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

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

时间:2023-06-07 09:3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

第1篇

[关键词] 中国石油;数字化油田;物联网;云计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6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60- 05

0 引 言

2013年的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努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深度融合,实现“3个60%、两个倍增”的目标,特别是强调信息化水平要大幅提升,保持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资委组织的全国央企信息化建设评估中中石油信息化工作一直继续走在全国央企前列,且连续两年被国资委评为央企网站绩效第一名。

全面推进“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实施、实现集团公司信息化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的新跨越,全面开展以ERP系统为核心的应用集成系统建设、加快物联网系统实施、搭建具有云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信息化三大标志性工程建设。

总体来说,信息化建设在中石油向国际一流油公司迈进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举措,提高了管理规范性和管理水平。开展信息化三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标志着中国石油数字化油田迈入物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新疆油田公司又第一个提出实施智慧城市、智能油田,也使数字油田真正进入了智能油田行列,创办云工业园区,参加“天山云计划”,为集团公司建设“新疆大庆”战略目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 中国石油“十一五”的信息化建设成就

中国石油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信息化的服务对象可以用多而杂来形容,其中包括勘探与生产方面有24万口油气水井;炼油与化工方面有1 119套炼化装置;销售方面有1.8万座加油站;天然气与管道方面5万千米油气长输管线;海外勘探开发方面涉及31个国家81个海外项目;工程技术方面有5 100支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工程建设方面有73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装备制造方面有180个装备产品。

累计建成应用51个信息系统平台成为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2012年,中国石油坚持公司发展理念,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持续投入机制,持续加大信息化推进力度,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累计建成应用51个集团公司级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央企前列。

回望“十一五”,传统的石油工业大踏步走上信息化道路。信息化在集团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控、支持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2012年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集团公司对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并以此为基础修订完善了信息化管理办法;ERP应用集成、物联网系统、具有云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3大标志性工程陆续启动;信息系统应用在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稳步提升。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继续走在中央企业前列,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中,指定中国石油提供信息化管理经验,编写学习辅导材料,并在专题培训视频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2 中国石油的“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展望

(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完善。建成了12个国内区域网络中心和5个海外区域网络中心,连接各企事业单位和主要分支机构,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维护、覆盖国内、连接海外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广域网总带宽超过2万兆,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8千兆。建成2个国内卫星系统主站,接入了810座卫星小站。按照集团、区域、地区公司三级架构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位于勘探院的集团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区域数据中心改造稳步实施。吉林数据中心基本建成,昌平数据中心主体结构封顶,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2)加快物联网系统建设。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在大庆油田等5家试点单位上线运行并开始推广实施。工程技术物联网系统完成在长城钻探等4家单位试点实施。启动先进控制与优化应用、油品调合、炼化物联网系统建设,完成总体设计并开始试点实施。通过物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有效集成,大幅提升一线作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生产运行模式变革。

(3)搭建具有云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吉林数据中心要在4月具备投用条件。昌平数据中心要在9月完成建筑施工以及消防、通风和空调工程建设,年底投用。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要完成整体规划及设计研发。同时,完成视频会议系统改进、电子邮件系统升级改进等项目。持续推进局域网改进项目,拓展互联网访问能力,加强网络管理。利用自有管道光纤,扩大华东、武汉等区域网络中心接入集团公司内网的带宽。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总部级、区域级、企业级数据中心部署,加大力度推动数据中心整合,关闭低水平、面积小的数据中心,逐步整合到区域数据中心或本单位保留数据中心,确保“十二五”期间减少80%数据中心的目标实现。

主要目标是: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信息化的新跨越,5年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设施实现安全畅通、节能高效、资源整合,应用平台实现优化升级、有效集成、信息共享,全面支持生产、经营、办公、决策网络化管理,大幅提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石油的信息化建设在“六统一”原则下,经过约10年的不懈努力,可谓建设成就辉煌,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化油田建设发展。目前,集团公司有58个信息系统全面应用,8个信息系统部分投入使用。

在“十二五”末,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打造信息化中国石油,其别强调信息化水平要大幅提升,保持国内领先、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参见图1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3 中国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成就辉煌

3.1 数字化新疆油田建设

新疆油田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于2008年建成全国第一个数字油田,数字油田的建成,标志着油田信息化已经与油田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同年启动了克拉玛依市数字城市建设。目前,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新疆油田,智慧城市建设也已启动。2008年,新疆油田率先在全国建成世界领先的“数字油田”。今天,它又成为中国石油第一个“智能油田”的试点企业。

2010年,新疆油田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建设六大基地、发展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其中信息产业贯穿于建设全领域,是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目前已建成了西北第一个无线城市,智能油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使克拉玛依这座城市更具活力。

可以说,新疆油田是中国石油系统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领跑者、领头羊,集团公司油气生产建设的榜样和典范,走在了中石油系统的前列,数字化新疆油田建设成果吸引来了国内外诸多的瞩目。2008年新疆油田就在全国率先第一个建成了数字化油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又第一个提出建设智能化油田、建设智慧城市,打造世界石油城。新型工业化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化新疆油田也是落实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在2011年至2013年间,除国务院有关部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集团等兄弟企的业负责人和信息技术负责人前来调研、考察交流外,还吸引了新疆各级地方政府、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等13家全国知名媒体的记者来采访智能油田、数字城市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共有全国33个部门单位及6位省部级领导、10位院士先后前来观摩和交流,视察数字化油田。

3.2 数字化塔里木油田建设

2013年6月“数字化塔里木油田”的主要应用系统统计是总部推广系统23个,油田自建系统又勘探开发18个、公共数据库系统17个、经营管理11个、数字办公12 个系统。共81个系统,自开发58个系统。

基本涵盖了生产指挥、油气勘探、油藏评价、油气开发、产能建设、生产管理、行政管理、ERP系统、经营管理、物资设备、安全管理、科技信息、地面工程、地理信息、集成信息。

3.3 数字化长庆油田建设

由于地势环境的因素,导致了长庆油田“数字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涉及到了多种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复杂的网络通讯结构,其中以采油一厂王窑作业区王二计量转接站的数字化建设更具有代表性。

长庆油田为国内第二大油田,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千米,跨越5省区,长庆油田管理的7万口油、气、水井分布在37万平方千米的鄂尔多斯盆地,涉及4省(区)、数十个市县,各采油、采气厂比较分散独立,管理难度之大、企业成本之高可想而知。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长庆油田成立了数字化建设、建立全油田统一的生产管理、综合研究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同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达到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长庆油田将生产前端的数字化与劳动组织结构和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相结合,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了一线用工总量,实现了增产不增人的目标,促进了油气生产方式的转变。

4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将全面推进信息系统的持续提升和深化应用,实现信息化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的新跨越,缩短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差距,促进中国石油向数字化企业转变,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强有力支撑。

油气勘探生产是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该项目是围绕油气生产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控制,搭建统一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支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跟上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步伐,通过远程控制、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大幅度减少现场用工,降低操作成本、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油气田开发管理水平,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物与互联网信息的相互联系,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油田的物联网建设主要是油井生产远程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将建设数据采集与控制、数据传输、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应用平台4个子系统,重点建设油气产运销物联网系统。

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实现油气产运销全业务链集成和智能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过程本质安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油田发展方式转变。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A11)就是通过传感、射频、通讯等技术,对油气水井、计量间、油气站库、油气管网等生产对象进行全面的感知,实现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生产指挥中心及生产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搭建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油气生产物联网分为数据采集与控制、数据传输、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3个子系统。

具体参见图1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中的A11油气生产物联网。

集团公司希望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全公司油气井区、计量间、集输站、联合站、处理厂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预警,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

具体见图2油田物联网数据采集与控制子系统示意图。

根据集团公司“十二五”信息系统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图1),2011年勘探与生产板块开展了6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可研工作(表1)。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A11)项目基本确定投资额为12.7亿元,为一次性投入。今后各油气田与此项目有关的投资列在产能建设项目中,上报总部审批,具体内容包括油气水井和计量站自动化建设、油区计算机网络建设、相关软硬件配套等。

大庆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南方勘探开发公司5家单位为A11试点油田。

A11项目由勘探院西北分院承担,新疆油田、大庆油田作为参与建设单位,埃森哲作为项目咨询商。

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A11)是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重要项目之一。主要基于集团公司建设“新疆大庆”战略目标需要、人力资源紧张的实际和油田生产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作为集团公司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A11为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2013年1月,中国石油集团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项目启动,数字化新疆油田建设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拥抱自动化建设机遇。新疆油田公司数据公司负责A11示范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有采油二厂、风城油田作业区两个示范工程。2013年,实现“全面感知,自动操控,预测趋势,优化决策”的智能油田总体目标。A11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新疆油田A11项目的开展。

数字化塔里木油田建设油气供应物联网系统。塔里木油田加快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信息集成应用,管理精细智能。

塔里木油田启动国家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加快设计和实施,提高了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水平。

2012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在油气供应等7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油气供应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由中国石油具体实施。2012年10月18日,塔里木油田作为油气领域的试点单位,迅速启动项目建设。示范工程预计2014年完成。

塔里木油田通过物联网建设,将从数字油田向智慧油田迈进。塔里木油田通过示范和配套工程实施,初步测算,物联网全面推广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将达每年4.2亿元。

这套A11系统依托企业现有网络基础,利用Zigbee、3G移动通信等技术,建设覆盖井场的物联网数据传输网络;利用无线传感、GPS、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对油气生产现场人员、设备、环境等要素的实时感知与智能监测。

