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

时间:2023-06-08 10:57: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顾名思义,人工挖孔灌注桩是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成桩施工,此种结构优点在于单核承载能力强,结构性能可靠,而且不需要大型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工艺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减少了因建筑施工造成的噪声污染,施工速度快。然而因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本文通过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管理中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验收的三个环节着手,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深入研究设计图纸,搞清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径、桩长、入岩深度、混凝土强度、钢筋型号、钢筋直径、桩顶标高、桩位等要求,并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编制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程序进行审批。对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编制的专项方案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论证。

1.2考察市场,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单位,考察施工单位今年所施工项目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1.3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施工材料。进场钢材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并对进场钢材根据见证取样要求进行现场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钢材复检检测结果未出前,严禁加工钢材。选择有资质、质量过硬的商品混凝土供货商,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4对施工仪器及机具设备进行校核,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根据设计图纸施放人工挖孔灌注桩桩位线,并对桩位进行校核,确保桩位位置准确,桩位线定好后,必须经现场监理复查合格,。

2.2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加工、绑扎钢筋笼。钢筋焊条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设计规定;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箍筋、加强筋位置准确,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笼搬运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

2.3根据已审批的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方案及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孔施工。采取混凝土护壁施工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挖土,在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时方可拆除护壁钢模,以防桩孔塌方;桩径1.2m以上的桩孔多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9~1.0m,厚8~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6~9mm的圆钢,混凝土采用C20或C25以防桩孔塌方;对桩径1.2m以下的桩孔,井口做高1.2m的1/4砖或1/2砖护圈,下部遇不良土体时用半砖护砌,以防桩孔塌方。对桩身穿越的各土层及桩端处持力层的土质和标高与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土质及标高对比,查看是否相符,如与地质报告不符,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及地质勘查单位到现场进行查看分析,进行设计调整,按程序出具设计变更手续。

2.4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控制人工挖孔灌注桩挖孔深度,桩孔直径、桩孔垂直度,对桩底进行清渣,保证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端承桩成渣厚度小于等于50mm,摩擦桩成渣厚度小于等于150mm)。如需扩底,为防止扩底塌方,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部分作为支撑,待灌注混凝土前挖除。

2.5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地下水及流砂的处理。当桩孔开挖中有少量渗水时,可在桩孔内设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清水;有大量渗水时,在桩孔内挖较深集水井,用浅水泵将水排出桩孔,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遇涌水量很大时,如桩较密集,可超前开挖一桩,将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利用浅水泵将水排出桩孔,降低地下水位,开挖其他桩孔;渗水量较大,桩底地下水难以排干时,采用压缩空气清孔底沉渣。与流砂层时,设钢护筒,利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筒压入土中,阻止流砂。

2.6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开挖完毕,按程序验收,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对桩底形状、桩孔尺寸、土质、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孔底岩样妥善保存备查,检验合格后,迅速封底。

2.7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严格按施工方案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按规范要求留设混凝土试块(每50方混凝土留设一组试块,小于50方混凝土的桩,每根桩留设一组试块)。钢筋笼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采用工艺钢筋固定,防止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钢筋笼入孔后控制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为水下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160~220之间、干施工灌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70~100之间;因桩孔深度一般都超过2m,浇筑混凝土时易发生离析现象,需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混凝土离析,致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分层浇筑措施,保证混凝土能振捣密实,且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歇不得超过水泥性能要求;在震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8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按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在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自检符合要求后,报工程监理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3.1按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截桩。根据混凝土试块报告强度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2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桩位进行复核,桩位偏差必须规范桩位允许偏差要求(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为50mm,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为150mm),如超出规范要求,需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处理。

3.3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桩身质量进行低应变或声波透射检验,且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当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按规范要求对受检桩进行钻芯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判断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4待人工挖孔灌注桩休止时间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时,按规范要求对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根据承载力检测报告判断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满足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5绘制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3.6提交完整的人工挖孔灌注桩竣工资料。

4.结语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工艺,而为了提高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为此,人工挖孔灌注桩工程,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的三个环节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刘明涛.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2]郭吉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下面本文就水利工程灌注桩施工技术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概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一种,是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灌注桩施工技术。水利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都是在水下进行,施工过程难于实施有效地监控,更不可能把水抽干或把水下地基挖开进行检验,因此,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对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地规范。

二、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一)钻孔施工技术分析

一是整理场地。施工前,应将桩基处的地基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然后进行夯压,确保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即可;二是测放桩位及高程。由测量人员按现场坐标点,使用经纬仪根据桩基平面布置图,对各个控制点及桩位进行测放。桩位测量时,其偏差应控制在10 mm 以内。测量人员先测定场地的地面高程,再由此确定施工桩深度及桩顶标高;

二是埋设护筒。钻孔桩一般使用钢制护筒,是采用3~5 mm 钢板的制作而成。为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刚度,防止因刚度不足而变形,应该在护筒上、中、下端外侧各焊上一条加劲肋。埋设护筒时,其轴线应与测量所标示的桩位中心相对应,护筒底必须与底部周围接触紧密,埋深1.0~1.5 m,顶面高程高出地面在0.3 m以上。保证其位置偏差控制在5 cm以内,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

三是钻机就位及运行。护筒埋设好以后,就可以进行钻机就位。在钻机就位时,保证钻杆中心与桩机调平、桩位重合,使钻杆垂直度控制在1%之内,用线锥和经纬仪实施双向控制,其对中误差应控制在5 cm以内。应用枕木把底座垫实塞紧,若钻机发生移位、歪斜和沉陷等,应及时纠正。钻进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速度原则和先小后大力度原则。钻台行走时,应确保钢轨铺设的平直和稳固。

四是钻进成孔时,可以采用冲洗液循环系统正循环方式。钻进开始时,泵入清水原土可以自然造浆。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进入孔口的泥浆比重。特别硬保证钻孔操作的规范,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塌孔。

五是下钻时,当钻头与孔底相距50~80 mm 时,应启动泥浆泵,让冲洗液循环2 分钟左右,然后启动钻机,缓缓地将钻头放到孔底,并确保速度符合规范。

六是清孔。当钻机用正循环的方式钻进施工的桩孔,并到达预设的孔深位置后,应停钻,并使钻头提离孔底50~80 mm并保持住,持续进行空转,采用换浆清孔法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返出比重、含砂量都应控制好,孔底沉渣的厚度应控制在100 mm以内,并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清孔时,为了防止塌孔,应式钻孔内的水位比地下水位高出1.5~2.0 m。

七是泥浆排放。对钻孔、清孔、等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处理,严防对对河流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一是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对所使用钢筋的种类、型号、直径等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钢筋质量过关;二是严格规范钢筋笼制作,确保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制作钢筋笼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调直、焊接、截断、弯折、除锈等的质量。钢筋笼的主筋一般采用整根,确实需要对接时,宜进行焊接,搭接的长度在5 d以上,末端不能设置弯钩。钢筋笼的成品应确保尺寸准确,顺直、直径和间距的施工误差,均控制在20 mm以内;三是钢筋笼的安装。在钢筋笼吊装之前,首先应使用探孔器进行钻孔检测。探孔器直径大小根据钻孔直径大小而定,重点检测钻孔壁有无障碍物,如树根、突出石块,是否存在坍塌等,以确保钢筋笼的正常安装。钢筋笼吊装时,必须对准孔位,竖直轻放,若遇障碍突出物,可正反旋转或慢起慢落和使之下落。若无效,应立即停止吊放,及时查明原因后再吊放。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能强行下放、高起猛落,以免碰撞孔壁而导致坍塌。

