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时间:2023-06-08 10:5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金融市场学 教学模式 逆向教学模式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和命脉的话,那么金融市场学则是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金融市场学的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基础知识的本、专科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等等,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通过研究金融现象和金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现代金融意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传统的金融市场学的教学主要以课程讲授为主,是一种“基础知识讲解―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但是由于教学课时及教学设施的差异,以及评价方式的缺失等因素,很多的实践教学都被忽略,或者说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都是从基本概念学起,然后引入一些实践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刚开始花费大量时间接触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习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模式或者说是方向进行改变,作出如下调整。

1.把实践教学放在第一位

由于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职类,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目标的确认――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也注重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授课的内容就是让部分有条件的学员在证券公司开设股票账号,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对于股市的陌生而不敢操作或者说相当谨慎,害怕赔钱。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并不鼓励他们进行真实交易,只是希望他们在交易之前进行股市行情分析,懂得一些投资的技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很多金融市场的名词非常陌生,没有信心或者没有办法去进行交易操作,因而教师让学生把这些概念全部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交流,从而引起他们对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兴趣。同时,因为在证券公司交易大厅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接触了许多投资者,有成功有失败,活生生的案例呈现在他们面前,这样做的效果比刚开始就引入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要有效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能力并勇于到证券公司开设真实交易账号的学生不多,但是班级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这么做了,其他没有付诸行动的同学都会为这位同学出谋划策,形成一个集体参与的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样就达到了把实践放在教学第一个环节的目的。

2.注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

在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时候,特别要注重案例教学,并且所提供的案例要有针对性。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金融市场运行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如:进行投资的必要性?人民币升值对于百姓和社会的影响?如何利用金融市场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如何对于某公司股票进行价值分析?等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并通过嵌入式教学与合作讨论式学习,引入和复习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模型,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目标”再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把讲课内容与“提问―思考――解决”这一模式有机结合,这种模式强调对目标的追求,学习的基本机制是“容错”,通过实验、失败、仿效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观点要表扬创新,合理引导失误之处,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

3.侧重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经济热点问题

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较快,书本上所讲授的知识已经无法紧跟金融市场发展变化趋势,成熟的基本理论较多,最新发展的现状介绍较少。如从2008年底的金融风暴到2010年的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到我国2011年将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影响,等等。在讲解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许多当今热点问题提问较多,而这些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师要求所授课的班级订阅一份财经类报纸,每周对于一些热点问题,预留20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讲解自己的体会和分析结论,还可以让其他学生介入讨论;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互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者,能有机会表达观点、展示才能。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闭门造车,可以通过这种互动形式的交流,准确把握现实经济生活的脉络,进一步培养了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兴趣。

4.开放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有一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请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来讲解部分章节,实现教师资源互补,又可以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做介绍,因为这些银行行长、证券公司经理、保险公司讲师或者其他金融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就自己的实际工作能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状况,对于金融理论的动态有很好的把握,从而让学生对于以后的择业有初步的了解,及早做好职业规划。

当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注重教学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语音图像等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授课方式的枯燥乏味的问题。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一高效的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浏览全国范围内金融市场课程优秀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采百家之长,避免个体教师在知识或授课方式上的不足;同时利用网络,学生可以和社会各类型的人士利用专业论坛BBS讨论、博客博文等载体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开展自助式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方式更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学习困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去伪存真,否则网络上的错误信息会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产生误导。

以上关于金融市场学教学方式的新探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实践―案例―创新―基础知识讲解”这一逆向教学模式。在上面的四点中,没有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讲解,不是否认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反而更应该突出基础知识,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和学生就没有办法去发现金融市场中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更不要说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了。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更离不开学生对于金融知识的渴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需求,教师的种种教学模式创新才有意义,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方法的运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王兆星,吴国祥,陈世河.金融市场学.2004.2,第3版.

第2篇

关键词 金融学 功利性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e Majors' Utilitarian Motivation

WANG Huip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Finance is a strong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ubject, but affected utilitarian social values and attitudes of parents is not correct and other factors, led to the prevalence of students' too strong utilitarian motivation problem. Too strong utilitarian motivation not only allows students the basic knowledge is not solid, and even affects the students' academic and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finance majors utilitarian motivation and causes harm analysis, from the "blocking" and "Persuas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both utilitarian motivation finance profession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finance; utilitarian; learning motivation

金融学作为一种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学科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尤其是近些年来,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起薪和平均工资高于其他行业,并且增幅最快。所以,导致金融学专业的报考人数也持续攀升,使金融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之一。但是,正是由于金融专业世俗化的特点,使得报考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和家长功利性比较明显,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本文将分析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形成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堵”与“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改善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对策和建议。

1 学习动机与分类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学习活动的倾向,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是指以纯粹的知识获取为目的,一般不与学习者的个人前途和经济利益直接发生联系,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一般认为这种动机是一种持久的学习动机。外在动机是指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影响等和个人前途和经济利益直接联系的学习动机,一般认为这种学习动机是短暂的没有可持续性。适当的内外部动机对学习是有益的,但是过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尤其是外部动机过强时,容易导致急躁心理,无法专心学习,如果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学业半途而废。教学实践也表明部分金融学专业学生由于过度功利性学习动机的作用,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被迫中断,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2 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危害

如前所述,过度功利性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害而无益的,尤其是对于金融专业来讲,由于金融学实践性强,而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通人接触金融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容易。因此,功利性动机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危害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金融学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必须掌握通识性的基础知识。这主要是建立在本科教育是该专业的基础教育这一认识上的。因此,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很难在短短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就培养一个金融领域的专家。所以西方一流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必须在前两年学习诸如微积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核心课程以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后两年学生才进入专业学习。目前我们的学生在面临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往往表现出了急躁的心理,认为这些课程和金融学没有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消极情绪。

(2)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轻率的参与金融市场。实事求是地讲,参与金融市场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但是有些学生参与金融市场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试图获利。这对学生的学业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从本质上讲现在的金融投资活动是一种专业技术活动,需要严密的组织和专业化的团队合作,靠个人和运气是很难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过早的参与金融市场只会培养市场投机者,无法造就高素质的专业金融人才。

(3)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心理障碍。正是由于在功利性学习动机的驱使下,部分学生过早的参与到了金融市场中,而专业知识又不够,导致投资失败,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极端思想,一方面,认为金融学知识没有用,导致消极行为;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导致心理疾病,这在实践教学中已有个别案例。

3 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分析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生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功利化风气;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的性格等。

首先,本文对外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社会功利性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社会上拜金主义、浮躁情绪比较严重。研究表明社会风气和大学生的学风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因此,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良影响。(2)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总体上来讲,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往往重视该专业未来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从事该行业所能提供的社会地位,以及未来能够提供的经济利益的回报。这些功利化的宣传和社会风气相互加强,导致金融学专业学生就学的功利性动机更加突出。(3)学生家长的态度不端正。目前,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价值观也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家长,本身对金融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家长简单的认为金融学专业主要教授赚钱的技巧,而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金融学的目的是以后去银行工作等等。这些错误的态度和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

其次,本文对内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课程安排以高考为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导致在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交友等一切行为都以实用主义为目的。这种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学习动机。(2)学生性格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本身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冒险,因此,在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就急于参与金融市场。往往会主次不分,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金融市场上,导致学习障碍和学习成绩的下滑。

4 金融学专业改善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根据前文对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成因的分析,针对功利性学习动机造成的危害,本文分别从“堵”和“疏”两个方面对改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对策和建议。

首先,“堵”的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和加强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两个方面:(1)加强学习风气建设。鉴于目前社会风气对学生学风的不良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风的教育,改变学生片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应该明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掌握一门技术和生存技巧,要通过全面的知识基础来发展自我和陶冶情操,进而为成为一个高素质金融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目前,金融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学科,就其本科教育来说,其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这些课程又可以分为投资方向、银行方向和保险方向。如此复杂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有的学生认为金融仅仅是投资获利,导致自满情绪和急躁情绪,认为学校设置的课程对其以后没有帮助,从而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学校必须将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明确的告诉学生,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急躁情绪。

其次,“疏”的方面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加强实践环节来实现。(1)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将专业课提前。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设计,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做法,在大一和大二主要进行基础课和公共课程的教学活动。虽然这样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具体到金融学专业,则没有考虑到金融学专业实践性强、参与门槛低的特点,不利于缓解由于功利性学习动机而导致的急躁心理。因此,可以适当将部分专业课程以先导课或介绍性课程的方式提前到大一或大二,这样可以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起到疏导的效果。

(2)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来疏导功利性学习动机。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实习环节往往到大三和大四才开始,这对于那些实习门槛高,技术性要求强的专业是合适的。相对来讲,如果金融学专业从三、四年级才开始实习环节,就有点晚了。另外,近些年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也给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金融实验室具有高度真实性的特点,因为其所使用的数据和所有规则都和真实的金融市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缓解金融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

5 结论

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热门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太强,适当的功利性动机对学习是有益的,但是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已经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学业中断。本文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从“堵”与“疏”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受大连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实践/实验教学的高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式研究与实践》资助

参考文献

[1] 刘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12:110.

[2] 杜淑敏,马卫花.成人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措施.鲁行经院学报,2001(6):72-73.

