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时间:2023-06-08 10:5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第1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是提高区域金融产业资产质量、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要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2)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维护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以此减少区域金融风险诱发的可能性。(3)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应当遵循事前预防、事发控制和事后弥补的顺序进行。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切入点应是事前预防、事前预防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本文作者:陈丽杰侯云哲工作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生态风险评价;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值分析

Abstract:Aimed to deepen th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ecology,we set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ccording to the ecology theory abou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for the first time,analyz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risk and also the financial ecology assessment,and discuss its assess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s. With the hope of decrease in its description difficulty,we further establish the simplified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corresponding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dices and employ advanced emergy analysis theory from the ecology to depict tot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y and to boost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practice.

Key Words:financial ecology,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assessment indices,emer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18-05

开展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区域金融生态乃至金融生态的深化研究,是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应用层面的必然要求。解决了金融生态风险评价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如何理解、使用和评价金融生态思维模式与管理模式。本文提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概念,并借助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理论,通过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探讨其评价方法。

一、文献综述

从白钦先2001年首先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到周小川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国内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业界普遍开展了金融生态本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以金融生态为理念的金融发展模式。其中,徐诺金(2005),苏宁(2005),林永军(2005),谢太峰(2006),曾建中(2007)等分别多角度阐述了独到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认为,金融生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由金融内外环境共同构成又相互作用、具有生态特征(依存性、竞争性、进化性、动态平衡性)的大金融环境,从而形成了金融生态的广义概念。

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宏观层面的涵义,有利于金融业的宏观调控、整体进步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毕竟各地区、各领域发展千差万别,这时,如果笼统提及金融生态,难免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区域金融生态概念应运而生,它在继承金融生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较多地突出了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张智峰、陈鑫(2005)阐述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证明金融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环境金融的协调发展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汪祖杰、吴江区(2006)提出了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刘煜辉(2007),李扬、王国刚、刘煜辉(2005)等根据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以这些方面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为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了对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等也各自根据特定区域的实际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法。

然而,还要看到,与金融生态有关的风险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还没有进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范围,它和传统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何联系,以及如何评价,相应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

(一)区域生态风险及其评估

1. 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ER)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状况。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Joshua Lipton等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生态评估框架,被普遍接受。因为它把生态风险的最终受体不仅定义为人类自己,而且包括生命系统的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风险级联)。

同样,可比照生态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的定义来描述区域生态风险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只不过要注意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即参与评价的风险源和其危害的作用结果在区域内的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

2. 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美国环保局(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学对生态风险的界定,可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定义如下: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考虑区域范围内,由于外部干扰或内部变化而导致的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头寸的损失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它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着联系和区别。

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有如下共同特征:

1. 不确定性,即人们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危害性事件是否会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最多具有这些事件先前发生的概率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风险类型和大小。

2. 危害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所关注的事件是灾害性事件,而危害性是指这些事件发生后的作用效果对风险承受者(这里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具有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将有可能导致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内个体多样性的减少、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及其机制的改变等。

3. 客观性,即区域金融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的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独特性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与传统意义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点。金融风险只强调某个金融机构或某个金融头寸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生态风险则通盘考虑了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危害或损失的衡量。具体体现为:

首先,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强调区域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宽泛的,既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甚至区域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头寸的损失,又包括与金融生态平衡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如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法律制度弱化、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出现短期不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由此表现出来的非良性变化,等等。总之,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考虑了可直接货币化的价值损失,又考虑了与金融生态平衡相关的一切方面。这就要求理解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要了解通常“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又要了解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具有危害和不确定性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时应体现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和功能移位。

这一点与通常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评价不同。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将风险用经济损失来表示,但针对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作的风险评价是不可以将风险值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的。由于金融环境的恶化而带来了具有某种功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甚至是社会信用水平的缺失,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因此,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一定要与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以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为主要依据。这也就决定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不可能完全实现定量化分析。

其次,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发生的因素即风险源来自与外部和内部,或者兼而有之。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法律法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力等方面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有金融体系突发事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身变化等。

最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受体即风险承受者不一定是区域内的金融体系。比如,由于区域内信用环境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多,进而又影响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显然,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风险衡量和控制角度来看,存在系统筹划和优化问题,即为了降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总量,要在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收益和损失的权衡,所以,借助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金融生态的系统论方法,并可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处理生态风险时的线性规划。

(四)同金融生态评价的比较

现有金融生态评价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研究金融生态的结构与质量,得到的结论主要体现为表征金融生态质量的系数或分值,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层级评价,从而判断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只是定性分析,并没有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风险值或者损失。而在这里提出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一个定量指标,是从价值角度来考虑的。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区域金融生态价值损失的思路和估计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

(一)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

由于同传统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度量范围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动。概括起来,这些变动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强调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融生态涉及金融运营的内外各方面,单纯用数据是不能直接和完全来描述这些方面的变化的。比如,不像经济总量可用数据直观表示那样,金融生态的内部调节机制、外部适应机制等质量就不能完全靠数据来表示其好坏的程度。

2. 除了继续使用概率论、随机过程等描述方法外,还要借助于其它技术和方法来完善。在衡量传统金融风险时,概率论、随机过程知识较好地描述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但从金融生态的复杂性来看,仍需要其它学科知识来补充和完善。这时,系统论可以很好地揭示金融生态内部各子系统及其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与联系,从而从深层次衡量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优劣和价值损益;规划理论则在要求金融生态系统、某子系统、某组分满足一定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达到金融生态发展的最优目标,充分体现出运筹学的优势。

3. 考虑到在区域尺度内,金融生态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评价的难度。这时,应该采取一定方法来克服这种复杂性。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

可参照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论基础,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进行相应的刻画。

一般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公式:

(1)式中,R为灾难或事故的风险,P为灾难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为灾难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灾害或事故x,它的风险可以表示为:

对于一组灾害或事故,风险可表示为:

在有些情况下,灾害或事故可能被认为是连续的作用,它的概率和影响都随x而变化,则这种风险是一种积分形式,可表示为:

在(2)―(4)式中,x为一定类型的灾害或事故,P(x)为灾害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x)为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考虑到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需要对公式(4)进行修正,以使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充分反映这些特性,这时有:

(5)式中,系数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显然,不会小于1,具体取值情况可依据实践经验决定,这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掌握各种干扰对风险受体的作用机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考虑综合效应,即不同的干扰及其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这些干扰及其影响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关系,或者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增强; 表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其取值应具体分析所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结构及其特殊性,依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而定。一般来讲,若某地区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越大,则取值就越小。

就理论而言,利用公式(5)就可较完整地刻画和衡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大小。但是,也要注意到,在公式(5)中,往往不知道未来将有多少金融灾害或事故发生,并且,其发生的概率也不容易确定,因此,直接利用公式(5)计算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就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前景不明朗、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等情况下。

鉴于此,需要简化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便降低评价难度。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指标体系

主要从区域金融生态的构成角度来分析,并针对金融体系内部风险、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评价指标。可参照传统金融风险的衡量方法,采用波动率、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VaR(Value at Risk)等分析某个金融头寸或某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这几种衡量方法各自存在发挥优势的场合。如,VaR的出现不仅被各种金融机构总裁、公司财务主管和基金经理们广泛地应用,而且,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也促使VaR得到更进一步地推广。

2. 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均衡发展状态的风险评价指标。由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各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而且来自外部诸如社会、经济及其部门(政府、企业、个人)等其它方面的变化也将十分重要地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也是金融生态的本质要求。

对于这部分评价指标,应着重体现金融体系与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均衡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反映这种变化的程度和状态。可用以参考的指标应选择相互关系、依存度与和谐性、稳定性、适应性等两方面的可量化或可定性分析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评判原则和方法。甚至,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连接函数(copula)技术来分析金融体系与外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

3.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可借助于生态学中的能值分析理论。能值(Emergy)是研究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的重要目标函数,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价值过程的分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应用上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生态系统功能,两者的互补关系受到了生态学家的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

能值分析法认为,地球上的各种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任何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太阳能,因此可将一个区域(如国家、地区、企业等)内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资源统一转换为太阳能值进行比较分析。这需要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中介,计算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值及总能值。计算公式为:

(6)式中, 、分别为第i种资源的总能量和能值, 为第i种资源的太阳能值转换率(以单位资源的能量中所含的太阳能值确定),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总能值。

基于上面能值分析理论,金融生态的能值分析就是以能值为基准,把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中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金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等),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Emergy Indices),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那么,进一步基于金融生态系统能值的变化(如波动率),可设计出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

四、结论

本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定义,探讨了评价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简化的评价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评估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方法主要侧重基于价值损失的定量分析,并同传统的金融风险概念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方法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基于自然学和经济学的实质区别,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完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能值理论和各种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能值计算技术方面下功夫。尽管如此,该方法的提出仍具有理论意义,并且上述问题的突破性解决,将进一步促进该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将成为下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 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 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 -12 -07.

