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

时间:2023-06-08 10:5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环境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然环境特征

第1篇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温带季风气候等。

2、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3、北方地区耕地面积较大,且多为旱田.森林面积较大,全国大部分的针叶林都在此地,.气候多样,有干旱区、半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4、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1.1生态建筑的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狭义来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并与自然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广义来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环境;第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寻求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其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的层面,即实现建筑、城市与环境相协调,并融合社会、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生态观。

1.2生态建筑的特征

1.2.1人与环境并重生态建筑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而产生的,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相关技术,针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健康舒适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坚持“以人为中心”与“以自然为本”,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3]。

1.2.2地域性特征生态建筑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建筑的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地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气候、地理等特征;二是具体环境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建筑作为存在的实体,必须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物质环境相协调,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当地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尊重、对于当地建造方式和材料的使用无疑都是地域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一种地域的独特文化特质。因此,生态建筑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建筑地域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生态建筑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生态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来源于自然、取决于自然和回归于自然,自然因素对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更是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样,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周围景观等要素也制约着生态建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些因素,实现建筑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2技术因素生态建筑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科学技术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生态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加工,以及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和处理都关系到生态建筑实现的品质。只有因地制宜地把这些科学技术运用好,才能做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3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时刻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同样,生态建筑的发展也与经济因素不可分割。经济的发展与滞后,地区的发达与落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并进一步影响到生态建筑的发展。

2.4人文因素生态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建筑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可置否地涉及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相结合,使生态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5社会因素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的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对于建筑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载体,所以生态建筑也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生态建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技术观等许多领域,只有在这些领域内都贯彻了生态学的思想,全人类的生态意识真正提高之后,生态建筑的实现才有可能。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决策、执法以及对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管理。

3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原则的发展策略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灵活的建筑方式,就其所具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原则[4]。因此,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建筑得到有效的发展。

3.1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我国各地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宜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融合、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二是运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将自然引入建筑,达到建筑的生态化。利用自然环境建造生态建筑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图1)。它在村落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和建筑技术等不同层面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敏锐的应对。因为日照率低且地形复杂,村落总体布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依山就势地沿等高线或垂直或平行或嵌入山腰坡地布置建筑。在建筑单体上,黑衣壮传统民居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以当地的泥土、木材和石头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建造,达到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此外,黑衣壮传统民居用柱子将建筑物架高,把人们的生活层提升于最大风场中,以适应当地潮湿的生活环境。黑衣壮传统民居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向我们展示了因地制宜利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生态设计的策略[5]。

3.2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仅从设计方法分析,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二是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三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6]。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一味地追求或限定某种技术形式,应综合考虑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并且追求实际运行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采用多种技术混合的适宜技术。如深圳建科大楼(图2),基于深圳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从设计到建设采用40多项生态建筑技术,包括自然采光、人工湿地、风光互补节能、发电幕墙、种植屋面等。尤其是大楼的护结构,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量体裁衣地采用了较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大楼运用这一列适宜性技术,使整个建筑成为一座有生命、能够呼吸的生态大楼,为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获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7]。

3.3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建筑物应用什么建筑材料,具有怎样的使用功能,是否能满足人居舒适性的要求,既表现了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也是评价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用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等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烧结工艺生产的墙体材料,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改善建筑功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2)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减少经济消耗,提高建筑的地域性。如福建客家土楼(图3),就地取材,由高黏性的红壤土和当地盛产的糯米及红糖建造,有着冬暖夏凉的良好特性,是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典范。现在,人们依然可以用传统的生态建筑材料,建造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建筑,如在南京中德两国政府举办文化科技展览活动时使用的生态竹子展馆(图4)。生态竹子展馆用竹子建造,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概念、结构形式及制造加工工艺,满足现代展览功能和现代人审美需求。通过实践,我们对竹子这一建筑材料有了进一步了解。可见,竹子作为一种经济且取材便利的生态建筑材料将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更多生态建筑的首选材料[8]。

3.4因地制宜地利用优势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越来越大,能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在建筑中推广应用优势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强化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要积极把当地优势能源因地制宜地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青岛天人生态大厦(图5)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生态研究所设计的山东省首座生态建筑。由于其所在地青岛,面临黄海,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为其降低能耗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大厦屋顶设置了三座风车,前方排列了太阳能电池板矩阵,颇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的是,这栋大厦还设计了智能电网,当太阳能电池和风车产生了电,便进入电网内储存起来,透过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风与光可互补发电,让太阳能、风能与建筑融为一体。大厦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每天约可减少整栋大楼1/3的用电量。

