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时间:2023-06-08 10:5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聪明人的思考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第1篇

温饱之外的因素正搅动着中国人的幸福观

世界上没有哪个词儿比“幸福”更复杂,一方面,大家都在找它,格林兄弟讲述过《三兄弟找幸福》的童话;美国《独立宣言》提及的三项基本天赋人权,它赫然在列。另一方面,又有人怀疑它真的存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就曾说过:“只有傻子才是幸福的”,而知识阶层总以郁郁寡欢的面目出现。

无论如何,“幸福”是一个得到广泛承认的生活目标。连一直以理性面目示人的经济学,也因为不谈幸福感被唾弃为“不快乐的经济学”。这本来自瑞士的《幸福与经济学》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恰逢其时地被引进中国,或许能够安慰在社会转型期不时感到不幸福的中国人。

虽然吃得越来越好,穿得越来越漂亮,“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却并没有从而绝迹。温饱之外的新因素正搅动着中国人幸福观,医疗、住房、教育,分配差异、社会公正等话题―再引起热议。幸福是不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彼岸,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测量呢?

本书的回答是:幸福从来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对物质和经济因素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同时也深受社会体制和机构的影响。所以幸福是可以计量的。

这本书批判了傻子更容易感到幸福的唯心主义观点,作者在书中引述了行为心理学的试验成果,指出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并非此消彼长。固然,聪明人对成功的期待较高,他们更容易接受到更多教育,从而提高了对收入和地位的预期。比如说,遭受失业打击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那些受过较少教育的人更容易产生忧虑。但在一定范围内,个人享有的物质资源是产生幸福感最关键的因素,不管他(她)是个聪明人还是个敦厚者。

当然,作者并非拜物教徒,两位作者也注意到,工作、消费、家庭与友谊、休闲和健康这五个方面在现代人的幸福感上几乎并驾齐驱。尤其在收入达到某种水平之后,收入提高增加个人幸福感的能力越来越微不足道,相反,保证个人自由自在的机制改进,比如家庭、社区或企业内的民主机制和自治程度的提升,却能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与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所做的形而上思考不同,本书大量引用了瑞士的调查数据,通过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得出了很多不同于寻常看法的结论。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比中年人幸福;妇女普遍比男人幸福,但最近几十年里这种不大的差距正在逐渐消失。

此外,后工业时代的一个新变化是,健康有取代财富成为个人福祉的最重要因素的趋势;传统上,已婚夫妇比单身人士更幸福,但最近几年,差距正在减小,很好地解答了婚姻制度何以遭到挑战;本书的一个结论还可以当作反对全球化的论据,那就是生活在外国的人普遍不如生活在本国的人幸福。

(《幸福与经济学》布伦诺・S・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第2篇

读书,要读名家之书。名家,毕竟因其与众不同,自有高明之处,才被社会承认,因得其名;非名家者,写出了与众不同,自然也成名家了。

名师出高徒。书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别。读上乘书,跟高手学,才会变得更聪明。如同自己很笨,常跟聪明人接触,就能多学几手。上乘之书就是名师高手,是聪明人。

学什么?学思维方式,学语言,学方法,学认识事物的真知灼见。什么是聪明?聪明就是其思维方式符合客观规律。

一些书讲的是事物的根源,涉及某一类问题的根本。而有些书,是从这根上衍生出来的枝叶。千枝万叶,根茎只有一个。离开根茎,其他枝叶都无所依附。

如,中国古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读完了,古史基本了然,余下皆为支脉。当然,历史常翻常新,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要读易经、老庄、孔孟之书,就这几本书,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都含于内里。后人说得再多,也是从那根上繁衍出来的,不过是附有各自时代的气息。所以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西方人的思维,还得从西哲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寻根,当然还有《圣经》。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资本主义,西方智慧,都来源于这里。

书有专业之书,有普世之书。

专业之书,是一段时间、一个时期、一个方面、一个领域,需要学习、了解、攻读的学问,或与职业有关,或与兴趣有关。普世之书,则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自然、地理、宇宙等普世常识。

读书要先大处着眼,先了解纲、明白大势,再逐步细化——读书也需要明白人。

纲就是书的框架结构,书的主题,书的中心思想,书所表达的观点。有了对纲的全局了解,再去细读目的时候,就会心知肚明。

总览大纲,就是白日登山,纵目千里,万千气象,一目了然;若对纲不清晰,犹如黑夜打着灯笼走路,看不出多远。

任何学问和事情的道理一样,都有其纲、有其目,纲举则目张。

老子曾有“道,无处不在”之见。海边的一个贝壳,上面的纹路、形态,如同地球上气流的运转,如同台风气旋的转动,也如同浩瀚银河,千万星系的旋转——都是螺旋状。一个小小的贝壳,包涵着宇宙运行的大道理。

读小书可以了解大宇宙。

会看书的人,不是看一本书,而是为一个问题,读有关联的一类书。“四书五经”、《水经注》、《说文解字》等许多中国古代名著都有注释,有些注释甚至比原文还多,自有它的道理。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对书的再理解。

有些书里含典故。对典故不了解,就读不懂。《红楼梦》元妃省亲演了四出戏,脂砚斋批“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仍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只有读过这四个剧本,才知道这四出戏在小说中的深刻含义。

当然,《红楼梦》的深度,不仅在于语言文字、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上,更在于对人生、人性、人类命运的思考上。它是文学的,更是哲学的。

读书贵在悟。

佛学讲觉悟。人称“圣人”为“先知”,他们仅仅知道了还不够,还要悟,因而对事物先知先觉。只有悟出来,才能把知识正确地运用于正确的领域。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羲讲,“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即,读书不多,不会把各种观点、各种见解都了解到;读书多而用心思考,才知道哪些对、哪些不对,否则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那是随俗了。

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看出书中的对与不对之处,这才是真读书。切不可全信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更不要囫囵吞枣。要多分析,多思考。

读一本自己觉得好的书,需做笔记。要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依靠自己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会如同动物反刍一样,更好地消化吸收。

第3篇

折叠房屋

无论发生什么灾难,最先受到破坏的总是建筑物,所以,美国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折叠的房屋。当我们的建筑物受到灾害的破坏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起一幢折叠房屋。这种折叠房屋是将耐用又廉价的塑料与管道、排水装置以及其他必备的家庭设施相结合而制成的。折叠房屋不怕地震,也不怕洪灾,而且拆迁方便,可谓是未来抗灾避难的理想住所。

神奇透明屋

神奇透明屋是由多块透明的塑料建造的,它的建造原理和折叠房屋差不多。透明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调整室内的温度,让这个屋子冬暖夏凉、舒适宜人。透明屋内还有一种特殊的太阳能装置,这个太阳能装置能够自行发电,可以满足人们在房屋内的基本生活需求。只要屋子中有足够的粮食和水,我们就可以在透明房屋中长期生存下去。

巨型集装箱房

集装箱指的是具有一定强度的、专供周转货物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受集装箱的启发,目前正在设计一种巨型集装箱房屋。这种集装箱房屋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型建筑,房子中拥有一切生活设施,可以供1000人在海上生活1年左右呢!

