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泌尿系统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7:18

泌尿系统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绞痛、肾积水症状,术前经CT、B超、静脉肾盂造影等辅助检查手段确诊,同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以及由结石以外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8±5.5)岁。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肾结石患者2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9例,膀胱结石18例,结石直径介于0.6~2.5cm。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9.4±5.8)岁。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肾结石患者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18例,结石直径介于0.5~2.6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结石大小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首先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积极采取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待患者病情缓解稳定后在B超定位引导下进行ESWL治疗,控制冲击频率在0.8s/次,碎石电压控制在9~14kV,每次震波碎石冲击应控制在2500次以内,两次间隔震波碎石治疗时间应超过3d。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3.1术前护理

1.3.1.1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初次进行ESWL治疗担心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常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慌等心理变化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多介绍碎石室的环境以及注意事项,尽可能消除环境给患者带来的陌生、不安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予以疏导,最大限度的排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其次可以让手术较成功,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专科护理措施)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排石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石时间以及尿路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ESWL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3.1.2皮肤及肠道准备

术前应嘱咐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为了加快冲击波传播来提高碎石成功率,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应进行常规备皮处理。为有效避免粪便阻碍、肠内积气对冲击波传播的影响,术前3d应嘱咐患者禁止饮食鸡蛋、瘦肉、豆制品等容易产气食物。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术前1d应进行清洁灌肠处理,术晨应禁食。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术前1h应饮500ml左右温水来适当充盈膀胱,便于超声定位。

1.3.2术中护理,疼痛护理

在碎石治疗过程中,由于体外冲击波聚集的直接冲击,患者常常会感觉到恶心反胃、疼痛等不适感,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整个手术过程,多与患者交谈、聊天,通过聊聊患者童年的美好记忆、未来的憧憬等语言诱导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指导患者调节呼吸节奏来缓解紧张感,也可以放一些舒缓、愉悦的音乐,平复患者过度应激反应状态,让患者产生一种安宁、平和、放松的心境,进而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1.3.3术后护理

运动和护理。术后应根据患者结石部位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促进结石的排出,对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可以建议慢跑、跳绳、蹬楼梯、羽毛球、等慢动作运动。若患者年龄较大,可以借助扶椅背做一些抖动动作。同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盂以及中肾盏患者应将上半身抬高,取头高足低位,并协助患者拍背促进结石排出;右肾结石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左肾结石患者应取右侧卧位;肾小盏结石患者应取头低位;若肾结石较大,术后应取平卧位以及侧卧位交替方式。若患者结石短时间内同时排出较多,应卧床休息,并将臀部适当抬高,防止排石过快而形成石街,必要时可沿着输尿管逆向按摩腹部,使结石随尿液缓慢排出。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体内结石完全被粉碎,并排空。②有效:体内仍然存在残余结石,但残石直径在3mm以内,需要再次手术才可完全排空。③无效:体内残余结石经复震治疗3个月后,仍然未排空。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排石时间

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石时间以及尿路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

3讨论

ESWL是一种主要通过体外聚焦冲击波来击碎体内结石并使其随体内尿液自然排出的非手术疗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大大提高了ESWL的碎石成功率以及排石率,ESWL已经成为泌尿系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ESWL碎石成功率不仅与手术碎石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同时也取决于患者体内结石部位、大小、性质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耐受能力。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很多患者对ESWL治疗缺乏一定的认识,配合不佳、心理紧张、恐惧、慌张等心理变化会激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增加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含量,使患者血压升高,也会扰乱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而影响治疗。因此对行ESWL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舒适、放松的心态,让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也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本组研究表明,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配合精心护理干预,血尿、腹痛、尿路感染以及排石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P<0.05),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国内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气腹;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由于CO2通过腹膜血管吸收,使体内CO2增加、呼吸末CO2分压明显升高,易致高碳酸血症,并可引起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本文通过调整麻醉机呼吸参数适当过度换气以增大体内CO2排除量,使呼气末CO2分压降低,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泌尿系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50岁,无心肺疾患,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以咪唑安定2~3mg、芬太尼0.2mg、异丙酚1~2mg/kg、维库溴铵6~8m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用异氟烷1%~2%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麻醉。设定呼吸参数TV=10ml/kg、f=10tpm、I∶E=1∶1.5。A组术中维持呼吸参数不变。B组术中根据PETCO2高低随时调整呼吸参数(TV=6~8ml/kg、f=12~16tpm、I∶E=1∶2),维持PETCO2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密切监测ECG、BP和呼吸参数的变化,记录插管后10min(气腹前)、气腹后15min、30min、45min及放气后5min的PETCO2、Paw各项数据(两组气腹压一致均为13~15mmHg)。

1.3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数据,应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前后监测PETCO2、Paw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气腹前PETCO2、Paw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腹后各时点监测值与气腹前比较,两组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变,PETCO2、Paw升高,较气腹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至气腹后5min,PETCO2、Paw在气腹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可看出B组气腹后PETCO2、Paw监测值较A组低,两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组虽上升,但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表1气腹前后各监测数据变化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临床各科。泌尿系统腹腔镜手术时需建立人工腔道,充入CO2造成人工气腹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和提供手术操作空间;而CO2气腹对人体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产生较大影响。由于CO2气腹时使腹压升高导致膈肌向头侧移位,胸腔压力升高,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压升高所致;同时由于腹压和胸腔压力升高,压迫外周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静脉血回心阻力加大,使血压升高;另外,CO2可透过腹膜吸收而使血中CO2浓度增加,致PETCO2升高;血中高浓度CO2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并引起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1~3]。由于CO2气腹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围手术期要加强监测,麻醉方法以气管内全麻控制呼吸为好。可通过适度的过度通气来排除体内过高的CO2,主要可通过提高每分钟通气量来实现,其方法有增加潮气量,加快呼吸频率。CO2气腹后肺的容量减少、顺应性下降、手术等增加潮气量会使Paw进一步上升,有增加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而不可取。本文B组通过监测PETCO2,根据其高低来调整呼吸参数。通过减少潮气量、增大呼吸频率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而适当过度通气,从而使PETCO2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PETCO2、Paw都较气腹前升高,但A组上升更高(P<0.01)。所以,根据监测指标的动态变化,尤其是PETCO2和Paw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呼吸参数以维持PETCO2和Paw的相对稳定,达到维持围手术期呼吸循环的目的,从而减少气腹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0-1368.

