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时间:2023-06-08 10:5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科素养 反思教学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高考历史全国卷顺应了这一目标,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一节历史课达到有效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一节课45分钟,既要做到讲授知识的脉络,又要理解知识的实质、认识知识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难度之高显而易见,故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老师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在课堂中通过“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渗透,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方能更好地应对全国卷的考查方式。

首先,教师应解读课标,整合教材,明确一堂课的核心知识。

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市面上的教材虽有多个版本,但课标是王道,是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的起点。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懂,教师课前的备课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学生学习任务紧、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他们泛读,需要在教师整合教材之后布置给学生精读。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突出重点,三是加强印象。故而老师是学生指路人,说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让他们快速抓住知识的主干。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首先布置给学生阅读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一、二小节,要求学生认识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近代生物学的成果。这个阅读任务只是泛读,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在授课环节,本小节不占用太多的时间。对于书本重要的知识点――生物进化论,授课者采用导学提纲的模式,提前发放给学生。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设问精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做铺垫。阅读方式有课前和课上、课后之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课前预习阅读的方向。

其次,重视课堂提问与解析,引导学生回答与思考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一般是用考试成绩体现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才能相得益彰,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否达到最大的共鸣。故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专注力、理解力,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史料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的运用。所有方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问。提问得当与否是最考究历史老师的教学智慧的,而提问后对历史问题的讲解分析是最考究历史老师的专业积淀的。所以要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老师必须课前研究好教材预设问题,精心铺垫,以问题为先导、分析讲解为辅助,师生共同合作生成有效课堂。

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中,授课者把设问的环节重点放在第三、四小节。采用史料辅助,通过层层递进认识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达到小设问推动大主干知识讲解的目的。

如分析第三小节达尔文进化论历史影响,引导学生从对欧洲和中国社会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

1.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师:展示幻灯片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 ――列宁

材料三: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师:启发学生阅读幻灯片的材料,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提问学生,老师点拨、得出结论。)为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否定神创论,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成为西方殖民国家宣扬种族优劣、弱肉强食、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师:达尔文进化论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理论传到中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触动。请看严复《天演论》中的一小段话:

课件展示材料:《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思考严复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请同学回答,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归纳能力。)

师:中国的维新派思想家们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亡下,思变图存成为了主题,正是由于借助了达尔文进化论,维新派宣传变法图存,达到了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的作用。

如在第四小节分析进化论提出的时代特征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课件展示: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去世,根据20名国会议员提议,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睡在牛顿身旁。而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被烧死。

师:两个人的不同遭遇体现了时代特征的不同,请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归纳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的时代特征。

生:(根据幻灯片提示回答,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的确立与发展。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以阅读史料――提炼观点――归纳影响――认识时代特征为主线索,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认识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时代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6世纪布鲁诺的遭遇与达尔文遭遇的不同归结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该环节既强调设问引导,又考究教师的分析讲解。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堂绝不是满堂灌或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舞台。

再次,强化试题训练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基于学生的年龄和接受力,课堂教学手段应多元化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所有教学手段的运用中,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故而一堂课应尽量安排训练时间,不一定追求试题的多,而应该注重训练环节,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能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是手段的运用,有效才是教的真谛与归宿。虽然作业是课后必做的项目,但随堂训练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随堂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随处可见,新课教学的史料设问分析、知识授课结束后的试题演练都是训练的方式。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主要采用史料教学的问题教学法展开授课,教学过程本身已经体现了读、问、讲、练四个环节。可见这四环节的运用既可单一操作,又能同步交叉运用。

