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的优劣势

互联网的优劣势

时间:2023-06-08 10:5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的优劣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厂家;零售商;服装行业

[DOI]10.13939/ki.zgsc.2015.15.071

1 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日趋普及,新兴的网络零售商正成为传统制造、生产企业的新营销渠道和增长空间,网购市场巨大的商业潜力,也让制造商、生产商们垂涎,纷纷“触网”。厂家凭借自身可实现厂家直达消费者,减少流通环节,节约营销成本,自主定价,统一品牌等一系列天然优势,强力进军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

这种厂家电子商务化的强力来袭,势必会给零售商电子商务化带来不小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零售商如何应对这种来势汹汹的挑战便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不得不透过对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来探究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和原理,从而能为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化发展提出有意义的对策。

2 文献回顾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活动可以实现厂家和消费者的直接对话,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成本[1]。电子商务一经诞生就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并给人类经济、交往、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商务交易模式,摆脱了展示柜与谈判桌,使商务交易变成了一种“点到点”、“站到站”的商业数据互动,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2]。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具体表现方面,它的实施要求将以往传统的商业形式在虚拟的环境中通过数字技术展现于媒体上,使客户可以身临其境的看到[3]。同样电子商务也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企业生产组织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对企业增长方式、企业经济结构及其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4]。

电子商务至今仍然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都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的参与程度,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表述[5]。Beyer(2010)定义电子商务为一个从启动、谈判和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都通过数据交换的过程[6]。本文所研究的生产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指传统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通信手段,技术手段在网上实现的产品销售、网络营销展业以及顾客服务[7]。

本文正是从零售商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分析和探究结果形成的根源,找出零售商应对厂家电子商务冲击的突破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以供零售商借鉴。

3 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了10家企业和零售商,其中企业涉及海盐4家、湖州1家。对于5家厂家均采用实际走访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而所涉及的5家零售商则采用实际走访、问卷调查与新兴媒体(微信等)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此次问题的研究。

本文还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浙江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14家企业,其中包括厂家:宁波4家,合计4家;而零售商:杭州6家,金华2家,宁波1家,嘉兴1家,合计10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14家企业,得到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分析结论。

4 厂家电子商务与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根据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所获得的企业电子商务化相关的数据,经过整理汇编成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分析表和零售商电子商务优劣势分析表,通过研究在厂家电子商务的情况下,比较分析零售商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点。

4.1 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通过对9家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方法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如表1所示。

4.3 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

通过对厂家电子商务的优劣势以及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的对比归纳分析,可以分析得出厂家电子商务和零售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对比,如表3所示。

5 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

通过对浙江湖州、海盐等地1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浙江杭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14家企业的文献研究,分析厂家电子商务对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冲击研究,笔者发现厂家实行电子商务后,零售商电子商务中的青年消费群体所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而青年群体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其在服装消费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其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上一代人的传统消费模式及其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8]。由此,本文具体的分析内容针对消费群体展开,因此有必要就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作一个分析研究。

5.1 青年消费群体的特征

(1)追求时尚,强调个性。青年消费群体追求时尚,又是最狂热的时尚爱好者和推崇者。同样青年消费群体也是一个热衷于创造时尚,同时又在不断抛弃时尚的群体。

(2)感性消费。青年消费群体较少综合选择商品,却特别注重商品的外形、款式、颜色、牌子、商标,只要直觉告诉他们商品是好的,可以满足其个人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迅速做出购买决策,实施购买行为。

(3)热衷于自我表现。青年消费群体倾向于用品牌符号、图像来包装自己,他们看中的不是商品的使用,而是商品的呈现。

5.2 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

由于青年消费群体自身具有的消费特点,厂家电子商务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冲击是最为显著的。青年消费群体整体呈现出追求时尚,强调个性、感性消费和热衷于自我表现的消费特点,而厂家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个性化优势、服务优势和互动优势则恰恰满足了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首先,价格优势为大部分一般经济状况和购买能力的青年消费群体创造了良好的网购平台。其次,个性化优势可以让青年消费群体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创造力,追求差异化,打造属于自己的服饰。再次,服务优势能够及时、快速地为青年消费群体提供服务,增加感性认识。最后,互动优势可以迅速挖掘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潮流,第一时间把握其流行趋势,并将创新技术反馈给青年消费群体,满足其自我表现的需求。

6 对策建议

6.1 促销策略

零售商要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精准促销。所以,年轻、时尚以及活力应该是促销的主题。与此同时要尽量保证实体店和网上销售渠道同时进行,保持实时互动,这样不但能扩大促销的受众范围,而且能对促销的效果进行适时的比较。除此之外,零售商可以把线上渠道的网页作为媒介,对线下实体投放广告,提升网店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6.2 多品牌建设

寻找新的进货渠道,形成多条进货线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低端跑销量,高端树标杆”的思路,积极开拓零售商多品牌经营。低端品牌和高端品牌设计做到精准市场定位,以青年消费群体为主,高中低价格档次错开[10]。

6.3 质量策略

尽量减少低价冲击,以质量取胜。服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衣着效果和顾客的直观消费评价。零售商应做到细致检查和优质选货,这样可以能够让服装在质量上领先厂家一步。如今绿色和实用消费理念的盛行,同样也为零售商判断青年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依据。

6.4 特色网页设计

个性网页创造,避开品牌竞争,打造自己的风格。零售商应全面了解当下青年群体的消费理念,同时运用时尚、流行和特色化的装饰元素,大胆、创新的设计风格,打造一个特色的网店,建设一间别具一格的网店。

6.5 服务策略

注重与客户的关系管理,提高售前和售后服务,客服热情好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推出创意搭配服务,即首先挑选款式方面要比较注意,尽量不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款式相撞,接着是拥有自己的搭配特色,搭配现在比较重要。因为青年消费群体生活节奏比较快,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所以最好零售商能够从头到脚都能帮他们搭配好,但厂家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

6.6 个性化策略

自主品牌是一块重要的版块,如今很多比较前期做的网店也都开展了定制服务,那么客户亲自定制的那款就肯定不会和其他客户的款式相撞。当零售商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后,接着把品牌打响,就会有一个知名度,有利于信誉的累积。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商业竞争。青年是一个有着强烈购买欲望和巨大购买潜力的消费群体。在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中,谁抓住了青年消费群体,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赢得了优势,赢得了未来。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要想迎合青年消费群体的需求,抓住他们的眼球,就必须充分了解青年人的消费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零售商在实行电子商务时采取与之相应的营销策略。唯有如此,零售商才能博得青年消费群体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宁维正,高峰.利用电子商务降低企业成本的探索[J].煤矿现代化,2003(53):29-30.

[2]黄英.品牌服装网络直销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57.

[3]李爱花.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4:1-49.

[4]潘雨相.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14(1).

[5]夏冬胜.我国中小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1:1-46.

