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经济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基于经济数学与金融经济相互融合、整体应用等实况,提出在金融分析中科学应用经济数学的建议。具体是从函数建模、导数与微积分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在提升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应用效率,切实处理金融经济中现实问题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金融经济 经济数学 应用形式
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态势中,金融机制日趋完善化,但是也有新兴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若依旧应用经济定性分析处理金融问题,其与金融经济体系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经济数学中的有关理论与运算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产物,在合力作用下处理金融问题上体现巨大优越性。本文以此为论点,展开论述。
一、函数模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函数不仅是数学的基础理论,也是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基础。借助函数建模的方式,可以将金融经济问题转型为数学关系,在函数关系的帮衬下使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体现出简洁性。
例如在探求经济市场的供求关系时,可以用函数关系将金融经济问题取代,以此途径强化经济分析的透彻性。众所周知,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常见的有产品的单价与代偿性,用户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能力等。其中单价为最关键因素,所以在解析供求关系之时,可以以单价为基石构建函数关系。常见的函数关系可以被细化为两种类型,即供给函数与需要函数。供给函数等同于增函数,供给量与单价之间为正相关关系;需要函数相当于减函数,即需要量与单价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需求关系在连续变动中形成的单价,在均衡需要与供应关系上起到平衡的作用,进而维护商品交易的有序性。在探讨产量与成本关系时,可以借用成本函数,假设商品制造进程中技术与单价恒定,那么产量与成本就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商品在制造进程中,解析造价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效益函数就会应用进效益分析中,在强化经济市场运行效率方面发挥导向性作用。
二、导数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数学中常见理论之一为导数理论,导数与经济学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借助边际概念呈现出来,此时常量就会被产量取而代之,为经济学研究奠定基础。导数为经济学中常规性理论,经济学分析中边际需求函数、边际成本函数与边际效益函数的应用频率均处于较高层次上。导数的应用在呈显自变量微妙变化环节上体现出巨大优越性,具体是借助自变量变化形式解析因变量变化规律,从而达到研究函数变化率的目标。在对成本函数研究之时,若产品产量恒定,那么边际成本的计算程序就体现出简易化特征,此时计算出的成本数值就是产品二次生产的造价。对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施以对照措施,就能明确某类产品产量的调方式,若前者大于后者,那么商品生产数量就应该减缩;若前者小于后者,就应该提升商品生产量。例如某一企业生产进程中的成本为C(d)=300 + 1/12d一5d=170d,其中d为产量,预设销售单价为134元,求企业如果想获取最大利润,价格应该定为多少?可以借用经济数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由给出的产量与单价可以预算出总收入为R(d)=134d,那么利润L(d)=R(d)-C(d)=-1/12d+-31d-300,然后通过对函数进行二阶求导运算得出d=36,即当企业生产该产品36件时,获得的利润最大。
弹性研究是导数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弹性研究被应用于函数的变化率分析进程中,也就是说弹性可以解析产品供求量与单价之间的关系。若产品单价提升幅度大于供求量减少程度,那么单价的提升将会协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若产品单价提升幅度小于供求量减少幅度时,企业若依然采用提升单价的方式,那么产品为其带来的经济利润将会有所降低。经济最优化始终是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其也可以以导数理论为依托达到解析的目标。导数的最值与求极值等理论知识,在处理最大利润、最优收入、资源分配的最佳方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三、微积分方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微积分作为一种关系方程,最大的特征体现在微分、自变量与未知数存在于函数中。金融经济分析范畴中的经济活动分析环节中经常会含有繁杂性的函数关系,分析者在辨识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环节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那么在这样的情景中,可以借助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微分方程。若干扰函数变量值的因素有数个,那么可以借助对他类变量施以转型对策,使其以常量形式呈现出来达到精确计算的目标。在对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经济数学中的微积分、微分学等知识应用频率。比如说金融经济活动中应用近似值的计算方法中,对公式的推导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就有赖于微分中的微分原理。例如求(如图1)的近似值,可以借用微分知识推导出的公式如图2去计算。
四、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中的应用
极限理论为经济数学内众多概念的基础。在现代金融经济分析中极限理论中应用频率处于较高层次上。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应用价值体现在将事物增长消减与发展规律显现出来。比如反映人口数额增减趋势、生物物种增长模式以及资源开采程度等。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复利、年金计算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统计整合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复利与年金计算结果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例如,某人在银行存了一笔金额为B的定期存款,当时的年利率为r,现有两种结算形式,一种是参照马上产生利息并进行结算,那么若十年后的存款人应该拿到的本金和利息就可以应用极限知识来计算;另一种是依照每年一次结算,则为B(1+r),如果在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每年需要结算n期,每期的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合计为B(1+r/m)n。.举例说明:如果有l0000元资金储存在银行里,储存期为3年,期间的银行年利率为15%,那么参照上述公式计算到期后本利,即可得到P=10000×(1+15%)3=15208.75元。
五、结束语
经经济数学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分析方法,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是对传统分析方法的弥济思想和金融经济活动整合的情况下,能够协助个体解析市场经济中经济金融成分、降低不必要因素干扰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是O为显著的。所以,科学的将经济数学有效的应用进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能够简化复杂问题,彻底处理金融经济问题,强化经济数学与金融经济发展的匹配性与互动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金融经济分析中离不开经济数学的应用,其能够提高金融经济分析的准确性,有助于金融经济的良好发展。经济数学的应用,对于金融经济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了数学建模、极限理论、导数、微分方程等经济数学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金融经济;经济数学;极限;导数
近些年,我国金融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金融经济分析过程中,单单依靠经济的定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机结合定量分析。经济数学是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经济数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实际问题,利用经济数学理论,很多难以解决的金融经济问题将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经济数学理论对于金融经济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函数模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数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函数,而函数也是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基础。通过函数建模,可以将金融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关系,通过函数关系进而简化分析的过程。比如在研究市场的供需关系时,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函数关系,将可以使分析更加明确。供需关系的影响因素有价格、商品的可替代性、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其中,价格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在分析供需问题时,就可以通过价格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函数关系。常用的函数关系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两种。需求函数是一种减函数,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逐渐降低。供给函数是一种增函数,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增加。需求关系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价格,可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保证成交的顺利进行。在研究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时,就要利用成本函数进行分析,假设产品生产时的技术和价格不变,产量和成本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关系。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收益分析就会用到收益函数。经济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对于金融经济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函数关系简化,进而提高金融经济分析的效率。
二、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极限理论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是很多数学理论的基础。极限理论在金融和经济管理、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极限理论能够反映出事物的增长和衰减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设备折旧、细胞繁殖等方面。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储蓄的连续复利上。极限理论可以计算储蓄连续复利中的本金和利息总和。
