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的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说,设计师的想法促使了科技的发展。比如说前大灯的设计,设计师就融入很多科技元素。
奇瑞 James Hope
内饰上,比如人机交互界面的中控台,现在的中控台都是触控屏,还可以远程控制。未来它可能改变整个汽车的内饰设计,比如显示屏就在你的前窗上。
奇瑞 Hakan Saracoglu
技术总能打开设计的新疆界。你可以运用科技做一些非常新的尝试。我没法预测。你看十年前就和现在很不一样,比如灯的设计,用了很多LED技术。科技会让我们与汽车的联系更紧密、沟通交互更简单。
观致 Gert Volker Hildebrand
数字时代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所以在内饰上我们力求将观致3轿车整个界面设计得简洁优雅,将仪表盘上的很多功能整合到触摸屏上,不需要很多繁复的按键,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减少对驾驶者的干扰,更好的保障驾驶者的注意力。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你看看我们设计的BMW i3 电动概念车就知道,在设计电动车时候不太一样。例如在设计前脸和引擎时,前面不需要太大的空间。电池系统放在了后面。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的材料、新的能源,包括车的重量减轻,但对车内空间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可能会带来设计上重要次序排列的变化。对于设计来说也是有很多的机会。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带来两个改变:一是,你怎么操作信息;另一个是,你怎么可视化信息。这是将改变汽车交互设计的两件事。操作信息中,又分为语音操控和体感操控。而信息可视化方面,未来你会看到非常多灵活的呈现方式,围绕仪表盘会有多样化设计的可能。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总能带来新的机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从而带来新的设计。例如iPhone这样的手机,外观上基本上就是一块屏幕,从硬件设计角度来看新的设计机会不多。但手机上的交互和内容变得更重要。
奔驰 Olivier Boulay
电子和互联网技术只是诸多新科技中的一部分,还有电动、数字化等,它们无疑会为汽车设计带来一场革命。但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确实是重工业,面对新事物恐怕不会改变的那么迅速。事实上,这对中国汽车品牌反而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实现全新的跳跃式发展。尽管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关注设计大车型,但新技术潮流也会帮他们开始学习设计便利车型的。
观致Gert Volker Hildebrand
技术的发展肯定是会带来一些影响的。但是有一些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比如说无人驾驶。因为其实开车时有些人就是想开车,喜欢享受驾驭的乐趣。他们开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享受的过程。这种技术其实是不是可以被人接受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能源等也会影响车的外形,比如发动机没有了,变成电动机了,油箱的尺寸都不一样了等等,车的外形、内饰甚至座位方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无人驾驶,是不是司机都可以朝后坐了?这实际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福特 Kumar Galhotra
LED头灯的设计将使外观将变得更加紧凑;MyFord Touch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使用超大尺寸的触摸屏设计,以及语音操控技术,这些将促成内饰以及性能方面的改变。
来强化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增加内容的表达和提高读者的信任感。
关键词科技期刊;版式设计;原则;规范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15-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期刊以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栏目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成为传播知识、交流技术的重要手段。作为知识和信息载体的期刊,其内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同时,期刊的版式设计作为其外在形式,重要性也在逐步凸显。期刊的版式设计是按照一定的视觉流程和审美规律,将各种文字、图形及其他视觉形象加以组合排版,是期刊编辑的环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可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科技期刊设计也讲究美感,版面布局是否妥当、字体与字号的选择是否恰当、图形和表格的搭配是否合理、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标题的运用是否正确、页码以及页眉页脚等元素的使用是否规范、空白的留置是否充足等因素都会影响读者对刊物的感受和兴趣。好的版式设计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提升医学期刊读者阅读兴趣,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如期刊版式过于平淡、刻板,平铺直叙未显示重点和要点,会使读者在阅读中失去兴趣;而文字或图表过于密集的版式设计会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影响阅读。版式设计中应体现文字、图表编排疏密得当,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统一规范,达到美观易读,并能体现鲜明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选择性,表达一种审美意识。因此,要获得视觉美感,版式设计者不仅要从艺术美的规律出发,,还要从接受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可促进内容的表达
科技期刊作为期刊的一个门类有别于一般的大众文化产品,内容上的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要求在版式设计中既要反映期刊的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相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其严谨性与艺术性在内容的表达方式上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一般要求严肃、简洁、理性化,且一旦确定即比较固定。合理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重点、强调层次,将内容的信息更加鲜明、准确的表达出来。如科技期刊中常见的表格在设计上就有表题、表头、表身、表注几个方面需要注意。表格的排式也需根据内容及文字多少设计为竖排表、卧排表等。分栏是科技期刊版式设计的重要手段,多采用两栏、三栏的分栏方法,因此一些尺寸较大或内容较多地表格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设计为跨栏表、续表等方式。此外,图片在科技期刊中也很常见,可以直观的表达文章的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因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科技期刊中如何使图片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字内容的补充、说明、指示作用,是版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期刊的图文合成时,可根据图片与正文文本的关系以及图片幅面的大小,选择文主图辅、图文并重、图主文辅三种样式, 图片在版面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串文图、通栏图、跨栏图、超版心图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技术编辑在版面设计过程中凭借经验和认真的态度进行斟酌。
3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可树立品牌形象
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给读者的是第一印象,有助于体现科技期刊特色、树立期刊品牌。在版式设计中巧妙运用标题、文字、空白、图片、线条、色彩、分栏、分区等多种元素和多样手段,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特色,就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期刊的品牌效应。好的品牌效应可以帮助读者从众多的同类刊物中选择本刊物,并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亲切、愉悦的感觉,传递视觉上的美感。好的版式设计也有助于体现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办刊宗旨,可以更好地突出刊物重点栏目、内容。如何在版式设计的层面上树立科技期刊的风格和特色,并促进品牌效应的产生呢?一方面要强调版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即每个期刊的版式都保持基本一致,统一性是指期刊的版面设计与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内容风格相一致,如版面分栏、标题、字号、字距等都有统一的设计,形成基本版式,基本版式结构决定了各家科技期刊的表现特征,影响着它的传播效果;整体设计原则还要求版式设计不仅仅着眼于版面的美观, 还要着眼于实用。这是由科技期刊的性质所决定的另一种整体观。 整体设计原则这个方面的要求,是设计功能上的整体观:美观与实用的统一体。另一方面要强调灵活性与多样性:即期刊中每个栏目之间的版式设计可以不同,可根据各栏目的特点、特色、内容、要求等灵活地设计各栏目的版式,在统一中求变化,力求更好地体现每个栏目的主旨、特色。
4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可节约出版物成本
合理的版式设计可以在保证版面清晰明了、布局合理的前提下,节省版面,更有效地利用版面,这可以直接减少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刷费用以及装订费用。科技期刊版式设计中,版心是主要框架,其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版面的主体容量与阅读的视觉效果[1]。适当地扩大版心,并在设计中合理设计标题等要素,恰当的安排图表的位置及留白的尺寸等都可以节省版面,从而节约出版成本。当然,节约出版成本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保证出版质量的同时,提高出版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原材料涨价、环境污染的当下,节约宝贵的纸张资源、减少浪费、节约印装费用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节省版面一定不能造成版式过于拥挤的感觉,以牺牲版式设计效果为代价,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我国已经是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的期刊第二出版大国,而且在这些期刊中,主体是科技学术期刊。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是期刊风格外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助于更好地传递科技信息的独特价值,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树立科技期刊品牌效应并节省科技期刊出版、发行的成本。版式设计是期刊的一个系统工程, 好的版式设计,往往能够对期刊的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 提高期刊的传播效果,应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梦思,郭立.学术期刊版式设计之我见[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03-204.
[2]李玲.期刊版式设计应遵循的原则[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73-74.
[3]孔国庆.论学术期刊装帧设计中的意境美[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95-97.
