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G647.38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对我们医学专科专业的学生更为严峻,要让他们成才,并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就需要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医学专科专业的学生,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把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才能避免无的放矢。因此我们应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定位,充分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合理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条正确而又适合的道路,提供丰富的空间和提升自己的平台。未来不可预知,但可以去规划并为之去努力。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已经不再只需要只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是需要性格完善,专业素养强,实践技能突出,具备全面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和培养与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素养和今后就业的必备情商。以适应未来的需求。主导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
2.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理清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奋斗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大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二 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意识淡薄。我校学生处于由学生向社会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也就是他们将从依赖走向独立。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将要迈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的现实。尽管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有很大的期待,但他们却不认为找工作可以与自己的兴趣、潜能、理想和特长相挂钩,因此不能很好地将自身的特长优势等进行规划,进而导致他们对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模糊、认可度低。
2.自我认知不足。我校学生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然而自我认识往往还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当所定的目标与现实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就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
3.职业目标不明确。我校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不良的职业价值观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顺利就业。至于将要从事的职业怎么样,这个职业是否是自己所追求、是否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却思考不多。由此可见,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学习动力不足。
4.对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消极应对职业生涯规划。我校学生有许多是经历了高考失利后步入我校学习的,在自身专业的选择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不自主性。有学生表示对于自己所W的专业不太喜欢,更谈不上热爱。只所以选择现在所学的专业,是由于现如今国家对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很重视,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可能要相对好一些。也有的学生是因高考失利,自己的同学都上大学去了,自己也找一所学校读着,走一步看一步。还有学生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便选择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认为是专业选择了我,而非我选择了专业。因此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动力不足。从心底里排斥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三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分析了解自身能力、才华和性格特点;找出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目标。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会议、校园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鼓励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全校教职工都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指导。
2.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即弄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要冷静认真地思考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进行职业生涯规的准备。以此为基础,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搜集相关信息,同时也要积极参加职业实践,通过实地锻炼来加强自己对职业的认知.。
3.确定目标,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确定好自己的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目标。如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为了能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的重要性。
4.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好机会,要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增加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机会,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奠定基础,为以后走进社会职场锻炼自我。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校内各种实践项目、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主动接触社会,通过观察获得一些初步了解。要进入一些医疗单位开展实习锻炼,通过体验认识职业对素质的要求,从而有效地进行就业准备。
一、 日本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况
学生教育阶段是职业意识、职业理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其中,小学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阶段,也被称为“职业幻想期”。日本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和职业观,培养了解自身的能力及自主选择未来道路的能力。
1999 年“生涯教育”被正式写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官方文件,文件指出:从小学阶段就要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要在学科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活信息,最终在中小学阶段成功塑造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为了保障生涯教育的实施,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日本官方文件主导下的“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成熟的职业观、劳动观、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了解自我、选择未来道路的能力的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并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日本的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将生涯教育与道德科等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相融合,并将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关联到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和生活中。有的学校会根据地方特征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不断完善、充实生涯教育的内容。
二、 日本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
第一,将生涯教育与未来的出路相联系。日本十分注重把教育和小学生未来的出路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特别活动课”、“道德科”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做合格社会成员”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逐步灌输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还会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谐人际关系、职业信息探索等能力。
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职业生涯教育。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及保障措施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的,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政策对各个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方法、目标都有明确的规范,并确保其能正确实施。日本小学有“职业生涯教育推进委员会”这样的专业组织机构,它往往和教务机构相结合,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其他教学活动中。
第三,完善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教师,这些教师经过专业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获得了辅导资质,充分了解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方法和任务,而且对大多数职业、企业的现状比较熟悉,因此他们不仅能将职业理念融入教学,而且能将最新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就业情况告知学生,帮助他们及早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辅导的方法主要有小组辅导和个人辅导两种,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四,注重职业生涯实践活动。日本的小学往往在政府主导下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企业成为了优秀的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学校会择机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入企业,进行体验,通过企业员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思想,进行正确的职业引导。在此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作为社会一份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能切身体验理想中的职业状态,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制定的职业生涯教育综合计划推崇“新体验计划”。这一在工作中或职业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初步经验的体验活动在日本迅速得到普及。据日本“新体验计划”效果调查显示,50%以上的被调查者完全认同或认为本人在体验活动中得到了较大的收获,这些收获包括人际关系的改善、职业观的萌芽、未来的发展规划、责任感的提升,等等。
三、 日本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认为,与职业生涯有关的能力有四种:人际关系形成能力、信息活用能力、规划未来能力、志向决定能力。各个学校在制定职业生涯教育计划时往往会以此为参照,并结合学校的情况、所在地区的情况及学生的实际开发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这四种能力。就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而言,通过融入各学科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综合学习,力求塑造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思考和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出路等问题。
例如日本某小学的职业生涯教育计划显示:学校会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能力目标。在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做到:会寒暄和回应别人的问题,在值班时能明白活动的重要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中年级阶段则要达到: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积极成为值班者,体会工作的乐趣,对工作有责任感,力求完成工作;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做到:学会换位思考并体谅别人,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付出的艰辛,努力实现梦想。
此外,日本的小学教育计划中会明确职业生涯教育在各学科中的地位,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各学科教学内容,因此日本的小学往往会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整体教育计划的重点。例如,在“综合学习时间”则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价值观的人的接触来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综合学习时间”是日本小学必修课,是实行个性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门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综合学习时间”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情报、环境、福利、健康等综合性问题,以及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早在1998年,日本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就要求小学的职业教育要融入这门课中。
四、 启示
第一,要重视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目前我国大陆的小学生涯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香港、台湾地区已广泛开展。学校、教师、家长甚至社会都应该转变观念,逐步改变我国教育“无职业意识”的局面,从小就鼓励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加深职业了解,坚定职业信念。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促成学生从“职业幻想期”到“职业探索期”的转变。
第二,要注重职业生涯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大力提供各方面支持,鼓励“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模式,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氛围。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力量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教师队伍。此外,社区、企业等也应积极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给小学生提供见习、实践和职业体验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职业认知,了解职业内涵及工作内容,感受职场环境,加深对职业的理解。
第三,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小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不能将大学阶段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机械地移植到小学阶段,而应该构建适应小学生特点及小学教育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特点,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其一、适时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评价体系,配齐专职教师或者聘请校外职业指导教师,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知识。其二、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潜移默化地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谷峪.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观察[J].教育情报参考,2006(8).
