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

时间:2023-06-08 10:5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风险的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用风险的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金融衍生产品其实是一种金融协议,亦可称之为金融合约。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或者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包含着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这四种基本种类,这种合约有着非常强大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灵活性,市场流动性强。

虽然能够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风险,但如果运用不当,同样会给我们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甚至引起连锁反应,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在使用标准化合约交易的时候,几乎不能确定是否出现这种状况,但是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达成的合约交易,致使无盈无亏,净损益为零时,即称之为零和博弈。

2.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以及股价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起伏不定。交易的双方需要根据以上条件来预测及判断未来的趋势,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未来约定时间的交易盈亏。称之为跨期性。

3.交易的盈亏并不能说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基础工具的价格的极不稳定,需要交易者具有准确地预测及判断,这就是金融衍生产品有着高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特点: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4.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都采用了保证金制度,缴纳的保证金需要满足基础资产的某个百分比即可形成交易,但是保证金越少,其风险就越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同时具备了高风险及高收益的特点,称之为高杠杆性。

5.金融衍生产品其实就是一种金融协议,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就是合同。同时具有制约性以及执行性,是达成交易的交易者的一种权利以及义务。亦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契约性的特点。

6.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不止只有金融工具,其所谓的产品还包括了期权的买卖权、掉期的债务交换等等,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交易目的的多重性、表外性、未来性、联动性以及射幸性等多种多样的特点,在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交易时,如何正确规避风险获取最大收益取决于交易者对未来金融市场的走向及趋势。

三、产生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原因

1.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波动随机

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会产生信用风险,主要还是因为其大多数的交易契约还处于尚未履行的阶段,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履约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某些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根据金融衍生产品的跨期性特性,履行的合约时间越长,那么将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2]。因为交易者的双方只要任意其中一方违约,那么都会给另一方直接带来资金上的损失。

2.交易者的履约能力及意愿

产生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主要还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随机以及其相关信息难以把握其对称性。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汇率等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无法找寻其波动的规律,从而造成随机性,那么即将产生的信用风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同时,如果掌控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加大信用风险的发生。在签订合约时,交易的双方都会调查清楚对方的各种状况,如生产经营状况、资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等,但交易的双方只能从以上信息来判断对方是否有履行合约的能力,极难掌控对方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对称。如果某一方所披露的信息不对称,就极有可能造成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而且,交易对方发生违约情况,那么另一个交易方就只能强迫性的发生违约,从而让违约风险发生连锁反应造成金融危机。如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也越复杂,越难以掌控。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的概率也越高,那么`约风险的造成也就越大。

而且交易者的履约意愿也属于不可控范围内,交易双方评估对方的履约意愿也只能根据对方的历史记录,再依靠经验进行评价,又再进一步发生不确定性。

3.交易机构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场所往往决定着信用风险的高低,交易所场内通常都具备着一套完整的预防信用风险的制度,能触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场外交易,并没有这种预防制度。只能依靠交易双方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以及履约能力来进行评估信用风险,所以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大部分集中在场外交易市场。

况且现在的金融衍生产品都极具技术性,其交易程序也相当繁琐,定价方面的难度也相当大。所以只有那些实力较为雄厚的,资信较为优良的大型金融机构才有足够的能力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发行销售。所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就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里。万一这些金融机构出现了难以避免的问题,那么整个衍生品市场将发生动荡,引发连锁反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4.监管环节

金融衍生产品的技术性及复杂性大大增加了监管的工作难度,能否根据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殊性质来完成一系列的设计、定价以及交易的流程,取决于相关的负责人员的素质以及其电脑交易和分析系统的安全。这就对监管的要求非常高。举个例子,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拥有强有力的风险监管机制。所以,缺少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监管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也是整个金融界的持久隐患。

四、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做好以下几点用以防范及管理信用风险。

1.加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

市场的准入门槛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都有各自的好处,当市场发育度低时,可将门槛设置低一c,以刺激市场的需求以及供给;当市场发育度高时,可将门槛设置高一点,能够起到规范以及专业的作用。所以,作为进入市场的首道屏障,如何设置的恰当则需要根据一个匹配和适应的关键。并且加强对准入的监管,严格把控市场的准入关。

必须为金融衍生产品制定一套具体化以及可操作化的市场准入条件,如有必要,应暂缓实行注册制,实际施行核准制、审批制。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除日常审批材料外,还须到场检查。监管机构必须对违反市场规则的交易商进行妥善地处置,后果严重者应及时终止其交易资格,预防信用风险的产生[3]。

2.强化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某一方所披露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其就掌握着相对的优势。从而造成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所产生的逆向选择,无法自行将资源有效支配的市场价格机制,将面临着信用风险的产生。所以,必须提高市场参与者对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的认识,以及强化参与者的风险意识。

3.强化参与者的自律性

虽然外部的监管很重要,但如果缺少内部的自律性,那么也很难有效的防范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完善各机构的内控制度,健全内部制约,强化风险监测等等。而且对于信息披露不对称的市场参与者,更要加强其自律性。

4.建立并加强信用机制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越低的保证金将会造成越高的信用风险。所以,需要交易双方使用担保的方法来提高履约信用。提供等值资金的担保以及保证金来保证合约的进行,后续可根据市场价格的随机性来调整抵押品的内容,不但灵活而且也能保证合约的进行。

另外,还需建立信用限额机制,根据交易双方的信用程度来评定信用额度。根据交易对方的净资产以及信用等级,以确定交易对方的基准比率和信用限额。

最后再加上附条件合同,就是在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附加上一条保障条例。比如: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将提前终止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5.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净额支付结算协议

因为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盈利及亏损。当市场的行情不能按照常规的方向走,极容易出现盈亏相反变化。因此,需市场参与者签订净额结算协议。将能以最大化降低信用风险的产生。

五、结论

现如今,金融衍生产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聚集在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金融衍生产品也给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带来新的资金运转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已经比以往更加快了它的步伐,我国企业的管理活动必将在后续会更多的接触到国际金融市场,学习及掌握金融衍生产品能让我们快速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控,市场参与者必须正确、强化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知[4]。企业要合理及妥善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进行避险与获利,不要进行投机性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来获取更高收益,必须将风险防控放在第一位。善用金融衍生产品则受益,滥用金融衍生产品则受损。

参考文献:

[1]尹灼.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商与最终用户关系研究[J].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

第2篇

信用风险是在资金的出借者与资金的借入者所签合约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指由于借款人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而造成的风险,这既包括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包括因借款人履约条件的变化而使出借者的实际收益背离其预期收益。信用风险是各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各国的经济生活等众多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信用风险对微观主体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给市场参与者造成损失;另一方面,信用风险也会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因此,有效的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无论是从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的利益与安全出发,还是从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考虑,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信用衍生工具

20世纪80年代末,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使各国银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年会上信用衍生工具被首次正式提出,并成为一种可以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自信用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之日起,由于它特殊的性质获得了各国金融机构的青睐。根据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系列建立在基础资产上的、用于分散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一种金融双边合约,合约中支付的资金是参照某一特定信用方的信用状况来划定的,而与该信用方面对的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无关。信用衍生工具的实质就是将市场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分离出来,并以一定的代价转让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以此来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暴露水平的目的。信用衍生产品能够增加信用风险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通过该交易,交易者可以达到重构信用风险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因此,当前在国际上,信用衍生工具已被认为是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它的运用使信用风险的管理从回避风险方式(消极、被动)转变为组合风险管理方式(积极、主动)。

