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量化投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化;投资战略;决策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采用的是共同进行风险承担以及利益共享的方式,这一基金类型也被称为“证券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进入门槛低,服务专业,且积累性强,即使投资成本较低,也可将投资分散于不同证券,这样就极大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因此,正确投资基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积极开发130/30等数量化投资模型
对国内从事证券基金投资业的基金公司等及时顺应金融形势,尽早开始研发130/30等科学有效的数量化投资产品,从而满足公司旗下众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加快中国金融创新,从根本上增强国内基金业的企业竞争实力,研发130/30空头扩展模型等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化投资模型势在必行。随着国内经济形势高速发展,金融市场形势亦是日新月异。目前,中国证券基金投资业中的卖空改革已经在逐渐开启,在此形势下,相关资产福利业也应抓紧时间,抓住机会,积极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投资者实际需求的基金产品,抓紧研发空头扩展模型等数量化投资模型,以更好的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在数量化投资模型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拿来主义”,不能一味的照抄国外数量化投资模型,开发时首先要考虑实事求是,符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到既学习了外国的先进经验,又兼顾国内市场现实。从而开发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数量化投资模型。现实中,130/30数量化投资模型只是众多数量化投资模型中的一种。
2 合理应用数量化投资策略
投资者及受理委托基金公司等资产管理者应用正确数量化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可分散减小风险,增加收益。并基于此进行更加科学高效拟合金融市场实际收益率模型和数量化投资策略的开发。基于数量化投资策略不断创新发觉全新投资策略的特点,伴随广大投资者针对这一投资机会的广泛追捧开发,此动量策略的存在的情况会逐渐消失,弱势有效这一中国股市缺失的状况会逐渐改变。数量化投资策略模型只是理想状况下的数字模型,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及基金管理者还应注意定期检验,不能生搬硬套模型及应用公式,应根据市场形势,谨慎研究确定投资策略,才能在金融趋势改变时有效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在金融市场中,基金公司应根据市场环境及现实情况,基于相应合理化科学化的数量投资策略,基于数字化投资的有效性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证券市场投资效率,规避风险,增强投资收益。同时应注意听取专业人员根据经验所得出的合理人工判断,拒绝照搬模型公式的错误做法,杜绝全部投资由模型决策,密切注意规避数量化投资策略的趋势改变、相似性及肥尾性。
3 开放卖空政策
国家政策对金融市场存在巨大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证券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市场发展起到积极意义,国家政策要给予支持,譬如对卖空政策采取加大开放政策。如此才能逐渐改善中国证券市场卖空限制大,除指数基金外,其他投资者参与卖空所受禁锢较多,公募基金甚至不能参与卖空,信息表达不充分,远远没有达到弱势有效等诸多限制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不完善方面政策开放属社会实验,对政策所针对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政策制定方面目前国内的相应管理层做的还是很好的。譬如,根据当前形势,相应管理层便会制定并开始试行各种转融通业务。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对广大证券金融公司而言,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内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将自身原有的或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募集而来的证券和资金进行出借,为需求方提供所需的资金和证券,帮助其更好的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对广大证券基金类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此类活动,可有效整合金融市场资源,解决眼下难题。通过复杂严禁的实施设计方案,保证市场的良好发展。
4 降低融券费率
为了提高中国金融证券市场效率,缩短相应价格恢复平衡所需时间,提高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建议相关管理层采取积极措施,譬如对券商降低融券率的政策持鼓励态度。但在一定的条件下,130/30组合的收益率会出现极大的改变。例如,在融券费率处于10%和5%水平的时候,融券率会对130/30组合的收益率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为了避免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好影响,相关管理层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规避券商间通过不顾成本盲目降低融券费率等不良手段抢占市场的恶意竞争。鼓励科学的正当竞争。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中,各证券公司的融资利率基本相同,截至2013年3月19日,业务遍布全国的较大证券公司中,国信、国泰君安、广发、海通这四家公司年融券率和融资利率均为8.6%,相比之下,华安、上海、江海、华泰四家的融资利率虽然也达到同样的水平,但在融券率方面,却呈现出显著高于大证券公司的情况,达到10.6%。综上所述,小证券公司采用较高档,融券费率规模大的公司则采用相同的较低档,相比之下,大证券公司具备较大优势。若小证券公司要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建议其利用融券费率存在较大降低空间的优势制定相关政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化投资战略决策,可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对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数量化投资相关问题的理解水平,了解130/30策略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阮素梅,于宁.证券投资基金收益概率密度预测――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5(2):105-110.
相关概念阐述
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的定义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货币政策包括中央银行、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一切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与所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所有措施。从这个定义来理解,货币政策不仅包括了一切旨在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利用以及效率的措施;而且包括能够进一步影响政府借款、政府税收与开支以及国债管理等可能影响货币支出的措施和行为。从狭义上讲,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政策工具调节与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以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与方针的总称 。
量化宽松的定义。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QE),又称“数量宽松”或“定量宽松”,其最早起源于 2001 年 3 月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所谓“量化宽松”,其实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扩大货币供应的一种货币政策。其中“量化”是指会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是指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 。虽然量化宽松经常简单通俗的被理解为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或俗称“印钞票”,但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该政策的内涵仍没有严格而统一的界定。Speigel(2001)认为,量化宽松是一种通过增加准备金降低长期利率的政策;Bernanke(2009)认为,量化宽松是指增加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措施,最初特指日本中央银行在 2001-2006 年的货币操作;Taylor(2009)将该政策界定为任何能够导致准备金增加的中央银行操作;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2009)则将量化宽松政策解释为用中央银行持有的货币购买各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直接注入经济的做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09 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文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 该政策的最终意图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中长期市场利率,避免通货紧缩预期加剧,以促进信贷市场恢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机制对我国经济复苏产生影响:
资产配置再平衡机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我国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我国向金融机构提供的大量流动性将提高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水平和可贷资金量,缓解信贷紧缩现象,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对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或进行债券、股票投资,拉动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
利率成本机制。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风险溢价就是长期利率 。我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市场上大量购入欧我国债,可推升国债价格,压低其收益率,从而使抵押贷款利率和市场长期利率下降,降低金融市场的借贷成本,促进消费与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汇率调节机制。我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必将导致美元贬值预期,这将有利于带动我国出口的增加,改善我国贸易逆差状况,对我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财富效应机制。我国购买国债将压低长期利率,鼓励资金流入股市、房市,提高股票、房屋等资产的估值,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的增长;同时,股票、公司债券等资产价格的上涨还会提高我国企业的盈利预期,刺激投资和降低失业率。
预期作用机制。一方面,我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将使市场产生较强的通胀预期,这有助于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复苏;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告示效应”,影响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当市场观察到我国大量买入资产时,会向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使投资者逐渐摆脱悲观的情绪,对经济复苏产生信心,进而增加消费与投资。
中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
为量化宽松政策创设良好的政策、制度条件。量化宽松政策是金融业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和基础工程,涉及到金融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与金融业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因此,要为量化宽松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条件。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调整税制结构、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增强利率的导向作用。二是加快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造规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提升利率的敏感性。三是完善各项金融法规、政策,确保金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为量化宽松政策提供法律保障。四是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外汇体制等的改革,加速产业资本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消除不合理的垄断保护,早日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使利率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确保量化宽松政策所需要的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量化宽松政策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活力。量化宽松政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转变金融机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基本建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金融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商业银行或企业在接受量化宽松政策的引导中虽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经济总趋势是向上运行的,市场利率的变动能起积极的作用。量化宽松政策启动后,我国基本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和利率等构成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但对于那些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的国有企业,我们应该加大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力度,量化宽松政策提供了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机构的活力。
量化宽松政策引起的“热钱压境”。加剧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容易引发资产泡沫,并带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虽然我国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但逐利的“热钱”若通过香港这个窗口以合法或非法的形式进入国内,投资于房地产或债券、股票等资产市场,将引起资产价格上涨,生产结构扭曲。如果不重视资产泡沫所带来的生产价格的扭曲,沉浸于热钱所带来的“繁荣”的幻想,一旦“热钱”临时撤资,不可避免地将会引发剧烈的经济动荡。
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出口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受困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2014年的出口增长减缓,尤其是对美国、欧盟和我国的出口,部分还出现较大程度的跌幅。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美元主动贬值和其他国家的竞争性贬值,将会造成人民币的被动升值,为我国出口增长的复苏带来更加不确定的因素。
中国应适当应对
稳定投资。让民间投资真正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内生动力,依靠市场的力量促进产业升级。量化宽松政策,必然对我国出口造成巨大的冲击。受困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危机以及中日领土矛盾等因素,我国出口增长在2012年陷入困境,而面对美元贬值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性贬值政策,我国未来出口增长还会面临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外部需求低迷、消费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的现实约束下,“稳增长”首先需要稳投资。尽管中央和地方在近期都频频推出以重大项目为核心的“稳增长”方案,但是在政府转型的现实要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沉重压力以及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形下,像2008年那样主要通过大规模公共投资来刺激增长已变得不可能,重新启动新一轮的民间投资成为“稳增长”的现实选择。
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目前的环境下,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升值问题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美国打压的借口。为此,中国应当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积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更市场化更透明的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逐步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依赖,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由于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加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适度温和的升值既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有助于抑制通胀水平,也是升值压力加大、资本流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
推进商业银行利率体制的建立。量化宽松政策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挑战,利率的频繁变动,必然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有效防范和规避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风险,必然要推进商业银行利率体制的建立。要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体制对存贷款利率水平做出限制,制定出既有利于市场,又有利于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要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对各自金融风险进行专门分析,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各种风险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应对决策。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靠低定价降低风险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型为低资本、低风险、高收益的集约型经营方式;完善公司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商业银行利率体制的建立。
强化金融监管抑制金融风险。充分监管是量化宽松政策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量化宽松政策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管理,量化宽松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三大监管主体作为国务院下属的行政部门,自成立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目前金融监管基本上停留在政府管制和保护阶段。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往往使金融机构在放松利率管制后,受创利的驱动,被动进入或主动参与高利率、高风险业务,支持经济实体中过剩的资金需求,既增加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也给整个经济创造过多的货币、使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因此,必须依靠中央银行提供强有力的监管,来抑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要做到充分有效的监管,必然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建立科学、完善的分级授权制度,强化金融监管体制。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有效调节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胡俊敏是物理学博士,她是怎样跨专业从事投资行业?
