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保障措施

建筑工程保障措施

时间:2023-06-08 10:5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保障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工程保障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ess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each building enterprise can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 basic survival. A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but also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stability.

Keywords: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道路、 桥梁房屋等的不断升级改造,带动了中国建筑的高速发展 。大量的精品建筑不断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城市的增添了许多靓丽的风景。 但在美丽的光环下,建筑企业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断的浮出水面,且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有些新建桥梁出现大的裂缝,刚建起来的高楼整体坍塌等重大事故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精髓,也是每一个建筑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 一个企业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效益,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舒心的环境,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劳民伤财,企业也难以立足在建筑行业中。 建筑企业应时刻敲醒警钟,提高自己的工程质量,组建一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个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此项工程的质量,由此在现代建筑企业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让建筑企业沿着良性的发展道路走下去,为社会建造优质工程。

一、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人为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 所以必须做好人的因素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领导者 、技术人员以及服务人员。 领导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的素质越高,决策能力就越强 ,在施工过程中就会采取相应的质量规范, 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检查的能力。 技术人员的作用则体现在技术水平上,技术人员的水平,越高工程的技术含量也就越高,质量也就越好;其次一位好的技术人员,往往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来实施工程, 因此,能够避免一些由于疏忽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而服务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上,好的服务人员有较强的质量观念, 在施工过程中会做好技术和生活两方面的服务。

2、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 或更多。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 为谋取更多利益, 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应的成品或半成品,而使用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 给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有时,因为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原材料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或者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都会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

3、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 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没有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综合考虑,或是没有结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 、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 ,导致进度缓慢,质量低下,投资增加的情况。其次,在施工方案中未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 数量和参数,对机械进行错误操作也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必须考虑施工时的具体环境, 考虑环境可能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 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确保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以及工艺要求,并结合自身技术水平构建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保障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管理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避免生搬硬套其他企业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影响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应用。一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环节出现的违法违规者要 “严肃查处,从严处理” ,必须依法降低相关责任单位的资质,后果严重的要吊销执照。对那些明显违法违规并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的结构工程师、建筑师,也必须对其执业资格作出严肃处理 。对一般的违法违规行为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处罚。另一方面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一重要环节,应采取终身负责制,并狠抓落实。 因此,要健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但使质量管理有约束力,还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逐步纳入法治轨道,这对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他们都在工程生产第一线,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规范施工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尤为重要。现在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施工质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那么就应该对进场的工人进行质量常识教育和管理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守则,提高他们思想认识,增强质量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并统一组织操作技术的摸底测试,经过教育培训掌握了应知应会技能,达到合格后持证上岗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规范施工管理秩序,杜绝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增强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施工成本支出中占有重要比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完善材料管理体系,明确材料入场检验、 复核、施工前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材料采购中,应注重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 、对进场材料的检验,以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材料为基础,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为了减少施工材料存放对施工材料质量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应以科学的规划,合理安排进场材 料数量,以减少存放过程对施工材料的影响。 同时注重存放管理工作,以避免存放过程影响施工材料质量。为了确保存放后建筑施工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加强使用前的二次检验,以此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4、施工工艺参数、 施工技术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参数技术控制与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针对工艺技术要求与施工技术管理重点科学的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旁站与巡检对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控,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5、 施工设备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应以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基础对工 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此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养护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设备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

总之,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不但关系到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稳定,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牢固树立“ 质量第一”的思想,不断地从管理上、 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完善,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问题。把我们建造的每一项工程都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为社会创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第2篇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准确分析建筑工程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因素,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分,主要有高处作业风险、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机器因素、材料的使用、人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因素等。

1.1主观因素

这里所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因素,即建筑施工项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处理危机的能力;工作实验、心理素质;对工作的负责程度,以及是否具备敬业精神等,这些主观因素都对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关键因素。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能够自觉的遵守安全规则,对于知识技术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都时刻影响着工程的安全生产,只有施工人员具备了这些因素,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2客观因素

这里所指的客观因素,是指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的其它因素,包括物的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几个因素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施、原材料、各种配件、防护性工具以及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其它一些如电力资源等。这些都对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用不善,将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是否正确,如果技术使用正确,则会促进工程以更好的质量完成;如果使用的技术错误,则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更大的麻烦,甚至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环境因素对施工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绝大多数都是露天作业,据相关统计表明,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层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的面积约占整个工程的70%。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且较长时间是高处作业,工程任务多为手工操作,体力消耗较大。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施工人员非常重要,这能够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如果施工环境恶劣,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如果各项安全制度的培训和制度体系工作不到位,部分人员可能会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要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技术控制

2.1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是保障企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企业的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管理。首先,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尤其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更要加强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排查力度,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员,更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要对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事宜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其牢固掌握,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对工程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要建立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组织保障体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管理范围和安全保障措施,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由相关重要领导来担任小组组长,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项消防设施,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加强检查力度,保证施工使用材料符合标准,要定期进行机电、压力容器的维护,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各个阶段都能安全生产。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

正文:

0.引言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施工管理显得越发重要,监理工作的开展显得越发必要。但是,我国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施工队伍、管理队伍水平无法保障。对此,本文以我公司所参与的房屋建筑工程在监理工作中的现状为例,探讨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途径。

1.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状

1.1施工队伍、管理队伍水平无法保障

在以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普遍是由以往的工程施工企业来承担,在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装备以及管理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的保障,在专业设备与人员等方面也较为完善,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基本可以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与标准,参建企业相对而言会更加主动的沟通、协调,尤其是在施工质量方面相对较为容易控制。但是,近些年伴随着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各种大型、中型、小型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一些施工队伍相对于以往的企业而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是在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协调主动性、质量管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制约性,导致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很难保障监理效果。

1.2业主对于监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建设工程当中的建设监理属于一种强制性的管理主体介入,不仅属于国家对工程建设质量给予的一种宏观管理措施,同时也是保障业主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但是,当前有许多的业主对于工程监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认识并不全面,许多认为是一种额外且不必要控制措施,同时还有人认为监理属于上级部门应付建设流程备案所事实上的一种管理措施,大多数都是将监理部门当做是质量检查部门对待,在实际的监理权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理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业主普遍监理部门属于为自己工作的雇佣部门,需要考虑“我”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服务,所以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都是应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解决问题,导致工程建设效益比较低,甚至会出现施工安全事故,但是出现事故之后又监理部门又负责承担责任,最终导致恶性发展循环。

2.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途径

2.1设计并实施完善的监理制度,实行责任管理制

管理制度是监理工作实施的规范和标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工具”,相应的健全的制度能让管理有序进行,项目建筑工程也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难以判断的事情,就可以依据项目管理制度条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可以说项目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不为过的。对此,企业应当在监理制度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促使管理行为能够逐渐趋向完善。在监理管理中还可以实施责任制度,出现问题就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出问题的环节,这样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自己工作不懈怠,积极认真对待。

