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科生科研经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产生背景及活动开展概况
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栋梁之才。在指导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湖南大学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和全员导师制,辅助以班级(全程)导师制的模式来实施,通过千年学府文化熏陶、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科研兴趣培养、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以及高年级学长学姐的帮扶等实际工作或活动来支撑,形成了一个面向全体本科生的庞大的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是可行的,也是有效地。但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带来知识和信息的大爆炸,加上学校扩招而致的学生人数增加,使得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上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开展生涯规划这一辅助的人才培养方式应运而生。
自2008年起,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2008年开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开始)两院系先后在本科学生中开展了选派优秀研究生到本科班级参与生涯指导的工作,在院系中取得了良好反响。
笔者所在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9年开展一项名叫“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班级学习指导员”的生涯发展指导活动,当年即有32名研究生被选聘至2009级17个班级担任学习指导员。2010年9月至10月,由当时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肖月华老师牵头,分团委张佳老师负责组织,学院五位助管具体负责,在2009年第一批学习指导员活动开展的基础上,面向全体研究生选聘本科班级学习指导员,活动开展年级扩大至2008级、2009级和2010级等三个年级,学习指导员群体也由原来的32人增至现今的59人。这些学习指导员在选派至本科班级后,以朋辈的身份迅速融入本科班级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有效学习方法、指导本科生开展生涯发展规划、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科研,在参与指导和实施的过程中,他们与学生结下了深厚友谊,为班级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做出了努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
1.指导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各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帮助学生合理制定生涯发展规划。研究生与本科生由于经历相同、年龄相似等特点,与本科生交流沟通更容易,其学习经历、工作经验、社会认知和人生体味更能让本科生接受,使本科生信服,其成功经历也让本科生更易实现。可以说,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这一工作,有立竿见影之效。
2.引导本科生认识科研、热爱科研、参与科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辅助培养研究型精英人才。作为传统的工科院系,电气学院在科研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如何发挥出优势,培养出人才,笔者认为仅靠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是不够的,需要发动我们的研究生群体,有效利用该群体具有的科研优势,在遵循以“导师制”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下,辅助进行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本科生入学开始抓起,组建各种形式的帮带小组和科研团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
3.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本科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有所收获,也能使研究生实现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在交流、指导过程中,研究生自身不可能是百科全书,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中,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均不同程度的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因此,该项工作是一个能让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实现双赢的工作。
4.辅助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导师开展工作,使学院在本科生培养工作上更加全面,更加到位。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级导师由于身份的不同,时间的限制,与本科生交流不能完全对接,而研究生由于本身就是学生身份,而且与学生同吃同住,因此与学生交流沟通、开展工作更加容易和方便,能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心理问题等,对学院培养人才起辅助支撑作用。
三、实施方案和思路
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生涯发展规划活动,是一种朋辈之间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活动。国内外目前还尚未形成完善的实施体系[2-3],也鲜有该类的学术研究成果见诸报端。以电气学院开展的学习指导员活动为例,学院对此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模式和工作开展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其当前的总体思路和做法是:
①前期——在学院组织下,积极发动优秀研究生参与,通过面试和组织考核,确定选聘人员,结合学习指导员自身特点,再将其分派至本科班级;
②中期——学习指导员在分派至各班后,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活动;
③后期——对学习指导员进行工作考核和总结表彰,对考核通过的在本人自愿原则上予以续聘(其中对特别优秀的进行宣传和表彰),对不合格的则撤销该研究生与对应班级的学习指导员身份。
四、实践效果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以及全体辅导员老师、参与该活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开展生涯发展规划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该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可贺的成绩。该项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也获得了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和好评。
1.依托具有科研优势的研究生群体,学院了成立电气院创新创业团队。为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生的科研优势,学院分团委于2008年牵头成立了电气院创新创业团队。创立该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研究生的引导和帮扶下,使我院本科生群体的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积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扶助政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事实证明,这项举措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在电气院创新创业团队的帮助下,我院孵化出了6支创业团队,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在内的20多项科技大奖,在这其中,我们处处能看到本科学生活跃的身影,这也为本科生的将来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参加学校组织实施的SIT项目人数以及“主动跑关系,找学长求帮助,找导师要项目”的学生逐年增加,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在全国大型科技比赛中,参赛的本科生队伍已成为我院学生获奖群体中的一支生力军。在2009年第四届和2010年第五届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中,由导师指导,研究生帮带的本科参赛学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2010年全国“电脑鼠走迷宫”比赛中,本科生参赛队伍也收获颇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密不可分的。研究生进入本科班级指导学习生活、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已成为我院人才培养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3.本科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指导与帮助,生涯发展规划更加务实,人生发展路线更加清晰。参与指导本科生活动的研究生大多是研究生群体中的学习尖子、工作能人、科研牛人和社交强人,他们的学习经验、工作心得、科研收获和生活体会是在学习与实践中一点一滴积淀下来的,正是本科生求之不得的宝贵财富,能够让本科生在求知、求职、做人等方面少走许多弯路。与此同时,在研究生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本科生的生涯发展规划在好高与平庸中找到了平衡点,达到理想远大,脚步务实的效果。
4.研究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社会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与提高,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生涯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研究生需要交流自身心得体会、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其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考验,也得到了锻炼。参与该项活动后的研究生都有很深的感触,他们的各项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受益匪浅。在2009—2010年学院“两争两为”总结表彰大会中,张永旺、王玲和刘建成等三位学习指导员因工作能力突出,荣获“优秀学习指导员”荣誉称号,他们是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生涯发展规划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其先进事迹是广大研究生甘于奉献、勤于探索的缩影。
5.促进了学院良好院风、学风的形成,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学院优良的育人氛围。良好院风、学风的形成需要大批能让同学切实受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来支撑,需要大量积极且较易让本科生接受的思想作为助手来推动。研究生在参与本科生生涯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沉稳的为人风格,势必影响和熏陶本科生的求学态度和人生观,对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的进程中,对一定限度的缓解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对巩固育人氛围和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由于该项工作在国内还没有成熟,也无具体的机制来规范其操作,因此我院在开展该项活动时是抱着“边探索,边学习,边总结”的态度来实施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总结和深思。
1.学习指导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由于学习指导员活动在我院还是刚起步,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大部分规章还不十分明晰、不很规范到位,甚至存在制度的“盲区”,在具体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对学习指导员开展活动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这些都不利于该项活动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开展。
建议学院在总结前期学习指导员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看法,收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建议,对规范学习指导员活动开展的各项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使该项活动尽快步入正轨,最大限度发挥该活动的作用。但也应该注意的是,学习指导员活动是一种志愿者形式的互助活动,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分寸,同专业化的导师队伍区别对待。
2.参与活动的研究生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通过对我院学习指导员活动在本科班级开展情况的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有少数学习指导员在应聘后不能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长期不与学生见面,不与学生交心,不给学生指导,学习指导员的身份形同虚设;有部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敷衍塞责,流于形式,传授的心得无指导意义,开展的活动无实质内容,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生涯发展等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有个别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经历和能力限制等因素,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任由学习指导员队伍中这些不好的现象、风气存在和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学习指导员队伍的形象,最终导致学习指导员活动的破产。
鉴于学习指导员队伍与学生会队伍存在一定的共性,建议学院可以借鉴学生会的运行模式,引导学习指导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此同时,学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学习指导员队伍的指导、管理、培训和考核力度,使学习指导员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尽职尽责。
3.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生涯发展活动还没有真正形成“分级实施、因材施教”的机制。学院在选聘学习指导员活动后,对学习指导员活动开展的分级实施工作还有待加强。开展学习指导员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大学学业、制定生涯规划。众所周知,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四个学年(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都有不同的课程学习计划和个性发展需求,学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学习指导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学生在成长的各个时期的需求规律,深刻领会学校的育人方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做到对四个年级分级实施,对学生个人因材施教,使具备不同特质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发展、健康成才,真正发挥学习指导员的“指导”作用。
4.活动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深入人心的氛围。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生涯发展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形成品牌效应,需要长期宣传,力争让广大的老师、同学认识、接受并参与其中,在全院范围树立一种“人人都说这个活动好”的良好口碑,藉此打造我院人才培养品牌。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宣传效应,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享受其乐,得到实惠,健康成才。
五、结语
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开展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和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老师,以及全体同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需要规范化的制度和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作为保障,更需要作为最大受益主体的本科生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实施,深入推进。
但是,在开展该项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研究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加上自身学业和科研任务繁重、社会经验和认识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4],因此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生涯发展这一活动只能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辅助支撑,不能将其作为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开展者和实施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参考文献]
[1]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0):109-110.
[2]范新南,黄波,朱昌平等.研究生模式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3(1):89-92.
[3]俞晓菁,叶志清.研本互动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学校管理,2009,11:26-28.
