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思考

大学生就业思考

时间:2023-06-08 10:5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0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严重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无疑是一条重要的举措,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各方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科学内涵

就业能力,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的综合。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简言之,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寻找自己正确位置的力量,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才能完成择业就业的过程。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其成因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的雇工标准日益提升,特别是中小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当代大学生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形形的问题,特别是这表明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技能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在所属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前,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部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脱离现实,有的缺乏前沿性、发展性,不能涵盖当今行业发展的实际内容。企业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除了考察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外,还会关注学生的知识面。当前,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宽广度远远不够。

(二)实践能力较差,主动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实习,没有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当前,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了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一旦步入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铺天盖地而来,顿时措手不及,对新环境的不适感频频出现。

(三)求职能力不强,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求职能力指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面试应聘的技巧和技能。大学生求职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就业迷茫”,面对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应聘时不注意礼仪和缺少应变能力、面试怯场和应聘简历制作粗糙等,大学生因为应聘能力不强而错失良机的比比皆是。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就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没有围绕明确的目标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5%有明确的规划设计,62%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33%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规划不够明确。而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轨迹能否完满。

(四)基础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许多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表现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自负或自卑。部分学生自恃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连单位的部门经理也不放在眼里。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才刚刚走出校门,资历尚浅,没有工作经验。如果大学生抱着自负或自卑的心态与人交往,结果肯定都是失败,因为平等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就业能力形成和提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够强。目前,我国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招生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自觉性,难以达到真正的人职匹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为同质性或结构性失衡;二是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影响就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长期以来,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以知识介绍为主,能力培养较少,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关注不够。同时,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等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较少,甚至是空白。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现提出以下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要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灵活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如有的高校实行的按大类招生政策,学生入学一年或两年后在选择专业;或探索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规模联动机制,高校的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相结合,建立供需预测机制,从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其次,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应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制定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方向和提供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目标明确、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从大一刚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等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大学一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前景和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就业目标和实现计划。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进行应聘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如何写好求职信和提高面试技巧等。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三)以实践实训为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搭建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举办创业大赛,帮助学生发掘和发挥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力。校企合作办学,企业通过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将职业相关技能嵌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提升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惠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改革与开放,2010.9.

[2]刘余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第2篇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前后的表现来看,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失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签订就业协议前的求职过程中的履历造假,主要表现为修改学习成绩、夸大在社团中的任职经历、盗用他人荣誉成果、伪造社会实践经验……。二是在签订就业协议后的恶意违约,即骗取多份就业协议书,同时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签约,而毕业生最终只能选择一家用人单位,从而导致对其他用人单位的违约现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诚信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且也影响到大学生整个社会群体的公众形象。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失信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氛围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物质利益的获得已经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诚信已变得脆弱不堪,诚信危机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自己的利益,迎合社会风气,采取不诚信手段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时期的一种必然现象。

2,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不科学。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供需的不平衡,现在的就业市场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市场。用人单位为了选择素质更好的大学生到本单位就业,盲目抬高招聘条件,认为学习越好、获奖越多、社会工作经验越丰富的大学生素质就越高,而忽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3,学校监管力度不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就业率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好坏的硬指标。因此,为了片面追求就业率,一些高校在进行就业监管过程中对大学生填报的虚假简历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

4,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淡薄。我国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诚信教育则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就有“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之说。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我国以进行专业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诚信道德教育被弱化,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淡薄。因此,就业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必然存在。

二、对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几点思考

要想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高等院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就业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杜绝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根源。高等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理论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

第二,就业指导课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思想阵地。高等院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开设真正实用的就业指导课,从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就业形势等多方面解答大学生就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一些具体的求职方法与技巧,同时对毕业生进行政策教育、价值观念教育和人生理想教育,指导毕业生把择业过程变成培养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的过程,让毕业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从而使就业指导课成为大学生诚信就业的思想阵地。

第三,勤工助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实践阵地。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每所高校都有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助学岗位。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高等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勤工助学活动的培训,注重灌输诚信意识,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2,加大求职材料的审批力度。高等院校应当从长远利益着想,充分认识到质量和信誉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真正竞争力,加大对毕业生求职材料的审批力度,杜绝虚假材料的产生。

第一,加大对毕业生推荐表的审批力度。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一般地,学校发给毕业生的正式推荐表都盖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章,学生填完基本信息后,再经各院(系)的学生主管部门审批盖章,这样的推荐表才发生效力。可见,毕业生推荐表的审批关键在于各院(系)学生主管部门。因此,各院(系)学生主管部门应派专人负责对推荐表的审批,这是保障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关键环节。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成果(201510378113)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一、引言

