不同的任务并且建立责任制,以此来共同保障单位一线任务和外出活动的安全用车。相关车辆管理的部门要建立单位用车的使用记录,并且进行定期的用车情况汇报,使单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能够对公车使用状况有所了解,从另一个角度上也对公车私用行为进行限制。此外,公车使用的批准也要有有关部门进行签发,有关人员需要使用单位用车时,必须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描述,有车辆管理部门分配具体驾驶员驾驶车辆以进行任务的完成。而用车批准凭证同样需要用车本人的确认和有效的签字,否则车辆部门不予以车辆的分配。车辆驾驶人员在进行定期的加油报账以及车辆驾驶历程报告时,需要将车辆管理部门的公车准许使用凭证一同上交,以进行车辆使用状况的汇总与核对。公务车辆的管理与外派使用的全过程,企业单位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避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管理问题。此外,车辆管理的问题必须要贯彻落实责任制,公务车辆的由人为因素而导致出现的问题必须由驾驶人员以及公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负责,例如车辆在外出时的违章、罚款等需由车辆驾驶员负全部责任。节假日要进行公务用车使用的,必须要经过企业管理部门以及办公室主任的许可与通过,杜绝节假日公车私用的不正之风,有效的加强企业单位的车辆管理水平。

4 加强车辆日常使用过程管理,限制车辆数量,强化车辆管理

企业单位的公务车辆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进行使用过程的严格管理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单位在车辆投入运行时指派具体人员进行车辆的全面检查。这不仅需要驾驶员进行车辆的全面排查,即在车辆运行前、车辆运行中以及最终收车入库时都要进行审查,还需要一定数目的驾驶员司机组成互相检查小组,进行小组间的互相检查审查,及时进行车辆故障的发现和解决。此外,还需要企业或事业单位组织成立一定人数的检查小组进行定期的集中车辆的具体专项检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仔细严密的审查以确保车辆无特殊情况。此外,对公务用车的数量也要进行严格的限制,禁止超过标准购买商务用车,对车辆的整体编制进行严格的数量控制,以加强对企业公务用车的有效管理。

5 结语

企业与有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使用问题,常常涉及到公用车交通违章违法、公务车辆过度豪华以及公车私用的问题。要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企业进行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定有效的措施与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并且对公派用车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执行严格的使用过程,建立车辆驾驶责任制,采取多种对策有效地加强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确保公务用车的安全与企业任务完成的顺利,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登峰,郭惠英,杜凤芳,等.加强车辆管理,降低车辆管理成本[J].环球人文地理(下半月),2011(8):48-49.

[2] 何志斌.试述加强车辆管理的几个问题[J].交通管理,1998(3):35-36.

第3篇

关键词:道路试验;车辆主动安全性能;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110-02

在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快速增长,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不仅需要车辆驾驶人规范驾驶,同时汽车生产公司也有一定的责任。汽车生产商应该保证提供给汽车销售行业的车辆,都是通过专业的评价技术进行评价,符合汽车出厂规范的,各项安全性能都是合格的,特别是道路试验中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车辆驾驶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1 影响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原因

车辆主动安全性能就是指车辆自身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少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驾驶员的人生安全。在车辆、车辆驾驶员和道路环境的关系对比中,保障道路行驶安全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如下图所示。根据交通事故产生原因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性能影响安全行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转向的瞬态响应特征;(2)直线制动性能;(3)转弯制动性;(4)视力可见性;(5)转向的稳态响应特征;(6)抗干扰性;(7)回性;(8)耐倾覆性。

从这些原因可以看出,多数原因是与车辆操纵稳定性有关,少数原因是与车辆制动性能有关。可见,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中,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能,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才能得到保证。在车辆的驾驶过程中,车辆所受的外界力有三个方面:路面作用力、空气作用力和驾驶员的操纵,如图1所示。

图1 车辆安全性能分析

2 道路试验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和分类

根据在路面-车辆-驾驶员系统中车辆在行驶中是否产生反馈动作,行驶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开环方法和闭环方法;根据行驶车辆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评价方法分为瞬态评价方法和稳定评价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性能评价是否是根据驾驶员为完成某个动作对汽车操纵难易程度或者是根据仪器仪表数据比较,评价方法又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

车辆的性能需要通过驾驶员的操纵才能得到体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通过对路面环境状况、交通情况等的了解,配合眼、手和身体的动作,对汽车进行转向、加速和刹车等动作,经过自身对行驶车辆的运动状态的感应,通过大脑分析而产生各种操纵动作,完成驾驶目标。在这种过程中,可以知道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取决于车辆的结构参数、驾驶员的操纵能力和外部客观的路面环境状况。车辆的开环评价方法即是对于行驶车辆的结构参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完整的对车辆行驶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了能够对驾驶员的操纵能力和外部客观因素进行评价,产生了闭环评价

方法。

针对开环系统进行评价的时候才采用的是开环客观评价方法的,是对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的研究,针对车辆的客观性能进行评价。车辆安全性能测定主要就是采用开环客观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闭环系统是综合客观评价方法和主观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能更好的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它既能对车辆性能进行评价,并能融入驾驶员的主观因素。主观评价方法是以人为本进行评价,更能体现车辆适应人的策略。

3 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分析

在车辆行驶安全性能中,车辆操纵稳定性能的作用非常大,因此针对车辆主动安全性能评价的时候,非常有必要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能进行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操纵性与稳定性两个相关联的性能,它是驾驶者在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仍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当受到外界干扰时,车辆能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和指标。车辆操纵稳定性不仅仅影响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还是一个决定了高速时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性能。期初,对于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都是通过经典控制理论采用开环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针对方向盘的阶跃输入状况下的稳态响应、瞬态响应,横摆的角速度的频率响应和转弯过程中力度不足和力度过大的车辆特性进行评价,分析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这种评价方法需要设计精确的汽车模型,才能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开环方法测定出的结果往往都不能符合要求,因为它只关注与车辆的性能,缺少了车辆驾驶员的性能测定。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开始从车辆-驾驶员-路面的闭环系统进行评价,采用开环评价方法和闭环评价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车辆性能评价。从日本的线性预估校正模型,设置驾驶员预瞄模型,进行预瞄的实验研究,到后面的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的研究,使车辆主动安全性能评价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提出了车辆评价指标的概念。通过学者的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指出车辆评价指标可以采用综合总方差评价指标,针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综合总方差评价指标可以针对某一具体车辆,从方向盘转角的速度如侧向加速度、单位侧向加速度等和路标的情况,结合驾驶员在对车辆进行操纵时的负担、侧滑和翻车等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可靠,提高行驶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4 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分析