[3]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2005,(2).

[4]苏宁. 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 金融信息参考,2005,(10).

[5]林永军. 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8).

[6]谢太峰. 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7]曾建中. 论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8]张智峰, 陈鑫.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0]刘煜辉. 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1]李扬,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 人民出版社,2005,(11).

[12]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06,(1).

[1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研究――对成都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J]. 西南金融,2006,(7).

[14]付在毅,许学工.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球科学进展,2001,(2).

[15]李国旗,安树青, 陈兴龙. 生态风险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1999,(4).

[16]Travis,C. et al.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isk Anal.,1992,12(2).

[17]伍艳.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J]. 海南金融,2007,(4).

[18]胡宝清.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9]Nath B,et 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0]赖斯等著. 环境管理[M]. 吕永龙主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1]舒建平,应松宝,黄建宏. 证券风险度量理论方法的评述[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4).

[22]姜青舫,陈方正.风险度量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爱民,何信.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J]. 统计研究,2005,(2).

[24]胡章宏.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建设[J]. 财贸经济,1997,(12).

[25]张尧庭. 连接函数(copula)技术与金融风险分析[J].统计研究,2002,(4).

[26]Odum H T. 1986. Emergy inecosystems. In: Poluin Ned. Eco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NowYork:John Wiley & Sons. 337~369.

第3篇

Abstract: Four kinds of risks including macroscopic economic environment risk, monetary banking risk, bubble risk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risk are selected to build up a financial risk indicators system by factor analysis. Meanwhile,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detect the exsisting financial risk and forecast potential risks in the coming three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risk in our country, which reached its peak in 2007, is rising. After this, the level of financial risk fell down, but was still in the yellow alert area. Foreca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time after that, financial risk will increase from the level in 2008.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因子分析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early warning system;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26-02

0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像幽灵一样不时地在某个国家爆发,继而疾风暴雨般地震撼国际经济,甚至席卷全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亚洲经济向前发展的景象,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香港地区财富总共蒸发了2.2万亿港元。2007年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国多家银行的倒闭。虽然我国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我国也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如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被缓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认识和防范国家金融风险,建立一套有效地金融风险度量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风险是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国家层面上的金融风险是指对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全局性影响的公共风险[1]。在国际上,对国家金融风险度量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美国商业环境风险情报研究所Henner设计的国家风险预测指数(富兰德指数)、伦敦“国际商业交流有限公司”美国分部设计的综合风险指数[2]、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等级表和美国银行梅耶提出的国际风险监测指标[3]等。许多学者也对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作了分析,Abiad[4]利用宏观经济不平衡指标、资本流动性指标和金融脆弱性指标,研究了受东亚金融危机冲击的五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危机预测结果。Fontaine[5]重点考察了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国内信用增长等7个宏观经济指标对货币危机的预警作用,结合经济政策对21个发达国家和16个新兴市场从1963年至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和追求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货币危机有显著相关性。国家统计局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课题组在2001年设计了我国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定量研究[6]。陈守东、杨莹、马辉[7]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并应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对2006年我国金融风险进行了预警。

现有的研究大都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而层次分析法的缺点是设置指标权重时主观性太强,往往会造成结果不够客观。因此,本文从国家金融风险度量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金融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缩减,最后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算出我国1997年至2008年的国家金融风险数值,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预警信号系统。整个过程避免了主观性的产生。在指标的选取上,本文加入了衡量外部经济环境影响的指标,例如美国经济增长率和原油价格波动率。在评价泡沫风险方面,加入了股票年成交金额与GDP的比值来度量股市规模的合理发展程度,力求数据来源可靠,指标信息覆盖面广。

1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考虑了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统计数据索取的可能性,从四个方面,选取了21个监测指标来建立我国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具体包括实体经济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相关指标,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货币银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监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指标,反映金融市场稳定性;泡沫风险指标,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导致的风险;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考虑国外主要经济实体的变化以及工业原料价格变化对国内影响。

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用于测度宏观经济环境是否稳定,金融风险的状态与宏观经济是否健康运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3个角度出发,对上述指标进行筛选。首先,反应宏观经济总体态势的指标。宏观经济总体态势表现不佳、衰退,往往会导致经济危机。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这3个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反应贸易进出口情况的指标。出口不振、进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经常账户的恶化,跟金融危机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选取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进口变化率和出口变化率作为度量贸易进出口情况的指标。最后,反应财政风险的指标。财政指标反映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和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选取财政收入与GDP的比值和财政赤字与GDP比值。本文从2个角度出发,对货币银行评价指标进行选取。首先是内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很多国家,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与由货币过度扩张所引起的信贷快速增长相关。因此,本文选择M2与GDP的比值、M2乘数(M2与M1的比值)、存贷比、实际利率和名义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比值(1年期)作为这部分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外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外部脆弱性和货币高估会增加银行业的脆弱性,因为外部市场上竞争力的丧失会导致经济衰退、企业经营失败、贷款质量下降。银行危机还会引发货币危机。因此,本文选择实际汇率、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和M2与外汇储备的比值作为度量指标。泡沫风险的典型特征就是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联系逐渐脱离,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天性下纷纷涌向股市、房地产等投机性市场,金融资产的现实价格被严重高估。泡沫经济的引发主要与股票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有关。评价房地产价格是否过高比较复杂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未设这方面的指标。股票市场的泡沫大小取决于股票价格偏高的程度、股票流通市值和成交量的大小,在此选取了股票市盈率、股票年成交金额与GDP的比值和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来衡量。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强。本文选择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和美国经济增长率作为度量指标。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可以全面考察指标对金融风险的贡献度、同时克服判断单一指标发生危机的武断性。本文应用的数据取自1997年至2008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使用SPSS13.0软件对1997-2008年反映金融风险的2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选取前4个公因子,第1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49.60%,第2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5.38%,第3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3.57%,第4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1.38%。以上4个公因子代表了原有数据信息量的89.92%。进而本文采用4个公因子替代了另17个指标所含有的信息量,这样进行分析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四个公共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金融风险的特征:公共因子1在存贷比、财政收入与GDP之比、M2与GDP之比、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比、名义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比上载荷量较大,该因子主要反映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部门风险状况;公共因子2和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都有较大的相关性,该因子主要从宏观经济层面反映了风险状况;公共因子3在进口变化率、出口变化率和实际汇率方面载荷量很大,这主要反映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风险状况。公共因子4主要负荷了股票市盈率和股票流通市值与GDP之比,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状况。

根据提取的四个公共因子,由回归法可以得到单个因子得分Fij。再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它们的线性组合,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Si,具体计算如下:

Si=0.496×Fi1+0.154×Fi2+0.136×Fi3+0.114×Fi4(1)