形象的设计
由于图形图像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动画的应用日益广泛。不过,在目前的技术片中,卡通角色一般仍用二维动画来制作。因为卡通角色在片中只是跑“龙套”,并非“主演”,如采用三维动画制作,存在成本过高、制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等问题,而二维动画则成本低廉,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有很多,较专业的有ANIMO、RETAS PRO等,而大众最熟悉的则要数FLASH动画,它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动画设计和制作。二维动画在卡通角色形象的设计上有许多讲究,但在技术片中对卡通形象的设计要求并不高,所以二维动画已经可以满足技术片的动画设计要求,本文所讲的卡通角色也仅指二维动画角色而言。在实际制片中,卡通角色的形象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是外观宜简不宜繁,神似重于形似。卡通绘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作品,由于制作程序十分复杂,工作量大,作者没有精力做到每一幅图都精雕细琢、惟妙惟肖。因此,卡通绘画的画风是简洁明快的,更多时候追求的是神采、气韵和意境。卡通角色形象的设计涉及角色的容貌、体型、发型和服装,也包括适当的道具设计。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写实类、写意类、符号类,在技术片中后两者较常用。其中,写意类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形象就是此类。符号类卡通形象应用也较多,其特点是造型极为抽象化,随意性强,看上去很像一个符号。卡通角色的形象设计需要作者大胆想象、创意与艺术加工,其外观宜简约、灵动、夸张、幽默,以保持卡通的审美趣味。
其次是造型上要与众不同,忌千人一面。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葫芦兄弟》堪称动画经典,值得称道的除了它的创新外,一些人物设计也非常精美。其中,蛇精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大眼睛尖下巴,加上妖娆的身段,其“扮相”的成功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与之相反,七个葫芦娃的形象设计则存在很大不足,虽然七兄弟分别穿着七种颜色的服装,但长相却一模一样,以致识别比较困难。卡通角色的形象设计要力求避免千人一面,须重点突出卡通角色的个性化特征。在这一点上,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七个小矮人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造型设计使他们形态相近又各不相同。
最后是色彩上要杂而不乱,合理对比与搭配。如白底和黑底上的红色方块,在黑底上红色放射出明亮的暖色,在白底上红色却会显得暗而沉重。再如白底和黑底上的蓝色方块,在黑底上蓝色显得明亮鲜艳,在白底上蓝色则是暗和深度的效果。面对效果如此丰富的色彩世界,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在制片中逐渐学习和掌握。在色彩搭配上,首要的是把握画面整体的基调,其次才是色彩相互关系的配置,它们的方向、亮度、透明或浑浊,它们的比例、质感和韵律关系。卡通角色形象主体颜色应以三种为宜,不宜太多,多了则会花哨,喧宾夺主。举一个例子,笔者曾做过一部关于林蛙养殖技术的片子,因为养殖场在黑龙江畔,所以片中的动画主角设定为小龙人,采用flash进行形象设计,造型走简洁可爱路线。考虑到片中场景多为青山绿水,小龙人便以黄红白为基本颜色,对比较强烈的色彩搭配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动作的设计
卡通角色动作设计是塑造角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卡通角色的不同性格,展现其特有的动作表现方式,就可以通过充满个性化符号的行为动作,为动画角色注入灵魂,让角色性格魅力由内向外散发出来,而不是仅仅依靠外貌、穿着等外在元素来体现。
首先是要全方位的拟人化。动画世界就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模拟,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情感,所以动画角色的塑造离不开拟人化。事实上,卡通角色的拟人化是从始至终、从里到外无处不在的,首先在外观设计上就有体现了,如动物有人一样的表情神态,穿衣戴帽,能够直立行走等;这也可涵盖植物及非生命角色,比如我们身边的电话、杯子、花盆等物品,这些原本无生命的东西一旦进入卡通角色的世界中,都能以有生命、有思想、会行动、能说话的角色形象出现,设计者还可以为它们添加任何我们喜欢的个性、习惯、动作,这也正是角色创作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要突出个性化特征。《猫和老鼠》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片之一,它是唯一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动画片,Tom和Jerry的动画形象已经为人津津乐道。值得一提的是,一百多集的《猫和老鼠》系列动画几乎都是哑剧,有音效却没有对白,它的成功靠的是情节的曲折与想象的丰富,其中Tom和Jerry的个性化动作设计功不可没。它们的身体如同橡皮糖,可以因剧情的需要产生压扁、拉长等变形状态,通过肢体语言的具象表现很好地塑造了大灰猫的愚笨和小老鼠的可爱,从而增强了动画片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最后是要与真人实景配合互动。技术片是向特定观众传授某项技术的科教片,动画元素的“植入”完全是为了帮助受众理解片中技术难点、活跃沉闷气氛之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实现动画与真人实景的完美结合尤为重要。在拍摄之初,就需要对剧情进行前期策划,以确定卡通角色在哪些环节介入。以前文提到的小龙人为例,开片时,小龙人从江水中一跃而出,悬停在空中,在自我介绍和说明来意后,转身飞奔山林,与之相称的实景拍摄就需要一段江面的特定镜头,然后镜头拉出摇向天空,固定一定时间后再摇向山林。在与真人的配合中,更需要在拍摄时为卡通角色预先留出空位,必要时还需要科技人员与眼前的卡通角色模拟表演。
声音的设计
卡通角色有了较好的形象和动作设计后,一般还需要注入声音的演绎才能真正鲜活起来。笔者认为,在卡通角色声音的设计中,要注意如下两点。
抓住卡通角色的人物特点。声音是有形象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只通过声音就辨别出所熟识的朋友。即使是不熟悉的人,我们往往也能通过声音语气去揣摩其人的的风度、气质和性格。卡通角色的声音有符号化的特征,如在农业种植技术片中,害虫发出的声音一般是邪恶怪异的,而灭虫灵发出的声音则是充满“正能量”的。声音的演绎要符合卡通角色的身份、性格和年龄特点,如当年为唐老鸭和米老鼠配音的是李扬和董浩。李扬的绝妙配音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也因唐老鸭的配音一举成名;而董浩圆润丰满的声音同样完美地契合了米老鼠的形象。
科技期刊的所刊登的内容都和技术以及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其封面设计也要给人和内容文字相互统一的技术美和科技美。所谓的科技美是指科技期刊所刊登的内容中定理要足够的简洁,理论要足够的充分,也就是说科学美主要是一种形式美和数学美,技术美则是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统一,这必须要将精神和物质、审美和功能有效的统一起来。科技期刊因为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封面的设计应该遵循美观和协调的基本审美原则。
2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2.1首先期刊的名称要规范和醒目
首先文字的形势要足够规范,刊名必须要占到封面的主导地位。关于刊标在封面设计的运用大多是诠释了刊物的品牌和内涵,这会影响到刊物本身在某类型和某区域的文化特征,使得期刊本身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宣传。
2.2刊物字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刊物的不同精神
不同的字体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比如正楷体现了庄重,而行书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流畅,电脑宋体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规律和严谨等等。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刊物字体的编排和加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期刊的特色。
2.3图案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出期刊本身的一些特色
图案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视觉符号语言,因为其所作者简介:陈旭(女),本科,中级,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通讯作者:张少先,E-mail:835188940@qq.com展示的各种不同的个性化的效果而体现着不同期刊的办刊特色。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用比较巧妙的构思来丰富期刊的展示效果,良好的设计不仅仅可以通过丰富的图案深刻的揭示出期刊的主题,同时可以提升期刊本身的审美价值。《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就特别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表征期刊本身特点的图案凹凸雕刻般的地球,并将这个设计固定在期刊的封面构图之中。这不仅十分清楚的表达了科技期刊所应该具备的个性美,同时还能够将内容和形式、简单和深刻很好的融入到一体,这使得科技期刊的封面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的深刻,也更容易被理解。
2.4不同的色彩能够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不同颜色的应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封面设计效果。比如红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主要体现的是严肃和庄重,而黄色相对红色来讲要更加的跳跃和柔和,会给人一种希望和光明的感觉。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的封面案例采用和改造简单别致的色彩形象来揭示出较为丰富的内涵,这些都打破了创作者自身的思维定式,进而创造出更加生动和独特的艺术形象来。
3结论
科技对产品的影响也并不是产品越复杂越精密越好,而是强调科技产品也能很简单就上手,带给人类感动和微笑的“心”生活。简约科技代表“简化复杂”、“简单使用”、“简约能源”。这种精神蕴含于产品设计中,即为鼓励强调化繁为简之精神。简约设计也体现为自在简单的“Lohas乐活”生活,强调简约设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让人找到诗意的栖居。简约设计开始提倡能够提升生活品质,同时通过科技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的设计。
二、当代科技下产品设计中“简约”的力量
各领域科技的发展导致涌现出了许多功能各异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出现的最终目的不应是使事物变得复杂,而应是简化生活。由此,简约设计的理念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简约设计能更符合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绿色环保的享受,不但在细节上做的出色还能提升产品的整体文化内涵。
