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科学研究

高校科学研究

时间:2023-06-08 10:5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科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科学研究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第2篇

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报销费用时,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项目成本核算难以实事求是。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地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成本严重的挤占、挪用了各大高校的教育事业经费。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疏于对结余资金的管理。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工作,应由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三方共同协作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对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而言,应尽早介入科研项目,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财务信息的支持,编制更科学合理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

为了控制具体科研项目的支出金额,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第3篇

[关键词]声像资料;分类;高校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研究、教育、宗教等活动中拍摄的具有资料价值、研究价值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硬盘等为载体,以声像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历史资料。高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等职能,由于高校所承担众多社会职能,所以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档案资料,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记录了大量声像档案资料。本文结合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就高校声像档案的分类进行探讨,并就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高校声像档案分类的思路

1993年11月16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提出了高校档案编制的原则是“体现思想性”、“符合科学性”、“重视实用性”,在这一编制原则下将高校档案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会等十个一级目录,声像档案分别放入相应的一级目录下,没有设置单独的一级目录。但在“关于实体分类中几个问题处理”中进行了说明,指出:从当前高校声像载体档案归档的内容看,基本不超出十个一级类目的范围,故暂不将它与十个一级类目并列,但由于载体和幅面尺寸(类型)不同,保管要求不同,拟作特殊处理:按载体类型分别单独编号排架,同时注明与相应载体档案的参照号。从目前档案发展的形势看,这个编制原则和分类方法,已经不适应高校档案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声像资料越来越多,承载声像资料的介质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很有必要对高校声像档案资料的分类进行重新思考和划分。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结合高校声像档案资料的具体实际,高校声像档案分类必须坚持综合考虑的原则。如果按照载体材料分,高校声像资料包括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磁带、影视胶片、微型胶片、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高校声像档案资料按照载体材料分是不能明确其内容和价值的,不便于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承载的内容进行划分。在对高校声像资料档案进行分类时,一方面可以参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有的档案资料可以放入相应的一级目录里,如教学、科学研究可以直接列入进去;另一方面声像档案资料所具有的特殊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所列一级目录有个就没有或者少有声像资料,而许多声像资料又难以归入相应的一级目录里面,因此,需要对高校声像资料档案的分类进行重新思考。在对高校声像资料进行分类时,一是要考虑拍摄记录的部门,如属于行政部分拍摄记录的可以归属到日常活动档案,科研部门拍摄的资料可以归属于科研档案;二是要根据拍摄记录的内容,如科研人员拍摄记录的社会调查和访谈资料、文化遗产资料等,就很难归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的一级目录中,就必须有新的目录,新的分类。否则,在搜集、整理中很容易让这一部分珍贵的档案资料丢失,所以,有必要对高校声像档案资料进行新的分类。

二、高校声像档案的分类

根据目前高校工作的实际和声像档案资料日益增多的形势,我们可以将高校档案资料分为以下几大类:

1、日常活动声像档案资料

高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必然要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活动自然要安排摄像、照相人员,对活动进行拍摄记录,从而形成日常活动声像档案资料。

2、教学活动声像资料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十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4月,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正因为人才培养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围绕中心必然有许多教学、教研活动需要拍摄记录,从而形成教学声像资料。如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记录的教学研究活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学科竞赛等,还有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向外传播,形成共享资源,成为宣传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另一方面,这些录像资料、照片、课件也是学校教学历史的记载,可以作为永久的资料保存。

3、科学研究声像档案资料

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为。科研工作对于推动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关键的意义。科研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既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记录下来的实验过程、研究过程、课题答辩、课题论证、科研成果及其运用效益等,从而形成科技工作声像资料。科学研究声像资料本身生动地记录了科研的过程,既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也是宣传学校科研活动的活态资料,也是记录学校科研过程的永久性资料。

4、社会调查声像资料

社会调查声像资料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用摄像机、录影笔、照相机等记录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资料。这类资料主要以录像带、磁带、硬盘等为介质,记录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比如,从事社会学的学者对三农问题的调查和访谈记录,对吸毒群体的访谈和记录,对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和记录,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调查和记录等;人类学者对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民间知识的调查和记录,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调查和记录;经济学者对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现状的调查和记录,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记录等。社会调查声像资料资料,不仅是学校科研资料的重要来源,为科学研究提供鲜活的资料,也是向政府提供咨询的最有力的素材,还是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现状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4篇

关键词学科一技术关系 关联性分析 转化效率

1.引言

“科学一技术”关系的实践研究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弗朗西斯・纳林(Francis Narin)通过专利对论文引用在来源和时间方面的关联性,证明在高科技领域,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利用论文和专利数据可以衡量国家、地区或机构的创新能力测度以及相互间知识转移、技术转移途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专利的科学一技术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定量指标方法、数理模型方法、科学一技术映射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指标方面主要有科学联系度(Science Linkage)及其标准化后的产业标准化指数、当前影响指数(Current Impact Indicator)及衍生的科学强度、技术循环时间(Technology CycleTime)、技术扩散系数、相对强弱指数(RSI)等。数理模型方面,有基于熵值算法学校一产业一政府的三螺旋模型与算法(已由Mode-1进化到Mode一2),技术成长曲线及其修正,以及用于科研投入与产出绩效间的灰色关联分析;科学一技术映射模型方面,国内学者尝试建立科学学科分类与专利IPC分类的映射模型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如高继平提出的专利/论文的混合共被引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聚类自动标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的研究等。定量指标方法难以避免突发因素造成的数据噪音,例如论文或专利的数量的突发性增长或引用;模型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其关注的指标较为局限,例如模型研究主要是宏观的规模性产出数据;社会网络分析则要求变量数据间有共现关系。文章涉及7个论文和专利的数据变量,得到21种关系组合,扩展了定量指标体系,同时发现了一些原本弱相关或无关的数据变量去除时滞影响后呈现出较强或极强的相关性。