(四) 灌注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是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二是拌制混凝土前,应做好拌制用水的水质化学分析;三是导管安放。导管是灌注混凝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一般用3 mm厚钢板卷曲焊制而成,其直径按灌注桩的桩长、桩径及单位时间内通过混凝土的数量来决定,一般大于或等于250 mm。根据方便拆装和搬运的原则来确定导管分节的长度,应比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要小,为保证导管连接处的牢固性,应进行焊接加强处理。四是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开始的时候,导管底部与孔底的距离应在300~500 mm之间。为保证初灌时混凝土的质量,应在灌注前利用球胆进行止水。首批混凝土配置必须足量,严禁初灌量不足就将混凝土灌入孔内。五是当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待桩上部混凝土开始初凝,解除对钢筋笼固定措施,保证钢筋笼随着混凝土的收缩而收缩,避免粘结力的损失;六是清理桩头。等桩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25%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凿除桩头多余混凝土。达到桩顶设计标高,采用手工凿除桩头混凝土。

三、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一)成孔质量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不好,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造成桩承载力下降。

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采取隔孔施工程序。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二是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测试;三是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 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局部位置可以考虑采用明桩的施工方法,如用混凝土护筒做永久模板进行施工。

(二)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因为钢筋笼吊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低梁标高逐极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总之,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因为其一般在水下施工,具有隐蔽性,不便于质量控制,我们应高度重视灌注桩施工技术,不断探究施工技术的改进,以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永辉. 浅析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J]. 科技资讯, 2011.

[2] 黄佰仲. 浅谈水利工程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科学之友, 2011(02) .

第3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钻孔灌注桩;应用探讨

日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非常迅速,给道路桥梁工程在运输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尽管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不过由于这种技术的施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因此必须设置安全、科学、合理的流程供钻孔灌注桩技术实施。不管是多大的问题如果出现在工程中,都有可能影响到路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所以,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质量的到位。仔细研究施工的流程和要点以保证技术规范的实施。

1.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含义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钻机成孔后,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把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快速的灌注到排开孔底的水或者是泥浆里面,并把导管的出口埋置到混凝土的要求深度以内,进而隔离钻孔内水和泥浆的作用。之后再进一步进行混凝土桩基的灌注。钻孔灌注桩的灌注必须注意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藏深度,在逐渐提升的同时注意保证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合理的高度差值,依靠高度的压强让后面的混凝土和之前的混凝土达到高度结合。

2.在实际应用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弊端

钢筋笼上浮的问题常见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日常应用当中,有很多影响因素会导致此现象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有两个主要原因,分别是钻桩孔环节和钢筋笼配置环节的使用。钢筋笼达不到有效的稳固就没有办法保证导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样就可以导致钢筋笼上浮的现象出现,如果有效地控制法兰盘环节,就能控制这个环节导管的稳定运作。

另外,空气阻隔的现象也容易出现在灌注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灌不满混凝土,这样钻孔灌注桩技术就没有办法稳定的运作,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必须灌满混凝土,优化其内部环节。这些存在于桩孔里面的空气会导致灌注环节不能稳定运作。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灌注卡管现象。这种现象对灌注桩环节的影响也非常大。在灌注过程中,缺乏混凝土的搅拌环节,造成混凝土粗料集中现象的发生,这样就阻塞了导管。灌注要求混凝土具有好的流动性,混凝土在大坍落度情况下不离析,不泌水,使混凝土能顺利通过导管流入桩孔,并使整个桩混凝土成桩浇注过程中导管均保证2.0米以上的埋管。防止桩身夹泥及断桩。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安全事故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3.1 护筒下沉

通常情况下出现护筒下沉的原因是由于地质情况比较差和缺乏足够的准备工作。施工的技术人员在护筒就位之前详细的了解施工的现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实际的地质情况和所给的地质资料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实地检查下施工现场,尤其是检查场地的松软程度,然后依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埋设护筒的深度和方式。严格遵守施工中的要求和规章制度,夯实护筒周围。在底部埋至黏土层还可以防止漏水。发现护筒下沉的情况时,需要采取一些加固的措施,不过必须保证不会出现坍孔的状况。

3.2 钻孔倾斜

地质情况恶劣是导致钻孔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比如有探头石和孤石出现在底层,钻机底座不稳定导致沉降不均匀,还有可能底座情况较复杂,施工的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的加压钻进而造成了钻孔倾斜,这些情况通过预防都可以把可能性降至最低。在施工前,仔细的检查底座的情况,随时注意地层的变化,并且使用正确的办法进行施工。

3.3 坍孔

坍孔也是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原因可能造成这种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地质原因,如果地层中含有砂层或者是砂砾层可能会导致坍孔出现,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在钻孔的过程中发生水头突然损失,从而出现坍孔。还有可能是因为劣质的泥浆和不合适的比重导致的坍孔现象的发生。

3.4 缩孔

缩孔事故的发生是因为钻锥磨损比较严重,而且没有及时的进行修理,也可能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遇到了膨胀的软土和粘土的泥浆。在施工之前对底层进行研究可以降低这种事故发生的几率。如果存在上述的情况,可以采用失水率较低的优质泥浆来进行护壁。使用慢速进行地层施工,在钻孔过后还应该及时进行扫孔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缩孔和钻孔提不上来的状况出现。

3.5断桩或夹泥

断桩一般是出现在地面下土层之间的强度不同的情况。整个截面都会被断层的断处贯穿,断桩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桩间距不够标准,这样在打桩的时候对地层的冲击力就会对旁边桩造成挤压影响,土层的硬度不同也是导致断桩出现的一个原因,因为土层的硬度不同在传递打桩作用力的时候会吸收不同的水平力;还有是由于桩身的终凝时间未达到要求的时间,那样自身的抗挤压能力就达不到足够的要求,因此只能承受小部分外力的影响。

4.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

控制好孔和桩形成的质量是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桩形成的状态和空形成的状况息息相关,因为,孔的形成是由混凝土于孔内直接灌注而成的。同理,桩的垂直度也是由孔的垂直度决定的。而成孔的垂直度直接关系到基的荷载能力。所以,对空的垂直度的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控制。保证钻杆的垂直度一直维持在需要控制的的范围内。钻孔灌注桩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仔细测量成孔的深度、桩位和桩顶的标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泥沙堆积在地面,这样就可能导致本来测量好的高度和深度发生一定的改变,造成后续的工作也出现误差,因此,测量成孔的深度、桩位和桩顶的标高时,不仅仅是要统计原有测量的范围和高度,也要准确的测量后续的工作实施完毕后的数值,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施工中必须控制好孔内的泥浆质量且每台钻机的泥浆储备量应大于单桩的体积、钻孔孔径的大小和成桩的质量。

5.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意见

路桥工程的质量和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息息相关,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严格控制桩和孔的形成质量,还要严格检查施工中的钻孔设备和泥浆处理设备这些关乎施工质量安全的设备。预先控制施工的方法,妥善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非常的必要。同时施工过程中各关键工序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结束语

