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3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观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是与非的判断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带有强烈的感彩而且容易偏激。[1]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时很彷徨,有时很迷惑,有时又很坚定、很明确,这是价值观开始形成的一个常见现象。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这个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因此借助于心理辅导课,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式,切实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做好引航工作。
一、关于人生观内涵的思考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存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不足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缺乏成熟稳定的思辨能力,或许他们尚未意识到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必要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们未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是未来我国社会最主要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的人生观是他们自己发展自己的必备要素,也是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保证。
学校作为人生观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和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种活动在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寓人生观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之中,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生观的内容,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
二、引导高中生树立人生观具体途径的思考
人生观是形成高中生人生道德观和政治观念的基础和核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和价值取向,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伟大时代社会变革所引起的观念变化的特点。他们从国家的巨大变化中,从老师、家长以及新闻媒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并以特有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周围变化着的世界,从而逐渐形成了与以往中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2]这给我们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引导广大中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在社会的某些群体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价值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人生的追求目标。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社会阅历及经验不足的高中生来说,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大。除此之外,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高中生的人生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逐渐成为上述群体中的一份子。高中生在道德行为标准的取向上,往往是灵活有余,原则性不够;对待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以为然。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在人生观的教育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使他们认识到国家还是不富裕,大多数收入还不高;在个人享受上允许的不等于提倡的,少数人能办的不等于多数人支持的。教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3]
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无形的指导作用。在人生观教育之中,应当将道德行为标准作为首要工作对象,老师不只是在日常行为和道德表现上给学生作榜样,更主要的是要在超越自我、开拓创新、发展进步等方面也克服自身弱点,努力在学生面前展示积极的追求状态,以此推动高中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二)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高中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人生观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必须在现实教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对整个人生的看法和态度。[4]若教育工作者在人生观的引导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追求速度,则学生的人生观可能受到扭曲,将会不完整,因此,人生观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
例如在人生观的教育中可以观看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以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影片中反映出男主人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仅用聪明、智慧与幽默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艰难的困境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尽管生活在集中营中,但孩子的幼小心灵并没有受到伤害。观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心理笔记本上,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能够感悟到: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最重要的取决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学生们表示: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充实地过好每一天。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会有所改变。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列举、等伟人的先进事迹,也可以举办“规划自己人生”的活动,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每一阶段的人生追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所谓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过程中,能够使得家庭、学校及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纵横联系的立体教育网络,这是国内外人生观教育的先进做法。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家庭及学校密切联系,必须将这三者的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人生观教育体系,实现人生观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
总之,学校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高中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德轩.新时期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J].管理观察.2009(07)
[2]商和利.引导青少年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05)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奠定大学生在大学中的核心思想基础,规范他们在大学中的基本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主要依托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来完成,因此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
目前,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包括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涵的界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等。其中,教育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的本质、生死观等的教育;狭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客体定位,目前尚存争议。(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产生重要影响。(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研究:包括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技术创新等等。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1.教育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学科交叉融合较少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大都来自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都具有相当的高度,而且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理论过于概括化和抽象化,因此在指导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实际问题时便显得乏力。面对这些理论,大学生更多地会表现出一种无奈:这些道理我都懂,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学,我也知道它们都对,但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于是,精深的人生观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中往往被架空,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育理论视野的狭窄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生观教育只不过是变相的意识形态教育而已,因此,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人生观教育的展开。
2.教育方式多以说理性为主,但说理方式过于抽象
根据以往的研究,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只以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作为依托,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人生观教育理论的描述和解读上,即使以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也往往跳不出说理教学的窠臼。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处于互联网时代热衷于追求实用性和趣味性信息的大学生来说,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显然不会很好。
3.对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缺乏新颖有效的教学技术方法
