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

时间:2023-06-08 10:5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存在的风险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

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随着因运营风险而破产的巴林银行事件、风险管理失效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等各类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对企业风险研究和立法行动愈发重视,加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呼声愈来愈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以便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这些重大事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直接相关,尤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措施。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可看出主要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为: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许多企业集团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而产生财务风险。

(2)盲目投资及投资过度的行为,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同时,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临时性的或间断性的,风险出现了就进行管理,风险结束就将其置之度外。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企业集团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过度负债经营、资产流动性弱、现金流量短缺、经营不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5)经营不善,内部财务关系较混乱。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集团存在内部资金分散、资金管理失控、投资失控等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集团资金利润率低下、负债与财务费用高、整体投资效益差,使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可采取以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一是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二是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三是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四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顺利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和标准值,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提醒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及化解风险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倩.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

[2]陈剑.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1,(06).

第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防范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绩效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施工企业的经营利润逐渐下降。如:国外经济危机的发生、国家关于施工企业的政策的调整等,很多项目低价中标,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垫资,工程款的拖欠,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找出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查明原因及性质,并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施工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风险的主要原意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外部、内部环境的变化,这是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施工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正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施工合同存在风险

在施工企业的开始阶段主要是招投标,这也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缺乏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合同签署时并未考虑施工企业的自身业务承受能力,更未站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考虑。这些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埋下了隐患。在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阶段,由于缺乏对施工项目的科学的财务分析,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施工企业的工作进行调整,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施工计划和组织管理,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建设单位一旦提出变更要求,施工企业在缺乏财务数据分析支持的基础上盲目签订合同,极易形成双方结算环节上对价款和合同履行的纠纷。

(二)施工垫资存在的风险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经常在施工中提前垫支施工款项。垫资一方面干扰了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正常管理,一方面制约着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企业由于业务特点,施工期比较长,资金的需求量也比较大,由于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带来了风险。大量的垫资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金,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更对企业的利益形成了损害,企业的资金链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

施工企业的生产工期比较长,一般而言,在签订施工合同时都会对施工款进行约定,进行分期结算。这种结算方式就迫使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中进行前期投资,包括人力资本、实物、资金等。而对于资金的补偿及回收则要等到工程全部完工才能结算。目前,在我国施工行业中恶意已拖欠施工款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施工企业的行业素质比较差决定的。由于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很多垫付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周转的恶化加剧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

(四)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融资是施工企业主要的财务活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出台、施工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及规模的变化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企业的融投资风险的发生。施工企业的融资特点主要是:融资成本大、融资利率高,如果借债的规模超出了施工企业的实际承受力时,将导致企业的过度负债,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通过以上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施工企业的财务安全。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立足于本行业的特点,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与控制。

(一)在施工企业中树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面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各职能的分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应当主动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把握重大财务的收支项目,加强对事务的集体决策,避免对重大事务的一人拍板。另外还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算方法进行规范,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避免重复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例如:对施工资金必须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企业签订的经济合同必须经过企业的领导决策层与外界法律部门的多次审核后才能做出决定。

(二)决策与程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施工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和内部控制提出的要求。对于施工企业的财务行为必须进行有效地规范,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核算,例如:本量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差量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安全边际分析法等。这些科学的方法能够知道企业的决策和执行。那些违背了企业的经营原则的方法将会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误导性的错误,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采取不同的风险方法措施

面对施工企业不同的财务风险,任何单一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各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种类,科学的对其进行分析,多种方式相结合制定出不同的解决策略,防止并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多,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固有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

总之,新的经济形势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认真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商业会计,2012(10)

第3篇

1.涉及范围广且受到较大的体制因素影响。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业务,财务公司的金融业务涉及面极广,除基本的银行业务之外,还包括保险和证券投资等业务。另外,相对于银行的基本经营业务,财务公司所受到的政策性和体制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在于财务公司在经营活动当中所受到的集团干预,更加的具体和直接。同时还需承担来自所在集团从事行业的风险影响。

2.风险构成具有明显的侧重点且集中度较高。分析财务公司的总体风险构成,其受到政策性风险和体制风险的影响较大,并且各类风险均具有其侧重点。另外财务公司的风险资产的集中度较高。由于目前的财务公司的重点业务为信贷业务,但又因政策方面的限制,其信贷业务大部分集中于集团,所以高度集中的资产当中存在较大的运营封风险。

二、财务公司金融的风险的主要形态

1.利率方面的风险。从某种角度而言,我国目前的利率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发展,所以财务公司需要面对较大的政策性利率风险。若是政策性银行将同行业或是超额准备金的利率下调,可降低财务的收益。但如果我国的利率实现市场化之后,财务公司主要面临的利率风险则主要来自资本约束和市场限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即表明财务公司所承当的利率风险将会远远的超出商业银行。具体而言,若是上调贷款的利率,则客户的贷款需求将会降低。因为客户中存有的同质性和单一性,即使财务公司应用营销的手段,也较难刺激客户的需求,故不能够获取利率上调所应有的收益。同时下调贷款利率之后,虽然能够拉动客户的需求,但财务公司资金存在的有限性,也不能够获取较大的收益。主要在于财务公司不具有大规模扩充产品供给的能力和权利,不能够将贷款量增加之后,收回利率下降所致的收益损失。

2.信用方面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信用方面的风险,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股份制改革之前的商业银行存在较多的不良贷款。但对于财务公司而言,其信用风险尽管高度集中,但其总体的风险并不大。所以财务公司存在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没有能力履约,对于恶意逃避还贷的情况较少发生。