2013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下新高,同时又面临着招聘岗位数量下降,因此2013年求职相对于往年可谓是压力重重,颇有难度。而2014年、2015年情况也并未好转,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分别达到了727万人、749万人,就业形势依旧不被看好。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和各地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财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及见习。(1)毕业年度内或毕业后按规定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大学生可结合其专业特点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判定为合格并通过相关考试或检测的培训生可以申请培训补贴,补贴数额依照培训者是否成功就业以及取得相关证书的情况分层次确定;(2)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有意愿参与见习者可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见习信息并联系人力资源社保部门及当地团组织,取得就业见习机会。见习一般持续3个月到1年,可享受基本生活补助。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地区服务。由于我国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迟缓,高校毕业生往往毕业后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发展。因此,国家接连出台财政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建设。(1)参加“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生活补助、各项保险保障、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此外,期满后还可享受基层事业单位直接聘用、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成人本科、研究生入试加分等优惠政策;(2)对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基层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在参与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招收时可享有优惠政策;(3)结合政府购买工作,在基层购买公共管理服务以及社会服务,在社会管理、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增加就业容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以上基层岗位工作;(4)我国提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主要面向农村等贫困地区招生,其培养阶段的学费、住宿费由国家缴纳,并补助生活费以支持其日常开销。毕业后,学生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三)支持高校毕业生向中小企业分流。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优先考虑帮助企业发展和贷款贴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按要求吸收一定数量失业毕业生的支持其进行一定额度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同时,对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给出政策支持,到企业所在地办理户籍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经费申请和资格、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时,与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相同,部分地区还对此类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年限、一定数额的就业补助。

(四)推进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可在各环节享有优先,入伍前缴纳的高校学费或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将由国家返还或代替偿还,家属还可被视作军属。退役后,在考学升学中享受放宽条件和政策加分等优惠,就业者可接收就业服务。

(五)倡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税费减免。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方面的3年期减免。另外,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业还可免收有关费用,优惠期限不超过3年。

2、创业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阻碍就是资金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规定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在利率方面,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后可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或少量上浮,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费创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制定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并且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依据其培训情况和成果,还可领取培训补贴。另外,目前许多高校内都分划出一部分区域用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入驻基地进行创业也可享受相关财税政策扶持。

三、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政策功效发挥不彻底

1、就业方面。由于城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物质水平低、支付工资能力弱、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低、补贴少、政策落实不彻底,毕业生丧失对国家政策的信心,基层依旧难以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如2010年启动的定向医学生计划,存在在校生生活补助金发放迟缓,部分地区前往基层服务的毕业生的岗位、编制、薪资等就业安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此外,通过其他项目前往基层的大学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与环境难以融合、服务期满后在就业、考研、考公方面的优惠等原因离开基层回到东部。因此,人才流失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政策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2、创业方面。据有关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约占全体毕业生的3%,并且创业3年后有50%以上的人创业失败,结束创业。创业成功率只有3%左右,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成功率也仅提高了2%左右。按规定,创业大学生享受税费优惠有诸多时间限制,比如创业时间必须在在毕业年度即1月初至12月底或是毕业后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享受优惠时长最高也仅持续3年。然而实际上,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在校创业或者先就业几年再创业,在符合要求时间内创业的大学生在3年之际又往往正值企业困难时期或上升期,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而政策的时限性使得创业大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政策难以真正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普遍帮助。

(二)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缺少专项基金支持

1、教育模式与企业脱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缺少对高校组织教师与企业交流方面的财政支持。高校教师大部分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甚至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然而大学生却被要求要掌握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以便在就业后能解决全新、复杂的现实问题,这样一来,两者之间便产生了冲突。另外,目前高校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很少,也是各大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专业设置与就业脱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导权在国家手中,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变化快。如,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7亿左右,相关专业每年本硕博毕业生总共却仅有8,000余人,网络安全方面人才急缺。而我国在对专业设置方面的调研缺少资金投入,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应社会需求做出调整。

(三)政策宣传力度缺乏。当前无论从社会方面还是高校方面对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都不存在系统、固定的宣传方式。多数大学生对就业扶持政策的了解来自于网络媒体,并且了解程度低。还存在大量的大学生没有去咨询、了解相关政策的意识。这些都阻碍了就业财税政策给大学生带来助益。

(四)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政策缺乏。基于历史、现实情况等原因,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广泛存在,歧视原因来源于毕业院校等级、年龄、性别等多方面。其中,性别歧视现象相较于其他方面更为严重。不断有报道称女大学生就业处处碰壁,公司招聘时提及结婚、生育等问题。甚至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为了弥补女性的职场先天劣势而纷纷选择在校生子。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强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受条件限制,乡镇、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我国应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基层员工薪酬,加强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基层人员的生活环境。此外,还应组织调查人员走访已经在基层服务一段时间的高校毕业生,了解基层人员的生活状况,找出他们的难处并解决问题。决不能仅是把毕业生吸引到贫困地区就算完成了工作,而是要加强后期的扶持,让人才愿意留在基层,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人才的流失。