2.2加强培训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设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监理人员是最基本的参与因素,提高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的能力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所以监理企业要重视对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无论是思想方便还是技术方面,都要进行到位,让监理人员能科学合理的施工,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人员水平的提高无异于就是项目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当然,监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施工技术以及相关要求。例如,在外墙施工时,如果降雨量在超过了10cm/h时,便会导致外墙面形成整批水幕,这个时候的外墙面净水压力会达到70kg/m2以上,此时便极有可能发生渗漏。对此,在实际施工中如果遇到这样的现象,监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管理和干预,从而保障现场施工质量。

2.3针对业主特点完善工程监理行为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业主对于施工技术也存在疑惑的情况,导致对于施工进展、施工效果等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无法准确判断施工状况。对此,根据社会对于监理部门的定义,监理部门需要为建设部门提供专业的安全、质量管理以及技术服务支撑,需要从多个角度、整个过程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监理部门需要拥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能力,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均有一定的保障。对此,监理部门需要从自身角度着手,在硬件方面具备和企业资质相关的监理能力,拥有一批经济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职业道德优秀的监理队伍,同时在工程监理的同时,帮助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性帮助。例如,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的任务不仅仅是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同时还需要为业主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例如某一些施工方案不适用于本建筑时,需要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整改或应对措施,从而确保现场质量管理更加有效。

3.结语

综上所述,上述所指出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问题相对较为片面,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方法、模式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不断改变,监理工作必然会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监理部门强化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视度,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的方式对房屋建筑工程每一个阶段给予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能够按时、按量竣工。

参考文献:

[1]曾国顺,李先镇,沈扬.监理工作在向家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与成效[J].水利水电技术,2015,23(s1):30-34.

第4篇

关键词:自动化楼宇系统;智能化安装施工;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自动化楼宇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自动化楼宇系统的应用是贯通着整个建筑工程发展历程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自动化楼宇系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普及,这不仅仅是企业保障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也是相应我国推展高效化发展历程号召、落实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落实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市场对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求也随之而愈发高涨,这就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我国建筑产业的运作成本了,高新设备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都是直接导致我国建筑产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如何更为充分地利用高新技术及高新设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今建筑产业所需考虑的主要问题了。

而这一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就必须从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安装施工着手。智能化安装施工是整个自动化建筑产业链运作成效的保障环节,对楼宇实现自动化过程中的各项设备以及各方面技术的控制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抓好,且必须实现系统化的控制:即对智能化安装施工与工程实际的协调配合进行控制。智能化安装施工与工程实际的协调配合可以促使自动化楼宇系统的自动化效力得到稳定的保障,让楼宇智能化的进度乃至对楼宇智能化过程中成本的稳定性保障,都体现出其显著的可靠性。

2、技术协调的内容和作法

一般设备安装的图纸与建筑主体及初装饰的图纸是同时完成的,因此待工程的二次装饰图(包括装饰图及室内家具布置图等)完成后,与原设计的信息点和控制点及管线布置等会发生一定的矛盾,须进行协调。

2.1关于荷载

荷载的控制是主导着建筑工程稳定性及建筑工程产品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荷载的合理搭配则是智能化安装施工与建筑工程协调配合工作的重点,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智能化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工程设计书中建筑产品负荷能力的要求开展施工。在施工前,则应就工程现状对各个荷载要点进行全方位地评估,严格控制荷载,对施工后工程各个荷载要点的负荷能力能否达标开展预测工作,这期间可采取建筑模拟仿真等方式达到精确预测的目的。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协调工作,是将智能化安装施工融入到建筑工程的首要环节:建筑产品的负荷能力是严重影响着建筑产品安全稳定性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现今建筑结构日趋复杂的条件下,关于建筑产品负荷能力的控制更是尤为重要的。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的是,建筑结构的复杂化会驱使荷载关键点的增多,从根本上加大了智能化安装施工与建筑工程的协调配合困难,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全局掌控能力,严格抓好各个荷载点的审核工作,为后续协调配合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

2.2关于安装施工中管线预埋与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关系协调

智能化安装施工中,管线的预埋有可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甚至会直接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裂缝,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线埋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管线与混凝土浇筑处的重合,如有必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套管则应选用强度较高的刚性套管投入施工,从根本上降低管线预埋对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阻力。同时,在混凝土工程中,对于柱、梁等管线较为密集的混凝土浇筑部分,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则集柱、梁施工负责人进行商讨,对管线的布置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对管线有可能带给柱、梁等承载力结构所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管线布置是否可行。此外,柱、梁等承载力结构是直接关乎着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的关键性结构,因此,在实施以上措施之后,还应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确保两个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从根本上实现两者的充分协调配合。

2.3关于管线埋设与墙体施工的关系协调

管线埋设除对混凝土施工会造成一定影响之外,对墙体的施工也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如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样,在管线埋设的过程中,墙体也同样有可能会产生出现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管线在墙体内的埋设会给墙体的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尤其是在现今智能化系统愈发复杂的条件下,管线的密集度与横截面积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加大了墙体施工的难度。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墙体主要由砖结构构成,而设计规范对砖与砖之间的密度及整个结构形态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在管线预埋的条件下,则有可能严重影响墙体的稳定性。这就需要智能化安装施工管理人员在管线预埋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对墙体进行加固,如可以采取加厚墙体等方式提高砖结构密度、稳固结构形态,同时还可以采取材料补强等方式直接提高墙体强度,从根本上实现墙体与管线的完美结合。

2.4关于智能化安装施工设备终端位置摆放与室内装饰设计工作的协调

室内装饰设计是直接体现着工程室内格调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设备终端的位置摆放则集中于家居室内,这就极有可能影响了整个装饰设计工作的成效,甚至会破坏整个室内装饰设计格调,让装饰设计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智能化安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装饰所设计的格调有一个深度了解,并对设备终端的位置摆放进行全方位地评估,在保障设备终端位置摆放有效的前提下,从装饰格局出发,尽量做到设备终端与装饰格局的充分协调,至少需要达到互不影响的要求。

2.5关于智能化安装施工端接点和控制点与特殊装饰材料墙面的协调

特殊装饰材料墙面的普及使得我国的装饰设计水平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的装饰文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这也加大了智能化安装施工与建筑工程充分协调的难度,由于使用特殊装饰材料的墙面在意义上是比普通装饰材料墙面更有代表性的,因此,智能化安装施工管理人员在设置端接点与控制点的时候,必须以所属工程的装饰文化为基础,对端接点与控制点的协调效果进行提高,在保障端接点与控制点性能足够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凸显装饰文化。同时,由于部分的装饰材料墙面较为薄弱,因此,在设置端接点与控制点的时候,还应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或通过移动装饰、改变格局等方式来避免端接点与控制点对装饰设计的影响。安装玻璃时,墙上留孔必须与玻璃上留孔位置相对应(图1)。后者在玻璃上无法设控制点或信息点,因此必须避开二次装饰图控制点和信息点位置,例如移至其他(非玻璃)墙上或在某一控制室内集中控制。