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隐匿性导致其质量问题也是非常难以补救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严格把控技术实施的质量,从一开始就保证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质量,当然,施工的安全也离不开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积极配合,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按照规范施工,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保证路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汉龙;;路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6期

[2]史毅杰;;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的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9年09期

第4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Abstract: based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ast-in-place pile, high stability, settlement and even small, consumables, less adaptable, moderate costing and construction simple and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It is the underground take cover engineering,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and testing has the certain difficulty.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ach link, if arrange incompetent or processes improper, will cause bored piles appear quality problem, serious can lead to the pile scrap. So,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the quality of the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discuss,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Keywords: bored pil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但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1成孔质量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坍孔、缩颈、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

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采取隔孔施工工序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入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宜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颈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 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 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的深度。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1次清孔时泥浆相对密度控制不当 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 这将给第2次清孔带来很大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2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为有效地防止坍孔、缩颈及桩孔偏斜等现象,除了在复核钻具长度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外。还根据不同土层情况对比地质资料,随时调整钻进速度。并描绘出钻进成孔时间曲线。当钻进粉砂层时进尺明显下降,在软粘土钻进最快0.2m/min左右,在细粉砂层钻进都是0.015m/min左右,两者进尺速度相差很大。钻头直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孔径的大小。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钻头直径。如发现其磨损超过l0mm就要及时调换钻头。

(4)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笼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笼吊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5)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2次清孔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孑L,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戒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s;含砂率≤6%:胶体率>1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采取专门泥浆制备进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1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相对密度持续

2 成桩质量的控制

1.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通过试验室抽样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2.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砼的离析,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得出合适的施工配合比,特别应注意的是砼的流动性及和易性。

3.试验管埋设:在桩基钢筋骨架内均匀埋设三根封闭钢管,钢管内径50mm,在灌注过程中钢管内注满清水,并用木塞塞紧管头,在灌注完成并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采用超声波检测法进行无损检测。这是最后一道桩基质量检验措施,若超声波检测发现桩体有缺陷,则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指令采取补救措施,严重的需返工处理,确保桩基的质量。

3 结语

钻孔灌注桩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着重控制好现场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尤其要落实好质量通病处理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海平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9年 第14期

第5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处理方案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bored piles and foundation of Bridges. The cast-in-place pil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first link is measuring construction lofting. Only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a lofting pile, and strengthen the process of pile position control, to guarantee the cast-in-place pile into a pile of partial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Key words: filling pile drilling deal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在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较为广泛,它是桥梁建设的的基础。要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这就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位偏差,指的就是桩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离差值。由于上部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桩位偏移使得桩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如果桩位偏移过大,就会使得钻孔灌注桩处于偏心受压的状态,偏位值越大,桩的偏心受压越严重,即使采取补桩等补救措施也难以达到桩的原设计要求。

1 钻孔灌注桩成桩偏位的原因

导致钻孔灌注桩偏位的最主要原因是钢筋笼的偏位,造成钢筋笼偏位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点:

(1)在施工过程中,放样点未采取保护措施,出现人为移动或测量定位出现误差而产生偏位。

(2)没有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从而导致钢筋笼中心偏移。

(3)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速度过快,混凝土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太快,导管带动混凝土上升,使钢筋笼上浮;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上升。这些能够让钢筋笼上浮的现象都会让钢筋笼出现偏移。

(4)由于钢筋笼较长或其他因素,钢筋笼就位时不是垂直向下的,笼顶发生偏移。

(5)施工与技术人员缺乏经验,没有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是最主要的原因。

2 钻孔灌注桩成桩偏位检测

钻孔灌注桩成孔作业是在水下和地面下完成的,难以控制其质量,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目前,施工人员经常使用的桩位测量方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量测护筒,在基坑开挖后量测桩中心,再与理论设计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钻孔灌注桩的偏位情况。

另外,在施工现场,还采用了这样一种施工方法:用全站仪确定该钻孔灌注桩的理论设计坐标,然后再测量该点距离左右、前后的两两距离之差后,通过公式计算出钻孔灌注桩的偏位程度。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规定,钻孔灌注桩的平面施工允许的偏差见下表:

灌注桩成孔施工允许偏差

2.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第一种方法能够快速直观地检测出该钻孔灌注桩的偏位程度,而第二种方法相对来说就比较费时一些,但这种方法却有利于用来定位下一步接桩的中心。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钻孔灌注桩的偏位情况是基本符合的。

3 钻孔灌注桩成桩偏位处理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为了保证桩位的准确性,施工中将每一个环节的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首要的任务。

3.1 桩孔偏移的控制

在钻孔桩钻机安装时,转盘和底座要保持水平,同时确保护筒、起重滑轮缘和固定钻杆的卡孔这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在施工过程中,反复检查并校正桩位放样点。当桩孔偏斜严重时,应在偏斜处回填粘土,钻进工作须在填料沉积密实后再进行;当然,也可以用少于1kg的炸药在偏斜处进行爆破,之后再用沙土和沙砾回填至该位置以上1m左右,重新冲钻。

3.2钢筋笼中心偏位的控制

对于钢筋笼中心偏位的情况,目前有一种很实用的控制方法,称为“滚动垫块法”。这种方法具有的特点是:效果好,施工简便,不需要定位钢筋。具体做法如下:

将混凝土垫块做成圆形的,并事先做好,它的的厚度常定为5厘米左右,钢筋笼的主筋保护层厚度一般设计为7厘米,所以混凝土垫块的直径常取为14厘米,其次还要注意的是要在混凝土垫块的中心位置预留一个孔径为8毫米的穿筋孔。吊装钢筋笼时,在圆形垫块的预留中心孔处穿钢筋作为转轴,并将这根钢筋与钢筋笼的主筋固定,每个断面沿其水平方向均匀布置3个混凝土垫块,上下每隔3米左右设置混凝土垫块。值得注意的是,最上面的3个混凝土垫块要设置在位于钢筋笼顶部的加强筋下,这样做能够调整钢筋笼使其不偏移,也可以使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得到保证。

通过“滚动垫块法”,大体上能够确保钢筋笼对中正确,当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钢筋笼中心进行校核,若发现钢筋笼偏移过大,超过了规范所限定的范围,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垫块的位置或尺寸得以解决,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就可以使得钢筋笼准确对中。这样一种控制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使得钢筋笼在入孔过程中减轻了它的刮壁现象,从而控制钢筋笼的偏位。

3.3钢筋笼上浮的控制

钢筋笼的上浮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控制

(1)用14以上的钢筋加固,两边,对角加固,焊接在护筒边上,焊牢点。

(2)控制砼流动度,太干的不太好灌注,造成砼与钢筋笼摩擦阻力大,容易浮笼,因此,在灌注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适当地减缓浇注的速度;当浇筑到钢筋笼内2米以上时,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这样确保钢筋笼不会因为混凝土的灌注而影响钢筋笼的位置;放置导管时,导管中心尽量与钢筋笼的中心相重合,避免在提拉导管时导管挂拉钢筋笼而使钢筋笼上浮。