她管理的博时特许价值基金,从2012年6月接手到年底,净值增长幅度居同类前20%,她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大幅提升基金业绩?
博时特许价值基金是量化基金,量化基金的操作又有怎样特点?
每日基金特邀胡俊敏博士,倾听她的人生经历和投资理念。
张学庆:从您的简历来看,是物理学博士,这是典型的理科学科,当然您后来又做过量化研究的工作,但您目前从事的工作是投资,是属于金融学这类范畴,这两个学科距离特别大。您之前研究的物理学、化学 ,对于投资有何帮助?
胡俊敏:当年念物理,现在做投资,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的。我大学的时候是八十年代,中国还没有股市,我连股票是什么都没有概念。因为我比较喜欢跟数字打交道,就学了物理。去哈佛后,刚好碰上一些量化金融理论得到应用,华尔街需要有很强数理根基的人才。而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教育经费不足,学术界又人才过剩,于是华尔街就吸引了大批的数学、统计或物理的博士。我在哈佛有机会初步了解到金融投资。
现在回头看,我学物理出身,做过材料研究,做过量化研究,现在做量化投资, 不是必经之路,但是确实每一段经历形成了我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我的投资理念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市场的理解。市场是否处于均衡的状态,金融界有很多争论。统计物理关于均衡非均衡态的理论以及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不停地有新的信息,不同投资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反馈不是瞬时的。另一方面,投资者行为与股价又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市场是处在一种不完全均衡的状态。市场过热现象也是不均衡态的一种表现。
数学统计上几率分布的概念在投资中是至关重要的。经常有投资者问我,你觉得下面一个月市场是涨还是跌,其实这是很难预测的,沪深300指数平均月收益为0.5%,但月波动率有9.1%,一个月的收益有2/3的几率分布在-8.6%到9.6%之间,波动性非常大。
逻辑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的时候我做的是实验物理。就是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找出规律,验证和发现基本原理。投资中由于信息多,频繁、且不完全,具备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张学庆:除了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在后来工作中,还需要增加哪一方面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
胡俊敏:量化基金经理需要的知识面比较广。除了比较强的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下面几个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础金融知识:我业余选修金融方面的课,并通过准备CFA的考试补上金融知识的缺。争取到量化分析师的工作机会
量化投资管理:这有一整套理论框架。我当时在巴克莱资产管理公司任基金经理,有幸参加了《主动组合管理》作者Ron Kahn的课程。这本书被认为是量化投资的圣经。
行为金融:指由于投资者心理或思维偏差造成市场不有效的各种现象。量化投资之所以可行,就是因为股价由于各种原因而偏离其真实价格,有一定统计性规律可循。
市场经验:需要积累,我目前也在逐步积累A股市场的经验。
有志加入到量化投资行业中的朋友们可以针对各自的知识结构,制定出自己的准备计划。
张学庆: 您一个人管理5只基金,这可能得益于采用了量化的方法,同时管理五只基金,你会采取怎样的分配方法来统筹自己在五只基金间的精力分配?
胡俊敏:这就是量化投资的优势。首先,整个投资流程高度自动化、系统化。每天开盘前,所有基金及模型所需数据都已更新到基金管理系统里。其次,量化投资团队,基金经理后面有基金经理助理、量化分析师及IT的支持。基金经理只需将时间花在最关键的地方。具体讲,
量化基金,比如我管理的特许价值,以及和王红欣博士共同管理的裕富沪深300基金:更多的是模型管理,而不是个股管理。组合里的股票可能有上百只,但是我需要管理的是有二、三十信号构成的模型和一些组合构建的参数。需要交易的时候,可以根据模型用优化系统进行计算,我会检查模型结果是否正确,然后批量交易,而不是一个股票一个股票地分析、决定。。
张学庆: 您管理的基金比较多,有主动配置型,有被动配置型。能否给基金投资者一些建议,那类基金适合哪些投资者投资?
胡俊敏:特许价值基金是一只主动股票型基金,通过量化多因子选股模型在各行业内精选个股,以期获得长期跑赢市场的超额收益。风险要比纯被动或增强指数型基金高,但是超额收益的空间也高,适于有中等风险承受力,投资期间较长,对收益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也可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个成分。
张学庆:做为基金投资者,如果不看好市场,您认为他们有几个措施能够躲开市场风险。
胡俊敏:根本解决的方法是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如果对股票市场的未来不看好,那就降低在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将卖出的资金放到债券、其它投资品种、或现金上。因为对于市场的判断很难百发百中,所以在调整配置的时候即使不看好股票市场,仍然建议保留一定的股票类资产,市场走势常是不确定的。
同时,普通投资者择时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我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是1)采取定额定投的策略,牛熊市无阻的坚持投资。2)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做长期资产配置。长期而言所承受的风险是有收益的。
张学庆: 博时特许价值现在规模是11亿,一个基金经理,他管理的资金到达多大规模之后,就会影响到业绩的增长,这也提醒投资者,选择基金时也要注意规模。
关键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策
一、引言
1.研究动机
到2013年底,从QE12~QE4,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持续了5年时间,美国量化宽松预期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解决经济失衡问题。因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也拥有着超然的地位,如此大规模的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须通过溢出效应,对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作为金融危机下率先复苏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必然要遭受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基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原理,论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的时机,背景,作用原理和效果,并以此根据事实推导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机制和效果。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中国能采取的有效的对应策略,以降低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主要观点是美联储为了防止金融机构破产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救市政策,增长了大型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心理预期和道德风险。因此,许多金融机构不仅没有吸取到这场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开展高风险的业务活动,给下一次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源
传统的货币政策是最早由凯恩斯提出的调控政策中,央行对于一国市场和经济的一种调控方式,其主要的含义就是反市场而行:经济处于繁荣期,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处于萧条期,政府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在一般情况下央行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对利率进行调控,通过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全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
但是,目前这种调控方式失灵了。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将基准利率定在0%到0.25%之间,但是美国的经济没有明显的好转,究其原因:
1.在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重要环节,凯恩斯认为公众手中的用于储蓄的资产分为两种:债券和货币。货币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但是没有任何的收益性,而债券代表除了货币之外的所有其他金融资产,二者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所谓流动性陷阱就是,当利率处于极低水平时,证券的交易价格会变得很高,公众认为证券的价格已经不会再上升而只会下降,为了避免证券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几乎所有更希望持有现金而不是证券。因此公众的货币需求趋向于无限大,即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无法使利率有效地降低,即有效投资和有效需求不会增长。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有效投资和需求发生作用的,但是如果利率已经接近于零或已经是零的情况下,那么传统的货币政策就不会生效了。由于传统上名义利率基本无法降低到零以下,中央银行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使基础货币增多,导致市场上流通更多的货币,但无法使利率下降,所以除了使公众资产组合更具有流动性以外效果几乎没有。
2.市场本身局限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效果。在通货膨胀的经济繁荣时期,货币紧缩性政策可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无法使经济达到预期的状态。由于经济衰退所产生的预期,厂家一般对长期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对经济,即使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下调利率,投资人也不愿意借债加大投资,而且银行考虑到安全的问题,也不会简单地放贷。这样,就算中央银行松动了银根,也无法使投资增加。
综上,根据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和银行渠道都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失效。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
1.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
(1)美国经济依旧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
虽然美国一直持续着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美国的失业率却一直处于高位运行。2009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10.2%,从就业量来看是,自从美国80年代大萧条以来历次衰退中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失业率来分析,5年量化宽松反衰退政策后,失业率处于6.5%左右的水平,而自80年代以来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都没越过3%这一界限。①2004年普雷斯科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为,美国统计局公布出来的失业率是掺杂着水分的。②2010年12月美国就业市场增加了大约10万个岗位,而且其中大多都是低薪岗位,中高薪岗位增加的数量远远小于低薪岗位,美国就业市场的“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大约有26万人放弃了寻找工作,他们今后就不会被计算在政府失业率的数字之中了,使得作为分母的劳动力总数下降了,也就是劳动参与率下降了。所以我认为美国失业率降低到7%以下,与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以及劳动力人数的下降有关。
(2)美国货币市场