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索方面,而在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研究依然很少。于是,导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技术方法始终没有突破,除了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人格魅力等之外,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总体实用性始终得不到切实提高,这也成为阻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
不难看出,以上这三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而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视野狭窄、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技术低端等问题,就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然后站在跨学科视野下丰富这一核心的内涵,使之兼具概括性和易接受性,最后据此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的验证。
二、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无论从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来界定大学生人生观,都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可以认为是力图教会大学生如何来正确看待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价值,也就是试图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观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如何,都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事物尤其是对人生的正确观念为核心的。抓住这一核心,不仅能够更加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观念”,政治理论课教材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一方面,这种阐述无疑体现了非常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但另一方面也难免显得过于抽象化和概括化,不易被思想尚未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成为影响政治理论课中人生观教育部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授课核心思想的科学性不能动摇,即对于“如何树立对事物的正确观念”这一问题,教师的讲授和解释不能庸俗化,必须要体现出的精神;第二,授课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方法必须充分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智力和人格发展特点,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上被大学生所接受。
我们认为,如果要同时保证这两个基本原则,那么将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合适的,并且也将是完全可行的。这种考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视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核心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看待事物、看待人生的正确观点和正确看法。而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如何让人们更科学和更准确地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从而更有效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因此,心理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帮助我们对自身和对世界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
其次,心理学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它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及行为规律的研究,能够直接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于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当中,心理学之所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高等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才能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方法,以更有效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学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可以直接从心理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为己所用。
最后,心理学更注重为人们树立正确观念,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将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相结合,可能更容易获得思想素养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的认可,同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进行丰富和深化。与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同,心理学不仅关注人生问题的“为什么”,更关注“怎么办”,即切实解决人生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等以心理学作为主导的学科,都热衷于研究人类常见的观念错误,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正此类错误的方法。因此,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恰恰可以弥补传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缺陷,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既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又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心理学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在原则上完全一致,在目标上殊途同归,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因此,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使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立体化。
三、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探索
正因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此,我们应该着力考虑如何将这种结合付诸实践,即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机地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融合进去。
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按照“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理论升华―实践反馈”这一步骤进行
(1)在大学生的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的问题范围内,精选出一个或多个学生最为关心的具体问题,并说明这些问题可以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哪些具体理论做以解释和解决,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为随后的新旧知识联系和学生认知结构改变打下基础。
(2)以具体的实例作为教学材料,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作为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在分析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的科学性更加信服。
(3)将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以有意义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将这一结果对应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个基本原理,将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认识自然上升到对哲学原理的掌握上,并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人生问题时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树立看待事物和人生的正确观念。
(4)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与人生观有关的其他问题,并尝试着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和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解决,使学生完成对正确人生观认识的最终内化。这一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第三章第三节“促进自我身心和谐”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进行实证性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并观察最终的教学效果。总体教学方法是:抽取两个同质班级,A班作为实验组,B班作为对照组。对A班采用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对B班则单纯按照《基础》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经过相同的教学时间后,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将情商培养有机纳入进来,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与情商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情商是心理学尤其是当代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主要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与情绪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认知离不开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又依赖于正确的认知。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必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是过去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容易忽略的。此外,大学生的人生观包含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三个重要方面,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确立,都需要积极情绪的支撑,因此,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将起到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将情商培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以进行自我激励,还要教给大学生如何能够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发掘出人生真正的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质量来说,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1(05).
