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独立思考的定义

独立思考的定义

时间:2023-06-08 10:56:42

独立思考的定义

第1篇

总理谈新时期解放思想,说了三点,第三点是“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得到解放,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可谓一语中的,给解放思想注入了一支清醒剂。

独立思考,是名家伟人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科学精神。其要义是指不仰仗他人意志,不受他人干扰,自主地对某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刻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不企望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

放思想无止境,独立思考不停顿。独立,贵在独自、独到,贵在立得起、立得正。就是事物真正过眼、过手、过脑了,不是当“二传手”,吃别人嚼过的馍;就是拿出自己的真思想、真见解,不是顺杆爬,附庸风雅;就是自己真需要、真适合,不是随大流,跟气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本本主义”,倡导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道路。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与独立思考,打破框框、条条、“本本”、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不照搬别人、别国现成的模式,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邓小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的谈话时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解放思想的真谛。怕的是解放思想不动脑筋,奉命行事,上级提倡解放,下级跟着喊解放,独立成附庸、思考成阿谀、创造成因袭,热热闹闹,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解放思想无穷期,独立思考有胆识。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不但要有宽松、宽容、宽厚的环境,更要有敢想敢为敢言的胆识。自然,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思之有据,言之成理,自是好事,也当力求。但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不是一火铸成,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不断加深认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可开动脑筋,大可神游八方,大可畅所欲言,不必顾虑重重,不必畏畏缩缩。不周全不要紧,亮出来取长补短;站不住脚不要紧,拿出来另谋再议,只要是自己真正思考的东西,就是错误也有教益,因为它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率。人云亦云不出错,永远没有创造;等因奉此保险,永远没有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干部最大的实力,一个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等于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谈不上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独立思考不是异类,民主是其营养剂。茅盾说过:“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独立思考不是囿于一隅,闭门造车,而是走出去、吸纳进来,如蜜蜂采百花酿甜蜜,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形成自己的认识。独立思考不是拒绝合作,独往独来,而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在不同思想的自由碰撞中寻求真识。也不是拒绝传统,求新求异,而是“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在承前启后的发展中、在多元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干部独立思考,不仅要做饱学之士,更要做群众的贴心之人。

培根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意味着进取,夯实着实力,体现着素质,每个干部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质疑有自信,思想刻苦有见地,不做“哼哈将”,不打“乖乖牌”,独立思考就出新思想,解放思想就出新天地。

第2篇

【关键词】秘书;独立人格;自由意志

独立人格即个体在行使自由意志时能够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不受外部压力的制约而保证其内部倾向的独立性。由于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势必会打上文化和传统经验的烙印,人在做出自由的择别时往往会压制自然本性,遵循社会既定的规范伦常,或迫于社会群体压力而出现从众、权威服从和依从行为。拥有独立人格则能够有效保证个体在适应环境时保持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做出内心独立的考量和择别。

一、秘书独立人格缺失现象

(一)从众现象。秘书人员在工作或人际交往中,在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个人行为或态度倾向于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影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上的影响,通常没有外在直接,明显的胁迫行为。表面上看是秘书个体自主选择和做出的,但实际上是群体影响的结果。譬如近年来,社会上请客送礼、公款消费之风盛行,社会不正之风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形成了一个对秘书极具腐蚀性的空间,对秘书腐败起了催化作用。因腐败而获得的利益对腐败分子来说是绝对具有诱惑力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在这股歪风的潜移默化下,思想麻木,错误地认为别人能捞我也能捞,法不责众。这种从众心理往往造成上级捞,下级也捞,以致整体跌入犯罪深渊。而部分原本保持自身独立的人员,由于与腐化分子的行为作风形成了对比,从而遭到孤立、边缘化的对待,于是部分的人员便与之俱化,从而丧失独立人格。

(二)权威服从。服从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任何一种组织和社会文化对人的要求,服从使得各种规范得到遵守,秩序得到保证,但在一定情况下,这种服从也会带来在灾难性的后果。从1963年到1976年间,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权威服从现象,从而揭示了人具有高度的服从性。秘书人员本身的角色定位便是领导权威的辅助角色,加之人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服从性,于是经常有秘书迫于长官意志而牺牲自我利益,在本身的工作范围之外还要继续服务于上级,迎合上级观点。

(三)群体影响。群体影响对于秘书人员的消极意义则体现在社会懈怠与社会补偿上。当人们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独自完成任务时要小,这种现象就称作社会懈怠,或者是社会惰化,与之相反的情形叫做社会补偿。秘书人员是领导的智囊、辅助者,负责诸多琐碎繁杂的事务,在和领导的共同工作中,许多上级将工作任务下放,继而是权力下放, 减轻了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工作懈怠,加重了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侵犯了秘书人员的权利。另一方面, 造成了秘书人员擅用权力,,滋生贪腐行为。

二、秘书独立人格之意义

(一)保护秘书人员的个体利益。秘书人员的角色普遍意义上是定位于综合辅助管理的,其秉承领导意图,围绕领导工作的需要而展开工作,但这种理论意义上的辅助地位实际上是以秘书与领导的人格平等为前提的,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秘书由于其辅的职业特点而导致独立人格的缺失,即秘书人格是屈从于领导人格,亦或者说是屈从于一种威权。这对于秘书人员独立人格的自我觉醒是否定的,因此对于其独立人格的规建和重新填充内容可使秘书权益得到保障。首先,自我独立的人格是秘书人员的本质性存在,由于独立人格的自我觉醒和知觉为其提供了外在于社群的独立思考,保证了其思想的独立性。其次,基于思想的独立,导致秘书人员个人的选择自由是以其独立之思为依据的,因此其行为所产生的义务与责任将由其个人自愿承担,这就避免了秘书个人因独立人格的缺失而盲目屈从与社群意志或威权意志,即保障了其行为抉择的自由性和承担责任的自愿性。

(二)更好地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由意志作为独立人格的本质特征,由自由所派生的责任便能够被个人既自觉又自愿地承担,因为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抉择结果,所以义务是个人所自觉自愿的。同理,对于权利的使用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因此自由的自愿自觉性质同样适用于权利的使用,这种使用的前提是个人的自由抉择,对于公私关系,秘书人员由于其自身独立的考量,保证了在公私关系的审视上尽可能地避免盲从、硬性服从、无条件依从。

