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6-07 09:3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第1篇

摘要: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就是要说明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分析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研究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以及产业融合的结

>>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国学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景德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秦皇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国务院部署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河北省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赤壁市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河北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 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syn=生命.

参考文献:

[1]Pine Ⅱ B.J.,Gilmore J.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7.105.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94.

[3]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6).

[5]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8).

[6]Hackler K,Jopling E..Technology Convergence Driving Business Model Collision[R].Stanford:Gartner Group,2003.

[7]Hacklin F,Marxt C.,Fahrni F..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Cconvergence:Inducing a Stage Model of Inter.industry Innovation[J].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49(1/2/3):220.249.

第2篇

宁波科技与经济结合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加快金融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宁波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宁波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

对宁波市PPP模式及发展理念的探讨

浅谈交通PPP项目风险分担

宁海县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的思考

北仑区PPP模式发展现状及若干建议

未来宁波市投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建议

国外大宗商品物流组织剖析与启示

宁波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象山接轨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构想

鄞州区积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考

宁波“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探讨

宁波“十三五”产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

宁波临港工业战略转型及要素保障策略研究

着眼中长期战略转型全面推进经济服务化

加快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宁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初步思路

加快宁波现代精品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宁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建议

宁波市建设中岸金融市场的研究

奉化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

北仑区“聚力”工业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杭州湾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研究

奉化市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宁海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规模结构的演变与现状研究

加快宁波农业清洁高效发展的思路研究

北仑打造“生态版”临港工业的实践探索

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宁波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视角的宁波全域都市化空间发展研究

践行正确群众观扎实做好价格监管工作

杭州湾新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下阶段发展思路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宁波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

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及对策建议

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对宁波建设新材料科技城若干问题的思考

社会组织助推宁波文具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招投标投诉

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PPP模式与卫星城中心镇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

加快推进机关后勤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宁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宁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发展对策

第3篇

动漫产业在我国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期间,旅游产业也实现了大幅进步。于是,就有部分人员开始研究将二者实现融合,以促进两个产业的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毕竟二者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找出合理科学的模式,才能实现旅游景点和动漫产业的融合。

一、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实现融合的模式分析

(一)旅游景点动漫化

旅游景点动漫化的融合模式是以旅游景点作为依托,将动漫产业渗透到旅游景点之中,以此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具体说来,实现旅游景点动漫化,就是在实体景点的基础上,将与之较为契合的动漫元素引入其中。比如,可以将某些景点打造成为动漫中的某些场景,以此吸引那些对这些动漫场景充满兴趣的游客。

(二)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

在动漫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动漫产业必将实现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园区。在动漫产业园区内,将会汇集各种各样的动漫产业,如漫画、动画、游戏、周边,等等。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动漫园区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可以将动漫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三)节会式动漫模式

节会式动漫模式主要是通过产业活动重组的手段实现的,其是以各种动漫主题节作为基础,将旅游景点和动漫产业融合起来。比如,渥太华国际动画节、东京国际动漫博览会等,都是将动漫产业实现了节会式,和旅游景点实现了融合。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旅游景点的形象,还可以实现动漫产品的销售,推动两大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四)动漫主题公园

动漫主题公园是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融合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是最为经典的模式,迪士尼动漫主题公园就是这一模式的最大成功者。其将迪士尼漫画中的所有经典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座主题公园。由此也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景点,可谓是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融合发展的经典范例。

二、动漫产业与旅游景点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加强认识

要实现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的融合发展,对其加强认识就是必要前提了。从本质上来说,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是其都是以某些消费者感兴趣的点来吸引消费者投入其中。因此,鉴于这一特点,可以将二者融合起来,以将动漫和旅游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所以,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认识到加强旅游景点和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认识到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更要认识到二者融合对产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二)各界支持

要实现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的融合并非易事。对于旅游景点而言,不少旅游景点都存在利己性的特点,即认为凭借自身的吸引力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不希望和其他产业共享这一份利润。可以说,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旅游景点和其他产业融合,可以扩大市场和利润份额,虽然会和其他产业共享利润,但是相较融合之前是必然会增长的。所以,需要在政策法规上对产业融合作出规定,制定一些扶持政策,消除产业间的隔阂,加速融合发展。同时,在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中,也需要制定一些行业内部的制度政策,针对二者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构建相关的规范保证机制,确保能够顺利实现融合。

(三)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的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从中起到助推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两个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一方面,可以从产业内部着手,挑选优秀的动漫人才或是旅游人才展开培养,使其具备另外一个产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从产业外部着手,从高校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也可以从社会上招募优秀人才,由此构建一直专业化的高水平工作队伍,促进产业融合。

(四)拓展产业范围

在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实现融合之后,可以大大拓展两者的发展深度,从内外两个层面拓宽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具体说来,首先,以动漫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景点,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类型和数量,在丰富旅游产业的同时,给予消费者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其次,通过动漫产业对传统的旅游景点进行扩充升级,可以让这些旅游景点“旧貌换新颜”,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给予消费者不一样的新奇感受。最后,动漫产业和旅游景点的融合,可以在周边产品上实现拓展,打破传统产品单一雷同的局面。

第4篇

摘 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分析山西产业结构,进而得出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制造业以及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业;融合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服务业通常分为消费业以及生产业,其中生产业与制造业联系最为密切。生产业指的是为其他产业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通常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山西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是重工业占据主要地位,生产业比重相对较小,因此,研究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加快实现“十二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山西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山西省制造业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以每年19.5%左右的速度增长。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占制造业比重最大的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3.9%)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6%),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4%),专用设备制造业(5.1%),通用设备制造业(3.4%)。

目前山西省制造业档次仍然较低,以资源型企业为主,高度制造业发展缓慢。资源型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达到59.3%。对比广东省来看,其制造业增加值前5位分别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化学[1],相比而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较轻,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2.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4%,医药制造业占2.3%。

山西省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失衡将阻碍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说明山西省生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未能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高知识、技术含量的服务产品。

(二)山西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生产业的行业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尚于立[2](2008)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得出我国生产业包含六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址勘察和水利管理服务。

山西省生产业“十一五”期间,增长速度平均为18.6%,生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平均为64%,说明生产业产值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各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增速为3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增速为13.4%,批发零售业发展增速为21.8%。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占生产业较大比重,分别为27.4%和29.2%,说明山西省传统生产服务业仍具备广阔市场。