3.5因地制宜地利用人文因素在“人—建筑—环境”关系中,建筑起到中间纽带作用:一端联系着“环境”,另一端联系着“人”。过去我们过于注重人本身而忽视环境,最终受到环境的惩罚;现在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多地考虑环境而忽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生态建筑也要关注人类文化上的需求。我们应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摄取精髓,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采用地方材料、传统技术,延续地方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结合,打造地域性生态建筑。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图6),位于澳大利亚东侧的南太平洋热带岛国新喀里多尼亚,它充分利用那里的气候特征,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继承了当地蓬屋的特色,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的组合,表达了一种与夏威夷文化氛围之间和谐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新疆;民居特点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该地区的民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于田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征,如少数民族民居服饰特征的表现上,不仅保留原文化的装饰特点,又适合结合了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制作出特征显著的石膏雕花、刻花砖还有拼花等民族特色的装饰,既美观大气,又形式多样;而具体样式则以生活常见物品为主,如植物、民族书法或者结合图形等,充分展现出新疆地区不同的物质生产文化和民族审美特点,由此看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区民居或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新疆于田县地理位置特征

新疆深居我国内陆地区,与海洋距离较远,所以日照时间长,光源资源丰富,常年少雨;位于天山山脉的横断中部,所以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大著名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的南面称为南疆地区,天山北面称为北疆地区,而余下的地区则为东疆地区。

于田县属于南疆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北部,地形特征为牛腿状,民族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南部地区以昆仑山山脉为主,拥有常年冰雪不化的积雪,还有诸多古代冰川遗址,水资源相对丰富,给该县大部分地区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足够的水灌溉,还拥有几十座活火山,但是该地区位于高山之上,交通比较落后,很难开展实际考察工作。中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河流、水草和绿林遍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民居特色以于田老城为主,如土坯平顶房、阿依旺民居,还有诸多明丽的民族装饰。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毗邻,拥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地带,气候以干旱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位置偏远,居住在此地的以克里雅人为主,民居建筑以胡杨木和红柳木为建设材料,生活古朴简约,民居简陋无明显民族特色。

二、新疆于田县的气候环境特征

这里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地势特点为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以山脉、戈壁还有沙漠等类型,同时还有冰川、火山等。南部地区的气候以寒冷为主,但是在充足的水资源环境中,表现为湿润气候;北部地区则为暖温干旱沙漠气候;而中部地区为暖温干旱气候。全区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是日照时间达到276天以上,热量充足,气候灾害主要有风沙等。由于长时间受到日晒、风沙的侵袭,所以民居建筑上,多以封闭式平面布局为主,不仅能够遮挡炎热的太阳,而且还能抵制风沙;但是三大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民居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均具备地区特征。

三、新疆于田县的气候自然资源特征

南部的昆仑山给该地区留下的大量的冰川,为西域丝路上孕育了淳朴而又简约的民风建筑,拥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美誉的胡杨树林则构成了荒漠的天然林,多数当地居民会选择红柳、胡杨树作为房屋建造的材料,或者院墙的装饰物。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进步,绿洲逐渐获得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于田县的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大多数仍延续传统农耕、经济发展方式;农耕生产中,主要由小麦、玉米还有水稻等农作物,水果有红枣和葡萄等;农副产品有皮毛还有小茴香等中药材;大部分的经济贸易、生产经营集中在中部,由于人口数量较大,在民居装饰上也表现为多样化,装饰形式也较为新颖,但是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民居则显得单一和简陋。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于田县民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关键因素,如南部的昆仑山河流,为于田县的中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滋养了该地区的绿洲与耕地,促进农业生产文明的长期发展和进步;在民居特色表现中,主要通过木构架简单支起密梁平屋顶,而这一建筑文化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传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相对比之下,两地居民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相对落后,阻碍了民居的创新与发展;南部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从丝绸之路的开发受到多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了多样化的民居特色。

《梁书・高昌国传》提到过西域传统建筑的特征为“架木为屋,土覆其上”,且大部分建筑多为因地制宜,不会过分追求严格的丈量和比例,并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如高台民居中,民居内部构造以外封内敞式为主,楼层为1层或2层,土墙的夯筑厚度约为70厘米左右,部分地区会受到土崖地形的影响,所以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呈现出犬牙交错,和鳞次栉比等特征;“阿以旺”是南疆地区形成历史最久,且应用范围最广的民居形式,以庭院式和密集庭院式为主,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但是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变成院落民居形式,当前主要以“米玛哈那”为主。

结语

新疆于田县的民居特点中,当地居民均以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为基础,建设出适宜居住、生产活动的民居,同时也是充满多元化、科学化和创新性的民居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保护于田县传统民居建筑是延续文明的重要举措,所以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帮助当地居民创建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冯燕,朱晓玲,杨洁明.基于“点―轴”理论的新疆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07):876-880.

[2]咏林.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J].时代农机,2015(11):170-171.