[3] 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4-02

金融工程的兴起于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将金融学、数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运用各种工程技术、数理手段和信息技术设计、开发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金融市场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要,提升金融和经济效率。同时,金融工程及其复杂衍生产品的发展也带来了金融系统风险的扩散,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也越来越为关注[1]。国内金融工程教学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4年底已有9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多所学校开设了金融工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但国内高校针对金融工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相对滞后,甚至还存在错误的导向。

本文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循序渐进特性,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尝试探索《金融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满足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升教学质量。

一、《金融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知识教学没能够循序渐进

《金融工程》学科融合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统计学、随机数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运筹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等多学科知识,是经济与管理领域最复杂、最尖端的学科之一,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科差异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

1.数理类基础课程教学属于纯粹的理科生教育模式。在高校《金融工程》基础课程设置过程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学等数理类基础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教师授课无法摆脱数理类本科生数理知识传授和教学的基本模式,忽略经管类学生的数理知识基础以及学科特点,使得整个教学基本停留在理科生数理知识传授模式。甚至教师不加引导和补充相关知识,对一些复杂的数学过程推导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2]。《金融工程》学科的应用型特点,造成学生不能理解学习这些数理知识到底有何用处?造成经管类学生对数理知识学习的模糊性。

2.金融类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无法和数理类基础知识教学相结合。对于《金融工程》学科的基础性经济与管理类课程教学,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由于有的教师数理知识或金融工程专业知识缺乏,导致教学PPT制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数理问题都被忽略或简易带过,给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此外,《金融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多数集中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遗忘很多。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比如资本定下模型、B-S定价模型等形成与推导,都被简易带过,让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掌握甚至形成障碍。

3.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于集中编辑语言的基础知识授课。教师主要是教授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应用知识,比如C语言、VF语言等。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理论化,而且先行于《金融工程》的诸多专业基础课程。加上计算机专业教师对《金融工程》编程实验的了解甚少,不能有效和《金融工程》专业结合,导致学生遇到编程实例时不知所措无从应对。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

1.《金融工程》基础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际脱轨。现有的《金融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多以理论水平超高、实践水平低下的博士、副教授和教授进行授课,实践结合少之又少。很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不懂何为企业投融资,不知道证券投资决策的分析工具的应用,偏执地认为投资证券就是赌运气,企业上市就是企业的圈钱行为等等。拷问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对答如流。

2.数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相脱离。目前,多数高校主要以邀请数理类出身的教师为学生传授相关数理知识,教师往往没有《金融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储备,甚至对专业理解就存在偏误。教学过程单一传授,即便是出现个别案例也几乎和《金融工程》没有任何关联。到最后学生掌握了一些毫无用武之地的数理公式和理论,长此以往《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基础知识方面就会存在错误的导向。

3.计算机课程教学缺乏《金融工程》实例。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开设授课主要集中计算机相关知识点的介绍以及计算机语言编辑的学习,案例几乎集中在计算机专业的语言程序编辑方面,导致学生不知道编程语言的正确应用,比如蒙特卡洛模拟等。对经管类学生主要是VF语言等简单的数据库语言学习为主,简单的编程语言学习对《金融工程》编程实验远远不够,使得学生在期权定价模型、差分模型以及蒙特卡洛模拟过程中无从应对,面对《金融工程》编程案例毫无头绪。

(三)《金融工程》类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我国《金融工程》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相对较少,《金融工程》专业博士的培养基本仍然属于金融学方向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与真正的《金融工程》相差甚远。虽然国内近100所高校设置了《金融工程》专业,配备师资几乎都是与《金融工程》无关的博士、副教授和教授,数理基础也比较薄弱。这些教师无法按质完成《金融工程》的教学,诸多数理应用会被简单化或忽略。

二、《金融工程》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一)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于知识的机械灌输,忽略了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3],学生掌握了大量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弱。《金融工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知识点和实际相结合,没有直观的案例促进学生理解,没有相应的实验课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这样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较差,无法胜任现代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1.将理论知识点的教学环节增加充分的案例。实现知识传授―案例分析―知识内化的目的,既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点。

2.将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及时编配实验教学。《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着重强调动手能力,而实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增加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3]。因此,在相关的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相关Matlab软件、Excel软件、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等操作实验[4],让学生更深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会用这类辅助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提升学生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和相关辅助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机械灌输式教学只能让学生生硬地记住知识点,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实际人才的需求相背离。因此,在一些理论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应该让学生查找相应的案例,在下次课中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让学生在相应知识点学习后,分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团队学习,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让学生走过场式地参观或旁观。学生仍然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接轨。因此,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知识和经历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模拟炒股、模拟期货等,并将模拟过程和结果与学生课程成绩相挂钩,将现实中的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既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授课教师案例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是决定《金融工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而现有《金融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中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占90%以上,所传授也是知识到知识的过程,既缺乏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也缺乏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无法很好理解和掌握知识,运用实践应用方面更是欠缺。因此亟需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和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金融工程》教学,不能一味地机械式灌输,也不能一味地实施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而是将理论知识传授辅助以更好的案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认知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现有《金融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将灌输式教学向知识传授和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目的。本文研究和观点仅是笔者教学工作中的尝试,相关的工作还需要实践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牛华伟.《金融工程学》理论教学方法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2):66-69.

[2]宋涛.金融工程》教学改进探析[J].教育研究,2014,21(6):384-386.

第4篇

当前,我国现代本科教育观念经历着由培养业务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的改变,这使得本科教学从过早专业化向通时化和基础化的要求转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系的融合和深化进一步加剧,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各金融行业混业趋势明显,金融行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专业通才的培养需求,这对金融专业基础化教育的宽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外实践经验表明,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融合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下的金融学本科生通识教育的质量。首先,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真实市场进行有针对的集成,满足金融专业日益外延的基础教学要求。第二,实验教学可以动态调节教学方案,培养具备各类实际金融问题解决能力的专门化人才。近年来,伴随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现代金融业信息量大大提升,金融机构人才需求也呈现应用性、技术性、研发性和市场性等动态要求。实验教学可以建立市场模拟,培训学生动态数据分析能力,也可以集成银行、证券、期货、会计、财务、法律、IT等多种行业操作软件、专业分析软件和资讯数据库软件,培养学生各类实际金融问题的解决能力。

一、《货币银行学》课程实验辅助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需求之间存在冲突

《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专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其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冲突。首先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稳定性与金融实践发展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课程,现代信用经济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要求该课程教学保持一定先进性和动态性,这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稳定性存在内在冲突。其次,单一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多层次、多样性的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性决定了其需求、侧重点、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差异性,这与传统集中式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冲突。再次,基础理论教学与金融人才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基础知识传承,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科本位导向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也难以适应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部分脱节。第四,传统集中式授课模式与互动式教学要求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想学什么,学到了什么”,是建立在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秩序上的,这一点在传统课堂式集中教学环境中是很难实现的。

(二)课程实验辅助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针对上述矛盾,笔者对所在课堂学生需求进行了调研,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12份。调研数据表明,超过七成学生认为现有课堂教学和教材不能满足匹配他们对该课程信息需求,反映了增加实验教学部分的内源需求。另外,虽然对课程的货币供给、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资讯等问题较为感兴趣,但只有不到20%的学生养成了每周获得相关信息的习惯,超过八成的课程信息需求没有被满足,因此增设实验教学模块是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

因此增设实验模块,推进《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是其内在逻辑和需求的。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满足课程内容动态变化的要求。金融活动市场化、国际化和金融课程微观化、学科交叉化趋势决定了《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需求。实验教学可以通过专业资讯平台24小时不间断更新教理论、知识、市场行情和资讯,满足动态化的课程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满足复合型应用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现代金融学科表现出了微观化、交叉化、融合化趋势,本科金融教育也开始强调“宽口径,重实践”培养要求,实验教学可以强化微观方向课程内容建设,如金融市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投资银行、家庭理财、公司理财等。也可以引进相关行业软件和系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引进教学软件,开展模拟银行、投资理财等实验教学活动;引进金融信息资讯交互系统,培养具备经济分析、财务会计、法律管理、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二、《货币银行学》课程实验辅助教学的模拟模块设计

(一)教学内容实验设计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学在涉及计算、数据、数量关系等与实务关系紧密的问题时,以PPT为主的教学工具,在讲授相关内容时难以对相关专业术语和市场特征进行直观表达,因此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动态特征需要借助实验教学的灵活手段。

根据我院省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教材,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和机构、货币供需和政策三大部分。其中可以对接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有:现值和收益率;货币、资本、衍生品市场;货币层次划分;信用倍数扩张;货币政策传导和工具等。在上述内容的授课中,可以通过例题设计、网站导航、市场软件等方式创造直观的教学情境,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实务技能实验设计

问卷显示该课程教学对象未来就业偏好以金融机构为主,因此在相关内容授课时可结合一定的实务技能实验项目训练。如金融机构和市场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章节,对于商业银行的表内、表外、中间业务,负债和资产端项目,现金、信贷和结算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讲解时可以设计商业银行实务模拟实验,关联商业银行内部软件,从操作层面对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进行直观掌握。又如讲授货币政策章节中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内容时,除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介绍外,嵌入对央行实务政策工具操作的分析实验,如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动态、准备金工具、利率政策、常备借款便利等。