第3篇

1.尿液检查

尿液常呈酸性,尿蛋白阴性,有较多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约50%~70%的病例可找到抗酸杆菌,以清晨第一次尿液检查阳性率最高,至少连续检查三次。但是由于包皮垢杆菌、枯草杆菌等也是抗酸杆菌,容易与MTB混淆,故该检查阳性也不应作为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的唯一依据。尿MTB培养时间较长(4~8周)但是准确性高,阳性率可达90%,因此对泌尿系统结核尤其肾结核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2.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CT和MRI等。这些方法不仅对确诊泌尿系统结核及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预后的监测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X线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等。前者能够见到病肾局灶或斑点状钙化影或全肾广泛钙化,后者可以了解分侧肾功能、病变程度和范围,对肾结核治疗方案的选择必不可少。早期表现为肾盏边缘不光滑如虫蛀状,随着病变进展,肾盏失去杯形,不规则扩大或模糊变形。当肾盏颈纤维化狭窄或完全闭塞时,可见空洞充盈不全或完全不显影。肾结核广泛破坏致使肾功能丧失时,病肾表现为“无功能”,不能显示出典型的结核破坏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如果尿内找到结核菌,静脉尿路造影一侧肾正常,另一侧“无功能”未显影也可以确诊肾结核。逆行性尿路造影可以显示病肾空洞型破坏,输尿管僵硬,管腔节段性狭窄且边缘不规整。超声对于中晚期病例可初步确定病变部位,常显示肾结构紊乱,有钙化则显示强回声,也较容易发现对侧肾积水及有无膀胱挛缩。CT对中晚期肾结核能清楚地显示扩大的肾盂肾盏、皮质空洞及钙化灶,三维成像还可以显示输尿管全长病变。而MRI水成像对诊断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有着重要作用。当双肾结核或结核对侧肾积水且静脉尿路造影显影欠佳时,这两种方法有助于确定诊断。

3.膀胱镜检查

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浅黄色结核结节、结核性溃疡、肉芽肿及瘢痕等病变,以膀胱三角区和患侧输尿管口周围较为明显。结核性肉芽肿容易误诊为膀胱肿瘤,必要时需取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患侧输尿管口可呈“洞穴状”,有时可见浑浊尿液喷出。但是当患者膀胱挛缩容量小于50ml或有急性膀胱炎时不宜行该项检查,应选择其他方法以辅助诊断。

二、横跨在现有技术与泌尿系统结核临床诊断需要之间的鸿沟

临床治疗中延误泌尿系统结核诊断的原因常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满足于膀胱炎的诊治,长时间使用一般抗感染药物而疗效欠佳时未进一步追查引起膀胱炎的原因;其二是发现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尤其附睾结核时,因不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常与泌尿系统结核同时存在从而未做进一步的检查。实验室检查方法中延误泌尿系统结核诊断的原因常有以下几种:首先由于MTB生长缓慢,尿液样本进行菌培养虽然特异性很高,却来不及为正在发病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指导;其次,泌尿系统结核在疾病进展早期很少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灶往往蔓延至膀胱时才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这也会导致患者延误就医;并且活动性泌尿系统结核在早期阶段尿液中可能呈现低细菌视野,这就经常导致尿液涂片镜检和其他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偏低;除此之外,缺乏可靠和经过验证的MTB生物标记物也阻碍了结核病包括泌尿系统结核诊断方法的发展。因此理想的泌尿系统结核实验室诊断方法应具备以下几点:

(1)灵敏性和特异性高;

(2)成本低;

(3)能够早期发现及治疗预后监测;

(4)检测标本的多样性,包括可以检测出涂片镜检阴性或耐药病例;

(5)可以检测多重生物标记物;

(6)有利于对泌尿系统结核进行野外及家庭医疗服务。

三、什么是结核病诊断的纳米/微流体技术

伴随着纳米技术和微流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检测MTB的生物传感器应运而生,这预示着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应用纳米技术和微流体技术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笼统地讲,一个生物传感器平台包含有一个分析装置,这个装置安装有一个生物传感器,此传感器在感官领域会对理化反应起改变。这些传感器的反应原理大致是基于检测整个菌体,免疫应答时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或者分子生物学中的核酸杂交等。根据这些反应原理的分类,以下介绍若干种现有检测MTB的生物传感器以及分析其是否有潜力应用于泌尿系统结核病的诊断。

