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原理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20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授课教师点评,课程结束后填写评价表。结果: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认可度达98.02%,认为其能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能促进教学技能提高,发展多种能力。结论:小组学习合作模式应用于《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护理教育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51
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
YANGXiao-ling,YIJuan,YANGQian(NursingSchoolofLuzhouMedicalCollege,Luzhou646000)
AbstractObjectives:Toexploretheeffect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Methods:Allstudentsweresplitinto20groupswhichinclude5-6studentswithonegroupleader.Eachgroupwouldreporttheirlearningoutcomesandthetutorwillcommentonthegroupperformanceandfilloutaratingscard.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about98.02%studentsweresatisfiedwiththegroupcooperativelearning.Theybelievedthatitcouldenhancestudents′teamcooperationability,improvethelearninginterest,andcanimprovetheteachingskills,developvariousabilities.Conclusion:Groupcooperativelearningcanbeapplied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andworthyoffurtherstudyanddevelopment.
KeywordsGroupcooperativelearning;Practiceteaching;Nursingeducation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将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以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的学科[1]。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2]。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我校通过集体备课精选授课内容,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教学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于2014年春季学期在《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级护理专业专科二年级学生101名,其中男3名,女98名。平均年龄(19.53±0.46)岁。
1.2教学方法《护理教育学》课程学时为24学时,理论课16个学时,教学实践课8个学时。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形式开展,实践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方法如下:开学第一次课,向学生讲述实践课的原则和要求。“护理教学过程与原则”章节理论课结束后,布置教学实践的学习任务。将学生按学号分为20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1)由授课教师对20个组长进行培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技巧。(2)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讨论确定教学课题(医学、护理、大学生活有关,选题范围不限),组长妥善协调工作,成员分工合作,每位成员分别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研读教材,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学习体会优秀的教学视频,撰写教学大纲,制作幻灯片,轮流试讲等。(3)以幻灯片形式在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进行授课,汇报人的产生采取现场随机抽取的方式,每个小组试讲15min。(4)授课教师点评、总结。(5)学生填写“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护理教育学实践课运用的效果评价表”。
1.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对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收获、感受、评价等。共发放问卷101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100%,对回收后的调查问卷进行结果统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表1)
3讨论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它作为当代一种主流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建构理论等[3]。“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也被称为“小组合作学习”或“伙伴教学”,它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旨在改变过去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而发挥作用[4]。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的系统学习方法[5]。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
3.1实践教学参与情况选修该门课程的101名同学全部参加了教学实践,完成了教案撰写、幻灯片制作和汇报,学生的授课内容涉及广泛,题材丰富,具体为:静脉输液法、痛经的预防及处理、艾滋病、健康观念、婴幼儿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压疮的护理、冷疗法、医院感染、实习前中后的准备、同桌的你、患者卧位与舒适、健康与减肥、睡眠质量与管理、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怎样预防亚健康、肺癌患者的护理、享“瘦”生活、美食与健康、常见输液故障排除技术、如何培养对中医护理的兴趣。以上选题涉及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学、基础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以及同学们感兴趣的大学生活等相关话题。
3.2实际教学能力每个小组学生能认真准备多媒体课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讲课,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且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课堂讲授、演示、讨论、角色扮演、提问、随堂测试、音频、视频、漫画、板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在选题的切入点、教学教态、课堂气氛的调动、重难点的突出、时间把握、幻灯片制作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3.3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的系统学习方法。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奖励的依据。《护理教育学》课程的特点是侧重于教育学知识的运用,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强,课时有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非常有意义。由于小组团队的基本要求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认同和坚持。取得优异的小组成绩是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很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在本次教学实践准备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明白的、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会一起讨论,一起解决,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最后完成小组的汇报演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跟皮亚杰认为的“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而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相一致。
3.4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7]。可见,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平台,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是最好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认为,学生可以作“即知即传人”,就是说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老师。因为当学生在向其他人传授知识的时候,他需要思考如何将知识构建得更加符合逻辑,以及如何将语言表达的更加清晰明了[3]。