[2] 谷峪,姚树伟. 职业教育・生涯教育・终身教育――转型期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徐爱新,安月辉,于伟娜. 解析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1(6).
[4] 李英,史景轩,宋晓平.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7(12).
摘要:中职学校生涯探索体验馆建设提升的不仅是学生自我探索、规划、实现生涯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自身阶段生涯、学业、生活发展的认知能力及做事的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设计重点应放在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对生涯探索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大胆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创造。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生涯探索 体验馆设计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80%学生因对自我了解不足,对未来的职业缺乏思考和向往,而欠缺自主学习动机;有70.5%的学生不了解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因此,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自我、全面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发现自身潜能,在选择职业时,就可以减少试错的成本,客观、清晰、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是人生历程的主体,职业生涯发展是终身发展的核心。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探索是学生提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技能、顺利实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职业生活过渡的基本途径。建设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的根本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的职业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规划与职业愿景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职业发展”是中职学校建设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的指导思想。构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体验,探索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效模式和途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的特色与设计思路
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作为学校传统知识学习和职业指导的良好补充,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体验式的职业生涯学习
根据“完整的体验式学习过程应包括四大步骤”,设计学生的职业生涯体验的四个过程是:切身体验—体验项目、观察与反馈取得—体验项目+他人及系统评价、反思与升华—自我评价+单次报告指导、再实践—后续活动。
2.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
配合职能理论倡导,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在学习形式上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培养。在课堂学习环节上重视最后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使课堂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主体意识更加明显。透过生动活泼且与个人切身相关的活动,激发对职业生涯的关切,产生和探索职业生涯的意愿,进而有效地学习相关的能力并培养合格的职业生涯态度。
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教师的调控、监管及使用软件跟踪记录,全面分析并形成科学反馈是关键。
3.让学校学习与社会、未来相融合
职业生涯探索体验有效填补了学校纯知识学习的空白。通过带有前瞻性的职业任务导向及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与领导能力,塑造完美的与社会融合的人格,增加对未来的了解,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探索充满期待,有利于实现学业、择业与事业的有效融合。
三、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建设的内容
在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馆,学生可以通过体验中的表现及感受,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发现自己的职业性格、分析自己职业能力;通过自评、他评、系统测评、动态数据对比四种评价方式验证自己的兴趣、能力;根据评价结果,识别自己潜在优势,以及自己未来职业优胜方向。
基于职业生涯课程目标,充实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划为两大模块:
核心模块——生涯规划指导。
支持模块——学业发展、生活发展指导。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更贴近学生,更有效。
通过社校联动和社团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企业,真实地体验职业生活。
四、小结
职业生涯探索体验为学生的职业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拓展和交流平台,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个正确的探索世界的方式,收获了一个对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感悟了探索与创新的乐趣,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涂廷保.高职“2+1”模式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10).
