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07 09:3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第1篇

〔摘要〕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生态圈视角出发,对国内外海洋工程

>> 国内外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综合评述 中国内外资银行专利竞争力评价研究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零售业竞争力分析及其启示 国内外风机制造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差别分析 分层采油国内外专利分析 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研究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学派发展综述 国内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探析 城市群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对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启示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陕西茶叶生产贸易的国内外竞争力分析 国内外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按需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和竞争者分析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河北省海洋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浙江海洋生物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5-29.

[3]Suess E.Die Entstehung der Alpen[M].W.Braumüller,1875.

[4]百度百科.生物圈[EB/OL].,2016-05-29.

[17]Chang S B.Using patent analysis to establish technological position:Two different strategic approach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2,79(1):3-15.

[18]Schmoch U.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companies by means of MDS ma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10(4-6):426-440.

[19]杜尊峰,周清基,郭显杰.我国海洋浮式平台领域新兴技术研究――基于专利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7):20-26.

[20]张光宇,张玉磊,谢卫红,等.技术生态位理论综述[J].工业工程,2011,14(4):11-16.

[21]Chen Y S,Chang K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irms patent quality and its market value-the case of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0,77(1):20-33.

[22]潘颖,卢章平.基于商业方法专利构建企业技术战略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89-193.

第2篇

关键词:中国顶级企业 世界级企业 企业系统竞争力

顶级企业是指一定区域和行业的最优企业,世界级企业(the world-class enterprise)是指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世界级回报,在所处市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企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义,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设计、生产并销售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比其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提供更有市场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尤其是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一直倍受关注。对中国而言,其顶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展示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级企业(项兵,2005),所以本文主要对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差距,探索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目前对这两类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是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区域进行的,国内研究是国际研究的继承和深化。在国际上,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开始重视竞争力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也相继投入到该研究中。目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提出的相对完整的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影响较大。李汉川和管鸿禧(2004)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可分为四大学派,即以WEF和IMD为代表的国际表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力学派、以伯格·沃纳菲尔特和安蒂思·潘罗斯为代表企业资源学派、以布林·罗斯比和J·F·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

而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乐筱康(1990)提出了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观点,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定量分析;狄昂照(1992)与金碚(1997)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数量及其国际比较;王伯安(1997)、穆荣平(2000)对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韩之俊(1996)、范晓屏(1997)、彭丽红(2000)、张德平(2001)分别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测量、企业竞争力基础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方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反映。姜汝祥(2005)等认为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企业的差距是整体性的,表现在企业文化、绩效管理、公司管控、营销系统、领导力与团队五个方面。

上述文献为深入研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不够清晰、系统,究竟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根源是什么?中国企业,尤其是顶级企业如何能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不同,明确二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构建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提出企业系统竞争力概念,力图对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根源做出新的探索;最后在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的比较

根据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流程,竞争力可以从企业的研究开发、企业规模和生产率与收益、市场影响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由于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相应的就是中国顶级企业的劣势和优势,因此可以世界级企业为参照系,仅分析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顶级企业的优势

虽然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比其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自信的民族。中国不但具有无穷无尽的廉价的劳动力、优秀的技术工人, 而且大学生已经是世界第一,储备很多。而且中国人酷爱学习,在世界十大商学院和美国的顶尖十大商学院中,据统计,三分之一在读的博士生来自于中国大陆,2005年申请十大商学院70%的申请来自于大陆,因此中国顶级企业的智力资本储备是非常之强大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存在同时对终端和高端的市场进行冲击的现实可能性。中国顶级企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进一步的创新和开拓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最活跃最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活跃最为广阔的市场之一,这源于: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被压抑多年的13亿人的消费欲望逐渐得到释放、多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政府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这为中国顶级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和基础前提。

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企业家更多的协调发展的智慧,而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现代社会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因此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中国顶级企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比西方企业先行一步,形成民族企业的群体协同竞争力。

(二)中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劣势

研究开发领域。中国顶级企业不少以引进技术为主,缺乏独立研发的能力。据悉,一些企业的技术引进费用与投入的研发费用之比,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2:1。但一味地追求技术引进并未达到明显改进的效果。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越弱”的双重怪圈。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调查的重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而按照国际标准,比例为2%才算正常,比例为5%才有竞争力。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106家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超过2%。由此导致中国顶级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总体上与世界级企业差距甚远。

企业规模、生产率与收益。中国顶级企业的规模、收益仍然比世界级企业小得多。据WEF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5.3%,中国500强的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5.61%,中国500强的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5.22%。整体而言,中国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从1992年到2002年,平均是7%到8.5%之间,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投入的加大,不是生产力的提高。 在企业的生产率方面,这种状况也存在。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2004年世界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68.27万元,人均利润额为13.17万元;而中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3.54万元,人均利润额只有1.53万元,分别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的16.23%和11.62%。

市场影响力。中国顶级企业品牌的总体影响力偏弱,部分顶级企业甚至不注重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排名”中,中国只有海尔一家品牌上榜,居第95位,其品牌价值为530亿元。据英国《金融时报》的问卷调查,全球最受尊敬的90家企业的前50家中,有24家来自于欧洲,22家来自于美国,3家来自于日本。丰田排第5,索尼排第6,日产排50,一个来自于韩国,一个来自于墨西哥,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在将来5年到10年之中,对新兴市场影响最大的90家公司,在世界同行的眼中,居然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该企业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重。如果该指标超过30%,就可被视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近几年,中国一些企业在国外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但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我国企业到2004年底累计对外投资不过是370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3.58%。即使像海尔集团这样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国企业,2004年起来自海外生产销售的收入也不足10亿美元,不到其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8%。

企业管理能力。世界企业具有十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委托问题;拥有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能够形成强大的团队竞争力;建立健全管理基础设施,从战略到战术的量化分析与企业控制各具特色。

转贴于

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

中国顶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鸿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加以解释。

(一)企业的系统竞争力

企业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是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运用资源实现最高发展愿望的能力。能力受到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决定和制约。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是企业员工、产品的消费者或顾客、企业的非人力资源。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和雇员,所有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雇员;产品的顾客是利润的最终源泉;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由企业环境、物质资本、自然资本构成。企业竞争力就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及其组合的综合整体表现,即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员工、资源以及顾客组成系统的系统竞争力。

(二)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分类及其演化

企业的系统竞争力的综合性或系统特征并不排除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而且这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竞争力的演化规律。

按照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可分为: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自然资源竞争力;营销竞争力。按照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可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指在员工、资源、顾客三个方面具有一定分割市场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在基础竞争力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有别于同种或同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协同竞争力说明的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以核心竞争力为契机使得基础竞争力发生质的飞跃,整体性的提高;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时间上的表现,是克服信息导致的企业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按照竞争力展现的区域可分为:本国区域竞争力、本国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竞争力。

上述企业系统竞争力的不同区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体现着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和历程。文化、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是构成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力。而且,要素竞争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一般而言,国内区域竞争力对应着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诸要素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体现着基础竞争力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出现;本国竞争力的形成是制度、组织、科技、自然资源、营销等要素竞争力比较充分发展的结构,此时已初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使企业活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竞争力,各种要素生产力则应用得更加纯熟;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竞争力、文化制度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全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统一的。

由此将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对照,可以推断出,目前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仅处于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阶段,仅仅将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某些要素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远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竞争力以及文化竞争力;而后者却是世界级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结晶。因而,企业系统竞争力才是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而非竞争力某些方面的差异。

提高中国顶级企业系统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顶级企业的竞争力远逊于世界级企业,但也存在生存发展的希翼。如何跨越企业竞争力鸿沟?如何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下列思路建议可供参考。

(一)注重培养尊重人的文化

世界级的企业到真正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美国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日本文化为基础的,日本的顶级企业没有一个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的,最后的竞争都是文化底蕴的竞争。中国顶级企业也不会例外。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过度宣扬以“真龙天子”为核心的集体文化,秩序以大多人失去自由、思想和理想为代价,这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相一致,而与人人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存在很深的矛盾。

以和谐发展为基调的现代中国社会的方向在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快发展尊重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尊重合法劳动所得,提倡社会公平,鼓励创新,实现法治社会。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古老文明精华的融合而产生的中国新文化将是培养中国世界级企业的沃土。

(二)政府应努力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中国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经济也只是近20多年的事情,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亟需改善。由中国顶级企业的困境和企业竞争力系统模型,中国政府有必要妥善解决下面几个关键性问题。

政府科学定位,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得行政权力彻底地退出企业经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合理界限,减少政府或政府公务员对顶级企业的干扰;确定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责,确立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政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政府。这是顶级企业逐步向世界级企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断完善中国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空间流动性的约束,彻底打破市场分割。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使得企业与所在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紧密相连,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或限制企业的迁出,阻碍区域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这就是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区域雷同度极高以及全国统一市场至今没有形成的内在原因。