[6]王藕眠.调查英国时装市场电子商务营销的成功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50.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期刊;编辑工作;传承与创新新

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对传统期刊编辑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是新的机遇,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传统期刊编辑出版行业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期刊编辑工作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一、新媒体与传统期刊的优劣势

(一)新媒体的优劣势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喜欢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新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获取信息方式、阅读对象以及购买东西的数字化。第二,读者群体能够和作者直接进行沟通与互动,不用经过编辑来进行传达。第三,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获取信息,更加方便。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等。但是,新媒体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对于人们的知识学习并不完全是正面的影响,在网络中有许多虚假的信息以及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学会分辨。

(二)传统期刊的优劣势

传统媒体的优势有这几点:第一,传统期刊的党性观念较强,有许多优秀期刊积极传播大量正能量的内容。第二,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有较高的质量,传统期刊编辑人员的文学素养较高,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对于每一份稿件都能够认真处理,在长期的学习中,对于信息的筛选有着非常强的能力。第三,传统的纸媒具有非常强的权威性,传统的媒体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各方面比较完善,信息渠道比较完整和可靠,公信力比较强[1]。传统媒体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传统纸媒的时效性是远不及新媒体的,在传播途径方面也没有新媒体更加方便,传播的速度也比不上新媒体。传统期刊编辑在理念上比较成熟,但是在新媒体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新意识比较薄弱。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的影响

传统期刊的编辑人员在进行约稿和组稿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打电话来进行,这种落后的约稿机制主要体现在周期较长、投稿的渠道较少,以及效率低下。信息化时代下,主要是在网络上消息进行征稿,跟读者和作者联系起来也更加方便,不仅拓宽了投稿的渠道,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传统期刊出版行业中,编辑人员和作者沟通稿件问题时,通常是借助电话或者邮件来进行,而信息化时代,作者只用登陆期刊的官网,在官网上面就可以随时查看稿件处理的进度,这样的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2]。此外,在传统期刊编辑行业,审稿的流程和周期较长,从而使期刊出版的周期也变得更长。现在,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快了审稿的流程,审稿周期也大大地缩短,从而缩短了期刊出版的周期。

(二)如何更好地应用科技信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期刊的出版内容以及出版的技术等应该进行改变。在当前,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我国科技信息和国外相关信息已经实现共享,所以,对于学术编辑的内容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编辑人员要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使读者能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判断期刊的价值已经不只是依据它的学术价值,而要通过多方面来进行判定,比如传播的效率以及途径等。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三)网络期刊的规范性

在信息化时代中,期刊所传播的科技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好的交流,所以,期刊编辑人员需要重视网络期刊的规范性,不管是摘要还是关键词,都要按照严格的格式进行书写,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在传统的期刊出版中,许多投稿人不太注重这些问题,但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摘要和关键词是读者检索的关键,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编辑人员一定要对网络期刊的规范性多加重视。

(四)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获取信息时也更加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获取一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但是,网络信息资源和编辑出版的资源之间的界线变得比较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是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临的挑战,期刊编辑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理念,寻找更好的途径去实现网络期刊的资源共享。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编辑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编辑理念的整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期刊编辑人员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摒弃一些陈旧的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编辑的理念关乎着期刊的内容、风格以及市场定位等,新时代背景下,要对编辑理念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一,编辑人员要有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要对互联网带来的程序、方法的变化尽快适应,并紧跟时代步伐,创建多媒体平台[3]。比如《当代矿工》这本杂志,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先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来推广一些比较实用的小知识,之后又开通了微博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拓宽了阅读的途径,并增加了网络互动性,使该杂志更具影响力。第二,要树立服务理念,期刊编辑人员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然后进行选题和策划,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对信息的需求等,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并付之行动,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读者。第三,要树立产品理念,对于过去那种单一的期刊表现形态要进行创新,实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融合起来,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当代矿工》这本杂志,对期刊封面设计进行创新,使用全彩印刷的方式,并且在内容和版面上都做了更好的处理。

(二)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期刊的编辑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参与期刊的选题、加工,还包括期刊的策划和推广工作,以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所以,编辑人员的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第一,在选题方面,编辑人员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选题对期刊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一些学术动向和比较前沿的信息全面进行了解,然后对社会群体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选题,并关注读者的反馈以及提出的建议,做好双向沟通。第二,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图文编辑软件或者视频剪辑软件等对稿件进行转化,提高现代化编辑能力,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第三,对资源进行整合,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对业内比较专业的人群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推送期刊信息,还可以及时联络作者和专家组织活动。同时,可以将传统期刊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探索出新的期刊出版发行模式。第四,顺应时展,创新办刊理念,可以进行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在沟通协作中发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选题,然后迸发出新的灵感,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4]。

(三)利用互联网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我国大多数期刊出版社已经跟随时代的发展,并建立新媒体平台,但是并没有和传统纸媒进行互补,只是被当做单一的传播途径,从而使读者没有较好的体验,存在平台功能不齐全、在互动方面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编辑人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首先,要习惯大众群体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然后打造移动端产品,使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阅读,编辑人员可以将一些学术性的知识进行转化,使大众更容易理解。其次,通过大数据这样的手段,对于读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喜好,从而可以更加精准地推送给读者。最后,根据新媒体浅阅读的特点,以及纸媒体深阅读的特点,编辑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类和传播,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期刊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两者相融合也是一种发展趋势。传统期刊的编辑人员应该传承一些良好的作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进行一些转变和创新,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雨.新媒体背景下期刊编辑部的改革与创新[J].农场经济管理,2020(03):55-57.

[2]康少膑.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期刊出版编辑面临挑战及对策[J].传媒论坛,2019(21):109+111.

[3]陈爽.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编辑思路的传承与创新[J].青年记者,2018(08):56-57.

第3篇

【关键词】战略;SWOT理论;PESTEL分析模型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信业赖以生存的各个方面都在经受空前严峻的挑战:大量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和有限的增值业务不断贬值与被边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大量新型终端的出现,在带来巨大的网络流量和信令压力的同时,引领了信息通信业务的发展,也使得运营商的传统主导性和重要性逐渐降低;产业链的重点和利润向上层业务与终端转移,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新型、轻型运营商凭借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大举进入电信服务业,并获取了大部分利润。

HC公司与电信行业相关联,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外部市场因素和内部资源条件的变化,如何有效地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促使公司进一步做强做大是公司面临的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公司的内外部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而富有特色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发展战略。

二、战略分析理论与工具

1.SWOT理论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优势和劣势是内在要素,机会与威胁则是外在要素。SWOT分析实际上就是将与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动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有助于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较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从整体上看,SWOT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SWOT作为企业战略规划中常用的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

1.能够系统全面地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的各种因素。制定战略时企业决策者应系统全面地考虑到企业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SWOT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综合分析,从大方向上避免了遗漏上述某类信息或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所可能产生的错误,有利于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和准确的分析。