亲情社区房

灾难带给人们的当然不止是对建筑物和财产的破坏,更多的是精神创伤。经历了灾难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恐惧,由此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科学家们能在未来的避难所中建一些“亲情社区房”,也许就能缓解人们的精神紧张。这种房屋能让遭遇灾难的人们得到心灵的安慰,也能为人们增添一份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移动摩天楼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未来的住宅将是移动摩天楼的天下。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科学家开始设计一种可移动的摩天楼。所谓移动摩天楼,就是把摩天楼建在一个巨大的轮子上面,当你需要去某个地方时,随时都可以去。这个移动摩天楼的车轮平时是固定的,而当它所处的地区受到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的威胁时,移动摩天楼就可以转移到一个安全的位置上。

神奇空投屋

这个空投屋是一种非常好的救灾用房,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空投屋的顶端装有缓冲器,房屋内还有通风系统,沿着四面墙都有固定的柜子,而且柜子的表面镶嵌着柔软的海绵。这样,当我们需要食物与生活必需品时,直升机便可以直接盘旋在这个神奇空投屋的上方,将人们需要的物品投至屋内。由于屋顶和屋内都有海绵等作为缓冲,大家就不用担心投下来的物品会伤及房屋内的人。

抗灾木板屋

灾难造成的破坏,总让人们很难从阴影中走出来,所以,尽快建设新的栖身之地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然而,在灾难发生的地区,利用普通的建筑材料马上建设住所又不太现实。因此,英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任何废物都可以制成的抗灾木板。你只要用石块之类的硬物把废材料砸碎,然后倒入一种特殊的溶液,就可以制成一种抗灾木板了。这种抗灾木板结实坚固,也不怕火烧,是灾后重建的理想材料。

椭圆帐篷

人们常常说“祸不单行”,灾难总是持续性的,因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移动的椭圆帐篷。这种帐篷是用一种坚固耐用的特殊材料做的。灾难发生之后,为了应对随后可能再发生的二次灾难,这种帐篷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自行调节温度,制造氧气,还可以自己遥控,让帐篷升入空中并移动到其他的安全地带。

第4篇

试想你被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扔进搅拌机。你的质量减少,密度不变。搅拌机60秒内就会开始搅拌。你会怎么办?是被问傻了,还是立刻回答:掏出口袋里的零钱,把它扔到搅拌机的电机里卡住它。

假设有6个数字:10,9,60,90,70,66,接下来该出现什么数字?说出答案前你可以确定这不是在参加一场奥数比赛。

请代拟一份合同,内容是“把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灵魂卖给魔鬼”,合同必须在30分钟内发到布林的邮箱……好吧,这不是命题作文,只是为想进入谷歌的人准备的。

谷歌的搅拌机

关于搅拌机的问题,有人曾在博客上写道:“人们大概会这么想,既然搅拌机马上就要转起来了,食物马上就要扔进来了,我就算把脖子搁在刀片上,也好过被不知所谓的健康饮料淹死的好。”

最通俗常见的回答有两种:躺在刀片下面;站在刀片旁边。旋转的刀片跟搅拌机的底部或侧面,应该至少有容得下一枚硬币的空隙。

还有一个常见的回答是:爬上刀片,把你的重心放在转动轴上,抱紧它,净离心力将接近零,应该能抱得住。

和很多谷歌面试题一样,这个问题也留了许多没有正面表述的内容。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为了什么原因,把你扔进了搅拌机?如果对方是心怀恶意的生物,铁了心要做人肉沙冰,那么不管你怎么做,就长期来看,你的生存概率都很小。搅拌机里会加入液体吗?搅拌机顶部有盖子吗?刀片会旋转多长时间?如果刀片旋转时间太长,第三种回答会让你头晕目眩。谷歌欢迎你向面试官提出此类问题,而面试官的典型回答是“别担心心怀恶意的生物”、“不会加入液体”、“没有盖子”,以及“刀片会不停旋转,直到你死”。另一种回答是:爬出搅拌机。面试官会问你怎么做到这一点,要知道你没有吸盘。而一个聪明的回答是,如果你像苍蝇那么大,就能顺着玻璃爬了。有一个愚蠢的回答是: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找人帮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的手机得缩小到跟你一样大;其次,它还得连上最近的信号基站,基站可没有缩小哦;最后,911或者看了你Twitter而赶来帮忙的人,必须在60秒以内赶到现场。还有另外两个热门回答:把你的衣服撕成条做成“绳子”,用它爬出搅拌机,或者用你的衣服和个人物品卡住刀片或马达。正如我们所见,两者都存在不小的问题。

上述所有答案都不会让你在谷歌的面试中得到太高的分数。谷歌面试官(有从前的,也有现任的)告诉我,他们听到的最佳答案是:跳出搅拌机。

啊?问题本身为你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也就是“密度”一词。“被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是一个不现实的困境。对面试者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你大脑里99.99%的神经元都没了。为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你必须判断该暂停怀疑哪些地方、该从哪个环节人手。面试官对面试者提及“密度”,本身就是一个线索。在这样一个问题里提到质量和密度,却没提到神经元,意味着成功的答案显然有必要利用简单的物理学。

简而言之,这个问题希望你考虑到尺度变化效应。你可能还记得高中学到的知识:蚂蚁能举起比自身重50倍的东西。这不是因为蚂蚁的肌肉比人体肌肉更好,而是因为蚂蚁体型小。一只蚂蚁或者任何物体的重量,跟高度的立方成正比。肌肉以及支撑肌肉的骨骼和骨架的力量取决于其截面积,而截面积又跟身高的平方成正比。如果你缩小到现在高度的1/10,你的肌肉力量只相当于现在的1/100……但你的重量,只不过是现在的1/100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小动物总能举起大于自身体重的东西,更能仰卧举起数倍于体重的家伙。

现在,你明白奥妙在哪里了吗?如果真的缩小到硬币那么大,你会变得如同超人般强壮,直接跳出搅拌机!

如何寻找聪明人

谷歌带给员工的东西,更像精英大学或者智囊团。但大学强调理论,而谷歌却满是各种活生生的实践。它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挑战:创造全新的数字宇宙。按耶奇的分析:“聪明人喜欢去聪明人扎堆儿的地方,他们拿出很酷的东西,吸引更多的关注。突然之间,反馈循环就出现了。”

长发披肩的年轻工业心理学家托德·卡莱尔,2004年就开始在谷歌的人力运营部门工作。他解释说:“他们有大量数据,而且,不给任何人查看、分析,更别说阐释数据的含义了。”卡莱尔的工作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招聘中哪些因素会产生重要作用。

卡莱尔说:“我还测试过一件事,如果赢过编程大赛,到谷歌工作的表现会怎么样?我已经检验了好几种赛事。”谷歌为最著名的一项编程赛事提供了赞助,即“谷歌编程挑战赛”(Google Code Jam)。渴望到谷歌工作的程序员大有人在。“但事实上,我发现,参加过编程大赛的程序员真正到了谷歌之后,干得还不如从未参加过此类比赛的人出色。”

谷歌,仍然极为擅长寻找天生爱好合作的聪明人。

“卷宗”识人

谷歌人力分析和薪资部主管普拉萨德·赛迪解释说,谷歌的每名求职者都有四五十页的卷宗。卷宗里包含了谷歌所能收集到的有关申请人的所有信息,不管是从字面上看,还是从隐喻意义上看,谷歌总能有效“用谷歌搜索”人。卷宗里一般会有求职者的高考分数(SAT即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化测试)和排名、简历、工作样品(发表的论文、媒体文章,甚至交货的产品)、推荐书、网络信息(如博客文章),甚至社交网络上的帖子。