[2]张济生.素质培养与职业定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龚建林.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关键词:能力本位;能力;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
一、“能力本位”的概念厘定
(一)“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
能力本位,顾名思义,是指将重心放在能力上。能力本位教育也就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它主张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其核心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国外将其翻译成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它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也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毫无疑问,高职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就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高职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是高职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教育的“能力”释义
能力是一个使用范围极广泛的概念。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篇文章所探讨的“能力”是从职业所需角度来论述的,并非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概念。准确地说,这里的能力是职业能力。所谓职业能力,就是个体能胜任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所需必备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因此,它强调的是综合的职业能力,主要由四种能力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二是职业岗位变动的适应能力和就业弹性。适应能力是一种既能从事现有工作的能力,又能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动中,职业岗位变动的速度与力度在现代社会更为显著。
除了这四种能力外,能力本位也体现了以人格为本的思想。高职教育中,人格最关键就是个体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它也是个体能否胜任某一行业的最基本的素质。优秀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保障。综上所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特征表现在综合素质高、职业技术能力强,并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内涵
房地产专业是一个介于建筑环境、土木工程与工商管理的交叉学科。主要培养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素质,具有良好的现代服务意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院的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则以“房地产营销策划方向”为重点,培养品格优秀、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房地产营销专业实用新型人才。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看,高职院校的房地产管理人才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现代房地产开发和管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有扎实的房地产基础理论,又需要懂得一定的管理实务,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相关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新生职业规划现状
(一)职业生涯指导教育与能力本位教育的关系
要搞清楚职业生涯指导与能力本位教育的关系,首先应该清楚职业生涯指导的概念。就职业生涯指导这个概念来说,目前对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经过学者们多方研究,普遍 认为职业生涯指导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2]高职生职业生涯指导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高职生如何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培养未来的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的活动。可见,职业生涯指导的基础和保障就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和能力本位教育的主旨一致,都是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当然职业生涯指导更重于在客观评价自己前提的基础上去培养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对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对其培养符合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岗位所具备的能力。
(二)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笔者通过访谈法和让新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报告的方法对市场营销专业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两大问题。
问题一:职业相关知识贫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可看出他们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少理性的思考与规划。虽然大家在志愿选择上大多都填写了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在问到思考过将来从事的职业时,一半的学生回答思考过,一半的学生的答案模凌两可,在问到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不了解,还有学生回答没有听过。可见,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相关知识贫乏。而且许多学生尚未清醒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重要性,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
问题二: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能准确定位,好高骛远、。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在自我分析这一环节中,必须问问有什么技能专长,自身的优势弱点。机会、威胁有哪些,即要充分而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避免在对自己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对自己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从学生提交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多学生都没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近期目标中就定出考六级等与他自身条件不相符的目标,在五年的远期目标中董事长、做第二个马云之类的好高骛远的目标。
从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刻不容缓,并且需要从新的视野来完善。
三、基于能力本位视野下的市场营销专业新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措施的建议
由于高职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决策能力还不成熟,社会阅历少,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认识不够清晰客观,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有效的指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加之对于新生来说,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角色刚转换,对于大学的学习还不是十分清晰时,就更加需要良好的职业生涯指导。这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充分重视职业生涯指导,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通过职业生涯指导,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快速从高中的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转变。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有计划地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方向。建议学生试探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剖析对个人能力、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在指导途径上可以采取听取专家的讲座的形式,也可以将其指导渗透到学生的活动、学生所加入的三委会部门等,也可以在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作个交流,指导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二)着眼于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帮助高职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其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关注人的成长。尤其是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要遵循使学生学会做事与做人念的理念,把教育和人的成长、价值实现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
培养学生职业抉择能力是职业能力中很关键的一个能力。职业抉择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教育和职业素质与适应力的培养,要通过提供大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材料,帮助高职生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与职业世界,熟悉职业发展环境;培养学生就业环境分析能力,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其规划实现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是作为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具备的条件。作为以后从事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学生来讲,诚信敬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处事公正公平,正确的价值观来说首先是房地产企业最看重的先决条件。
(三)有层次的开展贯穿高职教育的职业生涯指导,做好及时的评估与反馈工作
由于职业生涯指导的阶段性,因此需要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并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使其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以增强学生正确规划人生的能力。在大一阶段的指导中,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生入学阶段,学生刚进校对职业懵懂所以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方法的指导。但并不是在这个阶段的指导后学生就能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个清晰地认识了,它会随着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产生高原现象,因此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指导,做好及时的评估与反馈工作。除了新生入学是一个关键期外,期中也是一个关键期,对于目前的学习会产生职业与目前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迷茫,因此在这个时期内需要灌输目前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并强调它对于职业学习的一个必要联系。期末也是一个关键期,学生忙于准备考试,在考试前就职业发展和考试的关系作个简要的说明,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使自己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更顺利地走上职业生涯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5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的设计和规划。大学新生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找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契合点,是迎接未来职场激烈竞争的重要前提。教育大学新生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理应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而言更是较为淡薄,以致于大学期间未能明确发展方向,选择发展路径,到了毕业时仍然不能对自身职业发展给出合适的定位,不仅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且对今后个人的职业规划更是一片茫然。从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看,针对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1有助于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着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在新的环境下,由于角色的转换、学习重点转移、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以及人际关系相对变复杂,大学新生往往出现自我认知错位、学习目的模糊、生活不适等等各类难题。通过教育大学新生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初步系统的认识。在指导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以往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一方面鼓励他们发展其合理之处来增强学习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修正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阶段成长计划从而使大学新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换,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1.2促进大学新生实现个人理想同社会要求的有机结合
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需要客观现实,只有与现实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理想才能开花结果;相反,如果脱离这个世界,个人理想就无从谈起。社会在不断前进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社会实践越来越深入全新领域延伸,社会生产方式和职业产生必然变化,这就要求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必须与时展相符合。作为未来建设者,大学新生应该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己任,使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引下,大学新生能够全面审视与评价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性格、兴趣等,正确地了解自身条件,对未来的自身职业发展作出准确定位,朝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不懈努力力。而有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大学新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经过努力奋斗,必然会实现人生发展目标。
