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科研方向

计算机科研方向

时间:2023-06-08 10:5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科研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科研方向

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柔性;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04-04

0 引言

当前,计算机相关学科和专业发展呈现两个趋势[1]:一是向计算机领域更尖、更深和更专的方向发展,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网络;二是向计算机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如教育技术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学者将这些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似特征和共性规律的专业称为计算机密切型专业。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诞生推动了计算机向高、精、尖和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许多高校而言,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大都是在原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上创立、分离、发展而来的,缺乏专业特色和战略层面的定位,缺乏高层次带头人,难以形成特色和优势[2],资源获取的能力和强度也比较有限,通常处于边缘的被动地位[3,4]。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合作,带动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国内,燕山大学率先将“柔性教育思想”和“学、研、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构建了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柔性培养模式,依托计算机学科群的优势,推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柔性培养模式的涵义及意义

柔性培养模式有三层涵义:第一,教学管理具有柔性,使教学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有助于计算机密切型专业人才培养;第二,培养过程具有柔性,能以较低的代价对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培养的学生具有柔性,具备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意识和人格,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柔性培养模式把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放在计算机学科群下研究,既关注专业间的共性问题,又涉及具体专业问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完善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培养方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培养的学生“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能适应行业和社会对 “高、精、尖” 人才的需求。

2)有利于打破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使计算机密切型专业逐步拥有自己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拓展专业在教学、科研和交流合作方面的发展空间。

3)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其成长;吸纳和稳定学术带头人,灵活充实新生师资力量,从而使师资结构更加合理。

4)有利于优化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为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教学辅助平台,促进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5)有利于优化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造了可扩展、可演化和可拔插的柔性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2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柔性培养模式的实践

以燕山大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和教育技术学4个计算机密切型专业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5个方面进行柔性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1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

目前,自觉融入区域,构建大学、产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促进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新理念[5]。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发展应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为龙头,带动其他密切型专业的发展。

1)以需求为导向。燕山大学立足于服务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形成了条件比较先进、创新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科发展平台,为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将河北省的资源和区域优势融入到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全力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起与相关专业领域知名企业的合作平台,为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

2)以特色求发展。在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发展过程中,燕山大学充分发挥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河北省重点学科的优势,形成了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网络技术等十几个固定的研究方向,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计算机密切型专业课程开设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面向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突出地域和行业特点的培养方向,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课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素材,丰富案例库和教材内容。燕山大学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建设荣获2013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以质量谋提升。围绕质量主题,根据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确立了“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走高质量、有重点地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探索,燕山大学形成了“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兼顾行业需求” 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荣获2009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2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师资培养、遴选和管理

采用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临聘教师为补”的“三三制”原则,构建优势互补、流动有序的柔性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师结构,为计算机密切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人力保障。

通过实施柔性的师资培养、遴选和管理机制,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校内专职师资队伍。重点引进名校名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注重引进人才的年轻化、知识化,建立一支有创新能力、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团队。对关系专业发展长远规划的关键岗位,大胆启用具有真才实学、具有开拓精神的博士、硕士担任学术带头人、专业建设带头人、助手、课程负责人等。选拔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学习。以计算机学科为依托,多学科联合申报密切型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将相关专业教师融入到计算机学科的学术队伍中,改善相关专业教师的生存环境。改革师资评价方式,突出实践特点。教授、副教授在岗位聘用期内要承担一定的实验、实习、指导科研立项、毕业论文的工作,从而保障了课程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研究环节的紧密跟踪与指导。成立青年实验室,把培养和引进的青年人才集中起来,汇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壮大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团队的科研实力,迅速提高科研档次、找准科研方向,力争短时间内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以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实现专业团队科研跨越式发展。

充分利用秦皇岛丰富的社会资源,聘请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实际用人部门的高层次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沟通与交流,聘请外校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阔学生视野。

2.3 柔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

将“柔性教育思想”引入教学,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计算机学科的资源和环境为依托,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实验式、讨论式、协同式和行动研究式等多种授课形式,运用多教师交叉授课、自由选择、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法,采用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在课程结构上强化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为每个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生存、发展和创造的能力打下基础;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则要求多样化和综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网络化、立体化教学辅助系统和自主学习环境,将60%的训练内容设计成“自我导向式”探索课题,而将其中40%难度较大的部分设计成“团队攻关式”探索课题,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构建学习环境、“有效”调用外部学习环境。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定制培养毕业生。燕山大学以“育素质、教方法、练技能、学知识”为核心理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与东软集团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利用东软集团强大的知识积累以及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完善计算机密切型行业工程师岗位技能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的阶段, 拥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建立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根据职业需求来培养 “拿来就用”的计算机密切型专业人才。

2.4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课程设置以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体架构,以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拓扑关系为基础,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方面突出专业设置的标准化和特色化,构造“强内核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柔外壳专业方向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架构(见图1)。而且每门课程也包括必讲的核心内容和可调整的外壳内容,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思想。

强内核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由拥有相对稳定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专业课程构成,体现了厚基础的课程内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备坚实的数理知识、深厚的现代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知识以及全面的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基础知识。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课程,已逐步成为每位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柔外壳专业课程平台由可扩展、可演化和可拔插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构成,形成了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和教育技术学等五个专业方向的柔外壳专业课程平台。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模块用于构建服务机械和重型装备行业人才的知识架构;软件工程课程模块对接“河北、北京、天津、沈阳”软件开发园及企业的需求,用于构建软件开发人才的知识架构;信息安全课程模块用于构建服务地方社会信息化,从事企事业单位及政府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人才的知识架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模块构建服务地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技术开发人才的知识架构;教育技术学课程模块构建适应信息时代地方各级各类院校、企业、部队、教育电视台、出版社和电教馆等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的知识架构。在保持内核专业课程稳定的基础上,外壳专业课程每年允许有30%进行替换和更新,将每个专业方向模块中50%的课程作为计算机密切型专业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5 计算机密切型专业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设计