车辆的制动性能主要是指车辆的制动效能、制动的稳定性和制动能效的恒定性。车辆的制动效能是让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时所经过的距离或减速度,它是最基础的评价指标。根据国家行业标准ZBT24007-89,要求以一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每次的制动强度为3m/s?,最后的制动效能应不低于所规定的冷试验制动效能(5.8m/s?)的60%(在制动踏板力相同的条件下)。而制动效能的最主要是通过车辆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体现。制动方向稳定性包括制动失去转弯能力、制动偏离跑道、制动侧滑。制动偏离跑道是指轮胎自己向左或者右偏离轨道行驶;制动侧滑是指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横向行驶的现象;制动失去驶。制动距离是指在驾驶员紧急刹车后,从驾驶员踩下刹车到车子停止时车子前进的距离。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评价时一般采用主观评价方法,配合光学五轮仪进行评价,通过MFFD和制动距离的研究与分析,能获得更多的行驶车辆速度值和行驶车辆的位置信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存在地面附着力,充分利用地面附着力的条件,可以对制动性能进行更准确、更有效的评价。安装有ABS装备的车辆进行制动性能评价的时候,评价指标主要就是对地面附着系数的利用率。附着系数利用率就是指形成的车辆的地面利用附着系数与车辆将要抱死时的制动强度的反比值,即

当地面附着系数越高时,行驶车辆的制动性能就越好。车辆的ABS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前后车轮的地面附着力,通过对车辆的负载、车辆行驶状况有效的分析地面附着系数,自动通过前后轮的制动器控制地面附着系数,从而使地面附着系数达到最高值,增强车辆的制动性能。

5 结语

车辆主动安全性法规和主动安全性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当前国内主动安全性法规是在参考国外主动安全性法规的同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一些先进底盘主动安全控制装置在法规中还没有体现,有些试验项目以及指标等范围过大,没有细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与国际接轨的健全主动安全性法规体系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总而言之,通过对道路实验中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分析,使汽车行业在进行车辆性能评价时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使出厂车辆都能保证其安全特性,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条件。通过车辆主动安全性能的有效评价,既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性,也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人事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为国家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小龙.车辆主动安全性能道路试验系统及评价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

[2] 张浩.客车操纵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 玄圣夷.面向主动安全的汽车底盘行驶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

[5] 朱忠伦.车辆主动安全性法规及测试方法研究进展[J].轻型汽车技术,2007,(1):26-31.

[6] 裴延亮,丁惜瀛,于华,张洪月.车辆主动安全系统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方法综述[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2.

第4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E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13-01

引言

在铁路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的任务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水平,铁路运输企业会加强货车设备的购置,铁路货车主要是用于货物运输的铁路货车,作为主要的货运方式,货车的承载重量越来越大,对货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铁路运行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故障,对铁路运输事业的安全性带来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货物运输被耽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维修维护工作不及时等,导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旦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铁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意识,要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从预防为主,加强各种车辆故障问题的应急处理,以此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在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主要来自于铁路车辆故障,例如一些车辆的硬件设备故障,对这些故障没有及时防范,导致事故不断扩大,最终带来严重的安全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铁路运行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管理,因此导致各种安全事故时常出现。

1.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的重点任务,铁路运输企业作为主要的运输承载部门,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应该要重视安全管理。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例如铁路货车运输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安全问题,没有及时对安全威胁进行预防,最终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出现。

2.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铁路运输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安全管理水平。铁路运输企业的构成比较复杂,部门设置较多,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规范,从而有效地预防安全问题。但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的监管人员,导致铁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不足,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最终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

铁路车辆是铁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铁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车辆设备越来越多,铁路车辆投入使用之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故障等。而这些故障和老化问题也是产生运输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必须要加强对铁路车辆的养护管理,及时做好维修,并且要制定统一的维修和养护标准,对铁路车辆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提高铁路车辆使用效率。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有的铁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维护管理的力度不够,铁路运输企业维修工作力度不够强,在维修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铁路车辆的维修水平不高,使用率较低,对铁路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二、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体系

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在整个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的环境,培养安全管理意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应该是针对整个铁路运输企业的,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引导车辆设备维护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2.1加强预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铁路车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安全问题较多,因此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安全事故的防范,是一个重要途径。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主要从铁路车辆设备的检修角度着手,提高车辆设备的安全性。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对铁路车辆维修养护的认识。铁路车辆维修养护是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提高车辆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率。铁路运输货车的维修养护应该要从车辆投入使用之时就开始,并且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铁路车辆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于铁路车辆的检查,应该是定期定时的,在日常养护过程中也要加强对铁路货车整体性能、硬件以及软件等多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货车出现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则要立即对车辆设备进行维修或者对相应的零件进行更换,保证铁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第二,加强铁路车辆维护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在铁路货车设备维护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导致各种问题出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铁路货车设备维修过程的监管,应该要建立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路段的实时监管,有效解决由于铁路货车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远程监控,还可以将铁路货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及时传回控制中心,便于控制中心对铁路货车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针对当前铁路车辆维护现状,必须要加强对自动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渐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提高铁路车辆的监管水平,提高故障预防能力。

2.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当铁路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故的时候,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事故的及时处理,进行救援,以此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救援处理方案,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完善的救援预案理论可以为铁路车辆事故的突发状况进行很好地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在铁路运输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应急方案的制定,要对铁路车辆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罗列,加强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学习力度,引导他们不断完成铁路运输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其次,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一旦出现故障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解决。例如制动软管破损漏泄故障,是铁路车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故障,针对这种故障的应急处理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首先要通知司机进行充风,并且对发生泄漏的车辆以及泄漏部位进行确定。第二,关闭故障车辆故障端及相邻车辆的折角塞门。第三,打开制动软管连接器,将出现故障的软管的吊链卸载,在新的制动软管螺纹处安装端缠绕生料带,并且将制动软管以及吊链安装好,重新连接两根制动润软管之间的连接器。第四,安装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检查,确认已经没有再继续泄漏,然后缓慢开启后部折角塞门。第五,将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并且对各种工具进行清点,货车恢复正常运行。掌握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方可以帮助相关技术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

