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

时间:2023-06-08 10:5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能力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能力建设

第1篇

高职院校是众多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也就成为了这三大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个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与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准确的找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全面提升的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三大职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1]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2、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

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

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大讨论。

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建的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网室的基地建设,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项总经费5.72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1.52亿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5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显示了学校科研在国家级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而且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了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

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师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末的3.6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

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献。

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大讨论引向深入。

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室的好经验。

第3篇

关键词:竞争情报能力;影响构建因素;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3102

1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构建概述

企业竞争情报,即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面临的竞争者以及竞争者战略发展和市场战术应用相关价值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进程速度加快,信息时代推动了企业开始重视和构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其中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成为重要方面。政府信息主管部门、大学科研单位、企业自身纷纷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立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实践,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更加全面、科学、高起点的研究探讨。

1.1企业竞争情报能力阐述

在全面理解企业竞争情报内涵的基础上,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定义为企业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和实践利用的能力。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竞争情报能力进行阐述、研究:

(1)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主体研究。

目前,我国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是以企业实践为主体,大学科研单位理论研究为基础,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基本上形成了企业投资金、科研单位出智慧、政府部门做服务格局,三方相互合作、共同提升、同时提高市场和企业竞争情报能力。

(2)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内容研究。

当前,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构建主要以企业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利益服务,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围绕这一目的开展。具体构建包括企业信息处理基本能力建设,竞争情报人员素质建设、竞争情报成果转化等内容。

(3)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在阐述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内涵基础上, 学者、企业同时还对影响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使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培育具有可操作性。影响因素主要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1.2企业竞争情报能力价值浅析

(1)为战略规划提供正确信息依据。

企业竞争情报的实施和能力的构建关键在于企业全体员参与及竞争情报收集、分析系统的建立,不断掌握新型信息分析方法,才能发现、预测竞争者的行动以及市场的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2)为战术实施提供全面信息保障。

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需要制定出详细的企业竞争发展计划,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市场定位,都需要准确的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产品和营销信息、消费者信息。此时,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提炼更加有价值的情报。

(3)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信息分析。

企业产品研发需要准确的市场消费信息,自己以往产品的信息反馈,竞争对手商品的分析,其中抓住主要信息利用在产品研发,实现关键产品研发环节突破,竞争情报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实践成果。

2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1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内在影响力分析

(1)竞争情报意识。

企业竞争情报意识构建是以企业文化为积淀,以社会正确价值导向为标准,要有公平竞争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和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下来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概括而言, 一个企业的情报能力建设需要培育竞争意识和文化,包括情报获取意识、信息沟通、共享意识、情报保护意识等,从而对企业竞争情报能力产生影响。

(2)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及相关软硬件,构成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基础建设。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加工、分析、传递、运用、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产物。提高信息技术,加快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能力,最大程度将信息转化为情报。信息系统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情报获取后,有效利用还需要依靠信息能否从企业高层、信息部门快速到达企业基层、其他部门。信息资源概念比较概况,在企业信息资源多为分散在各个部门,对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能力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

(3)企业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基础包括企业组织构架、企业管理方式及水平、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等。企业的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决定了企业中不同的信息流动和权力分配, 需要不同的竞争情报系统组织机制来与之相适应。企业信息管理利用能力,是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其他管理构成部分对信息管理产生影响,比如人事管理、行政办公程序。企业如果重视竞争情报能力建设,就会围绕这一能力提高来升华其他相关管理部分,为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信息部门人员素质,市场一线人员素质,二者一个是企业信息处理的部门,一个是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二者的信息素质、竞争情报收集和利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质量、情报的价值。

2.2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外在影响力分析

(1)国家法规、政策。

国家和政府影响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构建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竞争情报意识比较薄弱,利用政府、科研单位力量参与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共同建设中,弥补企业信息基础能力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应该在法律、法规规范的框架下,采用合法手段获取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使用也必须遵循公平竞争原则。

(2)市场运营环境。

与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相关的市场环境,包括咨询机构、供应商、分销商、顾客、银行、行业协会、专业信息机构、专业竞争情报服务机构等等。由于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处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 那么它与合作机构的互动与竞争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这些相关机构运作的效果会直接反应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中, 而且对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能力有协助和补充的作用。

(3)市场竞争对手。

企业竞争情报的核心研究内容就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与研究, 如何战胜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战略规划、市场运营策略的实行、改变都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根据对手的动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紧跟市场步伐。

3 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内部构建对策

(1)强化企业竞争意识。

企业要从战略层次入手,增强企业的竞争情报意识, 重视情报需求,高度重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构建,全面塑造企业竞争文化沟通文化和情报文化。竞争意识的强化对象是企业全体员工,重点对象是信息人员、市场一线人员。

(2)优化企业管理框架。

竞争情报能力提升不仅要从意识上高度重视,更要优化组织框架结构,同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使之与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机制相适应。努力实现组织相关部门能够为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提升服务,竞争情报能为企业部门所有效利用。

(3)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运用到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中, 实现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的整合、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一体化、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与集成等。同时加强企业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建立情报人际网络, 从而提高情报的获取、处理与利用程度和水平。

(4)提高应对外部影响能力。

企业加强情报能力建设目的就是应对市场变化、竞争对手变化,在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需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相关建设。

4结束语

市场的快速发展,信息千变万化,竞争情报能力建设面临压力巨大,同样也面临这政府信息服务加强、科研单位参与深化等机遇,企业需要抓住机遇,从内部提高自身竞争情报能力建设,加快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昌火,赵刚等.略论竞争情报的发展走向[J] .情报学报,2004 , (3):352 366.

