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外进出口贸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升值 进出口贸易 贸易顺差
一、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与内外均衡的经济变量。国际金融界一直对我国持续已久的贸易顺差进行着指责,近年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必然,因此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前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世界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发显著。所以有必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及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特点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壮大发展,大体呈现以下的特点。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对外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出口贸易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198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顶峰的25616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072亿美元,依然具有很大的规模。(2)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依赖程度,通常用本国对外贸易额占本国GDP的比重来表示,具体可分为进口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1997年至今,我国进出口依存度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尽管2009年金融危机略有下降,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高。(3)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国内企业使用国外厂商提供的零部件或原材料,并按国外厂商提出的质量技术标准加工出成品获取效益的贸易方式就叫做加工贸易。一般的商品买卖不同,加工贸易方式涉及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加工后出口的成品都是委托方所有,并没有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加工贸易使我国进出口呈现刚性发展: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我国贸易顺差促进人民币升值。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长期平稳的增长趋势中,这为国际贸易顺差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贸易顺差在带来巨大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对形成了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贸易顺差的出现将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2)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由于我国对于投资环境的建设以及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一直处于显著增长的阶段,促使外汇投资商信赖对人民币的投资,也加剧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压力。此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增长明显变缓慢,但是我国经济却能持续增长,从而促使外汇逐渐价格下跌,进而诱发人民币升值。
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使进口的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下降,这将大大减少我国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其他战略物资的成本。使大笔交易的进口成本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从而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盈利能力,并且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2)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自加入WTO以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减少贸易纠纷,从而缓和我国与欧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一直以来,“重出口,轻进口”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尽管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也增加了对出口的依存度。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进口增加及出口减少,可以缓解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人民币升值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1)削减了我国出口贸易。相对比国外收入增长幅度而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增长幅度小,其优势就被抵消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然后升值,会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贸易出口利益将会缩水。(2)打击外商的投资积极性。外商在国内的贸易额度在我国出口贸易额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减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打击了外资注入的积极性。(3)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人民币升值首先会增加出口成本,进而导致价格体系的变化,这不利于当前我国企业商品的价格体系,而且还会造成企业的人员流失及结构调整。另外,人民币升值还会造成国外商品的盲目进口,从而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影响国内商品市场的稳定,甚者会造成通货紧缩现象。(4)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5)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将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容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劳动者面临失业危机。
五、结论
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趋势。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利有弊,为了更好的规避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足,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应的调整优化策略,以保证我国经济与贸易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婷.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0,12.
[2] 刘崇献, 李彤.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推动论”认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1];物流联盟的出现通过交易费用的降低,促进了经济的增长[2]。除定性分析外,许多学者从定量视角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类似结论[3-5]。近年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快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6—2009年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从12.93亿美元达到增长到1877.35亿美元,增长了145倍。浙江省进出口贸易能取得如此成绩,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下降,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戎梅(2011)就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货物贸易额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单位物流成本的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杨长春(2008)[7]、侯方淼(2008)[8]等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而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就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而言,张宝友(2010)运用弹性分析法,分别从物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检验华东地区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物流需求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相应的变化2.56%;而物流供给每变化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的变化6.08%[9]。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王领(2010)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利用上海市1978-2008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总额相关数据,对上海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进出口的增加会在长期内促进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对上海市进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运输量的变化对外贸增长的作用有很大的时滞效应。综上所述,有关物流业发展能否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不一致看法。而且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思考:如果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其影响程度是多少?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考察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有,那么影响程度是多少,影响程度是否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方法、变量及数据
2.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对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促进作用,影响是否显著。然后,运用弹性理论,通过计算“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即物流发展速度与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变动比率,来测算现代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及其程度随时间的变动趋势。
2.2变量及数据来源
衡量进出口贸易的指标,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总额。而衡量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同学者选择的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研究大多以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或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为代表。从进出口贸易涉及的物流系统来看,其物流环节包含运输、仓储、检验、报关、包装、装卸搬运,以及信息处理等作业内容,其中,运输是必须的环节,故本文选择了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选取1986—2009年间的数据。
3实证分析
3.1物流产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
在相关性分析之前,首先对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逐年变化情况作描述性分析,以掌握其变化的总体趋势,表1是浙江省1986—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数据。依据表1,绘制出1986—2009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图①,见图1。由图1可知,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这初步说明浙江省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说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显著影响,下面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进出口总额为因变量,设为Y,货物周转量为自变量,设为X。根据表1的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和方法得知,二次曲线(Quad-rati)拟和模型较好地反映浙江省物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变化趋势。回归结果见表2,调整后判定系数为0.9923,接近1,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以5%的显著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经过检验,F=1482.790,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如式(1):Y=-121.873+0.3129X+0.0000118X2(1)
3.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促进程度的弹性分析
(1)测算模型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进行定量测算。弹性分析是计算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性的工具。本文以“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一词作为衡量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变化的敏感程度。进出口贸易额设为变量Y,货物周转量设为变量X,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如式(2):E=dYdX•XY(2)
(2)物流产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程度的测算
根据回归方程Y=-121.873+0.3129+0.0000118X2可得式(3):dYdX=0.3129+0.0000236X(3)运用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计算模型,求得弹性系数E,见表3,1986—2009年间,浙江省区域物流-进出口贸易平均弹性为2.9,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物周转量每提高1%,进出口总额约提高2.9%,说明浙江省物流业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3)不同时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的比较表3显示,1986—2009年间不同年份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差异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8.4694,下降到2009年的1.3460。为了分析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1986—2009年不同时间段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弹性均值从1986-1990年的6.57,下降到2006—2009年的1.25,弹性均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趋缓。为了分析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动趋势,以1986年作为时间t=1,对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与时间t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拟合模型,决定采用三次曲线(CUBIC)模型。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回归结果见表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915,与1极为接近,表明方程解释能力强。变量均以1%的显著性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经检验,F=700.05937,P=0.000<0.01,表明回归方程显著有效。拟合方程如式(4):E=9.790957-1.3076t-0.0689t2-0.001232t3