[2]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3]李佳.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4]施爱民.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关键词:高中;人生观;语文课堂;名人榜样
语文课堂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在接受了10年小学、初中的学校教育之后,已从懵懂无知的顽童逐渐走向成熟。在他们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人生观教育无疑起了引导性的作用。
高中生正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他们喜欢时尚、新潮,追求张扬的个性,他们爱玩、爱闹、爱运动,很少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人生。怎样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尤其要关注的问题。
在上《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们去反复品读课文,然后补充介绍了作者史铁生更多的不幸遭遇:21岁时候双腿瘫痪。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于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享年五十九岁。”遭遇了如此巨大的打击。当学生们开始设身处地的去想象时,原本喧闹的课堂慢慢沉寂了下来。就连班里平时最爱调皮嬉笑的2个男生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人生真的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我们该怎么办?是选择逃避做懦夫,还是勇敢面对,做生活的强者?文中的史铁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遭遇挫折暂时的痛苦,彷徨在所难免,可“死是一个必然要降临的节日,接下来,是考虑如何生的问题。”作者也曾想,以死来摆脱命运的折磨,可在地坛这个貌似荒芜却充满无限生机的地方经过长期徘徊思考之后,毅然选择了更好地活下去。如今的高中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家里的远近亲戚都把自己当成心肝宝贝来呵护。那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太子公主,平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一旦风雨来临,只会选择逃避。更有甚者,以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至于不断出现令家长、老师和全社会都难以理解的恶性事件,实在令人哀叹、惋惜。我想,如果在这时,老师能及时、适当地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或许可以减少很多不幸的发生。
再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海伦·凯勒》一文时,学生的想象是建立在自身的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他们没有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痛苦生活经历。缺乏对盲文和他学习方式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特定的生活场景、学习情境。如让学生蒙着双眼尝试在教室里走一圈。孩子们在体验时跌跌撞撞、举步维艰。一点点的时间就那么难熬,何况是一直处于黑暗中的盲人。学生们很快就更深入地体会到了盲人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如何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
班里有些学生是农村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很少,生活条件也无法与其他城里孩子相比。其中的一些同学就觉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为何没让他降生在有钱有地位的家庭,甚至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来放弃自己、折磨家人。他在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似乎意识到自己想法的稚嫩与可笑。这些他们自认为的坎坷与史铁生的遭遇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可人生的活法却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学完这篇课文,很多孩子变得宽容起来,变得振作起来,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开始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努力起来。他们不再叛逆、不再堕落、不再徘徊,他们知道史铁生可以“身残志坚”获得成功,我们作为健康活泼的高中生更可以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感恩,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珍惜,而不是要求更多。
高中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授与传播,我觉得更多的是情感与人生观的教育。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向我们展示了作者伟大的精神境界。遭遇再大的挫折,我们都可以勇敢去面对,去坚强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古往今来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历经磨难却忍辱负重,创造出了伟大的贡献,给世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榜样。
高中语文课堂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知识难题,去从容面对高考外,我觉得更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更广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文课本上古往今来的名人事迹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完全可以让学生从作品中去体会、感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
墨子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意思是说,士人虽有学问,但德行却是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德的修养。所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人格状态,可谓“优优大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先贤早已如是说。“修身”之重要自不待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
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既需要着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要求。
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使之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义精深,它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坚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要树立大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报国之志,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要树立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心系人民、关爱他人、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作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尚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一个人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故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使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要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件事,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引导大学生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引导大学生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要引导大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遵循客观规律,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更好地把人生意愿与个人情况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学凡、王焕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兰州学刊,2005.05
[2]杜志明、张仲国,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民网,2005.12
[3]周贤君,跨越与创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08
一、重视思想品质教育
要重视德育,应该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即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把德育有机寓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之中。
首先,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都是人生观问题。它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考人自身的问题,思考人对生活的态度问题。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活动)进行价值、认识和评价的标准。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中学生来说,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至关重要,应使中学生了解,仅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掌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可利用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结合酒精和甲醇的内容可以联系屡屡发生的制售假酒导致甲醇中毒的案例,通过了解事实并讨论,激起学生对制假者无耻行为的愤慨,引导学生自觉地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法律、道德意识。