(三)有利于角色重新定位。秘书人员的辅角色是基于社会大众对其职业的角色期望所定立的,这种认识在秘书界似乎基本没有争议,但在辅助的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借古鉴今地重新定义一番。即这种辅助不再受权威的绝对性而丧失独立考量的可能性,我们在独立人格的建构下得到的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辅助角色,即能够避开社会心理的普遍性规律,避免从众、权威服从、依从等无意识的决定,而能够独立的思考,自觉自愿地遵从个人定立的辅助准则,这种辅助角色区别于传统的迫于社会主观强力的辅助角色。

(四)便于秘书人员思想和观念的自主改造及适时转变。独立人格的本质特征要求秘书人员拥有自我的独立思考与独特视角,提供了主体思想改造的可能性,由于独立人格自我知觉,要求秘书在任何境况下都保持独立性,即这个社会对于我们呈现的意义,秘书人员都是以个人之思和独立视野来应对着,这是其能够适时转变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 有利于秘书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秘书的独立人格赋予其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个人能够在自我决断时有独立之思,其二则是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地自我反思。正是这两个独立,使秘书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以一种自觉自愿的主观导向来应对外在事物,这就激发了其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与独立之思前行为方式的对比,即独立之思前,对于外在的规范或命令是以一种不加思考的服从行为,而在独立之思后,尽管行为最终会导向服从,但在服从前,主体对于外在的规范和命令进行一次审视,亦一次价值重估,这就为秘书人员对于不合理的规范或命令的抵抗预留了位置。由于经过独立之思和独立判断,主体对于自身的行为是绝对自明的,因此对于行为导致的责任也是预先自知的,这样的责任感和责任审视让秘书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决断,即在行为发出时,克服了主体意识的盲目性和模糊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秘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秘书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伦理模式构建的精神桎梏。自孔孟至汉儒董仲舒,再到后来的南宋朱熹等先哲的君臣观对后来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印记。这并不是一种政治制度或法律意义上的强制规范,而是一种道德伦理的模式建构,规定了其秩序、准则,这在他们看来是符合最高道德准则的行为导向。而这种伦理规范继而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可以看出道德规范首先是以一种他律的形式约束着众人,因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表现出的特点是外在约束力、外在的导向功能及道德义务性。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在最初的阶段是靠强制力来约束个体的行为,并不是个体心甘情愿的行为。尤其到了南宋,这种伦理规范强调一种绝对的秩序和纯粹的服从,违背了人的独立人格,抹杀了人的自由、平等、独立,于是这种伦理构建的外在约束力日益彰显,越来越与个体的基本利益冲突。

(二)中国政治环境的影响。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取向几乎全由传统型权威和个人崇拜所决定。在封建制度的支配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主仆”关系,既定的秩序导致了臣民的习惯性服从以及墨守成规的无意识行为。“君权至上”,皇帝作为最高天命的的行使者和代言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对其的绝对服从使得臣属关系尤甚。

(三)社会心理导致的从众和权威服从。秘书人员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做正确的事,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同。在情况不明时,这种从众的可能性会增强,除此之外,在危急时刻,或责任重大时,人的自我独立判断会趋向于从众。在群体工作中,秘书人员会受到来自群体行为一致性的压力,“叛逆者”会遭受群体的不友好待遇,于是从众成为一种获得与他人行为一致、情感达成一致的策略。而秘书人员对于权威的服从是人具有的一种先天趋向,责任重大的时刻或来自合法权利的指示时,秘书人员会趋于本能避开对于责任的承担而对合法权力的指示进行遵从,从而缺乏自我的判断和对于事物自身的冷静考量。

四、如何唤回秘书之独立人格

(一)秘书必须要坚信独立人格的存在。我们的人格是“人性的”而不是“机械化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受普遍必然性的绝对支配,而这种自由在行为上则体现在自由的抉择,即我们有能力去做出我们内心所意愿的择别。这种倾向实际上不是脱离社会,脱离他人,而是在主观上,即主体意识形成一种自由的个人考量境况,显然这种境况是主体意识化的产物,而非行为的对象化。“存在”赋予秘书人员独立人格以“人”的意义,赋予其“人性”。由“存在”所得出的自由和自由本身的特性则赋予秘书人员以人格的独立性。

(二)秘书必须具备独立意识。秘书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应该遵照社会对其的角色期待进行角色扮演,然而这种社会群体的普遍规范是有待争议的,我们不能不加思考地盲从社会规范,秘书人员必须有自身独立的考量,秘书其本身的工作便带有鲜明社会群体协作性质,秘书个人在群体中的独立意识对于自身的行为导向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秘书角色的扮演中,不能仅仅以外在的规范性为标准,更应该树立内在的主观准则,并对于这一准则以情感的敬重,才能在角色扮演中赋予角色生命力。虽然秘书是依靠领导者来发挥自身作用的,但是秘书人员首先要求其自身要有“遗世独立”的自我知觉,即将自我从世界和社会关系中独立出去,以纯粹的“心”来观照世界。秘书必须获得独立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是自为的,我们对这种有着指导意义的观念也绝对不能粗鄙地弃绝。

(三)秘书应建立积极的独立人格。我们拥有择别的自由,于是我们在道德实践中有了选择善恶的自由,这种做法体现的是主体的自由,但没有体现出自由的积极一面。真正的自由还需要往前更进一步,那就是去选择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只有当个人意志选择了这种道德法则时,也就是说把自己的主观准则变成客观法则时,人才具有了真正的自由,这种积极的自由给人们带来行为的合法性或道德性。所以道德法则和自由是相互蕴涵的。

道德法则为我们提供了行为依据和一般的范式,这样我们就能保证个人的道德实践首先是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同时又遵循了道德法则赋予的范式,且带着对于法则的敬重而付诸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是遵循个人自由选择的道德法则而行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切责任都是由主体自觉和自愿承担。敢于对个体的自由行为所导致的责任进行自我承担,这种自由是有担当的自由。因此秘书人员在拥有了人格独立性后,仅仅是拥有了初步的自由,我们要为这种自由寻找法则和范式,并对个人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才是积极的独立人格,至此,人格的建立才算是一个完满的结束。

【参考文献】

[1]侯典牧.秘书心理与行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日渐成为高教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为众多被一本、二本院校拒之门外的学子们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较为特殊,教育任务也较为艰巨。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基本原理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性

独立学院的招生政策较为宽松,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明显有别于普通高校本科、专科学生群体的一个不同的群体,其主要特性如下:

(一)思想道德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局面,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较强;他们的价值观趋于现实化,一些学生抱着求利的目的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政治取向是主流的,政治态度表现积极,但认识肤浅多停留在表面;他们的价值取向积极务实,人生目的和学习目标都很现实。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城镇,家庭经济基础较好,从小娇生惯养,大多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缺少对社会、集体的责任感。