(4)由方程(4)计算2010—2014年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指标值,见表5,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应进行产业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等工具,就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第一,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物流业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以浙江省为例,1986—2009年间,浙江省物流业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相应增长2.9%。现代物流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原因有:1)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效益有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而物流成本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对外贸易中的物流活动运作效率越来越高,降低了物流成本,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现代物流的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不断壮大,第三方物流公司则通过货运等形式,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物流负担,使对外贸易中的运输、报关等物流环节运作效率得到了提高。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消费者的购买空间。由于物流速度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国外商品时,花费在物流运输上的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商品,这有利于外贸企业发现新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第二,不同时间段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有所强弱。以浙江为例,1986-1990年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为6.57,而到2006—2009年,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下降为1.25,表明不同时间段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差异较大,且从整体上来看,浙江省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浙江省应进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好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6)-0017-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日益成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较大,在2005年曾达到80%的峰值水平。虽然此后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稳定在40%-60%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需求。同时,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且有不断增长的态势(见图1)。因此,在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欧美需求下降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日益紧迫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殊国情,探究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Cerra & Dayal-Gulati(1999)利用VEC模型估计中国1983-1997年进出口方程的价格弹性,发现出口弹性为负且显著,进口弹性为正且显著。Dees(2001)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一般贸易有负影响,而从事加工贸易的厂商从更便宜的进口投入品和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中获益颇多。Xu(2000)认为由于中国国内价格的灵活性,汇率变化对贸易条件和贸易流量的影响有限且短暂。Marquez & Schindler(2007)认为人民币升值10%会使中国出口贸易额下降1%,但对于进口贸易影响并不明显。Hong, Vos & Yao(2008)认为中国应通过人民币升值和刺激本国消费来改善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Zhang Jianping(2010)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源于中国在全球的产业地位,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并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卢向前、戴国强(2005)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不仅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且存在J 曲线效应。辜岚(2006)认为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会恶化中国和美国及欧元区国家的贸易帐户。徐明东(2007)利用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发现人民币升值会同时减少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金洪飞、周继忠(2007)认为我国对美进口和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均不显著,因此,人民币升值将无法改善美国对华贸易收支。范爱军、张雄辉(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和汇率波动不会对出口贸易产生过大的影响。黄飞雪、寇玲(2009)认为人民币升值无法改变中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弹性小和内需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主要涉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而较少考虑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殊国情,同时,也没有反映金融危机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下滑、需求萎缩背景下的最新发展状况。因此,本文以2000-2011年为样本考察期,在考虑我国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
三、人民币升值、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假设
如前所述,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并随对外贸易总量扩大而不断增长,两头在外和以外商投资为主是其主要特点。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加工贸易的最终产品一般都销往国外,在中国形成的增值部分主要为加工费,并构成我国贸易顺差。因此,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工贸易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也越大。根据汇率决定理论,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本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价格上升,导致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劳务价格上涨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从而导致其用工成本上升。虽然原材料和半成品成本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相对降低,但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的事实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趋于复杂,因此,仍有待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
(二)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出口(X)、进口(M)、名义有效汇率(Neer)、经常账户顺差(Surplus)、国外总收入(Worldgdp)和国内总收入(Chinagdp)为主要变量,截取2000 年1月-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其中,收入一般用GDP衡量,但考虑到月度GDP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本文以OECD成员国工业增加值和和以我国月度发电量占当年发电总量的比重乘以我国当年GDP分别作为国外总收入和国内总收入的变量。中国GDP、进出口和经常账户顺差数据来源于Wind 资讯数据库,月度发电量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数据来源于BIS 网站,OECD成员国工业增加值来源于网站。为了消除变量量纲和计算弹性,本文对所有数据都作了对数化处理,并采用Census X12方法进行了调整以消除季节性影响。另外,所有数据处理、数据检验和模型估计均使用Stata 12软件。
近年来,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扩大需求规模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双重功能, 对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净出口,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并间接增加国内就业与税收。同时,一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与出口结构上的不同,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又具有资源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即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投资品的进口,实现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间接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之前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较弱,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2003年至2010年期间,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逐步增强,但资源配置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04年以后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大幅度增强,资源配置逐步成为次要功能,出口作为重要需求因素,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的演变情况。改革开放之前,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际环境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相对较慢,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作用十分微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分别从2003年的9.8%和4.62%提高到2010年的49.03%和25.72%,进出口贸易作为需求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大幅度增强,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因素。
下面就以进口总额为例研究进口总额的的影响因素。
二、理论综述
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知识可知:
一个国家进口和出口量主要是有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的,H-O理论表明一锅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一个国家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也是决定一个国家进出口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这些理论可以找到影响中国进口总额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的商品进口量与该国居民的需求有关系,I=Q*P,其中Q为需求的商品数量,P为商品的价格,P、Q均大于0。
GDP是显示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直接影响因素,GDP会对一个国家的进口量产生影响。
汇率会对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人民币对外币汇率上升会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就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可以导致进口总额增加;相反汇率降低会导致进口总额降低。
城乡居民储蓄,储蓄函数的一般形式为S=S(Yd),储蓄等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差,城乡居民有足够的储蓄才有自资金购买国外产品。
出口额是进口额的对立面,出口额的大小会从多方面影响进口总额,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外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和城乡居民储蓄一样,外汇储备量从购买力水平影响进口量,从理论上来xcvbnm,./说,外汇储备量越高,进口量就会越高。
所以,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就形成了进口总额的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
三、模型的设定
1、影响因素的分析
(1)GDP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出口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只有GDP到了一定水平,居民才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购买国外产品。进口量与GDP呈正相关,即GDP增加,进口量增加;GDP减少,进口量减少。所以选择GDP作为解释变量X1.
(2)出口总额
出口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商品进口量和出口量是衡量一个国家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出口额会影响进口额。所以选择出口总额作为解释变量X5。
(3)城乡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是另一个影响进口量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城乡居民只有有足够的储蓄才能够有资金购买国外产品,所以城乡居民储蓄直接影响进口量,且城乡居民储蓄与进口量呈正相关,所以选择城乡居民储蓄作为解释变量X3。
(4)汇率
人民币汇率升高,即人民币更值钱,即可用相对来说少量的人民币就可以买到外国产品。例如,假设以前的汇率是1:8,即一美元可以换8元人民币,若某商品为20美元,以前要花¥160才可买到,现在汇率上升只要花¥140元就可买到了,因而有利于进口贸易;若某商品为¥160,以前只要花20美元就可以买到现在要花20多美元才可买到,因为由于汇率上升20美元只相当于¥140了,因此不利于出口贸易。所以汇率与进口总额成正相关。且由于美元最具代表性,所以选择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研究对象。所以选择汇率作为解释变量X4.