最后,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环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讲的是要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完善自身的发展。教学中常讲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教材难易有别、学生水平有差,教学方法侧重点的运用应有不同。故而课后追思课堂教学操作是教师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中,授课者整合了教材,略讲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重点突出进化论的影响,难点突破19世纪的西方社会特征。主线虽然清楚,但设计的知识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的知识,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知识跨度过大,在记忆力和理解力尚未强化的基础上,要理解进化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下西方社会思想解放、教会特权已被摧毁、西方理性科学思想广泛传播等相关知识,难度非常大。所以本堂课教师应对重点知识概念、相关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详细阐述,而这些通过这五个环节的落实得以实现。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通过有机渗透“读、问、讲、练、思”五环节,方向明确操作可随机整合,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诚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历史学科的同仁们长远规划、小步伐踏实前行,才可能帮助学生走过荆棘密布的艰难征途,在全国高考卷的考查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中小学教育》(月刊)2011年、2012年合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第2篇

一、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认为学历史就得死记硬背,就得大量地背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其实这是误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地点、时间等当然要背,但要看怎么背,有的人理解地去背,有的人死记硬背,背的效果截然相反。对学习历史有兴趣的人就会主动地去背,理解着去背,就能把握历史学习的要求。在我们生活中,人们谈论的许多事情经常和历史有关,可能是古代,也可能是近代史或现代史,只要我们留心把它和书本的东西结合起来,就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方法之一。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讲解历史概念,总结历史规律。历史知识的丰富多彩,为课堂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讲清楚具体内容,点出其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力求生动、具体、形象。有时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

二、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规律

首先,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情节和作用。掌握了这些基本点就掌握了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拿历史时间来说,历史事件的时间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和理解,将大大增强我们的记忆效果。比如相同的历史时间,有许多历史时间是相连的。利用这些时间的连贯特点进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其次,相似的历史时间,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再次,相连的历史时间,有许多历史时间是相连的。利用这些时间的连贯特点进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后,相关的历史时间,有些历史事件的时间,既不相同,也不相似,更不相连,但它们的内容是相关联的,这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阶段,形成系统。

三、温故才能知新

这是历史学习最为简单有效,实践易行的方法。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应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在实践中,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弥补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有意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激励他们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复习历史教材时,不仅要按历史的具体面貌进行,还要顾及抽象理论要前后一贯的原则。比较和分类,是我使用得最普遍也是最得心应手的方法,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始终是训练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理解,所以学习高中历史最好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的关键在于反复看书,在反复中提高。历史书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另外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实际 现实生活 历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25-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然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遥远的多,现实的少;理论的多,实际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长期以来,学生中普遍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记忆历史事件的背景、事件的经过及意义的过程,就是死记硬背;认为历史课就是枯燥,沉闷;没有一点现实意义。

作为现代社会的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开创历史教学的新局面――使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给沉重的历史插上会飞的现实这对翅膀,带领学生走出遥远的历史,走进美好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 历史语言应具有时代特征

历史学科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已经过去的,不可重复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贴近生活,历史教师应恰当地应用现代人的语境去理解历史,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语言去讲解历史。从而使过去的历史显得生活化,大众化,现实化,人性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近和理解。

历史学科是个知识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天文、历法、生物、建筑等相关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上知科学,下晓民情民俗的学者,更要做一个汲取历史人文精华的思想者。

2 历史知识应联系生活实际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例如教学“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一知识点时,在介绍完了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背景、成立时间、成员国、特点和意义等有关知识点后,笔者还不忘把问题深化:“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接着分析反映出各国家都希望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世界和期待繁荣、健康的生活,希望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只有参与并组建一些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来加深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在历史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讲述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水下考古和2008年5月~8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的有关情况,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探究论文,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素质。