这套A11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为支撑,重点针对油气水井现场监控、远程自动计量、油气集输监控、生产环境监控、生产动态实时跟踪、故障预警处置等方面,加强油气生产供应的综合管理,实现对站场、作业区、采油厂、炼油厂等精细化管理。

A11油气供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实现油气产运销全业务链集成和智能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过程本质安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油田发展方式转变。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集团公司“十二五”乃至2020年前的重点工作,目标是建成信息化中石油。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物联网系统建设是“十二五”信息化的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物联网技术经过近10年的迅猛发展,在能源、交通、物流、环保等领域逐步走向产业化应用,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之后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总体来说,信息化建设在中石油向国际一流油公司迈进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提高了管理规范性和管理水平。A11系统实现油气生产地面设施数字化管理和24小时实时监控,将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资料的使用频次。

具体参见图1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中的A11油气生产物联网。

物联网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有效集成。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加油站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对生产自动化装备进行标准化;借鉴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方案设计要与劳动组织结构、工艺流程优化相结合。现阶段重点是按照统一架构和标准搭建可扩展的物联网平台,然后通过集中投入和各单位的配套投入,逐步扩大物联网的覆盖范围。

5 结束语

党的十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把“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体系中,将信息化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管理提升和基础管理工程建设中,都把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了建成“信息化中石油”的发展目标。

开展信息化三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标志着中国石油数字化油田迈入物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新疆油田公司又第一个提出实施智慧城市、智能油田,使数字油田又迈入了智能油田行列,创办云工业园区,参加“天山云计划”,打造世界石油城,为集团公司建设“新疆大庆”战略目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工业控制信息化、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给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及信息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任务,也给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汪金生,刘红艳,江池.克拉玛依诞生全球首个数字化大油田[EB/OL].

第2篇

【关键词】三规合一、滨河国际新城、信息化、数据化

一、三规合一概念

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的其它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补充完成,即为“三规合一”。

“三规合一”并非仅仅指一个规划,主要指一个共同的空间,在规划安排上互相统一,同时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二、背景研究

政策背景

1、2004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2、2008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3、住建部2014年1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按照城乡一体、全城管控、部门协作的要求,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逐步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多规合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印发。提出: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地方实践

2008年10月上海政府机构改革,原城市规划管理局与原房屋土地管理局中的土地管理部门整合,组建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该机构的变革促成了2009年深圳市、武汉市的相关机构调整,“规土整合”一时成为2009年中国规划管理领域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热点。

国家推进

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规划体制改革试点,江苏苏州市、福建安溪县、广西钦州市、四川宜宾市、浙江宁波市和辽宁庄河市成为首批六个试点城市。使基层规划能真正成为“国家规划体系的支撑点”。

随后,“三规合一”的改革试点陆续在国内部分省市展开: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获批并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重庆市开始了统筹城乡的规划改革,2009年重庆市发改委开展了“四规叠合”综合实施方案试点工作,除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被纳入规划协调的范畴,即空间开放的性质和强度要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更进一步的体现了规划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开放性和协调性。

三、河南特色“三规合一”

1、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基础。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以“三规合一”为平台,将产业集聚区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三规合一”,这无疑是河南的创举。河南省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3个主导产业,实现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

3、以产城互动为依托。河南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四、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存在的困境及建议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中建(郑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的土地整理投资项目,位于潮河以南,107辅道以东,经南十五路及经南十四路以北,四港联动路以西;政企合作,共同投资100亿元,占地10.4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征地、房屋征收、居民/村民搬迁、拆迁安置补偿、安置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系及土地平整等。

1、存在困境:

目前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前期手续办理:红线图、设计条件、“一书两证”、土地证等因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标准的不统一、规划管理部门分管方向不同存在较多困难;此外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焦点不统一导致部分土地无法出让。

困境1――用地矛盾、冲突:两个规划中建设用地的未交集片区造成土地用途管制的冲突,易造成管理混乱。

困境2――边界管理的矛盾:不同主体同一对象边界的差异不同规划编制主体采用不同基础数据导致边界偏差。

困境3――管控精度的偏差: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不同测量精度,导致行政界线偏差。

困境4――规划管理矛盾重重:

难以科学决策――审批决策中缺乏科学评判的空间管理信息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与城乡规划的建设用地冲突,使得审批决策困难。

审批管理效率低――项目申报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

进行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时,所涉及的各个部门间没有共享足够的信息,使得审批效率较低。

部门各自为政――各类空间事权界线不清,缺乏系统划定。

困境5――部门利益不同,发展底线和焦点问题认识不一:环保――环境为重;国土――供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市建设指标;工信――工业发展为重;旅游――旅游提升为重。

困境7――缺乏系统的空间管制措施:空间事权交叉处理缺乏依据――相互推诿;

空间管制要求缺乏系统全面梳理――未全覆盖、难准确定位、标准不一仍然存在。

2、滨河国际新城的建议

从河南省实施“三规合一”的效果来看,以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为导向十分正确,但是经济快速的发展超越了配套服务功能区域的发展速度。

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相同的部分统一起来,即可避免目前区域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二者不相符,土地无法出让的情况。

第3篇

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走海岛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体现了“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为把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建设部门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并以此联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一是抓紧编制市域总体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做细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科学预测城乡发展规模,合理确定市域空间布局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处理港口物流、临港产业、海洋旅游、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关系,明确空间规划管治的目标和措施。同时,指导岱山、嵊泗两县完成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的市域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在市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完善分区规划,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的编制。着眼于迎接大桥经济时代的新要求,编制**本岛公交站场和社会停车场规划,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编制完善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规划,打造富有海岛特质的景观交通线,合理规划设计城市建筑形态和色彩,积极开展城市特色研究,努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三是抓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根据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要求,结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中心村和保留村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指导全市26个乡镇开展农房防灾能力普查工作,完成30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救助任务。四是加强城乡规划监管。认真落实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城乡规划的“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管治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许可管理和建设项目许可后的规划监管,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二、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

根据“量力而行、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大力推进市政道路、管网、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商业、菜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新城商务区和高星级酒店建设,努力促进新城形成规模,完善配套,集聚人气。力争到2010年,新城的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可容纳8万以上人口,初步成为我市政治、文化、教育和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二是继续完善定海老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大力实施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提高交通承载能力。加快排水系统及低洼地段的改造和病危桥梁维修建设,加强河道水域管理,综合提高城区抗台防汛排涝能力。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维护管理,抓好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及对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提升人居品质。三是指导县区推进城镇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高亭、菜园两个县城和金塘、六横、衢山、白泉、洋山等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四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全市渔农村小康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指导和服务,重点抓好新城的9个渔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和谐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以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结合建设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园林、绿化、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管理,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着力抓好“数字城管”试点工作。今年重点做好新城实施“数字城管”的筹备工作,指导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开展“数字城管”试点。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定海城区、普陀城区推行,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数字化精细模式的转变。力争“十一五”末,中心城市全面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三是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针对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倒排达标计划,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创卫各项指标要求如期完成。四是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市容监察、环卫工作,重点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渔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网络,确保渔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设产业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重扶持,抓规范,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积极扶持建筑业发展。落实建筑业政策扶持措施,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我市建筑业外向拓展能力,努力打造建筑强市。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建设领域清欠工作,建立和完善预防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二是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城乡规划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公共建筑,鼓励发展多层、高层建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等节能型用能系统和节能型建筑材料,把好施工图审查关,推进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三是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扎实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范商品房预销售行为。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加强市场监测分析,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四是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抓好定海城区第三批经济适用房申购工作,完善廉租房制度,积极探索城镇经济困难家庭住房保障新途径,对符合廉租房申购条件的城镇低保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继续抓好拆迁安置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我们将切实承担部门责任,扎实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为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

――

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实现这“三好”,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规划好“大重庆市”

重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始于2004年,经过几年工作,修编工作已初步完成。但是就在最近,打造“1小时经济圈”被提上日程,同时重庆正努力争取成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目前初步完成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笔者建议围绕重庆未来发展的新定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理念,尽快对重庆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

一是在城市规划中要切实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过去,重庆的城市规划一直局限于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这种规划思路已经不再适应客观需要。目前一些发达省市已开始进行城乡规划,据笔者了解,《城市规划法》也将修改为《城乡规划法》。重庆要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整个行政区域其实就是一个城市,更加有必要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进行“大重庆市”的城市规划。这就要摒弃传统的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对城乡经济社会进行整体谋划、统筹安排。

二是以“1小时经济圈”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要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科学内涵。城乡一体化规划并不是城等于乡、乡等于城,而是对城乡发展统筹思考,注意城乡内部结构各个因素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正确、合理地反映城乡实际和客观规律。目前已经进入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时期,虽然农村发展得到很大重视,但城市要带动农村,城市自身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带动力。因此,城市依然是规划的重点对象。目前,“大重庆市”规划的重中之重,就是“1小时经济圈”。

三是紧扣重庆未来发展方向确定新目标。目前初步完成的重庆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这个目标已经不适合重庆新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设想,重庆“一圈两翼”的飞跃式布局完成后,80%以上的人口会生活在“一圈两翼”中,90%以上的GDP也集中在“一圈两翼”中。当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在重庆8万余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生态空间将占60%,农业空间占30%以上,建设空间只占8.7%。因此,重庆必须紧扣全市未来发展方向,重新确定城市发展的规划目标。