3.市场方面的风险。财务公司在运营中存在的市场风险,通常指的是由市场因素影响造成的各类风险,包括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汇率变化等。财务公司在该类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影响到其内外部影响的可能性。和商业银行相比较,财务公司的外汇业务较少,所以其存在的汇率风险也很小。但若是财务公司的投资范围较广,则财务公司所需承担的综合市场风险相较于其他公司通常会大很多。如财务公司还可进行股票投资、金融股权和基金投资等,并且其投资的资产通常远远的超出商业银行,因为该方面资产的价格相对于金融债券和国家债券,其存在较大的风险,故财务公司的总体市场风险大于商业银行。

4.法律和操作方面的风险。财务公司的操作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控制和公司管理失效两方面的因素。其中较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到大股东干扰,因为其经营具有独立性,所以若是股权较多的股东将其作为资金筹集的重要工具,将会给其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法律方面的风险主要在于财务公司的经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故所需面对的法律风险相对较小。同时财务公司内部的服务对象和股东等均属于同一集团,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并且通过相应行政调控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将矛盾化解,通常不会形成法律纠纷。外加其服务的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有限性,所以来自对手方面的道德风险远小于商业银行,可有效的降低财务公司的法律风险。

5.流动性风险。通常情况下,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包括结构因素、资产负债的平衡因素、资产质量,以及利率的变动因素、央行的货币政策因素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相对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需面对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其主要表现为资产长期性和负债短期性的矛盾突出。并且还需承担来自所属集团的经营周期影响。若是集团的经营状况处于上升期,财务公司的风险相对较低;反之,若是集团的行业状况处于下降时期,则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也相对增大。

三、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1.提升金融监管的意识。为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财务公司应重视监管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具备科学、新进的金融监管理念。结合相应监管体制的应用,可实行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全面控制,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最终促进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的提升。根据金融风险监管在我国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其对于风险的防范具有较大的作用。但同时在应用当中也会产生成本,并且存在监管失灵的状况。并且在监管过程中还需注重度的掌控,若是监管过度,或是监管不当,均会将公司的市市场竞争力降低,妨碍到金融管理方面的创新,甚至出现监管方面的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具体的监管应用中,财务公司应树立起公平、开放、服务和效率等相应的管理理念。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应贯穿有实事求是和民主、科学的思想,监管部门的政策性变动,应给包括财务公司的参与者更多的发言权和知情权,防止因为少数人和个人管理和决策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在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当中,要求监管部门能够从企业集团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的高度,提升财务公司在金融体系当中具有的主要影响性作用。对集团和财务公司的利益进行认真的了解,进而积极的解决财务公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为此,监管部门应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研,并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行业发展战略。另外,还需注重分类监管的实施,注重分类方面的指导,结合风险等级,对财务公司进行分类监管,进而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

2.促进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结合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和控制,能够促进经营方面自我约束机制的强化,进而促进资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最终实现经营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优化组合。根据相应的规定,财务公司资本总额和风险资产之间的比例应大于10%;对于大于1年的长期负债,其与总负债的比例则应大于50%,而注册资本和拆入资金的余额比例应低于100%;对于产品融资金额、消费信贷和买方信贷等应小于产品预售价70%。另外自有固定资产和资本总额之间的比例则应低于20%。在财务公司的经营当中,应严格的遵守相应的指标,同时还需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适合自身发展的自控体系的制定,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并将比例管理作为核心,包括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各方面指标的管理。其中主要的比例管理项目包括拆借比例、存货款比例、单一借款比例和贷款收息率等。之后由专职的部门对其加以监测,还需反馈执行的情况,确保公司能够及时的、积极的应对,结合其存在的风险对负债结构,促使其不断的完善,并且处于良性循环当中。

3.促进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鉴于财务公司存在的较多财务风险,公司管理者应从内部治理开始,在完善的体制应用管理之下,逐步的强化对外部风险的防范能力。而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应用为公司促进其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增强内部稽核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机构均能够较好的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职责,促使监督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其次应促进现场稽核力度的提升,确保出现金融风险的势头时,能够积极的预防和控制,防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同时,还应注重全面稽核的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需突出其重点。因为财务公司的金融业务需将所在的集团企业作为依托,存在经营方面的特殊性。所以财务公司应在突出稽核中的重点,对监管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可选取自身公司当中具有较大资产投入的信贷,或是新业务进行重点监管;最后在进行内部稽核的当中,应提升对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下,大多数财务公司也逐渐的开始应用,传统的业务均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内部稽核为能够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也应向电子数据的处理系统发展,并且能够将非现场的稽核监管表能够自动的生成。

4.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较好选择,在内控制度的建设中,主要应促进经营决策的强化、促进经营决策的程序化、规范业务制度和健全业务流程等。并且应注重各个环节中存在风险,需认真的评价、分析、识别,可从内控制度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积极的防范,确保能够将其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另外还应建立起风险分散和转移的机制,确保能够将金融风险化解。财务公司可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的相应要求,合理安排各类资产结构,避免由于金额、期限和对象等过分集中所致的风险问题,应进行较好的分散处理。

四、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 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解决措施

0 引言

所谓财务风险管理是所有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具有特别的管理功能。它的主要含义是对于经营的主要对象在进行理财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辨别和评判分析,从而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用比较可行性的方案进行处理,以便于其理财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很好的保障了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害的一种管理功能。

1 跨国公司的财务风险环境和相关内容

财务风险的主要含义是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对于公司在将来财务收益方面不可能达到的一个概率问题。所以,就需要财务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和财务收益方面进行合理的比较,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使其财务风险保证在公司所能够承受的有限范围内,从而提升公司效率,增加公司的含金量。它主要是针对经营对象在理财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风险进行判断和识别,从而及时的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找到比较合理和可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保障经营对象的理财活动正常进行,减少其过程中的财产损失。