1.3有利于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配置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均成为我国社会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人力资源市场凸显着无序性和不均衡性。厘清问题的实质,人力资源配置的症结不在于市场没有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在于高校学科发展的相对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以及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学生不能自觉按照社会发展需求设定自身发展方向,更没有做到以社会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目标,达不到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因此,从入学伊始即加强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发展计划,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实现我国的人力资源高效配置。
2、当前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进步,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还较为落后,培养方式和进程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大学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具有很大局限性
大学新生在崭新的校园环境下,要面临着学习生活各方面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知识经验方面的局限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也存在误解。(1)认为在世界多变的形势下刚进入大学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尚早,等到即将毕业时再作规划也不迟,没有认识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学习生涯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大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2)以偏概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有的新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涯规划,又有的新生把其等同于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3)对学历和技能的混淆,认为大学学历就代表着高的就业能力。然而现实状况是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他们毕业后难以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技能方面的欠缺,就业素质亟待提高。(4)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确定职业发展路线,只是把物质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作为考量因素,使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2.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师资匮乏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少部分的学术型专家和大量的兼职教师及学生工作管理干部来组成。这样的队伍构成专业化程度偏低,缺少与社会环境相衔接、与职场要求相符合的实践经验,不能适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另外,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有抵触情绪,他们一方面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应是把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好,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毕业以后的事情。另一方面担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常规教学,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舍本逐末的表现。综观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其教育理念、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仍表现欠佳,远远不能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帮助,师资匮乏严重限制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2.3高校对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还没有能够深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更没有认识到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很多高校仅仅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大学阶段最后一个学年来加强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质,导致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严重缺乏系统性,意味着高校不仅没有采取措施鼓励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还磨灭了他们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积极性。其次是高校没有形成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功能健全的教育组织,缺乏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大学生对自身
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没有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
3、紧抓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特点下的培养途径探索
初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正处在人生经历中一个全新起点,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模糊不清、思维模式尚未成型,正因为如此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也决定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紧抓实际切实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1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要具有前瞻性
很多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自身的认识和未来的职业追求很多时候停留于当前,止步于片面。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大学新生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要认清未来职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既不能忽略当前社会环境下特有的时代要求,又以顾及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作为前提,结合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职业需求进行大学学习和相应的社会实践,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充分准备,使自己的规划与未来职业发展走向要求相契合。
3.2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要注重主体性
职业生涯规划说到底是大学新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在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气质类型等前提下,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实现个人理想与职业追求的合理匹配,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新生对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设计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实施步骤,事关其一生的发展道路,是他们独立实践的初步尝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切不能因为认为大学新生思想尚未成熟而把家长和学校的职业意愿强加给他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大学新生自己的事情,本来就应该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
3.3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要强调针对性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要具有针对性。(1)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级别层次的大学新生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比如普通类本科大学新生要注意加强技能方面的培训,而高职高专类的大学新生更应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2)作为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也要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身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要求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具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体潜能。另外,科学系统的职业规划需要学生本人了解职业环境、职业需求。这些必须由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
3.4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要战略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学生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计划,目的是使他能够准确定位,明确职业意向,涉及到学生整个人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有步骤实施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计划。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含大学期间学习计划以及以后从事职业的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要以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依据,在深刻把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的前提下,增强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毕业后从事自己心仪的职业,这就要求把大学生毕业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各阶段发展目标纳入计划之中,以全局带动局部,以局部促进全局。
参考文献:
[1]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
业,2010(24).
关键词:初中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07-02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也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但相对于国外的发展状况,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家庭日常职业生涯引导教育的偏差、社会职业生涯教育氛围的浅淡和初中时期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综合作用,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不清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明显缺乏指导,导致一部分学生结束正规九年义务教育后,出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状况,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一、中国初中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初中生对自我认识不全面。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自我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在“你了解?”和“你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以及优点和不足的比例只占36.3%和37.9%,不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分别占到63.7%和62.1%。调查充分显示,初中学生对自我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认识,但是对自我认识还不够全面,相当多的学生对自我还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对与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更是淡薄。
2.初中时期学生对职业认识不完整。现在社会上的职业众多,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对将来职业有一个设计,就必须让孩子接触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信息。调查显示:初中生对职业的认识不完整,认识片面,对职业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初中生受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影响较大,对社会职业的构成了解不全面,在“哪一类是你大学毕业后期待从事的工作?”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分别是36.7%、18.4%和16%,这说明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关注受老师、家长和媒体的影响,集中于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等社会影响力较大、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技师、农艺师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对技术操作型的许多劳动岗位(如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更是表现漠然。第二,初中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途径不丰富,比较片面。了解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家长和朋友,而其他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如老师、报纸和社区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初中学生普遍认为培养某项职业能力很重要,但愿意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缺乏社会职业意识,缺乏对构建明智、现实的职业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印痕。