2.1简约满足用户需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消费市场,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产生变化。从原来对产品体积大,功能多,造型材质体现身份地位,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产品的功能具有更加精确、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希望产品的设计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美国苹果公司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iPhone手机的Siri功能就是利用语音识别科技实现简化操作、简约设计很好的例子。Siri是一款内建在苹果105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助理软件。此软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用者可以使用自然的对话与手机进行互动。将人对“机”的单向指令操作,演化为自然的人机对话。苹果公司还将Siri整合到汽车语音控制系统中。设想一不这样的场景:你在路上开着车,通过方向盘上的语音命令按钮,你的视线不必从路况上移开就能向Siri提问。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视线干扰,105设备屏幕不会变亮。凭借免视操作功能,可让Siri帮你打电话、选择播放音乐、听写文本信息以及其它更多事务,满足了现代人对产品更人性化、更深程度的精神需求。
2.2简约带来绿色体验
简约设计带给用户绿色环保的体验。简约设计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出合理的预计,考虑到产品的材料经历从生产到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发挥设计的轻松特质,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具有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性。例如,飞利浦公司在这方面的研究就非常具有可参考性,其设计的bi。一light(生物灯光)凭借对新型材料的出色运用得到了红点概念奖。bi。一light是一个通过不同生物技术,利用发光细菌、沼气和堆肥材料来实现。由于其特殊的发光体,bi。一“ght还能体现出对环境光的适应性,并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生物科技材料的应用使整个灯光的设计摆脱原本的能源束缚,并且解决了调节亮度的问题。无需提供能源也无需进行人工的操作,简化了提升了产品的绿色概念,使整个设计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力,带个用户绝佳节能环保体验。
2.3简约凸显细节追求
简约设计并不等同于简单设计。简约设计考虑到产品设计人、机、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同时并不会失去产品设计对细节的把控。关注产品的细节部分,同时也不破坏其整体性。对细节的关注,更体现了简约设计对人的深入研究,对用户的关怀。例如苹果电脑的侧边呼吸灯设计。不同于一般电器的指示灯只有亮和灭两种状态,苹果的呼吸灯完全模拟人的呼吸状态。在一份2002年7月获得的“呼吸状态L〔O指示灯”专利中,苹果描述了睡眠状态L〔O的闪烁频率如何模拟缓慢的呼吸节奏。目前,Mac笔记本闪烁频率与一名成年人的平均呼吸频率相符,即每分钟12一20次。而这个细节的存在也是在不影响产品整体的简约设计下的,不会为了凸显某一细节功能而破坏整体效果。这种对于细节的态度,也体现了设计师对简约设计的把握:简约而不简单,整体又不缺乏细节。
2.4简约彰显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也是简约设计的重要一环。文化内涵的渗入是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却深深扎根在设计的每个方面。也正是这些无形的文化内涵给科技融入简约设计增添了附加值。中国古代有道家文化,宣扬“绘事后素”的简约王义精神,但在这方面,中国却做的远不如日本。日本的设i+,由于禅宗理念的渗入,而愈显灵性和深幽,因为禅意的设计艺术,始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夕眨象、意外之意”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1]日本设计师把禅宗与设计的结合视为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在他们的理念中,普遍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如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的设计,强调5leeksimPlieity、user一friendliness(光洁的外表,用户良好性),产品的形状精简到最基本的川可形,通过精准的比例分割,适当的倒角,纯净的色彩,类似瓷器表面的质感和严谨优良的工艺,给尸厂种“禁欲”的美感。[3]深泽直人的设计并没有把科技放在很显眼的地位,而是通过文化内涵的渗透,合理的运用科技来达到简约设计的目的,这些设计通常平凡但不普通,简单却不简陋,精致而不张扬,体现着日本禅宗空灵、优难的独特气质。
三、基于新科技引领下的简约设计特征
简约设计以往在工业设计领域通常指产品的外形方面,抛弃繁杂的装饰,追求造型、色彩的简洁大方。简约设计在当代科技发展环境下并不只关注造型的简约,更多的是功能上的简约、生产工艺上、概念上的简约。
3.1造型上的简约设计
简约设计在新的科技背景下也有了新的内涵,人们对产品外形的要求通过复杂科技集合来实现。例如LeapMotion交互公司最近期推出其新型交互设备Leap30,让用户可以用手势精准的操作电脑。该设备是通过红外L〔O和摄像头技术,以不同于其他运动控制技术的方式来完成对手指的追踪。这种全新的动作感应方式也是Leap体积小巧的原因。简单的几何外形看上去就像一方镇纸,却能同时追踪几十万个目标。通过复杂的科技手段来优化产品,让用户体验到简约造型或是简洁的交互界面。
3.2产品功能上的简约设计
产品功能的简约,并不是指产品功能的“单一性”,而是指单件产品的功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合理需求,去除掉那些无用的装饰,摒弃产品功能上的简单“加法”。就如设计大师DiterRams所说,好的设计应该是诚实的,忠实地传达功能,而不是企图显得更高级更奢华。产品功能诉求也应符合简约设计的理念,让产品呈现其原本应有的样子,使产品与人的需求恰当的匹配,也让人们更加适度的生活。
3.3生产工艺上的简约设计
王要表现为绿色的、集约的、可持续的设计。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3个“R〔”。即Reduee减少、Reuse回收、Reeye一ing再生。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4]通过科学方法对产品生产流程工艺进行优化简约,实现可持续的设i+o
3.4概念理念上的简约
让设计回归简约,摆脱产品对科技过分的依赖性,摆脱单纯的对“大好快”的追求。纵观简约设计的发展历程,随着设计功能第一性向诸多因素统筹考虑的转化,功能王义和现代王义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简约设计的新境界在追求各项设计要素的平衡中必须谋求一个平衡点即我们人类本生。简约设计就是把‘火,作为科技与设计和谐平衡的基点,摆正了‘火,在设计中应该处于的位置,通过设计让科技和人和谐相处。也只有这么做才能跳出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怪圈,还设计以本来面目,还我们的生活以简约的本质。因此,在当今的多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科技为实现手段,简约设计的理念可通过造型、功能、从生产工艺和概念四方面来入手,从而使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薪酬战略;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在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和产品创新是其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而知识和产品创新依靠的是人才,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留住企业中的人才也成为高科技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亟待思考的问题。薪酬激励是企业留住人才,激发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而由于高新企业中不同员工的个性、个人需求等各有不同,采用单一的薪酬体系较难发挥其激励作用,不合理的薪酬体系还可能使员工和企业间产生矛盾,导致用工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以能充分地发挥薪酬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良好可持续发展。
一、高科技企业员工基本行为特征
1.员工自身特征
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一般都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核心员工能力高,独立工作意识也强,工作中更加强调自我引导,不愿意受到传统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同时还十分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员工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另外,由于高科技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且更新的速度较快,员工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以保持其知识技能跟上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保持其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
2.团队工作特征
现代高科技企业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配合,要求员工能够在集体中发挥其创造力,而由于高科技企业中员工自身的特点,其一般更愿意独立工作,因此,协调团队中成员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十分重要。
3.管理特征
由于高科技企业工作时常需要团队合作,创新成果也是团队集体智慧和力量和结晶,但高科技企业工作多是脑力工作的性质又决定着企业管理者无法判断出每个员工实际贡献的大小,容易导致员工贡献和薪酬不成正比的不合理现象,而管理者通常是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员工则是以自身利益出发,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和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很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导致企业人才流失。
二、高科技企业员工的薪酬策略设计
企业员工薪酬一般包括有基本工资、社会强制福利、企业内部统一福利等维持性因素和资金、物质奖励、培训、股份等激励性因素,其中激励性因素是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设计薪酬时,应根据职位级别、员工个人技能和资历及员工的业绩设计合理的基本工资方案,选用具有激励性的支付方式,恰当地利用福利、股票期权等构件合理的薪酬制度。由于高科技企业的员工的需求多样化,在进行设计薪酬体系时,可分不同的层次进行。
(一)基础层
在项目团队中,基础层员工主要是辅助中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位于此层次中的员工本身并不创造太多的经济价值,但他们发展的空间较大,是企业的后背选拔者,优秀的员工可晋升为企业中坚层,因此,对于此类员工,企业在设计薪酬时除了采取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等固定薪酬、福利计划外,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促进员工成长,为企业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二)中坚层