3、施工要点

3.1各工程交叉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工程衔接,交叉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种多,且各工种对其他工种的施工工艺了解甚少,故对衔接中各自要做到什么程度,给对方应留设的作业面多大,所需作业延续时间长短,对方有些什么特殊要求,对方作业后对自己留下的负面影响等心中无底,易造成返工或浪费材料等。例如制作门框及门扇时,木工仅了解该门用“门禁一卡通”控制开关,但不了解“门禁一卡通”安装后将会对门产生质量隐患。又如轻钢龙骨吊顶的杆间距一般为0.8-1.2m,而因有风管通过,使部分吊杆间距拉长变为2.0m,影响了轻钢龙骨吊顶质量,穿管线时将楼板钢筋踩下影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的受力性能等,上述问题须事先妥善协调。

(2)交叉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偶然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易产生质量变异。如装饰材料性能的微小差异、机具设备的正常磨损、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微小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所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或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具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事故。为此,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2各工程交叉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主体、装饰工程和楼宇智能化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的设计图纸审查;各工程相互衔接和交叉的部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重点编制衔接和交叉部位各专业协同施工方案);各工程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的检验;施工机具设备验收和作业条件的准备等。

(2)加强施工的技术交底。

(3)进行衔接和交叉施工质量验收。

(4)以预防为主,将对工程项目衔接施工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5)应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侯丽莉,浅谈工程土建与安装工程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

[2]邓立新,建筑装饰工程与智能化系统及设备安装的协调方法[J],广东建筑装饰,2006(4)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清水饰面的混凝土无需装饰,本身就有均匀的色泽以及平整的表面,不会出现破损和污染现象,只是有一层保护剂将其表面进行了保护,因其本身不需要过多的装饰,也能够节省大量的装饰成本,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本身具有一次成型的结构,不需要再进行额外修补,建筑垃圾也能够因此得到减少,许多装修质量上的问题都因为清水饰面的混凝土普及得到了有效控制。

仍处于发展阶段的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一种新技术,能够将这类建筑设计与施工方法掌握的施工单位在国内只是少数,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国内也是一个亟待发展的技术,而混凝土墙面最后的浇筑工作是否合格也决定墙面能否拥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清水混凝土墙面最终的装饰效果,60%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40%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因此,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二、对施工过程以及技术的要求

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过程的控制,使施工的过程能够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以下是一般清水饰面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施工过程图

2、清水饰面通过组合方式将本身效果进行展现,不仅混凝土本身的质感得到展现,存在于混凝土表面的明缝以及金属片的反光观感也会得到完美的展现,所以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除了要从技术上满足之外,对于装饰的相关要求以及装饰表面的质感也都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颜色的满足。混凝土干结后的颜色要保证能够在5m的位置处看墙面,无明显的色差现象。

(2)裂缝的要求。裂缝存在应该满足宽度小于0.5mm,而长度也必须小于50mm。

(3)气泡的密度。气泡的存在要满足分布均匀、大小不超过限度,对气泡的直径要求必须小于3mm,深度也要小于2mm,气泡在每平米墙面存在的最大允许面积是150mm²。

(4)光洁度的要求。要求清水饰面混凝土在成型之后必须保持光洁的表面,同时还要保证洁面有均匀的色泽,没有粉化物以及混凝土流淌的痕迹。

(5)平整度的要求。墙体表面必须要达到垂直,对于墙体平整也要使用高级验收标准来验收,要保证平整度的偏差小于2mm。

三、质量的控制

为了能够确保质量,首先需要对混凝土中拌合物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因最后的展示效果也是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来衡量的,清水面中的气泡、色泽差异以及裂缝的效果也都取决于此。国产性能较好的多层覆胶木模板是首选模板,合理的措施是模板在加工以及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合理措施的采用能够使墙面展示出的效果更好。而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并将钢筋之间的间距尽量减小,都是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墙体表面的裂缝,使混凝土受力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均匀,开裂的现象也能够因此得到有效避免。

(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计划工作和协调工作都是在浇筑前应该充分准备好的工作,在准备混凝土浇筑之前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统一相应区域内的混凝土强度则是为了能够使视觉得到统一。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每块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配合比要严格一致;新拌混凝土须具有极好的工作性和粘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原材料产地必须统一,所用水泥尽可能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砂、石的色泽和颗粒级配均匀。

砼浇筑:由于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因此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每次打水泥必须先打料块,对比前次色彩,通过仪器检测后才可继续打,必须震捣均匀,施工温度要求十分严格,适合在4-10月间施工。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够间断,需要连续进行浇筑,一般都在是明缝处预留出施工缝,这是为了使混凝土在视觉感官上不受到影响。

对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也十分重要,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仔细;由于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不可更改的特性,与墙体相连的门窗洞口和各种构件,埋件须提前准确设计与定位,与土建施工同时预埋铺设。由于没有外墙垫层和抹灰层,施工人员必须为门窗等构件的安装预留槽口,并且清水墙体上若安装雨水管,通风口等外露节点也须设计好与明缝等的交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二次振捣技术来有效减小墙体表面的气泡。

(二)对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拆模的时间应该控制在混凝土达到3MPa试件强度之后,相应的养护工作也应该在拆模之后及时进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额外收缩裂缝以及色差等现象都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对墙面进行洒水保湿是养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保证不少于7小时的养护时间。而洒水养护的方式在冬季不能使用,冬季养护可将质量过硬的养护剂涂刷到混凝土表面,季也也需要保证不少于14小时的养护时间。

清水混凝土如养护不当,表面极容易因失水而出现微裂缝,影响外观质量和耐久性。因此,对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采用粘性薄膜或喷涂型养护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使得透明的保护膜能够有效形成并对墙面实时保护,也能够使表面的质感和颜色更加均匀,混凝土在外观上展示的效果也能够因此大为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得到有效增强。

(三)模板搭拆

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模板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根据建筑物进行设计定做,且所用模板多数为一次性的,成本较高,转角、梁与柱接头等重要部位最好使用进口模板;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不允许有一点变形,以保证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均匀、断面的一致,防止浆体流失;对模板的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表面要平整光洁,强度高、耐腐蚀,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对模板的接缝和固定模板的螺栓等,则要求接缝严密,要加密封条防止跑浆;

固定模板的拉杆也需要用带金属帽或塑料扣,以便拆模时方便,减少对混凝土表面的破损等等。

施工过程禁止振捣棒和模板之间接触,则是为了能够有效保护模板。

四、常见病因及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因

1、砼表面出现水纹现象

在试验墙体模板拆除后,距离墙顶附近存在横向的水纹和局部花斑轻微起砂现象。

2、砼自然色泽存在色差

饰面清水砼除了要求砼的实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外,其外观质量要求表面色泽一致,人站在4m处肉眼看不出无明显色差。

3、墙身局部起砂

表面局部出现砂带和砂点,砂带和砂点对的清水砼墙的外观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砼表面出现气泡

