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就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并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融合。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出发,我们应该警醒的是要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控制其走向就必须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出发。同时,我国也要逐渐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并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动向来把握和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国际金融市场为我国提供的机遇和风险出,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在未来如何把握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提供参考信息。
二、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首先,从广义上来讲,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中的金融业务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操作和处理的场所。这种操作和处理既包括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也包括非群众之间。从狭义上来讲,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的经济交流主体之间进行不同时期的借贷行为的场所。我们自一般情况下提到的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广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之所以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关键在于当前的几乎一切的经济行为都可以通过国家金融的形式来体现。国际金融市场是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按照资金融通周期的长短的不同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指的是资金融通的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国际货币市场指的是资金融通周期短于一年的。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资金融通的周期的长短。
国际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一个作用便是通过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使得资本增加和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方面可以使得世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配置。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技术的发展和互相交流。
三、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
(一)价格风险和制度风险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产生的影响都十分敏感。首先不可避免的一定就是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受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由于这种敏感带来的影响会影响到各种金融商品的价格从而使得国家金融的发展大大受挫。同时,由于价格上的影响带来的信用危机会逐渐延伸到金融监管的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价额风险和制度风险会同时存在。
(二)汇率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虽然已经取消了对美元的挂钩。但是,美国当前还是作为最大的经济体而存在。所以,当今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美元依然占据了最主导的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美元的价值如果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就会对国际金融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美元的动荡,国际金融的信用等问题也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动荡。由此导致的后果会使得世界各国调整自身的宏观经济决策的难度也不断加大。根据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发展局势可以知道,美元汇率的变化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的危机。同时,更可怕的事情就是美国会依靠自身巨大的经济实力来操作美元的汇率来获取私利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四、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说,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必然会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发展机遇。任何失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其两面性,发展机遇也就是潜藏在风险之中。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以及网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国家金融市场中的各项交易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实现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的统一之前,全球性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只受到其中几个主要的世界经济体的主宰。但是,在当今的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的环境下,世界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局势就可以代表着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发展要求。由于各个国家都可以参与到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局势的讨论中就可以使得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不断地减少。所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参与到世界金融的发展中来并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
(二)资金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融通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世界各国的资金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融通。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以前,资金融通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流通由此导致的资金融通的效率和效果的不够理想。资金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融通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最有配置还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往来和金融合作。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建立为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融通建立了一个可信的基础和机构使得资金融通渠道和行为都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从而降低融通风险。所以,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之一便是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资金融通。
(三)实现国际商品贸易
众所周知,当今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局势都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某个国家的商品交易也可以在世界其他国家内进行。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贸易。从传统的国内的商品交易在国内的市场进行转向国内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进行可以大大提高商品交易的效率并同时可以使其他国家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的服务。同时,由于各个国家之间实现了相对自由的商品交易之后会把各国的先进技术引入到其他国家。因此,各个国家可以更方便地借鉴来自其他国家的不同技术和经验。由国家金融市场导致的商品交易的全球化也可以大大提高世界各国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同时促进各个国家其他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是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特征的证券或资产不存在从国际流动中获利的机会的一种市场稳定性,这时,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种静止平衡的状态。其形成条件分析如下:
以S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即期汇率,F表示远期汇率,以r、r*分别表示本国货币利率与外国货币利率(投资收益率)。假设从国内筹措的资金为一单位本国货币,从外汇市场上抛出得1/S外国资产,再把1/S外国资产投资于一长期投资项目,一年后可得(1+r*).1/S外币资产,再到外汇市场上兑换本币,可得(1+r*).F/S本质币资产。同样道理,投资者也可以从国外筹措资金,投资于本国资产,最终可得(1+r).F/S单位外币,两种投资操作方式正好相反。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方向取决于两种投资方式的最后收益率与投资成本的比较。以第一种方式为例说明,
如果(1+r*).F/S>(1+r),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
如果(1+r*).F/S<(1+r),即期资本流入,远期资本流出。
如果(1+r*).F/S>(1+r),投资于本国资产与抵补后的外国资产收益率相等,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以f表示远期贴水或升水,即f=(F-S)/S,即F/S=1+f,代入以上三式,经过转换,得出r+r*f=(F-S)/S。其含义与上三式相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只要投资的最终收益与资本不一致时,国际金融市场就失去均衡,资本流动就会产生。事实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和规模是变化莫测的,如果一国的经济基础、金融监管手段或金融市场建设等不相适应,就有可能酿成金融风险,并有可能传染、扩大成国际金融风险。那么,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均衡是如何被打破并酿成风险的呢?下文将从国际金融市场其本身的内生变量进行分析。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与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下面是具体分析。
(一)主观预期机制
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政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
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作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主观预期对国际金融非均衡性的内生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通过对汇率的主观预期产生预期差异,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因素
我们知道,“价格大幅度的急剧变化和持续易变性是证券化票据市场的特点,由可以觉察到的有关风险与利润的变化来驱动投资也是市场的特点。”“当进行汇率是否呈无偏性波动实验时,有效的汇率预测者能更容易地解释远期汇率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容易地判断呈什么趋势变动及其左右因素”。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投资者的未来收益决定于两国资产之间的有效收益与成本差,而“外国资产的有效收益等于外币利率加上汇率的预期变化”。如果把远期汇率F加上预期因素,就是预期未来即期汇率,可以表述为Et+1,那么升水率f=(Et+1-S)/S。对r-r*f=(F-S)/S式两边同时减去汇率的预期变化(Et+1-S)/S,得:
r-r*-(Et+1-S)/S[(F-S)/S]-[(Et+1-S)/S]=(F-Et+1)/S……A式
由A式可以看出,投资者必须承担的风险升水或贴水(F-Et+1)/S,即国内外两种资产的收益差取决于远期汇率F与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远期汇率成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有偏预测指标。假设即期汇率不是按随机走动方向式运动,那么即期汇率St可以表述为:
St=αSt-1+βSt-2+γZt+δZt-1+U。……B式(Z是某种其他变量,如货币存量,α、β、γ、δ是参数,U。是预测随机误差)
因为S和Z的过去值在t-1期都是已知的,所以下一个时期的合理预期远期汇率也根据过去的S和Z值来推测,可以用Et+1St来表示:
Et-1St=αSt-1+βSt-2+γEt-1Zt-1)+δZt-1……C式
现将B式减C式,得到:
St-Et-1St=γ(Zt-Et-1Zt-1)+U。……D式
由此看出,如果风险中立,则D式左边表示:在t-1期签订一个按合理预期远期汇率(即Et-1St)买进外币的远期合同,然后在t期以St交割,并将该外币即期卖出所得到的收益。这种预期投资收益的大小由预期汇率Et-1St决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也正是这个由预期远期汇率决定的投资收益决定国际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当不同投资者在同一时期的预期大致相同时,这时大量国际资本就将同时流入或流出一国金融市场,增加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性。
2.对利率的预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均衡
按利率平价理论,利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相对的利率在影响金融分配别重要,促使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地区或部门。”按照欧文·费雪提出的费雪方程式r=I+π,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I与预期通货膨胀率π之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可以将其分解为本国和外国两个方程式,分别为r=I+π和r*=I*+π*。