中坚层员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成果对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设计薪酬时,除固定薪酬外、福利、特殊贡献奖、学习晋升机会外,还可适当地增加技术股份、项目工资等,技术股份与传统意义上的股份有着不同,它是不可转让的,技术人员在离开企业的时候其所拥有的技术股份须转回给企业,其有着较好的激励作用,可有效地减少人员的流失。项目工资可根据项目的难度、需要时间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提成比例,以项目的总收益确定具体的项目工资金额。
(三)核心层
核心层工作人员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关键力量,对于此类员工,在设计薪酬时可以以股份为主,使其能够与企业一同分享技术成果带来的经济回报,将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其利益目标与企业保持一致,从而稳定核心人员,激发核心人员的创造性,促使企业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另外,还可以建立团队奖励机制,对团队进行奖励,以避免团队中地层人员因上下级之间工资差距过大而产生不平衡心理,促进团队间人员的和谐,构建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三、结语
薪酬战略是企业薪酬体系及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战略不仅具有配置协调和激励的功能,还能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对企业有增值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联系起来,确定合理的薪酬标准,进行科学的薪酬设计,促使人才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璇.高新企业薪酬管理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6).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科技 节能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暖通空调节能科技技术
1、 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及环境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使得建筑能源损耗在总体能源损耗上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多。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还有几个特点,表现在:第一,系统的设计、选型、运行管理的不合理,将会降低能量使用效率。第二,维持室内空气环境所需的冷热能量品位较低且有季节性。这就使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利用天然能源来满足要求,。第三,暖通空调系统涉及到的冷热量的处理通常以交换形式处理,这就可以采用冷热回收的措施来减少系统的能耗,有效利用能量。
2 暖通空调的意义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暖通空调可以满足室内的生活氛围,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工程提供最为舒服的环境,安装暖通空调变得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解决房内存在的空气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安装暖通空调能将室内外的空气进行气流的交换,并提供大量的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3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途径
3.1 改善建筑保温性能。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空调负荷的大小。
3.2 引进新型节能科技。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
3.3 强化系统的运行水平。对暖通空调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使其具备必须的暖通空调基本理论常识,实行空调操作人员操作证制度,对没有达到考核要求的,应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其责任心,这样管理人员才有能力根据室外参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达到设计要求的节能效果。
4 新的环保节能科技应用
4.1 蓄冷空调,一般主要利用冰和水两种介质。由于许多大城市白天供电紧张,为了限制用电,白天和晚上的电收费水准不同。一般晚上定点以后,电价低廉,就可以采用冰冷空调。此种空调正是在夜间电价低廉时,开启一部分制冷机组进行制冰,并储存总能量。
4.2 热回收科技,是将空调机组排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避免排风系统直接将空调房内的空气排出室外,造成能量的浪费。
4.3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科技,是在地板中直接埋设热水管用以加热地板,由地面辐射产生的热来加热室内空气。
4.4 地源热泵空调,是利用在冬季吸收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资源的能量,向建筑物提供热能,夏天向天然资源释放热量,给建筑物供冷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也不存在分体空调那样影响建筑外观造型美,同时弥补了我国传统的供暖制冷方式存在的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节省了能源,为环境减少了污染,缓解了电荒,也节省了开支。
我国地大物博,所发现的地热以中低温为主,大部分是低温热水型资源适宜直接利用。而、云南和台湾的高温地热可用作高温热泵,沿海地区的海水源热泵前景也非常广阔。
4.5 太阳能空调,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进行制冷的一种方式。太阳能是公认的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具有取用方便、能量巨大、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
4.6 设计选型中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节能措施,例如:考虑天窗的开启和风洞效应,如何产生对流,在减少辐射热、传导热方面通过一些建筑材料和自然空气层来达到节能的效果。商业建筑的有些房间,如使用功能的需要,会在使用房间的局部产生较大的散热量,在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在发热量较大的局部热源附近设置局部排风,将设备散热量直接排除室外,防止热量散发到室内,以减少夏季的冷负荷。
5 替代制冷剂的发展
5.1 空调系统科技进步和展望
5.1.1新风预处理系统分为热回收式新风预处理系统和除湿式新风预处理系统。热回收式新风预处理系统能回收排风中的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处理,以降低系统的部分制冷量和除湿量,减小系统容量,用于温、湿度要求、湿度控制不太严格的场合。
5.1.2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是将冰蓄冷系统与低温送风空调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冰蓄冷科技与低温送风相结合,明显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效节省能源。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能够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使人感觉更加舒适、凉爽和干燥。
5.1.3个性化送风系统使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喜好控制他所在的局部环境。个性化调节方式是一种节能、对环境友好的调节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 暖通空调在节能方面的设计及应用
1、 暖通空调能耗的构成要素
由供热、制冷负荷的确定以及空调系统的正确合理配置、空调系统正确的布置和空气调节设备的选择以及空气调节负荷成为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的依据。空调内外界负荷同时决定是暖通空调节能的关键。
2、节能措施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规划设计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占有半壁江山,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筑的地址选择、区域的划分、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的坐落方向和面向等进行考虑,有利于节能和提高建筑的微气候环境水平,充分重视和利用气候和地形等有利自然因素。
3、超低温热泵技术应用
该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高科技热水设备,可用于写字楼、酒店、医院、学校、小区集中供暖等各类建筑场所冬天供暖、夏天制冷及制取生活热水使用。 机组在零下20℃可以正常使用,在-20℃能效比达2.0以上,特别适合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冬季供暖的节能设备,在寒冷地区作为房间供暖单独使用。具备制冷、制热、生活热水、供暖一体式的解决方案,免去了安装解决空调又要安装热水器设备的麻烦,保证正常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具有对生活制热水功能。
4、 余热循环利用技术
为了降低新风湿温度。需要用对排风热能的回收装置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产品的各种性能和产品质量,并且深入研究暖通空调产品和不同类型的建筑的契合之法,方便暖通空调产品的安装使用,为这项先进的技术指明了研究的前途。
5、流量调节技术
热冷系统的设计是根据最不有利的天气条件设计的,所以,正常时间的负荷远达不到最大化,并在一天的时间内不停地变化。热冷的载体的水和空气的流量也应当是随着负荷的变大而变大,变小而变小。对工作系统的流量进行调节,从来的方式是较为不经济的改变系统的阻碍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阀门进行调节。消耗流体的机械能(需要风机和泵提供)为代价的这种方式是极其不具有经济效果的。为了减少这种既不经济又消耗能源的浪费,对于系统的集中调节,用改变系统动力的方式代替改变系统阻力的方式,已经成为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3 结束语
节能行业在建筑业尤为突出,其中尤为暖通空调的节能最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冷暖,建筑的质量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关于能源方面的质量问题。节能技术十分重要,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所在,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当然,从事暖通事业的同志们要有一种献身暖通事业的决心,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节能科技对于我们国家当代的建筑来讲,有着非常重要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 王辉节能环保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学问,2009,(3).