第4篇

1、城市与自然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化的大发展。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湿地急剧减少、沙漠化问题严重、土地流失与侵占严重。据统计,1900年世界可用耕地为3亿多hm2,到2000年下降到了2.7亿多hm2。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的耕地为600万~700万hm2,流失速度为过去300年来的2倍多。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据推算,每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地,美国约为600多万亩,意大利为70万亩,相当于罗马失去的面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选择建造了城市,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确定无疑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4、土地自然系统

第5篇

1、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2、自然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某种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铺垫。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交代社会时代大背景,通过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书写其无法改变的命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存环境,并且会对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有效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生存环境,提供更加健康、丰富多元的资源。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活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 环境艺术的内涵

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广义上的环境主要是指以主体为中心,并对其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其他事物。另外,人们也会考虑从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所以,环境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大的主体方面。

环境主要是由四个局部环境组成的:第一环境,也就是说自然环境。这也是唯一没有被人类踏足的一个生态环境,其中风雨雷电、山水等都是环境的构成要素;第二环境,也就是次生环境。这主要是指人类经过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加工后形成的一种环境,例如人造河流、野山、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等;第三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经济、人文和政治形成的一种适合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人文气息的大社会环境;第四环境,指的是人工环境。这主要是由人工进行建造的建筑、景观和艺术品,还有各种环境设施组合而成的一种人工环境体系,景观主要包括广场、公园和庭院等处的景观。

二 影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并且现代人希望拥一个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当前的社会环境承担着文化、社会以及生活等多种职能。其中,城市环境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城市景观是人们将自身的理想和精神需求融入到社会物质环境中的一种强有力的体现,是对精神需求物质化的表现。目前,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在街道改造和城市绿化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架构和整体环境,但应该在环境所允许的范围之中,对环境资源进行适当的利用,并且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有效尊重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而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以后只能够平衡、和谐的关系。

(2)人文因素

人文就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性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做出的贡献,有力维护了作为人的基本价值。所以,景观设计者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因为如果缺少一定的人文修养和素质也就谈不上那份独特的设计精神,进而也就达不到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境界。此外,人文思想不仅累积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3)生态因素

生态保护主要是对环境生态平衡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保护。但生态的自然环境自身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这也是自然环境的本质属性。所有景观的建筑活动都要从环境的各种生态和变化因素角度出发,将环保意识真正落实到景观设计的工作中来。

三 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1)有效结合地区实情进行景观设计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对地区进行有效的考察,进而了解并把握该地区的环境特性。例如,建筑物自身的特征和形态既可以反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而建筑物的特征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具体表现实质上是对周围环境特征的一种有效说明,从而更加突出环境鲜明的特点。但如何有效调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这需要设计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层的了解和把握,并逐步加深对环境特征的了解程度,并且尽可能从当地的真实的环境特征入手。

(2)制定基本的景观设计方案

在对景观设计项目进行确定之后,可以指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了解并掌握自然环境自身的基本环境,做好调查阶段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要对自然条件、相关位置、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文化修养以及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其中,对于地区地理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方面,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会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对地理形式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地势落差、地质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设计上实现因地制宜。

景观设计不单单是为了保持既安静地生态健康和城市的美观,更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景观设计才能真正具有现实存在和利用的价值。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景观需要具备精神、使用、综合和报读四个主要方面的功能,因为景观是当前城市中具有很强稳定性的主要构成要素。景观设计主要由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因此景观设计具有自己的固体形态,并且拥有很强的稳定性,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

四 总结

总之,环境艺术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众多的领域知识。可见,要想真正做好景观的设计工作,一定要对环境艺术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做好景观的设计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景观设计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少平.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及城市景观设计策略[J].价值工程.2011(22).

第7篇

蒙古族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造就了蒙古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世界上的各民族和部族,由于地理环境,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等条件的差异表现在对色彩的选择上,也都有自己喜爱和赞颂的颜色,同时也忌讳一些颜色。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有白、蓝、红和黄四种,最厌恶的颜色是黑色。除黄色可能是接受了汉族和佛教影响之外(表示尊贵),其他四种颜色代表着蒙古人对世界的理解。白色通常与乳汁相联系,被赋予圣洁的含义;蓝色代表着苍天,与广大、力量等概念相联系;红色代表火和鲜血,表示生命的延续和某种魔力;对黑色的反感,应该源自于人们最初对黑暗的恐惧,在蒙古语中黑色与邪恶、灾难等一切坏的事物相联系。

二、城市色彩景观的本土化特征

城市色彩目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城市色彩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族特性等,城市色彩景观是体现一个城市的总体面貌,是体现一个城市带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城市色彩的本土化特征是城市特色设计的重要内容。

2.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造就了地域文化特征,人们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养成了对本地环境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蒙古高原的地形分布大致以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为主,辽阔的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起源地,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方各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碧蓝的天、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金黄的戈壁滩,这是对蒙古族生活环境的自然印象,成就了蒙古族独特的传统色彩文化。