近年来虽然山西省服务业总产值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看,服务业却是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3.8%下降到2010年的3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由此可见,山西省服务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落后于全国的一般水平。由于山西是资源大省,重工业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山西省的主导产业,这就导致了山西服务业发展的相对不足,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将将会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特别会对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

总体来说,尽管山西省近年来制造业不断发展,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业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新兴的服务性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足以及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3]

(三)全球化视角下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山西要想实现转型发展,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准确定位,积极的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0—2012年,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密切相关。2004—2012年制造业所占总体份额领先与生产业,这表明山西制造业较于生产业发展较好。但在2009—2012年,山西省生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这将有利于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稳定,进出口贸易增长相对较快,但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在2008—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这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对外商投资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对外资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二、推进山西省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1、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从而加大生产业需求

山西由于其资源优势,在其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占据了主要地位。制造业的发展是生产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这将会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因此,制造业企业不断产业升级,革新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派生出对生产业的需求。

2、大力推动生产业发展,提高生产业的产业比重,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下,山西省生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行业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山西省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围绕这些行业,发展其上下游行业,积极推进相关产业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打造山西品牌,从而使得生产性成为山西发展新的着力点。

3、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

目前,山西利用外资情况相对较差,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关系作用相对有限,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却是一项重要的资本流入不仅可以直接与山西当地产业相结合,积极争取外资,有效利用外资,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利用实现生产业以及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山西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洋.河南省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第6篇

关键词:会展 旅游 融合发展

会展业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产业关联性,两者融合发展的联动效应正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对会展业与旅游业进行资源整合,促进其融合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主体间共同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构建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模型,对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一、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模型

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就是在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或者各自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过程。一方面,旅游业依托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等因素,为会展活动参与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给传统旅游经济带来了潜在和现实旅游客源,增加旅游收入和旅游知名度。在这个过程中,人流、信息流、物流等要素通过会展产业链流入会展举办地;服务流、人流、现金流通过旅游产业链流入旅游目的地。当会展举办地与旅游目的地重叠时,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就发生了。如图1所示。

二、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联系紧密,产业链条相互延伸与渗透,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的内在基础。

(一)产业同源

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渊源。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70人的团队搭乘火车去12英里外的拉夫巴罗参加戒酒大会[1]。这个被视为全球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性事件,从其本质来看,却是一次会展活动。从这个起源事件中可以看到,旅游和会展本身具有对象主体同一性。旅游业的主旨就是招徕吸引外来游客,而会展活动中的会展代表及随会展而流动的受众就是形成游客的主体来源。从行业产生的根源来看,会展和旅游也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会展是企业信息交流的载体和重要的产品营销手段,是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业化发展结果[2]。旅游主要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后人们需要追求更好生活质量的结果。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最初广义的旅游业包括休闲旅游、商务差旅和会展业。但是随着会展活动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传统划分,无法囊括会展业的涵盖范围,会展业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以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为媒介的“第三产业”,在其参与者上的一致性、资源的共通性和相互的融合性,揭示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二)资源共享

从依托资源看,会展活动依托会展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活动依托旅游资源开发、城市品牌和相关基础设施。会展业和旅游业都依赖于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信息、人才等软硬条件,对城市的综合功能要求比较高。旅游业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是会展活动必须共享的行业部门。尽管相关企业在接待会展商务客流和旅游客流上有一定分工,如会展活动在选择住宿方面一般选择城市商务酒店、会议性酒店或会议性度假酒店、在选择餐饮场所时一般倾向酒店或地方特色浓郁的高端社会餐馆;观光和休闲游客一般则选用度假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等,在餐饮场所选择时一般选择社会餐馆以及与旅行社有业务合作的酒店餐馆等,但是完善的交通设施、发达的信息网络、适宜的住宿环境、特色的餐饮、购物、娱乐等一直都是会展和旅游必须共享的发展资源。

(三)产业链交叉

会展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存在着诸多交叉点。会展产业链是以会展活动为纽带,主要为参展商、参会者和观众提供场馆、组织和现场服务等产品。旅游产业链主要是为参与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会展中的大量人流又为旅游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会展活动代替了原旅游产业链上的旅游景区作为吸引物招徕游客[3]。在此过程中,旅游与会展活动相互交错,紧密联系,二者间可以互相借力、互为推动。会展业可视为旅游业的兴奋剂和助推器,旅游业可以视为会展业的保障和延伸。

(四)发展相融

虽然旅游与会展的出发点不同,目的和形式各有差别,但是利用资源的一致性高,只是每个资源在不同的行业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如表1。因此,将旅游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既有利于资源整合,也有利于促进两个行业共同发展,形成会展拉动旅游、旅游支撑会展的联动关系,产生1+1>2的融合发展效果[4]。

综上所述,旅游与会展产业链上多点重合、资源共享、属性相似,在同一个平台上融合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三、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特点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以协作和联合为主导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具有会展和旅游双功能的新型产业,直接结果就是形成会展旅游业――一种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高端旅游形式[5]。这种产业融合,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产业新体系,会在产业联动的倍增效应作用下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组团规模大

由于会展本身所具有的行业性、产业性以及组办规模大等特点,势必有大规模的会展参加者需要餐饮、住宿、交通、通讯等服务,同时也将吸引众多的政府、民间组织的会展团、参观团、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队,其规模要比单一组织的旅游观光团队要大。

(二)消费档次高

会展由于会议规格高,参会人员均是有强劲消费能力的商务客人、高文化素质客人,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

(三)停留时间长

大中型会展活动举办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除去会展期间组织的休闲娱乐和参观考察外,不少人员还会在会展活动结束后安排个人的旅游活动,这样停留时间还会延长。

(四)主题特色性强

会展旅游不同于普通的消遣旅游,每一项会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主题的,会展旅游者出行的目的性强,即便是进入到会展活动完成后的消遣性旅游,会展旅游者依然会有很强的主题选择性。

(五)关联带动性强

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关联、带动及辐射作用。根据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经验,会展业的投入产出比高达l∶10,不仅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通讯、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六)安排计划性强

由于会展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参与会展活动的人员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等需求都必须事先做出切实周密的安排。这对会展旅游目的地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服务质量非常有利。