金融危机爆发后,给全球的金融市场带了巨大的压力,货币市场上的各种信用利差剧增。为了迅速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美联储创造了很多的信用工具,给银行和投资者提供信贷。
当前货币市场上的利差都已经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示了美联储的推出的短期信贷工具很好的降低了货币市场的利差,从而改善了货币市场的情况,有利于走出流动性陷阱,恢复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而且,美联储在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都是有抵押品的。抵押品的选择范围十分的广泛:包括大量的资产支持的债券、抵押贷款债券等。银行可以用这些“有毒资产”作为抵押品从美联储获得贷款。美联储这种特殊的贷款行为的本质就是用贷款去替代金融机构手中风险十分高的垃圾资产,提高这些垃圾资产的流动性,改善这些金融机构现金流状况,降低了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自危机开始以后,每个国家都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经济探底过程。美国经济自2009年探底以后开始了缓慢的回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并且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避免了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动荡。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欧债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本身财政政策的使用限制,导致经济复苏极为艰难,经济复苏的缓慢导致了美国失业率的高企。
2.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全球影响
(1)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由美元计价的,所以美元的价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美元超发,美元价值的下降,最终引起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2008年,次贷危机戳破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泡沫,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地上扬。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加上新兴工业化国家率先复苏,大宗商品价格再一次形成了上升态势。2011年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重新进入了新一轮的向下调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掉头向下。从图表上来看,此轮国际大宗商品的上升周期的高点没有超过2007年的高点。但是食品、农产品等关乎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却出现了强劲的价格膨胀。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浪潮中,如果说其他的商品价格飞涨还只是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复苏,那么粮食价格的飞涨则引发了粮食危机,更进一步造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动乱。这印证了美国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把经济拉出泥潭,却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推上了历史的高点。
(2)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等国家来说,尚未形成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货币超发而形成的热钱会对新兴工业化国家产生冲击。由于美国国内投资信心不足,而且美国的零利率政策也使得美国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海外。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当两个国家之间存在利差时,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去往利率较高的国家;并且由于美元汇率走低,投资海外的资本兑换回美元还会产生“汇率红利”;加上新兴工业化国家率先复苏和良好的经济预期,热钱大量的涌入新兴工业化国家,造成了这些国家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大量外汇的涌入迫使新兴工业化国家不得不增加货币的投放,加剧量化宽松。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让国家承担私人债务,让国际承担国家债券,向世界收取“铸币税”,让国际上其他国家为危机买单。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外溢效应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产生巨大的通胀压力并且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最终将导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蒙代尔对此的见解十分精辟,“美联储成为世界主流经济体系物价的决定者,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货膨胀机器”。④
注释:
①大卫・威尔科克斯.美国宏观经济走势及货币政策分析.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12).
②国际财经时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雷斯科特.美国失业率高企源于经济未复苏.2011,03.17
③涂菲.美国量化宽松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3)
④蒙代尔著,向松祚译.蒙代尔经济学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2.
参考文献:
[1]曼昆,梁小民,梁砾.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经济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2]戴金平,张华宁.全球货币量化宽松:何时退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0).
[3]宋鸿兵.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
[4]王健.还原真实的美联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
[5]涂菲.美国量化宽松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3).
[6]张玲.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及对策研究[J].金融时代,2013(5).
[7]罗功武,申昌民,胡飞燕.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
[8]龚海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与全球通货膨胀的关系[J].中国外资,2011.
[9]于舟.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的对策[J].金融视角,2010(12).
[10]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
神勇的大奖章
量化投资向世人昭示,挤进超级富豪圈不是梦。对冲基金是量化投资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在福布斯2013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对冲基金经理在前1000名富豪里夺得了约21个席位,占比约达2%,更有4名进入了百强榜。
詹姆斯?西蒙斯的文艺复兴公司旗下的大奖章基金,在1998至2008年的20年时间内,年平均净回报率高达38.5%,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西蒙斯本人也成为了20年内最佳赚钱基金经理,成为了新的对冲之王,直至今日,仍居福布斯亿万富豪榜的82位。
大奖章基金以短线操作为主,主要通过统计信息分析方法来判断外汇和债券短期的价格变化,尤其是市场的过激反应类,进行套利活动。这个短线究竟有多短呢,金融投资里面最短的短线的计量单位叫“一笔”,举个例子来说,每秒钟都有可能进行成百上千笔交易。
可以这样说,大奖章基金差不多是量化到头发丝的存在,但这也并不代表着,电脑已经取代了人的角色,成为了人的主宰。西蒙斯自己也曾表示,长期不变还能赚钱的模型是不存在的,模型必须要不断更新,这也完全是通过人来完成的。
黑天鹅击溃完美模型
谈到量化投资,美国长期资本作为最著名的投资案例,不得不提。
约翰?梅里韦瑟在1994年2月创立了美国长期资本公司(LTCM)。公司依托布莱克-舒尔斯-默顿的衍生工具标价理论,采用“市场中性”的交易策略,买入低估的有价证券、卖出高估的有价证券,进行套利活动。LTCM似乎窥探到了量化的奥秘,在1994至1997年,年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28.5%、42.8%和17%,净增长2.84倍。巨大的盈利能力让LTCM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也使梅里韦瑟获得了套利之父的荣誉。
1998年8月17日,黑天鹅降临了,LTCM遭遇了俄罗斯政府外债违约。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投资者纷纷退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转向了美国、德国等风险小、质量高的债券。结果LTCM做错了方向,沽空的德国债券价格上涨,做多的发展中国家债券价格却下降,原本预期收敛的价差却在趋于发散,致使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滑铁卢。虽然后来美国金融巨头出资接管了公司,但LTCM已是强弩之末,于2000年宣布倒闭清算。
私募专业人士指出,LTCM过于信任自身的投资策略组合,忽略了小概率事件,再加上过高的杠杆,都导致了它的最终灭亡。量化投资其实根本不存在永久的致富秘籍,也没有永葆青春的投资模型,随着市场效率的提升,IT技术的升级,任何投资策略与操作方法从短期或长期来看,都存在误区与漏洞,这时则需要人脑的与时俱进,让系统根据动态不确定的环境进行修正与完善。人脑与电脑应该是相互成全,而不是相互替代。
量化投资的“黑箱”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可称得上是赚钱利器的量化投资,也会因计算机的频繁“发疯”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如华尔街巨头高盛的交易错单、美国第二大股票交易所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3小时的停止交易、国内8·16乌龙指交易事件。量化投资的高频交易引发了人们对计算机潜在风险的担忧,但它就像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加速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是金融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个系统的BUG,就舍弃了整个系统。”首善财富管理集团(以下简称首善财富)表示,随着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多,信息跟踪量的增大,对量化投资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从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角度来说,这不仅需要投资公司自身完善风控体系,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首善财富董事长吴正新曾多次指出,“对冲基金将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赢家,而它们多大量采用复杂的量化模型进行程序化交易。”
所谓量化投资,就是指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逻辑策略或数学公式进行投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与美国长期资本公司也都是这样做的。从广义的层次来说,一切使用数学工具、电脑程序的投资方式都包含在量化投资的范畴。其中,争议不断的高频交易本质上是用来消除市场暂时出现的无效率的,它可以促进市场价格更快地反映市场信息。全球最大的知名高频交易公司包括Millennium, DE Shaw, Worldquant和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等。
虽然量化投资由于稳定的投资回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青睐,但是投资大众对量化投资的运作流程依然很模糊,这样“黑箱”也就形成了。量化投资的“黑箱”里到底承载着什么奥秘呢?