3.初中时期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初中时期是学生对前途的现实性的探索和实验性的选择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色彩非常鲜明,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作出初步的职业尝试。调查显示:中国初中学生对职业和个性的关系认识较清楚,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还是很淡薄,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与其他发达国家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调查中仅仅有31.3%你听过职业生涯规划,高达68.7%的初中生不记得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解和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就更少了;高达70%的初中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将来比较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认为应该在初中阶段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初中生只占26.2%。这些问题综合说明现阶段中国初中生在职业规划上意识淡薄,而且滞后,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
4.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乏和偏差。职业生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调查显示,中学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缺失,很少有学校开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即使有,也是走形式,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生涯发展不相适应。在对老师的调查中,只有9.2%的学校有开设人生设计或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班主任很少教育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职业,只有1/10的老师有在课上强调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这些问题显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关于职业生涯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有的初中学校即使有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参观,而关于职业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次数少,而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问到老师“您学校在课外活动中有没有组织学生参观一些职业如医生所从事的工作”时,回答没有或不清楚的比例高达91.8%,回答有的比例只占8.2%,与中国小学阶段还有一段差距,更不用说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了。这说明在初中时期,由于升学压力、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认识误区,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减少,更不用说职业实践和职业实习了。
二、加强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初中时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还需要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扩大职业生涯教育范围,提高职业指导水平,扩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手段和渠道。
1.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教师要树立对学生理性的职业期待,避免提高学生未来择业的机会成本。教师要充分重视职业生涯教育这项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修养,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第二,各门学科任课教师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并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第三,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中国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借鉴国外的标准,培养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老师,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要按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初中时期是职业指导的起始时期,中国中学的职业指导,包括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是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生涯设计,为升学或就业作好准备的一门学科。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毕业生的合理分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初中学校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要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学生个性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突出职业指导的目标化;提供职业信息服务,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积极开展咨询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定向;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课外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其职业素质;推进职业指导,要注意学生成长的阶段性。
3.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课程的教育。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公选课或必修课,引导、帮助和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同时加强对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4.灵活开展各种以职业体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初中学生热情参与各种职业体验活动。(1)劳技渗透,实现学生的自我角色塑造。(2)活动展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功感。(3)实地参观和实习体验,帮助学生体验工作环境和获得第一手职业信息。(4)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5.针对初中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解决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身心限制的矛盾,所以初中生涯发展的重点是进行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与计划的准备,要分时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从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每一方面包括多个相关的主题,并且在不同的年级教学内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内容侧重自我觉察,辅以少部分职业初探,初中二年级以认识生涯类群为主,侧重生涯觉察,初中三年级以生涯规划为主。
在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家庭要发挥积极的协助作用,如家长要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初中生性格的发展;要重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引进国外先进的测评工具,加快国外人才测评工具和方法本土化的研究与开发;完善职业信息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信息服务;建立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调查数据来源于福建省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社会功能决定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大多数仍处于自发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只是将原有的专业教学、生活辅导及职业指导融合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存在形式化、课程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影响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本文主要针λ毡钡厍的中等职业学校,对这几所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做调研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状调查
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5年3月对苏北地区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共12个专业合计524名学生开展了有关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的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24份,回收508份,回收率为96.9%,其中有效问卷为486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4份。调查的学生涵盖12个专业,主要有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客户信息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动漫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均为中专三年级准实习生。在做本调查时,学生临近毕业,有些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就业的宣传与指导,属于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时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全面理性的思考①。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部分中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有意识的规划。在482名受访学生中仅有19.8%的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但还是有33.6%的受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完全不知。因此,当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与意识非常薄弱,很难自主地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这是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缺失的,需要及时加强尽快推进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2.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模糊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3),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意识极度缺乏,仅有2.47%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非常详细的规划,还有23.87%的受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简单的规划,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的受访学生占73.66%。同时我们在对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调查时,发现受访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在于他们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在学校学习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太早,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等进入社会工作后再做。
3.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严重不足
表4数据表明,某些中职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了解,也不懂得发展一些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明确,同时对社会经济向社会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不了解,对于自己与将要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调查表明,75%的受访学生的爱好主要集中在聊天、上网、游戏这类纯娱乐性活动上(见表4,表中人数略),而其他项目选择的比例极低,这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强,易受互联网影响甚至有沉迷网络的倾向。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日后职业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都不清楚,自然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4.学生择业行为功利化倾向突出
表5(表中人数略)的数据表明,中职学校学生择业时的行为倾向特点主要有两点:
(1)职业期望值过高。在择业的行为倾向中,55%的受访学生希望将来从事的职业既比较稳定又有较高的收入,还要与自己性格与能力相适应。这明显不切实际的倾向表明中职学生在追求职业生涯目标时存在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2)功利价值观念过强。有40%的受访学生认为收入、职位等才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体现,只有6.42%的学生注重日后职业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中职学校学生在择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部分学生对职业的社会名声和经济收入更注重,忽视职业的专业价值和理想价值;忽视自己工作以后事业发展中应付出的努力和应经历的征程。