(三)数据资讯实验设计

该门课程教学实践中涉及到大量的市场资讯数据,如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信贷增量、货币乘数、货币、股票、期货、银行间拆借市场等,并且数据是高频更新的。因此掌握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资讯数据必须借助于相关数据分析软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比如选择与课程高度相关的数据表单,如M1、M2、MB、每周货币净投放/回笼、投资出口消费数据、定期跟踪并观察规律;又可利用实验室的金融市场模拟交易软件让学生直面全球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的金融市场交易实况,进行市场模拟交易,培养实战经验,把握市场运行规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实验的静态教学方式无法取得的。

三、《货币银行学》实验辅助教学的互动平台构建――Blackboard

为了保证实验辅助教学改革的效果和完整性,除了相关课程实验设计之外,还需借助适应该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系统。我校近年来开始推行Blackboard在线教学平台,在全球3000多家高校得以应用,该平台可以加载实验项目、实验反馈、同步交流、信息共享等功能,可以满足实验教学设计方案的对接需要,即可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一)建立动态的《货币银行学》实验课程体系

Blackboard系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恰好匹配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实验教学可以嵌入整体教学过程的包括教学大纲、课堂练习、阅读材料、作业、测试评估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在建立实验课程体系时,通过不同栏目设置导入实验学习板块,包括实验案例操作、实务软件、数据资讯软件、结果反馈和测试、专题研究等,并且将相关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向推荐学习研究课题相关的专题资源、网站链接等。由于Blackboard可以进行课程定制,学习者只需登陆在线教学平台即可获得对应进程的学习和信息资源。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89-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新局面,民资银行粉墨登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炉,股票期权交易上市,等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挑战,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应对这些改革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创新与融合的新形势也使金融人才培养与管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一、互联网金融新时代我国金融业发展特征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挂牌试营业。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银行采取有别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无营业网点和柜台,完全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各类金融业务提供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也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等待开业,其负责人近日透露,网商银行不经营现金业务,不设营业网点,“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经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2.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加速。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了《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2014)》,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2013年提升了10%,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10%和8%。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目前累计已经突破16万亿元,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即将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业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达到两千余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4.互联网金融发展为金融风险监管提出挑战。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高科技网络的完美结合,它通过整合在线交易的海量数据,对客户资信进行快捷化的审查,以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信用消费、资金支付,让客户享受到便捷及时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实现了无地域、无时限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网络安全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严峻挑战,增加了金融业风险,其中包括信息风险、交易风险、监管风险等,迫切需要金融行业及监管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避系统风险。近几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其本质是借助电商平台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仍然受利率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可能导致血本无归的投资风险。

二、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一日千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趋向混业经营,如平安集团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资平台。金融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和顶层设计的高级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从事基层管理和实物操作的技术人才,因此,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相适应。但在现实中,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却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计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1]。

2.教学内容方面,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内容比例不合理。我国金融学教学长期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核心课程体系,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宏观金融学方面的分析,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为主干课程;而以国际金融为主干课程体系的教学,集中反映公司财务、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公司金融、以资产定价为核心的投资学等,更加偏重市场投资、企业资产管理,偏重微观金融的研究和教学。

(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

1.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和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实践环节薄弱。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是舍本逐末,因此,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侧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金融学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庞杂、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讨论式或研究式教学学时偏少等问题,总体上缺失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能力培养。

三、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金融业的新变化对金融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能综合应用计算机、英语、法律工具,具备较好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能力。

1.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知识。互联网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从业者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有较深入了解,对现代金融理论及应用有充分认识,能够对宏观金融政策进行理论解读,同时具备微观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运用金融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从业者要具备交叉性、跨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具备把握系统性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检测的时机和能力。

2.具备敏锐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展开了以金融理财为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金融投资和管理的风险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金融经济政策走向,必须把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的洞察能力,具备风险预警和检测能力,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3.富有创新精神和持续钻研,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产物,网络金融新时代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更加融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将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金融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普及,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要求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可墨守成规,要具备创新精神,同时,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金融与统计学、数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互相交叉的边缘科学进行融合,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求。

4.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及法律应用技能。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迈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金融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要求金融人才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惯例,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为金融市场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化做准备;要求金融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大数据信息处理和计算。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诸多问题,而互联网理财业务本身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其过度扩张将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一现状需要金融人员具备保护投资人利益以及较强的法律自律意识。

5.具有扎实的金融数学和计量分析能力。金融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和计量分析工具,因而定量分析在金融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推出的金融期权交易工具,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依赖性更强,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产品精算,等等,都离不开金融数学和金融计量工具。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熟练应用数学工具,具备分析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量分析能力,这是现代金融业发展对专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四、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及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金融业管理水平,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的需求,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凑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银行货币信用为核心,货币、信用、银行为主体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增加以金融市场为主体,以货币经济、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为侧重点的内容,以及金融产品精算、风险偏好测量、金融政策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尚未有成熟教材的情况下,用余额宝、P2P、众筹等经典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模式及风险管理案例,通过分析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无网点、无需客户面对面的纯网络金融服务经营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经营流程[2]。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度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与老师一起形成讨论和思考,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交流。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教师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设定互联网金融的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分享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经典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案例与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下较大功夫搜集整理经典案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案例作为“导入式”或“总结式”,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情景与案例的结合程度来设计,案例分析的情景及过程需要抓住案例内容的精华,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花费太多时间讲解案情,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可学性”和“内涵型”,以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业快速发展,需要研发型和高级管理的金融人才,但是基层管理和业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确定了培养金融业基层管理和应用性业务人员的目标,就会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方面有的放矢,如课程内容增加实训课程,校外参与金融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政策及环境现状,有选择地储备从事金融业的能力和资质,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针对一些互联网金融热点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实践,可以聘请银行业的专业人员走进校门开展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3]

4.对教材选择和考试制度进行创新改革,适应互联网金融对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高校很难及时将反映市场特色的教材与课程相结合。因此要加快课程设置和教材配置步伐,教学方案和进度应该及时调整,教材选择在尊重真实、客观、准确反映金融学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效果。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要求方面,既要继承发扬国外经典理论,让学生奠定坚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也要有分析中国金融热点和事务的内容,要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指定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弥补一本教材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缺陷。

创新考试方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完成情况等均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比如在金融理财课程考核中,教师将3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一人扮演理财师,另两位扮演客户,要求就家庭理财中某一问题咨询理财师。这样的咨询过程用手机录制成视频节目,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学校应增加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环节,避免期末死记硬背,要综合考评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也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参考文献:

[1]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06):45.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稳定;金融教育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15-04

一、引言

金融教育在各国都极受重视,但金融教育结构是否完整,不同的金融教育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全面和恰当却常被忽视。中国对金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与金融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表现出了明显的时序性和“专业机构导向”。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以前是建立专才金融教育体系阶段,研究重点是能否建立起相应的专才金融教育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中金融机构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需要;1999年以后是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阶段,随着金融教育改革要面向21世纪适应金融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金融教育从目标到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相关研究集中在如何建设具有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上,目标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培养具有较强金融实际工作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2007年开始是关注普及型的公众金融教育阶段,金融危机把衍生金融产品扩大和迅速传播风险的特性清晰呈现出来,金融管理部门也由此意识到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实际上是金融稳定最坚实的基础。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包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主着手构筑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型金融教育,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公众认识金融,了解金融。纵观金融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培养金融机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金融教育,并初步发展了促进公众学习金融知识的普及型金融教育。

上述金融教育体系存在重要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总是轻轻带过。这种结构性缺失在经济繁荣期可能不明显,金融危机则显露并放大了结构性缺失的弊端。从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被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追问,一是“金融危机把我们的钱卷到哪里去了?”二是“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知道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那么金融危机如何才能结束便是一道有解的题了。有疑问的人是普遍的,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普遍不了解实际上还是反映了我们金融教育的某些结构性缺失。

二、金融危机由信用缺失肇始,由信心丧失放大

2007年危机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繁荣的时期过度高估自己管理风险的能力,大量放贷给其实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人,然后把贷款打包以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为信用基础发行证券,这部分证券又会和金融机构的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作为再一次发行证券的信用担保……如表1,截止2007年10月,美国的居民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以及公司债务的发放总额是123700亿美元,而在次级和中间级居民房屋抵押贷款基础上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优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高等级公司债务、高收益公司债务、担保贷款凭证达到108400亿美元。整个金融界就像建了一座金字塔,只不过这座金字塔居然是倒置的,一旦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作为塔底的次级抵押贷款将无力偿还,整个金字塔的倒塌就成为必然了。

这场由于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起初被称为次贷危机,因而认为起于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危机其影响可能也仅止于对相关次级证券的影响。初期危机属于信用危机,起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违约。