卷宗衍生出了有关谷歌招聘标准的各种传说。据说,除非符合如下标准,否则,谷歌绝不会聘你:

成绩平均分(GPA)在3.7以上,非技术岗位3.0以上;

读过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或常春藤盟校;

高考三门成绩(SAT)都得了满分(800分);

拥有博士头衔。

其实这些都不是必选标准,但你必须跟符合上述大部分甚至全部要求的申请人同台竞技。

五轮面试

谷歌的候选人会在同一天内连续接受5轮现场面试,每一次都由不同的面试官主持。面试官会给候选人以下4档“分数”。卡莱尔说,这4档分别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聘用这位候选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聘用他,但如果其他人另有看法,我也愿意接受”;“我认为我们应该聘用他,但如果其他人另有看法,我也愿意接受”;“强烈主张聘用他”。

谷歌的面试官并不直接做出聘用决定。他们的任务是展开出色、强硬的面试,并报告结果。报告中要解释问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面试官对答案有怎样的看法。每名评审可以独立形成个人意见,但“集体智慧”的效果最好——这是谷歌招聘的一条原则。因为意见的平均值,很可能接近真实情况。谷歌要求,在提交各自的报告之前,面试官之间不能讨论候选人。面试官的报告会收入候选人的卷宗,分发给招聘委员会。如果该委员会批准聘用候选人,会有另一个委员会来审核卷宗,接着还有另一个。最后,所有招聘决策都要提交给拉里·佩奇批准。谷歌的招聘流程,比算法还要繁复多样。这恐怕完全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赛迪说:“归根结底,我们这么做是想让招聘流程尽量公平,尽可能消除偏见。”

“奥巴马问题”互动

2008年1月26日,参议员兼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努力为自己塑造支持新经济的形象。他访问了谷歌总部,并当众和埃里克·施密特谈了话。埃里克评论说,获得总统这份工作很难,获得谷歌的工作也很难。为检验奥巴马的资格,埃里克问:“为100万个32位整数排序,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奥巴马的回答是:“总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错的。”这当然是个预先编好剧本的笑料,它引来一阵大笑。谷歌会向应聘软件工程师的求职者严肃地提出“奥巴马问题”。这类人都知道,冒泡排序慢得可怕,所以奥巴马所说的笑话才好笑。用冒泡排序法对100万个数排序,就跟用一根针管灌满游泳池差不多。

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或许可以如此开头:“一切要看情况。”它取决于整数的构成,以及时间和内存的限制。求职者应该料到会问这些东西。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求职者谈一谈各种算法的相对优点,如何着手选择最适合工作的工具。或许这是最难传授,也最难学习的地方。

赛迪解释说:“一般而言,我们并不会为了填补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招聘。谷歌一直在蜕变和成长,我们发现,人们可能会因为特定的任务而加入进来,但5年之后,却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不能只为了具体的工作招人,要为整个谷歌招人。”

为什么不要微软的工程师

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经到微软去求职。面试官说道:“你好,你好,费曼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少见咧,哪怕在微软也一样!但我们聘用你之前,还是有些例行的流程要走。我们要问你一个问题,来检验你的创意推理能力。问题是这样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这个问题真可笑。”费曼说,“至少,并不是所有的井盖都是圆的,有些明明是方的!”

“但现在光说圆的,”面试官继续说,“它们为什么是圆的呢?”“为什么圆形井盖是圆的?因为圆形井盖在定义上就得是圆的!这是同义反复。”费曼博士回答到。“呃,好吧。请稍候,费曼博士,我得到我们人力资源部去问问看。”面试官走了10分钟,回来之后,他大声说:“我很高兴地宣布,请你立刻到我们的营销部门去上班。”

这个笑话拿微软最爱用的一道谜题开了涮,据说还是史蒂夫·鲍尔默亲自设计的呢!对这种风格的面试,它表达了深深的矛盾心情。较之微软所谓的正确答案,费曼——这位谢尔盖·布林在少年时代的偶像,表现出了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谷歌人乐意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创意设计方法。依照这种世界观,微软有时会被打扮成一个坏榜样。虽然这种不怀好意的比较只是圈外人的笑话,和真正的微软并无太大关系,但它在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渊源。微软一位相当资深的开发人员换到谷歌工作之后说,谷歌在工作和思考时所采用的抽象层面,比微软更高。“谷歌使用贝氏规则过滤,就像微软使用‘IF’语句一样。”的确如此。微软使用表格列出错误、标示对应的说明文字,谷歌却干脆使用互联网全文搜索。看看谷歌怎样做拼写检查吧:它不以字典为根据,而以整个互联网上的文字统计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谷歌知道纠正我名字的错误拼写,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却不会。

这种“更高层面的抽象”体现在谷歌的许多面试题里。来看看这道题好了:你要确定鲍勃拿到了你的电话号码,但又不能直接问他。你必须在卡片上写一条留言,拿给中间人伊娃。伊娃会把卡片交给鲍勃,鲍勃又把自己的信息交给伊娃,再由伊娃交给你,你又不愿意伊娃知道你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会怎么问鲍勃呢?

这个问题通常是向软件工程师提出的,后者立刻就能认出“鲍勃”和“伊娃”这两个名字。在计算机学的教科书里,总是惯例由“爱丽丝”发送编码信息给“鲍勃”,这比“A发送信息给B”听起来更有人情味儿一些。教科书里固定的反派角色是名为“伊娃”的奸细。编码消息在互联网上至关重要,它们是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的基础。伊娃有多重伪装身份,包括黑客、垃圾邮件和钓鱼。如果说这道面试题切中了我们网络世界的核心问题,并不算夸张。

他还揭示了思考问题非常不同的方式。这里有一种技术上精彩绝伦的解决办法。每一本讨论鲍勃和伊娃问题的教科书,都会对RSA加密进行深入探讨,这是“贝宝”(Paypal)和其他电子商务所使用的加密形式。但我想说,RSA涉及了一些极其繁复的运算。这倒没什么关系,因为它总是用计算机来完成的。面试官是想引导聪明的求职者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向鲍勃解释RSA,只用一张名片的背面写一条简短的信息,有点像是一清二楚地告诉你奶奶怎么制造iPad,好让她也能动手做上一台。

但这是做得到的!完全有可能向不知道如何编码的鲍勃,解释RSA的核心工作原理,一张3×5英寸的索引卡上能写下最精简的说明,如果你的字迹超级纤细,一张名片也成。成功把RSA信息写给鲍勃的候选人,会觉得自己差不多敲开了天堂的大门。

但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给出了“微软的答案”。不管有没有伊娃,只是为了确定电话号码这一简单的任务就按照若干复杂的指令执行,鲍勃肯定会望而生畏的。谷歌的面试官当然希望工程师了解RSA,但要是有人能给出一个更简单、更实用的答案,他们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让鲍勃给你打电话,在理想的情况下,还可以指定具体的时间。如果你的手机响了,成功!如果没响,说明他没有拿到正确的号码。这就是问题所要求的一切(你希望确定鲍勃拿到了你的电话号码),何必一定要用最为难的方式做事呢?