2.SWOT对战略决策需要的信息作了两个区分:一是内外区分,即将企业自身的信息与其所处环境的信息进行区分;一是利害区分,即对有利于企业的内部优势、外部机会与有害于企业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进行区分,这种分类大大明晰和简化了企业制定战略时需要掌握的信息及其来源。

3.SWOT本身简单直观但内涵丰富宽泛,根据不同需要,企业决策者利用该法既可通过粗略分析明确大致的方向,也可通过深度调查研究进而得出翔实可靠的依据和明晰的结论。

SWOT分析程序常与企业策略规划程序相结合,其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进行企业环境描述。

步骤二:确认影响企业的所有外部因素。

步骤三:预测与评估未来外部因素之变化。

步骤四:检视企业内部之强势与弱势。

步骤五:根据企业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

步骤六:利用SWOT分析构造研拟可行策略。

步骤七:将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定位。

步骤八:进行策略选择,制定行动计划。

2.PESTEL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其中6大因素: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al):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PESTEL是在PEST分析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形成的。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六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三、HC公司战略规划实践

1、研究方法

笔者以单层次SWOT理论为基础,利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分析了HC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完善HC公司在电信行业业务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措施。

(1)文献研究:阅读并研究行业相关企业如运营商本身及建设厂商对未来战略规划的文献,分析各种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相关研究。

(2)核心人员访谈调查:收集内部重要管理岗和技术岗人员对公司发展战略的看法。

(3)公司经营分析会:在公司经营分析会上,公司管理层针对当前内外部环境现状进行战略讨论及远景规划。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既引用了大量事实做定性分析,又引用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作定量分析。

(5)单层次SWOT矩阵分析法:单层次SWOT矩阵分析法是指一个简单的问题,用一种简单的想法来加以解决。亦即是针对某项特定问题,使用类聚对比法的大小、强弱、优劣、长短、广窄、深浅、轻重等,加以简单诊断问题的核心所在,而得以使用简单对策加以解决。如某项产品的品质问题,就产品本身品质的优劣势条件加以考量,并比较外面生产同样产品的竞争者的品质,是否处于机会或威胁的竞争地位,而得以简单判断并提出SO、WO、ST、WT等四种的因应策略。或者对其所处的象限位置加以判定,并制定其最佳的因应对策。

2、数据分析

2.1企业外部环境机会因素

在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契机,促进产业链繁荣的背景下,电信行业提出“去电信化”和“新三者”路线,“去电信化”就是摒弃传统通信运营商的固有成见和路径依赖,调整思维模式、主动适应变革,顺应网络技术发展、产业格局变化、用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推进网络平台、业务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机制体制等多领域、多层面的创新。新三者是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合作,整合电信品牌与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高性价比的综合信息服务,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2.2企业外部环境威胁因素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及新业务层出不穷,而公司对传统优势和思维的路径依赖比较严重。

电信和互联网的行业边界正在逐渐模糊,一些原先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也会加入角逐,电信运营商已经不再是原有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构成的小三角的竞争,而是在由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运营商、走向服务的IT设备商所构成的大三角综合信息服务中的博弈。

通信和互联网行业边界模糊带来的是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竞争趋势方面,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在过渡期间,市场份额的抢夺将成为市场跟随者的发展重点。

3、企业内部环境优势因素

3.1行业业务理解深刻:公司起步于电信运营商BOSS业务,在运营商业务上有着很深的理解。

3.2大型项目实施经验:在项目类型上,参与过全业务和BSS等大型的项目,对大型项目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和流程都有较好的积累。通过了软件成熟度模型CMMI5级认证,在中大型项目上有优势。

3.3客户关系较为深入:通过多年的项目积累,和浙江及多省电信的企业信息化部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联系,能较为清楚的了解电信的系统建设规划和发展方向。

3.4专业人才层出不穷:具有较多PMP、OCP、CCNP、CLP等各种类的国际知名服务认证专家,拥有100多名掌握Siebel、ERP、CRM、SCM、SAP等传统电信大型系统领域的专才。

4、企业内部环境劣势因素

4.1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的矛盾

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只重视当前战术和策略,忽视长远战略,湮没在日常经营性事物中,不能统观大局;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企业运作战略策划人才。这个问题是当前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

4.2内部短期利润与长期创新与发展的矛盾

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已经呈现出不适应(无法支持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并逐步成为制约公司参与互联网化价值创新主导的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管理和组织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企业特色创新创优氛围的建设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应考虑的焦点问题。

4.3业务及产品劣势

产品化竞争力不足,多年以来没有非常具可复制性和推广性的行业产品。互联网领域的运营型平台类产品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代表性终端APP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4.4开发流程劣势

企业流程比较传统,缺乏像互联网企业的小快灵工作方式和敏捷开发模式。

4.5职能和架构劣势

目前的职能和架构都还是传统的软件企业架构,无法适应互联网化背景下的产品化,运营化的思路。

4.6缺少互联网人才

新技术业务领军人物缺乏。在电信向互联网化,去电信化方向发展之际,公司互联网型人才缺乏逐渐成为较为明显的劣势,缺少LAMP互联网人才架构架构,缺少互联网高级产品经理及专业运营人才。

四、结论

在内外部环境优劣势分析基础上进行单层次SWOT矩阵分析,得出SO,WO,ST,WT策略:

表1 单层次SWOT矩阵分析表示意

环境 内部环境优势(S) 内部环境弱势(W)

外部环境机会(O) SO策略 WO策略

外部环境威胁(T) ST策略 WT策略

1、SO战略

密切关注浙江省电信及周边省份电信在新三者方向的策略和布局,立足于对电信传统业务的理解,延伸基于电信业务的互联网化和新三者理解方案。在内容应用方面,遵循移动互联网运营规律,开展专业化运营合作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利用团队善于大项目标准作业方式,承接基于电信去电信化,互联网化的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及实施项目。

立足自身多年服务终端客户资源和积累,有选择地以客户数据分析,聚类分析,喜好分析作为输入,规划并发展自营汇聚型内容、应用以及支付和定位等能力型产品。

2、WO战略

(1)建微创团队组织 根据互联网运营商的经验,按比例配置产品分析、需求、设计、开发、测试、数据分析等岗位人员。

(2)定自由运作机制 运作机制上给予团队充分的自由权。可以由团队主导产品模式、激励模式等。鼓励团队成员的自主发挥,鼓励知识的共享传递,减少行政干扰。

(3)推高度灵活流程 在复杂流程等环节上去电信化。希望通过实践,根据互联网快速响应的原则,在流程、体制上对现有的落地流程进行合理的简化。

(4)寻高效生产之法 摸索互联网的做事流程,摸索适合业务特色的互联网敏捷开发流程,提炼面向市场、用户的最短需求确认路径等。

3、ST战略

构建集成多能力的融合业务承载和能力开发平台,利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提供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运营环境逐步建成开放的基础类、业务类平台,形成针对外来威胁的行业壁垒。