(3)工地上常备NOF/NOS减水剂,要聚羧酸(原材为树脂)高效的,不要奈系的,主要原因是奈系(原材为工业奈)的不环保,且有怪味,对身体影响大。

(4)常见的14方的大车,一次加减水剂不得超过4KG,加完减水剂后,适量加少量清水,搅拌5分钟即可。

4 钻孔灌注桩成桩后偏位解决方案

对于钻孔灌注桩偏位现象,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避免它的发生,但一旦出现了偏移现象,一般对桩采取向下凿除的措施来解决,凿除的深度H可通过下式计算

H=(偏位计算值-50mm)×100

即偏位值超过50毫米(规范规定的偏移最大值)的那部分成桩,每超出10毫米就必须凿除1米厚的混凝土,凿除之后,为了使钢筋笼的偏移值在低于50毫米,需将露在外的钢筋向偏移方向挪移,然后再用混凝土浇注,直到桩顶标高处。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使用上述方法处理桩位偏移的情况。如在凿除过程中,凿除到某一个深度,出现不能继续进行凿除的现象,可以在该深度处对已经露出部分钢筋笼内的混凝土上进行植筋,用于植筋的钢筋直径要与原钢筋笼内的纵向主钢筋相同,其深度至少为20厘米,植筋间的间距要比原钢筋笼内纵向主钢筋的间距密,之后需放置三天,再用箍筋和焊接技术将植筋后的钢筋与原钢筋笼形成一整体。

5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钻孔灌注桩偏位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处理措施一定要及时采取,要反复检测各种能够引发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同时还应要求施工与技术人员认真负责,仔细复核、校正每一个细节。

参考文献

[1] 沈忠武.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笼偏位及断桩的处理方法[J].铁道工程学报,2009,(05)

[2] 费百祥,高敏超,孙传新.钻孔灌注桩成桩偏位预防及纠偏新方案[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05).

[3] 张忠苗.桩基工程[J].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

[4] JG J 94- 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张秀枝.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J].陕西建筑,2009,(08).

第6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灌注桩施工;工艺及问题;防治;塌孔、缩颈等

前言: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存在较广的空间,近几年已日趋成熟,但仍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经过龙口三联海工建造基地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施工和学习专家、学者的著作,现浅谈一下钻孔灌注桩施工。

1 概述

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操作简单、设备投入不大等优点。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它又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种基础形式。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针对龙口三联海工建造基地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浅谈一下钻孔灌注桩施工。

2 钻孔灌注桩设计原理

龙口三联1#码头工程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依靠地下水、土压力使土体对桩体产生紧握力,产生磨擦力,承受桩顶荷载。

施工成孔原理:钻机钻孔,再向孔内投放粘土、水泥、木屑,在冲锤的作用下,让其渗入到孔壁内一定深度,起到修复孔壁和使孔壁稳定的效果。

泥浆循环利用示意图卸导管提拔护筒养护凿除桩头混凝土。

4 孔壁坍塌及解决措施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无套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的持力层发生变化等原因,将会出现因漏水、漏浆等导致的孔壁坍塌的质量事故。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深入理解设计意图是确保成功施工的关键因素,塌孔的桩孔应及时回填,当地层呈现稳定状态后,应适当的停置3~5天后再度施工为宜。

5 缩颈及防治措施

缩颈是钻孔灌注桩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由于桩周土体在桩体浇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造成。针对这种情况,应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

6 钢筋笼上浮及措施

用全套管法成孔后,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时钢筋笼会发生上浮,其原因及相应对策如下:

①套管底部内壁黏附砂浆或土粒,由于管的变形,使内壁产生凹凸不平,在拔出套管时,将钢筋笼带上来。此时,应注意在成孔前,必须首先检查最下部的套管内壁,当堆积大量粘着物时,一定要及时清理。如确认有变形,必须进行修补,待成孔结束时,可用张大锤式抓斗,使其反复升降几次,以敲掉残余在管内壁上的土砂,确保孔底水平。

②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当此类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

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将套管稍稍往上提一点,以确认钢筋笼是否存在上浮现象。

7 桩底沉渣量过多及解决办法

清孔是灌注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清孔应尽可能的使桩孔中的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与岩基结合完好,提高桩基的承载力。施工中发生桩底沉渣的主要原因及处理的措施如下:

①桩底的沉渣过多主要由于施工中违犯操作规定,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造成的;施工中应保证灌注桩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将锤式抓斗慢慢放入孔底,抓出孔底的沉渣。

②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8 断桩及防治措施

由于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造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中若发生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则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桩孔钻成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这就要求在灌注混凝土前,应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

②受地下海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在地下海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帮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严防断裂。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③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

施工中应明确规定,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一旦开始浇筑工序,一定要连续完成改作业,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连续浇注,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并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④施工中还会发生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

因此,施工要求中要严格确定混凝土的

配合比,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亦满足灌注要求。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避免埋下质量事故的隐患。

9 总结

在龙口三联海洋制造基地1#2#滑道及1#码头的灌注桩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注意要点在此作简要分析,并结合有关专家、同行的著作和实际施工经验,浅谈了这些,希望可以为以后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一些便利。

参考文献

第7篇

【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防治

Abstract: bored piles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engineering base, but due to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quality control has difference with the general concrete pouring, so there are many impacts of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 the qualit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ored piles and point out 0technical measures of quality problems.Key words: bored piles; construction; quality;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我国幅员辽阔,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近二十年建筑、道桥、港口桩基础工程建筑规模十分

巨大,钻孔灌注桩是其中的主体。因此,各类灌注桩的成孔成桩技术发展迅速,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低噪音、震动小,能承担较大的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等优点。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由于无法直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发生质量事故后,加固处理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因此,本文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 尽可能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1) 钻孔深度、垂直度不合格

桩身没按设计要求钻到位,由于钻机定位不准,造成桩孔倾斜等。

(2) 钻孔塌孔与缩径

钻孔灌注桩的塌孔与缩径从表面上看是两个相反面,实际上产的原因却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层复杂、钻进进尺过快、护壁泥浆性能较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及时灌注砼等原因所造成。

(3) 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

持力层判别是钻孔桩成败的关键,现场施工中的技术人员必须予足够的重视。

(4) 初灌时埋管深度未达到规范值

规范规定,灌注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300~500mm,初灌时导管埋深应≥800mm。在计算砼的初灌量时,个别施工单位只计算了1.3m桩长所需的砼量。漏算了导管内积存的砼量,初灌量不足造成埋管深度达不到规范值。另外,有时导管低至孔底的距离偏大,形成初灌量不足导致埋管深度达不到规范值。

(5) 灌注砼时堵管

灌注砼时发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砼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砼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引起。

(6) 灌注砼过程钢筋笼上浮

引起灌注砼过程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① 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使孔内砼过早结块,当砼面上升至钢筋笼底时,砼结块托起钢筋笼。

② 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砼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笼底部时便托起钢筋笼。

③ 砼灌注至钢筋笼底部时, 灌注速度太快, 造成钢筋笼上浮。

(7) 桩身砼强度低

桩身砼强度低或砼离析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砼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和水泥质量差。

(8) 桩顶砼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桩顶砼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施工要求,其主要原因是超灌高度不够、 砼浮浆太多、 孔内砼面测定不准等原因造成的。

