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园里的数学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5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运用教材中习题的可变异,创造性地使用教学习题,能使学生在“变”中思维,克服思维定势,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运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比较快地看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运用“基本题”进行一题多变,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我运用“校园里栽月季花12盆,栽4行,每行6盆,栽月季花和一共多少盆?”一题,进行了下列变换:
(一)可逆性变换
1.校园里栽月季花和共36盆,其中4行,每行6盆,月季花有多少盆?
2.校园里栽月季花和共36盆,其中月季花12盆,栽了4行,每行有几盆?
3.校园里栽月季花和共36盆,其中月季花12盆,栽的每行6盆,栽了几行?
(二)条件不变,变换问题
1.校园里栽月季花12盆,栽4行,每行6盆。比月季花多多少盆?
2.校园里栽月季花12盆,栽4行,每行6盆,的盆数是月季花的几倍?
(三)问题不变,变换条件
1.校园里栽月季花12盆,盆数是月季花的2倍,栽月季花和一共多少盆?
2.校园里栽月季花12盆,比少12盆。栽月季花和一共多少盆?
“一题多变”的形式还很多,如情节性变换、扩展性变换
通过这样的变化,找出了题目之间的差异与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解题速度,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二、运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即对于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进行思考,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能训练灵活思维的素材,逐渐养成学生能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题多解”正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好素材。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63页第4题:“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一题,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方法来解答:
1.先求1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再求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算式为:
100÷2×3=150(千米)
2.先求行1千米用多少小时,再求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算式为:
3÷(2÷100)=150(千米)
3用倍数解,先求3小时里有几个2小时,再求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算式为:
100×(3÷2)=150(千米)
4用比例解,设3小时可行x千米。算式为:
100:2=x:3 x=150
这些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运用“一题多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对一个事实能作出多方面的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法表述。进行“一题多编”训练,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一)根据算式编题
例如:根据(60-20)÷4编题
1.一本书60页,已经看了20页,剩下的4小时看完,平均每小时看多少页?
2.某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中有男生60人,比“留守”女生的4倍多20人,“留守”女生有多少人?
3.水果店有梨60千克,比桔子多20千克,而桔子质量是苹果的4倍,苹果有多少千克?
(二)根据图画编题
例如:一幅图画中有16只白兔,8只黑兔。根据图意编题。
1.王大爷家养16只白兔,8只黑兔,共有兔子多少只?
2.王大爷家养16只白兔,8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3.t大爷家养16只白兔,8只黑兔,白兔是黑兔的几倍?
4.王大爷家养16只白兔,比黑兔多8只,黑兔有多少只?
5.王大爷家养黑兔8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2倍,白兔有多少只?
一题多编的形式多种多样,再如根据实物、事物、线段图编题等等……
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学期一般安排两到三次“综合与实践”内容。在编排顺序上,“综合与实践”内容通常安排在相关知识单元的最后;在课时安排上,每次内容通常为1课时。大多数教师会将一次“综合与实践”内容设计成一节课,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综合与实践”内容仅仅依靠一节课是无法完成或达成预定目标的。笔者拟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内容“我们认识的数”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教材编排】
教材内容分三个板块,一是说一说: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你能说出自己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二是猜一猜:依次抓一把蚕豆、花生米、黄豆,猜一猜再数一数有几粒。三是数一数:你能数出校园里哪些物体的个数?