[关键词] 本科生;教师科研;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099-02
Introduction on undergraduate participat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of teacher
YU Liang-wen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510405, China)
[Abstract] By undergraduate participat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each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ir synthetical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teachers' 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eacher; Synthetical quality
高等学校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1998年我校开始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效果[2]。近年来我校通过鼓励具讲师以上职称,并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带教3~5名二年级以上本科生的方式,将教师科研实验室全面向二年级以上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实验中。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和教师均受益匪浅。通过该活动的开展,打破了高校一般由教授、讲师、助教和研究生组成研究队伍这一局面,把思维活跃、理解力强的本科生也吸收到队伍中来,给研究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使本科生在大学求学阶段就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方法之一[3]。笔者结合自身指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经历,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1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1.1加强学生的专业认识
本科生在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之后,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对专业认识不全面,对所学专业定位不确定,从而陷入迷茫的状态。此时如果仅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交流沟通,较难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如果学生能参加教师的科研实验,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科研实践当中去,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必定增加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激情,稳定其专业思想,为其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学的能力没得到有效的开发,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不会查阅文献,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对工作适应性较差。学生进入教师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前,带教老师一般会要求其对所做课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学生通过深入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文献的归纳总结,锻炼自己应用文献的能力。同时,在进行正式实验前,多要进行方法学的研究和考察,比较不同方法的差异和优劣,学生就需主动去了解相关的方法,主动去实践。通过一到两项科研实验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1.3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常表现动手能力较弱,这是用人单位经常向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反映的情况。但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熟练操作仪器、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法的需要。学生在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后,能得到较多的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在教师科研实验中,由带教老师先进行实验的示范操作,在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后,实验可以完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比如,在笔者教研室从事中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等科研工作的学生,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能熟练掌握高效液相、紫外光谱、电子天平等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薄层色谱、常用定性定量等方法的操作。
1.4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生在长期跟随带教老师开展科研实验后,能积累一定的科研思维和经验,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教师所从事学科的科研工作的认识。比如,在笔者所从事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学生在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后,能深刻认识到现代中药鉴定不仅是传统的基源、性状、显微、理化四大鉴别方法,还有生物鉴定法等新方法。中药鉴定的仪器也日益更新,除传统的显微镜外还有高效液相、气-质联用等先进仪器。通过对学科的了解,扩展他们的科研视野。在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科研实验招标中,学生们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立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标书书写的全过程,并且标书书写规范,质量高,同时有较高的中标率。有部分学生项目在得到学院和学校的资助后,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被推荐到省级、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研作品和创业设计大赛中参加比赛,取得可喜成绩。由笔者所在教研室教师指导的本科生作品曾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由笔者参与指导的本科生作品曾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银奖1项,铜奖1项,国家银奖1项。
同时,参与教师科研实验经历的学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也均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升入研究生阶段后,研究生导师对他们都有较好的评价,能迅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1.5增进学生的沟通能力
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一般由3~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团队,在团队内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在进行试剂和药材的购买中还需要与经销商进行洽谈并购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试药。以上活动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较快地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
2促进教师工作
2.1缓解教师的科研压力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教学任务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加大。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参与和协助教师科研工作,能较好地、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不能兼顾的这一突出矛盾,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并能在教学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实验的方案,而从实际操作中走出来。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某一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并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有助于实验的下一步开展。
2.2锻炼教师的带教能力
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一般均为二年级以上学生,他们对所学的专业和所做的课题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带教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去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通过对指导本科生进行参与自己的科研实验,可以锻炼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开展对硕士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能较快适应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一新的角色,实现由本科生导师到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角色转变。
2.3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后,与带教老师沟通增多,在师生之间增进了解后,相互间可以就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此时,教师能听到来自学生最诚挚的并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直接的意见反馈来改进教学,与以往教师单方面思考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相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良好的本科生科研环境
我校为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在职称评定中,认可本科生带教老师的工作量,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校院两级均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积极扶持学生科研成果,公开发表文章者给予报销费,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为进一步改善本科生科研环境,建议学校增大对本科生科研的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让更多的、优秀的科研项目得到立项,并确定重点资助项目,对其加大经费投入,让本科生出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通过接收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克服了以往教师上完课后走人,学生有问题无处请教的教学局面,并充分发挥教师课堂内外全方位育人的能动性。本科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推动教师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树平,孟川.科学实践对增强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4-17.
[2]翟理祥,史俏蓉,肖凤霞,等.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药学教育,2002,18(2):23-24.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学生科研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79-02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必须经历完整而特有的教学制度,如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临床科室的见习、实习等,其间还需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利地步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在医学发展的几千年中,医学科研的深入和医学知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科研思维、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医学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其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以往,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本科生科研管理工作,通过浅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式,为高等医学院校建立本科生系统性科研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 国内外高等学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经分析,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明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外院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起步早,发展迅速,培养模式多样。如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就创立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校园三位一体的教育概念,形成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机制,鼓励并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美国的医学院校率先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强化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定位于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强调批判性思维、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自主学习、团队意识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培养体制。反观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教育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1995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学生科技训练计划,成为我国首项本科科研训练计划,随后,全国其他高校才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和地方高校还组织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计划”、“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各大高校也借助这个平台,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项目,进一步激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虽然我国本科生科研培养起步较晚,培养机制上尚未完善,但这几年发展较为迅速。
二 目前国内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整体科研能力较前几年相比有所提高,但仍然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本科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本科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尚浅,没有形成全面地、灵活贯通地应用知识,缺乏更深层次的探研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对于本科生独立或半独立地进行科研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2)缺乏专业老师持续性、系统性的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需要有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带领和指导,在高等医学院校里,专业老师教学任务多,科研任务重,加上大学校园中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较少,多种因素导致专业老师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的投入相对减少。(3)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在科研项目过程中,学生面临很多问题,若未及时解决,加之本身学业的压力,学生容易产生退出的念头,并且部分高校对进行科研活动的学生的奖励没有具体实质性的体现,或者只奖励第一作者,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持久性较差。(4)缺乏有效科研管理机制。对于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学生科研工作存在随意性,缺乏整体协作。(5)科研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基础不一样,学生科研经费较少,或者缺乏资金支持。(6)学生心态存在利益趋向性。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是为了提高科研能力,而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违背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本质目的,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长期发展。
三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制的建立
在医学专业中,科研能力是检验专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综合素质之一,我院根据检验专业发展的特点,把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作为工作要点,以国家级、省市级科研竞赛作为出发点,建立了适应我院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引进大量高等人才,举办科研讲座培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近年来,我院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高学历博士人才,加强了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力量。并且不定期举办大型国内、国外专家学术讲座,鼓励师生参加,在全院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思路,掌握检验发展的新技术,促进国内外检验人才交流。另一方面,使检验专业本科生了解和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科技前沿信息,对科研活动产生兴趣。
2.培养稳定、阶梯型的学生科研团队
我院本科生科研团队有着完善的选拔和管理制度。每一组本科生科研团队按照年级高低,由四个年级的学生组成,并且团队按照年级高低来分工。本科生科研团队与检验专业研究生相互交叉,让研究生参与指导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科研能力共同提高,这样年级呈递的传承,可以保持学生团队的持续性,中间不会出现断层。对于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选拔,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学生群体里公开指导老师简介与研究方向、招收学生条件和名额等信息,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自愿申请报名,指导老师通过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查,同时指导老师均为检验专业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并参考学生专职管理老师的意见,学生专职管理老师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从学生的性格、平时的表现给予评定,综合进行选拔,这种模式保证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满意度,这种梯队的组建,从兴趣和时间分配上,性格和耐力上,全方面地保持了本科生团队的稳定性。
3.完善的科研评价体制、科研奖励体制
我院对于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有着完善的科研奖励和评价体制,不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获得科技竞赛奖项的学生,根据科技比赛的级别,学生在团队中职责的不同,在学生综合测评中有对应的不同分值进行加分。此外,对于发表文章也是根据不同级别的期刊和作者顺序,给予不同分值的加分(每一项都有加分的上限)。这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一个正面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调动了科研团队中不同分工的学生的积极性。
4.设立专门学生科研管理人员
我院对于本科生科研工作有专门的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了解科研管理知识,掌握参与科研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科研团队进行各项科研竞赛的动员、申报指导,并督促科研团队中的教师、学生按时完成各科研项目,及时与教师、学生、学校有关部门沟通,双向交互反馈,更好地完成学生科研活动。
5.开放实验室和科研经费的支持
我院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活动,开放各种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设立专项学生科研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我院系统性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实践中,我院本科生在国家级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天津市级以及学校等科技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近3年来,我院获得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市级奖项共1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共2项,天津市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市级奖项共13项,天津市大学生生命科学基本实验技能竞赛市级奖项共8项,天津市女性创业计划书大赛市级奖项共5项,天津市创业奖学金1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先锋行动市级奖项共4项。并且我院在天津医科大学校级科研竞赛中也是位于全校各院系的前列,这些科研竞赛的成果肯定了我院在本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总之,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也相应提高,为检验储备科研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讲师、助教的比例越来越小,同时,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难以承受。很多原来由讲师或刚毕业留校的助教承担的课程辅导工作被导师们交给自己的研究生来完成。但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创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1],规定研究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协助导师做好教学工作。一个多世纪以来,哈佛大学创立的研究生助教制度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研究生助教制度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大学每学期有近千名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在很多院系担任研究生助教工作已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助教制度的优势与不足除了能缓解师资力量紧张,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其他主要优点是:为研究生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研究生的执教能力有限,常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1]。