2.2历史文化特征

城市的色彩景观设计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扬,在城市设计中有重要地位,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蒙古族地区城市色彩景观设计是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研究城市的色彩设计就要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各民族都有着各异的历史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民族的代表,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蒙古族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蒙古族有着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影响着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对蒙古族色彩审美观的养成以及对色彩的喜好亦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蒙古族崇尚白色,象征着纯洁高尚,热情的红色,是与对火的崇拜有关,草原充满生机的绿色,天空的蓝色等等是蒙古人喜欢的色彩,蒙古族的宗教文化也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代表,从早期的萨满教到后来藏传佛教的信仰,极大地丰富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对蒙古族的传统色彩审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像在宗教建筑中的金色、银色、黄色、浅蓝色等等色彩都是蒙古族的典型色彩特征。

三、蒙古族传统色彩对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影响

3.1建筑色彩的传承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城市建筑景观环境的颜色,既不可以脱离自然环境,也不可以脱离地域文化和个性特色。想到蒙古族,第一印象就是大草原上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普通百姓的蒙古包都是蓝白相间的,很好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古代的蒙古族贵族住的是金色大宫帐,金币辉煌,富丽堂皇,在元朝时极为流行,这是蒙古族独有的建筑艺术。宗教建筑也是蒙古族历史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建筑色彩极其丰富,在召庙中菩萨的蓝色金乌、是代替了黑与黄的颜色,还有遗留下来的历史民居,蒙古族府邸颜色多为红、蓝、绿,且色彩明度高,而普通民居色调以浅淡为主。公共建筑是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在公共建筑的色彩可以运用这两种色彩基调,有既传承文化的意义,也是整个城市风貌定位的关键,文化积淀多年的意蕴告诉我们城市的色调不能简单轻易地改动,避免城市色彩污染,才能很好的传承蒙古族建筑色彩的特征,从而传承了蒙古族地域文化特色。

3.2地域特色的体现

地域性的体现,是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一个向度,是一个城市色彩特色的标志。通过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统筹规划,使其与本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建设美观、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蒙古族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思考,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塑造具有民族特色风貌城市设计,尊重蒙古族的地域文化,发掘地域色彩,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

四、总结

第8篇

关键词 环境陶艺 公共活动场所 实用性 审美性

绪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方便人类生活、沟通、学习和举行复杂的商业运营活动,而建立了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与环境陶艺的结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周边公共设施的陶瓷艺术品,可以将其理解为陶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既具有实用性,亦具备审美性。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设计师应力争是环境陶艺与公共活动场所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结合,才能使环境陶艺不仅仅只作为装饰,从而更加有实际意义。

一、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对环境陶艺的影响

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形、风格、主题的形式,更在于能否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环境陶艺从作为陶艺与环境的结合体步入公共空间领域,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环境的特性对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尊重环境、顺应环境是设计时必须注重的重要原则。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需面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在建筑装饰领域涌动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隶属于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亦不例外。陶艺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满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环境要求和精神诉求,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因此,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实用艺术品,因而应以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注重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这既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又是出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

(二)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观设计成为营造都市性格,体现都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陶艺公共设施参与都市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因此,陶艺公共设施应该与都市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设计师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须要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尊重环境特性出发,不任意抄袭,不矫揉造作,朴实而适宜地在造型、材质、色调以及细部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特征的处理。

二、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陶艺对环境本身的影响

陶艺设施融入环境,体现自身也体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造主要从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两方面得以体现。

(一)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

为大众配置公共活动场所时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和保护,环境陶艺是人工创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纽带。环境陶艺本身的材质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更是传达出一种源于自然又还于自然的精神内涵。

例如某些设置于公园一角的陶艺景观门,外线条是有规则的矩形,内线条柔化为与自然相协调的曲线,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颜料,与周边的绿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观门还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人们进入公园的其他空间。更有许多陶艺公共设施的设置,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风俗的气氛。公众在进入这些陶艺作品构筑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会自然地感受到陶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带来的绿色生态气息,从而在心理及行动上自觉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更加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容,越发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和人文风采,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为城市和社区树立了形象。环境陶艺对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诊释一种文化历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视或不自觉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广场游人通过参与休闲设施的活动或等候时的闲暇,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各种陶艺设施传达的符号信息,并形成主观想象空间。陶艺在环境中构成的人文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意义的识别系统。相对地说,在城市的各种构建物中公共设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鲜明地显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

三、结语

我国的陶艺作品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应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中还只是刚刚起步。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渐渐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它在现实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作为环境陶艺的设计师应把陶艺的“自然精神”融入设计中,充分的使陶艺作品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使之成为可以明确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J].公共艺术,2004,06:16-17.