(七)不受淡旺季影响

会展活动的举办时间虽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季节等因素,但相对于观光度假活动而言,它对气候、季节等因素的依赖性要小得多。出于价格、服务质量等因素的考虑,会展活动组织者更倾向于选择在举办城市的旅游淡季或平季举行。这有利于提高当地酒店淡季时的客房出租率,增加经济效益。

四、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方式

一般而言,产业融合有三种方式:产业渗透式的融合、产业延伸交叉式的融合和产业活动重组式的融合。对于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来说,由于两个产业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发展过程中打破原有产业间的业务和运作边界, 从而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使彼此产业的边界发生交叉融合。目前,会展业和旅游业在客源预测、整体促销、配套服务和场馆后续利用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的融合方式。

(一)品牌形象共享式融合

主要表现为将目的地旅游品牌形象应用于会展宣传和招徕。会展组织者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一系列关键因素,诸如城市特色定位、政治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和配套水平、城市环境、旅游资源等,而这些信息与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是相关联的。旅游业相对于会展业发展的更早更成熟,在市场推广、营销网络、组织构架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会展业只要利用旅游业的业务网络,结合会展目的地营销的特点作适当的提升和扩充,即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如上海市旅游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旅游会展推广中心,积极推进政府机关及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组团参加国际专业会议和奖励旅游,代表上海到国际会议上宣传上海并在国际会议市场去“争会”。会展与旅游相结合的推广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局限,着眼于城市整体的推广,而这种全局性、高层次的整体推广,是任何单个企业或行业都难以企及的。

(二)企业业务扩展式融合

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之间业务相互扩大至对方产业,出现了大型会展旅游集团。酒店、旅行社除了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等服务外,通过后向一体化的业务扩展,直接进入会展业充当会展组织者。这种融合方式属于产业延伸的融合方式。目前,我国很多旅行社都介入了会展旅游,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设立了商务、会展及奖励旅游总部,为客户筹办各种年会、研讨会以及奖励旅游等。很多酒店还可根据会展举办单位的要求提供,如发放邀请函、接待、会场布置、车船票预订、市内交通服务、旅游安排等系列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旅游业开拓了新的市场,增加了收入来源,并且将新的服务理念引入会展,有利于会展业整体形象的提升。一些实力强大的会展企业也意识到旅游业在展会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向会展业渗透。通过直接投资、兼并、合作等方式组建新的旅游企业,或将会展业的旅游企业直接纳入到会展企业内部,出现了集会展和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会展旅游集团。通过集团化方式,会展业务和旅游业务内部化,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控制力,实现范围经济。

(三)会展产品旅游化式融合

在贸易类展会活动中,旅游业只是会展活动顺利进行的辅助产业。随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出现了专门以旅游为主题的展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展会活动中,会展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紧密,能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每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共举办活动项目中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项目超过三分之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观光旅游者,仅西湖狂欢节一项就吸引观众60万人次议事。

(四)资源共享利用式融合

旅游业的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都是旅游会展活动典型的共享行业。另外,有影响力的会展场馆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次著名的会议、展览的举办地,比如三亚博鳌论坛的永久会址、西安欧亚论坛的永久会址、西安世园会主题公园等,这些会展场馆有大范围的影响力,容易激起旅游者的好奇,可开发为城市观光景点,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直接融合。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已经成为北京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仅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就接待100余万游客,“鸟巢”和“水立方”参观游客共计22万人次,实现收入395万元。

(五)一体化经营

大型旅游机构兼并会展公司或直接在内部成立会展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如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宾馆、会议中心、旅行社、商务旅游公司、会展公司、旅游会展营销中心等,部分大旅游集团直接控股展览场馆。

五、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产业融合日趋加深的背景下,会展业与旅游业实现联动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要实现两者的深度互动,就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

(一)以政府为主导,走市场化运营之路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联动,是由初级、被动和局部的阶段,逐步提升到高级、主动和全面的阶段[6]。但就目前看, 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推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型会展活动和旅游项目开发涉及面太广,需要强势机构和权威部门动用各种资源条件,推动上游、中游、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产业链条的各节点协调配合。因此,推动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的道路。在初级阶段,政府给予积极的支持,能大大减少产业融合的成本和时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走“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服务为辅”的道路,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二)以大型会展旅游活动为载体,走品牌营销之路

必须以大型展览、节庆和会议等活动为龙头,通过联合开发、整体营销会展与旅游市场,带动大规模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形成城市品牌。旅游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参加各类国际会展组织,借助这个平台,与国际会展主办机构进行深入沟通和合作,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参与者。 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应积极为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或展览结合起来。会展企业在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时,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将会议展览活动的宣传与城市及周边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等旅游产品的宣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营销。旅游企业和会展公司联合行动,将旅游宣传渗透到会展的每一阶段,同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强化商务客人的旅游意识,最终实现销售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走能力提升之路

抓住品牌会展举办的机缘,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跨越式发展,以不断提升举办品牌会展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和完善两业融合发展的软环境。如旅游企业要为会展活动提供各类培训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会展部门要为各类旅游节事活动、旅游交易会等提供场馆设施、会务组织等优质的会展组织服务等等。

(四)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会展公司或旅游企业以股份合作、品牌联合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会展品牌和旅游品牌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集团或旅游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升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各级政府应摒弃地方利益保护,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强化会展与旅游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促使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连带效应得到巨大释放,实现双赢的效果。充分挖掘潜力,实施差异化扶持策略,大力培育和扶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优秀活动品牌。积极招揽国内外品牌展会,组织专门力量外出招商招展,争取更多更好的国内外品牌展会。

参考文献:

[1]周彬著.会展旅游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主编.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美]桑德拉・L・莫罗,[中]武邦涛等译著.会展艺术――展会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O5

[4]吴开军.会展业和旅游业合作动因――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4):73―81

[5]刘大可.会展活动给旅游业带来的四大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82

[6]杨建.会展节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3,(3):84―87

第7篇

重庆市生产业可以形成区域差别化的空间性集聚和各具特色的功能性集聚。

重庆市生产业现在面临着规模偏小、集聚程度较低、发展速度偏低、发展质量不高,需求缺失、与制造业融合度不够、高端服务不足、内部结构待优化等问题,因此,重庆发展生产业必须明确以扩大生产业规模为基础,以优化生产业内部结构为核心,增强竞争力,推进集聚性的目标。

在扩大规模上,提高生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具体要培育现代物流业的骨干企业和科技信息服务业的骨干企业。