三、导数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导数理论是数学中比较常用的理论之一,而导数与经济学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边际概念构建导数关系,就能将变量替代常量,进而进行经济学研究。导数是经济学中的常用理论,边际需求函数、边际成本函数、边际收益函数等都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常用理论。导数能够反映出自变量的细微变化,通过自变量变化分析因变量的变化,进而研究函数的变化率。成本函数研究时,商品在固定的产量下,可以计算出边际成本,该成本就是重新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此时可以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对比,进而决定该商品的产量变化。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该商品的产量就要增加。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该商品的产量就要减少。弹性研究是导数应用的另一个方面,函数的变化率需要使用弹性研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就可以利用弹性研究。利用弹性能够得出一个价格值,商品价格提高的比率要大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则价格提高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如果商品的价格比该价格高时,商品价格提高的比率要小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则企业提高价格后收益就会减少。经济最优化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其也可以利用导数理论进行分析。导数的最值和求极值等知识,能够很好的解决最大利润、最优收入、最佳资源配置等问题。
四、微分方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微分方程是含有函数、微分、自变量的方程,其是解决复杂经济问题时常用的数学知识。如果研究中的自变量较多,可以通过假设一个自变量为常量进行计算,也就是偏导数理论。金融经济分析中常用的还有求近似值的方法,这种计算也会用到微分的理论。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解决金融和经济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经济分析中会涉及复杂的经济现象,而其中的很多因素难以量化,需要经济数学中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分析。
五、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分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经济数学理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能够将复杂的经济问题通过数学关系进行简化。通过函数建模、极限理论、导数理论和微分方程理论,可以将实际的经济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而通过数学关系计算出相应的结果,数学的应用对于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应该加强数学和经济的交叉,使其能够更好的为金融经济分析服务。
参考文献:
[1]曾金红.浅析金融经济分析中经济数学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
[2]吴清雾.关于数学在经济问题计算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0).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上,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多挑战。面对新的情况,如何从统计学知识体系来渗透经济分析方法,并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问题来探讨其发展趋向,对于提升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从概念上来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统计知识为核心,围绕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也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在以计划经济为主时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来完成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和平衡。同时,借助于政府统计系统,从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分析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研究,改进下一阶段计划经济重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对于统筹兼顾、优化管理为主体的计划经济管理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我国统计学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概况的讲,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来展开,如利用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指标、核心统计体系中来分析国家、产业的发展状况,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借鉴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计划经济管理理论,同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思想,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在以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
一、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主要依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经济循环理论下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各类标准、统计分类等内容。宏观经济统计,从概念上理解为从宏观上来探讨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从统计范围来看,主要从经济活动中来获取统计数据,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的信息整理、也包括各类统计部门设计的用于统计实际数量的调查资料。统计学是依据统计学理论,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对各类经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利用抽样调查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对样本总量的推断;在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内容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分类法、关联统计法、变化率统计法、总量统计法、结构统计法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和地位更趋重要。概括来讲,经济统计分析从统计方式、统计数据上来全面认识经济获得,并从有效分析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及搜集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如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相类似,在现代经济统计中,增加了软统计内容,如抽样问卷、心理量表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经济分析来处理统计结果。从概念上来看,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的经济活动较多,不仅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内容,还有其他与国民经济管理相关的统计分析。微观来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从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中,来构建统计分析模型,并从统计分析变量或指标中探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结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研究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三项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象,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等建立均衡统计分析,从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中来构建各项统计指标,如产业结构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统计分析、消费-投资需求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等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及组织结构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开展统计分析。如创新型国家经济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主要从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等层次化统计数据基础上来开发,围绕社会创新、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展开统计方法创新。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归结为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题型或问题型统计分析工作。在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中,围绕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中来搜集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表现上来剖析主要问题和成功之处;对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执行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从存在问题中来提出应对建议。如国家统计局和各下属统计单位,每年要对上一年度的统计工作进行汇报,以经济分析白皮书形式进行综合。制度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从社会生产、市场供需、收入分配、金融市场化、国际收支等多方面进行呈现,既有动态指标,也有近期、中长期发展趋向分析。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主要是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从经济问题中来展开针对性调查统计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具有较深的研究;二是多采用多重调查方法来实现对专题问题的全面分析,如抽样调查、软实力调查、问卷调查等的综合使用;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特别是用网络化平台技术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改善数据质量等。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问题,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方法,也有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还有基于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总的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同领域所涉及的统计方法具有交叉性。但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中动态经济分析、静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所反映的经济学问题,能够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体现目标、过程、方法、绩效、因素等统计描述信息,改善统计分析的应用实效性。主要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对于不同经济变量体系的描述,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及数量特征,从所选定的指标变量上来进行估计,包括推算、核算和估算等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应用,从构建基本逻辑架构中来分析客观存在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动态性,需要从经济分析的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中,运用分层回归、分位回归以及协整分析方法来转换,以促进对各项分析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同样道理,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面对大量微观性数据,如何发挥统计变量测度及过程变量特征分析优势?实践中常用统计系统描述方法,将系统分类及归纳至分位、分层、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从探索各关系变量及因素之间关系上来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在人口普查以及经济普查中,对于各类模拟系统方法的运用,主要从各因素的顺序识别和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上来实现动态过程的科学推断,提升核心主体的统计分析精度。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趋向研究