3 历史经验应启迪学生智慧

一部悠久的人类历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素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历史情境、古为今用、史论结合等策略,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成败得失,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心灵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名言警句:“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等等。还有很多事例,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却处处碰壁,但是他没有放弃的这种精神;鉴真年老体衰,却经历六次长途跋涉,最后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最终回到自己国家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极好素材,对照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哲理。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纵使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是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必须主动开发历史学科与自身的潜能,克服万难,在历史课堂中注意加强历史与现实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增强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人翁精神。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让遥远的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写作背景之下展开全文的。通过对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运行很多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方面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维教学目标。那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只有把这三方面完美结合,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正因为这样,高中历史课程中往往出现把这三者割裂开的现象,由于高中学习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老师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知识点上面,对过程和方法的追求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涉猎较少。这种忽视其三者联系的现象一直存在。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二)课程资源方面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多多运用各种课程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就有各种材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教师能够选择适合、恰当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认真筛选、甄别,来更好的应用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去。历史课程资源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教材、教学设备、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历史文化遗址等等,同时还包括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的人力资源等方面。例如:历史老师在选取教学资源时撇开教材“另起炉灶”,对教材资源重视不够、挖掘不够,在教学中,大量引入教材外的资源,对教材内容“过而不入”,劳神费力,效果甚微。前不久笔者听到一堂题为《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课。这堂课用了一半的时间简单讲述了三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另一半时间让学生探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让笔者感觉历史基础知识只是一带而过,既没有整合知识结构,也没分析历史意义;讨论时出现杂乱无章、一般散沙的场景,老师没能进行积极的引导。听完课后,只感觉课堂比较热闹,对知识却没什么印象,这样的历史课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又如何实现学生的发展呢?

(三)课堂教学形式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新课改要求课堂要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没有设计好,就会出现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的现象。表面上看课堂是很活跃,却没有真正的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高中历史课堂更应该注意到这个方面。要能够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历史习惯,相互学习,合作学习。

其次,教学内容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在大体内容上面是相似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高中历史课不是对初中历史课的重复。恰恰相反,是在初中基础之上的延展和扩充。尤其高中历史需要学生掌握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如果高中教师要按照初中的模式继续重复,花大量的时间去教,显然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目标是没办法达到的。

最后,就是教师死死按照自己教案来进行授课。这就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方式。课程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活动,根据这个特点,所以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但是,这种准备工作只是一个预备,还要结合上课时候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及时调整。

这三个方面是笔者总结的今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学低效或无效的典型表现。原因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所导致的师生对教学目标共识的达成程度、以及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真实的交流。

二、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那么,要想解决好上面这些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做呢?

(一)有效整合三维目标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判断这个课程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根本的就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自身是否获得了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重中之重就是要考虑到学生。

其次,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在以学生为根本的基础之上,考虑学情和教学内容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制定与课堂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使目标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既要达到所有学生能达到的最低目标,也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可拓宽、加深的空间。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使教学内容体现出从知识到方法再到情感逐层递进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实现也将水到渠成。

最后,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学生初步感知历史的过程,是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阶段;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必经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对历史理性认识的升华。所以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桥梁,在三维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基础知识是外显的,可以以讲授的方式进行,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它们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才能实现。

(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要关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它在时间上具有过去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可接近性,因而历史不可重演、也无法实验。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先生认为,历史学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是指使不同的历史课程资源因素融入到相同的课程目标之中,使这些课程资源都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这个“魂”来展开。主要从课程结构资源整合、信息化网络资源整合和政史地学科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进行。充分利用和合理整合历史课程资源将有助于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决定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效度。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课程资源整合必须坚持针对性、系统性、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间的协作性原则,因地制宜地整合纷繁的历史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运林,徐福荫编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5篇

新课本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增强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增加了图画、材料和思考题,旨在提高能力上的目标要求,其用意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看到:新课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叙述过于简化,有些过程的叙述就相当于纲要提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本的可读性,给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离开了对历史发展过程生动形象的叙述,历史结论、历史规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过于简单,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便显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况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课本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违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理解历史理论、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带来了困难。新课本编写者出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本有不同知识、能力分工的考虑,有意淡化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历史发展过程,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却忽视了全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与要求参差不齐、中考不考历史以及初中世界历史中的基础知识未必能全面、系统落实的现实,也忽视了高中生理解理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必须以相当的感性材料、形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为基础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其结果未必会是乐观的。其实,即便是在大学的历史专业里,历史课本的编写也好,历史教师的课堂讲授也好,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都是十分注重感性材料的引用,注意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的。大学课本尚且注重可读性,高中课本则更应如此。