1.基于检测抗原/抗体/整个菌体的生物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主要包括质量/电压检测技术、光学检测技术、芯片磁共振(NMR)生物传感器、声传感器、酶联免疫传感器、共振镜免疫传感器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主要针对MTB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整个菌体的检测,通过实时观察及监测MTB细胞的特征或测量因MTB生长引起的培养基电导率的改变以证实MTB的存在。虽然这些方法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显示的了快速、简便、灵敏性和特异性高、免标记等优点,但是昂贵而精密的仪器设备、复杂的操作甚至费力的菌培养过程使得这些方法仅适用于配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为其研究提供依据,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甚至更为落后地区开展这些技术的普遍应用。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就诊时往往病灶已蔓延至膀胱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需要快速治疗以控制结核病灶的蔓延,但高成本而复杂的检测不利于患者的初诊及实验室的普及,因此这些方法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甚至泌尿系统结核的预后监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及深入研究。

2.基于核酸杂交的生物传感器

除了检测整个菌体或抗MTB而产生的免疫反应,纳米技术也被用于MTB特异性的核酸检测,典型的例子就是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以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学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检测肺结核以及一种免PCR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被用于检测MTB的基因组DNA等。它们的优势在于分析样本量大,灵敏性和特异性高,但由于仍然需要复杂的菌培养过程,并且通过PCR对MTB的核酸进行扩增,因此其检测条件繁复,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增加了检测成本。不过对于泌尿系统结核而言不失为有潜力的检测方法,其精准的大样本量检测及对治疗预后的监测很适合临床大量疑似泌尿系统结核患者的初筛或接受了抗结核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

3.基于手机的荧光显微法

涂片镜检找到MTB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之一,可是由于这种检测需要运用体积庞大的光学显微镜系统从而使得人们希望可以简化光学显微镜等装置。基于涂片镜检带来的这种挑战,荧光检测MTB和便携式移动电话显微镜系统相统一的方法已经发展并证实具有可行性。相比非荧光的Ziehl-Neelsenstain,这种方法可不使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就能进行荧光检测。然而,这些方法虽不需要庞大的光学显微镜,却需要昂贵的滤光片和透镜,并且样本图像还需要被转换输入到电脑中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不过它已极大程度上地促进了现场检测MTB准确性的提高,未来有希望继续研究并广泛推行于临床,因此如果这种便携的设备配合可接受的成本,对于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在家中进行检测及治疗预后监测就能提供大致的临床就诊参考。

4.其他适用于现场检测的微流体方法

近年来微流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展现场检测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技术方面。这些技术平台能够有潜力的在野外使用于结核病的鉴定和追踪,其中的例子就有自供电的集成微流控血液分析系统和使用手机进行芯片上的ELISA检测。这些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化了样本处理过程,降低了成本,仪器装置简单,与上述基于手机的荧光显微镜法有着相似的便携性。因此这种检测平台使得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结核病尤其是泌尿系统结核的检测很有希望,从医疗服务角度和家庭应用角度而言为野外及家庭医疗服务提供了快速现场诊断鉴别与监测泌尿系统结核的无限可能。

四、将纳米/微粒体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统结核诊断的未来前景

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行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8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86例患者(男54例,女32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38.59±11.37)岁,住院天数为2~20d,平均住院天数为(7.53±2.31)d;其中,泌尿系统感染主要为下尿路感染(48例)、急性肾盂肾炎(14例)和慢性肾盂肾炎(24例)。经细菌培养,其结果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阳性;并对阳性菌做药敏试验结果示头孢他啶敏感。本组病例中,12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6例患者合并有肾病综合征。

1.2治疗方法

下尿路感染患者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商品名为英贝齐,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0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治疗,bid,治疗5~7d。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予注射用头孢他啶2.0g,静脉滴注治疗,bid,持续治疗10d。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延长治疗时间至14d。同时嘱患者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

1.3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对本组86例行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护士长实施五查房制度,即⑴一查:护理人员每日清晨上班前对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查房情况,主要检查夜班护理人员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为早、夜班交班护理人员提供资料信息,同时对护理质量作出评价并给予指导;⑵二查:上午09:00—10:00,为护理人员宣讲护理知识,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并指导护理人员护理操作,协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③三查:中午11:30—12:00,为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查房,监督检查当天早上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规范及措施的落实程度,协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指导心理护理;⑷下午14:30—15:30,查房,检查连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心理、饮食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效果;⑸下午17:00—18:00,查房,重点查新入院、病程严重或具有特殊病程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心理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护理情况给予指导,同时对值夜班的护理人员做重点指导。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临床疗效的评定按治愈、显效、好转及无效4等级评判,即治愈:患者感染症状如红肿、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消失,经尿常规检查示正常和细菌培养结果示阴性者;显效:患者感染症状消失,经尿常规检查示正常和尿道细菌群落计数明显减少者;好转: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减轻,经尿常规检查示正常,但细菌培养结果示阳性者;无效:患者感染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经尿常规检查示异常者。

2结果

行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经头孢他啶治疗后,治愈78例,显效5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7.67%,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改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后,其感染得以有效控制。用药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1例)、腹痛腹泻(1例)、症状较轻,经减药或改药后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发应发生,也未影响治疗进程。所有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100%,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3讨论

第5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至2014年连续4年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结石成分分析,含有胱氨酸结石入组胱氨酸结石组,无胱氨酸结石成分入组非胱氨酸结石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组各20例,3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为25~50岁,男性占90%)。排除泌尿系统畸形患者。

1.2方法及诊断标准

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空腹总Hcy水平和(或)蛋氨酸负荷后浓度超过正常对照组的95%上限,即血液浓度>16μmol/L,为高Hcy血症。采用广州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泌尿结石成分分析试剂盒,对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以上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检测说明书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使用SPSS13.0分析,组间比校用t检验。实验所得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胱氨酸结石组[(22.32±1.84)μmol/L]与正常组[(5.68±1.63)μmol/L]比较血液中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胱氨酸结石组[(5.80±1.75)μmol/L]与正常组[(5.68±1.63)μmol/L]比较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差异高。