2、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再有力的财税政策缺失了监管也无法真正发挥效用,反而让许多高校毕业生认为受到了伤害和欺骗。如面对免费医学生的就业安置问题相关部门来回踢皮球,而毕业生却求助无门。因此,应抓紧时间在各地区设立针对就业政策落实的监管部门,保障服务基层的广大有志青年应享有的权益。

3、推后并延长创业税收优惠的时限。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创业者的数量,还要关注企业创立后是否能长久地运转下去,是否能壮大,否则也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还未毕业或一毕业就创业未免过于急躁,在校和应届大学生社会阅历低,工作经验少,盲目鼓励创业可能会导致创业最终的失败。政府应适当推迟并延长对创业大学生税收优惠的时限,鼓励大学生先就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后再创业,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二)增加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方面的资金投入

1、设置专项基金用于推动高校教师走近企业,提高教师对企业的认知。高校要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去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体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鼓励教师了解企业和行业真实情况。

2、设置专项基金作为研究费用,用以成立调研队伍,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我国应组建专门的调查部门或队伍,注入调研资金,对当前由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调查报告并将报告公布给各高校或公众媒体,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全国各高校的专业类别、各专业招生人数及高中生志愿引导工作进行调整。

(三)加强财税政策宣传力度。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的宣传应主要集中在高校内,各大高校应主动负起责任,建立系统化的宣传体系。线下可结合每年的税收宣传月大力宣传就业财税政策,还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集中进行相关政策的知识讲座。线上可结合新媒体,利用校内有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对学生进行就业财税政策知识的推送。线上线下相结合,争取做到对每个大学生的宣传都能到位。

(四)完善反就业歧视的财税政策。通过财财税策对招聘一定比例女大学生的企业进行补助或税收减免等优惠,降低企业由于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而承担的成本。除了优惠政策,还可设立惩罚机制,对被举报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并经调查确认为事实的企业合理收取费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卫星.深化改革,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J].群言,2014.8.

[2]吴晓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措施

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站等新型网络业务的兴起与发展,全球各类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正引领着新一轮的时代变革.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明确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促进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高校大学生作为时展的先行军,对大数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接收最快,这些数据当中的部分内容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同大数据时代进行紧密相连,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提升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1大数据时代简介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力度,促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出现.在此基础上,IT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有效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bigdata,即大数据.我国相关专家在对大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其定义为:无法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概念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含量,同时还包含在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并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及数据进行的挖掘,从而导致“大科技”和“大知识”等概念的产生.在对大数据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美国相关研究中心通过总结以往数据的基础上对新一轮流感发生的时间进行了准确的预测.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及便利,在有效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各项服务得以升级.现阶段,国际上并没有对大数据的概念进行统一的规定,然而对其特征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总结,即其包含速度快、多样化和海量等特点[1].海量数据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使用者能够通过有效手段及时将不相关信息进行排除,对价值较高的数据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大数据的真正意义.因此,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良好的决策和信息优化.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不足

2.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度加大

软件及互联网平台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之一,在这些平台当中,为人们提供了较高的言论自由,人们在日常对其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将个人价值发挥出来,导致该时代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这种状况下,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新兴多媒体等设施对各种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查询,学校提供学习资源的能力相对降低[2].然而大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在对这些先进设施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而准确的判断,因此其人生观和就业观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对其思想的影响,促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度加大,就业指导教师及工作内容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

2.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随着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在高校当中积极开展起来.然而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形式单一的特点[3].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单一的方式无法引起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的重视,同时也毫无吸引力和说服力,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始终非常低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西方和资本主义思想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我国高校当中,高校大学生走在时展的前列,因此能够很好的接受并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多种改变,其在应用大数据时代变化的过程中甚至形成了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和多样的个性[4].与此相比,传统、单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已经无法起到任何教育和引导作用.

2.3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现阶段实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通常状况下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及社会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要想有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教师本人需要拥有一定程度的求职经历及工作经验,同时还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准确的判断等.然而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通常能够拥有相对专业的知识体系,却没有针对性的对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学习和提升[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内容对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将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际专业就业趋势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结合数据结果突出日常授课内容重点,在指导学生进行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其进行理性的分析,为其初步踏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4高校忽视了数据分析及成果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政策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在增长,导致到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也因此给高校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现阶段高校在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开始针对各种细节展开研究,如最初的指导计划的制定、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产生的结果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严重缺乏技术性,即没有及时将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有效融入到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因此,零散的经验总结和阶段性的结果反馈等对于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力度不足[6].同时还将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意见等内容进行了隐藏,不利于有针对性的对工作进行改进.