如果国际上的实际利率相同,即r=r*,那么,名义利率r和r*仅因预期的通货膨胀而有所不同,所以得r-r*=π-π*,与A式合并,得:π-π*-(Et+1-S)/S(F-Et+1)/S……E式
所以,国内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差(F-Et+1)/S由预期的通货膨胀率π-π*、预期未来即期汇率Et+1和即期汇率S共同决定。这种收益率差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其波动性成为国际金融风险的一个助长因素。
现实中,当利率和远期汇率有相同的到期期限时,两国利率的差距等于远期升水或贴水。远期汇率经常被看成是未来即期汇率的市场预测,利率差也大约等于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化。因为,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时,预期高利率货币会对低利率货币贬值。由于各地的有效收益会趋于一致,因此,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利率的唯一办法就是预期高利率货币贬值,有效收益率r+(F-S)/S要低于观察到的利率r,因为预期货币贬值,即F
另外,主观预期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但是不是短期、直接的决定因素,而具有长期性。本文不作具体论述。
(二)交易成本机制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投资的交易成本是买卖价差。买卖价差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国内借款利率rB,国内投资收益率rL,国外借款利率rB*,国外投资收益率rL*四者之间构成的利率差。第二是外汇买卖价差。投资主体必须考虑利率差和外汇价差,以调整其资金投入方向及投资规模。这种交易成本是国际金融市场非均衡性的一个内生因素。
在rB≠rL≠rB*≠rL*的前提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
1借一单位本币(美元),投资于外国,再卖出远期外汇,最终得(1+rL*)。F/S美元,这时报酬率为F/S(1+rL*)-(1+rB),即[(1+rL*)、F-S(1+rB)]/S
2投资者作反向投资,此时报酬率为S(1+rL)-(1+rB*).F/S
3借款于本国而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4在外国借一定资金,投资于外国,报酬率为rL*-rB*
投资者对四种投资方式进行不同的效益比较,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
以1和2的比较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假设银行外汇买卖价差相同。
有[(1+rL*).F-S(1+rB*)]/SS(1+rL)-(1+RB*).F/S
移项得:[(F-S)/S][(1+rL*)+(1+rB*)][(rL+rB)-(rL*+rB*)]……(1)
第二步,假设投资者同时面临四种利差和买卖价差构成的交易成本。以Sa、Fa、Sb、Fb分别表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的买价(ask)和卖价(bid)。那么(1)式将转换为:[Fb-Sa/Sa][(1+rL*)+(1+rB*)/(1+τ)](rL+rB)-(rL*+rB*)/(1+τ),其中τ=(Sa-Sb)/Sb
对其进行变形移项,得:FbSa[(1+rL)+(1+rB)]/[(1+rL*)+(1+rB*)/(1+τ)]……1.a
根据同样方法对其他五种投资选择进行比较,得出其余五种结果,分别是:
FbSa[(1+rL)/(1+rL*)]……2.a
FbSa[(1+rL)+(1+rB*)-(1+rL*)]/(1+rB*)……3.a
FbSb[(1+rB)/(1+rB*)]……4.a
FbSa[(1+rB)+(1+rL*)-(1+rB*)]/(1+rL*)……5.a
FbSb[(rL-rB)/(rL*-RB*)]……6.a
投资者可以对上述六种投资结果进行比较,取出最优解,作出投资选择,从而决定国际金融资金的流向和规模。而且两种价差引起不同投资方式的效益差别大小直接影响着资金流动的波动及幅度,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
以S+a,S+b分别表示未来即期市场的外汇买价和卖价,以1.a式作为分析对象,并把它加上预期因素,列括号内容为M。如果S+b>Sa.M,或者S+b>Fa.M,即期资本流出,远期资本流入。如果S+a>Sb.M或者S+aFb.M,资本流动正好相反。
所以说,不同国家的存贷利率以及外汇的买卖差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当两者产生变动以及投资者对其变动的预期估计产生偏差时,就必然有大规模的不稳定性流动资金,当其波动幅度超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监管能力时,就有可能酝酿成金融风险。
(三)投机行为分析
国际金融投机主体经常以各种基金的合法身份出现,其资金具体表现为国际游资(HOTMONEY),投机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非正常的投机手段,获得正常投资收益以外的资本利益。当投机基金非常庞大,达到对特定的汇市形成和汇率趋势基本控制的程度时,投机行为就会给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冲击,导致一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产生。
投机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参与者在预测到经济政策或诸如汇率和利率等经济变量不能维持时,突然进行大幅度的资产重组,“投机性冲击是在市场预测经济政策不一致时所作出的理性反应”,“不一定要将投机性冲击视为市场的反常行为,相反,它被看作是竞争性市场在预测到经济政策的不连续性后的典型反应”。投资者的大幅度资产重组还有其他原因,典型的有二种:第一,投资者为避免损失,在即期市场上卖出外汇;第二,投机者为获取利润,在远期市场中卖出外汇的空头头寸。
在投机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下列因果关系:基本经济因素的错位程度、收支衡的频率和严重性引起资本流量的增加,资本流量的增中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伴随着资本流量的增长,外汇需求规模扩大,不稳定性出现增强,发生动荡的事件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如果外汇具有作为一种理想资产的特征的话,那么,随着外汇价格越来越大的波动,从中投机的机会也将增加,只要投机主体存在,就会引起投机活动量的增加。
投机活动量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三个效应:第一,投机活动量的上升直接导致外汇需求规模和不稳定性的上升,金融动荡增加;第二,投机活动量的增加造成汇率没有稳定点或者基本走势不能独立于投机影响的状态;第三,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活动中的投机行为大大增加。与传统银行业务获利性减少相联系,投机活动量的增加使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重点越来越倾向于货币投机,随此重心的转移,外汇市场的任何波动更有可能引起投机性的买进和卖出,使金融市场的波动更加复杂化。
(四)市场因素
1.信息传递与预期因素
首先,信息制约了市场主体对汇率、利率或其他金融变量的预期。劳伦斯·科普兰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信息,即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新闻”,市场主体对新闻作出预测性反应。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即期汇率St=-ρ(t-1)+ft+1+η(1+ε)-1.Σβk.(EtZt+k-Et-1Zt+k),(0<ρ<1,ε>0)。
由此可以看出,即期汇率由前一时期的远期汇率ft+1、目前到期的远期合同在当时签订确定的风险报酬-ρ(t-1)和关于对基本因素的所有未来值(即“新闻”因素的影响)三个部分组成。“新闻”作为市场主体预期之外偶然出现的事情而导致的随机误差因素,包括内生影响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等,也包括外生影响因素如政府宣告、地震等偶然因素。科普兰认为,基本变量中使人吃惊的成分能否解释汇率波动的百分比,取决于我们观察到的每周、每月或者季度资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货币和观察到的其他因素。“新闻”事件对汇率的影响有一定范围,“外汇市场对市场的反应不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好’还是‘坏’,而是取决于这些信息比预期是‘更好’还是‘更坏’,预期到的信息已包括在现在的市场汇率之中,汇率只对未预料的信息作出反应。”比如,当政府公布货币供给、贸易差额等统计数字之后,市场汇率的变化并不取决于这些数字本身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这些统计数字与人们预期之间的差额,只有这种“新闻”才会影响汇率的变化。
其次,“新闻”信息的滞后是金融风险的一个内生因素。“滞后”是指新闻变量的发生日期和实际公布日期之间缺乏同步性,市场主体不能对其资产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整,导致滞后摩擦成本。这一点决定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对信息的反应灵敏度。
再次,信息约束还表现在市场的进入障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奥德和威斯等认为: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完全,有一部分投资者有可能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他们以国内信贷市场为例加以证明。假设有A和B两组投资者,其投资预期收益为Ra和Rb,由于A组的工作特点或银行掌握信息不完全,在银行看来,对A组进行贷款的预期收益Ea相对于Ra来说大打折扣。相反,银行对B组熟悉,而且B组的工作稳当,风险较小,因而在银行家眼中,对B组的贷款预期收益Eb有可能高于Rb。相对于B组而言,A组投资者可能被排除在借贷市场之外。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占重大比例的国际信贷市场中也存在、甚至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充分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借贷资本的流向和规模,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性,容易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2.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和交易约束
首先,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投资主体的非完全自由交易。例如,在远期市场交易中,客户必须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保证远期市场交易人履行承诺。这笔保证金将使交易人承担机会成本,因为它不能被用来投资以取得收益。这种机会成本有碍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正如劳伦斯·科普兰说:“国际货币市场均衡必须有充足的套利资金作为条件,换句话说,某个或更多的套利者可以利用自由资金以驱使相应的比率达到均衡”。版权所有
其次,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金融工具的短缺。金融资产单一化使国际金融投资者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加上主观预期,资产无法在国内金融工具之间进行转移,这时只有大规模地逃离本国市场,从而诱发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越不足,金融资产转换的成本就越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只有汇率预测贬值的幅度更大才能抵消金融资产的转换成本,一旦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上售出大量金融资产,就会因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严重失衡。例如1994年的印度尼西亚,外国投资者大约拥有上市股票的30%,占有交易量的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失去信心,就出现了因流动性不足而找不到买主的现象,需要进行金融资产转换的投资者面临严重的“租金”分割,使其预期变得更坏。
3.金融市场垄断的存在有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
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往往拥有更充裕的信息和资金以及高明的投资或投机技术,操纵市场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在当前的国际外汇市场中,集中与垄断现象相当明显。根据英格兰银行1995年10月的一份调查,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银行间的交易集中在少数大银行之间,前20家银行控制了整个伦敦汇市交易量的68%。金融市场主体的集中与垄断,人为操纵市场的行为,势必增加汇市的波动,酝酿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加入WTO,金融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完全开放一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一个过程,这里是指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化。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在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上还不完善,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金融工具短缺,投机操纵行为等非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此情况下,对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开绿灯”,无异于“引狼入室”。东南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加上金融市场管理混乱,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条件和机会。世界银行经济顾问穆斯地塔法·纳布利说得好:“一个国家应该寻求国内金融体系及资本帐户的自由化,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和风险是关键。”
从一国着眼,如果缺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那么监管程度无论是比别国的金融市场更严格还是更松懈都有可能使该国付出代价。如果过松,就有可能破坏该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而过严,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又会被别国的金融市场所吸引而转往他国。从国际金融市场整体来看,如果各国间在金融监管方面无法有效合作,那么一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会发生跨国外部效应,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负外部效应被专家称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并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及时的补救是国际金融调节的主要任务。
一、国际调节理论及国际金融调节