开拓业务,向互联网行业渗透,提供标准化公共组件,与互联网门户,APP等合作,对外输出能力,建立互联网分销供应链。

4、WT策略

引进互联网化专业人才,包括熟悉LAMP系统的专业技术架构人才。

组织架构调整。对于公司偏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和运营而言,构建垂直一体化的扁平化组织架构,减少决策环节消耗。

调整市场竞争情报工作重点,建立新的市场竞争情报体系,关注互联网相关行业领域动态及公司,使公司各部门的竞争情报力量能够有效地了解潜在进入的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并提供各种办法提高各竞争情报小组的协作水平,优化了原有的情报资源,增强公司适应泛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市场变化和对抗竞争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企业转型要紧紧围绕战略展开。企业必须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战略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会无处不在,诱惑无处不在,但风险也无处不在。企业不能热衷于不顾自身能力,只铺新摊子,盲目投资,而是要先确定一个明确的战略导向。所谓战略就是根据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资源,确定远景目标,并对宏观目标进行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10-1

[2]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06-01

[3]C.WL希尔等《战略管理》,市场经济出版社,2007.10

[4]亨利,茨伯格.公司战略计划.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4

[5]戴维,贝可赞.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6]吴照云.战略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胡绩伟.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8]迈克尔A希特.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9]弗雷德戴维.战略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第4篇

2006年9月20日,微软与中国电信宣布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正式启动搜索服务合作,今后中国电信的114互联网搜索将全部采用微软的Live搜索技术。此次微软与中国电信的合作虽然仅限于互联网搜索领域,但是今后电信旗下互联星空网站,以及400多家城市门户网站将全部采用微软的Live搜索技术。

微软的动作也反映了诸多外企、外资的“心声”。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为保护民族电信业的发展和通过开放电信市场以争取到更大的国家利益,我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允许外商在我国投资电信企业的最高持股比例和地域限制。然而,2006年12月对于电信业来说,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电信行业全面开放的到来。

在外资将大规模进入中国电信业之前,认清自己优劣势是每个中国电信企业的关键问题。

整体落后 前景不甚明朗

在国内电信运营市场上,话音业务仍会在―段时期内占据主体业务地位,而新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在市场运作经验、资本运作经验、内部管理经验、客户服务经验等方面落后国外同行,但国家政策的壁垒,以及国外资本的议价能力如何和国内运营商的体制建设如何等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获利大小有直接关系。

通讯制造业 竞争日趋激烈

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凭借廉价劳动力,以低成本、低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逐渐走向海外。随着外资的进入,这些优势就会逐渐丧失,竞争环境也会更加激烈。此外,通讯终端制造企业微薄利润也难以维持。手机、电话机等终端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普遍偏低,尤其是国内的手机制造企业2005年上半年几乎全线亏损,外资进入后形势会更加恶劣。

电信监管 处境更为艰难

互连互通、普遍服务以及电信法规的完善等问题一直是摆在电信监管部门面前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还没有有效的普遍服务规则,普遍服务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原有的国有基础运营商迫于政治压力必须承担普遍服务义务,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外资进入成立的合资公司却可以在高盈利的地区和业务上“撇奶油”,这显然有悖于公平竞争的原则。建立竞争中立的普遍服务基金制度,让所有运营商都根据一定标准承担相应的普遍服务义务,才能在外资运营商进入的情况下,处理好电信业发展与竞争的关系。

外资进入 地位如何平衡

在WTO承诺下,外资可以逐步进入我国基础电信业,享有不低于我国电信企业的待遇。但是在国内,六大基础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还没有解决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的问题。如何权衡两者关系,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5篇

众多企业进入到移动互联网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这是一个初生且方向未明的行业。

就有关问题,本刊记者孙宏超专访了中日3G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颜兵。

一般的观念中,手机加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颜兵:普通大众这样理解没有问题,但是从行业内部来看,应该有以下观点:第一,移动互联网不等于移动加互联网;第二,移动互联网也不是移动的互联网;第三,移动互联网也并不等于互联网向手机端的延伸。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颜兵:张朝阳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们是一体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来自于通信技术,他更多的受到运营商的控制,所以移动互联网的突出特性就是手机的基本特性:和PC相比,手机更具个性、更精准并且有更加强大的收费体系。这带来的优势就是更私密化、个性化。现在,公用电脑到处可见,但可以预见,公用手机未来也很难出现。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最需要注意些什么?

颜兵: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以用户体验为先,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是51分,那么用户可能愿意再尝试,慢慢的变成52分、53分……只有优越的用户体验,才能为你带来更多的用户。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颜兵:手机流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中国的流量包月制还没有那么普及,如果用一个KB就交一个KB的钱,那人们的心态更多的就是尽量少用。而当包月制普及以后,人们的心态就会很自然的转变为不用白不用,就会更多的去尝试移动互联网,所以说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百米在运营商的手里。

曾经的SP从业者进入移动互联网会有什么优劣势?

颜兵:最大的问题是SP从业者更多的是关注怎么赚钱,而这个钱又基本上来自于和运营商进行分成,而对于用户的关注度非常少,这就造成了他们和移动互联网先追求用户后赚钱的方式正好相反。所以SP的经验会束缚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业。如果原来做SP的团队转型进入移动互联网,必须重新打造团队,并且彻底打破组织结构,充分的把在SP时代积累的盈利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发挥出来,才能在移动互联网上创出自己的天空来。

有专家指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已经基本为国外巨头垄断,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只能吃一些边角料,你觉得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还有机会吗?应该怎么入手?

颜兵:移动互联网的终极出口在于和行业进行结合。通过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软件进行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及管理水平。比如说现在的物流行业,通过人机结合,就很容易对车辆运营情况、库存情况、进货出货情况进行系统化、智能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可以说每个细分行业都可以很轻易的和移动互联网进行结合,这是摆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面前的一座金山。

第6篇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91年7月12日)

居住地:深圳

电 话:136****(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职 位:网络推广专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应用

学 校: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是一个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曾自主创业,做事细心,不急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喜欢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交际能力强,有较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能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注重协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问题能深刻地分析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决策。有强烈的上进心,能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网络推广专员

工作经验

2015/7—至今:XX有限公司[8个月]

所属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运营部 网络推广专员

1.针对会员卡的使用情况,调研了商户,确定其中的目标合作商户。结合产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方案,一个月内与几十家目标商户达成合作意向。

2.收集竞争对手信息,从产品特点到目前规模以及竞争对手客户反馈信息等各方面,与竞争对手在优劣势上做对比分析。

3.网络推广方面,撰写软文在论坛、微信、微博、QQ群、百度知道等进行推广,通过反馈的数据分析各个渠道的推广效果。

4.通过微博、大众点评、美团网等寻找产品早期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进行验证收集客;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