3讨论

第6篇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彩超;诊断价值

0引言

泌尿系统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发病率较高。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营养状况有关,而泌尿系统感染、异物及梗阻等,均会促进尿石形成。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四川宜宾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6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象来源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四川宜宾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6例。纳入标准[2]:经彩超确诊;大多患者出现腰腹部绞痛、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入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妊娠及哺乳妇女。其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16-75岁,平均(45.2±3.4)岁。

1.2方法

选用GELOGIQF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2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扫描顺序为肾脏、输尿管、膀胱。检查前,膀胱适度充盈,必要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后,再适度充盈膀胱进行检查。肠道准备方法主要为服用50%葡萄糖溶液20ml,并饮500ml水,进行灌肠处理,消除胃肠腔气体及内容物对超声波的干扰。检查时,观察肾脏有无积液及结石,输尿管内有无结石强回声,膀胱有无异常;检查输尿管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对扩张的输尿管及血管进行有效鉴别,分析超声影像学特点。

2结果

7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发病部位:结石单发单侧患者28例,结石多发多侧患者48例;疾病类型:输尿管结石40例(包括输尿管下段结石2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输尿管中段结石6例),肾结石23例,后尿道结石8例,膀胱结石5例。经彩超检查,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增强的弧形光带,膀胱壁内段伴有声影,输尿管远端有积液,伴有结石回声;肾结石多表现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肾内有点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根据结石成分不同,多表现为桑葚状或鹿角状结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双肾血流灌注尚好;膀胱结石多表现为膀胱充盈尚好,内壁光滑,膀胱内有点状或团块状回声,后方伴有声影,对直径<0.4cm的小结石,有淡淡的声影或无任何声影。

3讨论

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因大量摄入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加上纤维素、维生素摄入足等,均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发生;再加上社会老龄化、职业内容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经调查统计,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为10%-15%,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年龄高峰为35岁,而女性发病高峰期多在30岁和55岁[3]。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泌尿系统感染、血尿、梗阻等,还会影响患者肾功能,若不及时处理,极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面对当前我国泌尿系统结石居高不下的问题,加强泌尿系统结石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多结合临床症状、X线造影进行检查,但X线造影显影并不明显,应用较局限[4]。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因彩超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组织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已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在彩超检查中,首先经二维超声检查,能观察到大部分的输尿管上段及膀胱壁内段结石,而输尿管中段的位置较深,易受周围肠道内容物干扰,诊断较困难。针对此类情况,检查前,首先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后,再适度充盈膀胱进行彩超检查。通过指导患者服用50%葡萄糖溶液20ml,并饮500ml水,进行灌肠处理,消除胃肠腔气体及内容物对超声波的干扰,从而提高其检出率。此外,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能有效区别扩张输尿管和动静脉血管[5-6]。本研究显示,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经彩超检查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可对不同部位的结石进行诊断,与上述研究结果报道相似。目前,临床对泌尿系统结石多采取分段探查的方法,能明确结石位置。本研究中,输尿管上段和膀胱壁内段结石容易被检查出来,输尿管中段相对较困难。为了在短时间内检出结石位置,提高结石检出率,临床一般先对输尿管上段进行检查,若未发现结石,则进行其他部位检查。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查,尤其是输尿管狭窄处[6-7]。有研究表明[8],有85%-90%的输尿管结石在肾内形成,随后降入输尿管而形成输尿管结石,而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则比较罕见。通常输尿管的显像并不明显,只有输尿管内发生排尿受阻、结石梗阻时,才能清晰显示各输尿管段的影像。经彩超检查,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增强的弧形光带,膀胱壁内段伴有声影,输尿管远端有积液,且伴有结石回声[9-10]。总的来说,彩超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可重复操作性强、影像清晰等特点,可对不同部位的结石进行诊断,为临床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经排石治疗后,可动态观察泌尿系统结石是否全部排出;此外,彩超检查费用较低,易被患者所接受。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彩超技术的应用,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慧琴.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7(18):4260-4261.

[2]姚海文.彩色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200例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52-53.

[3]张淑新.超声诊断小儿输尿管狭窄伴多发泌尿系统结石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94.

[4]王薇.健康体检中应用彩超诊断肾结石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01.

[5]马桂玲,刘彦森,陈兰,等.彩超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76.

[6]赵晓丽.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11(25):94-94.

[7]丁明.彩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79.

[8]杨兴业,覃光,刘伟,等.单个输尿管结石自然排出的预测性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1):35-38.

[9]杨莉芬.彩色多普勒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2):177-178.

第7篇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常见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90-02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人体尿道口至肾脏的泌尿道所有部位所发生的细菌感染情况,主要尿道炎、肾盂肾炎以及而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作为常见的临床感染疾病,随着相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推广,使得疾病病原体菌型的分布以及人体耐药性有一定的改变,导致患者的疾病治疗更为困难。对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进行检验对于减少患者泌尿感染患者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抗生素滥用有积极意义。为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间的6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通过对其进行病原菌检测,了解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耐药性情况,从而能够积极的对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播散进行预防控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通过采取无菌的方式进行样本采集,后将样本放置于无菌环境中进行相应的细菌培养。