国际调节伴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而出现。所谓国际调节,指的是国际市场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调节活动,它是有两个以上国家或区域性、全球性组织,通过协商、签订国际条约或以国际性组织的决定等形式,对国际市场的经济结构和运行实行调节,以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国际市场的基本调节机制仍然是市场调节,只不过它是一种国际性的市场调节,因为即使是国际市场,同样存在着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唯利性和市场障碍等市场固有缺陷,而且国际市场是由各国的涉外市场共同构成的,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分别受到各国的管理和调节,而各国调节的力度和措施又各不相同,妨碍了国际市场上市场机制的统一调节作用,并直接阻碍了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针对国际市场的特点及其缺陷,出现了国际性的调节,即国际调节。它的调节措施主要有两种:针对国际市场固有缺陷的调节和对各国国际调节的调节。
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国际调节理论,国际调节是一种与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并行的经济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相比,它属于外部调节机制;与国家调节比较,它属于国际性调节机制。国际金融调节即以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为调节对象的外部调节机制。它以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和健康发展为目的,促进各国金融调节的协调一致,弥补国际金融市场缺陷,以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和风险的发生。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及其解决方案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kane)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可以被看作是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系。如此,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就可以被分为两类:一个或多个作为组成部分的子系统发生失灵的危险,即子系统失灵风险(subsystem―failure risk);将各子系统联结在一起的协调结构发生崩溃所带来的危险,即瓦解风险(disintegrationrisk)。国际金融系统的子系统失灵风险可以是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或者金融某个领域出现的危机,如国际证券业、国际银行业等出现的危机。而瓦解风险则是由于国家间相互信任不足、发生利益冲突或者国际政治的原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被分割、国际金融活动被阻碍,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
“国际最后贷款人”理论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的根本解决方案之一。由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严重危害各国的金融体系,损害各国的经济基础,因而迫使各国加强金融合作、统一监管标准,并寻求在发生货币危机时能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它的存在可以防止人们因失去信心而造成的对银行业的挤提,从而避免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建立基于各国政权之上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在实践中存在着重重困难,它存在的前提是各国协调一致的自愿合作精神。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及其危害范围的逐渐扩大,迫使各国当局不得不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构想虽然完美,可是它在现实条件下的运用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日常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失为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案之一。各国政府要联合起来,制定统一协调的国际金融规范,这就要求各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具体而言包括:跨国银行的监督管辖权的划分;市场准入规则的确立;共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交换信息与协调行动;共同打击国际金融犯罪等等。
三、国际金融调节在克服国际金融系统风险中的运用
无论是寻找和充当国际最后贷款人,还是进行国际金融市场和活动的有效监管,个别国家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达成共识,结成同盟,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真正有力的监督者和管理者。这不仅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抛开偏见走到一起,也要求各国真正赋予并服从国际金融组织金融调节的权力,否则一些国家会为了自己当前的利益和短暂的风光付出沉重的代价。实现对各国国家金融调节的有效调节,是成功避免和有效救治国际金融系统风险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在金融领域有深刻影响的国际组织要摆脱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强国操控的局面,不再充当其工具,而成为国际金融调节的真正主体,充分发挥其国际力量,最终实现对国际金融市场和活动的有效调节。另外,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间的联合力量为各国金融发展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足够的服务,也是国际金融调节的重要任务。所以国际金融组织的完善是进行有效国际金融调节的关键。
(一)IMF
既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系统危机来说,国际最后贷款人的存在是必要的,那么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呢?在目前情况下成立世界性中央银行是不现实的,只有从当今世界中最强大的经济组织中选取。人们普遍认为IMF通过改革其运行机制和扩充其职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扮演国际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充当危机贷款者和危机管理者。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终于形成了五十年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动荡,IMF陷入了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尴尬境地,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它在各国危机时提出了集体救助的框架,却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处理这次金融危机中,IMF有重大失误,表现在:第一,政策导向严重挫伤了投资者信心;第二,IMF向债务国强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激进的经济改革措施;第三,误导了部分危机国,致使这些国家施行了过于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另外,IMF的贷款到的太迟,并附加了诸多条件,也使危机无法有效遏止。可见,IMF国际贷款人的两项职能作用并没有发挥好。
IMF必须有更雄厚的资金能力,承担更多的危机管理责任,强化危机管理和危机防范的职能。事实表明,危机发生时,恢复债权人信心是减弱危机最关键的因素,而IMF所必须具备的巨大金额资源是克服危机恢复信心的重要保障之一。IMF还应尽可能减少其决策中因政治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摆脱受西方发达国家操纵的局面。
(二)《巴塞尔协议》与巴塞尔委员会
上世纪70年代全球性通货膨胀,各国纷纷采取浮动利率和利率剧烈波动。美、英、德、法、日、荷、意、比、瑞士和瑞典“10国集团”的中央银行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总部所在地巴塞尔,成立了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国际银行进行监管。1975年该委员会发表了《巴塞尔协议文件》,确立了所有外国银行必须接受监管及监管的“应当”和“适当”两项基本原则。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统一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改善对监管的理解和世界性银行监管的质量。二、采用新的资产风险监管方法,使国际银行监管更稳定而有效。三、新的资产风险监管方法力求达到公平,而且使其在各国银行使用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便消除国际银行间现存的不平等竞争的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是个国际性质的跨国银行监管机构,但实际上,巴塞尔委员会的法律文件都带有建议性的文件,并非真正国际法意义上的正式条约,它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使委员会对变化的监管环境作处迅速的反应,但是其局限性也正在于此。其法律文件的效力必须要通过各国国内法的承认,这种缺乏必要强制力的状况会使其法律协调的效力大打折扣。另外,它的效力仅覆盖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广泛性是不相符的,何况目前亟需国际金融协调和监管的恰恰是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所以,金融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应建立在母国控制的基础上,在关键领域引入国际法律安排。另外,国际银行监管法律协调应涵盖所有那些其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积极拓展业务的国家。
(三)WTO
WTO是1995年诞生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基础上的新的全球性经济调节组织。WTO具有法律人格,每个成员国都赋予它以行使其职能所必需的法律能力。WTO不仅为各国之间的协商谈判提供场所和条件,它规定的规则具有法律效力,其成员国必须执行,否则将受到制裁。
WTO对各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规制,其目的在于排除因各国管理而给国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正常运行造成障碍,这种障碍可以分为两类:即各国政府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跨国公司等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对国际市场造成的准入和竞争障碍。有关金融领域的国际调节和监管任务,主要仍是由IMF和世界银行担任,但在WTO框架中的GATS也涉及大量金融服务贸易问题,并且,GATT还设立了一个“国际收支委员会”,而GATT也一直同IMF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与过去相比,WTO作为国际调节主体,其地位和职权显著增强,其调节的经济领域和对象也有较大扩展,并有向全面发展的趋势。但它只是国际调节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在调节领域方面,对金融这一重要领域,并未全面介入,只是涉及金融服务贸易问题。在调节对象上,对国际市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的经济行为缺少直接规制。另外,应该根据全球金融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及时向各国政府和社会金融活动主体信息,提供政策性建议,并通过制定和实行某些国际性金融措施,引导各国政府和社会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管理调节活动和金融活动。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市场价格;预测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8-0004-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8.01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观察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价格进一步加剧下跌的考验与挑战,市场的心理恐慌并未极端发作,市场操作的淡定与稳定特色十分突出。伴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和国际黄金价格的不景气,整个金融市场的争论和调节十分激烈。截至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尚无一致见解或准确、有效评估,而市场状态则显示基本稳定,预期心理的不稳定更凸显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错综复杂的经济走向引起市场价格波澜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一波两折中度过,其中第一季度悲观笼罩较为明显。第一季度的三个月月末,美国商务部对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1%逐渐调整为0.4%,随后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转向乐观,经济增长率从2.4%到1.8%,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中的十分突出而且稳定。然而,第二季度的美联储例会则保持低调和谨慎态度,显示美国经济不稳定进而使整个世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和难以确定,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欧元区和欧盟连续1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使欧洲经济脆弱悲观加重,不仅不利于欧洲自身,同时也不利于全球信心的维护。日本经济伴随安倍政策的发力略有进展,经济增长显示乐观增多,但依然具有较大的隐忧,前景争论与不确定也难以摆脱。发展中国家经济压力普遍扩大,结构性和周期性矛盾使经济与金融面临双重压力与风险。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作用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恐慌连锁反应加大。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状况严重恶化,不稳定略显,矛盾性较为突出,而实际调控与调节能力相对稳定利好。