大力加强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对顶级企业的服务。现代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也是信息化的经济,二者内在的要求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为本国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顶级企业在研发、融资、信息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高品质服务。

(三)完善中国顶级企业的管理

首先,中国顶级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根据世界级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基础竞争力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清晰的企业产权、强有力的领导、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懈的创新、稳定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由这些因素共同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协同竞争力以及持续竞争力无不与之息息相关。改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摒弃粗放经营思路,深化内部管理,努力克服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内部控制的限度约束,减少企业混乱甚至突然的崩溃,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提高我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总公司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二级公司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划等。需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大张旗鼓开展品牌战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品牌战略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打造出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综合品牌。

最后,中国的顶级企业迫切需要有全球的理念,重视企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高新科技支撑下的全球化将市场的边界变化的日益模糊起来,各种类型的企业同台竞争已迫在眉睫。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战略,以逐渐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英伟.世界顶级企业的管理之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第3篇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气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观点三,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四个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9]。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绿色营销;企业竞争力;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88-03

一、文献回顾

(一)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20世纪60—70年代,绿色营销理论开始萌芽,80年代欧洲学者提出完整的绿色营销概念。绿色营销的内涵已从最初的“生态要素”发展到今天的“可持续要素”,从“产品中心论”演进到“发展中心论”。

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可持续消费理论与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生产理论与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伦理学。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形成的基本动力。在绿色营销伦理指导下,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盈利,成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者。除了传统营销的基本分析工具之外,绿色营销还包括环保、生态、可持续、健康等新概念。这时检验企业营销行为成败的标准是与营销密切相关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或改善程度,是企业营销活动的绿化程度、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对这种绿化程度的认同情况。

(二)企业竞争力

中外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大致可概括为3类:(1)环境观。认为企业竞争力既产生于企业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际、国内和部门的环境。(2)知识观。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创造、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3)市场能力观。认为企业竞争力可以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关于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3个方面加以分析。

目前,站在消费者立场从绿色营销角度探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国内学术界仍较少涉足。笔者以绿色营销为出发点,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影响其在顾客心中的定位,使企业的市场形象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达到改变市场表现,提高市场份额,进而提升竞争力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在文献回顾和焦点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完成量表制作。自变量“企业绿色营销”的内容包括16个题项。衡量企业竞争力最显性的指标是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因研究成本和条件所限,文章通过对企业形象和品牌忠诚度的测量,来间接推断企业竞争力状况。都使用6级likert量表进行测量,用1—6分别代替“完全同意”、“比较同意”、“有点同意”、“有点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分数越高代表越高的不同意程度。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Cronbach's Alpha=0.801,说明其具有较高信度;KMO=0.824,说明问卷整体效度较高。

(二)样本来源和描述

国外有调查表明,绿色消费者在白领、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者中占很大比例。本研究采取判断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面向高校教师、企业白领、科研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日至6月9日。共发放550份,回收509份,回收率92.5%;有效问卷439份,占回收问卷总量的86.2%。样本中男性占54.4%,女性占45.6%;25岁以下的占58.3%,26—35岁的占25.1%,36—50岁的占12.5%,50岁以上的占4.1%;高中及以下、大学、研究生及以上的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1.9%、53.1%和14.9%;收入水平

三、分析和结果

(一)因子分析

对16个自变量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0.749,说明量表可靠性好。由于修正后变量的总相关系数小于0.3,第1、2、7和14题被删除。效度检验的KMO值为0.833,说明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方差最大法旋转。根据Nunnally的建议,旋转后因子负荷值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值都大于0.4者将被删除。题项4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值都大于0.4,被删除。

重新进行因子分析,KMO=0.827,Bartlett检验相伴概率为0.000,依然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相同的方法,11个自变量很好地归属于3个因子,累计解释53.94% 的方差,说明效果较好。将提取的3个因子命名如下:第一个因子“绿色消费偏好”表明被调查者进行绿色消费的意愿强度和对绿色营销方式的认可程度;第二个因子“环保意识”显示被调查者具有环保意识的强度;第三个因子“绿色产品形象”描述在被调查者心目中对绿色产品持赞扬与肯定的态度。表1是因子分析的结果。

对三个因子和三个因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题得分为3.04,其余变量得分均低于3分。各变量均值与3.5比较都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为0.000

(二)回归分析和结果

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消费者对绿色企业的评价呢?笔者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在3个因变量上的得分不同将被调查者分为两类:得分1—3的被调查者认为绿色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归为“1”;得分4—6的被调查者认为绿色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归为“0”。将因子分析提取出的3个因子得分分别作为自变量。还有五个控制变量,性别(X4),男=1,女=2;年龄(X5),25岁以下为1,26—25为2,36—50为3,51以上为4;学历(X6),高中以下为1,大学为2,研究生及以上为3;职业(X7),机关干部为1,教育工作者为2,学生为3,白领为4,自由职业者为5,退休职工为6;收入(X8)3 000以下为13 001—5 000为25 001—7 000为37 001元以上为4,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出现1的概率P(Yj=1)是否有显著影响。分析方程,表示消费者认为绿色企业更有竞争力的可能性。Xij是上述3个自变量和5个控制变量。β0是常数,βij是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首先,分析3个方程的拟合优度。3个方程的卡方值分别为90.206,81.355和76.166,表明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整体对各因变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

其次,分析各方程的回归系数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第一个方程,3个自变量(X1、X2、X3)和3个控制变量(X6、X7、X8)对因变量Y1有显著性影响(p

第二个方程是对“绿色企业更有实力”进行回归分析。仅有两个自变量(X1、X3)和三个控制变量(X5、X7、X8)对因变量Y2有显著性影响(p

第三个方程仅有两个自变量(X1、X3)和两个控制变量(X4、X5)对因变量Y3有显著性影响(p

综上,随着消费者学历提升、收入提高、职业不同、绿色消费偏好增加、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以及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形象评价提高,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绿色企业有社会责任感。另外,随着消费者年龄增长、收入提高,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白领,伴随消费偏好增加和对绿色产品形象评价提高,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绿色企业实力强于普通企业。最后,女性消费者和年龄稍大的消费者,随着消费偏好增加和对绿色产品形象评价提高,对绿色品牌的忠诚度会明显提高。验证后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四、管理借鉴

对于开展绿色营销的企业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精准选择目标市场。在城市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女性、企事业单位的白领、35岁以上的人群中绿色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企业可以考虑选择这些人群作为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消费者的特征进行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绿色营销策略。

2.培养绿色消费偏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强对绿色企业的评价越高,因而厂家应加强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强化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绿色消费偏好。

3.开发绿色产品。企业要从产品研发设计开始,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注重清洁生产和绿色包装,树立绿色品牌形象,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4.实施绿色定价。绿色产品的开发在成本上比传统产品有所增加,对消费者而言,只要产品具备真正的绿色价值,即使价格较高依然可以接受。因此,企业可以使用营销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利润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也可以使用在对比绿色产品与相近产品的差异化后带来的竞争优势的竞争定价法。

5.构建绿色营销渠道。建议企业缩短营销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并注意对产品废弃物的回收,选择具有绿色形象的中间商,设立绿色专柜,强化绿色标志,以吸引更多的绿色消费者。

6.加强绿色广告和宣传。目前绿色企业的宣传沟通效果并不理想,厂家应加强绿色产品价值真实性和绿色程度的沟通;消费者非常注重口头交流,企业可以借助口碑传播加强宣传,不断提升绿色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Ken Peattie.Towards Sustainability:The Third Age of Green Marketing [J].The Marketing Review,2001,(2):129-146.