(5)外汇储备量
外汇储量是另一个影响进口量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只有有足够的外汇才能够有资金购买国外产品,所以外汇储备量直接影响进口量,且外汇储备量与进口量呈正相关。所以选择外汇储备量作为解释变量X3。
(6)其他因素
此外还有很多影响进口量的因素,如汇率、反倾销率、国外的商品价格指数等,由于这些因素有些对进口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或者是数据收集比较困难,要把它们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比较困难,所以归为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在本文中用随机扰动项 来表示。
2、模型的设定
Y代表进口总额
X1代表GDP
X2代表出口总额
X3代表城乡居民储蓄
X4代表汇率
X5代表外汇储备量
基于以上数据,初步建立模型
四、数据的收集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本文收集了我国1990-2010年进口量的相关数据: 注:以上数据来源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用最小二乘法,利用Eviews软件可得估计结果如下:
报告形式:
统计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 为0.05
判定系数:R2=0.9967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高。
F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909.5042 表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或解释变量GDP X1、出口总额X2、城乡居民储蓄X3、汇率X4和外汇储备量X5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Y有显著影响。
T检验(解释变量显著性检验):GDP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1.9676 ,表明GDP对Y无显著影响;出口总额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12.2101 ,表明城乡居民储蓄对Y有显著影响;汇率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0.5858 =
2.131,表明汇率对Y无显著影响;外汇储备量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0.2940 ,表明外汇储备量对Y无显著影响。
模型经济意义:
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GDP每增长1亿元,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减少0.1661亿元;
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出口总额每增长1元,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减少0.7867亿元;
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城乡居民储蓄每增长1亿美元,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增加0.2175亿元;
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汇率每增长1元,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增加4.1681亿元;
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外汇储备量每增长1亿元,被解释变量进口总额增加0.1473亿元。
但由于本题中Std. Error过大,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现对其进行计量经济检验:
计量经济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于选择的影响因素过多,所以估计模型之前,应先分析各个因素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利用COR命令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得相关系数矩阵为:
通过计算表明,x1与x2、x3、x5高度相关,许多相关系数大于0.9,如果决定用表中全部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先按照逐步回归原理建立回归模型。
逐步回归法:
首先修正理论假设,在高度相关的变量中选择相关程度最高的变量进行回归建立模型。我们发现出口总额x2与进口额Y相关程度最高达0.996347,故可先建立这两者之间的一元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以x2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二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下表:
经过以上的逐步引入检验过程,最终确定j进口额函数
=693.5633+0.6873X2+0.0578X3
(711.4128) (0.0489) (0.0200)
T=(0.9749) (14.0610) (2.8956)
统计检验:
判定系数:R2=0.9950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高。
F检验:F=1800.098,大于临界值3.55,其P值0.000000也明显小于 =
0.05,说明各个解释变量对出口总额Y有显著影响,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出口总额X2的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14.0610大于2,表明出口总额对进口总额Y有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储蓄的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绝对值为2.8956大于2,表明城乡居民储蓄对进口总额Y有显著影响。
计量经济学检验:
1)自相关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DW表,当n=21,k=2时,得下限值dL=1.125,上限值dU=1.538,因为DW统计量为0.9578
偏相关系数检验:
(1)自相关的补救:在LS命令中直接加上AR(1)项来检测模型的自相关性,并与前面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输出结果显示AR(1)为0.5985,且回归系数的t检验显著,表明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调整后模型DW为1.1409,样本容量n为21个,解释变量个数k为2,查5%显著水平DW统计表可得dL=1.125,dU=1.538,而dL=1.125
异方差的White检验如下表所示:检验知Obs*R-squared=11.53904,表明不存在异方差性。
nR2=8.1660,其伴随概率为0.0857,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0.05,接受原假设,认为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所以本文的最终模型估计结果为:
该模型表示,当出口总额增加1亿元时,进口总额增加0.6873亿元;当城乡居民储蓄增加1亿元时,进口总额增加0.0578亿元。
六、本文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协整分析
福建省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发挥“侨、海、山、特”等省情优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福建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44.58亿美元,年均增长22.16%,总体规模比1979年扩大了272倍。其中出口额达到499.43亿美元,年均增长20.89%,扩大203倍;进口额245.15亿美元,年均增长27.45%,扩大891倍;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1979年的0.9%上升为2007年的3.4%,2007年进出口总值位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出口名列第六,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是福建省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会对全省经贸产生较大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11.03%。在这种形势下,福建省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关系如何,人民币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究竟会对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无论是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都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
一、基本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1.基本理论综述
有关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很多,最早起源于重商主义学派的有关论述,后来出现了马歇尔-勒纳-罗宾逊的有关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理论,哈罗德(R.F.Harrod)、劳埃德·梅茨勒(L.Metzler)、弗里茨·马克鲁普(Fritz Machlup)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乘数理论分析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的收入分析理论,詹姆士·米德(James.Meade)和西德尼·亚力山大(S.Alexander)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吸收分析理论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等等。其中,弹性分析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弹性分析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经英国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人发展而成,它主要是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的分析来研究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
一般地说,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而货币升值有利于扩大进口,抑制出口。弹性分析理论认为,在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充分就业与收入不变、没有资本移动等假设条件下,只有当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即满足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才能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出口数量的变化,改善一国对外贸易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因为,如果这两种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相对降低,于是出口增加,如果国外的需求弹性越大,则出口数量增加得越多,出口额增加得越大;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相对提高,于是进口减少,如果国内的需求弹性越大,则进口减少得越多,进口额下降得越大,结果是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从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但是,弹性分析理论忽视了时间因素对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效果的影响。大量实践表示,即使具备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而是存在一定的“时滞”。即在货币贬值初期,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已经下降,但出口量因本国企业调整生产、增加产量、增加对外销售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没有明显增加,同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已经上升,但进口量因国内消费者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替代品和生产这些进口替代品也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没有明显减少,结果,贸易收支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当以上惯性消失,贸易收支才会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就像英文字母“J”,所以称作“J曲线效应”。 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
2.研究现状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实证分析方面的成果,但是由于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尽相同,选取的样本区间有所不同,使用的方法参数也不太一样,因此,研究的结论大相径庭,意见分歧也很大。
卢向前、戴国强(2005)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ng VAR)的分析方法,对1994-2003年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李亚琼、黄立宏(2006)采用1978—2000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计算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为1.643,认为我国满足汇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而任兆璋、宁忠忠(2004)使用1978-2002年的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收支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间不仅判定系数低(Adj-R2=0.2160),且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均显示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沈国兵、杨毅(2005)对1990—2004年月度数据进行Johansen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进出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也没有系统性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陈晨子(2007)使用协整理论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1月的数据,得出了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额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徐炜、孙俊(2008)通过对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这两个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我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研究表明,随着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的实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小。