[3]杨晓娟,远宏.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J].公共艺术,2004,02:24-25

第9篇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地理学;地理教育

人地协调观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解读,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一、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

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在古代,我国就有“天命论”、“人地相关论”和“人定胜天论”等几种人地关系的认识观。在西方,先后出现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类生态学、文化景观论以及和谐论等观点。

*农牧业产生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顺从自然规律,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着原始的共生。

*在原始农牧业及小农经济阶段,人类对自然有着崇拜和依附的心理。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产生了人类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导致了自然环境超载或被破坏。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和自然“共生”的时代。

研究人地关系必须重视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关系。与此有关的多变量识别指标,除了考虑空间(地域的大小和位置等)和时间(过去、现睢⒃毒埃┩猓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变量识别指标加以分析,增强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2.研究主题

人地关系和人地相互作用是地理科学理解当代人类社会与环境变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中国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集中体现在:“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由二元论走向一元论:从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到中国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到面向PRED的整合内容选择由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地理要素转向中国的地理结构、过程、区域PRED的综合。

在区域研究中则提出从在哪里(位置分布)到有什么、怎么样(区域特征和差异)到为什么(人地关系区际联系),再上升到怎么办(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图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和地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是研究人口在地面的分布和迁移――研究人口过程和人口现象空间分异规律,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等方面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居住、生活在城市,城市地理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兴衰以及全方位城市生活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等重要问题引发思考:人类该如何在最好地利用土地的同时不对其造成危害?在人口不断增加的严峻环境下,城市如何获得不断增长的居住空间?在越来越强的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如何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反映其特有的气候,并维持其地理、历史和景观方面的特点。

区域地理。社会、文化区域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构成要素为人口、资源、环境……PRED区域内人地系统结构(如图2)。

全球变化。地球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生物与人类过程的集合,这些发生在大气圈、陆地、海洋及其界面的过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因而为行星上的生命提供了条件。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观念。全球变化关注的问题包括:人类活动如何使地球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如何影响人类社会,面对全球变化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这些问题都是人地关系的基本问题,以人地关系为主题。

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地关系基础和区域发展的条件。

乡土地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阐述发生在地方的人与地的关系,人地相互作用及其地域变化的规律。从实践认知理论的视角,阐释实地教学中,人对环境的感受,对情境的认知,对知识能力的建构及其与社会互动的规律。

环境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人地协调观。

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

1.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解决,离不开对“人”和“地”之间相互影响的讨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简而言之,人地协调观是一种价值观念,具体体现在人们看待“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遇到各种地理问题时,人地协调观是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人地协调观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某些情况下,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直接影响(地形影响聚落交通、资源利用、自然灾害),也有间接影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增强。

*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资源开采、现代化生活等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超过环境承载力;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能够理解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能够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懂得人地协调l展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资源的索取变得更加贪婪,环境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当前人地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矛盾的体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寻求的答案。

2.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念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变自然对人类的不利影响,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责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增强地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性。

水平1:知道人类活动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展开。

水平2: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水平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

水平4: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水平5: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措施。

人地相互作用――人地关系的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地理整体结构(总论)到关键问题(专论)到分区特点(分论)的知识体系中。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为什么有人地协调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警觉和思考后作出的全新选择,这是一项全民战略、全球战略,其实现需要公众参与,也要求决策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所以,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学生除要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并能将此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名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合格公民。

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视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教育质量观,应从学生角度思考他们的发展需要什么。“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高度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增强人地协调观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适宜性。人地协调观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通过不同水平划分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水平1:简单或常见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水平2: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水平3: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或情境。

第10篇

1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情况

1.1工作概况

为暴露在研和已投产型号在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积累型号产品在海洋自然环境下的试验数据,为促进相关型号产品对海洋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迅速提升与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与技术储备,对型号产品策划和实施了海洋自然环境试验专项工作,表1是对多个型号海洋环境试验中故障原因的统计分析。海洋自然环境中,防护措施不当或不到位造成的问题最多,另外在设计、选材、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面都可能造成故障。此外还存在一些偶然的原因,如运输的磕碰、污染等。