据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专家里什?纳兰揭秘,量化投资“黑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交易策略模型、风险控制模型、交易成本模型、投资组合构建模型,其中四项构成了交易系统。
如何让量化投资“活”起来?答案是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和交易系统的配合。通常认为,量化交易最小化了人工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当量化交易员精心研究和开发的系统上线,他们似乎也就英雄再无用武之地。其实不然,计算机只会忠实可靠地按照人们告诉它的做法一步一步地来执行,伴随着时间与市场的不断演进,交易模型瑕疵也将不断扩大,这时量化交易员的主观判断显得尤为重要,人工因素的加入使量化投资具有了人类的正常思维,似乎“活”起来,可以主动灵活地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也就是说,一旦市场触发了系统的难以判断的“恐慌”,交易员就会立即现身,通过修改交易清单或降低投资组合规模和相应的杠杆比率,来规避投资的风险。
MOM让量化投资活起来
如今,MOM模式成为欧美主流的资产管理模式,也将是量化投资界人脑与电脑结合的最佳作品。
作为一种间接的资产管理模式MOM(即Manager of Managers)诞生在美国罗素资产管理公司。它的客户可以是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高净值个人。自从被开发出来,已被国外很多机构应用,最成功的当属耶鲁大学基金会,从1980年的两亿美金到了现在的约300亿美金,赚了将近150倍。
所谓MOM模式,也被称为精选多元管理人,通过优中选优的方法,筛选基金管理人或资产管理人,让这些最顶尖的专业人士来管理资产,而自身则通过动态地跟踪、监督、管理他们,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来收获利益。
“找最优秀的人做最专业的事。”首善财富董事长吴正新指出了MOM模式的本质。首善财富旗下的首善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运用MOM模式做对冲基金和期货的公司,这正得益于其不懈地将技术与研究的双轮驱动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
MOM模式降世不过30载,但发展非常迅速,得到了众多国内外投资公司的关注。尚属新鲜事物的MOM模式的相关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试水。在2011年中国平安与罗素公司合作设立了平安罗素,并发行了第一期的MOM产品。除此之外,MOM模式还可广泛应用于对冲基金与期货产品。“国内期货资管行业要做大做强,采用MOM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吴正新也曾表示。
禁不住MOM模式产品的诱惑,国内各投资公司纷纷对它的本土化做出了预先安排。“目前和我们合作的有十多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投资团队,其中大多是国际水平的程序化交易团队。”吴正新表示,首善财富早在引进MOM模式之际就采取了多元的投资风格与多元的管理团队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其中,多元的投资风格是首善财富资产管理的核心特色之一,“我们既有主观的人工交易,也有客观的程序化交易,而且以量化的程序化交易为主。”相对而言,多元的管理团队,即表示公司内部自身的投资团队的主动管理,再加上外部国际精英团队的专业管理。
相比近些年受到推崇的基金中的基金(FOF),信托中的信托(TOT),MOM模式在对资产管理人的数量与专业性的覆盖层面,更具魅力。FOF和TOT从本质上来说依然局限在精选产品上,而MOM模式更偏向于精选管理人,它可以凭借公司的研究能力,相对独立的挑选出更适合投资需求的专业管理人,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优选产品管理人和多人管理风险的双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MOM模式既运用多元专业人才打破了量化投资的固有形态,也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理性判断避免了交易员敏捷感应赢利却迟缓反应损失的习惯性偏差,让专业人才与计算机系统在“黑箱”内相互成全,相互配合,以求收获更加稳定、更加高额的投资回报,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如此看来,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和交易系统的互相成全,是量化投资“活”起来的动因,与此同时,在这个神秘的暗箱操作中,我们似乎也窥探到了超级富豪理财的蛛丝马迹。
定量投资在海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通过在对市场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产生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投资思想,并用历史数据验证其思想的正确性,其投资业绩稳定且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定量投资主要根据各种数量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在模型中通过具体指标、参数的设计反映和实现投资理念及策略,通过模型不带任何情绪地跟踪和分析市场,以实现较稳定地获得超额收益的目的。其理论依据是:价格变动模式能被历史数据发现和揭示,并能由统计技术描述和分析,收益与风险相关程度的变化是连续的,收益、风险、相关性及时间框架的模型是可预测的。
定量投资的思想和方法在量化投资基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量化投资基金利用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定量投资方法来管理投资组合,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选择未来回报可能超越基准的证券进行投资,以期获取超越指数基金的收益。
定量投资伴随金融理论、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布莱克、夏普等金融经济学家建立的数量模型和总结的研究成果为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应用随机过程等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扩充了定量分析的数学工具,硬件设施、软件开发、数据整理和分析等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降低了定量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首只量化基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该类基金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快速成长。最近几年,量化基金良好的业绩表现和相对低廉的管理费用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量化基金中的佼佼者,业绩表现非常突出。定量投资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自1988年成立后年均回报率达到38.5%,收益率水平远超过巴菲特20%的年平均收益率,使其成为20年内最赚钱的基金经理。如今,定量投资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的一种投资方式。
与传统基金相比,量化基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量化基金兼具人脑和电脑双重优势,主要依据模型做出投资决策,依靠数据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选择股票等各类资产,避免基金经理的情绪和主观决策的干扰;量化基金系统性强,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多数据的资产配置方法,依次在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选择、精选个股三个层次上设定相应模型,从经济周期、市场结构、盈利能力等多角度判断资产的投资价值,通过计算机技术快速准确地分析成千上万的上市公司信息,借助程序化的计算机模型,通过精细化的投资运作跟踪和发现大量人力不及的投资机会,弥补基金经理精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
在中国市场,量化基金起步较晚。自2004年首只量化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基金推出以来,国内量化基金经历了7年的发展历程。定量投资所具备的及时快速跟踪市场变化等诸多优势,正日益获得中国投资者的认同。今年量化基金表现良好,截至4月6日,9只具有完整业绩的主动型量化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64%,超越同期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1.39%、-3.08%的净值增长率。但由于现今国内金融市场尚不成熟,量化基金难以找到稳定有效的量化模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和数量不足,量化模型因投资工具缺乏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性。另一方面,国内的量化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运用的模型有同质化倾向,且大部分量化基金在择时、行业配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并没有采用量化模型,更多依靠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体现出模型选股优势。不过,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及金融衍生产品的陆续推出,以及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和处理信息优势将变得日益重要,量化基金的运作有望渐入佳境,基金对定量投资的运用将成为趋势。因此,加强对量化基金的重视、研究、开发及培养储备金融工程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2、基金家族与溢出效应
基金家族(FundFamily)是同一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并管理的全部基金的总称。虽然基金家族在我国出现较晚且针对基金家族的研究文献较少,但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蓬勃发展,基金家族及与其相关的利益输送、明星基金溢出效应等问题逐渐成为基金行业的焦点。
基金家族中的每只基金不是独立的实体,其资源配置受到整个基金家族的影响。从整体利益出发,有限资源可能不均衡分配到各只基金,特别是整个基金家族的利益与单只基金的利益存在冲突时,基金管理公司倾向于牺牲某些基金的利益。国外学者Chevalier&Ellison(1997),以及Sirri&Tufano(1998)在研究成果中指出,当前的基金流量与往期的基金业绩存在着凸性关系,即与低于正常收益的负收益引起的资金流出相比,超额正收益产生更多的资金流入。这意味着当基金家族面临两种选择即拥有两只表现一般的基金和拥有一只表现优秀的基金加上另一只表现较差的基金时,在最大化管理资产及管理费收入的目标驱使下,其更偏好于后者。在所拥有的基金中,基金家族更加重视当前业绩良好的基金,并将有限资源的更多部分配置于该类资金,甚至以牺牲表现较差的基金利益为代价,从而获得更多资金流入并多提管理费。
同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均发现,基金家族中的明星基金会给同一家族内的其他基金带来较强的溢出效应。该溢出效应是指单个基金的业绩表现、媒体曝光率等会影响到同一基金家族内的其他基金,继而使投资者对家族内其他基金申购和赎回的选择也发生改变。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大量资金流入明星基金的同时,也将流入同一基金家族的其他基金。
此种现象可由以下几点原因解释:首先,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投资者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在现实经济环境中高度关注显著信息而忽视隐晦信息是其有限注意能力的最直接表现,故投资者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基金家族中某些表现突出的基金上,却忽视其他基金的相关信息,对同一家族内的其他基金产生认同感而选择申购,因而产生基金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往往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所谓锚定效应,指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最初得到的信息制约,不自觉对最初信息给予过多重视。投资者容易对明星基金已实现的业绩产生锚定效应,认为其未来的业绩将接近或达到现有水平,从而把资金投入到明星基金中,甚至因认为明星基金所在基金家族中的其他基金也有能力创造优良业绩而对非明星基金也产生锚定效应,增加基金家族的整体基金流量。第二,该现象与基金品牌效应有关。表现优秀的基金受媒体关注程度和曝光率较高,其所属基金家族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从而使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增强投资者的认同感并增加基金家族的现金流入。第三,从基金管理角度看,基金家族的投资管理理念会影响家族内的所有基金,各基金间存在着资源共享的情况且其经营成果可能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一方面使同一基金家族内的基金表现可能产生关联,另一方面投资者因认为同一基金家族内的基金表现可能较一致而投资其他基金。基于以上分析,明星基金所属的基金家族不一定将有限的资源同等投入到旗下的其他基金,其他基金也不一定有能力创造出明星基金实现的优良业绩。投资者做决策前,应注意和分析此种现象,避免所选基金的业绩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差距。此外,基金家族对某些基金停止投资者申购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其通常宣称基金规模过大容易导致基金运行无效率,停止某只基金申购是为了保护该只基金的业绩。但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虽然基金家族更可能对业绩良好、规模较大的基金停止申购,但无充分证据表明停止申购能保护基金业绩。基金家族停止某只基金申购有可能是为了通过传达其优良业绩的信号,引起投资者关注并投资家族内的其他基金。因此,投资者不应盲目对基金家族停止某些基金申购的消息做出过度反应。