3.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是确保车辆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人员,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要积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技术保障体系,从而对铁路车辆设备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解决。首先要招聘更多技术人员,充实铁路运输企业技术维修队伍,在招聘新成员的过程中要对所有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确定其满足相关考核标准之后才能上岗。其次,还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维修人员是铁路车辆维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针对当前铁路车辆维护问题,必须要加强对专业的维修队伍的建设,维修人员要及时掌握铁路车辆的技术特征,对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发现,并且及时进行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车辆故障可以及时处理。维修养护技术人员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及时对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对于每一个部分都要加强控制,从而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铁路车辆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老化以及其他故障,导致铁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造成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严重。对此,要积极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从预防性安全管理角度着手,提高车辆设备的维修水平,减少车辆设备故障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广.探究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与技g体系[J].商,2016(17)

[2]柴宝新.浅谈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与技术体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 交通影响评价 畅通性 安全性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主动脉,起着连接城市各大功能区的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城市快速路上设置临时施工开口的情况越来越多。施工开口车辆进出时与快速路主线车辆交织,将对主线通行能力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快速路车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将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加之大型车运行缺乏灵活,加速、减速过程相对缓慢等自身特点,开口处更易诱发交通事故。

1施工开通运行特征分析

城市道路周边建设项目施工时,需在城市道路上开通缺口设置临时通道供施工车辆运输物资,该出入口连接施工区域与城市道路,即为施工开口。在施工开口路段将形成车辆运行交织区,主线车辆为避免受到分合流影响而换到内侧车道,施工车辆为安全进入施工区域而换到外侧车道。交织区内驾驶员将根据变道行为的可执行性决定是否变道,即在行使中寻找相邻车道的可插入间隙,根据车头间距及两车速度差判断是否执行变道行为。交织区内车辆的变道特性使得,当与相邻车道上前车的车头间距增大时,施工车辆并不急于跟进,反而有可能为了等候相邻车道中的可插入间隙而减速,这种减速行为可能造成交织区拥堵甚至车辆刮擦、追尾事故[1]。同时,驾驶员为了确认变道行为的可执行性将不断调整车速,使有序交通流紊乱。

2施工开通影响评价

根据施工开通运行特征分析,交织区内车辆的变道特性会引起交通流紊乱,对主线车流的畅通性及安全性造成影响,故本文应用分合流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进行畅通性评价并建立安全性评价标准。

2.1畅通性评价

1出口分流区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主线出口匝道连接处交通量、密度与驶出率之间的关系模型[2]:

其中, 为连接处流量,pcu/h; 为连接处速度,km/h; 为自由流速度,km/h; 为自由流密度,pcu/km; 为阻塞密度,pcu/km;;n为驶出率,其为出口匝道流量与连接处流量之比, ; m为波速系数。

分析上式可以得到 ,其中 为主线最外侧车道通行能力。当n=0时,车辆未分流, ;当n=1时,车辆分流且最外侧车道的车辆全部驶离主线, ,通行能力只有路段通行能力的36.8%。

应用该理论可知,施工开口分流区主线外侧车道通行能力将减小。但是当施工车辆数较少,即n很小时,根据 可知,施工车辆出入导致主线通行能力的折减很小[3],即在此条件下施工开口车辆分流对主线车辆运行畅通性影响较小。

2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分析

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车头时距分布函数建立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通行能力计算模型[4]:

其中,c为连接段通行能力; 为入口匝道的加速车道在任一点x处的汇入交通量; 为主线外侧车道交通量,pcu/h, ( 为匝道交通量;x为离主线入口匝道鼻端的距离); 为主线内侧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L为加速车道长度,m。

入口合流区交通特性与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几何特征、交通运行特征相似,故可引用该模型计算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主线内外侧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与主线设计时速呈正相关,由该模型可知,入口合流区通行能力随加速车道长度和主线设计时速增大而增大,且当汇入主线施工车辆较少时,施工车辆出入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可忽略,即施工开口对主线车辆运行畅通性影响可忽略。

2.2安全性评价

1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系数确定

施工开口处的几何条件、交通设施设置、交通控制管理以及现状道路交通条件等都对其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考虑以上四个方面因素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以上指标体系中不同类别指标之间及同类别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2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

确定以上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后,根据开口现场实际情况对各因素进行打分(不安全0-3分,一般安全3-6分,安全6-9分),最后根据以下公式可计算出施工开口的安全性指数:

其中, 、 、 、 分别为A、B、C、D在开口安全评价中的权重系数; 、 、 分别为A、B、C中第 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 、 、 分别为A、B、C、D中第 项指标的打分值。

本文根据数据调查与相关文献查询,由安全性指数划分安全性评价标准:0-0.5为不安全,0.5-0.7为一般安全,0.7-1为安全[5]。

3实例分析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四公里停车场建设期间需在内环快速路上设置临时施工开口,本文将对该施工开口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路段交通运行现状及施工开口设置如下:

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单向三车道主线路段夜间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026pcu/h,服务水平为A级;由于内环“限货”,施工车辆进出时间限制在23时至次日6时,进出施工车辆数相对较少。入口设置在距四公里立交南坪匝道约340米,避险车道进口上行80米处;利用四公里换乘枢纽站东南侧既有道路,设置出口直接通向四公里立交南坪进口匝道。开口间距、变速车道长度等线形指标均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开口及周边交通设施设置完善。

应用本文提出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通过畅通性评价可知,施工开口设置前后分合流区通行能力折减较小,道路服务水平将维持在A级,施工车辆分流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安全性评价计算安全性指数为0.71,安全性较高。综上,该施工开口对主线路段的交通影响可接受。

4结语

本文对快速路施工开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开织区车道变换特性将造成开口处车辆运行混乱,然后提出了开通畅通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将此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运用于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四公里停车场施工开口的交通影响评估中,得出该开口的交通影响可接受。

参考文献:

[1]孟详燕.高等级道路交织区通行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慈玉生,吴丽娜,裴玉龙.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间隙接受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4):116-119.