(二)混乱的政策判断错估了美联储意图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最大的特色在于美联储收缩流动性、全球则加码流动性,全球流动性数量与规模实际上不变,而结构与效率则发生分化与分解。由于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解与分析的不准确和不透彻,整个金融市场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判断处于被舆论调动和被利用之中。尽管美联储的政策并未有根本性的转变,即美联储一直坚持QE方向与舆论宣传的不转变,实际上QE的内涵与操作发生质的变化,扭曲操作实际是调整结构数量和资产组合。由于解读的不准确导致行为方式偏激或极端,反而迎合美联储的政策效应:全球资金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下跌,即使得全球成本代价增加,利润回报减少。这不仅顺应美联储政策的初衷,更显示美国战略设计的全球构架的新意和转变,甚至进一步扩大美元定价与报价优势局面。实际上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伴随美元货币政策的全球构想,市场流动性依然过剩,美欧日市场乃全球市场出现国债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下跌,这显示美元基础的赤字结构和经济结构得到修复与保障,进一步体现出美元夯实结果后的全球不同价格走向。这是美联储高端战略与策略的效果,并非简单数量模式的循环。
(三)理论基础的变化冲击传统理论
当前国际金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少理论指引和参考依据。流动性过剩与美元霸权回归使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与分析需要新的观察力与思考性,尤其是严重缺失理论性的指导与参考。新型金融危机的表现使得金融风险具有控制力,但严重缺少识别力。因此金融市场简单套用理论与表面议论十分严重,并非是真实和有效的论据与判断,而极端性的货币政策猜想和期盼严重脱离正常和真实的市场。流动性过剩时期的市场关键要素是投资扩张甚至极端的投机行为,并非是利率回报或政策工具的简单推论和模式循环。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并不是传统版的推进与实施,而是调节总量、规模和结构。目前发展中国家依然套用货币传统的工具,更多参照西方货币学原理的教科书理论或论据,并未关注自己的实践特性和时代变迂,尤其忽略实际演变与变量转化的现实,最终并未实现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调控,不是推进实体经济,而是退化实际经济竞争力,欧洲与我国的教训更多,我国的实际情况更加突出,其中对美联储政策的理解偏差有很大的关联。
2013年上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异,对心理与技术因素的破坏性较大,引发价格、价值与流动性之间的严重错乱,评估的不够准确导致状态的不稳定甚至震荡。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论述
2013年上半年,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十分复杂、论据十分混乱、预期十分悲观,交叉性与关联性关系十分不确定。
(一)外汇市场——组合型准备性突出
2013年第二季度的美元指数呈现相对稳定和相对高位徘徊状况,升值状态不断推进。美元指标基本点维持82点价位,与70点左右水平比较是高水平,但与90~120点水平比较,远远不足以说明是强势货币的反弹。美元指数区间价格有过80~84点低高不同性,其中大多数时间为80点左右,期间6月中旬以80.748点为相对低位,这也是2013年2月20日以来美元指数的最低点,美元指数的最高位为84点。但2013年第二季度美元指数在82点长达一个半月的盘整表明美元并未放弃贬值意愿;5月中旬为83~84点,随后6月为80点。2013年上半年的美元指数呈现逐渐和全面上升态势,但浮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在自己的需求意愿操控之中。强势美元并非是美元意愿和政策主张,不代表美元政策方向的转折与改变,而是美元无奈与无法的选择。2013年上半年美元兑篮子货币的组合发生较大的调整,全面升值是主要特点。2013年上半年,美元兑欧元升值1.41%,幅度最小,美元提携和要挟欧元升值意愿与对策明确;美元兑日元升值14.27%,美元兑澳元升值12.09%,美元兑瑞郎升值12.64%,美元对日元、澳无、瑞郎等货币较大升值,显示了美元贬值技术准备的意义与国际关系的作用不能忽略;美元兑英镑升值6.41%、美元兑加元升值6.02%、美元兑新西兰元升值6.54%,这三组属于温和型货币对策。观察美元操作意向的突出特点在于第一组:美元兑欧元汇率保持美元贬值策略,美元兑英镑汇率也随之变化,但英镑贬值更值得关注辅助作用;第二组:美元兑加元和瑞郎汇率,一高一低、一上一下,方向与对手清晰分辨;第三组即是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汇率过度升值,既有技术铺垫准备待发的含义,更有美元技术组合成熟性的体现。
(二)股票市场——高涨型差异性明显
全球股市的两极分化愈加严重,发达国家股市高涨十分突出,且分化也十分明显;发展中国家由于股市普遍低迷徘徊、分化愈加明显。美国股市的高涨十分醒目,美国三大股票指数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甚至高涨局面持续性扩大。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三大指数比一季度分别上涨2.3%、2.4%和4.2%不等,其中高科技股的价值魅力和支撑力更加突出三大指数。尽管美国标普500指数2013年6月收低,却是4年内首次在第二季有所斩获。道琼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也都在2013年6月下滑,但在第二季收高。道琼工业指数从2013年4月初的14572.85点上涨到6月末14909.6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562.17点上涨到1606.28点,纳斯达克指数从3239.17点上涨到3403.25点。美国股市对发达国家的股市引领至关重要。欧洲股市上涨有限,并未达到与美股相同的节奏与涨幅,也并未受到欧元向心力不足或经济低迷的影响,但股票价值根基和实力依旧。因投资人担心欧洲央行停止向市场注入资金,欧洲股市2013年第二季度是一年内首次季度收低,且6月份更是自去年5月来首次月度下滑。其中,英国股票指数从2013年4月初的6411.74点下跌到6月末的6215.47点,下跌幅度为3.0%;德国从7795.31点下跌到7959.22点,下跌2.1%;法国从3731.42点收平为3738.91点,基本稳定。另外,日本股市的上涨也十分突出,震荡性最大。日经指数从2013年初的10688.11点上涨6月末的13677.32点,上涨幅度为27.9%,期间最高点已经达到14000点水平,但第一季度的上涨和第二季度的下跌反差极大。亚洲主要股市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参差不齐。新加坡2013年年初至6月末下跌1.85%,韩国下跌6.7%,越南上涨20.57%,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分别上涨了3.96%、0.36%、4.6%和0.62%。
(三)黄金市场——低迷型徘徊性主导
2013年第二季度,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1920年以来最大季度的下跌,为45年来最差的季度表现。2013年4月初和6月末的两跌,第一波金价从1700美元下跌到1400美元,第二波金价从1400美元下跌到1200美元。自2013年6月初以来金价已下跌11.6%,第二季度至今黄金价格已经累计下降了约25%。特别在第二季度末的8个交易日中,有7个交易日下跌,金价水平逼近1200美元关口。据美国期权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3年6月18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持有的黄金净多仓位大幅减少至38951张期货和期权合约,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其中黄金空头头寸激增14%,增幅为8周来最大。世界最大黄金ETFSPDR黄金ETF黄金持仓也从2013年4月初的1217吨减少至6月25日的969吨,在整个第二季度减持幅度达到20%,其持仓价值也从625亿美元下滑至398亿美元,降幅达到36%。2013年上半年以来的黄金价格的不景气最为敏感,备受关注。
(四)石油市场——稳固性徘徊性依旧
2013年上半年,国际石油价格企稳于相对高水平,90美元的常态是推高未来油价的基础价位和准备的策略。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石油市场的最大特点是:伦敦与纽约的石油期货价格差异缩小,两者溢价水平跨度从15美元缩小到5美元,这种价格配置的技术要领与战略规划十分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未来的风险战略动向。2013年第二季度的国际石油价格从97.07美元下跌到95.56美元,但上半年水平整体为上涨,上涨幅度为2.6%。伦敦布兰特石油价格收盘102.16美元,上半年下跌8.95美元水平。石油价格比较与价格基础的分化要素发生较大变化与调整,尤其是纽约与伦敦的价格错位具有战略与长远性,其中战略核心更是值得紧密观察与高度跟踪。
(五)利率市场——分化型差异化凸显
美联储货币政策引起的全球变数与调整较大,美联储不变中有变的政策,进一步刺激和调动全球货币政策的宽松扩大。2013年上半年,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印度、巴西等诸多国家纷纷采取进一步刺激的政策,宽松政策基调进一步强化。但市场简单停留在货币工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忽略现实状况的真实性和对症性,出现判断上错觉与误区较大,货币政策的宽松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值得探讨,但全球宽松的局面十分有利于美元霸权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原因分析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不仅面临极其复杂的特殊环境,更存在现实差异与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梳理清楚问题的症结与来龙去脉至关重要。纵观2013年上半年的状况,其原因在于三个层面的影响与冲击。
(一)预期心理和资金流向调节错乱了市场价格
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于股市和黄金价格的严重错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乃欧洲股市的全面上涨和局部上涨十分突出,攀比性的上涨刺激资金结构的调节加大。一方面是华尔街银行的盈利水平连续15个季度刷新纪录,带动股市强劲高涨;另一方面是美国股市的高科技竞争力和战略型产业的竞争力十足,股价上涨的激情调动资金配置加强。美欧日股市的吸引力导致黄金市场资金严重分流、金价下跌,而黄金价格趋势性的反转。同时伴随金价下跌的恐慌、悲观情绪,国际大投行进一步推波助澜,金价下跌处于混乱与紧张不确定之中。2013年6月末,国际上著名的投行,如汇丰、高盛、瑞银、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等纷纷下调2013年和2014年黄金和白银价格预期。其中最看空的高盛更认为,因美联储逐步减少刺激规模,将今年和明年的金价预期下调至1300美元和1050美元。德意志银行则将2013年金价预期下调6.8%至1428美元。摩根士丹利将2013年末黄金价格预测目标调降5%至1409美元/盎司,2014年目标调降16%至1313美元。法兴银行认为市场存在泡沫,金价年末将跌至1200美元。汇丰银行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1542美元下调至1396美元。瑞银集团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1600美元调降至1440美元,2014年金价预期从1625美元调降至1325美元。虽然我国现货黄金需求旺盛,市场此前预期我国现货黄金需求将会支撑黄金价格,但在2013年4月现货市场疯狂购买之后,5月和6月国内现货市场黄金并未延续大幅购买势头。同时,由于黄金价格下跌导致进口激增,黄金消费大国印度也不断上调黄金进口关税以减少黄金进口,并减少甚至停止涉及黄金的贷款以抑制国内黄金需求,改善经常账户赤字情况。这些对策与状况进一步导致后期金价下跌,金价处于更加没有信心的状况,超跌预期心理强烈,加之全球资金结构性重组,预期心理因素加技术应对扩大跌幅。
(二)政策误区和对策并举调错方向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受制于美联储政策控制之下、市场依然处于不真实的解读与理解,为美元调节和美国经济利益输送创造空间。尤其是美联储2013年6月18-19日的例会,其影响完全超出实际结果,未改变的政策伴随市场巨大的变化,使得价格震荡与心理不稳定扩大。一方面是价格全面性的下跌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宽松扩大。尽管美联储并未触及利率的转变基数,未有利率变动意图与行为,但随之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采取利率工具调节宏观经济与微观市场,利率下降蜂拥而至。即使美联储声明直至2014年6月才会有政策转变可能,但其实际操作已经转向结构配置和数量收缩对策。但这并未影响全球资金供给和流动性数量概念,美联储变中不变的“神秘”对策引起世界范围跟进宽松的政策扩大,其战略意图与目标是核心。2013年上半年,日元宽松紧锣密鼓、欧洲宽松继续扩大、新兴国家继续放量,进而全球在美联储政策期待中继续扩张的宽松货币政策,价格基础不变与价格变数扩大的源头在于舆论与认知上的复杂与混乱。
(三)短期因素与长期战略侧重错行了差异
2013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十分突出美国相关因素的利好,美国战略性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短期因素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转好和结构性改善的效果。如美国经济增长率保持2%左右的水平,远好于2012年年末的状况;失业率虽不如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却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生产潜力保持旺盛局面,耐用品订单、工业订单以及房地产指标都显示明显的利好趋势;结构性改革卓有成效,尤其是美国财政赤字大幅度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回报率高涨,带动股市上涨凸显动力充足。美联储货币政策发挥巨大威力,不仅震撼价格,并且牵动心理因素加剧调整。美元地位与市场技术成熟性凸显其能力与水平高人一筹。加之各国本质上的经济差异并未改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与金融实力不对称与不对等,进一步扰乱了舆论和资质的评价,在思路不清状态下的混乱分析和论证,严重干扰甚至加剧价格的错位、错觉和错乱。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不平常却超稳定,值得思考背后的真实原因和变化,并非是简单推理和照本宣科,尤其是需要观察战略诉求和利益收获,短期问题长期化设想,局部问题综合考量,技术问题战略定位,从而把握自身和远期目标。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前景预期
(一)2013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
1.新兴市场危机概率加大。百年不遇和前所未有金融危机不在于眼前的伤害,更严重的挑战在于未来,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实力逐渐脆弱,并不强大的金融实力面临更大的风险压力。其中,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危机的风险概率更大,甚至有可能爆发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金融危机,重创新兴市场经济实力是核心战略意图与目标。
2.欧元问题加剧瓦解概率。欧元问题不是在消化矛盾和压力,而是在消耗实力,不对症的救助措施不仅救助不了欧元,反而使欧元的前途更加悲观和渺茫,最终欧元被瓦解将逐渐显现。欧元爆发危机概率极低,因为欧元区并不存在体制与体系的实力风险,各自为政和独立特色是各自风险屏障保护的基础,欧元因问题严重而瓦解,并不会发生金融危机。美元和欧元是对手,但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是同盟,既有实力特权和特色,又有合作基础与战略目的。美国会击垮欧元,美国也会反手救助欧洲经济。
3.通胀压力风险可能大。经历半年多甚至已经延续一年多的资源价格与商品价格的调节与准备,未来这些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将会使得全球通胀压力显现,其中包括资源、商品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将会急速而突起。但目前主要国家乃全球货币政策选择与取向将不是以实际状况,尤其是错估未来的通胀局面,这将使全球价格震荡以及失控的风险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年内的一波三折、一波两折将严重影响信心和心理稳定,并破坏健全与合理的基础要素,金融风险的心理作用扩大加剧金融风险失控。
