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开展,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对水利水电行业的需求也在趋向多元化和高标准化,因此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方面问题就成为水利水电行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文章就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建议进行了分析。
1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1 传统的施工技术
1.1.1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混凝土基于自身的高强度和抗渗性等特性,在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广泛,在水利水电的施工领域中,为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混凝土作为外加剂被广泛应用,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不仅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要求,还增加了工程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1.1.2 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技术
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应用广泛,而且施工导流方案的合理设置和选择还会起到保障水利水电施工的进程和成本的作用,提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时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直接手段和方法,导流技术方案的好坏将会对整个工程的总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1.1.3 混凝土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也是在世界范围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它是采用相关的震动碾压机械设施,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碾压和浇筑,从而增强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和防渗性能等。基于其施工速度较快以及经济成本相对较小的优点,混凝土的碾压技术多应用于大体积和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
1.1.4 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的锚固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它主要的作用机理就是在建筑物受力变形之前对建筑物施加预应力,从而改变建筑物的受力条件和性能,达到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力强度的目的。与其他的技术措施相比较而言,这种预应力的锚固技术具有可传递拉应力的自身优势,从而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1.2 新型的施工技术
1.2.1 GPS定位技术
随着GPS这一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很多领域都引进了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应用,不仅革新了工程测量的传统的计量方法,还对测绘的定位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基于GPS定位技术的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等特点,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领域中得到广泛重视,并为提高施工的进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1.2.2 AtuoCAD辅助技术
AtuoCAD辅助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引进,为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做出了很大贡献,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和规划方案不仅起到节省工程成本的作用,还为工程施工的精确性和施工效率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减轻了设计人员和工程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运营速度。
1.2.3 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项数据的测量和统计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大量的测量数据的应用和保持得到规范化的处理,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应用效率,并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查阅和修改,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和有力支持。
2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开了管理的机制和手段,企业经陷入混乱的局面,员工也将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企业的发展道路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行业中,管理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领导者和健全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带领员工努力奋斗,还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水利水电行业还存在着某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这些企业本身更多地关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改进,而忽略了整个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2 专业技术的匮乏
科技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发达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创新和利用,但就现阶段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来说,还存在着施工技术落后、专业设备老化等现象,落后的施工技术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势必会被市场和社会所淘汰,因此,专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得到现代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2.3 施工设备的老化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投入占有施工全部投入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无论在建筑施工的那个行业施工机械的使用都十分必要和重要。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环境不确定性,辅助施工机械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和重要,而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但是现阶段的水利水电行业,还存在着施工设备老化、陈旧等现象,机械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检修和保养,先进的设备得不到更新和应用,这些都不利于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3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对策分析
3.1 优化管理机制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为提升内部的管理机制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应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并强化他们的管理理念,接受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洗礼,并依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为确保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建立辅助的评价系统和奖惩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表现和员工的行为反馈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就实际的情况与计划的偏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相关措施进行弥补,如此反复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为企业的长久而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
3.2 引进先进技术
任何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人才的引进,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确保企业竞争的优势地位做出巨大贡献。水利水电行业是一个注重施工技术的领域,技术的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机制并成立技术创新部门,为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发展与应用贡献力量,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
3.3 增加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落实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技术部门的管理应更加重视,因为技术部门的创新和施工技艺方法的改进对于施工进度的保障和施工质量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技术部门的管理,建立严谨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保证技术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管理体系,做好各项记录和施工检查,为改进施工技术的改进与提高贡献力量。
4 结语
水利水电施工不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还是一项关乎国民大计的施工项目,合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现阶段水利水电施工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相关措施,为提高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质量做出贡献,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佳仁.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3,(9): 23-24.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为社会生产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其施工建设就是各领域关注的重点,为提高工程施工效果,目前已经采取了各项措施对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从施工技术角度进行分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对施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积极引进各项成熟技术,提高工程施工的创新性、高效性,争取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
一、水利水电施工所存问题分析
1.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比较特殊,在施工时受外界各因素影响更大,对管理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如果任何一个细节管理不到位,均会对工程施工效果造成影响。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对施工活动产生了一定限制,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符,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威胁,对各类问题的处理效果较差,最终会影响施工质量。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工艺、材料以及设备被应用其中,但是企业管理理念并没有及时更新,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传统状态,缺乏系统的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现场管理机制,导致整个施工活动缺乏系统性,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2.施工设计图纸不规范
虽然说水利水电工程与社会经济效益有密切联系,但是从实际施工现状来看,更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上,存在重工期轻质量的问题,为追赶进度放松了对施工细节的管理,埋下了质量隐患。设计图纸为施工活动开展的依据,如果图纸设计不合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就会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变更问题,这样不但会使得工程量发生变动,同时也会延误工期[1]。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并没有按照修改图纸、施工方案与调整以及施工改进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变更管理不当,最终会出现质量问题。
3.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施工技术为工程建设的前提,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虽然在社会经济推动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但是受资金、技术以及理念等因素影响,施工技术的更新速度并不能完全满足时展需求。受各项因素的限制,水利水电最新施工技术专利由过埃及掌握,这样就在根本上提高了技术成本的投入,也延缓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2]。在此背景下,很多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投入,依然选择老旧的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并且后期未进行相应的养护与检修管理,不能及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在工程投入使用后,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1.完善管理机制
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在现有管理机制基础上进行完善,对以往施工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将韩各样发展趋势要求融入进去,开创新型管理模式。施工企业应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工程建设实际需求来对管理机制进行微调,提高各类资源的管理效果。同时,还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针对项目建设特点来安排技术资金,进行技术攻关与专题科研,实现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同步实施。
2.施工现场管理
一方面,要将施工技术管理落实到每个细节中,结合指定的管理机制来编制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结合实际来安排各项管理工作,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落实规范性与专业性,适应实际生产需求。尤其是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应做好各施工活动数据的记录,尤其是对于变更问题,要提前提交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可进行施工,并做好签证管理[3]。监理与技术人员应采取旁站的方法来检查施工技术落实效果,及时提出不合理的施工行为,并督促其改正。另一方面,应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术的监督。即在施工时既要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提高施工技术实施效果,从工程与企业角度来加强维护工作的实施管理,运用各项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修,掌握各设备运行状态,针对薄弱环节来进行管理。
3.质量验收管理
每完成一个环节施工后,均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要求来进行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利用科学手段与各项专业设备,如水准仪、塔尺、经纬仪以及线锤等,确定施工效果是否满足建设要求。另外,还应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保证所有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满足实际要求,尤其是特殊环节的施工,必须要由具有专业资格证的人员负责,避免因为施工行为不当而对质量造成影响。
三、水利水电重点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碾压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均具有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与常规混凝土相比,可以选择用碾压混凝土施工,其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如高粉煤灰掺和混凝土、砂卵石与水泥掺和混凝土以及贫碾压混凝土等,其为干硬混合物,下碾压表面更为坚实[4]。碾压混凝土主要采用薄层碾压的方式施工,其层面结合质量与常规混凝土相似,可以被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上游部位,可以对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简化。
2.预应力锚固
预应力锚固技术现在已经被相对广泛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稳定性强以及效益高等特点,对提高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被用于新工程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对老旧工程进行修补与加强固定。可以分为预应力岩锚固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固两种,需要结合不同工程建设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技术,通过对基层岩石实施预应压力,来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
3.施工导流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中,需要修建围堰,来实现对河床的控制。为提高施工效果,需要从防洪、发电、搬运以及供水等几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导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施工队应选择枯水期进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混凝土施工量,同时还要确保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应用的平衡性。围堰为临时建筑,修建时会占用一部分河床面积,降低过水面积,水流量会增大,并加快水流速,会对围堰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在施工时必须要确保其而结构稳定性满足实际需求。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确定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完善,降低各类对施工技术实施效果的影响,提高各施工行为的合理性与专业性,争取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颖姑.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3,03:34.