[3]陈霞,刘伟,张艺尼. 城市快速路设置施工开口的交通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1(11)

第6篇

一、树立优质服务理念

近三年来,车队累计安全行驶300余万公里,出车3万余趟次。通过落实每月召开安全形势学习分析会,开设岗位技术培训课堂,不断提高驾驶员岗位技能和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例会制度加强思想教育。车队承担着特殊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如果思想意识不过硬,就难于完成各项任务。每周四下午都利用理论学习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优质服务理念教育,及时学习中央、省委、市委的有关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车队党支部全体员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学习教育,车队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告别了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等不文明行为。

二是狠抓安全防范。平时工作中,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从醉酒驾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几个方面的因素,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注意交通安全,提倡警觉性驾驶,根据天气情况、行车路线等动态情况适时调整工作安排,针对新交通法规,逐条理解,重点记背,增强了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醒大家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把安全警示条幅“爱车守纪、勤俭节约、优质服务、高效安全”悬挂于车队显著位置,将车队安全管理规定上墙,在公示栏对车队安全及管理规定做进一步的宣传和警示。每次开会时都重点强调服务、安全的重要意义,让这些理念入心入脑。

三是坚持业务学习。每周利用固定的理论学习日时间,经常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交流,组织理论学习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汽车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驾驶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提升优质服务的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率。

二、加强服务效能建设

通过科学的派车制度,实行费用结算与行车公里数关联考核制度,坚持车辆自检和随时保养,不断增强了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责任感与爱车护车的意识。

一是实行派车单制度。车辆派遣由车队负责人填写派车单的用车单位、用车人、出发时间、地点,车辆返回时需用车人签字,确定时间及公里数。司机及时交回,妥善保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行,逐渐理顺摸索出合理派遣车辆的科学方法,包括预定、合并路线等方法,使现有车辆和司机高效运转。同时建立机动车制度,有效地缓解了派车压力。由于科学合理调配车辆,现在已经基本满足了各部门用车需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好业务用车。派车单都是使用废旧纸张背面印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办公费用。

二是坚持车辆自检自查。每月组织司机对车容、车貌和技术性能进行检查,把卫生达标纳入自检自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进行记录。使全体驾驶员自觉做到每天出车前、行车休息时、完工收车后都进行安全检查,出车前按要求发动、预热车辆,按5项检查项目逐条检查,收车后按7项标准保养维护车辆,做到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及时修。

三是坚持车辆保养。对车辆勤检修、勤保养、勤清洗,有故障及时排除,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每辆车都按行驶里程和间隔时间定期进行保养,特别是对车辆影响较大的油、齿轮油等项目、转向、传动、制动等部位,做到了检查细致,保养到位,使全台长期处于车况良好、车容整洁的状态。同时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将全台车辆系统分类,科学施保,降低了运营费用,使现有车辆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作用。

三、注重夯实基础管理

通过完善工作基础,理顺管理渠道,着重抓好车辆的有效合理使用,提高了车辆使用率。

一是实行车辆定点维修。新车在4S店维修,满二年以上或超过6万公里的车辆一律在内部汽车修理厂维修,购买了一些基本保养所需的配件及易损件、机油、防冻液等,做到随时保养,一般车辆保养30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维修保养费用和时间。

二是实行车辆定额油耗管理。实行定点加油、限号加油,定点供应商为中石化,实行IC卡加油,加油IC卡主卡和副卡由车队统一管理。同时,在驾驶员队伍中开展节油竞赛。

三是实行车辆定制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将公车交于他人驾驶、严禁擅自将公车外借个人使用、严禁车辆在外过夜、严禁周末及节假日无派车单和无领导批准私自动用车辆,有效的控制了车辆的油料损耗和安全隐患。

四是实行车辆规范停放。在车队门前规划了公务用车专用停车场,实行封闭式管理,一车一卡通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管理,发现仍存在着停车难、停车乱等现象。经反复实地测量,车队对公务用车停车场重新划线,清晰地标明了停车场的停车位线、车牌证号、通道边缘线和禁停黄线区。原有四列停车位改为了六列停车位,增加停车位12个,使公务用车停车场停车位达到44个,实现车辆停放有序,整齐划一。

第7篇

【关键词】油田 特种车辆 管理

【 abstract 】 oil, is any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y runs on the interdependent, blood, the country many economic lifeline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has to rely on oil, for a vast and fast dynamic economic entity is more important. So, scientific, effective, safe for oil resour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is in our country in oil field management in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in oil field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 vehicle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of safety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 key words 】 oilfield special vehic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油田的测井作业与井下作业中,特种车辆是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只有加强了特种车辆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才能确保作业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使得石油资源在开采作业等方面平稳的运行。

1.车辆类型及特征

1.1井下系统车辆

(1)井架车,主要用于立、倒及转运采油架。其车身超长,通常为15至20m,车高超高,通常为4至4.5m。

(2)液压运管车,主要用于运载油管等管材。其车身超长,通常为10至12m,车宽超宽,通常为2.6至4m。

(3)吊车,重要的起重设备。超长,约10至15m,车体超重,自重可达10至20t。

(4)水泥车,主要用于固井注水泥。其车身超高,约3.5至4m。

(5)地锚车,可用于修井与快速装卸井架绷绳。车身超高,约4m左右。

(6)罐车,用于装运液、气及粉状货物等。其车身超长,约10至12m,车体超宽,约2.6至4m。

以上特种车辆中,由于其超长、超高、超宽、超重的特点,极易造成事故,如交通事故,财产的损失,甚至于给人员带来伤害。

1.2测井系统车辆[1]

(1)测井仪器车,易发生触电事故。

(2)测井绞车,车辆容易移位,导致设备与人员的受到损害。

(3)测井井架车,车体超重、超长。

(4)运输火工器材车辆,易遗失器材。

(5)运输放射源车辆,易发生泄漏事故。

2.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安全制度

2.1.1巡回检查

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严格按照并坚持以“三检查”为核心进行车辆的安全巡回检查,争取做到万无一失,排除事故于端倪之中。首先,特种车辆在准备行车之前,相关驾驶人员应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的隐患。接着,当车辆在井下连续行驶达到30至60km时,应停止运行,再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行驶途中的安全隐患。最后,归队后的车辆还应继续进行检查,发现并排除运行后的隐患,为下次的出车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车队还应该注意换季、节前与专项等检查。