(二)2013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预计2013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尤其是汇率的变化十分值得关注。美元继续贬值引起不同货币汇率的走向将十分复杂而脆弱,金融危机的隐忧将随时爆发成风险冲击。预计主要市场的基本方向与动荡区间将会加大,具体表现如下:
1.预计2013年下半年外汇市场美元贬值为主的策略将继续,但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美元贬值的氛围与环境将会受阻。预计美元指数的最高点将在85~86点左右,美元指数的低点将可能为76~78点。因此,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将会在1.22~1.36美元之间波动;美元兑英镑汇率将会在1.48-1.64美元之间;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会扩大升值,日元贬值继续扩大,两者之间水平区间在80~106日元之间;美元兑瑞郎和加元汇率将以相对稳定为主,瑞郎的稳定将更突出;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汇率的幅度将加大,贬值与升值并举。
2.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国股市的调整将会扩大,必要的休整将会影响全球资本与资产调整,价格因此受到振动将会加大。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股上涨将会延续,年内的高端将会进一步扩大。预计道指将达到最高点15800点,标普将会达到1750点,纳指将会继续上涨到3900~4000点。欧洲股市上涨有限,基本稳定但震荡性将会扩大。日经指数将会进一步上涨,预计指标高点将会达到15000点。亚洲与发展中国家股市上涨有限,下跌可能性较大,资金流和资本流的调整将不利股市。
3.预计2013年下半年诸多因素都不支持国际黄金市场金价回升,有人说2013年上半年的下跌只是黄金熊市的上半场,下半年较难看到大级别的反弹,振荡走低将是大概率事件。但笔者依然看好黄金涨势,股票调节与休整就是黄金上涨的机会,金价刷新纪录的机会不能排除,下跌扩大意味上涨也会扩大。流动性基础不变、央行买金对策不变、美元保险抗风险需求不变,这些都是金价潜在上涨的推力。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SDR的价值将由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共同决定,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而且预示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稳妥有序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了金融行业的双向开放。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经济部门需要的是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又能熟练应用的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然而,相关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国际金融学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大,内容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进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
国际金融学科研究跨国界的货币金融问题,是一门研究国际货币信用关系和资金借贷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系统介绍了不同国家之间如何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经济交易。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各国货币比价关系由黄金平价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是统一而又松散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并产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促进了各国货币领域的磋商与协作,也形成了各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之后30年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资本的跨国流动也更加频繁,出现了欧洲货币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性的研究范畴。
20世纪90年代,欧元的诞生成为国际金融史上的创举,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思考。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已逐步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形势展现出的新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来看,国际金融课程的相关概念、分析模型较为复杂,但又同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密切,兼具理论研究的抽象性和现实问题的具体性。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初涉本课程的学生会觉得汇率制度、金融风险、国际收支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熟练掌握汇率标价方法、国际收支核算规则等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从授课模式来看,当前很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国际金融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以及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导致理论和现实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都面临着实习困难的窘境,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职位给在校学生,实训基地往往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如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等)。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国际金融课程不仅应当着力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
本科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较多,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五版)、刘舒年和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从内容上来看,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内外部平衡的调节及外汇管理等内容,偏重从国情基础上进行内外均衡及政策分析;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负债管理等,较为偏重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国际金融知识的应用性;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外汇、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注重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可以看出,上述教材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应当根据国际金融课程专业性质选择适合的教材。
(三)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师都具有较高学历,国际经贸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也十分注重相关科研工作,并能研教结合、以研促教,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开设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练掌握对外经贸业务流程的专业人才,例如在远期外汇业务中,哪些情况需要借助远期外汇来防范汇率波动?如何与银行签订合约来购买或出售远期外汇?远期外汇的交割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交割的情况有多大比重?在课程讲授之前,任课教师对于上述问题都应熟悉掌握,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讲来了解远期外汇业务流程。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任课教师的经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在实际工作部门的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案例导入引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讲解,最后给出典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加以分析操作,通过案例教学辅以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外汇及汇率时,可引入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泰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同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在讲授金融衍生品时,可引入巴林银行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等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保值与投机中的作用机制,针对雷曼兄弟破产、次级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机制、美国对高杠杆率的失察、美国政府的救市方案等展开互动交流;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时,可引入1992年的英镑危机事件,要求学生总结英镑危机的教训,并提出对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看法;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时,可引入墨西哥、泰国在发生收支危机时,IMF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所提出的条件;在讲授最优货币区理论时,可引入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消费者、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并通过查阅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表现,分析欧元的走势;在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人民币是否具备放开资本账户的条件。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二)增加模拟实训,注重实验教学
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注重实验课程。通过在教学中开设国际结算模拟、外汇交易模拟、公司业务模拟等专门训练,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相比较公司实习而言,这种模拟实训教学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体会到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提高学生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领悟能力和对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应当注重实验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用高仿真场景将原本需要在金融市场才能够实现的过程在实验室中模拟再现。安排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更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实时财经资讯、金融市场的国内外历史数据,以及权威专家的分析评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与现实同步的实时行情数据,指导学生进行外汇投资、期货交易的实战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切身体会外汇交易中的风险。
(三)追踪学科前沿,拓宽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出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变化。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对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等相关章节形成了冲击,暴露出了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不足。国际金融实践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善,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实时更新。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国际金融教学体系也应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内容,客观评价衍生金融工具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追踪学科前沿提供了硬件支持,可以动态直观地展示知识体系的内在机理,通过在教学课件中加入实时热点,将教案、习题、案例等制作成网页,同时带领学生登录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还应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和国际金融实务专家定期讲学,或举办论坛及学术会议等,拓宽教学渠道。
[参考文献]
[1]方英.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0(14):112-113.
[2]贾先文.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1(19):100-101.
[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2):122-123.
[5]刘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4):91-92.
[6]刘士宁,吕惠娟.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J].特区经济,2014(11):230-232.
[7]刘舒年,温晓芳.国际金融(第四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潘晴,刘立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15-116.
[9]张志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教学安排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40-242.