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受累于市场信心的丧失。次级债危机发生在美国却撼动了全球金融稳定的根基。市场参与者信心丧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明白危机为何会发生,更不清楚情况还会坏到什么程度?在2007年10月的时候,我们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资产损失的估计主要是次级贷款和中间级别贷款,以及基于这二者的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到2008年4月则不仅各种资产支持证券被估计有7200亿美元的损失,包括优质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在内的所有贷款都受到了影响,估计会有1.8%即2250亿美元的损失了。短短6个月之后,贷款的损失翻了一番达到4250亿美元,而资产支持证券的损失已经达到证券总额的9%了。美国某些地区及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计划动用大量资金救市,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却采取相反的行动――把资本抽出持有大量现金不敢投资。由此表明,如果能迅速重建市场信心,那么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信用保证,可能就不需要动用到计划额度的所有资金即能遏制危机的发展;如果市场信心迟迟不能重建,则市场就会像无底黑洞,源源吸去全部救市资金,看不见尽头,因为看起来巨额的救市资金和已经衍生成天量的金融市场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政府推出庞大救市计划是一个姿态,更重要的是重建市场信心,主要是通过规则的完善、体系的修补尽快让市场恢复信心。信心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坏账逐步清理出来,拿出修补的方案,市场信心恢复了,危机就结束有期了。要问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先要明白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可以说,什么时候导致危机的原因消除了,危机的结束就是可预期的。

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尚如此,如果发生在国内,其境况就更不可想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大量基础金融知识薄弱的投资者存在股市中,缺乏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判断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金融行为缺乏规律性。就很容易道听途说,盲目轻信,跟风行动,过度反应,放大“羊群效应”,这样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动荡。

三、金融教育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从上述危机的演变历程已经可以清楚看到,信心和信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和有效率的基础。市场的信用和信心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它是来自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这次危机由信用风险肇始而由信心缺失放大的演变历程来看,金融业界、投资者,乃至全社会对何为信用、何为风险,为何获益、为何损失是否了解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楚,金融知识的普及成为关乎金融稳定的大问题。更准确地说,是金融知识的片面推广并不利于金融稳定,金融知识的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实际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基本金融知识、信用观念、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法律意识的完备程度。这就是金融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必须把金融知识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传递给公众。那么,这部分金融教育要由谁来承担呢?通常的“金融教育”可以区分为功能和内容都不同的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专业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各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各种金

融专业教育,是为专门人员提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属于金融教育的高端部分。

(2)普及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的必备的基本金融知识教育,这是金融教育的低端,也是金融教育的基础。对于公众的金融教育,各国一直都很重视,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由官方推动的金融公共教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和选择;二是进行金融法规的宣传,防止金融欺诈;三是对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的介绍,以便货币政策能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3)选择性金融教育。这部分是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的要求而提供的教育。选择性金融教育应当由教育机构、金融培训机构根据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投资者的需求来提供。

历次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金融界以及公众的反应来表明,普及性金融公共教育的不足导致了我们的公众金融知识体系(国民金融素质)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对信用体系的了解集中在中间的基础金融产品部分,忽略了两头,一头是最基本的信用货币制度,另一头则是庞大繁杂的衍生工具。第二个缺陷是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欠缺。这两个缺陷其实反映了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但是这种结构性缺失却难以完全依靠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来承担。原因之一在于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是系统性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而非个体的金融风险。对于金融教育,除了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费用应该秉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按照这一原则,对于金融教育结构的三部分: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的,其他两部分就不应属于全民的普及性金融教育的责任,而应该是属于选择性金融教育责任。目前选择性金融教育多数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新金融工具的相关知识。但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投资者的金融教育虽然往往是免费的但却常常属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夸大利益忽略风险,更少涉及风险管理。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需要有中立的机构来提供这部分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这恰恰是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能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据上分析,我国金融教育包括三个部分,高端和主体部分是由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专业性金融教育;低端和基础部分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必备基本知识的普及性金融教育;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各类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而提供的选择性金融教育。但现有金融教育体系并不完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常被忽略。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在金融危机时期弊端尽显,易于传播并放大风险,动摇市场信心。

为了完善金融教育体制,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1)可以把金融教育结构性缺失具体化为三部分内容: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2)金融教育的费用应秉承基础教育以外“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3)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4)新金融工具知识和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知识属于选择性教育,其费用应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5)选择性金融教育不适宜由涉及商业利益的金融机构来承担。(6)中立的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提供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殷孟波.金融教育如何适应金融体制改革[J].财经科学,1998,(1):25-27.

[2]张亦春,蒋峰.论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4):32―35.

[3]陆岷峰,陈志宁.金融衍生产品定位与功能的再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24-27.

[4]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J].中国金融,2007,(3):8.

第7篇

Abstract "Currency Finance" is a cor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Currency finance" with undergraduates, and expounds some explora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currency finance"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ing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currency finance;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1 课程介绍

“货币金融学”也叫“金融学”,属于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整个金融学专业中占据着统率性的位置。各大本科院校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均有开设此门课程。金融学有两大分支:一个是宏观金融,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为代表,另一个是微观金融,以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等课程为代表。货币金融学是这两大分支的公共基础,概括了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基础理论,它是一门以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为研究对象,集中讨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体系中,货币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的这样一门学科。通过考察金融市场(例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和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运作,探寻货币在经济中的角色。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还涉及经济中数万亿资金的流动,影响企业的利润、商品和服务的产出、影响世界各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本门课程的任务在于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货币、金融市场、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一般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具有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来识别、阐明、分析、研究、探索当前全球金融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人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要求,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理念

货币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金融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理念上既强调学生对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基本理论即对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把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也强调学生对货币政策方法、操作方法等应用技巧的掌握,并动态跟踪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态势,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面,可以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5个环节的教学安排,使“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了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1)理论教学,向学生系统讲授“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与此同时,注意及时吸收学科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以及国内外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及时补充到理论课程教学中。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被频繁使用,每一章节的学习都来不开案例的引入,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研究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知识的学术背景,并让学生通过?读中外文经典文献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金融和相关数据,对课程中的实证问题进行数量验证,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4)实验教学,教授学生学会使用万得资讯等金融软件,开展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上机训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软件的能力,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一些实证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小组完成金融分析报告,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让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水平。

(5)实践教学:在校内理论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培养、研究与分析问题训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单位参加课程实习,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手参与相关内容的工作,完成课程学习与工作就业的有效衔接。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与立体化。具体采取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主题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大大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显著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

(1)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善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立体、形象、直观,还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学互动,而且由于信息化网络的普及,可以将最新的金融事件视频、财经问题短篇以及学术研究进展等内容吸收进教学中,显著丰富了教学的信息量,使之促进教学效果。同时,教案全部上网,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2)翻转课堂的运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尝试利用在线课堂进行课前学习,比如使用爱课程、慕课等多种自主学习平台在课前自学,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法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引导和辅助并对课前自学内容进行练习,以此检验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可以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3)运用案例教学方式辅助理论教学。选用的案例需要紧扣教学内容,既有经典案例,也有最新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典型性以及指导性,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更加深刻形象的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4)主?}讨论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主题讨论。一般可以在安排讨论课的前一堂课,先给学生布置下节课将要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报告的完成。讨论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以PPT展开并讲解的方式进行话题分析报告的汇报。另外,在课堂知识点学习过程中间也可以抛出某个话题,让同学们思考后现场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过程中,教师只是问题的引导者,学生是发言的主体。通过主题讨论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5)开展综合模拟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熟悉金融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金融数据的搜集方法,掌握金融问题研究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训练数量分析能力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6)通过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课程实习。学生所在的城市以及所在省份,有多家金融机构与学校建立着长期合作关系。在学期期末的适合,可以安排学生去这些机构部门进行实践实习。金融机构提供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感性认识空间,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

第8篇

《金融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门基础必修课,如何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认识金融学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兴趣是经管类专业教学重点任务之一。本文根据《金融学》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性质,探索“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方式。根据2014-2015年第一学期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测评结果来看,该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组合教学;教学方式改革

[基金项目]

2015年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管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不合适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在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合金融学实践的多种教学方式模式,提出“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采设计并推行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是符合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的,同时对于二本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学》课程的特点

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金融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金融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目前已有的教材主要是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介绍,范围广、深度浅,行文主要以文字介绍为主,涉及到深层次的定量分析及逻辑推理比较少。如果采用简单的“教师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致不高,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第二,《金融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金融发展过程、分类等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论分析内容浅显但是宽泛,单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一目了然,学生可以自行学习,不需要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这些内容讲解介绍。第三,《金融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具有时效性,全球宏观经济瞬息巨变。而市面上的教材虽然很多都标有“21世纪”的字眼,但是书里面的内容跟不上现实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需要,很难适应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由于学习的知识在分析现实问题的时候存在偏差,由此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消弱。《金融学》的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方式方法间的矛盾要求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一套既满足《金融学》课程特点,将简单空泛的概念、宽泛的理论分析、变化大的知识点变得“有血有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的兴趣,提供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在错综变化的现实情况下让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可以运用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金融改革问题进行分析的综合教学方法。笔者在总结2014-2016学年授课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按照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寻求教学方法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时与课后互补,讲授与现场模拟融合的“组合式”教改途径。