3、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并不固定可以随时增减变动,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和赎回的证券投资基金。自2001年在我国出现后,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其份额规模已经远超封闭式基金,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比例已经超过95%,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体。理论上基金业绩越优良越能吸引投资者参与申购,有助于扩大基金规模和提高基金管理者的管理费收入,若基金表现不尽人意,投资者更可能选择赎回基金份额,导致基金规模缩小。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机制有利于激励基金管理公司尽职尽责地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通过其业绩与基金流量的正相关关系发挥“优胜劣汰”的基金生存机制。然而,历史和研究证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资金流入与基金业绩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反,表现优秀的基金更可能被投资者赎回,基金净值增长率与赎回率正相关,而业绩较差的基金赎回率却较低,形成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导致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增大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的投资管理难度并增加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缺乏足够的金融衍生工具,开放式基金大量赎回可能使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大量抛售股票等资产,在降低基金净值的同时对证券市场产生不利冲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分析现阶段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原因和投资者赎回的行为尤为必要。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涵义入手,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之策,力争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
一、引言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了扭转经济形式,各国一方面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份子,也将不可避免的深陷其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后果进行研究。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后果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1.货币非中性。与货币中性轮的观点相反,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只是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会影响相对价格体系,从而对就业和实际产出产生影响。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要增加需求,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2.货币供需理论。在经济危机期间,交易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一般会降低,因此由著名的费雪恒等式MV=PQ可知,要维持产出水平PQ不变,就必须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广义的货币供给量M2是基础货币量和货币创造乘数的乘积,即M2=kM。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为了避免出现挤兑,通常会持有较多的准备金,从而使得货币创造乘数下降。所以,为了维持和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必须增发基础货币。3.零利率与流动性陷阱理论。通常情况下,利率降低可以增加投资支出,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在危机期间,利率很低甚至为零时,人们会对持有货币具有无限需求,利率就不再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货币政策失效,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目前,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和日本。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国和日本即产生了正面的作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就其积极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体系。在危机期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银行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消除了流动性不足的威胁,避免了危机和恐慌的蔓延和恶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避免通货紧缩,经济预期向好。在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为了避险,一般会提高准备金,减少放贷,从而使得货币创造能力下降,市场出现资金短缺,经济增长受到遏制,进而出现通缩压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并产生通胀预期,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第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以降低企业和私人的融资成本,刺激企业的投资和私人的消费。第四,随着利率水平下降和货币供给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本币汇率贬值,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和抑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并增加有效需求。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有正向作用,但是就其负面影响来看,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通货膨胀风险。适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稳定经济,但是使用不当则可能使得货币供给过多。危机期间,增加的基础货币并不会马上形成过多货币供给,但是在危机过后,过多的货币供给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风险在于通货膨胀风险。第二,资产泡沫风险。危机期间,实业投资预期收益较低,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和股市之中,结果会造成房价和股价暴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第三,汇率贬值风险。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利率进一步降低和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出现资金的跨境套利,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境外,造成本币汇率贬值。第四,货币政策的逆向操作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未来回收流动性的时机和方式都将是一个大问题。如果经济恢复,央行在短期内需要在市场卖出大量的债券,而大量的财政赤字国债充斥市场,那么又可能造成经济大幅的波动。
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产生了稳定国内金融和经济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人民币升值,贸易环境恶化。美联储大幅增加美元供应,相当于美元加速对人民币贬值,实际效果等同于人民币急剧对美元升值,这将大大减弱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将不利于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第二,热钱不断流入中国。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境内资本为寻求保值和增值,就会到利率较高的国家里寻求投资。同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通胀预期会形成本币的贬值预期,资本为了避险,就会流入货币预期升值的国家。第三,外汇储备损失。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强化了美元下行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10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而其中绝对部分为美元资产。美国实行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相对于美元,人民币逐渐升值,使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下降而且不断缩水。
2.应对量化宽松的对策。第一,坚持外汇储备多元化,寻求安全和盈利的平衡。分散外汇储备投资以及创新外汇储备的管理方式迫在眉睫。可以考虑增持美国优质跨国大企业和国际组织的股票,这不仅可以抵御美国国内的通胀风险,还可以抵御美元贬值的风险。第二,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量化宽松引起的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但是,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就有利于中国贸易盈余的保值。第三,加强临时性资本管制,降低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资本管制主要是为了管制资本项目的国际资金流动,阻止热钱涌入。在目前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应暂缓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要加强外汇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热钱冲击目标、渠道和方式的分析及评估,提高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遏制热钱流入。
五、结语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处于金融危机和衰退阶段的经济,可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如果此项政策不能正确运用,也会带来一些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有稳定金融体系、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抑制通货紧缩、经济景气预期等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受到资金能否流向实体经济、货币向境外漏出情况和实体经济能否如期复苏等条件的制约;同时,这一政策也会带来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汇率贬值和资产价格波动等风险。
参考文献:
[1]韩雪.从货币供应量变化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J].上海金融,2011(5).
[2]李青.量化宽松下的通胀输出[J].中国金融,2010(23).
[3]李亚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效果与潜在风险[J].金融探索,2011(2).
[4]马成功.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1(5).
[5]孟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山东经济学院学报,2011(3).
[6]穆飞.金融危机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分析[J].经济师,2010(9).
[7]肖建涛.从经济超预期复苏到量化宽松政策退出[J].经济参考,2011(1).
[8]谢强.量化宽松政策下的通胀率合理预期[N].金融与经济,2011(04).
[9]杨雪倩.量化宽松政策:原因、趋势及影响[J].时代经贸,2011(1).