2.1优势研究生助教在年龄上与本科生相差不是很多,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研究生通常对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体会和经验还历历在目,并愿意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本科生通常也很愿意向研究生讨教咨询,这样就很容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关系,并且对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研究生助教经历是对研究生进行多方面培养的一个好平台。首先他们自己要在学生与教师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需要自身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其次他们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启发与诱导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当今社会人们能够很好生存的基本素质。另外,如果研究生立志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研究生助教经历则是一次很好的实习与体验的机会。研究生助教工作有助于减轻教授的教学工作负担,并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在北大化学院,研究生助教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2.2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自身要有不断补充、逐渐更新的“一桶水”,才能给学生甘甜解渴的“一杯水”。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尽可能深入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心理学知识。对于阅历浅、经验少的研究生助教,独立指导完成本科生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不论对研究生助教本人还是课程主讲教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不仅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质量、甚至对本科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3研究生助教培训研究生助教工作是临时的,既是为了缓解师资缺乏,也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这是事实。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理解研究生助教制度,不论是对本科生培养还是对研究生培养,在教学质量上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前者的影响可能更严重。能否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调动研究生助教的积极性、加强培训力度,尽量减少上述不足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2]。在逐年总结提炼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力争将助教培训的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下面以定量化学分析基础实验课为例,做简要介绍。
3.1前期准备研究生本人递交助教申请书,经面试获批后,填写调查问卷(不署名),其目的是帮助和督促研究生思考如何做好助教工作,建立责任感。思考题的内容主要是:“你当年从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课上学到了什么?对你后来的学习和课题研究有什么影响?”“对于这门实验课,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怕的是什么?你希望你的老师如何做,才能使你在既有压力又有兴趣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来面对你的学生?”“当你发现学生有畏惧心理、信心不足或其他问题时,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好意思表达时,你会如何做?”“你认为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认真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你会如何做?”等等。几乎每一位研究生助教都能认真思考并填写问卷。他们的想法对做好助教工作非常有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今后不断探讨的问题。如针对“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等来面对你的学生?”这个问题,研究生助教们写到:“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对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乃至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化学实验有一个切实的、理性的认识,能够将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表扬先进,同时不放弃落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学方式还是较为倾向于上课少讲,实验过程多提问的方式。评分手段:多增加一些平时对学生操作考察的分数。”“Mind+Hand+Attitude,这是我的指导思想。……结果并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我的评分标准。”“……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但必要时还是要严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对学生要求不能低。”“……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将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受益匪浅。”研究生助教希望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自己首先要对教学工作态度端正。态度中蕴含着责任心,不同的责任心反映出不同的态度。相信研究生助教在课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为接下来的培训、上岗实践做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以后的集体培训、集体备课工作中,我们坚持对这些教学理念反复强调并督促落实。除了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初步准备,我们还要求研究生助教在集中培训前写出每一个实验的预习报告、思考题。在培训开始时抽查、讲评,并将预习报告相互传阅,互相学习。
3.2集体培训集中一周至10天(因课程学时而定)的时间,对全体研究生助教进行集中培训。以前要求助教把学生要做的实验都做一遍,如果有未知样品,还要集体做数据,求得平均值作为学生实验的“真值”。近几年,我们逐渐减少了做实验的时间,增加了对研究生助教的操作考查及集体讨论的时间。当实验现象出现异常、实验数据有些差别时,及时总结,拟定方案,分别探讨,再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北大化学院的研究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大学,在本科学习时,不同的学校对同一个具体操作或实验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对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不同的讲解。我们鼓励研究生助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鼓励他们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然后对实验原理、操作原理以及教学理念进行较深入的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一般讨论时间约占集中培训的20%~30%。在集体培训期间,我们还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作为实验课助教,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的讲座。
3.3集体备课会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讨论两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哪些问题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是否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反复强调,以及哪些教学方案或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由第一次担任本课程助教的研究生对后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试讲(模拟课堂)。最初是由主讲教师事先告知某位助教何时试讲哪些内容;后来改为事先告知何时讲,而不告知具体试讲哪部分内容;现在是一律不事先通知,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安排,临时“点将”。这样做是为了让新的研究生助教在每一次备课会前都能认真准备。试讲后,大家对每一位研究生助教试讲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讲评和讨论。集体备课会上讨论的议题不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涉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世界观、价值观等。每一次集体备课会都是一次很好的教学准备会和研讨会。实验课开课4周后,再次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反思和分享: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的讲座,席间,有讲授者与听众的互动,有听众的专题分组讨论,有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联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不论是研究生助教还是从事多年实验教学的教师都能感到有所收获。
3.4班前会每次实验课所有指导教师都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岗,由主讲教师或值班教师主持班前会,提示当天教学内容的重点,提醒需着重注意的地方;然后大家进一步熟悉实验室仪器设施及药品的使用和摆放位置,并做好分发未知样品等课前准备工作。集中集体培训、集体备课会和班前会是研究生助教岗前准备的“三步曲”。我们希望研究生助教不仅仅是将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对这门课程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实验技能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完成好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实际上,研究生助教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大多数研究生助教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不是分析化学,这段经历不仅能通过教学实践复习和巩固过去学过的分析化学知识,而且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对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另外,他们还结交了新朋友,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师哥师姐”。这些都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结果。
4研究生助教制度的评价机制课程结束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调查问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意见以及本人的工作总结为研究生助教写出评语并打分。在给出学生实验课成绩之前,研究生助教是看不到学生在调查报告上对他们的评价的,学生调查报告也是不署名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对研究生助教的评价没有顾忌,更加客观和真实。研究生助教在个人总结中写到:“所谓教学相长,很多教给学生的东西其实也是自己需要学习的,而从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平常相处中也学到了很多,相信这些都是我将来科研、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对于定量分析实验的学生来说,我是一名教师,而我本身又是一名学生。所谓‘学’中有‘教’,‘教’中有‘学’。在‘教’与‘学’的结合中,我与学生共同进步。”“在这次实验助教过程中,我想最大的收益者是我自己,我收获了对定量分析的再次和更深入的了解,我收获了一次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责任感的机会,我收获了17位优秀的学生,我也收获了一次特殊的经历。”“做助教的经历让我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了。此外,我也更加注意实验记录的规范性。从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学期结束前后,实验记录有着明显的进步。今年的助教(经历)对我今后的科研也是很有帮助的。”“有机会成为一名助教,是我的荣幸,一直以来,我就想当一名老师,助教工作无疑给我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责任心———定分助教工作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探索精神———这是我经常要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反过来,也是我的学生在教我的东西,让我感触颇深。……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定分助教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锻炼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经历这半年,感觉真的进步了很多。我把从实验课堂上的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逐渐融入到我的科研中,觉得科研实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实验过程越来越真实和可信,而这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复查以及问题的探究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除了自我评价,研究生助教还很诚恳地对这门课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反映出半年的助教经历不但培养了他们对这门课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态度。这些年北大化学院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课不断取得进步,是与研究生助教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对助教工作做得好的研究生,应该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将评价机制(监督、检查、评价)标准化,应是今后必须做的。
关键词:实验中心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48-01
目前,社会需求的是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理论和实践都精通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地,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是一所由专科升上来的本科院校,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专科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本文根据我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实验中心管理、运行现状对如何提高我校实验中心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1 我校进行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1.1 我校的快速发展对改革有着迫切要求
我校从2002年至2011年一直处于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经过10年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终于在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近些年,每年招收的普通本科生数量不断增加,普通本科实验教学要求各个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要求实验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广博的实验知识;要求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而我校由于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历史还比较短,实验室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从高职管理模式转变为本科管理模式,导致了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广大本科生的教育需求,所以,当前的紧要任务是进行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以适应我校的快速发展。
1.2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高校的生源质量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推行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当时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人中之龙、之凤,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学习能力比较强、脑袋比较灵活,毕业后在社会上一般都会有所作为和成就。90年代之后,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从此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很多人的大学梦也得以实现。但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却造成了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比较低,这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否则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很难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
1.3 我校本科生规模的扩大要求改变高职教育管理体系
高职实验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即根据专业的需求开设实验课程、建立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基本上只为一门或两门课程服务,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学校过分重视对学生某一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范围比较狭窄,而且不会融会贯通,到了社会之后,面对稍有变化的操作技能就变得不知所措。另外,高职实验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本科生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如果继续使用高职教育管理体系,那么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仍然只是专科水平的人才,我们要求本科生教育在重视职业化培养的同时能够引领社会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措施
2.1 成立实验室和设备督察专家组
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背景的人参与,他们提供的意见、建议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成立实验室和设备督察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该包括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管理专家以及监督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实验中心的建设,包括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制定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并参与决策方案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专家组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熟悉最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二是,指导青年实验教师。由于青年实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历,在实践程序、操作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个时候需要老前辈给予指导和点拨,专家组应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或者为其开展培训讲座,帮助其快速成长;三是,对实验室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考评。考评是反馈实验室运行情况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考评反馈的信息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此,专家组应定期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包括实验教学水平、实验设备是否充足、实验条件、实验教师整体素质、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等。
2.2 建立完善各层次实验室并加强管理和运行
本科实验教学应该具备各个层次的实验室,包括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公共课教学实验室以及专业课教学实验室,比如,会计专业应具备出纳、珠算等基础实验室,手工做账、电算化等专业实验室,财务ERP沙盘模拟等公共课实验室等。多层次的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另外,学校还应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综合开放型实验室,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和运行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室采取两种管理体制,一种是实验教学管理,分派给专门的人员负责,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种是科研管理,也应分派给专门的人员负责,实验室不能只用于教学,还应该成为研究、开发新技术的基地,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实现经费配套。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需求、自身发展情况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购买先进的实验器材、建设宽敞的实验教室,经费的申请和批准应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和流程。
2.3 提高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
应该建设专门的实验室队伍,不能将课堂上讲理论课的老师拉到实验室给学生上实验课,笔者认为应该严格要求实验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验教学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实验室队伍结构,高级实验师、中级实验师以及初级实验师的比例应该科学,年龄结构也应合理,从而保证队伍的稳定和充满活力;其次,加强实验师队伍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先进实验器具操作的培训,保证实验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贾申利,杨帅.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9-20,31.