现在的社会和经济逐渐趋向全球化的趋势,在世界各个位置都有跨国公司的参与,但是在现在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跨国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比如政治风险、管理风险和外汇风险等问题。而且,就国际上的财务管理中的理财环境就更加的复杂,财务风险管理对跨国公司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很有必要。

财务风险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财务情况,以至于公司的财务成果受到损害,减少了公司未来的财务收益概率。要想有效的管理财务风险就需要在可以估算的财物损失和收益间进行比较,尽量减少财务损失的概率,利用各种方法来增加企业的收益,以便做出更加正确的抉择,把财务风险降低在公司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让公司的效益可以向长远的方向发展,增加公司的自身价值。所谓跨国公司风险管理是指跨国公司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公司财产的稳固和安全,确保公司财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尽量减少不好因素对公司各项活动所造成的损失。跨国公司风险管理是为跨国公司更好的解决其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并对其财物损失和效益做出评判,从而使得公司决策更为明智,从而更好的保护公司的效益。所谓风险投资的集成管理就是要对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都考虑在内,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找出异同点,进行归类,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来更好的减少财务损失。主要有风险的判别、风险的把握和风险的规避。

2 新背景下跨国公司的财务风险类别

(1)汇率风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汇风险,主要含义是指两种不同的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可能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的一种财务风险。汇率风险的危害可以造成汇率的损失,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举例说明就是指甲货币和乙货币作交换的数量下降,就会使得甲货币减少购买乙国的商品,那么也就是指甲种货币存在贬值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每一种货币都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所以无论把资金投入到任何一种货币都可能出现贬值的现象。再加上外汇风险在国际每种活动中都有存在,在投资、国际贸易收支结算以及国际筹资等方面都会存在汇率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每种货币都可能发生变动,所以汇率风险就成为跨国公司很重要的税务活动之一。

(2)投资风险,这种风险投资的一个显著性的表现就是它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现在的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滞胀,公司在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或证券组合投资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该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延伸市场投资范围,所以就使得公司在投资的时候存在投机性。

(3)融资风险,为了更好的融合国外资金,一般跨国公司会通过国际债券、国际信贷以及上市发行股票等方式来进行筹资,从而使得公司存在风险。就其发生的原因,融资的风险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利率的变动造成还贷费用升高的风险、经营不好和管理不好使得企业无法还清贷款等。因为在金融方面会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在不断的调整货币政策,也就造成了融资风险的加大。

(4)分配风险,因为市场的供求关系,公司在投资和获得的回报上面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那么那些以参股为目标的一些国内投资者就希望可以及时的获取汇报。一些高效益的股利可以大大的减少投资者对于公司将来获得利益的多少的担忧性,当然就企业本身来说还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在企业压力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的时候,就更容易造成财务方面的巨大压力。

3 针对跨国公司面对的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1)一些可能影响到跨国公司效益的财务风险,作为公司高层应该积极控制,即使扑捉。如果外部的环境相对恶劣和严峻的话,一些比较重要的融资就需要进行精密的安排,以便很好的控制风险的运行。总公司对于其它的分公司所进行的财务问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核,尽可能的减少各个分公司的财务风险,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里面,从而更好的保证总公司的利益。当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首先保证财务的正确决策,然后同步加强财务管理的组织能力,有效的提升基层财务的组织力量和市场适应能力,并且加强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

(2)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外汇风险。目前的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市场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很有必要考虑各国货币的汇率变动问题,从而第一时间评估出汇率的变动对于公司所造成的影响等情况。就目前情况来说,公司可以利用一些金融工具的帮助,比如使用远期汇率合约来更好的转移潜在汇率的风险。所谓衍生金融市场就是指利用自己的机制对于市场上的一些参加人员和将来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汇率损失相互给抵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套期保值。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有的公司也可能把自己潜在的效益给抵消掉,衍生金融可以有效的融合市场上的不稳定性。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期待着人民币的升值,市场上在人民币升值方面都有很强的期待,当然我国在面对汇率变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可以利用以下的一些方法来进行风险的规避。比如,总公司可以提前将所拥有的软货币也就是指随时会遭到贬值的货币,它们的国外分公司所持有的剩余货币尽快的转移到国内,即使换为人民币。总公司也可以加强与分公司的合作和沟通,将在国外即将贬值的货币及时的转入到即将升值的货币所在国家的分公司,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强化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好的降低风险。

(3)对于投资环境采取更加精准的评判标准。过去投资环境的评判主要是进行综合评判,可以应用到投资项目的决定上面,一般使用时间比较长。在现在的环境下,外部的投资环境变化多端,货币的变动、通货膨胀等原因都可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现在有比较精准的评定标准主要有信息评判、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这样公司就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就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进行及时的更正,有时可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4)在面对金融风险的时候,最为主要的就是能够得到公司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过去的国际融资风险解决方案主要有在贷款的时候加进规避性的规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来更好的规避还款货币的汇率变动等方案,这些措施主要是从减少融资成本的方向考虑的。但是,现在中国市场上动荡不安的金融,各个分公司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贷款期限以及宽裕的还款规定的安全性贷款,从而更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经济发展。

(5)现在的经济形势下,要进一步的巩固投资者的信心,这对跨国公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保证长期的股利政策才可以更好的巩固投资者的信心。假设跨国公司以前的股利支付情况一直比较稳定,但是受到市场的冲击,突然间开始减少股利,那么投资者会理解为公司要面临很大的困境了。跨国公司在生产运行和产品推销方面都要趋向全球化,公司就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形象问题,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跨国公司来讲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维持稳定的股利政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4 总结