1.2 样本培养以及药敏试验

在对样本进行培养时,首先分别于Macc平皿、TTC平皿以及血平皿上进行样本接种,后根据全国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鉴定。后采取纸片琼脂扩散法(即K-B)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按照25923、25922以及27853标准菌株进行质控。对泌尿系统中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及阳性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由所得数据资料可知,所选取的6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有14(23.33%)株革兰氏阳性菌,3(5.00%)株真菌,41(68.3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且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等为低度耐药性,而对于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以及头孢唑啉药物呈现中等耐药性,对于氨苄西林呈现高度的耐药性。而革兰氏阳性菌对于万古霉素药物较为敏感,而对于青霉素、庆大霉素以及红霉素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详细数据资料见表1、表2、表3。

表1 泌尿系统感染菌种分布情况

表2 泌尿系统感染阳性菌耐药性百分比情况(%)

表3 泌尿系统感染阴性菌耐药性百分比情况(%)

3 讨论

由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可知,导致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30.00%)、克雷伯杆菌(1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00%)、肠杆菌属(8.33%)、铜绿假单胞菌(6.67%)、粪肠球菌(3.33%)、金黄色葡萄球菌(5.00%)、真菌(5.00%)、变形杆菌(6.67%)、不动杆菌(1.67%)、粘质沙雷氏菌(1.67%)、枸橼酸杆菌(3.33%)、膀胱炎棒状杆菌(1.67%)以及解脲棒状杆菌(1.67%)。其中大肠埃希菌作为泌尿系统感染中较为重要的病原菌,由于现今在进行疾病治疗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大肠埃希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对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于碳氢酶烯类的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十分敏感,未发现相关耐药菌株[3]。

泌尿系统感染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指膀胱感染以及尿道感染,其中尿道是指从人体膀胱流通至体外的通道,而膀胱与尿道紧密相联,尿道感染患者易上行出现膀胱炎症,从而使得患者的疾病出现恶化情况[1]。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来源为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阴道,并且进占患者阴道。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日常卫生习惯有关,多见于女性[2]。

在进行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时,临床上较为广泛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而大肠埃希菌对于环丙沙星药物以及肠球菌的耐药性均较高,因此在对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4]。在对泌尿系统感染疾病进行诊断时,尿液细菌培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抗生素敏感试验为临床疾病治疗亦提供了科学性的依据。因此,应对细菌耐药的检测结果进行密切的关注,从而合理选择疾病治疗药物,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积极临床意义[5]。

综上所述,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株,但革兰氏阳性菌亦呈现增长趋势。在对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根据药敏结果对病原菌变化情况以及相关耐药性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以及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有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红波,杨亚娟.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2):216-217.

[2] 黄晓莉,宋伶俐,吴翠翠,等.老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65-3466.

[3] 刘强,张蕾蕾,赵玉峰,等.开封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96-398.

[4] 詹,张红梅,汪慧,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45-847.

[5] 李红,王贝,阿不都拉,等.大肠埃希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8):890-891.

[6] 曾叶,黄永国,鲍连生,等.2006-2009年患儿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3063-3065.

[7] 高玉录,马筱玲.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1182-1183.

第8篇

【关键词】 循证护理;泌尿系感染;预防

泌尿系手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泌尿系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泌尿系感染约占院内感染发生率的30%~40%,其中约有80%患者和导尿管留置情况密切相关[1 2]。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我科室研究泌尿系感染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我院泌尿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泌尿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27例,女198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5.9±10.3)岁。手术类型:Ⅰ类手术90例,其中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7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1例。Ⅱ类手术635例,其中肾癌根治术46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18例,肾切开取石术17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15例,膀胱切开取石术27例,肾结核、肾重度积水无功能行肾切除82例,尿道吻合术34例,前列腺摘除术109例,附睾切除术33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00例,两组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此处不再论述。观察组 采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循证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措施:①根据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制定相对应的循证护理方案。②确立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泌尿手术感染可能因操作不慎引起的创伤、导尿管堵塞、尿道口消毒不彻底、不必要的膀胱冲洗、感染性结石。③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的方式,寻找泌尿外科手术感染预防的循证支持。④循证应用:根据循证支持采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插管动作轻柔、尿液引流通畅、尿道口无菌、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预防尿管阻塞、感染性结石出现等。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膀胱压力、残余尿)情况。

1.3.2 观察两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留置导尿管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情况(如表1)。

2.2 两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如表2)。

3 讨论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其主要是病原体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可能侵入泌尿系统器官黏膜或者组织,进而引发泌尿系炎症。导尿技术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3,4]。在正常情况下,尿道处于无菌状态,留置导尿属于侵入性的操作,可能对尿道黏膜造成损伤,对泌尿系屏障形成破坏,细菌定植,造成患者感染发生率增加[5,6]。本组采用硅胶尿管,减少了对于黏膜的刺激,利于留置尿管的应用。尿管的粗细主要根据排出尿液外观进行选择,如果尿液呈现浑浊或者有沉淀,选择口径相对较大的导尿管,如尿液较为澄清,可以选择口径相对较细的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注意应用封闭式的导尿系统,从而减少细菌的污染,尽可能避免分离尿管和尿袋接头,和更换尿袋注意保持无菌操作。插入尿管时保持动作轻柔,减少对于尿道黏膜的损伤,如果导尿管受到污染,应立即对导尿管进行更换,绝对不能拔出重新插入[7]。注意观察导尿管的状态,不能折叠、弯曲、受压,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尿袋应低于膀胱所在的水平位置,减少尿液逆流。通过0.02%高锰酸钾液对会阴、尿道口进行清洗,再用0.1%洗必泰棉球对尿道口进行擦洗,最后将浸润有0.1%洗必泰海绵覆盖在尿道外口,更换1次/d。在保证无菌操作的同时,放置好导尿管,形成封闭式的膀胱冲洗系统,减少对于膀胱的不必要冲洗和污染[8],行持续膀胱冲洗者,须采用密闭式冲洗装置。根据病情需要,增加液体摄入量,降低导尿管阻塞发生率。一旦尿管阻塞必须冲洗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临床需要口服乙酰异羟肟酸(菌石通),抑制细菌尿素酶活性,减少感染性结石的形成。笔者分析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手术行导尿患者725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00例,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尿流动力学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切口感染率、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对于预防泌尿系感染和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谭玫,许斌.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医学信息,2010,23(9):3415-3416.