2014/7—2015/7:XX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网络游戏

运营部 网络推广专员

1.搜集相关的市场信息,分析行业市场情况。

2.根据相关的分析数据,制定相应的市场方案,根据方案去执行。

3.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制定和规划推广方案的实施,跟踪完成情况。

教育经历

2010/9—2014/6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计算机应用 本科

证书

2012/6 大学英语六级

2010/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电子化平台;小微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优劣势比较分析与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初探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7日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急速扩张,使得传统银行的经营管理备感压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博弈日益深化,引起理论界和银行管理实践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传统银行的未来发展路径何在?本文针对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可能路径。

一、传统银行具有互联网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传统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互联网金融对大额资金吸引力有限。传统银行资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较短,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无论总资产还是交易规模都比传统银行小得多。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51.35万亿元,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为92.54万亿元。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5.37万亿元,仅占当年全国支付系统交易规模的0.18%。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大额资金吸引力也有限。以余额宝为例,截至2013年6月,余额宝户均余额仅2,600元,吸引的大多是支付类的小额零散资金,客户对支付宝账户安全性心存疑虑,支付宝设置资金取现额度限制使得大额资金转出不方便,制约了余额宝等产品对大额资金的吸引力。

另外,传统银行的稳健经营有着强大的资本金作后盾,这意味着在当前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尚不到位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增提资本来履行“卖者有责”责任,从而对金融消费者形成一种有效保护。与此相反,一旦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消费者权益则很难得到保护;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银行要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这意味着银行一旦出现流动性困难,背后还有央行的支持,但是互联网金融则缺乏这样的“靠山”。

(二)传统银行流动性较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期限错配等流动性问题。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可随时支付缴费资金的特点,对资金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节假日或者电商大规模促销时,资金的流动性压力会很大,如果基金管理方不能提前谋划、做好应对,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但是,过多估计流动性需求又会影响资金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降低金融产品收益率。相比之下,传统银行的资金体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有着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保障流动性支持,拆借资金的应变能力与抗压能力都较强。

以余额宝为例来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期限错配问题。余额宝账户的钱是“实时期限”投资,因为客户可以随时撤出资金、返回支付宝,而货币市场基金产品都有固定期限。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与负债头寸间的期限严重错配,隐含利率风险。虽然债券等二级市场的交易可以提供“即时”退出,但交易量有限,在余额宝金额不特别大并且市场正常时,流动性不是问题,可是一旦出现市场危机或半危机,可能许多余额宝客户需要同时撤资,“挤兑”压力下流动性错配问题会非常突出。特别是许多理财产品都有锁定期,提前退出的难度较大,所以投资头寸的流动性会很差。如果余额宝等产品的投资范围不受限制,如果可以投到理财产品如房地产、土地、各类股票、私募基金等,那么这些头寸的流动性可能更差。

(三)银行较互联网金融具有较高的声誉。如果没有金融中介发挥作用,交易双方在相互之间不认识、不信任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生跨期价值交换的,尤其在交易额足够大时更加不可能。因此,在跨区域陌生人之间能够进行金融交易之前,必须要有买卖双方都认同、信任的金融中介先发展起来。这样,尽管资金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相互不认识,但他们用不着直接交易,而是都跟他们信得过的金融中介交易,金融中介提供的是珍贵的诚信和信任。虽然互联网提供的金融交易平台非常广阔、潜力巨大、成本也低,并且会使许多银行的物理网点变得不必要,但互联网金融还属于新生事物,要想获得比传统银行更高的信誉,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实现,信用的缺失将会给跨期大额交易带来无法跨越的障碍。

传统银行存在时间久、运行稳定,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很高的信用,特别是部分银行(如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还享有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并且能够创造信用,直接影响交易的额度、期限、客户群体等范围,这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传统银行较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基础设施是限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电商单独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归根到底只能限于电商自身的生态系统之内,其自己开展的信贷等业务所必需的信用数据只能在自身平台上搜集;二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尽管扩张很快,但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数量仍有限,且与传统银行网点具有同质性,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与此相比,传统银行拥有结算、清算、信贷等领域完善的IT基础构架以及覆盖全国范围的庞大物理网点,是其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兴金融业态冲击的互补性资产优势。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2012中国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自助设备50.9万台。在获取信用数据方面,除了自身的IT系统,传统银行还有很完善的线下信贷信用资料可以作为参考,这种线上线下的风险数据的获得是纯粹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做到的。

(五)传统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备,互联网金融监管缺失。传统银行业发展至今,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为核心、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为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协会为自律组织的较完备有序的监管体系,日常经营活动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发展时间较短,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前还属于空白地带,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比如,如何规范余额宝类金融产品的信用保障、违约处理、资本金拨备等问题;如何监控第三方支付机构沉淀资金、信用卡套现、洗钱、欺诈、冲击实体货币等风险;如何解决网络融资贷后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除此以外,互联网金融还面临着许多法律障碍,稍有不慎,轻者会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红线,重者会受到“集资诈骗”的指控。

金融交叉混业越来越频繁且复杂的今天,分业监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金融的审慎性这样两种性质不完全一样的东西结合,导致一些金融交叉的部分可能会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如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给传统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高效挑战传统银行流程与效率。传统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决策链长,反应速度慢,效率较低。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反映、方便快捷等特点是传统银行业所不具备的。如阿里信贷淘宝商户贷的流程仅包括“3分钟网上申请、无需人工审批、1秒到款到账”。而传统银行的贷款程序则包括“借款人申请、提供材料、银行进行信用评估、贷款审批、签订借款合同”等流程,不仅事项冗繁,而且审批时间少则数周、多则数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申请融资的便捷性就会大打折扣。

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专家直言,“僵化而复杂的银行内部流程是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优质服务的最大门槛,而对于物理网点的高依赖度正是造成这一银行经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阿里巴巴与传统银行从高调合作到失败,与银行程序链长、效率低下、固守已有操作方式密切相关。

(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银行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格局。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市场的直接介入,是对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改变了传统银行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格局。首先,互联网金融使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化、便利化。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成本降低、信息量大幅增加,客户不必借助传统银行的物理网点柜台、直接通过网络和手机就能处理许多金融交易。传统银行凭借网点密集占有的通道业务垄断优势正在被打破;其次,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凭借低成本、高收益率优势瓜分传统银行市场。由于银行存款利率受到管制,而余额宝等产品收益率较高,从而吸引了大量客户将存款从银行转投余额宝等产品,对银行负债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余额宝总规模为5,413亿元,用户数已经达到8,100万,为客户累计实现收益75亿元,其中第一季度用户盈利57亿元;再次,互联网金融大大拓展了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使渗透面和参与人数都大大提升。第三方支付切断了银行和客户之间原有的联系,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可以渗透到传统银行无法到达的地方,潜在的客户数量具有超越传统银行的潜力。

(三)互联网金融拥有比传统银行更广泛的小微客户基础。高速发展的电子平台,积累了海量客户数据信息,改变并动摇了银行的传统客户基础,为互联网金融奠定了比传统银行更广泛的客户资源基础。过去传统银行一家独大凭借牌照垄断所带来海量客户群体和流量的局面,已经被互联网公司通过平台优势打破。