【实施问题】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以往教学的经验,如果想完全在一节课内完成此内容的教学,会碰到诸多问题:第一,如果没有课前的调查,一年级的学生所能说出的数,一般只会局限在教室里目能所及的物体数量上,更多的孩子无法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第二,充分开展“猜一猜”的活动后,“数一数”的活动时间常常无法得到保障;第三,因为时间不够、教师课中不敢把学生“放”出教室的顾虑以及学生缺乏室外活动经验等原因,实际到校园里数一数的活动常常会落空;第四,学生实际数完后由于时间不够缺少活动交流与总结;第五,交流中出现数据差错时教师只能言语应付,缺少原因分析以及再次实践的机会等等。
【课标解读】
面对一节课常常无法完成一次“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困惑,我们不妨来看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如何明确“综合与实践”的内涵与要求的: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由此可见,把一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仅当成一节课,理解是狭隘的,实施是单一的。我们可以尝试以“长作业”的形式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
问题,不仅仅来自教材
“综合与实践”以问题为载体,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我们一般习惯于来自教材的问题,但由于地域特色、实际学情等原因,教材所提供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唯一的选择。教师、学生应是“好问题”的研制、开发、生成者。
在经过对“我们认识的数”进行课前慎思后,为了解决课上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我在一次午间用餐后的散步时间向学生提出了“数一数”的要求。经过车棚,数数有多少老师骑电动车或自行车上班;来到小花园,数数里面有多少棵树木;站在操场,数数学生公寓有多少间宿舍、教学楼有多少间教室;回到教室,数数爬了几级台阶……
孩子们悠闲地边走边数,数完就报结果,“问题”来了:①我们学校一共有多少位老师、多少个班级、多少名住宿生呀?②为什么小花园里的树木大家数出的结果各不相同?③楼梯的台阶怎么总是单数?……面对这些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实践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水平,我们往往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梳理与引导。
1.直接解决
诸如问题①之类的,通过询问、调查统计等方式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前自主寻找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2.主题活动
问题②是一个适合学生特点的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因为这一问题不但可以实现“能数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数量”“感受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基本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鉴于对这一问题价值的认同,我将“我们认识的数”改为“校园里的数”,并以此问题为主研究对象,设计活动方案,用常规的1课时,通过集体的合作交流展开学习。
3.兴趣发展
对于问题③之类的,在知识要求、文化深度、解决方式等方面要求相对较高的问题,不适于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解决,可以作为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的兴趣发展点。
生活实践中数学无处不在,根据与学生生活距离的远近,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在平凡的事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参与,不仅仅是“动起来”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强调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但是在具体实施层面,往往容易出现“综合与实践”就是开展活动,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行的片面理解与简单实施。
1.“动”前议
有了好问题,不等于有好结果。特别是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缺少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碰一碰的过程。当“结果各异”的矛盾产生后,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数一遍,而是坐回教室静静地想一想“为什么”,说说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排列无序,容易重复、遗漏;找到原因后再议一议解决的方法:做记号或用“乾隆数塔”法(乾隆让一个士兵站在一座塔前,从而数清了塔林中一共有多少座塔)等等。
选题是“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第一个环节,“动”前议则承担着开题的功能,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探求路径,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2.“动”中悟
选题是前提,开题是保障,做题则是核心。在这个环节,学生要按照前面议出的方案,真实具体地解决问题。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生在自主、全程参与中经历合作交流、综合应用、体验感悟的过程。
无论是做记号还是用“乾隆数塔”法,学生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独立完成的,这就促使学生要学习合作。低年级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方法,活动中适时渗透、加强引导尤为重要。而在多样的数法中,学生所要运用的知识不只是数的大小、顺序,所用的方法不只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要从书本走进生活,由平面变得立体。数学的功能与价值,学习的习惯与兴趣,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升。
3.“动”后评
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结束,做好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方能“结题”。数数活动的开展是由数据差异引起的,但得到准确数据并不是活动的主要目标。我们引导学生对前后两次数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与对比,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课后,作为假期作业,鼓励学生将本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口述给家长听,从家长帮助记录的内容中看出,孩子的语言可能是稚嫩的,但收获却是丰实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均参与到了评价中来,评价以激励与肯定为主,评价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从“综合与实践”,走向“综合”与“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的题材,可以以“长作业”的形式出现,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所谓“长作业”,被认为是“用细水长流的体验式、探究式作业来替代即时性的纯知识练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法。长作业具有几个特点:(1)时间上跨度长;(2)形式上是体验式、探究式;(3)内容上是关于知识与技能;(4)过程是知识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5)结果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长作业”的形式实施“综合与实践”,目的绝不只是要解决“课堂上时间不够”的问题,“长”带来的是时空的延伸,追求的是方式的变革,体现的是价值的追求。
1.“综合与实践”,重在综合
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校园里的数”来自于学生的学校生活,数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用多种方法数数的时候发现,做记号法和“乾隆数塔”法其实是有联系的,它们都是“一一对应”思想的体现。当数到“双胞胎树”时,算1棵还是算2棵,直接影响数的结果,学生们想到了请教科学老师,学科的整合自然体现出来。
重在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到校园里数数”不应该只是有关数的顺序的知识巩固与方法反射式的套用,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去解决一个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甚至学生本身都成了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
“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2.“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
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突出“做”,体现“过程”。“校园里的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实景观察、直接收集数据、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
过程生发体验,过程激活思维,过程引发灵感,过程孕育创新。教师在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引导和帮助学生有目标、自主地参与活动,从而使“综合与实践”成为提升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之一,其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这样的价值追求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所以新课标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们认识的数”前两个板块的内容在改为“校园里的数”之后并不是弃之不用。“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课后再利用各种途径去找一找。找到的同一主题的数还可以成为“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时的资源。“你能说出自己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则可以在认数时相机抛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调查。而调查的数据可以成为“多(少)一些、多(少)得多”的教学资源,用比年龄的真实情境代替教材提供的小动物折纸花的情境,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板块“猜一猜”的内容则可以设计成有关猜数的活动环节,引入认数的练习。