2、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 在桩机就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高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护筒的高度来校验成孔达到的深度。为了保证成孔的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使桩机稳固,并经常校核钻架的垂直度。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2) 钻孔灌注桩成孔速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泥浆性能主要控制其密度为1.3~1.4g/cm3、粘度为20~30s、含砂率≤6%,若孔内自然造浆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采用加粘土粉、烧碱、木质素的方法,改善泥浆的性能。

(3) 桩端持力层对于非岩石类持力层,判断比较容易,可根据地质资料的深度,结合现场取样进行综合判定。桩端持力层对于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桩,判定岩层界面难度较大,可采用以地质资料的深度为基础,结合钻机的受力、主动钻杆的抖动情况和孔口捞样进行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原位取芯验证。

(4) 计算好初灌砼量,根据设计桩径、导管管径、导管安装长度、孔内泥浆密度进行计算,保证砼的初灌量满足施工要求。

(5) 灌注导管在安装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可采用肉眼观察和敲打听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灌注导管是否存在小孔洞和裂缝、灌注导管的接头是否密封、灌注导管的厚度是否合格。必要时采用试拼装压水的方法检查导管是否破漏。灌注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应为300~ 500mm。在灌浆设备的初灌量足够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取大值。完成第二次清孔后. 应立即开始灌注砼。若因故推迟灌注砼,应重新进行清孔。否则,可能造成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下沉而使孔底沉渣过厚,并导致隔水栓无法排出导管外而发生堵管事故。

(6) 钢筋笼吊放时在钢筋笼顶焊一根钢筋露出泥浆面,随时监测钢筋笼是否发生上浮,若发生钢筋笼上浮,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出现。

(7) 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 砂、 石、 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8) 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人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9) 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 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

3、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因为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选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进工机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等方面。

(1) 完成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作业时间要紧凑,不宜过长。混凝土的浆体浓度要恰当,浇灌量不得低于设计值,不然会降低泥浆的置换率造成夹泥。

(2) 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左右的距离、旋转时要精确测量,反复校核当球塞被压出导管并灌下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后,应将导管缓慢下降100~200mm,使灌注初期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以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

(3) 在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进度和时问,经常地略微提升导管,以使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3m之间且不得< l m,每间隔15~20min,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沉入深度进行测量和校核。

(4) 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堵塞导管的现象,要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切莫只是靠提管来消除堵塞。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监理

Abstract: the cast-in-place pile after pile of quality inspection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concealed work and appear to be difficul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writer's many years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experience, and the point of bored pi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ile bored pile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measures based, the hope can give related project to provide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Bored pile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 U443.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日益受到高层建筑的投入使用,而其施工质量受诸多施工工序的影响,所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层建筑的质量。可见,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能如期按施工设计顺利进行与完成,作为监理方员,就要严格根据政府部门的制定一系列法规文件、技术标准以及设计图纸等法规文件监控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以下,本文将就以监理角度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

1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监理依据

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作为监理方,应该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监理法规文件,在此就工作经验将主要的施工质量监理依据归纳如下: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2006

(2) 设计图纸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一2007

(4) 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地勘报告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一2005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一2002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一99

(1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定》GB/T50328一2001

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监控要点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境多数是在水下的情况下进行,这造成施工过程中难以观察,成桩后开挖验收工作也无法进行。可见,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若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将受到直接的影响,更因此造成投资者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下降。所以,作为监理方,就要重视强调施工队伍严格按设计要求将相关施工技术落实,并时时跟进施工质量进程,以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消除潜在的工程隐患。具体监理技术措施如下所述。

2.1施工前监理方应重视的准备工作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监理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掌握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施工规范技术;(2)认真研读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的桩基结构施工图;(3)在前两者的情况下,依据有关规范、标准审核施工方案及桩位平面布置编号、流水作业进度,监理方计划网络图;(4)为进一步加强对桩基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理方应根据以上所掌握的资料,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监理方案,以当施工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5)为了保证施工对城市下水道和周围环境不造成堵塞与污染,监理方应检查现场排污、排渣通道情况;(6)检查钢材质量、储存、确认混凝土供应单位、审查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7)核查进场主要机械设备,并报验;(8)若现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时,应先试成孔(不少于两孔)。

2.2施工过程的成桩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保证成桩质量,监理方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控制:

(1)对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要严格检查验收,若发现问题,要严格处理;对不合格的诸如水质、如水泥、砂石,严禁应用于混凝土灌注桩;监理方员应审查硷原材料合格证,并根据需要进行复检合格(取样),也要检查搅拌时间、水灰比。

(2) 监理员旁站测量、定位放线、核实轴线及标高,并实行验收手续。用挂线坠或其它仪器检查钻杆的垂直度,要求钻头对护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mm以内,垂直偏差控制在小于2%。。

(3)为了防止导管进水质量问题的发生。在作业前,要检验导管密封性及街头连接检验,监理方的水压要模拟孔内的水压;核算初灌量时,导管下端距离孔底宜为30cm,不应太大,最好控制小于50cm以下,即采用加大封口漏斗;还有在灌注过程中,要准确量测,每次拔导管不能拔得太快,且要计算准确,以免发生拔脱问题。

(4)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l,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

(5)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阶段在成孔过程中及时组织钢筋笼的加工制作。钢筋笼采用分节制作后搭接焊的方式,接头错开,在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超过钢筋总数的50%。起吊钢筋笼时,吊点准确,保证垂直度,然后对准孔位徐徐下放,吊装过程中,节与节之间进行焊接,必须保证焊接长度和质量,且要控制焊接时间不宜过长。

(6)灌注水下混凝土阶段①灌注前对桩孔质量、回淤沉碴厚度、泥浆指标、桩底标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逐节拼接,导管直径为25cm,每节长度为2m,以便调节高度。拼接后进行压水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③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

(7) 勘探人员对每根桩判岩后,监理员应实履行判岩验收手续,即实测桩孔深,办理入岩手续;其中,成孔深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且不能浅而只能深,端承桩沉渣厚度不得超过100;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不得要大于计算体积,根据相关要求,混凝土冲盈系数须达到1.2以上。

(8)当入岩达60cm以上后,对清孔与换浆及孔径、孔深、沉渣厚度实行自查验收,如为了防止塌孔,清孔时孔内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1.5至2m;合格后,报监理部验收,监理方则开始向桩底探查,以完成成孔验收工作,具体可用测绳系一长200mm、直径28至32mm铁件(大约长200mm)进行,并做好成桩记录图;此外,监理方应监控清孔换浆后至混凝土开浇时间,从清孔停止至混凝土开始浇灌,宜控制在1.5至3h,一般不超过4h,否则应重新清孔,主要是在换浆达标后,争取以最乱整的时间拆卸钻杆、移位钻机、导管下放及验收终孔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待要检测的相关指标都达到设计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后,即办理桩的成孔验收签证。

(9)此外,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至20cm,并时时掌握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入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至4m,注意不应小于1m,也不应大于5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至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至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总之,因为不同的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难免存在差异,对于同一个桩基工程,尽管用同样的检测方法,其结论有时难免会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所以,要加强桩基工程的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还在于人员的控制,尤其是作为工程的监理方,应做到现场监控,并应有高度的责任心,重视桩基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这样才能更能保证桩基的质量。