跨国公司不但面临着融资的风险、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投资的风险,而且还要面对市场的风险、信用的风险、经营的风险和内部管理的风险等问题,所以要求跨国公司要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有效的财务知识对其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董凤莉; 杨春明;跨国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探析[J]北方经贸;2012(11)

[2]张轶;跨国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特性 预防对策

财务部门在事业单位中主管单位的财政经济和资金运转,对整个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部若是管理的好,就能给事业单位提供优越的资金保障和合理的资金分配,使得单位在稳健中得到良好地发展。财务部若管理不善,会给事业单位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资金问题是现代企业和事业发展的最有力的后盾和支撑,经济越发展,财务问题越需重视。单位在预防财务风险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预防机制固然是必须的,但同时完善管理理念,优化财务处的人员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一、财务风险的特性

在财务活动中,存在财务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金管理不善,引资方式不合理,大部分依靠政府和银行提供的政策优惠和银行代款;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发展速度缓慢,人力资源管理不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等。在事业单位运行的全过程中都体现着财务的管理状况,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财务风险。这些风险主要由以下三种:

(一)筹资风险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之所以集合资金,主要是要以资金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吸引人才,获得效益,。但是如果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信息获取不灵活、不及时,会造成决策失误、财务管理不善,出现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这一类的风险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投资项目不合理或时机不当,出现财务亏损状况投资虽合理且及时,但盈利的可能小,获利不足以弥补所用的资金;虽然投资合理且获得利益,但对企业当前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帮助,于企业无所助益。在三种投资风险提醒我们:企业不仅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且要确保投资的回报率,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后备资金。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指在投资获得利益后,在内部进行利益分配时所带来的风险,包括收益的确认、数额以及重新分配和分配形式中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经常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一旦爆发,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造成风险的成因又比较复杂。究其根本,财务处面临的来自事业单位外部的 影响比较大,市场的动荡、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单位财务处的正常运转,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影响单位的正常发展,导致资金短缺或流失,使得企业缺乏缺乏资源后备,影响企业发展前景,导致人才流失,甚至是企业解体的预兆。财务风险控制涉及企业的筹资融资、资金利用以及资金回收即收益的再分配、再投资等。

(一)融资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融资及融资活动的管理。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自身资本的结构特点,为了吸引资金,在金融市场中所展开的一系列引资活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自然包括融资管理,尤其是融资的风险管理,力图在融资的数量、时间以及引进方式及利用方式方面能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二)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是指单位利用资金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一般的目标指向是为单位获得经济利益,事业单位若想实现预期结果,必须对投资进行有效地管理,并且考察各项投资活动的回报率。单位的主要投资方式如单位的扩建、设备的更新以及优秀人才的招募等,还包括对固定资产的开发等等。事业单位只有健全财务处的投资管理机制,实施相关的投资评估和信息预测活动,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才有可能规避投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在资金回收过程中同样存在风险问题。这类风险主要是指对预期的资金无法收回,或者收回时间严重滞后,以致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这类风险尤其以医院为最。医院经常遇到医疗欠费的情况,使得医院收入无法实现预期财务目标。对资金回收风险进行预防,就要完善单位的资金回收机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回收率。

三、结束语

财务是事业单位进行活动的重要后盾,任何事业单位都应该首先确保财务安全,才能后顾无忧的实施自己的计划,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但同时,财务风险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事业单位不能视而不见只有加强对单位各项资金的管理,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才能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确保事业单位的经济安全,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丽萍.试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

[2]赵小娟.建立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机制浅析[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7

[3]翟忻.关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吉林农业.2010

[4]屠凡民.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理财水平[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

[5]孙岩.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规避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

[6]刘一范,王辰光.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 2011

第6篇

摘 要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和单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致使内部财务控制也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

(一)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收益偏离了预期收益,使企事业单位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中,各种财务舞弊,作假等现象的发生,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引发社会效率降低等现象。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还可表现在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失误而引发的财务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贪污盗窃对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以及事业单位自身引发的债务风险等都属于这个范畴[1]。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非营利的为主,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表现出不规则性、客观性、可预测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其中,财务风险的不规则性是指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以及程度等是不能完全确定的,且财务活动具有复杂多样性,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者而言,也不能完全掌控财务风险因素。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财务活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可预测性是指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规律的,财务人员能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手段来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性。财务风险的可变性是指事业单位的不断变化发展,决定了其财务活动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财务风险也因此在改变、消亡和激化,具有一定的自我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建设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死角与盲区的现象屡见不鲜,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建设,这与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缺失有关,虽然国资委明确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但各事业单位仍旧按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自主经营,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另外,事业单位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不能保证应有的财务管理效益,也削弱了财务监管力度,致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从产生、传递到审核等全过程的管理缺失,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其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有效决策,增加了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风险意识不够,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事业单位作为不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为国家的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可以说,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大多以从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电视、广播等形式存在的社会组织。也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官办色彩浓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又因为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程度也不尽不同,这也决定了其抵御风险的意识,能力和程度也是各有差别。但因为,事业单位官办的性质,对于自身的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财务风险不是自己的事,是国家的事的意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关于如何控制和预防风险的制度几乎不存在,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事业单位自己的层面,都还未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与应急,报告与问责等制度体系。

(三)财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参与者,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一些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不了解财务会计动态,对于新的会计政策从未听闻,以至于不会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在核算中往往漏洞百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风险控制。另外,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个“铁饭碗”,不会有失业的风险,也就不注意对自身素质的加强,如不重视参加专业的财务会计学习培训,不主动了解国家新的财会政策,对于新的财会管理办法闭门造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的另一表现是其道德素养不够,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单位,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对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足,投入有限,使得一些财务人员无视职业道德,偏离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存在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疏于建设的现在,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完善各自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如明确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程序,明确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资料内部定期审计的办法和程序[2]。再如,建立各事业单位的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就拿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来说,各个类型的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应建立在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上,但总的来说,内部稽核制度包括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个体分工和组织形式,以及稽核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流程等等;内部牵制制度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内容,明确出纳等岗位的职责与限制性规定,以及有关领导部门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