三、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作用机制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通常是交易买方向交易卖方支付一笔与标的资产相关的费用,该费用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浮动的,如果信用事件发生,信用买方则必须按照合约规定的方式向信用卖方赔偿损失。根据不同的转移风险结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分为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三种,它们在转移、分散和对冲信用风险中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

(一)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最早推出的信用衍生工具,它主要是针对违约风险进行管理的衍生金融产品,其交易份额在国际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上排列首位。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即交易双方以标的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其中合约的购买者是违约风险的购买者,合约的转让者是违约风险的出售者。违约互换的购买者向违约风险的出售者定期支付以名义本金的固定基点数计算的费用,以此来避免信用事件发生时产生的损失,同时,违约风险的出售者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一旦相关违约事件发生,便向购买方赔付该事件带来的损失。信用违约互换与传统的信贷担保相类似,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却比信贷担保宽泛很多。因为信贷担保只有在违约事件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赔偿,而信用违约互换得到赔偿所涵盖的违约事件很多,比如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下降或者被认为不能偿付等。信用违约互换的最大功能是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通过这一功能,风险的购买者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就能够有效的规避信用风险,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购买者可将闲置的大量资金投入到其它能使他获益的领域中去;同样,信用风险的出售者也能在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收益。

(二)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在总收益支付者与接受者之间建立的双边金融合约。在总收益互换合约中,标的信用资产的总收益通常是以某个固定利率为基础的,如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即总收益等于固定利率与标的信用资产市场价值变化之和。在交易过程中,总收益支付者将合约中规定的第三方参考资产的总收益支付给接受者,其中总收益包括标的资产的所有资本收益和利息、费用;同时,总收益的接受方将约定的融资成本和标的资产损失支付给支付方。不同于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并不只针对信用互换。因为对信用资产总收益产生影响的除了信用风险以外,还包括例如利率、汇率等因素。因此,总收益互换能使支付方在转移出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将其他市场风险都随之转移了。总收益互换对交易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交易。一方面,对总收益支付方来说,他们可以在不出售标的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与其它的市场风险转移出去,同时获得固定利率与市场差价之和;另一方面,对总收益的接受方而言,他们可以在不购买基础资产的情况下获得该资产的经济利益,并且通过该合约,他们可以在不承担一般贷款中的成本和管理负担的情况下,提供合成贷款。

(三)信用联系票据

第3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073-02

近年来,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逐步加快。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揭开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帷幕。2010年11月5日,中国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Credit Risk Mitigation)正式推出,CRM的推出是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又一项重要创新。金融衍生品是柄双刃剑,在对冲和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本身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失败而引起的灾难又是触目惊心、层出不穷。由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尤其是信用风险管理。

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因为衍生工具的价值受制于基础工具,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主要受基础工具价值变动的影响,如股票指数的变动影响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远期汇率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等,这是衍生工具最为独到之处,也是其具有避险作用的原因所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建立在原生产品价格预期的基础上,公众对整个经济的预期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的波动会引起原生品价格的剧烈震荡,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机构会因此遭受系统风险,从宏观上管理信用风险就是要保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降低能引发信用风险的市场风险总量。因此,政府应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等等,以维持公众对宏观经济稳定的信心。

公平竞争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重要特征,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守共同的交易规则,在公开、公平和自愿的基础上竞争,确保市场不被少数交易人操纵和垄断,这是防范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保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囊括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衍生产品市场的透明度,尽量减少衍生产品合约在签订和执行时的信息非对称性;建立健全大额订单报告制度,防止市场参与者的过度操作;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以及担保和抵押制度等。

二、加强衍生品交易监管,防止信用风险传递

这是有效防止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体系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措施。在现代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政府有效的监管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显得十分重要。这些监管应包括: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安全性、稳定性进行监督检查;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的有关资金调拨予以严格监控;公开财务制度,建立有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税收制度等。

监管当局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一是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通过制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者进入市场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能保证每一位交易主体都达到最低要求,包括盈利能力、资信状况、资本金等。二是完善交易者规范经营的监督机制。监管当局应促使交易主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确定一系列的业务管理要求,保证交易主体能够规范经营。

三、加强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

1.健全参与者内控制度。外部监管虽然很重要,但若缺乏必要的内部自律,仍难以有效防范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自律管理就是要让各机构参与者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内控制度,主要包括: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稽核制度;健全的内部制约体系;明确无误的交易、结算程序;清晰准确的会计报表系统;风险监测和管理的指标体系、恰当的交易头寸限额以及止损的限制等等。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早在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和证监会国际组织之技术委员会就联合发表了《银行和证券公司衍生工具交易行为的公开披露》的研究报告,对改进衍生工具交易的参与者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把披露的信息分为两类即品质信息和数量信息,不仅包括衍生工具交易的范围和性质,还包括与这些交易行为相联系的主要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品质信息的披露问题主要指应该披露一个机构的整体经营目标、风险策略以及内部控制风险的措施等,此外还应披露用于记录交易行为的会计准则及收入确认方法。数量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对有关市场行为、信用风险和市场流动性信息的披露,此外还包括对盈利水平的披露。

3.实行信用限额管理制度。信用限额是对衍生工具进行事前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基本思路是针对单一信用风险敞口(特定客户或关联集团、特定行业、国家、区域、授信品种等)设定信用额度,以控制信用风险的集中度。在设定信用限额时,应仔细分析以下信用额度的影响因素:一是外界评级(如标准普尔、穆迪公司)的评级结果。二是交易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额度越小。三是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的变动。价格变动越大信用风险也就越高。如在利率互换中,如互换期间利率上升,则支付固定利息的一方将受益。但由于对方支付浮动利息的成本增加,相应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会增大。四是第三者保证和抵押品可减少信用风险。一般抵押品(现金除外)价值作一定的折扣后确定交易额,折扣比例视抵押品不同而有差异。

第4篇

客户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的货款形成的惯性拖欠和坏账上。客户是造成企业的信用风险损失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以下几类客户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

(一)经营实力较弱、偿付能力不足的客户。企业一旦向这类客户提供赊销业务,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会增大很多;

(二)以往付款记录较差的客户。这类客户已经形成惯性拖欠,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利息损失,该项损失通常要远远高于坏账损失;

(三)大额订单客户。一些大客户以大额订单为条件,获取更优惠的信用条件,然而在付款时却不遵守合同约定,更为严重的是,这类客户一旦拒付货款,将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

(四)新客户或一次性客户。对这类客户由于缺乏了解,如果贸然采取远期信用结算方式,往往给企业带来“欺诈性风险”损失。

二、规范客户资信管理,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一)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的客户信用信息管理

1.搜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用状况是对客户授信的前提。客户信息管理和信用分析主要工作是指及时收集、更新客户信息,建立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评价其信用等级。

在收集客户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要重点考察客户的5C系统:品德(Character,指客户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能力(Capacity,指客户的支付能力或者偿还货款的能力),资本(Capital,指客户的财务状况,包括全部净资产和无形资产净值),抵押(Collateral,指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用作抵押的资产),情况(Condition,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客户的偿付能力产生的影响)。

2.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并由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满足各级管理决策人员的需要。

3.企业还应对重要客户或高风险客户进行专门的资信调查,尤其是当业务人员获得的信息不充分时,必须进行资信调查,以发现和防范这些客户有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

