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安全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作者:王军瑞工作单位:横山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横山县流域坝系建设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经过多年运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着流域坝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1)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布局不合理。过去淤地坝建设均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情况,随意而建,工程技术人员未深入实地勘测,而只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目估,按沟道长度或控制面积等分布置坝的数量,进行规划,使得淤地坝建设与实际地形相差较大。特别是在布置时,大、中、小坝比例偏低,布置了较多的中小坝,控制性的骨干工程少,使得坝系安全受到严重影响。(2)部分淤地坝工程管理不规范。由于投资建设主体杂乱,使得有的坝体没有按《淤地坝管理办法》实施,而是采用议标制由村委或个人借用资质来承包施工。因为不是专业的施工技术队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差,坝体土方碾压不到位,夯体不实,坝体干容重低。建成蓄水后出现淘刷坝坡、渗漏严重,干旱月份无法保障下游正常灌溉用水,群众意见很大。有的小坝甚至是“豆腐渣”工程,一场洪水就被冲垮,劳民伤财。(3)设计标准低,设施不配套。部分坝体未按设计规范执行,设计标准偏低,库容小,未设溢洪道,致使洪水漫顶垮坝。尤其是中小坝“一大件”的工程较多,坝体、放水和泄水三大件齐全的工程较少,每到汛期,这些坝险情时有发生。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淤地坝2350座,其中三大件齐全的坝268座,占总数的11.4%。(4)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重建设,轻管护,破坏严重,病险率高。全县有近40%的淤地坝产权不明晰,有人受益,无人管理。部分淤地坝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有的坝逐年损毁。同时,流域坝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工程的维修加固也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国家投资少,地方能力小,无法配套,往往因为一座淤地坝的除险加固群众跑来跑去,各级领导批来批去,最后还是无资金维修加固,一座座淤地坝被洪水冲毁。
(1)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淤地坝工程建设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目前,在招投标方式上,由建设单位组织,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采用公开或邀请招标的,也有缺乏严格程序找几家施工单位协商进行“议标”的。由于坝系单项工程概算投资少、工程规模小、施工环境差,技术含量低且每座坝为一个投标段等因素的制约,大型施工企业不可能投标,小型施工企业由于没有相应水利资质,不具备投标资格。因此,个人借用资质现象比较普遍。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的规范化,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效益不能持久发挥,降低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建议建设单位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县实际情况,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按照年度批复工程或集中连片、“大、中、小捆绑”的原则划分标段,避免骨干坝投资大争着干、中小型淤地坝投资小无人问的现象,真正让施工能力较强、资产比较雄厚、具有较高信誉的水土保持施工企业中标施工,以保证坝系工程的建设质量。(2)建补并重,加大投入。由于大多数淤地坝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多处于病险状态,除险加固投资较大,而仅依靠当地群众自筹资金进行维修加固,很难实现,也力不从心。据2011年全县淤地坝安全普查统计,相当数量的坝超过使用寿命,2350座淤地坝中82%超过设计淤积年限,丧失了抗御洪水的能力,成为险坝。仅坝体、泄洪或输沙设施损坏的有1177座,占50%,而且逐年增加。228座大型淤地坝中有86%的存在病险问题,1017座小坝更是问题突出,每遇暴雨,水毁十分严重。在整个淤地坝中,只有坝体,没有排洪输水设施的“闷葫芦”坝就占总数的64.5%。建议县政府设立病险坝维修加固专项资金,从财政上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病险坝逐步进行除险,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建设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推进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大争取省市资金的力度和市场引入制,通过多方筹措,确保病险淤地坝得到加固。(3)改革产权,加强管护。建国五十多年来,横山县人民建设了2000多座淤地坝,打坝的热情长盛不衰。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体制变化,绝大多数坝由数家耕种,责、权不明,有人耕种,无人管护。以至一遇险情,劳力物资不能及时到位,受益多年的淤地坝,一次暴雨付之东流,甚至一条流域内的几座坝,从上游到下游连锁垮坝,给当地群众造成惨重损失。为了落实淤地坝建设管理责任,结合实际,建议采取以下两种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一是承包租赁型。根据淤地坝规模,通过农民单户、联户或非农人员对工程进行承包、租赁经营,实行自行管护,自主经营,自我受益。不仅落实了坝系管护责任,而且解决了坝系维修加固资金,通过承包费,实现坝系建设滚动发展。二是拍卖型。主要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竞标,将工程的使用权拍卖给农户或者非农人员,由其进行自主开发经营。这样才能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使淤地坝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独特的水保作用。(4)注重效益,统筹规划。如何形成流域坝系建设“政府主导、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关键在于根据实地情况,要合理布局规划,突出流域坝系建设的整体效益。横山县尤其是南部丘陵沟壑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把村庄和土地分割成沟岔、山梁,形成千沟万壑,交通十分不便。因此,在坝系规划建设中,要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实行大规划、科学规划和统一规划,要大、中、小坝统筹兼顾、配套完善。规划中要突出淤地坝拦泥减沙效益、增产效益、防洪目的和综合功能,确保通过沟道建坝,力争形成一坝一桥的治理模式,便利群众的出行与物资交流,从而推动全县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
流域坝系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水保工作,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完善以适合本地域的水保淤地坝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时要加强管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横山县林草上山、粮食下川,封禁治理、舍饲养羊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为淤地坝的安全运行、治理水土流失、减轻黄河泥沙压力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农民种上高产稳产的坝地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陕西水利.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相关指标规定,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为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以及水源保证。根据调查,该县还存在有129个行政村的饮水存在安全问题,占到了该县农村人口的80%左右。该县存在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恶劣,用水不方便。该县处于高海拔地区,海拔最高可以达到1681m以上,其中石山区面积占到该县总面积的32%,而土山区区面积占到了68%,这样的地理条件造成了该县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恶劣,同时用水也很困难,用水不方便的人占到了该县总人口的61%。
(2)地表水质受到污染。该县的地表水受到的污染主要有两大方面,分别为点污染和面污染。点污染主要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而面污染主要是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所造成的。改县61%的人饮用水不合格。
(3)地下水质不达标,面临枯竭。地表水的污染引起地下水的不达标,矿场资源开采过度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地下水即将枯竭。该县30%的人口饮用水不充足。
(4)安全饮水保证率低。该县地势高,居民区分散,同时泉水较少,因此很难实现集中供水,该县有20%的人口安全饮水保证率低。
2.制约农村因素安全建设的原因
2.1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是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应由公共财政在主导地位,但是在我国公共财力较为紧缺,这严重影响到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1)我国公共财力拨款减少,且分布广泛。我国实行财政分税制后,间接的影响到了财政对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地方财政投资分布的行业较多,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资金就更加缺乏了。(2)公共财政对水利工程的投入波动较大。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为稳健财政政策,这导致了对于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出现波动,比往年的有所减少,资金的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资金的减少。(3)决策者的因素。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的各个设施的供给情况受到了决策者的影响,与实际用水中的需求不能相符。
2.2农村民生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民和农业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时由于其教育程度低,造成经济增长缓慢,收入偏低,因此对于农业安全饮水建设都缺少投资意愿。
(1)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对于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缺少重视,该县大多数人都为初中以下学历,这些人对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缺少相应的意愿。
(2)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在农村收入高者对于安全饮水建设有一定的意愿和经济基础,而低收入者,则较多缺少安全因素建设的意愿,同时缺乏相应的经济能力。
(3)产业不同。在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往往经济水平较高,对于饮水安全建设的投资偏好大,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大部分经济水平下,没有能力投资安全饮水建设。
(4)区位差异。在该县处于坝区的农户收入水平较高,对于饮水安全建设的投资偏好大,而位于山区的农户收入低,没有能力投资安全饮水建设。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问题的措施
3.1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农村水利改革应从长远目标出发,打好基础,解决各种难题,实现长期发展,最终建立完善的农村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1)建立完善的水权、产权制度。建立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体系,做好各行业用水量的控制,合理对水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做好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各行政区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和调度。
(3)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水利工程的融资投入,做好合理可行资金投入方案,并鼓励公共力量参与水利建设。
(4)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3.2拓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来源
(1)公共财力应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并落实长效机制,公平公正的进行资金投入。
(2)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协调统一,充分进行沟通协商,合理的进行投资分配,建立补偿机制。
(3)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水利设备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
(4)促进各个资金投入渠道的建立,合理引导各方资金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建设。
(5)建立投资利益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私人资本在农村安全因素建设中的作用。
3.3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培养民生能力