(二)学习能力

有些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与一本、二本院校相差100分左右。学生文化课成绩总体较差,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些学生还存在偏科的现象。有些学生以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毕业时依靠父母托关系找工作,没有就业压力,不重视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控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学习不够刻苦。

(三)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老师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的身上。那些游离在这两端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带着中学阶段遗留下来的心理问题进入独立学院,当他们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心理困惑就会突显出来。

1.抗挫折能力较差

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的独生子女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好,城镇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部分学生在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中成长起来,没有经历过逆境的打击,抗挫折能力相对差一些,自我调控能力不强。

2.自我定位不准

很多学生由于高考失利,无奈进入独立院校学习,心有不甘,感觉在考入一本、二本的高中同学中抬不起头来,加之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识有些偏颇,认为独立学院就是买分上大学。面对身边的家长、同学、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妄自菲薄,表现很敏感、自卑。

另外,也不乏自我估计过高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或是公务员,或是白领阶层,从小生活在社会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中。父母给予他们厚望,因此他们的人生目标定位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较大。与同学交往中表现出唯我独尊的气势来,给人一种孤傲、自大的印象。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独立学院学生纪律性差,服从意识淡薄,自控能力较差,遇到一些突发的意外事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稍微欠缺一些。生活没有规律,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把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上,还有一些学生热衷于校园娱乐活动、社会兼职。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成为无产阶级科学的、实践的指导思想。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一)从实际出发认识学生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命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独立学院的学生最主要的“实在”就是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异于他人的特性。这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制订工作方针、完成工作任务的现实基础。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普通院校学生具有的普遍性,但是我们不能照搬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否则就犯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情况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不能简单地搞一言堂,不顾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

(二)通过分析具体情况指导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因材施教,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新生从步入大学学府的第一步到毕业这段大学生活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制订不同的培养任务。新生入学适应阶段,辅导员应当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性首先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升入大二年级后,引导学生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毕业前考研、择业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可谓是严峻的考验。如何指导学生择业就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赏识学生

列宁曾说过:“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全面、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者分析事物时应当把握的基本思想。

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各异,学生管理者不能仅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成败。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固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头脑灵活、参与意识较强,他们在文体艺术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自身的优越性。因此,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发挥特长的平台,鼓励参与意识强的学生登上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又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的成就感。作为辅导员,应该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得到尊重、理解和爱。

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事关独立学院的发展大计,是为社会输送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保证。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学生的问题,科学地引导学生发展,努力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第4篇

【 正 文 】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转贴于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9][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5.

[10][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37.254.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独特;独立;独自;探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人们在追求着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但人们似乎缺失了对语文课堂教学高效之真谛的认识,把感悟感受的千人一面简单地看着其高效,所以,我们学生的阅读过多地没有了学生自己的经验感悟。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深感不去思虑学生自身的阅读鉴赏,那语文教学的所谓高效是站不住脚的,也完全不利于我们学生的发展。平时的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三独”上做了一些探究,形成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现拙笔于此企求得到方家之教正。

一、语文教学必须追求学生之灵魂的独特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总有这样的感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不但广泛而且显得十分的深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在追求学生的高尚灵魂的陶铸,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那是学生,那是一个个还在成长中的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去较为理想地遵循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多元性的原则,那么我们的学生则体现不出其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感染的生动性、活泼性、发展性。所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学生阅读鉴赏之灵魂的独特我们还是需求积极而又努力去予以追求的。在平时的语文阅读鉴赏中尊重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则变成了我唯一的追求。譬如教学柯岩的《,你在哪里》,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则体现出十分的多元性,我们的教学有时总是局限在对共和国总理的赞叹和赞美中,而我们在教学时则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不少学生把的形象寄予以所有人民公仆的希望,他们以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公仆就应当以为楷模。由此产生了诸多的怀想人民公仆的念头,学生们的眼前便浮现出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人民公仆的形象。不少学生还产生了这样的遐想,如果将来我成为了人民的公仆,将努力以诸多熠熠生辉且光彩夺目之人民公仆为光辉榜样,努力服务于广大的人民大众。还有学生以为即使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要像雷锋一样光辉自己的一生。

二、语文教学必须追求学生之思考的独立

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鉴赏离不开引领学生去思考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乃至于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去充分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从某些意义上告诉我们:要想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建设的过程则应当是我们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而要想使得学生去独立思考,首先要求得学生的独立思考得到我们老师的尊重。从广义的角度讲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单纯就是看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的正确率,即使是有悖于良好道德情感的我们也应当持有尊重的态度,只不过是加以一定的引导罢了。譬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学生对作品的主人翁的看法则存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着诸多的学生这样去看待韩麦尔先生,说其并非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其理由是已经是最后一课了,为什么先生不带领学生走向人民当中利用游行示威的形式去唤醒广大的人民大众起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呢?这不是典型的不爱国吗?应当说学生的这种思维虽然有些不太切合已被沦陷之法国当时的实际,但是,它是我们学生阅读鉴赏独立思维的结晶。这说明学生在独立思维中,而且已经获取了独立思维的结果,学生的非亦步亦趋理应得到我们的认可。所以,在交流互动中不以学生的这种创造性的阅读鉴赏为不顺,而以此将学生的阅读鉴赏推向了高潮,使得我们学生的阅读鉴赏迈入更为深刻的层面。

三、语文教学必须追求学生之成长的独自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所教学的初中语文从一定意义上讲要使得我们的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学生们的不断有效的交流沟通中,更为广泛地吸收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而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们的精神成长不是被动性的而是主动性的,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精神成长是独自性的。如何使得学生的精神成长成为每个学生的独自追求或者说是主动成长,必须重于学生对文本所涵盖的内容去得到充分的陶冶和启迪。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对文本价值观念的感悟不必就完全去需要一律,如果一律化了学生还是有些受不了的,学生的思想窃以为亦跟人的胃功能一样,不见得所有的胃都能去接受所有的事物,也不见得所有的食物对所有的人都有其营养之价值,窃以为学生接受营养的多少应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精神成长应由学生在一定的时段以及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去不知不觉的完成。譬如我们让学生去进行古诗文鉴赏,由于古诗文的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而诸多的作者本身的际遇亦存有相当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作者由于经历过多少人生的坎坎坷坷,对时局总会有一定的偏见或者说就是一种怨恨。有时亦可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有所体现。那么,学生在阅读鉴赏古诗文时我们则应当引领学生创新阅读,不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或者说是要求我们的先人古人。对于他们的一切都要比较辩证一点去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才能趋于比较合乎于我们学生的发展规律,那么学生的成长也就显得更为独立自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1998(9)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04-02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是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伴随着它的成长与发展,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在实践中探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促进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分析