3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改进措施

3.1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个人价值,因此新时期高校在积极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改进的过程中应构建体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指导模式,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就业指导.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就要在工作过程中将中心设置为学生个人,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记录,并结合不同专业的市场人才需求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一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包含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够体现针对性,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价值[7].这一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还应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对待就业的态度,同时还应当积极对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进行掌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展开工作,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高校当中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同教育部门进行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价值观等受到广泛而正确的影响,同时还应当促使校内媒体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功能,逐渐将正确的、理性的观念向大学生进行传递.现阶段在积极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过程中,应当建立在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基础之上,更多的转变应当产生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内部,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对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内容进行充分掌握,运用自身的经验及思维能力,对网络当中、大学生思想深入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沟通的方式进行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微信群的方式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并以平等的地位同学生进行对话,工作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重视其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意见,并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8].

3.2加强对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应用

新时期,我国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将核心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之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其逐渐构建起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实践逐渐完成自我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高校相关部门还应当注重对高科技的应用,充分应用互联网对海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和掌握,同时积极掌握劳动市场相关信息,在应用计算机系统对多种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运用适当的就业指导服务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促使就业指导服务能够体现量身定做的特点,并将就业指导服务内容融入学生移动智能终端内部,例如,对其进行职业倾向的在线测评和引导、对其面试过程进行在线培训和在线分析等[9].在线就业指导和在线面试培训等方式非常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及爱好,在提升学生对就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其掌握更多的就业和面试技能,对于提升求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凭借个人爱好,对不同的就业指导教师及模式进行选择,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就业指导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根据自身需要接受就业指导,对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效相关部门应当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数据挖掘力度,不断掌握不同学生主体的需求,不断将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促使就业指导服务越来越全面、积极、有效.

3.3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新时期,高校在积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和力度的过程中,应当确立新的目标,即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仅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价值进行倡导的特点,还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即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新兴媒体对高校相关教师的就业指导服务进行评价,首先构建统一的就业指导平台,该平台的构建以学生对教师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评价为中心,同时还包含家长模块、单位模块和实时模块等,多个模块构成该评价体系,在该体系当中学生、家长和企业能够对教师的就业指导状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关建议,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及时的同待就业学生进行沟通,对其就业心理进行辅导,并通过加强同各地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及时的提供相关招聘信息及要求[10].加强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体的充分利用,促使高校领导、家长等多方面对就业指导内容及进展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对于提升就业指导力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的到来势不可挡,同时其还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使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过程中既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存在更多的挑战.因此,新时期高校在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对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转变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理念,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和内容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正确的影响,促使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及就业观,从而能够将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大学生,促使其能够积极择业、勇敢创业.

作者:汤龙升 陈冉 徐萍 张欣然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蒋黎妮,谭秋萍.网络辅导员体制建设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研究[J].电子制作,2014(19):171-172.

〔2〕陈诗琪.浅析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15(Z1):193-195.

〔3〕肖璐,白光林,王俊.演化变迁视阈下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6):29-33.

〔4〕李超颖,宋清萍,刘宏山,林立宏,董赫.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精细化就业指导模式的迫切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5(24):192-194.

〔5〕周红霞,楼世洲.基于就业信心指数的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71-76.

〔6〕杨锐,夏红.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0):119-120.

〔7〕毕伟林,钱威.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96-98.

〔8〕胡维芳.后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06):72-75+144.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本专科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大学为例,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相关对比,选择河南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省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方面在全省中排名都名列前茅。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即使2007-2011年连续四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85%以上,并同时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但是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2007-2011年,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70%、93.27%、91.33%、89.67%、86%,而全国的各大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9.70%、85.20%、86%、84%、79%,从图中不难看出两者的整体就业率方面,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自身不足形成的求职障碍

根据新的调查结果所显示,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他对自己自身的能力的不足看的不是很清楚,是其阻碍求职的最大的一个障碍,以及受访者82%的人认为在求职大型国有企业或外国语言技能的职业学生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外语方面,64%的人同意学习人际交往能力,48%的人认同的专业技能和40%被归类为自我表达。以上所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重要。

(三)大学生求职意向

在求职意向上,有29%和4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学校、文艺团体)中工作,然而只有23%的受访者希望到企业中就业。但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就业吸纳能力是巨大的,其他两者则相对较小,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机关、单位的认可度明显高于企业,使得企业原本就业吸纳能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目前大学生就业方向单一,择业心理有待于提高。二是企业就业吸纳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本科院校应当给予必要的就业指导,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分析