互联网金融拥有了比任何一家单一银行更广泛的客户资源。如阿里巴巴的客户资源极为丰富:2012年阿里巴巴的注册用户数达到3,670万,遍布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阿里巴巴的在线网店数量超过280万,产品类别超过5,900种,令银行相形见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小微领域公认的领先银行民生银行拥有的小微客户数约为210万户。截至2013年10月,阿里的国际支付用户为1,065.8万,民生支付用户为1.6亿,手机支付用户为9,038万。其中,阿里小微贷款累计为508,661个企业用户提供融资服务。

三、创新借鉴、合作并行,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生存之道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对传统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范围、环境、金额都发生了与传统银行不同的巨大变化。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没有变化,互联网只是手段,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本身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可能让某个人或某个行业独揽天下,线上线下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互相交错的生态系统。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分别具有不同于对方的优势,创新借鉴、合作并行或许才是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生存之道。

(一)积极发展电子化平台,拓展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为了应对服务格局变化的挑战,传统银行一方面要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微信银行等电子化平台的研发和建设力度,实现服务的网络化、便捷化;另一方面要打开思路、积极创新,开发新产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举例说明,传统银行可以使用来自互联网大数据改造信用评估流程,如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产品应用;也可以与阿里、腾讯等电商合作,利用现有的电子化平台,开展金融产品供销、数据共享、企业融资等其他服务。

在发展电子化平台的同时,传统银行应当积极拓展各项业务发展。一是通过发展P2P贷款、众筹融资、电商小贷等网络融资业务,以及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传统银行的品牌优势、风险管理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优势、便利性优势等有机结合,有效扩大资产类业务;二是加强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或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发挥中间业务产品种类多、操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投资租赁、金融咨询、金融法务等互联网中间业务,提高综合收益。

(二)利用互联网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业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传统银行应对自身的业务反应链进行客观评估分析,从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顶层再设计开始,以“快、简、整”的原则进行再造和重构,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快”即以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渠道体系,提高离柜业务率,实施组织扁平化,以增强组织效率,具体包括与客户无缝联结,快速发现当前及潜在目标客户并与之接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简”,即简化业务操作方式、减少银行卡申请、贷款申请等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整”,即传统银行以其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多业务为基础,打破传统银行部门局限,充分整合客户多账户、多币种、多投资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

(三)依托互联网数据库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传统银行不仅要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通道的便利优势,更可将其积累的关于企业的海量数据作为发展自身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依托。传统银行可通过观察记录客户的电子商务活动,掌握小微企业销量、价格、存货、资金周转等重要指标,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小微业务的整合开发。一是购买现有成熟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基础对企业、行业进行分析预判,结合自身信贷评估方法向合格的小微企业贷款;二是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贷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以获得的贷款为资金池,向平台上小微企业放贷,同时可通过贷款证券化实现多次反复利用;三是与电商平台共同出资发放小微贷款,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总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正面交锋、争夺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冲击,传统银行应该正确客观地评价自身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借鉴、合作并行,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经济观察网.互联网金融: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2014.1.10.

[2]财经网.银监会:2013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达151.35万亿.2014.2.13.

[3]华尔街日报.“余额宝”会冲击银行存款吗.2013.7.17.

[4]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经济观察网,2014.1.4.

[5]新华网.基金一季报亮相,余额宝规模突破5000亿元.2014.4.20.

[6]瑾瑜.外媒紧急普及阿里常识:令人咋舌的18个事实.腾讯科技频道,2014.3.20.

第8篇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在线旅游运营商参与旅游市场的竞争,但也为传统旅行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对于传统旅行社而言,目前的市场竞争既存在机遇,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机遇

据相关市场机构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根据我国政府的产业规划,202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以上所述既是机遇,更为关键的是将使各类旅行社尤其是中小旅行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成了旅行社首要问题。目前,活跃在各区域市场的中小旅行社,大多仍处于市场竞争的原始阶段。手段单一、经营模式陈旧、信息化水平普遍不足。从现状来看,目前国内旅行社面临的最首要问题就是旅游线路的恶性竞争。由于同类旅行社之间分工形式不明,企业从开发踩线到外联接待全方位出击,既无批发、零售的渠道差异,也无个性化的特色产品,只能在低层次上展开价格竞争。其次,营销渠道不顺畅。目前旅行社销售渠道普遍呈现“旅行社-门市部-顾客”的单一化特征,该方式将直接引发旅行社的水平营销渠道冲突,扰乱市场价格,造成旅行社内部的相互排挤和恶性竞争,与旅行社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潮流背道而驰,严重危害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第四,信息化水平低下。由于很多企业信息化水平不足,不但使得其在信息传递与共享方面大打折扣,甚至由于没有建立基本的客户信息管理,也往往令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传统旅行社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竞争优势

传统旅行社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线下资源的掌控上,包括以下三方面。1.市场资源的掌控传统旅行社因为从事旅游业务时间较长,在市场资源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因为旅行社处于旅游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与产业链上游的航空公司和下游的地接社、旅游目的地酒店等供应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旅行社往往能够在机票价格和酒店价格等方面获得价格的优势。此外,旅行社还在线下销售渠道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一线城市的大中型旅行社通常在本地都铺设了完善的销售网络,能够为本地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2.品牌力量传统旅行社一般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其市场范围的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认知度要远远高于新兴的挑战对手。这就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3.人才优势传统旅行社的旅游人才资源要较在线旅游运营商更为雄厚,而旅游产品的关键还是人,包括线路设计、操作、销售等方面的人才是传统旅行社在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本之一。

(二)竞争劣势

与新兴的在线旅游运营商相比,传统旅行社的竞争劣势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运营成本的上涨:旅行社目前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以传统的门店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门店人员数量必定增加,而人力成本和门店租金成本必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这就导致了旅行社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挤压了旅行社的盈利空间。2、经营模式的僵化:作为传统的旅行社,其业务操作模式已经作为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固定下来,失去了变革的动力,因此导致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变得僵化,降低了旅行社面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3、业务效率低:因为传统旅行社的作业模式僵化,较少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系统来辅助业务的操作,业务效率较在线旅游运营商要低。

三、传统旅行社转型之路

第9篇

作为失利新手的一员,当你视线只停留在一亩三分地的小小网店世界里,你是否真正分析过自己为什么会经常经营失利呢?