[2] 范文英.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20-12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水利水电工程在抵抗洪水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增快,水利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农业生产所需,并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工程质量还难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高度,所以应加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投入,利用更好的技术建造出优质的工程,来造福人类。
1 水利水电施工出现的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恶劣,工期长,针对于如此大型的施工来说,施工人员密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很难适应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所以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这样对工程的质量会有较大的保障,应加大施工中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之适应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掌握高科技性的技术,这样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进度的加快,为工程节约成本,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1.1 GPS定位技术
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 测量技术具有技术先进、外业进度快等优点,同时随着实践应用的摸索,在总结GPS 铁路测量的新思路及科学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可对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细则,使之在外业测量中可操作性强,数据处理更方便。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各种不同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需要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解算。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无法保证,长期以来一直靠老技工的经验。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Aut—CAD的特性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的计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绘制,从而大大减轻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1.3 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统计计算,实现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
2 水利水电施工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2.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预应力锚固施工
预应力锚同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同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业界受到各部门的晕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同技术。这项传统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2.2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成分,来控制水量,提升稳定性,达到最佳的塑性效果,转变混凝土的状态,提升流动状态,减少水热化的不利因素,缓解热冲突,科学布置施工顺序,分步骤分面积进行浇筑,使得热量不会堆积,并且留给变形余地,在材料中加入冷水或冷气管道,分散热量,缓和内部的温度差异,对温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控制,推动冷却效果的实现,提升砼养护的效果,浇筑工艺完成应当快速布置湿润的草席和麻袋作为遮挡物,通过不断洒水来保持湿度,使混凝土的状态得到维护,而低温时节,加强温度保护,帮助度过温度低谷。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需要充分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通过观察和比较,系统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进行伸缩缝的空间预留;提升水泥土的状态,灰和水的比率增加,少用水泥;控制配筋率,掌握伸缩缝的位置分布,要平均,杜绝裂缝的集中出现,重视养护作用,不可随心减少养护时间;可使用外加剂来提升保护效果;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裂缝,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和综合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以提高工程设施的质量和人员安全。
2.3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部分就是对河水的导流,工程导流方案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对导游方案的设计要严密,这样才能安全的进行施工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在水域上进行,所以施工时对河水的导流一般采取围堰的方式对水进行拦截。此项施工与水密切相关,在与水抢时间,所以导致工程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进度。施工中的导流方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安全的度过汛期,这是一个时间指标,对导流工程的设计要熟悉当地的地理条件,了解施工水域的特点,这样在设计中才能做到细密有致,考虑周全。
结语
除本文阐述的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有很多种施工技术,例如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成熟地应用才能使水利水电建筑更加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孙兆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有效措施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水利水电单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竣工之后投入使用,如果不能保证其质量,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此,施工单位务必仔细分析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具体现状,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有序的建设。
1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具体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
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对水利水电单位而言,好的管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水利水电单位中,自身的管理模式不完善,使本单位不能顺应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求,也制约了施工技术的提升。
(二)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技术水平也应该不断提升,但是我国水利水电单位中,普遍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并且施工人员趋于老龄化方向发展,这些人员往往不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因而不能满足水利水电施工的需求。
(三)施工设备普遍老化
对于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施工设备机械化的程度也可作为企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现代化、机械化的设备也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仍使用一些落后、老化的设备,并且有部分设备缺乏应有的检修与养护工作,或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再加上长时期的闲置,均有了损害及老化现象。除此之外,还受到资金、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先进设备的更新较慢,因而不能顺应时代的前进步伐。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创新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主要包括管理手段、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优化,施工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应对过去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并积极借鉴与引入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内部的管理模式,应加强变革力度,争取寻找出一种适应本单位发展与进步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应加大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首先,水利水电单位应提取一定的资金比例,专门用于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在单位中设立创新方面的奖励基金,以便鼓励员工展开技术创新。其次,水利水电单位对施工经费进行预算与安排时,应结合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主要特点,并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专题科研活动与技术培训,使经费安排同项目技术一致。最后,水利水电单位还应同科研院校展开深入合作,并积极组织一些施工新技术额培训活动,以便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开展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研讨活动。
(二)注重培养与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
在施工技术的创新过程中,人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水利水电单位而言,为了提升施工技术,就务必根据市场发展规律与经济规律,针对技术人才提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包括对人才的选录、挖掘、评价以及使用等。与此同时,水利水电企业还需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组织相关的业务、技术及知识的培训活动,使技术人才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并时刻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注重水利水电建设的工程质量
(1)严格检查与验收工程的质量
水利水电单位除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外,还需在施工现场配备一些检查工具,如塔尺、线锤、经纬仪、水准仪以及钢卷尺等,这样能够随时检查与评定施工工程的质量,检测其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工程的质量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检验时一定要及时了解国家相关部门的新规定,以便加以调整。
(2)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质量为主的管理意识,不应将水利水电单位的经济效益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上;其次应完善质量管理的相关机制,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培养其敬岗爱业的精神;最后应完善单位的激烈制度与责任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3)落实施工材料
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都与施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息息相关,这就要求质检人员严格把握每一批建筑材料,对于常规的建筑材料,需进行抽样检测,待到检查合格之后,方能准许入场与使用,而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建筑材料,如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需采取严格的普检或抽检方式,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工程技术的加强与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水利水电单位应完善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并培养与引进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应注重水利水电建设的工程质量,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健 单位:新疆龙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周秋英.探究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和改革发展措施[J].江西建材,2014,24:171.