(一)缺乏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

首先,在校期间,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生活,在学习上缺乏家长、教师的督促,学习状态有所放松,同时受传统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沉浸在自我满足感中无法自拔,从此不重视自己的学业,甚至沉迷于网络、谈恋爱等,这种不良风气出现在大部分学校,不仅对自己的在学业方面很是不利,尤其还严重的影响了所在院校的校风。

其次,在毕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地区大都瞄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更不用说边疆地区了,而且,初次就业对薪水等各方面要求较高,不符合实际,这些都制约着就业率的实现。

(二)缺乏主见,受家庭影响大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早早地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好了一个理想的个人前途,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丰厚、无风险、稳定。这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子女的一切,忽视了子女的个人意愿,甚至以家长的权威强迫子女从事自身不喜欢的职业,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与就业目标。

(三)缺乏职业规划、很难明确定位

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比较功利化,对未来的就业没有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在学校期间苦读书读死书,却没有有意识的增强就业观念的培养和就业技能的提升,在就业目标定位,就业职业技能学习,就业的人际公关礼仪,就业的信息获取没有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大学生存在混日子的思想,不能做到提前准备未雨绸缪。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原因的对策与思考

(一)勤奋学习,转变思想

大学生要突破传统思想禁锢,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之骄子”的盲目自大心态,抵制住各种诱惑,继续发扬拼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校学习期间,在重视成绩学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努力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职业选择上,避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去基层、农村甚至是西部地区锻炼自己,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增强自主性,避免外界干扰

在择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积极主动的地位,避免消极依赖,既不要把希望寄托于社会家庭关系,通过人情网完成自己的就业;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希望学校能把自己推荐到大型单位,应当增强求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错失求职良机。

增强自身主见性,在求职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专业能力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求职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感,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给自身一个合理的定位,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宰,避免家长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

(三)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机制

我们高校要从当今时展和就业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不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拓展和多样化,高校要把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同就业的方向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竞争意识,积极通过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洽谈会,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培养,不断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和多元化,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培训机制和运行机制。

结论

当今大学生就业状况艰难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考察的提出,使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理性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学生的主观原因的角度看,学生应该要从这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希望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压力,转变当前就业难的现状,同时为促进本专科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本专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效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郝丽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及对策研究.教育探索,2014.6

[2]王志新.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经济师,2015.9

[3]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13.3

[4]苏俊枝.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4):136-139.

[5]王健,潘建.部分大学毕业生状况分析[J].人才开发,2015,(8):35-37.

[6]魏宇.毕业生就业难经济学解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3):25-26.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45-01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进入深度改革时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除,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使得“最难就业季”成为最近几年的热门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高校就业指导课使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在求职技巧和礼仪上面也有很大的改善,就业指导课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大学生在面对择业的时候迷茫,频繁跳槽,“眼高手低”,没有职业目标、“随大流”等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我们在反思,因此,加强大学就业指导教育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价值定位有失偏颇

高校就业指导课,在长期的教学中重视课程理论知识系统性的传授和教学,疏忽了对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分析,疏忽了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就业信息的获得而疏忽了大学生职业价值的建立。片面的追求毕业生就业率,注重学生求职技巧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正确择业观的教育不够重视。

1.2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数开设就业指导课的高校,在教学形式上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的讲课模式,不能够做到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支配的大量课堂时间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充当配角,不管是否有用,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由于缺乏课堂互动,学生在遇到疑惑时,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得不到提高,达不到教学目标。同时由于问题得不到解决,让学生觉得就业指导课不实用,对自己帮助甚微,因而对于就业指导课就不够重视,致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1.3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就业指导课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心理、交际等多方面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对于就业指导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人员完成,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由学工工作人员兼职,师资力量不稳定、流动性较大,且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理论学习和系统的培训,专业化水平不高。加之本职工作压力很大,疲于应付,不能对就业指导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对策思考

2.1提高认识,准确定位

就业指导课,对学生来说是就业选择和人生规划的客观要求,对高校而言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对社会而言是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认识,形成准确的定位。就业指导课应该以个人追求和社会需要为基础,对多种价值需求进行整合,从个体的追求出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业指导课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带入到就业指导课中,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和生存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应该引导学生会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将社会、个人、知识有机的结合,构成就业指导课的价值定位。

2.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就业指导课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就业指导课的发展需要,所以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断的创新,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既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紧密的结合,又要做到集中授课与个体指导和咨询紧密结合,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好的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案例法,分析经典的成功或失败案例,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毕业的学长学姐等与学生直接见面,让他们就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前往招聘现场亲自体验,加强其感性认识和就业紧迫意识,也可以到用人单位参观或实习,让学生能够熟悉就业的整个过程,同时能够了解到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提高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第一,加强师资培训,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大量的增加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暂时还无法实现,所以要加强对现有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授课技巧。第二,完善师资结构,聘用社会经历丰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吸纳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师,补充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师比例,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第三,增加实践体验,鼓励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企业招聘,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带队实习,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模式等实践活动,把所获得的经验与课堂相结合,增加教学的实效性。第四,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交流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讲座、研讨会等,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 结语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尽快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抓好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制定合适的职业目标,促进大学生个人追求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冕.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

[2]郭雅娟.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3]冯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潜在危机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5).