2.1.2坚持保养制

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该按照车辆保养维护手册,依据相关的内容、条例等,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护理,特别是车辆平台上部分,需严格依据保养维护间隔的时间进行定期护理,使车辆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保障特种车辆能够正常完好、安全平稳的运行。维护保养工作可分为两个部分,相关驾驶人员应主要以车辆的调整、清理、及紧固为主,而车队基层管理人员则应做好一、二级别的维护,车辆的大型检查,大型维修等,绝不心存侥幸的心理。

2.1.3执行例会制

为了加强油田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2]、促进油田稳定生产,应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相关素质的培训。在每周,组织驾驶人员学习关于怎样运用法律法规与交通知识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在上一周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与安全行驶的相关经验,并进行相互的交流意见,安排好本周的工作。每月,组织驾驶员学习安全规程,汲取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并相互的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事故的起因等。在例会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可提高司机的安全与技术素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1.4定期检查

车队领导小组组织车管干部与各班班长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每辆车进行每月两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并在安全检查表上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还需跟踪整改,如遇暂时不能整改的,要及时协同该车司机,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2.2加强危害识别

车管干部与车辆驾驶人员应该全部参与危害的识别工作与风险的评估,重点围绕“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因素展开,查找出病因,仔细分析危害根源与状态,并相互的进行讨论与研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积极认真的予以落实、执行

2.2.1驾驶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要注重司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素质与安全素质,并进行危害的识别、预警,且要以书面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辨识。首先,由于特种车辆作业具有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以及工作环境差等特点,因此,要求车辆司机要有强健的体魄。接着,特种车辆行驶的道路多是井排路、井场等,其路况之差,环境之恶劣,对驾驶员心理素质也是一种挑战。还有,因油田作业的特殊性,车辆一般具有超长、高、宽等特征,为了保证油田能够安全稳定作业,驾驶员的技术素质必须要扎实、过硬,这样才能够保证交通的安全。最后,还要有良好的安全素质。司机心里要始终怀揣安全二字,时刻心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积极的参与到危害识别的工作当中。驾驶人员只有符合了各项素质,作业才能够得到安全的保障,特种车辆才能进行安全的管理,安全的运行。

2.2.2特种车辆

基层领导与车辆司机,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编制出与之匹配的安全检查表,然后根据表格相对应的内容,对车辆的制动,传动,转向,灯光等重要部份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分析制表,然后进行对应检查,且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是一种直观、科学的诊断方式,也是一种简捷、高效的分析方法。我们在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时,根据相应的技术指标与要求,对对应项目进行检测,检测若产生偏差,就依据风险可能性与判定性准则对其进行风险度等级的确定。将各类分析出的隐患进行整理后,按风险度等级的大小,分别制定出相应的排险防范措施,以确保车辆安全的工作。

2.2.3道路环境

为了提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确保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应该熟悉井场、弯道、学校、村庄等特殊环境,冷静应对不同气候、季节等不可抗拒因素所带来的不利条件,注意行驶时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安全驾驶。基层领导应制定出相关安全措施,如在人流量较大时,可进行实时疏导等措施,确保交通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

2.2.4制度建设

车辆管理人员应协同驾驶员,运用表格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分析,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度应予以修订,对没有落实到的制度指出原因并予以改正解决,积极的完善各项制度的建设。

3.结束语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强化石油作业管理,是重中之重。油田特种车辆的管理又作为整个石油资源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科学的管理方式就能够提升石油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流动型测量;安全环保检测;系统性能;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空前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基础交通设施的大量建设,为汽车提供了便利的通行条件,另一方面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汽车市场日渐活跃,促使汽车企业发展核心技术,扩大市场覆盖。汽车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噪音污染、废弃物污染等,此外,直接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的是各类交通事故;流动型车辆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流动型车辆连续运转时间长,一般的构成规模较大,对环境影响也更加严重。通常情况下,能够实现流动型的车辆都属于各种装备,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影响更大。尤其近年来,随着我国不对装备的不断升级,装备蕴含的科技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出现故障的机率也相应提升。保障军备车辆的良好运行方法之一,就是针对车辆做好检测工作,通过定期或抽查的方式,保障车辆的完好率。

结合现状来说,目前我国主要的检测方式为固定监测站和检测车两种形式;相对来说,固定检测站的效率高、精度高,工作性能十分稳定,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相对应地,这种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各种设备都是在固定区域的,需要被检测的车辆到达检测站并按照预约展开,灵活程度不足。同时,被检测车辆的分布范围通常设定为二十公里,如果超出这个设定,就会存在经济方面的负担。事实上,所谓的固定检测站也是相对而言的,基于流动型车辆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后需要整体拆除,重新安装设备。

而检测车可以视为一种“流动性”的检测站,在车辆上安装需要的检测设备,主动地为车辆提供检测服务,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但这种车辆的费用也很高,同时检测的精度有限。从安全环保角度来说,可以很好地满足,因此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军车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

二、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2.1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的构成

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主要由系统载体、系统硬件和控制软件3部分组成,载体采用的东风EQIll8GAJ,它主要负责移动和运输检测系统,保障检测系统的流动性;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检测平台、各单机检测设备、控制用计算机、显示灯屏、打印机以及各设备间的通讯连接线等,主要负责对车辆进行单工位检狈4和控制信息通讯等工作;控制软件是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的上层,由车辆登录部分和检测流程控制部分组成,主要负责被检车辆的登录信息采集和检测数据的处理及检测流程控制等工作。

2.2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的功能

首先,侧滑检测功能。在侧滑方面的检测功能主要是指完成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侧滑量的检测,可以使流动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尾气检测功能。在尾气方面的检测功能主要是指完成对车辆排放的尾气检测,包括汽油车的废气和柴油车的烟度,这项检查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再次,制动力检测功能。在制动力方面的检测功能主要是指完成对车辆前后轮制动力的检测,有时还可完成轴重测量。

我国在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的功能开发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领域,主要是包括全车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人工参与度较高,这也造成了误差风险较大的隐患。长久来说,积极开发智能系统与嵌入式检测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展开实验数据讨论,可以满足流动型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系统结构的需求,尤其在性能项目方面,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以及军队的相关要求;此外,通过对大量检测测试样本的分析,检测车的功能完善部分主要在于常规性能检测和维护方面。

第9篇

【关键词】汽车;行车安全;因素分析;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多,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增加,汽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因为交通事故而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又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汽车行车安全,克服不利因素,保障安全绿色通行,是每一位汽车驾驶员及管理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汽车行车安全的因素分析