2.能力要求偏高

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在能力上高要求,这对于学科功能的发挥,对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智能的人才,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就青少年的学习生涯来说,他们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主要阶段,有的还要读研究生,因此,能力培养要分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应当讲究适度。

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所涉及的理论之高深、知识之广博、逻辑之严密,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科学要人们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要真正做到“究”与“通”,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社会上有二十几岁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但却很少有二十几岁的史学家?根源就在这里。高中学生仅仅是一些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但知识还不宽广、不扎实;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较弱;他们接触过一些理论,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阅历还比较浮浅。严格说来,在历史老人面前,高中生还只不过是个充满好奇而带稚气的孩子。根据高中生的以上特征,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这既为难了学生,也为难了教师。谁不希望祖国的青少年早日成才呢?但心急不能喝热汤,欲速则不达。能力要求偏高,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求高深、不求扎实,囫囵吞枣、拔苗助长,这是教学之大忌。

3.人物形象不太鲜明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活动的讲述,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新课本中,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等,内容显得比较单薄,因而,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由于材料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致使人物个性、人物思想、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人物评价也难以全面。在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中,他们的经历、思想、行为往往有许多动人之处,课本应予以叙述;有些堪称千古绝唱的情节,课本应当浓笔重墨地描述,因为,青少年从历史人物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教育,比单纯的理论教育要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4.重要概念的表述欠周全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的反映,因此,课本中重要概念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形成规律性的历史知识非常重要。但新课本在这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比如,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对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表述是“这是14至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表述既累赘,又欠准确,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和运动的本质。如改为“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则更为简洁和恰当。又如对文艺复兴意义的表述,新课本是“当时,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如改为“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欧洲天主教宗教神学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唤发了人们的自信,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去创造,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这样既准确,又具体明了。再如宗教改革的性质,新课本的表述是“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这种表述突出了宗教改革的社会性,但却忽视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如改为“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倡导的、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则两方面都能兼顾。

5.重要的问题缺乏充足的说明材料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缺乏材料,或是材料不充分,分析便深不下去,结论也很难形成,新课本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对于波及欧洲、影响世界的启蒙运动,新课本却没有专门的材料、独立的段落说明它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启蒙运动的出现显得很突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也就不明确。又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课本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但有助于形成内阁制概念的材料却不多,而内阁制定义则没有,致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较为费力。再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对奥地利改革收效不大的原因,新课本讲是“由于它限制了封建地主的某些特权,遭到激烈阻挠,收效不大。”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因为当时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主的特权,为何其他国家的改革没有遭到封建地主的激烈阻挠,偏偏在奥地利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如果充实一些材料,说明奥地利在改革时,由于中央权力较弱,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打击不力,加上改革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没有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政策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方便。

6.时空概念前后矛盾

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并以一定的人物活动为内容。如果离开了具体、准确的历史人物、时间和地点,就没有历史事实,也就谈不上历史科学。然而,在构成历史事实的时间概念上,新课本有些地方有前后矛盾之嫌。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课本叙述了18世纪英法争夺殖民霸权后,接着讲到英国在美洲从法国手中夺取到一些殖民地。课本大字讲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及路易斯安那,而课本“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插图则表明:法国此时丧失的是新法兰西而非路易斯安那。而且,在课本第三章第四节“美国的领土扩张”插图中,也表明路易斯安那是1803年从法国购得,新法兰西是1783年归美国。在这里,路易斯安那、新法兰西何时归美国,大字与插图、插图说明与插图说明之间说法不一。又如,在第二章第五节“法国的初步改造”这一子目中,引用了国民公会第三个土地法令的部分材料。在材料的括号里,标明该法令是1792年7月17日颁发的,但在“吉伦特派当权”这一子目中,明确讲到国民公会是在1792年9月瓦尔密大捷之后开幕的。在这里,国民公会开幕的时间和国民公会土地法令颁布的时间不合逻辑。课本中时空概念上的前后矛盾,对教学中讲清基础知识、形成历史概念是很不利的。