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来看,当前社会环境下面对更多挑战,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重要决策导向研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来挖掘科学的信息资源,来优化和辅助市场化竞争、产业竞争及区域、国际间的竞争需要。哈佛大学加里·金(GaryKing)提出“信息革命背景下,对于海量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将席卷商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精细化测量行为研究,从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来拓宽延伸,以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关键期,从协同政府、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以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来完善社会发展科学管理水平,从中长期发展政策分析中来进行科学谋划和实施。对于统计信息平台中的活动、业务、行政记录、财务信息等资料,要按照统计数据的统一化要求进行科学转换,增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决策科学化能力;三是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统计分析工作,围绕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到各项经济统计工作的实施,都应扎实推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和驱动地位;四是构建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统计分析模型,围绕我国全面转型过渡期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料,从构建“三高一低”产业结构高端化统计目标入手,加大对信息化金融产业的创新,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辐射及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进程转移;五是注重金融统计分析,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管理效率。在建设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上,发挥统计手段来全面跟踪和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服务环境,挖掘金融数据,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六是注重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依托大数据时代数据集中化平台,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造有利环境,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合作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周芳.试论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统计改革发展新模式[J].教学与研究,2014(01).
[2]侯福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5).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发展展望2013》报告更新版预测显示,受国内需求疲软影响,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分别放缓至7.6%和7.4%。这一预测值较今年4月和7月的报告均有所下调。
《亚洲发展展望》负责分析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前景,是亚行的主要经济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在摆脱过去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报告认为,经济稳健增长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表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进口需求下降,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促使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之一。
报告还指出,中国内地需要继续采取结构性措施来提振经济并且掌握平衡,既要通过改革和刺激方案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又要管理好货币政策以减少金融业的风险。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认为,要想鼓励更多的本地消费,需要加大在健康、教育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开支,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下,财政改革有必要保障充足的资源来满足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报告还称,疲弱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缓解中国未来的通胀压力,因此将中国今年的通胀预期从4月预计的3.2%下调至2.5%,明年则由3.5%下调至2.7%。
受区内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亚行将亚太地区2013年整体经济增长预期由4月的6.6%下调至6.0%,并呼吁区内经济体提高警惕维护近期的金融稳定。而因猜测美国将逐步削减债券购买规模,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撤出亚洲。该行还将2014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从6.7%下调至6.2%。
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的预期给亚洲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受到较大冲击。但报告认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认为,亚洲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很多国家都保持着经常账户盈余,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亚洲国家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了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和公司治理,美国削减量化宽松的预期对亚洲国家的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热钱撤出对金融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展望未来,报告警告,亚洲国家面临保持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双重挑战。最近金融市场的动荡表明亚洲国家急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支持经济增长。亚行认为,亚洲国家应优先加强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亚洲国家还应该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未雨绸缪。
报告还表示,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将从2012年的3.7%下降到今年的3.6%,区域经济增速放缓和相对稳定的大宗商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报告中指出,亚洲经济放缓“凸现亟需推进在很多领域已经受到拖延的一系列改革,这些领域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基础建设、巩固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亚行指出,这些改革将是保持亚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经济统计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养成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常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具备在政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管理与咨询、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的能力。
3、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现代回归分析技术、抽样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SAS)、计量经济学及计量软件(Eviews)、会计学、管理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预测与决策、经济博弈论、风险管理、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金融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美国的银行监管工作对我们的启示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是“两个层次三个部门”。两个层次是指联邦和各州对银行实行两级监管,在各州的政府中均设有银行管理局(又称银行厅)负责对州注册银行的审批和监管;“三个部门”是指联邦一级由三个部门从各不同的角度对银行进行监管,这三个部门是:(一)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ReserveSystem),即美国中央银行,简称美联储。美联储山二级机构组成,联邦一级的机构有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联邦咨询委员会,他们_i要和布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制定;在地区一级的是12家联厂二储备银行挂;七‘:几家分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执仃及对银行的具体监管工作。(二)货币管理办公室(theof一ficeof,heComptro、te:ofC盯ren一y)。它是根据1863年国会的立法成立的,隶属于财政部,负寿对联娜注册银行的审批和险直,止要兵体管理在联邦注朋的外国银行的洁动。(三)联盯二存款保险公,刁‘FodratD即。sitInsljrallc。Co;npany)它主要从保证外国银行经背安个、避免过渡风险经营的角度,执行对外国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井检杏他们的风险经营活动.