1.2环境工程的特点

从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情况看,环境工程有下列特点:1)考虑装备实际的服役环境是环境工程的出发点环境工程以分析武器装备实际使用服役环境为出发点,开展环境试验的剪裁、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确保武器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环境适应性问题。在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中,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按照装备的实际服役条件剪裁制定的。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条件,从严格意义上说,实验室选取的典型条件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模拟自然环境的,所以自然环境试验获取的故障数据更能够反映装备服役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些电缆通过了加严8倍以上的实验室环境试验,半年后在自然环境试验中依然出现锈蚀破坏,对其功能的实现有较大影响。这说明实验室试验不能完全代替自然环境试验。2)故障的微观机理分析是环境工程的基础早期的环境工程以环境试验为重心,但是随着环境工程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环境试验方法的剪裁、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等都需要通过故障的微观机理分析来支撑,因此分析环境在微观上对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机理是环境工程的基础。例如某局部基准设备样机结构件出现密封故障,通过多次分析故障的机理,发现不锈钢箱体结构件存在缺陷、对外电连接器水密性能不良、形密封圈存在局部损伤等问题,这为环境适应性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通过微观机理分析,可以从设计、制造、使用、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寻找故障原因,并指导产品的改进。3)强调多领域专家经验以及技术基础的支撑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共性的工作,环境工程中基础环境数据的收集分析、环境试验的设计与剪裁、环境损伤机理及其控制等技术需要大量的技术基础研究和专业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中强调组织来自于不同专业的专家(如工艺专家、试验技术专家、元器件专家等)形成环境工程专家组,支撑型号环境工程的技术工作,避免粗放式设计。在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中,为了解决某型号出现的环境适应性故障,组织了元器件专家、材料专家、工艺专家提供咨询,从材料选择、工艺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进型号环境适应性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收集自然环境试验的结果形成数据库,为未来型号研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4)环境适应性设计经验是环境工程活动最宝贵的成果环境工程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环境试验。随着环境试验数据的积累,环境工程人员和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素材,为指导装备设计提供了条件。例如在某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中,专家针对出现的故障提出了环境适应性改进方案,这些方案是实际工程经验的总结,极为宝贵。再如波音公司等国外航空航天公司的设计手册中许多环境适应性设计都是多年环境工程活动的结果,并成为航空器适航性认证的重要内容。

2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融合

2.1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互补性

从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概念上看,二者在方法和技术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表现在:1)产品环境适应性的定性要求和可靠性定量指标的互补性。例如,可靠性定量指标从概率上描述了装备的可靠性水平,这种概率允许一定概率的环境故障;而环境工程则尽可能消除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为产品在服役环境下的可靠使用提供了保证,并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水平。二者互相补充。在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中,有的型号尽管通过了可靠性试验和鉴定验收,但是在自然环境试验中依然暴露出了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可靠性得到了增长。2)微观分析和宏观综合的互补性。在型号产品海洋自然环境试验工作中,为了控制故障,研究了各种环境因素在微观上对产品的物理、化学的损伤过程,提出了从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改进措施;而传统的可靠性工程是通过从宏观上查找产品可靠性的薄弱环节,来加强对故障的控制。所以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具有微观分析和宏观综合上的互补性。3)还原论和整体论上的互补性。为了工作的方便和经济,进行可靠性工作时必须满足3个规定的要求,在简化的环境条件下开展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还原论的方法;环境工程中把服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既考虑环境条件的边界,也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组合所产生的效果,这是一种整体论的方法。二者在方法上有互补性。

2.2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有机融合

由于可靠性工程是控制产品故障包括环境适应性故障的技术和管理活动,所以它必然在技术方法上同环境工程能够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表现在[4]:1)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融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可靠性试验都是环境试验,而环境试验技术的提高可使可靠性试验更接近实际情况。确定可靠性试验的环境条件是环境工程的研究内容之一,所以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可以统一筹划,互相融合。2)环境适应性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的融合环境适应性设计是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应用环境工程的重要内容,它的许多内容与可靠性设计相互重合。当采用一般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无法满足要求时,必须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密封、干燥剂等)以及专业性设计来加以解决,这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3)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可以统一管理环境工程工作和可靠性工程工作都贯穿于产品研制、生产的整个过程,甚至部分工作有重合,因此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可以统一管理。例如GJB450A与GJB4239的工作项目都对计划、试验、设计、信息收集做出了规定,所不同的是关注的重点有差别。在研制工作中,有些环境工程的工作实际上已经被可靠性工程工作所覆盖,例如FRACAS系统,但是某些环境工程的工作内容则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如环境预示技术、实验室环境试验和自然环境试验相关性技术。所以型号研制过程中形成了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两套工程体系,环境工程管理大纲和可靠性大纲都是在产品研制、生产甚至使用过程中分别对环境工程工作和可靠性工程工作进行规划,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的顶层文件。但是由于它们控制产品故障目的的一致性,以及工作的互补性,所以它们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因此把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工作互相融合,制定出统一的工作计划及管理大纲,这将更有利于保证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4)技术发展上的融合在可靠性技术发展初期,易于使用、见效较快的基于概率统计的可靠性工程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工程日益得到重视。故障物理方法从微观上、物理化学上探求产品故障的必然原因,使可靠性从对故障数据处理的“黑盒艺术”变成了一门可以对故障过程进行描述的“白盒科学”。例如美国圣迭戈国家实验室就发展了以失效物理为基础的可靠性工程方法,称为21世纪以科学为基础的可靠性工程方法。由于环境工程重视微观分析和故障机理的研究,这和故障物理方法的思想完全一致。可以预计,通过技术的融合,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将逐步融合,成为一门综合多专业的工程。