其次,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一个人仅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爱国精神是一个不合格的公民。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金属和烧制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我国现代化学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从而把学习化学与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二、重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应该重视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来达到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人文教育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以及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来获得;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或从工作经验中获得。而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悟和周围环境的熏陶,而不是靠灌输。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提高。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联系实际,而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实验调查、模拟科学研究等综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展假期阶段性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把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环保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调查和研究,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的信念。
三、重视化学史教育
许多科学家无论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对自己生死存亡的态度上,都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的理想的极大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执著追求。许多科学家的一生,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因此,可以通过了解科学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培育;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26-03
从古至今,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是重要而基础的。它发挥着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伟大作用。它既是“达到一些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对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想的改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发展的另一个,但更基本的目的就是传递并丰富共同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些价值观念中,个人和社会发现了自己的特性和价值”。因此,教育的任务不但应该促进个体对自身命运的掌控和维护,同时也应该成为确立个体人生观的重要场域。
一、新时期教育目的观是使个体获得生存中的尊严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打乱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它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直接体现在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环境变迁上的启示和挑战。新时期的教育已经不能仅仅作为工业化社会中,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定义了相关的意义和任务,那是一种机械性、工具化的存在,那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玩弄与藐视。社会的剧烈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对人的规训与控制。“为了迎接下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也应该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经之路”。21世纪的教育应该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衡量教育目的的重要标准。教育必须根据人的兴趣、爱好、特点,制定出区别于“类人”的发展模式,让个体真正发掘教育对促进其生命前行和发展的动力。
新世纪的教育目的观让个体发觉生命价值存在着不同指向,而绝不仅仅具有唯一意义。人在生命的旅程中,必须自己做出选择,必须能发掘生命对于个体和个体所真心关切的“他者”的意义。这种生命价值观的体现,一定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一定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一定是谨慎的、而不是盲目的;一定是有序的、而不是混乱的;一定是和谐的、而不是矛盾的;一定是高尚的、而不是卑贱的。教育目的观的重新确认,能够让教育中的人感受和分辨出以往与当下的不同,能够让教育中的人更加乐观、积极地找寻真正属于自我的人生观。
2000年,在达喀尔举行的全民教育国际会议上颁布了《达喀尔行动纲领》,此纲领确定了2015年要实现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其中对受教育者识字、识数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培养,成为实现“优质”全面教育的重要方面。增强受教育者的生活技能,为其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就意味着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局限在认知层面,它还考虑到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需求。“那就是尽早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参与集体事业和社会生活”。增长了个体的生存能力,也就给了个体生存的勇气。这不但能够拓展个体关系网络,也能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找到生存的尊严,获得他人的尊重,同时尊重自己。教育应致力于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教育目的观,为人的生命价值提供新的指向和依据。它使教育成为更好的实现人的价值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使教育目的成为一种满足个体人生意义实现的价值观的需要。
二、教育是培育个体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行为的全景场域
教育的一种职责是教人学会认知。学会认知不仅代表掌握那些系统化的、人类经验积累下的知识,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作为一种人生发展的手段和人生前进的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展”。可以看出,教育中要培养人的认知能力被更加广泛地定义,其内涵和寓意都更加深刻。认知技能的掌握,是使人生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才能让人生获得更多尊重和收获,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才能让生活变得富有挑战和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将认知和学习作为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它在不断吸收中改进,在不断自我批判中丰富。当个体的认知结构成熟时,也就意味着价值认知能力随之形成。价值认知是“关于个人、其他人;个人和其他人的工作和职业;自己的个性和相关的价值”的知晓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价值认知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价值认知能力的获得,是个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的基础。教育通过促进个体价值认知能力的形成,“让学习者能够真正的、自由地进行探索、发现和表达。最终,学习者会把有意识选择和内化的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不能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同样在教育促进个体人生观形成中,也不能忽视价值情感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教育”。学习者的感受、体验、理解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实现。因为教育认知是一种停留在个体认识层面的活动,但能否完全内化为个体行为,要看教育过程能否触及个体的心灵和情感,能否实现个体内心的认可与肯定。价值情感倾向表达了个体的价值感受,是对价值的综合判断。个体内在情感的形成,不是单纯的社会价值标准向个体价值观念的转化,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教育和自我内心价值判断水平、道德水平相互协调的过程。“学习者对体验的反应是个人反省的基础所在,也是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情感可能会阻止某些价值的实现”。教育在确定个体人生价值情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良好沟通、细致感受、深刻体会个体的价值情感,价值判断以及价值的指向性,才能把握正确的教育途径,引导和培育个体正确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行为。
在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行为被看作是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优质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在宏观上体现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微观上体现为保障个体在生活、工作中良好的行为状态和正确的行为趋向。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个体学会认知,学会体验,学会判断,更加重要的是学会行动。教育必须将传递的一切认知、感悟、理解、判断,选择真正落实到个体的行为中去才有意义。教育被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教育可以完成引导个体行为的重要使命。同时,教育所传达的人生观也是一样。要确保个体对人生观的判断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教育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人生观整合到个体的行动中,通过对个体一言一行的观察和理解,判断个体价值行为取向,利用教育综合评价的方式,衡量个体的价值行为,判断教育的效果。
三、新时期的教育应满足个体的价值需要
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正因为教育能够满足个人的多种需要,教育才能成为促进人类发展日臻完善的重要手段,教育才能成为培育人生观的重镇。在倡导“全民教育”理念的基础上,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全纳性教育”的思想。“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确保教育质量。需要的满足是使个体获得快乐、幸福感受的基础,而这种快乐、幸福感受的获得又是人类体验生存意义的根本。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应该体现在某种拥有特权或者不平等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权找寻幸福的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是教育令全部儿童从中获益的基础,是教育满足个体价值需要的平等性和公正性的体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通过采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方法,发现了人类的五种需要层次。他认为,价值可以存在于事实之中。就像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Wilhelm,Windel-band)所说的那样:“任何事件只有与价值发生关系时才能成为事件”。在对人生价值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一元本质主义思维,事实和价值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可以通约。人通过满足层级递进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生意义。这些需要即是每个人都渴望获得的方面,也会根据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情况,在实现的水平上产生区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个体在满足某层次需要时,都能够产生一种幸福的感受,即便个体没有将这种幸福感等同于一种价值的实现,但事实上,价值是关系的产物。当个体满足自身需要时,意味着他人正在为个体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因此,个体也必须为他人需要的满足带来方便,做出贡献。当个体协助他人满足需要的时候,个体价值和意义就已经产生和体现了。人生意义的实现即是一种个体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对“他者”的协助、付出与给予。人类的需要就是一种价值诉求,是由个体“心灵”产生出的一种价值和情感。