“科学一技术”相互作用分析能体现出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间的协同发展、扩散转化和相互贡献程度,从而为支持科技领域布局、制定技术创新策略、合理配置科研资源等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以国内高等学校“科学一技术”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的专利数据和论文数据关联性分析,挖掘影响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因素,探讨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扩散、相互促进的时间效率。一项研究,或某一领域的研究,在研究发表后需要多长时间能被关注(被引)、被传播、以及促进技术应用的出现,通过r间度量来揭示该问题,能够为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开展科技资源布局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和策略。

2.研究方法

关联性分析方法在很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在挖掘“科学一技术”关联性分析方面,可以分析研究经费的投入产出,但其涉及的变量局限于产出数据,而忽略了引文关系,即科学与技术间的转化和扩散效率;可以分析科研项目与专利产出间的关联性,但其忽略了科研与技术之间的时间转化差异,其相关性系数均低于0.9。

对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通常认为:先有科学研究再有专利产出,即研究总是走在应用的前面;成果公开之后会经过一段时间得到关注、扩散、被利用。那么一个机构、一个学科、一个技术领域甚至单个的研究内容发表之后,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爆发出大量的技术应用成果?文章扩展了“科学一技术”常用的分析指标涉及的数据变量(见表1),考量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时间差异性,一方面挖掘了更多的可用指标;一方面将原本弱相关的关联性通过时间关系处理得到了较强或极强的关联性,并分析该时间差异对科技转化效率的影响。

从表1看出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考察单一变量的变化趋势或者分布情况;二是对技术相关变量(如专利被引次数与专利公开量、引用论文文献和专利公开量或量)间通过逻辑运算得到的数值进行分析,形成衡量科学一技术关联性、活跃度和影响力的常见指标体系,运算方法主要包括平均数值、标准化数值、引用关系时间间隔等。但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变量关系单一,且依赖于指标的建立来对数据进行处理,无法消除由突发因素引起的数据噪音。

2.1关联性分析方法

在不同的变量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关系,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不同类的相关又可分为强相关、中等相关、弱相关或者无关等几种关联程度。而曲线相关大多可以转换线性相关进行研究,衡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常用的系数为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假设:变量A(专利申请)与变量B(专利被引)之间存在潜在的关联性,当N=30(1985-2014年),A与B两个变量曲线走势见图1,但两条曲线并不完全重合,可以首先计算得到一个皮尔森相关系数:

对于同一年份的数据来说,专利被引相对于专利申请有所滞后。这一规律在图1中表现为变量B的峰值在时间上较变量A提前出现。因此,在计算相同年份的变量A和B的相关性之后,尝试寻找变量B的峰值相对变量A峰值前移的一般规律,计算不同年份的变量A和B之间的相关性;当Pn达到最大值时,n即为变量B相对于变量A的峰值前移时间差,也可以理解为变量B相对于变量A的时滞。新的线性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当Pn达到最大值时,n即为A变量对B变量产生作用的时滞度量。

关联性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对于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联性的变量,通过考察其时间序列变化情况,挖掘其在时滞效应和转化速度方面的关联性,以考察其预测性。(2)消除单个数据带来的噪音影响,使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2.2方法验证

通过曲线拟合,比较A和B,以及A和B两组曲线的皮尔森系数和R方值,若皮尔森系数R方值得到改善或有明显提高,且通过SPSS分析软件得到的置信区间均在95%及以上,则说明该方法对于该变量组合具有统计意义。

文章通过列举两个例子来进行验证说明:(1)选择机构G的30年间(1985-2014年)(A1)和专利申请量(B1),并假设论文研究能带动专利的申请,分析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预测专利申请要经过时间n才能达到当前科学研究水平带来的相应技术应用规模;(2)选择机构G的30年(1985-2014年)专利申请量(A2)和专利被引量(B2)进行关联性分析,与现有的“技术扩散速度”指标进行参照分析。两组变量30年时g序列数据的趋势分布与关联性见表2和图2。

经公式(2)计算得到表3。可见,G单位专利申请与间的关联性,在时间差值n1=2年时达到最强,预测2年后在当前的总体研究态势下,会引发技术引用的大量出现;专利申请与专利引用之间原本呈现的弱关联性,在时差n2=3年时获得较强的关联性,且推测得出G单位的技术扩散速度为3年。

经过该处理后,通过SPSS以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R方值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见表4)。证明该关联性方法具有统计意义,能够表征两个变量间的关联程度。

同样,通过数据验证,关联性分析7个变量(、论文被引、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专利被引、引用专利、引用论文)的21类组合关系都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可行性。

3.评价体系的构建

文章的数据包括专利和论文两部分。专利数据来源于TI数据库,以专利权人代码为检索条件,获得1985-2014年国内排名前3的理工科高校(高校S、高校Q、高校Z)的专利公开和引用情况;论文数据来源于InCites平台中3所高校1985-2014年的和被引情况。

3.1评价指标的确立

从论文和专利数据中提取出7类变量,通过前期的关联性分析后,得到21个组合形式并确定变量A对变量B具有促进或推动作用(表5)。

根据主/客体(论文与专利)与行为(引用与被引)之间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图3),15对变量组合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别:

(1)表征产出规模驱动的时间效应,体现在不同主体具有同样的行为:一专利申请,即科学研究产出对技术应用产出的推动作用。

(2)表征扩散时间效应,体现为不同主体的产出与被引行为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包含一论文被引、一专利被引、论文被引一专利被引,即科学研究的扩散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引用产出的时间影响;一类包含专利申请一专利被引、专利申请一论文被引,即技术应用的扩散对新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扩散的时间影响。