[2] 宋雪娟.留置导尿新方法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75-377.

[3] 孙红燕,陈俊丽.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护理干预.河北医药,2006,28(11):1112-1113.

[4] 李茜茜,张绩琼,李桥月,等.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15-516.

[5] 王线妮,朱以芳,李蕊,等.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52例的护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4):317.

[6] 朱翠琴.留置导尿新方法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5): 138.

第9篇

[关键词] 烧伤患者;导尿管;泌尿系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48-01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是解决排尿异常的基本手段[1],可以有效解除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潴留或部分尿失禁患者的尿液管理问题[2],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来了医院感染隐患,尤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更容易引发泌尿系感染,所以,泌尿系感染是主要的院内感染部位,在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10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监测,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加以统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烧伤科病区选择需要留置导尿管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为36-82岁,平均46岁。烧伤面积50-80%。留置尿管时间最短是定时导尿,最长28天,平均16天。100例患者在病情危重程度、基础疾病、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对于100例患者除了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护理人员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选择相同的尿管型号、定时更换尿管尿袋等措施外,针对上述病人情况做好如下个性化预防措施,所有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插管前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均使用三腔Folleg氏管留置。从插管当日起,隔日按无菌操作穿刺导尿管,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

1.3 泌尿系感染诊断 执行卫医发[2001]2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或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病原学诊断: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留置导尿管,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尿培养革兰氏阴性菌>105CFU/ml、革兰氏阳性菌>104CFU/ml、且连续2次尿培养结果为同一种细菌者定为泌尿系感染。

2 结 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见表1。

00例烧伤患者接受临时导尿和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2例患者发生菌尿症,总发生率为42%,其中男性15例,女性27例。定时导尿不留置导尿管无感染病例、留置导尿管天数≤5天感染率为3.2%、5-10天感染率为26%、10-20天感染率为63%、>20天感染率为84%,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逐日增加。

3 讨 论

留置导尿是临床用于解除尿潴留、术准备、观察记录尿量、保持昏迷和尿失禁患者会清洁,预防褥疮以及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基本诊疗护理技术[3]。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尿液的排泄可防止细菌的逆流,〖LL〗膀胱壁、尿道黏膜有抗菌功能,可以防止细菌粘附,尿液的pH值环境具有控制细菌生长的功能。导尿与留置导尿是医院最常用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之一,随之引起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也日渐增高,常可导致尿道粘膜损伤,破坏尿道粘膜屏障,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了条件,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导尿管使用是导致住院期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本资料表明100例烧伤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2例患者发生菌尿症,总发生率为42%,感染率是相当高的,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导尿时带入细菌,主要是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手套被污染,就会造成泌尿系的交叉感染,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留置导尿的腔外途径感染细菌多来自尿道口。一般尿道口内1-2cm外有少量的细菌且临近,易受粪便、分泌物污染。同时与内衣裤、被褥的接触,均可能污染尿道口及尿管。如果需留置尿管时,尿道口不清洁消毒,尿道口的细菌就会沿尿管与尿道间隙上行并种植于膀胱,导致尿路感染。因此导尿前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遍,然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每次大便后及时消毒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管清洁无菌。②尿管与尿道口周围腔隙即上行感染。留置尿管期间导尿管触及尿道壁,降低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抵抗作用,如果尿管未完全脱出时,患者或家属自行将尿管插入尿道,都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留置尿管后每天用0.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如未完全脱出,应在医护人员严格的无菌处理后再插入。③尿管下端与引流袋的连接处。反复打开或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不紧密,尿管与引流管衔接处脱离时又擅自接回易增加感染的机会,细菌可经管腔进膀胱引起菌尿。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尿管与引流管分离状态,留取标本时应密闭状态下取尿,如有脱离应充分消毒后在连接。也就是无菌的连续性封闭导尿管系统是防止有关泌尿系感染的重要环节。本组留置导管泌尿系感染者男性14例,女性28例,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与男性不同,女性尿道短而宽且尿道口接近和阴道,易受粪便及阴道分泌物污染而导致上行感染。定时导尿不留置导尿管无感染病例、留置导尿管天数≤5天感染率为3.2%、5-10天感染率为26%、10-20天感染率为63%、>20天感染率为84%。以上数据表明泌尿系感染与插管及尿管保留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综上所述,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导尿时的操作、留置尿管期间非常重要,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不留置尿管,定时导尿[4],若必须留置尿管,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尿管护理,避免上行感染,每天评估拔管指征,尽量缩短留置时间[5],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玉芝.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0.

[2] 毕翠梅,赵坚,曾如,王玉红,林小荣.留置尿管意外发生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J].医药前沿,2011,23(01).

[3] 陆雪梅.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后溢尿的原因及护理[J].基础医学论坛,2011,15(5):389.