4.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应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如标准化的信用信息搜集表格和数据库的分类标准。事实证明,这些标准化的操作是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对客户进行统一的信用风险评级

对客户实行统一的信用评级,其好处在于使企业上下便于识别和管理客户、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也许有的企业销售部门已经对客户进行了分类,然而这些分类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只按销售额大小或按产品进行的分类,忽视了该客户以往的交易付款的速度及客户目前的资金状况,根本无法识别客户的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程度。因此,企业要实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重新对客户进行分类,对客户支付能力综合评分,将现有的客户分成A/B/C/D等不同等级,分别给以不同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支付方式。

(三)以科学的信用分析方法,预测和防范客户信用风险

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通过专业的信用分析,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有效地识别和选择客户,在销售利益和风险成本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信用分析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大大降低,节约收账成本。

企业在开展信用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能仅靠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必须使用一些成熟、适用的信用分析模型,这些方法包括以综合性分析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特征分析模型”和分析客户财务能力为主的“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等。

现以“特征分析模型”为例说明:该模型把企业信用特征分成3组指标,共18项。第1组是客户自身特征,反映客户表面化的客观现象,包括以下6项指标:表面印象、组织管理、产品和市场、市场竞争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第2组是客户优先性特征,指企业在挑选客户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体现与该客户交易的价值,包括:交易利润率、对产品的要求、对市场吸引力的影响、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担保条件、可替代性6项指标。第3组是信用及财务特征,主要指能够直接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包括以下6项指标:付款记录、银行信用、获利能力、资产负债表评估、偿债能力、资本总额。

这3组指标中,财务信息是最不好取得的,尤其在小的批发商和个体户,财务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或者是假账。我们对每一个指标赋予权数,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按1~10的等级赋分,权数乘以所赋的分值,就得到该客户的评分,权数乘以10得到最大评分,用客户评分除以最大评分所得的百分比则表示该客户的综合资信水平。百分比越高,客户的资信度就越高。

三、信用政策的执行与应收账款的管理

信用政策是根据客户资信等级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等级资信的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赊销条件的确定,有时还包括鼓励回款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的制定既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如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等;又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资金实力、人员储备。

(一)信用政策的执行

信用管理需要通过审批制度实现集权控制,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当然,并非每一笔交易都须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可将部分权限下放到销售部门。在销售客户没有超出信用额度时,各个销售部门可以灵活处理。在执行信用政策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的全盘销售策略、客户的实际情况等等。因为仅从企业内部信用记录推断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是不可靠的,还要借助外部更为专业和广泛的资源,来验证客户的信用问题。因此,信用额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销售客户常规的信用额度通常保持3~6个月,根据表现,进行上下调整。如果客户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签了大单,却发现信用额度用完,这时候可以通过“特单”的申请流程,销售客户可获得特批的信用额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上确保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信用政策执行。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销售业务应实行合同管理制度,授权有关人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对于金额重大的销售合同应当通过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审核把关。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随意签订销售合同。企业应认真开展合同评审工作,对客户提出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定单。一旦接受,企业要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与交货,确保全面履行合同。

2.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当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励与惩罚。

3.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

最后,信用管理部门在账龄分析表的基础上,将逾期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分类。对于不同类别的应收账款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催收。借助财务工具控制应收账款。如采用应收票据方式,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就能使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借助金融产品控制应收账款。如开展“保理”业务,企业将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可借此收回账款,加快资金周转。

第5篇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70-02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称信用违约掉期,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具有分离资产中信用风险、将市场信用风险集中度降低的作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在2010年10月29日颁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标志着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中国式CDS)试点业务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2010年11月5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要求

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主要是针对信用保护买方而言的交易对手结算风险,即当信用事件发生时,信用保护卖方不能按约定向其进行赔付的风险。信用违约互换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其价值随着信用等级和信用事件等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且价值变化方向及大小很难预估和判定,高风险是其主要特性之一。信用违约互换的性质和交易方式的特点导致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方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样性的,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通常表现为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是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选择或制定的用于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方案,其作用是指导信用风险管理的行动,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实现银行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信用违约互换持有目的、交易规则、信用风险管理等特点,使其具有与其他衍生金融产品相区别的信息披露要求。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企业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需要披露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信用违约互换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其相关信息披露应执行准则的这一规定,向信息使用者披露信用违约互换相关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及时、充分了解和掌握交易主体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的约束和稳定。

二、中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现状

三、美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的借鉴

1.日保证金制度的管理政策。美国银行为了防范信用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信用衍生工具交易执行每日保证金变化的管理政策。即,当交易对手表现出信用等级下降或者违反了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情况下,通常就会要求交易对手一方增加其抵押品的金额。否则将采取其他的防范措施,如提前终止所有的交易。

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的管理政策。美国银行对包括购买的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某些衍生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由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报价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还不能充分反映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水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随着未来期间内衍生品的合约价值、抵押品价值以及交易对手信誉度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非常必要。2009年和2010年,美国银行在衍生金融资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交易账户确认信用衍生品估值损益分别为7.31亿美元和31亿美元。在对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进行估值调整时,抵押品制度和强制净额结算主协议降低了每个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

3.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政策。信用风险额的计量采用净重置成本。该计量揭示了在假设信用事件发生时的合约对手方未能履行合约条款情况下美国银行承担的风险数值。由表2可知,美国银行会计期末持有购买和创设发行的信用衍生合约的名义金额和信用风险金额。

四、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是信用违约互换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银行针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并入到“衍生金融工具”项目中,没有单独的披露,且主要是定性的简单描述。美国对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较早,结合中国实际,辩证地借鉴美国银行的披露经验,增加定量信息,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信息体系的披露,以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中国信用衍生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Z],2010.

第6篇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在全球银行业危机中导致银行大量破产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我国由于政府干预、内部管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造成了商业银行明显的信用风险。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改革。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用风险在银行风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占据了银行总体风险的60%。在我国,由于存在着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银行信用风险。从数据上来看,如果按照“一逾两呆”额口径计算,我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5%;若按照“五级分类”的口径,与银监会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5%的要求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带来的银行信用风险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二)适应《新巴赛尔协议》的需要

《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方面增强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并提出了运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衡量。这体现了《新巴赛尔协议》能进一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促使银行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巴赛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银行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设已日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在商业银行实现了全面推广使用5级分类法;银监会的一些诸如风险报告制度、贷款发放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对商业银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国内众多商业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专业化等。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国家垄断的性质,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较大缺陷。因而至今仍无法形成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从而不利于对庞大的分支机构进行分责控制,导致了银行体系内风险管理机构的缺位,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二)尚未建立起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高质量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是银行开展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基础数据的积累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严重落后,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收集,即使最后公布出来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基础数据质量的下降,从而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落后,缺乏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仍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国内还没有一家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衍产品金融市场尚未形成,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衍生金融产品由于其具有直接对冲风险的性质,被公认是管理市场风险最有效的市场工具。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到目前为止,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在我国尚未形成。这个市场的缺失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行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以德国为例,德国商业银行在其银行内部建立了独立的、纵向式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董事会下面设立了独立的信用风险委员会负责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集中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较好地把握、管理银行风险,因而被广泛采用。