二、“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组合式教学方式改革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关建环节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金融学》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显示组合式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组合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集合一定的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课前通过积极参与课内讲授、提高和讨论,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金融市场中具体经济参与体行为的角色模拟,将已有的理论知识、案例研究以及现实市场经济相结合,学生自行撰写文本并进行分角色表演,根据角色进行有机提问,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区分开来。这种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也契合二本普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组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讲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解读《金融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提炼课程精华内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和解决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完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第二,案例教学。《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讲授中体现实践性。具体说来就是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处理具体的问题,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阿里巴巴作为案例,将阿里的IPO过程、路演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将空泛的、看似和学生学习生活遥远的金融资本市场操作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个案例,将学生带入金融资本市场的运行当中。第三,角色模拟。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具体的人,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将不同的金融行为设置成不同的情景,由学生选择金融行为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并设定为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决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会对该情境下金融行为决策的做出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并且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升学的综合能力。

三、《金融学》课程实施“组合式”教学方式改革成果分析

笔者以2014-2015学年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教改对象,对其《金融学》课程进行“金融概念及基础理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组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如下:首先,考虑到《金融学》课程中部分章节如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公司上市等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会单独开设,对于这些章节对学生做简单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同时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时间性,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实践中产生的新内容及时进行增减,保证教学内容与理论前言和市场经济实践相一致。其次,组织学生对当前市场经济热点事件进行案例讨论分析。课堂讲授的时候正处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阶段,教师以阿里巴巴公司的成长及上市全过程作为研究讨论分析案例,结合《金融学》课程中相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布置案例讨论中所涉及到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社会、经济金融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收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及时消化和巩固书本的基础内容。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了4次不同主题的课堂角色模拟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设立虚拟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部门进行了文本撰写以及角色模拟。这4次角色模拟分别为:阿里妈妈企业IPO过程模拟、企业风险投资全过程模拟、收购阿里妈妈企业模拟、资产证券化模拟。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展示提前写好与之相关的文案并进行“表演”(这个过程学生会在“表演”之前进行排练),其他同学则认真观摩,当台上同学“表演结束”,台下观摩的同学可以就“表演”过程中的疑问进行提问,要求台上的同学进行答疑,答疑对于表演组的评分具有一定的权重作用,如此使得学生在压力和动力之间相互转换,保证课堂角色模拟活动的成功进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模式改革,采用期末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测评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方面。两个班级52位同学参加闭卷考试前,课程教师未提供课程复习指导及相应试题库。学生在期末的教师测评中给教师的平均评分为91.32分,并且将金融理财的观念已经带入日常的工作。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从2014-2015学年《金融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动来看,初步的目标已经实现。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建立学生主体自主参与教学的机制,实现学生主动接受和能动创造;第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将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网络与现实金融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现实问题以及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的导入性及分析,加强小组讨论以及个人独立研究,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作者:周密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靓,王晶,邹红.组合式教学与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2]吴庆田.《金融学》课程实施“教学互动制”改革实践研究[J].学术论坛,2012,(4).

[3]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3).

第9篇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经济背景知识

《货币银行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发国债拯救银行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为了拉动内需,中国也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和4万亿投资计划。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美债危机尚未平息,欧债危机又接踵而至。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急需大量既精通外语,又熟悉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知识的人才。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内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重视《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建设,并纷纷将其作为双语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在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丰富学生金融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和教学语言选择上欠合理

当前国内高校《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常见的形式如下:1.中文教材英语授课。这种方式教师常常可以利用原有的教案,适当翻译一下。虽然中文教材英语授课简洁明了,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但《货币银行学》中涉及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的专业术语较多,教师自己翻译,难免存在翻译语言不地道和专业术语不准确的弊端。对学生英文水平提高帮助不大不说,甚至可能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2.英文教材英语授课。《货币银行学》欧美英语教材通常体系严密,内容厚实,读下去需要耐心和毅力。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欠佳,即使阅读中文教材也存在一定困难。英文书籍中陌生的单词词组、复杂多变的英语句型,都是一道道拦路虎,让学生难有兴趣和毅力阅读下去。书看不明白,英语听课时便如囫囵吞枣,难以及时跟上教学进度,学习效果大打折扣。3.英文教材双语授课。这种方式学生上课时接受情况比英文教材英语授课有所改善,但英文教材仍然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英语不太好的学生仍然容易拘泥于教师课堂讲授内容,难以充分利用英文教材课后阅读与思考。

(二)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比例没有很好协调

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比例协调方面的常见问题主要如下:1.部分教师在《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因为教案中生僻词汇较多,将大量时间放在英语的单词拼写、句型和语法讲解上。学生的学习重点也不由自主地较多集中在专业英语学习上,一定程度耽误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2.另一部分教师在《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在课件中找来大量相关英文资料。单个课件上信息量太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课件讲解速度偏快,学生还在揣摩句子中文含义,尚未理解专业知识时,已经到了下一个页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很好进行。3.《货币银行学》现实案例较多,也比较适合讨论。但在双语教学时,由于各大高校常常有教学检查,部分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效果,难以像中文教学时开展灵活深入的案例讨论。毕竟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自由利用英语表达学术思想的能力,所以教师常常将问题设置得比较简单,案例讨论难以对教学重难点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教师为了讨论效果好,讨论时完全使用中文,又失去了双语教学的作用。

(三)对中国和欧美经济差异背景知识缺少适当补充

欧美教材通常是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下的各种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理论,而中国的经济体制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部分教师担心学校教学双语考核,就较少介绍相关经济差异背景知识。例如在介绍金融市场利率理论时,欧美教材通常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理论介绍,流动性偏好理论、债券市场供需理论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中国的利率却未完全市场化,国债市场也不发达,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不同于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国债利率操作来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利率,欧美各种利率理论的适用性会大打折扣。又例如在讲解货币政策时,中国和美国央行经常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侧重点也有差异,美国国债市场发达,美联储常常使用公开市场操作,而中国国债市场相对落后,中国人民银行喜欢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容易引发银行信贷的强烈变动,对经济冲击比较大,欧美国家已经很少使用。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发生后,美国要拯救银行体系,中国要在国内通过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同样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工具不同,效果和负面作用也是不同的。对于这些差异,如果课前没有提示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者课上没有花一定时间进行补充,学生就很难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更缺少足够开阔的视野。

二、《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改进建议

针对我国《货币银行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选择国内知名出版社已经引进的欧美主流双语教材

欧美主流双语教材经国内知名出版社引进,兼顾中文版和英文版,翻译错误较少,学生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情况选择对应的教材进行学习。英文版教材可以保证学生领略到欧美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让学生接触到欧美最前沿的学科动态。中文版教材则可以促进学生对英文版教材中英语表达较晦涩难懂的部分加深理解,相辅相成良性循环。例如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中文版和英文版在2012年年底时都已经是第9版,更新非常及时,对美债危机有深入浅出的分析,网络电子资源也很丰富。此外,国外原版教材配备大量的真实案例,实用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易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的专业知识。同时,适当的案例的分析和小组探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学与用脱节的矛盾,同时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当然,使用欧美主流双语教材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国内教材,国内教材具有注重理论阐述、语言风格符合中国学生传统学习习惯的优点。教师可以推荐国内学者撰写的经典《货币银行学》教材作为学生课外参考书,开阔学生的思路。

(二)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动态调整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比例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货币银行学》教学前,教师应该尽快摸清学生的英语水平,四六级通过率和英语考试成绩都是教师可以参考的信息。如果整个班级四六级通过率较高,那么上课时就可以更多采用英语教学,如果整个班级四六级通过率不理想,那么上课时应适当增加一些中文解释。当然,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教学的后期可以逐步调高英语教学比重。此外,《货币银行学》整个教学内容中各章节难度也存在差异。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例如利率的基本知识,建议教学时可以保持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相对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例如利率理论,则应突出重点概念、基本思想,不宜采用过多的专业英语词汇,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总而言之,双语教学的重点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然后才是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否则只注意专业英语弱化基本知识点教学,就是得不偿失了。

(三)适当补充教学相关的中国和欧美经济背景知识

欧美主流双语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背景,对于欧美大学生的常识性知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能就相当陌生。此外,欧美主流双语教材很少介绍中国的案例和经济背景,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补充。教师可以选择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时间允许前提下也可以在上课时适当补充。例如,在介绍货币计量知识时,美国M1包括通货、支票账户存款和旅行支票,中国的M1包括通货和活期存款。在分析其差异时就需要补充中美居民的习惯,美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除了用信用卡外,还非常喜欢用支票支付,支票账户存款对应中国老百姓的活期存款。中国由于金融业不及美国发达,城市化率不高,一些老百姓喜欢用现金支付。当然,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人使用银行卡活期存款,但很少个人使用支票。这样的支付习惯影响着中央银行进行货币计量,就形成了中美M1货币计量标准差异。通过适当补充中国、欧美经济差异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学重难点,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倪琳,严良,范傥.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73-175.

[2]洪颖况,况新华.双语教学效率低下问题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110-111.