3进一步讨论

由于装备及其研制活动这一复杂系统的特征,导致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形成了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两套工程体系。型号可靠性工作中大量采用还原论的方法,选取典型环境来简化环境条件开展工作,这就“把模糊性约化为清晰性,把非线性关系约化为线性,把混沌运动约化为周期运动”[5],但这也导致一些技术细节的丧失。而环境工程则把整个服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把服役环境视为整体,从而实现了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互补。受到传统还原论的影响,人们依然“偏爱无益的精确性,眼光短浅与方法的局限性而非普遍存在而又处处可见的新颖和优美”[6],无论在技术研究还是在型号研制中,由于环境工程缺少所谓“数学性”、“定量化”等“科学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和技术研究工作中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技术在方法论上的区别,并通过大力发展环境工程,促进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的融合。

4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基本特征;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生态建筑综合起来,就是绿色生态建筑要满足人们生活条件的需要,那么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从而制定适合当地的绿色生态建筑,其次,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还要满足于当地的气候,从而为人民创造出舒服的生活居住场所,再其次,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并且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要正确的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从而实现建筑的健康发展。

1.基于绿色生态建筑所具有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所向往的绿色生态建筑是人们舒适的居住场所,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对建筑物住宅的选址要慎重,即要选择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的绿化场所,并且对建筑物住宅周围要种植绿色植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维持生态环境的效果,另外,要保护建筑物周围的文化设施,不让他们受到人为的破坏。

第二,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要把能源的耗用降到最低,并且要使建筑物中的相关水资源以及其他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建筑物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能量,从而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效果,总之,绿色建筑物应该具有节约能源,减少耗用的特征[1]。

第三,对建筑物的布局我们要合理对待,要使建筑物有效的使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布局也要设置合理,适当的减低相关系数,从而使采暖和制冷消耗的能源减到最低,另外,建筑物表面的结构要非常的有质量,保温隔热效果要好,住宅建筑的采光及向阳性要恰当,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住宅居住场所。

第四,绿色住宅建筑的建造需要体现资源的节约性,对于建筑中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则要充分的循环利用,例如,建筑中的砖,玻璃等可以重复利用的则要进行回收利用,需要改造的建筑物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使建筑成本达到最低。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对住宅建筑重新进行建造时,如果可以不拆除的建筑物,则不要拆除,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新的装修及改造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起到减少建筑成本的作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资源的特征。

因而绿色生态建筑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的需求。

2.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案必须要谨慎对待

2.1 根据侧重面,应用合理的方案对住宅建筑进行有效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就不一样,所以,对于住宅建筑的设计我们要谨慎对待,要建筑适合人们生活的住宅建筑,即在进行对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相关建筑的侧重点,从而适时的改变住宅建筑的布局,另外,由于住宅建筑大部分都是生活居民区,所以用水量也是相当的大,因此,对于住宅建筑地区的水资源我们要充分的进行使用,即要运用科学的技术对水进行净化,从而使水资源重复使用,这种住宅建筑中充分使用水的方法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运用[2]。

2.2 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2.2.1 要把以人为本定为建筑的中心理论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但是也绝不是绝对的“以人为本的中心论”,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文本是建立在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很多的住宅建筑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以人为本,他们的以人为本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付出,这种绝对的人为中心论,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他们太强调人为的思想观念,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绿色环境建筑理念应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使自然环境与人类建筑相协调发展,才能建造出最舒适,最有质量的绿色住宅建筑。

2.2.2 建筑要减少建筑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运用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施工,建造绿色建筑时首先要制定正确的设计方案,并且要运用好的施工工艺对其进行建造,改变以前那种旧的建筑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建造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另外,在建筑过程中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要运用高科技对污染物进行清理或处理,从而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在绿色住宅建筑物的建造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建筑成本,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资源获得最大经济与环境的效益。

2.2.3 绿色建筑的建造中,要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减少建筑成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而减少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又是资源的回收利用。另外,在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建筑人员,还要运用高科技的设备对其进行重复的回收处理,从而生产出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生产重复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有关的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的记载下来,为以后建筑住宅设施提供有效的依据[3]。

2.2.4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基地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

在建筑住宅基地时我们也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建筑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使建筑住宅基地别有一番特色。另外,在尊重民情的基础上,我们在建筑生态住宅建筑时,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出有特色有质量的住宅基地。

2.2.5 打造寿命周期长,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

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我们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建筑的整体效益出发,打造生命周期长,又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