>>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其启示 浅析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几点启示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应对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原因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的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浅谈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量化宽松(2008~2010年)。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加剧,日经225指数直线下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高位回落,当年GDP增速为-3.7%,日本经济陷入衰退。面对2008 年爆发的新一轮经济金融危机, 日本央行再次大力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此次日本央行除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维持0.1%的超低利率水平、对存款准备金付息等三大传统货币政策以外,还推出了一些列非传统措施: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股票并要求在2012年3月前禁止在市场上出售,以此避免股价大幅变动造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向金融机构提供国定利率仅为0.1%的3个月期贷款并认购金融机构次级贷款或次级债,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防止信用紧缩的蔓延。增加长期国债的买进额度,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资金。此外,日本央行吸取第一次量化宽松的经验教训,在不良资产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央行推出“企业融资支持计划”积极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计划要求从2009年1月起,日本的银行收购企业发行的票据,直至2009年12月终止。
此次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向企业注入资金,成功防止了因为个别企业破产倒闭出现连锁反应。但是日本经济依然疲弱,CPI 持续下降,通货紧缩问题再次困扰着日本经济;GDP 在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后,终于在2010年实现同比增长3.4%,但是民间消费、住宅、企业设备等增长率分别仅为1.7%、2.2%、3.6%,说明经济长期的增长动力不足(见表2)。此轮量化宽松在总结前一期量化宽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收效明显。但这一系列措施同时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首先,金融危机背景下,此次量化宽松实施环境与前次不同,股市、汇市、贸易等多方面都受到外部冲击,央行认购金融机构持有的股票、次级贷款或次级债为金融机构注资的代价颇高。其次,“企业融资支持计划”要求商业银行收购企业发行的票据,并且09年2月宣布放宽资产担保公司票据和公司债的担保条件,这使银企关系本就复杂的日本商业银行面临不良资产再次扩大的可能。
四、安倍政府的超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12月~至今)
(一)超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
2011、2012年,日本连续两年外贸下滑严重,并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GDP增长率也分别只有0.2%、1.2%,加之持续的通货紧缩,CPI为-0.1、-0.3。在此情况下,借日元贬值来提振出口已经成为日本振兴国内经济的必然选择。2012年12月26日正式上任的安倍晋三正是企图通过大胆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和日元大幅贬值这三支利箭来刺激日本的经济。其中以2%的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最受争议。
在当选之前,安倍就多次对日本央行施压,以修改《日本银行法》为威胁,希望同日本央行缔结一份实现2%通胀目标的协议。2013年1月22日,日本央行在安倍政府的要求和全球各国纷纷实施量化宽松的环境下,导入“物价稳定目标”和“无限期购买资产方式”。2013年4月4日,日本央行新任行长黑田东彦积极响应安倍政府政策,出台了新的货币宽松措施――“量化和质化双料宽松政策”:增发基础货币:以每年60~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基础货币;扩大长期国债的购买量,延长购买年限:以每年5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购买长期国债;40年期限国债也适合购债计划扩大ETF/J-REIT的购买量,长期持有CP、公司债券。
(二)超量化宽松政策的经济影响。
自安倍上台强势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以来,日经225指数接连创出新高,5月21日收盘指数创下64个月的最高值15627.26点。但5月22日,受美联储考虑退出量化宽松的影响,日经指数惨跌至14483.98点,跌幅到达7.32%,创下2011年3月日本地震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有人开始预言“安倍经济学”的失效。5月31日日本总务省全国4月份CPI数据,3、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为0.2、0.3,已初步走出负增长趋势,但同比增长仍为-0.9和-0.7,并未达到前年同期水平。因此“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利箭――大胆的货币政策受到质疑。另外,日本当前债务占GDP的比重达230%,仅次于津巴布韦。所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公共投资的第二支利箭可操作空间也非常有限。第三支利箭(汇率大幅贬值)目前日元兑换美元汇率,于5月22日创下新低,1美元兑102.84日元。
随着日元大幅贬值,2013年2月国际收支终于重回正值,并在3月达到12831亿。此外从直接对外投资来看,日本坚持着“投资立国”的战略,加大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力度,其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日本外汇储备包括日本持有的外国有价证券、外汇存款、黄金储备以及日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等。从表4来看,日本正在减少外汇储备。
数据来源:日本行 系列デタ索サイト
(三)超量化宽松政策的国际影响。
日本的超级量化宽松符合美国的全球政治经济战略,既有利于发达国家共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有利于减缓国际社会对美国量化宽松引致美元贬值的压力,因此美联储委员会副主席表示赞成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欧盟国家来说,日本的超级量化宽松使得国债收益率降低,有利于缓解欧债危机,在美国的劝说下欧元区不再反对。而对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德国而言则是最大受害者。因为这些地区的出口产品中,汽车、精密零件、电子产品等与日本出口业有着很强的竞争,日元贬值意味着这些国家货币的相对升值,贸易环境恶化。
2013年可谓我国对冲基金快速发展的一年。越来越多成熟的投资者关注到这个投资品类,并认可其投资机会及资产配置功能。
但说起对冲基金,很多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联想到“量化对冲”、“程序化交易”等相关词汇。那么这些概念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呢?是不是对冲基金一定要采取对冲或量化投资呢?
并非所有对冲基金都采取对冲手段
顾名思义,对冲基金给人印象是运用对冲工具对冲风险的基金。但是,实际上并非所有对冲基金一定都采取对冲手段。对冲基金相对于传统的公募基金而言,主要是在基金结构方面的区别。
一般来说,对冲基金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受更少的监管。国内的公募基金要求每季度披露季报,公布基金仓位和重仓股等核心信息,基金投资范围也受到严格的控制。至今我国还没有一只投资商品期货的公募基金,去年底成立的嘉实绝对收益策略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只可投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市场中性策略的公募基金。而私募基金可以不公开任何与投资相关的信息,投资范围也广泛的多。
第二,更长的封闭期。国内的对冲基金通常在成立后的半年内处于封闭期,不能申购赎回,或者只许申购不准赎回。此后,走信托通道的产品每月开放申购和赎回,而走公募基金专户或是公募基金子公司的产品每季度才开放一次申购和赎回。降低流动性是为了减少申购与赎回对基金运作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收益,有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第三,收取业绩提成。公募基金的收费主要是前端认购费和固定管理费,而私募基金除了这两部分外通常还收取20%的超额业绩提成。有些业绩出色且有溢价能力的对冲基金甚至收取30%的业绩报酬。
第四,偏向于绝对收益的投资方式。我们都知道,公募基金的比较基准往往是沪深300等大盘指数,基金经理的考核通常是同类基金排名。这就是所谓相对收益型的业绩导向。而对冲基金的业绩基准通常是定期存款利率。由于基金管理人为了获得更高的业绩报酬,所以更在乎基金的绝对收益水平,而不是相对大盘指数的相对收益或是业绩排名。这种绩效方式就会引导基金管理人在投资方式上更偏向于绝对收益的方法,能采用对冲工具的可以进行风险敞口的对冲,不运用对冲工具的也会通过调节仓位来控制基金净值的下行风险。
并非所有对冲基金都采用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强调的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加入定量化的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股票型基金经理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依据自己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观判断。虽然在做决策前基金经理也阅读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转换为投资决策是在人脑里完成的。这个决策过程涉及到很多定性的判断,模糊的处理,是一个非量化的决策过程。
而所谓量化投资就是尽可能将决策过程模型化、可视化、透明化。在模型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入不少定量的方法,用到很多金融、经济、数学以及统计等学科的工具和手段。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注意到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对于经济同步数据是比较敏感的。比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如果在50%以上表明经济处在扩张区间,越高反映经济发展得越乐观。此时,主观投资者会在参考PMI当期数值、前期数值以及市场预期值后综合来判断是否该介入购买股票,而量化投资会设一个硬性的标准,比如PMI创出近3月新高即买入股票,或是PMI超过55%才买入股票等等规则,一旦事先设定的规则触发就形成了交易信号。
量化投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像前面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个极为简单的量化投资方法,连计算器这样简单的工具都不用就可以实现。如果规则较多,涉及的步骤较多,或是需要大量的计算,那么就要借助电脑程序来实现。
关键词: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2009年3月起,美国连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经济受到流动性泛滥的冲击,而且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局面下,使中国有可能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境地。由此,中国必须正视这种冲击,采取积极的姿态予以应对,这样才能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本文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所遭遇的挑战,以及在政策选择上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美国经济与金融形势分析与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一)美国经济形势分析
美国经济自2011年第二季度再次探底之后,持续企稳回升,复苏态势良好,尤其是2011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3%,超出市场预期。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延续了2011年底的良好局面,GDP增长率为2.8%。但是就业市场前景仍不明朗—美国劳工部2012年5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仅为11.5万人(预期增长为17.0万人),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月度增幅,美国仍有超过125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失业率为8.1%。专家预计,美国还需要3年时间,才能将失业率降到6%,即恢复就业正常的状态。再加之欧债危机的潜在风险冲击,美国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数据说明,美国经济正在温和回升,但“回升的火力仍不够”。
(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2012年一季度受益于经济平稳增长和欧债危机风险的释放,美国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出现一定的繁荣景象,但是进入2012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股市持续下跌。专家预计,美国股市将保持低迷,利率倾向于保持低位不变,流动性方面仍较为充足,美元价格回升,通货膨胀保持平稳。
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一般认为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需要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失业率上升,二是通胀下降。当时的情况是,失业率下降,通胀也在下降。从政治角度来看,2012年4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表现不佳,令民众对疲弱的劳动力市场的担忧重新升温,在大选年期间,奥巴马通过宽松措施短期内降低失业率来赢得选票。
从美联储内部来看,当时对启动量化宽松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仍比较脆弱,只要通胀率不超过2%就要重启;二是认为只有经济复苏动力出现严重消退才会启动;第三种观点认为长期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极大的风险,对重启量化宽松重持审慎态度。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根据新方案,美联储每月将在二级市场购买4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美国失业率降至7%以下。另外,美联储还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到0.25%超低区间的时限从之前的2014年年底延长到至少2015年年中,并将旨在压低长期利率的“扭转操作”延续至2012年年底。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一)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改善信贷市场环境,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声明将在未来的6个月内购买长期国债,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这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简称QE1)。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再次宣布,在未来的8个月内购买总额高达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并将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为0-0.25%。这就宣告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2)正式开启。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在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向市场大量输入流动性。这种极端的货币政策将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与贸易赤字压力转嫁至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推高中国经济运行成本,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世界主要商品定价均以美元为基准,而QE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资金,很大一部分通过进入黄金、原油、粮食和其他重要工业原料的期货交易来实现套利,由此大幅推高了大宗商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自QE1推出后的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一年之间,纽约证券交易所各期货指数中,黄金上涨32.04%,原油上涨22.95%,大豆上涨41.40%,玉米上涨86.17%,银上涨了159.8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带给初级产品主要进口国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以高额的成本负担。由于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本身有限,成本的大幅增加严重加剧了制造业企业的生存难度,而更为严峻的影响则作用在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型企业上。