(1)对于位于生活环境恶劣的居民,督促他们进行搬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2)充分发扬水务创新精神,借鉴其他地区的水利建设新方法。
(3)督促各个水户协会做好各自的管理和发展工作,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的整体管理。
(4)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档案,完善相关的建设资料。
(5)加强公共社会力量参与于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同时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实现民生能力和个人素质水平的发展。
(6)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的财政收入。建立长期有效的增收途径。
3.4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教育农民尽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于进行无害化生产的农民予以经济补偿,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执行,提高植树绿化面积,最终改善土地涵水能力。
(3)对有机废物进行可循环利用,建设沼气池,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4)对于农村中产生的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统一的堆放和处理,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4.结语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这给工程承办单位和安全监管部门带来了重大的责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增加,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如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应主要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安全风险着手。
一、建筑企业安全概论
(一)、具有社会性
人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对人的尊重与价值的文化,因而,他是人与人根据一定的规律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产物。安全问题渗透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也包括平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伴随员工生活的所有空间,体现在工作环境的各个领域。
(二)、以人为本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是以员工的安全文化为素质基础,以人为管理重心,以保护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为服务宗旨;
(三)、具有超前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重点在于防范,防患于未然,注重采用控制论、风险论与安全目标论,控制事故发生率,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具有独特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根据企业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安全文化。不同企业之间的安全文化也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性。
(五)、具有目的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与意识,实现员工安全生产生活,同时保护企业经济不受损失,对国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建设进行有力的保护。
三、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一)、增强了对建筑安全施工的行业管理
法律的设立和执行是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筑行业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国家已经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多部法律,有效地抑制了事故的频繁发生,近年颁布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已经对在全国建立系统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决定做了明文规定,这意味我国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建立了建筑安全施工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行业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格外重要,我国在2012年11月一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对企业在安全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整治施工过程不规范因素、以及群众对建筑安全监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逐步完善了安全检查机制
安全检查是对法律设定的实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能有效减少施工违规,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通过对施工工地的突击检查、不定期检查,坚决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对维护我国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四、建筑企业安全建设策略
建筑企业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机器等客观因素,可能发生事故与伤害。这中间不含人为因素而引发的物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是指人为操作违备了物的本质安全,而埋下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建设包括物的安全建设与人的安全建设。
(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起点
提高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所有人都树立了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自觉地去维护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实施培养,不仅限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作业人员,还包括工程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清楚地意识到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在工程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建设作为工程各项作业的目标。施工单位一方面应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准则,健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明确到个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二)、施工安全措施的改善
要加强安全施工的管控,谁出问题谁负责,严格落实安全施工的责任制,设立由技术人员组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在编制施工计划时,要根据建筑施工法规和大量现场勘测资料及技术条件制定施工计划,并根据施工计划严格进行施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安全警示牌,给施工人员传递安全提示,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定期对施工设置进行检查,防止设备在施工中出现意外。施工现场会设置临时建筑物,因为在结构上和标准上要求不高,要经常对临时建筑物进行安全排查,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员的安全。及时给施工人员发放安全防护设备,并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建筑施工企业物质安全建设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投入安全,是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质安全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工程设备的安全建设
建筑施工生产过程多是高空,露天以及交叉作业,工程机械众多,同时设备又具有流动性,由机械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很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在设备采购与租赁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工程机械设备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特殊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保障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维修,排除安全隐患;对陈旧设备及时更新,确保使用性能。
2、施工环境的安全建设
施工环境安全建设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之需要,创造安全的人工环境,需要企业确保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包括:施工现场的围墙建设、工程标识牌的配备、原材料的安全堆放、现场场地与道路设施、粉尘控制、噪音控制、对现场卫生的改善等。环境安全会对工人情绪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加强环境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建筑安全防护建设
建筑工程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安全防护工作,要从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安全的防护设备着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是对机械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效补充,在安全防护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要求安装安全网,防止人与物的坠落。其次,加强塔吊、起重机机等物料运送机器的安全运行。最后,加强楼梯口、通道口、电梯口、预留洞口以及临边位置的防护建设。这些地方在建筑工程中危险系数最高的部分,不加强防护,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五)、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行为建设
引发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员工缺乏安全知识与意识,缺乏安全行为习惯。发生安全故事的主要因素,是不安全为的人与物,然而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大多也是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如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这是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安全行为建设必须得端正态度,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决定其行为方向,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与态度相辅相承,态度与行为互相影响,必须保持一致性。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建设;思考
1引言
网络安全,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不仅包括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硬件、软件环境安全,也包括网络传输的资源、数据等信息安全[1]。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公民,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在网络安全建设及教育方面更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面对信息泄露等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如何保障高校网络安全建设的稳步推进,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2网络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网络安全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络安全专业人员不足目前高校已基本上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有成千上万的网络计算机,但与之配套的网络安全管理员却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职的网络安全管理员[2]。而且大部分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安全责任意识单薄,专业素养不够高,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及其技能都存在严重不足。(2)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高校网络的使用主体为本校师生,群体庞大,且大部分高校未开展系统、全面、全覆盖的网络安全主题教育,导致用户群体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时对病毒防护、密码保护、漏洞修复等基础网络安全操作无意识,使得计算机很容易被入侵而造成数据及资源丢失[3]。一些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由于猎奇心理及感情用事,可能会采用一些诸如“翻墙”等威胁高校网络安全的行为或者网络暴力等激进行为。(3)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截止到目前,很多高校尚未认识到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领导重视不够,未形成专门的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购买各类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无应急预案等;技术防护手段不足,缺少各类必须的技术防护手段;网络安全人员不足,未设置网络安全技术专岗等。这些都是当前高校网络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3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建设的对策