[2]包昌火.情报竞争力[J].提升企业情报竞争力2001现代职业经理清华峰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等承办,2001, (12):8 12 ,11.

[3]陈峰.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兼作企业竞争情报解决方案[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3):190 193.

第4篇

【关键词】计量技术;检测能力;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计量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计量技术检测机构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检测能力,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各地计量技术检测机构应该立足于硬件设施建设,加强计量检测管理,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力度,才能达到提升计量检测能力的目的。

1 加强计量技术检测软硬件建设

计量技术检测机构在日常工作当中,计量技术检测设备是检测能力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各检测机构应该对本单位的项目产品的检测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调查,对装备配置情况、检测检验仪器使用情况、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科研能力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计量技术检测设备发展计划。一方面,计量技术机构应该想方设法的筹集资金,购置一些大型的仪器检测设备,使仪器配置符合《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同时投入资金加强现有的环境设施配置,不断扩大检测环境建设、实验室建筑面积,改造生物实验室等,使环境建设满足快速发展的计量技术需要。另一方面,在技术人员配置上要达到《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试行)》中要求,或者要超过这一标准。一般来说在技术人员的配置上,要适当的增加工程师与助理工程师的比例,技术人员占到机构全部工作人员的90%以上,使技术队伍能够适应检测仪器设备不断完善的需要。

2 加强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管理水平

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管理水平对检测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要想真正发挥其在检测中的作用也依赖于高水平的管理。为此,计量技术机构在内部管理上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构建机构管理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要严格按照《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质量管理措施的有效运行,建立和完善检测工作全过程管理制度,使计量技术机构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构建检测能力建设保证机制

计量技术机构应该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建设的经费支出比重,将加大引导性经费的投入规模,提高检验工作日常经费的投入,使各项工作有充足的经费保障,避免出现经费不足导致的设备设施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保证各项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组织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间比对,细化检测的过程,除了使用有证标准检测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的能力,以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过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样品不同检测指标结果相关性的分析能力,具备盲样检测条件与能力,为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

2.2 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仪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对计量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要重视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使其能够保证良好的性能。为此,计量技术机构应该定期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或计量检定,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对于一些设备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能够保证准确性和稳定性,对维护和保养也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要优化检测实验室的布局,各种及样品存放符合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的温湿度、防火、防尘、防震、通风排气、照明以及水电气等条件也应该达到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

2.3 加强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在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上,计量技术机构应该适当的增加高级工程师等高技术人才的比重,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等形式,从社会上引进高级工程师等高级人才,充实到现有的人才队伍当中,用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提高检测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计量技术机构应该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知识能力都比较突出,虽然还没有高级职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以后,其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快速适应检测能力提高的需要。同时,应该在内部建设良好的学习与培训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计量技术学习活动,鼓励他们参与系统内部职称评定,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定期进行岗位技能考核,在检验人员之间进行检验项目的比对和验证。营造人人学技术,比技能的创先争优氛围。

3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自身检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在科研创新当中应该与当地的技术检测需要有效的结合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有用武之地。在这里计量技术机构要详细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政策,掌握一些有市场前景的检测项目,通过购置相应的检测设备,实行市场化运行机制等方式,实现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比如说某地是我国主要糯米生产基地,糯米粉生产企业多大百家,但是由于现在糯米粉生产还没有国家标准,只有一些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导致糯米粉生产企业在装备水平、行业行为上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满足糯米粉行业发展要求,该地计量技术机构多次组织组织标准化人员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工艺,起草、制定《水磨糯米粉》地方标准,为了保证标准制定的科学性,还专门排检测技术人员到企业中听取意见、收集样本,并对所有的样本进行了技术检测,形成了技术检测结果,根据结果制定标准,保证了标准的科学性,并形成了一整套糯米粉质量检测体系,适应了糯米粉产业的发展要求。

总之,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计量技术机构应该在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检测管理水平,同时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计量检验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问题及原因;成功经验;建设措施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专业教学团队中的个体素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滞后: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缺乏所授专业的相应工作经验,不具备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能力,企业顶岗实习实践锻炼受经费不足、对口单位接纳受限、政策扶持与导向等因素的制约。

2.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不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兼职教师——企业的优秀技术员工受本单位所担负的职责及工作量的影响,时间与精力校企兼顾困难。

3.与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较少,在技术开发、成果转换、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教学团队在担负繁重教学与管理工作任务的同时,与企业与行业联系的时间与条件受到制约。

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功的经验

1.建立了人才培养调研机制

遵循由学校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成立了由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技术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市场调研、课程开发、素质培养研究、培养方案论证会。