第5篇

带着疑问,记者通过网络和校园实地访问,调查采访了部分高一和高二的同学。除了个别学霸大神表示“这都不是事儿”或者笑而不语外,记者所到之处,果然“收获”了满满的吐槽声:

――上课好像都听懂了,做题全不会,成绩单下来全是泪,别提了!

――外语一样的术语,天书一样的符号和算式,这课还敢再枯燥一点吗?催眠效果倒是不错。

――感觉物理就是一帮患有强迫症的死硬理性派钻牛角尖钻出来的学问,学会这玩意跟学会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有区别么?

――没选报物理是因为我暗恋的那个女生说,像谢耳朵那样的物理男都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奇葩。

……

通过整理归纳,记者发现,同学们的槽点虽然五花八门,但有三个方面的抱怨特别集中――物理君啊,快来直视大家对你所犯“三宗罪”的控诉:

太抽象!

@禹粒子(江山中学):其实我不是天生物理黑,相反,从小到大都还蛮热爱科学的。初中时,我也没觉得物理有多难,那时候的物理基本上都是从身边熟悉的日常现象出发,探寻它们背后的“道理”,学起来常常会有一种揭开谜底的。然而,上高中以后,我感觉物理课上讲的东西越来越“没样子”了。什么动量冲量,匀加速匀减速,分子势能,还有什么电场磁场……天了噜,我努力去试图想象和理解这些无比抽象的概念,最后却往往还是似懂非懂,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砍竹子的小菇凉(萧山中学):“忽略摩擦力”“匀速直线运动”……我所做的物理题目似乎永远建立在这些所谓的假设条件之上。每次做题时间久了,我感觉自己就像悬浮在空中一样,玄玄乎乎的,非常不真实。比如“无限光滑的平面”,“无限光滑”到底是多光滑啊?再比如“没有形状与大小的质点”,形状和大小都没了,这东西还能存在吗?这不是玩虚的吗?这些脑洞开得太大,我想象力太弱跟不上啊!

第二宗“罪”

套路

@逗号(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有时候从一堆草稿纸中抬起头来,会瞬间恍惚,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做物理题还是数学题。真的,现在动不动就是乏味的公式、计算,难道不知道“多一个公式就会少一半读者”的道理么……相比之下初中《科学》的物理部分真像一本“趣味科普书”啊。

@吃着火锅唱着歌(嘉兴高级中学):做物理题没劲透了,无非是用这个公式来套,或者用那个公式来套,套来套去,真是满满的“套路”。说好的“自然之美”呢?说好的“创造性思维”呢?有时候我真心认为,物理干脆改名叫作“公式学”算了。

第三宗“罪”

刷来刷去

门在哪里?

@叶子江(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我大概不算很聪明,所以相信勤能补拙。以往的经验和学长的教诲都告诉我,有困难,多刷题。这条“定律”在英语、化学甚至数学等科目上都帮助过我,可偏在物理这门课上好像失效了。我很努力地刷了很多题,做完也都认真地对照答案和解题思路。总以为熟能生巧,然而并没有什么用,遇到新题依然一头雾水。我愿意更努力,可是到底该怎么努力才有用呢?我有点茫然。

@追风少年(乐清中学):我承认我最终没选报物理的原因比较功利。很多事实似乎都在表明,物理并不是一门分数与用功程度成正比的课程,并不像其他课程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收获高分,它似乎更像是“聪明人的游戏”,门口好像有一道高高的“智商门槛”,你够不到就是够不到。我有信心去和那些“大神”们拼天赋、拼“悟性”吗?这个真没有。

见招拆招/

物理达人陪审团

第一回合:物理真的太抽象吗

张翰:

别怕“抽象”,它只是为了帮你看见这个世界

的简单

当你在物理这个大坑里苦苦挣扎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物理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老爸带我散步时讲过的一句话:“你看眼前的这棵树,它在汉语里叫柏树,而在其他国家,这棵树有别的名字。所以,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本质。”虽然当时懵懂,但我的头脑里第一次有了“本质”这个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曾描述过周遭的事物。我们可以用文学的方式,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其实都在不同程度地做着“简化”。因为真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O其复杂的,再详尽的文字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再细腻的画笔也不可能纤毫毕现,如果一丝细节都不肯舍弃的话,实际上我们就无法对任何事物做出描摹。

比方说我们想知道一个箱子有多大,很简单吧?但实际上,这箱子的每个面都不可能是一个严格的矩形,它的表面也并不平整,和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空气压力会导致它轻微形变,还有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当你计算它的体积时,其实是把这个箱子简化成了一个只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长方体,而对它的材质、大气压力、环境温度等等忽略不计;如果不这样做,“求体积”这件事将变得困难无比,甚至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方法,就叫“抽象”。所以,关键是先不要被“抽象”这个词吓住――它要做的并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而是恰恰相反。它给你一双“慧眼”,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一个简洁、清爽的世界。

这就是物理,它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来看待和描述世界,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我相信,如果你也能学会用这样的眼光来看问题,学起物理来一定会轻松得多,也饶有兴趣得多。

陈峰:

打开那扇具体与抽象之间的“任意门”

我还清晰地记得,小学常识老师在给我们上“水的蒸发”这一课时,一走进教室,二话不说,拿起一冷一热两块湿抹布就往黑板上擦。瞬间,我就被吸引住了……从此,我每天都很期待上常识课,这种兴趣和好奇心一直保持到初中科学课、高中物理课,然后延续至今。

物理抽象吗?确实,它需要从具体现象中归纳出原理、规律。但同时,这些看似“虚头巴脑”的原理、规律,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之中――你可以在各种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找到它,可以通过观测和实验去验证它,更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它。

陈峰:

好奇心是跨越门槛的动力

其实我不同意所谓“大神”就可以轻松搞定物理,除了传说中极个别的“天才”之外,我见到的几乎所有“物理达人”也都是要付出努力去刻苦钻研的。

但努力@研跟努力刷题还是不一样。后者是冲着考试和分数去的,而前者是出于兴趣和追求。对我来说,这种兴趣来自对于“未知”的好奇。

我在香港科技大学上的第一节大学物理课上,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突然抛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吗?”同学们个个呈现出“问号脸”,老教授慢悠悠地讲道:“一个人走到苹果树下,看到头顶上有一只红彤彤的大苹果摇摇欲坠。文学家会挥笔写诗,哲学家会驻足深思,生物学家会判断品种,地理学家会分析土壤和降水,化学家会思考苹果酸的化学式和用处……唯有物理学家因为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立即快步走开,成功躲开掉下来的大苹果,然后趁着其他人抱头痛哭的时候,气定神闲地捡起来吃掉它。”整个教室里哄堂大笑。这虽然只是个笑话,但却道出了我为何会喜欢物理的根本原因――它具有魔法般的预知能力。

比如:在真空环境中,从10米高处放下一个小球,它将会在1.4秒后落地。

只要知道若干参数,我们就能够准确地预言将有什么事发生。于是我们可以预报每一次日食、月食和流星雨的发生时间,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发现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可以把飞行器送到我们想要它前往的地方,可以在地球上制造出远超太阳中心的高温,可以让每个人打开手机就能知道自己身处何方……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情节并非泛于空想,而是根据相应的物理学原理得出的。书中描绘的“三体世界”“水滴”“面壁者”“黑暗森林”,说不定真的会在哪一天成为现实!