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实行财务管理问责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所谓问责制,是指若因为个人过失及故意,损害了国家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致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或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导致正常的工作秩序紊乱,工作效率降低,通过实行内部监督来进行责任追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如让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为本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等手段来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层的风险意识。

(三)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引发的风险隐患,应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如为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应加大财务风险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单位内刊、宣传册等进行宣传教育,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再如,积极选派单位优秀的财务人员出外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能有效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来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以及学会财务风险的应急与处理等等,这些业务素质的提升,都需财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充电学习获得。另外,还应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道德建设,如积极鼓励财务人员主动识别并说出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触犯职业道德,加深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隐患的财务人员,一旦发现,给予重罚。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从制度、意识和人员层面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如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等手段来保障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危机;模型;策略研究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有一个清楚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及时的进行跟踪和监控,以便更好的应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的财务危机分为外部征兆和内部征兆两种,其中外部征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借贷、关联交易以及过度的规模扩张、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迟缓等内容。企业的财务征兆大多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在进行债务支付时支付债务的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现金收款和一些比率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从而使财务危机进一步的恶化,这样财务危机就直接反应到了企业的资金运动上,企业的财务指标也会发生进一步的彪悍。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分析预警系统,针对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从而保证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1.单变量预警分析

这种预警分析模型主要是通过单一财务比率的走势来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危机状况进行预警,其中模型中所涉及的财务比率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变化,那么就说明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管理质量的好坏体现在财务工作中,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也决定着危机出现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特别是在企业财务相对稳定后,还需要体现出企业财政运行的效率。因此,企业财政危机的预警也是由现金流的匮乏、过程信号盈利能力以及最终表现信号等表现出来的,这样就可以形成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

(1)现金流量预警模型。目前,到期债务对于企业的生存危机影响最大。同时,在经营过程中一些费用较高的支出项目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收益,而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决定着企业能否摆脱困难而走上正常轨道。现金流量预警模型也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支付提高了更多的预警能力,在企业进行各项现金支付的过程中,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必须要警惕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从而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

(2)收益类指标。资产收益指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包括了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资产收益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能够抵御危机的能力越大,在竞争力强的企业中,收益指标越高是,说明企业的活力越强,在经营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所占的比例大小也是决定企业受益是否稳定的前提保证,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销售率低,那么企业所获得的受益就会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企业经营出现财务危机的征兆。而在预期外出现的受益时间分布结果出现随意或者不规律的现象,那么也说明企业的受益并非真正的可靠,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观察,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3)营运效率类指标。营运效率也是影响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预警分析系统中,先行指标和扳机点都是决定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之一。如果测评指标超过了临界点,那么就说明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前面所提到的到期债务保障率以及资产收益率等都会受到营运效率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对企业的营运效率指标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了解,从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2.多变量预警分析

多变量预警分析的综合性相对较强,能按照企业的财务比率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通过财务状况的信息来对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测。而单一的财务指标往往不能有效的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及时的预测,因此,多变量预警分析能够更加及时的对可能存在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这样也增加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防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在财务危机预警上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多变量预警分析已经被很多企业所广泛采用,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有所差异,在分析模型和结果上也会存在一起的区别。

三、应对和规避企业财务危机的相关措施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利用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和预警机制能够更好的降低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而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多种,因此,要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系统也应该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来逐步的进行。其中主要方法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回避风险法

对于理财方案的选择,企业要提前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尽量将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理财的合理性,而债权性投资风险相对较高,这样就要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股权投资虽然能带来相应的回报,却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要及时的将风险降到最低,采取相应的规避法来提高投资的获利回报。而回避法的采用也不能只认为是风险性投资所带来的必然做法,企业还需要按照被投资企业的基本要求来进行股权投资的方法来进行投资,而投资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投资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也是投资风险存在的必然性决定的。

2.降低风险法

降低风险的办法也有多种,企业为了更好的降低存在的财务风险,还需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降低风险法。通常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三种:首先,利用支付一定的代价来降低风险所产生的损失。企业可以设定风险预警系统、控制系统等,并且通过专门的人员来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其次是采取相应的抵御措施来规避风险。比如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社会质量以及开发新产品等,这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有所增加,以往存在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等风险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最后,需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来保障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包括了材料的选购,验货付款等,有了制度的要求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出现的失误。

第8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分析

对于企业来讲,财务风险的收益及其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即认为是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一般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运营中与负债相关联的风险,特别是指在筹资活动当中应用财务杠杆造成的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企业破产的可能。广义的风险指风险不单纯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包括了盈利的不确定性。此观点认为风险是不确定的,既可能带给企业威胁,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事物都有其自身特点,只有真正认识到特点,才能够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样,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点之后,才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财务活动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财务风险的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去揭示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更好的识别风险,从而找到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之一,假如企业没有不确定性,那么也就没有了风险。风险由事件不确定性导致。简单来讲,风险是结果差异引发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移。

(三)双重性

财务风险双重性指风险不仅具备损失,还有收益。财务风险的这一个特性对于企业充分掌握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不仅应该看到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还应看到承担财务风险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合理评估企业的风险可承受力,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并获得相应的风险报酬。