[3]段军山.“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1(3).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2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现代金融体系下《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内容重构与实践”支持(项目编号:2012255)。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关系融资;农村地区;障碍;政策建议

本文为巢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XWY-20121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8日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落后,金融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城市中的企业一般都有充足的资产,公开的财务报表或者高信贷评分,也就是所谓的“硬信息”,并可以借此从银行贷款。然而,农民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信息都是以“软信息”的形式存在的,这些软信息是不公开的、专有的、难以量化和标准化,只能通过借贷双方长期密切的接触才能获得。而目前国内的银行普遍基于硬信息来发放贷款,这就造成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融资方式即关系融资。关系融资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基于软信息的融资制度,强调借贷双方长期和紧密的关系,借款者可以不提供标准化的信息就可以得到贷款,农村地区的中小银行相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容易地就能接触到借款者的家庭及社区,通过长期接触获得“软信息”,关系融资能使借贷双方产生共赢。然而,就目前来看,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推广关系融资,还有许多障碍,本文基于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二、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障碍分析

(一)农户及农村企业问题

首先,农户贷款面临来自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自然灾害是农户不可抗拒的风险,尤其是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同时,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社会净收益都很低,不具备竞争性,加上信息不对称,农户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知之甚少,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因而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而目前农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不断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风险也相应扩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还无力独立应对。

其次,在农村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严重,出资方往往缺乏借款方的相关信息,也难以确认对方是否存在违约的可能。特别是农户经常将一项本来是以生产性用途贷出去的款项用于其他用途,比如婚嫁葬娶或者用于建造房屋。当出现违约时,由于缺乏完备的合约以及法律措施,惩罚机制往往难以奏效,给出资者造成大量的呆坏账。

出资人提供关系融资的目的在于获得各种租金,只有让出资人相信借款对象是一个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市场,出资人才愿意提供融资。但我国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信贷风险较高,出资者仍然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预期。

(二)农村金融机构内部问题。关系融资要求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机制灵活,贴近客户,并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明显不适和发展关系融资,有些机构的发展方向还不明确,定位不清,机构臃肿,官僚化现象严重,甚至对农民还有相当的歧视,不愿走近他们,这些都阻碍了关系融资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缺乏。以农村市场的金融供给主体农村信用社为例,监管当局对农村信用社一直采取保护措施,对机构关闭持谨慎态度。这是因为,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供给,如果对经营不善的信用社实行关闭,势必出现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缺位问题。在破产退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道德风险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严重:首先,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实施强行干预;其次,农村信用社也不会真正关心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借款人违约概率更高。

(四)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扭曲。利率管制扭曲了金融市场中的价格信号,使经济中的资金无法合理配置,破坏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机制,不利于金融市场内部竞争体系的形成,金融体系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在中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这也导致农村正式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严重偏离市场水平。

(五)“金融城市化偏好”,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经济发展出现了恶性循环,即形成所谓的“金融城市化偏好”。农村资金外流渠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收缩网点,上收贷款权,使农村资金回流城市;二是许多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存放同业和贷款给城市客户,也使资金流向城市。当大量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储蓄,输送到城市以及国有企业部门而不是回馈农村经济的时候,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农村系统性负投资”。农村地区资金的净流出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融资真空,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六)农村地区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新农村建设提升到国家的战略规划之中,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没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大体保持在8%左右。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极不健全。许多信用社的贷款用于农户治病或者用于子女的教育,如果金融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非盈利的支出,如疾病、教育等,那么贷款质量低也就无法避免。

(七)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面临主体缺位。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包括农业保险和担保机制,可以降低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经济的风险。例如,日本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包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与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前者约为70%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担保,后者则为信用保证协会提供了约60%的再担保。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始终裹足不前。

(八)r村社会转型期的信用困境:道德失序。目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社会结构向契约社会的转型。王曙光将传统社会称为“乡土社会”。道德规范在传统社会中是无形的,由于地域、血缘和宗族关系,人与人之间有着天然的信任感,他们互相熟悉,欺骗的现象很少发生。而一旦发生了欺骗的行为,互相熟悉的人们就会以“闲言碎语”的方式来传播欺骗者的行为,从而使欺骗者在社区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欺骗者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和社会关系的扩展,人们不得不将交易扩展到陌生人的范围。这就使得传统的信用观念受到冲击,农民不讲信用的现象开始出现。当农民离开原来的农村进入城市的时候,还没有学会如何适应这个陌生人的社会,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这个时候,农民对城市不信任感就产生了,当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农民往往会选择欺骗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这种现象,在社会剧烈转型的今天显得尤其明显。

三、农村地区发展关系融资的建议

(一)农户及农村企业方面。农户和农村的企业家们应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对金融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诚信水平和信用水平,与当地金融中介积极合作,争取贷款。企业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自觉主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银企间长期、紧密的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国有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应缩短链条,并能够针对“三农”贷款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城市的信贷政策。部分信用社应改变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僵化的上下级行政关系,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社区中小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型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的信贷业务需要大量熟悉当地情况的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应当鼓励信贷人员深入到农村社区,熟悉当地情况,走进农户,针对农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存款、贷款、咨询、汇兑等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规范非正规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竞争体系。非正规金融组织扎根于农村地区,对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来说,正是由于非正规金融,他们的融资需求才得到了满足,同时非正规金融也将竞争机制带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打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非正规金融为中国农民提供的贷款大约为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政府应当规范非正规金融组织,不能一味压制和歧视,应当充分重视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非正规金融现象,探索更适合贫困地区的比信用社成本更低的金融组织形式。

(四)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关系融资的特点就是出资者可以利用其对借款者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区别定价,即根据风险状况、合作关系长短来确定融资价格和抵押水平。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利率弹性决定着关系融资的前景。目前,可以考虑适度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利率浮动幅度,更好地发挥关系融资在解决资金缺口和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

(五)对三农经济和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引导农村资金回流。由于农村及农业的弱质性,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比较特殊,农村金融也相对更为脆弱,这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经济政策,适当放松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如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风险控制乃至资本充足等方面的监管标准以及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允许各类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

(六)努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过程中,要科学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范围和权利;在法律上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形成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完善农地征用制度;积极指导农民提高土地经营的效率,增加集体为农民提供生活保障的能力。

(七)健全农村地区公共财政体系。合理运用财政杠杆,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当然,财政补贴规则要事先确定,对市场透明。同时,政府应该对农村地区给予更多的教育投资、医疗投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以利于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八)切实推进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农村保险制度。农业的弱质特性导致了农业的高风险性,如果没有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出现支付危机,农户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利于防止出现大范围的信用危机。目前可以按农户、社区、省级和国家层面共同出资筹集基金,建立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推动各种类型的农业保险,发挥保险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保障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由政府、农民和农村企业共同集资;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联保机制、互保基金等形式;扩大抵押品的范围,如增加存货、应收账款等作为抵押或质押品。

(九)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首先,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每个参与者以公平竞争的机会。政府要倡导信用观念,带头遵守信用,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其次,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持的保障,必须依靠法律力量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法制基础,使诚实守信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动,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再次,建立诚信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守信的激励机制,让守信的人得到好处,加大不守信的成本,形成一旦失信就难以生存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Mitchell A.Petersen and Raghuram G.Rajan.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4.Vol.49.Mar.No.1.

[2]Arnoud W.A.Boot and Anjan V.Thakor.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Vol.55.No.2.

[3]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6.

第11篇

关键词: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一、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概述

信用风险是多维度风险的综合结果。在所有风险中信用风险的量化却存在很大难度。近十几年来,建立数量化的信用风险模型在金融业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模型具体可分为三类:

(一)基于“公司市场价值”的JP摩根信用计量CreditMetrics模型和KMV模型

CreditMetrics 模型由JP摩根于1997 年首次发表并被广泛推广。该模型在对贷款和债券给定时间单位内(通常为一年)未来价值的变化分布进行估计的基础上,运用VAR(Value at Risk)分析框架来衡量信用风险。模型的数据基础是各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级别转移概率矩阵。CreditMetrics 计算的准确性依赖于两个关键假设:(1)同一等级的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违约概率;(2)实际违约率等于历史平均违约率。即信用评级改变与信用质量的改变相同,信用评级与违约率是同义词,当违约率调整时,信用评级随之改变。但是由于违约率是连续变化的,而信用等级却以一种离散方式进行调整且历史平均违约率和转移概率可能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即使同一个信用等级内的违约率也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此外,该模型需要输入大量的市场数据,这一点对于中等规模的市场贷款组合而言,通常并不能完全地获取。

KMV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公司的权益和负债作为期权,公司资本作为标的资产,把公司所有者权益作为看涨期权,把负债作为看跌期权。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违约概率是与债务额和债务人公司资产结构相关的内生变量。它假设当公司资产价值低于某个水平时,违约才会发生,在这个水平上的公司资产价值被定义为违约点。KMV模型中,信用风险是根据公司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推导出来。已知给定公司的现时资产结构,即权益、短期和长期负债、可转换债券组成的情况下,一旦确定出资产价值的随机过程,便可获得任一时间单位的实际违约概率。上市公司的权益价值是由市场决定,公司股票价格和资产负债表中隐含有违约风险的信息,因此KMV最适用于公开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率评估。KMV 模型以股票市场数据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该模型存在三个缺陷:需要资产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未根据资历、抵押品、合约条件或可转化性来区别不同类型的债券和静态假设――财务结构假设不再变化。