2.团队人员理论与实践教学人尽其能,团结合作

校内专任教师在团队中主要承担核心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并参与大部分校内实践环节的指导。同时主持各课程的建设,承担课程教学设计、教材编写、生产实训项目的教学设计等。

3.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

对接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共同讨论、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

4.双师执教,双证融合

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利用校内教师与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两支师资力量来培养学生,不断扩大工程师、技师等能工巧匠执教的比重,形成了公共基础课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实施对证(职业资格证)施教、对岗施教。

5.仿真模拟,贴近实际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媒体设计虚拟工厂、计算机维护虚拟实训室、开发有多个虚拟项目,仿真实际工作岗位,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建构真实工作场景的生产性实训室,融“教、学、做”为一体。

6.校企共育,订单培养

充分发挥团队在校企合作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及两股师资的作用,引用企业生产评价考核标准。一是开办订单教育;二是引真实项目进课堂,进行项目教学;三是引厂入校,达到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路设计、电路调试等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目的;四是开办实体公司,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直接进行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平台;五是广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实训实习需要。

7.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本教学团队十分重视网络平台的利用,重视师生互动,开发了师生实时交互系统、答疑系统,还充分利用QQ群、系部FTP作为师生实时交流的平台;建立专业网上校友会,了解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建立校企合作网上平台,让学生与企业多方及时互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部分课程规定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学团队还开发了网上测试系统;建立毕业生终身学习系统,建立了资源网站、学习系统对毕业生进行开放,如天空教室、视频教学、各类题库等,受到了毕业生的一致好评。

8.素质培养,落在实处

学生的素质是最根本的能力,本团队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政治素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

9.科研教研,促进教学

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措施和成果落实在教学各个环节,从而保证了教改质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将研究成果用于认证考试、技能训练、进教材、转化为教学项目。

三、进一步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1.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实践能力建设

以产学合作为依托,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实训条件,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去跟班学习,或亲自去参与生产经营,了解生产第一线,应用新技术,提高动手能力;中青年教师可以采取脱产或半脱产形式轮流下企业实习,或独立去完成一二项工程项目,时间可长可短,形式可灵活多样。

2.注重师资继续教育,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

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此将教师科研的重点导向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同时要加强科研管理层的服务意识,积极搭建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加强技术转化和转移的能力。

3.培育专业带头人,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适应能力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工作。专业带头人的培育必须通过引进企业或行业优秀人才,改变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具体的培育途径如下: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对引进的人才要进行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既能站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教学教育能力。二是有计划地选拔专业理论扎实、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几年的顶岗实践。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掌握企业技术的最新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建实训、实验基地;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教师,参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学生的评价等;同时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定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在对专业带头人培育的同时,学校也应与社会、企业、行业密切联系,使专业教学师资充分了解专业的市场动态,采取各项激励措施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最终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第6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发能力 工业创新 评估体系

企业研发中心(即R&D中心),是企业建立的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其它研发机构的统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所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研发中心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以提高技术竞争力,适应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节奏。而企业研发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状况决定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企业研发中心创新能力现状,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广西通过构建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初步形成了“定期评估、发现不足、出台政策、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企业研发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工作。

一、广西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此次研究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53号)》为蓝本,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广西自治区级研发中心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由基本条件、定量评估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定性评估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三部分内容组成。

1、基本条件

包含企业年销售收入、科技人员数量、创新项目计划数量等基本条件。

2、定量评估指标

包括创新机制、技术与人才、产出与效益3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含有对应的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

3、定性评估指标

包括研发战略、研发环境、制度与绩效、研发项目管理、协作与带动5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含有对应的10个二级指标构成。评估体系采取百分制,其中定量评估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比例为70:30,根据综合评分,最终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即:评价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评价得分75分(含75分)至90分之间为良好;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之间为合格;评价得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二、广西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013年,结合“广西自治区级研发中心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对广西103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企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其中11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为优秀;26家企业评估结果为良好。

1、整体发展情况

通过对103家研发中心创新能力的评估分析,不难发现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研发中心建设得到加强。调研企业在2011年企业研发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59.043亿元,比2010年的46.615亿元,增加26.66%。研发中心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为32.152亿元。其中,有74家企业的设备原值大于500万元。

(2)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广西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在调研样本企业中,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等知识产权数为2969项,2011年被受理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数为1103项,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数为452件,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数占全部专利数量的37.15%。获自治区新产品优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励项目数为109件,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讲步奖项目数为29件。

(3)承担的科技项目量质齐升。在调研样本企业中,2011年企业全部科枝项目数达1846项,当年完成科技项目数为886项,占全部科技项目数的47.99%,科技项目的完成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成果转化效果明显。新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根据本次企业填写问卷情况进行分析,2011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38.60%,2011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0.81%,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2、存在问题

虽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端研发人才缺乏。人才要素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获取竞争优势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根据本次调研数据可以看到,103家研发中心高级专家人数为908人,仅占研发中心职工人数的7.74%,当年新引进博士以上高级人才数量仅为132人。从这项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到,虽然才队伍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与研发需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对外合作有待加强。在103家调研企业中,来研发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为2083.37人月,对外合作项目数仅占企业全部科枝项目数的21.56%。通过这项数据可以看到,广西区内企业未能有效利用外部优势资源,整合目前区内外的优势研发力量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水平。