多年来,燕山大学通过实施“学研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以科研强化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和实验专题。以软件产业作为综合实践基地,强化综合实践环节建设。

1)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计算机控制原理”课程中引进了有多年研究基础的并联机器人控制研究成果,将并联机器人控制模型、算法、技术、装置等内容贯穿教学全程,出版了辅助教材《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控制》。结合“油井下信号USB采集处理系统”科研项目,将USB接口技术内容引入到“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外设”课程中,编写了《USB2.0原理与工程开发》教材,在国内发行两版,共计11000册,并在台湾出版发行。

2)将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和教学案例,改变了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做法。以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发“人工智能”课程的机器人足球实验平台,编写了《机器人足球系统》教学资料,为“并行/分布计算机系统”学位课构筑了基于Linux的并行分形实验平台,编著了《分形图形分布式并行生成技术》教材。在“软件工程”教学中,将获得“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奖”、采用柔性软件技术开发的“万通通用财务系列软件”作为教学案例,出版了《柔性软件开发技术》、《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等参考教材;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外设”课程中结合国家“863”项目,将“机器视觉接口系统”确定为课程设计题目。

3)将软件产业作为综合实践基地,为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内容和案例。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软件中心(以下简称软件中心)是由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领办的高科技企业,是河北省软件技术发展和软件产品研发基地。在多年专业教学实践中,以软件中心作为综合实践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那里进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定期邀请软件中心技术专家开设讲座,根据软件中心的生产实践评价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产业支撑实践、人才回馈产业的良性运行机制。

2.6 柔性考核体系构建

建立柔性考评模型,提出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过程的评价与管理,开展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根据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特点,提供自我测评、定性测评、长期测评、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构建了“强内核,柔外壳”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建立了柔性的师资培养、遴选和管理机制,多渠道提高教师学历和业务水平,优化教师结构,构建优势互补、流动有序的教师队伍,以解决专业师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工作量不足等问题。能够提高计算机密切型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对于促进计算机密切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未.关于提高计算机本科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4-6.

[2]陈英.计算机学科本科教学规划的重构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4,(8):54-58.

[3]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2-16.

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地球;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0、引言

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关注才只有十几年时间,而引起重视并获得快速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却已经开始在军事、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问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随着教育部批准各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以来,国内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基础的高校陆续响应,积极投入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各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是培养具有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当前国内物联网技术以应用为先导的特点,大部分高校在注重物联网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为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为信息产业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显然,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面对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面向广大应用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和科研人才,成为现阶段物联网教育领域的一项研究课题。

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可以概括为c3sd,即建立在传感网络fsensor network)之上的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computation)、控制(control)、数据海(data ocean)集成的架构。物联网由通讯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和数据海5大技术系统支撑。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必须是以物联网体系结构为核心进行设计和技术开发。相应地,我们在学生培养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物联网专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物联网5大技术的不同层次的开发和集成应用,具有较强的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

2、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以物联网专业的需求为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和已有物联网领域知识进行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已有的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形成将理论学习与运用创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注重物联网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也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学习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侧重点在于全方位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物联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局限于单一行业的知识运用需求。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将计算机知识如数据结构和算法、编程语言设计、数据库等运用到物联网实际应用领域中,通过数据处理、算法分析、系统开发等实际应用验证计算机和物联网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算法和理论进一步理解物联网技术原理,尤其是通过相关实训应用程序开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e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等)进行物联网理论和方法相关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达到创新性学习。

2.2 以工程应用需求作为创新性培养方向

基于工程应用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建立在市场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有较高的物联网发展洞察力、解决特殊问题的创新能力等要求基础上。学生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对当前物联网工程应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切入物联网的兴趣点,将物联网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智能交通、智能仓储,进入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以及利用问题促进理论创新的良性循环。

将计算机、物联网理论和工程应用相结合,为物联网理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目前,计算机学院已建设智能交通、智能仓储等实训综合平台,基于工程应用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训和实践能力锻炼,采用项目案例库的方式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设计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2.3 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创新

在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允许学生自主选题并自主研究,将自身兴趣、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机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和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选择自主研究领域。同时,为学生提供开发资源如开发平台、数据库系统、rfid+gps物流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gps定位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等搭建物流管理实验平台)等,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会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针对不同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方向开展具体的研究并不断创新。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思考物联网技术问题,鼓励学生从计算系统以外的角度进行系统创新,将计算机和物联网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程运用需求相结合,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方式

第3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42-03

我校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参照国际通用的工程与技术评估条列(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列出的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11项能力要求,把国际国内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卡耐基・梅隆、伯克利以及清华大学等)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融合到实验教学体系之中,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2]

1) 实验课依附理论课

这种实验课的实验大多为基础型和简单应用型实验,为了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而设置,内容相对单一且更新慢,学生仅仅为学分而学习,缺乏积极主动参与。