四是要突出将山与江融入城市的特色。山城、江城是重庆的自然特色,也是我们一直着力打造的城市特色,但这种特色目前并不十分突出。首先,由于规划起点不高、建设控制不严,许多山体被建筑物侵占,山体线被遮挡。其次,虽然城中有江,但人与江的距离远,不能将江融入城。因此,新的城市规划需要提高城市设计水平,进一步突出山与江的特点,将山与江融入城市、融入生活。

以“1小时经济圈”城市群为主建设好城市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过去,重庆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而其他区县城市建设水平较低,城市服务能力不强。未来人口将大规模向城市积聚,但主城区承载能力有限,更多的人口必然会进入其他区县的城市。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合理进行建设。根据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统筹确定各区县的城市规模。由于未来我市人口将出现较大的流动和迁移,所以对全市各区县城市的建设,应该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全市未来人口分布情况,“1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群将集中全市大部分人口,现在需要首先对这里的城市进行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接纳能力。

集约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重庆市建设用地比较紧张,在城市建设中要采取集约建设的方式,保护土地资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要严格进行规划控制,提高建筑设计的科技含量,改进建设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统筹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水、电、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要由市里统一进行规划,根据各区县的经济能力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对能力弱的区县,可由市里进行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长远眼光,适当超前。在建设中要对不同行业进行统筹,减少重复开挖等浪费。

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好城市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虽然经过直辖10年的快速发展,重庆城市面貌有很大变化,但城市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为了保障城市健康、有序运行,必须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

建立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重庆必须从法律法规上确立城市管理机构和城市管理执法主体地位及职能范围,形成比较完整、统一的城市管理与执法工作法律体系。这样才能做到城市管理机构依法设置,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以法治城。

建立独立完善的覆盖全市的城市管理系统。笔者建议按照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建设与管理分离的原则,以及城市管理专业化要求,整合现有管理部门,组建城市管理局,统辖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统一负责城市管理,确立城市管理在整个政府职能中的重要地位。

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建成城市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执行支持、监控支持系统,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

逐步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化机制。促进与培育城市治理多元化主体,充分采用分权、授权、谈判、协商、合作、自治等方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要通过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水平,促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生产、供给与维护,最终形成政府、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的良好局面。

第5篇

【 关键词 】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目标;创新;知识产权

1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主题之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各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体现。从提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至今,其实现在有很多学校都有着手建设,一般的校园网和硬件设施,大部分学校都有,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例如建设目标不明确、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等,大量资金投入的结果,却不能获得为学校管理提供便利服务的回报。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而且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和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建设的过程漫长而艰巨,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些问题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2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的设置建议考虑几个方面内容。

1)人性化。数字化校园要符合实用性这一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全校师生。

2)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和更新频繁,因此,数字化校园在规划中要做到科学,有前瞻性。

3)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项目的规划及执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制定信息标准。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信息有利于信息保存、共享。

5)校园资源的数字化。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建设中,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需要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资源库中,因此,需要建立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6)以应用推动技术服务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要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7)建设目标应当分为两部分:应用指标和技术指标。应用指标,深入调研需求,确定项目应用的程度,这个调研是应该详细具体的,不要流于形式,例如教学应用要到什么程度?要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功能?技术指标,这个指标应该根据应用指标来制定,并且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要有前瞻性。

3 需求推动创新

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是需求推动,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个并不是信息化建设所特有的,放眼我们周边,由需求推动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线影视,早期上网就没有这个功能,都是需要把电影下载了再看,而后发展到了可以看的视频但不很流畅,到现在1M带宽也可以直接在线观看高清的影视,这个就是由于用户对这方面有需求,从而推动流媒体技术创新,同样的道理,数字化校园建设离不开用户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流程都已经有了一套实施的办法,这些办法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办法进行优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我们的这些办法能以更高效率、更人性化处理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既然这些办法都是可行的,为什么还需要优化、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处理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在以前环境之下的,现在环境变了,那么这些办法在处理现在的问题上会显的效率不足或不够人性化,也就影响了事情处理的进度,在大家都不断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那我们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没有了竞争力,那还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如何开发需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在线观看影视需求是自发的,但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同数字化校园的必要性,更有甚者会抗拒,试想一下,如果各种设备、系统都到位了,但是没人去用,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开发需求,首先是无论用何种办法,都要大家都把系统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当中的各种问题,才会产生新的需求,要使大家都意识到信息化与自己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其次,各业务部门定期反馈使用情况、优化业务流程、提出需求;最后,学校领导者要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

4 硬件与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

硬件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见到效果,硬件建设应该是在确定了应用需求后再决定采购何种层次的设备,要用到的设备再采购,由于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现在5000元能买到的东西,可能过几个月4000元就能买到了,所以除了必要的备用设备外,应避免出现设备闲置。另外,硬件的采购要走出哪种设备功能强大就选哪种的误区,设备功能强大固然是好的,但是相对的价格也会比较高,如果用不上那么强大的功能,就会造成浪费。

软件建设相对来说周期就比较长也比较复杂,要认真研究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筛选出可以进行信息化的流程,由相关部门整合后提出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强的学校尽量自行开发,自行开发有几个好处:第一,相对节省软件购买或外包研发的费用,目前来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比较合适的成品软件,现在多数的是需要向软件开发企业定制,费用比较昂贵,如果自行研发,能相对节省成本;第二,本校教师了解学校情况和实际需求,开发的软件比较切合学校实际工作,同时也能提升本校教研水平;第三,自行开发的软件可持续更新、发展,节省软件维护、更新费用。

5 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

数字化校园一定包括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校园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化校园,只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共享,这个数字化校园才是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建立资源库,把大量的信息资源集中存放,同时建立完善机制管理资源库,特别注意信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杂乱无章的资源存储会造成日后使用和管理上的极大不便,甚至可能出现信息丢失而不知道的情况。资源库也要注意安全,除了定期做好备份外,还要控制对资源库进行关键操作的权限并记录操作内容。

资源的共享并不意味着免费,共享意味着其他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方便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免费可能造成没有人愿意再生产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得好,知识共享程度高,信息资源就会生产得更多,反之,知识产权过渡保护,就会造成知识垄断。因此,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了。

数字化校园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也还存在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只要能积极应对,就一定有解决的方法,相信有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将会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孝良,崔保红,李思其.关于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 36-37.

[2] 沈亮,张艳,顾健.物联网网络层中基于IPv6的信息安全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38-40.

[3] 王希忠,曲家兴,黄俊强等.网络数据库安全检测与管理程序设计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2,(02):14-18.

第6篇

数字化资源共享不仅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促进就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的现实需求。但我国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存在缺乏总体规划、共享意识淡薄、优质资源数量不足、标准和规范缺失、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等问题,导致共享水平低下,未能形成开发、共享、服务、评价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世界银行贷款“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提出了从顶层规划、规则设计、标准和规范研制、资源开发和整合、支撑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服务保障等多个角度建立基于共享联盟的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

【关键词】 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9―0065―06

一、引言

优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有效缓解职业培训师资短缺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培训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工程”等一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职业培训领域的软硬件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虽然近年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建设了大量数字化资源,但多数教师和学生仍难以获得真正符合实际需求、高质量、成体系的教学资源。赵慧等(2013)对徐州地区7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1,08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资源不够丰富,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可见,职业培训领域数字化资源缺口仍然非常大。信息资源共享是将一定范围的信息资源按照互利互惠、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协调,共同纳入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所有信息供有关用户、网络成员共同分享与利用的一种方式。信息共享的实质是通过协调信息资源在时效、区域、部门数量上的分布,使布局更加合理,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提高信息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源的有效共享已经成为职业培训信息化深入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何俊丽,2005)。

正是基于对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重要性的共同认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于2013年启动“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子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执行,核心目标是聚焦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制定数字化资源应用和共享标准,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组建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下文简称为“世行资源共享联盟”),形成职业培训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于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已于2014年正式结项,现已陆续在多所职业院校开展试点,本文的讨论源于该项目的探索和实践。

二、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

共享的现状和问题

优质数字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稀缺是一种常态,如何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共享,是备受关注的课题。国外较早开展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刘雅琼(2013)讨论了资源共享的模式,张婧婧等(2015)介绍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标准、协议与现状,娄梅等(2012)、毕经美(2014)讨论了职业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影响因素。当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 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尤其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MOOC)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如Khan Academy(2015)、Coursera(2015)、Udacity(2015)、edX(2015)、TED(2015)等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建设的“职业培训多媒体资源中心”平台,收录了职业培训多媒体课程、素材和实训装备等各类资源3万余条(职业培训多媒体资源中心,2015),是我国职业培训领域权威的数字化资源信息和共享平台。

职业培训面向技能人才的培养,课程实操性强,对多媒体、虚拟仿真、实景演示类的数字化资源需求更大,但我国多数职业院校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难度更大,资源共享的需求更加迫切。世行资源共享联盟项目组2013年面向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等四所技工院校的120名教师进行了“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现状”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为“(远程培训平台中)您认为对教学最有帮助的功能”,在收回的103份有效问卷中,有57位教师选择了“资源与共享”,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数字化资源和共享的需求十分迫切。总体而言,我国职业培训领域数字化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总体规划,缺少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和管理

我国职业院校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较大,各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结构、优势专业、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对教学资源共享的需求和利益诉求差别很大。因此,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利益,设计共享规则,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基础共享平台,推动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快速、深入发展。