在优化生产业内部结构上,重庆要大力发展具有高产业带动力的中高端生产业,提升生产业的产业能级,拓展专业化、新兴生产服务领域,培育特色服务产业。

在推进重庆市生产业集聚性发展上,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集聚发展的经验,结合重庆市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使重庆市生产业形成区域差别化的空间性集聚和各具特色的功能性集聚。空间集聚建议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区、特色区、二环区域和郊县区;功能集聚包括围绕工业园区集聚信息、科研、物流等综合性生产业,围绕主城核心带培育金融、会展、创意、商务服务等高端生产业,围绕三基地四港区打造现代物流服务公共平台。以“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形成产业业态互补、服务层次高中低端协调配置的格局。

在实施过程中,重庆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竞争附加值,鼓励制造业企业从制造加工环节向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推动大型工业企业向总承包商和集成服务商发展。我认为,可以实施的做法其一为引导服务需求社会化: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契机,鼓励制造企业转变传统观念,改造业务流程,推动内部物流业务剥离,引导研发、信息等业务的逐步释放。其二,实施“两业”联动示范工作:重点推动汽摩、装备制造、化工、材料等千亿级产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其三,搭建完善生产业和制造业交流合作平台:支持重庆市工业服务港、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专业化、网络化、一体化,提高生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渗透带动力。

此外,重庆需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同时,培养一批服务外包企业。重庆可以率先在政府部门和财政投资项目中推行信息化外包服务,培育信息技术服务市场。适当减少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投资,增加运营维护投资,为购买外包服务提供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中增加外包项目立项。

扶持新产业离不开政府的优惠政策,在资金补贴中,笔者建议采取补贴剥离企业的做法。参照发达城市做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在调整重组、改革改制中,剥离企业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供应、采购、营销、研发、科技服务、设备检修等内部服务功能,组建面向社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业法人实体;工业企业剥离内部服务功能组建的生产业企业,剥离后3年内,按照其实现增加值的1%给予财政补贴。

本栏目欢迎全国工信系统人士投稿:

来信请注明联系方式,以奉稿酬。

第8篇

本文从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与产业链上融合、区域内的融合以及信息服务业带动提升制造业,制造业支持促进信息服务业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融合互动的机理,并提出了促进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互动

作者周志丹,博士,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宁波315100)

一、引言

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是其中最具活力和带动效应的领域之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在全球信息服务业市场格局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凭借其信息技术优势遥遥领先,其信息服务市场的规模占世界信息服务市场份额的80%以上。近年来,我国信息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或服务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普遍存在着信息服务业落后于信息制造业,对软件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投资远少于信息制造业的现象。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分类的界定不完全一样。通常信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应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在信息服务业分类上,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信息产业由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两大部分组成,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服务业大致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IT服务(系统集成、IT咨询服务、IT外包)及软件业(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其他软件服务)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与调查、增值电信服务、数据库产业、数字广播影视内容产业)等几个方面。

二、相关文献回顾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最早提出了生产业的概念。生产业是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衍生出的新的服务领域,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生产业大致包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五个行业。随着全球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阶段。夏杰长等(2008)认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经济服务化的趋势,一方面制造业内不断将一些非生产性的活动逐步外包,从而导致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制造业的结构转型,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对中间性投入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目前,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文献很少,而信息服务业属于生产业中的一类,我们先回顾一下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相关文献。Lundvall&Borras(1998)、植草益(2001)等认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出现融合趋势。周振华(2003)认为,“无形服务”对制造业生产流程的主导作用、服务链对制造业产品链的渗透作用日益加强,借此实现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及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动力。聂清(2006)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全球500强企业中营业收益率最高、发展最快的是生产业的结论,并指出经济活动中心由以制造业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制造业的功能日益服务化。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交叉融合、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渗透,以及各大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不断出现的相互融合,使得产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其中,以发生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最为引人注目。法国Te-boul博士提出的前后台理论指出: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介入和融合,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见图1)。

Park&Chan(1989)、Shugan(1994)、Bathla(2003)等认为生产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Francois(1990)、Diaz(1998)认为,制造业与生产业是互动关系,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垂直分离”促使服务在新的社会地域分工中独立出来,增强了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相互依赖;Hansen(1990)认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陈宪、黄建锋(2004)通过一个回归模型说明了生产业对制造业的重要促进作用,利用实证分析证明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互补互动机制。顾乃华等(2006)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其中东部地区生产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石秀和、张荣志(2008)基于合肥市的实证研究,认为生产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和最具有活力的部门之一,其对制造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愈发明显。贾帆联(2006)指出,生产业通过加速向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设计领域,中期的管理、融资领域,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的渗透,不断趋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三、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机理分析

(一)制造业企业内部的自身融合

制造企业在制造业产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中间投入品中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服务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还将技术服务等与产品一同出售,如电脑与操作系统软件等。近些年来,制造业企业在满足生产力、全球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市场驱动因素的情况下,越来越重视制造业自身的融合,他们将制造系统与企业的其他部门进行整合,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制造业企业内部自身的融合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当工厂车间与企业系统的融合不断创造巨大价值时,伴随制造业内部融合并延伸的相关行业也会带来巨大的价值。Keith Nosbusch(2009)认为,制造业企业内部融合要利用信息化、通信、控制和动力核心自动化平台来促使产生最大的潜能。制造业企业内部在降低整合成本、上市时间与维护成本,对制造业流程与工厂关键资产进行配置、可视化、维护与优化以及在基于网络的企业广泛采用信息收集与实时控制等企业制造环境中,信息服务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和服务的制造业企业内部的自身融合

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链与价值链上的融合

1,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融合

产业链是由具有特定内在联系的产业环节共同构筑的产业集合,制造业的产业链通常是有一个主产业,然后逐步形成上下游的配套体系,最终形成明显的链条形式,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链是一个涉及信息传输、信息生产、信息分发与供给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性行业,与制造业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自发、多边、网状、不断发展与创新等特点。