物理预言了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神奇存在(比如2016年引力波的发现验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更预知了我们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世界的走向。如果你对未知和未来充满好奇,怎能不爱上这门课?

唯有热爱,而不是对分数的追求,才是帮助你跨越一道道门槛、探险奇妙物理世界的持续不断的动力来源。

王建薇:

不是聪明人才能学好物理,而是学物理让人更聪明

复旦大学曾对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核物理有关的工作,其余的毕业生纷纷改行。对此,很多人都说这是“物理系的失败”。我所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家长,也或多或少表露过“学习物理好像没什么用”的看法。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

我认识不少本科学了四年物理专业后改行或转专业继续深造的同学,当他们面临着新专业、新领域时,即便是大学里读物理读得很艰苦的那些同学,也普遍感到“So easy”,而且都发展得挺不错的。因为4年的物理专业训练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即便是去了不同的领域,也能够很快适应。有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第6篇

我深有感悟。有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本质,这让我们仅仅在表层着急忙碌,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收效甚微。

在更多时候,独处产生感悟,感悟产生灵感,灵感产生进步。我的很多工作灵感是在睡前躺在床上,在黑暗与沉寂当中让全身心放松下来,灵光乍现想出来的。每当此时,我就会拿起床头的手机或打开笔记本电脑或拿起身边的纸笔,记录下脑中瞬间闪过的灵感,然后马上打电话通知我的团队成员。第二天他们就将这些灵感转化成非常精彩的工作创意,取得令人难以想象的好结果。这个习惯让我渐渐明白:彻底的思考常与彻底的孤独为伴。

我非常痴迷功夫电影,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功夫电影中的绝顶武林高手都是孤独的,也在孤独中创造了不少绝世武学。张三丰,闭关思考,悟出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与太极剑,终成一代宗师。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并开始思考时,这个人才开始成熟,因为只有这个时刻才有了创造的可能。

我书房的窗户正对着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但是每个周末我总是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开始我的写作与思考。不远处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我书房内的安静祥和形成了极为夸张的对比。而我非常珍惜这种闹市中的安静,正是这种安静让我想通了很多平时在热闹的办公室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每每想起一个个安静思考、快乐写作的日子,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世界峥嵘,心灵锦绣”的淡定和从容。

现在很多书都在讲建立人脉,但很少有书叫人去孤独。建立人脉的成功方法并没有错,但是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进行孤独的思考,形成一种通盘布局的判断力也是确保你的奋斗能够成功的必备条件。

没有人承认自己一生会碌碌无为,但似乎又没有人心甘情愿地与孤独为伴。这个年代,很多人憧憬的东西都比较浮躁,金钱、俊男美女、地位、娱乐等这些都是漂浮在表层的人类需求,很少有人会问自己的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非常赞同一种说法: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

万科的王石是孤独的,但是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形成应该得益于这份独守。同时王石在50多岁时登上珠峰,成为中国企业家登山第一人。

张海迪是孤独的,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学者以惊人的专注和坚守完成了很多健全人从来不敢想象的著作。现在的她继邓朴方后成为中国残联主席。

阿甘和许三多是孤独的,他们以特有的愚钝和真诚成就了很多聪明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就。

世界上有三种人:人手、人才和人物。后两种人往往是孤独的,人才会承担一定程度的孤独,而人物会享受当下的大孤独’

第7篇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

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所描述的是中唐至北宋期间(大致从9世纪到11世纪)士人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私人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中唐传统的道德、政治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足为训或者不合时宜,需要寻找新的价值观和表现手法。而杨晓山书中所谓的私人领域是指“一系列物体、经验以及活动。”“这些物体、经验以及活动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而所谓的社会整体可以指社会,也可以指国家。

唐宋文人不断地努力,力求拜托限制,另辟蹊径,然而路途艰难,难以成功。白居易的讽喻诗讽刺了贵胄所拥有的园林的奢侈,并从道义上批评了堕落贵族奢的生活方式,且在哲学层面上举例说明了人类命运的变幻无常,指出了永恒占有园林的幻想乃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虚荣。白居易站在道德的高点上批评别人时,有理有据,目的明确,一针见血,直接命中对方的弱点,然而放到他自己身上,他却无法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了。在讽刺贵胄的同时,他又流露出对在洛阳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和自得,占有欲显露无遗。白居易主张“中隐”,一方面使得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中隐”生活的体现。园林的好处在于既能享受隐士的名誉,又无需真的放弃都城方便的生活。“中隐”不过是他在那个时期选择自保的一种方式罢了。对于玩好,白居易自是万分重视,尽力隔绝觊觎,对于他珍爱的双鹤,他是绝对不会将之放手给予裴度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白居易占有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以及他的主张。

再说杨晓山所讲的另一个人——苏轼。苏轼主张让要能够客观面对事物,要学会断情,做到超脱,然而一旦放到他的身上,这位享有声誉的名人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从他对待仇池石的态度就可知晓,他的三首诗就明确反应了他的态度变化。最终,苏轼还是屈服于外物的诱惑了。

唐宋诗人在其作品中建构私人领域,将园林作为这种领域的物理空间,寻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对玩好的分量放到很重,在交换和获得玩好的活动中获得满足,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有诗的参与,充分记录了他们交换或获得这些玩好的细节。这些园林诗正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的写照。诗人的交往还受到各自身份地位的影响,一旦位高者来索要自己的心爱之物时,就令诗人内心煎熬了,给还是不给,就称为一个难题。苏轼是个聪明人,面对这种问题,充分利用了他掌控全局的能力,将其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既保全了自己的珍玩,又给了位高者面子。

另外,当时的诗歌并非是和生活分离的,不是孤立的,它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纯化,而是和生活融入渗透的,和常用的生活用品是一样的,放到今天来讲,就跟我们发说说或者发微博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记录生活和交流的工具。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生活的方式和其思维的方式,研究和发现其私人领域的变化和发展,看清其病态之处和其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一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跟随杨晓山的步伐,我们能够沿着时间的脉络,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运用恰当的方法,找准方向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引起关注和思考。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的一种价值所在。

第8篇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打算开创新事业时,十人中有一两人赞成时就可开始,以免太迟。

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5、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两种人无药可救:一是不服从命令的人,二是惟命是从的人。大观园

7、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8、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9、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10、聪明人能洞察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在发洪水之前养鸭,而不是养鸡。

11、人都是逼出来的。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4、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5、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

1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8、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19、打工者做工,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你是哪一种?