当人们在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把目光转向区域领域,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说,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刘传哲、陈寒凝、贾彦利(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与汇率变动明显正相关;戴世宏(2006)采用对数形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王春平、刘传哲(2007)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山东出口贸易额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康慧、卢方元(2007)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河南省进出口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且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马麟艳、肖留春(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云南进出口影响不大;韩萍、任梅春(2006)通过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福建省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而GDP对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模型的设立
根据一般经济理论,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最主要因素是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影响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关键因素就是汇率,除此之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也是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但根据弹性分析理论的假设条件,我们假定国内外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为了使各个序列趋势线性化,以消除异方差性,对各个序列取自然对数,建立模型:
其中,t为时间,Xt为出口额,Mt为进口额,REERt为人民币汇率。
2.数据来源及说明
(1)采用的数据是年度数据,样本期为1980-2005年,选择从1980年开始主要是考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才日益凸显。
(2)按汇率是否经过价格调整,人们通常把汇率分为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和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名义汇率即现实外汇市场交易中的汇率。有效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1。在实证过程中,人们通常把有效汇率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简称为NEER)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它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程度。将名义有效汇率剔除该国当年的相对物价指数,就得到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简称为REER)。与名义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相比,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变动,而且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本文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研究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3)福建省进口额、出口额数据均来自历年《福建统计年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国际金融统计。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表示本币升值,下降表示本币贬值。
[关键词]FDI;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03-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国外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转移和本土发展环境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迅猛,并逐渐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行业总产值以每年493亿元的规模增长,全球65%的体育用品在中国生产制造,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大国。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幅度,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经专网(http://ibe.cei.gov.en/)和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894家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实现出货值509.94亿元,同比增长10.58%;从出口性质来看,体育用品出口以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合计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98.5%,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六成以上,这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都取得了较快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分别从2002年的527.43亿美元、27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1117.2亿美元、850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为7.79%和41.19%;而与此同期,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FDI和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幅为9.22%和31.4%。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FDI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但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是否也受到FDI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影响是否显著,是怎么样影响的?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这些问题是值得深思的。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回归模型,以实证的定量分析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一、相关文献回顾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标志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这一时期,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济交往格局被打破,国际分工深入到生产领域,进而渗透到产业内部,这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强,融合程度加深。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理论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宏观角度下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如郝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静态比较优势),小岛清边边际产业扩张论(动态比较优势)和钱钠里的“两缺口”理论等;二是微观角度下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如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论等。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外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Mundell为代表的“替代性关系”,如Blonigen(2005)指出为逃避贸易壁垒,FDI对贸易具有替代性关系;二是以小岛清(1973)为代表的“互补性关系”,如Lipsey和Weiss(1984)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与其相关或配套的技术品和服务的母国供应商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和出口,在长期中,FDI和母国出口趋于互补;Marchant(2002)、Rose和Spiegel(2004)也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FDI与国际贸易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学者对FDI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外贸影响的研究面较广,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出口总量、结构升级和技术外溢出等方面,如李春顶(2009)以新一新贸易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应选择不同的国际化路径(继续扩大出还是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孙少勤,邱斌(2010)从市场体制、外资政策、金融市场效率和市场分割等四个制度入手,分析了上述四个制度因素对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对此研究在宏观经济领域、中观产业层面、微观企业角度都有较宽、较深的研究,但关于FDI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影响研究方面则较少,只有张宏伟(2010)和王自清(2010)等少数学者对此有相关研究;张宏伟通过测算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FDI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王自清研究了三资企业资产与我国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而关于FDI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则鲜有。基于上述背景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2003-2012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ADF)、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等方法对FDI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把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变量因素考察其是否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进而为改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提供相关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1.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数据
本文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选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该平台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办、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和国家海关公布的分行业月度数据,本文将各年的月度数据汇总得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额。
2.FDI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
本文研究所需的我国全部行业FDI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撰的历年《国家统计年鉴》,体育用品制造业的FDI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由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没有直接数据,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其中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商务部编撰的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其中对文化服务业有做概述)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进行估算,由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明显小于体育用品制造业FDI额,所以在做回归模型分析时,估算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数据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影响很小。