第10篇

【关键词】B超;泌尿系统结石;诊断特点

泌尿系结石是外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疾病,其中,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腰痛或者血尿。采用的诊断方法有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与腹部B超。拥有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且检测准确等特点的B超成为临床中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检测方法。通过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的比较,更加证实了B超的检查方法对检测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的60例初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调查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为(19±43.5),病程1-7年,平均病程(1.4±5.3)年,临床表现主要有一侧或者双侧出现腰酸、腰部钝痛、胀痛以及血尿等现象,通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泌尿系结石。

1.2诊疗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中,所有患者在B超检查之前都将饮用500ml的纯净水,并且在忍尿之后再进行检查,主要采用西门子的Sonoline-Adara与PHILIPS-飞凡影像黑白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中下腹部进行检查,使用3.5MHz-5.0MHz频率的探头。按照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依次采用俯卧位、仰卧位与侧卧位,并且要求对患者进行检查的部位进行充分的暴露,随后对患者进行横切、纵切与斜切等各方位扫查,选取患者典型的切面使用SONY视频打印机,将检查的图像进行打印以及存底,当对患者进行扫查结束后,便会立即生成诊断报告。跟踪观察临床医师下一步的处理方法,如患者的X线腹平片的结果和静脉肾盂的造影结果,并核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B超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情况。

1.3统计学的方法按照B超对所有患者进行的检查定性与定位性的诊断结果,跟踪访问并且检查其中的结果、临床的疗效以及患者进行手术的医疗效果。并且对B超的检查、临床的手术、病理以及其他途径的确诊符合率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

本位对于初诊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经过手术治疗或者其他的方法(如X线的腹平片、静脉肾盂的造影、CT以及核磁共振)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70例,但经过B超进行检查的患者有60例,且诊断的符合率为85.7%,不同的部位结石B超的检查符合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在泌尿系结石的检查诊断中B超的准确率较高,甚至可高达85.7%。肾结石的B超检查的准确性最好可高达90%。实际检测中,肾结石检查中B超检测具有较为典型的声像图特点。患者肾内多显示了点状以及团状的强回声,还可能显示圆形或是椭圆形的以及有鹿角形或是弧形强光团回声出现。同时伴有肾积水的声像图现象此区域表现为无回声液性的暗区;另外在输尿管上段和膀胱处结石,B超诊断的符合率也可达75%和80%,在输尿管的上段出现结石,其超声显示输尿管腔内有较强的回声团,与管壁有非常清楚的分界,还会有声影现象出现,有时还会看到输尿管在不断扩张后突然中断的现象。结石还会引发输尿管水肿出现,导致肾积水或是肾窦分离。但是对于结石较小的患者,或肠气较多时,对于肠气或肠内容物的鉴别工作难度就会加大;一般患者膀胱结石的位置在膀胱三角区,当发生改变时,结石会向重力方向发生移动。通常B超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进行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为了提高检测率,一般会对患者的肠道进行清洁,减少了粪块的干扰。与此同时,还会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仔细的鉴别,当患者的肠气过多时,可以进行多切面的反复检查,并且使用加压检查的手段,以便最大限度地排除肠气的干扰。

综上所述,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腹部B超具有简单、快捷、方便以及准确的特征,可以在临床上作为泌尿系结石检查的首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董家旺.郭兆坤.B超定位监测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04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25):12-25.

第11篇

[关键词] 超声引导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系统结石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超声对其诊断直观、无创、廉价、可多次重复、准确率、阳性率高,已成为首选的检查方式。泌尿系统结石产生原因很多:(1)、饮食:菠菜、芦苇、豆腐、咖啡、肉蟹、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2)药物:磺胺、乙酰唑胺、四环素等。(3)饮水:饮用水内含有大量含钙矿物质。(4)患者自身尿酸代谢异常或其它疾病如钙磷代谢紊乱。

泌尿系统结石最常见的成份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碳酸盐次之;胱胺酸结石罕见。通常泌尿系结石以多种盐类混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形成原因尚不明,占60%,其质硬不易碎石,粗糙,平片不显影。磷酸钙、磷酸镁胺结石占25.98%。易引起梗阻、易碎石,平片可见多层现象。尿酸结石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占12.8%,纯尿酸结石,平片不显影。胱胺酸结石罕见,是家族遗传疾病所致,质坚、平片不显影,占1.42%。­[1]

1、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1月,对34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其中:肾结石38例,输尿管结石299例,膀胱结石4例,男性245例,女性96例,年龄15岁―90岁,平均年龄43.5岁,使用BYS―B超定位,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6.0―7.2RV电压,冲击800―1700次/人,治疗时间为40分钟。

2、结果

38例肾结石共治疗54次,36例治愈,2例无效,299例输尿管结石治疗415次,294治愈,5例无效,4例膀胱结石治疗10次,全部治愈,肾结石大者13×9mm,治疗次数为1.5次/人,治愈率94.7%;输尿管结石大者21×13mm,治疗次数为1.4次/人,治愈率为99.7%;膀胱结石大者32×18mm,治疗次数为2.5次/人,治愈率100%;患者碎石后,每次尿都排在尿盆里,在尿盆里看见有细沙样或颗粒样沉积物,将细沙样和颗粒样沉积物送临床检验室,镜检发现该沉积物成份是: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胺、尿酸盐等;每个人经体外震波碎石一周后,都必须经过超声波检查仪复查证实结石已排净。每次碎石后都要嘱患者多喝水,每天要喝(4―6L)水,同时多运动(跑步和跳绳),有利结石排出。对肾结石碎石后,均嘱患者使用3天止血消炎药,以免引起肾血肿、并感染。