[4]董文娜.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8,(17).

第7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思考

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和扩招,我国大学生数量在近些年中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虽然在改革中降低了学生上大学的门槛,但是却在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在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就达到了727万人,到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又增加到749万人,再创新高,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提升。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是社会问题,也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经济环境下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指导问题,帮助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就成为了各大高校主要工作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新形势

在最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看,2014年、2015年两年大学生就业数量均突破了700万人口,并且预计在2016年大学生就业人口会接近800万,由于这些巨量的就业人口涌入就业市场,对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各地的就业压力,很多地区的大学生就面临还未就业,先失业的窘境。虽然我国针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多项政策,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当前的就业压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很多国企和一线城市的用人需求明显降低。但在二三线城市中,很多中小型企业对用人需求却呈现上升态势。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一)就业指导部门已经成为高校固定部门

目前我们几乎所有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帮助这些还未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指导他们的就业问题,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机构在毕业季时都会开展大量的就业辅导课程,帮助新毕业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市场动态,同时辅导毕业生拥有一个正确、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念。此外,高兴的就业指导部门还有专门的就业辅导软件和若干硬件设备,可以帮助毕业生进行短期的就业培训,在很多的就业指导部中,大学还聘请了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现场对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咨询和解答。很多大学就通过这种方式让无数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就做好的充足的准备。目前,这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已经成为了无数高校系统中的固定部门。

(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并不顺利

由于大学毕业生长期都是就业市场的“香馍馍”,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还不很大,但是最近几年就业压力陡然增大,很多高校也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才在短时间内成立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当前很多就业指导工作并不被那些毕业生所了解,而且目前在毕业生中也存在很多误区,认为与其花时间听指导,还不如多跑几个招聘会,增加自己的面试几率。因此,虽然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但是很多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同通过亲身经历的经验更为真实可靠。

三、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不及时

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基本都安排在大四。但是这一期间大学生的精力更多用在写论文和找工作中,很难有时间认真去接受就业培训。很多大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其实可以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能好规划大学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涯。

(二)就业指导人员配置不合理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员大多数都是在校教师或辅导员,真正的社会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非常少,因此提供的就业信息和也很滞后。而且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员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很多都是缺乏经验的大学辅导员,他们仅仅是根据自身经验给予毕业生指导意见,并不能根据市场需要,从而指导就相对有限。由于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就在最近几年刚刚设立,很多指导员的专业要求并不具体,因此导致当前就业指导员专业背景很杂,这就导致很难对毕业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指导帮助。

(三)就业指导方式不全面

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方式还停留在大规模集中指导的方式,缺乏针对个体的具体化指导。虽然这能够解决一些共性问题,但是毕业生具体的问题却得不到很好的指导。由于每个毕业生的能力和目标都不一致,专业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就业指导方向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当前就业指导方式不够全面,很多毕业生在接受指导后认为对自身帮助不大,这就说明目前就业指导方式还不够全面。

(四)就业指导内容不完善

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仅仅是就最近两年就业形式进行分析,但学生其实要的不是这些指导,而是能力和面试技巧的指导。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大,是因为本身能力有限,因此就需要进行专门的能力指导。同时,当前就业指导对毕业生心理辅导也不够重视,很多毕业生在投简历中屡屡受挫,最后自信丧失,不敢再尝试。

四、改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的策略

(一)实行全程就业指导

建议高校要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就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就能得到基本的职业规划的指导,从而更好的安排学习计划;在毕业前,高校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指导计划,指导时间也要同学生答辩、实习活动错开。

(二)提升指导人员配备的科学性

建议高校要聘请更专业的指导人员,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权威性。例如聘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定期来学校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最新市场就业动态,了解自身能力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差距,从而可以有针对性提升。同时,高校也要同企业进行合作,尽量为更多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从而使就业指导有更强的实践性。

(三)丰富就业指导方式

建议高校就业指导要采取集体指导和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就业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并对有不同就业指导需求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人知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意见。

(四)完善就业指导内容

建议学校要多向学生介绍最新就业政策,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就业市场动态。同时就业指导也要多重视实践性指导,通过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形式提升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此外,也可开展模拟培训等方式,建立学生面试的自信心,以便学生在今后求职中应对自如。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吕文.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J].超越.2013(08).