(3)表征转化时间效应,体现为不同主体的产出与其引用行为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分为两类:一类包含专利申请一引用论文、专利申请一引用专利、引用专利一引用论文,即技术转化对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产出的作用;一类包含一引用专利、一引用论文,即科学研究转化对新的研究内容、技术应用和技术应用转化的影响。

(4)表征贡献程度,体现为引用行为与被引行为的时间维度关联性,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研究对新的科学研究转化和技术应用转化的贡献度,包括引用论文一论文被引、引用论文一专利被引;一类是技术应用对新的科学研究转化和技术应用转化的贡献度,包括引用专利一专利被引、引用专利一论文被引。

3.2机构数据对比

通过公式(3)的计算处理后,我们得到以下结果(表6)。比对国内3所水平较高的理工类院校的论文和专利的产出及引用关系数据,其论文数量与专利信息的产出规模、扩散效应、转化效应和相互贡献程度都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对比变量A对变量B的推动或促进作用在时间维度的间隔大小,可以挖掘各高校间的“科学一技术”间扩散、转化速度的快慢,以及相互贡献程度的时滞效应。

从关联性来看,高校Q除了专利申请与专利被引、专利授权与、与专利被引、与专利引用专利文献、与专利引用论文文献和专利被引与专利引用专利文献6种组合呈现出中等相关外,其他变量间都呈现出较强相关;高校S和高校Z在专利被引与专利引用专利文献、专利被引与专利引用论文文献2组变量无关联性。

从时间关系上来看,专利授权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和专利申请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差值在0-2之间,整体抵消了我国专利申请到授权的18个月审核周期的时间,因此两者可按需选择,文章以专利申请为主要变量开展分析。另论文被引和专利被引(2,2,1)在时间关系上同步于和专利申请(2,2,1),即一项/篇专利和论文被引用的同时,意味着另一项/篇专利和论文公开发表。因此两组变量具有相互验证的效果(表6中灰色部分为文章未选取的变量组合)。

(1)从产出规模来看:高校Z对科学一技术的产出发展较快,其变量间的时间间隔均小于高校S和高校Q。

(2)从扩散效应来看:高校S与高校Q技术扩散对科学的影响时效长于高校Z(论文被引一专利被引、一专利被引、专利申请一专利被引),而科学研究扩散对新的科学研究的促进(专利申请一论文被引)高校S要迟于高校Q和高校Z,科学研究扩散对新的技术应用的促进(一论文被引)三所高校时效相同。

(3)从转化效应来看:在技术转化方面(专利申请一引用专利),三所高校的效率相似;但高校Q的科学研究转化效率(一引用论文、一引用专利)略低于其他两所高校。

(4)从贡献程度来看:高校Z的科学贡献度较差(引用论文一论文被引),高校Q的科学贡献度和技术贡献度(引用论文一专利被引、引用专利一专利被引)较好,高校S的技术贡献度和科学贡献度(引用论文一专利被引、引用专利一专利被引)都略低于高校Q。

总体来看,高校Z近年来的产出发展较快,其科学研究向技术应用方面的转化速度较快,但是技术与科学的关联度较低,科学贡献度较低,但技术影响力较高。高校Q近年来科技产出变缓,科学研究向技术应用扩散速度较快,高校Q的科学研究转化效率较高,科学与技术的关联度居中,技术循环时间变长,但其技术贡献度和影响力仍较高。高校S在产出发展速度上略缓于其他两所高校,其技术扩散效率不高,科学贡献度和技术贡献度的水平居中。

3.5与传统指标的对比检验

传统指标受到时间变化以及突现的大数值个例影响,会导致指标结果具有数据样本的依赖性。通过分别比较扩散效应与“技术扩散速度”指标,转化效应关联性分析与“学科关联度”和“技术循环时间”指标(见表1)的数据值,对关联性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检验。

(1)扩散效应关联性与“技术扩散速度”指标。

在已有的科学一技术分析中,计量扩散效应的是(专利申请)与(专利被引)的平均时间间隔,即“技术扩散速度”这个指标来度量的,用这个办法得出来的一个高校的技术扩散速度,选取的时间范围距离现在越远则值越大,选取的时间范围距今越近值越小。例如:图4中,选取30年的数据时,校S、高校Q和高校Z的均值分e为9.1、8.2和9.9年,中值为8.7、6.2和8.3年;选取近十年的数据时,三者的技术扩散速度分别为2.3、1.8和2.4年,中值为2.2、1.6和2.2年。

关联性的分析则是对两个变量的总体趋势进行对比,根据表6的结果,在30年的数据范围内,科学研究的扩散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引用产出的时间影响(和论文被引:4、3、3,专利申请和专利被引:4,3,3),以及技术应用的扩散对新技术应用、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扩散的时间影响(和专利被引:5,5,4)的时间效应更加的均衡和稳定。

(2)转化效应关联性与“科学关联度”和“技术循环时间”指标。

传统指标中评价科研转化和技术转化的指标有科学关联度和技术循环时间两个指标。通过计算学科关联度得到图5,得到的2014年累积值分别为1.10、0.70、0.59,高校S的科学关联度较高,高校Q科学关联度居中,高校Z的科学关联度较低。该结果与三者的科学研究转化对新的研究内容、技术应用和技术应用转化关联分析结果(1,1,1)近似。