(四)全面性

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资金运用、筹集、积累、分配等活动,都能够产生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个特性对于我们从全局出发有着很大的裨益,不仅要研究财务活动当中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同时还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整体控制,权衡好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非常多,且存在于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是不一样的,即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其市场因素等。假如外部因素发生变化,那么很难进行把握,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但是在企业的内部,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现代企业的财务的多样化,在资金投放、运营、收益等方面的风险应该逐渐强化。此外,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条件、服务质量、员工素质等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风险。

(一)宏观环境的变化

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于企业外部,但是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假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够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那么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

(二)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财务活动,都会存在相应的风险。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的客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风险意识较低,只是单纯的认为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风险,但这一理念在目前已无法适应企业管理对风险防范的整体要求。如果继续秉持之一观点将无法避免决策失误,最终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会为企业带来损失。

(三)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合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正确的选择是生存发展的关键。但是有很多企业在进行选择产业中,对于“产业选择是动态过程”这一观念不能够很好的重视,不能够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最终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发生。

(四)道德风险较为广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各种诈骗、违约等现象称之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违约等严重的扭曲。同时,经济合同履约率较低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增加了仓储成本,造成了资金占用过量,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五)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当前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最终造成了资金利用率较低,安全性和完整性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此外,因为我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买方市场,企业基本上全部处于一种滞销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多的销售产品,扩大占有率,大量使用赊销方式,最终造成了应收账款极度增加的局面。同时,因为在企业赊销的过程当中,对于客户的商业信用了解缺乏,盲目进行赊销,最终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失控,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够回收,最终形成呆坏账。

四、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面对当今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企业一定要设置高效的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运行,防范财务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财务危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不断恶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对于公司财务运营管理进行监控,及早发现危险信号,从而避免对于企业的破坏。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并抓住时间,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预警系统的建立一定要本着前瞻性和成本原则,要坚持在成本最低的基础上对于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从而采用合理的对策应对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一定要强化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改变传统的自我分割管理思想,健全整体风险观念,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实现整个团队的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观念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特别应该明确,财务风险是存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所以财务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素质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对具体方法、环境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识别财务风险,尽早发现问题。

(四)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决策的主观性非常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为了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企业一定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在进行决策的过程当中,应该认真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并应用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决策模型设计,对各种方案认真分析,从中找到最优的方案。例如,在筹资决策的过程当中,企业第一要考虑的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的需求量,之后通过对于资金成本的分析及其筹资方式风险评估,选择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在此基本上进行决策,降低失误的可能性,避免因为财务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五)强化企业资产流动管理

一般来讲,企业在借入资金时,首先就应该对于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认真考虑,而且需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一定要确保具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假如企业资产流动性比较差,不能够偿还债务,就会使企业潜在风险变成实现风险,造成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对于一些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负债比率应该适当给予提高;对于那些资金周转比较缓慢的企业,负债比率需要降低。

(六)不断强化企业应变能力

企业一定要关注市场环境企业的外部因素,追踪各种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风险,采用积极的措施,强化企业对于外部不利因素的规避。此外,还应该密切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方面,诸如企业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调整等一些因素,做到企业与外部因素协同发展。

五、小结

企业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大批企业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缘于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当。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通过对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环境进行控制,及时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保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J].会计之友,2009(22).

[2]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3]王在飞.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法制与社会,2009(32).

[4]李举芝.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内外环境中难以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因而造成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1]而所谓财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有财务活动,就必然有财务风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有不少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财务风险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风险发生前的控制,即风险预警,这种控制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

一、财务风险的事前控

预警是指事先知道并发出警示,以避免或降低可能的损失。财务风险预警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有六大功能: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

1.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风险预警,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

2.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

3.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

4.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

5.治疗功能。财务风险预警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

6.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

风险预警是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的警示,而当财务风险已经不可避免的

二、财务风险的事中控

财务风险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而采用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它可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

具体而言,常用的财务风险处

1.降低策略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策略。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

2.转移策略<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策略。转移风

(1)风险财产转移。风险财产转移是指将担有风

(2)风险财务转移。风险财务转移主要是通过签订合同和提供保证书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险财务转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带有局限性,因为

(3)保险转移。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企业经济损失提供的赔偿。对企业而言,保险是

3.分散策略<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预警,

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

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

4.回避策略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5.减弱策略<

通过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机会或削弱损失的严重性,以控制财务风险的损失。实施减弱策略,不仅要有技术力量、人员

这几种财务风险的处理策略各具特点、相互补充,企

三、财务风险的事后控

风险的事后控制就是在风险发生后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宏观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因素,还包括对企业财务决策产生间接影响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

与宏观原因相对而言,微观原因是指企业特有的、只影响个别企业的因素,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不同的企业其内部原因表现不同,但总的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功能不完善风险预警,财务管理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少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等。

之外,对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种机遇,也可能是一种威胁,并且是难以预料和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加上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和易变性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而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3]

生的原因,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

制——成因分析

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

和法律方面的保障,而且在经济上也要是可行的,即预期收益大于或等于预期成本,否则,就不宜采用此策略。

br>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险,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风险预警,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br> 一种极其重要的风险转移机制和方法。通过参加保险,实现完全风险的转移。

对合同条款的执行和法院的裁决常会出乎企业预料之外,造成极大的被动。因此,合同条款的法律解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失。

险的财产或生产经营活动转移给他人。

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r> 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

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化;补救方法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之处,杜绝和避免类似财务风险的再度发生。

制——风险处理

发生时,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制定有效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风险预警,找出偏差,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

、预报功能、诊断功能、治疗功能和健身功能。

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模型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制——风险预警

事中控制是指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失加大并减少损失。当损失发生之后必须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行动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是事后控制。[2]

财务风险,从而导致一系列财务危机的发生[3],因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已经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务风险控制就是指在财务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之上,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即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损失的目的。[2]