[2] 万后芬.绿色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方华,张向菁.绿色营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价值链;成都皮鞋企业;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48-03

[作者简介]韩晓红,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李剑南,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关系、中小企业管理。(四川 成都 610059)

一、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企业活动的连续过程来分析企业的能力,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包括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波特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主要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的活动,主要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以实现相互支持。(见图1)

二、问题的提出

成都有着悠久的制鞋历史,以生产女鞋著称,2005年12月,被誉为“中国女鞋之都”,同时,也是我国五大鞋业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制鞋产业已被政府确定为支柱产业之一。

在成都皮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成都市政府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参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如建立工业园区、树西部女鞋之都的品牌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都在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平台。但是,从成都市皮鞋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真正能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自身的优势,使企业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并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成都市皮鞋企业的“内功”不足,缺乏与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那么,这些不足的“内功”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将运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从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成都皮鞋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三、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成都皮鞋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虽然同一产业内企业的价值链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仍然有很大的差异,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而波特将企业的竞争优势等同于企业竞争力。通过对皮鞋制造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以及与东部鞋企的发展相比,我们看到,成都皮鞋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不足表现在价值链活动的以下环节:

1.营销和销售活动缺失。营销和销售属于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和要素,如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报价、渠道选择、渠道关系和定价。

长期以来,成都鞋企“重贴牌而轻创牌”。据中国皮革协会的信息,目前全世界每年鞋业生产规模为160亿双,每百双鞋中有一双产自成都,即成都年产皮鞋为1.6亿双。但是这些鞋都是以贴牌的方式出去的,在市场上很难看到“成都造”的皮鞋。这说明,成都鞋企的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相当薄弱。据统计,截至2006年,成都市共有制鞋企业1700余家,拥有鞋类自主品牌300多个,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到20%。即便如此,在这些品牌中,还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

在市场的选择上,成都鞋企“重外销而轻内销”,很少有鞋企开拓国内市场,即使有国内的订单,也是做贴牌生产。像奥康、百丽、达芙妮等很多家喻户晓的时尚女鞋品牌都是成都制造。

基于这样的经营思路,导致我们大多数制鞋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营销和销售部门,即使设立了这些部门,也仅限于对加工订单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因此,企业就不可能从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报价、渠道选择、渠道关系和定价等价值活动中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因为他们从来不曾在这些活动中获取过经验。然而,从价值链的角度看,这个环节正是创造高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环节。所以,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外市场不景气,订单量急剧萎缩,国内市场又无一席之地,成都鞋企遭受到了严峻的生存考验。

2.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性。成都皮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关键还不在于产品的质量,而在于产品创新程度低。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设计开发部,但真正能做到自主研发的并不多。现实的情况是,设计开发部的设计师更像是一个绘图师,他们主要是模仿沿海的、国外的款式,所以,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给企业追求更高的品牌经济附加值带来困难。

3.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处于自发的状态。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企业所需的所有类型人员的招聘、培训、开发和薪酬等各种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支撑着整个价值链。

成都皮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表现为:

第一,招聘的随时性和随意性。笔者曾走访了几家企业,发现他们的招聘工作是天天都在进行,可见,企业的人员流动是非常的大,这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同时,对应聘人员工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完全凭招聘人员的主观判断,随意性强。

第二,无员工培训和开发的相关活动。大多数鞋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和开发体系,所以不论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设计部门的设计人员,他们都习惯用“熟练”工。比如,设计工作本应是创造性的工作,然而,我们大多数企业的设计人员,不仅文化程度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或是自学),而且还不能获得培训的机会,因此,要想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相当困难。

第三,无完善的薪酬体系。尽管所有的企业还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在发工资,但这个规矩是老板定的,且随意性强,而且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合理、竞争的原则。据笔者对成都一家鞋企的调查发现,版型设计师的底薪在2500至8000元不等,按常理,底薪的不同是因为设计师的级别不同,同级别的设计师,其底薪应该大致相同。然而,我们发现,在这家企业里,同一级别的设计师,他们的底薪相差巨大,有的是3000元,有的是8000元。当我们问老板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存在,他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原来他并不是按照版师的级别来定,而是与版师谈判而定的,谈判能力强的,底薪就高;相反,谈判能力差的,底薪就低。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底薪高的

设计师其工作业绩也不比底薪低的同级设计师好,这自然就会产生不公平的问题。

因此,成都制鞋企业还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否则,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加盟。

4.企业基础设施中的财务管理活动薄弱。企业基础设施由大量活动组成,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政府事物和质量管理。在这些活动中,成都鞋企比较薄弱的活动在于总体管理和财务管理。成都制鞋企业大多数是从作坊式的工厂发展起来的家族企业,在这样的企业里,许多关键岗位,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岗位是由“亲戚们”担任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大了、业务多了、管理也更复杂了,如果这些“亲戚们”还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那是比较好的情况。但关键是,许多企业都会出现这些“亲戚们”不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的情况。于是,就会导致这样的问题――总体管理不善,财务不规范甚至是混乱。

5.企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从成都皮鞋企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业主整体素质不高,当初创业是为了谋生,以赚钱为目的,根本谈不上企业战略。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视利润为第一目标的企业发展指导思想,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成都皮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根据价值链理论,在价值链系统中,企业各项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既可以来自单独活动本身,也可来自各活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企业内部各活动的联系,也包括企业与外部各单位的联系。

通过上面对成都皮鞋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薄弱环节,如图2所示,这些薄弱环节说明了企业竞争力的劣势所在。这些薄弱环节也正是我们提升成都皮鞋企业竞争力的突破点。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带来便利。由于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低端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常面临资金约束的问题。成都皮鞋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足,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他们获取资金的途径太多是通过民间借款。这一方面会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与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的规范。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都皮鞋企业应抛弃老板娘或亲戚管财务的模式,规范财务制度,这样有利于融资,解决资金链的问题。比如,2008年12月,成都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就包括信贷方面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为鞋企融资提供方便条件。但是,如果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财务制度和财务数据,要想获得贷款也是很难的。

2.产品创新。成都鞋企不能再恪守低价格、低技术、低水平的经营之道,必须注意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扩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只有不断创新,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产品创新是提高产品档次,打开市场的利器。皮鞋产业是一个充满时尚元素的产业,成都皮鞋企业要跳出以量取胜和以价取胜的竞争策略,应在产品设计上狠下工夫。另外,产品创新不仅是款式创新,而且要注重鞋材的创新,如材料的环保性,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

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属于自已的品牌。尽管在这方面,政府也出了大力气,比如,中国女鞋之都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以“中国女鞋之都名品连锁店”为统一标志,开建“中国女鞋之都名品连锁店”,并计划在四川建10个左右的连锁店,同时还将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试点。但是能进入这个统一标志连锁店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10来家企业,这也只是政府扶持企业的一个举措,而对于众多的鞋企来讲,还要立足于建立并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

4.合理定位产品,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成都大多数皮鞋企业以做外贸订单为主,在市场开拓和营销活动方面非常薄弱,当国际市场出现动荡时,应及时地开拓国内市场。

成都皮鞋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资源、产品的特点、市场潜力、竞争情况等因素,对皮鞋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选择性地进入一个或几个东部沿海企业不具备优势的细分市场,以便能更好地制定市场开拓计划和营销方案。

当大多数的鞋企业还将目光盯在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另外,中国的脚型也是千姿百态的,当别的企业还在区分欧洲码,美国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研究一下东北脚、西北脚、西南脚的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寻找市场空白点,寻找当前还没有竞争对手的“蓝海”的基础。

5.加强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联盟。价值活动的联系不仅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而且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如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这往往影响企业活动的成本与效益。

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之间的各种联系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机会。通过影响供应商价值链的结构,或者改善企业与供应商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和供应商双方受益。因此,成都鞋企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改善相互关系,建立较为稳固的鞋材供应基地,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提高成品鞋的质量,这些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成都鞋企业也应加强与销售商的合作,因为销售渠道管理在构建企业价值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加销售量、降低企业的成本、产生现金流;销售活动进行的各种促销活动还可以提高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差别化。

参考文献:

[1]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12).

[2]李玉刚.战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黄丹.论我国制鞋业的竞争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0).

第6篇

Abstract: Management and its innova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improv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 innovation in marketing and sales management, procur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nchmarking and green management concepts.

关键词: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绿色管理

Key words: management innovation;core competence;gree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26-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力集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管理及其创新正是将这些来源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因素。

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之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多方面的扩展,Mckinsey&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知识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本文将其界定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能使整个企业保持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成果。

核心竞争力作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特殊能力,有它自身的特征如下:①有用性。指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带来较大的最终价值。企业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最终还要由用户来评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都必须使产品具有用户认可的实用价值。如英特尔公司的中文界面操作系统为大量电脑用户带来了快捷和稳定的超值享受。②独特性。指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高的进入壁垒,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份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越可以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③叠加性。即两项或多项核心能力一经叠加,便可派生出一种新的核心能力,而且这种新的核心能力往往不止是原来几项核心能力的简单相加,而类似于管理学中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2 中国企业竞争力现状

影响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多种因素有:技术创新能力、经营决策,营销网络等等。但是现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体制和机制。现阶段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从体制方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产业布局及企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没有集中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而是面铺得太广、点设得太多,甚至广泛存在于一些没有优势的领域。第二,垄断行业的改革滞后。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但是这方面的改革滞后,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还没有起步。第三,公司治理效率很低。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我们国家对于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革的进展缓慢,投资主体多元化远没有达到,包括上市公司。另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之间的制衡关系、协调关系也是非常不完善的。

以上这些体制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影响到经营决策怎么更加适应市场变化。共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今后有许多方面努力,需要在体制改革方面做文章,针对上面的问题,推进和深化改革。