2.3 钻孔灌注桩竣工验收的注意事项

承包方应提供资料,主要包括几点: (1)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2)施工方案;(3)工程变更签证;(4)桩位测量放线图;(5)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6)灌注桩的施工记录、成桩记录图;(7)质量检验评定表;(8)隐蔽工程验收单;(9)桩的检测报告。

3 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整个施工过程其隐蔽性强,各个施工环节都比较容易发生各类质量事故,所以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方一定要严格跟进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严格检查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坚持每道工序的验收符合规范要求。此外,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及施工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且科学的预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好桩基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颢, 张风安, 周跃.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 , 2006,(07)[2]残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配比试验研究.福建建设科技,2011,(01)

[3]钻孔灌注桩工程成孔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发展,2011,(01)

[4]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11,(01)

第9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其施工水平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路桥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及分析,才能为路桥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奉献一份力量。

(一)具有较长建设周期。通常来讲,路桥工程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开始,直到最后竣工验收结束,这个建设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最短也需要几个月,最长需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

(二)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在路桥工程建设中,特别是距离较长、工程量较大的路桥工程,具有极强的固定性。如长江大桥、苏通大桥等,其工程整体结构体积都十分庞大。

(三)具有较大的工程量。因为路桥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施工量,这就导致在路桥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材料、机械设备等,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钻孔灌注桩概况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地基土内利用机械钻孔、钢管挤压土或人力挖掘等方式形成桩孔,然后通过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桩基础,根据成孔方式的不同,灌注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及挖孔灌注桩等。其中,钻孔灌注桩是按照成桩方式而定义的一种桩型。自钻孔灌注桩出现后,在工业建筑、水利水电及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钻孔灌注桩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钻孔灌注桩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逐渐完善及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路桥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路桥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作为路桥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具有高效、低噪音、无污染,适应性强等特点,其成孔质量与其他技术相比更具有优势。因选用的护壁形式不相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泥浆护壁方式(图1)与全套管施工方式。

图1.泥浆护壁用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一)施工放样

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现场彻底的清理,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施工环境和图纸一样,否则容易在看图时出现差错。复测建设单位定好的导线控制点,确保其误差在等级偏差允许范围内。然后,根据图纸设计坐标,用全站仪放出桩基平面位置,并在经过桩中心且成一定角度的两条直线上放出护桩的位置,将每个护桩到桩中心的距离交底给工人,以便护筒及钻机的安装。另外,在钻机就位后,应对钻机转盘进行复测、调整,测量人员应做好测量原始记录,以备查阅。

(二)控制垂直

对施工平台(钢管桩或枕木等)进行加固,确保其牢固、稳定,并使钻机转盘保持水平,如果钻机的位置偏离要重新进行调整,然后开始进行钻孔。施工的时候,要做到钻头中心点与桩中心和转盘中心保持在一条(竖)直线上,为了提高钻孔的精确度,有效的纠正偏差,等到钻头开始钻入后,必须先对钻杆进行测量。施工中钻杆必须要保持竖直的状态,测量两个垂直方向竖直度,在钻孔过程中,钻机钻头中心、桩中心及转盘中心三个位置要三点成一线,并且要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三)制备泥浆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公路桥梁的土质条件,科学调配泥浆,采用水、添加剂和粘土制成施工泥浆,泥浆的粘度和比重要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胶体率:≥98%,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避免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因泥浆指标不合格,影响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制作泥浆时,首先要打碎粘土,然后将粘土放置到套管内,采用冲击锤有节奏地打击待泥浆充分转化成泥浆,且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然后进行钻孔。

(四)钻孔

钻孔施工是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钻孔施工质量对于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钻孔施工过程。结合公路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式和钻头。例如,对于公路桥梁软土地质,要尽量采用中小冲程冲击方式,缓慢地进行冲击施工,确保钻孔施工质量;对于坚硬地质,要利用大冲程的冲击方式,加大冲击力度,提高钻孔的准确性;对于岩石地质,在钻孔之前需要进行爆破,保护钻机的钻头,然后再进行钻孔施工。

(五)清孔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完成钻孔施工后,应仔细检查钻孔是否满足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且要做好清孔工作。另外,在清孔过程中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除钻孔中沉淀的残渣,过程中严禁利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空。

(六)放置钢筋笼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钢筋笼的放置过程。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根据测定的位置,均匀下放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理,缓慢下放,严禁强行下放,避免钢筋笼对孔壁造成损伤,防止钢筋笼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

(七)灌注

在下放钢筋笼后,不能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要对钻孔进行二次清理,确保泥浆检测指标和沉淀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钻孔灌注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中,导管下口和孔底要保持0.5米左右的距离,导管埋设深度宜控制在2-6m范围内,在灌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灌注混凝土顶面与钢筋底高程,合理调整导管位置和灌注速度。

结束语

众所周知,地基是任何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在公路和桥梁施工中,地基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灌注桩是公路桥梁地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钻孔灌注桩又是现在最为广泛应用的手段,所以必须要对其施工时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否则桩体出现问题以后,在地基中不易被发现也不易被修理,将会对公路和桥梁表面经过的行人和车辆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在施工中,要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要保证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活动,对施工技术也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从各个方面保证钻孔灌注桩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冯明生.刍议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106.

[2]叶永辉,王丽凤.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3,02:138-139.

[3]李志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197.

第10篇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缺陷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迅猛,混凝土灌注桩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在国内大批高层建筑、桥梁、涵洞等建设中,作为建、构筑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按不同的成孔方法,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钻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灌注桩等。灌注桩施工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可能产生桩的质量问题和缺陷,延误了工期造成工期,还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重点探讨钻孔灌注桩,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出发、重点分析施工质量缺陷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特点

2.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2钻孔灌注桩特点

与锤击沉桩法相比,钻孔灌注桩施工噪声和震动较小;钻孔成孔直径大、入土深度深;施工应用范围广,受地基性质影响小;施工过程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灌桩浇筑水下混凝土质量控制较难;施工速度较慢,产生的淤泥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成因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其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比如钻孔的工艺水平、泥浆护壁、钢筋笼的上浮以及混凝土的配制、浇筑等都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稍有粗心或者措施不严,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与缺陷,从而影响到工期和工程质量,给企业带来损失。

经过分析常见工程事例,影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孔壁塌陷、钻孔偏斜偏桩、桩孔沉渣量过多、钢筋笼上浮、桩身不均匀、缩径、断桩等等,本文针对其中的孔壁塌陷、钻孔倾斜偏桩、桩孔沉渣过厚、断桩等四种主要质量缺陷的成因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

3.1孔壁塌陷

孔壁塌陷是指在钻孔过程中,排出的泥浆不断冒气泡,或者泥浆突然漏失,说明灌注桩的孔壁有塌陷现象。

造成孔壁塌陷的原因主要有:土质方面的原因,由于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或者护筒埋置的深度不合适,埋设在砂或者粗砂层中和护筒内水位不够高,从而导致孔壁塌陷;施工时没有根据土质条件配置相应密度的泥浆,而且也没有采用合适的成孔工艺,护筒埋置的深度也不恰当,或者护筒的回填土和接缝不严实,这样就容易造成漏水漏浆,另外钻孔内液面高度不够或者孔内水头高度不够就会出现承压水,导致静水压力降低,从而引起孔壁塌陷;在施工完成后清孔过程中,由于泥浆密度和粘度都有降低,对孔壁的静水压力随之减少,使孔壁容易失稳而导致塌陷,掏钻孔沉渣或者下放钢筋笼时,撞击孔壁,或者供水管直接冲刷孔壁等都会导致孔壁塌陷。