2.2.6绿化建筑环境,创造优质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要求我们要有计划的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建造环境优美的居住基地。为了达到我们的生活追求,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即要保证建筑的通风以及向阳性,然后还要对相关的污染进行处理与控制,并且在建筑周围建设绿化带,从而起到净化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与此同时,对地面砖块的铺设也要有讲究,以保证住宅的居住环境。

3.生态建筑还应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建筑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它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因此在进行建筑建造时,我们要遵循当地的地域文化,使我们的建筑具有地方特色。另外,还要让我们的建筑贴近于人民的生活实际,从而给我们居住者带来地域的亲切感[4]。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场所,它应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发挥环境与资源的合作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另外,住宅的建造还要遵循当地的风土民情,使我们的住宅建筑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姚佳丽,刘煜,郭立伟.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决策控制要素研究——以住宅建筑为例[J].绿色建筑,2011,01:33-38.

[2]陈俊羽.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浅谈[J].科技风,2013,03:144.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和谐理念;工业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3【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引发人们的重视,使我们认识到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延续。生态和谐理念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工业景观设计同样要考虑自然的影响,因此生态和谐理念的指导会给工业景观设计带来了一些启发。

一、生态和谐理念与工业景观设计

生态和谐理念关注于如何更好地与大自然进行相处,其作为一种生态思维方式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欢迎。①近些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繁衍,生态和谐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和谐理念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其不再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将两者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协调运作,才能最有效发挥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景观本身是指地形地貌、风景、山水等物质空间与生活在规定区域土地上的人类活动所构成的综合体。②工业景观主要是指人在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时与周围自然环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有机整体,工业景观种类众多,涉及矿产、农业、交通系统等方面,并根据发展历史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等时期。针对不同工业景观的发展需要,工业景观设计应运而生。工业景观设计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正常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工业景观进行改造修缮来满足人们对工业景观的审美需要。作为工业景观设计的对象,工业景观涉及较为复杂,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具体工业景观的实际,其设计目标就是合理布置和改造工业区的景观空间,打造适合工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从而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工业景观是人们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场地,也是工业生产的物质载体,还是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场所。将生态和谐理念融入工业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满足上述工业景观的需要,还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理念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也是工业景观设计的要求之一。③在工业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生态和谐理念,减少了对大自然的不合理干扰,同时也能使工业景观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有利于工业景观的后续发展。

二、生态和谐理念在工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概况

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稳定性,在进行工业景观设计时需要有一定的生态观。生态观本是生态学的内容,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考虑工业景观设计就是生态观在工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其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在对自然地理的尊重,选择适合该地域的自然材料来避免对地理环境的伤害;保证生物多样性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实现现代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还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挖掘自然的潜力,使其能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最大的支持。我们还要与地理因素、环境因素、土壤因素、气候因素等自然因素相配合,加上对人文因素的考虑,实现工业自然景观的自我生命体管理。对工业景观进行设计时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则。④工业景观要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不能与生活景观、旅游景观等没有差别。同时工业景观因具有自身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这样可以构成整体景观的稳定性。我们应该遵循自然景观优先的原则,在进行工业景观设计时能够维护该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保护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有助于维持该地域的生物多样性,这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工业景观设计要适应生态系统。

对于生产者来说,工业景观就是为了满足生产者的生产活动需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工业景观设计时要满足生产者的需求,使其在舒适和谐的工业景观环境中从事生产活动,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而工业景观的设计需要依托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其地形、气候、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影响着工业景观的设计。人们从自然中索取来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这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在满足生产者的需求时也要兼顾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同时,自然环境是经过长时间才形成的,自身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工业景观设计就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减少对环境的干扰来保持自然环境的发展。与此同时,地域文化的存在对于工业环境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人文环境就是一个群体的特征,每个特定地域的群体有着自己的特征,在进行工业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人文环境的不同,符合人文环境的工业景观才会受到生产者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也对人文资源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工业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思想。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可以说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工业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本身就具有亲近自然的特性。工业景观设计也应该有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思想。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但每个局部又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在保留特性的同时尊重整体性,这样才能协调工业景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虑到工业景观是存在一定的空间里的,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也要注意保持空间环境的整体性,采用地域性材料打造工业景观的地域特色,也是对地域环境的生态保护。

三、生态和谐理念的工业景观设计策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既强调了经济上发展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又注重了生态上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前粗放式的开发利用导致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种种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进行工业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注重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工业景观设计作为对工业景观改造的前期准备,必须采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将生态和谐理念融入工业景观设计之中,让人们认识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对自己生存延续的保证,才能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优先的观念。在设计人工景观时要与自然景观相配合,既维持了工业景观整体的和谐,也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整体,有着一定的自组织和调节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这样满足了生态系统对工业场地的维护和调节,也符合生态和谐的理念。依据生物多样性来打造工业景观。作为工业景观内的有机生命,生物多样性对于工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