总体而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学院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笔者三年(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来看,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以下简称中北信商)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学生没有坚定的信念,对我党的认识肤浅,部分人入党动机功利化

1.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缺乏正确且深入的认识。从实践经验来看,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特别是理工科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到课率一般都比较低,很多学生也是因为不想挂科,怕老师点名等原因来上课,很多来上课的学生神游四海,各行其是,不认真听课。部分学生认为这些课程根本就不是课,部分人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了解,如有些人不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学院要求举办的团日活动、纪念建党等活动比较反感,很多班级表面上组织大家学习党的理论,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等,事实上就是走走形式,组织完活动就可以交差了。由此反映出独立学院学生政治意识比较淡薄,对党的理论了解和学习的热情不高。

2.入党积极性很高,但部分人入党动机很功利。我院新生入学后都会给予新生入学教育,十月份时都会征求入党意愿,写入党申请书。从大家的意愿和交入党申请书的情况看,一般每个班级只有一两个人没交入党申请书,这说明我院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很高,对党组织是向往的。但是,当笔者与学生私下里聊天,问起入党的动机时,很多人都会说:“我家人说了,入党后好处很多,容易找工作。”而认为入党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很少。

(二)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成绩较差

旷课、迟到、上课说话、睡觉、玩手机,甚至玩电脑、打牌等已经成了一种不良习惯。目前笔者所代的2010级学生共计114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挂科达到两门的有34人,三门的有10人,如果加上第一学期的成绩,挂科达到四门的都有,2009级的学生某学期某门课每班有一半以上的人挂科,收到学业警告的人有4人;学院安排的早自习和代课老师安排的辅导答疑,去的人很少,日常生活的主题多是上网玩游戏、玩手机、闲聊、聚餐、谈男女朋友、逛街。考试作弊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好好学习的学生都带着小抄上考场,因考试作弊而受处分的人很多,甚至学生会主席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留校察看处分。

(三)部分学生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生活上互相攀比,自理能力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但是到了大学后,大家都一样处于塔基,处在一个平台上,心里很不平衡。在寝室、班级和学校中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宿舍矛盾较多,如某些宿舍中总有那么一两个跟其他人的作息习惯相差大的人,而且还不顾及他人感受;有些人性格孤僻,大学两年还不认识同班同学,生活范围很窄,限于宿舍、食堂和教学楼。很多人每个月的花销在1000元以上,穿戴追求名牌,有些女生对护肤品的要求较高,非国外名牌不用,艰苦奋斗精神不足;校园中相互请吃喝的情况较为严重。

(四)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比较脆弱,很容易因此发生事故

很多人只能接受别人的表扬,见不得人批评自己,特别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更是接受不了,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经受不住较大挫折,尤其是失恋的打击,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些人甚至采取极端手段报复或自虐或自杀等,我院曾经发生过因失恋而喝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的事件,由于发现得及时,所以没有引发大的事故。

二、实事求是,以生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独特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工作方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独立学院要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体制环境的同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适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的制度

1.制定和完善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狠抓养成教育。中北信商先后制定了《早操早读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优秀个人评选办法》、《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建立了早操早读考勤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必须上早读,否则给予相应的处分,建立和完善了鼓励学生创新发明的奖励制度,如《关于鼓励大学生申报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实施办法》,为学生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2.设立学生自律组织,注重对学生自律组织的支持和指导。我院成立了学风监督组、宿舍文明监督岗、安全文明监督岗等,他们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为维护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生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增强了自身的主人翁思想和责任感,既有利于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狠抓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院一直将学风建设列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风,我们首先从抓考风入手,严格考场纪律,如,大一新生开学上课后就会签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学生考试诚信承诺书》,要求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入学诚信教育,以此来打消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不复习,考试靠作弊”的侥幸心理。考试过程中但凡发现作弊行为,除了取消其考试资格外,还要取消首次补考的资格,给予留校查看处分,二次作弊者开除学籍。平时学习则依靠班主任、代课老师和学风监督岗共同来抓,这些都很好地促进了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二)狠抓“两课”的教学工作

一直以来,“两课”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我院领导和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采取专题式教学,抽出部分时间来让学生讲课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提高了“两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进行中。

(三)加强辅导员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很重要。目前我院的辅导员队伍人数较少,结构还不甚合理,辅导员大都是新毕业或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少,很多人不能在思想政治等方面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同时还存在着人员流动性较大,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这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不利。因此,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在辅导员的聘用上,要坚持政治合格,原则上要求是中共党员,不需要在学历上有过高的要求,对其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利用用人机制灵活的优势,将辅导员工作职业化、终身化。同时需要建立起与代课教师相似的职称体系,提高收入水平。辅导员工作只有专业化、职业化,才可能更精通、更深入,学生工作才更有实效。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

心理咨询和辅导是我院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心理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矫正就很有必要。目前我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正在建设中,主要是招聘不到专业的老师。

(五)积极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党团组织在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院一直以来就很重视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教育,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定的岗位锻炼方可成为预备党员。要求入党的学生,必须经班内民主评议和班主任考核后,才可以推荐参加院党课和中北大学校党课的培训;注意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作用,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进班级、进宿舍,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成立了隶属于学院团委的学院团委会,使其在教育、团结、联系学生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很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六)做好贫困生的资助

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有部分家庭无法从容地支付其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些人数量较少,所以他们通常比较自卑,心理压力比较大,是需要关注的群体。因此,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并不断改进的评议贫困生的机制,让绝大多数家庭困难的学生纳入到助学金的覆盖范围内,同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每个月轮岗一次等,通过这些方法,减轻他们经济上的负担,消除自卑心理。

三、结语

目前,独立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复杂局势带来的严峻考验,所以作为独立学院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理性思考,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独立学院这块新生的土地上,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网站,2004年8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2008.3.7

3.茆仲义,郑浩.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策略与实践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5)

4.范晓丹,许磊.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5.赵艳芹.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6.梁瑞英.营造大学生温馨的精神家园――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7.梁瑞英.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8.练黎旋.对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3)

9.乔丹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重构[J].南方论刊,2010(10)