在现代制造业中,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而在这些服务中,信息服务成为其中重要且活跃的一部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服务业收入已占通用电气公司总收入的2/3以上,我国联想集团的“技工贸”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IT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向信息服务业转移,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融合程度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影响越来越大,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加依靠信息服务业,二者在产业链上逐步融合,既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又使现代制造业能够集中可以动用的各种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此外,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链存在着在更大范围内融合延伸之势,如信息服务业中的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发展会在其周围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引起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就像电影、动漫、体育赛事等能带动服装、食品、玩具、装饰品、音像制品、工艺纪念品等实体产品的销售一样。有资料显示,美国等电影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票房收入一般只占到电影全部收入的1/3,其余则来自相关电影衍生产品。

2,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上的融合

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在当今跨国企业的价值链条中,服务业已经占据了主导位置,通用汽车公司的全部利润链中,服务业也已占到了六成以上。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制造、加工、装配环节始终是利润率最低的环节,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则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一项针对长三角制造业的抽样调查表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中纯粹的OEM(原始设备制造)企业只占22.30%,ODM(原始设计制造)企业也只有18.30%,而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到70%以上,这说明长三角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用户的不断成熟,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的融合过程中,逐步由以生产为中心的业务导向型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的消费导向型,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同时,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信息服务的价值链得到不断延伸,在这一价值链中,虽然运营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上游可以联络设备制造商,下游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但信息服务业价值链的核心在于信息内容的制造和分发。

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靠竞争优势,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在于把握住了IT发展中制造业向软件业延伸、软件业向服务业延伸的分工演进规律,主动选择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高端,顺应企业选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发挥竞争优势的作用。

(三)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内的融合

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区域内的融合发展往往与该地区的集群化发展紧密相关。信息服务业通常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信息科技产业高度相关,彼此渗透,表现出了高度聚集的特性,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科技型服务业必然会形成区位的聚集。我国很多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园区,同时也是一个集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为服务对象的集聚区,它们不仅形成了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别化竞争格局,而且使集群内服务产业与制造产业之间形成了协同定位和协调集聚的嵌入机制。这些工业园区往往定位为企业的集成服务商,为人驻企业提供集成服务的国际化产业运营平台,提供包括工业设计、技术设计、软件研发测试等在内的信息服务业方面的服务。刘志彪等(2008)实证研究发现,在长三角地区的空间集聚问题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水平越高,制造业的集聚水平越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越高,服务业的集聚水平越高。

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作为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制造业基地的融合,是因为中心城市聚集了人才、信息、知识等战略性要素;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信息服务业推动了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化升级,而周边地区制造业的进步,也支撑了中心城市的信息服务业向更高层次提升。

(四)信息服务业带动提升制造业,制造业支持促进信息服务业

国际经验表明,先进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必然要靠包括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聪明的脑袋”来支撑。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推进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协同合作,使各领域的产业分工更加细化,成为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机构调整。

一方面,信息服务业带动、提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通过专业化服务优化了制造业的运营流程,提高了产业运行效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了互联网络步入成熟阶段,导致了信息以及通信成本的下降,这样减少了企业从市场上获得服务的交易成本,从而带动和提升了制造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制造业支持、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在生产、销售等产业过程中支持和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衍生和发展,如电子产品制造业与软件服务、通信服务、网络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的融合,汽车制造业与信息、保险、物流等融合,说明了它们互为支撑、互为协作,共同推动了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见图2)。

四、信息服务业对浙江省先进制造业

基地建设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增长的牵引器,郑吉昌、夏晴(2004)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指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必须与相关服务与支撑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整体合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认为,浙江制造业竞争力最弱的部分不在制造过程本身,而是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生产体系。

信息服务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制造业信息化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制造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同时也正在造就一个庞大的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市场,在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服务业应该为制造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在推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在产业升级上存在着技术进步的外资

依赖症状,全省有制造业集群近千个,但这些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低于全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水平0.61%,离发达国家3%的比例更远。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和采销渠道等各个环节上的融合,促进了制造企业中服务环节的发展。要引导制造业的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作用,如信息服务企业向手机制造企业的渗透。

当前,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和变革。据浙江省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披露,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巨额投资,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来源大多采取“拿来主义”的模仿手段。浙江临海作为中国模具业的集聚地,集中了上千家模具企业。当初,日本企业将其纳入了全球产业链,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技术转移。如今,当临海模具业决定进军高端市场时,却遭到日本企业的“围追堵截”,对其进行设计封锁、技术封锁,甚至市场封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发达的生产业(信息服务业),就没有发达的先进制造业,也就难言建设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地要靠服务业来支撑。随着信息服务业分工逐渐细化的同时,产业链的日趋延长已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信息服务业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支持促进了信息服务业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了高速发展,虽然总量规模很大,但依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环节,多数行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利用的是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分工和劳动、土地、资源构成的价格优势,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强工业弱服务业的不协调现状。

坚持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服务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提高制造业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带动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是我国产业提高竞争力的现实出路。为此,本文提出如下促进信息服务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政策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主管部门之间的组织和协调;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搞好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典型示范行业建设;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加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构建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服务创新体系;建立有利于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建好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产业聚集区;构建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06)》,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3页。

2,Lundvall B,Borras,“The Globalizing Learning E―conomy: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s Policy",TSER Pro―grammer Report,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1998(1),

3,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4,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5,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6年第1期。

6,Shugan S,M,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lces in Rust RT,Oliver RT,Editors Seruice Duanlity,new direc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ousand oaks,CA:Sage Pulication,1994,  7.Bathla,“Inter―sectoral growth 1inkages in India!imp“ications for p01icy and liberanlzed reforms”,http://ieg.hie.in/dis―seema一77,2003―7―20.

8.浙江省经贸委《生产业》课题组(执笔:贾帆联):《浙江省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http://www.raresd.com/20080108200676.htm,2008-8-20。

9.刘志彪、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D08年版。

10.夏杰长等:《北京市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vcww.bjkw.gov.cn,2008-2-23。

11.霍景东、夏杰长:《制造业与生产业:分化、互动与融合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4l期。

12.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9期。

13.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

14.夏杰长等:《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15.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7年版。

l 6.Kelth Nosbusch.:《制造业的融合》,《电气时代》2009年第2期。

17.纪丽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特征与价值走向》,2008年7月30日《国际商报》。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陕西省作为科技文化大省,2016年2月,陕西省正式颁布《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别强调“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陕西支柱性产业”。