(二)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国外大型的商业银行都拥有一套比较成熟和健全的风险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花旗银行为例,该银行建有自己完善的全球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做到数据的每日更新,而且具有极强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查询功能,能够为各个区域、行业、产品等日常检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这些为花旗银行的高水平风险信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创建了完善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信息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JP摩根银行的有关统计分析表明,在贷款决策前若能实现对贷款风险的预测并采取正确地预控措施,将能有效降低实际损失的50%~60%。因此,西方现代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力求尽早发现风险,将银行损失降到最低。

(四)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和模型化

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近些年来,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化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相当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1994年J.P.摩根提出的信用度量制模型即VAR模型,该模型现已受到金融界的广泛认可,为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所采用。此外,国际上最先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还有Creditmetrics、KMV以及RAPM度量指标量化方法RORAC等。

(五)合理使用信用衍生产品分散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近年来,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的使用呈现爆炸性增长的势头。具体来说,目前西方现代商业银行最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为信用违约期权、信用联系票据和总收益互换三种。以德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为例,使用最多地是信用违约期权,它占据了德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73%的份额,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推动了国外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银行体系内部的应对策略

1.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起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应学习建立国际上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由它来负责建立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强化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加快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尽快建立起独立、高质量的数量的数据库,并保持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为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建立信息系统及时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3.加快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

风险量化是今后信用风险管理的大趋势,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的度量上就大量地引用了数量化的计算模型。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风险量化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库,因此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构建出符合新协议要求的风险评估系统。但是,只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统性的风险性衡量方法,仍然可以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计量工具。

(二)银行体系外部的应对策略

1.加快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要加快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从而为信用风险从商业银行向外转移提供可能。同时,在合适的时机,逐步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建立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从而建立其现代化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2.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要加快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要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规范和失信处罚机制,特别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失信处罚机制。其次,要建立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评级架构,建立社会客户的信用档案,以此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第7篇

1. 信用风险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管理,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用风险总体规模巨大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当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货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政府在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又成立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家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近1. 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减轻了银行的负担,从2000年起基本遏制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并从2001年开始出现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双下降的局面,2003年12月,由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和200亿美元,2005年4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尽管如此,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高达为6.7%,不良贷款额为12009.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总额为11149.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总额为860.3亿元,比率为2.1%;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1.5亿元,不良贷款率3.0%;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0.6亿元,不良贷款率4.0%;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2亿元,不良贷款率0.5%。全部不良贷款中82.8%都是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按照五级分类标准这些贷款是必然要遭受损失的。

(2) 存款活期化、贷款长期化,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差距加大

虽然存贷款期限主要属于银行流动性指标,但是由于中长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也能反映出信用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根据吸收存款的期限来合理配置自身贷款等资产的期限,从理想的状态来说,短期贷款/短期存款、中长期贷款/长期存款的比例应该大致与各项贷款/客户存款的比例相当,但从下表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趋势明显,从风险角度来看,存款活期化趋势严重,银行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大量增加中长期贷款就会给银行运营带来潜在风险。

2007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合计277,74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18,8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中长期贷款额138,58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较高。全部贷款比上年增加39466.7亿元,其中25571.2亿元为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比例64.8%。而2006年和2005年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为63.8%和65.3%。贷款期限的延长,令奉行谨慎原则和一向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因为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比较集中

在信用风险的分布上,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绝大多数,2007年其不良贷款余额达到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87.9%,经济体系中的信用风险大多集中到国有商业银行。此外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而且行业重叠,银行信贷在各个区域及各个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2007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投向位居前5的几大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接近58%。同时,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有59%的贷款投向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地区。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地区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衰退将引发大量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 新的信用风险不断产生

如果说巨额的不良贷款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不能说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过多方面改革后的今天,尤其是工、中、建三大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前经过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大量不良贷款之后,至少应该控制新的不良贷款产生的速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08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54.3亿元,比去年同期(12517.8亿元)新增136.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73.8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不良贷款率7.3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不良贷款率1.59%;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0.8亿元,不良贷款率2.54%;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8.8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亿元,不良贷款率4.44%。这说明即使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依然缺乏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新的信用风险在不断产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信用风险过程事前阶段的问题和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前阶段,识别信用风险,防止引入高风险业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获取翔实的信息是化解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出路,是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征信系统建设滞后,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有的信用风险并非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是人为主观引入的,在贷款发放前,银行或者银行的具体工作人员就知道该业务具有较高信用风险是不该开展的,然而实际中却顺利地通过了各个环节,这种风险单单依靠健全征信系统是难以防范和化解的。实际中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操作风险,但是最终发生资产损失是与信用风险相同的,所以人为主观因素也是引入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做出信贷决策时由于受到来自政府、股东、上级、自身利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明知信用风险很高却会批准该项信贷业务,只要这种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信用风险是最能防范和化解的。

2. 信用风险过程事中阶段的问题及成因

(1)信用风险未实现动态评级

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以前实行的是贷款的四级分类方法,这是一种完全静态的方法。目前实行的五级分类方法,己经不单单以贷款逾期的天数划分某笔贷款的信用等级,但是对每一笔贷款的评级分类并非真正动态实时进行的,而是按期间(如会计报告期)分类的,依然属于静态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现借款人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不大,借款人所有贷款总的风险却很大;前一笔贷款风险不大,这一笔贷款风险很大;昨天风险不大,今天风险很大的现象。有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借款人采取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授信,但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依然难以监测。不能准确掌握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借款人可能在下一个评级时间前已经破产。

(2)信贷资金使用缺乏监控

如果借款人对信贷资金的每笔使用都能被商业银行观察到,商业银行就有能力及早发现并纠正借款人的高风险投资行为,从而控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资金使用规模、资金流向、使用效率的有效监控,借款人的高风险行为不能及时被银行观察到,等到银行获知信贷资金的使用风险过高时,往往风险损失已经发生。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采取相关技术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控,在信用风险发生前将其及时遏制。

(3)缺乏必要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还没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本是各家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无法做出令外人认可的客观评价,因此信贷资产无法量化定价从而也难以进行交易,信用风险就不能在不同主体间进行转移,大量的信用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此外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商业银行不能对信用风险规模进行精确度量,不利于控制风险操作的决策。并且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得商业银行无法用内部评级法计算监管所需资本金规模,无法享受内部评级法所带来的资本节约收益。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是商业银行具体管理信用风险的手段、途径、渠道和标的物,充足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能使商业银行方便地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分散和转移,降低信用风险,加强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足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方面不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的创新,甚至发达国家己经在使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也没有出现。这种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情况对于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无疑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必须加以改变。

3.信用风险过程事后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后阶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同时总结经验避免生类似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然而一方面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的事后责任评价,不利于控制同类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

(1)处置不良贷款手段单一,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

理论上一般有五条途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a)从利润中提取坏账准备冲销;(b)注资;(c)资产负债表重组,如债转股;(d)外部解决,如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e)司法诉讼。然而过低的利润率、复杂的重组程序、不健全的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出售的非市场化等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几乎只依靠将不良贷款政策性地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无法满足降低信用风险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200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不良贷款率6.1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5%,而资产利润率最高的商业银行不超过1. 4%,依靠利润冲销远远不能满足化解不良资产的需要。

政府的注资大大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提高了资本比率,但是注入的资金既不能全部用来冲销不良资产,又根本无法从数目上满足化解庞大不良资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长期无偿获得国家的财政注资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市场机制。债务重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缓解或减少银行的损失,但是欠账不还的客户多半是出现了财务危机,复杂的重组过程和无法预见的后果都阻碍了商业银行对此种方式的选择。司法诉讼会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还要到其他各方面的