[2]郭丙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5:118-120.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BIM;AI;3D打印;建筑材料
1引言
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原始社会的依河而居,到农业社会的开拓农田、治水利民,再到现代社会的高峡出平湖、征服江河,都在围绕“水”这个主题地而变化发展,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征服与充分利用大自然水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认知自然现象,到科学发现自然规律,进而衍生与推动技术革命,进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在近三百年呈指数状的高速发展。其中,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也是在近一百年间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水利水电建设中,不断有新的世界纪录被突破。但是万物皆有规律,水利水电以及其施工技术的发展,正在靠近现阶段“天花板”,我们值得去思考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未来将何去何从。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
正如上文所述,技术是自然科学的衍生,是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应用与表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就是自然科学。本文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的基础,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建筑材料科学
毋庸置疑,修建水利水电设施的材料,或直接取自于自然界,或将自然界的物质进行提炼转化、形成可用于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因此,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技术发展的上限。例如钢筋、水泥等,依然是当今各大建筑物的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的材料性能,也决定了钢筋混凝土大坝工程规模的极限与水平。而土料与石料的材料性能,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石坝的物理极限。从此可见,建筑材料科学的对工程实体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围绕这些建筑材料而开展工作的施工技术,也会受到限制与影响。例如,水泥这种材料的缺点-水化热,尽管上百年来都在做努力减小其影响,但是水化热问题依然不能消除,那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不能避免,大坝混凝土每仓浇筑的厚度与体积就被限制,因此,建筑材料的缺点,从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施工技术的极限。
2.2设备与工具制造水平
在农业社会,人类用锹镐、背篓、推车等原始工具去修筑水利设施,用比较低的劳动工具水平去改造自然,这样也是为什么古代社会每当遇到大兴土木、开凿运河的时候,需要耗尽国库财富、动员举国之力、历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方可完成。当然,随着科学革命的进程,人类开始利用科学知识创造发明更高效的工具与设备,牵引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从人的肩膀逐渐向蒸汽动力、油动力、电动力甚至核动力发展。中国蕴藏着巨大的水资源,拥有着创造人类文明的大江与大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是利用科学技术、勤劳与智慧,建造出一座座创世界纪录的水利水电工程。而在建设这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使用的众多设备与工具也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平。从已完工三峡工程到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巨无霸的大方量挖运设备,巍然屹立的起重吊装设备,横贯峡谷的混凝土入仓设备等,无不在书写着水利水电建设史的奇迹。如果说建筑材料科学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与施工技术的极限,那么设备与工具制作水平就决定了水利水电施工效率的极限。
2.3理论知识水平
这里所说的理论知识,指的是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各大力学、水文、地质、能源动力等方面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代表着人类认知自然世界规律法则的程度,当理论知识超前于现有生产力水平时,人类社会通过生产力革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增长态势,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空间的“知识储备”,相反,如果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天花板,生产力革新遇到理论障碍、停止不前,那么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均会放缓脚步,一系列社会问题频繁出现,甚至带来灾难。回顾工程力学发展,正是这些理论知识超前上百年的研究,我们才有更科学的导截流施工方法,才能更高效的爆破取材,才能将大坝横跨大江大河,才能征服自然界的巨大洪流。当然,现在理论知识研究并未停下脚步,逐渐从宏观到微观,从经典力学到非传统领域,我们坚信,将来会更前沿的理论知识为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提升做支撑。
3如何理解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之后的再次技术革命,信息化时代是人类发展史全新的阶段。在信息化时代,依托高速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智能制造、大数据、虚拟仿真技术等,综合融入并转化成新的社会生产力,以指数增长的速度颠覆改变人类生存的生存方式,也为人类未来世界带来了无限想象与无限可能。信息化时代,拥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高速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技术,给万物联网带来全新机遇,巨量信息的高速、低延迟传输成为常态。(2)AI技术,结合设备智能制造技术,将对传统劳动密集型、数据分析型的领域带来冲击,伴随而来的将是大量劳动力的释放与转型。(3)VR技术,给人类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人类对未知事物的认知,从图纸、模型与计算机仿真,向身临其境的全新虚拟现实技术发展。(4)大数据,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环境的各种组成元素都将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对未来的分析与决策,也因此变得智能化。(5)BIM技术,将建筑3D模型带入向信息化时代迈,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
4信息化时代给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1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影响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优先发展起来,并在中国全面进入应用阶段,而在水利水电领域,BIM技术尚处于试验与试用阶段。虽然BIM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尚未普及,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也在水利水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特点是,以3D建筑模型为基础,在建立模型与族库的过程中赋予庞大的信息数据(时间、空间、附加信息等),结合进度控制管理技术、数据库、互联网技术、VR技术等,给工程策划、建设管理、后期运维等阶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BIM技术将带来的全新的机遇,我们可以设想在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BIM、VR、GIS与进度控制技术,实现4D施工仿真模拟技术,如果在把工程量、工程成本与造价信息赋予BIM族库中,那么我们还可以实现水利水电5D施工控制,在工程没有实施之前,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些强大的技术,预演模拟所有施工方案,为我们动态分析与控制未来施工阶段提供强力支撑。(2)利用BIM、数据库与KKS编码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构件、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备品备件等系统编码,赋予独特的“身份号码”,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大数据”,再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对构成工程庞大数据的构件与设备等,开展过程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监测等立体全方面信息化管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为后文提到的无人化施工和3D大坝打印等前沿技术的诞生提供数字模型支撑。
4.2AI技术对无人化施工技术的影响
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开展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扩散,例如金融投资分析领域、传统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等。AI技术的本质,就是让智能计算机逐渐代替人类的常规与重新性的工作,解放传统领域的劳动力投入,逼迫劳动力向其他领域转型。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机械化的时代,但是所有的机械设备依然需要人来操作,部分施工领域仍需要大量密集劳动力参与,例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合格率的高低依然受作业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人在参与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角度来看,AI技术进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是必然的趋势。在现阶段,中国的一些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开始研究并试验无人化施工技术,例如将以AI技术、GIS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结合应用到施工机械设备上,根据大坝3D模型、建筑材料类型、质量标准、设备行走轨迹等信息,实现土石坝的无人摊铺、无人碾压,逐渐颠覆原有的大坝填筑施工技术。我们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出现更多的无人化施工技术,例如:发明一种设备,实现钢筋的加工安装无人化,根据图纸尺寸,精准定位安装钢筋;或者,发明一种混凝土入仓与振捣形成智能设备,实现无人智能操控,确保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除此之外,伴随着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将来水利水电施工运输车辆也可以实现全部无人驾驶,或许我们将来会看到无人导截流施工的场景。
4.33D打印技术颠覆现有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D打印技术,给工业制造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小型、异形部件的加工,只要将3D模型录入计算机,那么计算机给3D打印机命令,利用可操控的材料进行精准铸造与雕刻。既然3D打印技术是工业领域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也可以试想下3D打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的发展空间。我们在上文中已提到了BIM技术,BIM技术已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工程3D模型,那么如果我们想象力更大些,发明一种大型的3D打印机,计算机为其提供水利水电模型,在有可靠建筑材料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大坝给打印出来。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么3D打印技术给水利水电施工领域乃至整个建筑施工领域带来的冲击,比无人化设备操控技术更加具有革命意义。人类建造一个庞大工程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社会发展与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速度将高速提升。