文化和高新技术的天然的耦合性,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规律。美国学者罗森博格(N.Rosenberg)在阐述“技术融合”这一概念时提出了“融合”的理念[1]。此后,国外学术界主要围绕数字技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讨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如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的产品都得到了融合[2],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市场[3]。但国外对于技术和文化的融合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研究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4]、[5]。2、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互动机制,两者从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资源层面的融合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独立的,是需要进行交互和协同的[6]、[7]。3、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在文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实施技术对接,在科技产业价值链上融合文化元素或文化服务,整合资源形成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8]、[9]。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的实证研究不足,对二者的关联度分析缺乏,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特征和程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将用该模型分析陕西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系,以期为陕西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邓聚龙教授在其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该模型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和程度[10]。其实质是对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几何比较: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11];关联程度越大,则说明序列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大[12]。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对实物发展趋势进行量化比较。它对样本量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样本满足某些典型的分布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2]。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者的相互作用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将会导致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信息呈不对称态势。由于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是在近年来刚发展起步,其数据属于小样本数据,并且具有不确定和不全面性。因此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两者的融合关联度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Y n(k)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比较数列X m(k)。其中Y n(k)和X m(k)分别为Y n和X m在时刻的观测数据。

第二、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将用初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

第六、计算关联度

二、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1、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代表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的“文化产业增加值(Y1)”、“文化机构数(Y2)”和“文化机构从业人员(Y3) ”作为参考数列。选择高新技术产业10个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用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X1)和高新技术企业利润(X2)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绩效;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X3)和高新技术就业人数(X4)衡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情况;用科研成果(X5)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情况;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X6)、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7)、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X8)、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X9)和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X10)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投入情况。

2、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依据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区域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1.

3、两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按照上述灰色关联分析的6个步骤,可以分别计算出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

由表3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各指标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从以上结果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后依次是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高新技术就业人数、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和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

(二)结果分析

1、所有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证明所选取的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最大。它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的指标,说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

3、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两个指标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分别排在的第二和第三,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其科研水平关联性强。

4、固定资产数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具有差异,说明投入项目的数量虽多,但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性质、以及项目的质量有区别,会影响到项目的效果。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量,更能影响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5、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中,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关联度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

6、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重视自身效益以及R&D经费支出对文化产业投入不够,不利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7、值得注意的是,在R&D经费支出的三个指标中,企业资金的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最大,说明R&D经费企业资金的支出更能影响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近年来,陕西省R&D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低,极大的制约了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和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选取的10个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都较大。但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两者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2、针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需求领域的科技诉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给予满足,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为使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更好的融合发展,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强其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研能力;加大R&D经费支出,尤其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较高的R&D经费企业支出部分。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强技术要素融合文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技术为重点,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13]。

(三)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陕西省应依托现有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推动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培育文化服务的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速互联网、多媒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陕西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院校林立,特色专业齐全。各类相关院校应得到充分利用,培养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进而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政府在税收政策体系上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文化项目和企业。设立专门用于文化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一般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在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宏观指导,要注重长远利益,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1963:414-416.

[2]Yoffie D. B.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M]. Boston: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3]Wirtz B.Rco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

[4]胡晓鹏.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6,01:125-129.

[5]张洁.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社会科学,2013,11:36-45.

[6]余菲菲,张颖,李宗泽. 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9:5-8.

[7]彭英柯,宋洋洋. 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75-78.

[8]秦月.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9]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07:72-75.

[10]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53-56.

[11]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53-84.

第10篇

摘要:园区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形态,智慧化是今后园区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给出了智慧园区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分

>> 建设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升级 浅谈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智慧新城(园区)建设关键举措研究 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研究 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咨询探讨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铺路 智慧饭店建设探讨 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控平台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应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华为助力“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建设 关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 智慧园区设计概要 智慧园区孕产业 拥抱智慧园区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探讨 智慧城市建设探讨 运营商参与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的策略浅析 宿马园区昆徽智慧物流园开工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王家耀.智慧让城市更美好[J].自然杂志,2012,34(3):139?142.

[3] IBM.以智慧城市支持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EB/OL].[2012?07?14].?re=spf.

[4] 余冬苹,林涛,梁峥.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1(7):15?22.

[5]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6] 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7] NIS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1?09?11]. .

[8] 魏进武,陈清金,房秉毅,等.云计算助推工业园智慧化建设[J].电信网技术,2011(5):27?31.

[9] 朱志良,苑海涛,宋杰,等.SOA与云计算:竞争还是融合[J].计算机科学,2011,38(12):6?11.

[10] 沈扬.产业园运营模式比较[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23):92?93.

第11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机制创新;报业经营;业绩考核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243

报刊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在探索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走过了投资建设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提升内容产品,再到新老媒体结合拓展产业项目的探索过程,逐步形成以新型报业经济增长模式为基础,搭建产业运作平台,推动多媒体互利共赢的融合发展思路。基于多年从事报业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搭建新型媒体产业平台不仅需要投资建设新媒体的硬件支撑,更需要转换观念、机制创新的软件支持。只有发挥内部机制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才能有效促进报业媒体人的思维转换和角色转换,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合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尝试以报业集团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为方向,以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为切入点,以所在工作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探讨如何以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助推新老媒体在更多领域、通过更多途径,更快更好地实现融合目标。

1现行业绩考核机制的运行情况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2年,现有12报12刊和多个影响力较大的网站,下属经济实体数十个,主业涉及报纸、期刊、网站及广播电台的经营业务,多种经营涉及地产开发、物流配送、网络购物、信息咨询及中介服务等产业。集团成立初期,通过制订《预算管理办法》、《授权管理规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经营管理基本制度,构建了集团化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明确了集团“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达到了“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成效。其中,集团对直属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考核遵循以下两个制度原则:

11百分制考核即由集团向各单位下达年度考核指标及目标值,设定各指标的标准分值和评分标准,各考核指标总分为100分。经营年度结束后,根据各单位经营业绩实现值,核算实际得分,累计形成各经营责任单位综合考核评定分数,作为年终奖额度的一个计算因素。