由于该清水砼墙位于室外,游客触手可及。 因此,在设计要求饰面清水砼墙表面不允许面积大于20mm2的气泡,每平方米的表面面积中大于10mm2小于20mm2的气泡的数目不得多于3个。否则,将影响砼的饰面清水效果。

(二)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砼色差原因分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材料的的类型、砼的工 作度、 脱模剂类型及砼的振捣质量。

2、砼表面水纹原因分析

(1)该清水砼墙体砼施工坍落度控制在130~150mm,砼的常压泌水满足规范要求,砼振捣中出现局部泌水,导致砼表面出现水纹现象。

(2)在砼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砼表面有积水,没有能及进时进行清理,导致水沿模板表面下渗,从而冲刷砼表面的水泥浆,造成墙体表面的水纹。

3、砼表面起砂原因分析

通过对墙体砼浇筑、振捣工艺以及模板体系的认真分析发现模板在安装及振捣过程中模板局部缝隙变大。在砼浇筑过程中砼中的浆体从缝隙处处渗,导致砼表面局部失浆变色,从而在墙体表面形成砂带。

4、砼表面气泡原因分析

经过对砼原料、配合比设计、模板体系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分析,砼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模板体系。饰面清水砼体系宜选用木制模板,而不宜采用钢模体系。砼表面的气孔一般主要是由于模板表面携带的水、气泡引起木模板表面具有一定吸附性或透气性,可 减少气孔。 而钢模板表面的抗渗性强,不利于气泡的消除,特别对于空间曲面的结构,砼表面的气泡更不易于消除。

2)配合比设计。对于饰面清水砼配合比设计,一般需要添加消泡剂来减少砼内部的气泡含量。 在设计中,砼内部有需要有一定的含气量,对砼的耐久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两者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引起砼表面出现气孔。

3)砼的振捣不充分,导致气泡滞留于模板表面形成气孔。

(三)保障措施

1、消除砼色差保障措施

1)为了控制砼表面的色差,保证砼拌合物的性能,该饰面清水砼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除符合规范的要求外,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要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颜色均匀的水泥;

②同一工程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连续级配良好、颜色均匀、洁净的粗骨料,含水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小于10%;

③细骨料应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其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

④外加剂要求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要求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够明显地改善砼的各项工作性能。严禁在在砼的浇筑过程中,随意使用不同厂家的外加剂。

2)在饰面清水砼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砼具的的均匀一致的外观质感,良 好的流变性能、 稳定性能与耐久性能。另外,在配合比设计时,除考虑砼的常压泌水外,还要考虑由于振捣而引起的砼泌水。

2、消除砼表面水纹保障措施

1)合理进行砼配合比设计,确保砼工作性能的稳定性。根据施工环境适当降低砼 的坍落度,控制在150~160mm; 严格控制砼的振动泌水,在确保砼振捣密实的情况下,不得过振。

2)砼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的时间控制在20~30s。

3)在砼养护过程中,应该采用洒水养护的方式,不得采用蓄水养护,以免积水沿模板内表面下渗冲刷砼墙体表面,造成水泥浆流失。

3、消除砼表面起砂现象保障措施

为彻底解决模板缝在施工过程中的开裂问题,通过改善模板的加工工艺,从而在保证模板接缝平整、顺滑的条件下,彻底解决了模板缝开裂引起砼漏浆问题。

4、消除砼表面气泡保障措施

1)通过选用优质的覆膜竹胶板、以利于减少砼墙体表面的气泡,确保砼表面的清水效果。

2)优化砼配合比设计,在保证砼耐久性的前提下,提高砼微小气泡含量,防止微小 气泡聚集而影响观感。通过优化配合比,选取合适的外加剂,对减小砼的气泡非常重要。

3)选择最佳振捣时和方式,根据砼表面大气泡排出与成型时间的关系,并考虑施工砼的性能及施工条件,找出最佳振动成型 时间、振捣点间距的控制,以减少砼表面的气泡数量。 每个砼振捣点振捣时间宜控制在20~30秒, 直至砼表面出现泛浆、表面不再下沉为止。砼振捣棒必须插入下一层5~10cm,每个振点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50cm。

四、结束语

为了能够使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各种存在于施工工程中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施工中运用的技术要求以及控制质量的各种措施都要进行充分考虑,保证能够将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清水饰面混凝土在我国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中运用到的技术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随着日益发展的建筑工程,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也会逐渐与国际水平同步,随着各式各样民用建筑的大量增加,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凤起.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6,136(1):113-115.

[2] 周鹏华,代爽俊,郑玉华等.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5,36(1):49-50.

第6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创新策略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监管混乱

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涉及众多部门,其中既包括建筑施工人员保障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监督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消防部门等,这样多头监管,往往造成了权责不清,执法力度不够,遇到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也造成了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工作和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这种多头监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管的漏洞,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因此监管混乱,执法无序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现状之一。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保障以及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较之于世界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晚,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保障以及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一整套的保障机制来规范、限制各方的行为,施工方不能按照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安全管理,甚至于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较少的风险投入,造成了人员和物资的损伤。另外,也缺乏一定的风险规避机制,一旦造成了安全事故,投资巨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就无法进行下去,使得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三)施工人员、建筑单位人员以及监管人员普遍安全意识淡薄

首先,我国施工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大部分是农村务工人员组成,因此对于自身的限制,使得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淡薄,这是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建筑单位人员长期养成的建设习惯,没有养成对于安全的重视,安全资金和保障措施相对不足,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频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再次,监管人员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安全监管重视程度不足,不能有效的按照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这是监管方面造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缺陷。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

我国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再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国家制定了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本文通过结合安全理论方面的内容具体的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建筑人员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评价

建筑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因此相关建筑人员的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评价是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首要评价标准。在制定安全意识、注重意识形态的抽象性,通过安全心理评估等方式科学评价。另外,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建筑施工工种,不同施工岗位进行差异化的安全技能评价,做到全面、具体、科学、有效。

(二)施工单位的安全方面制度保障评价

施工单位的安全方面制度保障评价应该做好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是具体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物质保障方面。具体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评价是基于施工单位的安全方面的制度进行有效评价,评价其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也要评价相关安全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状况;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物质保障方面则是具体的资金投入和相关安全设施的保障方面的评价,调查分析安全资金的使用情况,相关安全设施的使用保障情况。

(三)建筑施工设备方面的安全评价

建筑施工设备方面的安全评价主要针对于用于具体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年限等综合因素进行安全评价。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钢筋的强度,生锈的程度,抗扭曲的程度能否达到安全建设的标准;再比如,对于框架型的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脚手架,能否支撑建筑,能否达到安全标准;施工人员穿戴的安全帽、防护用品等能否有效抵抗意外风险等具体的设备方面的安全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施工设备方面的安全评价项目复杂,数量多,涵盖面比较广,同时不同建筑施工项目的所用设备往往不尽相同,这都为建筑施工设备的安全评价造成一定的难度。