汽车行车安全是一个人命关天的大问题,人人都要时刻谨记,警钟长鸣。从诸多的交通事故案例中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车、路及环境等。因此汽车驾驶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提高行业素质,克服环境路况不利因素,真正做到文明行车,绿色出行。

1.1汽车行车安全因素之一人的因素分析

人是行车安全的主体、是行车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行车安全的关键在于人,人是行车安全的核心。从国内外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表明,有80%~85%的事故是由于人造成的,人即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也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人在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驾驶员的思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学习不足,忽视安全行车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心存侥幸,麻痹大意。(2)驾驶人员的身体(如:四肢有残、心脏病等)及生理疾病等不满通驾驶要求。(3)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水平偏低、对某种车型掌握的不好、操作不够熟练等。(4)驾驶人员对道路交通的动态、道路的变化、交通安全警示及环境的变化等t望观察不足、判断有误而造成交通事故。(5)各种违章行为如:疲劳驾驶、酒后开车、车辆超载、,驾驶带“病”车辆及驾驶老旧报废车辆,违章操作等。因此人是预防事故的主体,人是汽车行车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

1.2汽车行车安全因素之二车的因素分析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交通安全。从交通事故案例中分析统计,有10%左右的事故是由于车辆本身状况造成的,由车辆本身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主要体现在:(1)车辆的机械故障,包括:A.制动方面【制动联动部分损毁失效,制动盘(片)磨损严重,制动液缺失等】致制动失效。B.转向部分,转向拉杆损坏、转向臂游动间隙过大,转向助力油缺失等,导致转向不灵敏失效。(2)轮胎原因,轮胎脱出、轮胎爆裂(轮胎花纹磨损严重、胎压过高易导致爆胎)。(3)灯光系统:前大灯、雾灯损毁,远近光灯光不适宜,灯光眩晕、光线暗等。近年来因车况不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大幅上升,所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行车安全的关键。

1.3汽车行车安全因素之三道路环境的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公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道路环境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行车事故也是较高的,其主要体现在:道路线形不合理(或缺陷)包括:道路的线形、线形组合,道路的平面交叉口,路基路面的平整稳定,道路中的安全设施及附属等。因此良好的道路对于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1.4汽车行车安全因素之四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汽车行车安全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如:大风(台风)、雪、电、雨、雾(雾霾)等;不可抗拒的其它因素如:滑坡、泥石流等。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如:强降水、冰雹、雷电、雾霾及沙尘暴等,这些都对汽车行车构成了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汽车行车安全。

二、汽车行车安全的解决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通过对影响汽车行车安全因素的分析,汽车行车安全重点是人,车、路、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

2.1.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加强驾驶人员的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及“交通事故案例”的教育,定期组织驾驶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驾驶技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克服麻痹思想,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开赌气车、英雄车,不疲劳驾驶,杜绝侥幸心里、杜绝酒后开车,严禁吃零食、吸烟、接打手机、看微信等违章驾车。

2.2.加强车辆的维修保养,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认真执行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车辆的维修保养制度。对车辆要进行定期检查,强化日检查,按检查项目逐项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处理。加强车辆的定期保养(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及不定期保养(即:磨合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以及美容护理),按照保养项目一条一条,逐项落实,严禁浮于形式走过场,踏踏实实做好保养科目。使车辆处于最佳的良好的技术状态。

2.3.加强公路建设,强化道路安全设施

目前公路建设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有些路段刚修建完不久就出现了坑坑洼洼,因此有必要强化公路建设,同时要加强公路安全设施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墩、警示桩、缓冲减速带等道路配套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智能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是指交通信号灯、黄闪警示灯、电子警察、电视监控、交通诱导屏、测速仪、交通流量采集、道路治安卡口等监管交通情况的科技设施。给予汽车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2.4.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准确的判断力

汽车驾驶人员要有预知、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对“极端天气气候”如:大暴雨、台风、大雾、冰雹等要提前预感知潜在的危险,尽量少出车或不出车,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当面对不可抗拒的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一定要沉着冷静,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避免人员财产损失。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影响汽车行车安全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人、车、路及环境对于行车安全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和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将会对人(驾驶人员)产生积极影响,可极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达到汽车行车安全的目的。因此,每一位汽车驾驶员要时时刻刻想安全、抓安全。同时强化业务理论知识及驾驶技术的培训,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遵章守纪,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优良的驾驶作风,不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保持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面对复杂的道路、自然环境,要正确判断、谨慎驾驶,杜绝各种违章行为,真正实现汽车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士涛.公车安全管理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4/3.

第10篇

今天,市委、市政府、市纪委联合召开的全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省纪委、省监察厅有关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要求,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全面树立我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新形象的问题。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重申省纪委、省监察厅的有关规定,二是就各区、县和市级部门就如何加强车辆安全管理提一些要求,三是就纪委、监察机关、公安、交警、安全、保险等有关职能部门提一些要求,四是给全市机关驾驶员提一些希望。

一、重申省纪委、省监察厅有关车辆安全管理的规定,提高对加强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自*年省纪委、省监察厅下发《关于严禁领导干部私自驾驶公车和公车私用的规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领导非常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定,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仍有个别领导干部擅自用公车学习驾驶技术;有的领导干部私自驾驶公车;有的无视交通规则,违章驾车;有的公车私用,甚至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这些问题的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于是,经省纪委同意,省纪委、省监察厅现重申和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各级干部的纪律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要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的制度规定。

二是严格禁止动用公款、公车学习驾驶技术。

三是严格禁止领导干部私自驾驶公车。领导干部在乘公务用车过程中,要驾驶员将车交由自己驾驶的,以私自驾驶公车论处。

四是严格禁止公车私用。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严格禁止使用公车探亲访友,度假休闲等。

五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执纪,严肃查处违纪者和有关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要严格按规定处理。情节较轻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屡犯的,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私自驾驶公车造成交通事故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记大过、降级处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恶劣影响的,从重或加重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六是本要求适用于各级委党机关、行政机关中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干部,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中的副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科级及其以上干部参照执行。

鉴于上述要求,我们应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全面树立我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新形象。