罗杰斯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把人视为可信赖的有机体,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学实践就是学生为主体,将其置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在小组团队成员之间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对所授课程进行选择、资料整理、大纲撰写、课件设计、轮流试讲、互相点评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认识,节省了小组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和避免走弯路;有利于在小组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小组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收获就会在小组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3.5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98.02%的学生赞成这种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资料收集、知识运用、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自信心等方面都能得以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该教学方法从小组组建、小组讨论、分工协作、轮流试讲到随机抽签汇报,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认真查阅资料和文献,积极思考和讨论,熟悉和运用护理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学过程和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媒体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护理教育学》课程目标和理论的理解,强化了护理教师的角色体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提出授课题目,并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本门课程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运用,做课件,撰写教学大纲,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往的护理教育学课程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学习,学生听课乏味,教师授课费力,学习效果不好。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相结合,学生上台当老师,亲身体验如何备课、授课。每个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展示自己能力与表现自我的机会,责任感及荣誉感促使其认真参与每一个环节,而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又促使学生不断地开动脑筋,用评判性思维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使学生将听、看、思结合起来,增加课堂活力。
4小结
此次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组织学生上台试讲,并加强试讲前的指导与试讲后的评议,使教学实践真正行之有效。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评价方法尚不完善,课堂上教师仅采用了对学生的点拨解惑、启发引导、总结归纳以及询问学生的体会和感受等方式;组内评价是要求组长协调,在成员轮流试讲的时候进行,但由于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教师无法了解组内评价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102.
[2]谷青芳,刘晓英.“小组合作+角色实践”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3):1146-1147.
[3]李卓群.刍议合作学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0):78-79.
[4]杨箫华,焦芳.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现状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18-219.
[5]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8-59.
[6]葛廷印.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及评价[J].成才之路,2014(9):56-57.
[7]徐艳.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实效性
《财务管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主干专业课之一,是企业决策和日常管理,甚至是社会大众日常经济生活中理财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既有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会计业务、统计学业务和经济数学相关知识,要学好本课程内容确实有其特殊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类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财务关系更趋复杂,对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校《财务管理》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2014年国务院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新部署,涉及到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任务,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大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本科阶段的《财务管理》教学工作,为培养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课是专业主干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又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彼此联系比较密切的核心主干课程,要应对宏观背景下社会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就有必要认真思考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考虑改进财务管理课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1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管财务管理课程主要研究公司的资本运作问题,内容主要涉及资金筹集、投资、运营和分配,但它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行为学、数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要研究经济活动主体的财务问题,不能就财务而财务,必然要综合应用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经济法、税法、投资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统筹考虑,而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早就超脱了过去单纯的狭隘的财务管理,已经是关乎财务主体整体运营、发展的综合性管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看,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都需要依靠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才能实现资本的有效运作;从方法角度看,综合运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与分析等方法,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科学合理进行理财活动时经常所采用的必要技术和手段.从财务管理的环境看,理财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活动主体只有在综合理财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使之生存和发展.从财务管理的目标看,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都需要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各种财务活动,综合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才能达到目的.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特点,就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知识的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财务管理具有应用性
财务管理属于应用学科,解决现实中经济活动主体的具体财务问题、金融问题.无论其内容、方法与手段,还是管理目标与外部环境的学习与研究,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科学有效地运用于财务管理的实际活动中,为经济活动主体创造最大的价值.应用型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根本要看培养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财务管理教学来看,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胜任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岗位,为供职单位经济活动提供高效的财务服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因此,实际能力的提升问题,就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财务管理课程体现出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理论性的一方面,因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形成,是以对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本前提,这些知识是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系统归纳的理性认识结晶.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必须实现学习者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结合.从教学实践来看,需要就财务管理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与应用性的关系,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及专业发展的转型等问题,进行总体思考.
1.3财务管理内容涉及领域广、知识点多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和处理具体财务问题时也必然会借助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这种学科基础知识的广泛性、交叉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异常广泛,大量的公式推导,知识抽象,公式繁多,不易理解掌握,给系统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从财务管理实务来看,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链条中牵涉的领域十分广泛,实际上处于核心地位,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综合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也尤其繁重,教学改革越深入,其推进难度愈加艰难,教学学时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知识巩固、能力训练之间,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财务管理教学实际需要之间,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协调解决的矛盾问题.