10.陈为旭,郑夏妍.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扶助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11.雷红,旭红,陈凯.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14)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新生; 入党; 启蒙教育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创新途径。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成立10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贡献。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支新的生力军,独立学院是我们党对大学生实施培养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近些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现象十分普遍,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不断增加。如何在新形势下对那些对党有着巨大热情和向往的大学生进行适时地培养,如何使那些对党有一定好感但信念尚未确立的大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亦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肩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

一、因材施教,全面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要想弄明白如何开展独立学院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首先得先了解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特点:

     (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思维活跃,见多识广

     独立学院新生大多数来自于城市,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好,因为独立学院学费相对较高,很多农村家庭学生难以接受高昂的学费。良好的经济条件使得独立学院的新生能够接受更多的培训、社交、旅游等社会实践机会,他们普遍见识比较广泛,思维比较活跃,兴趣爱好较多,综合素质较高,突出表现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许多方面的特长。

(二)、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

富有个性、朝气蓬勃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易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易以"我"为出发点,关注自身的利益,维护自己的权利,往往容易忽视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

(三)、思想积极,但追求人党多带功利之心

部分学生思想上关心国家大事,积极要求入党,但在实际中对党的认识缺是比较肤浅,尤其是在思想和理论上缺乏明确认识,对党的性质、目标、宗旨等不甚了解,在感情上也多处于朦胧状态,也常有从众心理,缺乏明确的入党愿望,他们提出入党申请多是受身边父母亲戚的"无形压力",或者是身边同学的"随大流"的影响等。

(四)、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

独立学院学生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他们对于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的待遇等问题存在质疑,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缺乏自信。

二、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独立学院新生中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对国家及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是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要求

随着高校信息化,网络化,高校大学生处在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汇、激烈碰撞的前沿, 如果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就难免会有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比如"西方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西方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等,不断的涌人大学校园,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集体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牢牢占领思想阵地的高度,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 吸收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 壮大党员队伍,扩大党的影响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给大学生入党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严峻挑战。首先,受市场经济竞争原则的影响,当前在校大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中的部门同学追求个性的意识太强,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些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认同感。其次,在市场经济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下,入党前很多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入党为了就业等一些实际利益问题。再次。在市场经济开放流动原则的影响下,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比较好,互相攀比的心理也比较严重,在消费观念上大手大脚的消费,拜金现象较严重,对于艰苦奋斗精神认为早已过时。

三、对独立学院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几点建议

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以及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特点,独立学院学生入党教育工作,既要坚持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又要做到与时俱进、拓宽和更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结合入学教育工作,开展入党教育讲座,增强新生主动入党的意识

独立学院的新生中大多数是要求上进的, 他们有理想、有抱负, 向往加入党组织, 可又不太清楚自己怎样做更合适, 处于朦胧状态中。他们可塑性强, 特别需要党组织的启发指导、帮助教育。根据这一特点, 抓住有利时机, 把入学教育和入党教育结合起来, 在入学教育中贯穿入党教育的内容。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举办入党教育专题讲座, 向学生介绍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校期间入党的标准和入党程序等, 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开展"争取条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什么样的入党动机是正确的入党动机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入党动机 ?怎样才能 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入党的程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学生党支部如何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养、教育及考察?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及学生党支部的设置状况等。

讲座要讲述到优秀党员在学生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强,不太喜欢理论性太强的知识,如果通过身边一个个优秀党员的风采展示,让新生们看到学习的榜样,认识到党组织是一个先进的组织,同时也是一个为同学们服务的组织,鼓励同学们积极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磨练自己。

(二)、选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新生导生,在新生中做好示范作用

目前独立学院党建工作人员主要有全职和兼职两部分,全职人员较少,主要以兼职人员为主,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主要由辅导员兼任学院或系里的学生党建工作,而辅导员本人工作量较大,所以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因此让学生参与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也减轻了辅导员工作的压力。从管理心理学理论上说,也满足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为此,让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党员参与到新生的接待和日常信息联络、自我管理工作中,让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的导生或者助理班主任工作。首先弥补了学生党建工作干部人手不足的问题。其次也培养了学生党员的交流沟通引导等能力,这是一个学生党员开展思想工作的实践平台,通过锻炼更有利于学生党员的不断成长与成熟。再次也可以使学生党员的形象深入人心,学生党员通过经常性地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新生做好大学规划等工作,使新生认识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从而更好的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也使得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感到党员离自己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组织"优秀学生党员宣讲会"、"优秀学生报告会"

通过老生介绍自己在大学的成长过程, 激发新生的政治热情, 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 加深他们对党的感情, 引导他们主动靠近党组织, 唤起他们政治上要求入党的信念。这样以来, 就形成了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思想教育和入党教育相结合, 在新生中营造蓬勃向上氛围的良好势头。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成长

要引导学生成才就必须引导他们加强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党的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意志力, 加强他们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一方面推荐新生中要求入党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通过担任班级干部、社团干部、团学干部等, 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 通过交任务、压担子, 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加强锻炼, 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树立威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开展优秀党日等活动, 不断引导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基层、为社会服务、为基层的老百姓奉献, 通过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了解改革的现实, 了解社会和国情, 促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社会, 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健康成长。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与精神面貌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受其影响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当然也没有什么标准的模式可以去套用,只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各自学校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李刚, 刘素英.略论高校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问题.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4,(3).

史剑萍, 王建胜.加强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6).

涂文星.论高校大学生的入党教育工作.理论界,2007,(3).

丁静涛、赵雪梅.浅沦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辽宁工学院学报,2000,(3).

晋贵堂.大学生入党引导教育的有效性.理论界,2008,(5).

莫坷、赵君、叶昊.大学新生入党启发教育机制研究.高教论坛,2008,(4).