二、认真学习贯彻省纪委、省监察厅有关车辆安全管理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我市的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应该看到,我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在为全市机关服务和全市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可以说,“*经验”的取得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更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正如省纪委、省监察厅下发的《通知》所指出的,有的领导干部擅自用公车学习驾驶技术;有的领导干部私自驾驶公车;有的无视交通规则,违章驾车;有的公车私用,甚至酿成了重大交通事故,给党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自己带来了灾难,其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因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市级各部门和区、县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认清全市机关安全管理工作的严峻形势,提高对加强全市机关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参与全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我市的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要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特别是班子成员和驾驶人员,认真学习省纪委、省监察厅的有关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规定,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干部的纪律和法律意识,提高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用好自己的车。

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严密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订一套严密的车辆管理使用办法,严格规范本单位驾驶人员的职责、车辆使用的范围、车辆派遣的权限、车辆的保养与维修、事故处理的原则以及对驾驶人员的奖惩等等,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三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省纪委、省监察厅对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不仅要管好自己的人员和车辆,还要管好、管住自己,不该用的车不用,不该动的车不动,真正从源头上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各级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我市的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和公安、交警以及安全、保险部门等,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真正从机关车辆安全着眼,从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办法着手,共同搞好我市机关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省纪委、省监察厅有关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规定,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者及有关责任人员。要加大对各级机关车辆安全管理的检查考核力度,从各单位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检查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省纪委、省监察厅有关规定的情况,对执行好的应通报表扬,对执行差的应通报批评,并作为对各单位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违反规定的,应严格按规定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而犯罪的,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以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现提请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抓好此项工作。

二是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定要严格执纪执法,特别是交警部门一定要按规矩、按程序办事,严禁。公安机关要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交警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办事,不该办理的事情不要办理,不该签发的证件不要签发,不该收取的费用不要收取。做到成熟一个办理一个,合格一个签发一个。要加大对违规违纪驾驶人员的处罚力度,特别是机关的驾驶员,以确保机关车辆的安全。

三是各级安全、保险等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能。安全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机关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保险部门要加大服务力度,动员和组织机关车辆积极参加保险,以利于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各级各部门驾驶人员要坚持“四讲”,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树立文明行车的新形象。

一是坚持讲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学习不仅是机关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机关驾驶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位驾驶员都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各项方针和政策。并且要认真落实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同时,还要切实加强文化知识、科技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不学习政治理论,就不能为领导和机关服务;不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和业务技能,就不能为领导和机关服好务。

二是坚持讲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问题是机关驾驶人员重要的一课。每位驾驶员都要不断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全心全意地为领导服务,为机关干部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已,不多吃多占,不在公车上动脑筋、打主意,严禁“吃公车”现象。同时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文明行车,不开霸王车。

三是坚持讲纪律,不断培养优良作风。每一位机关驾驶人员都应遵守党纪国法,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需要,听从组织安排,自觉地融入组织中去,不做机关的“特殊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服从调度,以身作则,礼貌行车。同时,每位机关驾驶人员都必须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传的坚决不传。谁违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视其情节严肃查处。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件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件货物的运输日渐平常,比如一些大型和重型机械,就成为道路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大件设备,大件设备的运输对于道路会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关于大件货物运输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结合大件运输项目对运输路线进行选择、对道路的承载力进行评估等,另一个是对大件运输的相关技术、运输设备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升在大件货物运输领域的技术水平。在对大件货物进行运输的时候,要考虑到运输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到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1 大件货物运输

通常所讲的大件货物运输指的是借助特种车辆运载各种超重、超长、超宽、超高的大件货物的过程,大件货物与平常的运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运输货物的体积巨大。大件货物运输对道路的交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当运输大件货物的时候,会导致道路的服务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比如车流密度增大、车速变缓、拥堵等现象,都是道路的服务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

2 大件货物运输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

在运输大件货物的时候,会对道路交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大件货物的运输对交通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从而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对道路交通进行组织,使得道路交通的管理更有组织性,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

2.1 车辆折算计算

车辆折算系数概念的提出,对于衡量交通流中的阻抗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人在车辆折算系数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在车辆当量换算的基础上,对车辆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在交通运行中,不同的车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当量关系,为了衡量这种关系,应该要按照交通运行的规律在两辆车之间建立一种等效标准,对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阻抗影响进行分析。道路在一段时间内容其时空资源是一定的,道路设施在这段时间内能够承载的通行车辆的数量也是会随着时空的消耗而变化的,比如随着道路的使用时间不断延长,道路自身会出现损坏,因此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会相应减少,即道路的服务能力有所下降。由于不同的车辆本身也有差异,因此在考虑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消耗的时候,应该要对车辆的物理特性以及时间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车辆本身的物理特性指的是车辆的整体外观,比如车辆的长度、宽度、在道路中运行时所占据的体积大小等,车辆的基本物理特征如表1所示。

车辆的时间特性则指的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特征,比如速度、车头时距等,这种占有是一种瞬时的占有,其占用的资源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Ω=B×f(v)其中,B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宽度,f(v)则表示车辆在运行时的动态车头时距。

当车辆在运行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它的横向宽度B,小学除了车辆本身的体积之外,在运行的时候,车辆还会出现横向的振幅δ,在运行的时候,为了要调整自身的位置,车辆会发生一些横向位移,用M表示,由此可以得到,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其车身实际的宽度为B=b+δ+M。其次,是车辆的车头时距,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其长度L就是车子本身的长度,但是一旦车辆处于运行的状态,则其长度会随着车辆运行的速度而发生改变,这个随时改变的量值,就是车辆在道路空间中的一个时间占有率。当车辆运行的速度越快,时间占有率就会越小,因此它占用的道路空间也就相对于小一些,但是一旦车辆的运行速度越慢,则车辆在道路上会有更长的停留时间,占用的时间就越长,也就会对其他的车辆产生更多的干扰。

根据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PCEi=■

其中M为横向位移的平均取值表,其数值如表2所示。

其中各个参数的数值都可以从表1和表2中得出,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折算系数,对于了解道路的服务水平以及大体积运输车辆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帮助。

3 大件货物运输的要点

3.1 合理地选择通行线路

由于大件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重量以及体积比较特殊,在普通公路上进行运输的时候,肯定会对其他的车辆以及道路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合理的线路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沿线道路及结构物的净空和宽度限制,第二,途径道路的转弯半径,第三,沿线桥梁的通行能力,第四,沿线路基的稳定性第五,临时封道的可行性,第五,运输距离、时间、桥梁道路加固费用等。根据这些条件对道路进行合理地选择,可以确保大件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经济性和时效性。