2) 实验专业课程设置时间滞后

课程设置一般采用“阶梯式”结构,即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致使学生学习专业课时间滞后。例如要学好计算机软件,一种典型的课程设置观点认为必须按微积分物理学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硬件的顺序设置课程。这样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软件课程只能安排在三年级以后学习,使高年级阶段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实施工程项目式的创新教学活动。

3) 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训练

学生一般到最后一学期才有论文导师,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少,难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实施科研与工程实践训练,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

4) 层次性与体系性不足

实验课程的设置缺乏层次性和体系性。实验内容完全一致、难度上没有层次的实验课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没有激励,潜能得不到挖掘,对较慢或散漫的学生没有鞭策,他们的动手能力难得到提高。另外,实验课程的设置缺乏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缺乏系统训练。

2实验教学体系建设[3][4][5][6]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实验课程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层次、结构化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代替传统的平面化、教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与理论结合、软硬件并重、课内外齐抓、涵盖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实验内容。规划设计了一个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和大型机五个方向并满足基础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实验需求的实验体系,实现了学生四年本科实验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在实验内容中,融入了计算机学科前沿技术以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最新成果,注重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实验体系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和专业技能实验三个层次。

(1) 基础教育实验平台

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以本学科应掌握的物理和数学的公共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验证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实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教育实验主要包括物理实验、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

(2) 学科基础实验平台

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由本学科各个专业方向共性的、具有明显学科特点的专业实验内容构成,基本反映了本学科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基础性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需求。学科基础实验主要包括电子基础实验(涵盖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路基础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等)、离散数学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编译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软件工程实验等。

(3) 专业技能实验平台

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特征,满足本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验需要,同时重点培养本学科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包括五个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和大型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平台: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实验、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实验和单片机及应用等实验。

软件工程实验平台:主要包括UML统一建模实验、软件测试技术实验、软件过程模型实验、软件体系架构实验和现代软件技术综合设计等实验。

信息安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实验、网络与系统攻击实验、网络与系统防御实验、网络安全协议实验和PKI技术等实验。

数字媒体实验平台: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实验、计算机动画实验、三维渲染技术实验、多媒体技术实验和数字媒体综合设计等实验。

大型机实验平台:主要包括大型机操作系统概论实验、大型机体系结构实验、COBOL程序设计实验、交易中间件技术实验和大型机系统综合设计等实验。

实验教学分级分层、循序渐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设计与创新,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选修学分和创新学分。其中,基础型实验主要为应知应会等原理性实验;应用型实验主要介绍现代主流操作系统和流行的应用软件,训练学生在主流软件平台下的动手能力。同时,配合IBM公司大型主机操作系统认证培训和考试,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认证培训,并取得专业认证证书;综合型实验要求学生结合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甚至综合多门相关课程,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任务,综合型实验是难度较大的实践环节,通过案例复现和模块替换实验等,掌握技术实现和模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设计型实验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或者完成科研项目的某个模块,这类实验由指导教师给定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由学生独立完成;创新型则完全为开放式教学方式,由学生独立或者与指导教师共同拟定设计题目和设计目标,并独立完成。创新型实验还包括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国际国内各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大赛。

3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内容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软硬件并重,注重综合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在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更新,主要调整的重点如下。

(1) 将开设的所有实验分为三大类:课程实验、专项实验、创新实验。除创新实验外,每一类实验又设计了从基础型到综合型再到创新型的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将课程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教学中需要实验验证和应用实践的知识点,对辅助和强化课程教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效果。所有包含实验学时的理论课程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如计算机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等。专项实验以学科建设和专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将实际的工程项目、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中的关键技术抽取出来作为实验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科研、工程和应用实践能力的目的。如网络工程系列实验、网络安全综合实验、安全实验室专项建设等。创新实验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实验主要包括大型课程设计、各级各类竞赛项目以及由学生自拟的科研项目组成。

(2) 在确保基础型、应用型实验教学质量的同

时,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比例。除创新型实验外,每个实验项目都要求有详细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大部分实验项目还要求提供标准实验报告、成果考核与验收形式等。创新实验则完全实行开放式管理(实验项目开放、设备和环境开放,时间开放等), 既可以由学生自发组队,自主完成,也可以为学生指定指导老师,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拟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创新实验的完成质量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者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两种形式得以保障。

(3) 压缩陈旧的、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新实验和一些融研究、创新、实践于一体的实验项目。大部分实验课程都设有必修实验项目和选修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

我校计算机实验目前共开设本科实验课程共60余门(含创新实验类),实验项目共计290余项。按照“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各层次实验项目统计如表1所示,各种类型实验项目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其中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占所有实验项目的81%。

4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创新人才体系的标准,构筑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 孙莉,朱国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12).

[2] 蒋定福. 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1).

[3] 傅彦. 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4] 傅彦. 21世纪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电子学会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傅彦. 计算机学科发展与课程体系[J]. 计算机科学,2003,(10).

[6] 刘乃琦,吴跃. 做教育的基石信息化的翅膀―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J]. 电子高教研究,1996.

[7] 张玉平,秦惠洁,黄振宝.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铸造设备研究,2004,(4).