关键词: 地方综合大学 本科生科研 现状与思考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举办各类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以Y大学为代表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大力推进各级各类科创活动,以此作为改善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本科生科研发展现状
(一)科研活动形式多样
1.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在Y大学,各学院都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例如每隔一年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此外,很多工科类学院还结合自己的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举办学科创新竞赛,例如:电子设计大赛、建模大赛、力学与结构创新设计比赛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热情。
2.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
学校每年都会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经过学院初审与推荐、学校评审等环节,将所有项目按照资助项目类型分为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重点资助项目、校一般资助项目和校立项不资助项目等。相比文科学院而言,工科学院历年的申报数量相对较高。
3.毕业论文(设计)活动
这是对所有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在大四学年必须参与的基础性科研活动。
4.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邀请部分本科生参与自己或者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从事一些文献搜集、实验操作等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学院为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其科研热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定期为学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活动,学生也会依托各专业协会开展基础的学术研究讨论活动等。
(二)科研保障坚实有力
首先,学校与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活动,校、院团委负责“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申报、各专业社团举办的学术研究论坛等活动的宣传、组织、监督与管理,而教务部门则负责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学术科研讲座、研究性教学或学习活动,两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保障相关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学校每年都会划拨25万元经费用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科技发明类和自然科学类重点资助启动费为1200元/项,一般资助启动费500元/项,哲社文学艺术类重点资助启动费为600元/项,一般资助启动费200元/项。部分工科学院对于校立项资助的项目都会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并且针对少部分学校立项不资助的项目也会给予经费支持。最后,校、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各类活动顺利进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若干意见》,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教育资源,改进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出台并实施了“研本1+1”引领计划,希望通过举办各类结对活动,促进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成才。为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活动的热情,学校2001年出台了《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对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限第一和第二作者)、发明创造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等同学给予创新成果学分奖励。对于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的同学,校、院也根据获奖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各学院在当年综合素质测评中给予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对于相关的指导教师,按照具体情况计算教学工作量并给予物质奖励。
(三)科研成果丰硕
一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申报的人数与获奖数逐年递增,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的获奖比例呈递增趋势。以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为例,2012年共获得各级科创项目557项,2013年获得707项,2014年获得843项。另一方面,通过对有科研经历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参加科研活动,学生不仅能拓宽专业知识面,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比较突出的就是文献资料检索、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等能力的提高。此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活动获得的奖励,可为学生以后的求职应聘、学习深造添砖加瓦。
二、本科生科研活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本科生参与度较低
以申报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情况为依据,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占本科生数的比例普遍较低,平均各院参与人数不足15%。通过对各院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1)学院对本科生科研的奖励覆盖面较窄。虽然各院制定了本科生科研的奖励办法,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同学有配套的物质、精神奖励,但是标准相对较高,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本科生科研活动宣传不到位。各院一般会通过班主任、学生干部会议等对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活动本身进行宣传,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途径或流程,大部分学生并不知晓。(3)部分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缺乏重视。有部分教师认为,对于以后选择不读研的本科生来说,平时只需要完成学校指定的学习任务,多加强社会锻炼即可;有部分教师虽然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但他们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不愿意让本科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4)部分学生缺乏科研意识。虽然受访的大部分学生都肯定了本科生科研的重要性,但少部分学生依然认为科研是研究生阶段的事,本科生只需要通过各科考试,考取一些相关证书就可以了。(5)科研经费不足。随着每年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人数的增多、科研活动的多样化发展,校、院划拨的学生科研经费明显不足。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缺乏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科学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经调查,学生在高年级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时经常因缺乏相关研究能力而引发一些问题。事实上,学生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与学校的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学院未设置专门的科研类课程,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且部分专业课程开设过迟,导致部分学生在基础年级有心却无力从事从事科研活动,等高年级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时却又要忙着为求职应聘做准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探索问题的空间,另外“一卷定成绩”的考试评价方法难以衡量学生学习的真正成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三)本科生科研管理不到位
在学校,虽然校、院团委及教务部门共同承担本科生相关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但没有统一的本科生科研组织机构。本科生科研是专业研究活动,但其管理人员多是校、院行政人员,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师参与较少。此外,本科生科研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为例,其内容涉及立项审批、过程检查、结题验收、经费报销、科研评价等方面,但具体规定依然不完善。管理人员十分重视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申报,但对过程管理相对松散,部分工科学院对学生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仅流于形式。并且在项目完成后,校、院并没有重视一些优秀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完善和改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建议
(一)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体制
各学院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可以成立类似于“本科生科研办公室”的专门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有关政策规定,多渠道筹集本科生科研经费,安排本科生的校内及校际间的学术科研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各种级别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并负责检查、考核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还要完善本科生科研日常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各类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的管理、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等。另外,可以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挑选适合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留英学者吴松弟在他的《素质教育在英国》一书中介绍了牛津大学学院的导师制:“与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度相配套的是各学院的导师制。根据这一制度,每位学生(包括本科生)都有自己专业或课题方面的导师,负责专业方面的辅导。”“学生各学期的任务就是到导师那上专业指导课,一般每周一、二次。”[1]还可以建立本科生科研梯队,即在教师的带领下,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水平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或者低年级的本科生与高年级的本科生组建科研队伍。
(二)健全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
首先要增加本科生科研投入。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前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广开渠道,多方筹资。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媒体,大力加强本科生科研的宣传工作,以争取到政府、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等方面资助。另一方面,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实验室和资金优势,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科研激励制度。对本科生科研的奖励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校级与院级的。在学分奖励、物质奖励、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考核中应该降低标准,不能只是单纯地以在省级或省级上以上的科研竞赛活动中获奖作为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建立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物质与奖励精神奖励并重。再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生科研评机制。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工具,如等级量表(包括数字图表或检核表的形式)、自我汇报表(或学习日志)、观察表等。最后,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本科生科研氛围,为其搭建有效的科研平台,如为学生开辟专刊(论文集)或开通专门的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在校刊、校报上发表文章等[2]。
(三)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
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本科生课程体系,为本科生开设专门的科研课程,如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科学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课程等。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状况制订适合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抓住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性思维;其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学术前沿课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此外,还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最后,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本科生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 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4-03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中药资源再生、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和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与中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用型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要接受研究训练,本科生毕业时要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都安排有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仅靠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不足以让本科生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虽然本科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课程,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即使是学生毕业前夕做的毕业论文,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样需要检讨。
为了提高人才质量,广州中医药大学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考核成绩合格者给予综合素质学分1分的奖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经费和时间相对充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益处。作为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并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特点,思考如何才能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下文简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一、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科研活动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1]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2],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3]大学的职能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项,大学所有的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而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4]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的作用,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5]