1.4知识更新快
一方面,与财务管理相交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发展,带来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的总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不断出现,知识更新的步伐日趋加快,系统化、柔性化和个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特色凸现;同时,就业政策、就业环境的调整变化,需要强化应用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都给高校财务管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以上财务管理课程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对学习者和教学者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现实中,往往教师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仍不理想,综合起来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安排不尽合理
普通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调整培养计划,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也都能结合专业岗位需求来进行调整,但就财务管理课程而言,还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教学内容尚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受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限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复,各门课程与知识之间递进衔接关系不明了,缺乏相关课程知识之间的整体整合.第三,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部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二次研究处理不尽合理,没有合理增删,尤其缺乏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及时跟踪.第四,财务管理理论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理论,教学内容脱离国情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第五,相关财经法规配套课程开设不足,财务管理教育教学内容安排设计有纰漏.
2.2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不够
由于财务管理知识面广,涉及的财务原理较多,需要讲授推导的公式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不愿做过多的课堂讨论,主要采用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大多为“一言堂式”的教学,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仅限于文字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已成主流,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有限,计算机的应用在教学中仍未得到完全普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多也不过是电子教案和PPT,多媒体教学只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简化复制展示,尤其是涉及计算的内容和一些公式的推导,缺乏计算和公式推导过程,无法真正达到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的效果.整体看,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相对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表现的结果是学生仅仅成为了教师的传声筒和速记员,放弃了应该完成的预习、复习、课堂讨论的准备,仅仅把财务管理的学习当做是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相关知识的链接整合和融会贯通,把学习本门课程简单定位在通过考试拿到学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对于将来职场所具有的作用.
2.3课程应用实践性特点不突出,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实际需求
财务管理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课程应突出实践性,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作为主要任务,应该把实践教学当做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来抓好落实.因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活动.深刻认识企业的财务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让学习者深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形成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切身体验和直观感受,这是从专业角度了解企业和社会,形成感性认识的必要阶段,也是为加深理解课堂理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内化学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和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学习方法和途径.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存在着教学管理部门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校内实训少、校外实践活动少,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也制约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2.4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
目前,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主要以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其中最基本的考核依据是期末考试成绩,其内容依赖于教材记忆性的知识.这种考评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弊端是“三重三轻”,即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考核方式过多地突出了知识的记忆,变相鼓励学生注重期末突击,淡化了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力度,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考核过程,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真实地检测和反映学生能力提升状态,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
3增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3.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布局,尤其是大量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使高等教育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如何明确自身发展定位、自觉调整培养目标和任务,适应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共同需要认真思考加以解决的问题.从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来看,需要重新确定或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大调整改革的力度.第一,教学目标方面.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财务管理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这就需要开展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丰富、考核模式完善等方面的系统改革.第二,教学内容方面,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体现典型案例材料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呈现、传授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和组织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我国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编写教学讲义,并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第三,合理安排开设一些相关配套课程,使各门课程之间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方面形成内在衔接和递进的有机体系.
3.2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要培养出既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适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应用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因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除去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制约性因素.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多从方法手段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关注,教学改革中教师仅仅注重自己“怎么做”是不够的,还要倾心关注学生“怎么学”,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讲”的内容,更要注重对内容的“练”,不仅要慎重决定“讲什么”、“练什么”,更要科学探索“怎么讲”、“怎么练”的问题,这些就是方法手段的改革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引起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化,推动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方面,国内外高校已经形成和积累了很多成熟且有效的方法、手段,关键难点在于教师的掌握和熟练应用上,尽管划分方法不同,比如有的认为有讲解式、问题式、参与讨论式、案例式、讲练结合式、实验式、体验实践式等不同的方法,有的认为讲授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财务模拟、专题研讨、公司访问、专家讲座等教学形式,手段上大多主张应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都是可以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活动服务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训练和形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培养的目标.