(二)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FDI和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假定出口需求EX和进口需求IM是该行业对外直接投资(CDI)和受到外商直接投资(FDI)等变量的函数,由此得到的进出口需求函数为:
EX=EX(CDI,FDI) (1)
IM=IM(CDI,FDI) (2)
由于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该年的CDI和FDI,往年流入和流出的FDI和CDI对该行业的对外贸易也会产生影响(于薇薇,2007),本文将考察往年的FDI和CDI是否也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故把FDI和CDI的累计额也作为变量因素来分析,两者的累计额分别采用截止到该年的累计额;由于本文不仅研究长期静态效应,也关注短期动态效应,故选择“滞后一期”带来的短期影响,进而研究数据以2002年为初始年,2003年的累计额是2002年和2003年的总和,2004年则是2002、2003和2004年的总和,以此类推。故上述(1)和(2)式可以完善为:
EX=EX(CDI,FDI,AFDI,ACDI) (3)
IM=IM(CDI,FDI,AFDI,ACDI) (4)
(3)和(4)式中AFDI和ACDI分别表示FDI和CDI的累计值。
为减少估值误差可以将上述数据转换为对数形式,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则有计量模型:
lnEX=αex+βexlnCDI+γexlnFDI+λexlnAFDI+πexlnACDI+ρex (5)
lnIM=αim+βimlnCDI+γimlnFDI+λimlnAVDI+πimlnACDI+ρim (6)
上述(5)和(6)式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准模型,其中α为常数项,β、γ、λ、π为各自变量的系数,ρ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分析
(一)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FDI现状分析
自2002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03至2012年出口和进口贸易增长速度年均增幅分别超过21%和20%,2012年我国在全球货物贸易额排名中位列第二,而与此同期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图1和图2分别显示的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FDI增速、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FDI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FDI总额的比例。
图1显示除2010年外,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幅呈现下降态势,并且2012年出口额出现首次下降,这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面临严峻形势,出口产品结构竞争优势降低和国际竞争加剧是主要原因;进口增速则呈现“降一升一降”的来回波动趋势,这与国内居民收入状况和体育消费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受惠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当年进口增幅达到9.8%,而2009年则受到金融危机滞后效应影响,下降幅度超过11%;外商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也呈现来回波动趋势,北京奥运会前的2007年增幅达87%,而最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受到诸如产品科技含量低、恶性竞争严重、支持力度需要加强等因素影响,2012年FDI增速只有10%左右,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图2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持续下跌,但2009-2011年出口比重明显高于2009年之前,这和国家建设体育强国和国务院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有较大关系;进口比重则保持平稳态势;虽然2012年体育用品制造业FDI增速只有10%,但全国FDI增速为负增长,体育用品制造业FDI比重则保持稳中有升态势,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加剧。
(二)FDI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做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中,一般假定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否则在做回归分析时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在实践中较多宏观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将采用Engle-Granger(1987)提出的两步法,首先根据基准方程(5)和(6)对相关变量做ADF单位根检验,然后衡量各变量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为当且仅当各非平稳变量同阶单整且具有协整关系时,建立的回归模型才有意义,最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变量间的短期效应。
1.ADF根检验
运用Eviews软件对基准方程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原始数据lnEX和lnAFDI单整,而在二阶差分后,则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注:如果ADF检验值小于T值,则表明数据平整通过检验;表示二阶差分
2.协整关系检验和VEC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将相关变量带入上述基准方程(5)和(6)中,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测算,出口和进口方程分别为:
lnEX=5.57+0.12lnFDI+0.71lnAFDI+0.04CDI+0.01lnACDI+ρex (7)
其中R2=0.991983,D-W=2.18503。
lnIM=1.63+0.13lnFDI+0.84lnAFDI+0.01CDI+0.003lnACDI+ρim (8)
其中R2=0.965257,D-W=2.656159。
上述(7)和(8)式的拟合优度均超过0.95,说明方程整体线性情况较优;根据回归结果显示,虽然整体方程线性较优,但只有AFDI变量对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余三个变量均不显著(见表2)。
为契合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AFDI)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额影响显著的结果,本文把AFDI单独拿出来与出口和进口做回归分析,测算的出口方程和进口方程分别为:
lnEX=3.193309+0.832585lnAFDI+ρex (9)
其中R2=0.979767,D-W=1.451246,AFDI检验值为0.0000,效果显著。
lnIM=0.491375+0.817216lnAFDI+ρim (10)
其中R2=0.960327,D-W=2.63312,AFDI检验值为0.0000,效果显著。
上述(9)和(10)式为长期静态进出口回归方程。为避免直接回归造成的伪回归,需要对出口和进口回归方程中的残差序列p进行单整分析,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测得ADF值分别为-2.771129和-3.761541,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2.309527和-3.259808,拒绝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将残差项resid加入VEC模型,采用OLS得出短期出口和进口动态方程分别为:
lnEX=2.275895+0.906402lnAFDI-0.038154ρ(-1) (11)
其中R2=0.979825,D-W=1.190602,AFDI检验值为0.0000,效果显著。
lnIM=0.026562+0.854723lnAFDI-0.341169ρ(-1) (12)
其中R2=0.942080,D-W=1.514908,AFDI检验值为0.0000,效果显著。
由于本文在计算AFDI累计值是从2002年开始,故(11)和(12)式中表示了滞后一期的回归模型,ρ(-1)表示滞后一期。
3.分析与讨论
(1)本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累计值和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累计值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从(7)和(8)式可以看出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额与上述四个因素均呈正比;从影响系数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及其累计值对进出口贸易额产生较大影响。历年流人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值是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有滞后效应。
(2)(9)、(10)和(11)、(12)式中方程拟合度均超过0.9,说明方程整体线性情况较优;且ADFI的检验值为0.0000
(3)FDI流入带来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的增长是和我国出口导向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密切相关的;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了FDI与国际贸易互补效应的模型,他认为FDI是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营等的综合转移,根据其理论可以推测FDI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很可能是FDI流入改善了资本质量,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对体育用品制造业部门产生了竞争效应,有力地提高了供给能力和出口竞争力。从理论上而言,进口替代政策和FDI的替代效应会使FDI与进口规模呈现反比例关系,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还处于追赶阶段,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FDI流入则会大量进口先进的设备和原材料等,因此,实证分析才会出现FDI导致了进口的增加。
(4)从短期误差修正模型来看((11)、(12)式),FDI累计值与出口的关系,每年对上一年的偏离纠正速度为3.8%(p(-1)的系数),即当年FDI变动不会导致出口的迅速反应,因为FDI从实际使用到产品出口需要一定周期,这也佐证了FDI的累计值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FDI累计值与进口的关系,每年对上一年的偏离纠正速度明显高于出口,达到34.1%,即当年FDI变动对进口影响较大,这主要由于外商投资初期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设备和原材料;由于p的系数为负,表明当年FDI变动与进出口呈负相关,这也佐证了在长期内FDI累计值对进出口影响大致相同,而短期内对出口的促进作用高于进口。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最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幅及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下滑态势;体育用品制造业FDI增速表现来回波动趋势,其占全国FDI比重则稳中有升。
2.本文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FDI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FDI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均促进了进出口贸易,但FDI累计值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原因;体育用品制造业FDI累计值对出口影响略大于进口影响,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当年FDI变动对进口影响高于出口。
3.FDI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方面,外资进入体育用品制造行业,有效地延伸了体育用品产业链,有助于发挥关联投资效应、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管理示范效应,进而导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出口贸易;另一方面,我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虽然庞大,但仍存在较大的贸易壁垒,国外资金为了获得市场占有率,提升出口贸易,进而转向以FDI的形式替代直接出口,FDI的大量流入则会带动先进设备、原材料等的进口。
(二)对策建议
1.鉴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FDI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有滞后效应,且对出口影响大于进口影响,短期内可以加大引入FDI,但从长期来看,还需体育用品制造业行业自身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内部管理,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
2.进一步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开放力度,处理好合理开放与适度保护的关系。加大开放有助于进一步吸引FDI的流入,进而可以扩大出口贸易;由于现阶段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效益不高,仍处于追赶阶段,竞争力不强,因此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WTO中的一般和特殊条款,如《GATS》中“例外条款”和“逐步自由化原则”等,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适度保护;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的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交易额突飞猛进地增长。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电子交易的规模达到了20.8万亿元,预计2016年其规模达到22万亿元,然而201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走低,2015年其增长率为-7.1%,2016年其增长率为-0.89%。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具体关联程度,对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显得尤为重要。