7.插图欠说明

第6篇

【关键词】优势;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优势和现状

教学环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不断地改进才有可能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情境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适应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主次颠倒,避重就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先期步骤就是选取情景素材,然后进行加工融入到教学中去。而历史中的重要环节往往并不具有表演的特征,甚至是索然无味的,要对其进行挖掘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素养,我们的老师限于专业水平往往会选择难度系数低的情节进行编排设置角色,然而那些热热闹闹的场面并不与历史的观点相通,没有了“教学”的意义,再好的情境也是徒劳的,然而这样的情况却并不鲜见。

2.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历史是真实的存在,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它是前人付出了血与泪总结出来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挖掘。比如某中学老师在讲解“北伐”的时候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影片中播放着北伐军在武昌战役的激烈场面,老师讲解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的呐喊声,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生活在奋斗。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设施的确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将当时的战争场面表现出来,然而高中生已经对社会历史初步有了自己的理性认识,心理、生理各方面都逐渐成熟,对自己的未来的人生态度也基本定型,像这样通过播放几场激烈的战争场面是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历史是有教育意义的,历史的教学也是要与受众的心理成熟度相适应的,如果只是哗众取宠,浮于表面,那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了。

3.老师参与,学生旁观。以往我们的教学都习惯了填鸭式的,学生等着吃,老师也忙着填。学生不用担心不知道重点,也不用思考历史的背后所隐藏的道理。只等着老师一个个来条分缕析,自己只管背的滚瓜烂熟便可。虽然新课标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许多老师一时还是转变不过来这一人独支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仔仔细细的将所有的背景情况介绍给学生,然后再简单的提一两个问题,只要稍微听过课的学生就不可能回答不上来。如此以往就没有人再会去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慢慢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情境教学是一个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种类多形式多样,我们的老师长期从事教学事业比较缺乏对这些形式的了解,而且情境教学要求老师们有比较好的编排功底,这是我们老师鞭长莫及的,当然也不单是老师的问题。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在乡镇或在老、小、边、穷地区,教育资源和资金资源分配都不尽合理,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

其次,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不是我们主观意志能改变的,当然教师自己也有其自身认识的不足,也存在教学能力的强弱之分。不能一概而论说老师都对历史的认识缺乏深度,这是不负责任的。

最后,受长期以来固定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教师们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一部分年纪偏大的老师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况且每个老师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有的适应的快有的慢,不一而足。

三、针对以上的问题的几点对应措施

首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晰主次,分清前后。哪个点要着重介绍,哪个部分可以稍微带过,在进行历史的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控制好度,使得活动向着教学的既定方向前进,而不能只是玩乐,却忘了教学。

其次,教师平时应该注重自身对历史感悟能力,不能坐吃山空,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才能抓住它的精髓所在,将课讲得深入浅出,情境教学的形式多、种类全,只要结合已有的教学设施和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新课标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习往往如此,教师应该将时间交还给学生,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充分的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调起来。教师要将自己从传统的教学角色中解放自己的双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及时准确的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才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每个老师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学手段,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更是关乎广大学生的大学之路,不可不察,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时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以便自己及时的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巧用漫画导入课题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中历史展现的是一个完整、严密、立体的学科体系,在语言上具有纪实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而精彩的漫画置疑会立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在讲授《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课中的“达尔文与进化论”一目时,就可以先展示两幅“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接着设问:达尔文为什么会被画成人面猴身的形象?(学生能够答出因为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然后继续设问:达尔文受到如此大的人身攻击是因为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那么进化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你认为当时对达尔文的讽刺合理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近代的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两幅漫画导出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课堂效果显而易见。