关键词:体验;数学知识;产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45-1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而不是机械地等待老师的传授。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不能因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很难想到,而直接把公式告诉给学生,这样只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而是要充分利用“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这一与学生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这一最大的不同处,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强烈地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只有学生有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才能使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知识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只有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才能更好地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产生。例如,这样一道判断题:如果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好多学生会想也不想的就说这句话是对的。这时如果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体积的太小,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刚才判断错了,这样学生就自己发现了问题,从而能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的解法。而这一过程恰巧就是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他们所感兴趣的是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现实情境,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对小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当个“小测量家”,到校园里进行实际的戡查、测量,然后整理数据,最后绘制出校园的平面图。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这样的一些数学知识:(1)东南西北等方向感;(2)比例尺的意义;(3)如何运用比例尺来画校园的平面图。
四、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是需要充分的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离开了思维空间、离开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就无从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体验知识的产生。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等方面时,就可以安排以下的实践活动:
在操场上,师生一起辨认东、南、西、北。
1.看一看东、南、西、北四方方向各有什么。
2.把看到的物体,建筑物记录下来。
3.根据自己的记录完成右图。
4.把图贴在黑板上,互相看看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很深刻地让学生感知方向感,从而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学生真正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
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探索、推理、判断,学生往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解决某一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往往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知识的产生。
例如:苏教版(新课标)第五册的《数学评价手册》有这样一道题:
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
1.按照图中的方式,摆2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2.摆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
这道题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它要求学生先通过图形找到正方形排列的规律,然后还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刚才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若是给学生单独完成,学生刚开始会感到有些困难,因此这道题就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容易打开思维,共同把这个问题解决。
一、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抽象性。在数学教学中,由实际事例引入概念,既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来自客观世界,为学生打下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例如,教学“1―5”的认识,可充分利用教材上“主题图”的文本资源,为学生创设参加“升旗仪式”的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上有些什么,数一数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有几人。用1表示一头牛、一个太阳、一只飞向蓝天的小鸟;用2表示2多花、2个苹果。让学生通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数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体会数的产生作用。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某种内容感到需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在实践中,教师既关注学生对课堂上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要求,又努力把数学学习与社会发展和未来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同时不断迸发民族自豪感与为祖国努力学习的豪情。
例如,“认识钟表”的教学,我们可以请学生说出自己一天做了一些什么,早上大约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等等,把“钟表”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幅幅具有重大意义的画面:申奥成功、“神舟”五号成功着陆……让学生感受全国欢呼的场面,鼓励学生说出这些事发生的时间。“看看、说说”的活动情感色彩浓郁,学生进一步感受“钟表”知识过程的同时也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热情的过程。在让学生谈学习收获的过程中,还让学生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遵守作息时间,之后,还为学生设想20年后自己将会做什么,把对时间的体会与自己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充分肯定,鼓励每个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由此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动机。实践告诉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生产和科研实践中选择素材引入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激发、强化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需要,对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极为有效的。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不持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邀发和培养。
例如,统计知识的教学,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学习统计,我上这节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本校环境优美、四季鲜花开,犹如花园般的学校。我把“统计不同颜色的花各有几盆“设计成统计校园里的花。上课伊始,我就亲切地说:“孩子们,校园里的花开了,五颇六色的,很漂亮。接着,请学生了解、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小组内每人获得红花的朵数,这些事涉及到每个学生,他们感到亲切、有趣,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节数学课,都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每节数学课,都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发现、掌握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不断增进学生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到学习数学的志趣”的学习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康发展。