3.2 安全保障措施

在进行大件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道路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大件货物运输时车辆的盲区较大,所以必须要首要考虑安全因素,以防出现交通事故。首先,在运输之前,应该要对运输的线路进行勘查,设计严谨的运输方案,并且按照运输方案对具体的运输过程进行安排。第二,办理相关的超限运输许可手续和申请交警护送手续。第三,机修人员需对运输车辆、辅助装置和吊索器具等各方面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第四,应该要制定一个应急方案,一旦在道路上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按照应急方案进行处理。其次,在运输过程中,应该要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指定运输指挥,由指挥人员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指挥调度。第二,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进行协调工作。第三,要派专员对车辆的状况进行跟进,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件货物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对道路的交通带来影响,比如道路的通畅度、道路安全等,都是大件货物运输过程中应该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大件货物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可以为大件货物的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吕颖钊,潘学政.公路大件运输的技术对策[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第12篇

关键词:汽车碰撞;理论阐述;事故再现

我国每年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不仅数量惊人,损失严重,而且屡禁不止,居高不下,这无疑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而通过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可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对事故加以科学鉴定,同时基于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评价,既利于车辆设计的优化,也可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足以见得,再现汽车碰撞事故的意义重大。

1. 汽车碰撞的理论阐述

1.1.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发生汽车碰撞后,车辆之间并不存在相对运动可被视为塑性碰撞,且经试验证明,当汽车碰撞速度相对较高时属于塑性碰撞,此时会涉及能量损失,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汽车碰撞过程符合 和 ,又因汽车发生塑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发现汽车碰撞的严重程度与车辆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车辆质量为反比关系,与碰撞前汽车速度没有关系,但塑性碰撞下的能量损失与两车碰撞前相对速度的平方为正比关系,与碰撞汽车自身质量为反比关系[1]。

1.2.刚体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发生碰撞后,大部分车体基本完好,且能量损失较小并局限于变形位置,故可将其视为刚体碰撞,如汽车交通事故中的正面碰撞便属于刚体碰撞,因能量和动量守恒,故有 ,而在碰撞后有 ,由于人体伤害度主要取决于减速度,所以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作用下的伤害度与两车碰撞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其质量为反比关系,而与撞前速度没有关系,进而得知质量较小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受伤较重。

1.3.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在碰撞过程中既发生了弹性变形,也发生了塑性变形,需要同时将两者纳入考虑范围较为合理[2]。为便于汽车碰撞性质的区分,在此提出了 这一恢复系数,且当 =0时代表塑性碰撞,当 =1时代表刚体碰撞,当0

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安全评价分析

2.1.获取汽车碰撞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汽车碰撞参数的获取是事故再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参考,所以掌握参数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尤为关键。具体包括下述几点:

首先收集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的物证,基于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现场勘查和车辆勘查,对于车辆则要在前后左右和对角45°加以拍照,查看龙门架、前横梁、方向盘等细节,并做好与事故相关的信息笔录,在此基础上对车辆碰撞参数等进行绘图;然后计算碰撞前的汽车车速,此时以汽车碰撞理论为基础支持,结合轮胎痕迹、抛落体、汽车变形量、路面积水等信息对汽车速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并借助轮胎印迹法或车痕啮合法定位碰撞点,为划分事故责任提供科学依据[3];最后分析计算汽车碰撞的其他价值信息,如根据被撞车体的凹陷形状、位置、附着物确定碰撞事故的中心坐标,综合运用实验法和计算法其确定碰撞事故的质心位置,同时还要准确读取汽车碰撞数据记录仪参数,结合碰撞过程中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获取更为全面、科学的汽车碰撞参数,以供事故再现应用。

2.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案例仿真

案例主要信息:交通事故为一车辆与摩托车相撞,其中车辆自东向西行使沿新安四路至公交站台路段,摩托车则在公交路段的十字路口由北向南行使,当车辆左前车头第一次碰撞摩托车后仍向前直冲,直至正面撞击隔离带树木后停止,经勘查,事故现场为状况良好的干燥沥青路面。

交警部门获悉案情后即刻赶往现场并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详细勘查,然后绘制了相应的事故图,并结合事故现场的车辆和摩托车照片信息以及车体痕迹数据,对车辆的一次和二次碰撞变形和位置作计算和描述。经读取车辆碰撞时空气囊的数据得知其二次碰撞速度为78Km/h;然后根据事故现场数据分析结果以十字路口为坐标原点构建三维模型,得到一次和二次的碰撞点坐标分别为(13.8,-5.7,0.55)和(51.00,-6.3,0.65),同时结合车辆最大变形位置得出其碰撞中心点为(51.6,-6.5,0.65),并根据车辆参数得其质心高度和质心距离车辆前端的距离分别为0.6m和1.38m[4];最后经测量分析得到车辆碰撞的接触面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分别为1和0.1,而且车辆在撞击摩托车后采取了加速操作,在碰撞大树前采取了制动动作,其中转向角度为8°右转。

在掌握车辆碰撞参数后,则在PCCRASH软件的作用下结合车辆信息构建了车辆模型,并根据道路参数构建了道路环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将车辆、摩托车以及被撞树木的参数输入到了相应的窗口中,并分别设置了车辆转向、碰撞速度、减速度、摩擦系数等顺序参数,确定并输入了碰撞点坐标、能量变化量、回弹系数等参数,完成车辆碰撞前的参数设置后(见图2),经PCCRASH软件处理得到了车辆碰撞结果(见图3,从上至下依次为t=0、t=0.18s、t=0.705s时的碰撞情况),而且该软件的三维视图功能,可对车辆碰撞的全过程加以再现,进而准确捕捉碰撞地点、时间、头部加速度、碰撞力等信息,受条件限制在此不作赘述。

结束语:

总之,在交通事故只增不减的严峻形势下,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已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毕竟其对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事故责任和改善交通安全管理现状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掌握汽车碰撞理论,及时获取准确数据,并予以仿真模拟,以此提高事故再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 申杰,金先龙.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12).

[2] 郑玉卿.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技术和计算机仿真分析[D].浙江大学,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