【参考文献】

[1]余永亮.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 财政监督,2009.6:54

[2]许新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J]. 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9:139

[3]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 会计之友,2009.10(中):38

第10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也发展迅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上市公司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在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其中财务风险是当前许多上市公司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风险管理;分析;探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司,对财务方面工作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更是许多公司当前关注的重要课题,就我国许多公司而言,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不能落实到位,没有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规避公司的财务风险,这给上市公司的发展进步带来很大困难。要想促进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发展进步,就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来管理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1.关于财务风险的预防。

在公司的营运中,财务风险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由于财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给公司带来的财务成果也变化多端。在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所以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者的重视,只有做好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财务管理的控制研究。

在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中,领导者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从公司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对公司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要想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首先要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公司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不能准确认识财务风险。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增多,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尽管风险管理体制已经建立,但是管理层的许多领导和员工风险意识欠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一味的追求管好资金,没有把规避风险的工作放在首位,这就使得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框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因此不能对财务风险准确认识。只有对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他们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财务风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综合素质的缺陷,风险意识的淡薄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期地评估,只有事后进行补救,这给公司的运行发展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准确认识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2.缺乏风险管理的策略。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比较重视事后分析,没有制定出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当前的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很多不足,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表面上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其实并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公司风险,造成财务风险缺乏策略管理的措施,严重影响了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和进步。

3.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对上市公司而言,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公司健康快速的发展,还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体制不够健全,领导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够重视,这给公司财务风险方面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另外,虽然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管理组织系统,但是风险监控职能部门或组织过于简单,风险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总而言之,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健全。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

三、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员工是上市公司的核心,员工的凝聚力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进步,上市公司要想对财务风险充分认识,就必须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上市公司员工财务管理工作的培训,让公司全体员工都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一方面公司要加强内部宜传,在公司的文化建设中把强化风险意识放在首位,让公司的全体员工能够自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另一方面公司要更加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定期对员工开展学习培训,让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便在工作中灵活的运用。

2.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作为公司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贯穿公司的各个环节,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是当前上市公司的重要课题。公司为避免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而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必须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虽然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制订了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但在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领导者和管理层的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程序的建立,应该由董事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并且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防范。

四、结语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就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改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促进公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叶永钦,金融海啸凸显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缺失[J].董事会,2009(7).

[2]赵萍.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学之友,2010(7).

[3]蔡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2(8).

第11篇

关键词: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一、引言企业的衰落直接表现

在财务风险控制上,企业还处在落后的情况中,大多数企业并未真正的了解财务风险控制,也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加强对企业进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公司在经营管理当中的关键部分,作用非常关键。我国,财务风险控制起步晚,可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不小的成绩。

二、财务风险具体特点

财务风险存在客观性,任何企业当中无法避免出现风险,财务风险有大小之分,并没有存在不存在之分,需要企业严密的关注财务风险管理的常态化特点;另外风险动态性变化,企业不同的运营阶段、不同的规模大小和竞争对手的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范围和风险等级随之不同,财务风险在各个企业运行和竞争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改变,需要准确控制,需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者需要快速的反应水平。

三、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目前现代企业当中的工作人员并未有非常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存在的普遍性直接忽视掉,财务管理工作者也是这样,并未有非常高的风险防范认识,错误的认为良好的企业资金管理就能够防止出现财务风险。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肯定出现一定的风险,同时说明在所有风险当中肯定会出现财务风险,普通财务方面的决定错误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最关键的原因。目前企业管理工作者进行财务决策的同时一般都是根据自我主观意识和经验来决定的,所以,经常出现非常重要的失误,肯定会出现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更有严重的会将企业经营能力直接丧失掉,最后将面临破产的局面。

2.财务风险内控低效。目前非常多的现代化单位在风险内部控制当中还存在非常多的不足之处,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水平,内控环境不能达到优化、有关文化不先进、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管理经验落后,管理模式粗放等,组织企业工作当中,有的单位并未能够科学的将工作岗位进行设置,有些部门存在岗位权力责任不清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有关的问题都不利于企业内控工作,从而将影响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3.财务风险预警不健全。不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建设工作,是带给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果无法立即分辨出潜在的风险,后来带给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时间还是会充分不够,也无法根据这设定出比较健全完善的应对方式,最后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建立完善的风险和预警机制,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识别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快速反应的机制,才可以保证在风险出现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当中。

四、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

1.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效果,管理者的总体素养提升,可以更快的将市场适应同时掌控市场,这样能够将风险出现的几率降低。因此,将管理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快速的提升非常关键,管理者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评价企业当中所存在的风险。这样的决策当中,企业可以充分考量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原因,尽量的使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决定,将主观臆断行为坚决反对,这样保证企业能够出现非常低的财务风险,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保证。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同时,要关注到建立风险导向的控制方式,是和风险评价紧密相连的一种模式。在任何企业经营内部,风险肯定存在,企业能够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防止和分散风险。企业需要对所联系的每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大概了解所面对的风险的级别种类,同时将风险诱因进行探索,将尽快的探索防范和降低风险出现指数的方式。

3.完善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包含了非常多的方面,需要企业进一步将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健全。尤其是需要根据全面控制预警、全程控制预警、全员控制预警建立由财务、业务、行政单位构成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和预警董事会会议制度一同将企业当中所出现的财务管理控制和预警工作做好,落实好工作,将工作机制完善好,提升执行力。企业要从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强,依靠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来加大风险控制和预警工作力度,例如邀请专门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等帮助企业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对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准有非常关键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财务资金,是企业运行的中心,因此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当中出现的威胁,需要高度关注,因此,企业规划当中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工作越发重要。企业需要合理的使用资金,将风险降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资金,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及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多个措施一同进行,才可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更好的有利于自我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新常态视角下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143.