作者简介

侯孟书,博士,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存储、P2P计算等。

傅彦,教授/博导,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

联系方式:侯孟书,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10054

phone:13981900119

第4篇

关键词:图像处理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9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学术思维的训练具有关键性意义。作为一个经典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处理已经有较为悠久的研究历史[1,2],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生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有众多关键性重要内容可以教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石。

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乃至领域,数字图像处理已经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等学科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该门课程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科研铺设道路。同时,数字图像处理方向相关的人脸识别[3]、图像拼接[4, 5]、轮廓提取[6]等课题,已成为计算机学科中最为热门的科研课题之一,充分反映了该研究方向的关键性地位。

在本科阶段相应课程的基础上,除讲授相关基础知识之外,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积淀,以指导科研作为该门学科的灵魂。本文对如何在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增加对科研内容的强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并将相关具体实施措施总结如下。

1 对顶级期刊和会议进行介绍

在研究生的各项科研综合能力中,具备一定科学文献阅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进行文献阅读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学会辨别文献的质量。在各种文献肆意泛滥的今天,缺乏这项能力,学生将很容易陷入垃圾文献的陷阱,从而影响其对科学研究的理解,甚至彻底歪曲学生的科研精神。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必须对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等相关的顶级科研期刊和会议进行适当介绍和说明,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科研巅峰在何处。

2 介绍经典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学科中,拥有众多以Adaboost[7]为代表的经典算法,它们是构成整个学科的关键性支柱,也是学科发展中每个阶段的里程碑。仅仅注重表面基础知识,而忽略经典算法的讲解,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3 强调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数字图像处理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概率统计等学科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解决某一个具体任务时,已经不再是单一学科知识可以应对的,而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发挥。因此,为切合实际应用,在讲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时,必须同时对相关学科进行介绍。使得学生明白在何时、可以从何种学科,获得相应帮助。

4 相关专业工具的介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上层次内容,必须依托在相关专业工具基础上才能开展研究。如若缺乏对相关工具的了解,往往会事倍功半。以读取图像为例,依托相关工具可能只需要编写一行代码,而如果自行编写代码,可能需要数百行之多。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对Matlab、Opencv等专业工具进行专门介绍。从而节省学生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在摸索基础工具方面所花费的时间。

5 突出最新技术进展

发展迅速是信息学科的突出特点,作为研究热点的数字图像处理学科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为相关科学研究服务,必须时时关注最新的科研热点,使学生随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向,为他们在将来进行科研方向选择时,提供更多的指引和选择。

参考文献:

[1]Gonzalez R.C., Richard E. W.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M]. Prentice Hall, 2007.

[2]Szeliski R. 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M]. Springer, 2010.

[3]Li S.Z., Jain A.K. Handbook of Face Recognition [M]. Springer, 2011.

[4]李月龙,封举富.基于最小扭曲变换的正面人脸图像合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23(6):1085-1090.

[5]Li Y., Feng J. Frontal face synthesizing according to multiple non-frontal inpu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ce recognition [J]. Neurocomputing, 2012,(91):77-85.

[6]Li Y., Feng J. Sparse representation shape model.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C]. 2010:2733-2736.

第5篇

【关键词】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由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系组成,其中艺术设计系包含了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动画设计三个方向,而计算机教学贯穿了艺术设计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到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建立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能更好的开展有美术学院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从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1)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师资较为欠缺。同一门课程往往由不同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还包括不少兼职教师和在职研究生。并且部分艺术专业教师对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并不熟练擅长,也对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也不利于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在教学管理上较松散混乱,任课教师间缺乏交流,同一门课程往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各不相同,并且最终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上也都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导致目前学院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存在较大的意见。

(3)从2010-2011学年开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增加了Photoshop的教学要求,同时该课程也是美院学生需要深入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这必将导致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因此在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上需要展开思考教研,注重教学的相互结合,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贯性。

(4)学院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科研领域很是空白,目前相关任课教师不愿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因此没有很好的开展科研教改工作,这对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很是不利。

二、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构建和实施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是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验机构,主要承担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和上机实验任务。结合美术学院的各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使计算机教学更好的与艺术设计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实验中心的硬件组成:目前学院有12间计算机机房,学生实验用微机共计约600台。(其中包含苹果机房1间,60台苹果电脑)已能基本保证学院师生的教学实验要求,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部分电脑硬件逐步升级,以更好的满足计算机教学实验需要。

教学实验中心的师资组成:计划由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师、计算机课程实验员和熟悉计算机软件教学的艺术教师共同构成,各系部可在课程开课前推荐擅长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教师,实验中心将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协调组织教师展开教学工作。

三、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

(1)逐步改变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师资欠缺的现状,以计算机教师和艺术教师共同组织建立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展开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软件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外掌握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如色彩、构成、辅助设计、影象处理等。注重扩展自身知识领域,不断学习和提高,展开跨专业知识交流。

(2)提高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每门课程开课前就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教师对每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更清晰的理解。在教学中注重把控每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召开教研会加强教师间沟通交流。在课程结束前制定统一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课程学习并有更加统一量化的成绩来体现学习水平。

(3)针对计算机应用方向展开科研教改工作。准确地把握住美术学院中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向。结合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探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艺术设计三者之间的更好融合,通过论文、专著、教材编写等形式展开科研,并争取教改科研立项工作。促进学院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4)注重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连贯性,结合计算机基础中增加了Photoshop等软件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保持教学的整体连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的开展跨专业的计算机选修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5)逐步健全完善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软硬件条件,更好的维护管理学院硬件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精心设置实验项目,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好更稳定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环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促进理论和实验的更好结合,这是现阶段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会以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课程的教研教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探索,从而大幅提高学院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高速计算机;超微技术