二、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发明创造以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6]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一定的工作量。本科生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或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决定了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要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科生就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与查阅文献,判断自己的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本科生需要有分析、综合、归纳、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以便能处理实验数据,在这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或结论。当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了中医学、中药学及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18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中都含有实验课程,学校还安排了1周的综合性实验和9周的毕业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无论是中医学、中药学还是生物学的课程,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动手能力只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方面。由于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被分割到多个不同时段的实验课中,这导致学生科研能力的其他方面难以得到训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的课程太多,专业课程有被选修课程“淹没”的趋势,而选修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少,所以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少。4年的课程被压缩在3年或3年半中,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晚上也得上课。这样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种学习方式其实与高中应试的学习方式相差无几。大学的这种现状,导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仅停留在掌握几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水平上。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多种形式入手,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下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一) 增加实验课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现在的专业课程大部分的教学学时只有48学时(含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由于课时数太少,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授课,有些课程甚至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也不够时间讲授,讲授前沿知识和上实验课的时间更少。笔者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课时,且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要达到1:1。
(二) 改革实验课内容及上课形式
现在的实验课,一般是以3学时为一个单位时间上课,所安排的实验内容比较少,对于内容较多、连续性较强的实验难以安排。短平快且按部就班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技术,但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不足够。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内容一般比较多且连续性强,因此,在编排课表时可以让专业课的上课时间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安排大实验。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 调整教学计划
毕业论文和综合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在学生所有课程都上完及掌握本专业中的实验技能后再进行这两项工作,是合理的。毫无疑问,做毕业论文和综合性实验比上实验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然而,把做毕业论文的时间放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未必是最好的安排。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实验周期长,这类研究仅靠半个学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毕业论文的时间可以安排提前,或分散于三、四年级的教学计划中。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三年级就启动,随着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同期的理论知识。
要调整教学计划的另一个理由是,现在的学生已经几乎没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需要进一步精选课程,删去与专业要求关系不大的课程,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要提高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有了自主支配的时间,才有条件启动毕业论文研究,或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四) 增加实验教学经费
实验教学的经费需要大幅度提高。经费的拨付方式不能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因为以项目拨付的经费没有可持续性和可预见性。相比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的重复性大、可预见性强,因而有计划地提高实验教学经费,可以让教师设计更多、更前沿的实验,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
(五) 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如果学生能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最好办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可以从资料收集、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由于本科生的科研基础比较差,就教师完成科研项目而言,本科生不是合适的工作者;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得到的帮助远不及付出的精力和劳动。因此,学校需要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要让教师理解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制订有利于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有进行科研工作的时间。
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想学习技能,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另一种是想早点完成毕业论文,以便抽出时间复习考研,或尽早找工作。对于前一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自己实验室所有的技术,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引导学生选题,开始科研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满足学生好学的要求,可以根据其兴趣工作,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可以与学生商量选定毕业课题,再针对课题需要指导学生工作。无论哪种情况,学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且应该从实验技术开始培训。 2.培养科研精神优先于培养科研能力
科研精神既是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优秀品质[7],也是指坚持真理、不懈追求、实事求是、全力合作的精神。[8]在当下学术道德滑坡的情况下,教师尤其要把培养科研精神放在首位。在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向学生明确、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要尊重实验数据,不要预测实验结果,要敢于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3.提倡与保障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是思想自由在大学里的具体体现。学术需要自由才有创造力。大学需要学术自由才能存在和发展,教师也需要学术自由才能生存和发展。作为教师,要保障与引导学生的学习自由。德国古典大学有四个核心概念:修养、科学、自由、寂寞。它指出了大学的教学应当有利学生增强修养、习得科学、安于寂寞、获得自由。为此,从教师自身个体出发,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思考、自由发问、自由议论、自由发挥等。在指导本科生学习时,教师应充分与学生讨论,尊重学生选择课题的权力;鼓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创造实验平台让学生自由尝试,帮助学生们拥有学术的自由。
4.建设严谨与和谐的实验室文化
建设严谨与和谐的实验室文化,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通力合作的科研精神。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集体,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特点。实验室文化的形成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在接收新生时,要鼓励学生加入到实验室集体中,也要要求老生接纳新生。教师需要给新生强调学术自由的思想,要求学生做事严谨、实事求是,坚守学术道德。只有坚守学术道德,才能保障学术自由权利的实现。[9]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下确保教师与学生、研究生与本科生、老生与新生的平等关系,构建和谐的实验室文化。教师应该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让别人代劳。研究生与本科生应该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关系,不应该是“主管”与“助手”的关系;老生与新生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定位。
已毕业的学生回实验室讲授他们的工作经历与体会,对在校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在校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认识比较模糊,如果毕业生能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在校生感受创新、求实、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在校生的认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注 释 ]
[1] 来秀明,成旭.简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业,2007(10):135-136.
[2] 姚江林.科教融合提高高校办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5):44-45.
[3] 余玉龙.强化教学学术促高校教学科研双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3-34.
[4]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张德高.科研教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J].2013(17):44-45.
[6] 杨牧磊.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8(7):81-84.
[7] 黄晓云.试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75-77.
【关键词】药物分析 创新型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36-01
创新是科教兴国的灵魂,研究生教育是孵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1],为了全面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我们以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采用单一导师制与导师小组制相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对“创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
1.单一导师制与导师小组制相结合
广博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前期基础。每个导师所具备的知识广度和科研经验是有限的,再优秀的导师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成为学生的“百科全书”,尝试单一导师制与导师小组制相结合,以一个导师为主,开展不同导师之间的项目合作,能够有效激发创新灵感,全面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1.1异域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导师因其不同的年龄、性别及研究经历,形成各自的知识结构、研究思路和学术风格。导师小组制,能够使各位导师发挥优势,将自己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传递给研究生,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优化思考方式,拓宽知识结构,并与自身所学专业交叉融合,从而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性思维。
1.2交叉学科促进创新成果的形成
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3]。单一的导师制与导师小组制的结合使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研究相互补充,它不仅是促进研究生及时有效获取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最新动态和趋势的重要途径,更是有助于研究生将不同学科的学术思想、能力结构整合汲取、去芜存菁,为我所用,形成创新成果的“绿色通道”。
1.3互补模式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培养特点,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研究精髓,导师小组制可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纳百家之经验,添自我之基础,临科技之前沿,拓科研之思维,在优势互补模式中,全面训炼科研技能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自我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
2.研究生主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通过科研平台实现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是“创新型”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创新动力的激发与潜力的释放,除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外因)影响之外,创新主体的主观因素(内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启发研究生主动带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事半功倍,同时能够有效地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发挥专业能力,激发自主创新意识
锲而不舍的关注力是深入践行科研创新活动的基础,坚实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手段和媒介;“主人翁”的领导能力与意识,和谐的科研氛围是科研思想转化为成果的重要保证。我校药物分析专业的研究生在完成个人毕业设计的同时,积极配合导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在科研活动中,研究生自觉地成为本科生的榜样,不仅在动手操作方面,给本科生做好示范,而且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他们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思考讨论、制定实验提纲,安排实验进程,引导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以及新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充分体现了“主人翁”的专业能力与优势,在潜意识中不断积聚和激发自主创新意识。
2.2挖掘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从主观愿望出发,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研究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其学习能动性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挖掘没有得到重视。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时,研究生作为带领者,具有“主人翁”意识,这种感觉是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动力剂”,在无形中敦促着他们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主动学习、积极创新。
3.总结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训练,科研兴趣的激发,创新方法的获得,和谐氛围的营造,均是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助推剂,实践证明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科研实践需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融合单一导师制与导师小组制,鼓励开展研究生为主,本科生参与的科研活动,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孙琳,殷明.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8):26-27
[2]温东晓,温士煦,高慧,石福涛,杨怀霞. 浅谈药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5,06:193
[3]臧兴兵,赖小莹.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03:40-4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03−04
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牌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南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专业布局特色,结合“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重点教改项目,提出“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链式大材料学科理念和以此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托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营造出一种注重过程、宽容失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了一支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机制和鼓励探索实践的保障机制。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立足学科群体优势,构筑起一个跨学科的大材料本科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开放式综合平台,实施连续一贯的研究思维熏陶,推进层次递进的科研实践过程,创建了以“学科文化-创新实践-制度保障”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训练体系,提出了“三导—三练—三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大学科为基础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体系,并进行了实践。通过不断交叉发展和共享建设,大材料学科群现已建成7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特色专业,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教学团队。2005~2010年间,大学科的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68篇,获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新创业竞赛9项 ,“升华杯”创业计划竞赛及科技作品竞赛50项,数学建模和大学生英语等各种学科竞赛国家国际级44人次,省级16人次项,参与申请专利12项。