(四)相关监管机制的评价

在保障了人力、物力、自身的安全保障机制之外,还需要加大外部的相关监管机制的评价。具体来讲,包括施工方的安全资质的检查评价,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保障的安全评价,施工方对于施工人员安全保障的安全评价等。这里为了减少由于监管部门多而杂而造成的监管难题,可以建立统筹性的工作小组,并且要发挥社会媒体等第三方的力量,通过全方位的监管机制的评价,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一)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随着我国的法制建设的稳步推进,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然而由于社会进步的速度与法律条文之间不能做到一致性,导致一些陈旧的法律条文不能够有效的约束新常态下建筑各方的行为,出现了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漏洞。因此,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大环境,再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法治进程的重要方面。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估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估体系目前主要是基于具体的项目指标进行评分来确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这种具体项目评分机制过于死板,缺乏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具体评价,同时由于目前的安全评估体系中评价人员的主观性相对比较大。因此,通过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估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建立相关安全的数学模型,尽量的利用客观的分析评价方法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估体系进一步量化。

(三)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多头监管

通过统筹性的行政监管方式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多头监管,同时进一步明确和划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的安全责任,严肃监管部门执法过程,强化各方的安全法制意识,从而达到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提高,优化政府的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效率,并且限制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

(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抵抗安全风险的能力

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抵抗安全风险的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的各方首先要培养风险防范意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之初做好风险分析,分析可能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引起的各种风险;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保障建设质量和加强监管来保障工程有序完成;最后在建筑工程项目结束以后做好维护工作。另外,要采取适当的风险转移手段来有效减少安全风险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危害,例如,通过利用强制人身保险的方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

(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利用信息化、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进行施工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中利用高科技的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可以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例如,当下非常火热的机器人作业,不仅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优于工人,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人身伤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不仅要加强施工各方人员素质的培训,切实提高各方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更要使得其安全施工技术的提高,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略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金倩.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第7篇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崛起,建筑装饰业,特别是室内墙面装饰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内墙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装饰工艺的实践应用不断增多,然而,传统内墙装饰材料不仅存在着能耗量较大、环保性较差、施工较为复杂等缺点,同时,施工工艺的极度不科学性,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浪费,极大的制约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室内墙面干挂玻化砖装饰工艺的出现,为内墙装饰施工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种新型装饰工艺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将使得我国内墙装饰产业得到极大的裨益。

我国内墙装饰工艺和建筑材料应用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传统内墙装饰一般较常用的施工工艺模式主要有涂料、壁纸、湿贴饰面砖等。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出和完善,设计师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内墙装饰的现代需求,更加注重对多种装饰材料的有效组合应用,来体现其艺术性,以此来提高内墙装饰的效果。我国内墙装饰建筑材料的应用中,涂料类、壁纸类比较适用于一般的家庭居住、宾馆装饰、办公室装修等,以便使得简洁明快的特色被很好的体现出来。而在大型的商场、写字楼、停车场等公共居所内,较为常用的内墙装饰材料主要为花岗石、大理石玻化砖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所要着重体现的效果是居所的大气和庄重。

传统玻化砖饰面采用的工艺多为水泥砂浆湿贴工艺,这种工艺存在较多的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随着装饰工艺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出现的干挂玻化砖工艺很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经过实践证明,采用干挂玻化砖工艺的内墙装饰极少出现开裂、变形、脱落等现象,整体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装饰工艺应用的基本规范

1.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装饰工艺应用规范

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工艺的应用不但可以起到增强建筑物整体美观效果的作用,还可以对于建筑物墙体的牢固性和坚韧性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工艺原理是: 通过螺栓将角码固定在墙面上,然后通过焊接固定竖向龙骨及横向龙骨,再用螺栓将不锈钢挂榫固定在横向龙骨上,在玻化砖的背面粘贴已开槽的花岗石挂卯,按照设计排列要求,将其固定在不锈钢挂榫上。其角码、槽钢及角钢纵向刨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中①为玻化砖,②为花岗石挂卯,③为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④为不锈钢螺栓,⑤为不锈钢挂榫,⑥为硅酮耐候密封胶勾缝,⑦为角钢,⑧为槽钢。

2.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装饰工艺基本要求

干挂玻化砖在内墙装饰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上,这三个方面分别为:

(1)干挂玻化砖施工需要确保内墙装饰视觉效果的整体美观性

美观性是内墙装饰施工的重要目标之一,干挂玻化砖和传统的花岗岩以及大理石相比较而言,在美观性及性能性上面有着抗折性高、抗污性强、自重轻、体积小的特点,其对建筑本身的维护作用,也能极大的增强内墙建筑美观性的功能。因而,从建筑艺术、建筑学科知识的角度而言,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干挂玻化砖的组合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有效的组织,以便其整体美化效果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干挂玻化砖施工需要严格控制工艺细节

施工工艺细节的严格控制是确保干挂玻化砖施工整体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大墙面干挂玻化砖施工中,对于每间干挂玻化砖的施工可以采取以每两块砖设置80毫米的线条砖,每块线条砖较大面砖凹下5毫米,并采用定制加工异性T型挂件连接固定的做法。为了有效的解决热胀冷缩带来的不规则伸缩问题,线条砖和大墙面砖之间一般要预留3毫米的缝隙,且对缝隙实行近色胶处理的做法,这样既能保障伸缩问题的解决,同时又很好的协调了整体视觉问题。

(3)干挂玻化砖施工的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是工程施工关注的永恒主题,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施工也不例外,没有完善的施工质量保障机制和严谨的制度执行力度,再先进的施工工艺,再完美的施工方案都是徒劳无功的。在干挂玻化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质量保障措施是工程成功施工的基石,是衡量工程质量成败的标准。质量保障措施的制定应当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重点关注那些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比如,严格材料进场检验、预制样板,做好技术交底、协调电器等设备预留位置、加强现场施工监理等。

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装饰工艺应用模式的发展趋势

1.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创新

信息化是21世纪最重要的特征,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装饰业各项设计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现有施工条件为依据做出的干挂玻化砖项目设计并将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无法有效的涵盖内墙装饰对新技术多特征的性质,因此,加强干挂玻化砖设计方案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全面促进干挂玻化砖工艺的技术升级是现阶段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建筑也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内墙干挂玻化砖工艺的创新必将对现代设计理念及施工技术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技术对人的全面渗透

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与技术人员的行为方式,这种影响同时也将极大的表现在内墙装饰设计的效果和施工的质量上。干挂玻化砖内墙装饰工艺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工艺应用模式全新构建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内墙装饰干挂玻化砖工艺的应用程度和方式具体是由人来决定的,但随着装饰理念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会促进干挂玻化砖设计管理理念以及工艺应用水平的提升。

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 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控制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根据国家通用的工程量的清单计价标准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进行计价,工程量是由业主进行提供,投标人员需要根据业主所提供的过程量来自行进行工程项目的报价,经过招标委员会的严格审核后,计价合理且投标价格低的投标人中标的方法,就是清单计价的模式。