这都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而这样不理想的教育自然难以给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有效指导,这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事倍功半。同时,调查发现,有88.48%的受访学生认同职业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这说明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引入新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创新实践操作模式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起步较晚,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条例加以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不是很理想。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实际操作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设比较笼统,请些专家学者以讲座的形式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不完善,课程的普及率、课程的形式内容不合理,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某些学校的师资配备缺乏专业性,担任指导任务的往往是学生的班主任,他们本身并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资格,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教育的展开往往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根据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情况,并紧密结合笔者多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有:
第一,中职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事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没有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仅有部分职业学校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在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前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作为补充,渗透在专业教学、生活辅导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一般由招生就业处或者德育教研组主要负责学校招生和就业安置两大职能,但某些学校对于两部门间的工作等都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与领导管理,无法科学高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第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性。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一方面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求职就业信息及开展相关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教师按照规定教材进行教学,有时会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各自为政,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宽泛而零碎,缺乏条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由于无人进行统筹规划,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就无法进行科学规划与整理,无法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主要集中在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即在学生实习之前,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贯穿三年的整个学制中。还有部分中职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仅限于每学期一次或几次的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因此效果十分有限。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且由于都是借鉴外国经验,在构建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面做得不够,没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体现在教学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实训课程或就业前面试指导等课程为主,而职业咨询、专题讲座或者工厂企业参观等手段却用得较少。这种单一的指导方式必然导致学生的职业经验与职业体验缺乏,难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真正适应复杂的工作世界。
第三,中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展不深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和态度表示不太满意,部分学生反映就业指导部门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就业指导老师水平有限。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就业指导部门的情况和提供的服务。通过跟所调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情况,得知目前中职就业指导部门的大部门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政策咨询和推荐就业等工作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由就业指导部门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和辅导等服务开展得比较缓慢。另外,各学校都针对自身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工作,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这样就造成许多中职学生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否定,甚至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看待。
第四,中职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对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难以满足。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某些教师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知之甚少,甚至不能将职业测验与职业咨询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除此以外,某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缺乏对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的调查经验,自然会导致脱离实际,照本宣科,难以成为学生在学习世界和工作世界之间的桥梁。
第五,中职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中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意识普遍比较模糊,不主动考虑自己的未来,未来的发展规划都很被动,希望由父母或其他人来替自己拿主意。有些中职生认为读完书,才找工作,现在尚处于学习阶段,不用考虑那么多。没有将学习和自身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学习阶段往往是比较盲目和迷茫的。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就读,所以他们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文化水平或者专业技能方面不如大学生,因此他们一般都要从基层做起。然而某些中职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挑三拣四,包括某些家长都对中职生毕业时的职业期望过高。当前,学生过于依赖父母或他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某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其他一些途径,深刻体会到就业的压力,往往对未来的前途很悲观。只看到自己的劣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过分地否定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信心,悲观情绪带来的一定是不利影响。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作用的认同度不高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展开普及和深入不够流畅。所以要尽快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奋斗,避免学生就业时眼高手低。
由于本次调查在抽样方式、访谈人数和分析手段等方面尚有欠缺,可能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方向存在不足,但调查结果依然存在一定的震撼力。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注释:
①杨秋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4(20):20-23.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中职学生生涯划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2]杨秋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4(20).
广州市美术中学是一所美术特色普通高中,学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培养学生成为有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美术人才,向美术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后备生。
学生经过三年初中学习,选择就读我校,客观上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生涯发展中做了一次重要的选择,那就是行业的选择。但我们在学生入校后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家长、学生不是因为热爱美术而报读我校。他们看到的是美术类高校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不那么高,而误认为“考美术类大学容易”。乃至出现了以下的一些情况:(1)对美术兴趣不浓,更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而是“被逼无奈“,导致学习处于无意识无目的状态,学习不主动,不知道自己来学校该干什么,容易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严重者产生厌学心理;(2)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学生对自我目前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认知比较模糊,对自己将来要在“美术设计圈”内立足所应该储备的美术素养、知识结构和美术设计技能,较少进行理性思考与规划,导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充足的信心,学习处于任其发展的状态;(3)有些学生在学校只管画画,不管文化课学习,没有认识到今后的创造性活动是需要文化基础知识和艺术素养作为基础的,产生严重的偏科跛脚现象
针对学生的这些状况,我们不仅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更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目标。面对社会需求以及美术高考对美术人才的要求,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以职业生涯目标不断督促自己挑战自我,明确学习生活的目标,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成为我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课题。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作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的结合,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缺点、经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合社会的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和途径,并做出一系列的计划来达到这个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指引作用,越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有促进作用。为此,我校把挖掘历届校友在业界所取得的成就作为切入口,开展“寻找校友足迹”的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寻找校友足迹”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是学生认识到校友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师兄师姐们”较早地自觉或不自觉地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或职业定位;二是认识到校友们在中学时代就明确自己将从事的美术设计行业发展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储备和美术素养,能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立个人学习目标,不但努力学习课内文化专业知识,还广泛学习与今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准备“本领”;三是通过活动,榜样的示范作用发挥到极致,部分同学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认识到成功是可以复制的,逐渐靠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部分学生也开始审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逐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加紧学习,有目的地加强培养多方面素质。
学校以此为契机,及时利用宣传橱窗、专题墙报等向全校师生展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反馈信息,加强互动,加大对该活动宣传的力度。同时,倡导全体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各年级也在教导处统一部署下围绕“美术生职业生涯”主题,举办班会、级会等,汇编《采访校友录》,电子手抄报等,并进行展示交流,为突出活动的有效性,还通过家长学校举办“美术类学生职业生涯”系列讲座,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选择美术设计类方向发展人才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明白子女在校学习、生活和成长特点,以及今后大学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让他们共同配合我们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对策
浙江师范大学第十四期课题资助项目