(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缺失

标准和规范是职业培训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虽然目前有如SCORM、AICC等针对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国际标准,但资源共享涉及开发、共享、应用、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环节,目前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研究制定符合我国职业培训特点的整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用于规范元数据标注、资源开发、课程、平台建设、资源筛选、运维管理、支持服务等各阶段的工作。

(三)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和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较晚,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大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化资源可以快速传播,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一旦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时,开发者损失巨大,维权十分困难,这也严重制约了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发展。

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是数字化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优质数字化资源需要投入大量智力、劳动和资金,资源创造者必须通过资源的应用获取相应收益,才能持续保持其创造的动力。但是,“共享等于免费”的错误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共享资源难以获取合理的收益。只有依靠观念更新、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扭转这种局面,而这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共享意识淡薄,优质共享资源缺乏

优质数字化资源集先进理念和高新技术于一体,是战略性资源。因此,各院校和培训机构都试图通过占有优质数字化资源强化自身的地位。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即便将数字化资源闲置浪费,也不愿共享。各职业院校整体共享意识淡薄,导致了我国职业培训领域优质共享资源严重不足。

(五)尚未形成资源开发、共享、服务、评价和改进的良性循环

由于职业培训课程的特殊性,仅仅把课程放到网上共享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获取和资源只是资源共享的第一步,后续的迭代开发和持续服务是推动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多数政府投资的数字化资源开发项目往往是一次性投入,验收之后只有简单的技术维护,忽视了学习资源持续发展和进化的能力,忽视了学习资源动态的、生成性的联系,忽视了通过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教师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刘军,等,2011)。只有建立开发、共享、服务、评价和改进的良性循环,才能充分发挥共享资源的价值,并且吸引优质资源不断加入。

三、世行资源共享联盟模式

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是指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以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和利益互惠为目的的学校和机构的联合体。资源共享联盟发端于图书馆界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三角研究图书馆网络”(Triangle Research Library Network,TRLN)。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2002 年以来发展迅速,已建成诸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等大型共享联盟。资源共享联盟形式相对固定、成员联系紧密,能够克服无组织、松散共享的种种问题,是适合我国教育和科研现阶段发展水平的资源共享形式。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基于共享联盟的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该模式不仅继承了传统信息资源共享联盟的诸多优点,而且结合我国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针对数字化资源共享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该模式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模式分为四层:最底层是标准协议层。该层为共享联盟的运行制定了基本的准则,包含课程开发、资源集成、系统建设、信息服务、运维管理五大类标准和规范。第二层是资源层。该层包含了共享联盟所有的共享资源,分为核心资源和扩展资源两大类。核心资源是由资源共享联盟主导开发的系列资源,首批资源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所开发覆盖11个专业的公共资源包,包括45个课程包和23个素材包。扩展资源是各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自主开发、符合资源共享联盟标准的各类资源。第三层是平台层,包含教学和运维两个部分。教学部分提供资源管理、课程管理、教研教辅、线上学习、练习考试等与远程教学相关的功能,运维部分提供联盟成员管理、共享管理、计费支付、产权保护、节点数据同步等功能。第四层是服务层。该层面向教师和学员提供远程教学服务、面向社会大众提供资源信息服务、面向共享联盟成员单位提供运维和管理服务。该模式的目标是建立总体规划、课程开发、资源整合、审核评价、持续服务、合理调配、持续更新的数字化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基于共享联盟的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共享管理中心,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共享规则

资源共享联盟的运行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好各方关系,在保持适当竞争的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支持、培育职业培训院校和机构发展优势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提升资源共享服务质量。仅仅依赖各学校和机构自发地去实现这一目标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世行共享资源联盟立项之初,就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牵头,成立了由世行咨询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和技术开发团队多方组成的共享管理中心,通过不断完善项目总体规划,明确共享主体、制定共享规则、界定共享方式,扫清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这种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多方参与的共享联盟,克服了松散共享模式缺乏规划、权责不清、执行力低下的弊端,为实现高水平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完整的标准、规范和协议

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是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核心问题。现有的数字化资源标准和规范多聚焦于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存储和描述,而资源共享涉及资源开发、平台建设、教学服务、运行维护、日常管理、产权保护、支付清算、收益分配等方方面面,资源共享标准和规范应该是完整、科学、体系化的有机整体。世行资源共享联盟项目借鉴了国内外信息共享联盟的建设经验,依据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数字化资源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建立了课程开发、资源整合、系统建设、信息服务、运维管理五大类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资源共享标准和规范

[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课程开发\&课程包描述规范/素材包描述规范/题库建设规范/作业数据规范/论坛数据规范等\&资源集成\&元数据标准/分类编码标准/资源加工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 \&系统建设\&数据交换格式标准/跨平台接口标准/信息安全指标等\&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办法/资源信息格式/平台信息服务规范等\&运维管理\&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审核评价标准/资源使用计费规范/绩效评估办法/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平台运行维护规范等\&]

为推动标准、规范和协议的研究和制定,世行资源共享联盟项目专门设立子项目,对规范、标准、协议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成果之一《数字化职业培训资源包建设技术规范、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及指导手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015)已经正式出版,限于篇幅,本文不就具体细节展开讨论。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规范资源共享联盟运营、保证资源共享服务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三)政府引导、优化布局、培育团队的资源整合方式

拥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资源是共享联盟运行的前提条件。当前,体系化的数字化资源大多由职业培训院校和机构掌握,由于缺乏良好的共享氛围(刘其淑,等,2010),多数院校和培训机构不愿意共享自己的优质资源,能找到的共享资源大多是个人分享的零散教案、多媒体片段。为了加速整合优质共享资源,世行项目组经过调研,采取了政府引导、优化布局、培育团队三个方面的措施:“政府引导”是指由世行项目办管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持实施的公共培训资源包开发项目,涵盖中餐烹饪、饭店服务、机械切削加工、汽车维修、汽车服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后期、计算机应用、电气设备维修、物流、室内装修等11个专业以及适应性培训、师资培训、创业培训等首批立项的68个资源包(包括45个课程包和23个素材包)已经通过验收。这些资源的开发,为共享联盟顺利启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化布局”是指共享联盟不仅要扩充优质资源的数量,更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布局。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专业课程,还需要通用的适应性课程,尽可能涵盖基本素质培训、职业培训、专业理论教育与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类型。在资源形式上,既要有体系化、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包,也要有便于教师查找、改编的细粒度的素材包。只有资源布局合理,才能缩小地区差异、强化各学校的优势专业,形成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培育团队”的目标是指通过公共培训资源包项目开发,培养一支懂培训、懂技术、会管理的资源开发队伍,改变长期以来职业培训院校数字化资源开发能力较弱的局面。世行项目办采取了以项目中标院校为核心,融合教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一线教师和媒体制作团队的项目执行模式,通过让职业培训院校全程参与大型数字化资源开发项目的方式,提升职业培训院校的开发能力,使得资源共享不再是无源之水,为资源开发和共享形成良性循环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建设公益性资源共享支撑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为数字化资源共享提供运行支撑环境,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是共享联盟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现有各类资源共享模式往往聚焦于共享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忽视了共享平台建设。与通用型资源管理平台相比,世行资源共享联盟的资源共享平台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公益性很强。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公共基础资源,其服务对象不仅是联盟内所有成员,还要覆盖全国近3,000所技工院校和社会大众,具有公益性强、受益面广的特点。第二,建设难度很大。在设计上,资源共享平台必须体现职业培训的特点,承载资源共享联盟的复杂业务逻辑,满足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共享、应用与管理需求。在技术上,要能够兼容各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在复杂网络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共享平台具备跨组织协作、多层次、开放性、动态性、网络化等特点。第三,资源设计理念先进。平台中的培训资源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的职业培训教学设计理念。具备以上三大特点的共享平台,显然适合由政府主导建设,因此,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于2012年启动了“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项目,目标是建设符合职业培训领域特点、满足资源共享需求的资源管理、共享、应用平台。目前,“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已经开发完成,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集中管理、分布式部署、动态服务的结构

该平台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分布式部署、动态服务:

集中管理是指管理中心服务集群统一存储和管理联盟成员信息,共享资源描述信息和资源使用记录。

分布式部署是指共享资源内容实际部署在各联盟成员自有服务器节点上,资源提供方共享的是资源的使用权,避免了将数字化资源到资源使用方设备而可能引起的盗版侵权行为,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这种统一标准和协议之下的分布式部署结构,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又能优化资源访问负载,支撑大规模的并发访问。

动态服务是指若终端用户访问共享资源,在本单位节点服务器转发请求,并由管理中心、资源提供方完成授权后,终端用户的学习服务最终由资源提供方的服务器节点完成,同时享受资源提供方的教学支持。若终端用户访问本单位资源,则身份验证和学习服务都在本单位服务器节点直接完成。

“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项目在无锡技师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重庆工业学校等多所院校试点使用,收集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员的一致肯定。

(五)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是数字化资源共享成功运行的核心问题,也是资源共享联盟建设的难点问题。世行共享资源联盟提出了符合我国现阶段职业培训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从制度设计和技术架构两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制度设计上,规定共享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必须是单位对单位,保证权责双方的主体责任能够得到严格约束和真正落实。其次,采用图3所示的集中管理、分布式部署、动态服务的技术架构,有效防止资源盗版盗用,消除了资源共享的后顾之忧。