近五年(2010-2014年)技术循环时间方面的高校S的技术循环时间(4、5、3、3、3年)与高校Z(5、4、4、3、2年)近似,较高校Q(8、7、4、3、4年)略快,且年代越近,其技术循环时间越小。通过关联性分析,技术转化对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产出的作用(2,3,2),高校Q略缓于高校S和高校Z,与传统指标的结果相近,但受数据集合时间范围的影响更小。

4结论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分层管理 因地制宜 区域特色

1 分层管理策略

科研与教学矛盾、人才不足、科研条件有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是造成目前我国众多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政策不科学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科研政策的制定也是一种科研,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第一要实事求是的就是人才不足问题。地方高校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这是一个实际情况,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科研能力,这就决定了不能盲目搞全员科研,有些地方高校用政策强行要求每个教职工每年必须完成多少科研工作量是不对的,而应该采取分层管理策略。

所谓分层管理,是指学校的科研管理政策要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标准。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根据教职工的科研能力分几个层次:科研能力强的,鼓励在科研方面多投入精力,学校在考核方面把科研成果作为这个批次人员的主要工作量科研能力相对较弱而教学能力较强的,学校应鼓励这个批次的人员以担负教学任务为主,保证地方院校首要任务的完成质量,在科研考核方面适度降低标准或延长考核时间;基本不具备科研能力的,切忌不要“赶鸭子上架”,用行政手段迫使其浪费巨大精力来完成任务,这往往是学术造假的政策性误导,而要尊重其工作实际,考核方面可以避开硬性的科研任务而以完成日常事务为主。

分层管理尊重地方高校科研型人才有限的客观实际,尊重地方高校的主要社会功能定位,可避免全员科研的巨大浪费和不切实际。

2 结合地方实际

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要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做有效科研。

结合地方实际,就是要避免盲目跟风社会热门。什么热门就上什么,不顾本校人才,设备、经验和前期成果,信息平台等实际条件。这种科研往往一阵风走形式,热门一过就过了学校因为自己的客观条件所限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而一无所获,或者搞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所谓的“成果”自欺欺人。

结合地方实际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结合地方高校科研条件实际、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实际,结合地方科学基础实际,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实际等。

2.1 结合地方高校科研条件实际

本校没有条件的科研项目、学科领域不要盲目上。别人都在研究汽车就跟着研究汽车,别人都在研究互联网贸易就跟着研究互联网贸易,这样做往往是无功而返。每个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特殊人才和前期积累,如何在实际资源基础上进行深入发展和横向发展才是学校科研导向。没有条件的项目也不是就一定不能做,如果经过论证确实需要进入这个领域,那就一定要有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和后期促进机制。学校科研管理上要用引导的策略把有限的人力和财力集中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周围。

2.2 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实际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实际,地方高校把学校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实际结合起来,既可以促使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独立价值,又可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从而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做有效科研。

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实际,就是要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发定位,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经济问题出发。地方高校拥有研究地方问题的天然优势,从地方特有资源出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研究地方独特的经济结构模式和问题,是地方高校科研的基本任务也是形成地方高校科研特色的根本途径,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地方性的科学研究,主要在选择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或现实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可能在科学界引起反响或能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方向,组织强有力的科研队伍,进行联合攻关。一方面,地方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地方特有文化的发掘整理,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只有从地方特定的历史文化出发,才能更加显现出科学研究的特色,其研究成果才可能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自然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应立足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

2.3 结合地方科学基础实际

举例来说,本地区的科学基础是化工,那么学校就要引导多上一些化工的研究项目,多引进该领域带的人才,多为该学科的研究项目创造周边条件。这就避免地方高校想当然上项目,有些研究虽然取得了成果,但是或者远离实际应用,或者没有条件转化。如果结合本地主要科学基础,就会形成科研“集群效应”,便于扩大影响和实际应用。

2.4 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实际

产学研相结合既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实际,就是要走产学研的路。地方企业、市场缺什么就努力上什么项目,这样的科研绝对是有效科研,这样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快实现它的价值。有些地方企业其实不需要特别尖端的科研成果,他们往往更需要的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用性科研成果,如生产工艺改良,实用新型设计等。每个地方企业,市场都有自己的发展难题,地方院校离他们最近,却不去解决这些身边的实际课题,而是钻牛角尖,玩象牙塔,写一些没有实际用处的所谓的科研论文,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结合地方企业,市场实际,拓展了大学的职能,使大学由社会的边缘机构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也强调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现实目的性和适应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率。大学以往被人们称为“象牙塔”,致力于精神教育和纯学术研究。不管是培养的人才,还是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的现实需要都有一定距离。现代科学技术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高,很多时候需要工程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的紧密结合,而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后,大学的人才培养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大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也有了用武之地。再次,产学研相结合为大学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弥补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

3 打造本校优势

地方高校科研要打造本校特色,形成优势领域。

地方高校科研方向比较分散,各个学科的科研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学科间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差异很大,从优势科研方向出发定位,一要从学校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分析科学研究的优势和所拥有的科研实力,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其社会反响,其科研方向经过扶持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研优势二要依据现有科学研究基础,从学科的前沿地带和跨学科角度确定科研方向,经过努力能够形成一定的研究特色,并能在某一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三要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出发,确定在各个层次的研究方向。

第6篇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科教融合;机制

课题类别: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应用型民办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SJG2016699

G647

总书记曾经在讲话中提到:“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用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两翼,教学和科研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讲授新知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站在科研发展的前沿,通过科学研究充实教学,避免教学的枯燥重复,成为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源泉。

一、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机制探析

第一,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的专业化认识链要求科教融合。大学教育分为不同的专业,把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专业程度,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教学与科研分别对应着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教学是科研发展的动力,科研为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学只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知识,科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今后所用。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科研能力,同样,科研能力高低决定着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注入新鲜活力,而不是机械重复。