(二)基于经济学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CreditPortfolioView是麦肯锡公司(McKinsey)的一个多因子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将宏观因素与违约概率、转移概率相联系的方法。该模型模拟各国在不同行业各种信用评级集团的联合条件违约概率和迁移概率,其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因素的不同取值,如失业率、GDP增长率、长期利率水平、政府支出和储蓄率。由于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经济状态由宏观因素所驱动,当经济衰退时,违约与信用降级事件增多,当经济好转时情况则恰好相反,即信贷周期随着经营周期而变化。假如具有充足的数据,该方法可以用于预测一国不同类型债务人的违约率,如建筑业、金融业、农业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经营周期的反应各不相同。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必须拥有各国各行业的部分违约数据和调整转移矩阵的特别程序。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该模型最好应用于投机级的债务人,这类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对信贷周期的灵敏度比投资级的债务人要高。

(三)基于保险精算的CreditRisk+ 模型

CreditRisk+ 是由瑞士信贷金融产品公司CSFP(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 )开发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的主导思想源于保险精算学,即损失取决于保险标的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发生风险时保险标的的损失或破坏程度。该模型推导债券投资组合的损失度,只有违约风险被纳入模型,不涉及降级风险,而且违约风险与资本结构无关。

与CreditMetrics 和KMV 都以资产价值作为风险驱动因素不同,该模型只考虑违约风险,需要估计的变量很少,并未对引起违约的成因做出假设。CreditRisk+的最大优点是相对容易,它借鉴保险业计算小概率极端事件的数学方法,推导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封闭形式,具有计算上的优势。此外,CreditRisk+仅仅需要考虑各级别的平均违约率,需要输入的数据较少,适应于数据比较缺乏的状况。CreditRisk+的局限性在于模型假设中无市场风险,并忽略信用评级的转移风险,使各债务人的风险是相对固定的,并不取决于信用质量和未来利率的变动。

这三类模型属于单一的一般框架,它们主要识别信用风险比较关键的三个方面――违约率分布、条件违约分布和整合技术。迄今为止,从实证角度对各个信用风险模型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文章还很少。唯一将信用风险模型应用于对实际资产组合风险损失估计研究结果和现实情况大相径庭,且对美国之外的债务人、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信用风险评价时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宏观信用环境不佳,尚处于信用制度的初始阶段

信用担保是一种复杂的信用契约关系,信用担保机构能否生存并健康发展,取决于一国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良好的信用秩序是信用担保机构正常运作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前提和基础。我国的经济运行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几乎为零。市场经济实行之后,诚实信用与市场机制的关联不大,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正常的信用关系被严重扭曲。由于整个社会信用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对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对象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惩罚制度,信用风险问题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二)业务对象缺乏信用历史记录,会计数据不完备,数据真实性需要检验

国外学者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是“信息残缺的”,很难从外部了解到与企业有关的雇员、消费者及供应商的合约。因此,运用模型方法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并予以决策时,通常会要求该类企业提供规范而及时的经营信息,如财务报表。而我国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受经济体制和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些企业普遍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企业信息与个人信息交叉,财务管理混乱,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存在的信息问题十分严重。而一些小企业,尤其是个人独资企业,由于个人活动和企业活动完全交叉,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运用财务比率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十分困难。对于已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对股市价格的持续监控等方式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但对于非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则无法通过相关渠道获得信用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具体信息。此外,信用数据样本较少,历史延续性和可比性也尚待改进。所以,若一些模型所需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为证券市场时,就会与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为非上市公司的现状产生较大矛盾。

(三)金融市场的运作不规范,影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预测能力

受金融市场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等人为的市场不规范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资产收益关联度的稳定性比较低,这一现象将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预测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CreditMetrics――市场价值模型和KMV――期权定价模型所需的数据的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取,若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改变该现状就根本无法为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信用担保项目信用风险的准确量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担保项目之间缺乏一致性,差异性较大,传统的分类技术不适用

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发生机制与一般保险行业所经营的客观、可预期的风险存在很大区别,其发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保险业务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比较精确地计算出风险损失的概率,从而确定保费率以弥补风险损失及经营成本,进而确定利润水平。信用担保业务则不同,由于担保项目的金额和期限各异,反担保措施的落实程度差异很大,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很大,无法精确计算担保费率,大数原则无法或在短期内难以适用。因此,对信用担保项目的风险管理应更多地运用个案分析方法,结合信用担保项目和企业的实际状况设计信用担保方案,将每笔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在信用担保机构可预期、可接受的一定范围之内。

(五)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企业相关信用状况及时、全面地了解是信用担保机构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因此,违约率一直被认为是信用风险度量的最核心工具。在国外违约率主要来自评级专门机构和银行内部评级部门建立的信用评级转移矩阵。对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而言,信用评级工作己经基本开始实行,并运用于对客户的选择和风险的预警,但仍未向信用风度量化方面进行更深层次地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信用评级机构将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具有公信力的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无法通过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方式对信用担保机构的利益予以有效保护。

(六)信用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量化信用风险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它不仅需要信用担保机构业务人员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信用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熟练地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合行业特性和地域特性对项目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适应今后多变、全面、更为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要求。目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业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业务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各信用担保机构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也成为进行信用风险量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现有的信用风险模型还难以运用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的度量。这也是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仍然局限于传统评级方法,即基本上模仿商业银行运作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简单的定性化信用评级的主要原因。

三、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现实选择

(一)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选择原则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建立在西方银行多年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这些模型并无法直接适用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因此,考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现存的约束条件,研究设计出符合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虽然十分迫切但仍然有待时日。笔者认为,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易测性原则:所选择模型中涉及的原始数据或各项指标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从金融市场、银行、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获得,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演算获得信用风险量化所需的各种最终数据和指标。

第二,易操作性原则:模型应与担保公司现有项目评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确保模型度量的精确度。

第三,兼容性原则:模型必须具有兼容性,不仅能满足目前阶段对信用风险度量的需求,而且还应能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数据库的建立、完善适应未来信用担保机构对信用风险度量的需求。

第四,行业性原则: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很大,运用统一的模型会使一些效益好的项目无法通过评审。因此,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研究开发出不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的准确评价。

第五,地域性原则:不同地域的信用担保机构所处的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结构、税收制度、客户群体和客户意识强弱各异,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应考虑这些因素对最终信用风险度量效果的实质影响。

(二)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思路

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其信用予以科学评估。我们所谓“科学”评估的含义是必须引入定量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估。通过以上四个国际主流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可知,比较适宜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借鉴的主要是CreditMetrics和KVM模型,这两种模型虽然在理论上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大且与一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是非常适用。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假设,我国目前还是可以借鉴CreditMetrics和KVM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相对比较简单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将其作为对现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考虑到各类模型的优势、局限性和最佳适用范围以及信用担保机构业务经营对象的特殊性,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应采用渐进方式――先以定性化度量为主,定量化度量为辅,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实现规范化运作,中小企业更多地实现上市融资等外部环境改善过程中,向完全的CreditMetrics和KMV等定量化的市场价值模型或期权定价模型过渡,并逐步实现能够根据项目自身特点、项目行业特性和项目地域差异性选择不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参考文献:

[1] 吴际.信用风险计量评估法:规避风险的“ 利器” [J] .西部论丛,2007(1)

[2] 刘晓星.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比较研究 [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

[3] 王琼,陈金贤.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 .现代财经,2002(4)

[4] 潘蔚琳,王可.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分析与借鉴[J] .北方经贸,2002(8)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公众,金融产品,认知,消费,分析

随着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服务不断扩展,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公众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社会公众普遍对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存在了解不够,也制约了人们在购买金融产品时的自主选择,而且金融机构若不了解公众的消费习惯,也会产生较高的制度成本等。所以,如何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提高公众对金融产品的全面了解,和金融机构如何了解公众的消费习惯以及提供什么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维持金融市场有效运行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众对金融知识与金融产品的了解度与消费习惯,我校金融专业师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在假期对调查者所在地进行了调查,分别以湖南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娄底、怀化、益阳、吉首、衡阳、张家界等地区的消费者为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再辅之以网上调查法,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经常使用的银行卡的类别等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2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1份,探索湖南各地区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情况,对公众的金融知识掌握程度与消费习惯进行系统分析,为金融产品和市场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金融产品与使用程度的了解,为公众与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公平的交流机会,使金融市场更有效率地运作。

一、主要调查内容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图1我们调查的对象中,年龄结构上, 40到60岁之间者,占总人数的47%。,这类人群大多是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文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7%,高中毕业生占17%,体现了我们的调查对象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的调查对象是企业职工或者个体工商户,分别为40%和32%,他们也正是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群。调查对象中月收入以1000到5000元为主,占59%,其次月收入为5000元以上的占到11%,1000元以下的则为30%。

(二)主要调查内容分析

1、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主要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报道获悉。

通过图2发现,购买理财书籍与参加金融知识讲座的比例只占总体的17%和20%,而通过网络等途径的却占38%,可见公众大多数不是主动去寻找并学习金融知识的,而是在信息全面却杂乱无章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被动接受金融知识的,所以金融知识的过于专业性与不够趣味性阻止了公众的了解欲望,建议金融机构从公众的兴趣着手,多设立一些通俗易懂且有趣味性的金融知识,还可以在传播性极强的社交网络微博等成立频道,打开网络传播的途径,既能够吸引人们眼球,使人们相互交流,也能扩展关于那17%喜欢与亲朋好友交流见识的公众市场。所以,顺着公众的习惯扩展网络金融途径,既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的,也能提升公众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