一、清单计价模式的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背景下所提出的的与建筑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已经与现有的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方面,不适应的现象更为明显。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在2003年正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而在2008年颁布的国标更是推动着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标显示出了极大的作用和效果,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向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竞争局面发展,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清单计价模式应用的环境。而在2013年,我国又颁布了《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例如对工程项目的描述不正确、建筑承包商在报价上的浮动率以及赶工补偿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2013版的计价清单规范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更为全面,为工程计价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计量都是根据合同中的规定,对工程量进行清单计价,且争议较少,即使是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存在的项目,也可以根据合同中的条款对口径作统一的调整,这也属于可以控制的范畴。

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要点

1、建筑设计变更之前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三方进行协商,再由设计单位根据协商的结果出具新的设计图纸或者是说明,还需要办理相关的签发手续,并通知相关部门实施。但是在对变更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先对原来的建筑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并能够找出明显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与现场的施工出入较大,不能正常进行施工,必须要进行设计的变更,但是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变更的程序走,以保证建筑设计变更的合理性。

(2)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建筑的变更设计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都表现的非常合理,也还是需要全方位的对设计变更要求进行考虑,并把建筑设计变更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施工单位所提出的索赔进行比较,并对利弊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在对建筑设计的变更要求作出决定。

施工单位提出的建筑设计变更所增加的过程造价的增幅是否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如果在的话,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和实地考察之后作出决定;如果超过的话,就更需要进行认认真真的考虑和思考,非改不可的话,需要慎重的做决定。

(3)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建筑材料代用现象的话,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材料代用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杜绝出现没有任何理由和凭证的材料代用现象的出现。

(4)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变更的话,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说明,并在建筑档案中注明设计变更的原因、时间、背景等,并将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单位、人员等信息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2、设计变更出现之后

(1)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之后,需要注意设计变更的部分是否已经全部落实。如果在建筑设计图投入使用之后,才出现设计变更的话,则需要注意已建建筑工程的拆除费、材料费和人工费等;如果建筑的设计图没有被使用,那么需要将设计变更的过程项目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从之前的工程造价中扣出来,在重新计算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造价。

(2)如果设计变更中出现拆除的现象,监理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对拆除的设备、材料以及加工好的成品或者是半成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尽量降低建筑施工的经济损失,严格控制建筑的资金成本投入。

(3)对于减少或者是取消的设计变更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三方进行签字确认,以便于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从总资金中扣除。

三、加强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的保障措施

1、完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明确建筑资金所涉及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岗位责任制完善了,才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才能促使建筑工程的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他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合同交底的制度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最好是将建筑的合同详细的介绍给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了解,对合同进行交底,并详细记录合同交底的过程和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有时还会需要将合同进行复印并分给相关的人员进行了解,以保证施工人员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合同中详细的规定和划分甲方与乙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方便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

3、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进行严格的区分

目前,就我国实行的规章制度中,预备费就包括建筑工程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所造成的资金成本,但是要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是设计变更范围的建筑设计单位会出具相应的建筑变更通知单,所增加的资金成本也就需要根据设计变更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果是工程签证的范围,则需要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签发,所增加的建筑资金成本就需要看它的原因进行处理了。

4、严把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关

当施工人员接触到新的建筑施工项目时,需要对合同进行仔细的研读,并对与之相关的政策进行学习,以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以及时的掌握施工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施工工艺发生的变化,从而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变化。通过多种途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5、工程量的清单一定要明确

在工程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工程量的清单一定要清晰明确,保证投标单位能够明确的知道本次建筑工程的施工内容,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保证没有过程施工内容模糊的地方存在,要严格杜绝建筑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之后,建筑施工单位以此为借口要求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调整的现象出现。工程量的清单编制一定要与建筑工程的招标文件相统一,每一个施工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阐述,做到不漏项目和不留缺口。

6、工程施工阶段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一定要做好对合同的管理工作,将合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落实到工程的施工中去,要不断的完善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计量与资金成本的支付体系,工程造价核算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并收集各种可以影响工程造价的资料文件,以保证工作造价的科学性。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市场价格的变化,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并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工程的造价进行调整,以牢固掌握工程的造价。

7、施工竣工之后

当建筑工程的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对比清单计价与合同计价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建筑工程竣工的工程造价的核算,工程造价工作人员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并确认建筑工程的承包商是否是根据建筑工程清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在建筑工程造价核算的过程中,承包商所承担的责任不进行考虑,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划分,哪些需要考虑,哪些可以忽略,要做到心中有把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从而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为了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但是与国际上的先进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我国建筑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大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的力度,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制度的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2]杨梅.刍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J].大科技,2011(14)

[2]苗建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2(17)

第9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质量;进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obtained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ability,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tself, China currently has many deficiencies and loopholes in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and make up.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by this article, several effective measures proposed in our 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to solve at the present stage.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quality;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TU71

前言:随着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人们创造财富与福利的方法、途径等有了新变化,不再是重复传统的生产活动,而是更加注重项目开发与项目实施。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要管理领域,并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具体项目的应用而不断调整与改进。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

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各建筑工程企业都以承揽作为首要工作,进而往往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混乱以至于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给与足够重视,从思想上敲响警钟。

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3、工程管理制度落实困难

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制定了许多相关管理制度,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然而,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各单位并未对其认真贯彻落实,导致这些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实际管理作用,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表面层次的内容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即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革新与完善,并要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以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创新发展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冒进,又不要停滞不前;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片面追求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三、抓好项目工程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都需要各类人员的参与,所以对人员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为了达到高效率的人员管理,首先就是要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核心人物,项目经理素质应符合政治素质、领导素质、知识素质、实践经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的要求。项目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编制,由项目经理申报企业高层领导审批、备案后确定。项目部组织机构要建立项目经理部绩效管理办法及完整的项目HSE监督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遏制了“低、老、坏”作风,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积极性。项目管理工作的从管理职能上来分,主要分为绩效考核、检查监督、项目管理实施三个管理模块,要明确项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组主要职责。

四、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体系文件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级编制。编制专门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文件后,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商按照管理文件的要求,针对各自的施工任务编制相应的作业文件,如质量计划书、现场检查表等。

2、执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在工程的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的都进行质量控制,安排落实专职人员到每一个质量管理岗位,严格按照制定的项目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流程来执行。在每一个阶段,根据阶段的实际情况,按照此阶段质量管理的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负责。每一个工作报表,每一个检查,每一次审核,每一次执行都要按照流程图来执行。

3、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

如上所述,把人的控制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对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职责分工,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搞好团结协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对外包施工队伍严格施工资质审查,并进行考核上岗施工。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人与任务的平衡,防止造成人为事故。

五、保证工程项目进度

1、要做好计划、跟踪、调度三项工作

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执行计划可采用国际先进的P3软件编制出倒排式项目计划,对工程总体进度、设计、采办、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制定出明晰具体的分级实施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责任主体、保障措施、工作标准等,并建立健全了从上至下四级控制体系,将责任层层分解,最终落实,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建立流畅、有序的工程调度体系