3.1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高校网络安全建设应以人员组织为基础,以管理制度为依据,以技术防护为手段,三管齐下,切实保障好高校的网络及信息安全。
3.1.1人员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建立起管理决策层、组织协调层、落实执行层的三层架构人员组织体系。管理决策层统一领导网络安全工作,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发展规划,决策网络安全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等。组织协调层统一协调学校网络安全建设工作,负责网络安全及运行保障项目的建设、改造、升级、维护等方面,负责制度与人员队伍建设等。落实执行层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地执行。
3.1.2管理规范体系规范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和严谨的管理方式。完善的管理规范体系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法律基础,是通过建立标准规范来约束用户行为的制度。其实现的过程就是规范管理的过程。管理规范体系包括网络安全责任制、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应急响应机制、网络安全通报制度等方面的内容。(1)网络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主体,各部门应有专人专岗负责网络安全具体工作,细化网络安全各关键岗位安全管理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形成网络安全工作长效机制。(2)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系统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网站、微信、微博和移动应用管理、电子邮件管理、交互式栏目管理等的管理规范,使所有的网络安全活动都有规范可依,有制度约束。(3)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权限、落实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至少一年两次开展网络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网络安全事故现场环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网络安全通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全面、细致地排查安全隐患,并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如通过《网络安全简报》、《信息化简报》等手段,通报各业务系统漏洞扫描、数据备份、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等各项安全指标,督促相关部门做好网络安全责任落实。
3.1.3技术防护体系网络安全及运行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系统的过程要素、组织结构和结构功能进行分析,主要分为预警层次、检测层次、保护层次、响应层次四个层级。预警层次主要是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和预警问题。检测层次主要是发现服务器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配置问题、应用系统安全漏洞,形成完整的安全风险报告,帮助安全人员查漏补缺,防范风险于未然[4]。保护层次是对网络运行的实时保护,包括拒绝服务、入侵检测、流量分析、数据防泄露等。响应层次是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的响应,包括数据库审计、安全监管、安全服务等。
3.2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维护高校网络安全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维护网络安全不仅需要学校的防护体系,更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网络安全这道防线才能筑得牢固。因此,在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更要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知识讲座和学术交流,使全校师生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并有效提升各类网络安全事件的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结束语
高校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数据庞大、层次复杂、多点防御的工程,涉及到人员组织体系、管理规范体系、技术防护体系等多个层面。其建设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全局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才能实现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5]。
参考文献
[1]王乔平.浅谈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信息系统工程,2019(07):78
[2]李佳霖.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通讯世界,2019,26(05):17-18
[3]文理卓,李东宸,郑宪,董石.浅析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及对策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4):153-154
[4]梁艺军.高校Web网站安全防护策略.中国教育网络,2015(02):57-58
关键词:地市烟草;网络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2
烟草行业自1985年有了第一台计算机以来,经过20多年行业信息化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涵盖行业各个方面工作的完备的信息网络,为行业工作的便捷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助力,为“卷烟上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经验的缺乏及技术的限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远见性及科学性,能与行业整体业务发展战略紧密融合的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战略,导致多年来行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工作缺乏统一的导向和组织,虽然各省烟草公司都制定并出台了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管理规范,指导各地市的信息网络建设,但因为制度出台时间较短,及网络改造需要流程与时间,可以说目前各地市网络安全建设水平仍不够理想,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困难与矛盾开始逐渐凸显。
一、地市烟草公司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现状
地市烟草信息网络是构成全省烟草信息网络的个体,因此地市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水平便直接关系全省信息网络建设水平,是构成全省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一环,就像构成木桶的一板,依据管理学上“木桶效应”的短板理论,木桶的盛水量由构成木桶的最短的一板决定,当有一个地市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水平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就将大大拉低全省烟草信息网络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可以说全省烟草的信息网路安全建设必将是环环相扣的,一环均不得松懈,一环均不得落后。
地市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关系到全行业主干的网络的安全与稳定,而信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系统的脆弱性、开放性和易受攻击性,决定了信息网络安全威胁的客观存在。当行业人员在享受着信息网络给日常办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形势日益严峻。结合地市烟草实际情况分析总结(某地市烟草信息网络安全结构图如下),以及笔者日常的实际工作体会,主要可以总结出当前地市烟草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还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将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理解为单纯的安全设备采购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网络安全建设投入,一种简单的理念容易令一些行业信息化工作从业者产生误解,即所谓的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就是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只要网络安全设备采购部署到位,信息网络安全便高枕无忧,从一定角度来说,这种观点并没有错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先进强大的网络安全设备层出不穷,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也使得设备使用与配置变得不再困难,对信息网络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各地市烟草公司也在逐年增加着安全设备的采购数量,网络安全随着安全设备的增加看起来已经不再是问题。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仍然会发现,地市烟草在重视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的时却较为忽视对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的前期规划,导致亟需网络设备没有得到采购,或者采购的安全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重复投资及资产浪费的局面,同时设备上线实施后期的运行维护及更新升级,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为的懈怠与忽视,都导致购买的安全设备没有起到最大的作用。
(二)信网络安全建设偏重技术钻研,忽略日常管理
信息网络安全不能完全依赖技术手段来解决,更多的需要从信息安全日常管理上入手,毕竟信息网络的使用者是人,只有对人的管理到位,才能保证在技术手段搭建的网络安全保障平台下不出现人为操作引发的漏洞。当前地市信息化工作从业者在对信息安全技术钻研方面投以了很大的热情,但对信息网络安全日常管理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或者说掌控能力还不够,虽然制定并颁布了涵盖网络安全各方面的信息化制度,但相关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很多制度名存实亡,而行业各级员工良好信息网络安全使用习惯始终没有得到养成,信息安全问责机制得不到很好实施,同时而信息中心作为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受限于部门职能及自身管理水平所限,导致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管理能力低下。而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不力的情况下,致使再强大的技术防护都无法避免管理缺失形成的隐患。
(三)信息网络安全建设重视对外防护,忽视对内防护
当前网络安全建设更多的针对外来攻击的防护,而忽视对内的安全防护,更多的是在网络边界搭设安全设备抵御从外部而来的非法入侵及非法访问,而针对内部终端用户的审计及跟踪则较为缺失。根据统计结果标明,99.9%的网络安全事件来源于网络内部,而只有0.1%安全事件来自于外部,绝大多网络安全事件来自于以内部客户端为跳板进行的网络攻击。当企业内部存在有恶意的攻击者,他们就能较好的规避防火墙等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并把安全策略转向对于他们有利的一面,对内部网络进行攻击。同时外部的黑客,也能通过木马,能让内部用户运行他们指定的程序,操纵主机,窃取数据,这些都源于当前的信息网络建设对来自网络内部攻击防护较为薄弱,同时对内部网络准入控制把控力度做得较为不足,虽部署有桌面终端管理系统,但在相应策略部署上,没有及时到位,而该系统特殊的技术阻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容易导致其阻断率无法达到100%。
(四)网络安全建设应急机制不健全
目前地市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更多的是重视的日常安全巡检等日常检查工作,但是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则较为欠缺,地市网络安全建设应急机制建立不健全,缺乏相应网络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演练,对突况的应变不熟练,导致出现突发的网络安全事故时则会变得手忙脚乱,无法很好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异常,促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同时没有良好的容灾备份机制,一旦信息安全事故发生,是否能快速有效的恢复关键数据成为疑问。