3.3突出实践教学的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支持、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实现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应用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所有的教学改革,其核心始终是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基本素质的培训,就是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配合、相互补充.从更高意义上讲,实践教学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障.从加强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首先应该完善和落实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检查,强化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要设置必要的实验教学课时,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购置必要的相关设备、专业软件,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建设适应学生培养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甚至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推进实践教学向深度发展.其次,要加强校内的模拟操作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模拟操作财务管理的实务工作,课堂内可通过模拟现场情景,对财务管理的各项职业技能进行示范与演示,又可对随堂单元知识进行实训,课堂外可利用实验条件进行财务管理的模拟仿真实践,通过课堂内外实训实践,让学生初步体验并熟悉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能.再次,要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和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学习,以顶岗实习、助岗实习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在接触真实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财务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从专业角度深入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
3.4改进完善考试考核方法,服务课程教学改革
鉴于现有考试考核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足,既不能真实反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考试考核不能发挥对教学的评定、导向、反馈和激励作用,侧重期末成绩考核学习情况的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考核方式易于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容易被分数所左右,失去了考试本身应有的检验学习效果、整合知识、激励进步的积极作用.财务管理课程考试考核办法的改革完善应该坚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的原则,坚持有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原则,坚持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原则,实行综合性的考试考核办法.在具体的考核中应该侧重从两个方面加大改进完善的力度.第一,考核评价上实现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将单纯的期末书面考核向学期末的书面考核与平时实践考查相结合,将平时出勤、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阶段测试、实践教学参与状况纳入到最终考核之中,加大平时考查在综合性评价中的权重比例,使考核过程化、全面化,实现考核的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第二,考核内容上实现理论内容与实践能力考核的统一,将过于偏重知识考查为主的测试,引进非知识性评价的形式,适度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考核力度,将知识、方法与实际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第三,考核指标上实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统一。
3.5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兼备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要求,要承担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具备融汇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不同学科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作出不同侧重的教学改革实践.同时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与社会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承担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不但要以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更要以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为支撑,财务管理教师要尽可能通过不断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职业经历,积累案例资料,扩充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的现实感,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总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地方院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制约着相关专业的持续发展,立足课程教学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尝试,不但有益于课程建设,也有益于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十分值得探索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一平.应用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83-86.
一、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内涵及其表征
1.集群理论与集群式课程模式
所谓“集群”,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旷地上星散分布的由单种或少数种组成的植丛,是群落形成的早期阶段”。[1]“集群”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指生活在同一栖所中不同的种群,且这些种群是以“共生关系”的形式存在。此后,“集群”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并获得长足的理论创新。“集群”不仅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地成为诸多国家和组织发展区域经济所倚重的政策工具。归结而言,出于研究旨趣的不同,研究者对“集群”的研究视角同样多样化,如区域的视角、产业的视角、信息的视角等,从这些不同角度也衍生了众多有关“集群”的概念,如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创新集群等等。集群式课程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基于当时的市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内在规律,借鉴MES、CBE、“双元制”等国际职教模式,在批判性地吸收我国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核心在于打造“精一门、博一片”的复合型人才;精髓在于“宽基础,活模块”。[2]所谓“宽基础”是指集合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系统组合成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其获得在一类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活模块”是在“宽基础”所奠定的基础上,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设计的课程单元,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2.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应然表征
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而开设的,旨在培养一批既拥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又掌握扎实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牢固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的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基础宽”、“方向活”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然而,在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并没有凸显应然目标。这一方面体现为过于注重对教师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熏陶与培养;另一方面体现为过于注重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缺乏对诸如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与辅导等能力的关照。此外,“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差异性同样关照不够。