3.2钻孔倾斜、偏桩

钻孔偏斜、偏桩,顾名思义就是指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弯曲或者垂直偏差,桩位偏差超出规定范围。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桩位定位不准确,施工放线偏差及钻机定位偏差都会造成钻孔偏桩;钻孔遇有坚硬障碍物时,会造成钻孔向较软的一侧土层倾斜;机械本身未调正、机械重心偏离桩位,造成偏桩;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重新调正钻机造成钻孔倾斜;钻孔超出设计尺寸过多,钻机在向下钻孔时,发生的钻孔中心至上而下偏离一条直线,造成偏桩;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提早开挖土方,造成土层压力不均匀,对钻孔产生的不均匀挤压而发生钻孔偏位,影响成桩质量。

3.3桩底沉渣过厚

桩底沉渣过厚的现象表现为:桩成孔后桩底沉渣过厚,经过清孔后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违反施工工艺要求,未对成孔进行二次清孔工作,或虽然进行了清孔工作,但是未检查清孔效果造成清孔不彻底,造成孔底沉渣过厚;清孔泥浆配制不合理,泥浆比重不足以置换孔底沉渣,难以使沉渣上浮;成孔沉渣清理后,在向孔内投放钢筋笼过程中,与孔壁发生碰撞造成孔壁泥浆塌落,积压在孔底形成沉渣;成孔后,长时间未浇筑桩混凝土,泥浆下沉形成沉渣。

3.4断桩

钻孔灌注桩发生断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对桩身完整性试验,发现桩身混凝土结构不连续,桩身部位局部段非混凝土,而是泥浆体或水泥、泥土拌合形成的疏松状物质,即所谓的断桩。

形成断桩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浇筑桩混凝土时,送料导管未伸入到孔底,混凝土下料时, 混凝土料与孔底泥水结合形成混凝土不凝体;浇筑过程中,导管拔管高度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导管露出混凝土浇筑面,混凝土料与泥水结合形成混凝土不凝体;施工过程中的停水、停电、供料不及时等,使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桩身夹杂淤泥等;采用导管供料时,混凝土未从导管进入,造成桩身混凝土夹杂淤泥等。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4.1孔壁塌陷处理方法

处理孔壁塌陷的方法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护筒的安装质量,做到垂直安装,垂直下沉,保证护筒内有效水头高度;要保证钻孔过程中,泥浆水压力要大于地下水位产生的水压,否则护壁泥浆起不到对孔壁的保护,容易形成塌孔,当遇有不透水层的地下水时更应注意上述环节;控制好护壁泥浆比重,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尽可能地保证钻孔作业的连续进行,当需要中断施工作业时,应仔细观察钻孔有无跑浆、漏水的情况;控制钻孔速度,向下钻孔与泥浆护壁要同步进行,钻孔孔壁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泥浆护壁,形成泥浆膜防止钻孔坍塌;及时对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生塌孔的桩位进行回填,约一周时间后,回填土层基本稳定后,再重新进行钻孔,注意泥浆护壁,防止钻孔发生二次坍塌。

4.2钻孔偏斜、偏桩处理方法

钻孔偏斜、偏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施工前先平整好施工场地,钻机基座均匀垫在枕木上就位,需要保证其基础不产生不均匀下沉;保证钻机就位的准确性,调整好钻机的垂直度,必要时安装自动矫正装置,避免钻头处于偏斜状态就开始施工作业;在选择自重大、功率大、钻头强度高的钻机应对有不均匀土层的施工,在不均匀土层、硬土层、孤石情况下施工时,要控制钻机速度,宜采取低档低速,上下来回反复钻打;避免在桩基钻孔施工过程中,周围土方施工强烈震动、土体不均匀侧压力造成的钻孔孔壁坍塌;如桩位偏差太大难以纠正时,应及时连续设计人员进行复核,必要时采取补桩方法满足设计要求。

4.3孔底沉渣过厚处理方法

孔底沉渣过厚的处理方法有: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二次清孔,钻头伸入孔底低速空转,清孔持续时间一般维持在半小时以上;采用合格比重、粘度的泥浆进行置换清孔;投放钢筋笼时,注意钢筋笼低速垂直平稳下放,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倾斜,防止碰擦孔壁造成孔壁泥浆脱落形成沉渣;钢筋笼投放就位后,加强孔底沉渣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导管插入到孔底保持约300mm的距离,确保有足够的混凝土下落置换孔底泥浆,导管始终保持埋入混凝土浇筑面1m以上,充分清除孔底泥浆、沉渣等。

4.4断桩的处理方法

断桩的处理方法有:保证对钻孔成孔沉渣的二次清理工作,孔底沉渣厚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浇筑混凝土前提前实测成孔孔径并计划好浇筑量,避免出现供料不足现象;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设计要合理,和易性良好,塌落度满足施工需要;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位于浇筑面1m以上,混凝土必须从导管内下料,并快速连续浇灌,中间不得长时间中断;注意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避免停水停电;确保导管密封性能良好,导管向上缓慢拔起的高度应视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而定,避免拔起高度过高、过快导致导管高出混凝土浇筑面。采用导管法浇筑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4.4 采用导管法浇筑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方法步骤示意图

五、结束语

总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成桩的质量,关乎建筑基础的使用安全。在施工前,应认真编制针对性强淡淡的施工技术方案指导现场施工,并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具体的预防处理方法,提前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同时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六、参考文献

[1] 蔡锦源.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缺陷与措施.西部探矿工程,2004.16(5).15-16,18

[2] 孙庆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交通科技,2003(6).24-25

[3] 李彦杰.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因素的探讨.土工基础,1999.13(1).33-36

第11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公路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艺。但由于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展。钻孔灌注桩多在水下及地下进行,影响施工因素较多,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单桩的承载能力。为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应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成孔质量、钢筋笼质量和砼灌注质量的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1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1.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

1.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钻机就位前,先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钻机平稳、牢固。在桩位埋设6mm~8mm厚钢板护筒,内径比孔口大100mm~200mm,埋深1m~1.5m,同时挖好水源坑、排泥槽、泥浆池等。

钻进时如土质情况良好,可采取清水钻进,自然造浆护壁,或加入红粘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为1.3t/m3。

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加压,开始应轻加压力、慢转速,逐步转入正常,一般土层按钻具自重加压,不超过10kN;基岩中钻进为15kN~25kN;钻机转速:对合金钻头为180r/min,钢粒钻头100r/min。

钻进程序,根据场地、桩距和进度情况,可采用单机跳打法(隔一打一或隔二打一)、双机双打(两台钻机在两个机座上轮流按对角线对打)等。

桩孔钻完,应用空气压缩机洗井,可将30mm左右石块排出,直至井内渣厚度小于100mm。清孔后泥浆密度不大于1.2t/m3。

钢筋笼制作。直径1.2m内的桩钢筋笼制作,按一般灌注桩方法,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5m加设一道直径16mm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计一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为便于吊运,一般分两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0mm,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70mm,钢筋笼外形尺寸比孔小11cm~12cm。