一、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贡献

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与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极大地提升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提供帮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运用,有效地提升了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与进步。计算机不断朝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具有更新快、小体积等特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起初计算机技术是基于1904年的电子管技术,经过42年的科研而成,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巨大。在这之后,半导体技术发明以后,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半导体计算机又随之诞生,这时计算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其系统性和综合性也更加全面。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双面性,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众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隐性安全问题。譬如,轰动一时的“千年虫”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众多行业都遭受了“千年虫”的严重影响,这一事件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让计算机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发展,减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热门的研究课题。

3、科学规划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检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初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发展至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经济、生产、管理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参与这一工作的主要是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的发展

从当前国际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运行极速化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科学家将空气绝缘性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这种技术在计算机中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大突破。例如,美国纽约保利公司的科研人员,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并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当中,科研人员在电路中运用“胶滞体包裹的导线”技术将需要的芯片进行连接。由于这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的包裹五---“胶滞体”当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一种具有很强绝缘性的气体。传统的芯片是通过“硅二氧化物导线”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的。但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导线、芯片等对信号的吸收作用而减弱,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而利用这种新型的导线技术就科研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幅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从而实现了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目的。

2、生物计算机伴随着超微技术的发展而诞生

上世纪末,基于超微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研发人员将超微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物计算机很其他计算机显著的区别,这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芯片当中,使之构成一种生物分子形式的计算机“蛋白质分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生物计算机,在当时引起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公布了一种全新的逻辑运算方式,这种逻辑运算方式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模仿技术为技术基础,并以电子计算机模仿技术为基础,针对“虚拟”的城市路径设计问题进行了最佳方案的设计。从当前生物计算机的应用于发展状况来分析,生物计算机研发人员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分子元件的研发,借助生物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实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工作。现今的超微技术已经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些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超微机器人已经面世。

3、以光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所谓的光学计算机就是利用光为传输介质,实现信号传播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的优点十分显著:首先,光的传输速度是其他介质无法超越的,因此,利用光作为计算机的信号传输媒介其传输的速度是惊人的;其次,光具有偏振和频率特性,基于光的这些特性,计算机的信息传输能力得到了更好地优化;再次,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借组其他的介质就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是以一种独立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其他依靠体,同时不会出现相互交会的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光脑技术”科研风。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光脑技术”的科研力度,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取得了不同领域上的成功。其中。以德、意、法、日为首的六十多各国家共同组建的科研队伍,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该队伍研发出的新型计算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步显著:(1)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更快。光学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普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升了将近千倍以上。(2)计算机的准确性更高。在快速运行的状态下,光学计算机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地提升。(3)散热性能更优良。普通计算机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在计算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会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无法运行。而光学计算机突破了散热这一难题,即使在高速的状态下运行,也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4、纳米计算机伴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而诞生

伴随着纳米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纳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带来了纳米计算机。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主要集中在芯片上。纳米芯片技术,使得计算机芯片的体积大幅减小的同时,计算机芯片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美国作为纳米计算机技术研发的领军者,在纳米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美国正在突破的一种纳米管连接技术,该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就可以将芯片的作用大幅提升,从而可以实现,将计算机的内存芯片直接作为计算机的晶体管使用,从而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化地优化。

三、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朝向一个更具全面性、系统性、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进军。在当前的状态下,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坚信,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努力之下,计算机发展的预期目标指日可待,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将会在未来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潘增欣.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才智,2013,2.

第7篇

部分专业介绍前景概要如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科领域就业之王中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电厂、电站、电业局、电厂、电力科研院所、电力规划设计院、自动化高新技术公司、各地电力公司、非电力企业动力部门工作。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主要专业方向深造。

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科高就业率的常青树。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识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知识结构先进,适应面宽广,发展潜力大,是一个发展迅速、需求巨大的热门专业。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时代的高薪就业骄子。

该专业适应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重新走向了就业率上升道路,据2016年2月信息时报讯,从广东省的中山大学专业就业上看,计算机类及软件类摘得头筹,本科毕业生转正月收入达到7769元。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均远超毕业生的平均收入。

专业介绍: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第8篇

【摘 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伴随着电子产品在全球的推广以及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问世,更多的应用在了生活中,计算机在当今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处看见计算机无处不在,商业,农业,航空航天、军事、气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

【关键词】计算机;餐厅;农业;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的步入到每个角落,电子产品的的诞生影响了旧时代的各个领域,自从194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受到挑战,开始从基本原理上寻找计算机发展的突破口,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应运而生。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以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人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从第一台计算机产生至今,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类型不断分化,这就决定计算机的发展也朝不同的方向延伸。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变形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变形化: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体积庞大随着时代的更替变成微信,从数据处理慢变成超快和超快的运算;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从第―块微处理器芯片问世以来,发展速度与日俱增。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减一半,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与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所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微型化的进程和普及率越来越快。网络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各个领域,实现了“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实现了相互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互相共享资源、协同工作等。引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对手工的影响