Fij表示i年j因子的得分,Si表示i年的综合得分。经计算,得到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通过Holt指数平滑法对2009年至2011年的情况进行预测,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分别为0.64、0.75和0.8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1997年金融风险较大,随后开始回落,1998年处于较平稳状态。自1999年末金融风险开始再度上升,并且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在2004年有小幅回落,在2005年呈现较稳定状态。在2006年、2007年又有增大趋势。进入2008年后,金融风险有所降低,但仍高于2006年的水平。2009年至2011年的预测值表明,我国金融风险依然在高位运行,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本文得到的我国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是否能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需要通过事实进一步验证。1997-1999年我国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1999年至2003年金融风险逐渐加大,这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基本保持平稳。2003年货币供应量迅猛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宏观经济再度出现过热的势头。2004年,我国金融风险达到了局部的峰值,此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以平抑过快的经济增长,因此2005年金融风险下降到较为合适的范围,再度趋于平稳。2006年伴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风险再度升高,这种繁荣的局面在2007年继续得到强化,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延续更长时间。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呈回落的态势,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一次跌幅超过70%的大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但金融风险仍在高位运行,形势不容乐观。由此可见,合成的我国金融综合风险值的设定比较合理,基本能反映我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

3风险预警信号

风险预警信号设计的中心思想是将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根据表示的风险高低划分为不同区段,然后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形式表达出来。风险预警信号相对于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具有简单和直观的特点。本文将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根据风险的不同划分为5种状态,分别表示:“风险过低”,“风险偏低”,“安全”,“风险偏高”,“风险过高”,对应的预警信号分别为:紫灯,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在确定金融风险综合得分阈值之前,先要确定各个指标的风险区间的临界值和上下限。指标界限的确定主要参考了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一些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计算4个因子的界限值得到风险综合得分的阈值。需要说明的是 “风险过低”,“风险偏低”两种状态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情况良好,而是表示经济增长率不高,市场不够活跃,与“风险过高”和“风险偏高”一样属于需要警惕和避免的状态。值得指出的是,承担适度的风险有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而不承担风险并不是明智之举。从图1可以看出在,1997年至1999年我国曾经处于蓝灯和紫灯区域内,说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缓慢;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为绿灯,处于安全区间,说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良好,处于均衡状态;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的风险攀升趋势延续到了2008年。2007年我国金融风险进入红色高风险区域,经济呈现出过热增长的趋势。2008年相比2007年风险有所下降,处于黄灯区。总体看来,我国金融风险呈现震荡上升趋势。从预测情况来看,2009年至2011年的风险预警信号均处于高风险区域内。

4结论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风险问题十分突出。而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领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特别是金融风险与过去可能大有不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以国家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我国1997年至2008年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同时建立了一套风险预警信号系统。通过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风险近几年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尤其是2007年进入红色警戒区域。虽然在2008年,金融风险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黄灯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金融风险处于高风险区域内,风险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谢洪礼.国内外经济、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简评[J].统计研究,2000, (l):23-27.

[2]Gutteotag,J.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Guide. 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1976

[3]Meyer,M. Longer Waves in financial relations: financial factors in the more severe depress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4(5):324-335.

[4]Abiad, Abdul,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Currency Crisis: A Survey and a Regime Switching Approach, IMF Working Paper 2003:155-184.

[5]Fontaine, Thomson, Currency Crises in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c: A Comparative Empirical Treatment, IMF Working Paper 2005:113-132.

第4篇

一、我国省级政府必须发挥其管理地方金融相关机构的主体作用

要想建立起权责清晰的风险管控机制,首先需要地方能够明确管理金融机构的主体部门,这也是风险处置责任确立的关键。

(一)地方的金融机构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十分重要

就我国现有的财政分权制度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呈现出“弱金融、弱财政”的发展布局,在各个地方政府展开GDP较量中,十分重视金融在GDP增长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各地都会积极的推动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一些减免税收、资金支持以即低价格转让土地的有关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在中央和地方二者共同的领导下,现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地方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发展态势,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县域、农村等均有分布,对于“三农”问题以及一些当地的中小型规模的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等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的金融服务中起到主体作用,是促进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对于地方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权利应该交给省级政府

目前,金融机构已经遍布县域和农村,当金融活动在省级政府管理区域内展开的时候,省级政府可通过其相关控制资源,比较简洁的获得一些金融机构在活动经营过程中的信息,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对于信息的掌控上,省级政府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效率也十分高。而省级政府和地、县级政府比较来说,对于经济的宏观管理能力较强,将金融机构交其进行管理,省级政府可以给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作出较为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方针策略,对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规划,同时,在促进当地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使得金融机构反作用与当地的经济,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权责缺乏制约引发管理问题

(一)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权责缺乏制约

省级政府需要承担一些信用社、担保公司(融资性)以及提供小额贷款的公司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则,清楚的说明在处理风险的时候省级政府的具体资金来源。金融风险传染性较强,发展速度较快,一旦金融风险发生的时候,省级政府并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内筹集到对于风险进行处理的资金,通常情况下还是会向中央政府求得帮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假若处理不当,直接会引发大范围的金融风险或者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出现,导致中央政府不得不承担处理风险的资金,帮助地方化解危机。当中央政府提出偿还资金要求的时候,省级政府则常常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资金或是拒绝偿还,原本的省级政府应承担责任不得不又中央政府承担,由于省级政府未承担风险,导致其在推动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缺少风险意识和承担责任意识,并不利于提升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有效性。

(二)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

金融资源在当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获取金融资源较为重要的方法途径就是省级政府参与更多当地金融机构的管理。省级政府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为取得GDP的快速提升,一些管理人员会降低进入金融市场的考核标准,通过这种办法来吸引金融机构到省级政府所管理的辖区内展开业务。最终导致设立的一些金融机构数量繁多但是质量较低,使得金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加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而又缺乏相应监管机制的制约,最终政府只看重GDP增速而忽视了对于风险的关注,最终使得当地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严重背离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三、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的建立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省级政府对于当地金融机构存在的金融风险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基本有了明确的标准,一旦当地的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必须马上进行资金的筹集工作来化解风险。建立起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其实只是把政府本营承担的风险处置资金在风险发生前就储备好,而不是给省级政府增添额外的压力负担,这种办法不仅可以保证金融风险处置资金的增值保值,同时也没有使得处置资金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责任。

(二)减少省级政府对金融风险的处置成本的投入

金融风险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征是传染性强度大、演变速度快以及危害性较大等等,在建立起金融风险的处置基金后,当有金融风险出现的时候,省级政府可以马上调动风险处理基金,找到对家的处理风险的时机,降低金融风险造成大范围危害的可能性,将风险遏制住,降低省级政府对于风险处理的成本投入。但是,假设省级政府并没有积极的建立起处置金融风险的相关基金,而是在风险发生以后临时筹集资金对风险进行补救,不仅做不到及时有效,而且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大,筹集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容易由于时间的拖延造成风险处理的时机延误,最终使得成本大大提升。

(三)提升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防控意识

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本身的出资人包括金融机构本身,风险越高的金融机构所要缴纳的处置基金也就越高,承担和防范风险的成本也就越高。有的地方金融机构为使自身承担的风险成本降低,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提升了风险的防空意识,从其本身做起进行风险的防控,有效的规避风险。

第5篇

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要注意解决好下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产业承接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发挥比较优势,结合本区域具体条件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整体部署和本地市场发展需求确定重点承接的产业和企业,要通过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一些集生产、流通、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在承接区域外部产业的同时,处理好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的问题,实现产业体系在区位、需求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区域竞争力。三是适当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压缩资源类投资规模,加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投资,加大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力度,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四是坚持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程度上实现产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竞争力。

(二)逐步建立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逐步形成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防止投资增长和社会资金跟进的双重不理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共振或强化,产生金融风险。一是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支持承接产业发展。商业银行要把握宏观政策的调控方向,结合产业的发展特征,建立专门的信贷评级模型,要根据产业在所处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产业发展周期、发展前景和风险预期,制订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二是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金融市场网络。从长期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建议国家适度放宽监管限制,对西部优势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增股配股实施同等优先的倾斜政策,鼓励西部企业上市融资。西部地区政府也要通过中期票据发行、城投发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债券市场建设,以构建健全的金融市场结构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是探索更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的途径。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可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改善服务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资金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联合担保基金等,提高民间资本利用效能。