第二,科教融合与知识学习中教学对象的思维模式相契合。首先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对知识进行认知和评判,也就是识记。为了避免枯燥的知识记忆,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或者运用科研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识记的效率。其次,高校的科学研究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的效果。科研内容的开放性不局限于教学的目标、逻辑演绎空间等,更重视创新过程。一般科研需要建立教学只是评判的基础上,得出成果后,在运用于教学的提高,巩固只是。多元化指在科研中整合各方面只是,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总之科教融合是人类追求知识的本质。

第三,教学和科研各自的属性决定二者的互动。首先,高校的教学本身具有研究性。教师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研技巧,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其次,高校的科研本身具有教育性。都是科学研究,但是和研究机构的不同就在于,大学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教育意义。高校搞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

第一,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高校师生从事科研活动,一般遵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总结这一过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结合教学,指导学生针对科研题目进行开题-实验-总结-结题-鉴定成果等。教师将指导学生的科研方法转化成实际的教学方式,也是将科学思维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水平。例如,生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科研小组研究像“一枝黄花有效成分及其药效研究”等研究,学生一般很乐意参与科研课题,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第二,将科研平台拓展为教学条件。一般子啊高校不同专业都有各自使用的科研设备和教学设备,很多高校的科研设备都是摆设,活动比较少,也不在教学中使用,长期闲置。高校可以开放科研专用设备,让学生有机会使用。科研设备实验室在教学内容、方法上面向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实验选题,降低消耗成本。

第三,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科学研究总是针对各个学科的较前沿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高校教学中使用的教程由于需要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内容体系,不可能随时变动,在时间上跟不上本领域研究的先进性,编写教材的人员也具有局限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本领域知识陈旧。此外,教师在从事科研时也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动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结构体系,紧跟知识发展的潮流。好的教学成果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反馈到教学中,将知识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更新教材内容,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专业学生。

第四,将科研设计导入教学实验。教师把在自己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科研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先进性和方向性。将科研成果中的设计部分经过加工后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帮助教学过程更新实验方式,提高教学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教学和职工学到先进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创新能力。

第五,将科研精神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科学研究的精髓就是创新,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发现新知识,重复和模仿永远不会有科研价值。教师进行科研就是体现其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将这种科研精神发挥出来,将自己探索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教给学生,用科研精神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紧跟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为社会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的科研人才。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虽然在职能上有所拓展,但是仍然离不开对最高价值的追求,高校拓展科研职能也离不开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科研活动的教育性决定其育人方向,科研活动具有的知识体验功能是反哺教学的最佳优势资源。教师的科研经历可以改变课堂上枯燥的知识传授,其科研探索中获得的认知情感和精神可以感染学生,优化教学效果,在科研探索中教师树立的信心帮助老师提高个人魅力,有效改善教学生态。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补课分割,民办高校完善科教融合机制能够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

[2]杨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7).

[3]魏青 . 科研是教学的不竭动力[J]. 中华文化论坛,2008,16( 8) : 46 -47

第7篇

关键词:辅导员;科研能力;学生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19-02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体,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发展也是检验高校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我们的大学生群体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学生管理工作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对于学生工作管理主体的辅导员来说,只能通过对科研素质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升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现状

(一)繁杂的工作使得辅导员无暇科研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辅导员所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面对各项体系考核、多样化的学生思想、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各项工作都得面面俱到。而充实的事务性工作已经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使他们不能静心也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当辅导员满怀青春的激情而不断忙碌,可当激情殆尽时,工作的积极性是否还能存在,工作的斗志是否还能存在。

(二)科研意识的薄弱使得辅导员无心科研

高校辅导员多以年轻教师为主,比较重视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升,缺少把问题形成理论化进行研究的意识,更谈不上科研意识的提升。大多高校辅导员凭借经验和感觉做辅导员日常工作,没有把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条理化、系统化的分解,更谈不上把经验进行理论化和实践验证,每日重复同样的工作,缺乏把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研究的意识,因此大多辅导员过上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没有科研意识,也就提升不了科研能力。从另一层面来讲,部分辅导员搞科研也是为了职称的评定,当职称评定结束后就无心科研,对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并不关注,致使高校辅导员学术研究的氛围不浓。

(三)地位不高,无心考虑科研

高校辅导在工作中承担着“临时家长”“专业保姆”的责任,无形之中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期望压力,特别是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配备不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完善的条件下,高校辅导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满足不了社会的期望和家长的托付,无形中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不可预见的压力和挑战。辅导员整天忙于各种事务的处理和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静下心来思考科研问题。

(四)高校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教育部24号令’对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做了明确规定,但辅导员一般处于最低的地位,缺少关注度,申报课题和科研没有相对的优势,政府和高校没有单独的倾斜政策,又缺少指导,质量层次较低,导致十年政工两手空空,这是不少辅导员的真实写照。”在辅导员培训上,主要针对岗位、能力、具体工作等培训,缺少辅导员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培养讲座,导致辅导员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探索[1]。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然性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辅导员工作是以学生思想工作为主线,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目标,而辅导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对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才能掌握国内外教育、管理方面前沿的知识,以新的管理理念了解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以此来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走进学生的心中,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加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进程

当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后,会主动学习和研究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理论与方法,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学生工作的全面的认识,将工作经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此提升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在学生成长中能够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研究学生专业的发展,引领和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这样的辅导员在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化建设[2]。

(三)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职业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变与不变的工作,不变是服务学生的主题,变的是要在常态工作中不断创新,实现飞跃。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研究深入思考、分析、总结、归纳以往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规律,进行理论升华。在具体事务工作和科学研究中,逐步培养成既熟知学生事务工作又有科学研究造诣的专家,使岗位工作与个人成长和谐统一,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