20、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1、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22、生命,只是一种过程。

23、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5、优秀,其实是一种习惯。

2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7、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8、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9、怀才就象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

3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1、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2、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3、人生的常常会经过十字路口,我们会有两种选择,要么向左或者向右,要么一直走下去。很多时候难以抉择,一步走对了,会影响很多年,一步走错,要后悔好多年。可是有一条路,走对了,会幸福一辈子,因为有上帝的同在。

34、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3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36、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力。大观园首发

37、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8、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9、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41、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4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4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4、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5、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9篇

使考生明白:创新需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满足于已有的答案,需要培养追寻新答案的探索精神,更需要学会分辨答案的优劣,坚持正确的答案,这便是今年的作文话题希望引发的思考。

从图形符号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不同的答案,再从不同的答案引出一个话题,让考生去思考,这与去年的作文话题比较,似乎多了一个理解上的步骤。为使考生能够对话题有快速而准确的把握,作文题在所引材料之下,用“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句话来引导考生,其意在于提示考生在把握“答案不止一个”的思想的同时,要放宽眼界,尽快从具体的图形符号的分析理解中走出来。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鼓励创新思维的话题不是凭空可以说得明白的,因此,在概括性的引导语之后,作文题又以“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样一段具体的解说,对考生做了进一步的引导。如果考生要分析图形材料,根据图形材料发表见解也可以,只是不希望考生将其当成发表见解的主要模式。而希望考生通过作文题的引导启发,能够走出作文材料的框框,能够看到作文试题可以开发的广阔空间,能在结合生活实际之后去体现“答案的丰富多彩”这个话题。

今年的作文要求特别强调“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这里意在提示考生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要在意义的联系上去做文章,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而不必拘泥于寻找答案、论证结果。如果考生能写出答案的丰富多彩,又能把“为什么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就更好了。

“文体不限”是今年作文的特点之一。由于在写作的内容方面突出了范围的宽泛,因此在写作的形式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关照,这样,考生在表达方式上就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大的表达空间。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提出“可以记叙经历、编过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等”实际上是在构思与表达上给了考生更为具体的点拨。

比如记叙经历。这是最适于表达个人生活体验的途径及方式。只要考生能把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有关经历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挂上钩,就基本上符合题意。

比如编述故事。这很适于善长联想、具有一定发激思维特点的考生。他们只要抓住与话题相关的点商体验或见闻,就能够构思出新鲜的故事情节。例如:可以写成“寻找新答案的故事”“答案见闻录”“聪明人的故事”等。通过编述故事来反映思考总是多种角度,理解问题有多种思路,这本身就可以成为考生多向思维的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

比如抒发感情。今年作文没有特别规定“除诗歌外”,这是有利于考生就话题抒发感受的。虽然考生不一定会完全选用诗歌这种文体去写作,但是当增长写诗的考生想要在自己对话题的感受特别强烈之时,借抒情的方式写上几句诗语的时候,就不用顾虑形式的限定了。

比如发表议论。给材料作文所引出的话题在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表达途径就是发表议论。即使考生不采用议论文这种文体采写,也难免会在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情的过程中穿插一点对话题的认识。尤其是对一个可以任意展开的宽泛话题,往往写作中的点睛之笔还是需要发表一些精彩议论的。

第10篇

比如,下边的5个科学道理,如果能够对其加以了解或者运用,我们就可以活得更聪明、更健康、更快乐。

识别非理,帮我们合理决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家们一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那就是理解为什么人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偏离理性,而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学会如何利用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正在英国旅游,早上起床后,第一次来到一间英式咖啡馆吃早餐。你打开菜单,内容如下:全套英式早餐9.95英镑;烟熏鲑鱼和煎蛋5.95英镑;蛋奶烘饼加枫糖浆4.75英镑;水煮蛋加烤面包4.00英镑。你不知道你会喜欢哪款早餐或者哪款性价比更高,略作思考后,就选择了烟熏鲑鱼和煎蛋――其实大多数第一次来到这儿的人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咖啡馆实际上利用了心理学上所谓的相对论效应。这里的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的那套理论,而是说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我们对于物品价值的评价能力很糟糕。正如美国杜克大学的丹・艾瑞里教授在《怪诞行为学》中所说,人类“心中缺乏一把可以丈量物品价值的尺子”。在咖啡馆中,昂贵的英式套餐让5.95英镑的鲑鱼看上去物超所值,但如果把它从菜单中去掉,大多数人就会选择更便宜的另外两种早餐了。

类似的,在我们购物时,锚定效应又开始起作用。我们计划用50元买鞋子,但是在商店里,我们相中了一双100元的鞋子,这超出了预算。然后,店员介绍了类似款式、标价75元的鞋子,我们毫不犹豫就将它买下来。100元的标价将我们对价格的期望锚定,75元的第二个标价看上去就好像是折扣了。最后,我们感觉买了一双便宜的鞋子,但实际上花费超出了预算。

更进一步说,其实无论什么买卖,人们的非理都会持续出现。一种叫做双曲贴现的行为,又称为非理性折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例如,大多数人会选择今天拿20元,而不是一年后的今天拿到100元。所以这使得有关养老金计划的投资都很难做。

然后就是沉没成本谬论。我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事实上,因为过去的事情不能挽回,既然不能挽回,就应该让它过去,在做决定时应将其忽略。然而,我们习惯于坚持一些已经“投资”过的事情,即使它被证明是很坏的主意。所以,当买了音乐会的门票时,外边刮着狂风暴雨你也会去参加,然后你会因此感冒。另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协和式超音速飞机,它一直没有什么盈利,但却坚持飞了几十年的时间,仅仅是因为人们舍不得已经沉没的研发成本。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些非理是内嵌在人们心里的,难以摆脱,其产生原因可能来自于进化。当人类面临难以评估的信息时,这些非理可以帮助我们迅速作出决策。比如,在一个果实日渐枯竭的地方继续生活还是转移到一处新的但不一定适合生存的森林?非理会建议人类待在原处,减少潜在危险。但是在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则更需要讲究理性分析――要透彻分析一个行为的各种可能性。能够识别这些非理,不仅可以帮我们省钱,更有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正能量的启示――安慰剂效应

当你生病的时候,有些人会向你建议一些奇怪的疗法,比如通过触摸或者磁场引入对抗疾病的“灵气”,或者让你吃一些成分不明的奇怪药丸,科学家们将这些医疗手段统称为安慰剂。理性的人对安慰剂深感怀疑,因为它缺乏生理学上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安慰剂已经被证明特别适用于缓解痛苦、抑郁和焦虑,而且它们在治疗哮喘、肠道疾病以及帕金森病时也是有效的。为什么安慰剂这么有效?

科学家原本认为,疗效来源于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当我们相信某种药丸(或者某种所谓的治疗手段)有效时,我们往往就会感觉更好,即使这颗药丸只是一粒无任何有效成分的糖。所以,要让安慰剂发挥效果,必须对病人进行欺骗――如果病人知道它吃的不是真正的药,你怎么指望他们能够好起来呢?