(三)深化银行体系改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主体,在认识当前银行体系稳定性不够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融资形式多样化和信用手段现代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二是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改进投资与信贷间的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调节杠杆作用,增加投资和资金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三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投资决策管理,减少以至消除组织内部人员行为失当,特别是有意违规操作带来的投资损失。

(四)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

西部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要在深入研究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监测,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一是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和园区的监测,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产业融资和使用、物价涨幅和居民收入等指标列入监控范围,据此对产业转移状况和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予以信息披露和警告,实现经济宏观管理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协调和良好结合。二是通过建立分层次、分期限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强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形成适合地方实际的区域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三是加快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发挥金融稳定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合力。

第6篇

关键词:民间金融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民间金融指处于国家部门规范和管理之外的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改革开放后我国民间金融市场逐渐繁荣,在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产生了融资借贷不规范、高利贷盛行、民间标会倒会、崩盘等诸多风险,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备受关注。

一、民间金融风险简介

民间金融风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金融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民间金融市场由于非规范化发展和缺乏监管,容易发生风险积聚。所以我们应该把握该市场的本质特征,不能一味的要求一个无风险的民间金融市场,要正确看到盈利和风险关系,从民间金融市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都有一定的风险,而民间金融风险不同于正规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其风险主要有制度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制度风险是指民间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受到国家法律制裁而导致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是指宏观经济及金融形势的变化导致的借款人偿债能力下降而遭受资产损失。非系统性风险是指民间金融市场上借款企业或个人特有的风险,取决于贷款人对借款人私人信息的掌握及对其违约行为的约束能力。

二、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民间金融市场的过度膨胀

经济抑制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指的是正规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如在我国,虽然商业银行网点数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但在农村或城市远郊还是有很多空白地带,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是门槛高、手续繁琐复杂。一方面民间资本急剧增长,急需投资途径,钱花不出去;一方面民营企业急需资金,倾向数额更大、期限更长的贷款,钱借不进来。正规金融市场的种种矛盾导致了民间金融过度膨胀,贷款规模增大、期限增长,金融风险增加。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和风险都有重要影响。如为2008年,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出台了4万亿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这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心针,很多企业开始大肆借贷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使得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后来为遏制物价飞涨,央行取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信贷控制措施,信贷紧缩使得很多民营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大批倒闭,民间金融风险也空前高涨。2013年大型国有银行出现“钱荒”,随后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利率市场化揭开新的篇章,可以说这对民间金融的冲击不容小觑,需要更加注意对民间金融风险的防范。

(三)监管体系的滞后

我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但不肯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限制,大量的民间金融活动被迫转入地下。金融当局消极的态度使得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处于无具体负责的部门监管、无详细的法律法规限制,无有力的行政手段介入的“三无水平”。事先的预警防范机制严重缺乏,所以当民间金融大案要案出现时,政府往往只能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三、我国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民间金融合法化

要加强民间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首先就需要金融活动的合法化和公开化。首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要在法律上对合法和非法的民间金融活动有明确的界定区分,如利率高低、规模大小等,对于那些非欺诈性的民间金融活动应尽量承认其合法性。其次要引导民间金融采取合法的规范化的经营方式,如引入公司化管理,实现对民间金融活动的适度监管。

(二)完善金融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防范民间金融风险,就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是可以共存共发展的。我们要转变观念,辩证的看待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的优缺点,细分两个市场的市场定位和服务人群,放宽金融行业的准入限制,改造民间金融。如鼓励民间资本创办以服务中小经济主体为宗旨的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下活动。

(三)加大政策支持

民间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相比较国有大型正规金融机构来说,绝对是弱势群体,在吸收储蓄、风险控制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有的民间金融机构为了保证生存和发展就铤而走险进行非法集资等活动。所以必要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倾斜,可以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能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做到更完善的风险防控和监管。如可以给予民间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放宽经营范围、增加政策性再贷款等。

(四)优化投资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也迅速增长,人们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为了抵制通货膨胀,实现财产保值,人们对理财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正规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及其有限,缺乏多样化和灵活性,所以不法融资才能蛊惑人心。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越来越困难,有的民营企业不务实业而热衷于民间融资,这也加速了民间金融市场风险集聚。只有优化人们的理财途径,优化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才能让民间资本重新回归实业,有效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付爱莲.民间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第7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的金融管理制度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因为过度干预或控制金融体系,使得两个实体相互制约,出现滞后的现象。所以认识到我国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中的发展现状,探讨怎样加强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已成为目前急迫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现状

拟定和实施金融发展的计划,并利用各种激励的方法,推动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确保金融规划的实行。在我国政府的金融管理体制的进展中存在相应的问题,政府拟定的整体金融的发展策划,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制定的,将与当地政府的宏观管理的特点结合起来,经由有效的管理建立整体规划,在发展规划下将继续扩大优势的存在,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特征的发展,以保证金融性建设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怎样投资,怎样发挥管理的作用,使整体发展有了指导性依据。经过规划,建立政策的实施,使每个阶段和每个部门能够具体的落实,保障措施不出现偏差,以确保规划可以在每一个区域的实施,带动地方政府融资的高效发展。

政府鼓励使用多种措施来促进金融业的进展,通过各种政府奖励,比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使金融发展具有主观因素,以及激励机制和管理系统有效共同的实现,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也在运行,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在体系相关部门中制定和实施计划,并运用激励机制,激发组织的先天优势,做出更好的金融规划,为政府提供高效的管理和正确的金融发展思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经过引导改革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地方金融风险的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处置出现的风险。通过指导当地金融机构的改革,使地方金融机构得到最显著的发展,通过改革文件的实施,使得经济效益的各地区有一个立足之地,同时当地政府也对机构进行政策指导,管理和部署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正确处理金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使当地金融发展取得最大成果。推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过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使经济发展得到反馈,使局部的金融体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此金融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推动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混合发展。在金融政策上推动社会效益的发展,预防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经过改革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创建风险预防的方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确保改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发展的不平衡。

二、我国政府的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措施

改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促进政策改革。在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下的改革要坚持一定的方法,以改善当地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当地的金融治理结构的作用,以实现所管辖的范围,组织每一个领域的管理体制,确保所涉及的地区不会出现问题,可以实现全面的管理效果。设置机构的管理,需要分步实施、分时间进行、分管理问题治理发挥,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金融业绩。

为了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以保证金融潜在的风险,可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注重,即时发现风险,并尽快消除风险,保障风险可以继续变小,不会因为风险管理不及时而持续蔓延。容易发生金融风险的地方,管理要定期的监督和监测,对公司风险管理和控制人员责任制的区域,要及时预防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资本分配的整体效率,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拓宽融资的渠道。

应该坚持优化和制定社会资本配置的整体效率的措施,使社会资金更加合理,能够快速的传递到金融领域,使金融资本配置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优化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正确转型,并促进二次利用的资金,调整各资金的结构,完成一个更合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加快运营的资金效率,提高整体营运资金的融资。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体系,使金融体系可以得到不同的分布,恢复更好的金融业绩,并发挥金融层级的作用,使每个结构准确的在一起,从而使该区域的渠道变的越来越宽,该系统的形成也越来越具有发展性。要拓宽融资渠道,使更多的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当地政府应该发挥金融监管机构的影响力,资金不断流动的监控和分析。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投资渠道放宽,从而使资金进入各个领域的合作,经过各种渠道而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结论

随着我国政府的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部署更多的钱投入到一个合理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中,针对于不合理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优化资本投资渠道,可以使资金二次利用,起到融资的作用,带动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体管理机制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经济的复苏和文化社区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第8篇