[3] 中原信生.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节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科技大厦(科技会堂);观众厅及舞台的空调设计;气流组织;运行效果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述
苏州高新区科技大厦位于苏州高新区, 是苏州高新区的代表性建筑,是高新区科技城科技中心办公及交流的重要场所。该工程总建筑面积96433平方米。
高新区科技大厦由主楼、科技会堂、会议中心、餐饮中心四个单体建筑组成。主楼为地下二层及地上二十四层的高层建筑,其中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下二层为冷冻机房、换热站、变配电房及车库,部分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上部分为办公、展厅、服务厅等。科技会堂为900座的剧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空调机房和化妆间,一层为门厅,观众厅,舞台及化妆间,二层为办公和健身房,三层为观众厅二层楼座,四层为排烟机房,科技会堂建筑面积10000M2,高度为18.3米。会议中心共两层。餐饮中心为三层。
本文仅介绍高新区科技大厦(科技会堂)单体建筑。
苏州高新区科技大厦于2006年开始设计、建造,2009年投入使用,2011年荣获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011年度在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中荣获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三等奖。
下图为高新区科技大厦(科技会堂)的实景图
二、设计标准
1.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4度,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3度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5度,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7%
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标准/
(m³/(人•h)) A声级噪声标准/dB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观众厅 26~27 ≤60 16~18 ≥35 20 ≤40
舞台 26~27 ≤60 18~20 ≥35 30 ≤40
办公及化妆等 26~27 ≤60 18~20 ≥35 30 ≤40
门厅、休息厅 27~28 ≤60 16~18 ≥35 20 ≤40
排练厅 26~27 ≤60 18~20 30 ≤40
候场、服装 26~27 ≤60 18~20 30 ≤40
3.室内通风换气次数: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进风(次/小时) 排风(次/小时)
配电机房 8 10
配电室 5 6
水处理间 3 4
走廊 2 3
洗手间 10
三、空调冷热源
科技大厦(科技会堂)采用集中处理的全空气系统和水-空气系统。其空调冷负荷为1400KW,空调热负荷为1050KW,空调冷热水由科技大厦主楼地下室冷冻机房、锅炉房及换热站经室外管线接至,夏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7/12度,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55/45度。
四、空调系统概述
1. 底层观众厅采用座椅下送风,顶棚格栅风口集中回风的方式,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空调末端采用组合式空调器,设置于地下层空调机房,组合式空调器的功能段包括新风,回风混合段、初效,中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风机段、消声出风段. 座位下送风采用地面专用送风装置。
2. 二层观众厅采用吊顶内设可变旋流风口上送风,侧面下部均布回风的方式。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空调末端采用组合式空调器,设置于二层空调机房,组合式空调器的功能段包括新、回风混合段、初效,中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风机段、消声出风段。
3. 舞台空调为全空气系统,舞台两侧上方采用旋流风口垂直向下送风,侧舞台集中下回风,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空调末端采用组合式空调器,设置于地下层空调机房,组合式空调器的功能段包括新风,回风混合段、初效,中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风机段、消声出风段。
4. 会堂的辅助用房空调为空气-水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或吊装空调器加新风的空调方式,新风经处理由新风机送至各空调房间。门厅及休息厅空调采用立式空调机组,设置于各层空调机房内,风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空调送风采用8只球形喷口及20只旋流风口顶送风,空调回风采用空调机房集中下回风。
5. 空调水系统自控: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两管制,变流量一次泵系统。每个空调末端装置均设有电动两通调节阀及温度控制器,冷冻机房的分,集水器之间设置电动压差旁通装置。当空调房间的负荷发生波动时,末端装置的电动两通阀 的开度会随温度控制器设定值来回动作,同时流经末端装置的水量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使空调房间的温度值基本恒定,同时系统的总水量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每一台冷水机组的水量基本恒定,电动压差旁通装置会自动调节旁通水量,末端装置的水量的总和增加或减少到某一特定值时,电动压差旁通装置的两端压差超过某一设定值时 ,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的启停台数就会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并控制冷水泵、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的启停顺序及联锁。风机盘管采用恒温器控制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阀的开关状态,达到控制室内温湿度的目的。风机盘管另设三速开关,调节送风量。同时,在主管路及各分路的回水管上设流量平衡阀,以保证各支路水系统的水量及阻力平衡,还便于今后灵活使用及改造。
6. 新风空调机及组合式空调器新风入口均设电动风阀且与空调机联锁控制,可防止冬季深夜寒冷空气的入侵
五、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1.通风:
1.1地下室的配电机房、配电室、水处理间及地下走廊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洗手间等均设机械排风系统。
2.防排烟:
2.1科技会堂的入口门厅、观众厅、舞台、地下室超过二十米长的内走道等按照GB50016-2006要求均设置机械排烟。门厅、观众厅、舞台的体积均小于17000立方米,排烟量按6次换气次数计算,地下内走道机械排烟量按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米每小时计算,门厅自然补风,地下内走道及观众厅、舞台均设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以上,地下内走道的补风机及排烟风机分别设置在地下室的风机房内,观众厅、舞台补风机设置在辅房旁的风机房内,门厅、观众厅、舞台的排烟风机设置在屋面排烟机房内。
2.2防排烟系统动作要求为:火灾时根据消防电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及相关防火阀,着火点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排烟风机及排烟补风机打开,排烟风机入口处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度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且应与排烟风机联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并输出讯号,联锁切断防排烟风机电源,通风、空调系统及防排烟系统均由消防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通风、空调系统及各防排烟设备的启停状态,并实现报警联锁和联动。
六、空调设备消声、减振
1.风机及空调机组消声、减振
选用低余压、低功率、低转速、低噪音风机及空调机组,小风量的采用吊装风机及吊装空调机组,所有吊装风机及吊装空调机组均设减振支吊架,大风量的风机及空调机组均设在机房内,机房内楼层安装的风机及空调机组的底座均设减振台座或橡胶减振垫,空调机房内墙面做微孔板消声隔音墙,门采用隔声,密闭,防火门,组合式空调机组考虑消声处理。
2.风管及水管软接头
风机盘管、吊装空调器、组合式空调器及风机进出风管均设软接头,风机盘管、吊装空调器及组合式空调器与水管间均设柔性连接,减小了运转设备对水管道的振动影响。
设计总结
1. 会堂观众厅池座采用座位下送风、顶回风是合理的,将新鲜清洁的空气直接送入人体活动区,既保证了空气质量,有利于缩小竖向温差,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又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使会堂观众厅重点区域的空调效果得到了保证,投入使用表明,该工程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2. 空调系统空气净化:为改善公共建筑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在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内采用纳米光子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可除异味、杀菌、净化空气。
附:纳米光子空气净化装置技术要求
细菌去除率(%) 甲醛去除率(%) 甲苯去除率(%) 飘尘去除率(%) 负离子增加倍数(%)
关键词:科技创新;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1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和问题
1.1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中心的任务之一。在2006年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面曾经说过:“科技竞争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点。现在的时代,拥有知识和技术创新优势的人,就能主动发展”。因此,关于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和学生都很重视,表示应积极主动参加,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展、高校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了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教育而在学校整体的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强有力阵地,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综合才艺发展的广阔舞台。
1.2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
第一,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体系没有规划,而且不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很难建立一个长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同时,教师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第二,一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念跟不上时展,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师的指导,往往依靠自我奋斗,成功率比较低,容易丧失信心,中途放弃。第三,传统教育通常强调学生应试教育的能力,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思想、意识被禁锢。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熟练掌握知识,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或竞赛,造成高分低能的局面。或者部分学生虽然对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有兴趣和好奇心,但因为缺乏实践能力和经验,缺乏信心和勇气而放弃,错过了很好的机会证明自己。
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就业压力影响毕业设计。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一直是困扰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他们多数在大学最后一年就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并频繁参加各种宣讲会、招聘会。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升学,而忙于考研备考。这会严重影响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任务,使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其中,毕业设计就成为了最受影响的工作之一。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进展缓慢,更别提能取得较好的设计结果。这严重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缺乏合格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要熟悉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有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指导教师资源短缺,往往一个指导教师要指导十几个学生,导致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兼顾每一个学生的课题,而对毕业设计工作采取“放羊式”指导。另外,部分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工作经历,致使他们自身都不具备工程实践技能,这必然也会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3)忽视亲自动手操作的重要性。目前,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工作已成为一种常态,给毕业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也同时致使很多学生过分依赖于计算机功能,而不进行亲自动手设计、计算。在毕业答辩时,当问及基本方法、步骤时,不清楚,甚至模糊。(4)毕业设计中缺乏创新。有些高校由于教学资源紧张,导致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进行毕业设计,或在同一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报告毕业设计工作进展,教师则按同样的时间、计划进行指导,无法对不同的能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有限,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充分发挥。对于已经提前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有些单位需要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这就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校或指导教师无法满足,将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更无法谈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3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设计结合的意义
首先,将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相结合,可使学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从事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科研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参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常用到书本的基础知识,还要学到许多书本没有的前沿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研究问题,往往需要亲自查阅大量的文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为完成一个创新项目,常需要多个同学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有了前期知识上和素质上的基础和积累,更容易上手,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发挥创新精神,从而能更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其次,将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相结合,可使学生前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的进展延续到毕业设计中,做同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过程中,学生可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了其科技创新能力,更能高水平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并避免在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单独进行存在的不足。这样就相当于大大延长了毕业设计的工作时间,可使毕业设计工作更加系统,有利于更加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另外,将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相结合,是解决当前多数高校实验设备或仪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高校最好的实验室和最好的仪器多用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学生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项目及毕业设计工作,能够在条件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从而保证毕业工作的质量,也能缓解教学经费不足、实验仪器紧张等困难。
4结语
结合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毕业时的积极性,也是全面考察在校大学生学习各种技能的好方法。结合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在学生毕业之前的最后阶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反应能力非常有帮助,对于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以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盘龙,李星秀,薄煜明.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07(5):90-93.