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可以看到,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随着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朝着计算机农业化;计算机工业化,计算机生活化。计算机工业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进入现代化。工业在每个国家经济中占了很大比例,但随着工业的现代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中也逐渐用运到计算机,从而节省人力资源,将计算机嵌套到工业操作,将会产业自动化从而节省很多手工。例如现在的好多大工厂进行大车间生产,好多生产流线全部是计算机控制,这样大大节省了生产慢与快的问题,在质量的保障一下,也保证了数量的问题,给生产带了许多节省资本。这就是计算机工业化,减少人资源,从而是手工业的一个解放。计算机农业化: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关系着几十亿人的温饱问题,科技的发展关系着农业发展。科技离不开计算机,让农业实现自动化,全面实现农业计算机化,坐在家里操作电脑让机器去干活,也节省了好多人力资源,这样也减少了人工,全面实现自动化,机器化,农业也给人们节省了许多手工,计算机将农业化。计算机生活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商业,教育、医学、娱乐、政府机关、科研、等领域中。甚至在很多时候,电脑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信件。加之电脑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也让相对机械的电视过于单调。总之,现代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为电脑的普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网络电视、影视,网络通信、聊天,网络购物等等,电脑正在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制造业领域,从面包到航天器的各种类型的产品都可以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设计的图形可以是三维图形,可在屏幕上自由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设计,清晰地展现所有独立的部件。计算机还可用于生产设备,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完全自动化。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远程教育。当今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能够在不同的节点之间建立起一种快速的双向通信,使得学生可以在家里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回复学生为题。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建立里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授课。计算机在科研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ENIAC就是为了科学研究而言研制的。现在许多实验室都用计算机监视与收集或模拟实验中的数据,随后用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进行相应处理。在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中,计算机都是不可少的工具。

从以上可以看出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慢慢地取代了好多手工业好多,从而影响了手工,也慢慢地取代了许多手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数值应用,这一阶段使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数字机和模拟机),硬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系统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软件尚未形成系统,应用程序编制耗费大量人力。主要应用于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生产和使用。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开始向非数值应用方面发展。这一阶段使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除继续用于科学计算外,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60年代后期出现小型机后,硬件逐步形成系列,接口设备和设备品种增多,组块式的软件设计使软件的编制趋于工程化,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70年代,计算机应用普及到社会经济更多的领域。

三、结语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它促进了计算机的推广应用。随着微处理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社会公用事业等。家用电器采用微处理机后使计算机应用深入到家庭生活和娱乐之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计算机网络得到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兴起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第9篇

关键词:教师科研;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競争环境下,创新、开发型的IT公司、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既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也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单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与成果,在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

为使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能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我们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培养人才现状以及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1.1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现状

多年来,从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应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以及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了初步的编程、网页制作、数据库建立等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但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创新能力缺乏:(1)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专业技能有待提高;(2)程序设计能力不强,实现算法的能力偏低;(3)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综合能力较低,与社会需求差距大;(4)综合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1.2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型人才包括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应用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以操作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除具备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技术创新、技术二次开发、综合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因此,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系统综合开发能力、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等四种能力。

2 教师科研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几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横向项目1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多项,各类教学成果20多项,300多篇,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科研与教学团队,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并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1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科研是高校教学活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根本保证。以科研促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科研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教师科研成果的介绍和讲解,感悟到学海无涯,创新无限。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才能不断创新、进步。为此,我们发挥教授、博士的科研优势。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解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入研究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深度。通过成果的应用,拓展教学的广度。例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没有给出图像算法设计的内容,平时学生对图像处理接触也较少。教师结合讲解哈夫曼编码的数据压缩功能,介绍各种数据压缩算法和系统,并将“分形压缩算法”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到,除了欧氏几何学之外,还有一门分形几何学。分形几何学有很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学科中可以应用来解决图像压缩问题,且压缩率比较高。但是,目前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的欲望。

2.2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

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实行“教、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把科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中。

教师结合相应的专业课程,从教师的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中选择适合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项目,按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将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实验中。把教师课题中模块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设计与分析、代码实现等分解成实验项目,总结出实验目的、系统功能、指标要求、实验设备、算法步骤或流程、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与分析、实验结果、代码清单等实验流程和要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等创新实验项目;并将教师与实验有关的教改成果,例如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与手段等应用到相关课程的实验。创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设计训练、综合训练的“四步训练,五种能力”实验教学模式:应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采用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增强科研意识,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和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的效果。

2.3创建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我院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创建了“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两个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宗旨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师研究团队进行创新与开发,同时吸收专业能力较强的硕士生、本科生协助研究与开发。达到创新与开发,并培养出一批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的目的。

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由年轻的教授、博士承担。负责制订创新工作方案,包括创新任务、创新目标、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前期培训、时间安排、创新成果验收、评价总结等,并组织实施。创新工作室的本科学生可以由专业教师推荐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是有兴趣自愿报名参加。还可以是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等学生社团推荐的。具体办法:接受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报名-对报名学生进行考核-指派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培训-指导教师给学生分配研究或开发任务-学生研究或开发-提交研究或开发成果-成果验收与评价。

几年来,创新工作室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驱动,主要研究与开发项目包括:基于GEP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多核机群的Petri网并行算法研究、演化算法在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智能物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学生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中,负责了算法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运行与验证;系统网站的架构与模块设计、功能的详细设计与编程实现、系统与网站的运行与测试、撰写文档等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学生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申报了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每年都有5~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使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项目主持人,达到了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因此,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使得一批学生比较完整地参与了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亲自参与和主持了创新研究与开发设计,学会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了解了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独立工作与合作能力、专业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也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深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动力。

2.4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我院教师承担了多个横向开发项目,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或网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建立了一个“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供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综合项目开发训练。该基地的案例由科研项目主持人去除知识产权、简化处理和增加二次开发接口后,将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文档、代码等提交给实训基地。实训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每一个科研项目案例的开发全过程及各个阶段制作成动画演示系统,供教师在实训前给学生进行培训,学生也可以自己一边演示一边实训。案例系统或网站还提供二次开发的接口,供参加实训的专业学生进行二次开发、运行与测试。