一、新常态下金融风险表现形式:A县视角

2014 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行业不景气以及周边区县企业资金链断裂诱发金融风险的影响,A县潜在信贷风险开始显现,尤其以T镇为中心点的担保圈风险集中暴露。T镇是A县域经济主力,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化工、造纸、印刷、铸造、建材、建筑机械、高低压电器、纺织等产业和高效农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该镇主要企业通过相互担保融资形成了庞大、关系复杂的担保圈。

2016年5月末,担保圈内三家主要节点企业的银行贷款出现逾期、垫款和欠息等违约现象,合计逾期贷款37笔、5.2亿元,欠息金额3571万元,存在被相关债权人、查封账户和抵押物等情况,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将会严重影响债权银行资产安全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截至2016年5月末,T镇担保圈共涉及56家企业,授信敞口余额130余亿元,涉及第一圈担保金额192亿元。圈内主要风险节点企业违约风险,也对圈内其他优质企业授信业务续做产生不良影响。一旦担保圈风险进一步发酵,风险将沿担保圈向其他企业传导,甚至进一步波及其他区域。

面对复杂的担保圈风险,A县政银企抱团发展,针对关键节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的针对性化解措施。

R集团是化解担保圈风险的重点企业,截至2016年5月末,该企业出现逾期和垫款18笔、2.64亿元,欠息2222万元。为妥善防范风险外溢、保障债权银行利益,A县政银企三方联手,“疏堵”结合,破圈解链,多管齐下化解风险。

针对R集团的对外担保,首先,固化R集团对圈内优质企业的担保链。对总体生产经营正常、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能够覆盖财务费用、短期内不会对担保圈内其他企业造成代偿风险的两家企业,暂时划为圈内优质企业,R集团对其的担保不变。其次,熔断R集团对圈内部分企业的担保链,不再为其提供担保。第三,搁置对关键节点企业的担保。逐步减少R集团对H集团的保证担保,同时,通过银行业协会与相关银行签订公约,若H集团发生风险,债权银行暂时不对R集团相关企业和查封,或单边诉讼H集团,暂不追究R集团的担保责任。第四,维持R集团关联企业间的互保不变。

针对圈内企业对R集团的担保,一是固化圈内优质企业的担保链。对总体生产经营正常、产品市场需求较好、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能够覆盖财务费用、短期内不会对担保圈内其他企业造成代偿风险的优质企业,固化其对R集团的担保不变。二是熔断圈内部分担保数额较小企业的担保链。三是对抵押加担保的,通过顺位抵押方式缩小担保总量。

债权银行在前期联合对R集团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为妥善化解R集团自身信用风险,制定风险化解增信方案,拨款2亿元,为企业注入资金流,盘活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角色定位和职责边界分析

有效推进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的化解,须明确“政府是主导、银行是关键、企业是主体、协会搭平台、监管作协调”的指导原则,细分职责边界,明确角色定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及方案要求推进落实。

(一)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

从前期成功处置风险的案例看,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对于已经出现资金链风险的企业,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专门组织,尽快摸清风险企业底数,通盘考虑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充分考虑多方利益诉求,立足“早”、“快”,把握处置时机,明确救助措施,做好处置工作。继续按照“区别对待、分类处置”要求,采取战略重组、综合治理、分拆盘活、破产清算等多种模式处置企业风险。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状况的监测和排查,摸清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的担保圈状况,通过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增加可抵质押资产、建立“资金池”等多种手段实现增信融资,逐步解开或简化企业担保链条。

(二)银行联动作用是保障

应发挥银行信息优势,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加强经营管理,做好战略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制定的风险处置方案,及时向上级行汇报当地产业政策、破解金融风险的思路、支持金融发展的措施,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用足用好转贷续贷、打包转让、贷款核销等多种措施,因企制宜化解风险。发挥主办银行、会商制度、债权人联席会议的作用,针对不同企业特点,继续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企业的贷后管理中,利用集体会商制度,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协商对策,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寻找新的信贷支持点,切实加大对新领域、新业态的融资支持。全面落实定向降准、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信贷审批节奏,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企业主体作用是根本

风险企业处置,企业是内因、是主体。从处置成功案例看,首先企业要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主动与政府、银行汇报沟通,讲实话、说实情,积O配合政府做好风险处置工作,坚决杜绝悬空银行债权的行为。企业资金链风险问题本质和源头上是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了问题。企业要科学发展、理性发展,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深刻分析市场运行规律,科学谋划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运行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拓宽融资思路,加快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抓好国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机遇,多种渠道从资本市场找资金,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以降低企业负债率。抓住机遇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发起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积极实施资本层面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困难企业要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通过靠优挂强,实现脱困走活。

(四)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提高企业自有融资能力

当前企业担保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自有融资能力不足而形成的被动担保。为破解这个问题,金融机构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业务和产品创新,不断降低互保联保贷款占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用贷款和各种抵质押贷款,最大限度减少互保联保风险。通过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有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创新金融市场业务。逐步实现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变,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服务等综合。借助利率市场化、IPO市场化、发债市场化,实现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统一与融合发展,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重。

第9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农村金融风险,指的是特定的一个农村区域由于各种原因诸如个别农村金融机构或者是农村中进行的金融活动主体经营不善等导致其财产损失而产生的支付和信用危机,进一步使农村中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安全受到影响,在民众中的信用度降低,从而出现金融挤兑等现象,甚至可能出现打乱金融支付秩序这种严重后果。

1农村金融风险的特征

1、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生产形式属于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在对资本的利用程度上高,但是整体的收益效率低下;2、大部分农村种植的作物的生长周期不短,整个周期内价格波动大,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导致农村作物价格受到国际影响;3、我国经常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受灾面积大,损失较为严重;4、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地位低下,不具竞争力;5、信用问题频出。以上几点可以归纳为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信用环境这三个大类,我国农业金融在这三个方面的风险较大,直接导致整体收益低下。在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模式下,资金流向也逐渐远离农村,加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这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点。

2研究农村金融风险问题

2.1贷款风险问题。

(1)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非法金融活动就是民间借贷,由于其基数较大,存在一定的隐性风险,一旦爆发会严重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2)自然风险。由于农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村农业方面的贷款风险较高; (3)道德风险。农村金融贷款的信息往往出现不对称的现象,贷款人财务相关信息披露不当,忽视资产评估,出现道德上的风险。(4)市场风险。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国外较低,产业链不够完善,在面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2.2财政化及行政干预过度

农村金融机构内出现不良资产,其中几个主要原因就是政策性贷款和信贷资产过度财政化。农业金融机构诸如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分类中,占据较多部分的是财政性救助贷款,但是往往由于当地金融机构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管理不善,执行力低下导致出现大量的坏账。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有时还需要用信贷来填补政府的财政支出,加重了农村信贷资金短缺的形势。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为达成政绩,过度依赖农村金融机构,造成信贷资产大量留滞。

2.3违规经营风险

(1)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人员无视法律法规,风险意识低下,为一己私欲,违规经营;(2)为躲避上级部门的审查监督,自制假账;(3)违规涉及金额过大造成资金调度失灵,为此设立的账外账,大大增大了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4)金融机构经营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金融开支的调节能力。至于许多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的金融犯罪则是直接造成了金融风险。

3 调控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

如何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合理的调控和化解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当地的金融环境进行改善才能得出正确的措施,从而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从金融环境方面下手,为调控金融风险做好准备。

1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金融问题上必须做好角色转换,不能无限制地干预金融市场,要有序地系统地调控市场,找准政府在经济市场中的位置,切实履行市场赋予的监管、培育、制订规则的职能。将这些职能落实到农村金融领域,就表现为政府重视农村金融机构,将其真正当做一个金融法人实体,尊重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所进行的任何金融活动,不允许政府对其进行干预。如若政府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对相关项目进行信贷支持,必须做到流程透明,严格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期间,若是在整个信贷支持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产生了资金损失也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问题。

2 整顿农村金融信用氛围

金融领域里普遍存在非理性的行为。经中外诸多实践证明,要想消除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并降低信用风险,降低借贷风险指数,不能仅仅依赖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还需要整顿金融信用氛围才能最大程度上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实现所有金融活动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就目前国内真实情况来说,要想真正整顿农村信用环境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信用和法制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和守法意识;2 建立完善系统的农村信用体系;3加强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4强化金融法制建设工作,加强金融执法;5严格惩处从业人员的腐败行为。

其他具体手段还有通过创新,发挥农村信贷融资方式的多样性,全面将农村金融功能和组织体系进行整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使农村经济的有实质性的发展,农村金融才可以拥有一个平稳健康的运营环境,全面防范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也唯有农村金融得到平稳的运行,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农村金融作为当今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对农村金融风险的分析调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处在平稳运营状态,与此同时也能充分发挥金融在对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支持促进功能。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研究探讨,从几个不同角度,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对风险问题展开了研究,简单分析了国内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问题的现状,并对其来源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最终明确政府职能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两个方面对如何防范我国农村金融风险做出了相关防范措施。笔者对农村现存的金融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到位,可以预见的是将来农村金融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因子,诸多问题还需要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郑振龙,陈国进.金融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2).