四、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类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教学课开始。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图有意识地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确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又如,笔算教学中,设计帮助小动物检查改错题的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再如,放手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评价伙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进而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一、引 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处处都是,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一点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又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去领悟数学的本质,去亲身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吸取养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将小学数学和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这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有待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查阅相关文献,以小学数学苏教版为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分析,从观察生活,引出数学、注重教学语言形象化和生活化以及注重信息搜集,解决数学问题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供广大同仁学习借鉴.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1. 注重观察生活,引出数学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悟数学,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数学,只有学生对自己生活背景熟悉,才会对此感兴趣,才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 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例如,我们在执教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学校的建筑物,让学生指出学校建筑物的形状,有的学生说房子的顶部是三角形的,窗户是方形的,有同学观察到校园里的垃圾桶是球形的,这时,我就顺势引出新课,带领大家观察书本上所给的图形,大家学习的兴致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再比如,我们在执教三年级“千克和克”这课时,我提前一天让学生回去咨询自己的父母我们平时买菜计量单位,并向父母请教关于计量单位的情况,很多学生回去积极咨询,第二天上课,当我开始引入千克这个计量单位时,大家都显得非常熟悉,这样使得这堂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言之,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能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引入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近数学,贴近数学,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无处不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注重语言形象化和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去搜集补充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和探究性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譬如,我们在执教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我要求学生回家计算家里饭桌的面积,要求饭桌的面积,必须要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这就需要学生回去自己进行测量. 学生回家后都积极动手量取了各自饭桌的长度和宽度,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饭桌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接触了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熟悉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努力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力求打造高效的具有生活气息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37-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伴着“洋思”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就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悟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亲切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课堂高效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
二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学生生活,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这样,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具体原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现状,针对数学教学内容灵活捕捉能够为教学服务的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感知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知识、深化学习效果。
三 活动设计生活化,让学习体现生活
实际上,当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在一年级的小学生的眼中,这些数学知识显得“过于简单”了。所以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激发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上。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生活中数学的典型事例,为课堂活动所用。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实背景。由于在设计时处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对于数学一点都不陌生,实践证明这种"与生活零距离接触"的课堂活动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在设计“认数(一)”时,首先出现的就是一幅同学们在校园里快乐玩耍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再同桌讨论,最后与大家一起交流,一开始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我最后还设计了把这一课延伸到生活中去,看着这美丽的校园,按排了“到校园中去找数”的环节,希望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生活,喜欢上我们的学校。多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形成“转曲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认知过程。以其达到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效果。
四 在课堂上,体验数学的扣人心弦
一堂好的课,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绕梁。在数学课堂上,同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奥妙。可以从生活的某一方面反应数学问题:可以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有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介绍几个课堂中的小片段:
片段一:有这么一位老师在讲“循环小数”之前,先给同学们念了一首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很会讲故事,老和尚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哄堂大笑了起来,教师马上引入“循环”二字,让学生结合刚才的童谣讨论了起来。在如此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循环”的概念,不仅为学习循环小数作了准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的生活能体现数学问题,我们就可以和这些生活的事例来学习数学问题。
片段二: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恰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们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以得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以得到5元=50角=500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小数点的妙用就体现了数学的奥妙之处。
五 新知导入时联系身边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人教版;生活案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应回归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多半是来源于生活的,但由于年纪较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当数学课堂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时,很多学生感到茫然,数学可谓是最让孩子们头疼的一门课程。采用生活教学法,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抽象缜密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生活技能,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数学探索欲、求知欲、质疑欲。