[2]梅永刚,王春娟,吕军战.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3):166-168.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创新;设计创新;开放系统;制造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192-03
“创新”恐怕是你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听到词。的确,国内外对创新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激起过多次热烈争论。迄今为止创新仍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创新与技术创新同义而语,有的创新则意义很广。
一、创新的动力机制初探
“创新”一词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系统,经济发展就是“执行新的组合”。他把创新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不曾进入的市场;第四,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第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后来的企业创新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之后的几乎所有研究企业创新的研究无不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展开。创新是一个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到原型试验、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我国许多学者都从技术哲学角度和创新过程的类别来论述过创新的起源和动力,也有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史角度来探讨作为技术创新的两大动力――需求拉力与科技推力他们各自的起源和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下图所示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线性模型之外,还出现了例如“交互作用”模型、“战略集成与网络”模型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这几种过程模型的演进反映了人们对创新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创新包含多阶段或环节的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阶段与环节又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影响与作用的,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二、设计对技术创新体系的调节功能
对于创新动力的探讨,线性模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其创新向下的阶段(市场相关)和向上的阶段(技术环节)缺乏有效沟通机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倾向于将创新过程看作是一个耦合模式或是链环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王耀德等曾指出技术发展具有其相对的自主性和需求拉力论在方法论上的缺陷,他通过对需求和需求拉力论的经济学考察,得出经济系统对科技的有效需求才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的结论。在中国,对于设计行业来说,这个经济系统中的主体便是数量庞大的制造业企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兰斯克姆也认为,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知识的供求关系。创新的成败在于能否完成从科技成果到商业创新的转化。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来看,主要是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但在经济同时也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看到的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并非全部都可以实施与采纳。在许多工业生产部门中,先进的技术不会都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对企业个体来说,创新的常态也并非是科技发明或是技术创新。经济的规律在于从目的与手段的角度来决定是否不断促进技术革新,技术的有效性在于其经济效益。如果技术的发展有碍于经济效益的获得,那么其可能受到限制。在经济领域,人们对技术的兴趣仅仅在于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上,也就是说,在对技术的最优化选择上,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企业家可以在大量可获得的技术手段中作出合乎目的选择。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家”。明确了创新主体后,创新动力是指那些“诱使”或“逼迫”创新主体去进行创新的因素,也就是那些使得创新成为创新主体的内在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把技术推力或是市场拉力看成是创新的动力,而是那些使得某一主体去寻找、利用创新机会(包括技术和市场)的因素视为创新的动力。企业或是企业家去创新当然是为了获得盈利的机会。
马克思・韦伯也谈到,理性主义的经济发展依靠技术和法则的因素,同时也依赖于人对社会规范的采纳和接受的因素,如果技术、经济的发展与精神和文化传统因素相悖,那么它的发展会受到相当大的阻碍。因此也可以说,技术的增长意味着社会其他体系(经济和文化)的存在及他们对技术创新作出的反应,他们共同赋予技术合目的性。技术本身并不具有客观价值。一项新技术的经济价值是潜在的,直到以某种形式将其商业化以后才能具体体现出来,同样一项技术,采用不同的市场化方式,则会带来不同的效益。
如今创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几乎成为当代技术存在的方式。设计恰恰是现代技术渗透到社会中的关键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基本发展动力需要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因而任何一个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自身的不断调节。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其构成部分以互动的方式相互作用。开放系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与外界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在社会系统的层面上,开放系统显示出一种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自我调节性,通过与其他系统及环境的交换实现自身的发展。技术创新系统也不例外。在特定的经济和文化体系背景之下,设计成为技术系统的调节机制之一,让现代技术以最为恰当的方式渗透到社会中,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广告、市场策划、展示、产品设计等手段,不断地调整和校正技术体系的社会行为,以便符合某一时代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规范。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现代设计发展史中一一找到例证。
三、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有效供给和企业有效需求双向不足的现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
对科技的需求当然只有转化为对科技的投入和企业的R&D行为才是现实而有效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市场机制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科技有效需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利润会促使企业摆脱旧的组合方式、重新组织并采取更有力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完成熊彼特所说的“新的组合”,从而破坏市场的均衡状态。此时,由于创新的高额利润会引出众多模仿者,带来利润平均
化,市场又趋于平衡,等待着下一轮的创新和随之的模仿。
但是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发展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背景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了各种科研机构,形成了独立研究院所和高校两大基本队伍,但科研机构和企业脱离,而企业基本上只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尚未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而变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即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所进行的科研院所改制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政企不分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背景之下,市场对科技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单方面把科技资源推向市场,市场响应缓慢。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处于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都是造成我们经济对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设计是生产业,与之对应的创新主体是我国工业化制造业企业。我们可以按照经济增长方式来对我国制造业进行划分,这和我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按照传统的企业产出门类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29个行业有所不同。如下:
1 资源拉动型制造业,如:钢铁冶炼、水泥是有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等,这一类企业重在依托资源、提供原材料。
2 技术拉动型制造企业,如造船、航空航天、汽车大型装备等。这一类企业是工业中的航母,发展年代长,重在集成技术,关注性能指标,处于提供可用产品为向导的阶段。
3 设计拉动型制造业,如:以IT、通讯、家电、医疗设备等高薪技术企业居多。这一类企业已在技术拉动的基础上通过工业设计追求附加价值,提供的是可用、易用、满足消费者生理、心理需求的商品。
4 加工拉动型制造业。指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OEM企业。这一类企业上端没有自主品牌,无需自主设计,下端没有营销渠道,是纯粹的加工厂,提供的是来料、来样加工的产品。
对于资源拉动型制造企业,它是一个特殊门类,制造的是中间产品,相对而言对设计需求低。从以上四类制造企业划分,可以看出:设计拉动型制造企业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方向。美国的苹果、耐克,SONY,三菱,韩国的三星、LG、现代,荷兰的飞利浦、宜家,德国西门子等,都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而技术拉动型制造企业和加工拉动型制造企业的最终发展方向都是设计拉动型制造企业。
作为一种机制,设计的嵌入对象应该是制造业企业,对于技术拉动型制造企业需要的是工业设计机制的导入,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产品在可用的基础上达到易用好用的结果。而加工拉动型制造业则要实现革命性的转变,通过导人工业设计彻底转变发展模式,一是创建自主品牌,转变理念,依托多年积累的强大制造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脱胎成为设计拉动型的制造企业。
四、作为机制的设计驱动创新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2006年为工业化社会下的设计活动所制定的最新定义中,强调了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它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社会的效率。由此可见,在整个工业化体系中,设计是一种引导和平衡多方要素的力量,其目的和意义共同指向工业化各个环节和整个创新系统效率的提升。
2010年年底,国务院出台的未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政策。今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展望中提出要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的战略。
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增强创新能力也是知识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的必然选择,而我国面临的还是要在“世界工厂”这种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基础之上的自主创新。目前我国现行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这也造成了科研单位无法提供有效供给、同时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的双向不足。这也是目前设计创新机制无法融入企业和国家创新体系、无法被大多研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甚至没有意识到的症结所在。因为设计创新恰恰是连接这二者、使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对接的纽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机制可以取代。因为创新包含多阶段或环节的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阶段与环节又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作用。工业设计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优化各要素间的生产关系,协调社会各工种、各专业、各利益集团间矛盾、通过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满足需求为目的的学科,是一种横向思维、系统整合的方法。所以,无论在企业层面还是在产业及国家层面,设计创新机制的嵌入都是当下中国经济建设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科技竞赛;测评;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5)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JI He, LIU Xiaoguang, LI Yuejun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al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scale and level, i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network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will be managed by computer, through the Internet video broadcast and real-time release test results, and with functions of video on demand, query, complaint review, etc. This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 competition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a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event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competition activities play a positive role.