要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从各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工作。本文从管理创新视角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创新策略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联系的一种能力。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包括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重新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本文以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视角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类创新。

3.1 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 基于市场营销和销售视角的管理创新,即依托市场营销理念并对企业进行管理,是将具有战略性的营销目标视为一个项目,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分解为多个互动的工作任务,并用专业的项目管理方法优化管理的模式。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多变,迫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来指导市场营销实践。目前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管理主要障碍有:决策部门支持不力,营销管理人才匮乏,组织基础薄弱,监控制度不够完善及营销管理文化缺失等。营销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快速多变的营销环境,使得营销管理面临的变化增多、不确定性加大,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业务活动中交叉增多、相互依赖性增强。面对不断更新的环境,迫切地需要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加快现代管理改革的步伐,提高营销管理水平。面向团队、面向成果、面向变化的,把传统管理职能与营销管理职能有机融合,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本质上需要全员参与,强调团队精神,讲求沟通与合作。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2 将企业信息化引入管理创新机制中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目前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为: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如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经理信息系统等;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因特网(Internet)、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

将企业信息化引入管理创新机制中,可尝试通过这些途径:①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就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主要指企业对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顾客所进行的精致化整合,以达到市场、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同步化。管理的目的旨在使企业较科学地管理由中间商,到产品,到客户的整个过程,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快捷便利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越企业界限的集成管理模式,将整个采购和供应链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③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企业组织的虚拟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企业内部的虚拟化是指将企业一些传统的运作方式改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运作,以实现企业组织的虚拟化,如网上证券交易。它具有交易功能,而这种交易完全是无形的。使企业商务运作实现交易无纸化、直接化,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更快、更准确地传递信息,改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3.3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只有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培训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体现为:①传统培训转向“激励”培训。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传统培训只要员工的工作年限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参加,而激励培训需要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某一岗位、某一层次的水准才可获得。②强化培训质量。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培训的结果是使用,检验培训效果的唯一途径就是看其在岗位上发挥的作用是否得以提高,在强调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过程中,强化岗位考核,以业务绩效考核为基础,把学习培训目标和绩效贡献率做为考核内容,从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及劳动生产力。

3.4 引入标竿管理 其含义有二:一是寻找本行业世界优秀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二是通过不断地与优秀的“标竿企业”相比较,有系统地改善与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和竞争力。其发展态势有两个特点:第一,企业营运引入标竿管理,并将自己塑造为本地标竿企业。通过塑造自己为标杆,有动力和压力保持不断向上的状态;第二,在标竿的选择上,强调自成一格。有的侧重在管理流程上,有的侧重在工艺流程上。

此外,还有绿色管理的兴起。绿色管理是企业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形成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服务、引导社会绿色消费、树立企业绿色形象等等。在企业管理方式上,一是倡导绿色设计;二是采用先进技术,向清洁生产转移。

4 结语

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个持续进展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管理来保证其实现,而管理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长期从管理思想理论、管理制度、管理具体技术方法等层面持续不断创新,以期促进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S.贝特曼.斯考特・A.斯奈尔.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金河.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创新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2009,(9):259-260.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在商业领域中,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peland(1923)和Churchill(1942)的研究。从那时起,学者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关于顾客忠诚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行为论: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认为顾客忠诚是对产品或服务所承诺的重复购买的行为,这种形式的忠诚可以通过诸如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衡量。第二类是情感论:基于情感的观点把顾客忠诚定义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偏好或依恋。测量指标有购买意愿、偏好程度等。第三类是综合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情感依恋和行为取向结合起来,认为真正的顾客忠诚应该是有着较高态度取向的重复购买行为。

二、三者的关系研究

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两两关系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意见,但是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下面这个案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者关系。

代顿·哈德森(Dayton·Hudson)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公司因为能够提供给顾客具有个性化的款式新颖、领先潮流的产品而受到顾客的青睐。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以折扣闻名的低价零售店和一些产品的专卖店由于能够提供给购买者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代顿·哈德森连锁店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和挑战。公司决定实施“金卡计划”以重新获得顾客的信赖。

公司管理层依靠对顾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细心观察,在顾客购物的过程中,积极的留心每个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过细致地观察,研究小组发现,顾客们最关心的是与店员的充分交流,顾客希望店员能够与他们一起分享商品信息,甚至一些小的不被注意的细节也能够赢得顾客的好感。所以公司最终决定充分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一些费用不是很高的软性优惠条件:比如赠送一张上面有有关流行时尚信息的新闻信笺;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即将要销售的产品信息;一张金卡:购物时附带的一些优惠,比如免费包装,免费咖啡,以及专为关系金卡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号码。此外,每个季度还为他们邮寄一些赠券。

在这项活动运作了一年的时间后,“金卡计划”取得了成功。随着销售额以百万美元的数量递增,“金卡计划”被公司认为是一本万利的举措,这项举措在获得顾客的商度忠诚方面实在功不可没,在今后的公司运作中,代顿·哈德森公司决定将这项运动的核心理念运用到公司更多的顾客身上。代顿·哈德森公司通过“金卡计划”成功地挽救了公司顾客的忠诚,而“金卡计划”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赢得了顾客的好感,提高了顾客满意,从而促使了顾客忠诚。

在此借鉴霍映宝、韩之俊对三者关系用PLS路径(PLS路径建模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HermanWord等学者提出,PLS路径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也称内生模型,它描述的是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又称外生模型,它表示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在外生模型中,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有两种形式,即外部模式和内部模式,也称之为反射模式与形成方式,前者的每个显变量与其隐变量成简单回归关系,后者的隐变量与其显变量成多元线性函数。)分析的结果。

霍映宝、韩之俊通过PLS路径建模,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服务质量即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效应系数为0.783,对顾客忠诚的效应系数为0.586,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作用明显大于顾客忠诚,而且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几乎完全是通过顾客满意产生的,因直接效应产生的效应仅为0.003,所以,三者的关系应为因果关系(见图1)。

三、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1、顾客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与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等于拥有市场。市场环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顾客、员工等因素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其中,顾客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无论是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还是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围绕顾客满意的竞争,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在顾客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其经营的对象,保持顾客显得更为重要。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等都是由顾客说了算,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再好,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顾客是否满意与忠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状况。

顾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利润而体现出来的。顾客的主观感受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有重大影响,这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证明。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对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在5年时间里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则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6.6%;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资产净值平均增加约6.46亿美元;企业若每年将顾客保留率提升5%,在5年内就可以将其利润提高25%到85%。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顾客满意、忠诚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顾客忠诚会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增强竞争力;顾客不满,有可能导致顾客抱怨,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顾客抱怨,就会导致企业现有顾客及潜在顾客的流失,进而使利润减少,企业竞争力下降。

2、顾客忠诚的价值

美国贝恩策略顾问有限公司在长期的企业咨询工作中发现:在知识和智力资本举足轻重的行业,处于同行业的各个公司之间的业绩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巨大差距的原因,用常规的市场份额、经济规模、单位成本等因素已无法解释,那么,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贝恩策划顾问公司通过对几十个行业长达10年的调查发现了人们所未注意和研究过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足以解释上述现象及其相互的数量关系,这个因素就是顾客忠诚。西方一些顾客忠诚领先的企业的大量实践证明,客户忠诚是企业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大动力之一。顾客忠诚的价值也可以用顾客保持率来体现,如果顾客没有流失,维持原来的顾客保持率,本身也创造了公司的较高业绩增长,那么,新增的业务和顾客保持率,将对公司产生持续增加的经济效果。

由于忠诚顾客与企业保持长期的联系,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加上顾客忠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拥有同一忠诚顾客群的现象,本企业顾客忠诚的增加意味着竞争对手顾客的流失。一旦形成顾客忠诚,竞争对手想要争夺市场,不仅要付出数倍于本企业维持顾客成本的代价,而且往往一事无成。因此,在竞争时代,顾客忠诚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的重要源泉。

3、顾客忠诚价值来源

顾客忠诚之所以产生如此高的经济效果,主要来源于两种力量。

(1)顾客增长效应

即忠诚对企业顾客存量的增长作用。假设两家公司,一家公司的顾客保持率为95%,另一家公司是90%,即前者的顾客流失率为每年5%,后者为每年10%。再假设两家公司每年的新顾客增长均为10%,那么第一家公司的顾客存量每年净增5%。而第二家为零增长。这样持续14年后,前者的顾客存量将翻一番,但后者将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可见,顾客保持率维持在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则企业的顾客存量每14年翻一番,倘若每年维持10%的增长,企业的顾客存量每7年即可实现成倍增长。

(2)顾客保持时间效应

这一力量往往在利润方面为企业带来更为直接和显著的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赚自每一顾客的利润与其停留的时间成正比。随着顾客保持年限的延长,投资回报率会以指数规律增长。

造成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顾客人均的营业收入增长效应。在大多数行业里,长期顾客对企业的贡献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就是延长顾客生命周期)。因为高度满意的顾客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并愿意为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付出额外的费用,使营业成本减少。长期顾客的服务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在已经建立信赖感前提下的交易行为会把供应商推荐给其他潜在顾客,因而在公司向新顾客进行营销推荐时成本几乎为零,从而间接地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当面临供应商合理的价格调整时,长期顾客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不会因一点小利而离开。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与提高顾客忠诚的对策

通过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关系的探索,我们知道,企业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达到顾客忠诚?