2文献综述
随着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联系的日益紧密,关于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在国外,TerziN.(2011)通过调查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发现电子商务基本上能够给所有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短期内这些收益可能集中在发达国家,但从长远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将更有利。电子商务增加国际贸易的总额。[1]WarfB认为不同媒体的数字融合开启的互联网视频使得电子商务将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提供接触国家和全球市场的机会成为可能,使得国际贸易的主体更加多元化。[2]DaCostaE.(2016)认为互联网对于美国小型企业发展国际业务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他把电子商务战略描述成为全世界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机会。[3]SandvigJ.C.通过对527个全球顶级购物网站的登录页面以及移动技术如何影响Google移动搜索结果进行技术分析。发现动员技术对于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国内,乔阳(2012)把跨境电子商务看成一把“双刃剑”,认为其对国际贸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它通过简化贸易流程,变革企业的经营模式积极推动了后者的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环境,并且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造成了大量税款的流失。[5]张淮亮(2016)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改变经营主体,缩短交易流程以及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6]赵旭明(2016)认为跨境电子商务通过带动对外贸易增长以及改善外贸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推进我国外贸的转型。[7]张爱琴(2016)和郑红明(2016)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对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与国际贸易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正向相关关系,并且二者的波动呈同向变化。[8][9]李伯杏(2016)和李子(2014)基于国家的层面,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二者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关系的结论。[10][11]总体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国家的角度,只有少数几个学者研究了具体省份的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但是基于湖南省的研究几乎没有。当前,湖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省份,其进出口贸易的总额相对较低,研究两者的关系,对实现湖南省的崛起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利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湖南省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3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作用机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贸易从各个方面都发生改变。第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显著提高,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与境外的合作公司“面对面”交流,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二,电子商务降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从事国际贸易,极大地拓宽了国际贸易交易主体的范围;第三,电子商务独特的优势弱化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各生产要素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市场规模;第四,国家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电子商务打破传统的以关税为主的贸易壁垒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新贸易壁垒,有效地促进跨国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第五,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可以实现外贸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网上对接,减少传统国际贸易中的大多数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以及优化国际贸易的流程。电子商务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其传导机制如下图所示。
4实证分析过程
4.1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的来源。文章基于研究的需要,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最终选取湖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Y)作为被解释变量,用湖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X1)、网民规模(X2)来衡量湖南省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网民规模代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另外,电子商务交易额能更加直观地反映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所以基本可以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其发展水平。同时电子商务的应用起步较晚,所以本文只截取了湖南省2010年到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本文所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5年湖南省统计局的《湖南省统计年鉴》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湖南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真实可靠,能够用来做模型分析。4.2变量的单位根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本研究将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Y,LNX1,LNX2表示,同时用DLNY,DLNX1,DLNX2来表示变量之间的一阶差分,并且鉴于文章所使用的数据为时间序列,为了有效地减少模型的虚假回归现象,因此在做协整检验之间,笔者将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和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表1,可以看到变量LNY,LNX1,LNX2都是不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DLNY,DLNX1,DLNX2都是平稳的,这说明湖南省电子商务水平和进出口贸易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使用OLS来确定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文章接下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4.3Johansen协整检验。笔者通过反复对模型的变量数据进行实验,发现其滞后阶数为2时,AR根均落于位圆内,所以此时的模型是最优的,其被估参数也是最有效的。因此,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尽可能合理有效,故选择滞后二阶。同时,文章根据有特征根迹检验方法对三个变量LNX1,LNX2,LNY之间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X1,LNX2,LNY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有95%的可靠性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接下来,文章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这三个变量具体的协整关系,其数学公式如下:LNY=0.2786LNX1+0.7214LNX2+6.229(1)AdjustR-square:0.97Durbin-watsonStat:1.93通过Eviews检验模型,得到R2为0.97,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有很好拟合度,回归可靠性为97%,即电子商务总额、网民规模能够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7%做出解释,D.W的检验值为1.93,很接近2,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同时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在水平下显著。以上参数表明,模型中的变量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关系表征。通过公式(1),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民规模对进出口贸易总额有着正面的影响。电子商务交易额每提高1%,进出口贸易总额将提升0.2786%;网民规模每提高1%,会促进进出口贸易总额提升0.7214%,从长期来看,电子商务交易额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正向作用大于网民规模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这与湖南省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符。从2010年开始,电子商务总额的提高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同一增长趋势。
5结论
第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电子商务的总额和网民规模的扩大是湖南省进出口贸易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时代的产物来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二,网民规模对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正向影响要大于电子商务对其的影响。这说明湖南省电子商务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限,对于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提高,这与湖南省的省情也是相符合的,湖南省电子商务的发展落后于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在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等。
6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进出口贸易
“汇率”,是一个国家货币单位变换成另一个国家货币单位的比率。它对经济有一定影响力,在国内外的经济平衡和稳定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经济全球化。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行时,各个国的经济彼此融通,彼此互补,各国的经济增长作用被进出口贸易深深的影响着,而要想外部均衡和经济增长变为现实,主力后盾恰恰是保持连续平稳的进出口贸易。因而,进出口贸易中汇率的影响是不能够小看的。
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过程分析
自2005年来,我国人民币开始升值。从7月21日开始一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7~8.28之后到达了8.0,2005年升值幅度达到3%。而2006年更加急剧,2006年1月份中间价从8.0702开始,人民币出现了由缓慢到加剧的过程。12月末就中间价已经到了7.8087。从2006年第一个月份起,询价交易进入到中国,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外汇的交易方式,汇率兑换中间价变的更为市场化。2006年5月破低于8元人民币。7月份上下略有波动,20日再次低于8元急剧下降,直至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新的低点7.8240。12月14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间价依旧有下降,第二天降到7.8185.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升值已累积超过3.72%.12月29日中间价已达到7.8014。而2006年第二个季节,美国经济有所好转,市场对美联储推测降息会加剧,使国汇美元全面走软,进而使得人民币汇率保持不断上升。2007年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但事实上已比预期高。由2007年一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8073,至六月份最末那个交易日中间价7.68,2007年以上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共升值2.46%。本年末11日到13日受到再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达到了7.36的位置。人民币升值如此迅速原因是贸易顺差不断增大。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情况再次加大。4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9920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创新高。而到了12月份中间价已达到了6.8424元。但从那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相对来变化较平稳了,截止2012年最末的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才下降到6.2855。与前些年相比,我国已经到达了均衡的水平,虽然长期看来仍是升值走向,但预计未来汇率浮动也不会太大,并且2013年的人民币调整提前估计为1.9%。仔细考虑下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点从自身经济发展来看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去使用人民币,并讲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贮备货币,投资货币等等,随着人民币的需求变多,因此导致人民币升值。另一点从国际环境来看的,发达国家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日本提出中国有通货紧缩,因此要求中国作为大国应带头改变,并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民币升值。另外就是来自于美国的,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它也对人民币的升值进行了施加了压力。