集群式课程模式是对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的批判性继承。在吸收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优势之基础上,集群式课程模式还应体现如下特性:(1)“双重需求”的关照性。集群式课程模式应当同时关照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意味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全面发展为培养理念、以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专业扎实为培养导向、以实践锻炼为培养重点。而这要求课程设置要研究社会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人才规格变化,并以此灵活调控教育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学生的需求主要是生存发展需求,这意味着课程要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今后就业需要什么、未来发展需要什么,并把这些需求内化为自身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2)“多元能力”的统整性。作为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旨趣的新型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应当树立“能力本位”取向,并使学生的多种能力达成统整发展。就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而言,集群课程主要指向于学生宽泛的知识底蕴、扎实的专业本领、较强的科研水平、丰富的创新意识等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横向上要关照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外,在纵向上,集群课程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务必做到多元能力的有机统整,即各种能力的培养应当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而不是脱节的。(3)“弹性灵活”的动态性。基于集群理论而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要彰显“动静结合”,其中“静”是基础,“动”是特色。集群式课程模式要做到“静中有动”,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具有可变性,即课程在结构上可以根据社会的实时需求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弹性地增加或删减一些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课程模式还要彰显灵活性,尤其“活模块”的“活”,不仅应表征为模块数量、种类、内容的“活”,还应表征为学生选择、时间安排和考核要求的“活”。
二、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结构与内容
“宽基础、活模块”是集群式课程模式的精髓,集中表达了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核心特征。为此,在“宽基础、活模块”的理念指导与实践启示下,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将构建“两个板块、六个大模块、十三个小模块”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1.“宽基础”板块的模块设置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中的“宽基础”板块着眼于把学生培养为“博一片”的人才,关注学生的发展“后劲”。如前所述,“宽基础”板块所学习的内容,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之所以如此,“其哲学基础建立在认定任何一群相关职业中,都有一套通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适应于这一群职业中的任何职业。学习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既可使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对第二阶段的模块加以选择,也可使学生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有较高的应变能力,还为今后的转岗或继续教育奠定基础”[3]。“宽基础”中的知识部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必要构成知识;二是教育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通用技能也分为两类:一是多数职业所需要的,如计算机和外语应用等技能;二是教师行业所共有的,师范生均应掌握的诸如教师口语、书写、教育技术等能力。为此,可以将小学教育专业的“宽基础”板块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和教师技能模块(如图1)。
(1)公共基础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现实,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评价,其课程门类、学时均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我们对公共基础模块无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2)学科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主要由学科基础理论课和学科基础技能课构成,这些课程是教育学类各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共同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旨在为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搭建知识和能力平台,为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科基础模块在课程设置上要凸显“少、透、厚”。“少”即内容要少,要摒弃“宏大叙事”思维,力求精简。在内容上,该模块主要开设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生理学、中(外)教育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透”则要求对精简后的课程在教学上做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由课程内容的“少”,达到教学上的“透”,最终实现学生有效知识“厚”的目的。
(3)教师技能模块。教师职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实现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环节。为有效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扎实能力基础,为专业实践作好准备,专门设置教师职业技能模块是必要的。在内容上,教师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和职业修养训练两个小模块。其中,教学技能训练小模块主要包括教师语言表达技能(教师口头表达技能和教师文字呈现技能)、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教案的设计技能、课堂教学中的技能和说课的技能等等)、教育技术运用技能和心理教育技能等。职业修养训练小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礼仪训练及艺术养成训练。在实施上,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要把握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也要保证训练质量。此外,该模块在实施上应当创建开放式、多样化的活动体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如演讲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普通话专项比赛等等,提高师范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其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活模块”板块的模块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中的“活模块”板块着眼于把学生培养为“精一门”的人才,关注学生的生存能力。“活模块”板块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小学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活模块”课程板块可分为三个大模块及六个小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1)专业理论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旨在提供从事小学教师行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应该了解的知识,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奠定既扎实又宽泛的专业理论基础,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小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程小模块重“深度”,其内容突出“少而精”,主要囊括从事小学教师行业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如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班主任工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研究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成为未来小学教育领域的“多面手”。此外,必修课程小模块还要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二度分流”打好基础,即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清晰、准确地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选择选修课程模块,从而做到“精上加精”。选修课程小模块重“广度”,其内容突出“宽而广”,是必选课程的扩展和补充,主要关涉小学教学论方面的课程(如小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论、教学评价等)、小学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初等数学、现当代文学、美学与美育等),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教育技术等),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课程(如现代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等)以及小学教师艺术修养方面的课程(如音乐欣赏、儿童舞蹈等)。