我认为,在国际金融法律领域,有许多方面都要做跟踪研究,但是目前首要跟踪研究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跟踪研究国际金融交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二是国际金融交易高科技化对经济发展和法律规则的影响。
一、跟踪研究国际金融交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问题
我们要跟踪研究当今国际金融交易与法律监控的目的,不单是一个“汇率”、“利率”或“市场监控规则”、或“合同法”,或“国际私法”等的金融与法律等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一个国家中央银行与民间跨国金融机构的关系,还表现为一个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与国际金融交易的关系。因为金融交易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盈利,但是,交易的方式上分为“敌意”的交易和“善意”的交易。在交易金额不大的时候,“敌意”性质的交易的破坏性不大,但是,当交易数额大到一定程度时,它对一国的经济的破坏作用是相当大的,破坏后果不亚于战争,可见,金融交易与国家经济的安全是密切关联性。
国际金融交易与法律监控的研究,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的角度来观察,其必要性可以从最近的亚洲金融危机来得到印证。1997年9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尔在香港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发表了演说,题为“亚洲的机遇”(注:《金钱与梦想》俞岱曦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他在演说中指出:货币买卖是没有必要的,是不事生产力和不道德的,是应该禁止的,并使之成为非法。我们不需要货币交易。他还说,“买卖货币用于支付国家贸易是正常的,但将货币单纯作为商品来买卖则是不可以接受的。国际上货币买卖的交易额比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多了20倍,但有关交易既没有创造就业机会也没有让一般老百姓享用到什么产品或服务,真正获利的只是外汇炒家,他们一年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5%.而且,无论指数升降,这些足以通过巨额买卖影响汇率的炒家都是稳操胜券,而他是通过使穷人变得更穷而获取盈利的。”马哈迪尔总理说“最近外汇投机者对马来西亚货币的打击使我们的经济倒退了10年,这是对马来西亚市场的。”最后,马哈迪尔总理说“民选政府有权控管市场,因为如果做得不好,选民将会让政府下台。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赶走外来的金融炒家”。
反对马哈蒂尔的看法的是国际金融家,美国的乔治?索罗斯,他在同一个会上也发表了演说。他认为最近几年来,世界上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速,资本流动使各个国家的汇率、利率和各种证券价格密切关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有时兴盛,有时衰退,使国际资本流动变得声名狼藉。所以,国际资本市场的特征变得越来越制度化,但是市场本身需要的是更大的弹性。他还说,“我受到马哈蒂尔的各种伪造的令人讨厌的谴责,我成为他掩盖自己缺点的替罪者,他在给国内听众表演。如果他和他的思想容易受到马来西亚国内独立传媒的惩罚,他就不可能逃脱掉。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信息自由再严也是必不可少的。”(注:《金钱与梦想》俞岱曦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一个是国家总理,另一个是国际金融商人,两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上的公然对立发言,并且互相指责,在国际金融界的会议中还从未出现过。从前国家与个人的经济实力怎能够抗衡?但是,从1992年开始,直到前不久,亚洲几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被一些国际民间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给击败了,致使国际民间金融机构的实力超过了亚洲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
在国际金融交易中,亚洲的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被民间金融机构击败的情况,应该引起亚洲有关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因为,中央银行如果对本国的货币币值失控,对本国的货币与外币的汇率失控,对金融市场的积极干预不起任何作用的话,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且该国中央银行和政府还面临着政治危机,该国的安全就遇到了威胁,因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将下降,对政府抱怨的情绪可能化为不满的抗议行动。所以,这些国家政府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与监管,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大问题。因为,一些国家的若干民间金融机构所聚集的金融资产比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反倒不是他们的对手,中央银行与之较量,一旦失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要倒退,政局也会不稳。
在亚洲,一些国家政府和他们的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本国的货币进行保卫战的时候,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至于大幅度下降,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的经济利益。一些国家在这场货币币值保卫战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进行的仍然是正义之战,是道德之战。而对于一些国际民间金融机构在亚洲金融市场上的投机作法,正象马哈迪尔总理所说,“这些亿万富翁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金钱,但他们却仅仅因为不愿看到发展中国家的繁荣而进行极不道德的破坏。”从受害的亚洲国家人民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投机者所做的投机结果,使亚洲国家的人民受到了失业痛苦,生活水平下降。最近,一些报纸上还刊载了韩国的个别妇女开始出卖自己的肾脏器官来维持家庭生活的消息。这些足以证明,国际金融投机者的作法是不道德的,是带有敌意的交易。概言之,国际金融交易既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场亚洲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进行的港币保卫战也获得了成功。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国内资本市场由于没有对外开放,国内外汇的资本账户也处于关闭状态,不允许外资在我国的外汇资本账户兑换。我国也不允许外资以外汇形式直接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买卖。正是依靠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法律保护,在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才免受袭击,这是基本层面的原因。当然,我国的经济状况也比亚洲发生危机的国家好得多。例如,我国的外债结构比较合理,人民币币值比较稳定,外汇储备数额比较大,经济过热情况已经得到控制等,这些属于技术层面的原因。
我们需要跟踪研究国际金融交易领域如何集中大规模的资金,如何进行各种复杂的组合交易,如何避免交易风险,如何利用计算机和软件对交易进行分析,如何组织大规模的交易战役和币值保卫战役等。然而,国内目前没有这类的试验场所,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理论研究也不够,这对将来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是不利的。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市场的监控,必须建立在研究市场与精通市场运作基础之上,我们制定的法律与规则,也应基于这一基础。我国在这方面的交易市场,目前虽然还没有开放,但是我们的研究不能没有,研究的课题主要是跟踪,要象当年科技上搞“863”计划那样,在金融领域的跟踪研究也要搞“863”计划,为将来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做好准备。
在我们搞跟踪世界金融发展研究的同时,还要研究金融市场将来开放时,我国民族金融市场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得失是什么?“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自由”吗?这不仅仅是一个金融交易技术性的问题,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的大问题。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注意:一是,我国是一个大国,有12亿多的人口,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养活得起我国这么多老百姓,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穿衣、交通与住房等基本问题,只有立足于我们自己,所以,我国的金融交易格局,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我们的民族性;二是,我国正因为是一个大国,对世界上的事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看法,让世界听到中国人的声音。我国对世界贸易与金融规则的制定也应该参与。应该看到,当今世界贸易与金融规则的形成,都是将我国排除在外而制定的。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还不够,贸易上还有关税壁垒等等,从而将我国参与制定规则的机会排除在外。但是,从我国的角度来看,缺少我国参与制定的规则,就不能说得上具有世界性。当今世界贸易与金融市场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我国应该向世界表达我们对国际贸易与金融等问题上的看法。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一定要参与世界贸易与金融规则的制定,没有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参与制定的规则,很难是合理的,在全世界上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行得通的。为了使我国的经济与金融进入世界圈,我国不但要有强大的民族工业,要有强大的民族高科技产业,还要有强大的民族金融产业。所以,从现在起我国就要加强国际金融交易与市场监控的跟踪以及法律上的研究,分析它消化它,将来才能使用它与发展它。
二、要跟踪研究国际金融交易的高科技化问题
我们要跟踪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高科技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广泛运用,对国际金融运作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金融高科技化之后对传统经济和法律产生的挑战。
最近几年,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至少两项较大的变化:一是高科技在国际金融领域得到了最迅速地运用,即大型国际金融公司在采用高科技方面的投资,几乎超过国际大型药品公司在R§D的投资数额。所以,大型金融机构在全球信息的掌握、分析处理的能力上,可以同国家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相媲美;二是大型国际金融机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们之间不断合并,从大型变成超大型,从超大型变成巨型,再变成超巨型的国际金融机构。合并后的金融公司可以调动的资本金额也越来越大,已经大到以千亿美元为单位来计算资产的程度,这个水平超过普通国家的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集资的水平。因此,它们可以称为“超级巨型国际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断集中的原因之一是金融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因为金融高技术投资是巨大的,两家大银行投资相同的高科技是一种浪费,要想避免重复投资的最简便方法就是两家银行合二为一。
由于高科技在金融领域里的广泛深入的运用,特别是超高速度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交换技术、货币电子数据化技术等,使金融市场的格局与交易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交易活动将变得更加活跃,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时间更长,高技术运用于衍生金融工具领域,使数以百计的衍生金融产品出现于市场上。金融产品的契约交易表达的金额远远超过人类实际物质生产的价值20倍,甚至25倍之多。
早在许多年前,美国纽约的11家大银行共同承担了银行间的支付清算系统,每天用电子转移的资金超过万亿美元,这个数额超过美国全国所需的货币总额,在所有的交易行业中,用电子结算的占85%,用支票结算的占13%,用现金结算的仅占1%多一点(注:《金钱传》(美)泰德?克罗福德著,段敏等译,珠海出版社1997年9月,第275页。)。相比之下,我国的结算系统中支票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现金在居民消费中占的比例更大。
在美国有2.6亿人口,却发行了10亿张信用卡,75%以上的美国家庭有VISA卡或MASTER卡,或两张兼有。我国有12亿人口,现有信用卡8000多万张,相当于台湾地区的信用卡数量。1914年美国的一些商店和加油站开始使用这种小卡片,1947年铁路和航空公司开始使用信用卡;1950年美国的进餐者俱乐部发行同今天一样的新式信用卡;1951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银行信用卡。美国今天的信用卡都是银行发行的,最大的信用卡银行是花旗银行。第二大的信用卡银行是MBNA银行(注:作者对MBNA银行总部的考察资料。)。它们两家银行的信用卡覆盖了美国市场的80%,其他数以千计的中小型信用卡银行分享剩下的20%的市场。美国人使用信用卡所表明的不仅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电子高科技在金融领域运用的广泛程度与深入程度。相比之下,我国的信用卡发行相当分散,都是小规模的经营,效益不高,在国际上也没有竞争力。
支票转帐结算在美国也是采用了高科技手段,美国每天银行转账结算的支票大约有20亿张,如果用人工来处理是不可想象的,都是采用机器自动处理的。美国也没有支票挂失的法律规定了,因为电子印鉴和密码,使支票丢失也不会损失客户账上的金钱。高速度和大规模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就连使用信用卡时要核对签名也不像以前那样重视了。时下,美国客户的信用卡丢失,只要给银行挂一个电话就行了。
在今天,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使金融业正在变成一个金融数据处理行业。银行和证券交易公司使用的计算机的数量是最多的,档次与质量都是最好的,软件也是最昂贵的软件之一,而且计算机与软件更新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行业之一,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由于竞争的压力,客户的成本只能越来越低,所以金融机构只能从扩大市场规模上来降低成本了。
关键词:金融泡沫;投机资本;跨国游资;创业板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13-0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进程势不可挡。正如我们所知,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国际间贸易合作广泛应用和资本跨国流动,其本质就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随着日益频繁的要素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的集成化程度不断增强,使得各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日益增大了相互间的影响。主要特点有:跨国金融交易量规模不断增长,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各国证券市场日益国际化,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工具创新,网络技术进步、外加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同样出现了国际化趋势。这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为各国从国民储蓄中分离出来的投机和投资资本在国际间寻利提供了渠道。国际资本的大量短期跨国流动,可以增加流入国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可能触发一些国家货币体系的崩溃甚至金融危机。
一、金融泡沫的产生
1.金融泡沫可以分为理性的与非理性的泡沫。当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这称为泡沫状态。理性的泡沫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产价格在一段时期连续上涨。非理性乐观预期会加速价格上涨过程,同时减少价格增长的时间,当随预期逆转时出现价格暴跌,最后可能出现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
2.泡沫产生与胀大的条件和因素。
(1)货币与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货币在社会不能实现无障碍流通,资产的价格是不可能产生泡沫的。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融资环境,同时为泡沫产生提供了可能。
(2)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增加,对于投资实物经济的冒险倾向递减,货币资本向有价证券和房地产投资转移。社会总供给盈余不能被赤字部门的需求与个体需求吸收与平衡。这种社会总资产分布的变化既带有必然性又潜伏引发金融泡沫的必然危机。
(3)金融创新导致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与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 200多种,并且还将不断增加。1996-1997年,仅是有组织的市场中的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余额就增长了1.5万亿美元,其交易额则增长了25万亿美元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1998年第一季度其他金融业务都相对萎缩,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额则有82万亿美元,余额增长了近l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的余额与交易额已经远远超过同期的国际信贷与证券融资余额和交易额。当违约风险的相关性加大,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危害增强,便会连带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在基础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更强虚拟性质。有价证券和实体经济在利率、汇率的联系下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大多数的衍生金融产品,由于复杂的结构和打包过程,完全脱离了实际资产的形态,成为了象征性的、符号化的产品。随着衍生品加以规模和余额加大,虚拟经济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在虚拟经济体系内空转,原有的套期保值和对冲风险的功能变成了以杠杆为手段牟取暴利的博弈行为,同时为国际游资短期内以扰乱经济秩序为代价牟取利益提供了工具。