但是,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医生在用药中即使不欺骗病人,也可以使安慰剂起效。

数十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参加了哈佛大学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便秘以及腹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能维持症状,让病情不恶化就已经不错了。参与研究的大部分病人症状都很严重,科学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安慰剂治疗组和无治疗组。那些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病人会被告知,他们服用的是由“药理惰性物质”(比如淀粉、乳糖)做成的安慰剂药片。研究结果发现,无治疗组中只有39%的病人病情好转,而安慰剂治疗组中有59%的病人有好转。安慰剂的疗效大致等同于那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特效药,但是安慰剂更安全,因为那些特效药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科学家已经知道了安慰剂效应的物质基础,服用安慰剂之后,病人积极的体验和思维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令身体释放多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比如内啡肽、儿茶酚胺、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大脑产生的天然止痛剂多巴胺也在其中。但是,病人不被欺骗时,安慰剂为什么仍会发挥作用呢?科学家们猜想,也许仅仅依靠单纯的积极心态就足以产生安慰剂效应,有的医院引进了虚拟风景来帮助治疗,就是因为美丽的风景可以使患者更积极。

哈佛大学的实验使科学家们认识到,良好的社会关系,最能使病人产生这种积极心态。在实验中,科学家们诚恳地告知患者,这些药丸是安慰剂,这种良好的医患关系产生了一种温情,使患者变得积极。另外还有一个证据,科学家们发现,使人们更有合作性和社会性的激素能够强化安慰剂效应,比如,帮助人们建立信任、团结和发展关系的“拥抱化学物质”――催产素能增强安慰剂效应,至少在男性中是这样的,另一种与信任和忠诚联系的激素――加压素也拥有类似作用。

科学家们提倡人们理解安慰剂效应,并不是说这种疗法能够替代药物或手术治疗。他们更希望人们明白的是,人生的正能量――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心态不仅有助于你事业的成功,也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要对统计数字保持警惕

马克・吐温说过,世界上有三种谎言,那就是“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这句话主要用来讽刺一些使用统计数字做支持、但毫无说服力的分析报告。然而,统计学确实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从推广新的特效药到制定一项政府政策,都离不开对于大量调查研究的统计,人们所做的重大决定都要以某种统计数字作为重要依据。

问题是,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正确理解这些统计数字,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一些数学专家也没有经历过统计思维的训练。而且,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统计数字的可靠性,比如,样本含量的多少、错误信息量的大小以及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之间的概念差异。通常这些因素是不可能从一个光秃秃的数字中体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很容易因为统计数字的不正确性或者误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社会生活中,就有很多误用统计数字的经典案例。

比如,在发生9・11事件的那一年里,由机受到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远高于地面旅行,因此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放弃乘坐飞机,转而选择开车长途远行。可是,他们只记住了飞机上发生恐怖袭击的相对高的概率,却完全忽略了对于旅行来说更加重要的风险统计数字――安全系数,实际上,飞机的安全系数要远远高于汽车。这种对统计数字的偏信,使得那一年高速公路行驶距离增长了5%,道路交通意外死亡人数在一年里逐月上升,已经超过了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根据统计,约有1600人丧身交通意外,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航空旅客及空乘人员的伤亡人数只有256人,其中还包括了9・11事件的伤亡数字。

又比如,1995年,英国医药安全委员会了一个关于患病率的统计数字――服用第三代口服避孕药的人患血栓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这个研究结果很快传遍英国。医生和药剂师们纷纷向妇女们传达了由这个统计数字而得出的警告信息:慎重服用第三代口服避孕药。结果,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在英国,意外怀孕与妊辰激增,流产案例增加了上万人次。尽管这些医生和药剂师都接受过专业的医学培训,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在英国,出现血栓病的绝对风险数量只有3000多人,增加一倍才只有7000人,而且,服用第三代避孕药导致血栓症的风险也远远不及因怀孕而流产所导致的风险。因此,血栓患病率的统计数字其实有两种描述方式:一是患病概率相对增长100%,二是绝对的患病风险数量增长到7000人次。前者很容易占据新闻头条并引起人们跟风,后者数据虽然更清晰明了,但却因为不会引起关注而被数据者忽略掉。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应用统计数字呢?首先就是我们要明白,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确定性,无论什么事请都是有风险的,我们确实需要把这种风险量化。其次,注意那些包含绝对风险、而非相对风险的数字。当你读到某种药物“将减少50%患中风病的危险”时,如果首先你不知道你患中风病的绝对风险,那么这个“50%”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中风病的绝对风险总共只有0.4%,那么药物的作用虽然减少了50%,其实也是微不足道的。最后,我们一定要关注事情的另一面。如果你被告知某种药物的好处,那么你也一定要向医生询问潜在的坏处。你不该只知道药物是否减少了某种病的发病率,你更应该关心的是服用这种药物,以及不服用这种药物,5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总之,不要过于迷信统计数字,习惯于对统计数字保持高度警惕,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好处的。

威力惊人的指数增长

“人类最大的缺点在于,我们没有充分理解指数函数。”这句话出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巴特利特。事实证明,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利用指数的概念,人们发明了科学计数法,巨大而且难以想象的数字,都可以用指数轻松地表示出来,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指数增长的力量还是远远超越了我们的直觉。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能够说明指数增长的隐蔽性。在印度,有一位聪明人发明了恰图兰卡,这是一个正方形棋盘,上面画着8×8共64个方格。据说这个棋盘是国际象棋、日本将棋和泰国象棋的共同祖先,并与中国象棋和朝鲜将棋有关。当这位聪明人向国王呈上这个64格棋盘的时候,国王问及他想要的赏赐。聪明人要求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第四个格子里放八粒……以此类推下去,每一个格子里麦粒数都比前一个格子加倍,把这样摆满了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作为奖赏。这个要求听上去胃口并不大,国王答应了。但是国王很快就发现,聪明人索求的麦子是他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的。虽然仅需要一袋麦粒就可以填完棋盘的前一半格子,但到了后一半棋盘的格子,数量翻倍的威力突然显现,国王需要兑现的麦粒数失控了,他需要超过1800亿亿粒麦子才能填完第64个格子。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指数增长的特点――早期的增长几乎让人们觉察不到,经过一个临界点之后,数字就会爆炸性猛增,一块“石头”瞬间变成了一座“大山”,但是,人类的大脑习惯于线性地看问题,对指数型增长则常常手足无措。因此,注意到指数增长的特点,这对于人类预测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猜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能隐藏着某种模式,如果能够找到这种模式,人类就可以预测未来。到了60年代,戈登・摩尔总结出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很快就成了所有预测技术发展趋势的规律中最著名的一个――摩尔定律。摩尔指出,自从1958年人类发明了集成电路之后,每隔18个月,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就会增加一倍,这实际上意味着,每过18个月,以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运行速度是原来两倍的电脑,这种趋势还将会“至少再持续10年”。其实,摩尔的结论被证明是非常保守了,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50多年,演变成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在1975年间,摩尔对摩尔定律进行了修正,把时间修正为每两年增加一倍。但不管怎样,他所描述的这种增长模式仍然是指数型的。30年前PC刚刚诞生时,即便最乐观的科技评论者,也难以想象PC能够如此迅速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但事实上,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PC的大规模普及已然发生,更便携的智能手机和iPad更是几乎人手一部。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指出,预测未来,必须要有指数型增长的思想。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程度仿佛正处在“恰图兰卡棋盘的中央”,科技的指数增长已经将人类带到了“奇点”,未来的科技将开始呈爆炸式的发展,库兹韦尔由此对人类未来做了两个预测。

第一个预测与人类寿命有关。现代生物学越来越多地把基因看成是“软件”,越来越了解它的运作机制,基因技术的发展也是指数增长的模式。比如,于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1997年的时候,科学家也只破译了人类基因数据的1%,而到了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了。随着医疗与生物学、信息技术的结合,在不久的未来,人类远离疾病避免衰老也是完全可期的。在10到15年之后,随着医疗的指数式发展,人类平均寿命每年将提高 1岁 以上,如此下去,长寿的奇点就会爆发。