“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通过案例的开发过程演示,采用开放式、解剖式的直观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软件系统开发过程的市场调查分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代码设计等各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使用的开发工具、数据库等专业技术和专业工具,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的理解及综合运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对软件系统开发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实用案例系统或网站,学生学习各功能菜单的代码,掌握要实现某一功能模块的关键算法及代码实现。通过建立具体的数据库,让学生学会如何建立数据表、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构建实用的数据库。通过功能模块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调用,使用学生掌握系统中前台与后台数据的连接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在原系统或网站基础上,自己动手添加功能模块并编写代码实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二次开发进行功能模块训练,通过项目驱动开展系统开发实训。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与团队合作精神。

2.5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

学科競赛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競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競赛,培养一批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的学生骨干。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师科研促进学生的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1)以教师科研项目依托,通过创新工作室组织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依靠项目组的集体智慧,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开展针对性的训练;(2)以“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作为训练基地,结合参赛科目、内容,选择相应的科研项目成果案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3)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项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凝练和提升。推动学生个人或小组参赛。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学科競赛,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逐步形成了以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的实践模式:以教师科研项目组建参赛小组-创新工作室分小组集中训练-校级选拔赛-选拔出参加全国或省级比赛选手-创新工作室重点训练-指导教师带队参加比赛-召开总结会-奖励获奖选手。通过依托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以创新促进競赛,以競赛提升创新,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与成效

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计算机教师科研和教学团队的科研教研优势,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通过创新工作室、“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学科競赛等形式、以任务驱动式、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推动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共获得了10多项区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的立项资助:在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比赛中,共获得10多个国家级奖项、20多个省级奖项。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教师科研,促进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用技术;油田生产;虚拟环境;仿真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简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了不断的突破与发展,基于计算机实用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为油田的生产与建设提供了又一项技术支持和保障。虚拟现实技术又被称为灵境技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其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交互性及沉浸感。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传感器技术等,来模拟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使人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里,通过语言、肢体语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来创造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显示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结合生成了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需要通过特殊的交互设备就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生成虚拟境界的图形工作站。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教育培训。文化娱乐、能源生产等方面。根据目前虚拟现实的倾向特征,可将虚拟现实系统划分桌面级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投入的虚拟现实和网络分布式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有:多感知性、浸没感、构想性。构成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有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触觉反馈技术、交互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而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不仅包括虚拟环境,也包括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虚拟环境处理器、以头盔显示器为核心的视觉系统、以语音识别、声音合成与声音定位为核心的听觉系统、以方位跟踪器、数据手套和数据衣为主体的身体方位姿态跟踪设备和以味觉、嗅觉、触觉与力觉反馈系统等设备技术组成。

2 简析计算机实用技术的油田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和仿真系统的内涵比较广,其应用的范围还有待扩大。而计算机实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商业、科技开发、军事、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接下来就以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油田生产仿真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做以简要的分析,旨在了解计算机虚拟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油田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原理,了解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与价值,掌握相关的科技服务于生产与建设,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解决生产中能源供需矛盾,提高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相关的素质与技能,保证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油田生产中,对安全操作等培训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设计并开发基于桌面系统的油田安全操作的仿真系统,有助于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逼真的虚拟环境,利用各种高档工作站、高性能图形加速卡和交互设备,通过声音、力与触觉等方式,并且有效地屏蔽周围现实环境,使参与者完全投入到虚拟世界中,用以提高作业人员的相关职业技能和实际的操作水平,积累相关的现场实践经验。

同时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上的仿真技术,在油田注水生产中也有较大的作用与价值,随着油田生产进入中、高含水期,注水量逐渐的增加,注水的能耗尤其是电能的消耗越来越严重,使得油田注水系统的运行及其复杂,井下压裂测试、钻关井、洗井问题及其注水装置设备的维护、管网的改造等问题仅依靠作业人员的传统经验是无法有效解决的,但若在油田注水生产过程使用仿真系统ISPPS的设计,以系统基本水力元件数学模型为基础,应用节点方程模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现有的注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情况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利用仿真设计对现实系统的某层次的抽象属性进行系统设计与模仿,利用相关系统设计的模型进行试验与分析,得到可靠、准确的信息。油田生产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设计模型、三维数字化系统及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能源安全作业虚拟仿真训练系统,为多人在线交互式训练提供了条件,通过封闭式的演示、指导操作、开放式自由操作等培训模式,有利于开发能源安全作业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有效解决能源安全作业培训成本、安全和效率问题。在三维仿真信息化系统内可对设备管理、管线管理、安全应急等演练,构建作业区三维环境。

3 简析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力量的推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仿真得以发展,70年代末,普及和推广了各种类型的专用和通用计算机仿真技术,90年代对交互式仿真和虚拟仿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效。之后,随着科技和系统过程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日趋成熟,扩展到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领域,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科技支持。未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油田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明确其发展方向,有助于进行相关的科研和发挥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仿真技术将向仿真技术网络化与虚拟制造的方向发展,其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完善。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竞争核心集中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计算机各专业稳步的发展,这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内涵建设,才能全面提高办学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

[

关键词 ]师资队伍培养

[作者简介]高冬梅(1977-),女,河北保定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教学;陈利科(1980一),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多媒体教学。(河北廊坊065 00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79-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竞争核心集中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各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专业技术过硬、职业技能较高的优秀师资团队。计算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提高整体素质、优化层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计算机教师各尽所能、各展其长,积极学习企业技术工程师的实践技术与教学模式,进行学术研究、竞赛指导、技术开发、创新实验、社会服务。要积极引进技术过硬的企业工程师、学术研究人与校内教师整合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来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若想长期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团队,这是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计算机专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更新专业建设理念,加强专业师资内涵建设,才能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水平和质量。制订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优秀师资队伍能够进行传、帮、带,让青年教师在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上有所创新,培养出计算机各个领域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二、加强师德内涵建设