(3)研发基础设备投入仍需加大。在研发基础设备投入上,有29家企业的研发中心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原值小于等于500万元,占全部企业数的28.15%。研发基础设备是企业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必须手段和重要物质条件,是企业人员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必备工具,研发基础设备的不足会制约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对企业研发产生不利影响。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根据对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申请的专利分析后可以发现,研发中心整体水平层次不齐,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共计1103件,其中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其数量达到283件,占总专利数的25.66%,还有29家企业的专利数量为0,企业间的研发能力差距巨大。

(5)主持或参与制定的标准数不足。在调研的103家企业中有一半以上(57家)的企业近三未主持或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企业没有意识到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可以确立企业在行业的技术领先和主导地位,取得行业的技术控制权。目前,很多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实力制定该行业的技术标准,也是广西企业标准数不多的主要原因。

(6)研发中心自身在管理体制、运行和激励机制缺陷。研发中心目前也建立了研发管理制度,并在研发过程中执行,但是对于研发过程可控性上较差,大部分企业无法对过程进行控制。另外,研发管理制度根据并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调整,并在执行过程中实现持续改进。

三、提升广西企业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广西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

1、重点突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因此建议未来广西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上坚持“突出重点、分级扶持”,重点扶持能够带动未来相关产业发展的10家研发中心,扶持具有产业带动潜力的20家研发中心,培育30家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研发中心,储备40家能带带动广西区市当地经济发展的研发中心。

2、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保证目前研发队伍的稳定

研发工作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目前年新增博士以上高级人才排数量较少,因此建议设立专题研究课题,如何转变思路、出台更加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为了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应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制度,实行分配政策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方针,逐步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利益分配目标,用合理的待遇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留住人才,确保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更好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3、设立新产品优秀成果奖项目相关奖励机制

新产品优秀成果奖项目是反应科技成果价值的一个奖项,通过对产业化后经济效益显著的新产品给予奖励,激励企业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加强企业对外合作

建立与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广泛合作关系,抢占同行业领先地位。要求企业要采取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把大学、科研单位的高级人才、科研手段、技术成果等资源引入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服务。

5、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大型研发设备往往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力进行购买。因此通过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的试验开发能力的提升。

6、建立动态的评估机制

建立广西研发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动态评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在创新能力建设上的发展动态,因此而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将创新项目过少、科技人员队伍建立不完整、技术中心无高级专家及博士人员、创新能力弱的企业进行淘汰,集中精力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第7篇

根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我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工具,先进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资源高效利用,高经济效益,与环境和谐并可持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产业。对现代农业而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并且,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使之真正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抓紧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建平台、以平台促协作、以协作创机制、以机制建体系”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改革和改善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展农区土地生产力培养、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畜禽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线检测、主要农产品和生物质能源及产品无害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加强主导品种集成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中试、熟化和转化,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三)着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作用,鼓励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教学单位、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形式多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重大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实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形成以农业科研专家为技术源泉,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四)健全农业信息化建设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对农业资源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供应和产品需求的市场连接。加快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和产品进入农业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积极发展精准农业。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27-02

1 引 言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为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能力及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相关建筑、设备设施(可形成固定资产)和手段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是由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的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投资或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投资。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根据型号任务的研制需求,向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的发展曾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进行改革的战略需求。

2 投资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2.1 建设模式以保障型为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任务保障型建设。此种建设模式任务针对性强,在满足重点研制生产任务需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保障条件建设被动滞后,不适应整体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的要求;缺乏柔性和弹性,在研制生产任务完成后,固定资产闲置严重。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的过程中。

2.2 投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实行以政府为主的方式,政府既是投资主体,又是审批部门。近几年虽有改变,但总体上还没有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成熟的投资、融资方式,社会融资力度不够。这样导致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投入负担过重,政府投资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2.3 投资项目管理不规范

虽然国防科工局和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规划计划、项目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等管理工作的力度,但与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部分管理还不到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后评价管理、档案管理、招投标监管、保密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投资重点不突出

在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各个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都把争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增厚“家底”的珍贵机会,争取每一次申请投资的机会,国家在投资方面重点不突出,虽然满足了部分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研制保障条件需求,但是没有在国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生产能力。

3 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需求

3.1 国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借鉴

在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军事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其他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美国为借鉴对象。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其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军工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和营利性机构作为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承研单位,与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是合同关系,负责具体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自主经营,以赢利为目的。其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是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导,以风险投资为支撑。我国的军工单位大多是国有、国营单位,不完全是以赢利为目的,国家投资是其获得发展的唯一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不足。

3.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方针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国防科工局都已经认识到了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和战略方针。《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和改革意见》中提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其主要内涵:一是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二是体制机制由计划指令为主转向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努力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四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立健全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努力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 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思路