利益分配机制决定了共享联盟各参与方如何付出和获取收益。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仅是对资源提供方合法权益的必要保护,而且影响着共享联盟成员参与共享的积极性和共享联盟内部合作的效率。“共享即免费”和“高收费共享”是两个极端。世行资源共享联盟确立了坚持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互利共赢、利益均衡的总体原则:政府主导的公共课程包和素材包以公益为导向,免费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院校、培训机构、企业自主开发的共享资源,通过资源评价、协商定价、市场调节三种手段促成合理价格的形成。资源共享平台中,所有资源的使用和计费数据对资源提供方、资源使用方、共享管理中心和终端用户透明,依据准确数据进行合理计费和收益分配。

(六)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价值,推动资源的持续改进

数字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在于其提供的教学服务,而非数字化资源本身。但多数共享模式只提供资源而没有配套服务,严重制约了数字化资源价值的发挥。为满足资源共享联盟教学支持和联盟运维两大类服务需求,世行资源共享联盟搭建了由资源提供方、资源使用方和专家咨询小组三方组成的教学服务团队,由固定工作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专门的运维团队,提供培训、评估、认证、技术服务等运维服务。专业团队进行服务的模式保证了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配套服务的水平,使得共享联盟成员可以享受数字化资源的附加价值和服务。

在当今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数字化资源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磨合、持续改进,才能保持生命力,满足实际培训需求。但是,目前大多数政府投资的项目完成验收后就进入维护期,忽视了数字资源持续发展和进化的能力。为激活共享资源库的活力,保证共享资源的品质,世行资源共享联盟提出通过专家评审、用户评价、数据分析等手段,定期对共享资源进行打分,建立共享资源优胜劣汰机制。同时,在共享联盟运营收益中提取固定比例的开发基金,作为共享资源持续改进的资金池,加大对优质资源的扶持力度。

四、总结与展望

为检验世行项目的教学价值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5年年初专门立项,甄选出计算机等6个专业,在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校等6所院校进行试点。此次试点共有42名教师、765名学生参与。试点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样本 t 检验以及技术缺陷分析法对试点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最终项目验收和总结中,评审专家组认为:“集中式管理、分布式部署的技术架构,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各级各类数字化培训教学资源,同时也能有效维护各级院校自身特色专业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为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提供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共享模式和技术支撑”。

改变我国职业培训领域优质资源少、共享水平低的总体状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世行资源共享联盟项目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仍有许多难点需要我们攻克。就资源共享联盟建设而言,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① 建立跨校选课、统一计费、学分互认制度,建立规范、协同的教学核心资源共享机制;② 推动以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为代表的职业培训特色资源共享; ③ 加强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合作,探讨跨地区、跨国合作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④ 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引领优质资源开发,改进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⑤ 进一步完善机制、改革体制,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吸引更多优质职业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入共享联盟。

[参考文献]

刘军,邱勤,余胜泉,等. 20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 世界会议述评[J]. 开放教育研究,17(6):8-19.

刘其淑,赵琦,位广红. 2010.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利益因素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7):51-54.

娄梅,杨继龙. 2012. 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20-2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 2015. 数字化职业培训资源包建设技术规范、共享平台技术标准及指导手册[M].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毕经美. 2014. 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J]. 中国远程教育(10):67-70.

何俊丽. 2005. 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J]. 情报检索 (6):17-19.

刘雅琼. 2013. 国外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与运行管理[J]. 图书馆情报(2):118-123.

张婧婧,许玲,郑勤华,曾爽. 2015. 再论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标准与协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远距离教育(4):15-21.

赵慧,于素云. 2013. 关于高职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J]. 成人教育(1):103-104.

职业培训多媒体资源中心. 2010-07-10. 网站主页[EB/OL]. [2015-10-10]. http:///

Coursera. 2012-04-01. Coursera Homepage[EB/OL]. [2015-10-10]. https:///

EdX. 2012-09-01. edX Homepage[EB/OL]. [2015-10-10]. https:///

KhanAcademy. 2006-09-01. KhanAcademy Homepage [EB/OL]. [2015-10-10]. https:///

TED. 2006-01-01. TED Homepage[EB/OL]. [2015-10-10]. https:///

Udacity. 2012-02-20. Uadcity Homepage[EB/OL]. [2015-10-10]. https:///

收稿日期:2016-02-06

定稿日期:2016-03-17

作者简介:柯永红,博士,讲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00871)。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006-03

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更多地是指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在无穷的数字化空间里建设虚拟校园,是现实世界的学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直接和间接地数字化、功能化以后所产生的对应物。它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并逐步形成某种生态。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应该形成强有力的互动作用,提高教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以,搞好校园数字化建设是有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内涵

数字化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工程。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教育环境(如图1),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国内关于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北京大学的黄达武先生[1]认为: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虚拟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沈培华主任[2]提出: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对于数字化校园的内涵,不同学者也有各自的看法。

万里鹏等[3]的描述是:1) 数字化校园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2) 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学、学术、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效率提升。3) 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的突破。4) 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未来“学习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韩锡斌等[4]的解释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良好的网络设施是建设数字校园的前提;数字化包括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等;数字化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生活等各个方面,核心工作围绕着人才培养环境和科研环境的构建而展开;其深层意义在于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2校园网络建设模式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要任务是建立现代化校园宽带网络,因为这是硬件基础。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寻求一种合适的投资运营模式来建网和养网成为目前众多高职高专院校关注的焦点。目前校园网建设中较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2.1外包模式

把校园网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企业来运作,由企业投资网络设备和布线工程,企业根据教师、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来收费,经若干年后收回成本并赢利。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的大规模改造中,投资的企业一般为电信级的网络运营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资金不足的压力,并能引进规范的电信级网络管理。缺点是由于学校对网络设施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也相应地失去了对网络设施的管理权。同时,在推广各种基于校园网的应用时,也必须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从而学校在灵活性和主动性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企业在收费时尽管已经充分考虑教育的特殊性,以低于商业的标准收费,但对于学校师生来说仍然偏高,从而抑制了应用需求,反过来又导致企业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使企业失去了经营的兴趣。从目前来看,校园网外包模式有利有弊,弊大于利。也有人将此种模式称为企业的一种“广告模式”或“竞争模式”。

2.2自建模式

学校自筹资金或贷款,独立自主建设并管理校园网。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学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拥有充分的自,不会受制于企业。但这种模式要求较大的资金投入,按主流技术标准设计,一年几百万的投入是必需的,并且对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力也会有较高要求。采用这种模式时,多数学校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法,逐步达到数字化校园的基本要求。规划实施时,因综合布线与基建关系较大,理论上有15~20年的使用期,一般采用和基建同步、一次到位的方法,而应用系统则根据规划和需要逐步推出。在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方面,为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和确保合理使用,一些高校给予这类技术人员额外津贴,并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3合作模式

学校和企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共同维护、共同收益。合作模式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回报模式,即找到学校需求和企业需求的结合点,这是合作模式的基础。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这种环境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信息化环境建设看成与实验室、图书馆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是学校教育投入的必要组成部分,那么就在观念上为校企合作共建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确实需要大量资金,要求学校集中投入也确实有较大困难,但学校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它具备适当和长期投入的能力。为了筹措初期建设的大量投入,学校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向银行贷款,但需要支付大量利息;二是企业投资,学校按协议分若干年支付,企业可获得一定年份的排他性合作经营权,其回报由校园网络的增值服务解决。如果有合适的IT企业投资,第二种选择显然对学校更为有利,首先可以减少利息支出,降低了建设成本;其次企业为获得更多投资回报,会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提供各项增值服务,这客观上有利于推进基于校园网络的应用。同时由于是共同投资,所有增值服务学校都可以按比例分成。这种模式优点就在于既减轻了学校资金压力和运行维护的技术压力,又使学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对校园网自,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赢利空间。有人因此而称其为“双赢模式”。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

学校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由于各高校在投资规模、信息化基础、管理体制、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就建设策略来说,各校应该有所不同。

朱懿心等人[2]指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坚持“三个必须”: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具体可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人员素质、网络设施、应用平台、宽带接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韩锡斌等[3]指出建设数字校园的实施策略要点包括: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多快好省;结合校情,创建特色。其中分步实施要考虑:先稳固基础设施,后构建应用系统;先制订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后实施系统建设;认真规划、适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服务系统;合理选择、适时推进应用系统的建设。

综合以上观点,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数字校园的阶段性目标确定后,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4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 设施建设是基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不但要做到针对需要、设计合理、设备配套、通道畅通,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 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这些都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 师资培训是关键: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校园网络使用水平,也决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数字化校园的教育系统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 政策配套是保障:发展网上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收费使用政策,绩效奖励政策。对于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教育者,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5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价

数字化校园建设很难有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指标,以上评价指标基本反映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方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用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既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保障。但上述指标稍觉简单,二级指标项拆分不够细,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此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空间。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它的建设实施不但需要学校对自身业务及数字化校园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而且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要解决从“有路无车”变成“交通混乱”的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网络秩序、政策法规和各种标准。

数字化校园,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一个信息化,应该说它是提供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过去我们是在传统的环境当中培育学生,使得老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校园当中能够成长和发展。而数字化校园应该说提供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环境,而在这个教育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方式、教学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持下师生的教学、学习方式如何转变,以及在传统环境向数字化环境转变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万里鹏,陈雅,郑建明. 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J]. 情报科学,2002,(2).

[2] 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 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04,(9).

[3] 韩锡斌,杨娟,陈刚.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2005,(8).