二、针对当前网络安全建设现状的一些建议
针对当前地市烟草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分析总结,参照最新的技术规范及管理理念,以及上级的制度规定,我们试提出以下几条改进建议,以达到全面提升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实用性、科学性、全面性、稳定性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的前期规划及合理配置实用
网络安全设备的采购应加强前期规划及需求分析工作,不能无目的,无原则的一味追求高新设备,当前的现状是各地市对网络安全的设备采购均存在着档次及匹配性问题,存在过大及追高的弊病,形成投资浪费,同时由于项目管控能力较弱,前期规划不足,购置的设备在配置实施后等不到很好的使用,或起不到原先预想的效果。因此要加强项目前期规划,做好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对网络安全设备应起到的效果及采购设备级别有准确的预估,加强采购项目的整体实施管控,并重点关注设备采购后的实施上线工作,做好安全策略的制定和部署,要充分利用设备、活用设备,充分达到应起的效用,在设备正式上线运行后,要做好安全防护策略的及时更新与修订,作好安全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保证安全设备始终发挥作用,而不是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闲置不管。通过对购置网络安全设备活用、善用,提升资产投资价值,搭建坚固稳妥信息网络安全环境,促进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实用性。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日常管理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应以培养员工的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为工作重点。所谓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到位,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也将事半功倍。一味单纯的依靠技术进行网络安全防护,而管理上存在漏洞,再强大的技术也将一无所用。好的技术,加上完善严密的管理,才能确保信息网络安全、坚固、稳妥。因此要注重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对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和信息安全专用产品实行强制认证。同时在加强对员工日常信息安全理念培训的同时,要与接入网内的计算机终端使用者签订信息安全责任状,树立“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信息安全理念,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员工不敢轻易触碰信息安全底限,养成良好信息网路安全使用习惯。通过建立全面多级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增进信息网络建设的科学性。
(三)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对内防护工作
地市公司目前均在互联网出口及边界架设了硬件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但由于防火墙的特殊技术架构,其对内部通过防火墙外部的数据是不进行检测的,这就导致黑客可以利用内网主机上的后门程序,建立隐蔽信道,攻破防火墙,因此其在抵御外部攻击上起到较好作用,但面对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就显得束手无策,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的内部防护工作,而加强对客户端的上网行为审计及网络准入控制,就成了加强信息网络内部安全建设的必然选择。客户端接入网络的同时,通过对其安全状况及授权情况进行检测,只有安全状况符合要求,得到合理授权的客户端才能正常接入办公网络。应在互联网出口处,防火墙之前,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对客户端出互联网的数据进行检测及筛选,降低客户端进行危险的互联网访问,感染病毒,遭受攻击的分险。通过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内部防护,提升信息网络安全的全面性。
(四)加强信息网路安全建设应急机制建设及演练
要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增强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每年应进行定期仿真度高的应急方案演练,模拟网络安全事故发生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演习。在方案演练前,要做好演练前期的方案策划,演练过程的完全记录,演练过后的总结分析工作。并以此来不断改进现有的应急预案。同时应做好容灾备份工作,进行关键网络设备的冗余配置及重要数据库的备份工作,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能够及时进行网络及数据恢复工作,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过多的影响正常办公业务的开展,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烟草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专卖体制下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垄断经营”,处于一种行政限产型的垄断状态。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特殊体制带来的缺陷,高效的开展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地市信息网络安络,作为全省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决定了全省信息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重视信息网络安全建设,重视当前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周密的实施,去逐渐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才能确保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稳定性与实用性,确保日常信息网络的平稳运转,为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定强大的信息化助力!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烟草公司.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管理规范[Z].2012.
[2]卢昱,王宇.信息网络安全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交通不便
现阶段,安全饮水工程在我国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地形复杂,交通设施不足,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大型设备及施工车辆等无法及时送达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需利用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来代替大型设备进行施工,导致人工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资源利用率与施工进度不匹配,从而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难度,延长了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周期。
1.2管理不规范
尽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意识到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经验,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将相对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导致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建设意识,且在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使得工程建设不具有科学性,并且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降低了工程建设效率。此外,在工程建设期间,工作人员对水质检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检测水源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导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只是流于形式。
1.3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
虽然农村地区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但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或是仅以小型建筑的标准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工程建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不规范的现象。同时,由于工程所在地相对偏远,缺少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施工队伍的能力相对有限,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无法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1]。
2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2.1完善安全建设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首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规范施工流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首先,要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发生意外情况时负责人要及时上报,尽可能减小不必要的损失;其次,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专业的建议,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再次,细节决定成败,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从而提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
2.2完善工程建设方案
我国的土地面积大,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质地貌,不同地区的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存在明显的差异,现阶段我国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是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含量进行分区管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集中供水模式,在地下水集中的地区以某个区域为中心进行供水,以确保邻近村庄的用水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二是联村供水模式,通常应用于水质更好、水源更丰富的地区,需要利用自动化供水装置促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工程管理工作相对集中、更具科学性。
2.3加强材料及设备管理
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不管是施工效率还是施工安全都与施工设备息息相关,所以要对施工设备进行适当的优化,并对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使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布置施工设备时严格按照科学性原则选择最佳的安放位置(通风、便于清理和检修)[1]。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材料,采购人员在选购材料时要对材料的质量及价格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及经济效益[2]。
1.蓄滞洪区概况及特点
大陆泽东以滏阳河右堤为界,南侧和西侧以地面高程控制,北在邢家湾处以一狭窄断面和宁晋泊相连。宁晋泊北以北围堤(洨河左堤下段)为界,东以东围堤(老漳河左堤)为界,西以地面高程控制,南在邢家湾处与大陆泽相连。总面积2041km2,涉及邢台市8县1区838个村庄。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具有面积大、容积大、涉及范围广、启用标准低、滞洪时间长、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达,洪水峰高量大、难以预见等特点。现状启用标准不足5年一遇,滞洪时间却长达2个月。区内不仅村庄密集,巨鹿县城和大曹庄管理区也位于其中。地区生产总值132.6亿元,国有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总值3.8亿元,个体企业固定资产128.5亿元,居民财产28.5亿元。
2.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存在问题
为减小滞洪损失,自1989年以来,国家陆续投资进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但受投资限制,安全建设存在数量少、标准低问题,难以满足防洪避险需要。截至2012年,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共建有避水房9.0万m2,避水楼2.4万m2,避水台48.3万m2,撤退路长310.5km,可解决33.6万人避险,尚有近100万人缺乏避险措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不仅要能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应尽可能的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但现有避险措施中,防洪台占52%,避水房、避水楼占28%,撤退路占20%,全部为临时避险措施,均需二次转移,显然不能满足避险需求。
3.大陆泽、宁晋泊安全建设措施分析