Keywords:S&T competition; Evaluation; MIS
1 基于Web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测评系统的应用
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等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实践性活动。随着这类赛事规模的提档升级和层次的纵深发展,其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即已成为潮流中的必然趋势[1]。目前国内尚无基于Web的大学生设计竞赛测评与管理系统。而在竞技体育方面虽有相应的测评与管理系统,但其测评、管理机制等却与前者有所不同,同时也不需要提供基于Web的视频直播和信息。
本次研究的设计目的是将竞赛组织的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并通过互联网直播和测评结果的实时,集成实现了竞赛组织管理、实时信息和视频服务等一系列功能,从而为竞赛提供一个赛事活动测评和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管理平台,由此保证和促进相应活动的广泛、深入、健康地开展。
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
(1)系统组织管理。竞赛组织管理网络化,包括竞赛活动宣传、简洁报名方式、系统和针对性的培训、资源上传与下载、学习交流、竞赛信息和测评结果准确及时等管理功能[2]。竞赛测评和管理的网络化在竞赛活动高效组织管理的同时,使竞赛活动影响力和学生积极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2)系统测评管理。竞赛活动测评是一项关键、且繁难的核心工作,在传统人工管理情况下,要保证评测工作的公正、规范、透明和实时性都是比较难的。而作为本文成果的网络化的测评管理系统则在系统题目的同时即会测评标准,包括对每个竞赛题目各设计和实现部分的评分细则,特别地还会在竞赛制作阶段完成前征集参赛人员意见形成最后的测评标准。测评过程全部摄录,并且提供直播及日后的投诉复核服务等,保证了竞赛测评工作的实时、透明和规范化。
(3)实时直播。科技竞赛活动测评过程的视频服务是目前竞赛组织的一个空白[3]。基于技术实现难度和成本支付的考虑,系统实现了在校园网内基于多播技术的视频直播服务,除此之外还推出了对于一般校内竞赛以及省市竞赛在测评院校范围内、特别是对于参加测评的学生和测评管理人员来说高度重要的实时信息服务。对于广域网而言,系统还提供了基于Internet的文字直播、视频点播和下载服务。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设计目标是将竞赛组织的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并特色提供互联网视频服务和实时测评结果。系统用户主要分为游客、参赛者、测评人员和管理员人员四类,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流程设计则按用户使用需求进一步划分为竞赛组织管理、竞赛测评管理、视频服务管理、交流与培训管理和用户管理等五个子模块。
2.2 系统硬件架构
系统采用B/S结构。系统核心服务器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MS流媒体服务器、直播编码机组成。其中,WMS服务器(SGI Origin3x00系列)提供流媒体数据的,满足视频直播、录像点播等服务[4];Web服务器负责用户接入;直播编码工作站采集AV信号,实时压缩成MPEG4数据流,到WMS服务器满足直播需求[5]。
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IIS 7.0。Web采用SQL Server 2012+ MVC构建。
2.3软件架构
参照MVC模式,系统软件架构可分为三层。应用可以基于.NET平台快速便捷地部署三层架构。.NET中可以简捷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控件可以独立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设定在ASPX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来实现,这样就不仅可行、而且可靠地实现了三层架构。三层架构的分层式实现确保了“高内聚、低耦合”[5]。
负责直接与用户交互Web表示层,可达到统一接口,将用户交互与逻辑层衔接。经逻辑层统一处理后向下层传递。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系统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
本应用软件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见图2),具体描述如下:
(1)竞赛组织管理模块。包括竞赛组织单位官方文件管理、报名及资格审核、竞赛项目、竞赛成绩公告及投诉处理等功能。
(2)竞赛测评管理模块。包括测评规则、测评标准及测试项目评分细则管理、现场评测计分管理和现场成绩实时等功能。这个测试成绩仅为参考性的,并按测评分数依序。系统综合技术报告和测试成绩需经组委会统一确定后形成最终成绩予以公示。
(3)视频服务管理模块。本系统用户为校内竞赛和省级竞赛。前者基于校园网,后者要实现在Internet直播。综合考虑,本系统设计实现局域网视频直播,在Internet实现文字直播。实际上,具体到应用过程中,流媒体服务器通过RTSP/HTTP协议实现会话的建立和管理,通过RTP/RTCP协议实现媒体数据的传输和服务质量的管理。视频参数设置包括校园网视频直播涉及的路由器参数、多播组参数的管理、视频直播和点播管理等。
(4)交流与培训管理模块。包括和竞赛有关的技术资源的上传、下载管理、网上培训和论坛管理等功能。
(5)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注册与注销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户登录管理和权限分配等功能。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评测管理系统充分完善地实现了设计功能和指标,并在校级竞赛管理中获得良好实际应用效果。评测系统为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提供了一个赛事活动测评和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管理平台,使竞赛的测评更加透明、公正、规范,对促进相应活动的广泛、深入、健康地开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秀,眭荣方,曾德伟. 地方高校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187-190.
[2] 赵小蕾,谢庆辉. 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方式探讨[J]. 计算机时代,2015(6):76-78.