其次,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高涨。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类商品在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会直接推动国内CPI指数的上升。就在QE2推出的当月,中国CPI同比上涨5.1%,2011年7月的CPI增幅更是一度高达6.5%。
第三,外汇储备损失风险高涨。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反映美元汇率综合变动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在2008年末为101.02点,而在QE1实施后,到2010年10月,这一指数已经跌至81.95点,下降了近20点。2010年7月至10月底,南非、土耳其、韩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分别升值约9.7%、9.7%、8.7%、5.8%、2.5%和2%。正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并强化了美元下行的态势。在这一态势下,中国国债损失巨大。根据2011年4月美国财政部等机构联合的《外国持有美国债券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1.16万亿美元,占外汇总储备的40.74%。而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持续升值近8%,造成直接外汇储备损失1300多亿美元。
(二)QE3实施影响分析
第一,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重新展开升势,加工制造型企业生存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加重了中国初级产品进口企业的成本负担。由于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本身有限,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业生存难度不断增大,尤其是对艰难渡过金融危机与两轮量化宽松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而言,QE3有可能意味着更为沉重的打击,甚至是灭顶之灾。
第二,CPI上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带来政策的多重影响,中国也将重新审视自身的货币政策,在QE3的作用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来很可能会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而进一步宽松,刚刚缓解的国内高通胀压力将重新显现。
第三,美元价格升势将被逆转,很有可能再创新低,中国外汇储备损失风险再次高涨。据统计截止2012年3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万亿美元,假如在QE3中美元再次贬值10%,按照换算公式,中国直接外汇储备损失将达1600多亿美元。
第四,热钱流入扰乱中国金融、经济秩序。美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资金将再次大规模流入中国,导致金融资产泡沫增大,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造成相当程度的冲击。大量热钱还将流入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廉价美元大量购买中国优质资产,将会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带来本质性伤害。
综合来看,QE3实行,中国经济再次受到流动性泛滥的冲击,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局面下,有可能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境地。
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策略分析
综上所述,针对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姿态予以应对,本文认为,至少应该在加快外贸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储备投资多元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人民币盯住美元措施等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有效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带来的冲击,由此确保中国经济的持久、平稳发展。
(一)加快外贸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压力之下,加工制造行业出口竞争力正遭遇严峻考验。为了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未来应该将加工制造环节逐步内迁,只将设计、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沿海。在产品上,不再以“价廉”作为主要诉求,而转以“物美”为发展方向,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加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层次,力争摆脱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
(二)储备投资多元化
应寻求安全和利润的平衡,一味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战略已经不再可取,对美元未来走势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当前,应当不遗余力地调整资产结构,选择购买海外优质资产,特别是扩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以提升中国资源储备的质量,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目前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不足美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1%,这一点必须引起中国政府与企业的重视。同时,紧盯大宗商品价格,择机进入市场。另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持有美国优质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股票,实现储备与投资的多元化。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量化宽松引起的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但是如果人民币是国际结算货币的话,情况将大为不同,中国贸易盈余将得到保值。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有质的变化虽不现实,但是却在实际上削弱了美元国际公信力。在此机遇下,可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扩大货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稳步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争取人民币区域货币的地位,为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不断努力。
(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
美国量化宽松后,巨量资金便流入中国,干扰中国经济正常运行,这个口子当如何堵住?为遏制热钱流入,必须加强对外汇流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外汇贷款的控制,对热钱的冲击目标、流入渠道和方式进行监测和分析,提高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稳定股票与房地产市场。中国可以考虑实行更为严格的管理手段,从以往的经验判断,严格的管控手段的效果预期要明显好于其他新兴市场。
(五)人民币盯住美元
既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主动推动美元利率汇率走低的廉价美元政策,那么人民币盯住美元就是被动的廉价人民币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还需要坚持。原因在于,若美国以及全球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的阴影,美元不一定会持续走高,而有可能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的情况下,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投资需求下降,这样一来,美元有可能继续贬值。而人民币汇率如果能持续以美元为参照,至少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和资金流波动,有利于保持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1.方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现代经济信息,2011.4
2.李永刚.重视应对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管理,2011.3
3.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财经科学,2011.4
4.李永刚.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高校理论战线,2012.1
6.李永刚.金融危机对中美核心经济关系影响及中国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12.2
7.毛玲玲,祝应喜.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现代商贸工业,2011.9
8.姚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上海金融,2009.7
9.闫瑞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次优选择.西部金融,2009.7
10.张海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爆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将全球各大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卷入其中,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央行不断降息,短期利率近零,美联储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主要购入长期国债和其他方式向经济注入巨大流动性以应急日益崩溃的市场和各大企业,其关键是在于稳定银行体系,这种极端性政策通常是在利率无效时才推出。尽管早在2001年日本首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惨遭败局,在美作出这一决策后,日、英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还是纷纷进入量化宽松,以此谋求金融市场稳定。这是经济危机历史上首次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但此政策很难把控,风险非常大,难免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恶性循环式的共振。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央行降息会引发一系列资产替代,而导致证券收益率下降,而经济衰退时期就多可能出现短期利率近零,由于利率再无法下调,重复操作上述措施就可能失效,或形成瘫痪,陷入流动性陷阱。如今对于凯恩斯的这个理论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是否有流动性陷阱,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变得非常困难,因而量化宽松变成一个有效的措施。然而就其本质而言,量化宽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央行承担经济风险的程度,一旦经济无法复苏,央行承担的风险就很可能爆发,而最终由社会承担;假如经济得到复苏,其逆向操作在使市场正常化的过程中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引发新的恶性循环。
然而在第一次量化宽松过程中各央行背负了大量不良资产之后,经济虽然得到持续复苏,但形势疲弱,近两年来未摆脱短期利率近零状态,而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在接受了这一事实和适应了这种“慢性病”后。奥巴马内阁出于一部分政治因素,提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忽视通胀率和试图减轻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债务对象的还贷压力。
二、二次量化宽松对美国和全球的影响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就业增长迟缓,失业人口数字依然庞大,各种数据均不乐观,奥巴马内阁救援经济力不从心,中期选举失利,因而不难想象二次量化宽松这剂非常规激素被迫打入。新一轮的量化宽松通过将本来近零的基准利率再压零边,以大量买入国债和机构债券等中长期债券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提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不久后,G20(二十国集团会议)便在韩国举行,本次与会中有不少新兴经济体,白宫委托美联储在会上提出此政策,被“G19”联合围攻,各国央行纷纷表示担忧量化宽松既无担保又无助于应对美国以致全球的经济问题,而本,伯南克则声称-、此举是为拯救全球经济(并不只为了标治美国就业问题)。事实上此政策在美国金融投资界也引起很大轰动,美国多位来自各个金融与投资机构的投资家,基金会长,以及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家联名写给伯南克一封关于反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公开信,而伯南克只是在华盛顿邮报上轻描淡写地表示:美联储并不能够独自解决所有危机。从美国方面对量化宽松的反应中可以看到,假如不印刷新货币,大量放债将会引发经济走向通货紧缩的边压中,而美国承诺的可承受的3%通胀率未必就能够使经济的多方面矛盾走向平衡。二次量化宽松不仅使美元再度贬值,还会让美联储地位和美元可信度走上危机边缘,同时界内巨大的争议还将带来偏见和误解,而导致未来经济市场的混乱和扭曲,即使美联储能够利用量化宽松政策解决一时需要,在量化宽松逆向操作中推出正常化政策时极有可能再次进入另一个恶性循环。
美元继续贬值必然伤害出口型经济体的复苏,这些国家尤其是一些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兴经济体为了稳定汇率将被迫跟随美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已作出反应调整日元汇率,而英国方面也表示不应为缓慢的经济增长而担心通胀,暗示英国央行可能再次跟随最化宽松政策,直接注入流动性,而澳大利亚央行则宣布停止加息行动,在这之前他们是最早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国家。
新的问题总会不断出现,美国政府是否能保证实利主义不会引起一个“美元危机”?即使美国政府不担心再通胀问题,声称早巳做好准备并认为通胀率本该再提升,而简单化的分析逻辑(或者单纯是应急措施)必然忽略美国货币基础的结构性变革,尤其是货币乘数下降和新的经济衍生品监管制度的日益严格和变迁,现在为通胀下结论还太早。根据经济学家佛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度发行货币必然是会导致通胀的。