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特色办学实施的决定性因素。计算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师德建设应放在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也是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基础核心,把计算机师德建设纳入到计算机专业长远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有目的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重点在培养计算机创新能力、探索科研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能力,提高计算机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计算机师德建设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师资的好坏涉及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长期发展,考核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有教师在校外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业务上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这就需要我们严格制定规范的师德保障制度,让教师在各方面利益上得到保障,让教师把所有的精力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要解决较高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社会急需、学院亟待发展的学科人才缺少问题。这是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这是关系到学校计算机各专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

在计算机教师管理机制上,各高职院校应制定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包括以教师资格认证、计算机企业认证制度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以效绩考核评估为核心的全国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以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机制,合理、规范的人才流动和竞争机制以及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等。

三、提高教学质量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严谨的态度,爱岗敬业,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同时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锻炼,把从企业锻炼中学到的课本以外的知识技能融汇到教学中,以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展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扩招,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各专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培养上,追求高学历、具有高技能一线锻炼方面人才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地被忽略,在深入计算机教学研究上,部分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教育教学。对学生大讲理论知识,忽略实践环节,有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结束,还很难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这就体现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高职院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计算机各学科带头人的主导作用。以计算机专业建设为主导,根据计算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明确计算机各专业建设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做好计算机师资引进与培养工作。同时在计算机教学技能考核方面要注重对教师的计算机各专业基本技能的培训、多观摩示范课、开展计算机专业研讨会。重点强调教师的教学训练(听课、评课、说课、优质课等)。以评促建、努力提高、合理安排,对青年教师进行所任计算机本专业的听课安排,掌握教学水平,制定相应的专业帮教措施;了解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情况;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听取全校性的观摩课和探索课,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开课供青年教师们观摩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师要制定一些鼓励性政策,将奖励力度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职称评审和年终考核、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制订师资培养计划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培育计算机各专业教学名师,提高计算机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

1.加强计算机各专业教师自身素质建设。组织关于各种计算机外出考察学习、计算机专业名师教学讲座、专业教学理论学习、深入企业一线实践学习、计算机教学经验交流研讨等活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研究、学习的氛围,为计算机教师培训进修、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素质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计算机专业技术培养的实际出发提高教师努力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2.做好计算机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着力构建计算机各专业“名师和带头人”选拔、培养和支持体系,加速培育造就在计算机专业里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教学名师和带头人3~5人。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计算机教师,作为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给予重点培养。加强计算机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考核工作,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真正发挥带头和骨干作用。

3.加强计算机各专业及省试点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网络应用师、软件开发师等以提高教师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实行教师到企业深入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与横向课题研究。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一批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计算机重点专业建设中,兼职教师承担计算机主要专业课,带动校内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校内师资队伍的成长。

4.实施各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通过加强团队专业建设,培育教师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在计算机日常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竞赛指导、技术开发、创新实验、社会服务等I作中形成特色。采取措施吸引计算机软件、网络等方面校外科研学术人才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加入教学团队,提高计算机专业团队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3+1”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84-0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模式的重要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又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1]。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应更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应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子,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凸现。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为招不到高素质人才而着急,形成了“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现象。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了消除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鸿

沟,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院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和研究,探索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 “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工程,提高素质”,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完成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第4年到企业结合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实际,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优化重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常州及周边城市计算机行业的特点,制定面向行业方向、课程群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设立了嵌入式系统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其中,嵌入式系统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结构与设计等。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等。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生了一些新开课程,但是一些传统的主干基础课程又不能丢掉。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我院在专业建设上采取了课程群建设的方法,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设置主要的知识点,去除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例如,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又如,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单片机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2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环节的改革

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解理论、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训练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3]。我院计算机专业“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每门专业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实验学时,实验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如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1:1;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根据其特点,其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2:1。一门课或一个课程群学习结束后,还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如C语言课程设计、软件实习和硬件实习等。

此外,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采用“开放、多练”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即实践教学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与用相结合,以适应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要。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改革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多阶段的合作。一是安排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二是学生到企业实习,三是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

我院聘请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一些专业课程由高校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而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负责指导实践环节。此外,我院还不定期地请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开设讲座,给学生们讲授他们项目开发或管理的经历与经验,和学生们交流最前沿的成果、最新的行业动态。

学生四年级进入企业,进行实地科研开发并完成毕业设计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一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论文题目由企业依据企业实际项目选定,让学生在技术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这样,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开展工作,能够掌握大量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学生长了见识、增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造精神,而学生获得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也为毕业后择业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科研合作。我院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最新技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校企间的科研合作也将呈现新局面。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创造,计算机行业也特别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学生低年级时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高年级时主要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开设多门选修课,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目前,学科竞赛已成为检验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4]。为了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我院每学年都定期组织一系列科技活动,每年上半年举办软件技术大赛包括程序设计、flas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平面设计4个主题,每年下半年举办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包括计算机组装、电子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3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学院还积极完善科技活动的场所和设备,为科技活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 “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是计算机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把学位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不断深人以及各种制度的日益完善,其推广应用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罗旋.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448-3449.

[2] 程艳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模式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