孙元鹏、欧腊梅.大学生党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工会博览,2009,(3).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3,(5).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新机制新模式新探索--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29-03

独立学院是依靠社会资金,依托母体高校办学资源,采用民办机制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学院。独立学院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社会责任,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调查和思考,从加强实践教学这一角度提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一、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在于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教学一般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重在传导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1]P70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体认识和思想得到积极的影响和转化。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既包括在校外进行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等)、考察(农村、工厂、社区等)、服务(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内容,也包括在校内举行的辩论、讨论、演讲、读书等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教师习惯于课堂理论讲授,学生仍然被看作是被动填充的容器,缺乏主动参与、身体力行和积极思考。这种情形下,教学之于学生而言枯燥、抽象,难以提起兴致。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之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教学容易脱离生活实际、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办学模式。经费紧张是独立学院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由本院教师和相当一部分外聘教师构成,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外聘教师数量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形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主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充分。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独立学院,无论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因而影响和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有的领导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专业课,没有必要投入经费搞实践教学,只要把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学校一般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其次,是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以及方式方法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同起来。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包括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参观体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即“大实践”,也包括在校内和课堂内进行的辩论、讨论、演讲、观看视频资料、阅读经典文本等“小实践”。如果把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大实践”,实践教学就难以有效地开展。

2.实践教学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问题,教育部曾下发过多个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本科院校每学年生均不少于20元。但是,独立学院由于没有财政的投入,办学经费往往捉襟见肘,在教学经费支出上能省则省,尽可能控制经费支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经费,独立学院虽然清楚有文件要求,但是基于学院的条件限制,这笔经费尽可能压缩。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参与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数就受限,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3.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积极性。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部分是本院专职专任教师,一部分是来自其他高校的外聘教师。本院专职专任教师一般是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和能力不足。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阅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往往感到很吃力。因为外聘教师的主要精力并不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上,在独立学院授课仅仅是他们的兼职副业。因此,对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教学,外聘教师往往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师队伍的构成和现状,成为制约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4.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充分,不少独立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05方案”根据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增加了不同的实践教学时数,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6学分,每周6学时,其中4个学时为课堂教学,2个学时为实践教学。但是,有些独立学院尚未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对课时、具体计划方案、实施办法等未作明确规定;有的独立学院虽然有具体的学时、教学计划,但这些规定并没有严格实施。不少独立学院也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三、对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议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独立学院的精品课程,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提高各个层面的认识。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包括学院主管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几个层面的认识。主管领导主要是提高对实践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领导重视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践教学才能有系统的组织保障及充分的经费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应该包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以及方式方法、评价形式的熟悉和理解,把握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和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驾驭和管理好实践教学。学生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对于自身成长以及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就会更积极、广泛的参与,从而达到教育教学效果。

2.落实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没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尽管独立学院没有财政资金投入,但其收取的学费较为高昂,可以凭学费收入保障正常的教学运转。因此,独立学院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给予充分的支持,真正落实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活动经费的要求,不能任意缩减这部分经费开支。有了经费保障,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就会有积极性,实践教学活动无论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内进行,都会有物质保障。

3.教师协同配合,提高开展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特殊性,往往会影响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效果。专职专任教师有开展实践教学的想法但缺乏经验,外聘教师有实践教学经验但精力有限。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将本校专职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组织起来,集体备课,共同制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使教师队伍在整体结构上得到优化,熟练开展实践教学。对于独立学院的专职专任教师,要明确实践教学是一种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应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学习请教,尽快提高独立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应严格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首先,在组织机构上,学校应成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的实践教学规划小组,研究、落实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措施;其次,在教学管理上,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及成果要求,明确教师职责和工作量。再次,在评价机制上,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考核评价。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可以从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组织和实践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对目的明确、组织有序、效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教师探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态度、表现、效果等进行综合考核,纳入课程成绩之中,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使他们在参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第9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改革和创新,探索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他们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受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的影响,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与公办高校面临共同的问题外,还存在自身的问题。为了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独立学院需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多渠道、多措施地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要统一认识

独立学院吸纳了社会力量来办学,民营机制的模式很难避免功利性和趋利性,为了谋求发展,在专业设置上,独立学院主要设置一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并注重专业课教学。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独立学院的各类人员认识不尽一致,在机构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与专业课教学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基于这种定位,必须增强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成员、领导及教师、普通管理人员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

二、师资队伍应相对稳定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而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只要专职教师数量不少于其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就符合办学要求,独立学院的兼职教师的数量在整体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足。同时专职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专职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国家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和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老教师本身年龄较大,工作几年就不干了,年轻教师把独立学院当作找工作的跳板,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考上博士就一走了之,由此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另外,年轻教师工作不安心,兼职教师不受学院的规章制度的约束,造成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感,上完课就走,很少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由此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课上得好不好,学生爱不爱听,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应从师资队伍建设抓起。一是独立学院应重视并落实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并适当组织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业务素质、理论素养、教学水平,而且可以使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学校也应建立相应的学生评教机制、奖惩考核机制,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二是独立学院对兼职教师的聘用要择优化和相对固定化。兼职教师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认真负责的教师,而且每学期采用同行评教、督导团评教、学生评教、教务处评教等方式,对评教不合格的教师予以解聘,对于评教优良者与其建立稳定的联系,以便使兼职教师在长期从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三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兼职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专职教师一方面应建立课程负责制,除了要承担几门课的教学任务外,优秀专职教师经选任还担任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一门课程的教学。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本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制定考核要求与形式,学进度,并将本门课程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兼职教师,并听取兼职教师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应建立相互听课制度,提高团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四是充分发挥辅导员与学生关系较稳定的优势,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优秀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负责的班级较固定,最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因而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内容须贴近学生实际

独立学院属于三类高校,录取分数线低于一类、二类的公办高校,学生层次不齐。大多学生普遍对自身的定位很实在,认为自己非常普通,政治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不太关注国家大事。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制力弱,这类学生本身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律性。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用,属于公共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人生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淡漠,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生个人学习的起点和进入社会的起点,以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要求等实际问题,从而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确立切合实际的人生规划。针对部分学生过多追求专业技能,忽视自身的道德、人格、心理发展,应引导他们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关系,通过学生毕业后求职面试考察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人的职业能力要求,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合作精神、诚信道德教育,以及相应的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独立学院一直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事实上,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大班教学方式,人数偏多,难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二是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部分教师没有掌握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单纯就通过投影仪的放映来代替板书,没有达到多媒体技术的说、音、像的充分结合。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切忌讲大话、讲空话,要用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思想和心理上使学生产生共鸣。

课堂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被动地学习。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恰当设计一些热点问题、有争议的实际问题与学生共同展开讨论、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方法。教师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典型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用理论分析案例,用案例说明理论,使学生感到真实贴切,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电子教学课件,给学生提供清楚明确的文字板书、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音像资料,充分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大脑的思维结合起来,既克服传统教学以黑板的文字板书为主要载体的单调性、枯燥性,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质量。尤其是把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录像形式展现出来,相对于用口头方式讲述出来,形象、生动,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具有感染力。课后互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如前所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以兼职教师为主,往往上课来下课走,再加上学生对课程缺乏浓厚的兴趣,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联系相应松散些,而学生在课程上完之后,再不关心课程的课后学习,这就影响了课程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后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可通过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方式就热点问题、争论问题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组织课后的演讲赛、辩论赛,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深化课程学习效果。

五、实践教学环节要逐步落实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深入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亲身的感受,以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践教学被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诸如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往往由于需要安排整块时间、需要经费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被公认为是相对薄弱环节。独立学院逐步落实实践教学环节,首先是在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给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物质保障,尽可能使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惠及每一个学生,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其次是整合资源,一方面独立学院为节约经费和充分利用资源,可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最突出的优势是依托于本部办学,因而可利用本部已经开办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俞玲,雷儒金.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理论月刊,2006,(2).