1、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使企业服务质量切实得到提高,首先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企业的一切设施、员工、工作程序都必须以是否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再造企业流程,强化服务的重要性,使员工真切体会企业生存、发展、繁荣的根本是顾客。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顾客的满意与忠诚,首先要做的,就是,贯穿一个理念——以顾客为中心。

2、培养员工的各方面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无论是优质的产品还是优质的服务,都是企业的人员创造的;另一方面,员工与顾客交往时的表现,即与顾客之间交流的言谈举止,也是决定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按照菲力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性利益,而且还包括情感性利益。情感性利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有形产品来满足,但是,很多情感性利益是在顾客与企业的交往和交易中由企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来满足的。所以,如果企业人员在与顾客交往中能使他们身心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顾客的情感性利益,就会激发顾客的购买动机,甚至获得顾客忠诚。提高员工的素质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培养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够至始至终准确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与顾客接触中应表现出礼貌、体贴,永远做到诚信、尽责、合理;培养员工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深入地理解顾客,并与顾客准确地沟通;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3、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使实现企业与客户利益关系共同体成为可能,CRM不仅能给顾客带来价值,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良好的CRM不仅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更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存的客户,而且还可使企业找回已经失去的客户。

CRM的核心是客户的资源价值管理: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保有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这也是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4、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企业提供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能体现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与众不同,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更能以特色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跟本上说,对手难以模仿与超越的服务质量、服务特色是企业设置的最好的转移障碍,这也是企业增加顾客忠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个性化服务有四个关键的步骤。

(1)识别企业顾客,并运用差异化分析。企业对顾客根据他们在消费方式上的某一两个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成为企业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消费群体,甚至是个别顾客。

(2)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对消费者进行归类后,就可以把他们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储备起来,作为现在和将来进行营销活动的数据基础,并在营销人员需要时能随时调出供其使用,这就是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这也是CRM系统的一部分。

(3)与顾客保持良性接触。只有经常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的营销提供方向,不管目标顾客有没有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都应该与他们保持良性的接触,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顾客做朋友,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

(4)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制定产品与服务。这可以说是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实施阶段,企业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都依顾客的需要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5、建立优秀的售后服务与反馈机制

售后服务包括免费送货、安装调试、保质、保量、保时维修等。企业提供良好的售后维修质量、良好的维修服务态度、合理的维修费用、方便快捷的退换服务都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对这些事情所做出的承诺,可以减轻公众的疑虑,提高公众的信任感。同时这种服务补救并不只局限于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存在瑕疵的弥补,企业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反馈,以追求持续的改进和永久的顾客满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Gronroos.C: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A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1994(2).

[3]CroninJR.、J.J.Taylor、S.A.:MeasuringServiceQuality:AReexaminationandExtension[J].JournalofMarketing.1992(7).

[4]Parasuraman.A.,Berry,L.L.,andZeithaml:RefinementandReassessmentoftheSERVQUALScale[J].JournalofRetailing,Vo1.67.

[5]汪纯孝、韩小芸: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第8篇

[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国内外;综述;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64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大致是波兹(Booz)在其《新产品管理》中提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并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英国戈波兹(Kuznets)等进而提出了戈波兹曲线数学模型,由此将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到定量分析阶段。弗农(Vernon)从国际化角度出发将生产划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

2国内外主要观点

G-K产品生命周期理。阿伯纳西(NAbernathy)和厄特拜克(James MUtterback)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经过对多行业及其创新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指出产品、工艺创新对产业演化的影响,这也称之为传统的 A―U模型。基于产业的发展又是动态改变的又进一步提出了改进 A―U动态关系模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金斯利(2000)研究表明,最优投资回报率和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而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融资结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刘戒娇(2003)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与竞争力的组合分析给出了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竞争力四点启示。郑声安(2006)证实,产业生命周期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也影响了战略制定的结果,即企业战略组合,并总结为,企业在其行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依据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战略加以调整。并对不同行业生命阶段的创新战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此外,他还认为各种创新战略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多种战略的配合使用可以产生最好的创新效果。

史忠良、何维达(2004)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兴衰转化规律,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一些主要产业兴衰及转化规律并针对其中的政策选择给予了论述;向吉英(2007)在产业成长一般轨迹具有S形曲线特征的前提下,探讨了 4 种描述轨迹的图式(包括逻辑曲线、龚伯兹曲线、限制性指数曲线、对数抛物线等)的特意性,他认为企业的成熟后期发生分化的五种类型――自然成长、发生替代、周期扩展、周期重复以及阶段扩展,并探讨了产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征,最后给出了判别企业成长阶段的判别方法,他认为除了定性分析还要定量分析,并对方法进行了简单举例;陈艳莹、叶良柱(2009)以产业演进阶段识别为中心,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和产业规模角度对产业技术变化量化研究进行了较为简要的阐述,并指出现有研究进展采用单一指标对产业严谨阶段定位往往会出现不可规避的问题,建议研究应多维度进行;杜剑(2009)通过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投资决策,产业生命周期分别为需求明朗和快速上升阶段、残酷竞争阶段、分化整合阶段、平衡与联盟阶段。

3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各项研究主要对以上的观点进行了检验,结论却各不相同。

Boldrin和Levine指出,创新性被更多产业所重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创新心理的流动也变得更加通畅,但也有一些企业并不是那么重视企业产品技术的创新,固步自封,受指责自己原有的产品。Klette 、 Kortum的研究表明,生产率的增长与创新活动的不同并无太强的联系,这意味着不进行创新有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营业利润,以及较高的类似品或提到品将大量存在,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性企业(模拟型)都可以分一杯羹。随着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加入市场,原有的市场份额无疑要被稀释。而到了产业成熟阶段,就会产生优胜劣汰,企业数量减少。为合理解释上述现象,Braguinsky等人建立了以上相似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企业模型,即有创新型企业和模仿性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由此来阐述以上现象,产业生命初期企业创新保持稳定或者较多,而在成熟阶段更注重多专利的保护。

就当是经验而言,已有很多对产业生命周期关于产业生命周期一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研究对此提出疑问。Floricel和Dougherty认为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演进也可以从影响知识生产和投资的机制及其限制条件来理解。并因此建立了一个能够容纳高速创新和超级竞争等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创新内生更新周期的三种模式,从而扩展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4简要评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新的经济形势与信息发展对原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最新的研究从创新角度出发弥补了旧的理论的不足,但是仍存在不足:早期的研究很少基于动态的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研究,静态的分析方法无疑是与社会与产业的发展不相一致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方法还是更适用于产业演化机制的。

参考文献:

[1] Cusumano M,Kahl S,Suarez FProduct,Process and Service:A New Industry Lifecycle Model[M].Massachusetts:MIT Working Paper,2006:228

[2] Hansen EStructural Panel Industry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8):774-783

[3] Boldrin M,Levine DAgainst Intellectual Monopol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4] Braguinsky S,Gabdrakhmanov S,Ohyama AA Theory of Competitive Industry Dynamics with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7(10):729-760

[5]Floricel S,Dougherty DWhere Do Games Of Innovation Come From? Explaining The Persistence Of Dynamic Innovation Patter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11(1):65-91

[6]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基于“S”型曲线的分析[J].学术论坛,2007(5):83-87

[7]陈艳莹,叶良柱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5):44-47

[8]郑声安产业生命周期特征与企业战略的关联分析[J].经济论坛,2006(9):70-72

第9篇

关键词 软件产业;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动态竞争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3-0047-08

一、引 言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因此学者们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学者的国际投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英国里丁大学的John H. Dunning指出对外直接投资能很好地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使得东道国希望借助贸易措施保护该国产业的想法失灵[1],Yothin Jinjara对美国跨国公司活动的追踪发现FDI会导致东道国的宏观经济风险[2],Lia and Liu通过对21个发达国家和63个发展中国家的30年间的数据分析,认为FDI会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3]。Solomon认为FDI会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4]。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我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产业安全问题。早期的研究也多关注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认为外商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或营销优势,通过兼并收购及投资方式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引发产业安全问题[5]。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不同的角度分析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其中得到最广泛认同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竞争力[6]、产业控制力[7]和产业环境[8]。也有学者指出知识产权风险是导致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9];王学人等认为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非均衡[10];王瑛认为国际分工是导致产业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11];李孟刚则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将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组织因素、结构因素、布局因素和政策因素[12]。这些影响因素多体现了外部威胁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构建了多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纵观现有的有关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考虑,却极少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实力等微观因素;然而,企业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较少涉及,但对于软件产业这样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而言,这些因素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产业,虽然产业安全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又有其独特性。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产业自身的特征及发展环境的变化,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外,现有的研究集中于从理论层面,缺乏实证分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软件产业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价等问题,有助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软件产业的特点,对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将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首次纳入考查对象,从产业动态竞争力的视角全面系统的分析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二、 软件产业的特征及安全问题的实质