[3] 廖宁,孙远强. 高校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信息技术,2014,37(6):71-73.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056-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建设,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不再是用户首选或惟一的选择,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一种基本方式,用户已经要求这种获取及相关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融入科研过程,随时随地可被利用。科研用户这些新的需求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
改革传统信息服务思维、探索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为人们创造和共享信息资源、原创新作品、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1]。IC的提出正是图书馆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图书馆核心竞争优势,深化图书馆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的难得契机。
1 IC的概念和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IC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是在大学图书馆中把IC作为一种综合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他在《IC构想》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界定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①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②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1];另一种是在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把IC作为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她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2]。
此外,Bailey和Tierney[3]在Beagle的基础上,从层次的概念上将IC模式细分为3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
在国内,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首次将IC介绍给国内的学子,他认为IC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它为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中科院的毛军认为[4]: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IC定义在不同的范围。最小的IC可以是一个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推广开来,配置了WIFI无线上网的图书馆也可称为IC。另外,多个(类型)图书馆加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网吧)网络”也可成为广义上的IC。
尽管许多学者或专家对IC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5]。
2005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上,美国图书馆专家罗伯特·希尔(Robert A.Seal)[6]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归纳为普遍性(ubiquity)、实用性(ut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和群体性(community)4个方面,即每一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界面、软件和资源,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更新设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并且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
2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源泉,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人类的不断创新,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7]。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设计面向科技创新的IC,有必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的理论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它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较普遍的创新范畴: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8]。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简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包括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9],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也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知识创新即原始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而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和产生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到扩散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知识创新的成果是“发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发明”,两者之间彼此互动[10]。科技创新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2)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3)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4)科技创新的周期明显变短。
3 科技创新与IC的关系
为了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用户的数字化、综合化、专业化、集成化、个性化、知识化等信息需求,IC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都有所改变和提高,可以说IC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功能,主要表现在:
3.1 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11]。没有科技知识资源的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IC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类纸质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专利、网络资源等信息资源,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定需求,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3.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基于集成的服务
IC将资源和服务整合在一个无缝的服务环境中,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学科专家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允许用户使用各类硬件、软件,获取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物理和虚拟空间支持学习研究和创作等[12]。可以看出,IC从空间布局到服务,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因需而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和舒适环境,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研究。
3.3 创造科研交流空间,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和信息只有在交流和共享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如果知识和信息只能拥有而不能相互交流和使用,那么就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13]。IC提供的虚拟和实体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它可以使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这种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非正式交流方式,迎合了目前网络信息时代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的需求,通过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4 营造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人员交流程度不够,团队合作的机会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研人员担心失去知识所带来的权威,因此不愿意积极参与科研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固有的观念使科研人员封闭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更多的喜欢单兵独干,缺少团队协作意识,也无法体会由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效应,对于隐性知识和经验,他们也不愿意与人共享[13]。
IC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了满足从个人到团体的一站式的团队协作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如团体协作室、虚拟学习社区等,实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营造了开放的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4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构建
4.1 IC构建的总体框架
目前IC各构成要素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的规划和调整。国内IC的构建以任树怀的虚拟层、实体层、支持层三层次模式最具代表性,本文将根据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特点,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这3个方面来构建面向科技创新的IC。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
4.2 IC实体空间构建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建设的IC空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用户需求,把IC实体空间主要划分为信息服务台、学科阅览区、展览导读区、学术研讨室、学习培训室、多功能报告厅以及休闲交流区,如图2所示。
图2 IC实体空间的划分区域
4.2.1 咨询服务台
咨询服务台是用户接触IC的第一环节,与图书馆的其它服务台和各个区域相协调,是整个IC的功能枢纽[14],主要为用户提供有关IC内所有服务项目、功能和资源的基本信息的咨询,也提供有关图书馆、院系的一般信息,并针对用户的需要,指引用户到能满足其需要的功能区域去[15]。可以说,IC各个分部门的工作都要围绕它接收的咨询问题而开展。
4.2.2 学科阅览室
阅览室以学科划分,与学科相关的期刊、图书、工具书等传统纸质资源按照学科集中,并配备有先进的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自助借还书、打印、扫描、复印等服务,方便了不同学科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学科阅览室的特色是首先大量增加科技类期刊的收藏比例,特别是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其次是大力重视地方文献和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努力为科研用户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更全面更专深的文献资源保障。
4.2.3 展览导读区
展览导读区设置多种类型的展览和导读服务,如临时展览、特色展览、专题展览、各种专题导读服务等,通过主题丰富、不同形式的展览和导读,促进信息交流和优秀文化知识的导航、展示和传播[16]。
4.2.4 学术研讨室
学术研讨室是用户交流学习、协同科研创作的学习研究空间,支持科研创新和交叉研究而特别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创新平台,因此该空间又可以称为团体协作室。
4.2.5 学习培训室
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进而创造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科研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和提供场所。学习培训室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设立的,在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坐台式的用户信息检索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种面向科研用户的新型信息素质教育方式。
4.2.6 多功能报告厅
多功能报告厅配有大屏幕、投影等设备,供用户开展学术会议、学术沙龙,以及举办讲座等活动。图书馆应作为科研导航,以举办人、倡导人等身份,经常举行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科研用户可以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
4.2.7 休闲交流区
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提供沙发、座椅、休闲杂志、餐饮等,在这里有轻松愉快的环境,用户可以放松交流,互相讨论。
从以上划分可以看出,面向科技创新的IC实体空间是在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革新,它更加注重提高科研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营造支持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
4.3 IC虚拟空间构建
IC虚拟空间的构建,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资源丰富、支持开放存取与协同共享的虚拟学习科研环境。它的主要功能为:一是提供丰富有序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二是融入用户科研过程,提供信息增值的知识服务;三是建立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才能让科研用户积极参与贡献,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汲取前人的智慧,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升华,形成一个真正的面向科技创新的学习研究环境。因此,IC虚拟空间的构建主要集中于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建设和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3个方面。
4.3.1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资源,是开展IC服务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印刷型书籍、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导航系统和网上资源等[17]。本文将其归纳为:印刷型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
4.3.2 服务内容建设
研究型大学建立面向科技创新的IC应结合本校自身现有的服务内容,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积极主动地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过程,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方面扩展,为科研用户提供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增值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为:科技查新、文献传递服务、联合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导航服务、个性定制推送服务、课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等。
4.3.3 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
构建虚拟交流平台的目标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图书馆2.0理念为指导,以Web2.0技术为手段,建立学科馆员和科研用户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知识共享和协作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学科的馆员能够在信息检索、采集、聚合、评价、过滤、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学科化、个性化服务,使科研人员在研究、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与学科馆员及时交互协作,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建设共享知识库[18]。
目前实现图书馆2.0的技术非常多,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博客、维基、RSS、标签、IM、SNS等,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利用这些技术。IC虚拟平台的构建框架如图3所示,学科馆员与科研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在线即时交流,通过博客和维基等工具实现异步交流和共同创作。学科馆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组织将信息加以标签并进行聚合,并将组织整理的信息以学科博客的形式进行推荐,以维基的形式建立相关学科类目。科研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和维基发表研究心得并分享他人的研究思想,或与学科馆员进行异步交流,同时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存入机构知识库进行管理与共享。最后,通过学科导航系统将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图3 IC虚拟交流平台框架图
4.4 IC服务支持体系构建
IC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直接面向科研用户服务的,要保证面向科技创新的IC良好的运行,需要一整套服务支持体系的驱动和支撑,IC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由服务队伍、管理机制、评价体系、文化与精神四大核心驱动力构成,通过四者的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运行和发展。
4.4.1 服务队伍
信息服务是IC核心的内容,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服务队伍对IC有效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职责不同,IC的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学科馆员、在线的学科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多媒体工作者、普通馆员、兼职学生助理等人员。
4.4.2 管理机制
IC的服务管理要求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多层分散的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减少用户需求的长时间等待,做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三级梯队管理模式[19]:梯队管理模式在国外许多IC中被运用,即设置咨询服务台、普通咨询、资深咨询三层服务模式,服务队伍由下至上形成一个梯队。人员结构可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梯队管理模式包含了一部分知识管理的理念,而IC的运作是对图书馆科层化管理现状的变革。
4.4.3 评价机制
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其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建设与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入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为IC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更好地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IC环境。IC评估的方法或途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正式的用户反馈:这主要是工作人员对用户在使用IC过程中的意见的收集,有利于对IC的日常工作进行改进,但意见随意性大,只能作为参考。
(2)正式的服务质量评价:常用的正式评价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
(3)基于LibQUAL+的用户满意度评估:LibQUAL+是美国图书馆界利用SERVQUAL基本原理,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而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项目。
4.4.4 文化与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精神空间的核心的终极体现。IC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及思想交流、保证用户知识与信息的开放获取、支持文化和求知的服务、尊重人们个性差异、尊重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形成和表达个人信念、为科研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合作弘扬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等,应该成为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20]。
参考文献
[1]孙瑾.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4):57-60.
[2]Nancy Kranich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EB].http:∥/ala/washoff/oitp/icprins.pdf,2007-06-28.
[3]Bailey,Russell and Tierney Barbara.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28(5):27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