钢筋笼吊放。钢筋笼就位用三角架,起吊机械等吊起,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或搭接焊,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

混凝土浇注方法。通常采用履带式吊车吊混凝土料斗(或翻料斗),通过下料漏斗提升导管在稀泥浆中浇灌。

2 成桩的制作以及质量控制

2.1清孔。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上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黏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黏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2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吊笼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2.3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2次清孔。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1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00-1.20,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2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2.4水下混凝土灌注。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中粗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2.4.1水下灌注砼的性能参数。①砼原料。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②砼初凝时间。一般砼初凝时间仅3~5h,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h,因此应加缓凝剂,使砼初凝时间大于8h。③砼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为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人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S内。④坍落度选择。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砼坍落采用18-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气温高,成孔深,导管直径在250mm之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2.4.2砼灌注操作技术。①首批砼灌注。砼灌注量与泥浆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导管内径及桩孔直径有关,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搅拌时间长,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首批砼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和易性变差,受的阻力变大,常出现导管中堵满砼,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砼。此时应加大设备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然后再稍拉导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则应用卷扬机拉紧漏斗晃动,这样能使砼顺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继续向漏斗加入砼,进行后续灌注。②后续砼灌注。后续砼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砼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门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冉向漏斗中加入砼。③后期砼的灌注。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④砼灌注速度。在控制砼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这对提高砼的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因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除了规范要求以外,应强调以下几点:

3.1对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3.2严把队伍进场关。采用一流的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为优良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严把检测关。确保施工质量就要进行桥梁钻孔灌注桩无破损检测。对承担桩基检测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逐根桩超声波检测,对处理后的缺陷桩做二次检测,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全。

3.4工程全面贯彻执行ISO9002体系标准,按照国际标准施工。

3.5实行质量监督制度。无条件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管理,配合做好工程质量复检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数据和自检资料。

4 总结

总之,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控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国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水平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郑辉.关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8).

[2]于英梅.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

第12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钻孔灌注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桥梁建设工程中桩基础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正是因为所需的机械很很简便而且容易操作,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桥梁工程建设中运用非常广泛,同时施工工艺的体系也基本建立起来而且相对比较成熟。不过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因素很多,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各个影响因素的话就会造成断桩的现象。本文从断桩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如何预防以及避免出现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夹层。

关键词:桥梁 钻孔灌注桩 预防措施 断桩夹层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并且对于施工的地理环境的要求比较低,这些优势让钻孔灌注桩基础有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是通过泥浆护壁,使用打孔机械钻孔,然后将水下混凝土用导管灌入打好的孔中。只是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话灌注桩会发生断裂,灌注桩中的混凝土没有完全覆盖孔中,出现了断桩和夹层的现象,这就造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严重的质量事故。这不仅仅会影响施工的进程,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探讨钻孔灌注桩出现断桩夹层的原因,以及提出预防避免出现这类现象已是施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可能引发断桩夹层产生的原因

1.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引发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因素之一。在施工之前对于原材料的把关不严格,使用劣质,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投入使用是引发桩基础质量问题的原因。所以,加强施工前期的原材料采购监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是整个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

2.由于泥浆护壁疏松影响成孔质量,在成孔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孔壁发生坍塌造成断桩;在清孔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含砂率,如果没有控制好,就会形成沉渣,如果导管内的压力不足以推动这些沉渣,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断层;桥梁施工中时,如果在河床上钻孔,河中的淤泥有可能顺着成孔流入,也有可能造成灌注桩的断层。

3.由于导管的问题引发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如导管口被钢筋笼挂住或灌注过程中抽拔导管,造成导管接头断开,使导管与混凝土面脱离,导致形成断桩。

(2)混凝土灌注开始的时候,将导管伸入混凝土之中,导管的下端处于封闭的状态,而导管的上段压力比较大,而导管中的空气没有办法排出。在混凝土下来的过程中,孔内就会形成较大的气压了水压,导致导管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灌注桩发生断桩。

(3)如果在灌注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将导管拔出,且导管埋入过深,再将导管拔出的时候用力过大或者将导管拔断,也会发生灌注桩断桩的情况。

(4)如果导管内发生堵塞,就应该将导管提升到最浅处,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导管快速提出或者快速插入的话,导管内部的混凝土就会急剧下落同时与表面的泥土、浮浆发生作用的话也会造成断桩和夹层。

4.由于混凝土的原因造成的断桩夹层现象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混凝土中出现水泥块和大块的杂物引起的导管的堵塞,造成钻孔灌注桩引起断桩夹层的情况。

(2)混凝土的灌注连续性的问题,导致两次或者多次灌注,使得混凝土连接不上也有可能引发断桩夹层。

(3)如果施工场地温度过高,再加上混凝土中的缓凝减水剂剂量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导管内的混凝土的流动性,导致混凝土的灌注后继无力引发的断桩。

(4)如果没有彻底的清理混凝土关注过程中的坍孔,泥浆含量就会过高从而引发的断桩。

二、断桩夹层的预防措施

1.严格检验施工的原材料

(1)进料的时候,进货员应当对于骨料严格的进行检查,在采购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质量好的骨料并定点进行购买。在选材料的时候对于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尺寸应当有所限制,一定要选取适合的,质量保证的骨料。

(2)对减水剂的质量做严格的检查。在采购的过程中,对与减水剂应该做好抽查工作,并且测试黁凝土的凝结时间,并且对于凝结时间作出统计和记录,保证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3)水泥的严格检验采购水泥时,应选择大型旋窑生产的高质量水泥,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应规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来作为原料。同时,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应早于2.5h。

2.成孔质量控制措施。在使用护简时,应用黏土将护筒与土层相接处夯实,并用黏土将护筒外部与原土之间的空隙填满并夯实,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为了确保护筒内外水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护筒内水位应比筒外高出1.5m左右,而且应将护筒埋深控制在3m以上。采用泥浆护壁时,护壁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开展清孔工作时,对所用泥浆比重、含沙率和沉渣厚度等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满足规范要求。

3.导管控制措施。将各节导管接头用到的胶垫预先与法兰的对接位置进行试拼,导管安插时要按照试拼情况对应型号拦装,每个法兰盘接头都要垫入5mm~7mm厚的橡胶垫圈。在进行安装时,应对正放平并将螺栓拧紧以防漏水、漏气现象的发生;当导管堵塞时,不应猛拔或猛插导管,防止混凝土的快速下落,与表面泥土或浮浆相互作用,导致形成断桩。

4.灌注桩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在实际工程施工之前,通过多次试验建立起完善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库,作为施工时混凝土的配合依据,确保实际生产与试验之间没有太大的偏差。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材料含水量的检测工作,同时依据砂石的含水量的不同来确定减水剂的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符合规范要求。

虽然桥梁钻孔灌注桩出现断桩夹层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只要对其认真分析,通过加强对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等不同阶段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以有效预防降低断桩事故的发生。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加强监督检测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避免断桩夹层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雪峰.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检测及缺陷的处理[J].民营科技.2010(02)

[2]刘伟群.关于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J].民营科技.2008(07)

[3]房忠权.试述桥梁缺陷桩的成因与检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