收稿时间:2006-12-25

作者简介:许志英(1978-),女(汉族),江西临川人,助教,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计算机教师。

联系电话:13867534030 0575-8317376(家)

第8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05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校、企业贡献各自的智慧与优势,共同参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共享,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让广大学生受益。根据教育部文件,2003-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共批准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147门(含网络、军队)。然而,精品课程资源应用效果却并不乐观,网站访问率低、重复建设率高,共建高校少,共享覆盖面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子课题之一,由湖南大学负责研究,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参与。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子课题组积极研究与探索,以不同课程为平台,提出了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专业学会、高校职能部门等三种不同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一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问题

当前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建设主要由课程建设高校和公司(如天空教室、卓越电子等)共同建设,其它高校共享使用。公司主要是基于商业模式提供数字资源建设的软件平台,其它高校是一种零散的使用,没有参与数字资源的实际建设。评选出的国家精品课程,主要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开放共享。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优质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但从校际间、校企间的共建共享来看,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改进。

1 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机制,网络资源标准不统一,课程资源的获取性低

精品课程网站目前主要采用分布式,而课程网站建设方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间没有建立及时的更新措施,以致课程网站的无效访问度较高。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的课程资源网站地址,对2003到2008年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链接访问[1],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03-2008年精品课程网站访问失败率统计情况

2 精品课程重立项、轻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内动力不足

部分精品课程在前期的立项、评审阶段投入较多,但在后期的资源更新及网站维护上却基本没有投入[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课程的课程资源陈旧、教学理念相对过时,质量下降。访问者在访问此类精品课程时,心中对其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能力。

3 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意识薄弱,推广力度不够,课程影响力低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外的的精品课程知晓度很低,大部分教师对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等集成网站比较陌生。同时,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缺乏有力的版权保护措施,部分学校或精品课程建设者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的问题,于是对某些原创性资料采取限制措施,例如:在申报成功后撤下该部分资料或限制访问权限等[3]。

二 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及实践探索

总结剖析了精品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后,为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子课题组选取了《工业设计史》、《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及《高等数学》进行了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1 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教育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湖南大学为依托,多所高校共建共享《工业设计史》精品课程。其中教育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课程建设的宏观调控,协调处理好参与课程建设的高校、企业与课程主建设方三方之间的关系(如图2)。湖南大学作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牵头学校,负责网站的总体规划与建设、更新、维护。包括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在内的其他15所学校,提供《工业设计史》授课视频 、考试试题及授课教案等课程资源,并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库。通过定期举行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各校教师的交流,教师在交流和借鉴中不断探索,使得课程资源建设不仅体现了主要建设高校的特色,更融入了国内其它高校的精华。并在课程网站开辟互动评价栏目,访问者可以和教师建立起即时的互动联系,实现精品课程的共同发展。

同时,湖南大学与微软、英特尔等国际著名公司和德国红点等国际顶级创意推广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参与制定课程建设目标、提供课程建设相关技术支持、提供优秀的企业工程师现场教学等。还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上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使学生可以生动地、立体地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为确保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湖南大学建立了教学资源中心,由专门的机构对各课程网站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关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了课程网站建设、共享、优化的基本原则。如:对课程资源库的一些重要信息采取加密技术,避免其遭到破坏;设置双入口,满足不同宽带用户需求。与各联盟高校、联盟企业建立密切的互动,加强课程的宣传推广,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授课视频均免费向社会开放,其课程网站一直在百度及谷歌“工业设计史”主题词搜索中名列第一,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教学网站之一,通过网站点击率及IP地址统计,每年受益的学生达一万人以上,国内大部分高校共享了这一精品课程的数字化资源。

图2 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框图

2 基于专业学会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湖南省数学学会和湖南大学作为《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平台,共建共享《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湖南大学为课程网站主要建设方,负责课程网站的总体规划与建设、维护等工作。湖南省数学学会组织建立《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联合体,综合该省境内多所学校的课程特色,通过提供授课视频、教案等方式共建《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如图3)。既加强了高校的区域性合作,也起到了对精品课程的宣传推广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本校以外的精品课程资源,大大推进了精品课程共享进程。

图3 基于教学专业学会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模式框图

3 基于高校职能部门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办为依托平台,联合校内各院特色共建《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办作为《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承担方,由课程责任教授牵头,成立建设小组,组织校内各院,例如岳麓书院、建筑学院等,都参与到该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如图4)。通过校内各学院的合作,该课程不但将岳麓书院深厚的人文底韵与湖南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密切结合,而且融合了各学院特色文化,使得学生不仅能认识、发现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精神相融。

图4 基于高校职能部门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模式框图

在进行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及探索的过程中,课题组特别注重学习和吸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MIT OpenCourseWare)经验。在课程网站的再建设过程中,将建立与访问者的互动支持系统作为其重点项目[4]。有利于吸取访问者对课程资源、课程网站的意见,促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高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力度的几点思考

1 共建共享精品课程与教育行政推动及用户自发推动相结合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共建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实现精品课程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及支持,采取有效的方案、政策、激励措施。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应提高精品课程共享辐射能力在整个评审指标中的比重,评审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2 规范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标准,建立有效的精品课程监控及互动机制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本标准,以解决目前精品课程共享中因存储服务器、网站格式、课程资源类型等不统一所导致的问题。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本标准应包括课程网站的设计规范、基本功能模块、网站的兼容性测试。同时针对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的存储及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对视频等占用带宽较大的资源,应提供常见的适合不同带宽的版本,以适用不同访问条件的访问者[5]。建立监控机制,确保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能够长期正常运行。

3 处理好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国家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高等学校和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但在网络条件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情况下难以界定,积极推进共建共享资源必然带来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问题。没有相关措施,各高校的优质资源、特色资源很容易被复制,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集体保护措施研究,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传播,保障公众对所需资源的自由、便捷的获取,促进资源建设、共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4 强化精品意识,丰富优质资源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要做到“六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影响力。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还应做到一流的课程网站,一流的教学课程,一流的教学研究,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丰富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提高共享程度、辐射范围与教学效果。课程网站还应开辟学习者互动支持系统,重视用户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用户参与建设。

四 结论

以控制理论为指导,改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开环系统,基于不同主体或平台逐步建立闭环系统,走出目前建设的局限性,是实现精品课程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共建共享模式的有效模式与机制。成立精品课程开放协作共同体是确保精品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的一种有效策略。建立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使建立的优秀精品课程资源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实现其价值,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和系统的工作。

――――――――――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EB/OL].

[2] 教材周刊聚焦组.怎么样?怎么了?怎么办?―专家、学者聚焦精品课程共享[EB/OL].

[3] 冯博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

(10):9-10.

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03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主题之一[1],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人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内高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许多高校正在投入资金建设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或对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改造。而同这种高涨的建设热情不相协调的是高校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需求在认识与理解上存在偏差。其中一些高校存在着跟风行为,看见别的高校实施了数字化校园,在没有具体分析本校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不仅仅是技术条件,还包括管理水平、自身的主体意识等软条件)下就决定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由于这些高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对自己组织的信息化需求尚未有足够的认识,对信息系统的认识也较肤浅,以为数字化校园就是将学校原有的系统进行整合,就是计算机硬件加软件,是一件很简单也很容易的事,对其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容易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从而出现一次又一次地“交学费”现象。为此,笔者结合参与我校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体会,对当前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2]:第一阶段以硬件集成为主,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搭建,这在大部分的高校已经完成;第二阶段以应用系统为主,建设的重点在学校各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上,如许多学校已建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第三阶段则是在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以软件集成为主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也是当今大多数高校正在进行建设的重点。它实际上是要建成一个更大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原有的许多单独的管理系统将成为这个集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通常概念下的企业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3]。它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是一个具有社会开放性、随机性、动态性和历史局限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结构化问题,而是一个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题[4]。

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在讨论MIS时,更多地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的。而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信息系统则可以这样理解,以人为主导,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以学校战略竞优、提高办学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率为目的,支持学校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可以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的优化、协调,从而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3][5]。它与企业MIS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如以人为主导,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硬件与软件环境,都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为目的;但二者在应用环境,在系统目标实现等方面存在差异。如在系统目标实现方面,企业更多地是希望通过MIS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学校更多的是希望能为学校科学管理和运行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管理手段和良好的支撑环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良好的现代化工作条件和平台,从而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因此在开发基于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时,在进行系统设计与需求分析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的存在,而不能照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与设计方法,应根据高校管理自身的特点与需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

2当前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唐晓波在《管理信息系统》[3]中总结出了MIS开发的5个方面的先决条件:一是科学的管理基础,即要求管理业务标准化、信息流程程序化、定额精确化、实体编码化、报表统一化和决策科学化;二是领导重视;三是业务管理人员积极性高(才能产生需求趋动);四是要有配套的开发队伍,包括组织内的和组织外的队伍;五是要提供适当的资源条件。

分析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情况,发现常常是在5个先决条件只能满足2-3个条件的情况下决定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并没有做到首先衡量组织是否具备了科学的管理基础,即是否具备了上述“六化”,以及管理中间层是否具有积极性等就由领导决定进行MIS的开发,因此必然会产生先天的不足,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在一些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时,无论是用户方还是系统开发商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影响了预定目标的实现。

首先在用户方而言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缺乏长远规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为了加速校园信息化、提高学校竞争力而进行的一项浩大的工程,它不仅影响校园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将规范学校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活动,因此。必须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数字化校园目标设计与建设,要能够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满足学校眼前的需要。目前的问题是有的高校在没有确定长远发展目标或规划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数字化校园建设,必然导致系统无法很好地适应未来学校发展的需要。