第8篇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和学校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我们将从社会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原因: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

根据劳动保障部预测,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8.67亿的峰值。2015年以前,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约为220万,其中,城镇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较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4.0亿增加到2015年的5.3亿,平均年增加量为1300万;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由2005年的4.4亿减少到2015年的3.4亿,年均减少量为1100万。2015年以前,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2015年以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约为900万人,加上劳动力退休腾出的300万就业岗位,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约为5%左右。

2.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教育改革未能跟上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地建立起来了。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高校原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

2.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于就业形势现状

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式、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创新能力的引导。

(二)主观原因

1.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只有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较好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入校之后,除了日常学习考试之外,很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学校也只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背诵记忆上,不能及时有效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综合能力的缺乏

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今大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缺乏,导致日常礼仪都无法掌握,这必然会给就业问题带来更大的困难

3.自我定位的偏差

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认为为高等教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出于回报与补偿的心理,在自我定位时,出现一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看待自己,自然无法顺利就业。使得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加剧了就业压力。

4.求职心态紊乱

多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或强或弱地表现出暂时性的心理紊乱,形成就业压力或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使得就业进入恶性循环,焦虑,忧郁,自卑,畏惧与自负等,都会给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高校应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

首先,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高校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队伍,分专业分阶段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指导。其次,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要以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为导向,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使每一名应届大学生都能了解、掌握和运用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个人才能去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最后,高校也应加大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内大力提倡实践性社团活动,建立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等。

2.政府应予以关注和政策扶持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以创业带就业”的帮扶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政府如果能够出台一些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或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位优惠条件,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终会实现为民担当,风雨可渡。对于用人单位,大学生比例越高,税赋越小也是不错的举措;增加愿意到中西部发展的大学生工资收入,能够更好的缓解东部大城市就业压力以及改变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在就业难问题上国家要干预,要强制,但是要与激励手段相结合。

3.毕业生加强自我调整,积极应对

80后是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而大部分80后是独生子女,本身承受能力就弱,如果在人生的转型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对进入社会后的角色扮演将很难适应。从未受过挫折,到屡屡受挫,又有几个人能坦然面对呢?但是,形势是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不光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小社会,毕业生如果在这里能够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推动顺利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也非常重要,学生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梅清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0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构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使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能切实发挥其作用。

一、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全程化教学考核体系

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不同课程模块,逐步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考核。第一步,未入校前,在发通知书的同时发一份就业期望调查问卷,让学生接到通知书的瞬间就去考虑将来就业的问题,由此可以让学生未进校就已开始有针对性地选专业、规划自己的人生;第二步,一年级开展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预测、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使学生进校就开始树立职业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以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第三步,对二年级学生着重开展就业能力和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重点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客观自我定位,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大赛、学术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以及对将来职业生涯做出决策的能力;第四步,对毕业班学生着重开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指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求职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等,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

二、推动就业工作信息化,多渠道提供就业选择

加强网络平台的信息建设,引导同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涉及到择业观、价值观、成才观问题,还要涉及对自我、对职业的科学认识,涉及求职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不断完善和充实就业信息网上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再者,加大就业信息的搜集力度,努力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科研、工程和项目上的优势,积极动员职能部门、校友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微博、QQ、飞信、同学会等各种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有效的招聘信息,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一体化系统、飞信群等方式给毕业生。

三、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就业指导团队

高校要改进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实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就业指导团队。

1、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应当构建学校与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系。在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全校就业指导工作,各院系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代表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就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院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统筹、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学校院系班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2、培养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可以遵循专职和兼职相辅的思路。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聘任、选拔和培训。各高校应加大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如期、足额到位,根据毕业生的人数按不低于1∶500的比例来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对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再者,培育兼职指导教师力量,邀请专家、学者组建和扩充学校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理论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共同来组成并担任机构的就业指导老师,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四、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改变不恰当的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心态。加强宣传国家有关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到农村从教”、“服务西部计划”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去就业、创业,使就业形成合理的分流,创造更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锻炼机会。

五、坚持“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就业工作小组要面向学生开展职业咨询,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引导信息和意见;针对不同的岗位提供技能信息的咨询;高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要对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市场人才供求状况,结合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性格及兴趣特点,积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职业倾向;就业工作人员在对毕业生个体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以生为本,突出个性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习惯、择业方式、对所选择工作的适应状况及满意程度,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性格内向学生、冷门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学生等)的指导,适当地对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构建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是缓解就业压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加强探索研究,在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实践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配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第10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大学教育 关系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