4.4信息化时代对建筑材料科学革命的反向促进作用
上文提到,建筑材料科学是决定水利水电施工极限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BIM技术、AI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全面进入水利水电施工领域,那么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与建筑材料的落后状态,就成为影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将是我们广大科研人员与工程师们的努力方向。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务必会反向促进建筑材料科学的。例如,3D打印技术,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既要确保为3D打印设备供应材料连续性,又要实现筑坝材料性能的单一性。现阶段,筑坝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混凝土、钢筋、黏土、石料等,不同材料分布的部位不同,各材料加工、生产、施工的工艺烦琐,为此,研发满足3D打印技术的新筑坝材料成为关键,这些材料既要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又要有较高的生产便利性,建筑材料科学可能进入二次技术革命阶段。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15-01
前言:现代水利水电的首要要求就是兴水利和除水害,在以保护水资源为前提的条件下,努力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各种好的条件。现代水利水电建设也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重心,所以在对待水利水电施工的时候,就更需要施工人员保持严谨的心态,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认真做好相关的施工工作,为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谋求更好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特点
1、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更注重技术含量
我国水利水电事业长期以来受到各行各业的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应的技术更新很慢,而且劳动力还极其密集,从事这一行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也很低。所以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发展环境中,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更是不尽人意。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新知识运营的施工体系,并且施工技术始终需要坚持以创新为本,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相关的政策上要实行积极的引导,并且对一些改革的方案要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要积极地开展快速测量技术,还有要强化一些高科技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社会中寻求更强的社会竞争力,给整个国家水利水电的发展起带头作用。
2、现代水利施工更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队施工工艺的强化主要体现在预应力锚固技术和大体积碾压混合土的应用上。首先是预应力锚固技术,它是一项潜力很大的施工技术,在国内外均受到很大的关注,它能够实现对原有建筑物的强化和加固作用,使用效果显著并且适应性好。预应力锚固技术也是在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一个提升和创新,对技术要求更高。另外就是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它也是在最近二十几年中兴起的,在世界上应用极广的一项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型运输来实现对混凝土的压实,并且在浇注方式上是采取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方式。这项技术很适合大体积和大面积的施工,而且使用快,效率高。这项技术也算是从混凝土搅拌技术发展而来的。最初是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最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碾压混凝土技术,这项技术对混凝土碾压的要求更高,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应尽责任
从我们以往的水利水电施工来看,旧的施工方式带来的都是对环境的损害,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带来了一些永久性的破坏,造成人们生产生活上的不便。所以,现在的水利水电施工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凡事要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在保证不污染、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再考虑如何提升施工效率。施工中也要严格制订一些环保的指标,不能违规施工。这样的改变也算是在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策略
现在水利水电行业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措施进行提升,下面就针对施工技术上的提升策略进行介绍,主要是对一些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具体有下面几种。
1、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上面也作了一点介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技术已是一个在最近几十年使用比较多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了。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大型土坝的运输来振动碾压机械,实现对干硬混凝土拌合物的压实工作。通过它的工作原理也可以看出,它具有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并且施工中投资小,得到的经济效益高。在大面积和大体积的施工中尤为适用。这里也可以看出,大体积碾压技术是水利水电行业的常用技术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还是需要不断对它进行创新,对一些基本的技术进行落实掌握,保证其在水利水电中的灵活运用。
2、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应用
修建闸坝的一项特有技术就是施工导流围堰技术。针对这项技术的使用,整个工程阶段,对工期、质量、造价以及安全问题都要有周密的设计,对导流的方案也要进行细致的筛选,这也是导流的关键之处。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解决施工导流问题的关键就在修筑围堰上,所以对这一技术的灵活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施工上的问题。在使用这样一种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始终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相关导流流量和导流方案的划分,各方面的控制也要显得合理可行。
3、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应用效果极其显著的施工技术,它的运用面也极广,使用上没有新建筑工程与旧建筑工程的差别,近几年更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施工技术。在国内外该施工技术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它的使用原理主要是利用土体的锚固力来维持地下结构的稳定,避免地下工程施工遇到坍塌或者是滑移等现象,确保整个施工的安全进行,保障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从它的施工原理也可以看出它在地下工程这一块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在现代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将预应力锚固技术同GPS定位技术相结合后使用效果更好,能够不断地改善其受力条件,实现完美的控制。
4、GPS定位技术系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不断产生,GPS定位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一直以来的常规的地面定位技术也逐渐的被GPS定位技术所代替。GPS定位技术拥有众多的优点: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等等。在水利水电施工中,GPS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GPS接收机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高效利用
近年来,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飞速发展,逐步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水利水电行业也逐渐的采用了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这样做可以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这样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就能更好的反应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更加直观的为工程技术人员服务,让信息变得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
6、系统工程在施工中的运用
系统工程的出现更加适应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且编制相应的模拟软件,然后将模拟软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验证。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气候、地质地形条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各方面的函数关系和各种数学模型,循序渐进,最后建立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优化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完成,降低工程的成本,加快施工的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正朝着高效、便捷、环保的方向前进,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正确把握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将过硬的水利水电施上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对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成本,减少工程的安全事故,加快工程的进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与了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利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13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也进入全新的时代,社会建设日趋完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的出现,对社会和人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威胁着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对该专业的学习,在本文中就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水电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1.1 施工设备不够先进,机械老化
水电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对于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水电材料要严格地进行控制,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需要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加强对水利施工材料的重视,并且不能忽视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检查工作。如果水利工程的水利施工材料不合格,那么就会危害到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水电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一定的抽查以及管理工作。有效地选取合格的水利工程施工材料,才可保障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保障工程技术合格,提高工程质量。