三、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在前段时间已和美国就人民币对美汇率的再次提升大干了一场,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挺住了汇率跟随,却迎来3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可以说被动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无法避免,若不选择跟进,人民币很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意味着上半年与美国的周旋徒劳无功,并且,美国给予的3%通胀压力,中国每承担1%,都会损失数千亿外汇储备。尽管中国货币供应量充足,但假如经济复苏慢于货币增长,将有可能出现虚拟扩张或滞涨,其次量化宽松会带来中国海外资产风险系数的增加。为此中国必须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赤字并降低贸易顺差的方式来应对这个危机,而如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又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避免持续的巨大顺差。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疲软;中国经济政策选择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或其他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量化宽松政策有别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传统货币政策,即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这些以利率为杠杆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使用最早始于日本中央银行。2001年3月,为了解决日本多年以来的经济不景气以及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日本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既是在零利率的基础上,将大量超额资金注入到银行体系里,使长期短期利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以此来刺激经济回暖,对抗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挫,当年12月美国失业率高达7.2%,是十几年来的新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改善信贷市场的环境,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声明将在未来6个月共购买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以及1000亿美元的房地美、房利美债券,此举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后,单从GDP总量来看,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到了2009年第四季度GDP总量就达到14.13万亿美元,基本回升到危机前的增长。但是QE1并没有如预期使得美国经济出现可持续性的增长,虽然失业率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从2009年第二季度直至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6%的高水平徘徊,美国经济仍然面临着深度疲软的国内需求和高居不下的失业率问题,而这也进一步使得美国经济复苏受到阻碍。再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从2010年1月至11月,美国贸易逆差同比扩大20.4%,而贸易逆差状况的加剧将进一步阻碍美国经济的复苏。
在QE1的实施效果未达到美联储预期的背景下,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决定在未来的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时隔仅仅一年多,美联储再次宣布大举收购美国国债,意味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式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美国高失业率问题有了显著的缓和,到了2012年第二季度已降至8.2%。但是8.2%的失业率仍与危机前4.5%的失业率无法相比,而且美国总体贷款规模并没有明显增长。
于是美国又在时隔一年后于2012年9月13日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拟将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支持证券,并将继续维持0-0.25%的央行基准利率至2015年中期;美联储还将继续实施“扭转操作”,使用到期的短期债券收入购买长期债券。第三轮政策与前两轮相比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即此次政策没有说明总购买规模和执行的期限,目标之一直对准了就业市场,直到就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且由于QE3购买的全部是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而不是国债,其目的之二是直接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将高企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下来,以消除经济复苏的障碍。
QE3效果还未显现,美联储再次于2012年12月13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将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还称只要失业率不降至6.5%以下,通胀在1-2年预期内不高于2.5%,联邦基金利率仍将继续维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从实质来看,QE4即是对QE3的一个补充,是为了弥补QE3扭曲操作结束后的450亿美元的经济缺口。
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一轮的实施效果也都不尽人意,因此我们需要来探究一下美国经济疲软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失业是结构性失业,二是消费需求不足。
第一,结构性失业问题。美国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美国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但是美国当前面临的失业是由于多年来实体经济向外转移导致的“去工业化”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从本世纪初至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以中国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企业为了提高其全球竞争力并优化对全球资源的利用,加速了产业外移的步伐。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新兴产业来吸纳在产业外包后被削减的美国工人,结构性失业开始出现。1970年,美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分别占其GDP总量的50%和22.68%,而到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份额分别下降至34%和11.67%。因此美国现阶段需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仅寄希望于量化宽松政策,凭借降低国内利率增加投资,通过使美元贬值而增加美国出口,短期提高就业率等都是应对周期性失业的办法,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存在的转型矛盾。
第二,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缓慢使得美国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复苏。消费支出的复苏乏力以及住房投资的持续低迷造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长期以来,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都在70%左右,在美国经济走势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纵观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占GDP比重与前期相比的变化率,2008年第四季度达到最低值-5.1%,2009年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后的确有回暖的趋势,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恢复至2.5%,初步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随后逐步增加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4.1%,但是进入到2011年以来,个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又出现了上下波动的局面,2011年第二季度跌至1%,随后到2012年第一季度又上升至2.4%,第三季度数据再次下跌至1.6%。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以及他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还有统计数据显示,危机前美国家庭储蓄率大约为2%,危机后的储蓄率曾一度上升至7%,目前在6%上下浮动。因此,消费者信心的走低和高储蓄率决定了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将缺乏动力,因此造成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
一、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而中国又作为美元债券的最大持有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必定对中国经济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作者认为量化宽松系列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上升。QE1和QE2推出之后,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以及美元贬值均导致了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随着危机后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对各类能源以及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增大,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因美元贬值持续走高而传导到中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大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三分之二的物价上涨都是因为国际价格的波动,一旦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增长,中国就要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第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美联储对美元供给的增加,使得人民币逐步升值,而被动的人民币升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2007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从2006年的36%降至2011年的26%,其中由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竞争力减弱为主要原因。
第三,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市场。量化宽松政策会使得美元资产持有者的收益大幅降低,为了避免大量损失,这些美元资产持有者通常会选择进入货币升值的国家进行投资,人民币则受到这些投资者的青睐。他们购买中国的国债,金融债券,股票或者投资房地产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这些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将进而增大美元在国际市场的供给,壮大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和冲击力度,很容易给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造成价格泡沫。一旦日后热钱撤离中国,泡沫破灭,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自2009年3月美国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热钱大规模涌入中国市场,据估计,2009和2010年均各有约1600亿左右美元流入中国,是热钱流入中国规模最大的年份,到了2011年仍有700亿美元热钱流入。热钱的流入将使得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加大,增加我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调控的难度。
第四,外汇储备损失增大。几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致使美元不断贬值,必然会对以美元资产为储备资产的国家带来损失,而中国又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债权方,因此中国外汇储备大大缩水。再加上除了持有美国国债,中国还持有日本、英国等国国债,而这些国家也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因此中国投资还遭受间接损失。
二、量化宽松政策下中国的政策选择
第一,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内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对外贸易作为主要的创汇模式,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在高位。这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为我国经济大幅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这种被动的发展模式的弊端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这种弊端日益凸显,一旦外部需求大幅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就会出现动力不足,从而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因此,我国应吸取经验教训,加快调整经济需求结构,形成以内需为主导并积极利用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内需的大幅扩大以及贸易顺差的逐步减少不但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且有助于缓解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为健康。
第二,放松外汇管制,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在大规模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如果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允许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外汇储备就不会过快积累,从而资本过度流入对经济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能够有效得到控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QE3和QE4推出带来的全球贸易变化和资本大幅流动将继续冲击我国经济的稳定。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论,稳定的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在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必须要适度放松外汇管制。
第三,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从2011年下半年的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迹象,但是相比于2008年来说,经济形势并没有在较短时间内急速恶化,而是缓慢的下降,总体而言社会秩序仍然比较稳定,失业问题并不严重,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深远,因此现阶段无需采取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应该进一步保持“稳增长”,尤其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要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通货膨胀问题重新出现。
参考文献:
[1]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
[2]张礼卿.量化宽松II冲击和中国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1(1).
[3]李永刚.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