蓄滞洪区内常见的避险措施大致可以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临时性避水设施,包括避水房(楼)、防洪台。避水房、防洪台能够适应淹没水深3.0m以下的所有区域,避水楼能够适应4.5m以下的淹没区域,适应域广,工程易实施,对群众临时救生、保护家庭财产行之有效,但建设投资较大,使用年限较短,最长不超过30~50年,且不能彻底解决安全避洪问题,蓄滞洪水时间长的需要二次转移,群众生活受干扰较大。故临时避险措施适用于启用标准较高,洪水预见期长的滞洪区。第二类长期避险措施,包括安全区、高村基、迁移。安全区和高村基均适用于淹没水深小于3.0m的区域,高村基优点是便于管理,可由居民自行维护,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缺点是建设周期长,实施难度大。安全区与高村基比较,人均工程量小、投资省、面积大,区内可建设比较完善公共设施,有发展工副业的空间,滞洪损失最小,对居民影响也较小,但围堤本身及口门、排水等附属设施管理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村落分散的适合建高村基,人口和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适合建安全区。迁移可从根本上解决蓄滞洪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措施。在人多地少,容纳移民的环境容量有限时,也可采取“单退”方式,即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区,农民在原有土地继续耕种,“单退”居住地与耕地不宜太远,其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第三类措施为辅助措施,即撤退路,为蓄滞洪区内居民撤退和财产转移而修建的道路,一般为蓄滞洪区内村庄与县乡级公路及交通干线的连接道路。因撤退路有利于日常交通和发展区内经济,可平汛结合,在蓄滞洪区普遍受到欢迎。大陆泽、宁晋泊面积大,各分区启用标准、淹没水深不同,洪水预见期长短也有差别,故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避险方式。大陆泽和小宁晋泊,启用标准不足5年一遇,撤退转移时间短,宜选择长期避险措施。淹没水深小于3.0m区域,多为分散居住的农村,宜选用高村基避险。高村基建设方面国家可以只资助筑基,引导群众上基建房。建房是群众自己的事情,国家没有必要大包大揽,管理方面部分村基建起以后可以廉价售给农户,以廉价代替补贴,逐一腾出的旧房基,村里收回统一规划加高后再安排利用,建设步伐要与村民房屋更新速度相匹配,不能急于求成,国家只引导、不强求,只资助、不包办,要有相关政策和制度,旧房基不够高度不许翻盖新房。淹没水深大于3.0m区域,宜选择安全区或迁移。大曹庄管理区人口相对集中、社会经济较发达,具备较高管理能力,宜选择安全区。其余居住较为分散的村庄,应尽可能迁至安全区或区外。小南海和老小漳河区间位于第二、第三分区,启用标准20~30年一遇,启用至分洪时间约5~7天,可选用临时避险措施。根据淹没水深,选择避水房或避水楼,并辅以撤退路。在社会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巨鹿县城,可采取安全区。
作者:马立辉 张静静 柴树松 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沧州水利工程处
关键词:配电工程;安全管理费;经验;教训;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而各种电力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得到进一步增加,对电力建设企业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实践论证,对于日益增多的配电工程,无论是从企业的自身利益出发,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出发,加强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必不可少,而加强安全管理犹为重要。因为,配电网络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整个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进行有效输送和分配的基础,而各个地区、各个建设部门对于配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因为加强质量要求、加大质管力度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安全建设管理,每年居高不下的安全事故便是很好的证明。所以,为促进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发展,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对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进行分析,力求为电力企业配电工程的安全建设创造一定的理论条件。
1配电工程安全管理
随着人本意识的加强,人们的安全工作意识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有力地促进了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建设,但是很多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些以前一直存在的造成工程安全管理隐患的问题至今仍在新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利的影响。而如今配电建设项目因为具有工程量大、建造时间长且人员参与众多等因素,使工程的安全管理极易在已有的问题上增添新的问题。
为了预防配电工程建造过程中各种不必要安全问题的出现,更为了能在出现安全问题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一定要从各项工作点上着手,以点带面,从而使整个工作网的安全质量得以有效地提高。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主要可分为人身安全管理和工程安全管理:人身安全管理集中于对参与工程建设的人的安全管理,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管理部门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
加大设备投入,为工程建设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工程安全管理涉及的面则比较广,不仅涉及到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设计与施工,还涉及到工程建造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安全运用,因为一项工序的不到位,或是不合格,都会给整个电力工程留下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或人身损失[1]。
2加强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1体现人本思想,促进安全施工
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从而以“人”为基础,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建设,使整个配电工程的建设都处于安全而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实践中发现,加强配电工程安全管理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只有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才能在完善各个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加强每个工作个体的人身安全,为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另外,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并不是口号,是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将其应用到工程建造实践中去,从而加强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在配电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人本思想的体现,无疑是从“人”这一工程的基本要素上进行管理,使安全意识贯彻整个工程的始终,达到各施工工序及工艺的安全,从而促进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
2.2营造安全施工氛围,提高电力企业工作效率
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为电力企业营造安全而稳定的施工氛围,从而以安全为基础,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所建造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配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仅只涉及到工程各安全思想的贯彻和实行,还要求施工单位和个人关注工程的施工质量,因为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的好与差,安全与否,会给后期的使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一旦配电工程建设企业认识到工程安全建设的必要性,那么整个工程的建设无论是设备上,还是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上,都会以安全为前提条件,而整个工程的建设水平也会得到层次性的提高,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2]。
2.3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参与人数多,且使用面积广等特点,使配电工程的安全建设关系着无数人和无数家庭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平稳发展。另外,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到了无可替代的地步,一旦配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以至人们日常的工作及生活用电受到影响,势必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所以,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更为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3加强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不仅要规范工程建设理念,还要从实际的工程建设运作过程中,加大安全元素的投入,从而使企业配电工程建设真正地实现安全管理和操作。
3.1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为加强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那么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必须得到有效提高,因为只有这样,工程的安全性建设才会在有意识的指导下得以实现。所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在施工人员中必须得到全面贯彻,从而加强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安排中安全意识的体现,而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安全思想宣传,摆正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配电工程建设中,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施工单位或个人安全意识不强所造成的,所以,摆正施工态度是关键,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而这,主要可以通过在公司内部举办相关讲座,或纸制书面安全思想宣传书来实现。
(2)开展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电力建设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上,还体现在工程建设中的操作技艺和水平上。另外,工作人员在配电工程建设初期对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的预见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问题的解决,及突发事件合理有效的解决能力,都是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可通过单位定期组织系统化的学习来得到提高。
3.2采用先进的配电设备,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为了有效降低配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安全性保障能力强的设备是必要的措施。而在选用合格的配电设备过程中,对整个工程技术要求及安全性能的把握是关键,亦是前提。所以,在配电工程建设之初,就要根据工程建设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质量安全的需要,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配电设备。先进的、符合安全管理需求的配电设备,不仅能加强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风险问题的预见性,还能为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配电建设提供可依据的基础。
3.3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细化权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为有效提高电力建造工程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关键。有效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各种电力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管理者无论是在人员工作管理水平上,还是在配电工程的整体规划上,都具备较强的控制及管理能力,从而加强工程各个建设阶段的管理,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是关键。此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各工程建设及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将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权责进行细化,使配电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施工和工程每一部分的施工都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例如,供电局的生产技术部门在施工项目开工前要对承包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对项目的内容、特点、环境、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交待清楚,要明确对文明生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以保证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当出现安全事故问题时,便可对相应管理部门进行督导与指证,并加以相应的处罚,以达到规范化安全管理的目的[3]。