第二个预测与人工智能有关。库兹韦尔认为,按照指数增长,到2029年,计算机将能够做人类可以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从经验中学习、讲笑话、讲故事、讲感情等,这一年计算机将会通过图灵测试,人工智能将可以代替人类智能。

博弈论教我们如何讲究策略

在电影《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和数学系的男同学们坐在烟雾缭绕的酒吧。一群女人走了进来,男生们开始相互调侃,粗估着约会的成功率,而纳什却突发灵感:有没有一种合乎逻辑的、可以用数学计算出来的最佳搭讪策略呢?接下来的事情观众们都清楚了。纳什陷入沉思,蹒跚地走出酒吧,然后整晚疯狂地涂鸦着高深莫测的方程……电影中的情节看上去有点愚蠢,在现实世界里几乎不会发生。但是这个笨手笨脚的好莱坞故事暗示了一个道理:博弈论,这一因约翰・纳什而闻名世界的高深数学,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确实常常用到博弈论,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比如,当你在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考虑别人可能做出的反应时,你已经在使用最基本的博弈论思想了。只不过当事情变得更复杂,或者事情涉及的人数更多时,我们就会开始犯糊涂了。科学家建议,我们没有必要像数学专家那样研究博弈论,只是稍微了解一些博弈论的知识,就可以获得一些见解,使我们做事情更加明智。

比如,我们要知道,博弈是有许多类型的。泛泛地说,博弈论可以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中,一方的获益是另一方的损失,比如打扑克或者下国际象棋,这时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损人利己”,不过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出现的次数不多。

相比之下,非零和博弈更常见也更加复杂,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囚徒困境模型。在这个场景中,你和另外一个囚徒都希望尽快被释放(这需要自己认罪同时对方抵赖),但双方都不会为对方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博弈论告诉你,最佳的选择就是双方都认罪。这个决定就是所谓的纳什均衡。追求纳什均衡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最简单的理解方式,纳什均衡也可以理解成一种互利的思想,比如社区里相邻的地方有两家饭店,一家卖豆浆,一家卖油条。有相当一部分客人是买了油条并配合豆浆来做早餐的,根据纳什均衡,两家店应该合作,共享客流。如果卖豆浆的觉得卖油条的抢了生意,双方产生矛盾,一方将另一方挤走,那么结果可能会是连带自己的生意也不行了。

“懦夫博弈”是另外一个在生活中给人启示的例子。在这里,两位司机开车冲向对方,其中任何一位司机都可以在相撞前转向而避免车祸,但转向者将被视为懦夫。在这里,纳什均衡将会是任意一个司机提前转向,这样可以避免车毁人伤的局面。但是,博弈论还可以给出另外一个出路。其中一个司机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来强制达到对个人有利的结果,比如把方向盘拆掉,然后另一位司机则只能转向。换句话说,你让你的对手意识到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特定的行为,然后迫使他做出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这听上去似乎有点矛盾,但事实就是这样,你限制了自己的选择,却会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结果。

上述道理可以应用到商业活动中,比如你要购买一件商品,你定好了价格并做出“要么接受报价要么不交易”的表态,那么你就可以迫使卖方做出一个选择:出售或者不出售。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讨价还价场景之中,也适用于找工作时制定工资标准。

第11篇

1、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2、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为了那更伟大的爱,必须牺牲友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泰戈尔

3、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俄)别林斯基

4、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谢觉哉

5、若不能原谅彼此的小缺点便不能让友谊长存。——(法)拉布吕耶尔

6、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7、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古罗马)塞涅卡

8、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培根

9、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英)培根

10、友谊不再增长的时候,它马上会开始下降——对于一个人的友谊总是不进则退,两者之间没有静止和平衡状态。——(美)亨利·詹姆斯

11、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俄)别林斯基

12、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13、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罗兰

14、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15、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俄)普希金

16、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17、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应该是给他人好处,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这种友谊最为可靠。——修昔底斯

18、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英)拜伦

19、友谊是慷慨、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薄伽丘

20、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王蒙

21、友谊是宁神药,是兴奋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吴乔

22、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希腊)伊索

23、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英)莎士比亚

24、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斯特林堡

25、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26、没有彼此的敬重,友谊是不可能有的。——(苏)马卡连柯

27、朋友之间感情真诚,敌人就会无隙可乘。——萨迪

28、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俄)克雷洛夫

29、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法)罗曼·罗兰

30、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贝多芬

31、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罗马)西塞罗

32、以赠品收买朋友,则他也可能被他人收买。——(英)莎士比亚

33、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日)池田大作

34、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35、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俄)别林斯基

36、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意)卜伽丘

37、长期在一起同甘共苦共患难,才能有莫逆之交。——(古罗马)西塞罗

38、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39、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五卷书》

40、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1、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黎)纪伯伦

42、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43、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伊索

44、聪明的人们就应该尽上力量去建立友谊,而不应去结仇恨。——《五卷书》

45、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英)柯林斯

46、对于聪明人来说,劝告是多余的;对于愚昧人来说,劝告是不够的。——莫里哀

47、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

48、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英)培根

49、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五卷书》

50、既不请求别人也不答应别人去做卑鄙的事情,为友谊的一项原则。——(古罗马)西塞罗

51、友谊、活跃和青春的歌声会减轻我们的痛苦。——空茨凯维支

52、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波斯)萨迪

53、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希腊)苏拉格底

54、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谢觉哉

55、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美)富兰格林

56、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麦

57、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

58、患难识朋友。——(苏)列宁

59、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黎)纪伯伦

第12篇

【摘 要】所谓的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引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在阅读教学能做到“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 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核心问题主宰着整个教学进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往往能以问题引发思考,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的成败。为了让核心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效,核心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的带动性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核心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结合有关的词句,说说理由。)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自然会联想当时当地的情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阻挠、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工具落后、在勘测路线时地势又险峻、气候又恶劣、在开凿隧道时又要过很多高山(居庸关山势那么高岩层那么厚、八达岭隧道又是那么长);在设计线路时,青龙桥附近的坡度又特别大等。尽管当时当地的困难很大,可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周密地勘测线路;采用了不同的凿进方法;设计了巧妙的“人”字形线路。)并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设计的问题,教师教的目的明确,学生学的也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讲出学生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有较深刻的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及杰出的才干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一定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写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效果更好,真切感人。

二、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凝聚话题,优化活动”的支撑性

“凝聚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中关于侧面烘托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1)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节来写夜来香、玉簪花、等其他花呢?(2)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花了整整一个小节写夜来香、玉簪花、等其他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理由是什么?这两种提问看似大同小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我在教学中将它处理成第二种。这种提问将两种观点放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至于到底是不是值得写,则是完全可以各抒己见的。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一问题的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地延伸了学生的活动板块。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碎的“连锁式问答”。

三、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凝聚性

“核心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

这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能解决对课文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二个能解决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三个能解决对课文的语言欣赏。就实施情况来看这第三问,学生的讨论就异常地精彩:

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光易于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思考精细了、探究也更趋深刻,研讨的气氛浓厚了,这就是“核心问题”的牵引在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精心设置合理有效的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核心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这样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天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