一、立足共享,凸显优势,树立“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大学科理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断消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资源紧密相关的材料学科应该结合资源、提取、应用来统筹发展,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融合。发展中的材料学科,要求的人才应具备深厚的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强大的工程实践与设计和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强烈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科学的思辨方式,因此,需要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下、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采用科学和个性化的培育模式。
中南大学拥有从资源到制备加工等完整的优势学科体系,学科内涵关联递进,经50多年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大材料学科群。该学科群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国家创新群体,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学科群联合承担了6项“973”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的条块分割局面,将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带动教学的新风气。以大学科为背景,构筑互为交叉的学科基础,建立大的教育与训练平台,通过大师的引导和大项目的支撑,将学习自交给学生,以多元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材料类杰出人才。在大学科理念指导下,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主线,对“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结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拓展训练、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等,开展多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团队协作意识的大材料创新人才。
二、宽容失败,鼓励探索,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
大材料学科群拥有8位院士、109位博导、156位教授的强大师资队伍和大量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对学生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实施本科生学业成长导师制,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专业信息和了解学科前沿,更好融入学术团队和培养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和选择专业及课程,使学生从入学起就有引导、有指导、有鼓励、有关注,减少盲目性,提高适应性,促进素质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拼搏精神,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打造坚实的湖湘文化精神基础,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营造“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科人文精神,形成极具感染的学科文化魅力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人才成长氛围。
树立“参与过程的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敢于钻研勇于探索的学术和创新氛围,重视实践、实训,强调过程参与,容许失败。通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名家论坛、开放论坛、网上论坛等,利用教学和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形成开明、活泼、合理、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通过院士及大师上讲台,开设学科前沿、尖端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引领学生 “以探索为乐、以求知为乐,以创新为乐”,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与创业素质。
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和素质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托团中央委托学校建设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 等10余个网站开展多主题网上交流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德育系统和德育示范基地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大力扶持和鼓励学术科技创新型社团和兴趣爱好型社团。确立“服务社会、增强责任、全面发展”的主题思想,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建立考核制度,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量与质的考核。
将体验多种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作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手段。针对材料学科不断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的特点,利用学科门类多、学科性公司多以及国际交往频繁的优势,对学生提出了体验不同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学研早期结合感受创新氛围、企业公司顶岗历练体验创业过程。通过校际、国际交流、聘请国外教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领略不同思维特征。三年来,已选派200多名学生赴美国普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里兹大学、芬兰罗瓦涅米技术学院、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学习,每学年邀请国外专家到大材料学科开办讲座超过50次。根据课题情况,鼓励学生到学科性公司实习或勤工俭学,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研究群体的经历。鼓励学生辅修管理或经济类的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国外学校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更大范围的学科背景、文化蕴含和教育特点。
三、注重过程,激励创新,建立“认识—探索—创新”的研究性学习体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自主性,方式的多元性等特点。中南大学依据自身的特色和培养理念,以强化探索实践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营造氛围和提供手段为途径,以个性化培养和团队精神为内涵,以兴趣驱动和参与体验为基调,以自主选题和自行实验为核心,提出了“名家引导、问题引导、课题引导”“思辨训练、探究训练、拓展训练”“兴趣驱动、研讨促动、多元互动”的“三导—三练—三动”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名家引领、课题导入、问题探索和课题解析,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参与科学研究为切入点,进行思维、认知、分析、辩识能力的训练。在大学科背景中,进行贯通式的拓展训练,在实际创新创业环境中,进行多层次的探究训练。通过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课题,形成学习的兴趣驱动力,通过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进行不同主题的研讨,达到多元互动和学术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完善“重参与、重过程、重成长”的评价制度,改变以往重分数、重结果的评价方法,以实践训练、思维拓展、了解社会和奉献社会为导向,建立注重过程的学习实践评价体系,突出“过程完整、时间保证、训练系统”,强调参与、重视程序、强化过程、淡化结果、激励创新。
以“循序渐进提高基本能力、引导求知激发探索兴趣、成果转化及应用激励实战体验”为出发点,构筑“层次递进的训练平台、激发兴趣的探索平台、拓展能力的实战平台”三大功能互补的实践平台。利用中南大学大材料学科群的资源优势和学科建设的优势,整合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和学科性公司的资源,构筑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平台和进行科研开发和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设计、模拟、创造和实训的自由探索空间,把学生直接置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创新创业环境中,通过“教科产”的有机结合,使教育与科技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
利用“训练—探索—实战”贯通式条件保障,进行“认识—实践—创新”层次递进的训练。发挥大材料学科的整合优势,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开放制度,设立创新基金,推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实践平台的高效利用。三年来,大材料学科先后投入8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以学科群为整体统筹规划,将平台按功能划分为相应的功能区,拥有的5000余台套设备均向本科生开放,保障了研究性学习和探索实践,每学年约4000大材料学科学生受益于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学科群共有的探索平台,为建立四年不断线的必修实践课程体系和层次递进的基本能力养成实践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低年级采用引导型训练模式,开设新生课程,通过研讨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所从事领域的概念、前沿、进展以及研究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年级采用研究型训练模式,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设“企业案例分析”等课程,综合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探索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着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以“大学科—教学学院—指导教师—实践项目”为主线,建立大材料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负责建章立制和组织协调,旨在加强大材料学科群中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二是建立大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机构,鼓励跨学科组成团队,组织跨学科探索研究,以项目组为研究核心,各学院成立执行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三是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制度,结合国家和社会在学校设立的项目,建立国家、企业、学校、学院四级创新创业资助体系,形成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四种创新创业实践类型。四是开放教师科研课题,联合大材料学科群各课题组,设立面向本科生的勤工俭学岗位,提供更多的参加科研和生产的机会。五是利用学科性公司作为学生产学研早期结合的主要载体,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将单一封闭的学校教育置于开放环境之中,使教学内涵、手段直接与现代生产相匹配,形成动态的、开放的、与现场同步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六是通过“双参三联合”, “定单式培养”等方式,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提早参加企业的相关研发活动。通过课题组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交叉组队自主立项等措施,形成了各种参与科研的形式和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团队,实现科学研究与学生培养的有机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参入科研活动。一是学校顶层设计自由探索项目,供学生选择,通过答辩,确定是否立项资助;二是学生提出研究计划,自组研究团队,经学校或学院评审后给予立项资助;三是通过双向选择以助研形式参与老师的课题。三年来,大材料学科提供514项科研课题供学生开放研修,近700名学生获得了“中南大学本科生自由探索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启航行动计划”“米塔尔创新创业奖”立项资助计划的支持,每年约有750名学生通过自愿选择参与科研,300人次学生参与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C/C复合材料、生物冶金、高性能铝合金、铜合金和镁合金等国家重大项目吸纳了200多名本科生参与研究。
四、和而不同,彰显特色,有效实施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大材料人才观的理念,贯彻“和而不同,彰显特色”的思路,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学科主线,按照“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国际化” 的原则,构建大材料学科的柔性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设置通式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四类课程平台,压缩总学分的同时将选修课比例提高到35%左右、实践环节学分达到30%以上,设置了8学分以上的课外研学学分。大材料学科内各专业课程对大材料学科的学生100%开放选修,保障大材料学科各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以“促进开放选学、交叉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贯通素质养成”为目标,构筑融合大材料特色的弹性课程体系。大材料学科低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有相同的学科基础课,一年级课程全部打通,高年级学生有各具特色的专业课,针对大学科群的发展开设前沿讲座课和专题讲座课、学术研讨等。通过“开放实验、开放课程、开放课题”的三开放促进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开放选学中强化学科基础和深化专业知识,在交叉选修中拓宽视野和养成素质。
在校期间,学生有2次跨大类和大类内选专业的机会,还有3次自主选择教学进程、学习课程和授课老师、毕业出口的专业方向的机会,最大限度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大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开展探索实践,修满其他专业10个必修课学分和10个选修课学分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辅修证书,修满50个其他专业的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获得双学位。为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采取成立教改班小班上课和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和大信息量教学,加深基础课程和加大选修门类。经1~2年的集中强化基础后,在导师指导下逐步进入相应的研究团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强化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大学科为背景的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在大材料学科学生中,已经形成了自觉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在大材料学科的立体化实践体系的训练中,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交流合作等能力不断提高。对本科生全开放的学科群“训练-探索-实战”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每年可接受约4000名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探索研究和创新创业体验。教授们的科研团队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每年吸引大量的本科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团队进行科研探索。大材料学科所有学生通过参与大型综合实验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专题的研究,经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研究-材料制备和检测-数据分析与整理-论文撰写”等全过程实践,得到全方位训练。冶金工程专业0202班的刘芳洋同学,一年级进入理科教改班学习,二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三年级进入到刘业翔院士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训练。刘院士亲自为其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让其参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创性工作,进行实验平台的搭建和一系列探索性实验,体验从方案制定、可行性分析、设备选型论证、实验室建设等的独立工作经历。他和老师一起搭建了湖南地区第1套太阳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系统,建成一套超高真空溅射与蒸发系统和用于薄膜材料电学性质测量的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现已发表了6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参加3项专利的申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0502班周立斌同学和0402班的高冠华同学,从大二开始进入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的科研团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撰写出的英语论文被“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 C(SCI,影响因子为4.0)”录用。郭学益教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结合湖南省的经济特色与生态问题,以“橘子油提取及应用于‘白色污染’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为题进行创业设计,2006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计划创业竞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奖、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和优秀团队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项目洽谈会暨科技创业成果博览会铜奖。
参考文献:
[1]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2]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等.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3]吕改玲,蔡琼. 大学的学科群建设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46-49.