3.4加强工程细节管理
无论什么工程,都会涉及到很多细小、不易引人注意的细节,而对这些细节的管理有时便决定着整个工程建造安全与否和质量的好坏。配电工程建设中的细节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工程建造之初便能考虑到,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想到并能加以关注,以预防不必要安全问题的出现和有效解决已出现的事故问题。以配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为例,便能看出细节工作的重要性。所谓陷落工程便是在做好后会被覆盖,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有问题也很难发现,并难以解决的工程。所以在隐蔽工程的建造过程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显得犹为重要,一定要做到合理设计、严格施工和中途检查。例如,在配电隐蔽工程的建设中,要注意电缆排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电缆管应采用热镀锌管或铸铁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而且电缆在排管过程中,要注意孔与孔的对齐,保证接缝严实,以致地下水和泥沙无法渗入。一旦工作不认真细致,留下安全隐患,那么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便会很麻烦。
另外,配电工程竣工后,各项工程资料的处理同样是加强细节管理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配电工程竣工后,配电设计图、隐蔽工程竣工图、电缆穿管敷设资料和电气设备试验报告等都应准备齐全,一式两份,一份交生计部门保管,另一份交给运行班组进行保管。而所有资料一定要在保证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对一些细小的环节进行合理的把握,这样无论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还是在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将有据可查、有根可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使用率。
3.5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事故预防
在配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到的便是防范于未然,切不可等到事故发生之后再来进行补救,因为对于有些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补救已于事无补。所以,在工程设计之初,工作人员便要查阅相关资料,对已有的配电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所建造配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实际运行过程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前加以防范。而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也可通过已往相似问题的分析,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安装配电设备,因为都是置于地下室,所以要进行必要的防潮及防水处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尽量选用密封性好的低配柜、环网柜能达到有效防潮防水处理。
4结论
配电工程在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及安全生产的要求上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配电工程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质量管理,还要做到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贯彻整个建造工程的始终。而对于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要从面和点上进行力度不等的切入,从而加大管理力度,为配电工程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本文主要从配电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对配电工程进行分析,力求在明确安全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让配电工程的施工安全拥有可靠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洋.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施工的管理[J].科技风,2010,(23):26-27.
【关键词】煤矿建设;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对煤矿行业的生产建设十分的重视,并且近几年在煤矿行业的投资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水平有所提升,安全建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煤矿建设过程中仍然事故频发,安全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日益凸显,为国家和人民来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结合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加强煤矿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
1.我国煤矿建设的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多以地下作业的形式进行,生产建设安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一直以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在我国工矿安全事故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根据事故起因的不同,可以将煤矿安全事故分为八类,即:透水事故、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提升运输事故、放炮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中毒及窒息事故。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瓦斯事故和顶板事故。
煤矿建设事故不仅会对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不计其数的损失,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也会对我国的国际声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安全事故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及时发现隐藏在安全事故背后的各种安全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将导致煤矿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只有明确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煤矿建设的安全发展。
2.目前存在于我国煤矿建设工程中的突出问题
前文中提到,导致我国煤矿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分别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下面,我们就由这四点因素入手,对目前存在于我国煤矿建设工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1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煤矿生产建设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并且存在着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等问题,所以很难吸引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因此,导致我国煤矿行业出现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专门技术人员不足等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工作进度,导致高危环境下的煤矿建设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2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煤矿开采层大多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的煤层,该煤层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并且透气性低、瓦斯含量大。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会有大量瓦斯散发。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极易导致应力场发生变化,进而瓦斯流动场、煤岩体裂隙场也会随之变化。此时,原有的安全理论以及处理技术很难再发挥作用,便会导致瓦斯的大量涌出,引起瓦斯事故。目前,我国的煤矿都属于瓦斯矿,煤层情况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能源紧缺期,所以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采取叫停措施。
2.3欠缺先进的科技投入
传统观念中,煤矿行业属于劳动型产业范畴,对于先进的生产建设技术要求并不高。因此,煤矿生产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科技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煤矿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以及劳动生产效率低等现象的出现。由于我国煤矿建设性质特殊,并且机械化程度不高,因而井下作业时工作人员密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矿井内发生火灾或者出现瓦斯爆炸等灾害安全事故时,人员的伤亡量就会很大,甚至会造成矿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2.4开采设备落后
煤矿的开采年限一般都很长,一般为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在我国煤矿生产建设的起步时期,生产系统是比较完善、规范的。这些年来我国煤矿开采的规模正一步步扩大,开采深度正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矿井中的应力以及瓦斯的涌出量也随之增加,危险系数不断上升。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原有的设备、技术很难再支持煤矿的后续建设,再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难以达到标准。我国有些地区的安全设备甚至仍处于煤矿产业起步时期的水平,在开采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3.促进煤矿建设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建设培训,使煤矿安全建设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此外,还应积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应急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以使其在面对不同的突况时能及时、冷静地思考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3.2重视技术创新
前文中提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煤层自然条件差、地理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要积极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加强高危矿井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其生产环境,优化矿井中的通风设备,配制相应的检测设备等。要促进煤矿企业与相关科研团体之间的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
3.3建立相关政策
为切实促进我国煤矿建设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针对高危矿井以及突出矿井,建立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少其税收额度。同时,还要拨出一定资金研究瓦斯的有效利用,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总结
总而言之,若要在当前形势下保障煤矿建设安全有序的进行,首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大力促进技术进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此外,在煤矿的建设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适应生产、建设的各项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措施,全面促进煤矿生产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旷才安.关于煤矿建设中的安全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2]马德元,王秀兰.基于煤矿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的预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2013(9).