1. 软件产业的特征

软件产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有许多明显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征:

(1)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人才是软件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因素。软件产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竞争优势。软件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具备大批素质高、结构合理的软件人才。Tschang通过印度软件产业的研究,认为充足的软件人力资源储备和政府扶持是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13]。

(2)自主创新能力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是软件业发展的关键资源,这些资源决定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软件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是中国软件企业打造企业品牌、进入世界市场的关键。自主创新能力是拥有知识产权的前提和关键,自主创新不足将导致核心技术的缺乏,继而导致无法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 软件企业的规模是影响软件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软件企业的规模是客户选择承包商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情况下,规模小的软件企业在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创新能力、价值创造等诸多方面难以与大企业抗衡。印度软件企业项目完成率高达90%,与印度拥有众多大规模软件企业密不可分,这也使得印度在全球软件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相比小的软件公司,大公司获取订单的机会更多。

(4)产业发展环境看,除了传统产业所依赖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外,知识产权保护和软件行业协会成熟度同样是影响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保障,软件的盗版现象是扼杀企业创新的首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数据表明,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例如印度软件业之所以取得世界第一的成就,与行业协会NASSCOM的帮助密不可分。

2. 软件产业安全的实质

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产业控制力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体现,产业控制力是实现产业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也得到业界共识。通常包括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等,然而现实中有控股权和控制权是有差别的。此外,产业控制力体现的更多是从静态的角度考虑问题,然而,产业安全的本质是动态变化的,反映的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例如一个现在看拥有控制力的产业,如果在动态变化中失去控制力,从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不安全的。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具有控制力的产业只有具有竞争力,才能拥有持续的控制力。

FDI可能导致东道国重要产业被外资控制,从而引发东道国产业安全问题的观点已引起广泛共识。然而对于成长期急需资金的产业来说是否需要限制外资仍然存在巨大争议,IDG投资经理对此就表示:“外资不是中国软件企业应不应该接受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经历的一个过程”。软件产业在我国属于成长期,国内软件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且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在此情况下接受外资有利于软件企业本身的成长与发展。从软件强国印度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外资金已占印度风险投资60%以上。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外资的股权控制率和市场控制率均远高于产业平均水平,但对于成长期的产业来说,这两者较高并不能反映产业的安全状况一定受到了威胁。相反,现阶段接受外资可能是我国软件企业快速成长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现有研究往往将产业中的所有企业同等对待,但产业中企业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发挥的作用和对产业的影响力有重大差别。例如,一个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些龙头企业如果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则产业从整体和长远看就是安全的。而一般企业即使缺乏竞争力或被外资控制,也不会对产业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在对某个产业进行研究时,将产业中的重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更为客观和公正。杨国亮认为把一个产业的全部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而不从重要性上加以区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14]。软件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领军型企业的作用,领军型企业通常具有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对于产业发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更重要的作用。因此,产业安全的实质是: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由本国资本所控制的重要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在国际竞争中具备动态竞争力,使该国的重要产业能够抵御外来威胁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围绕自主创新能力、软件企业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协会、风险投资与软件产业动态竞争力和软件产业安全,以及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关系建立研究假设。

1.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动态竞争力、产业安全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徐辉鸿认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产业安全的核心指标[9]。朱建民等的研究认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具有生成能力的基础[15]。软件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从而维护软件产业的安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a、H1b:

H1a: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1b: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2. 软件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动态竞争力、产业安全

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基础。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身上。打造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软件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软件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软件企业竞争力包括软件企业规模和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两个方面。

(1)软件企业规模。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均较高等问题,规模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并且易从技术创新的成果中获取更高的收益。研究表明:软件企业规模偏小导致软件开发方式难以实现标准化,管理难以实现规范化,软件质量难以保证。大规模企业不仅易于实现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且有助于管理的规范化和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软件企业规模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2b:软件企业规模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2)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软件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从打造规模和控制质量开始。为规范软件企业的开发流程,提高软件开发质量,软件企业应当积极遵守和推进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CMM/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软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专用通行证。麦肯锡的调查显示,全球第一个达到CMM5的印度软件外包提供商Wipro的软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达到了99.3% ,而在全球所有软件开发项目中,只有平均16% 能按计划完成。可见,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于软件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假设如下:

H3a: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3b:软件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3. 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动态竞争力、产业安全

知识产权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相比其它产业,知识密集型的软件产业更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两个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与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密不可分。美国为保护高新技术的产业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进行强有力保护的法律。而印度1994年开始修订的版权法,是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协议)基本原则制定的,对数据库知识产权、以源代码或目标代码表达的计算机程序、著作出租权的保护范围、权利限制与作品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严格界定和规范,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版权法之一。通过知识产权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印度软件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软件企业创新积极性受挫,影响风险投资进入的积极性,从而破坏软件市场次序和投资环境,对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假设如下:

H4a: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4b: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2)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世界软件业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越发成为软件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企业将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只有软件知识产权受到了尊重和保护,才能形成自主创新的环境,提高软件开发水平,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假设:

H5a: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程度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5b: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程度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4. 行业协会成熟度和产业动态竞争力、产业安全

在软件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和企业无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但行业协会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数据表明,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例如软件外包之所以取得世界第一的成就,与印度服务与软件外包行业协会NASSCOM的帮助密不可分。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6a:行业协会成熟度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H6b:行业协会成熟度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5.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产业动态竞争力、产业安全

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和资金两部分,软件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风险投资。

(1)人才状况。人才是软件产业的核心要素。一定规模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是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通常都拥有大批高水平的软件管理及技术人才,且相对比较稳定。印度和以色列近年来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拥有大批高水平的软件技术和经营人才,因此人才竞争力是衡量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软件成本中绝大多数是人力资源成本,因此,人力资源成本也是影响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人才状况是人才数量、技能、水平、结构、成本等的综合反映。提出如下假设:

H7a:人才状况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即人才状况的综合结果越好,产业动态竞争力越强。

H7b:人才状况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即人才状况的综合结果越好,产业越安全。

(2)风险投资的数量。软件企业中无形资产占绝大多数,并且软件业务具有高风险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软件企业很难获取风险投资以外的其它资金来源。就世界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软件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风险投资对美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已受到广泛认同,美国硅谷吸引的风险投资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1/3,使其成为全世界高科技创新的代表;而著名的微软公司也是得益于风险投资。印度通过大力发展和鼓励风险投资,解决了长期困扰印度企业的资金问题。可以说,发展风险投资是我国软件产业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8a:风险投资的数量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即投往软件业的风险投资越多

H8b:风险投资的数量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6. 产业动态竞争力与产业安全

产业动态竞争力指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拥有的持续竞争力,张其仔将竞争力分为静态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静态竞争力指“特定时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而动态竞争力指“不同时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反映的是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为衡量产业动态竞争力,本文使用内资企业规模增加值(Δs)、内资企业效益增加值(Δp)和动态显性比较优势增值率(cr)三个指标来测量。具体解释如下:

内资企业规模增长值用公式表示为:Δs=st+1-st,表示从t时期到 (t+1)时期内资企业的相对规模的变化。s=Sd /S表示产业中内资产业的相对规模。Sd 表示内资企业的总产值,反映内资企业的规模,可以用公式Sd=Cd ・Rd表示,Cd是企业数,Rd是企业的平均规模。同理,S=C・R表示产业的总规模。

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值是影响产业效益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劳动生产率产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力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本文用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值来衡量产业效益的变化。Pd表示产业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P表示产业所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则Δp=P■■/P■■/P■■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内资企业相对效益的变化。

产业安全是一个综合指标,一个产业安全与否,不仅要在纵向上考察不同时期的增加值率,分析内资企业的变化趋势。还需要与国外该产业的发展状况做比较。衡量一个国家某产业是否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最常用的测度指标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RCA=(Xi/Xt)/(Wi/Wt),式中Xi表示一国某商品出口值;Xt表示一国商品出口总值;Wi表示世界某商品的出口值;Wt表示世界商品出口总值。动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cr=RCAt+1/RCAt,指一个时段内的RCA指数与前一时段RCA指数之比,反映出一个国家某产业显性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出假设如下:

H9:产业动态竞争力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

四、实证研究

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择

本研究假设,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因此,本研究共设置7个潜变量,其中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安全是内生潜在变量,其余为外生潜在变量。根据前文对软件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目的对7个潜变量设置各自的观测变量,各观测变量的定义见表1。共设置了26个观测变量,将在后面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将对其进行测量。

2. 数据的处理

(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方法对软件产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SEM的特征,首先要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根据观测变量的要求设计了18个题目,对每个题目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法对受访者的主观认知进行测量。

在调查对象上,选取分成三部分:软件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校研究人员,企业主要选取福州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厦门软件园三个软件园区软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项目经理和知名软件企业的员工。行业主要选取福建省软件协会工作人员。高校主要选择软件研究相关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剔除无效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21份。符合SEM方法对大样本数据的要求。

(2)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目的是对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考察。数据的信度通常采用Cronbach's α的值来反映,通常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7时,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检验数据的效度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常用的检验参数有: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估计误差均方根(RMSE)和NFI(常规拟合指数)。利用Amos7.0软件,调查数据的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见,5个潜变量的Cronbach's α的值均大于0.7,说明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查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运行SPSS17.0和AMOS17.0软件,结果显示,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表明观测的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使用验证性因子进行效度检验时,一般认为拟合指数GFI、NEF、CFI的值越接近1,拟合度越好,通常要求大于0.9;而RMSE一般要求小于0.05。从表2的拟合度指标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拟合度指标GFI和NFI略低于0.9,但仍然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3. 结构方程分析

(1)路径分析。通过Amos17.0分析,得到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见表3。用C.R.指标对每一条路径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具体为通过P值对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进行判断。P值小于0.05表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值大于0.05则表明没通过检验。

同理,通过对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的分析和检验,出现了3条P值大于0.05的路径,分别是“inninn-3”、“ipripr-3”和“facfac-2”。结果表明,观测变量“产业集聚度较高,企业间沟通紧密”不能很好的解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软件行业关于版权问题的纠纷少”不能很好的解释“知识产权保护”,而观测变量“人才结构较为合理”对“生产要素供给”的解释力亦不够。

(2)模型的修正与检验。删除“inn-3”、“ipr-3”和“和“fac-2”三个变量,对观测变量重新进行编号,新的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系数见图2。

对修正后的模型再进行路径分析和评价,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路径系数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通过检验。对模型的评价显示模型修正后拟合优度有所改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3)影响因素作用分析。对修正后的模型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外生潜在变量对内生潜在变量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表5是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总的影响系数。

从潜变量之间的影响系数大小可以看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竞争力”、“生产因素供给”与“行业协会”是影响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几个关键因素。这几个因素对软件产业动态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企业竞争力”(0.59)、“自主创新能力”(0.47)、“生产要素供给”(0.29)、“行业协会”(0.23)、“知识产权保护”(0.15);对软件产业安全的直接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创新能力”(0.64)、“产业动态竞争力”(0.62)、“知识产权保护”(0.51)、“企业竞争力”(0.47)、“生产要素”(0.31)、 “行业协会”(0.23)。

五、结论和对策建议

1. 研究结论

本文从“产业潜在竞争力”的视角软件产业安全进行考查。体现了产业安全动态性的特点,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化的研究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协会、生产要素供给状况5个因素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影响。结论如下:

产业动态竞争力对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影响效果明显;

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和软件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效果显著;

软件企业竞争力对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影响效果较为显著;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软件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行业协会的成熟度对软件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软件产业生产要素(人才、风险投资)的供给对软件产业动态竞争力和产业安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2. 对策建议

从上述结论可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竞争力”、“生产因素供给”与“行业协会”均对软件产业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维护我国软件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新兴产业兴起和成长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行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由政府推动和引导的社会化行为。即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对于培育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可通过以下途径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①在加强现有政策执行力度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和推进新的软件产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通过政策保护和扶持本国幼稚型产业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之一;② 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软件业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和鼓励对软件产业的风险投资;③ 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人才优惠政策,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④ 制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通过法律条例的形式保护软件开发商的知识产权,提高国内软件开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水平。

(2)发挥软件行业协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软件产业要做大做强,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和软件企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一个对软件行业态势和发展方向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加强政府和产业间的协调和对话,打造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①行业协会应该强化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助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和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充当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②搭建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平台,推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③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和业务标准,建立和完善软件进出口技术标准体系。④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动态,组织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3)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企业是产业的微观主体,因此软件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软件企业身上。美国学者John N Ellison等对美国的产业安全进行研究时,反对给产业大量补贴,而是建议让企业自己去解决问题,认为增强竞争力是企业自己的事。软件企业可从以下方面提升竞争力:①软件企业应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如设立自己专门的技术开发中心,培养自己的R&D人员,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增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注重产学研结合的开发模式,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② 规范管理过程,提高软件质量。一方面,软件企业应积极遵循国际标准,积极推进ISO9000和CMM的评估和认证;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应认真学习跨国软件企业在运营管理、软件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③ 扩大企业规模,打造企业品牌。为扩大企业规模和影响力,企业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如:与其它软件企业合作扩大自身实力;发展与客户关系,发展长期合作;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开拓国内外市场等。

[参考文献]

[1] John H. Dunning Globalization,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98.

[2] Yothin Jinjarak,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croeconomic risk[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conomics,2007,35(3): 509-519.

[3] Li,X.,Liu,X..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 increasingly endogenous relationship[J]. World development,2005,33(3):393-407.

[4] Solomon,E. 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Host Country Factors and Economic Growth[J]. Ensayos Revista de Economia,2011,30(1),41-70.

[5] 祝金龙,解志韬,李小星.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9(3): 57-61.

[6] 郑宝华,李东,曹泽,等.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安全成因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8(4): 75-78.

[7] 卜伟,谢敏华,蔡慧芬. 基于产业控制力分析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 62-66.

[8] 白彭.中国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8):15-16.

[9] 徐辉鸿. 产业安全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要素分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6-20.

[10] 王学人,张立.产业安全问题制度非均衡成因探讨[J].求索,2004(4): 18-20.

[11] 王瑛.论产业分工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4): 44-49.

[12]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第三版)[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3] Tschang 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kills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 the Indian Software Industry[Z]. ADB Institute Working Paper,2001.

第10篇

区域品牌次品市场成因及质量改善机制的探讨

天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外包服务商的管理

借鉴OECD国家税制,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税制结构

虚拟企业战略执行力评价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研究视角

构建客户忠诚度模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离职动因分析及对策

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纺织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

论制度包容性增长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新经济下我国电信产业管制政策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分析

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基于剩余收益的企业价值评估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

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环境综述

我国IPO定价多因数模型设计实证研究

大、小股东和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

本刊稿约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有效需求理论的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研究

走出内外环境的困扰推动和实现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探析——基于“创新—知识人”假设的认知视角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和实践:回顾与展望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影响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的顾客忠诚培育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熵权法综合评价研究

我国农村市场流通问题研究

后危机时代应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制约消费扩张的制度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经验借鉴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供销合作社的流程再造

论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制寿险营销模式:现状评估与改革建议

从基金经理高流动看基金公司的制度创新

美国市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反应研究

突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委托理论的家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企业家生命周期战略演化研究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互动分析框架的理论模型构建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公共项目的社会影响后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实现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对外贸易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税政管理博弈均衡分析

我国增值税转型分析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探析

商品房成交量下降的供求原因

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 企业绩效 企业文化 员工满意度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Corporate Cultur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Research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WANG Yuanfeng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manage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are of great help. Autho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review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corporate culture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were explored.