一、采撷生活案例,激发数学兴趣
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采撷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让数学走进生活。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学生自制力和纪律意识都不如中学生、大学生好,教师要顺应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特征,结合教学活动实际需要,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长方形”,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找一找?学生动手动脑,不难发现:数学课本、文具盒、黑板、课桌、长凳、地砖等都是长方形。趁着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观察数学课本、文具盒、黑板等长方形图形,同学们能否发现共同特征,开动脑筋想一想,长方形的边长与边长之间具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走到黑板前,为学生比划边长的概念,提示学生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这些特征,深化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生活中到处都能采撷到数学思想,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让生活为数学课堂所用。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二、创设数学情境,密切生活联系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就在于学数学没意思,太枯燥了,总是数字算来算去,不想学。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越来越抽象,难度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应用题教学,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疼,明明就是平时的计算题,只不过多加了几个字,学生就不会做了。教师如果能在生活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就能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形象的生活常识,让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将数学的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例如,在四则运算混合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数学情境:同学们喜欢春游吗,春游之前大家要做什么呢?学生肯定会想到买吃的,要去超市购物。教师适时展开追问:假设班级组织春游活动,必须要购买水、饼干、雨伞、帽子等常用物品,已知水每瓶1元钱,饼干每盒10元钱,雨伞每把25元钱,帽子每顶10元钱,你需要购买3瓶水,2盒饼干,1把雨伞,1顶帽子,请问你一共需要付给售货员多少元钱?教师可以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计算本题。在商品买卖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计算加法,还需要计算乘法,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混合运算。
数学课程属于比较抽象的学科,低年级段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时候难免卡壳。通过创建数学情境活动,能让学生结合实际明白所要学习的知识,降低教学难度。在情境创建活动中,教师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走入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回归生活,学有用的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来源生活,理应回归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只有在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的机会,才能及时巩固,真正做到学习致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提炼出恚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既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为什么车轮的形状却不是三角形?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数学情境,还要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引导,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提升和拓展,归结出新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充分体现数学价值,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注重课前挖掘,用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
新课标明确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笛Ь驮谏肀撸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教学产生亲切感,最终以“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密切联系生活,用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
如教一年级“数一数”,先带着学生漫步在校园,观察校园里有几幢楼、几棵树、几个足球场……,教室里有几扇窗、几块黑板……,用具体实例来教数学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学会了有序观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如教学“平均数”时,设计这样的生活情景:准备4个装有高度不等的水的烧杯和一个水槽,该怎样分使得4个杯中的水的高度一样呢? 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们争着说:“把多的一部分倒给少的……”这是数学中的移多补少问题,但是,哪一杯多?哪一杯少?“移”的要倒多少,“补”的要添多少呢?学生皱眉了。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学生有了探个究竟的心理存在,必然积极思考下去,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二、开放数学课堂,用生活经验探索数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新课标也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需要我们善做开拓者,为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尺上有些什么?再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也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概括出: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实际表象之后让学生体验:什么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先让学生看书上1厘米的线段,然后用硬纸板纸条去和1厘米的线段去比一比,发现硬纸板纸条的宽是1厘米,再指导用拇指和中指把纸条轻轻夹住,再把纸条轻轻抽出,仔细观察拇指和中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最后用纸条去校正一下。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乐于学习,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掌握得也很好了。又如一年级“分一分”一课,先让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按形状分一分,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对各种实物形状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组织学生做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每个人都在独立操作、感受中进一步体会了各种实物的特征。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这四种形状的,使抽象的形体与生活中的实物建立了联系,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最后我安排了“搭一搭”的游戏:各小组把各种物体合在一起,搭出你喜欢的东西,然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搭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形状的物体构成。最后布置学生回家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用课上学到的方法给它们分一分类。在这样的交流、实践活动中,学生把各形体的模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了比较、归纳,而且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去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课后延伸,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成功的教学不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课内的知识,更主要是通过课内的学习而能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把数学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实践和生活。
如教学“元、角、分”后,我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布置课后去超市用零花钱买一些学习用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教学“米的认识”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正好是1米或接近1米呢?学生拿着米尺在教室里找、量……;学了三角形后,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后,说说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实际生活的贡献?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观察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