浅谈煤矿企业如何抓好区队班组安全建设
-----刘德祥
工作单位:贵州省水城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机修厂
摘要:在抓好煤矿区队班组安全建设中:一是班组安全建设是班组长的素质及事业心和责任心问题;二是规范班组长现场管理和执行力;三是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夯实安全基础;四是搞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班组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关键词:煤矿 班组建设 安全管理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最小基层组织,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为煤矿企业所有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安全预防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在班组,因此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煤矿企业各项经济措施的完成。那么如何抓好区队班组安全建设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好、管好、用好班组长、提高班组长的素质及事业心和责任感
随着煤矿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环境,使区队班组的员工尤其是一线班组员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偏低,整体素质下降,很难选出高素质的班组长,加上多年来,煤矿企业的班组长普遍存在由区队领导直接指定,造成了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很难是适应新形势下班组建设的需要,为抓好班组安全建设,必须在选好管好、用好班组长上下力气。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在班组中起的作用就是车头作用,在管理中叫“兵头将尾”,这就要求班组长不仅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还要有一套灵活可用的工作方法来带领班组所有成员形成合力,完成区队给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如何来选好班组长呢?我认为应该采用:领导推荐、职工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选出班组长候选人,然后由所在班组全体职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把那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工选拔倒班组长岗位上来,绝不能搞领导一言堂和任人唯亲。在选好班组长后要管好用好班组长:一是要定期举办班组长培训班,结合班组长的岗位定期充电,使其在安全、业务、管理方面不断提高;二是要建立班组长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优胜劣汰,充分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规定好班组长的待遇,让那些想干事业有责任心的班组长劳有所得,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奖励和实惠。
二、规范班组长现场管理制度和执行力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现场管理,抓住作业现场的制度化管理,也就抓住了班组安全建设的重点。所以我们要把落实工作规范,操作规范现场制度化,形成一套用制度管人、管事,来提高班组长的执行力。为保证把班组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我认为班组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好班前会制度。把开好班前会作为现场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结合上一班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布置好班组安全生产及各岗位应协调处理的事项,明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识别不安全因素,向白国周班组一样进行班前的安全宣誓,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讲明不下井,责任不明确不下井。
2、坚持好班中动态检查制度。对自己班组所施工范围内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和系统,班中要不断巡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排查,把安全隐患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组织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班组长要把自己当班中相关的安全生产原始记录一一交接清楚,并填写好交接班日志,防止问题不明,措施不当,而危及安全生产。
4、抓好安全质量标准。班组长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每班要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实现动态达标,积极创建安全精品工程。
5、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权益,班组长是作业现场的第一责任者和组织者,对作业现场作业条件的变化情况,有安全生产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有检查职工安全工作情况,抵制上级违章指挥权;有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安全评估验收权;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权。
三、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的整体素质,夯实安全基础。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的安全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以一项长期的最基础的日常管理工作,因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所有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所有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都要在班组实践中实施,所以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
加强班组建设是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的关键环节,煤矿基础薄弱,是影响与制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必须抓好班组这个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完善好班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是强基固本,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
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企业的执行力是在班组中体现;企业的效益也是通过所有的班组来实现;企业的安全也是有班组来保证。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联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加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是仅仅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是以全面提高班组职工安全生产综合素质为保障,鼓励一专多能,注重提升班组每一位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执行力、战斗力、班组工作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的单元。所以提高班组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班组管理水平,是整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
加强班组建设,是减少“三违”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从事故统计来看,区队日常生产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只要人人都做到自主 保安,安全生产就有了可靠保障。“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坚守安全制度,坚决做到绝不违章指挥,严格要求和监督班组内所有成员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绝不违章作业。关口前移抓现场,重心下移抓班组,强基固本促安全,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作用,是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四、搞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班组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是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如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真正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安全教育的中心任务。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及安全知识竞赛,“三违”人员的现身说法来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是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首先把好新工人入矿培训第一关,做到应知应会考核合格后方可试用。其次是强化在岗职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做到以人施教,有的放矢,以达到提升班组整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规范;问题;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着,其监理制度随时间的推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传统的自筹、自建、自管的封闭式建设施工管理方法,向开放型、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建设监理管理体系转变,即从传统行政命令指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向科学专业的项目监督管理制度转化,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推动了建筑工程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建设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监理规范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实际项目建设监督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标准要求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理,并对所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国家在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颁发实施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从建筑工程建设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相关文件和规范标准为建筑工程安全建设监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参建各方的实际安全生产行为,确保工程快速稳定、高效优质的施工建设。
2建筑工程安全建设监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2.1建筑建设安全监管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安全建设施工规章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虽然其在招标过程中承诺建立相应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却很少具体落实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对影响较大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通常会认真落实,但对于日常平常安全监理却不太重视,如:我监理的3.5万平方合建业务用房工程中,在工地开工后,施工单位对管理人员要求不严,人员到岗情况较差,安全帽的佩戴、完善防护设施等管理制度不重视。再加上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管单位对实际施工安全监管不严,导致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不能及时有效地落实实施,几乎停留在形式程度,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水平,我监理部对照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实行严格考勤,对其他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因此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本落实。
2.2缺少必要的安全施工技能知识培训教育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大,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多的技术要求。但由于很多在建工程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监管人员,尤其是近几年建筑工程快速上马,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除了部分技术和管理人员外,其施工人员主要由农民工组成,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水平偏低,施工单位交底流于形式。我监理的合建业务用房工程,监理专门给施工单位各工种管理及作业人员召开了专门安全质量技术交底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对新进作业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2.3施工建设全过程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理的权利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中得不到全面的实现,涉及在一些重大安全问题的决策方面,建筑工程参建各方不能为建设单位提供有效决策参考依据,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监管力度不过,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监督管理。
3建筑工程安全建设监理技术要点
3.1建立完善系统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
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监理部(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派出机构)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和监管规章制度。总监理工程师是整个工程项目监理部安全监督管理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机构其它人员分别负责项目建设施工的安全控制、质量监理、技经监理、以及信息档案管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合理分工和权责落实,确保项目监理工作顺利开展。项目监理部,应依据监理规划、工程安全监管控制目标,制定本项目健全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工况特点编写完善的系统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监理人员岗位权责、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条例、安全知识培训考核等相关内容),将项目安全监管质量水平有效纳入到项目监理部和个人工作绩效考核范畴,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有效规范监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将项目建设安全质量控制常规软评价指标变成硬考核指标,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监管水平,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各分项安全监理细则,如:在2009~2012年在无锡安镇山韵佳苑工地(约14万平方)安居房工程,我监理部就针对工地实况编制了《高支模监理实施细则》、《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安全支护监理实施细则》等等。
3.2认真落实工程安全施工培训教育