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它适当的升高国内进口总额更对减少贸易顺差数额有好处。提升出口贸易的商品的外国货币价格,使外国对我国商品的低价倾销的争议变少。低价竟销和出口遭到控制,增加进口,减少了外国对我国以保护贸易的名义进行的打击。因此。人民币的升高降低了我国与其他贸易国家的贸易关系冲突。
虽然我国这些年发展经济很快,基本上产品都是技术含量比较少的,而且耗能比较大,对我国的污染也比较大。我国以价格优势赢的了大部分进出口的机会,也获得了不少的外汇。然而,从这种产品中我们所获得的利润相对比较低,致使企业资产和生产的扩大受到了阻碍。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这对我国技术产品生产及产业的升级都有大量的提高,进一步使我国由生产型大国向创新型大国发展,也可以使新技术开发的原材料代替旧的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产业的升级及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好处。
人民币价值升高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比较来说变得更高,则可以拿更少的出口产品换回多种进口产品。然而,贸易条件的概念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相等数量商品出口可以换得较多进口商品代表着贸易条件的改良。所以,从上面所说来看人民升高价值以后,我国的贸易条件会变的较为完善。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本钱比之前变少,利用低本钱从事跨国模式营销。根据地域的优点充分采用全球资源,实现规范的经济模式,减少生产本钱和交易本钱,最后成立全世界的产销网络。因此,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并使国内企业全球化。
人民币升值之后,进口价格要素也就降低了,这样对于进口高技术设备的企业是有好处的。简单来说,就是对那些依赖价格廉价技术含量较低的出口商品起到了阻碍的作用,而对那些需要大量外资,先进设备,引进高端技术的国家也是一种价格优势。提高了技术含量较高商品的竞争优势,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因此,进一步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或许会致使中国大多数出口技术含量少劳动力较多的产品出口减少,并且某部分加工量较多型出口企业利润下滑。因此,一些企业就会转变成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从而导致一些素质相对低的就业者就面临着失业的危机,而且当前我国进出口企业供给社会了大部分岗位,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国内找工作方面添加了压力。要想改变这种劣势,逐渐提高产业水平和加工难度,发展加工贸易,而且凭借我国劳动力多的优点来发展经济仍是长远之计。
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周期比较长,一般当很多零件生产完都需要数十年。如果加上付款的那段时间,这时间更长了。一旦人民币升值,企业对以后汇率变动不能够准确估计,而现在金融机构等等只能提供一年左右的外汇对冲工具,而企业以后承担的风险就更大了,这不利于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大型设备出口有着一定的影响。
人民升值之后,如果保证利润,需要升高商品的售卖价格,进而就会减弱我国拥有的价格优点。最重要的是我国出口大部分以劳动力较多产品为主,科学技术含量低,一旦提高价格,竞争优势就没了,容易被一些其他国家取代。同时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不变,利润就变少,就会削弱出口企业的积极程度,进而致使出口量的下滑。因此,人民币的升值还会减少本国竞争优势,对中国外贸出口有不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以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滑,而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世界高水准的产品无论从技术、品牌、质量都有一定的比较距离,严重者有可能在竞争的市场中被抛弃。所以,人民币升值国外产品进口量上扬,增加竞争力,对国内企业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
自从我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企实行很多优惠政策,进而大部分企业在我国办分公司,所以外资企业也对我国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外资企业不仅仅销售给我国产品,也同样有部分加工厂在我国。当人民币升值,他们的成本也增高,他们的投资资金也就变大,就会导致一些厂子转移阵地。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对我国投资积极性减弱。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我国进出口贸易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增加本国市场量,减少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靠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造成出口增加。进而一步,致使大部分企业做对外贸易,这样就导致我国内需求不充足而格外依赖外贸出口。但是一旦国外市场有变动就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很不好。然而,要想我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适当减少对外贸的依赖,通过扩大内需,减少外需来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贸易进出口的不好影响。
(二)变动出口贸易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以技术含量低、资金少、劳动力较多的产品出口占大部分。然而,出口企业让工人们长期做些重复的,技术含量低,盈利少的工作,对出口不利。随着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我国占有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所以,我们国家为了经济更稳健的发展,应加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本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良。
(三)对于进出口贸易变换更多的模式
国家鼓励企业走向世界,成立些保障机制,增加些资源、能源导向型的外贸投资。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还减少贸易顺差,增加了出口。而且还满足了我国对某部分能源、原材料的缺少。
(四)国家可出台一些政策,对我国进出口企业有一定的协助作用
人民币升值后,为了变换本国贸易顺差的走向,改良国家对外的贸易体制,国家应实施一些政策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好处。例如,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钠一些的出口补贴政策;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等等。另外应该合理的调整适量的外汇储备,从某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外汇储备进口些我国所需要的物品和技术,这不仅缓解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帮助了外国产品的出口,进而发挥了我国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有利作用。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是双向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就会趋利避害,使的中国经济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霞.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魅力中国,2009(13):55-63.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进出口贸易;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汇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和汇率变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时间段是1995~2008年。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变,主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为在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都主要是受市场影响。同时也是在近几年国内GDP增速开始放缓。本文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解释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1)在选取的两个变量中,将1995~2008年的年均汇率设定为自变量X,将进出口总额设定为因变量Y。运用spss软件得到相关结果如下:
进出口总额和年均汇率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827,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负的强相关关系。其中p值都近似为零,拒绝原假设,从而认为两个总体不是零相关。而且简单相关系数值为
-0.827,非常接近于1,即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进出口总额与年均汇率的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人民币的汇率变动确实对中国的进出口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这表现在,当人民币对美元明显升值时,进口增速明显上升。第二,综合看来,我国的出口总额并没有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减少,进口总额增速继续上升。(2)由于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应该选择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然后,用SPSS选择强制进入策略模型,处理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二、分析结论
通过用相关软件处理并分析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发现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在我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的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却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符,199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出口进口持续增长,顺差并没有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减少。这是因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人民币小幅升值难以阻碍贸易顺差扩大的态势。
在面对人民币可能将进一步升值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必要的。通过整理和分析我国的贸易状况之后,采取政策控制外汇储备过度增长,还可以调整我国的贸易战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方法来控制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避免汇率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扩大我国企业对外直的接投资,鼓励资本的输出;加快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建设等等都对我国有相当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朱孟楠.国际金融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摘 要 论文首先就汇率变动对于贸易商品价格、支出变化及收入变化等几个途径分析汇率变动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这是对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方式和机制的梳理;其次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的进出口贸易的大环境,就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需求来源及完善政策性出口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应对汇率变动给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 贸易 进出口 对策
1.引言
自1994年我国开始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以来,汇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汇率变动对贸易发展的调节范围和调节强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化。