1.2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水利工程中的水电施工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了阻碍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流失最为严重的就是技术型人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型人才年龄均小于40岁。而产生这一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利工程的人力资源不科学不合理。一般来说,水利工程流失的水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较高、综合能力较高,恰恰是水利工程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这些人才的流失极为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土石坝施工问题裂缝及处理措施
土石坝裂缝是水利工程土石坝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造成的问题,裂缝的形成威胁着土石坝的牢固和水利工程下游沿岸居住者的财产人身安全问题。其普遍的形成现象,例如干裂、沉陷裂缝、冻融裂缝病害等都会直接对土石坝造成不利影响,危害土石坝的整体稳定性,降低土石坝的防渗能力。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为土石坝裂缝采取必要的措施已刻不容缓。要检测准确裂缝类型进行整治,裂缝类型从方向分可分为平行坝轴线的纵向裂缝和垂直坝轴线的横向裂缝以及分布不规则的龟状裂缝。从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沉陷裂缝和滑坡裂缝、干缩和冰冻裂缝。裂缝除险时要勘察裂缝的位置、深度、宽度、长度等情况,对于宽度不大的裂缝,如滑坡裂缝类,在发展前期就应及时解决,沿着裂缝开挖,直到挖槽至30厘米的裂缝深度以下,才可用相同土料再次填充缝口,直到回填夯实,过程中需注意新老土层的结合,并要在表面构建砂性保护层。对于裂缝宽度较大,如滑坡裂缝类,裂深在500厘米之内,并且已停止发展,也采用沿着裂缝开挖方式,但开挖后要及时回填,并削去台阶,保持梯形状断面,使新老土层的土料得以紧密结合。另外还有一种裂缝,宽度和深度都较小,对坝身安全并无大的威胁,一般采用封闭裂缝口的措施。以防止雨水的渗入,防止裂缝扩大。
3 混凝土施工问题和解决措施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施工细节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出于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设备的重要性的考虑,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细节性监控,加强对细节性的处理,对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水利工程自身对其他物质的支撑力较强,进行运载使用材料时比较方便简单,所以施工人员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操作台进行对混凝土的浇筑:(1)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安放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制定好浇筑方案,保证在后期进行浇筑时可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浇筑工作,避免施工步骤混乱;(2)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中,要对施工环境中的温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保障其施工现场的条件有利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如果无法控制现场施工条件,那就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调整。
(1)施工单位要注意对环境和施工方案等因素的讨论,定期组织工程监管人员在施工前进行相关讨论工作,再对其中讨论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2)加强对购买材料质量的保证,使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都符合工程要求,并且是质量过关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合格品,也要注意材料市场中对假冒伪劣材料的区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3)要注意施工中对技术问题的监督,如果出现技术施工问题,就要及时地让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4)要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检验,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工程的整体要求。
4 改进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施工技术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只有有效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才能使水利工程越来越先进,这还需要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进行技术操作工作,保证水电系统可正常作业。所以,在今后对于水利工程的水电施工技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水电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提高社会各阶层对于水利工程的水电施工的技术要求,企业也应加强对其的重视性,才能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逐渐提高以及水利水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也同样不断提高。
4.2 规范设计图纸
要检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工程要求,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判断设计是否真正科学合理。力求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相符,以社会群众需求为重要标准,在节约成本营造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社会效益。在设计中注入最新的科学方法,但是也要保证其科学方法真正适用于工程,有利于工程,绝不能盲目的乱用新技术。
4.3 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管理人员要对水电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完好无损、性能齐全。不能让质量不过关的材料以及有损坏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促进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进行材料检验工作时,检验人员要具有极高的责任心,严格检查工程材料是否施工标准,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是否具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还要对水电施工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工作,对于不符合施工设备性能的要求的设备,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工程设备的完整,促进工程顺利进行,建造出符合社会居民需要的真正的水利工程。
5 结语
不断提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保证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在水利工程中发挥作用,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水利水电系统。同时,相关电气水电施工技术人员也要肩负起其本职工作的责任,解决好现存的技术问题,落实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可靠性,保持水利工程的正常进度,促进水利工程发展。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大力提升,有效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万龙.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4,(17).
[2] 青.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河南水利
与南水北调,2014,(2).
[3] 陈沁.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其信息化集成管
理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U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2-01
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
水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中的利用是社会进步阶段性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是根本,只有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在艰巨而的重大的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在社会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真正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要求
(1)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2)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
(3)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4)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进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
(5)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方法
(1)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而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的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这二个工程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
(2)还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A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2)强夯法。将80kN 夯锤, 起吊到高达6m~30m 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
(3)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浓度,而后对其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作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
(4)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5)加筋法。加筋法是为了减少整体变形,并且同时达到增强整体稳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强,会被埋置于土层中,这样在土颗粒和拉筋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土也会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话,地基强度就会被提高。
(6)桩基法。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四)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保证地基与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建(构)筑物的上全部结构荷载和地基的反作用力。
(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潮性、抗冻和耐侵蚀的能力。