编辑整理本文。

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蒋笃运.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11篇

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1.就业观和就业机制的矛盾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但是很多家长和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从近几年国家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单位招考,大学毕业生报名的人数以及招考岗位与报名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出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办学校依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目标。此外,毕业生在择业时还存在以下心理:追求轻松高薪的工作岗位,做白领,当干部,于是艰苦的工作不愿做,简单的工作瞧不起,错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有不少毕业生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些人过于看重毕业后的就业,认为一次就业定终生,只想到国企不愿意到私营与乡镇企业去就业。总的来说,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还是对单位的地域范围、工资要求较高,要求安稳舒适,对于到离家远的郊区和外省市就业有顾虑,对月薪千元的岗位一般不考虑。大学生就业还是没有考虑到个人在岗位上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没有考虑到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岗位毕竟有限。高校大学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以适应新的就业机制。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总体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校招生前没有通过市场调查来确定招生数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培养的人才多以理论型、学术型为主,而市场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如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等。

3.高校就业指导不力、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高校的就业信息系统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形式单一,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就业指导仅停留在信息服务上,如举办各种招聘会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差;当前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逐步地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等未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职位期望,所以他们很难顺利渡过“试用期”,造成了“就了业,就失业”或者“短暂就业,再次失业”的现象。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从人才市场的情况看,大学生进入市场的盲目性很大。高等学校必须切实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既要包括择业过程的指导,也要包括就业初期的指导,还要尽量帮助大学生规划今后整个职业生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实事求是地选择职业;同时,高等学校应从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员”、“信息员”变成“服务员”、“推销员”,主动为学生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具有就业意识的思维能力、踏实肯干的工作能力、主动适应就业形势的竞争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彼此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并创造机遇的创新能力、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的信息处理能力、具有择业方法和择业技巧的自主择业能力、具有面试技巧的应聘能力等。

此外,还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

2.改革教育体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被社会所接纳,应该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志。让高等学校进入市场,促使高等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特别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也要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另外高校要增强“产品”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品牌专业。要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不合格的“产品” 绝不向社会输送即“宽进严出”原则,以免影响学校的声誉,影响学校未来的市场。近期媒体报道上海大学将71名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几个学期内没有修完规定学分数量而被退学。

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要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进展,提供给学生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要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等的传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教育,增加就业课程。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经济形势

一、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情况

(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受到美国次货危机的影响,全世界经济实体的增长速度都明显放缓。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额度较大,对国外经济的依赖较强,导致我国经济也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国际经济的降温,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极度放缓,同时美元的贬值加大了我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存在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其次是居民基本生活中的物价水平发生急剧变化;再次是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较为明显;最后,需要关注到国内劳动力市场遇到较大冲击,待业人数增加和用工缺口之间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人数的变化

由于近十年来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阶段,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正在以平均每年50万以上的人数总量急剧增加。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还将进一步增大。

(二)就业形势的变化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和人力资源数量较多,并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2亿到1.8亿之间,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中来。随着企业全面转制、经济竞争加剧和经济调整步伐加快,众多国有企业和其他产权性质的企业通过进一步精简人员来寻求效益提升。

(三)就业渠道的变化

传统就业渠道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机构通过裁员和严格限制编制人数来达到精简高效的目的,对大学生的吸收效果有限。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今年的改革也造成不能吸纳过多的大学毕业生。以私企和外企为主的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从社会角度来看

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深化体制改革,正确调整经济结构,从而有效增加就业机会。加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的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力度,鼓励并扶持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太合理的现象。

2.清扫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促进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要深化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毕业生公平竞争的障碍,促进人才流动。

3.完善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和扶助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要求地方政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优化基层人才结构。

4.建立科学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适应就业市场化,强化政府就业服务职能,完善就业服务规章制度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和就业服务内容。

(二)从学校角度来看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和提高自身办学水平。高校缺乏办学自和低效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相应改革。

2.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竞争力水平。过去的高校教育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高能力和高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3.加强就业教育,加深就业指导,做好就业服务。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做好相关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就业教育。

(三)从学生角度来看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心理状态,自卑、自负、从众、攀比等。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个人能力的培养:

1.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专业技能的养成则是目的。要求大学生要刻苦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升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2.基础能力。包括社会认知和判断能力,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掌握新知和学习能力,人际沟通和写作能力等等方面。除了用人单位看重这些方面的能力之外,基础能力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后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特殊能力。具体包括科研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艺术特长等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特殊能力的持有使得大学生具有附加值和升值潜力,成为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翘板。

4.求职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认知和求职目标定位能力、抗挫折能力、招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应聘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课程、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的学习来获得,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