[2]温涛.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战略重组研究―基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背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郭延安,陶永诚.现代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3)

第10篇

一、地方党委政府在支持金融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一) 温州金融业良性发展态势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作用

目前,温州有银行机构18家,证券期货营业部25家(证券15家、期货10家),保险机构39家(寿险19家、财险20家),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形成了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温州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银行机构体系最为健全的城市之一,充分显示了温州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十五”以来,温州金融业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左右。金融资产质量优良,不但贷款不良率较低,而且金融业总体信贷资产质量指标、非信贷资产质量指标、表外业务质量(担保、承诺及金融衍生品)指标,在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金融资产质量测评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杭州 。此外,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成果(2005),温州金融部门独立性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排名首位。

温州历届地方党委政府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这也直接导致了温州的金融部门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地方党委政府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尽可能地给予地方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在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下,受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的推动,区域市场机制发育相对成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在经营中,基本不受行政约束和外部干预。然而,温州地方党委政府对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并非放任自流或完全的“无为而治”,而是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为促进本地金融业的发展做好各项引导与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将金融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在实施“信用温州”建设战略中,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当前地方党委政府在支持金融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存在的缺失

我国实行金融垂直管理体制的金融改革对杜绝地方党委政府随意干预金融行为、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温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尽管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温州金融业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地方党委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对温州金融业整体发展规划不充分。金融属于第三产业,其结构和运行特征不同于工、农业。金融是通过债务链条连接的资金流动的大系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开放性、竞争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经济和金融的宏观现实决定了金融发展规划、金融政策贯彻和金融组织管理不能“一刀切”,在金融部门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的同时,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整体规划,从整个温州地区的大局着眼,强调整体发展。

二是对温州金融业的引导和服务不够充分。目前,金融资源的恶性竞争引起内耗而造成效率损失时有发生,政府对温州金融业的引导和服务还不充分,金融的整体发展定位还未显现。在温州金融机构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将金融机构整合与金融机构创新两者并重,通过对金融机构存量的整合,提高现有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通过加快金融机构增量发展,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国有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来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最终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多元化区域金融机构体系。应当引导温州区域内地方金融加强合作,促进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实现区域金融整体发展。

(三) 温州金融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温州金融业的区域辐射功能不强,金融开放度不足,金融业整体发展的元素不充分。目前,相比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温州的保险业、证券业、外汇业务等的发展就显得滞后。特别是信托、租赁等机构不但没有发展,而且还退出了温州的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没有内容。担保公司、典当商行等机构发展不很规范,潜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这种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枝独秀”的现象,不利于温州金融业的整体水平提升,更不利于金融中心区域辐射功能的发挥。同时,金融开放度不足,缺乏具有总部经济的金融机构。

2.温州区域金融改革的先发动力在弱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金融机构出现同质化,不正常的同业竞争时常出现。温州中后期的金融改革动力在弱化,出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同质化,没有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问题。涉农金融机构争相进城经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挤在同一经济区域竞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没有适应区域性经济环境及时调整策略,没有完全找准市场定位,从而逐步建立起更具灵活性、科学性的激励约束机制,达到银行经营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同时,保险业务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时常出现一些恶性竞争现象。一些保险公司没有把握保险业自身发展的新要求,立足温州经济社会特点,在特色产品、个上下功夫,而是不惜成本抢市场、违规发展业务、盲目扩大业绩 。

3.金融的“二元”结构发展不协调现象,民间融资活动在“地下”很难引导到“地上”,潜伏着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温州民间信用的存在,部分弥补了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的鸿沟,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在温州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格局下,民间信用对于促进资金流动,补充行社支持小企业融资不足,开拓多种融资渠道,缓解资金供求紧张矛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

民间信用由于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有影响金融秩序稳定的一面。因此,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使其处于失控状态,必须对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二、地方政府职能在金融领域中的定位探讨

(一)国内学者对政府经济金融职能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地方政府经济金融职能做了很多研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周建松院长认为,由于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客观上需要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在认识到位以后,各地可成立政府金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能;牵头建立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以便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的易宪容认为能保证初始条件平等的产权与法律是优质金融生态的基础,而政府在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制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深圳市龙岗区发改局副局长张韶辉认为,政府的过多干预超越了金融生态的调节机制, 金融生态就会失去平衡。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干预弥补其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外部性和市场本身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同样,金融市场中也存在这样的失灵,而且相对于产品市场来说,又具有特别之处。一个自由的金融市场(不受政府管制和限制),不会以一个稳定的方式来提供良好和充足的金融服务。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会提高社会福利。然而,政府的干预和管理又经常妨碍高质量金融服务的稳定供给。

(二)地方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的职能界定

政府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力量,又有可能成为人为衰退的原因。因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有必要将其行为约束在一定的边界内。一方面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积极地“有为”并且要“大有作为”。另一方面,政府更要主动的“无为”并退出一些领域,还市场以真实面目。按照法制完善, 监管严格的原则,将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和强化金融服务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和政府的主要职能。具体来讲,地方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的职能被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制定区域金融业的发展计划,制定金融业短期及长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二是引导,实现金融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服务,为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提供充分的信息,保持公平竞争。四是防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各种地方经济法规的建设,为金融业提供一个共同可资遵循的规范,形成公开、公平、透明的法律体系和运行规则。

三、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作用的初步建议

(一)合理规划,制定地方金融业发展计划,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温州市政府制订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温政发〔2008〕70 号),确定了今后四年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吸引金融机构和资金来本地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对它们的行政兼管职责,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使其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业作为知识型服务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它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如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国际商务、国际会展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和企业组织还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

(二)积极引导,推动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建立多元化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

1.发展、壮大银行业,建立多层次银行服务体系。要加快驻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在条件成熟时,以市场化的方式、遵循效率原则,积极支持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银行间进行技术合作。

2.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信托机构和租赁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温州注册的总部金融机构。温州金融改革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以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继续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推进名优企业上市融资。根据推进企业上市具体情况,适时推出新的鼓励企业上市政策。积极鼓励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将发展私募基金做为一个新兴产业进行培育。

4.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规模庞大,加强这部分资金的引导和规范,对于温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三)大力服务,建立健全区域金融合作信息平台和合作协调机制

1.建立健全区域金融合作信息平台。信息流动对金融资源的区域流动具有导向和中介作用,可依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温州金融信息网,建立健全区域经济金融互动发展与合作的交流平台。

2.建立健全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重点是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要切实加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密切银企关系,及时研究解决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3.鼓励开展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地方金融发展不平衡,深层次的表现在于缺乏一种激励金融产品创新的机制,因此,必须积极开展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建立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另外,以较为优惠的利率和宽松的贴现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认真防范,创造“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充分发挥所属金融管理机构的作用,与行业管理机构一起互动互补,相辅相成,实施好本地区企业信用建设工程。