干扰,即使银行胜诉还有漫长的执行程序,这期间有众多未知因

素影响着最终的结果,也不是效率较高的途径。这四种方式在实

际中都很少使用,相对而言,把不良资产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是无疑是最直接和简便的处理方式,但非市场化的行为成本太高,银行要承担较大的损失,损失一般要超过本金的50%。并且如果商业银行就此养成了习惯,出现不良资产就不计成本地一卖了之,而不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则违背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初衷,新不良资产的产生会陷入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其实降低不良资产、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是杜绝新的不良资产大量产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历史不良资产的处置上。尽管如此,因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改革的具体要求中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核心指标,不良贷款的处置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2)信用风险缺乏事后责任评价

信用风险发生后,商业银行应该对事件责任进行客观评价,明确相关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主观责任必须严格根据制度进行处理,对于信贷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客观程序性责任,有必要调整相应流程,改进操作程序,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事后责任的评价和认定,很能准确划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信贷业务流程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完善,相关责任人员不能受到应有的奖惩,不利于对信用风险有效管理。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我们需完善如下工作:

1.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和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系列的定性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和定量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良好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同时即将面临国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学习和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2.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评级数据是完成信用计量的关键。但我国各大评级机构目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银行的内部评级机构也无法实现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估业(包括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现状是,实际运作不规范,银行与企业共谋现象严重,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应运而生,不少银行款项的贷出与企业的信用评级脱节;资信评估机构各自为政,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估原则,评定标准和数据指标的定量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评级结果相当混乱,资信评估机构依附于其他经济实体存在,在评估时常常牵涉许多行政因素,无法独立开展评估业务,造成信用信息失真。

3.重视信用文化建立和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从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看,美国为首的西方商业银行首先重视的是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也特别重视信用文化的管理,模型只是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为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些创新包括以内部转移定价系统为中心的内部交易信用制度,以风险利润为中心的内部委托信用制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积极培养良好的内部信用文化,为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第8篇

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比较晚,因此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度量上还比较落后,而且不同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西方较先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1)信用风险内外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我国目前被信用评级的企业数量较少且不成熟,且服务对象单一,运作不规范,评级方法落后,商业银行无法从外部获得信用评级的参考,从内部评级来说,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采取一些定性分析法,这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及偿债能力。(2)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不良贷款率的高低,反映了信用风险的大小。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在同业竞争中,处于一定的劣势,这必然会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经济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潜在的危险随之出现,就会产生严重的信用风险。(3)信用风险的计量和风险量化管理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对于信用风险模型还不熟悉,基本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尚未真正有意识地建立有关信用风险情况的完备数据资料库。(4)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最难测量和预测的,所以这对从事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当的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配备方面,重点和力度明显不足,且信贷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进而缺乏对信用风险管理相应的技术。(5)银行存贷款期限配置不合理。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根据吸收存款的期限进行合理配置自身贷款等资产的期限。但近年来,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趋势明显,严重的不合理。从存款上看,有明显的活期化趋势,银行资金来源越来越不稳定,从贷款上看,大量的中长期贷款给银行带来潜在的危险,若资金周转不灵,极易导致银行破产。总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现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落后,虽然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简单易操作,但由于其主观性较强,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导致其评价往往因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本文主要是基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KMV模型,来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二、KMV模型

KMV模型的理论基础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它将信用关系视作卖方期权,银行发放贷款给借款人时,借款人拥有卖方期权,而期权实施的价格就是贷款的额度,借款人的资产则为期权标的物,当资产价值下跌,小于债务价值时,借款人可选择实施期权,即违约。KMV模型应满足以下基本假设:(1)企业市场价值服从布朗运动,且借款人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2)企业违约等价于企业资产价值小于债务,(3)企业资本结构只包括所有者权益、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4)违约距离是评价信用风险的合适指标;(5)违约只在债务到期日T时刻发生(一般为1年);在KMV模型中,决定公司违约概率的是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风险。公司的资产价值是指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公司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它包含了公司的相关市场、所在行业以及宏观经济信息,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估值,具有前瞻性;资产的风险是指公司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资产价值的波动性衡量,由于公司需要在所在行业的大环境下生存,因此,其资产的风险同样也是所在行业资产风险的体现。(3)企业资本结构只包括所有者权益、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4)违约距离是评价信用风险的合适指标;(5)违约只在债务到期日T时刻发生(一般为1年);在KMV模型中,决定公司违约概率的是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风险。公司的资产价值是指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公司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它包含了公司的相关市场、所在行业以及宏观经济信息,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估值,具有前瞻性;资产的风险是指公司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资产价值的波动性衡量,由于公司需要在所在行业的大环境下生存,因此,其资产的风险同样也是所在行业资产风险的体现。E:期权初始合理价格,即公司的股权价值P:期权交割价格,即公司的债务面值A:所交易金融资产现价,即公司资产价值T:期权有效期,即债务期限(一般为1年)r:无风险利率(国际上通常采用国债收益率替代无风险利率r,由于我国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因此我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无风险利率。国内学者多采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替代,本文亦采用此种处理。)KMV模型取决于5个变量(P、A、r、T、σA)的价值,其中,P、r、T的值可直接从市场上观察到,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是A和σA两个未知变量的值。KMV公司认为当公司资产价值小于公司债务账面价值时公司不一定发生违约,因为在公司债务中长期负债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给企业一定的时间继续经营从而改善自身状况并最终偿还债务。因此KMV公司将违约临界点设置为短期负债到负债总额之间的某一个点,即违约点。公式为:违约点(DP)=短期负债(STD)+0.5长期负债(LTD)以违约距离DD表示企业资产市场价值期望值A距离违约点DP的远近,距离越大,企业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越小。根据违约距离DD的定义,公司资产市场价值低于违约点的概率,即理论上发生违约的概率为1-N(DD)。而基于违约数据库,依据违约距离可以映射出公司实际的期望违约频率EDF。由于我国当前还没有公开的违约数据库可以使用,现暂以违约距离DD作为公司信用评价的依据。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从2000年8月开始,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截至2012年末,全省共有农村商业银行58家,江苏农村商业银行是全国最多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张家港农商行为代表,江苏省农商行不管在经营特色还是资产规模上,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考虑到这些农商行都没有上市,一些类似总股数、股票市值等数据无法获得,只能寻求其他的替代变量。本文选取了10家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10家银行分别为:张家港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常熟农商行、紫金农商行、海安农商行、太仓农商行、高淳农商行、姜堰农商行、无锡农商行和盱眙农商行。本研究的计算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计算基准日为2013年12月31日。

(二)参数设定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证研究,现做出如下假定:(1)实证数据引用各农商行2013年的财务报告,准确真实、可信。(2)为了研究方便,令债务期限T为1,无风险利率r采用2013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3%。(3)由于银行的流动性负债难以统计,本研究取总负债为违约点。总负债以计算期内的银行财务报告公布数据为准。(4)由于农商行未上市,市场价值采用净资产来代替,即农商行最低的市值。假定其满足标准正态分布。(5)由于农商行未上市,没有股票价格,假设股权波动率为1。(6)假定违约距离的计算公式中,E(A)=A。