以集团对所属报刊媒体经营业绩考核为例,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

12分类别考核

即集团以经营效益为核心,根据各单位实际经营情况和预算目标要求,分类别制订考核奖惩标准。

2现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团通过“编制预算、下达目标、年终考核”三个主要流程,对各单位实施考核及奖惩,已稳固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推动集团经济增长、规范集团化管理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尤其是上例引用的报刊媒体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框架,凸显了“主业指标为主、产业规模为重”的特点,突出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传统主业的考量比重偏大。现行业绩考核机制主业相关指标占90%以上,明显缺乏对新媒体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二是对多元经营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多元收入指标作为唯一量化指标,明显缺乏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多元项目培育周期等方面的考虑;三是对媒体市场影响力的考核指标不准确。在新媒体快速挤占传统媒体市场的背景下,发行量指标已难以准确反映媒体的市场地位,缺乏相关媒体类型市场地位的个性化考核指标;四是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办法过于僵化。现行业绩考核制度的计分办法均以绝对值增减比率作为分数扣减依据,但某些经济指标应以环比或平均值变动作为考评标准更客观准确。

3关于业绩考核制度改革的思考

报业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要求报业摒弃传统的报纸思维,摒弃传统的主业思维,在以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媒体融合情境下,引导以新媒体产业为核心的多种经营,加快提升在报业经济中的占比。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报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为例,鉴于当前集团新媒体产业规模较小、尚处于培育探索阶段等客观实际,在保留百分制考核和分类别考核框架不变的基础上,笔者就改革思路提出以下设想:

31增设产业分类权重指标,增强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根据集团产业发展规划,集团多种经营收入将显著提升,并在近两年间实现收入占比达到50%的发展目标。因此,建议在保留原百分制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将考核指标分为主业考核指标和多种经营考核指标两大类,分别占50%的权重,各分类指标满分各100分,综合考核评定总分累计仍为100分。

32主业考核指标以预算计划为基础,增设媒体市场影响力考核指标

报业传统主业考核指标仍然以经营效益考核为核心,有必要保留收入、利润、到款率三项考核指标,先期增设一项市场占有率指标。当前,市场占有率以广告收入占媒体主发行区域市场份额为量化指标,以第三方统计数据为准。由于当前传统报刊多数已投入建设新媒体,产业规模逐渐形成,必将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有效承接部分传统媒体流失的市场份额,因此,未来的市场份额考核指标可进一步细化考虑,逐步将新媒体用户数、点击率、下载量等新媒体市场占有率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形成媒体市场影响力综合考核指标。

33显著提升多种经营考核指标权重,产业规模和盈利水平指标并重

首先将多种经营考核指标在百分制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提升至50%。鉴于当前传统媒体发展多种经营应以壮大产业规模,鼓励多渠道探索为方向,因此考核指标的设置较为粗放,建议以收入、利润为重点考核对象。同时,收入、利润指标充分考虑多种经营产业培育期和运行周期等经济规律,不是简单地以同比增长比率为量化指标,而是以前三年平均增长率为考核基准。此外,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拓展的新市场、新项目,相关经营业绩纳入多种经营考核范畴。

34进一步细化产业项目单列考核奖励办法,重点扶持新拓展产业项目

为鼓励各经营单位积极拓展产业项目,沿用原考核办法中实行新项目单列考核的办法,对经上报审批立项的新开发产业项目给予特殊奖励政策,即实现当年预算收入、利润指标可给予一定金额的单项奖金。

4结论

经营业绩考核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经营实体工作业绩的评定与衡量,它与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同时,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还必须适时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顺应产业发展形势,顺应企业战略规划需要。为此,探讨传统媒体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改革,能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机制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叶开社会化媒体运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第12篇

【关键词】LTE-TDD LTE-FDD 融合发展 无线宽带

中图分类号:TN929.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5-0019-05

1 前言

目前LTE产业链逐步走向成熟,已经确立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据GSA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有美洲、欧洲、亚洲等474家运营商投资LTE网络。LTE网络有LTE-TDD和LTE-FDD共2种技术组网方式。2种网络产业链在技术、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商研发、运营商经营等多个方面支持融合组网。LTE-TDD/FDD融合组网已经成为全球移动宽带的重要演进方向。国际上,包括Hi3G、日本软银等公司已经开启LTE-TDD和LTE-FDD融合组网的经营模式。

中国移动已获得LTE-TDD网络牌照,2013年8月正式明确了终端多模多频段需求,将支持五模十频段的TDD/FDD融合终端作为LTE-TDD产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终端产业提供了明确的产品需求,加速引导终端产品的推出和成熟。文章将对中国移动如何走向LTE融合发展之路进行探讨。

2 LTE融合发展目标

对TDD和FDD网络定位主要从终端产业链、网络性能、时延特性、频段特性差异、覆盖能力和组网灵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国际上,FDD网络用户已超过1亿,相比200万用户的TDD网络,LTE-FDD产业链较为丰富;国内已将2.6G频段划给TDD网络,据业内预测FDD网络牌照的频段将在1.8G和2.1G,相对来讲FDD频段更低,覆盖更好;FDD相对TDD时延稍低;TDD相对FDD频谱利用率较高。2种技术均具有扁平结构的组网灵活性。

基于TDD和FDD的频谱利用率和现有频段的不同,对TDD和FDD网络的定位,采用分层建网,各有侧重的策略,理想的网络定位如图1所示。

FDD为第1层的LTE主覆盖网络,用来提供LTE的广泛覆盖,主要发展智能手机用户。

TDD为第2层的热点吸收流量卸载网络,分流热点区域的FDD网络负荷。主要发展智能平板电脑和数据卡用户。

网络发展目标如图2所示。

在LTE融合发展的主流背景下,基于网络牌照、频谱资源和已全面启动的LTE-TDD大范围建设的现状等多种因素,可以看出中国移动走向融合组网的道路还是十分曲折的。如何选择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

3 中国移动发展LTE-FDD的切入点选择

先期中国移动可将农村区域作为FDD的发展重点,并将900M频段作为FDD承载频率,以无线宽带的形式发展,有利于与对手的竞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原因:

(1)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和3G宽带网络建设主要集中在地市和部分县城,截止2013年底,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占比不超过7%,固网用户数远小于电信和联通,农村区域尤其落后。农村区域仅依靠GSM网络,TD-SCDMA覆盖不足,缺少无线、有线宽带覆盖。电信已基本完成农村3G覆盖,联通也已启动U900建设,竞争对手借3G优势在农村地区以宽带和终端捆绑计划开展营销,拓展客户。因此发展农村FDD可以作为满足农村数据流量增长需求,与对手更有效竞争的重要手段。