1.新手卖家失利的抱怨的共性盘点:

①过度热情与盲目型选手:只因听闻创业成功的故事便一头扎进淘宝,却由于搞不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大感挫败。

②有盲人摸象勇气的选手:虽然通过淘宝系统新人开店考试,却没能真正认识到市场管理规则中的各种条款约束。

③喜欢封闭一叶障目型选手:眼中只看到自己的店铺与宝贝,缺乏个性化特色,即使是销售季节也毫无市场竞争力。

④不知自己是谁从哪来型选手:认为自身有一些资源或优势就定能站稳脚跟,但往往事与愿违,且不懂得要自我反省。

2.新手卖家抱怨共性背后的思考

①劝君莫做卑微者:与其论坛乱发广告丶恳求消费者光顾网店,不如学会用心踏实的学习淘宝的各项管理规则。

②劝君识己再识人:利用互联网的充分体验与用户口碑,培养独有的消费识别能力与商业生存魅力,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旅行社;网络营销

一、旅游网络营销

旅游网络营销(TourismCyberMarketing)是借助联机服务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等来实现旅游营销目标,实质是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与潜在旅游者在网上直接接触的方式,向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活动。

旅游网络营销是在传统营销基础上产生的新的营销方式,利用网络这种手段来实现营销。但它并非是“虚拟营销”,而是传统营销的一直扩展,即传统营销向互联网的延伸,所有的网络营销活动都是实实在在的。

网络营销是旅游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一般的营销环境而独立存在,网上营销和网下营销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营销体系。

二、对中国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进行SWOT分析

(一)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营销不像传统营销那样被束缚在固定的办公地点,而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利用Internet这个虚拟的市场进行全球性的营销,网络营销也不像传统营销那样有专门的营业时间,而是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利用Internet进行全天候的营销活动,一天24小时,没有下班,没有节假日,这就能体现随时随地服务的优势。这样无论旅游者何时何地想要查阅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信息,都可以直接登入旅行社的网站进行查询,而无须一定要在旅行社营业时间内到旅行社的办公地点进行咨询,为潜在的旅游者提供了便利。

2.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可以极大地减少电话和传真等费用,从而降低成本,节省物力、财力,增加企业盈利。而且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在网上和多个潜在旅游者进行旅游产品的介绍,较之传统的“一对一”营销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3.网络营销更形象、直观、全面。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通过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向潜在旅游者介绍旅游线路、景点特色、食宿菜肴等,让这些潜在的旅游者能够更形象、更直观、也更全面地了解所需的信息,增加旅游者出游的欲望。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变为现实的旅游者。

4.增强旅行社和消费者的互动式沟通。以Internet为信息传播媒介和沟通工具,使得旅行社和消费者可以充分、自由、双向、持续地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旅行社营销人员以企业网页内容、网络广告等方式旅游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同时,通过提供电子调查表、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交互式工具,建立起双方进行接触和联系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消费者由被动的营销承受者和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者和重要的信息源。

(二)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旅游者对网络营销的旅游产品信任度不高。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使得网络营销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出现了一些网络诈骗行为之后,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必然会对旅行社的信誉产生质疑,特别是一些不曾接触的旅行社,这使得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网络营销降低了旅行社旅游产品信息的保密度。网络的开放性让旅游者能够广泛地查询资料,同样也能获得旅行社之间的旅游产品差异,进而改变旅游者的选择。

3.联网的用户结构缺乏广泛性。一是年龄集中于21~35岁的年轻人;二是地区差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01)。占全国人24.5%的沿海六市占了1999年底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61%;三是教育水平差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01)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户占总数的84%。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结构缺乏广泛性,这将制约中国旅行社业推行网络营销。

(三)旅行社网络营销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国内市场广大。据发达国家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中国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比例为1∶8或1∶9,而中国目前离这个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应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2.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国际市场也是广大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对世界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加之现在的高科技和交通的发达,国外旅游者越来越有条件来到中国旅游。因此,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国际市场也是巨大的。

(四)旅行社网络营销的挑战(Threats)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旅行社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国外旅行社将进军中国市场,与国内旅行社进行竞争。而国外的旅行社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实力,抑或是经验上都远远胜过国内旅行社,这对于国内旅行社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三、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的思路

1.开展网络营销的关键是注册一个域名,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旅行社在注册域名时一定不要只注册.com,而应该连.net和.cn的域名一起注册,以免引起混淆或者域名被其他域名覆盖的情况。有一个旅游者想到深圳龙岗区海滨旅游,可在网上搜索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等到了旅游地后发现该旅游中心的门票上在地址下面有醒目的独立网站,可令人失望的是当输入门票上印刷的网址时却出现的一个毫不相关的网站。

2.建立专业导航台。按不同类型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具有特色的旅游信息。通过市场细分,对游客进行分类。为了方便不同类型的游客,通过在界面上设置不同的导航服务为他们提供相对应的信息服务。使他们能方便、快捷的得到服务。在专业旅游网站中国内互联网上旅游专业站点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简单的企业介绍。屈指可数的一些如信息网站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门户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国内主要的旅游路线、景点介绍、出门常识和游记作品,缺乏专业资源的支持。限于规模、内容及知名度等因素,这些旅游门户网站的访问量一直不佳。因此应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营销不同的旅游产品。虽然现在网络的普及率极高,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学生、知识分子、教师等有知识、高素质的中青年群体,针对这部分市场,旅行社可以开发诸如休闲旅游、商务旅游、科考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来吸引旅游者。

3.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旅游者展示自己的旅游产品,用特色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旅行社可以利用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向旅游者展示旅游线路,展示地方的风貌及食宿条件,还应该推出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转,用特色抢占旅游市场。转贴于中国

4.采用适当的价格策略来吸引旅游者,占领市场。网络特有的开放性使得旅游者可以自由地浏览网上的资料,能够对各个旅行社的产品价格进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旅行社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应采用适当的价格策略(如低价或折价策略)来吸引旅游者。

法国德格列夫旅行社是一家没有门市,而是利用电子媒体开展业务的旅行社,创建七年来,其知名度和营业额居全法第二。它的成功在于在价格和产品上的优势,利用遍及各地的信息源搜索信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旅游产品,且由于销售的是别家旅游企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尚未销售出去的产品,因而产品价格比普通市场价格低30%~40%,有“减价先生”的雅号。

法国德格列夫旅行社为我国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让我们看到了价格策略的优越性和重要性,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最受旅游者的喜爱。因此,国内旅行社必须在产品和价格上狠下苦功。

5.宣传企业文化,创立品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既然网络的虚拟性会降低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依赖程度,那么国内旅行社应该借助传统的营销模式来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创立品牌,塑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提升旅游者对企业的信赖度。

6.安排专门的人员从事和管理网络贸易。旅行社进行网络营销,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都应做好信息、更新,及时处理最新的资讯,保证其实效性。同时应建立旅游网络论坛,让旅游者反馈意见及其需求,同时便于旅游者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7.对旅行社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现今这个网络极大普及的时代,旅行社不论是进行网络营销抑或是与其他旅游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合作,都需要掌握网络这门技术。所以,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是极其必要的。

总之,国内旅行社开展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各旅行社可借鉴以上的经验,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旅游网络营销。

参考文献:

[1]李江风.旅游信息系统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方美琪,胡翼亮.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赵希萍,等.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11篇

一、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机理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普遍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广泛。首先就关于平台的定义各方理解均有所差异,因为其样式多样化。根据钱平凡等(2014)认为将平台架构由其“三要素”—基石、基本架构和结构,并认为平台虽然彼此之间差异可能很大,但有着共同的构成。