(三)实证结果标准普尔和穆迪的风险评级代表了违约概率,表3给出EDF和标准普尔评级以及穆迪信用评级之间的对照表;表4给出了10家银行最新的穆迪信用等级以及标准普尔评级。由于农商行缺乏标普尔和穆迪的信用评级,因此无法判断KMV模型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是否具有适用性,因此,表4只是将样本银行的预期违约率与标准普尔和穆迪信用评级的标准对应,了解该行大致的信用等级,仅此而已。当然,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根据表2可以看出,违约距离越长,预期违约率越低,两者呈反向变化。并且在10家样本银行中高淳农村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把控能力最强,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现处于拟上市的状态,快速扩张,规模较之另外几家银行较大,因此,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风险。(2)根据EDF反映的信用风险大小,可以看出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有:银行的资产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资产的稳定性。当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大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变大,资产的波动性减小,违约距离增大,预期违约率减小,信用风险减小。反之,当银行的资产规模减小时,其违约概率增加,信用风险也变大。(3)根据表4可以看出,这10家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等级均处于中等以上,说明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没有上市,规模没有上市的商业银行大,但其对信用风险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较好,处于领先地位。

四、结论

前文利用KMV模型从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指标。然而由于模型的限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才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还需进一步开发。现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简单地提出些许建议。

(一)建立成熟的评级机构和完善内外部评级体系银行应尽快发展和规范评级机构,提升银行业务决策的科学性,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条件,建立健全与银行自身相适应的信用评级标准,形成内部评级体系,以便更好地对受评对象的信用等级作出评估。我国目前资信评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必须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引进先进的评级技术,降低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一个行业的发展,完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规范银行业的信用评级。

(二)控制不良贷款率,加强监督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将控制不良贷款率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大幅度减少新增不良贷款,努力争取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必须达标,对银行部分事后监督与审计要到位,贯彻“审慎监管”原则,以便银行大幅降低信用风险。

(三)量化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有关部门应引进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量化工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研究,找到适合我国的信用风险量化工具和度量模型,同时完善基础数据库,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形成现代信用风险评级机制。

(四)培养和引进一些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不可缺少专门从事风险分析和评估的人员。对银行而言,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银行可以在现有的人员里进行选拔,参加相关方面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以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来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风险管理队伍,双方不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队伍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启示

1 引言

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它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面对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2 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

2.1 相关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同

1863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联邦银行法案――《国民银行法》颁布。在随后的近150年里,美国又先后颁布了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现在的美联储,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70年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和1984年的《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允许商业银行跨州注册等,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美国银行体系――双重银行体系。在双重银行体系下,按照注册地的不同,所有的银行被分为联邦银行和州立银行。其中联邦银行在联邦注册,且必须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参保,然后由隶属于财政部的美国货币监理署审查合格后发放银行业从业特许证,并成为美联储的成员行,由货币监理署、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共同监管;而州立银行可以在银行所在州的银行监管当局注册,但不一定要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也不一定要成为美联储的成员行,由州监管当局监管,州监管当局有相当大的自主监管权。

中国的银行业法律主要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下,中国的银行业采用的是分业监管体系,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从银行、证券和保险角度对商业银行监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同业债券市场上的交易有一定的监管权利。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各省市都设有分局或分支机构,来配合总会或总行的监管要求。

相比美国的双重银行体系,中国的银行体系缺少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各分支机构是由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和银监局监管,且这些监管分支机构没有很多自主的监管权,受人民银行总行和银监会的集中监管。此外,中国的银行业分业监管体系也不能顺应全球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需要逐渐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

2.2 信用评价体系不同

美国有世界著名的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和穆迪,它们负责对所有的债券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将根据它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对债券发行人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它们的评级前景报告,宣布将在未来对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券上调、保持或下调评级。其中,对发行人的支付能力的评价最为重要。评级机构计算发行人的主要财务指标,并与发行人同类企业或机构的各评级的财务指标的中值比较,初步确定发行人的评级。同时,评级机构也要考虑发行人的非财务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评级。

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如美国完善。虽然中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对借款人在支付能力、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进行审查,但中国没有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大评级机构在中国的分公司),而且中国的商业银行并不像美国的商业银行那样对借款人发行的债券评级,只对借款人评级。

2.3 参与风险管理的部门以及它们的权力和责任不同

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部客户经理不但要做好贷前调查工作,而且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对调查报告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核实。除了这两个部门外,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的部门还包括贷款复核部。贷款复核部是专门负责贷后管理的部门,其职责包括对所有已发放贷款的借款人进行定期的(一般是一个季度)跟踪检查,监控贷款的流向,特别注意借款人在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等方面的风险预警信号,落实还款来源,并确保贷款本息按时收回。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贷款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款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贷审会。业务部主要负责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交送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业务部门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与业务部的主办和协办客户经理一同走访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核实,然后分析借款人的支付意愿、支付能力、贷款用途和抵押物状况等,撰写审查报告提交给贷审会审批。贷审会由风险总监牵头,由5-10名有多年信贷从业经验的委员组成,他们投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的发放条件。稽核部是负责银行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构,主要是从会计和法律角度审查文件和凭证的齐备性。中国商业银行没有专门负责的贷后管理的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由上述部门共同负责。

从中美商业银行参与风险管理的部门以及它们的权力和责任比较来看,有两方面不同:一方面,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部信贷员的权力和责任更大,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多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中国商业银行业务部信贷员经常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信贷员的专业素质还需提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通常由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审会等部门和权力机构共同负责。各业务部门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定期的贷后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交由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审批,最终由贷审会讨论通过并由行长审批。然而,这些部门同时还要对续授信和新授信项目进行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部门的工作量过大、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对待贷后工作时仅仅敷衍了事。

2.4 利率定价机制不同

利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反映银行愿意为借款人融资而承担一定的风险所要求的报酬率,也是贷款的价格。美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市场化的利率,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上资金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当资金总供给大于资金总需求时,利率有下降的压力;当资金总需求小于资金总需求时,利率有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是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的高低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或信用等级直接挂钩,信用等级越高的借款人风险溢价越低,借款利率越低。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非市场化的,其借款利率是在中央银行规定的相应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或下浮一定比例来制定的。相比于美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更具政策导向性,而且不够灵活。

2.5 风险管理文化不同

在美国,已经产生了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体现在美国的消费者所有的历史信用记录都会记入累计的信用评分里。如果借款人的累计信用评分少于一定的数值,就会进入信用较差的“黑名单”,从而影响借款人未来的信用额度。

在中国,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虽然中国有信用征信系统,但没有专门的信用评分制度。因此,在信用征信系统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没有其他的途径去了解借款人真正的信用状况。

3 几点启示

3.1 增加各省(市)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自由度

首先,应保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同时,各人民银行省(市)分行和各银监局在遵守上述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制定本省(市)相关的银行法律法规,增加它们的监管权力;其次,要增进各省(市)的银行业立法和监管机构间的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各省(市)的银行法律法规,同时,可以允许各城市商业跨省(市)注册,并遵守当地的银行法律法规;第三,制定《金融控股法》,加快我国银行业综合化发展的进程。

3.2 建立适用的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信用管理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第一, 保留现有的对借款人在支付能力(包括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的分析)、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的审查,并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同时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分配权重来计算企业信用评分,并制定不同行业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标准,将不同得分按照该标准划分信用等级;第二,借款人所有的历史信用记录及信用评分及等级的变化都必须被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信系统。

3.3 设立专门的贷后管理部门

要提高贷后管理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像美国的商业银行那样,成立专门负责贷后管理的贷款复核部。贷款复核部定期(如每隔三个月)对所有客户的贷后情况(包括资金使用用途、使用数量、短期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有无管理层人动等)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对贷款造成风险的情况写成报告,交由贷审会讨论并投票表决,最后由行长签字审批。