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内容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包含了许多高尚品质和道德方面的知识,有效利用这些知识能够对初中生正在成长当中的身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却忽视了语文教材中对生命的歌颂内容。因此积极采用生命教育,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刻挖掘教材的能力,教材中有关热爱生命、感受生命的内容及时发现,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逐渐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感染,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在有限的生命活动中能够利用健康的人生观来面对生活,促进学生的内在成长[1]。例如,初中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成功的花》这一课,就将成功背后的种种心酸和用生命在努力的情感描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此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白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光环,而是要更加看重人们成功背后付诸生命的努力;《有的人》这首诗当中,运用了朴素的语言,用饱含深意的情感将人生当中善良和邪恶、美丽和丑陋以及生命与死亡都描述得很详细,在整首诗当中,存在着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来进行自己的人生,就是教育学生最好的话题,首先通过对诗篇的讲解,使学生被内容感染,然后教师经过细心的引导,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来思考人生。
二、有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还提出了生命教育等人文知识的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要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生命。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在课堂中只作为客体形式出现,被动的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内在成长。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解生命的真谛,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体会语文教学中生命的含义,积极思考,促进自身对生命的尊重意识的增强[2]。
(二)设立情境加强学生对生命的领悟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从而体会到自身生命的真谛。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能够促进生命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课文《威尼斯商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展示,使学生表演自己喜爱的角色,经过表演,学生还能对文章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拥有更深刻的体会,能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当中,体会正直而深刻的人性,对生命产生更加崇高的敬意。
三、扩大阅读内容
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只采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足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精心为学生选择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不断充实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打开,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思考事情也能够更加全面和周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适当加入一些有名的作品赏析环节,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以正面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感化和熏染,使学生逐渐积累起正能量,热爱生命,崇尚生命。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优秀作品就可以及时引进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主人公身上坚强不屈的意志,从而燃起对生命的热爱之情[3]。
四、结论
1.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能够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当今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今的一大趋势。因为拥有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可以永不枯竭的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便在于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能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故事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重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谈到勾践灭吴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四大美人中最早的是谁,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老师再给学生讲述西施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继而回归课本讲述勾践灭吴的史实。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在初中阶段开始萌芽。若历史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多讲一些比较激励人的、正义的历史故事,那么除了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之外,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老师讲到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时,可以穿插苏武牧羊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荣誉感。在讲到南宋灭亡之时,可以穿插文天祥英勇不屈的光荣事迹。通过朗诵文天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大多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具有真实性。同时历史故事的内容包罗万象,情节生动而活泼,具有趣味性。而历史故事往往又能够给人以历史智慧的启迪,所以具有启发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历史故事在课前的运用
一门课堂能不能成功,能否让学生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授的内容上,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开场白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初中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期,平时热情好动,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式历史教学会产生抵触与厌倦心里。所以历史教师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新颖的、有趣的、充满悬念性的故事,无疑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这节历史课主要是讲述西汉的文学史,在上课之前教师先问班上是否有姓“同”和“冯”的学生。若是有学生举手,老师再问他对于历史上的“同”和“冯”姓知道多少。然后老师把历史上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姓“司”和“冯”姓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司马迁的关注上来,为接下来讲解司马迁撰写《史记》做了很好地铺垫。
2.历史故事在课中的运用
一节历史课只有45分钟,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成了每个历史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为了既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听课状态,又能够确保课文内容顺利讲解,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间适当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给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讲到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讲述鸿门宴的惊险故事。讲到南宋名将岳飞抗击金朝时穿插岳母刻字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既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又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3.历史故事在课末的运用
关键词:师生互动模式;高校课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由不成熟转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反之,则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就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大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兴趣,使得他们也很难从中获益。采用师生互动模式的教学方法,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师生互动模式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早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了关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有所不同,但这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过,从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这门课程越来越难以起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特别是在大学阶段,由于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将师生互动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互动教学能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大适合这门课的教学[1]。相比于中学生而言,大学生的自我表达需求更高,借助于师生互动模式,恰恰能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互动教学能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困惑。很多大学生对毕业之后的工作、婚姻和家庭问题等,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如何解决,而以往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又达不到解决学生困惑的目的。在师生互动模式的平台支撑之下,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教师也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