通过走访座谈,笔者认为抢国的银行监管工作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建立完善我[fij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的监骨体系势丫1一必行《中困人民银行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这为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奠定了法律基础。以美国的管理经验看,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日益向集中统一方向发展,即使是多层次的监管体制,也特别注意加强高层次的政策协调和集中。日前,我们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存在的王要问题是审批与检查脱肯,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为此一找们必须尽快对金融机构实行审批’J检查一体化的政策,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竹职能,从我国国情出发,建少_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
(二)借鉴美国多种监管手段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努力提高监管质髦日前,我们对银行的监管缺乏经常咔、程序性和系统性,监管的深度和为度却不够,而且手段单一,大都采用川日常报表进行分析的方式。在美国,对银行的检点放在{:个方而:n竹理能力;2)内部监控体系是否完善;3)经营状况,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盈利率;4)资产质量;5)守法情况。同时采用日常报表分析,实地检查,非实地检查等手段相结合的监管方法,如货币管理办公室对商业银行的检查,着重检查商业银行的管理情况,即银行内部是否有建立在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全美十家资产额最大的国民银行,货币管理办公室则常年派驻检查员五至十人,全年轮流对银行的各部门进行检查,纽约银行厅对商业银行的调查提纲内容有上百项,在600名职员中,检查人员就有400多人,按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银行每年都要例行检查一次。同时,对各银行的日常经营状况都有专人进行监控。
(三)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树立监管部门的权威性。美联储的银行检查员分为三级,即助理检查员、检查员、监督检查员,有的联邦储备银行各级别内还分三到四个档次,联储对每个级别的检查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能力有明确的规定。据了解,美国的银行检查员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他们大都既懂金融又懂法律,并熟悉电脑的操作,检查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晋级也需经过严格的考核。美联储和货币管理办公室的经费独立,各项费用支出不受财政预算制约,美联储的董事和货币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均由总统任命。对于银行的违规行为,他们都有处罚权,从而树立了监管部门的权威性。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我们应对监管人员的学历、业务技能、职称等要求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监管部门人员少、素质低的问题。
(四)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尽快提高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在美国,为了保证各地货币检查人员的内部联系,除文字通信外,货币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电子通讯系统”将全国六个地区100多个分支机构用电脑联接起来。外出工作的检查人员可以使用手提微机,运用普通电话线路“与电子通信系统”联网,随时同总部和各地检查人员联络。各家外国银行和商业银行每季都必须将报表输入监管部门的电脑,监管报告是由电脑分析作出的。目前,在美国已实现了金融信息的共享。我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中央银行的监管部门应逐步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最终建立中央银行电子监管系统,提高监管效率。
二、美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对我们的启示。美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是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负责,始于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即商品贸易数据由海关采集后提供给国际收支统计部门,非贸易,直接投资由经济分析局直接通过调查得到,证券投资及储备项目数据由财政部提供。通过学习考察,我感到美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二是立法完备;三是信息传播系统先进;四是人员素质很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签发的1995年第2号行长令,《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已于今年元月一日施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及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交准确科学的国际收交平衡表是各成员国的义务。参照国际惯例,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我国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国际化程度,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虽然采用的不是美国的模式,但美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有以下启示:
(一)重视国际收支统计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宏观监测体系美国的“国际贸易劳务和投资统计法”明确规定,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负责部门是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同时对财政部,调查统计署与经济分析局在国际统计上分工协作关系作了严格的界定,并有配套的保密规则和处罚条例。在美国如违反国际收支统计的有关法律,最高可判处徒刑。目前我国处于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尽快制定颁布与“国际收支统计办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为国际收支制度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地位。美国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下设的国际收支处和国际投资处的人员,大部分是经济、统计方面的专家,同时美国商务部对统计人员每年都要进行系统地培训,以不断更新知识。我国现有从事国际收支统计的人员数量和素质都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应对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干部培训作出规划。同时,利用中央银行职能转换之机,把部份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一定分析能力,懂外语的干部调整到国际收支统计岗位上来。
【摘要】本文结合海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选取1987~2009年相关金融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海
>>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实证分析 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 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辽宁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支持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河北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影响农民收入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钱永坤,张红兵.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05).
[4]赵建东.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04)
[5]冉光和,张金鑫.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山东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06):47-51.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P267.