三、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探索学生事务工作规律

通过科研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工作事务工作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教育研究专家杨德广教授倡导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工作、学习、研究”的六字方针,即围绕日常事务工作而努力学习,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索研究,再用研究的科研成果指导实践工作,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科学研究的指导使辅导员轻松地完成日常的繁杂工作,为继续科学研究指导日常工作,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提供时间的保证。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要求高校辅导员树立“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理念,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政治素养。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扎实牢靠的理论基础,才能担负起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高效解决工作中涌现出的新问题,才能树立博学多才的辅导员形象。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网络培训、专题讲座、沙龙座谈等形式的学习,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增强科学研究的学习意识,提高政治的洞察力、鉴别力和敏锐性,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3]。

(三)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辅导员科研的目标是提升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把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能力。高校要将辅导员的科研情况与其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相结合,不仅促进其科研主动性,也为高校辅导员科学化、理论化发展奠定基础[3]。鼓励和支持辅导员以主攻方向为基础组建学生工作研究室,学校为其提供科学研究的经费开支和场所,邀请专家指导,鼓励从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开展理论研究。设置学生事务工作专项课题,增强辅导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辅导员以科学研究的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不断探索,将工作的热情和经验累积转化为科学理论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理论化。

(四)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成效

面对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的特征,辅导员面临的教育对象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辅导员工作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新局面。对于大学生思想呈现新的变化特征,仅凭辅导员满腔的工作热情和有限的工作经验,是很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让辅导员带着问题去开展工作,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会大大提高他们在各项事务中的主动性,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成效。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更加需要紧跟新形势,分析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认认真真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新的工作,要求辅导员通过科学研究来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增强教育效果和工作实效性。不断强化辅导员的创新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去探索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骆文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7):56-57.

第8篇

一、要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总书记在清华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有助于学生拓宽人文视野,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三是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高校要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二,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中华民族2l世纪要迎来一个创造力喷涌的伟大时代,我们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和人文教育,大力推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活力。第三,要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内容转化;鼓励高校人文社科的大师名家撰写普及读物,开设人文讲座,经常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展开心灵对话,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指引正确方向。

二、要在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上下功夫,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论述,对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上作了清晰定位,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指明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三条途径:第一,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即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第二,要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成为新阶段的迫切任务。首先,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本质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衡量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贡献的标准,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次,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组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二是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三是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又要面向世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实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第三,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实行联合攻关和开放式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解答重大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讲话提出了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的使命和要求。一个“紧紧围绕”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心和大局。三个“自觉参与”就是,一是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三个“自觉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的总体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

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质量和水平

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现状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学术研究缺少问题意识,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号召,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推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事业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高校要以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用”结合,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横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新模式;要积极探索科研评价改革,通过改革试点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扭转目前评价体系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公开的成果和展示平台,切实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影响力。

四、要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第9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职能;发展趋势;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42-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研究对高校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载体――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处于何种地位,发展状况如何,其自身的职能定位如何,能否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研究者给予关注和解答。从诠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入手,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剖析,就可以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判。

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诠释

1978年厦门大学设立高教研究所,这标志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步入专门化阶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基本都设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虽名称不一,但基本职能大体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教育科学研究职能

从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工作范畴来看,教育科学研究包括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1.宏观研究。运用高等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进行哲学层面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如高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等可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多由研究基础较好的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担任。

2.中观研究。运用高等教育管理学相关理论对高校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如高校办学定位论证、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等可为高校的发展指明方向,是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最重要的研究职能。

3.微观研究。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对高校发展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如高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具体内容的研究,可为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人才培养职能

1984年厦门大学高教究所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标志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能。从目前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具备人才培养职能,只有研究基础较强的高校才具备高等教育学硕士、博士授予权,如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而一些研究基础薄弱的院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则不具备人才培养职能。同时,部分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还承担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科学知识培训的任务。

(三)参谋咨询职能

高校每一项重大决策和制度的制定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并需要集体表决。高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难以对所需决策问题做出系统详尽的分析思考,这时就需要有智囊团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严密的论证,并提供决策方案。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作为高校内部掌握高等教育知识和规律的权威机构,可以担任高校政策、决策制定“智囊团”的角色。事实证明,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对高校的发展很好地发挥了参谋咨询作用。

(四)教育科研管理职能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将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纳入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工作范畴,教育科研管理职能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职能,甚至在某些层次不高的院校,由于研究职能的弱化,人才培养职能的缺失,参谋咨询职能发挥的不佳,教育科研管理职能成为其工作的全部。

(五)学术交流职能

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基本都承担着高等教育科研交流工作,如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举办或承办各种教育科学会议、与校外或社会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编辑出版教育科学研究杂志刊物等,学术交流职能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基本职能。

(六)院校研究职能

院校研究是以单个院校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管理实践为目的,具有自我研究、咨询研究、行动研究特征的教育研究。更符合大学决策者建立教育研究机构的初衷,应该成为多数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术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更应该加强此类研究。

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

与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然地位与作用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是高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理论阵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相对于高校其他机构,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为学校发展提供服务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首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应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定位,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上给予科学的理论论证及支持;其次,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上,应充当“智囊”的角色,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助力;最后,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提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鉴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它又应该在学校组织中居于何种地位?笔者认为,在行政机构与科研机构的选择中,定位于科研机构较恰当,以便于参谋咨询职能的发挥,又不干预高校的行政权力。