(3)地基和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保证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应使它不超过建(构)筑物的容许变形值,而不致引起建筑物开裂、倾斜或标高变化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传统施工技术以及新技术应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预应力锚固施工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固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行业界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这项传统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二)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近20多年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最适于大体积和大面积(如拦河大坝等)混凝土施工。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坍落度较大,插入式振动捣固。工程实践显示了碾压混凝土的优越性是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三)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导流。选定什么样的导流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度汛,事先设计要做到周密谨慎。在水域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要解决施工导流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都是修筑围堰。施工导流是一场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而进行的与河水争地、与时间赛跑的斗争,它与施工总进度是密切相关的。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流量的选择、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等,均应按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按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的控制进度作为主要依据。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实际就是坝和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最关键的,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
(四)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技术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同时定位范围已扩大到整个宇宙。它的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更加广阔的领域。
三、结束语
综上,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是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国土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振兴的要求,是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需要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才会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应有作用。在施工中,技术和管理要相互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并高度重视他们的交互使用才会使工程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滑模施工技术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一种,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等优点。滑模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原先的固定死模板转变为滑移式活动模板,从而不需要准备大量的固定模板,仅利用拉线、激光、声呐、超声波等技术来控制工程的高程、位置及方向。
2水利水电工程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对水利水电资源进行开发、对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进行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施工者掌握工程力学、河流动力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水利水电工程有利于促进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利用,如三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地防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而且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造福了一方人民,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人类的滥垦滥伐、围湖造田,使得中国很多江河流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很多蓄洪区、湖泊的面积也在不断缩小,人类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时空分配不均的现象。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因而迫切需要相关的技术与运用,而由于滑模施工具有施工结构复杂、控制精度高、混凝土浇筑量大等优点,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最佳选择。
3.1滑模施工技术在梯形断面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在以梯形断面为主的渠道边坡施工中,采用的是以液压千斤顶为滑升动力的工艺,具体施工程序是借助两组以上千斤顶的共同作用,在刚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上带动着高3~5米、长4~5米的工具式模板或滑框滑动。
3.2滑坡施工技术在U型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在以U型断面为主的渠道边坡施工中,采用的是滑模现浇衬砌的技术,并以渠顶轻轨支承悬模机型和以渠床土模作支承机型为主要机型,以农渠和毛渠为其主要的配套工程。不过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以渠床土模作支承的机型施工。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的优点
4.1施工效率高滑膜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从而加快了施工的速度,缩短了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4.2减少了施工成本由于滑模施工技术变固定模板为灵活模板,从而减少了模板的数量与模板的周转次数,最终降低了模板的损耗,节省了施工的成本。
4.3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滑模施工技术具有连续施工的优点,不仅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使工程的表面没有裂缝,从而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5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5.1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工程中的坝体等部位很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从而出现渗漏和裂缝等现象,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防渗和防水性能,所以在滑模施工技术中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因此在选用混凝土的原材料时一定要采用优质优良的原材料。
(2)要设计好混凝土的调配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水与泥的调配比例直接影响到了滑模的滑动情况,如果调配的过于稀释就会导致滑模模具陷入其中,调配过稠则会导致滑模无法在混凝土上成型,最终导致滑模技术无法顺利施工。
(3)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等,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施工质量。
5.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混凝土在浇筑的高度和浇筑的速度方面都要得到均匀的浇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在浇筑过程要匀速前进,同时在振捣时要分区分层等厚度的进行,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2)尤其注意的是不要将混凝土浇筑到钢筋上,因为这既使在最后的清理工作中,不易清理,又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而影响着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5.3滑模的控制
(1)滑模水平的控制。我们可以利用最常规的水准仪来进行测量比较;也可以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来进行水平控制。
(2)滑模中线的控制。为了保证滑模结构中心不会发生偏移,在出线竖井测量中要将激光找准仪与吊线配合使用。
5.4模板的滑升控制
(1)模板的安装与制作。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顶板和墙体是连续进行的,因此钢筋制作与安装的工作量很大,工时很长,相关的交叉作业也很多,同时安装与制作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很差,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在劳动力安排的过程中与其他工种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工程的施工进度。
(2)在初滑阶段,要有较少的滑升行程,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对整个滑模装置进行带负荷检验,用以避免粘模,同时要检查出模的强度,从而合理确定出模的时间和滑升的整体速度。
(3)在正常滑升的阶段,每层的浇筑高度应在200~300毫米之间,并且以这个高度滑升9~12个行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每隔20~40分钟滑升1个~2个行程的滑升速度和出模强度之间要相互协调进行。
5.5滑模施工的纠偏要点
(1)利用千斤顶垫铁纠偏的方法。这就要求在测量过程中利用钢垫板的作用将千斤顶的底座向需要的一侧相对调整,以迫使千斤顶和支承杆偏移偏离的方向,从而带动整个平台及模板系统向一定的方向滑升,进而达到纠正偏差、纠正扭曲的目的。
(2)利用顶轮纠偏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已经出模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整个平台的支点,通过改变纠偏装置的安装位置而产生合适的外力,来达到纠正偏差的目的。
(3)改变模板坡度平台。当模板滑升到相应的高度后,将模板高度向较偏的一方进行调节,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后续的滑升过程中,采取利用新浇混凝土导向作用的方式来迫使平台及模板系统向着纠正偏差的方向继续滑升,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
6滑模施工成本的控制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从而减少人为的损耗和浪费。滑模支承杆尽量选择48×35毫米钢管,因为它能够提高支承杆使用后的回收率,从而减少支承杆的使用数量,将支承杆的无功损耗降低到最小。在不同的地方选择不同的滑模工艺,以发挥各自工艺的最大作用;或是将几种施工工艺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优化组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率。