[8]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1):44-49.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yk—1310)。
作者简介:张赛丽(1985-),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关键词:控规,经济分析, 金竹新城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控规在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城乡规划法的施行,控规的法律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修改控规的法定程序开始越发复杂,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以增城市金竹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以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尝试完善规划编制技术和方法,增强控规编制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2 经济分析的作用
目前,国内控规编制的技术方法相对成熟, 但关于经济性分析的研究较少。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经济分析在控规中可以达到以下作用:
(1)通过对土地开发经济利益的合理控制来保证公共利益
开发商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经济体系下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控规主要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建筑限高等作出各种限制,使得土地使用者不能随心所欲的任意开发。所以,控规对于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都有着重要影响,而经济分析则体现了土地市场价格运作规律,使得规划更合理,也平衡了两者的利益。
(2)运用经济手段, 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
利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得土地管理更为灵活。也就是增加规划的灵活性和用地的兼容性,通过使用土地的各方谈判和讨价还价,最终既增加了公共福利、保障了公共利益,也满足开发商的经济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例如, 控规中已规定了该地块的写字楼限高,但如果开发商愿意建设一些公共活动空间( 如小广场、小公园等) ,可以适当允许其增加写字楼的高度。增加了开发强度,开展商获得了经济利益,但同时市民也获得了更多活动空间,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3)有利于土地管理和公共资本投资同步协调运作
政府能有效地通过控制土地出让总量来调控城市开发,以形成政府的有效调控机制。公共资金投向公共服务设施或市政基础设施,可以引导土地市场向健康、符合城市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
3 经济分析在控规中的应用——广州增城金竹新城控规中容积率的确定
容积率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最重要的控制指标,成为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认真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着从用地策划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容积率数值,为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1 功能定位
根据金竹新城的现状区位条件和市场调研结果,规划拟定的发展功能主要如下:
1)高尚居住:调查显示,荔城目前住宅交易旺盛,且价格稳步上升,其中大型的带花园的小区楼盘的销售价格要比其他单体楼、小盘高1000~2000 元/平方米,尤其以别墅最为紧俏。
2)社区商业:根据市场调查,荔城约可以容纳10 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面积,但目前挂荔广场商业容量尚未饱和,因此金竹新城早期开发不宜建大面积商业。未来随周边大型楼盘的增多,加上本区的房地产业,服务人群逐步增多,发展超市、综合商场、步行街等社区商业,与中心公园构成新的服务中心。
3)休闲娱乐:结合荔枝山、图书馆,在周边增加文化(博物馆)、休闲娱乐和餐饮等功能,形成片区休闲娱乐区,把市级核心区(增城文化广场)的休闲文化功能延续到社区商业中心。
4)商务办公:利用增城广场周边文化会展中心的氛围,在荔景大道沿线地区建设宾馆和商务办公楼,为会展、金融服务提供配套空间。
3.2 方案指标控制测算
规划基于经济分析测算用地的可建设规模,并结合本区城市规划的要求拟定容积率。
府前路以南主要是金星村的用地,该片区用地开发强度按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模式确定。本文主要是针对北侧政府可控、可产生经济收益的土地来测算。
府前路以北地块中,预期近期能掌控在政府手中的用地约75.95 公顷(1139.2 亩),可用于先期开发,这也是能产生收益的主要地块,其余地块由于涉及到拆迁补偿量很大及一些不能预见性因素,难以产生效益。因此,政府的财务平衡在近期掌控用地中得到保障为最优选择。
基于以上判断,规划按第一阶段能使用的地块面积,把可以预见的整个金竹新城的政府公共投入成本都计入第一阶段的开发成本中进行财务分析,测算第一期应该拍卖多少容积率和楼面地价才能达到财务平衡,作为取定北片容积率的基准。
(1)可用的用地
根据本次规划方案,近期政府可以掌控的用地有75.95公顷,把可拍卖用地划分为四块:A、B、C、D(见下图)。
(2)整合开发成本
根据调查和本规划方案,政府开发金竹新城需支出的成本包括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按支付的先后顺序具体情况如下表:
(3)平衡总成本需要的建设规模及出让价格
规划采用假设开发法进行分析:假设出让A+B+C地块,基于开发商一般盈利水和政府财务平衡条件下的测算
假设前提
假设分三期进行开发,每期开发的建筑平均;
根据市场一般情况,假设开发商的毛利润住宅为30%,商住为35%,商业为40%;其中住宅销售价格第一阶段均价为5000元/平方米,第二阶段为6000元/平方米,第三阶段为6050元/平方米;第一阶段商业首层取12000元/平方米,其他为5000元/平方米;以后每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增长10%;
假设土地拍卖收入等于金竹新城开发政府的公共投资成本:11.11亿元;
假设金竹新城此项目采用大地块模式进行土地出让,即只出让给一个大的发展商,由其统一进行发展建设;
假设A、B、C地块纳入拍卖范围,可拍卖净用地为38.86公顷;
假设住宅的空置率10%,首层商铺的空置率为10%,二层以上商铺(业)的空置率为30%;
主要结论
① 预期开发商毛利润为10.51亿元,净利润为6.17亿元;
② 预期拍卖地价11.53亿元,达到政府财务平衡;
③ 容积率为2.12,楼面地价位1400元/平方米,建筑总量82.38万。
3.3北片建筑规模和开发强度建议
规划拟定北片的地块开发指标的基准和设定开发条件为:
北片平均净容积率不低于2.0,尤其A+B+C地块平均净容积率应在2.1左右;
建议金竹新城首期项目按照大地块模式开发;
土地拍卖平均楼面地价约1400元/平方米;
拍卖范围内的市政公建配套由开发商统一建设,公益性的公建配套设施无偿移交政府管理,半市场性的(停车场、体育场等)由开发商经营。A+B+C地块扣除上述设施的配建成本约10000万,拍卖保护价为11亿元。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规划也逐渐由控制城市建设向平衡权益转变。控规作为调控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公共政策,应加强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因而经济分析则成为控规各项控制指标合理确定的基础。本文仅以金竹新城控规中容积率的确定为例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践中给予验证和深化;案例中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但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不断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与方法,增强控规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
[1]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反思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6,30(1)
[2]赵守谅,陈婷婷.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美国区划得到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1)
[3]陈荣.城市规划控制层次论[J].城市规划,1997(3)
[4]段兆广.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经济分析初探.江苏城市规划,2007(9).
[5]孙伟,葛幼松,陶冶.浅议控制性详细规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
[6]吴明伟,陈荣.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与控制性规划[J].城市规划,1991(3).