Key words corporate performance; corporate culture; employee satisfaction; research

1 研究的背景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适时的生存,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适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绩效,指引企业正确运转与管理,同时,企业文化的塑造对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员工的离职率、企业的绩效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制定要高瞻远瞩,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持续发展,可以遍布于企业的任何一个角落,比如企业的宣传栏、报刊、企业员工手册、办公区域直至员工内心。

2 企业文化的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即表层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环境、厂容、厂貌、设备、企业标志、广告形象、企业家形象、产品造型包装等等;第二个是行为层文化,即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销售商等方面关系的行为;第三个方面是制度层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这些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顺利实现;最后一个层次是核心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战略、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这四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一个整体。

黄凤岗在《引领央企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必须要健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价值理念切实融入企业管理;为了让企业内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还需要多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如果企业内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高,对企业的目标战略认知度高,企业的发展自然就好;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黄全花在《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中指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每个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企业文化不同的含义,主要从文化的构成要素、价值观和行为角度、为了强调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从经济性的角度也给企业文化进行了定义,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次,它是由内而外形成的。

何载福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中从企业实践的角度定义企业文化,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群众意识,商品的品牌意识、企业用人理念、商品营销理念等方面,认为重视企业文化能够不断培育市场观念,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倡导企业创造效益观念,舟求效益与价值最大化原则,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商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观念,增强科技投入,注重人才观念,充分了解市场动态,树立信息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不断进步。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管理,指一个企业站在企业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愿景,是一个企业的特有形象,企业内所有组织成员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长期生存发展而树立形成为全体员工所遵守、认同的一种基本信念和认知,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征。

3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绩效是指企业内所有员工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目标而实现的一种价值观和业绩,企业绩效主要包括绩效指标体系、考评运作体系和结果反馈体系。企业文化与绩效存在正负相关的关系,企业要想百年常青靠的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而企业最终管理是归结到人的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管理成正相关的关系可以使企业不断提高绩效。具体表现在:

(1)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文化是一种积淀,真正留住人才需要企业制定公平的奖励机制,运用公平的理论不断激发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人才,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运转的一种导向,把有关“人”的各项事宜,如:岗位说明书的制定、奖励机制、个人劳务报酬、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方面。为了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达到利润最大化,最终让企业文化成为无法比拟、具有独特性的被企业全员认可的一种的精神。

要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加强对企业中高层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市场经济素质,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同时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制定企业文化时要进行企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使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清晰。企业不仅要设定短期目标,更要制定长期战略,长期目标一旦确定,需要企业的所有资源要与目标相匹配,而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也需要围绕长期目标进行。所以,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使企业步上良性循环轨道,让员工有归属感、安全感愿意与企业付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绩效。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成功的绩效管理首先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

(2)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关系,提高绩效水平。企业绩效包括领导、员工、设备等诸多方面,员工的报酬通常比较具体,但是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好量化,因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际上并不完备。当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奉献程度,企业为了遵利润最大化,需要运用企业文化不断激励员工,在管理上进行分层控制,通过奖励制度来改善激励员工。

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要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以价值观和客户导向,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企业在既定的目标下不断的变革创新,提高领导的魅力,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改变企业财务状况,增加企业员工工作氛围,以顾客为导向,以员工为根本,提高员工工作激情,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4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的重点建设工作,要想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或产值最大化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若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其成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做到企业文化更快更长久,是一项很难的工程,笔者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凤岗.引领央企文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3(19).

第12篇

【关键词】 环境管理; 信息披露; 环境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

随着“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增强,企业环境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充分意识到企业对于保护环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应该将环境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战略中。相应地,学术界关于环境管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细致,从论述环境管理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开始,逐渐扩展到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评价等方面,为企业自愿进行环境管理以及国家有效进行环境监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针对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论证,最终形成三种观点: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负相关、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以及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1.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负相关。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是对立的关系,企业如果对其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处理,就必然会在生产中增加投入,导致企业整体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实施环境管理会导致企业财务绩效下滑,丧失竞争优势(Freeman,1994)。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环境管理必然增加企业的负担,虽然企业可能会采用新技术,但其利益不足以抵消成本的增加(Palmer,1995)。部分学者还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Cordeiro and Sarkis,1997;Brammer and Brooks,2005)。秦颖、武春友等(2004)选取意大利、荷兰及我国造纸行业的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时期的观点,主要还停留在静态分析阶段,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正相关。与传统学派的观点相反,修正学派认为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关系。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愿进行环境保护,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品牌知名度,获得环保认可的新产品可以率先进入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因而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是“双赢”的。优秀企业是先从遵守环境管理条款开始,逐步转变为积极实行环境管理方式的,这种改变需要经历危机模式、成本模式和永续企业模式这样一个过程,而最后一种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双赢效果的实现。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主动实行环境管理可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促使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可以部分或全部抵销企业环境管理支出。另外,企业主动进行环境管理还可以减少来自于政府的控告与罚款,使企业股东权益和销售业绩有显著增长(王立彦等,2004;王鲜萍,2007)。因此,企业大力执行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改进、利润的提升,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3.无论是传统观点还是修正观点,两者皆认为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方面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一部分学者却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环境管理与财务绩效之间并未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Rockness,1986;Jaggi and Freedman,1992)。环境管理并不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环境管理与企业的竞争力之间并不存在一种规律性的变化关系,因而,环境管理强度的提高不会导致企业竞争力减弱。张友国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执行排污收费政策仅使经济增长下降0.06%,其影响十分有限,因此,环境管理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顾虑应消除。刘承娜(2008)引入环境利润概念作为联系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纽带,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天津荣程联合钢铁企业为例进行分析,指出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函数曲线关系呈倒U型,环境绩效主要受治污技术、法律法规、消费者偏好、环境披露情况、环境质量标准、企业管理者和环境规则制定者对环境风险的偏好等六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通过对重要因素的改进,企业可以在不损害财务绩效的前提下实现环境绩效的提高。以上观点表明,环境管理并不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致使企业财务绩效下滑,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实施环境管理策略,保护环境资源。

二、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且理论与实证也都表明了环境管理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至少环境管理的实施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基于此,企业应主动进行环境管理,定期披露环境相关信息。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力、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力主要源自于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企业率先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博取公众好感,从而超越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时,应围绕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义务与责任,公司的潜在环境风险,已发生的环境事故赔偿,企业的环保战略,企业已实施的环保措施,企业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披露。企业要提高环境声誉,不仅应该对环境信息进行定量披露,还应该进行定性披露,对于股东和公众而言,定性披露比定量披露更重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程度主要受公司的规模、政府监管力度、行业特点和董事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Trotman和Bradley(1981)通过对澳大利亚企业年度报告的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数量成正比,公司规模越大披露的信息就越多,披露的项目也越全面。耿建新、焦若静(2002)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只有依靠法律制度加以约束,企业才能够进行更加详尽的环境信息披露。沈洪涛等(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董事会规模也同样是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环境信息披露就越详细。王建明(2008)区分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发现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高,究其原因还在于政府的监管力度很大。李慧、尚会君、朱金凤和赵红雨等人也持有相同观点。

三、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环境绩效评价是指“企业通过选择参数、收集和分析数据,依据环境绩效准则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以检测其在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帮助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绩效进行决策的过程”。国外最早提及环境绩效评价的是美国环境保护署1969年公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关于推动产业界采用系统化环境影响评估程序》,接着挪威Norsk Hydro公司于1989年了全球第一份环境报告。自此,学术界开始展开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建立国际统一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目前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环境绩效评价报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ISO14031)、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益评价标准以及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确定的8个关键性的环境业绩指标。《环境绩效评价报告》列举了7种行业、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内容涉及能源、空气、水、生态、土地、废物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运用16个核心指标和19个附加指标对生态系统、土地、空气和水等方面进行了评价;ISO14031设立了一个包括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和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环境绩效指标库”,其中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和操作绩效指标;生态效益评价标准提出了生态效益指标的基本公式,并区分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使不同行业间环境绩效可以进行比较;ISAR确定的8个关键性的环境业绩指标包括环境影响最终指标、潜在环境影响的风险指标、排放物和废弃物指标、投入指标、资源耗费指标、环境资本性支出和运营成本等指标。以上这些评价标准各有侧重,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基本涵盖了生态系统、水资源、空气、土地等方面,综合考虑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研究成果非常丰富,Kortelainen(2008)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Magnus Lindmark等(2003)运用方向距离函数法、Lee(2008)利用分阶段的线性回归法、赵茜等(2012)运用平衡计分卡法、易娅娅等(2012)运用生命周期法、祝源等(201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在众多评价方法中,哪种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应依据采用的评价标准,结合行业的特点,使用适宜的评价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Freeman.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Performance on economy and market Performance of Pulp and Paper firms[J].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1994,19(5):697-713.

[2] 秦颖,武春友,翟鲁宁.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8):111-117.

[3] Porter M E,Vander L C. 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5):120-134.

[4] Berry and Rondinelli. Investor Relation to Corporate Social Accounting[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8,11(l):29-40.

[5]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106.

[6] 赵细康.中国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4,2(1):57-63.

[7] 张友国,吕立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中国的环境及环境政策的影响[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5(3):41-46.

[8] 刘承娜.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 Gray.Constructing a Research Database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by UK Companies: a Methodological Note[J].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1996(2):78-101.

[10] Jerry.G. What Companies Are Reporting [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6:172-183.

[11] Hasseldine J,Salama A.I.and Toms J.S. Quantity versus Quality: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on the Reputations of UK Plc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5(37):231- 248.

[12] Trotman,K. T. and Bradley,G. W.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 Accounting [J].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1,6(4):355-362.

[13] 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43-47.

[14] 沈洪涛,李余晓璐.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6):51-57.

[15] 王建明.政府采购信息披露规范问题研究——基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视角[J].财政研究,2008(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