二、师生互动模式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模式的提出,是人们对以往教育思想科学总结的产物。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2]。当然,孔子提出的这种主张,也是对其长期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思考而产生的。而且,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沟通的,只有通过交流沟通,人的本质属性才会越来越完善。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十分旺盛的时期,师生互动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不仅如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人的内在需要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人的内在需要是不相同的。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都会做出自己的思考。但很多人由于知识、经验受限,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困惑、迷茫,师生互动模式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因而,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三、师生互动模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的前期准备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求能够解答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从这个意义来看,这门课程的责任重大。所以,为了使师生互动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必须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言的,二是就大学生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言的。对于第一个方面,教师可以收集大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的一些看法,并将大家的看法整理成文字稿,以备后期使用。另外,教师在收集看法、意见的同时,充分阐述这门课程的教育意义,使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对于第二个方面,教师应收集大家在大学期间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是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因为这门课程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学生的,只有帮助他们解决他们所困惑的各种问题,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起大学生的思考。毕竟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还不是非常尖锐。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也能促使他们思考关于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自我,提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因为在接下来的师生互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同样的,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认识。也就是说,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都会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方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受益程度会大大降低。具体地看,认识自我主要包括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才能和世界观、人生观,当然,也包括认识身体健康程度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其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制约一个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大学生通过认识自我的这些主要内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而为接下来将师生互动模式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奠定认识上的基础。
(二)具体应用措施
1.以学生为本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完之后,教师即可采用师生互动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应用师生互动模式时,首先可采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目的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因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为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解答。例如,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就是一个根本问题,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各种问题的根本看法。因此,对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做出充分的阐述,对大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品质[4]。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平台下,也能够与教师一起辩论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看法,学生甚至能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不断下滑的问题,找出根源和解决办法。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教师积极引导
就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本身的内容而言,教师的积极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已经定型了,要强行改变的确很难。若教师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能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以学生为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两种措施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的重心在教师,后者的重心在学生。同时采用两种措施,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考验,教师只有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点,才不会顾此失彼,降低教学质量。就教师积极引导这方面来看,主要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引导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大胆思考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虽然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对自身的认识清醒了一些,但这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而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打下了认识上的基础。因而,在课堂的学习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3.因材施教
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社会阅历不同,他们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即使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应用师生互动模式教学时,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具体来看,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大学生当中,很多大学生的书本知识较为丰富,但对社会的情况了解得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知识容量不够,很多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就会受到限制。因而,很难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升。此外,对于少数知识经验多,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可能需要其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他们就会感到这门课程很无趣,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在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情况下,也有少数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很高,对社会公益事业非常热心。针对这部分大学生,教师应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的思想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使他们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榜样。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这一重要的课程中,应该充分贯穿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因为互动教学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应用措施中,应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结合教师积极引导和因材施教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者:张红文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小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师生互动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90-91.