1.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我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发挥金融应急处置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村信用社 金融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以正轨金融为体,以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农村金融体系。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增加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优化了农村地区的资本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生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与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势头不匹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城乡金融产业差距进一步扩大等障碍,最终表现为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地区融资困难等现实问题。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罗剑朝,2010)。在当前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时局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面对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对金融供给的强烈现实需求时采取了规避策略。农村金融通过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资金,转而将金融信贷资金投放到非农村地区的方式,加剧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度,直接加剧了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农村金融创新系指农村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变革当前农村金融体制,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农村金融工具和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方式,以赢取超越现有农村金融体制及农村金融工具盈利水平的超额利润。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理念创新、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及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创新等内容。作为农村金融行业的龙头,农村信用社应当在农村金融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拓展农村金融创新思路,积极研发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大力控制农村金融创新风险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事业的稳健发展。

制约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效能的问题分析

(一)制约农村金融创新效能的农信社市场机制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奥地利经济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复兴思潮冲击金融领域,金融业内普遍兴起一场要求放松政府金融管制,以恢复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变革的要求。各国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变革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由此开启了金融创新的黄金时代。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全球化金融创新浪潮逐步蔓延到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制度体系尚不完善,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配置新模式尚未有效确立,从而制约农信社以金融市场主体的身份自主创新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当前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通过人事安排制度渠道干预农信社的日常运营,进而削弱其金融产品创新效能。依据《公司法》,农信社的产权制度结构是基层农信社通过参股的方式对上级农信社拥有实质性控制权,但农信社的上级联社却掌控基层农信社的重要人事任免权,并以此权为枢纽来控制基层农信社的人、财、物、信息等关键资源及农信社的关键事项决策。作为农信社实际控制方的地方政府更多关注于区域金融安全问题,农信社上级联社更多关注与金融系统的稳定。这使得农信社在尝试开展金融创新业务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诸多制肘。

既有的行政化制度约束是制约农信社建立高效市场机制的关键。农信社政府主管部门利用其手中行政权力绕开金融监管相关法规制度来影响农信社的日常运行。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农信社高层人事安排,借助人事制度安排可以间接影响农信社的战略运营方向和日常业务。从产权制度角度来剖析,农村信用合作社采用的是基层农村信用社控制上级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模式,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的产权控制权归属基层农村社所有。但现行农村信用社的人事制度安排则采取由省级农村信用社控制基层农信社的高级管理人员任免权的金字塔式制度安排。省联社在行政干预基层农信社的战略决策和日常业务运营的同时,并不为基层农信社的运营风险直接负责,这使得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责权匹配性,进而导致基层农信社在运营决策中丧失必要的决策自,因过于重视执行上级领导意志而背离利润最优化的市场目标。

(二)制约农村金融创新效能的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问题

其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主体受区域范围内市场垄断力量制约,各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金融产品的动力。与城市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相互间的激烈竞争不同,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运营主体相对单一,区域市场间条块化分割情况严重,区域内金融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区性垄断问题,这使得农村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小富即安的心态较为严重,缺乏积极开拓面向三农的新型金融产品的动力。

其二,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上缺乏系统布局。各农信社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各自为政,缺乏与同行或相关行业间建立服务三农型金融产品创新的战略合作关系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农信社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以社内创新为主,金融产品创新缺乏有针对性的服务三农事业的内涵;且各类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防控机制设计缺乏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验证,农信社缺乏通过设计金融产品组合的方式来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再者,各农信社的金融产品创新同质化情况严重,缺乏以树立本社核心竞争为导向的异质化金融产品创新,从而严重削弱农信社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以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能力。

其三,各级政府及其金融监管部门在支持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的配套制度设计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农信社的服务三农型金融产品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政府、农村实体产业、服务三农的中介机构、农村金融与类金融机构等,亟需各级政府积极牵头组织并以强力推动各界积极参与,方可有效提升服务三农型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的成功几率。银监会联手央行于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通知,但随后各级政府的配套政策却缺乏有效跟进。金融产品创新在运作初期的成本支付水平较高,且存在与既有金融系统不协调的政策性高风险。地方政府在税费减免、资产评估与变现的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从而提高了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成本。

(三)制约农村金融创新效能的农信社运行问题

其一,农信社的传统法人治理结构是以股东权益最优化为其组织使命,但面向三农的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农村区域经济利益最优化的目标。农信社为扩张业务规模的需求,启动了面向资本市场的大规模融资计划(冯果等,2010)。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也随之改变了农信社的合作式金融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传统上以服务农户为核心的公司运营理念。农信社的组织利益目标最优化与农村区域经济利益目标最优化在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层面产生了冲突,且该冲突难以在现行农信社的组织架构下得以有效解决。

其二,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所有权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产生冲突。职业经理人有着通过推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以实现其经营业绩迅猛增长的强烈冲动,但却对于由此引致的农信社运营风险飙升考虑甚少;农信社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失利及由此带来的所有者权益损失将由所有权人承担,职业经理人可通过跳槽的方式逃避其责任。这一权责利失衡的制度安排最终表现为所有权人与职业经理人在面对农村金融创新项目时,分别采取审慎与激进态度的差异,难以达成一套较为中正客观的系统性风控方案,从而降低农信社金融创新效能。

(四)制约农村金融创新效能的农信社风控问题

其一,农村信用社在实施农村金融创新战略过程中的风险暴露根源之一在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对象对自身信息的了解与认知水平高于农信社,信贷对象利用其与农信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优势,采取不利于农信社的信息披露策略。为了规避由信贷对象的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风险,农村信用社通常采取调高信贷利率的方式来弥补信息不透明风险所带来的风险损失。这一策略显然将激励市场中的信贷对象及潜在信贷对象采取更为激进的隐匿信息的策略来应对农信社,其实质结果将淘汰农村信贷市场的优质客户,导致整个农村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进而增大整个市场风险。

其二,在实施农村金融创新战略过程中,道德风险是导致农村信用社风险暴露的诱因之一。农信社内部员工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其中道德失范的部分员工将会采取利用农信社管理漏洞来损公肥私,从而使得导致农信社的常规化风险控制系统失灵,导致其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暴露。农信社的客户企业也存在道德风险。部分信用评级较低的信贷客户通常会采取违反信贷契约的策略,将信贷资金投放于高风险项目,一旦投资失败,信贷客户则可采取破产或逃废债策略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农信社,从而加剧农信社系统风险。

其三,在开发面向三农的金融创新产品时,农村信用社还面临着诸多系统风险因素的威胁。诸如作为金融产品价格基础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引致的金融产品风险;农村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突发性巨变,使农村金融产品风险评估所依赖的基础参数发生变动,导致农信社风险失控等。农信社难以通过强化内部风控管理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

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方式

(一)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运行机制创新

其一,立法机构应当优化当前金融法律体系,以便创设适合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软环境。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市场化趋势使其所有者权益资金及债权资金来源多元化,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员工及客户的金融素质相对低下的现状迫使农信社采取非正规化运作模式以揽储和揽取信贷客户。立法机关应当结合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来修订《商业银行法》,从法律层面确立诸多农村自生型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合法身份,并将其纳入当前金融监管体系中(朱辉,2010)。

其二,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变革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严格准入制度,转而以相对宽松的备案制来激励农村金融组织的设立;金融监管当局还应变革当前农村地区银监制度相对松懈的现状,转而强化对农村金融组织日常运营层面的监管力度。通过丰富农村地区金融组织形式,增大农村金融组织供给量的方式,可以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促使各农村金融组织在严峻的竞争压力下,积极开拓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并严控金融业务风险,进而提升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并不等同于脱离外部金融监管。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转变传统的准入资格审批式行政监管模式,转而建立起以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领域及资格负面名单的方式来放松对金融创新活动的遏制。