(2)TD-SCDMA单载波带宽达不到国家对农村宽带的要求。

(3)中国移动农村3G建设没有低频段,建网成本远高于电信和联通。从移动现有频段看,只有GSM网900M及1 800M频段为上下行对称频段,而900M较1 800M穿射、绕射能力强的频率特点使其覆盖半径大约为1 800M的1倍,农村900M网络较1 800M网络覆盖更完善。FDD-900M覆盖半径与GSM-900M覆盖半径基本相当。FDD-900M下行最大路径损耗比GSM语音业务路径损耗大2―4dB,在5M带宽下,利用现有GSM-900M站址资源及天馈系统可以使小区边缘用户实现2Mbps的宽带业务。随着用户与基站距离的接近,用户宽带速率会成倍提高。

(4)由于支持FDD-900M频段的手机终端相对较少,同时支持FDD-900M、GSM、TD-L、TD-S的终端基本没有。中国移动定制的五模十频或者五模十三频LTE终端不支持FDD-900M,移动终端的缺少会限制FDD-900M制式发展。现阶段大规模发展手机数据用户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因此建议在先期采用CPE方式,作为数据回传手段发展无线宽带。

4 中国移动FDD-900M

的实现及成本分析

4.1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FDD-900M组网的实现

(1)网络架构及改造方案

FDD-900M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核心网部分,与LTE-TDD共用EPC。

传输部分,使用PTN承载,每站传输带宽需求为100Mbps。

基站侧,升级现有GSM基站,升级主控板或基带板,升级或替换射频单元,可共用天线。

使用CPE设备接入FDD网络,通过CPE提供的Wi-Fi提供无线宽带业务或者使用USB Modem接入FDD网络。

基站侧部分,主流设备厂商的GSM产品均支持同柜升级改造,共用天馈系统,如爱立信RBS6000系列、中兴BS8700/8800、华为BTS3900系列等。

(2)FDD-900M组网及GSM网清频方案

根据FDD技术特点测算,在2*5M带宽下,小区平均吞吐率达到8Mbps/4Mbps,单用户最大速率为36Mbps/13Mbps;在2*10M带宽下,小区平均吞吐率达到18Mbps/9Mbps,单用户最大速率为73Mbps/27Mbps。

根据GSM语音和FDD-900M数据2网业务水平,可灵活调整FDD-900M的组网带宽。在部署初期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5M带宽(890―895MHz)组网,随着业务发展,后期可采用10M(890―900MHz)带宽组网。

网络部署中,因FDD-900M已占用原有GSM-900M部分频段,为避免干扰,在FDD基站连续覆盖区域以外,需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内GSM基站根据LTE-FDD基站频段占用情况作网络翻频,清理出LTE-FDD占用的频率资源。隔离带以外GSM基站不受影响。

据此,在GSM-900M频段内,19M带宽的情况下,依据不同组网方式,隔离带内GSM网调整方案有所不同:

LTE 5M带宽下,GSM采用常规3*4频率复用,最大载频配置到S666,多重频率复用可达S888;

LTE 10M带宽下,GSM采用常规3*4频率复用,最大载频配置到S555,多重频率复用可达S555。

4.2 FDD-900M农村无线宽带模型及成本分析

(1)FDD-900M农村无线宽带模型

FDD-900M容量规划-话务模型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FDD-900M容量规划-话务模型分析

农村宽带话务参数 下行 上行 备注

2*10M载波带宽的小区吞吐率/Mbps 18 9 A:2*10M为理论速率

用户体验速率/Mbps 4 2 B:LTE用户体验速率要求

用户激活比(见注1) 30% 30% C:参考实验网的话务模型

用户占空比(见注2) 10% 10% D:参考实验网的话务模型

等效传输比例 3% 3% E=C*D

忙时同时传输用户数 4.5 4.5 F=A/B

小区支持最大放号用户数 150 150 H=F/E

单站支持的放号用户数 450 Min(H)*3

注1:江苏某2个城市实验网中用户激活比分别为19.37%和19.24%,建网初期建议取值30%。

注2:江苏某2个城市实验网中用户占空比分别为5.96%和6.13%,建网初期建议取值10%。

(2)FDD-900M无线宽带成本分析和其他组网方式对比

FDD-900M无线宽带与其他组网方式成本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FDD-900M的建网成本低于TD-S/TD-L、WLAN无线宽带及有线宽带,具有低成本、多用户、快速建网的优势,可为农村宽带提供快速接入。

4.3 FDD-900M组网小结

部署快:利用农村现网的站点、机房资源,站点改造简单、工程周期短、终端成熟。

体验好:满足宽带上网要求;单站支持用户数超过400户。

覆盖广:低频段覆盖广、穿透能力强;FDD- 900M可与GSM共覆盖;GSM与FDD-900M功率共享,覆盖不收缩。

易维护:GSM与FDD-900M共网管,电信级设备故障率低。

应用广:作为数据回传手段,可应用在交通、港口等多个行业,满足远程和实时传送的需求。

5 TDD和FDD分阶段融合思路

LTE时代受政策影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热切企盼FDD牌照的发放以进行TDD/FDD融合组网,这样移动靠TDD独步天下的局面就不能维持很久,移动须在FDD牌照空窗期利用现有资源进行FDD融合组网弥补TDD网络的劣势,其融合思路如下:

起步阶段:市区县城进行大规模TD-L建设的同时,在农村进行FDD试验网覆盖,作为农村无线宽带业务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

发展阶段1:随着GSM用户分流,GSM网络负荷减轻,TDD在市区县城网络负荷增加,在城区范围内引入建设FDD-1800M网络进行分流,TDD和FDD融合组网开始。

发展阶段2:随着GSM频谱的不断释放,更好的应对竞争扩大城区FDD-1800M覆盖范围,并在城区内引入FDD-900M,提供更好的覆盖效果和容量储备。TD-SCDMA网络进一步向LTE迁移。

最终目标:TD-SCDMA升级为LTE,形成FDD广覆盖及数据热点区域TDD连续覆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6.21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S]. 2008.

[2] 3GPP TS 36.30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S]. 2008.

[3] 马玉松. 国外运营商LTE发展经验与启示[J]. 邮电设计技术, 2012(1).

[4] 吴慧敏,杨骅. TD-LTE多模多频终端发展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13).

[5] 孙永杰. 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 LTE以融合应挑战[J]. 通信世界, 2013(31): 12-13.

作者简介

周广琪:工程师,学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现任职于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通信,曾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