(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发展中的实然地位与作用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大学组织机构中的位置复杂多样,有的定位相当明确,隶属学术科研序列;有的则处于行政与科研二者兼具的位置,这类机构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空间。在学术上不可能与已经基本完成学术化变革的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组织相提并论;行政上不能与完全行政化且初步具备院校研究功能的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等同日而语。所以,许多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位置比较尴尬,一些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尤其如此;还有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由于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主要从事行政工作或教学辅助工作,几乎不涉足高等教育研究范畴和咨询服务功能,游离于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及管理决策之外,处于学校组织机构的边缘,地位岌岌可危。

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趋势

高校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要充分认识,保证其在高校内部组织中的适当位置,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才能更好地担当“智囊”角色。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趋势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其更好的履行职责创设条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基本职能保持不变

1.教育科学研究仍将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首要

职能。教育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与生俱来的职能,不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职能定位将如何变化,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本质属性。

2.人才培养仍将是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的重要职能。高校决策的专业化和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大学教学、行政等管理人员也要具有教育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成效。培养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人才的任务仍将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职能。随着高等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能。

3.教育科研管理职能将淡化,学术交流职能将加

强。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务管理权限的集中,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将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剥离,纳入到学校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将此项工作并入科研处。学术交流功能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要实行开放式办学,作为高校“智囊团”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也要更加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及时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咨询参谋作用。

(二)参谋咨询与院校研究职能有所拓展

1.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参谋咨询职能将凸显。随着高校管理任务的日益繁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参谋咨询职能将会凸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可以依据自身教育科研优势参与学校各项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学校的发展规划、战略部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教师、学生事务的分析研究,为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收集掌握学生数据,对学生的生源情况、专业选择、就业情况及时了解,为学校学生事务分忧解难等。

2.院校研究职能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一个

新标识。院校研究是以解决本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对象,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从这一点看来,院校研究近似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科研职能中的微观研究。与其又有所不同,按照院校研究协会(AIR)的专业组来判断。到目前为止,院校研究协会经多年实践后确定下来的7个专业组,就是对院校研究范围及研究方向的最基本的界定。这7个专业组是:Ⅰ招生管理与学生事务;Ⅱ机构效益、科学与结果评估;Ⅲ学术项目与教工事务;Ⅳ资源管理与质量提高;Ⅴ政策分析、规划与管理;Ⅵ院校研究的理论、实践和伦理;Ⅶ院校研究的技术与工具。由此可见,院校研究侧重于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包括院校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和报告、院校年度报告的撰写与研究、院校日常管理中的专题研究、院校管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研究、院校管理战略研究等诸多方面。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经涉足院校研究领域。院校研究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将以院校研究为主要手段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总之,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要想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能够生存和发展,提高在高校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必须要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院校研究,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参考文献:

[1]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对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定位的几点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6,(1).

[2]蔡克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在表彰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暨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3]刘献君.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院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教育变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高等教育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入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力要求高校教师要有适当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入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大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思维―判断性接受―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集美大学学报,2006,(3).

[2]谢云.论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J].文教资料,2006,(16).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科研管理;服务定位

基金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财工[2012]156号)“地方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活动中的管理和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3日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四大主要功能之一,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这虽然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为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一、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能力进行科研管理,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邹山立、杨西龙分析了高校基层科管工作的基本特点:身份双重、矛盾突出、任务繁重,同时提出了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等建议;唐淼认为,高校院(系)级科研秘书是学校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特别是科研秘书的素质建设,对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晓昀、马殷华等结合广西师范大学的做法和经验,从转变观念、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刘德成对高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相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档案管理工作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等等。这些学者中很多都是从事基层科研管理工作或者管理工作,都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针对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稍微有点宏观,不太深入和具体。

二、研究的必要性

大学教师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学校办学历史、学科积淀、学术氛围、政府重点支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国内重点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性相对比较高,而一般地方院校由于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了大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相对较弱,科研能力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另外,由于国内的部属重点高校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重大项目攻关,因此占全国96%的地方院校在开展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科学、系统、有效地提高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促使地方院校的教师增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服务好教师,提高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从事基层科研管理的经验和心得,笔者认为基层科研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清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官本位”师资管理模式,过分强调任务、制度、纪律等行政管理手段的作用,在意识上将自己同教师“割裂”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伤害了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校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所有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为了服务和方便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可以这样说,如果高校没有了教师,其他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只有将教师服务好了,教师才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授课和进行科学研究,一个学校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和创新出更多的科技前沿技术。

(二)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基层科研管理归根结底是为老师、学校的科研活动服务,即为科技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但是有些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将学校赋予的职责当作一种权力,还残留着机关作风,缺乏服务理念,各项科研工作相关的审批工作繁琐,大大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思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同科技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研究进展,及时协助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把服务工作贯穿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作为服务教师科研活动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全心全意地服务好教师,使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有序、顺利地进行,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的窗口,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责任大、任务重。但基层科研管理人员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学校科研工作的运转。位微而言不轻,职低却责大,这就要求基层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甘为公仆的服务意识、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工作,不计名利,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用自己的言行来展示科研管理的作风、形象和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时,作为基层的科研服务窗口,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务实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奉献精神。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言行展现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风采。

(四)要适应新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各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纸质文件、通知等往往滞后于网络、电话等现代化的信息传达手段,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使用信息化办公,不能过分依靠传统的接到上级的书面通知后,再进行布置的工作方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扩大信息来源,可以采用经常浏览相关部门网页、经常电话沟通、定制邮件、定制短信等手段来尽快、尽早地得到上级的最新精神、通知等,并以最快的方式传达给教师,以便给教师更充裕的时间去整理和申报相关的项目、课题和成果。

(五)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严肃、认真、科学、实事求是反映事物所发生内在客观规律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学术腐败行为做斗争是基层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学习,严于律己,积极学习中国科协颁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有理有据地同一些违反基本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伪造、拼凑、篡改、剽窃等行为做坚决斗争。

(六)要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是要求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及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和丰富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由于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繁、重、紧、杂”,很少有比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修学习,所以只能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牢记“服务就是学习”的理念,将服务工作当作自我提高的课堂,多实践、勤积累、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加强理论学习,政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自觉行动,为做好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基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科研处(科技处)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主要和首要的任务是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服务的,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尊重教师,全心全意服务好教师的各项科研工作,不要以自己是管理者自居,经常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平时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尽量简化各种不必要的程序,使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工作状态中,从而为学校、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邹山立,杨西龙.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2]唐淼.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黄晓昀,马殷华,林盟初,唐晓琳,黄世朗.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7.