[4]眭依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5]刘凡本.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2002年“全球化教育改革”专刊.
[6]钟梅,周杭霞.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94-96.
[7]崔改梅.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战平台[J].教育探索,2006(11):28-29.
[8]陈分雄,叶敦范,杜鹏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活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 29-31.
关键词:美国大学;独立研究课;创新人才;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3-0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曾把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概括为: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作机理有深究的动机;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20世纪80年代,由于美国研究型大学把主要精力和发展重点放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上,重科研、轻教学,尤其对本科教学不重视,致使许多本科生知识应用能力欠缺,本科教学质量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
面对学界和社会的诸多批评,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反思本科教育的缺失和不足,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应由原来提倡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创新人才培养转变。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贯穿本科4年的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在美国大学本科4年的课程体系中,除常规的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包括本科生科研项目课程、顶峰体验课程和独立研究课等,这些特殊课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受到普遍重视。其中,独立研究课就是专门为优秀本科生开设的,旨在鼓励他们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有原创性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究精神,提高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
2010~2011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期间,本文作者对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独立研究课进行了考查,与相关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对美国大学独立研究课的原理和实践进行探讨,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独立研究课的内涵与目标
美国大学的独立研究课主要面向学业成绩优异的高年级本科生,申请条件之一就是学生的GPA(GradePointAverage,平均成绩点数)在3.0以上(GPA满分为4分,即A=4、B=3、C=2、D=1,其计算方法一般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相加后再除以总学时,即可得出平均成绩,GPA计算一般到小数点后1~2位)。这样的规定,是为了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有限资源,让那些具有良好创造潜质的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培养和指导,体验其他常规学科课程不能提供的学习内容和研究经历。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交叉领域中探索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可以对某一已有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承担一些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应用项目。
这门课程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方法的有益补充,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优秀学生能够在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帮助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开展有兴趣的研究活动,从而实现潜能的充分发挥、探究精神的全面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成熟发展。
二、独立研究课的管理与监控
尽管独立研究课是以学生自我规划、自主研究、弹性学习为基本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会对这门课程放松管理和要求。相反,为确保该课程具有与其他常规专业课程同等的品质,美国大学对课程实施的各个关键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1. 多级选课审批程序
为保证选课质量,避免课程难度不够或流于形式,学校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多级审批程序。学校要求每名GPA在3.0以上、准备选课的学生先找到一名指导教师,向其介绍自己的研究意向,得到许可后,再与指导教师共同拟订课程研究计划,签订选修独立研究课的协议。协议通常包括8部分内容:(1)课程的目标和任务;(2)学生的学籍资格、能力和专业背景;(3)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相关资料;(4)师生共同研讨的问题;(5)具体的研究活动和成果形式;(6)研究日程计划;(7)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8)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期望。协议经指导教师和学生双方签字、所在学科及学院负责人检查批准后,送交学校本科课程管理部门审批。
课程管理部门除审查课程研究内容是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和能力外,还要审核指导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资质。只有经过各级批准后,学生才能得到以指导教师注册号表示的课程代号,在MSU的选课系统中进行独立研究课的注册。
2. 严格的学分管理制度
美国大学对学生攻读学士学位期间通过选修独立研究课所能获得的学分上限以及学期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既要保证科研实训的效果,又不能影响学生其他常规学业的学习。美国大学规定,选修独立研究课不能作为学生提前毕业或填补学期学分空缺的手段。
独立研究课的学分通常由系确定,其基本依据是,为获得同等学分,学生选修独立研究课与学习其他常规专业课程所需付出的努力相当。以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独立研究课“ECE490”为例,该系规定高年级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和时间精力,在一个学期内选修1~3个学分,但不能超过3个学分,以确保开展独立研究的时间和效果。此外,还对学分所对应的研究时间做了明确要求,即1个学分要求每周的科研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每学期累计不低于45个小时;2个学分、3个学分则分别对应90个小时和135个小时。
3. 明确的教师指导职责
为保证独立研究课的教学质量,学校不仅对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指导资质进行审查,而且明确规定了他们的指导职责。例如,MSU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解答学生在独立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监控学生的研究进度,定期审阅学生的研究记录,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定。为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培养学生,每名教师在一个学期里最多只能承担3个独立研究课题的指导工作。
三、独立研究课的内容与考核
1. 研究内容的原创性
美国大学普遍规定独立研究课的研究课题必须是学校所有常规课程所未涵盖的内容,即课程的研究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研究性和挑战性。例如,MSU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独立研究课“ECE490”的研究内容极为丰富,形式也灵活多样,没有统一模式。既有本学科的,也有跨学科;既有本校的,也有基金资助的。其中,绝大多数课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或是针对某一课程内容的深入探讨,或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也有部分课题是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学期,相关教师都会将自己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以及所需本科生的人数、条件予以公布,招募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承担研究任务。有时,教师甚至会在授课过程中,直接物色合适人选。此外,学校或校外学术团体、基金会组织、科研机构也会设立一些科研项目,资助特别优秀的本科生独立从事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
2. 成果考核的多样性
学生在完成研究工作后,要向系递交一份书面研究报告,汇报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收获体会,其篇幅应与课程学分相符,内容应充实并有实用价值。经审核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独立研究课成绩通常分为A、B、C、D四个等级。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独立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努力程度、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科研能力与工作技巧、预期研究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最终成果的质量和特色等,对学生的表现及成就全面而客观地进行评价。学生独立研究的成果还将在MSU工程学院每学期一次的“工程设计日”上展示,与全院师生分享,并角逐MSU和赞助企业设置的各种设计奖项。
四、独立研究课的启示
美国大学独立研究课的实践表明,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技能、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尽快适应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查尔斯・韦斯特曾说:“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促进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开展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性赛事,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说,本科生参与研究的教学方式还未普及,没有形成规模,本科生科研在教学环节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
由于基本国情、高等教育的基础、目标等的差异,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照搬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经验,但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引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思路和做法,探索适合我国的本科生科研实训的模式。
1. 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
建立基于研究的本科学习体系,实现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互融互促,是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学生参与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进行;富有研究经验的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2.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相互衔接
鼓励和组织优秀本科生参与研究生与教师的科研团队,使他们尽早进行科研训练,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完成各种重大的科研课题获得课程学分,在实际工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可使教授的研究成果及时进入课堂,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又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优质生源。因此,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可实现资源共享,使两者相得益彰。
3. 自主体验的学习模式
培养兴趣、尊重个性是激发创新的前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自主体验的学习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选课权利和更广的规划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创新潜能,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余际从.独立研究课: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03).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
[3]张红霞.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05).
[4]蔡敏.独立研究课:美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形态[J].比较教育研究,2011(03).