7结束语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gr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bring convenience for future construction.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grout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灌浆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1.灌浆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水利水电枢纽担负着提供人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水源等多重功能, 并具有重要的防洪抗灾作用。我国的水利水电枢纽类型多、分布广,且以中小型为主、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行,目前国内适合用于建设河坝、水库的地基已经越来越少, 必须通过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使其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稳定性要求,同时,工程建筑物的老化也带来了严重的渗透问题,如不及时进行防渗处理,轻则降低水利水电枢纽的运行效益,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不同工程条件下采取不同的灌浆方法灌浆施工的方法很多,应根据不同工程特点加以选择,以坝体、坝基等的防渗处理为例, 常见的灌浆方法包括适用与土坝或宽心坝坝体的劈裂式灌浆,适用于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以及对地质条件、机械设备要求较高的高压喷射灌浆等。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则应针对不同地基采用相应的措施:(1)对于正在冒水的地基应根据冒水量和冒水是否集中等条件进行判断, 冒水量大的应在裂隙相交处钻若干深孔及浅孔,埋入孔口管将水引出,以麻刀、棉纱等封堵裂缝后以砂浆填槽,先用低压对浅孔灌浆,浆凝后再用高压对深孔灌浆;对冒水量小的,可通过U形槽以速凝砂浆对裂隙进行灌浆处理。(2)对于存在大吸浆量情况的地基,通常采取降压或自流式灌浆,在砂浆中加入速凝剂并提高其浓度,同时限制其注入率,或采取间歇方式关键,待凝一段时间后扫孔、复灌, 复灌时争取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3)针对特大漏水通道有水流作用或倾角较陡的大孔洞可使用稠水泥浆冲灌粗砂与砾石,或以浓浆冲灌级配粒料,在中途将缝隙堵住;而无水流作用或倾角较缓的裂隙,则可采用定量灌浆的方式,灌注混合浆液或稳定浆液。(4)在岩溶地段,地基应根据有无填充物进行处理。有填充物的情况下,可采用将带孔眼的钢管插入溶洞内的方法, 以高压灌浆设备将水泥浆射入人造孔壁中,并籍高压水泥浆的劈裂作用,使水泥浆以条带状向土体中穿插,纵横交错形成网格包裹;在无填充物时,可直接回填高流态混凝土或扩大灌浆孔孔径, 向孔内投入干净碎石后再灌入水泥砂浆。
二、灌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钻孔施工灌浆孔一般用回转式钻机钻成,钻孔较浅的(小于10m)也可采用风钻或架钻的方式。灌浆技术的孔钻施工中一般要注意几个问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首先是关于孔斜率要求,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要求钻孔垂直,因此在在进行灌浆孔钻孔施工的时候,一般要求孔壁和直孔正直均匀。这样可以使灌浆塞易于卡紧,而且在灌浆时不会产生返浆。特别要注意帷幕深孔,当孔距较近时,尤其要注意测斜。其次是钻孔顺序,在进行灌浆施工时, 不论帷幕灌浆或固结灌浆孔的施工技术方法都必须坚持正确的钻孔顺序,通常要先进行一序孔灌浆,然后再依次进行第二和第三序孔,这样后序孔就可以作前序孔的检查孔,减少施工误差。然后再进行压水试验监测吸水率,只要吸水率达到设计要求,就能减少后序孔的灌浆。2.灌浆方式选择灌浆的方式有纯压灌浆和循环灌浆。纯压灌浆:这种灌浆方式是指单纯的将泥浆加压灌入成孔中,没有循环过程。这种方式应用在裂隙较大的岩层,以及孔深较浅的情况下,孔深通常不超过12m。主要利用的是浓度较高的泥浆进行灌注,这就产生了一个负面的影响,浓度过高的泥浆不容易渗透到较细小的裂隙中,这样就会影响灌注所期望达到的设计标准,控制渗漏的效果会下降。循环灌浆:这种方式主要有孔口循环和孔内循环,通常情况下泥浆杂孔口循环的即为孔口循环,也可看做是一种纯压循环。而孔内循环则是在内外两个导管之间进行循环,并返回到孔外。循环灌注的优势是在灌注中泥浆在孔中能够形成流动,从而减小了颗粒沉淀,提高了灌浆的比例。3.灌浆顺序控制灌注的顺序可以分为:一次性灌注;上而下分段灌注;下而上分段灌注。一次性灌注:即将孔一次钻至设计深度,在沿着钻孔进行整体灌注。这种方法往往应用于孔深10m以下的工程,同时岩层的裂隙而且透水的情况不严重。否则应采用分段灌注。上而下的灌注:这种方法是采用较高的灌注压力,以此来达到提高灌注质量的目的,从而减少施工所产生的不必要的事故。同时,在岩层倾角发育明显或者岩层破碎情况明确的区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施工中应首选这种方式完成灌注 。当钻孔深度到达3-5m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冲水和灌浆,当灌浆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因此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主要是需要多次钻进和钻机迁移。下而上的灌注:这种方法和自上而下的灌注相比较,成孔而一次钻进到设计标准,然后进行分段灌浆,顺序为自下而上,每段长度为3-5m,在灌注的同时将每段灌浆通过分段塞孔的方式进行分隔,下段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上段施工。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效率。
三、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灌浆压力控制灌浆压力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第一种是一次升压法,第二种是分段升压。一次性升压法适用于裂隙不甚发育、透水性不大、且岩石较坚硬和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灌浆。使用该方法进行灌浆,要尽快把它的压力升到标准压力,在标准压力下,要在浆液的累计吸浆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浆液配合比的调配行,并逐级加浓浆液浓度,使得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为止。在遇到基础岩石渗水性严重、吸浆量大的情况使用分段升压灌浆。使用该方法进行灌浆时,要先将压力分成几个阶段,然后将压力逐渐升高到规定的标准值。在某一级压力下的灌浆过程中,如果单位吸浆量超过一定的程度,须要降低一级压力之后再继续进行灌注,不宜有太多的压力分级,通常只要将其分成两个或三个阶段就行。如果采用三级的方法,可选0.4Pl、0.7Pl、P1或0.5Pl、0.8P1、P1的压力,其中P1为规定的压力大小。
2.泥浆浓度的调整泥浆的粘稠度可以利用水和干料的比例来表示,即水泥浆的灰水比。施工中针对不同的岩层情况所形成的缝隙的大小来控制泥浆的粘稠度,情况不同粘稠度也应进行调整。因此在灌注的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泥浆的粘稠度。粘稠度的改变主要依据的参数是吸浆量和灌注压力。有三种情况可以作为改变泥浆粘稠度的标准:(1)灌注总量固定。也就是在同一个灌注压力下,某一级粘稠度的泥浆灌入的重量超过了设计标准,而灌注的压力和灌注中的吸浆率没有明显变化时,应当 将泥浆的浓度增加。(2)灌注速度固定的是,如在某段时间内,压力下,规定灌注泥浆的总量超过标准时就应当增加泥浆的浓度。(3)灌注的总量和吸收率为固定的时候,灌注压力固定单位吸收率高出了设计标准,此时应增加浓度,通常规定灌注总量为600-800升,但是应注意泥浆的总量超过规定参数的是,而单位吸收率下降增应当减小泥浆的粘稠度。
四、结束语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是一项繁琐、复杂而系统的施工技术,作为施工方,施工人员应具有娴熟的灌浆施工技能,根据不同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灌浆施工技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根据水利水电实际施工的需求制定相关的计划方案,保证技术有效合理的进行,防止发生不合理计划现象。施工方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计划,保证各个计划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及依存的关系。计划的编制应该与进度、质量及成本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且所有计划均需以预期目标为基准,对各项内容进行规范。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便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计划目标,在此前提下进行总体施工安排。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是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客观科学的计划,为计划的实施和运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其在提高施工方经济效益及其健康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1.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施工方需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及情况,编制各类的计划方案,其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安排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各种计划相互结合便可称为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计划体系。计划在编制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合理原则,其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投资均有非常大的影响。每类计划均是以指标来衡量工程中的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衡量目标的方法,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计划管理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计划进行加强管理便是对计划目标进行科学预定,所有的计划编制及实施均需围绕目标实现。
2.防止计划安排出现不合理现象
首先施工方要有计划的意识,每一项工作均需要根据实现目标来制定出相关的详细的措施,同时还需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计划。在计划完成前提之下,对每一项施工部分均需要进行层层分解、工序倒挂,同时制定出每项施工项目的周计划。其次计划在制定的时候应该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可因为加快施工进度,而实现不了计划目标。最后在为水电水电工程制定混凝土施工管理计划的时候,应考虑到显示突发状况。计划定制完成后必须实施和观察,在执行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工程生产经营目标,控制好施工工作中的每个问题及项目,以便适应情况变化,保证混凝土施工管理计划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做好计划体系工作
在水利水电实际施工工作过程中,每个计划必须是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否则不仅会对计划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妨碍企业正常的发展。例如施工方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但发现计划存在不合理现象,便会使得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不了解先后的顺序,对工作进度不了解,那么便会出现互相干扰、互相影响的现象。