[2]沈娟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研究现状及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235-236.
[3]王斌.建设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J].世纪桥,2011(19):93-94.
关键词:哲学教育 哲学观念 反思批判能力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独立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政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政治、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革命”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图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
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政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图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真理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
⑥《哲学素质培养》,主编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页68.
一、德育导语
政治课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育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引入新课前,能够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且趣味性、启发性较强的典型事例,在引入新课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激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意识。
例如:在讲“人生观和世界观”时,我播放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帕斯卡的短暂人生的多媒体视频:12岁就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13岁就发现了二项展开的系数定律;同时他也是微积分的重要先驱,概率论的奠基者之一;22岁他发明了流体力学的“帕斯卡定律”;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哲理家……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在风华正茂前途不可估量的时候,却决定放弃数学和科学的研究,投向和神学的怀抱中去,不到39岁就去世了。在低沉的讲解中,学生们静静地聆听着,仿佛和我一起走进帕斯卡的人生,学生们在感叹他聪明才智的同时,也为他惋惜。帕斯卡可悲可叹的后半生也给了学生们一个沉重的提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于是就不自觉地进入教学情景。
短短的几分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又达到了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
二、复习导语
复习导语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旧知识为手段,让旧知识带出新课内容线索的导语,也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导语。这种导语的方法有很多,可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以旧带新,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
例如:讲“事物发展的趋势”时,老师问“什么是发展?”在学生回答后又提问:“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那么新事物为什么代替旧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否一帆风顺?如果不是一帆风顺又是什么呢?”学生们马上开始积极思考。片刻后,教师接着讲:“今天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一下子就能把学生从旧知识引到新知识的情景中去。
使用这种导语,复习方式要多样化,设计问题要层次化。由简到繁,由浅到深,以旧带新,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思考。
三、教具导语
教具导语,指教师上课时,通过展示图片、图表、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接导入寻求教学导入环节。
例如:讲“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问题时,一上课,就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将几百万年前的生物进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如临其境,好像进了几百万年前的原始森林,考察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与此同时,我向学生提出新课要涉及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件内容进行思考。学生由于观看课件兴趣十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对提出的几个问题就会认真思考,自然进入学习新知识状态。
四、实物导语
实物导语,就是在新课开始,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同时,又激发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货币”时,我把自己平时收藏的古币和“古代货币邮票”展示给同学们,他们在欣赏各种各样的古币的同时,内心又在想为什么现代货币与古币的不同。从而使学生直接具体地对货币进行感性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感性知识上升到向理性认识的间接性和抽象性转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接受新知识。
五、趣味导语
趣味导语,是支援用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启发性较强的故事,作为导入新课的引例,从而使政治学习变乏味为有味,变苦学为乐学。
例如:讲“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时,一上课,就先给学生讲一个民间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微服私访到民间,跟一位正在稻田用稻草捆秧的农民对起对联。农民先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张英百思而无以对答。回家后闷闷不乐,侍女得知后,对了出来:“竹篮装笋父抱子”。讲完故事后,借故事内容问学生:“为什么学识渊博的大学士对不出来,而谈不上什么文学修养的侍女却能轻易对出?”经这一问,就引起学生沉思与讨论,随后我引导:“因为侍女有用竹篮装笋的实践经验,而大学士张英却没有。说明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这样就不自觉地导入新课。
六、因势利导导语
因势利导导语,指上课前发生的情景,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顺势开讲,恰当地把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带入学习新课知识的情景。