3.4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信用评级挂钩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是以央行规定的各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或下浮而确定,市场化程度有限。而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的信用评级挂钩是商业银行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最佳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银行贷款定价自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信用评级越高的企业发放贷款,银行需要承受的违约风险越低,在相同期限,相同额度的前提下,银行贷款利率越低。

3.5 完善信用征信系统

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信系统是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当及时将已发放的和已偿还各类贷款和票据的信息上报,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立即将信息准确无误地记入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其次,商业银行和央行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征信系统的信息,确保无错误和遗漏;第三,加强征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除银行的信贷人员和负责系统维护的人,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其他人无权进入征信系统。

参考文献:

[1]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04(07)

[2]朱剑峰,卜素.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 2004(09)

[3]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02)

[4]王玉芝.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视角(下), 2008(Z1)

[5]Peter S. Rose & Sylvia C. Hudgins. Ban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ervice (8th Ed.), PP.141-145, McGraw-Hill/Irwin, March 5, 2004

Comparison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hinese and U.S.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Enlightenment

Luo Jun

(Hangzhou Gudu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L.L.C.,Zhejiang,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compar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with that of U.S. commercial banks, then it will identify the deficiencies i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lly, we ca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mparison.

第10篇

一、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实施背景

1.是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为适应宝钢新一轮“精品+规模”的战略发展规划,集团公司提出了建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信用风险管理,为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有效的信用支持。

2.是扩大产品销售,提升宝钢产品在北方市场占有率,加快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宝钢产品前期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的领先优势受到严重的挑战,授信交易方式已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是克服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滞后,全面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相对于美国钢铁企业,北方公司同国内大多钢铁贸易企业一样,在赊销比例、坏帐率、风险应对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一个稳健的客户销售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信用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是增强公司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是:为了扩大宝钢产品在区域市场的销售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信用对销售的支持和拉动作用,通过在理念、组织、客户资信动态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市场占有率目标为导向,在多目标优化平衡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用交易这一新的竞争手段,从而以有限的信用资金占用,扩大了销售规模、优化了资金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其主要做法是:

1.建设风险文化,树立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北方公司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出了“全员参与,学用结合”的原则,用较短时间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心中,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战略、行动的统一。

2.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落实组织保障。在整体管理框架中,构建严密的双重信用风险管理保障机制:各部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重保障,是所管业务风险的责任者;第二重保障是成立了“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小组”和“信用风险管理决策领导小组”,分别进行日常工作的协调、推进、监督和评价。

3.制定相关制度,再造业务流程

(1)制定相关制度。按照宝钢国际总部要求,建立了《交易对象授信管理规定》、《信用管理制度》、《信用总额管理办法》等制度,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责、信用标准、总额管理、日常管理、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商账的催收等。

(2)再造业务流程:纵向申报制度和横向通报制度。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实现从申请、评估、授信到监控的全流程管理。

4.对授信客户资信状况实施动态管理

(1)资信调查管理。对于影响公司业务的重大客户,当对其信用状况、风险程度把握不强时,可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进行调查或购买专业调查机构报告。

(2)客户评估管理。信用评估是指根据交易对象相关信息材料,通过一定的流程和方法等对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3)客户授信管理

信用决策。对客户是否授信,是由公司经营管理层组成的信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按照制度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或审批。

信用下达。由信用管理人员制作“授信通知”,审批后,向相关部门下达授信通知,同时启动监控流程。

信用分类。授信分为循环信用额度和临时信用额度,循环信用额度的周期一般为一年,年初授信,循环使用,半年调整一次;临时信用额度,按次申请,一次使用,不能循环。

信用标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信用风险标准对已评估客户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以调整信用额度及监控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并根据跟踪结果不断调整授信政策。

(4)授信监控管理。在信用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严格跟踪和管理,对于出现当月或累计平均信用占用总额超过预算目标的情况,详细分析原因并说明拟采取的管理措施,确保年度信用占用总额不突破预算目标。

(5)客户档案管理。综合收集客户信息、交易记录以及财务信息,建立全面的客户信用管理档案。

5.将信用资金纳入预算,实施总额控制

信用总额:指本公司提供给全部客户的信用总量。

信用额度总额=∑客户信用额度。

信用占用总额=∑某一时点客户信用占用额。

为防范整体信用风险,遵循宝钢信用风险管理“预算管理,总量控制,规模匹配,持续优化”的总体管理原则,实行信用总额管理制度。

公司信用总额控制目标制定的依据:信用总额以满足销售增长率为导向,综合平衡其他制约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以下述指标为据:公司上年末净资产的15%内;客户信用业务比管理标杆值≤10.5%;资产负债率≤95%;销售增长率≥10%;净资产收益率≥30%。

对客户的单体授信额度控制标准:近两年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反映其资产负债率均不高于75%,信用额度占该报表反映的有形净资产的比例均不大于10%。

6.构建支撑信用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ERP系统的实时监控。在ERP管理系统中,针对授信业务,开发了授信额度管理模块,包括授信额度维护、额度每日使用情况、合同使用情况跟踪和授信跟踪汇总表等管理内容,对授信业务风险实现从合同签约、授信、下发,到发货、到期提醒、收款等各个环节的在线实时监控,实现营销、业务、物流、财务全岗位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2)信用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授信客户额度的使用情况、实际占用情况、占用峰值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对即将超期的客户授信予以到期前的提醒,对已经超期形成欠款或坏账的授信客户制定对策,进入商账催收环节,如有必要启动债权保障机制。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开发贷款 风险管理

从2011年开始,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情况下,房地产行业步入寒冬,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处于绷断边沿,信用风险开始显现,银行信贷资金面临较大风险。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在于国家政策的剧烈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一、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总有一部分市场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比其他主体相对要多。在商业银行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尤其严重。一般来讲,房地产开发商所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多,而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信息较少,这就使得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能够利用信息优势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从而为自身谋取更多经济利益。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则主要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

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做出错误的判断,无法优选出真正的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即出现逆向选择情况,所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根源之一,如何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贷款

商业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前通常会从开发商资信和开发项目的优劣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银行一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即选择支持优良客户的优质项目,但是,出于获得银行贷款进行项目开发的考虑,一些不符合银行评估偏好的开发商通过提供虚假资料对公司及项目进行包装,将劣质客户劣质项目包装为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银行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挪用信贷资金

房地产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常滚动开发多个项目,由于新开发项目通常尚不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在资金来源受限、资金链紧绷的现实情况下,为了保障多个项目的运转,部分开发商会在多个项目之间调剂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挪用信贷资金,从而出现不按规定项目、用途使用情形,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三)挪用预售资金

按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管理要求,开发商通常需要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结算贷款项目全部销售资金的专户,销售资金除满足工程建设所需外,剩余部分须提前归还银行贷款。目前,商品房销售付款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贷款等多种形式。由于付款方式的不同,银行通常难以核实购房人实际付款金额,开发商通常开设秘密账户,截留销售资金。如不能有效控制销售资金,银行贷款将失去第一还款来源。

(四)抽逃项目资本金

项目资本金是指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是非债务性资金,是开发商承担项目风险的根本,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但是,资本的逐利性会导致开发商滚动投入多个房地产项目,会鼓励开发商进行投机性经营。部分开发商会通过股东借款、股权变更、截留销售收入等多种形式抽逃项目资本金。如果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抽逃资本金,贷款项目的风险将全部由商业银行来承担。