1.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
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将“处理”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模拟性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可以是一二个片段,也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既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也可以单独设计为生活实践课。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倾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
2.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效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3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一是财产资源,如藏书量、占地面积、水电费数据等等;二是生命资源,如学生成长数据、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还可以让学生调查统计全校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用数据分析同学们的学习习惯;三是活动数据资源,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许多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数据(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利用分析数据来思考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如通过设计“科技作品的分数展出”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综合运用空间几何知识和分类思想等。
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三、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和地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学“计量单位”,可以进行测量型实践活动。学习面积单位之后,就可让学生测量自家客厅、卧室的面积和估测社区、院子、广场的占地面积。学习体积单位后,可让学生估计小到教室大到医院门诊大楼、火车站主楼的体积。
【论文摘要】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大社会、大生活融于课堂,为学生的成长、教学服务。本文从新课改视角下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之源
1.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而引出数学问题。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卡通人物——丁当猫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接着提问:“你们组在丁当猫的哪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索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这样,创造开放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更能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2.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模式。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统计”后,我设计“到校园里统计”的开放式活动课:我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校园里任意地统计某种物体的数量,再把统计结果与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的眼界真是开阔,有的统计香樟树的棵数,有的统计石凳的数量,有的统计花坛的个数……同时,我及时给予他们评价鼓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到熟悉、亲切、真实,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学生有了更多讲、练、议的机会,从而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发展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3.练习设计生活化。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从而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面对数字和计算,学生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 于是,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推出“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如果要在我们教室铺上地砖,(提供几种型号及价格)你能设计出一个装修方案吗?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教室的面积是多少。(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砖的型号,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和总的钱数。
这样的练习,改变了单调而枯燥的计算,题型比较新颖有趣,并赋予数学以生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之本
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生活化”数学教学之“源”应建立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画面,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回归生活,赋数学以灵性。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活学、活用知识,赋予数学知识以生命的灵性。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并使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我创设“1元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并在课前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拿1元钱到商店中购物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购物情况。在这个模拟购物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真实地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和作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用于生活,显数学之价值。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归宿,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想想做做”第3题,教材展示出一个小小玩具店的场景,柜台上摆放了许多玩具,并标出了相应的价格。图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要买两件不同的玩具,要求的是他们各应付多少钱?小朋友对玩具店很感兴趣,兴致很高。这时,我不急着让他们解决书上的问题,而是利用这个场景,问学生:“如果你去这家商店,你想买哪两件玩具? 要付多少钱?”问题一提出,学生顿时精神百倍,马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迅速地算出所需钱数。通过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过程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运用数学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经常抓住求异思维的契机,设置创新氛围,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创新。
1.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重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学习知识,在玩玩做做长才干,获得创新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关键在于“学习问题”的设置,因为“学习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启示点,是抽象的数学教学能否转化为活的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制约因素。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让学生听“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把8个桃分给4个小猴子,小猴都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我这儿只有80个桃子,全部分给40个小猴吧。小猴一听,全都欢天喜地说好!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商不变的性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很快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动脑。如在第五册、第六册中学习“口算乘、除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把分小棒的方法说给同方同学听,在分、说过程中探索口算方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
2.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