[5]杨鑫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4(07).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
作者简介:李会芬(1972-),女,河北定州人,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蔡敢为(1961-),男,湖南湘潭人,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委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Z002)、广西区重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1]65号)、新世纪广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20-02
一、广西内燃机及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存在的差距
广西是我国内燃机及汽车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广西的内燃机及汽车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国际化发展,对新进入该产业的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产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来检验高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可以发现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体系中关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化素质的培养环节存在不足;师资队伍的相应素质也有待改善;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方面存在不足。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教学工作体系,根据广西内燃机及汽车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整合学校、企业和国内外其他高校合作的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改革思路,并坚持实践和不断改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与企业一道,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实践。
1.产学研结合,加强了“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培养
根据广西内燃机产业的发展趋势对热能与动力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广西发展“千亿元重点产业”和“国际化”的要求,学校主动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进行人才需求研究,构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战略。在没有忽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夯实了专业知识,强调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了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了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需要,也满足了企业国际化的需要。
2.校企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邀请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多方位、多过程地参与办学,与这些企业共同进行人才需求研究,共同进行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制订,共同探讨与生产实践、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3.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按照特色专业建设的特点,根据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研究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和规律,并将研究结论积极引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适应企业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
在国家新的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以及广西动力工业新的持续发展趋势下,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性改革,让其充分体现专业的知识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地调整,使其适应企业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数,推进国际化型的教学发展。对原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积极申报“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增设新的双语教学课程;同时通过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立的英中科技合作项目继续派出教师开展科研交流,加强双语教学的队伍建设,推进双语教学发展,以适应国际化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加强与国外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在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已建立的科技合作关系基础上开展了与国外大学的学生交流合作。2011年开始派出本科生到该校进行毕业设计,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能力。
构建课程教学—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应用软件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现代的内燃机及汽车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已广泛引入CAE、CAM,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术和数值计算与模拟等综合起来完成产品的研究、开放、生产,因此,加强了课程教学—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应用软件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四、充分发挥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的作用及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加强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的功能,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各类实验室优势开展本科生实验教学,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依托校企共建的“内燃机工程研究室”,把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其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的作用又提升了教学质量。
2.建立高带低、高促低、高帮低的传帮带制度,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充分依托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和校企合作硕士点的资源,聘请企业德、才、能兼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同时,建立了一整套高带低、高促低、高帮低的传帮带制度,以研究生带、促、帮本科生,既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又使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外,积极推进本、硕连读制度,吸引优质生源,促进本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五、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建设精品课程群,提高教学质量
1.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成果,结合广西内燃机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抓紧主干课程建设
通过产学研合作编写的广西重点大学教材《车用内燃机排放与污染控制》已于2012年3月出版(科学出版社)。在原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内燃机学”、“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构造”、“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技术”等精品课程,逐步形成了与本地区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积极为区域经济服务,提升办学及教学质量。
2.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发挥科研在广西支柱产业的龙头作用
为切实加强科研工作,结合广西内燃机及汽车产业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学校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目前,本专业所有教师(涵盖所有职称)均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有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每人都作为主持人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和多项横向项目。科研方向都紧扣企业发展实际、紧扣产业发展前沿、贴合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和技术走向,所以科研成果也能较好地应用于本科教学,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建立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参与制度,开展科研实践,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学校都坚持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参与制度,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各式的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当中。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创新设计与试验项目的立项申报,鼓励与安排本科生加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参与项目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成绩考评、核定创新实践学分。组织学生到研究院、技术中心、内燃机厂、配件厂等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学校的本科生每年参加科研创新实践的时间不少于30学时。
4.建立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或研讨会制度
要求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参加适量的学术会议、研讨会或课程讨论会(一般为研究生6~8次,本科生2~4次)。一是为了不断拓宽视野,接触科技前沿;二是参与教学与改革,不断完善与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把学科前沿进展和工程实践问题以最恰当的方式和时机引入到教学实际当中。
六、发挥国内外合作优势,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和使用机制
依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本专业实际,按照一引进、二培养的思路,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学校重视引进学术带头人,并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合作,选派教师深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
1.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除积极引进国内有学术造诣的学术带头人外,还制订制度有计划地分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分批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内大型企业交流、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锻炼,培养了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且有工程实践及创新应用能力的学术骨干,以促进本专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2.兼专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依据本专业特色选聘了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动力机械企业等单位德、才、能兼备的高水平、实践经历丰富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本专业在编教师一起共同形成了一支紧贴行业和技术发展前沿、教学和社会相结合、兼专职相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
3.教、研、行并举,拓展人才培养能力
将科学研究过程及成果以及工程实践训练融入教学中,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互动机制,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实践、以实践促教学的良性循环模式,鼓励教师教、研、行并举,鼓励学生学、研、行并重,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参与了科研和工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七、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结合学校“211工程”建设,完善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学科建设经费,年均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100万元用于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校内实验条件。进一步加强了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的合作,不断强化共建的“内燃机工程研究室”建设的同时,构建以“内燃机台架性能实验”为核心的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保持本科教学实验开出率的前提下,为创新设计性实验提供了试验研究基础。同时,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节能与环保”方向、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在“电子控制和制造工艺”方向、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在“汽车结构和理论”方向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致力于从基础课到毕业设计全方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持本专业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2.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为完善相关产业的兼职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在现有三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学校扩大了兼职教师的企业覆盖面,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汽车拖拉机研究所等单位聘请了20名学术水平高、工作经历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完善了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
3.建立了校内外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学校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南宁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贵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桂林万向钱潮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由学校、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学生每年到这些单位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并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科研能力等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
关键词:本硕融通;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58-02
一、引言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的高校中,多是实行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分开教学,各有特色,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相互独立,不利于本科生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为优化教育培养模式,我们探索一种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异同
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了解两者间的异同,由此来探索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互配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更好的开展各阶段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1.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同点。(1)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自主化程度较强。这是相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而言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有着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通过较强的规范性教学来引导学生建立起较为成熟、准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掌握基础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基本的认识。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已拥有较为成熟的自我观念,有着独立的思考辨别能力,相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让他们开展较多的自我探究。通过这种自主性的探索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进步。(2)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社会输送较为专业的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培养骨干精英。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有着启蒙的性质,读书、认字建立起初步的知识体系;而高等教育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专业划分和定向培养,由此也有专业、院系的区分。学生在本科生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多方位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上,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着共同的特点,只是研究生教育要比本科生教育更为深入,更为有针对性的去研究某一个专业领域方向。
2.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点。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二者尽管同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在其具体的培养方向和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需要我们加以区分对待。(1)专业培养的层次不同。二者都是专业性的高层次教育,但本科生教育较为基础,进行的是专业的普及、全面的传授;研究生则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对专业的某个方向、某个层面加以重点研究。(2)培养模式不同。本科生多为大班整体性授课,教师讲课时,学生听课效果或者有没有听课无法很好地掌控。同时学到的大多是书本的知识,较少有走进现场,走进实验室的经历。而研究生教育只有少量的基础课程,同时采用导师制,有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做项目、做实验,开展专业的指导和训练。
三、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
在本课题中,探索和实践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有机的把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以此大大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习探兴趣,形成两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
1.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是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结合起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专业领域进行自主探究,本科生在研究生的研究子课题中寻找兴趣点,把研究生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综合设计研究内容,并可将其发展成为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对本科生加以指导,本科生则配合研究生的工作,两者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在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中,采用导师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处于同一个课题组中,有导师直接对学生负责,督促其学习和科创工作的进行。在课题组的大平台上,实现本硕融通,围绕共同的理想和共同追求的课题,形成一起努力、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局面。
2.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的优势。(1)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和启迪作用。导师可有效地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指引课题组研究的主要方向,将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与课题组方向加以结合,营造课题组浓厚的学习科研氛围,带动学生的科研热情,让学生在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中充分受益。在教授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的过程中,会极大地鼓舞学生投身于科研活动中,反过来也会给导师的研究带来帮助,极大地推动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2)本科生和研究生相互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中,吸引本科生成为研究生团队成员,弥补研究生数量不足的缺陷,协助研究生完成部分工作,使得课题组有着充足的生力军,壮大课题组的力量。②研究生有着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导师工作较繁忙无法对本科生进行详细指导时,研究生可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本科生做项目、搞科研,让本科生在自己的研究子课题中寻找兴趣点,把研究生课题的子课题作为其综合设计研究内容,并可发展成为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生在带本科生时,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也就督促研究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相长,实现长足进步。同时,进一步锻炼研究生与人交流、教导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④在跟随导师、研究生师兄师姐的过程中,可极大带动本科生的学习热情,课题组的学习氛围以及潜在的内部压力,会进一步促进本科生第一课堂成绩的提高,有效的改善了学风,在科创比赛、工程项目中的奖励奖项会带给本科生较为强烈的荣誉感,带动本科生积极参与到专利、竞赛等科创活动中,实现本科教学与研究互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在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们对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两者异同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对教育体系进行了思考,取两种模式的优点联动两种模式,并对其加以创新,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教育改革为我们进行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已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代表性教改论文,如大学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工科院校能源与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2)近两年中,有多个学生团队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8.3),在科创比赛中获奖20余项,如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新杯”、第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二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上海)等。(3)负责人和项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10余项,代表性项目有上海市教改重点项目、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等,并承担有1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等。
五、结语
本硕融通,将研究生与本科生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相互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开拓了思路,深入了研究,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性较强、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燕芳.高校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J].学术探索,2016,(1):125-129.
[2]孙琦.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80-81.
[3]武志娟,张志敏,范萍.从小导师制模式探讨本科生和研究生协同培养策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3);67-6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 of This Master Facility
WU Jiang,ZHANG Wen-bo,PAN Yao-fang,ZHAO Jian-ming,WU Mao-liang
(School of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