(2)专业实践模块。与“宽基础”板块中的教师技能模块不同,专业实践模块直接指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该模块同样由两个小模块构成,即教学实践小模块和毕业论文小模块。教学实践小模块又具体分为微格教学、教育教学见习、教育教学研习和教育教学实习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可单独实施,也可整合实施,如教育实习可以采用实习与见习、研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而发挥专业教学实践的最大功用。毕业论文小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彰显“学术性”的重要模块,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载体,通过这一小模块,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中用”、“做中学”,既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又可在实践中发展提高所学。
(3)自主创新学习模块。在集群式课程模式的价值理念中,学生“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尤其就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等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本模块同样由三个子模块构成,即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创新活动及名著选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假期深入社会,尤其深入基层小学进行相关调研活动,一方面获得对社会(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切感知,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习期间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与院、校两级机构组织的大学生学术作品竞赛活动,使其感受创新、学习创新、发展创新。名著选读活动贯穿于小学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旨在使学生通过“读名著、品经典”,提升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培育创新能力。
3.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是由不同课程板块、课程模块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发挥课程系统的最优价值,在课程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则要处理好三对矛盾关系:(1)“宽”与“专”的关系。“宽”与“专”的关系实际上是“宽基础”与“活模块”之间的关系,是知识、能力总体的“宽”与专业发展的“专”的关系。要做到“宽”与“专”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明晰“宽”与“专”的尺度标准,即“宽”到什么程度,而又“专”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要糅合“宽”与“专”的实施过程,即在“宽”的实施中要体现“专”的特色,而在“专”的实施中又诉求“宽”的功用。(2)“静”与“动”的关系。“静”与“动”的关系主要是各个模块之间以及各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关系。“宽基础”板块的课程模块应当做到相对的“静”,凸显核心知识、关键技能的牢固地位,而“活模块”板块的课程模块则可以适当地“动”,可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生现实发展需要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或课时安排。(3)“分”与“合”的关系。“分”与“合”的关系核心是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要做到“该分则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有机地把理论教学诉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与实践教学强调的“怎么做”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的相互渗透。
三、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保障与实践
毋庸置疑,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构建将有益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这种优势并不会随着理论层面的构建而实现。要保障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必然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根据具体实际,我们主要探索并实践了如下保障途径与方法:
1.建构“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培养模型
基于集群式课程模式对于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的切合、学生需求和能力培养的整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等问题的深切观照,我们建构并实施了“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师范生培养模式,并尝试应用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之中。所谓“双实”基地,是实习实践基地和实验研究基地的结合;而双边联动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与小学之间的联手互动。从起点来看,“双实”基地建设旨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而双边联动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学与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供路径;从运作来看,平台建设是基础,双边联动是过程。第一步,通过学校或学院的牵线,为小学教育专业联系2~3个具有内外在差异的小学(如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等)作为“双实”基地,签订协议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二步,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实施要求或自身的现实发展需求,可以到“双实”基地进行教育见习、教学实习教育实验研究;第三步,在整个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之中,师范生、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构成“发展共同体”,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最后,从效益来看,“双实”基地双边联动师范生培养模式以师范生实习、实验基地的构建为平台、以师范大学(学院)和小学之间的互动为形式、以师范生的实际行动为切入点、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准则,从根本上符合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的内在要求,对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效果显著。
2.施行“双导师制”
与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相比,小学教育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必然对专业培养机构的师资素质、过程指导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双导师制”,旨在集群式课程模式架构下能更有效地促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成长,切实保障集群式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所谓“双导师制”,是指为一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其中,一个导师来自校内,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将其称为“校内导师”或“学术导师”;另一个导师来自校外(即小学),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以促使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可将其称为“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4]由此可见,在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框架内,“双导师制”的配备可以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同时受到不同专长导师的指导,从而达成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多元能力的统整发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双导师制”遵循“导师与学生结对子以‘导学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以‘导教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以‘导研模式’为主的指导活动‘双导师制’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运作,旨在使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专业指导。需要指出的是,在“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应当是“双向选择”、“双向适应”的,且三者之间应当构成“学习共同体”,从而真正有效地促动“双导师制”的运行。
3.搭建“学术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