二、金融一体化和跨国游资的大量出现
国际资本的大量跨国流动游资是一种特殊的短期借贷资本,国际游资的定义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游资。”一般而言,国际游资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高流动性。资本流动速度越快,表明对既定资源的运用越充分,谋取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游资作为资本中活动力和趋利性最强的分子,必定把流动性视为其“命根”,国际游资的高流动性决定了其投资期限的短暂性。国际游资大都是彻底的国际短期资本,投资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
2.投机专业化。国际游资追求的是短期高额利润,而不是长期利润,这些投机资本频繁游动于世界各个金融市场,通过套取市场差价,追逐远高于平均利润的投机收益。一般来说,收益与风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短期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而游资正是在对风险收益的偏好中体现出它的投机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投机日益成为一门艺术,而游资则充当了专业化投机家展现投机艺术的最佳手段,因此,国际游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专业化的投机资本。
3.杠杆化交易。国际游资常用的投机手法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杠杆原理,以较少的资金买卖数十倍乃至几十倍于其本金合约金额的金融商品。也正是金融交易的杠杆化,使得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就可牵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
4.低透明性。从国际金融的动荡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国际游资的巨大影响,但其规模多大、结构如何却很难说清楚,至于投资决策形成机制以及操作程序的细节,则更让人捉摸不定。加之游资常常以离岸市场为掩护,逃避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使得它们在总体上缺乏透明度。国际游资的这种非透明性,无疑是导致突发性、灾难性金融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国际投机资本带来的机遇与风险
1.不同视野中的国际投机资本。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投机资本不应为东亚金融危机承担罪责,因为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通过盘融市场赚取财富符合市场机制的“游戏规则”。投机家们不可能以道义良心作行为准则,以功德圆满作为金融市场活动的目标。从另一角度观察,短期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东亚国家促进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但抽逃资本却诱发金融危机。所以对债务国而言不可以放弃价值判断。必须区分“非与非罪”,这与前述看法并不矛盾。
2.动荡性投机与稳定性投机。前者有意操纵价格,拉抬资产价格出货或压低价格吸货,牟取暴利并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一般采用扰乱现货市场,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通过杠杆交易获利,利用货币远期合约锁定成本方便出逃。后者指依势而动,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起到发现价格减少价格波动,不自觉地起到官方在粮食等市场设立的平准基金的作用。故政府进行金融监营的重点应是前者。
四、在金融全球一体化和跨国游资大量出现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更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中多为投机资本。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财富中的一部分已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流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寻找出路,一旦有机会就会进入投机领域。退休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机构日益成为主要的机构投机者。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基金投资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比重还会越来越大,因此,这些基金转换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的可能性也就会越来越大。随着全球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交易手段的进步以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过程,短期资金的流动更加自由和迅速,其资金量大得惊人。一旦由于盈利预期导致某国家的某种资产价格上升,就会带来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推动价格飙升,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在资产价格上升的过程中,国际投机资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若出现价格下跌的预期,就会造成资本的避险出逃和趁火打劫的主动卖空,导致投机泡沫的破灭,带来货币的急剧贬值,导致金融危机。
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衍生品品种远没有国外先进金融市场发达。2009年9月在深圳推出创业板,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为风险投资基金退出获利提供了场所。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值较小,相对主板市场而言非系统性风险较大,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抵抗力很小,股价波动大并伴随退市风险,对于投资者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鉴于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国际游资很容易对创业板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对于那些流入创业板,具有高换手率账户资金的管理应该加大力度,最大程度上控制投机资本对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园山子.全球化视角下的泡沫经济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8.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
,中国股市前景如何
六载风雨中国股市,波浪中浮出海面
经过6年多的发展,今天的中国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中国已形成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十几个地区易中心为干枝、数千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证券交易网。截止今年5月8日,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已达601家(沪市316家、深市285家),股票总市值超过16500亿元,流通市值近5000亿元,股市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目前的股市己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主体,其良好的运作效率显示出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肯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证券市场还很年轻,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规模仍然太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场监管、市场运作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一些未如人意的地方,迫切需要借鉴国际上成熟股市的成功经验来解决问题,完善提高。
,中国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迅猛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则急于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祖国将大大推进其与内地的金融合作,对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举世公认的亚太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因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成为国际资本驻留的主要场所。一般估计,目前活跃在香港市场的资金当中,有七至八成是外资,而外资看好香港的原因,一方面是香港的经济表现良好,但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巨大的中国市场及其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由于香港是外资银行最集中的三大国际银行中心之一,外资银行的资产占香港银行业总产值的70%,大量的国际资本通过外资银行流入香港。1994年底,香港地区总存款为17918亿港元,总贷款为31853亿港元,贷款比存款多出13935亿港元,说明银行贷款的相当部分不是香港人的钱,而主要是从国际流入香港的资金。此外,香港的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到目前为止,香港基金公会的会员公司(包括联席会员)已有60余家,所管理的基金有1000余只,基金资产达400亿美元;在香港经营的保险公司有218家,1992年的总保险费达280亿港元(合36亿美元),这部分资金可由保险公司自行投资。由此可见,香港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十分充裕。
长期以来,香港就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中国高速成长的经济为香港充裕的资金带来了旺盛的需求和丰厚的利润,香港金融市场也因“中国因素”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继上海、深圳在港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之后,1992年以来,中资企业大量上市,1993年开始中国国有企业也陆续分批来港上市,迄今为止在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已达67家。最近以来,香港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中资公司收购内地企业的情况不断增加。
伴随着1997年7月1日中国,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更为紧密,两地之间的资金流动也会更加频繁。在这场历史性的变迁过程中,香港资本市场也将呈现一些趋向性的变动。一方面,包括日资、美资以及在港华资在内的国际资本将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开拓内地巨大市场的步伐,特别是香港的许多华资企业,认为在与内地企业合作过程中,自然也获得了一个“政治保险”,因而,更积极地增加其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在香港资本市场中居主导地位的英资集团受其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影响,会抽离部分英资成立香港海外公司,以减少对香港的依赖;同时,为防止在港外资基金有可能利用1997年政权交接之机,制造股市波动,影响香港经济,避免国际资本流动对香港资本市场产生的消极影响,势必逐步增加中国内地国企和香港中资机构在港发行股票及上市份额。由此,带来了中国内地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新契机,而“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也将进一步确立中国对外融资中心的地位,成为中国境内的超级金融市场,并凭借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种种优势,充当大陆通向国际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内地的两大金融中心——深圳和上海首当其冲,将最先受益。就深圳而言,前后面临着一个深港衔接的问题,香港出于拓展国内业务、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其金融业务势必向内地(首先是深圳)延伸,深圳可望通过深港衔接直接移植香港的现代金融业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融合最终实现与香港国际中心一体化的远景目标。就上海而言,目前特别要向香港借鉴市场运作、市场参与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建立发展金融市场的合理框架,为下一个世纪实现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走向成熟,中国股市喜逢历史机遇
近两年来,随着宏观调控逐步到位,宏观环境日趋好转,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启动新的一轮经济周期的宏观条件。今年是“九五”的第二年,“九五”时期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和微观经济基础的现状都决定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与以往相比会有所不同,重效益、量、重体制转换、适当快速将成为新的特点。年轻的中国股市由于在许面都不成熟,还不能完全发挥“经济表”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观及微观经济条件的变化。1996年迅速复苏并走向高涨,1997年慢牛之后再度出现急升,既反映了宏观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也说明现在的股市还处在不稳定的初级阶段。随着管理层监管手段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调整,尤其是股市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今后几年股市可望在总体上维持慢牛长牛的发展态势。
对于许多上市公司来说,不仅能改善其经营环境,而且还可能使其基本面出现重大改观。诸如深圳的金融股(深发展)、港口股(中集、赤湾、招港)、公用事业股(深能源、深南电)、地产股(深长城、深宝恒)等等,可能使其业务范围迅速扩大,市场需要大幅增加,从而使业绩明显地提高,港资对其股权的收购更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前后,“九七概念”很可能扩展到所有的深圳、广东本地股乃至异地的“资产重组概念”以及旅游板块和包含经香港转口贸易的相关板块个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港资向内地的渗透,市场对“九七概念”会有一个更合乎实际的认识,“九七概念”可能发展为有实质性意义的“九七题材”,那些股质良好、股本结构特殊又能从直接受益的个股将长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也为B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由于种种原因,中国B股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A股市场,后,B股有望到香港联交所作第二上市,不但能扩大B股的市场需求,还能促进B股向香港证券市场的要求提高运作水平,进而改造中国B股市场,使B股市场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率先与国际接轨的部分。
对于国内外证券商来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国内券商在后拥有了更多的直接角逐国际金融市场的机会,通过组织B股在香港第二上市,通过承销及推荐H股、红筹股在香港的发行上市,通过与在港的国外券商充分进行合作交流、开展金融创新,国内券商有望以香港证券市场为舞台较快地适应国际惯例,强化业务运作能力,丰富国内业务品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渗透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开拓商机。与此同时,国外券商也借回归的良机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以获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关键词:权重股,蓝筹股,中国股市,股票指数,投资者利益,投资者信心
权重股:就是总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它的股票总数占股票市场股票总数的比重很大,其涨跌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很大。比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石化等股票。
蓝筹股:多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此类上市公司的特点是有着优良的业绩、收益稳定、股本规模大、红利优厚、股价走势稳健。
两年多的中国股市,就如像坐过山车,上海综合指数先是从2005年6月998点,到2007年10月6124点,然后2008年4月23日回到2990多点。先是上涨飚升6倍,后是下跌50%以上。4月24日,股市交易印花税一下调,整个市场立即沸腾,当天几千只股票都封在涨停板,当天两市指数上涨9%以上。但是,股市的上涨仅是一天,后两日,市场并没有继续24日股市快速飙升的态势而又开始下跌。但是,4月30日上海综合指数又上升到3700点上。
一、哪些因素在影响当前的股市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自身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股市在早两年的时间内快速上涨,其上涨幅度早就超过一些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了。既然股票的价格背离了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其价格作一定程度的调整也就是自然。特别是在国内股市向下调整时,正好面对着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如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震荡不可避免地会传导到中国股市来。特别是在国内股市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只要国际金融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掀起股市下跌的波澜,投资者一定要小心为上。这就是股市的恐惧心理。