2、公众进行金融消费的方式主流是营业大厅购买。

通过图3发现营业大厅购买占了36%,大多为银行储蓄等产品,可见人们的储蓄意识还是排第一;30%选择通过网上购买的形式来进行金融消费,大多为证券和基金等产品;而上门服务购买占了24%,大多为保险产品;通过手机购买占10%,大多为小额金融产品。可见营业大厅购买和网上购买是金融消费的主流方式,通过分析以及对公众的具体开放式的访谈,发现网上购买进行金融消费人群占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网上购买具有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上班时间的限制,不必花太多时间沟通,获取信息更具主动性,且服务费用低于传统服务交易费用等优点。在如今社会的快餐式消费的趋势下,建议金融机构发展网上服务市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简化交易流程,完善网上金融的服务体系,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3、公众进行金融消费最看重的还是安全性的保障。

通过图4,不难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公众选择的都是安全性的保障,众所周知,金融消费都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并且收益与风险具有等价性。但是公众最需要的还是能够去除一部分高风险换来稳定收益,包括19%的选择金融机构品牌和规模、16%选择关于该金融产品的评价、15%选择质量服务的公众,其实核心还是在于它们所产生的安全性,金融机构品牌规模大,说明能够规避更多的市场风险,金融产品的评价高,说明更经受的住市场考验,金融服务的质量好,说明整个金融基础是完整的,基础越好,所遭受的不利因素就越少。所以金融产品的安全性越好,越能吸引公众进行金融消费,对安全性的追求应成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

4、公众常用的银行卡类型为借记卡。

通过对公众常使用的银行卡类型情况分析,不清楚自己使用的银行卡类型的公众只占总体10%的比例,说明公众对于银行借记卡先储蓄后消费无透支功能、贷记卡的可透支可存储依靠银行发放给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消费的两种不同功能的银行卡的分辨是有清晰认知的。选择借记卡的比例占总体的48%,说明大部分公众还是遵从于中国传统的消费方式,没有进行超前消费。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规范、就业率低且不稳定等问题下,超前消费一般还是弊大于利,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因美国等国家消化商品过剩超前消费过度导致大量的经济泡沫产生次贷危机的,而中国的公众普遍有储蓄的习惯,所以避免了负债累累。可见公众使用借记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议对公众引导关于借记卡的作用以及储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等知识进行普及。

5、公众使用并且了解的金融产品品种全面,分布比例大致相同。

通过公众使用和想要了解的金融产品情况的统计,消费者使用的如存款、股票等投资、保险、金融衍生产品、房地产等金融产品中,分布比例大致都维持在20%之内,差异不大,说明公众的投资方式很全面,全面也代表着平庸,没有侧重点,金融机构应在某一种最具专业性的产品中提升产品品质和吸引力,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消费金融。

6、大多数公众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资本升值。

通过对公众进行投资理财的目的调查中发现,当人们进行投资时,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进行资本升值,人数占总人数的45%,而养老保障,家庭储蓄只占22%和18%;其次是短期投资和分散投资风险,占7%和8%.。说明公众对于投机与投资的取舍,更偏向于时间长的投资,说明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消费者未来收益的累积。所以公众进行金融消费更倾向于收益率,金融产品提升收益率才能吸引公众,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增加要素投入和资源合理配置是我们发展的主要目标。

7、大部分公众对于金融风险抵抗力较弱。

由公众对于金融风险的承担程度情况分析可知,金融风险与金融收益成正比,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性来说,大部分居民能接受30%风险损失以下的占74%,而74%中的29%的公众为保守的投资理念,其选择的是只要保证不亏就好,也说明其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以保护本金不受损失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为首要目标,通常不太在意资金是否有增大值,35%的公众能承受5%至20%的风险,说明这类投资者是温和保守派,持谨慎稳重的态度,希望投资在保证本金的安全性的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收益性,但常常会因较大的金融风险规避而不做出动作。只有16%的公众能够承受50%以下20%以上的金融风险,这类投资者专注于投资的长期收益,并且能够承担一定风险。能够接受50%以上风险的只有少数的9%,这类投资者高度追求资本的增值,愿意接受投资大幅度的波动。总之,从被调查者的结果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接受金融风险损失在30%以下的居民竟占74%以上,说明湖南公众大多数人不愿承受较大风险,希望在保本情况下能有所收益,由于风险的抵抗能力不强,故不敢期望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建议各金融机构多开发小成本小风险的金融产品。

8、公众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心理较强。

通过公众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情况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个人理财服务的了解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还是客观的,能够有效运用并且合理控制风险的人占47%,而不了解的人群只占12%,了解程度一般的人占41%,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公众尝试的投资经历较多,对于金融风险的规避能力也大大增强,但是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了解程度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将影响到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和金融资金的流动性及金融界的发展,中国的百姓逐步富足也将会突破传统观念。针对41%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了解一般和12%不了解的那部分公众,银行应加大其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和范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理财产品的介绍,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和加深对其理财产品的了解。

9、公众对于购买金融产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收益和安全。

通过对影响公众购买金融产品的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在公众考虑购买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分别是:预期收益率对购买者在决策中的影响占21%。过去投资经历对消费者在决策中的影响占12%,,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看重占7%,购买金融产品的风险因素占29%,消费者募集资金的投资领域占8%,认购的起始资金占9%,方便套现占13%。

二、调查结论与分析

(一)公众对金融知识重要性的看法和认识还有待提高。

城乡居民居民目前获得金融知识的机会和渠道匮乏,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应尽可能的从多途径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以防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迹象,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防范于未然。

(二)从安全性来说,银行储蓄仍是城乡居民投资方式的首选。

传统的投资方式在人们心中还是根深蒂固。其他的投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潜力,应鼓励其他投资方式逐步逐渐的发展壮大。

(三)居民在投资时最关注的因素还是利润回报。

现在人们在投资上还是一切向钱看,注重利润回报固然很好,但是不要盲目注重利润回报,仍旧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这样在投资时才会获得平稳的收益,不然的话就会上当受骗,陷入金融诈骗的泥潭。

(四)了解公众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和消费习惯,能帮助金融机构创立更具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只有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

随着金融产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加,国内外金融市场关联度的不断加强,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对金融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必然要求金融消费者知识水平和应用技能要与金融市场同步发展。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已经表明,健全有序的银行业运行离不开具备相应金融知识和技能的金融消费者。

(五)正确的金融消费知识能有效的保护公众。

正确的金融消费知识能有助于帮助消费者购买合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金融消费者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督促金融机构改进服务、规范行为、消除风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三、调查对策与建议

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是一项较为长期的系统工程,这涉及到大部分的群众利益,其对象的广泛性和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推进该项工作需要政府、金融主管部门、教育部门、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社区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合作,才能有效整合金融宣传教育资源,达到共同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的效果。所以对社会公众进行金融消费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政府应该为普及金融知识和金融消费教育搭建平台。

世界银行在“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与金融扫盲”方面提供了良好经验。2012年6月,世界银行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扫盲工作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际准则,为一国全方位监测识别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工作提供了评估手段。我国地方政府往往十分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对金融的关注仅局限于如何在融资方面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居民金融知识的普及。

我们建议政府及金融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社会各地区系统地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政府应与高等院校联合编制《金融基础知识读本》。其次,政府应设立专门负责公共金融教育的组织网络,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社区宣传栏等媒体,向公众宣传金融知识。可以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公众在轻松的环境中,从新的角度认识金融,理解金融并学会运用金融工具为自己的生活理财服务。再次,要从基础抓起,建立常态化金融教育制度。金融知识的普及应从学生抓起,在金融机构聘请金融方面的教师,不定期地走进学校课堂,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金融行业去实地了解金融工具的使用。

(二)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领导者应该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

美联储十分重视金融教育的普及,美联储设有承担金融教育职责的消费者和社会事务办公室,具体负责金融素质基础教育。美联储开展金融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向公众提供有利于社区及个人发展的金融信息,发起并组织金融培训项目,推动其他金融机构私人企业社区组织开展金融教育。

英国金融管理局对金融知识普及的工作重点也十分重视。英美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学习,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在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有必要将央行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写入《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人民银行在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中的目标和任务。金融监管机构也要为金融知识的普及保驾护航。在当今金融业还不成熟的社会大环境下,金融监管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对社会群众进行金融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避免客户在金融领域因短期、投机行为而承担过多的金融风险,更要对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导客户的行为进行处罚,通过金融法规的普及来减少公众在金融领域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三)金融企业在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中应该担当主角。

我国的金融企业应成为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中的主力,积极推广金融知识,强化公众对金融工具的掌握,帮助公众通过金融工具为自己的家庭理财,甚至为企业经营管理取得更好的效益,使人们获利,便能让获取金融知识、学习金融知识成为人们的自愿学习的行为。金融机构除了正统的知识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发放金融知识传单,组织机构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金融知识,解决理财问题。这样既普及了金融教育,也打响了金融机构自身的知名度,从而可以吸引公众参与多种多样的投资,这样金融企业也提高了自身的形象,同时又获得了大量市场资金,是公众与金融机构两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