2.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几个途径
2.1汇率变动引起的贸易商品价格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商品的相对价格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在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时,本币贬值即意味着国外产品价格的提高和本国产品相对价格的降低,此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出口商品的价格则会降低,即造成扩大出口量限制进口量的局面,一定条件下是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贸易收支对汇率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变化有着促进竞争和价格传递两个效果,但这种效果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进出口商品在受到汇率变动时是否存在时滞,时滞的长短又如何,本币贬值可能存在使本国贸易收支先降后扬的现象,当中有着J曲线效应的影子;另一方面是汇率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的制约。
2.2汇率变动引起的支出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变动带来的支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代表数量变动的支出改变,另一种是代表结构表动的支出转移,汇率变动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两种形式共同完成的。如前文所言,汇率变动会引起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本币贬值则本国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更便宜,这样贬值带来的支出影响是使得国内外支出从外国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这就是结构变动的支出转移;但尽管支出转移完成了,其能否起效果且效果是否显著则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弹性大时则支出转移就能改变贸易收支,若考虑回传效应,本币贬值带来的国民收入的提升,则本国支出规模扩大,即涉及到数量变动的支出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但因其更具有复杂性此处不展阐述。
2.3汇率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化对贸易收支影响
汇率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影响贸易收支:一是贬值通常会造成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扬,若国民收入中支出于进口的比重很大,则贸易条件对支出的影响很大,即当国内货币贬值后,同样名义收入下,国民只能购买更少的商品,这可以理解为实际收入的降低;二是若贬值国存在没有利用充分的资源,则贬值可以间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于该种资源的大量需求,贬值的这种效应会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而通过凯恩斯乘数的作用,这种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就能提高国民收入。此外,如果贬值引起的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满足贸易余额的改善,即这种改善超过因国民收入增加而带来的进口增幅,则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仍然是正面的。
3.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研究
3.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汇率固然对于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绝不是唯一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产品的出口仍然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产品为辅,这就是的出口商品的附加价值不高,回馈的利润自然就低。因此,要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最根本的对策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即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加工行业的正面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将数量型出口转变为质量型出口,这样不仅仅能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对外贸易中获得良好的口碑,更能有效的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2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尤其是正当我国处于初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单纯依靠出口的发展战略的很危险的,对于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的结果就是必然受制于国外市场,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国如华硕等移动通讯企业在美国、欧盟等相继收到掣肘,需要我国动用外交关系来进行磋商就可见一斑。如果将我国转变为内需型发展战略,扩大内需的政策可以有效的低档人民币升值后可能下降的外需,从而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关系。
3.3完善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世贸组织多次重申禁止成员采取倾销或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平竞争原则。对于这一点我国出口补贴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与此禁令确实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随着世贸组织对出口补贴的限制规定逐渐完善,旧有的补贴措施实行起来有着越来越多的限制,但世贸组织对于不以出口实绩为基础的支持手段至今无明确纪律约束,这就使得我国对产品出口可以采取更完善的政策性支持体系,逐步采取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等措施为主体来支持农产品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出口信贷并不等同于出口补贴,并不直接作用于出口价格,信贷数额的大小也并不标志着市场扭曲的程度,也正是因为出口信贷公平的特性,使得这些措施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就这一点来讲,这种政策性金融支持措施是值得我们再三思考的,如何举一反三的完善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新西部(下半月).2008(3).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
对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学术界的意见并不是统一的, 最开始的争论集中在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哪个更具优势的讨论。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后, 固定汇率制被许多发达国家舍弃了,管理浮动制成了他们的选择,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小国,则选择钉住某一个国家的货币,而通常该国家的货币政策通常比较稳健,而且通胀率也比较低,盯住国的货币也因此被称为硬通货,此外,选择这种货币政策有个前提:该国与盯住国的经济关系比较密切。
理论上汇率变动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比如说货币贬值,实际上进出口商品自身的价值并不发生变化,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更重要的是相对价格,当它发生变化时,将意味它在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一国商品的出口规模得以扩大,很可能是在货币贬值之后,这是因为出口品的外币价格因为货币贬值而降低,国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进口的需求会上升,因此该国进口品的本币价格提的高,将使得国内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进口的需求下降,由此进口规模也将相应降低了。当然,如果出现在货币贬值之后,该国产品作为出口品且外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的状况下,在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数量的本国货币,由此产生的外汇收入相应也就增多,综合来看,做出口贸易的厂商的利润由此增加,进而对其扩大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也不排除以下情况的出现,其他国家对进口商品需求并没有因为贬值而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提高的还有作为进口的商品本币价格的,国内同类工业或者替代工业也极有可能因此活存并发展壮大,这些都可能减少进口。总而言之,汇率升高导致货币贬值,对于一国的出口贸易是促进的,对进口起着抑制的作用,因而改善整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整体情况。
然而,决定汇率变化的影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需要考虑“时滞”和“弹性”。这两个方面是由琼·罗宾逊和Lerner在微观经济理论和马歇尔的局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主要分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马歇尔勒纳条件,此理论对出口品的需求弹性显得更加的关注,因为货币贬值对贸易平衡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几乎无限供给弹性的商品交易来说, 进口品和出口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规模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对于货币贬值的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平衡的取得其实取决于以下四个弹性:出口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进口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在假设汇率升降引起币值变动的效应取决于需求弹性,只有在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贬值才能有利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否则它将恶化进出口贸易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第二部分是j曲线效应,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引起币值变动,最终是否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其最终的结果仍然取决于进口和出口的调整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壁纸的变动会不会导致贸易平衡的改善,这是一个过程,还是需要时间来进行一定的缓冲,因而导致币值变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存在一个时间差,,所以人们将这种时滞性称为“j曲线效应”。此外,贬值使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即它的外币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等同于着可以立即增加出口,这样也意味着国家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将不会迅速增加。
同时,该货物进口到该国的数量不会改变,贬值的进口价格增加立即还原,贬值的作用在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超过一段时间就不再起作用。在早期的时间段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会更糟糕,只有在稍后的时间会得到改善。所以要贬值改善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还取决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此外还有其他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吸收分析理论,这是詹姆斯·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提出的,他们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国家总的收入和总的支出来解决。
一方面,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变好可以使实际的国民的收入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减少国内的吸收,当增加的收入大于增加的吸收,整体状况就可以变好,由于收入和支出是相互依赖,两方的变化将导致其他贸易条件的改变,所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消除某些不利影响的政策。当然在经常账户出现盈余时,则应采取相反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使该账户出现均衡。
最后是货币理论,该货币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是一个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理论,提出该理论的代表是蒙代尔,约翰逊和弗兰克尔。这一理论认为,自然的不平衡的国际收支属于一种货币现象,并指出国际收支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丹,2010,“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相关性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6期 ,70-72页
[2]韩青,2010,“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不确定性关系---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447—4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