[4]刘德成.浅谈高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档案工作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于晓琳.对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第12篇

科学知识就是指科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人类认识的结晶,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素养建设的基础。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和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特点,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具备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在内的科学知识。认识和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概念、定律和理论,社会规范和准则,科学锻炼和训练的原则以及信息科学的相关知识。还应正确评价自我知识体系,对教材内容、学科、课程结构等知识有专业化的学习和了解。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学知识也将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师要紧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探求专业新知识、新动向、新发现,重在引导学生探究未知世界。这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专业方面广博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引导大学生接受最新的科学发展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观。

正确的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技能和方法指的是在一定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养,也是人们进一步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条件。科学技能及方法的正确掌握,有效地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步骤,是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的需要。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技能培养,首先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获得可靠有效的结论。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需具备课题研究、行动研究与调查研究等具体科学技能与方法。

高尚的科学道德。科学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道德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这既是道德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人基本素质修养的迫切需要。高校体育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道德修养,在体育教学、训练、研究等活动中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其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献身科学、服务学生、不求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道德信念。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他们才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

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科技本质的提炼物,是人文本质的升华物,是实现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拥有相关的专业材料,从而把握住材料的特征本质,进而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高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究和创新,善于提出问题,在一般人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不轻信、不盲从;此外,还要注重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新发现、新知识、新思想,争做创新型教师。科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因素构成的稳定、持久的个体内在的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它包括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严谨踏实,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谦虚谨慎,乐于并善于合作,高度责任感;果断坚持性等方面。具备科学态度的高校体育教师,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素养的建构

1加强服务意识和师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价值观是形成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基础和核心,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只有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首先,应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增强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当代社会更需要个体知识、智慧、才能的充分发挥,对个体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的理想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不安于现状,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做好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其次,应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立足岗位,强化服务意识。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服务体育教育事业储备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最后要不断修正,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价值观的航标,只有具备时代、社会认同的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客观上存在着教师的工作任务重、进修培训机会少等问题。再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使体育教师难以从教学工作中直接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重技术轻能力的现象,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增强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发扬团结互助、彼此协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2履行终身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知识储备

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这种责任是具有创造性的体力与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创造新知识体系,开拓新学科领域。高校应当率先履行终身教育理念,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与方法让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外出进修培训,加快高校体育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促进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采取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方法,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团队梯队。另外,在体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与体育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意料不到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勤于收集,善于积累科学知识资料,拓宽知识面。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某一事物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讲解得清晰透彻,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通过多种措施,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掌握运用科学技能与方法的能力

1)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技术,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等等,这些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高校相关部门应多方筹集资金,统筹规划,合理投入,在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和教育思想更新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素材和制作课件搜索所需资料的时候养成随时收集资料与及时梳理的良好习惯。另外,高校还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和优越的教学条件,积极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掌握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教育的研究能力。“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体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应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启发学生去探究锻炼的方法和理念,帮助他们打开健康之门。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体育学习、锻炼的方法,才能自觉地去锻炼身体,去探究未知世界。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训练的各种方法,形成理解体育科学知识及周围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并逐步运用已有知识开发新体育锻炼项目的能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为了科学地认识和揭示体育运动发展规律而采用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法的总称。在体育科研的具体研究中,往往不会只使用某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综合地运用适用于研究工作的多种方法,包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研究方式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等。通过体育科学研究,高校体育教师才能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使自己站在新的高度,活化体育教学,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科学研究水平,使高校体育教师从过去的技术型和经验型向现代的学者型和科研型转变,提高其科学素养。学校通过请专家开设讲座、建立科研团队等方法提高教师对体育科研方法的认识和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也要紧扣学术生长点,充分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围绕其展开科学研究,尽可能深地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将该方向已有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该方向的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学术优势。

3)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起点,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不断审视和分析,对已有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和充实,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参与者的能力发展。教育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思则得,不思则不得”,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具备是高校体育教师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与该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要从反思中不断反省自己,在分析中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强化科学道德教育,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学道德素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科学道德自律。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普通公民,必须恪守法纪和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还必须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其次是对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科学道德教育。学校要教育体育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按照科学规范实施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发扬学术民主,充分尊重学术领域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等。再次,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术评价体系是指挥棒,通过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引导包括体育科研在内的科研学工作者追求精品,减少次品,杜绝赝品。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强化科学道德的强有力的外部力量。

5加强科研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研究是一条教师内在充分发展之路。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科研之路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发现与创新的过程,科学进步与创新分不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创新研究,不断追求教学和科研新的境界,并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使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同时,在科研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科研群体优势,通过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形成一个人际关系融洽、专业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同心同德、努力攀登的研究团队,既培养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术环境主要是防治科学不端行为。科学不端行为是指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以及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学校通过专题学习,增强对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的认识,强调在科学研究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具备了高层次的科学素养和高尚的学术风范,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就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和尝试价值的论述,如“自主探究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归根到底都是从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自身教学特色出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的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加强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的复杂性、变动性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出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教学气氛和形式,在不断加强自身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