例如:有一次我准备讲“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的新课,当走到教室外,看到教室内有很多学生围在一起,并听到他们大声争吵:“我摔打喊叫关你什么事!”“你摔打喊叫声音很大,影响我做作业思考问题!”……这时上课铃响,学生们一哄而散,各处落座,而两位学生呆在原地,等我发落,我先让他们回座,正好利用这起突发事件来填补原来的导语。我一上课就讲:“刚才两位同学所争吵的话题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们一听,大为惊叹,注意力马上集中,接着讲:“这个话题包含的道理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就这样,全班学生会心一笑,紧张的气氛随之而散,轻松和谐进入新知的学境。
此类导语,关键在于能够灵活地将课前以及上课开始的突发事件与本节所讲内容联系起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范文引领;精神成长;作文进步 ;写作潜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16-2
阅读启迪人生,悦读孕育智慧。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作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时间和精力有限,阅读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来读,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学生能力发展和思想成熟的捷径。作为教者,应该高屋建瓴,动态地洞悉中学生的阅读需求,源源不断地提供典范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本篇文章偏重于从狭义的角度探讨范文引领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和作用。
一、用典范的文章伴随并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典范的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
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没有优质的媒介不行,而让学生大量接触经典规范的文章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典范的文章数不胜数,提到古代诗文,我们自然想到《诗经》与《楚辞》、《左传》与《战国策》、汉赋与《史记》、唐诗与宋词、家与明清小说,阅读这些古代诗文能让学生干渴的灵魂得到滋润与洗礼;提起现代白话著作,鲁迅和钱钟书的小说让人警醒,朱自清和梁实秋的散文让人回味,和的戏剧让人震惊,徐志摩和舒婷的诗歌使人倾心,浏览这些近现代诗文,可以让学生浮躁的心灵得以宣泄与沉静。亲近我国的古今经典著作是对一段时间忽视轻慢母语的纠正与回归。
(二)典范的文章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往往与这个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想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让他大量接触典范的文章是既经济又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教学屈原的《离骚》和文天祥的《正气歌》时,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深入体会,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如同潮水一般,磅礴激越,不可阻遏。讲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班固的《苏武传》时,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和苏武身上那种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进一步理解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深刻含义,增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典范的文章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缓慢的过程,然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旦形成,却是坚定而持久的,甚至是终生的。
(三)典范的文章能够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阅历、丰富情感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前人就曾说过文史哲不分家,其实语文学科还涉及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美术、音乐等学科领域,因此学习语文尤其是阅读典范的文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阅历、丰富情感。
如果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划分文章,说明文能够最为直接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例如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就可以让我们了解一种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效率的科学的数学方法以及景泰蓝的工艺制作过程。另外,有些随笔也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如《像山那样思考》就能在自然环境遭到日益破坏的今天,引导人们换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做到生态平衡。议论文能够提高阅历、增强思辨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六国论》和《伶官传序》就是最好的例子。要想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莫过于优美的诗歌和散文,例如教学《肖邦故园》一文,一边阅读描写肖邦故园的文章,一边聆听肖邦的音乐,师生似乎走进了肖邦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典范的文章作为学生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深入其中,自然就能见识到各门各类知识,进而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类智慧的非凡,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二、用规范的文章促进学生作文的进步
(一) 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写出生活的亮色
1.选择“自己”的材料,写出生活的底色。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可以写出自己的生活,也容易创造出佳作。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文章来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的同学猎奇猎异,放弃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写,却不遗余力地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地写些不熟悉的材料,结果往往写不出好文章。笔者以为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才容易写出感人的作品。作家孙犁的《亡人轶事》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品之一。熟悉的材料我们才可以驾轻就熟地运用它并能用流畅得体的语言去表现它,因而我们写作时要学会选择属于“自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