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除了要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队伍自身的安全技能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外,还应结合工程实际举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交通工具安全管理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特种机械设备、高空危险作业等相关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必须要合适其是否按照持证上岗要求进行上岗。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参建各方各部门的安全技能知识教育培训,开展全过程动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顺利有序开展和落实,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监理事业的和谐持续稳定的发展。我监理合建业务用房工程为了在开工前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安全员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了无锡市安监监管网的《施工现场安全基本知识动画片》和《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演示范稿》等教育片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做好记录。
3.3加强施工全过程安全监管力度
3.3.1认真项目做好事前监理
要认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审查中标施工企业相关资质;审查施工单元施工建设安全技术组织和应急处理方案。尤其要重点审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强制性执行文件标准、安全监管制度体系是否成熟完善、安全应急预防是否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施性;要认真督查施工企业施工前的相关安全防护设施是否落实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总体布置是否妥当合理,为工程安全和文明施工营造良好的保障系统。2009~2012年我监理的无锡山韵佳苑工地,高支模搭设时监理在搭设前严格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有无专家论证、有无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施性,安全应急预案是否健全等;建筑机械同建筑材料一样进场前监理检查其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重点查验相关资料、有效期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与实际进场设备型号是否相符等等。
3.3.2抓好项目施工建设事中全过程安全监理
事中全过程安全监理是落实项目施工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安全监理人员要勤到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监督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予以指正要求其限期进行整改,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可靠、顺利的施工建设。项目安全监理机构要按照巡视、旁站、督查、及时安全事故处理等监理体系,认真落实好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同时每次检查都应做好影像资料。例如:在山韵佳苑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对每道工序及时对照方案及设计,不合格及时改正,对进场钢管扣件要求施工单位报验并送样抽检合格方可使用,在项目施工中安全监理每天巡视,每周召集安全员对工地检查,每月召开安全专题会,每季度组织安全文明大检查,得到业主、施工单位一致好评,并取得“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称号。
3.3.3认真做好施工安全监理事后控制
根据项目施工建设进度关键控制点,监理人员应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情况和质量水平组织相应的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安全监理过程中存在的滞后和缺陷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和处理;认真配合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总结工程施工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加强安全文明施工业绩,提高工程整体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积极召开和参与安全事故分析会议,认真总结经验并做出相关书面记录以便指导后续或其他工程的安全监理管理工作。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安全 系统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01-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不断在我国深化和发展,我国各地区、各行业使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依赖性就越强,信息安全问题就越为突显和严重。而信息安全问题也正逐渐成为影响各企事业单位业务能否正常运行、生产力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无论在信息安全意识还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基本上均处于一个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一旦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发生丢失或者泄漏,可能会对自身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重点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首要任务。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建设应该系统地、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规划,充分地、全方位地考虑安全需求和特性,从而达到各种安全产品、安全管理、整体安全策略和外部安全服务的统一,发挥其最大的效率,给予信息管理系统以最大保障。
二、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建设原则
1.安全体系兼容性
安全体系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安全技术的兼容性,安全措施能够和目前主流、标准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兼容。
2.信息管理系统体系架构安全性
系统的系统架构已经成为保护系统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个优秀的系统体系架构除了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以外,还能够封装不同层次的业务逻辑。各种业务组件之间的“黑盒子”操作,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逻辑隐蔽性和独立性。
3.传输安全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很多用户的接入访问,因此如何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和撰改就成为重点考虑内的问题,建议采用传输协议的加密保护。
4.软硬件结合的防护体系
系统应支持和多种软硬件安全设备结合,构成一个立体防护体系,主要安全软硬件设备为防火墙系统、防病毒软件等。
5.可跟踪审计
系统应内置多粒度的日志系统,能够按照需要把各种不同操作粒度的动作都记录在日志中,用于跟踪和审计用户的历史操作。
6.身份确认及操作不可抵赖
身份确认对于系统来说有两重含义,一是用户身份的确认,二是服务器身份的确认,两者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
7.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系统中数据存储方面可以采取两道机制进行的保护,一是系统提供的访问权限控制,二是数据的加密存放。
三、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建设内容
按照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结合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和安全措施,并充分利用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主机审计等,其建设内容主要有:
1.物理安全
机房要求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它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电源故障、设备被盗、被毁等)破坏。
2.网络安全
利用现有的防火墙、路由器,实行访问控制,按用户与系统间的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同时加强端口、拒绝服务攻击、网络蠕虫等的监控,保障系统网络运行的畅通。
2.1使用防火墙技术
通过使用防火墙技术,建立系统的第二道安全屏障。例如,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未授权访问,建立系统的对外安全屏障。最好是采用不同技术的防火墙,增加黑客击穿防火墙的难度。
2.2使用入侵监测系统
使用入侵监测系统,建立系统的第三道安全屏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监测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操作系统日志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等功能。
3.主机安全
系统主机安全从主机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和资源控制等方面考虑。
3.1主机身份鉴别
对登录操作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设别和鉴别,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设置复杂的登录口令,并且定期进行更换。同时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用户名。
3.2访问控制
通过三层交换机和防火墙设置对系统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权限。对服务器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限制默认账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账户,修改默认密码。
3.3安全审计
服务器操作系统本身带有审计功能,要求审计范围覆盖到服务器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审计内容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异常使用并进行记录。
信息管理系统也应考虑安全审计功能,记录系统用户行为,系统用户操作事件日期、时间、类型、操作结果等。
3.4入侵防范
利用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相应功能,检测对服务器入侵行为,记录入侵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标、攻击时间,并在发生严重的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3.5恶意代码防范
在服务器上安装服务器端防病毒系统,以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
3.6资源控制
在核心交换机与防火墙配置详细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4.应用安全
4.1安全审计
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审计记录内容至少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保证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
4.2资源控制
信息管理系统应限制用户对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限制单个账户的多重并发会话、限制某一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
5.数据安全
系统数据安全要求确保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在传输过程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对于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需对数据项进行加密,保证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与存储过程中完整性不受到破坏。
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存储过程中检测到数据完整性错误时,具有数据恢复能力。必须采用至少两种手段进行备份,备份手段以整体安全备份系统为主,配合其他备份手段,如GHOST、TRUE IMAGE或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的备份服务等。备份具体要求如下:
5.1各服务器专职管理员根据所管服务器的具体情况与整体安全备份系统专职管理员协调制订好所管服务器的备份计划及备份策略。
5.2整体安全备份系统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组织各服务器专职管理员对各服务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整体灾备(冷备)。若某台服务器的配置需要发生较大变更,该服务器的专职管理员应在对该服务器实施变更前和圆满完成变更后,分别对该服务器做一次整体灾备,必要时整体安全备份系统专职管理员需对整体灾备提供协助。
5.3数据备份主要分为月备份、周备份、日备份及日志(增量)备份。月备份每月对各服务器的所有系统、目录及数据库做一次全备(热备)。周备份每周对各服务器的所有系统、目录及数据库做一次全备(热备)。日备份每天对各服务器的重要目录及数据库做一次备份。日志(增量)备份针对数据更新较频繁的服务器,每天进行多次增量备份。
5.4除日志(增量)备份外,其它各种备份以每一次独立执行的备份作为一个独立版本。每个独立版本的备份必须存储在独立的备份介质上,不能混合存储在同一套备份介质。整体灾备(冷备)和月备份一般要求保留至少能覆盖当年及上一年全年时间的所有版本,周备份要求保留至少最近5个版本,日备份要求保留至少最近4个版本,日志(增量)备份保留至少自上一次周备份以来的所有版本。
5.5备份介质应放在机房以外安全的地方保管。所有备份介质必须有明确、详尽的标签文字说明。
5.6整体安全备份系统专职管理员必须定时检查备份作业的运行情况,备份异常情况应尽快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并在值班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四、安全制度建设
建设严格、完整的基本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机制几个方面。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评审和修订。
安全管理机构:包括职能部门岗位设置;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的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管理人员、内部机构和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定期的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
人员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录用;人员离岗;人员考核;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系统建设管理:包括系统定级;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采购和使用;自行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开发;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系统交付;系统备案;等级测评;安全服务商选择。
系统运维管理:包括机房环境管理;信息资产管理;介质管理;设备管理;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密码管理;变更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安全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管理。
五、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已经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管理系统也成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工具。如何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从而保证信息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行业安全的大问题。我们只有在实现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这个有力的工具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原则、安全建设内容和安全制度建设三方面较为详细的探讨,应该对于各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建设有所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国恩,李建彬,信息系统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3
[2] Dieter Gollmann, Computer Security 2 edition, Wiley, 2006
[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239-2008
[4] 尚邦治等,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