4.1 改革建设模式

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要保障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以往的建设模式虽然使承研单位具备了完成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基本能力,但其核心能力不足,不具备竞争力。因此,要在保证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投资有保证、引导作用强的优势,集中力量,争取建设一批科研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科研生产协作服务,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4.2 改革投资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要考虑国防需要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即使像美国这样具有强大国家财政实力的国家,也把社会风险投资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持,我国的国家财政实力更不足以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部需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应尝试和探索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加强除政府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投资方式,如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根据国防科技工业项目的性质把投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研制条件、基础能力、公共服务以及还贷能力低的批生产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以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主要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另一类是需要政府投资支持和引导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批生产改造等建设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其中包括战略武器、关键主战装备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总体设计能力,装备系统集成、测试和总装能力,以及关键分系统和专用军品配套研制生产能力。其他投资项目可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形成寓军于民、军民一体的科研生产模式。

4.3 以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科技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与科技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有赖于相关设备设施的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先进手段和条件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实现国防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就必须超前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创新试验条件和设施,为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保障。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要把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重要抓手。这些重大专项是代表当今时代国防科技前沿和尖端的重大项目,例如载人航天工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等。通过组织协调重大科技专项,可以带动一批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4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

其根本目的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发展,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所以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注重能力建设投资项目的内涵需要,突出集约化发展要求,加强柔性化建设,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大能力。在投资项目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和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4.5 完善和建立政策法规,强化监督评价机制

要以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改革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理清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有关法规,协调解决因时间、环境和管理部门不同等造成的不同法规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理顺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法规,制定可操作的投资管理办法和规定,将转型升级战略以法规要求的形式落实到投资管理工作中。

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突出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机构、项目法人和社会中介机构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制定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使用的有效性,提高投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实际效果。

5 结 论

从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来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对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推动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庆剑.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转型升级战略的思考[J].研究与探讨,2007(2).

[2]苗宏,周华.美俄日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及特点[J].国防技术基础,2010(1).

第9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加强农作物种子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稳定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意见,请与国发[2011]8号文件一并贯彻落实。

一、准确把握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我省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省农作物种业得到较快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种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种业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良种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种子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种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基础差、起步晚,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作物现代育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研条件较差,育种原始创新水平较低,高新技术研究应用能力较弱。二是龙头企业少,集聚度低。全省700多家种子企业中多数缺乏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育种与种子生产经营脱节,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作物种子繁育基础薄弱。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标准低,抗灾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尚未建成集中稳固的繁育种基地。四是市场监管能力较弱。种子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品种权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加快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践要领,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以提高农作物种业竞争实力、推进农作物种业跨越发展、保障农业供种安全为目标,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促进我省由种子大省向农作物种业强省转变,保持我省农作物种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发展目标

按照“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坚持扶优扶强、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依法监管”的基本原则,到2015年,全省打造3~5家种子企业集团,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着力培育10~15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继续保持我省主要农作物育种创新水平国内领先地位;建成稳固的海南、西北和省内标准化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为确保育种、制种、供种安全创造条件;打造5~10家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保障到位、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为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三、着力加强促进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四大能力建设

(一)加强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有效保护我省植物种质资源安全,2015年前建成省级中长期种质资源和标准样品低温库及配套的种质资源圃。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的改良创制,重点加快对现有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加强对其利用价值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建立完善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创新育种科研机制,积极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与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切实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投入,支持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研究平台发展,新建一批农作物种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推动育种研究创新。设立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保护和调动从事公益性研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种子企业等育种单位提供科技支撑。 建立以商业化育种为主的育种体系。建立农业基础性研究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新体制。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批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在充分发挥现有育种机构和团队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作物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品种审定办法,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适时退出商业化育种领域。到“十二五”末,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利用平台。加快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和方式,建立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统一评价体系。通过市场手段,探索建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权及其经营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

(二)加强种子企业竞争能力建设

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快制定我省重点企业评定标准,择优支持10~15家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种子企业发展。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种子研发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建设企业种子研发平台。通过政策支持、组建企业核心研究机构、共同实施项目等措施,鼓励企业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强强联合,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对特色农作物和园艺种子种苗的生产经营企业给予扶持。对种子企业科研、生产加工、仓储等建设用地,要依法给予积极支持。

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整优化企业布局。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并鼓励其上市募集资本,壮大实力。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等优惠。

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种子企业必须规范经营、遵纪守法,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建设。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组织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种子基地生产能力建设

加强省内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全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增强种子生产能力。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建设标准化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配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确保小麦用种安全。同时,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种子企业在省内建设玉米、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基地;在棉花、花生等大宗经济作物优势区域,根据生产需求,建设标准化繁育基地,确保种子有效供应。

第10篇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投资风险

[作者简介] 贾守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88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061-0003

为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九五”以来,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投入大幅增加,各单位军工固定资产投资也大幅增加。多年来,在国防科工局的领导下,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经过管理的“整顿年”、“规范年”、“模范年”之后,军工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规范和高效,进而有力地保障了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但是随着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逐年增加,投资目标能否实现,实施过程是否规范、实施结束后能否通过验收等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存在,需要我们在投资过程中进行识别、分析并加以防范。

一、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定义及其风险的特点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由国防科工局负责审批(项目总投资低于5亿元人民币)或审批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大于5亿元人民币)的使用或部分使用政府资金的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是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一特殊产品的研制、生产搭建与之相适应支撑保障条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投资目的具有战略性;