(2)不注重现实诊断及业务流程分析

在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没有认真梳理、诊断现行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的科学性,不重视对整个校园信息化实施后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调整及规范。要避免让新的管理系统去适应现有的已经落后或即将淘汰的管理模式与流程,必须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充分估计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不管眼前困难有多大,阵痛有多强烈,必须要有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借助信息化的动力去改变原有的不科学的流程,因为再好的信息技术如果不与先进的思想、理念、工作流程相结合,在现实中就毫无用处。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和做法,聘请有关专家,帮助确定现有工作制度、流程中哪些是与未来发展相佐的,哪些是需要修正的,哪些是可以保留的[6],并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高效的业务流程,根据完成流程所需设置相应的部门与办事程序,也就产生了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

(3)缺乏系统工程观念,注意了系统的分解,而没有强调整体性

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全面、完整的系统工程,决不应该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部门”或“区域”,而应当进行总体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否则,有可能出现前期投资、后期无用,只能推倒重来的现象,不利于保护前后期投资。

(4)信息化的需求趋动不强烈(即来自中间管理层的抵触)

如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仅仅来自于决策者的一个决定,而不是来源于基层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将产生许多“人为”的障碍。毕竟实施数字化校园后,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多少会发生变化,调整,而人是有惰性的,要将熟悉的流程改变,接受一个新的系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免除不了会产生许多意见、牢骚,会有抵触心理,而新系统在开始时往往又不是很完善,这时提的意见,作为决策者就要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故意的,以我校为例,在实施新的教务系统时,由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都有一个新的适应过程,加之开发商没有进行及时的培训,导致意见很多,许多教师抵制,整个工程进展缓慢。

一般来说来自基层的需求才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最理想的是基层有强烈的需求,领导也有共识并支持,事情就很顺利,否则就比较难。所以在学校员工还没有充分的信息化准备时,决策者要想顺利地实施信息化必须采取“观念先行”的策略,去引导观念的转变与需求的产生,形成需求趋动。

(5)过分强调系统功能的“唯一”性

许多高校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一般是针对本校的功能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式的开发,强调了系统功能的唯一性而忽视了系统功能的通用性。在重新审视与设计整个教学管理流程时,除保留原有好的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还应注意通过系统集成商学习其他学校的好的经验,系统商有多年、多校开发的经验,他们比较了解各学校的好的管理流程,接受他们的建议,尽量使特定的需求减到最少(并不是说自己的特殊需求越多,管理就越先进,实际上特定的需求越多意味着越不想改变现状),以免给日后系统升级留下隐患。

(6)相关文档资料不注意收集与保存

在试用各子系统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的使用者会发现不同的问题,会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而校方没有事先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见收集与反馈机制,导致很多意见只是说一说就没有了下文,既没有书面的保存,也不系统,也不能将所有的意见分类鉴别是属于开发商的缺陷还是使用者的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开发商可以拖延时间,为其不按时履行合同留下借口,对校方是非常不利的。

(7)需求表达不清楚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各应用子系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需求分析,对一个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东西进行需求分析,难免会顾此失彼,加之不是专业的开发人员,对需求的表达缺乏专业性(尽管按国家相关标准,应由开发商根据与用户沟通的结果形成最终的需求分析书,但多数开发商会将此转嫁给用户,甚至用户不能及时提供需求分析还成为了开发商不能及时履行合同的重要理由与索赔依据)。

在实施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开发商应以用户的合作者来介入校园数字化建设,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甲乙方关系,毕竟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依赖双方的合作来推进,应该要产生双赢的结果。但现实中开发商们缺乏这样的责任感,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让人失望的缺陷:

(1)缺乏完整的《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书》,导致项目实施进度不受控,项目实施质量不受控,项目投资不受控。

(2)中心数据库不统一,数据不能共享,当数据出现不一致时,需要管理员人工调整,造成后续不可预见的隐患无法估计;校内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还需要人工操作,不能实时进行。

(3)系统集成商与原有应用系统开发商的联系不够,造成一些应用子系统无法与整个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能发挥效力。

(4)需求调查不够。由于用户的需求在开始时肯定是不清晰的,不够明确的,随着软件的编写而逐渐明确,因此用户在试用各子系统时,必然存在功能上的改进或定制需求,要求开发商对程序进行不断修改才能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但开发商为了省事和节约成本,对用户的需求响应不及时,甚至建议用户在某个模块上采用市场上的软件,由开发商代买。

(5)开发商的实施人员不到位,经常长时间的无项目实施人员在现场:有些项目仅开始一部分调研工作就没有继续实施,分批到校的实施人员间沟通脱节,且到校的实施人员不能及时将用户的需求反馈给软件编写人员,造成同一问题多次向不同的现场实施人员反映后仍无任何结果。

(6)开发商对系统的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系统文档资料不全。实施人员将试用子系统安装后,没有及时提供相关的使用说明书或手册类的文档,也没有及时组织培训,导致某些子系统安装后一直未能正常试用,影响了用户对系统功能的判断,最终影响开发商完成开发任务。

3影响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

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王欣等[7]认为MIS的影响因素可从其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包括人员(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与各级应用者)、数据、软件质量、硬件、过程(确定“做什么”,确定“怎样做”,“实现” 和“完善”)等。

虽然这五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产生影响,但其应用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资金、网络系统、应用软件与软件实施,而主要取决于组织自身主体意识、组织的管理水平[8],甚至组织的领导者。当组织不知道自己近期和远期目标是什么时,管理中的随意性、有规矩不遵守等现象都阻碍了组织向规范化发展的进程,都会影响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MIS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技术的原因,也有非技术的原因,唐晓波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设计问题、数据问题、费用问题以及运行问题,而吴会松认为,MIS开发失败最终多是因为需求的原因而产生[9]。同样的,在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选择正确的的开发方法与合适的开发工具只是保证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才是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要做好用户需求分析,不仅是开发商的事,用户自身的需求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前面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影响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因素应包括这几方面:符合高校现实与长远发展需要的系统目标的设计与规划、科学的管理流程设计、详尽的需求分析、负责任的系统开发商。

4改善的措施

既然需求分析是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充分条件,那就要全面、深入、发展地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不仅开发商要重视,用户自己也要重视,配合。一是要保证需求分析的时间(程序员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差),以保证需求分析的完备性。二是要有资深用户的参加,尽量不漏掉重要的细节。需求分析是对一个很复杂系统的分析,需要分清人、财、物、信息内部和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因此,需求分析应该由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听、 问、 论、 手、讲、 定,就是先让用户讲述,问清其中的疑问,再与用户进行深入的讨论,如果条件许可,还应亲手在现行系统上进行足够的实践,最后再确定(即写出需求分析说明书),如果对其中的内容有不同看法,这个过程就得进行反复,有时得反复多次。

除此之外,还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0],以解决目前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需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根据现实与长远发展需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高校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学术机构、技术部门等方面的意见,确定本学校的具体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2)以应用为引导,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设计与改进。在建设数字化校园中,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与具体用户的使用需求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最后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并组织实施,保证流程的持续改善。在进行流程设计与改进时,应用是第一位的,要搞好应用就必须重视基础性的底层工作,一方面要进行用户的需求引导和需求培养,使得建设的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乐于使用;另一方面,要在有关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础数据库、资源库等,形成高度共享、可靠维护、及时更新、能提供决策依据的数据仓库群。

(3)保证数据的标准统一、各功能模块的接口规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提高数据的共享性。标准化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内部的问题,因为很多数据不仅仅是学校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也交互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其他组织机构之间。所以,教育部门及各个学校要集中解决各个层次信息的标准化问题,包括分类标准、编码方式等等。没有统一的标准,数字校园将是一个个的孤岛,形不成统一的数字空间。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而信息标准化是管理制度规范化在技术上的具体体现。同时,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也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被定义并严格执行,这是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4)加强领导和监控,引进工程监理。一方面,高校可仿效企业建立CIO机制,通过推动跨机构的协作,明晰职能部门在数字化校园中的职能,推进各类有利高校的信息化变革,去除多余的工作流程和行政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系统开发商的监控,可仿照建筑工程引进监理,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资料、文档的收集,特别是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往来文书,这些文档在判断双方履行合同职责,维护双方权益时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在系统实施的开始就应有专人全程介入,收集、保管、整理。

(5)加强各类风险的规避。为了规避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风险,高校在建设中应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学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并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从而实现高校内部营造信息化环境的缓冲过程。当然分步实施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确保各种数据和软件接口之间的标准统一性,这需要在整体规划中予以关注。

(6)慎重选择系统开发商。在系统开发商招标中,除了审核相关资历外,重点要看该企业是否实施过类似规模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工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如果可能应作实地调查访问。有的企业确实有实力,但由于承担的项目太多,顾此失彼,就有可能不是全力投入,最后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展,因此笔者认为,实力固然重要,但责任心更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厚峰.给数字化校园正名[J].计算机教育,2004,6:44-45

[2]谷秉银.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255-256,260

[3]唐晓波.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

[4]袁兆山.MIS设计方法及走向[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l996,6:47-50

[5]李兴国等.高等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2,6:49-50

[6]蔺素珍.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3:25-26

[7]王欣,陈建华,韩洁平.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情报科学, 2002(20),4:426-427

[8]季献忠等.谁在影响中国企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2

第10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指改变以往单纯保存档案实体的形式,实现以档案实体的信息化建设向人们提供服务的方式。对档案实体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加工和提取,从而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益。如今的电子档案和传统的档案资料相比,它能够实现档案的修改、保存和查询,并且可借助于计算机实现快速传递,大大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成本。