流畅、有序的工程调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工程协调平衡、整体推进。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控制和协调整个项目进展上,以项目计划为刚性指标,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检查分析上月计划执行情况,安排部署下月计划,并制定措施促使各项指标不折不扣执行。

进度计划及时更新

工程进度控制要重视进度计划的及时更新。项目进度控制的标准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个单位工程或各个分项工程中的施工顺序、开竣工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编制进度计划的关键是计划的选择,及时更新的进度计划指导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其完成期限为1年,要按照施工时间进度计划表,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有具体的时间计划和安排,并且按照这个进度时间表,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的跟踪和管理,建立工程调度体系。在总的进度表控制之下,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进度控制安排,明确工作内容和预期的完成时间、工作标准、保障措施等,建立从高层到项目管理层在到基层实施层由上至下的循环控制体系,及时更新和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

六、注重成本控制中的各个环节

1. 依靠先进的技术以及工艺实现对成本的降低

承包人在具体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节约措施,对将会使用在施工过程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做好的统一的规划和周密安排。在方案实现验证之后,对确定下来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应该坚决贯彻落实,并保证其技术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顺利实施。

2、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上的优化

建筑企业需要从工程承包的源头,也就是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以及合同签订等阶段抓起,依据工程的规模、性质以及工艺特点,并充分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工艺装备以及技术水平,实现对动能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其中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中的每个阶段实现合理安排,在组织流水作业、强化管理、控制施工工期的同时,实现成本支出上的减少。

3、加强材料费管理,做好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七、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更由于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企业要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切实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控制措施

0 引言

安全生产是任何一项作业都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这种危险程度较高的作业类型来说,更是应该加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而就当前的建筑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就应该着重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关注,保障其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保障施工项目顺利完工,为企业赢得更高的利润。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是极为关键的,具体来说,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和成本、质量以及进度等并列的最为核心的一个控制要点内容,因此,加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极为必要,而具体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自身来看,其最为核心的一个工作要点应该放在施工现场中,因为施工现场的复杂程度和混乱程度是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因素,因此,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极为必要;

(2)其次,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具备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只有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才能够确保其各项施工工作和施工环节的落实效果。一旦在施工现场出现了安全事故,必然会导致其正常的施工流程被打乱,影响到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甚至还有可能会对于施工的质量和成本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3)最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还体现在企业最终的效益获得上,任何一个企业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必然会导致其获益受损,影响其最终的盈利状况,并且还会对于该企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威胁。

2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2.1 健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要想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首先从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入手,这是保障其安全管理效果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制度保障措施:

(1)首先,必须要加强责任制度的完善,这种责任制度是保障其安全管理效果的基础所在,明确了详细的管理责任制度就能够保障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工作方向性,避免一些无用功或者是工作不到位现象的出现;

(2)另外,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把这种安全管理的奖惩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并且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直接挂钩,进而确保其能够尽职尽责的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其管理的落实效果。

2.2 提升安全意识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还应该重点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明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基于这一点来说,最为核心的一个措施就是加强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详细的呈现出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着重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并且要促使这种安全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内心深处,保障其确实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责任感。

2.3 加强对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价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充分有效的控制好相应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的控制也就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强对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分析和评价也就显得极为关键,只有全面把握好每一个安全隐患及其存在形式,才能够保障其最终的控制效果,最终保障其安全控制的效果。

2.4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对于具体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来说,相应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安全防护工作而言,更是应该具备较高的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够满足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比如对于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中越来越多的高空作业来说,其安全防护更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而这种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保障具体的高空作业具浣衔完善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其施工安全,减少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麻烦。

2.5 加大施工现场排查力度

对于具体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来说,相应的施工现场排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保障其施工安全性的关键点所在,对于这种安全排查工作来说,其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找出相应的安全隐患,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该项工作必须要做到全面有效,即针对整个的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存在任何的排查漏洞,保障整个施工过程都能够免受安全隐患的困扰。

2.6 分散安全风险

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施过程来看,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比较多的,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难以控制的,因此,对于这一现状而言,既然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分担风险的方式来尽可能地降低自身企业的损失,保障其收益,一般来说,当前最常用的一种分担安全风险的措施就是保险,针对具体的施工现场给予投保处理,进而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自身发展来说,其重要意义更是极为突显,只有保障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才能够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完工,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然会导致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相关管理工作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就应该着重加强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并且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然后依靠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落实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任务,最终提升其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树洪.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221-222.

[2]李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研究[J].门窗,2012,10:87+92.

[3]吴喜锋.基于施工事故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35.

[4]陈家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55.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立柱桩;施工工艺

在建筑施工中立柱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水平支撑在纵向上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增加建筑支撑体系的空间刚度。在施工中,对立柱桩的刚度和垂直位移均有一定标准,因此,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深入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质量保障措施,切实发挥出立柱桩的作用,为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安全保障。

1工程概况

黄浦区文化中心新建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以南,河南南路以西,周边建筑密集,东侧、南侧为高层住宅,西侧、北侧为老式住宅。地面标高约为+3.06m~+3.58m,地下管线复杂,基坑普遍区域开挖深度24.1m,贴边电梯井、集水坑局部深坑挖深25.25~25.45m。

2立柱桩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其工艺要求,采用GPS-10型钻机成孔,泥浆护壁;钢筋笼与钢立柱,现场加工,分节拼装,格构柱整体加工,最后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2.1测量放线施工场地的基准轴线、水准点引进,并经复核,方可使用;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桩位的测定;做好测量放线记录,以便复核。

2.2护筒制作及埋设

护筒制作及埋设技术要求:(1)用厚为4mm钢板卷成直径为1000mm的护筒(桩径+100mm),其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2)在沟槽挖掘时,必须要遵循测量要求,圆心的应当选取桩位中心,与设计桩相比,沟槽直径应比其大200mm,挖土作业需借助挖机进行,挖土深度通常控制在1.1~1.3m之间。若该区域杂填土较多,则需要进行深挖。(3)当取土至原状土时放置钢护筒,安装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吻合。为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再次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同时高出地面10cm为宜,达到要求后,方可用粘土填实护筒周围的空隙并夯实,确保在钻进过程中,护筒不会发生位移或是漏浆[1]。

2.3泥浆配制、固化

(1)泥浆配制:泥浆配制以自然造浆法为主,一旦出现垮孔情况,需要通过人工方式,使用钠基膨润土进行调配,以提高泥浆性能。(2)泥浆性能要求:在选择泥浆性能参数时,对于较易出现榻孔的地层,性能参数选大值,反之则选小值[2]。泥浆性能主要通过泥浆比重计和泥浆粘度计来测试。泥浆性能要求如表1。2.4废浆固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管理泥浆,同时对循环池内泥浆的比重、粘度要实时监控,以保证顺利钻进。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泥浆,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均采用泥浆固化器固化,然后将土方外运。