第二,建设目标明确,体现国家意志;

第三,项目立项依赖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计划,具有明显的计划性;

第四,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间内实现建设目标的可能性。在立项阶段,其风险的主要特点是项目能否符合国家军事发展战略规划,能否顺利争取国家投资;在实施阶段,其风险主要存在于执行层面,实施过程能否规范进行,资金能否合理使用,配套条件能否满足;在竣工阶段,其风险主要体现在能否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最大程度发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风险来源

(一)立项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立项实施不仅要符合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布局,还高度依赖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计划。军工单位在进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时,要紧紧围绕自身能力定位,确保自己的核心专业在军工行业处于核心地位,这样更有利于得到国家的重点投入。此外,还要主动承揽军工任务,不论你所在单位有多重要,专业技术水平有多高,综合实力有多强,如果没有承接新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就不具备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提条件。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需要在国防科技工业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进行,要围绕各自的核心能力,切忌定位不清,大而全,重复投资。如果不能顺应国防科技工业总体布局,将会造成项目难以立项,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实施风险

由于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支撑对象是先进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甚至部分建设内容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因此,在项目策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由这些高技术带来的风险,并加以回避。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类问题,应依据相关程序及时予以调整。

另外,国外对部分高端的设备、仪器及软件实施禁运,增加了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因此,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三)计划风险

计划风险指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动工之前,由于判断失误、整体布局及规划设计上的不合理容易导致后期实施与目标存在差距。施工组织不当,缺乏项目实施经验,或主观随意性大,不断变更要求,都会造成工期拖延。

(四)法律风险

一方面,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法、细则、标准等多达几百项,其中国家大法就多达20个,这些法律、法规的共同特点就是强制性,法律语言称之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因此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必须坚持依法办事,避免相关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法律风险还体现在对承建单位实施管理,使其履行合同,确保投资达到预期目标。

(五)资金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安排投资计划,确保申报的国家投资、配套资金以及贷款能及时足额到位,避免影响投资的进度。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设立专门账户,由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

(六)运营风险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是为先进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生产做好保障,建设目标明确。由于投资目标的单一性和投资内容的先进性,相比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一是形成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正常的维护、维修;二是如何发挥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三、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机构,把队伍建设当成首要基础性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重大灾害;综合减灾能力;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90-03

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因地震、飓风、洪水等引发的突发性、难以控制与避免且对公众生命与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灾难性事件。200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南方低温冰冻雨雪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公众生命和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审视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一、当前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通过一系列减灾实践尤其是南方冰冻雨雪和“5.12”大震的考验,也暴露出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缺乏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

1.我国应对重大灾害,往往由军队、公安、武警快速进入,以其作为灾害救援骨干力量。但救灾只是军队、武警的临时性任务,编制、装备、训练都没有直接的针对性,缺少先进救援设备、缺乏救灾知识和专门训练,致使救援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2.专业救灾队伍分部门、分系统组建,面临小规模灾害时,尚能基本应对,但一旦发生多灾种并存的重大灾害时,就显现出应急救援功能单一、救援缺乏整体合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弊端。

3.丰富的社会力量在救灾领域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民众有很高的参与愿望与奉献精神,但政府部门的有关组织引导工作接续不力,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规章。而且,对志愿者救灾技能的培训、演练也很不够,距救灾实战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基础科研与技术装备等减灾科技能力难以为应对重大灾害提供有效支撑

1.减灾装备技术能力薄弱。以汶川地震为例,缺乏具有较强穿透能力、能够适应较恶劣天气的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不能及时获取震后灾区最新遥感影像;缺乏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和重型装载吊运能力的直升机,无法大规模空运救援人员和挖掘机;缺乏大量的视频监控器、生命探测仪、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等特种救灾装备,影响了救灾效率。

2.体制影响了高技术救灾装备的广泛应用与效能发挥。现有卫星资源存在军民分割、部门分割现象,军用卫星资源用于民用应急服务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应急时在统一调度国内卫星资源方面存在困难。我国是世界上空域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低空空域管理过严,没有适度有效开放,已成为影响直升机民用市场发展、制约直升机减灾效能发挥的瓶颈。目前,我国民用直升机数量仅有124架(见表1)。在南方冰冻雨雪自然灾害中,有关部门申请对灾区实施航拍,但一星期之后方获批准。

3.灾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不足。我国灾害基础研究不足,对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和时空分布特征缺乏深刻认识,致使灾害预测预报能力不足。在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中,预测预报工作未能有效预警、临震预报。

(三)救灾物资储备的布局、种类、规模等均不能满足重大灾害的应急需求

当前,我国已在沈阳、哈尔滨、天津、长沙、成都等11个城市建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一些多灾、易灾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建立了地方性救灾物资储备库。但我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仍不完善,有诸多不足之处。

1.品种单一。当前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点所储物资主要为帐篷和衣被,而对食品、药品、照明、通信、救灾机械装备等物资尚无储备,无法满足救灾需要多样化的需求。