生命是有限的,职业生命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呢?机遇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人,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认清自己的现状,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不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的环境,做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定义及其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而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对于指导大学生求职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取得未来职业成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其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学会自主规划人生,启发大学生思考人生发展,增强规划未来的自主意识。从通俗意义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达那里?”这三个问题。要解答这三个问题必然涉及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环节,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因此,需要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和配备专职辅导教师。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提高锻炼自己。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一,成为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同时,相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本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它所隐含的教育意义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高等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具有更长远的意义。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提高高校人才素质、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及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是“特殊的社会”,大学生开始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更快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明确方向,有规划、有计划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缺失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大学生成才就业还是对大学生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国家多年培养的高层次、高专业性的“准人才”,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自身潜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前途,这与学校培养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也对高等院校教育以及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成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过程性和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具有长期性、持续过程,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可是当前,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和条件,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过多,学生数量庞大,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效率低、短时性、效果差等缺点。许多高校仅仅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通过短短几十课时,就想帮助大学生完成整个职业生涯探索,确定职业定位,这显然是达不到预定效果的。
2.3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得不到职业实践的锻炼
职业实践锻炼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加强职业实践锻炼有助于在校大学生积累职业经验,以便更快地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在美国,这方面起步较早,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时,非常注重实际工作的实践,使大学生毕业时已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反观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实践机会数量有限,在职业实践中缺少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操作中困难重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仅有的几种实践方式,如开展社会实践、毕业前实习、专业实践课、勤工助学岗位锻炼等,远远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经验积累的需求。
2.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专业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任课老师而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低、教学配备单薄[7]。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课老师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老师承担,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非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性设置,随意性很大。虽然很多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职业测评平台,但是测评内容太少,只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所需测评的一小部分,而且缺乏专业职业解析,不能有效的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专业性意见,难以将测试结果转换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去。
3.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探索
关键词:职业生涯开发;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一、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和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势下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就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职业生涯开发教育的欠缺。
二、职业生涯开发的必要性
所谓职业生涯开发,是指通过一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和提高技能的手段,改善从业者目前或未来的工作绩效,发展其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的职业能力的过程。职业生涯开发以人自身为开发对象,其目标是帮助从业者增强从事职业所需的伦理道德观念,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等。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全面开发,那么学生的“就业大计”就会事半功倍。
职业生涯开发是人生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举个例子,甲现在住着平房,想在院内盖个小厨房。当甲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等材料。甲走在街上平时就会注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用不了多长时间,甲就会把原料备全,把厨房盖起来。有明确目标的人事业发展就快,没有明确目标的人事业发展就慢。而如何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目标,就是职业生涯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开发的目的和过程
没有行动,目标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关键是要付诸实施。进行职业生涯开发,是个人成功就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开发教育并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呢?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当从学生刚刚进校就开始抓起。在校学习阶段是为成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新生入校以后,老师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讲解,帮助他们澄清认识上的误区,抛弃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专业决定论”、“家长决定论”等错误观念,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开发有助于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帮助自身定位,提升学习动力,发挥潜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选择的成功率和满意度.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
(一)职业生涯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施恩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可以表现为从事一项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任职职务及经济收入等。内职业生涯目标侧重于职业生涯过程中知识、经验的积累,观念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和内心的满足。外职业生涯开发的结果因为在表面,很容易被自己或他人看见和认可,比如薪水的提高,职位的升迁等等,所以,大都人都十分注重外职业生涯的开发。比如“经商热”时,一些并无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下海”去办公司。这种“随大流”、“随热门”的职业选择方式,由于欠缺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难以在事业中有所发展。而这样结果的出现就是典型的只注重外职业生涯而忽略了内职业生涯。个人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其实就是以生理开发、心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一个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增强实力的过程。如果把人的职业生涯开发的结果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在地面以上粗壮的树干、枝叶上翠绿的叶子和沉甸甸的果实就是人的外职业生涯;在地面以下,大树用来吸取水分和营养的根部则是人的内职业生涯。若没有强劲的根茎,大树只会渐渐枯萎死去,同样,如没有重视人的内职业生涯的开发,则以此为基础的外职业生涯开发也不会成功。
(二)进行职业生涯发开的具体过程
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开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着眼自身的全面发展,扩展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高职学生要将自己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外化为技术和能力,才能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首先,职业生涯的开发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开发自身潜能。心理学家有种“橱窗分析法”就是审视自我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橱窗分析法”将人自身分为“隐私我”、“公开我”、“背脊我”和“潜在我”四个部分。其中,人自己了解的是“隐私我”和“公开我”,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是“背脊我”和“潜在我”,展示给别人看见的是“公开我”
“背脊我”,别人没有办法了解的部分是“隐私我”和“潜在我”。
其中,“潜在我”是影响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发自我潜能的主要部分。高职学生通常带有自卑情绪,这样的自卑情绪在学习中可以表现为自我要求不高,没有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就业。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开发引导的时候,应当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有别人没有的优点”等等。
其次,职业生涯的开发要求人要学会思考,转变观念,有创造性的思维。传统观念对高职学生传统的就业方向称为“蓝领”。“蓝领”一族只解决动手去做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懂得技术,不会思考的人渐渐会被社会淘汰。因此高职学生就业方向应当被称做“灰领”,即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职业生涯的开发应当回归到实践。支撑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求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处,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重视合作精神;学会生存,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通过学生自己进行职业生涯开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达到心理人格的完善,知识能力的增强,最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四、结语
知识需要积累,能力需要外显,素质需要内化,这都需要一个量变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高职学生,应当引导他们认清自我,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顺利就业做好知识和技能的贮备。
参考文献:
Abstract: At present,the vocational employment problems involve many aspects,but a very important point is that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can not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s closely linked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permeating career planning in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education,the methods of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s are explored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enable students better adapt to the job needs and social needs.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兴趣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est in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22-01
在染整技术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①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学习动机。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感到前途无望,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没有方向和目标。在入学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染整技术专业入学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能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提高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并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实现远期目标做准备。
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向。同时人的职业的选择趋向必须依赖于个人的年龄和发展。每个人都是作为不同的个体存在的,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个性、能力、兴趣不同。当一个人在做出职业选择与确定职业道路的时候,必须在个体特征和现实机会之间取得平衡。