4.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管理。所以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传统事后检验模式变成以预防为主的检验及因素管理。将传统分散管理模式转变成集中管理。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控制措施。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并有效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实现经济双赢。对此应该通过培训、讲解等必要的方式使施工人员意识到基础施工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在水利水电工程全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并做好成本预测,合理优化施工具体方案,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因灌溉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之间的制约及联系,提高混凝土管理质量,为施工方提供可靠保障。搞好全面质量必须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是开展适量管理活动、建立质量体系的依据和立足点。首先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中心是经济效益,以企业的经营活动、技术、生产等内容制定符合标准的一种组织性活动。第二计量是保证量值准确的重要标准,其具有的重要任务便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数值的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的工作。搞好计量工作的同时还需按照生产设计保障施工工程质量,精确地计量出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且应正确及时处理不合格计量设备。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决策的依据,是改善施工质量的直接依据及最原始的资料,是正确的认知到因素的变化与工程质量变化间的关联,进而进行量控制的最基本的依据。若是使得质量信息在施工方管理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应使质量信息满足全面、准确、及时、系统的要求,做好全面管理工作。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职责及权限,最好做到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考核有奖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若是想要全面提升施工质量,那么首先应把好质量教育的关。通过质量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全体职工质量意识,熟练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技术、方法、理论。同时还需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系统性,找出适合施工方内部的方法。
三、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中施工工艺技术便是其管理的要素之一。施工技术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中较为关键和基础的一项。若是没有技术,那么便谈不上施工。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中包括温度控制、模板工程、安装工程、浇筑工程等等,其在工程施工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与工程的经济高效、施工质量及安全进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其包括设备、资料、人才、规程等要素管理,及对技术学习、开发改造、运用、评价等技术性活动的管理。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其不仅会体现在技术管理层面上,同时体现在技术自身水平方面。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应该认真地发现和对待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缺陷,并选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解决,特别是技术交底工作、质量检验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若是技术在开发的时候不积极,那么对工程施工及技术水平提高便会有不良的影响。若是技术交底不完全或者不够彻底,那么便会导致工程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状态没有充分的认知,无法发现事故或者避免突发事故。若是检验不合格不规范,那么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需强化业绩考核制度及责任制,奖罚明确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及加强施工管理。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及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同时,也缩短了工程施工工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施工安排,并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以最快实现施工节能耗能、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小结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应用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应用全新的施工材料以及方式方法,对推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地探索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自身建设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水利工程材料。
一、浇筑原则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深基础浇筑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更可以防止干扰以及破坏与之相邻的浅基础工程,其中主要需要遵循如下几点重要原则:首先,在浇筑的过程中,应当先浇筑体积大以及自重大的部分,而后则浇筑体积小以及自重小的部分,采取上述浇筑方式,可以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与之相邻的自重相对比较轻的建筑物的基础会遭受到来自于体积大以及自重大的部分的牵动影响,从而能够更快地沉实基础物。其次,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应当对上侧的建筑部位进行浇筑,避免对高度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建筑物的施工造成不利干扰。最后,在将工程施工的程序确定好之后,在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穿插的方式进行浇筑,先对建筑主要部位进行浇筑,而后浇筑次要部位。
二、控制好原材料
水泥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更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其中,一旦各个级别骨料的粒径含量发生改变,则会相应地改变混凝土的级配,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造成影响。此外,在骨料之中的含水率发生改变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地审查混凝土的原材料,务必使用合乎技术性能指标的原材料。此外,有害物质在混凝土之中,一旦含量超出规定的范围以及标准则会对混凝土的水泥水化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水泥浆以及骨料之间无法进行很好地粘结,甚至会与水泥之中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出现有害的膨胀性的物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如若发现粗细骨料之中的含泥量,明显超出所规定的范围标准,则需要向生产部门及时地反映情况,应用重新筛选的方式,为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对骨料之中的含水量进行测量,从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此外,可以通过水泥的活性结果,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务必使得粗细骨料以及水泥等原材料的各个性能可以达到规范的标准要求。
三、强化对振捣以及浇筑的控制
在开展浇筑工作之前,应当检查好钢筋以及模板,使其具有良好的混凝土浇筑条件,如若浇筑方式采用分层分块的浇筑方式,一方面需要根据钢筋的密集程度,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从而将各层的高度确定好。在控制分层高度方面,通常情况下,分层高度应该为插入式的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若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当加强对分层厚度的控制,在浇筑中,应当保持连续性,一旦出现浇筑间隔,则尽量缩短间隔时间,确保在前面一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可以恢复正常的施工,针对于一部分较大的梁体,则可以对其进行单独地浇筑,针对于一部分无法实现连续浇筑的部位,应当预留一定的施工缝在剪力较小的部位,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应当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通过振捣的作用,使得模块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充满混凝土,促使其获得最大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其中,振捣方式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机械振捣、人工振捣,一般来讲,人工振捣方式应用在较小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中。振捣器应当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之中,在振捣密实之后,可以将振捣器缓慢地拔出,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均匀地选择插入点的位置,按照顺序进行振捣,避免出现如漏振以及过振等状况。此外,振捣棒的插入过程中,应当使得振捣棒可以深入至混凝土下层的5厘米左右,促使上下两层的混凝土可以很好地结合,避免在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存在缝隙。振捣的过程中,各个插入点应当持续三十秒,直到混凝土的粗骨料不会在出现显著下沉的状况,而且表面不会存在气泡以及泛浆等,如若应用平板的振捣器开展振捣工作,则需要对已经振实的部分的边缘开展振捣覆盖工作。
四、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通过开展早期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会受到各种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缩以及干缩的现象,充分地进行水泥水化的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采取有效的保温以及保湿措施,促使混凝土浇筑后,得到很好的硬化,所以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长时间地将混凝土暴露在外界,及时地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保湿覆盖,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为混凝土的终凝提供重要保障。施工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混凝土早期的维护工作,严格地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养护时间,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不可以少于28天,这对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部位,则需要相应地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之中,应当选派专人对其负责,并且做好混凝土养护的详细记录。
五、碾压施工技术
通过对土坝石以及混凝土混合物碾压,而后开展浇筑施工,广泛地应用在大体积以及面积较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可以投资较小,一方面可以对层面加以改善,另一方面则保障混凝土的硬化强度,与普通的混凝土的材料配合相比,碾压混凝土具有其多种优点,首先,碾压混凝土的粘度比较小;其次,水泥含量较少;再次粉煤灰的含量比较高;最后比较小的骨料直径。在进行混凝土的碾压施工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薄层之间稳定性以及结合度,从而为水利水电的质量以及耐久性提供重要保障。碾压施工技术具有多种优势,首先,碾压的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其次能够应用大面积的碾压;最后,所应用的混合物的成本比较低。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改进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以及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剑金 单位:梧州市苍海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连新强.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No.10112:356+358.
[2]贵.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No.27906:131+133.
[3]刘玉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No.12412:183.
[4]张小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No.17320: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