如图2所示:在电商依托互联网平台记录每一个消费者的鼠标点击记录、网上搜索记录,所有这些记录形成了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实时数据闭环,通过这个闭环中源源不断产生的新鲜数据,电商可以更好的洞察消费者,更及时地预测其需求的变化,因此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粘性。BaojunMa等(2012)通过整理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经营情况,对其经营相关的覆盖率及信息进行了搜索及测量。吴学军(2011)总结发展山东区域电子商务的有利之处和现实意义,结合目前山东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现状,提出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健全支撑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有益于其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相应的企业提供发展战略的参考依据。

二、电子商务平台的管理应用分析

胡林娜等(2011)考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出现的问题,分析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劣势,提出发展区域电子商务平台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培养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人才等建议。汪漩等(2013)基于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准则,建立关于交易费定价策略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在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的相互影响,得出不同的承诺条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展现市,应该实施的定价策略。屠建平等结合供应链融资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产生的背景及意义,通过选取能够反映电子商务平台上供应链融资的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相应评价,得出进一步研究应该注重的方向。贺桂和等运用Agent技术和本体技术,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在往外推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些个性化的模型,并对模型的运作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体现出基于情境感知要素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创新之处。

三、结论

针对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应用,目前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直接基于此平台的推广应用研究尤其少,但是不能否认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中分析的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机理及管理模式的文献有助于为后期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但基于平台架构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关于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应用需要各个利益主体关注并切实行动起来。

作者:李冬芳 吕指臣 单位:河南省工业学校 重庆理工大学

第12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网络广告的优势的发挥,人们会逐渐习惯网络广告,网络广告具有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网络广告弹出式广告COM公司点击率

一、网络广告的现状及优劣势

近几年来,中国网络广告(Web广告)的支出呈现几何级数增长。2004年网络广告的支出为8.06亿元,2005年为29亿元,2006年支出40亿元,2007年支出62亿元,据权威机构预测,2009年、2010年和2011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将达到125亿元、165亿元和370亿元,呈跳跃式发展。2008年全球互联网广告开支总额将达652亿美元,占所有媒体广告开支的近10%。根据IDC的互联网与新媒体市场模型和预测,到2011年这一份额将达13.6%,与此同时,全球互联网广告支出将增长至1066亿美元。由此可见,网络广告的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1、网络广告的优势

一般来说,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比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覆盖面广,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接触的人将更多,产生的广告效应将更大;二是信息量大,广告主提供的信息容量不受限制,在进入每一个广告的链接地址后,广告主可以提供相当于数千页的广告信息和说明,把自己的公司以及公司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放在自己的网站中;三是网络广告有的放矢,由于浏览信息者即为有兴趣者,所以直接命中潜在用户的可能性大,并可以为不同的受众实施不同的广告宣传;四是网络广告在网络上可以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传送多感官的信息,可以使客户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让客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网络广告的劣势

(1)网络广告的效果至今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容易把握,比如网络广告所影响的区域、受众以及受众的购买力等等,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

(2)中国网络目前的普及率较低,同时网络人群的主体又不是购买力的主体,这就影响了网络广告的效果。目前在网上做广告的大多是一些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广告非常大的一个收入来源是互联网站本身,新浪网有30%多的广告来源都来自于COM公司。而中国网民大多是16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些人对网络广告几乎没有太大的兴趣,即便有些网络广告具有吸引力,这些企业销售的产品也与他们有一定距离。而30岁以上能够买的起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成功人士目前还并非是上网的主要人群。

(3)市场份额不大。中国网络广告市场2007年的增长率为50%,占整个广告市场份额的6.7%左右。受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将继续发展,2008年的增长率仍将达到50%,尽管互联网迅速膨胀,但就2008年全球广告支出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互联网还只能居于第二位。

(4)烦人的弹出式广告。只要你打开网页,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就会扑面而来。这些叫人难以忍受的网络广告多以弹出式广告为主。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有62%的被调查者强烈表示厌恶这种“弹出式广告”;而此前对横幅式广告(Banner)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0%的被调查者对横幅广告(Banner)表示抱怨。从网民的不满反映中可以看出弹出式网络广告效果不太好。

(5)网络广告业的专业策划和创意人才群体尚未形成。

二、解决网络广告存在问题的途径

1、网络广告要发挥个性化广告的优势

网络广告可以通过一定的市场细分,根据产品特有的目标市场,将网络广告按照受众的特点进行投放,从而使广告能够到达真正感兴趣的用户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如e龙就通过了解受众在网上点击或浏览的主要信息获取该用户的兴趣点,从而投放该用户所感兴趣的产品广告,这样用户对该类广告不仅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相反会觉得非常有用。2、网络广告形式要不断创新

创新的广告形式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一般来说,网站页面广告主要有横幅广告(Banner)、漂浮广告、弹出式广告、字条链接(Hottopic)、图标按钮广告(Button)等多种形式,企业在进行网络广告时当然可以采用,但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创新,要将传统广告创新的手段运用到网络广告上。这样不仅能减少网民对网络广告的排斥感,而且还能使广告的效果大大提高。此外,还可以通过传统广告与网络广告进行整合的形式进行跨媒体广告,充分融合两者的优势,使广告的层次更高、效果更好。

3、做好广告设计

以横幅广告(Banner)制作为例,改进网络广告(Web)的显示技术,可以使广告的效果更好。显然,一个大的横幅广告图形和使用动画都能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统计表明动画图片的吸引力比静止画面高三倍。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变换图片,当同一个图片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点击率开始下降。而当更换图片以后,点击率可能又会增加,保持新鲜感是吸引访客的一个好办法。

三、网络广告的前景展望

在中国,互联网用户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网民的人均购买力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网络广告的境况可想

而知。

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网络本身的问题;有些问题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可以解决的;有的问题本身就不是大问题,比如,很多网络用户十分讨厌网络广告。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电视广告一样,人们会逐渐习惯网络广告。因此,网络广告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喜的是,企业投入互联网广告的费用明显增长。不少传统行业,包括家电、汽车、饮食方面,都开始在自己的市场预算里划出一个不小的份额投放到互联网广告上。根据iAdTracker的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品牌网络广告主数量为6053家,比2006年的3480家增加2573家,增长73.9%。以行业分布来看,目前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企业既有一批高科技公司,同时又有大量大型传统企业。从2007年与2006年各行业品牌广告主数量变化趋势可以发现,除了网络广告支柱行业(交通汽车类、IT产品类、房地产类以及网络服务类等)之外,有更多行业的广告主在网络广告上日趋活跃,广告主数量大幅度提升,如娱乐休闲类、医疗服务类、金融服务类、零售及服务类等,这意味着网络广告在传统企业整合营销。

【参考文献】

[1]方家平:网络广告,想说爱你不容易[N]《通信信息报》,20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