二是最近国内股市这样快速的下跌,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权重股、蓝筹股全面下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投资者失去了市场信心。股市权重股代表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在国家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经济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权重股不仅不会下跌,反之应该其价格是向上的。但实际上国内权重股不仅没有向好,反之成了下跌最为严重的重灾区。那么国内股市的权重股为什么会持续下跌?问题就在于政府对这些上市公司干扰太多,从而导致了投资者对这些权重股失去了信心,导致了投资者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可以说,无论是早两年股市的快速飚升,还是近几个月来国内股市的跌跌不休,并非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发生了变化,也不是国内经济实体有多大的变动,而是股市制度规则的缺陷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不足,是投资者看不到政府对股市干预政策什么时候会出台、什么时候会停止,因此,股市的制度缺陷及股市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了当前国内股市最大的风险。
二、如何看待当前政府对股市的政策
有人把最近管理层密集地一系列促进国内股市发展的政策说是政府救市,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我的理解是这是政府重新整顿股市的制度规则及股市的秩序,重振股市投资者信心。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界定产权制度、保证市场合约的有效履行、保证个人财产不受到他人侵害等。而这些基本职责履行就是通过政府的制度规则制定、创立、修改与完善等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政府对股市的职责并非是关注股市指数高低,而是要保证市场的游戏规则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市场投资者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进行交易。而政策是制度规则确立的一种方式。管理层密集出台旨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把现在的基础制度完善好,让投资者利益得到真正保护,让投资者信心确立起来,这就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根本所在
世界金融趋向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界按同一规则运作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银行债权增长迅速,1992年约为2000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9000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2000多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8.8万亿美元。近几年来,网络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同时其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所以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也层出不穷。此外,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贯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同质性进一步提高。由于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融合, 使各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差距缩小, 各个市场的相关度提高, 西方国家的长期利率相关关系加强,在主要西方国家, 其国内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之间的借款条件趋于接近。
第三,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是实行分业经营模式。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逐渐挣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束缚, 开始向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渗透, 由此形成了可以办理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所谓“全能银行”。即使在曾经是实行了分业经营制度最典型的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也纷纷转向混业经营。
第四,金融协调和监管全球化。近年来,国际经济协调和监管的作用日趋加强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同时,其范围也变得更广泛,涉及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货币、金融、贸易、投资以及科技和环保等领域。在每个领域内,合作与协调的内容都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在国际金融协调、监管机构和机制的发展中,各国都试图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影响,从而正在形成一种国际金融政治。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大
金融全球化必然会促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最终走向市场化,“即经过若干年的变革,使中国金融体系由目前的以银行为主导变革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金融全球化给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必然会在一个短时间内给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增加难度。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 66.9 %的企业将资金不足列为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源在于负债水平整体偏高、 盈利能力低下、营销网络体系不够健全、技术基础薄弱、 设备落后、经营管理落后、融资资信低、财务管理不规范。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 受国家信贷政策的约束和自身风险控制的需要, 在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提供信用担保方面, 一直都很谨慎。
随着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突出。这主要体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必然会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在金融全球化的冲击下进一步突出,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解决金融安全问题,解决金融市场化问题,加大金融监管和银行改革,但是这显然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在健全的金融市场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尚在培育和成熟的过程中,畅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一个短的时间之内难以建立,从而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第二,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数额小、 期限短、信用低, 要贷款给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就要冒更大的风险。但是在金融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必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监管体系,“严格禁止市场的参与者承担超出其能力的风险,把一切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稳妥、及时地处理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之间在一个短时间内存在矛盾。国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主要是要解决好国有银行的安全问题,从而必然会进一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资料显示, 中小金融机构资产只占全国吸收存款机构总资产的16.4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国内金融市场上60%以上的存贷款。因此,当国有银行为了降低风险,搞好风险自我控制,就会进一步减少对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会进一步加剧。
第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是银行,“除了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民间借贷市场比较活跃,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银行的功能外,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 混业经营加剧了我国国有银行的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更为狭窄。金融全球化不但加剧了各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而且改变了金融业市场环境,使其传统的业务界限和行业分工日渐模糊,条块分割格局也已被打破。就现实来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商品得到巨大发展。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非银行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使得金融业竞争加剧,银行压力加大,风险意识备增,从而使得并未建立起良好信誉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加剧。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尽管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强烈冲击,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加剧,但是从长远来看,金融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对有效地配置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
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进一步激活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增加市场竞争意识,在改革中求发展。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重点,也是实行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外资银行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与跨国公司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其在境内的发展必然会刺激国有银行业务创新和寻求效率增长。这些因素都会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意识,只要建立相应的信用制度和担保制度,在国家政策的扶植和引导下,必然会增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
第二,金融全球化促使我国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银行在商业化改革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办信托、委托、担保、咨询、保管等多种类业务,特别是票据和贴现业务,以及对中小企业开办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的贴现、再贴现业务提供方便。这样,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使中小企业能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金荣等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了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它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创新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增强,把金融机构的资本扩张能力和现代化的设备水平的提高带动起来。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产值的快速增长,促使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金融创新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组织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金融创新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使用体现出来。例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的票据,这种建立在传统金融工具的特点的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能促使金融机构降低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导致金融市场接纳的金融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陆续出现,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已经延长,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的组合设计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花样翻新,不但有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还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例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两种金融衍生品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 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2.金融创新促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量急剧下降、循环国际证券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和负债越来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多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重要的国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债务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债券和长期债券基金,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融资方式的比例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发行者,还参与国际证券业务的经营,成为新发证券承销机构。
3.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金融创新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促使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问世以后,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快速向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回报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基本一致,从而促进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改善。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因为相同的货币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并对金融主体套利投机收益和套汇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工具的交易, 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边界。金融创新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作为信贷中介的资金融通资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和投资人没有必要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期限的分类则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限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解释这种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文件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经成为规则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然而,金融创新将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2.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开始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元货币制度创新推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都是以统一主权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一个超国家组织的产物,是在国家主权分立的情况下实现的货币整合,也就是欧元体现的货币的统一,是超越国家主权的限制,与国家主权统一相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开始使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创新,还对传统的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欧元是符合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形式出现的一种创新。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演化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一体化。
四、结论
总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金融业的工作人员,只有认真研究、趋利避害,才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6) .
[2]刘志海,王睿.浅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