011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债务危机不断升级,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减缓,中国经济亦不能独善其身,GDP增速变缓,外贸环境恶化,股市持续低迷,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各种信号传递着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下一个十年中,谁将脱颖而出?何时是关键战略时机?中国企业如何运用之前十年聚集的能量,在新时局下寻求新的突破,从容跨越十二五,确保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凤凰涅槃,脱颖而出。
值此之际,矽亚投资作为一家专注于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将第二届财经年会的主题定为“《展望2020—从容跨越十二五》经济分析与预测财经年会”, 并携手各界知名专业人士于2012年10月30日在上海西郊宾馆,与前来参会的媒体、政府、知名专家、企业家一起从全球和中国两大视野,跨越十个年度,展望2020年的经济分析和预测。
财经年会中矽亚投资主席Bob Gogel从全球经济视角,中国WTO协会副会长郑志海从政府政策视角, 复旦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华民从中国宏观经济视角,UBS董事总经理魏明德从全球投行和资本市场的视角,矽亚投资CEO张兰丁从资产管理与股权投资视角,香港对冲基金CEO Fion Ye从行业分析视角,新沪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从企业视角与参会的嘉宾一起从多层次做出长达十年的经济分析和预测,对企业如何从容跨越十二五之路进行分析和对策建议。
对于这次集诸多焦点于一身的全国性财经年会,矽亚投资的CEO张兰丁先生表示:“我们的主流客户规模都是在1—10亿之间的民营企业,在与这些客户接触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当下这个经济环境下较为迷惑与彷徨,同时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财经年会,为专家、企业家、金融投资等专业机构提供一个专业、开放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未来十年的发展之路,真正希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这个财经年会是我们的第二届,以后这样的财经年会我们每年都会举办。”
矽亚投资是一家创新型的股权投资公司,多年专注于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致力于资本的高效运作和企业价值的创造、提升,长期和客户共同成长,帮助客户构建“智慧型”战略实施系统,围绕企业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提供“一站式”的定制服务,具有优秀的资产管理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制定、实施。在资产管理的整体过程中,公司以合作伙伴为载体,围绕为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这一理念,提供创新性、个性化、管家式订制的智慧服务,为合作伙伴量身定做整体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以此来确保合作伙伴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和显著的竞争优势,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高资本收益和发展机遇。
作为媒体,我们也深信,像矽亚投资这样有责任意识和取舍的创新性投资机构主办这次的财经活动,会是一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媒体、企业与企业交流的盛会。相信参加年会的嘉宾和企业界朋友一定能够在这个会议中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对企业的未来持续发展有所裨益。最后预祝此次财经年会的召开取得圆满成功!
(牧乔/文)
一、前言
从整个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出发点来看,可以将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和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1]。所谓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是,在整个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的雇佣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比资本更重要的地位。资本品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资本,劳动更基本。尽管现代经济将劳动雇佣简化为通过支付货币工资来实现,但是货币的使用并不是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劳动雇佣可以存在于以货易货的经济环境中,甚至在理想化的克鲁索经济体中,克鲁索•鲁滨逊还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与此同时,甚至在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中,工资支付在整个国家收入中也占相当高的比重。大量的失业和收入水平的下降说明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而且,劳动力的收入和支出也对整体宏观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宏观经济理论的构建中超出了货币和资本而受到了最先关注。而从凯恩斯开始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后续的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假设,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2]。但是,整体来说它们都没有超出以对劳动力雇佣作为重心的理论构建模式。所谓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来源于对货币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的思考。现代经济,货币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换媒介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系,很多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会由货币的动态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供应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3]。货币作为一种传递机制和冲击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货币也是理论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货币主义就是这种思路的突出代表[3-4]。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且严格的,因为现代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都试图结合其他学派的合理假设以获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两种理论基本的出发点在一个宏观经济理论中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为了简化,本文拟不对以上两类宏观经济理论进行详细的评判。简单来说,上述两类宏观经济理论的视角,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考虑资本结构,或者说没有将资本理论融合到宏观经济分析中。都表现为更注重总量的分析,隐含假设社会的资本结构不变(基于劳动的),或者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机制由于太复杂无法分析,只能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虽然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在理论方法上试图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微观主体的一些假设出发,然后通过加总推广到宏观层面,从形式看似乎有了微观的基础,而由于忽略了微观主体的多样性,只是通过设定几个代表性的微观主体的特性,然后进行加总,这从本质上还是一种总量方法。总量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一些总量之间的关系缺乏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数据运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进行实证,但是这种实证一方面缺乏理论的普遍性,因为历史数据都是特殊具体的,无法获得一般的理论关系。另一方面,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多宏观量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比如菲利普斯曲线的朝向问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从短期看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关系和长期看消费和投资的负向关系等等。同时,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功的引入内生的时间和货币的因素,这两个都是作为外生的变量而任意引入到分析框架以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就无法有效解释宏观经济的商业周期现象[1,5-6],从而把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的经济变化分开处理[7],把长期的经济变化专门用相应的增长理论来考察,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而要完善以上的不足,就应当考虑社会经济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资本,应该将资本理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这方面,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展出了相当完整的资本理论。而跨期资本结构可以自然的将时间和货币作为内生因素引入整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来架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8-10]。本文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所建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首先对分析框架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该分析框架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介绍