第10篇

关键词:哈姆雷特 人文主义 孤独思考

也许,对于西方文学来说,几百年来最为杰出的典型是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个复仇王子的个性魅力与人文涵义超越了他所有其它戏剧作品的角色意义。哈姆雷特在东西方文学中产生的文学价值意义与深远影响是永恒的,这种永恒是一种人类精神本体的永恒,也是人类自身向前发展必须碰撞的冲突与困惑而激发的生命意义的价值永恒探索。

一、哈姆雷特的孤独表现

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其个性人格具有西方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个性特征。他的孤独,也是人文主义进步思想与封建思想的对立而产生的孤独。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特征在于它以“人”为中心,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善恶。但丁说过:“就人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理想中“人”的无法实现,则造成了哈姆雷特的孤独与痛苦,绝望与沉沦,彷徨与毁灭。

首先,人文主义思想是他孤独的根源。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王子,一个从小就受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他同当时所有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类带着美好的愿望,他歌颂道:

How noble in reason,

How infinite in faculties;

In form and moving how express and admirable;

In action how like an angel;

In apprehension how like a God;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paragon of animals!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是一个多么儒雅,善良、温和与热爱生命的王子,深得百姓拥护和爱戴。但理想中的人类在现实中却如此肮脏、卑鄙与;充满了利欲熏心、篡权阴谋与骨肉拼杀;展现的是嫉妒、仇恨与道德沦丧。在现实面前,他感到悲伤、气愤,无可奈何,他的整个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他感到“人世界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他一直相信他母亲和父亲之间的爱情是最美好的,所以,他无法接受父亲刚去世,母亲就迅速的改嫁,他认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牲也要悲伤的长久些。”从这开始,他的精神世界开始变化。觉得面前不再美好,变得令人窒息。他接受的人文主义教育与现实生存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一个快乐的王子变成了一个忧郁而孤独的王子。人文主义强调现实中人的独立个性与自由追求,强调人独立之思考与人格魅力。哈姆雷特以“自我中心主义”出发,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象他自己那样单纯善良,纯洁美好,温馨和谐;可是,一旦现实的丑恶让他受到伤害,他则不再相信周围的一切。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王突然去世,他所爱的母亲居然同篡权的叔父匆忙结婚,他的朋友罗森格兰滋、吉尔登斯吞的背叛,甚至他心爱的女朋友也在无意中充当了敌人的帮凶,此刻,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美好的亲情全部破灭了,他发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呼声。对待母亲和他的恋人,他挖苦她们时毫不留情,把母亲和奥菲丽亚与相提并论。他陷入了惟一一个哈姆雷特的“自我孤独”之中。

其次,人文主义理想使他思想大于行动。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为父王复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并感受到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切要肩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这是他思考了许多问题。为此,无论中外的评论家,很多人都认为哈姆雷特形象更多承载的是一个思想家的思考。他的独自旁白表现出了他决心和为父复仇的强烈愿望:“我的运命在呼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细的血管都变得像怒狮的筋骨一样坚硬”,“安息吧,安息吧,受难的灵魂!好,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莱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然而,他的行为却在犹豫,由于个性天生的敏感忧郁,人文主义理想教养及现实敌人的强大丑恶,他的决心变成了一种行为的迟疑延宕,内心极度的冲突和痛苦,在清醒与疯言疯语中喊出了:“to be or not to be !”(是生存还是毁灭!)

在痛苦忧郁中,他复仇的愿望变成了一种自我内心的挣扎,他曾多次责备自己行动的迟缓。“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我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好像在对我谴责,鞭策我赶快进行我蹉跎未就的复仇大愿……!我的父亲给人惨杀,我的母亲给人污辱,我的理智和情感都被这种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我却因循隐忍,一切听其自然!”过多的思考而缺乏果断的行动力,导致多次错失了杀死克劳狄斯的良机。他总在行动前思考一些与复仇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 。他发誓报仇却什么也没有做到,由此产生自责,感到对父亲的不忠和对荣誉的轻视,受到一种强烈的自我憎恨感的折磨,另一方面,为逃脱自责,他企图燃起复仇的激情,然而任何行动却被他自己身上孤独而否定一切的声音所否定,所嘲笑,陷入无法摆脱的对自己的愤怒之中。他在装疯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人生,这就愈发加重了他自身的孤独感,毫无进展的复仇引起的良心不安更是让他对个体的存在也失去了基本的信心,使他徘徊到了自杀的边缘,也使孤独发展到了极限。泰纳在《莎士比亚论》里指出:“他(哈姆雷特)不能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只能听凭机缘的摆布;他不能有计划地去杀人,而只能仓猝从事,过分活跃的想象由于积累了各种意象和热中于专注的思考以至消耗了一切活力。你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善于幻想而不善于行动的人,他沉醉在自己心迷幻影的冥想里面,他把想象的世界看得太清晰了,以至无法在现实的世界中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再次,人文主义思想使他选择了孤军奋战。哈姆雷特一直总是在想象的世界里徘徊,导致了他的孤独与幻灭的感觉。正是他对现实的幻灭,他选择了自己一个人与敌人斗争。造成哈姆雷特悲剧性的原因是当他面临强大的对手时没有找人帮忙而是选择了孤军奋战。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信奉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在当时封建制度还很强大的就制度下的与当时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他的周围都是克老狄斯的耳目,即使是昔日的好同窗、好朋友,往日的情人,但是,他们在哈姆雷特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没有站在哈姆雷特的这边,而让他一人独自奋战!哈姆雷特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非常强大的时代,他的敌人又是一个无比奸诈,阴险毒辣的国王;而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哈姆雷特不相信暴力,不相信群众,通过痛苦、彷徨、激烈的思想冲突后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他的死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哈姆雷特的孤独的哲学价值与意义