其三,地方政府建立与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业务相配套的信贷担保政策体系。虽然扶持三农事业发展是农村信用社所肩负的核心组织使命,但当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摆脱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使命的动向,转而将其业务发展重心放置在各级城镇金融市场上。究其根源,盖因三农相关金融业务的利润水平相对较低且业务风险相对较高,与农信社追求利润最优化目标相背离。公司化运作模式要求农信社应当以营利为企业运营目标,而地方政府则出于扶贫或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诉求,对农信社提出了政策性信贷的要求。政策性信贷既可能降低农信社的盈利水平,又可能增加农信社的信贷风险。地方政府应以政府信用和配套财政资金的方式主导支农型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为农信社的政策性支农信贷业务提供信贷担保,以提升农村信用社风控水平,强化农村地区信用创造能力。

(二)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在深入分析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内容基础上,实现对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内容的创新。农村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农民群体在选择金融业务内容时,通常采取选择传统金融业务的保守策略。农村信用社应当根据农民群体的这一心理特征,积极开拓传统存款金融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应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迅猛发展态势,积极开发农民养老储蓄、医疗储蓄及子女教育专项储蓄产品,促使农村居民将存款期限长期化,进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安全水平。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当积极创新贷款产品,充分满足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在从国内市场冲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的海量资金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偏好于向大型国企和跨国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从而使得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我国中小生产型企业普遍受到贷款难问题的困扰。作为农民自组织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应当提升信贷产品研发水平,积极为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针对握有大量订单的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可以提供订单质押贷款。针对存货周转期相对较长,且存货贬值概率相对较低的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可向其推介仓单质押业务。针对农户种植类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则可开发以农房和土地为主的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张梅等,2012)。

其三,农村信用社应当紧跟世界金融产业创新的最新动态,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业务。以碳汇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衍生品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相关碳汇金融制度安排、碳汇产品交易相关金融服务、低碳项目投资及融资等业务内容。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京沪广等十二家环境交易所,但受以农民为交易主体参与度较低问题的制约,其碳排放权交易量过少,碳汇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开拓可与碳金融市场对接的金融产品,例如可为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林业碳汇项目投融资提供金融支持,将面向农户出售基于有机碳交易品或循环碳汇交易品的理财产品等。

(三)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结构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当以服务三农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导向,通过清晰界定农信社产权的方式来为农信社决策者打造一个产权约束机制,进而提升农信社的决策效能。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建设正处于理论探索和金融实践深化阶段,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性构件,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在农村信用社中切实推进。通过完善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农信社可以建立相对清晰的农信社董事会、社长与社员之间的权责关系,从而为农信社进一步强化其独立法人主体地位和独立行使经营决策权奠定制度基础。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当建立并健全社内的权力制衡机制,以有效杜绝非理性决策行为对农信社整体利益所造成的伤害。当前农信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权责被部分架空,使得农信社的基层普通会员难以通过既有的三会机制来有效保障其自身合法产权权益。农信社应当以有效恢复三会实权和完善信用社章程建设为切入口,建立其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权力分工系统,并强壮农信社监事会的监察权和对违反农信社章程的直接责任人的惩治权。农信社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有效发挥将可有效治理当前农信社的社长权力独大的问题,通过对社长重大决策按类别分别提交理事会和社员大会审议的方式来有效遏制农信社的重大决策风险。

其三,农村信用社应当优化对社内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在激活农信社三会功能以有效杜绝农信社重大决策风险的同时,农信社应当通过健全核心员工和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方式来将农信社的运营绩效与员工个人薪酬挂钩,进而有效提升农信社的日常运营效率。农信社的薪酬激励制度制定者需审慎考虑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并以充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来制定该制度,以确保制度的实施可行性和制度对激励对象的吸引力。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个人风险是诱发农信社日常业务运营风险的关键。通过实施针对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薪酬激励制度,农信社可以将员工个人切身利益与社集体利益相关联,从而有效控制运营过程中的员工个人风险。

(四)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管理创新

其一,农村信用社应建立金融创新产品风控管理委员会,针对金融产品研发部门和业务部门提出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方案实施严格的集体审批制度。鉴于金融创新知识专业化特征,农村信用社应当严格实施金融创新项目个人负责制,将金融创新责任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更为了解该产品的风险特征的产品设计者个人。农信社的金融创新产品风控机构应当积极探索农村金融规范化市场秩序建设路径;深入剖析制约农村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日益翻新的金融犯罪活动的行为特征及其防范策略;并深入摸清金融消费的消费行为习惯及其最关切的利益焦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其二,农村信用社应强化对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动态控制系统,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农村金融新产品与新服务,农村信用社应当对其实施严格的金融产品压力测试,确保该产品在较为严峻的宏观金融生态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资产安全性。考虑到农村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在将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时,应当制定缜密的风险防控预案。此举可确保在风险预警事项发生时,农村信用社有充裕的风险应对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扩散,有效预防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其三,农信社应积极深化与保险机构和信贷担保机构的合作水平,通过合作开发金融与保险衍生品的方式,来分散农信社的金融创新风险,确保农信社这一农村地区金融巨头的金融系统安全。各级农村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审慎考虑对农户的不动产抵押信贷业务风险,积极探索以完善农户不动产抵押相关金融业务监管制度体系为突破口来有效控制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在资产金融化过程中可能爆发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活力。

其四,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强化机构间的风控信息交流与合作。通过完善以 “一行三会”联席会议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风险联合监控系统,可有效控制农村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对象为弱质性产业的农业,地方政府及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具有指向性的扶持性的农村金融制度来帮助农信社克服涉农信贷业务的收益风险。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建立面向农信社及其客户群的农业金融保险机构,为参与涉农信贷业务的农信社及其客户提供信贷保险服务,以有效分散涉农农业金融服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罗剑朝.积极稳妥推进农地金融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方案设计与配套条件[J].开发研究,2010

2.冯果,李安安.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公司法制结构性变革的一个前瞻性分析[J].法学评论,2010(6)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系统性风险;含义;建立防范风险机制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分析的定义

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1.金融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形式是因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全行业崩溃。

2.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一特定行业存在或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3.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

二、金融系统性风险分类

(一)货币市场的风险

我国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相比,其深度和广度不够,货币市场的内在功能还有待于提升。一是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过于单一。二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三是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集中度偏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四是票据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违规经营票据业务的现象屡禁不绝。

(二)资本市场的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转轨时期的体制问题与新兴市场的基础缺失相互关联,影响了市场稳定运行。一是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二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者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风险。三是市场融资功能萎缩,产品结构和监管制度等存在缺陷。四是市场交易和结算制度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和控制风险的需要,缺乏对投资者直接保护的制度。五是监管机构缺乏管理经验而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进行不正常干预而造成的证券市场的震荡。

(三)保险市场的风险

目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风险。一是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较低。二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不高,保险公司诚信状况存在着不少问题。少数保险公司培训和管理人不严格,存在唆使。误导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三是保险产品的结构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措施

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调控,强化监管,改进服务,优化环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内部的法律体系,理顺银行业和证券业信托业的法律边界,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进一步简化对创新的审批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从各国的相关实践来看,资本账户的开放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渐近模式”和“激进模式”。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除了外汇储备充裕,对外贸易自由化可在未来几年内基本实现外,其他条件均未充分具备.因此,需要继续实施“渐进模式”的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

经济金融界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国可以通过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纪律约束来减少波动,我国目前开放经济的特点是准固定汇率制度.这些特点的组合造成了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我国为了保持内外政策的平衡,除了采用传统的财政,货币和外汇政策外,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一些政策工具用于政策组合。

(四)完善市场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将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工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

(五)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进行研究和开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其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预警显示四部分组成。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

(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通过发行次级债券特别国债,原有股东增资,新股东出资、以及中央银行再贴现和有担保的再贷款等途径,开辟多样化的救助资金渠道。

参考文献:

[1]马威,冯丽.基于新资本协议构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5,(2)

[2]黄达.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出版社

[3]中国金融业总体风险分析与对策[M]

[4]周国文.公共服务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理论导刊,2007,(7)

[5]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8)

[6]高培勇.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五大理念[J].当代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