入学专业教育中,针对染整技术专业岗位群的特点,将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与专业联系起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染整技术专业兴趣与学习动机。
大学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事实上在探索期,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因此,我们将专业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帮助学生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
②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专业的目的和方向性。当前,高等教育尤其是其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瓶颈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要。职业能力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抓好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是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了。
染整技术高职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非智力因素。问题的核心集中表现为学习专业课的目的性不明确,因而没有学习兴趣;方向性较差,而且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计划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染整高职生对专业课的学习。
通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兴趣以及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从而促进了染整高职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迈好人生第一步,为今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教育学理论角度来看,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学,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师教好是为了学生学好。在专业课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③在染整技术专业职业指导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走好就业第一步。《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上却有极大差别。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应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得到全面发展,为今后一生不断面临的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设计是贯穿职业指导过程的主线,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个人特性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主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能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预定的目标。
近年来,染整技术专业的职业指导工作一直将人生发展规划与职业发展规划渗透其中,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以“人职匹配”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找出自我完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提高对专业的兴趣,明确每一行动步骤的目的、方向和计划,从而为自己完成职业规划进行职业准备。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渗透作用,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喜欢甚至热爱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并为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不断提高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从而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自己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总体目标都与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秀华,王飞鹏.劳动关系――理论 规范 调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唐钧.适应竞争现实,作好就业准备――关于大学生着业设计的调查报告[J].当代青年研究,2000(5):10-16.
关键词:计算机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人才培养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着互联网时代迈进。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一方面,面对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从事各种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工作的机遇。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整合资源,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对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机构以及企业等相关组织的配合与互动。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校是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容易取得实质效果的场所。因此,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大学生本人、高校、家庭、社会,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予以推进。随着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和岗位要求的进一步专业化,计算机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和学生本人,都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投入足够的资源,围绕有计算机专业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展开工作和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蓝图规划和职业生涯合理定位,是学生在计算机行业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起步。帮助学生结合个人情况,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他们奠定通向成功的基石。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计算机专业的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自己对计算机行业职业发展路径的清楚认识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明确规划。而计算机行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多,很多企业都会希望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在挑起专业技术的担子之余,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成为企业将来的管理人才储备。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完成很好衔接的情况下,会频繁更换工作甚至转行。因此,高校有责任帮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在树立做一名计算机行业领导者的坚定信念。
二、实践中充分积累
1.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计算机专业时处于被动状态,仅仅因为高考分数较高,刚好能够填报某个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或者是因为家长对计算机行业就业形势的初步判断而不由自主的选择了该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自己今后如何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知识,如何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展,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等知之甚少。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低年级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有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合理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从长远来讲,更加会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是今后在计算机行业发展是否顺利。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最好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这些老师对计算机行业的过去、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都比较了解,知道各类不同的计算机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具体的计算机行业相结合,方便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规划并付诸实行。
2.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和基本流程以后,可举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和对计算机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信息渠道、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拓展,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引导学生在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同时,把体现自身价值与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相结合,把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作为一促进自己成长成材的具体计划,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把书面的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将来在计算机行业中有所建树,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邀请计算机业内专家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计算机行业内的专家,包括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一般拥有各自领域内丰富的计算机行业从业经验,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院校应该经常邀请这些专家给学生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行业情况,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为弥补这些差距做好积累和准备。
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学生的自身素质都会发生变化,计算机行业的更新速度更是快于其他行业。因此,邀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子行业环境的动态,并针对这些动态变化,重新对自我进行剖析和评估,对职业生涯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及时的修订,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合理调整各阶段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三、时间上恰当把握
在学生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把握好时间节点,抓住几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除了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外,单位实习前后以及大学四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重中之重。
1.在单位实习中分析思考,合理调整目标
单位实习,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今后可能的就业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都有较全面的理解。各级院校一般都会在大二或者大三暑假,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更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意识,以及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尽快形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实习结束后,学生通过对实习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对自己原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合理的调整,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在大学四年级明确差距,及时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大四对自己毕业以后如何发展,都有了大致的理想规划,再通过之前的单位实习锻炼,也了解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环境,此时可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生涯规划准备做一个回顾:首先,审视是否已经确立了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之前的准备是否足够充分,还存在哪些差距;其次,需要个性化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如可邀请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行业人才需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接受计算机行业的应聘技巧培训,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后,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关注招聘信息,体验模拟面试等,查漏补缺,做毕业前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冲刺。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德、智、勤、技等多个方面。针对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并最终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管理,2009,(7).
[2]游静,卢莹,徐守坤.从就业形势看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教育,2009,(8).
[3]辛汉玲,丁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调查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