从哈姆雷特形象诞生以来,无论是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文学家,无论是每个时代的当权者还是普通百姓,都从各个方面对哈姆雷特进行了自我的解读与诠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读者都有一种共同的趋向,他们欣赏哈姆雷特,热爱哈姆雷特,同情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的个性与痛苦中有他们自己的影子,哈姆雷特的孤独与痛苦是人类本身的一种精神本体形而上的表现。正是“哈姆雷特的孤独”使得人类找到了认同感。孤独是什么?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虽然是悲剧性的,但是,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独处的思考,是一种生命价值的探寻。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孤独不同于寂寞,更不同于无聊。寂寞是平庸的;无聊空虚的;孤独是高贵的。当代哲人周国平说:“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孤独是一种存在哲学,从基尔凯郭尔,萨特,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及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先驱和哲学大师,都强调个人的存在,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孤独是一切有思想,追求完整人格与生命崇高价值的一种共同的、永恒的主题。

哈姆雷特是个人文主义战士,其人格主体的语境存在就是一种自我放逐后的独立的孤独存在。哈姆雷特生命的价值意义就在于他要在孤独中忍受一切。当你意识到“自我”你就是孤独的了.除非失去“自我”的意识,也就是说你变的没有智慧;如果你想保留你的智慧你的思维,如果你觉得那是你的本质的话,那么你就得学会忍受孤独。如果你热爱生命,那么你就得愿意接受为追求快乐而带来的一切艰苦和不幸。叔本华认为:哈姆雷特“忧郁”是由人生的欲望和无法彻底满足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他是在生存、欲望和痛苦这条解不开的人生锁链中挣扎。这种矛盾和挣扎在外表现为忧郁,而在内就表现为孤独。其实,任何人在现实欲望冲突中,都是孤独的、可怜的和痛苦的。活着本来就是体验着受苦的过程,活着的意义不是你享受了多少幸福和快乐,而是你经历了多少苦难和痛苦。

第11篇

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中,高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当代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而思想政治课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级作为基础组成单元,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融入情况,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角色扮演。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独立学院;思政课;班级建设

在我党培养青年一代思想意识形态的各个环节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班级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将思想政治课融入到班级建设中,可以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所接受、认同和掌握。引领班级为阵地,加强集体荣誉感,社会荣辱观,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课融入班级建设,需要几个要素:

一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与班级现状

独立学院,因其办校历史短,教师多为陆续聘的高学历,专业对口毕业生,因此,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工作经验等方面还不太匹配。而后引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又多半是已经在高校退休的老教师,虽然他们富有教学经验,但年龄偏大,无法长时间陪伴学生。年轻教师们进校后,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研究水平,但是并没有时间走进班级,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态,而独立学院的班级和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优越,自幼面对困境的机会不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这批学生,习惯以个人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强等特点,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存在不稳定因素,但由于该部分人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父母有能力培养他们的全面性,因此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长或天赋,而这些特长和天赋在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当中影响很大,因此这部分群体对班级建设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独立学院的发展迅猛,造成了独立学院班级人数基数大,班级人数太多,导致学生意见很难统一。这些年轻的思政课教师,研习了专业,尽心尽力的讲授,却很难把握学生群体的理解能力,学习的兴奋点,最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维持课堂秩序,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甚至与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冲突。有些老师为了规避矛盾,甚至迎合学生的,只要学生不旷课,到学期末,划定复习范围,通过考试即可,教学效果基本没有,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无从谈起,班级风气越来越差。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思政课融入班级建设的实现途径

要使思想政治课成为独立学院学生意识形态发展的指引纲领,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化教育内容,了解班级状态,指导班风,学风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主流。具体做法如下: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又红又专”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更是凝聚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自身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且长期深入到学生班级当中,活跃在学生中间,充分了解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深入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而高校在招聘思想政治辅导员时的专业要求也基本是与思想政治专业相关的,而且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身份界定都是“双肩挑”,即“管理岗”和“教师岗”,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最贴近学生,深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而且要求全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在高校基层代表我党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舆论推动作用、精神激励作用、文化支撑作用。因此,选拔优秀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深造,培训,担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可以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班级中融入。另外,还可以在现任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中,选拔年轻,业务精良的教师担任学生班级的导师,或班主任,切实走进学生中间,贴近班级,了解班级的状况,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耳濡目染。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联系时事,增加教学与学工联动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青年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并体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1.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师要更加关注时事政治。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已今非昔比,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老师更要时时关注世界、国家、社会的发展,使思政课贴近实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件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今社会上发生的实物结合,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引导学生面对社会问题“理性看”、将“中国梦”的实习视为自身奋斗的信念。

2.确保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思想先进性。通过各种培训、评教、考核,时时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先进性。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一改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角色,需要不断增强课程参与意识、重视教学效果,向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转型,实现由遵从型向创造型教师转换。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肩负社会担当,注重该课程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另外,独立学院在管理中,要严格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教学团队。

3.当下,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多变,相比之下,西方敌对势力乱我中华之心愈演愈烈,尤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而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都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趋势和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师就需要做的更多,才能跟上形式,实时跟进学生思想变化,及时加油引导。监控课堂和班级舆论的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思想,就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工作多沟通,并与学工同事增加研讨,加强联动机制,在理论教学和学生实事物管理方面,有效结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作者:蓝草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柏生,左超.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53-58

第12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也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

学习作为人的一项复杂活动是应该有较强的动机的。所谓动机就是使个体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并且具有维持行为和指引方向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期”,面临新旧角色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依赖到独立的困惑,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显得比较突出,缺乏学习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思想道德范畴和精神文明方面的一些不良倾向也有所抬头,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客观存在的部分社会分配、用人制度等方面不正之风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学习目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比较严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部分学生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地位。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积累。

2.学生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必然有一定的目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要,所以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每一个清醒的学习者都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活动均围绕学习目的来运转,学习目的是第一位的。由于独立学院高收费的影响,学生中部分人认为花钱就可以什么都能买到,我花钱你服务,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读书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独立学院学生中,上课迟到、早退人数较多,无故旷课现象严重。许多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虚度在玩乐之中。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的比例较高。

3.自信心不强,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因为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更使他们“底气不足”,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待遇等都表示质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当今社会,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表现出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独立学院发达地区生源居多,且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缺少大局意识、缺乏与人积极配合的沟通意识,增加了学生学风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它为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科学化。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2.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当代大学生适逢新时代,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大学生应努力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强化理想信念。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切实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要着眼于广大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原则,切实增强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彰显大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艺术载体、传媒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二是要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成就感以及民族理性精神。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学生人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