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可贷资金市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这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作为最一般的基本概念,当市场达到大家共识的利率的时候,其供求达到均衡。可贷资金的供给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借贷意愿;需求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对资金需要的迫切程度。对此,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如下。由于引入了新的分析内容,相应的要对这里的分析框架进行不同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1]:
第一,消费者的信贷不计入可贷资金的供给一方,因为一方的储蓄相应由另一方的负储蓄所抵消。在本分析框架中,净信贷是整个储蓄中用于金融投资、货币形式的资本积累,以及维持和改变整个经济体资本结构的那部分储蓄。
第二,虽然没有将消费信贷计入该分析框架,但是将存留的收益和购买各种金融资产的部分计入分析框架,因为自我存留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经济主体对自己的借贷。通过这样的处理,可贷资金就单纯可以看作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即强调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行为目的。
第三,至于凯恩斯划分的流动性偏好,因为这部分储蓄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进入可贷资金市场,如金融市场投机,或各种短期投资产品等,因此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为了和上述的可贷资金的供给相一致,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方也限定为购买各种资本品和人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而排除用于购买各种金融工具,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购买其实是可贷资金的供给方,金融工具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技术安排来提供用于实际生产的资金。为了简化,本文不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商业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在各个生产阶段支付投入品的价格并以未来预期的产出价格出售产品,他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反映了这种生产投资的意愿。而消费者通过把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并把剩下的用于储蓄即形成了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当市场利率和生产投资的投入产出价差出现较大偏离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获利的机会,而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又使得这种偏离逐渐消失。从理论上讲,当达到均衡的时候,市场的利率和实际生产中的价差比趋于一致,或者说呈现比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样,通过可贷资金市场更易于协调生产计划和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贷资金的需求方在市场上获得资金,目的是为了购买资本品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也就是用现在的消费(资金)来交换未来的消费(未来产出)。理解这种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需要我们重新简单考察关于利率的概念。在最广义的情况下,均衡利率反映了均衡的跨期交换率,或者说均衡利率反映的是人们在市场上达到普遍共识的时间偏好的表现。进行这样的界定,在以后的政策分析中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相应的政策从逻辑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个分析框架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可贷资金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含义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都代表了各自的行为目的,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因为放弃了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供给方具有时间偏好;需求方通过具体的生产投资,借贷资金被看作预期产品的未来价格和现在的投入品价格的差,可以获得不低于可贷资金利率的收益率。这样的分析和传统宏观经济学不同的是,可贷资金的双方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其背后通过市场过程,将跨期资本结构的变化和各自的行为目的联系在了一起。为了将市场过程的考察也纳入这个框架,就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p#分页标题#e#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简称PPF)。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贸易理论所阐述的不同,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在不同最终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而这里我们把资源的分配划分为消费品(或者现在的产品)和投资品(未来的产品)。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的点说明了在一定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和投资组合,亦即消费和投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的投资包括原有资本的折旧和新增的投资。而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增长;反之,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萎缩。运用PPF于混合经济中要考虑政府支出(G)和税收(T)。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将PPF局限于私人部门,假设政府征收人头税,并且政府在预算内的支出和私人活动没有关系,并且坚持平衡的预算,即G=T。这样的简化不会影响我们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而且也很容易扩展到将政府行为也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同时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可以分析在赤字预算条件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为在赤字预算下,政府的借贷也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一部分。PPF将现在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联系起来,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来。但是,这只涉及到对投资总量的分析,并且是非常粗略的两期的分析框架。没有涉及到在生产中的资本品的异质性,也没有包含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动。在奥地利经济学派所提出的资本理论中,用高阶产品和低阶产品两个概念来刻画整个社会生产的资本结构。所谓高阶产品就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商品远的中间资本品,包括最初的原材料。低阶产品就是在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些中间资本品。或者说,高阶产品需要经过更多的生产阶段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这样就补充了PPF过于简单的两期的总量分析的缺点。这就是本分析框架的第三个部分即跨期的生产结构。
3.跨期的生产结构。注重跨期的生产结构是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对这方面陈述最具特点的就是哈耶克最著名的生产结构三角形[10]。哈耶克最早在他的《价格与生产》中第一次用图示的方法来阐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论。本分析框架在“哈耶克三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1,11],以形成整个分析框架的第三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三角形的底边是时间轴,代表生产的不同阶段,从距离消费者最远的高阶产品到距离消费者很近的低阶产品。所有的竖线为价值轴,代表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售出后所获得的价值。
最长的竖线代表最终的消费品的价值,其他的代表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表示的是实际值,而非名义值。斜边代表了不同生产阶段价值的增加比率,这包括每个阶段新增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时间的贴现。这种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划分,而并非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说明生产结构的时间因素的内生性。虽然实际中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诸如生产过程中有耐用资本的消耗,有资本品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各种反馈环节和多重的产出等,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理论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出整个经济行为中的逻辑关系,因此三角形的理论概括并没有丢失最基本的行为逻辑关系[12,13]。同时,这个三角代表的是社会整体的生产结构,需要从社会经济体系总体来理解这个跨期生产结构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时间轴和价值轴是紧密联系的,时间轴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和生产过程的价值变化相结合才具有经济分析上的意义。既然理论分析是要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逻辑关系,而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那么,将该三角形纳入整个分析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逻辑和概念上分析社会生产结构,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资源分配模式和跨期的资本结构的变化。4.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将上述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得出整体的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图4表示了整个混合经济中,公有部门预算平衡情况下私有部门经济的一个均衡状态。PPF和可贷资金市场由共同的衡量投资的横轴而相联系。PPF和跨期生产结构通过共同的衡量总消费的纵轴相联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3]。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结构和可贷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那么明显。“哈耶克三角”的斜边反映了可贷资金市场的市场出清的利率。这里所说的反映并不是指相等,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投入和离散产出,三角的斜边(即每一生产阶段的价差)所包含的内容要多于利率。