2.数量不足。即使是救灾帐篷储备也无法满足重大灾害的需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在48小时之内即调空了中央储备点中的所有帐篷储备,而此时灾区还缺80余万顶帐篷,大量灾民因未分到帐篷而无处栖身。

3.储备点少。11个中央级储备点平均三省一个,对于灾害频发的我国国情来说未免显得过于稀疏。很多地方物资储备匮乏或存在空白,对幅员辽阔的国土未形成有效覆盖。因此,有些地方发生较大灾害时,不得不大量从外地紧急调运。

4.布局不合理。目前中央储备库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仅有西安、成都和乌鲁木齐3个代储点。这对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但生态功能又十分脆弱的广大西部地区而言,单靠这3个储点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四)建筑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防标准较低

1.既有建筑缺乏防灾、抗灾的统筹规划与总体安排。许多建筑的选址、布点受历史、风俗、文化等影响较大,而较少开展工程地质综合性勘察与系统性灾害风险评估。不少建筑位于地震断裂带或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灾害易发的高危地段。有些城镇建设规划未能将防灾内容纳入其中,致使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及房屋间距等不能充分符合疏散、救援要求。此外,城镇建设也未统一考虑避灾场所建设。这些都为防灾救灾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2.建筑设防标准低下,抗灾综合性能差。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原有建筑设防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年代久远的老旧建筑,由于经济条件制约造成历史欠帐,其灾害设防水平远低于抗大灾的要求。以南方雨雪灾害为例,我国南方大量高电压线路是按30年一遇的灾害来设防的,即导线设防覆冰不能超过10毫米,而此次灾害平均覆冰大概为50~100毫米,大大超过设防标准。汶川地震中,设防等级不高的问题也同样暴露。此次震灾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7度,而8.0级地震所致烈度达到9~10度,极重灾区甚至达到11度,已远远超出既有设防烈度。

二、我国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系统思考与目标定位

减灾领域的工作必须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多灾种、多领域、多阶段,实施灾害综合应对,实现减灾能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思考

1.从灾害之间的衍生与关联角度考虑。重大自然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对周围环境施加影响,形成连锁效应,引发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基于自然灾害明显的链发性和群发性特点,应建立综合灾情观,关注灾害的衍生性及连锁性,统筹兼顾各类灾害。

2.从能力之间的交叉与互动角度考虑。综合减灾是对自然灾害实施全面、有效的预防、预警、预报、抗御、救助等活动,牵涉体制机制、专业队伍、科学技术等多重能力要素。必须全方位视角出发,统筹兼顾各项能力建设,实现能力要素的有效匹配与紧密衔接,达到整体能力最优。

3.从防、抗、救灾阶段的相关与衔接角度考虑。防灾、抗灾、救灾是基于过程的减灾系统工程中紧密衔接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构成了一个复杂体系,管理方面涉及减灾的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资源投入方面涉及资金、科技、信息、人力、物力等;专业部门涉及科技、工业、交通、通信、物资、财政等。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减灾综合能力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

(二)目标定位

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1.指挥一体化。建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减灾决策指挥机构,强化灾害管理过程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部署、优化配置军民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保证救灾整体优势的发挥。

2.管理法制化。建立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减灾工作基本原则、方针政策、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管理制度等,切实保证综合减灾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3.队伍专业化。组建掌握专业救灾技能、配备特种救灾装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综合专业救灾队伍,发挥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常备不懈、一专多能的专业优势,以应对各种复杂抢险救灾任务。

4.信息网络化。建立网络化的信息传输与通报体系,保障灾时信息的及时准确、快捷畅通、安全可靠,并实现军地、部门、地区之间的实时互通与共享。

5.装备现代化。应用先进、适用的减灾技术装备,为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装备保障。

6.建设标准化。在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不同重要性的建筑物科学制定建筑设防标准,并严格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检查。

7.保障区域化。科学规划救灾物资分区储备,做到布局合理、数量适当,能够满足适度救灾半径范围内多种灾害救援的物资应急需要,实现不同储备区域之间物资供给的有效兼顾与相互支持。

8.教育普及化。加强中、小学生灾害知识的教育,对公众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灾害知识宣传与救护技能教育,提高减灾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完善和提高我国减灾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制约减灾综合能力提高的瓶颈环节,紧密契合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对我国减灾综合能力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建立规模适度的综合性救灾专业队伍

整合现有救援队伍和力量,组建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扩大消防部队的规模,加强消防部队的装备,使其以消防灭火为主向消防灭火、地震救援、地质抢险等综合救灾模式扩展,充分发挥其在抢险救援中的综合优势。

合理规划队伍规模与布局,保障救援能力有效发挥。科学配置救灾队伍的布局,成立规模适度的国家级综合救灾队伍。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为重点,以大城市为核心,实施救灾队伍的部署,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条件不便而灾害风险大区域。

加强协同演练,提升快速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要保障综合救灾队伍与其他社会抢险救援力量的充分协调与配合,综合救灾队伍在地方政府组织下,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