但是,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真正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还是比较习惯于传统的手工操作,部分单位虽然安装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经常习惯性的只把一个人的资料输入计算机中,在进行资料检索和调阅档案时,仍然是手工操作。因此,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及的“无纸化操作”只是流于形式,而未得到真正落实。所以,新形势下,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对档案的管理上必须改变以往的单一传统模式,必须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建设发展。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的规划、管理平台的有效建设以及

对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处理。但在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档案信息更新速度慢,使用率较低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 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更新速度较慢

目前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职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模块设置更新较慢,导致一些新近的职工档案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人才的优化管理。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使用率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来降低管理成本和工作量,提高档案信息资料查询的快捷性与高效性。但在目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的使用率并不高,影响了信息化平台作用的发挥。

(三)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其综合素质仍待提高。如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他们的知识贮备和专业技能较低,同时由于档案信息需求量的日益加大,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时,应该立足实际,应最大化程度的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出发,经过不断地调查和研究,从而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从而能够在网络模式下,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

(一)实现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档案文件进行保护的重要方式。档案的数字化应该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将档案的物质载体形式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从而建立档案的目录数据库,以提供服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办法应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相结合,通过相互补出的形式,以此来推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二)档案信息化应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衡量当代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应该按照国家颁布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然后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内部的管理标准体系,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其中,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应该满足实际操作的简便性,还应该符合国家的标准。其中,应该对档案及单位文件的着录项目、内容、数据库架构和格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同时还应统一规范档案数据库管理的软硬件的数据指标、文档格式等。

四、加强和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与网络技术人员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工作协调性

要保证高效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网络技术人员对档案信息的录入与更新,还需要管理人员对信息平台建设的及时维护以及为他人提供优质化的服务。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通过有效互通机制的建立

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与网络技术人员的合作,从而确保档案信息录入与更新的及

时性,促进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信息管理的规范化,从而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平台推广模式的构建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广大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建设平台的推广与宣传,以提升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还要借鉴一些大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使用效率的提高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人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进程。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职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专

业技能的培训,让他们在计算机和信息平台使用技能的不断提升中促进自身综合

素质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档案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把“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把档案管理系统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紧密的联合起来,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的信息综合的统筹进去,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得档案的管理能获得来良好的系统效益和综合效益。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档案信息要做到合理的分类、标引和管理,使档案信息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利用价值。此外,工作人员应注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科技和发展的需求,进而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当今档案管理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语

综上,在新时期内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转变管理观念,提高服务意识,采取创新的手段,积极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来不断提高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明明. 浅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J]. 城建档案. 2013(01)

[2]周祥路. 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完善[J]. 办公室业务. 2013(01)

第11篇

【关键词】油田;土地管理;决策模式;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属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企业土地资产化管理的理论基础日益成熟。土地作为资产,其价值已然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1 油田企业要加大对所征土地的管理

油田土地管理一直是油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油田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对于正确处理油地之间的矛盾,减少土地纠纷,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油田生产经营以及生活后勤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土地管理,亦能够有效地保护国有土地不受侵犯,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必须要结合形势变化和工作实际下大力气抓好油田用地管理工作。

1.1 建立和完善油田土地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对油田土地管理制定了有关土地管理办法,如《胜利油田土地管理办法》,《胜利油田土地管理考核办法》,《胜利油田外部用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土地管理的制度,并对油田土地“征、占、管、用”等实行“三不”检查,季度考核等一系列考核奖惩措施,使得各单位对土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提高了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认识。通过这几年实行相关规定和检查考核为油田节约上千万元的生产成本,并使得各二级单位土地管理部门明确了工作重点,端正了工作态度,并加快了油田土地工作规范化管理。

1.2 规范和加强地籍资料管理,高度重视土地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应用

油田初期土地信息都是文字档案形式,随着科学的发展,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地籍资料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以加快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为契机,高度重视和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土地管理的整体水平,油田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从单一的文字档案建立成电脑成图的数字化档案,实现土地资产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快速转变。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护和完善,目前正在进行对系统的完善; 在取得新增用地后,也要及时把数据补充到系统中。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防止“建而不用”,充分发挥这一先进管理手段的保障作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更好地使用、保护、开发土地资源提供可靠保证。

2 油田企业对土地整理的理性决策模式

2.1 整理决策模式,首先要明确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和地位

如果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已经违背伦理和社会公益,那么后面的研究就毫无意义。职工群众是规划影响最广泛的主体,也是最被动的一方,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及自身利益。在油田土地整理过程中,这三类主体构成了一个“屋型”, 职工群众构成地基,油田土地部门是撑起规划过程的柱子,而地方政府就是屋顶,处于最高的领导地位,三者共同合力,才能为油田土地的合理、理性规划、整理起到良好效果。

利益主体关系在现代社会,土地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利益。油田土地整理规划问题是以解决土地复垦利用为目的,包括油田土地的利用问题和整理规划问题。前者主要是针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后者则以社会属性为焦点,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效率。界定油田土地整理规划问题,重点主要突出在整理什么,怎样整理,为什么整理,用何种手段整理规划等。

2.2 确定规划目标

明确目标及评价标准对油田土地整理规划而言,主要是建立方案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从可持续角度评价综合效益,从实际运用角度选取评价因子,便于资料收集和数据计算。结合国内外研究,油田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综合效益评价主要从三方面展开,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寻找备选方案

编制方案依据油田土地整理规划需要结合油田特有的属性进行编制,主要依据包括:

(1)油田原污染预测分析。油田土地整理规划主要是针对污染地的复垦,掌握油田原污染地的数量、分类、范围、污染情况及环境污染时间等,也是进行规划的前提条件。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这是土地规划前后达到均衡状态的基础资料,可以明确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在规划中解决。

(3)油田基地、矿区所在地的土地总体规划。规划后的土地利用应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避免与地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冲突。

(4)市场供需状况。根据市场供需、产业发展状况,在条件允许下满足开发要求,也是促进油田发展的重要途径。

(5)决策主体因素。油田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决策主体是政府,油田企业全力配合,不仅是从自身政绩出发,还要考虑油地共同发展,协调各方利益。

3 对油田企业土地整理规划的理性思考

目标及评估标准确定结合目标属性要求,对某厂油田原污染土地整理规划如下目标:

(1)对油水井的环境污染地进行综合治理,尽量恢复其利用价值;

(2)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结构,根据污染程度分类,将轻污染土地与未污染土地的规划衔接,增加耕地资源,重建农田水利设施,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高灌溉效率;

(3)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工农共建,缓和工农矛盾、油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4)对已进行复垦的土地,鼓励周边百性积极耕种,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村、乡,镇经济发展。

4 油田企业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第12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世界各地的企业界都在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当前,发达国家煤炭企业广泛采用“资源流”管理,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接近企业总资产的5%-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企业在信息化水平、信息基础设施规模、资金投人、管理模式和信息化人才等方面差距很大。为尽快改变我国传统煤炭工业劳动效率低、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状况差等现状,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企业综合素质,促使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转化,已刻不容缓。

    煤炭企业信息化实质是将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信息资源,替各层次的领导掌握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过去的客观条件所限制,煤炭企业所使用的大部分信息系统是分散开发或引进的,是面向具体业务和部门的,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大多数信息系统完成的是一些数据录入、简单查询和报表打印功能,主要解决生产过程的事后统计管理问题。数据库是面向人工报表建立的,数据流程大多是模拟手工业务流程的,信息编码是随意的,虽然有些企业、有些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有了总体规划,制订了一些代码信息标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却缺乏整个企业层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造成信息化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由于数据平台的不统一,同样的一个数据项多次录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保存,因而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各部门间、各系统间信息不畅通,自成体系,各自为政,没有统筹兼顾,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因而,各部门已建成的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了若干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将企业管理陷在信息难以全面流动的“信息孤岛”之间。长期以来,由于信息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普遍存在“重硬轻软”、“重软件轻数据”的认识误区。许多人以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先进就是信息化的高水平。他们在设备选型和网络构筑上肯下工夫,肯花大钱,却忽略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而导致对“信息孤岛”问题熟视无睹。许多部门辛辛苦苦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只因为没有建立信息的基础标准,等到想再上一个台阶时,所有的代码都得重新制订,积累多年的应用系统都得推倒重来。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整体信息资源规划。科学的规划应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如“职工编码”,在各系统中应是惟一的,无论财务系统还是人事系统。因此,要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必须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和马钱德等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信息资源与人、财、物资源同样重要,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要使每个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单位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不进行统一的、全面的规划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规划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跟不上管理变化的被动局面。

    二、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也称为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其核心是运用西方国家先进的信息工程和数据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总体数据规划,打好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础,促进实现集成化的应用与开发。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引进,都应该建立在信息资源的统筹规划之上。只有做好基础性、先导性的信息资源规划,才能建立起集成化、网络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待规划的信息资源既包括管理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实体,也包括经过数据分类、挖掘后提取出的信息,还包括信息关联处理、逻辑判断后形成的决策知识。信息资源在管理流程的每一个必要环节中得到增值,从信息资源的低级形态逐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为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离开信息资源及其在系统内的有机循环流动,管理系统就会失去运行基础,成为一个“零输人、零输出”的空壳。

    成功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对系统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美国管理与信息技术专家詹姆斯·马丁提出的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的方法论—信息工程的一条基本原理是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应用开发应该面向数据,而不应该面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