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让学生用山芋切取若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出新知。这样的认识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从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的角色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大胆求异、大胆创新,这才能引导学生在探求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好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焕凤.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生活教学化[j].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真备课;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很难集中。一直以来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多数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理论、列公式,学生机械地套公式、代数字,不重视学生的理解状况,不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科学性。新课程背景下,使学生达到理解性地学好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策略、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一、认真备课,将生活化的素材导入课堂
小学生教材设计较为多样性,充满童趣,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城市化倾向:传递数学知识的地点选择上往往出现动物园、银行、超市等具有城市标志的地方;涉及电梯、斑马线、公交车等农村不具备的事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引用生活化素材时不妨采取一些贴近农村生活的实例,对素材进一步加工,重新向学生解释说明教材知识,使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在负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第一次见识到负数,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那么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生活化,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知识运用开始进行负数知识的导入,提出问题。例如,小明在小卖部要买1块钱的橡皮,但是身上没那么多钱,就向小芳借了1块钱,这时候小明就欠了小芳1块钱,这个欠的,不够的就用负数表示。通过这个生活情景的引入让学生明白负数是什么,对负数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随后再引入比较难的数学知识,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运用。
二、生活化数学例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例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教材的例题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而且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教材内容中比比皆是“黑兔白兔”“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诸如此类的经典例题,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轨,学生学起来当然感到乏味单调,不能对数学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鉴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可以在设计例题时,做到例题设计的生活化,即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中提炼数学素材,将其运用到数学例题的设计中,如此,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研讨,学生也能由此巩固和强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百分数”的教学设计中,“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这种百分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我们可以设计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题案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将购物理念应用到百分比应用题的设计中,为学生创设购物环境,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播放出来,课件上播放“好消息,本店商品一律八折出售”的信息,提出问题:“老奶奶花了100元买了件外套,请你帮姥姥算一算,这件外套原价是多少元?”待学生解决后,再提问:“一家店满100减15,而另一家9折优惠,请你们帮这位老奶奶想一想哪家店更便宜?”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活跃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价值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数学知识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生活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陷入泥沼。数学是体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工具,要体现数学的价值就必须注重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并运用于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实践环节: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测量工具,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新建的花坛,告诉他们:“学校时冈诨ㄌ车乃闹芎蜕厦嫫躺洗勺,并将花坛的里面填满土,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方土,大家愿意吗?”来到校园里一听老师说要帮学校的忙,学生肯定会很乐意,积极性高涨。这样设计例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做例题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寻找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举一反三,全面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丰富学生的积累和体验。要积极采取有效方略,促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原理、思想和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熟悉"生活
"熟悉"生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
1.情境体验。创设优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低年级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创设"购物超市"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亲身体验,使学生懂得如何根据自己兴趣或某种需要购买商品;如何根据需付的钱选择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何向顾客"找零钱";如何向顾客进行"购物指导"。学生身临其境,扮演情境中的主人公,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2.媒体显示。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展现生活、显示事物形象,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回忆想象等方式加深对生活信息的理解。如"出租车如何计费"的问题学生并不太理解,可以借助电脑显示里程表、计费器的工作情况:计费器显示的钱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始终停留在起步价上,而超过规定的里程后,增加的钱数随着增加的里程数的变化而变化。
二、联系"生活画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三、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四、让学生初步解决简单而实际的问题
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不断获取现代社会生活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来源平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灵活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初步学会综合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学会数学思考。如在学习过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拓展练习时提供学生这样一组信息:去年暑假学校团队组织夏令营活动,报名参加的同学和老师共有215人,可租的车有两种,一辆大客车可坐40人,每天租金500元,一辆中巴可坐20人,每天租金300元。请每个同学设计租车方案,比一比哪一种方案最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课本上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过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但一碰到实际生活问题往往显得不知所措,一筹莫展。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一堆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长此以往,学生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学生日后的和谐发展,完全有必要让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在课堂。
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现实数学,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组织,应起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七、倡导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充满数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