2.5钻进成孔

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进行灌注桩施工。为确保成孔质量要求可采用搀和膨润土降低护壁塌落概率,在钻进时,可以通过降低钻进速度来确保开孔的垂直度,通常垂直度应在1/200。立柱桩桩径为φ900mm,那么施工时应当选择夹角大于120的锥形钻头。在钻进时,必须要对钻杆和钻具长度进行精准计算,确保孔深计算准确。在加接钻杆时,需要提起钻具与孔底保持一定距离[3]。在缩孔部位,使用Ⅰ档(40转/分),增加钻压,减慢钻进速度,并对该部位进行多次扫孔。空内泥浆不应低与自然地面30cm,同时需要根据土层性质对泥浆性能指标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还应及时排除循环池中多余的废浆。

2.6清孔

在第一次进行清孔时,可以采取空转方式,当钻渣成泥浆后,然后使用优质泥浆代替。同时,还可以根据清孔情况,灵活选择清孔方式,如正循环清孔、反循环清孔等。而在进行二次清孔时,可以采取导管法,为了提高孔底冲洗质量,可不断变化导管底口的位置。

2.7混凝土浇筑

在立柱桩施工中,其中一道关键性工序就是水下砼灌注,施工方必须要提供《预拌砼质量证明书》。用于水下灌注混凝土所需的导管,必须要确保使用前处于密封状态,且导管无破损,以免当泥浆进入到导管内时,因混凝土离析、堵塞而发生断桩。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桩孔深度h=58m,h2取1.3m,导管内径250mm,桩孔直径900mm,充盈系数k取1.1,泥浆密度取1.15×103kg/m,混凝土密度取2.3×103kg/m;计算导管内混凝土柱与管外泥浆柱平衡所需高度h1=28.35m,计算初灌量V=3.14(0.252×28.35+1.1×0.92×1.3)/4=2.3m,故立柱桩混凝土灌注时,初灌量需满足2.3m。灌注施工:在开展灌注施工前,首先要检查导管位置是否居中,且导管底口与孔底间距0.5m,然后将球胆和盖板放置好。待混凝土车靠近孔口时,用漏斗装混凝土,装满后提起盖板将漏斗中的混凝土浇灌到孔底,同时砼车内的混凝土也需要持续向孔中灌注。在每次拔管前都需要对测绳进行测量,质检员需对拔管长度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出现堵管现象时,应立即进行疏通。首斗灌注量必须确保导管底部埋入砼面1.2m以上,且保持连续灌注,以此来提高灌注桩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定期对混凝土面的深度进行测量,确保导管的埋深,一般以2-4米为宜。灌注混凝土泛浆高度大于2m,高出部分高度以保证桩顶标高处砼质量为准。

2.8空孔回填

立柱桩砼浇注完后应立即进行空孔回填,在回填时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空孔回填材料主要为砂石,回填高度应不得低于10m,在格构柱周边进行回填时,要注意回填的均匀性,避免因不均匀回填使得格构柱发生变形或偏移,且回填时必须要将砂石压密实。

2.9桩底后注浆

在钢筋笼制作时在钢筋笼外侧通长安装两根注浆管,在底部设置桩底注浆器,注浆器具备止逆功能。压浆管安装时不与钢筋笼焊接,而是采用铁丝绑扎。注浆管的长度根据成孔深度配料,下至槽底0.2~0.5m。灌注桩成桩后的7~8小时内,采用清水进行开塞。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即可开始压入水泥浆,水泥采用P.O42.5水泥,水泥浆水灰比0.5~0.6,注浆压力大于注浆深度处土层压力,注浆流量不超过50L/min。桩端注浆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注浆水泥量为1.3t,第二次注浆水泥用量为0.9t,且第二次注浆在第一次注浆完成1~2小时后进行。注浆完成指标采用双控指标,即压浆量和压力,以注浆量控制为主,以注浆压力控制为辅。在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可终止注浆;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且注浆压力大于4MPa并稳定3min时,可终止注浆。未达到要求,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立柱桩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及工程质量标准

3.1质量保证措施

(1)各种钢材进场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格构柱由专职钢筋工和持证电焊工上岗制作。(2)格构柱制作前,各种钢材用料校直,清除表面污垢,严格按施工翻样图纸下料。(3)格构柱为正方形,电焊质量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焊,焊缝连续饱满,并不损伤材质,立柱桩钢筋笼制作采用E50焊条。(4)严格参照设计桩详图,按照设计交底要求,制作格构柱,且制作偏差应当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待验收合格后方可将格构柱放入孔内。而为了保证格构柱的垂直度与设计标高一致,可以采取吊筋并加焊保护环的技术措施。(5)格构柱焊接时必须保证焊缝长度,焊缝质量应满足施工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不得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未焊满等缺陷焊缝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目标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当进度、质量、效益和安全等几方面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单纯追求进度和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2)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某些部门以及企业未对国家颁布的《建筑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之类的法律法规,既不学习、培训和落实,也不进行事故剖析,安全生产管理流于形式。(3)培训不到位。施工中为争时间、抢速度,部分从业人员因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而自我防护能力极差。特种工无证上岗、健康状况不良或身体明显有缺陷人员上岗等,是产生安全隐患的主观因素。(4)设备陈旧。有些施工设备或装置,已经由于结构不良、失灵、腐蚀等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施工现场却依然在沿用。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网等的配备低于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用材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求。(5)监管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建筑市场准入和请出混乱,存在恶意竞争现象。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乱纪、弄虚作假,个别建筑单位未经施工许可擅自开工,无视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施工中,安监部门注重外在现象而不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没有起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作用。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层层签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要建立抓好项目经理的安全理念就是抓好项目安全管理的意识,强化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意识,把安全管理的成绩与业绩挂钩,在企业中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尤其要加大对发生事故的项目经理的个人执业资格和经济的处罚力度,通过种种措施,让项目经理彻底明白有安全才有利润,真正让项目经理思想认识到位,认真进入角色。(2)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成立精细生产小组。根据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具体的工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其具备过硬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并借此提升整体职工的水平。成立精细生产小组,负责检查施工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故障多和容易损坏的设备及时修理并做好预防措施,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把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最低。企业发展最经济、最可行之路就是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也应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自息相关。施工企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特别是领导层,端正安全管理态度,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的思想一定要改,不减少、不挪用安全防护专项资金,确保安全措施经费专款专用。(4)全方位进行监管。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动态性,能够及时应对施工环境的变化。安全管理的范围关系到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因素,从工程启动到完工交付的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到施工的人员,环境,设备,时间,要求等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生产因素。所以,落实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严格运用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全员灵活高效的动态安全管理模式。根据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选择有效的控制方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施工安全管理要做到在管理中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并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我们必须在管理中不断摸索新的管理模式与方向,制定新的制度和措施,总结新的办法与经验,让施工安全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改进,加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严把质量、信誉、安全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塑造优质、优良的精品工程。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进步。

参 考 文 献

[1]陈学明.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8):105~107

[2]朱晗.浅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意识[J].四川建材.2010(6):123~125

[3]孙忠成.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112~114

[4]王林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管理[J].企业导报.2009(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