某一生产阶段的价差决定于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的价差。换句话说,是由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高于可贷资金市场利率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可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过,相对于私有部门和在一定制度的条件下,斜边的斜率和可贷资金的市场利率应当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利率越低三角的斜边斜率越小,反之亦然。在均衡条件下整个的斜边应当趋近一条直线,因为如果某一个生产阶段的收益率或投入产出价差高于其他阶段,反映到图形上应当是这一阶段的斜边更为陡峭。此时,收益率最低的阶段就会将资源转移到这个阶段,从而增加了这一生产阶段投入的需求和产出的供给,竞争的结果使收益率趋于一致,使得在均衡条件下整个“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是一条直线。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充分就业或者称为“自然”失业率。三个部分的共同均衡意味着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自然”利率。(注意:可贷资金市场本身的利率并不完全是“自然”利率)。当可能性边界不改变,那么图4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就是平稳运行的处于动态均衡的经济,其中没有新增投资,投资Ife只是用来补充资本品的消耗。可贷资金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时间偏好。
三、宏观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可由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就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消费者时间偏好降低,更倾向于储蓄,那么可贷资金的供给将增加;反之亦然。第二就是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货币的注入也同样会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这两种因素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根据以上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货币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见图5。当货币当局执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图5中看由r1下降到r3,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两个效应:第一,增加的货币一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第二,由于利率的降低,按照原有的市场预期和价格结构,投资周期更长的生产计划则具有更大的预期收益率。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使得离消费者近的生产环节暂时具有更大相对价格差,因此暂时具有更高的收益率。#p#分页标题#e#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向低阶生产环节(更接近消费者)转移。在图5中,“哈耶克三角”中的EF就是过度消费导致的消费品部分价格上涨。在图5中,货币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投资组合在PPF上由b点趋向a点。另外,低的市场利率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率先上涨使得企业家觉得时间更长的或者说更高阶的生产环节的投资会有更好的收益率。这样以来,同样会导致社会资源向更高阶的生产环节流动,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环节趋于更长。图5中在PPF上会导致消费投资组合由b点趋向d点。CD就是由于货币扩张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图5中BA虚线部分表示,利率的降低单纯是由于储蓄的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随着生产环节的加长,整个社会资本结构也相应发生重构。社会分工增加,生产环节增加,整个社会具有更大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下一期获得更大的产出。但是,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生产结构的两端都要求加大投入,这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资源在生产结构的两端争夺,而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在三角的左侧,更高阶的生产计划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原材料和一些高阶投入品价格上涨;在三角的右侧,同样会使得消费品和低阶的投入品以及该生产环节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左侧的生产投入价格的上涨会逐级传递,继而推动右侧价格的整体上涨;而右侧的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形成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而刺激左侧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价格轮番上涨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由一个机制得到的两个结果。进一步,当新增的更高阶的投资随着生产环节逐渐传递到消费者的时候,由于这些投资并不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变化而导致,而是由于有外在的货币注入所导致,也就是说生产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此时就会导致这部分投资在消费品市场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率。由于高阶的投资周期比较长,等到发现不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品,而这些资本品又会形成投资路径要求更多的资金注入和增加其他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又无法最终在消费市场实现价值,而由于已经积累的资本品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导致整体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并对这些投资进行强行清算。
四、结语
1、负责宣传贯彻执行《会计法》、《统计法》、《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制定公司计划、统计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实行统计、会计监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2、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行经济改革,对集团公司内建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搞好责、权、利相结合的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3、负责编制年、季、月度财务成本计划、各项费用计划、资金收支计划,并督促实施。
4、负责推行全面经济核算,协同企管办推行目标管理和双增双节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指标、核算、结算、分析五个体系,确保集团公司利润计划的实现。
5、负责组织制定、修订技术经济定额、费用限额、内部核算价格,并检查执行情况,做好财务、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汇编工作。
6严格执行成本管理条例和会计人员规则,认真审查报销单据,做到先审核后结算,余则付款,复核后再记帐。
7、负责向金融机构的资金筹措工作。
8、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及时办理销售结算,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债权债务,及时上缴利税及各项基金,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资金周转。
9、负责建立健全三级核算制,加强对所属各级部门、班组经济核算员的业务指导,建立核算台帐、图表(班组按日公布核算金额)。
10、与公司企管办共同制订目标成本管理相关考核指标及其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11、参与协助物流部做好原材料、产成品的盘点工作。
12、负责做好焦炉生产的单孔测定工作。
13、加强会计核算的微机管理,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并做好硬件的保养及软件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
14、负责开展经济分析,按月检查财务及生产经营主要指标执行情况,提出经济分析报告,提出有关增收节支措施,努力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指标。
15、负责编制、汇总、平衡和修订公司年、季度生产经营综合计划,统一上报下达。
16、负责做好生产、经营进度的统计工作,按日、月、旬反映生产、经营进度,及时编报各种生产经营报表。
17、负责监督公司所属资产的管理,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盘点登记、造册、编号、立档工作,确保公司财产完好无缺。
18、负责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审议技措、技改和大修等工程计划,合理、合法地使用各项专项资金。
19、负责公司财务帐册、凭证、报表的归类、装订和保管,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20、负责公司资产的保险工作和资产损失后的理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