(五)集团房地产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获益

目前,我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均以集团法人形式存在,经营规模大、结构复杂,涉足多个行业和地区,部分集团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合并报表的关键数据,财务报表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关联方、相互担保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其经营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来规避政策障碍、转移资金、转移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形。

三、信息不对称下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信息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具有信息优势的开发商不会主动放弃利益,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信息环境应是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我国现阶段征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建立起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征信系统,已基本实现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信息。但是,该系统尚无法获取开发商的信托、委托贷款信息,尚不能获取开发商非银行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而征信业的水平依然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间征信机构业务规模小、范围窄,尚不能适应信用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得到尚未推广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是指政府房管部门、银行和开发商签订第三方监管协议,并开设监管账户,用于存放购房人所支付的购房款。开发商可在工程结构封顶、竣工验收等重大施工节点,向房管部门申请提取资金。房管部门将组织确认施工进度,批准后通知银行向开发商拨付资金。目前该项政策尚未得到推广。

(三)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表现在,第一,客户评级中未能印证客户信息,优选客户;第二,项目评估中未能有效分析项目信息,优选项目;第三,贷后信息依赖无替代方案;第四,未能有效收集房地产集团客户信息。

四、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不可能彻底根除,只能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在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政府征信体系建设,鼓励民间机构介入企业征信领域

为提高政府征信质量,必须健全信息征信体系法规建设,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丰富信息系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库更新频率,使房地产企业征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更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现阶段,民间机构进入征信行业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应当尽可能为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多层次的市场征信体系。

(二)推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能有效防止开发商非法挪用房屋预售资金,确保房子按期完工,减少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目前西安、武汉、山东等地已经开始实施该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制度值得在全国推广。

(三)印证信息,优选客户

在评级过程中,要与开发企业实际控制人及管理人员面谈,争取通过走访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土地、规划、税务、工商等部门,从侧面对开发商的基本情况、诚信程度、外界评价、负面信息、行业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比照和交叉验证,结合当面访谈、现场调查和调查的结果全面评定开发商资信。

(四)全面评估,优选项目

在项目评估中,认真查勘物业环境和施工进度,利用各种渠道采集市场数据,对周边同类型物业的租售情况进行详细的市场比对分析来判断项目优劣,深入分析项目的所处区域位置、开发成本、销售价格等优劣,关注楼盘设计、功能配套、品牌物业管理等因素。把具有品牌、区位、成本、价格、设计优势的项目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五)控制资金流,缓释对信息的依赖

商业银行应全面介入开发项目的建设和销售,做好开发项目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借款人将开发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全部通过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专户结算并接受贷款银行监督,防止贷款项目资金被以各种形式抽逃、挪用,监督项目按计划施工,贷款按期偿还。

(六)强化房地产集团客户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风险管理

除参照单一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外,还应全面了解集团的股权构成,追索企业集团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和所有关联方,通过集团统一授信、追加实际控制人为担保人、借款合同中设置有关信息披露、关联交易限制等预防性条款、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来控制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闫庆功,杨琳.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服务需求探析—以洛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征信.2011.1.

第12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

1大数据技术与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1.1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内容

计算机以及物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我国大数据技术水平不断强化提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比较晚,但是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却比较快,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的不断增加,有关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进一步拓展。以下内容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以及结果呈现,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准确性,降低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1.2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城商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虽然也有采取措施规避,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则为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2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其一,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涉及的基础信息比较多,在进行分析时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导致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不能有效规避风险。而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科学准确,可以依据不同种类的风险,提出对应的计算形式。通过对风险的计算、识别等,将金融风险的发生率及损害率等内容进行有效监管;其二,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之后做出判断,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其三,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这些年,随着人们对于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信用风险管理层面的应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所加深;其四,有利于满足城商行服务模式的风险管理。当前,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城商行是金融行业的主体,其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能够满足当前金融企业增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

3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一个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其一,可以创建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连接,能够对客户的各方面信用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实现多部门信息的整合。比如,政府部门了解其偷漏税以及行政处罚情况;银行了解客户的交易信息,以判断其诚信情况。总之,通过这些方面信息的获取和整合便于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及当前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其二,建立客户的完整图像信息数据库,对客户信用的准确把握是城商行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会使城商行更加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减少与失信客户的合作,从源头上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基于客户信用数据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

3.2创新风险控制模式

创新风险控制模式可以有效的对金融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主要以可观察到的交易,作为变量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评判出存在的风险程度,将风险分为几个不同等级。从客户进行交易的第一个行为开始进行分析,与对应的风险做出判断并且及时采取方法控制风险,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风险进行科学决策,对其在风险高的交易可以形成预警以此开展调查。

3.3将智能决策与业务应用流程进行合理的结合

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风险控制模式,采取相应的业务策略,设计好合理的风险控制流程,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更新金融行业的相关制度,除了在事中对风险进行控制外,还要在事前对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各方数据整合,对于大数据技术做出计算,对风险进行预防。在解决相应的风险后,对相关决策、管理、控制进行记录并且及时总结,防止出现相同情况,只有明确风险控制流程才能在风险控制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

4如何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应用,通过整合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等措施降低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实现城商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4.1整合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城商行应该对现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更加完善的组织架构。一般而言,风险组织架构的整合优化需要从总行以及分行两个层面进行有效控制,在总行层面,需要有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信用风险以及相关团队,为了确保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集中性,应该采取适合的风险管理模式,由总行向分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但是却采用双线汇报,既要对总行汇报,又要对分行领导汇报,以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在分行层面,也需要统一风险政策,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评价和考核机制,而且要注重对业务审核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确保有关业务的审核流程更加独立科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除此之外,需要总行与分行之间相互协调,有关风险管理政策要统一,而且能够确保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切实贯彻执行,避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形同虚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作用。

4.2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

首先,城商行需要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和步骤等进行合理的规范,以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有效。要从制度层面出发,对其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而且要避免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相关制度内容的贯彻落实。城商行还需要以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风险文化是城商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中所必不可少的,既可以提升有关人员的团结性,有效提升业务效率,也是适应时展的结果。城商行可以在内部组织一些活动或者设置一些标语等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信用风险理念的引导和文化的宣传,从而使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潜移默化地对相关人员产生影响并且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更新,确保相关内容能够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形式,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树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和合法合规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大数据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提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和内容,还能够对大数据分析和技术有所了解,能够利用数据建模以及数据挖掘等能力,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用风险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就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其一,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调整思路,重视和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城商行风险管理中仍然是以金融业人才为主,信息类人才在其中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信息技术人才与金融人才之间的界限,加强对金融人才的信息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灵活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其二,需要适时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储备,人才引进不仅能够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吸收,还能够通过人才引进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切实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4.4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

城商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其一,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相关信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收集到的信息能够进行实时更新,便于城商行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从而规避信用风险;其二,则需要城商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城商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客户的信用状况能够共享,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不畅而导致的多头骗贷行为,降低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其三,通过专业的信用评定机构对客户和信用进行有效评定,城商行根据信用等级制定分层级的相关政策,确保信用管理工作的高效,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5结论

综上所述,城商行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其经济效益与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实现城商行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数据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大数据技术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要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城商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城商行信用风险体系的建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晟,王珊珊.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预测与防范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