3、讨论

超声定位准、对患者无伤害、无阴性结石,超声引导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费用低,损伤小,效果佳,治疗时间短,不用住院,患者容易接受。同时泌尿系统结石容易复发,体外震波碎石可以反复进行治疗;不受年龄限制。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5岁,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平稳3―5天,就可接受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女性月经期禁止碎石,待月经干净3天后,可进行碎石治疗。对肾结石碎石未出现肾血肿现象;输尿管内结石未出现结石结现象。但是,7例无效,是由于结石性质的不同,坚硬度不同。体外震波碎石缺点:对坚硬结石效果不佳;对尿道结石,如果用金属导尿管将尿道结石重新送回膀胱,就可进行体外震波碎石;否则就无法使用体外震波碎石。

第12篇

关键词:泌尿系统论文

泌尿外科由于专科特点,病人受封建观念的约束,对有的病痛羞于启齿,年轻护士如何在操作中取得病人的信任支持,如何尊重病人的隐私等工作方法是值得泌尿外科护士探索的问题。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还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临床工作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健康教育,使病人在治病的同时了解健康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收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双效益”[1、2]。

1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

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我科共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61例,其中男125例,女36例;年龄5~87岁,年龄最大87岁,最小5岁。其中。肾输尿管结石78例,手术3O例(肾结石l9例手术,输尿管结石11例手术),膀胱结石4例手术,膀胱癌3例手术,前列腺增生l4例手术,前列腺癌、肾癌各l例手术,肾囊肿3例手术,泌尿系感染27例。病史最长l5年,最短几小时。通过精心护理和良好的健康教育指导,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2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

1.2.1诊疗操作的护理

(1)经尿道器械检查与护理:①常用检查,导尿检查、尿道探子检查、膀胱镜检查3种。②护理,做检查前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消除顾虑,备好检查器械,清洗会阴部皮肤,协助检查,做好术中配合工作,术后留置导尿者应注意,引流管长短适宜,引流袋固定于床旁,隔日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口清洁,记尿量,观察尿颜色变化,长期导尿者,应每4―6小时定时开放1次,导尿管应1-2周更换1次。膀胱镜检查和尿道探子检查后要嘱患者多饮水。(2)x线检查与护理:①尿路平片,摄片前必须作常规肠道准备,摄片前2―3天禁用不透x线的药物,摄片前1日食少渣饮食,术前晚服用缓泻剂,术日晨禁食并排便,也可采用灌肠法排除肠道内积气与粪块,以保证x线片的清晰度。②静脉肾盂造影,造影前除按常规肠道准备外,术前1日应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排空膀胱,检查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恶心、呕吐、胸闷和心悸等,应停止注药。③逆行性肾盂造影,造影前常规肠道准备,但不必严格禁饮食、除有过敏史的患者外,一般不必常规作碘过敏试验。(3)膀胱冲洗护理:膀胱冲洗分密闭式冲洗和开放式冲洗两种,常用冲洗液有0.O2%呋喃西林、0.O2%雷拂奴尔等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水温最好保持在35―37度,但膀胱内出血时宜用冷水冲液,次数及注入液量,应依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每日2―3次,每次冲洗量不应超过50一IOOML,膀胱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冲洗过程中注意患者反应。

1.2.2排尿异常的护理

(1)常见症状: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尿瘘。(2)护理:①心理护理,排尿异常的患者因排尿痛苦而有精神紧张、畏惧、自卑心里。应关心体贴患者,解除精神压力,以取得配合。②对证处理,对有尿路刺激症状者,应适当休息、鼓励多饮水,增加尿量。避免食用刺激性事物,症状严重者可服颠茄或普鲁本辛,并用镇静剂。对麻醉后引起尿潴留的患者,可采用变换体位、下腹部热敷、针刺等多可解除。如上诉处理无效,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③生活处理,尿失禁、尿瘘患者,常因尿液外衣而污染被褥、内裤,故应及时更换,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床单清洁、干净。每日清洗会阴部2―3次。

1.2.3术后特殊护理

(1)每天用消毒药液棉球擦洗尿道121或造瘘口2次,以保持清洁。(2)牢固地固定管子,并防止弯曲、受压、脱落等,以保持引流通畅。(3)防止污染,保持导管及引流管、瓶的无菌。导尿管或引流管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每2周更换一次,以防尿碱沉淀于管壁上,引起管腔阻塞或拔管困难。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管倒置抬高,以免尿液逆流。(4)密切观察尿液的色、性状和量,如发现尿液混浊、出血、沉淀或结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5)定期留尿标本作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

2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教育

2.1术前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如看书、听音乐、与他人交谈等,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向患者解释各项护理活动的目的,如多饮水,既可起到冲洗泌尿系的作用,又可稀释尿液以减轻炎症和减少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嘱患者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指导训练床上排便,告诉术前早、晚灌肠、禁饮食的重要性,督促睡好觉。通过术前指导,90%的患者消除了术前恐惧心理。

2.2术后健康指导。

2.2.1术后嘱患者在舒适卧位的同时保持各管道的通畅,防止引流管滑脱、阻塞,并嘱患者和家属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如在短期内有较多鲜红色液体流出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术式指导何时下床活动,将术后正确按压切口协助患者有效地咳嗽贯穿于整个术后康复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年龄大、肺功能较差、经常吸烟的患者,健康指导是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措施。

2.2.2帮助患者学会疼痛的缓解方法,如活动时按压固定切口,长期带尿管的患者要学会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如采用个体化放尿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尿袋,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感染。

2.2.3术后恢复与睡眠的指导。注重患者的主诉、病情及伤口、体温,并告诉患者注意预防感冒,协助患者床上排便,做好生活护理、会阴部护理,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必要时用镇静催眠剂,向患者解释,睡眠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术后机体修复及伤口愈合的关系。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