(二)大力推进减灾科技发展与应用能力建设

加大对减灾专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依托自主创新加快研制应急通信、生命探测、起重吊运、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等救灾专用装备,加快推进减灾小卫星星座“4+4”方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科技工程的立项与实施。引进、消化、吸收适合我国救灾需要的专用直升机等国外特种救灾装备。

充分发挥现有减灾装备资源的有效能力。加快推进先进科技手段在减灾领域的转移与应用。完善应急通信联络保障手段,部署和配备若干数量的卫星通信系统与终端;推进直升飞机在救灾领域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直升机在救灾中的独特优势;强化北斗导航、鑫诺四号、中星九号、北京-3等卫星资源在减灾等民用领域域的应用。同时,强化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状态下军民资源整合和能力共享,改革现有的空域管理体制,对空域资源进行军民统筹规划。

大力加强灾害基础理论与减灾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重点围绕气象、地质、地震、洪水等灾害,开展潜在灾害体早期识别、灾害预测预报、灾害防控、灾害定量监测以及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推进减灾综合性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及减灾学科建设及体系完善,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灾害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与科研团队。

(三)合理部署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能力

优化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布局规划。在现有中央级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多灾、易灾的分布特点,新建、扩建中央级物资储备库,加快西部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整合物资储备资源,将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建设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现有硬件设施与网络布局优势,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充分考虑应对灾害的多元化需求,加快《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名录》的编制工作,确保救灾重点器械装备的及时调用。同时,做好救灾物资的区划工作,使储备物资品种的配置有所侧重。

做好救灾物资的规模储备、能力储备与社会储备。以灾害风险评估为基础,统筹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总体规模与合理配置。做好生产能力储备工作,以满足重大灾害发生时扩大的应急需求。做好供应商储备与社会储备,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名录,完善救灾物资应急供应渠道。

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的投入力度。加大中央级物资储备库的投入力度,保障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征地、建设标准、仓库规模和配套设施,配备现代装卸搬运设备,提高效率,加强救灾物资管理人员素质与业务能力培训,强化消防安全、紧急救援的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四)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建筑设施抗灾标准

建筑设施规划与建设要突出防灾抗灾要求。突出“预防为主”方针,将防灾减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城镇建设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安排,在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选点,建立临时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开展土地利用适宜性、环境承载力及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建筑设施建设的科学选址,达到合理避灾之效。

加快推进建筑抗灾设防标准的修订。加快开展建筑抗灾设防标准的修订工作,结合不同地区灾害风险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不同建筑适当调整或制定相应的抗震、防洪、防火等灾害设防标准,给各地住房、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提供较充分的、足够抗御一定等级灾害的设计与建造依据。

定期开展全国建筑维护与隐患排查。强化对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等人口密集场所建筑物的定期评估,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风险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拟建或在建项目的严格监管。加强对年久失修的老旧建筑物进行抗震评估。加强建筑档案管理,以备灾害发生后的质量核查与责任追究。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与指导。将农民建房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和办法;在宅基地批复时,加强对村镇建房抗灾能力的审查和管理;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设防、经济实用”原则,向农民推荐房屋设计方案,引导农民科学安全建房;注重倡导、推广新型、轻质建筑材料的采用。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灾系统工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

[2]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8).

[3]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科学出版社,2003.

[4]游志斌.俄罗斯的防救灾体系[J].中国公共安全,2006,(9).

[5]吕峰.关于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目标的考察[J].浙江水利科技, 2003,(3).

[6]20th Century Data Book on Asian Natural Disasters Vol.2[M].Asian Disasters Reduction Center,2008,(2).

[7]林家彬.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R].城市发展研究,2002,(3).

第12篇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主要措施一是和组宣科合办继续办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专栏,为全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是和人事科合办办好《全市教育系统支教工作》专栏,设政策解读、支教心得等栏目,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业务成长献计献策。

网络宣传工作是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服务好机关的同时,将加强与有关科室联系,不断更新教育网信息,不断更新信息报送方式,做好网络答疑工作,扩大教育宣传影响。

二、全心全意为机关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

积极参与教育局各项活动。确保网络畅通,做到零小时响应。为机关各项活动提供摄录像服务,为全省、全市视频工作会议提供技术支持;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网上办事能力和水平。

为基层学校教师各项业务竞赛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电教设备采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为形成本市特色的教育资源,我们一方面将拍摄制作教育教学实况和教学经验演讲(或说课)实况视频资料,一方面将利用k12网格资源平台,收集整理全市的优质课件、优秀教案供广大教师共享。

三、搞好培训工作

1、按照《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并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2、开展2011年度农远工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全面推进三种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计划市级集中培训分二期进行(或二班),时间拟定4月下旬。

3、假期培训工作。组织好新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和提高班,提高新进人员信息技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能力。

4、继续做好为基层学校订单式培训。有求必应,培训到校,服务到校,2012年尤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培训工作力度。

四、做好常规电教业务工作

拍摄完成省教育厅批准的新课程典型课例,做好各项业务活动的评比表彰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确保2012年电教业务工作在省辖市中处于前列,活动质量有点有面,实现双丰收。

五、做好电教教科研工作

做好“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指导服务工作,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召开“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相关学校和课题负责人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做报告;做好“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的中期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