第12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在繁荣经济、体制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外合作、市场开拓、社会稳定、安排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民营企业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家族化经营现象严重、管理体制落后、财务风险意识很差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民营企业是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的,而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和国有企业控股或由其运营的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包括内资民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内资民营企业又有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城乡集体企业、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制的企业。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民营企业在一系列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财务收益与其预期财务成果产生差异。企业中的财务活动一般是指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以及资金分配等,相应的在各种活动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各异。

(一)融资风险

筹集资金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因此融资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风险筹资等方式。因举债而使民营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就是筹资风险。风险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不当、举债过度、筹资方式以及筹资时间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民营企业经营一旦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目标,到期偿还债务就会出现困难,甚至因此会出现因不能偿债而破产的情况。

(二)投资风险

民营企业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过大风险、企业领导者挪用资金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用政策风险等。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有国家经济政策、通货膨胀、证券市场等;主观原因有投资决策失误、长短期投资信用政策制度不合理、民营企业领导者对外投资期望过高、对于投资缺乏科学预算、预测与可行性评价分析等。

(三)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民营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其常见的有现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内部控制风险、领导者授权风险、领导风险等。这些都是因为领导者法人行为操守失真、企业经营管理薄弱、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风险意识薄弱、缺乏不断学习等原因所致。

(四)资金分配风险

在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是以家族式或几个人合伙形成的,企业有了收益,在分配上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分配额度的多少,在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使得民营企业很难留住人才,这就会产生收益资金分配不均的可能性;另外也会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偷逃税款、滥用资金等现象发生。

二、民营企业财务预警的现状分析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可以化解和规避风险,使损失减至最小。财务危机是指民营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包括运营失败、商业失败、技术性无力偿还、资不抵债、正式破产等。预警是指事先知道并发出警示,以避免或尽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预警要求管理人员依据相关指标的变化来预测企业财务即将呈现的问题,及时向利益相关者提出警示。在现阶段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财务预警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属于非国有的,在资金、技术、管理上无法与国有大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其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和制约,其经营者只会考虑如何挣到眼前的利益,认为只要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就会有发展前途,缺乏风险意识,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这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风险意识淡薄,在民营企业中存在预算无法执行、可行性分析缺失、忽视长期利益、财务预警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民企根本就不设。

(二)财务预警理论研究较少

国外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财务预警进行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研究,尤其非常重视定量和实证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大多照搬国外的预警理论,主要是对国外财务预警模型的介绍和评价,之后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一些预警的指标框架并开始引进国外的研究方法,并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其研究对象一般都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的,而专门对民营企业的财务预警方面的理论研究匮乏。

(三)财务预警方法陈旧

现阶段财务预警方法的运用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其中定性分析方法从财务风险演变的不同阶段来分析,包括潜伏期、表现期、恶化期、发作期,每个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征兆。而定量分析法主要是各种模型的运用,主要有单变量预警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多元逻辑回归辨别法以及其他模型。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无论对定性分析还是定量方法的实证运用都比较少,即使有也是在运用现有的方法上进行简单分析、比较,深入完整的论证不多,单独适用于民营企业的预警方法少之又少。

(四)财务预警管理落后

民营企业最初的存在形式是家庭手工作坊、“夫妻店”,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一些主要投资者所有,其中家庭式企业更为普遍,管理模式单一。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的多样化,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错误。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大多并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化管理的教育,在企业中会出现管理层次不清、责权不明的现象,导致民营企业的管理较多采用经济的方法,如物质奖励、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等。管理方法单调难以在企业中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因此,民营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对财务预警的监控和执行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构建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现金管理不当,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普遍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存货核算不规范,成本管理严重恶化;财务制度缺失,内部控制薄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信息失真等。这些往往都是导致民营企业破产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生财务失败所致。因此,良好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控制是确保民营企业成功的关键,但要保持这种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绝非易事,企业如果事先警示,未雨绸缪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构建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对于民营企业避免财务危机、防范财务风险、降低损失、提高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民营企业都要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财务预警体系,从企业整体和综合财务指标的控制上,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和可能导致企业失败的各种因素,这是确保企业能有效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建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也是企业财务控制和管理最基本的职责。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系统、连续、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任何管理状况和管理活动均要通过财务活动来体现。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成熟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来讲,建立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是一种必然。

四、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内容

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是指民营企业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组成的信息反馈网络,以加强财务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管理的运作体系。它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民营企业理财的有效方法和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内部信息者使用体系、外部信息者需求体系、定性体系和定量体系四个子系统。其中定性体系是由企业战略、内部控制、人员素质、领导水平等组成;定量体系包括具体运用的各个比率和各种模型的实证分析;内部信息者使用体系主要由信息生成、信息转化、信息传递、信息监控等方面构成;外部信息者需求体系侧重于外部信息者如何利用民营企业对外公布的有限信息进行决策,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决策和信息反馈。

五、构建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民营企业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用一般大中型企业风险的防范措施;在构建过程中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这是预警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民营企业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使自己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主体,时刻要有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收益意识。除此之外,还应保证整个预警体系中信息的畅通、完整、及时和反馈,财务预警体系的最终价值体现在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评价能迅速反馈到决策者那里,并使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要能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协调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预警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企业本身财务的相关管理,而且还要充分注意企业的其他管理,不仅如此,还要结合民营企业自身情况,充分结合民营企业的社会效益,综合全面地为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民营企业财务预警贯穿于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它是能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的经营管理体系。真正的预警体系不仅能够给投资者风险提示,而且会给企业的管理层敲响警钟;不仅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鸣,等.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 黄文夫.民营在中国[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3] 吕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