二、巧用漫画解决重难点问题

历史知识涉及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广阔无限。面对内容繁杂的历史问题,学生往往很难准确理解其所反映的历史实质,而一些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漫画则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让学生看后得到深刻启迪甚至是过目不忘。对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漫画来加以有效突破。如在讲授《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时,对“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实质和影响”这一重难点问题就可以通过“苏联冷战宣传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来加以解决。

设问:仔细观察图片,你认为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和平鸽”华盛顿的“和平鸽”实质上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平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一幅具有讽刺意味的直观漫画的运用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实质,并且能够结合画面内容进一步分析理解美苏“冷战”的对国际关系影响,从而使本节课的这一重难点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

又如:讲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时,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这一难点问题,如果仅按课本上写的倒也简单,只要让学生在课本上标出①②③④即可。只是这样处理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而本节课教学目标又决定了无法在此多补充一些材料来加以丰富(本节课重点内容较多)。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就选择了《片面的经济》这幅直观形象的漫画。

《片面的经济》

然后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分析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这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经济状况?通过这样一幅漫画图片和设计的几个问题使学生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这一问题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处理本目问题可以说是达到了和谐高效的教学目的。

三、巧用漫画巩固所授知识

在讲授完新课内容后,还可以利用漫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漫画不仅可以使知识检测“活”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一课后,就可以利用了下面一题考查学生对“欧共体形成的原因”的理解。

例题:右侧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第8篇

高中历史试题分两类,一类是选择题(客观题),另一类是非选择题(主观题)。下面就这两种题型,谈一下如何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以及做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历史选择题

基本结构:每个选择题都由两部分组成:题干和题项。因而做选择题也分两步,即审题和选项。

第一步 审题――全、准

首先,要做到“三看”。看什么?看中心项(解题的主要对象或领域),限制项(限定解题的时间、空间等)以及求答项(解答的未知项目)。明确这三个部分,建立求答项与中心项、限制项之间的联系,并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接合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注意三点方法。

(1)抓住关键词。如时间、历史概念等。特别是明示或隐含(朝代、时代、世纪、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等)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它往往决定着成败得失。因为时间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依据时间,能找到问题内容的历史定位及其时代特征。

(2)抓主题。

(3)做记号。因选择题不收卷子,所以对题目中常出现的词作一个记号,以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如 “不、最、特点、本质、根本原因、影响等等。

第二步 选项――稳、准

首先,选项时,一般做到三思。建议首选排除法。

一思,排除表述错误的历史事和历史结论。特别注意程度、范围等细节之处的表述。如都、一直、了,开始等标志性时间。

二思,正确历史事实和结论,但它不符合原题要求的,排除。

三思,如果看似正确的选项有两个选项以上,选最佳答案(能包含其他项的)。

其次,选项时,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者说处理好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往往用在最佳选择)。

2.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内、外因与主、客观,异同,原因与结果(防止因果倒置),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等的对应关系,选完答案可建议用推导反问法,反证一下。

3.其他关系,如程度大小;时间先后;阶级立场;时态是现在完成时还是将来时等。

二、非选择题

1.基本结构:一般由导言、材料和问题组成

2.基本类型:材料解析题

3.答案类型: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开放性答案。

4.解题技巧: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审、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

(1)审: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审问题,要仔细。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审问题,看每个问题里有几个小问题?哪几个?他们的中心词与限定词(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分别是什么?答题的形式是概括、比较还是其他的什么形式?问题之间有没有前后联系?答题途径是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二者兼有还是你自己的见解?再次要审分值,根据分值列写要点数。

(2)找(相关信息):此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来源有出题人提供的文、图、表及其前言、出处等。处理方法:大段文字材料以句号为界,句句分析,得出要点,抓住关键词,不可漏要点。表格注意其名称、出处,关注比项,遇到数字纵向、横向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3)接(嫁接):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与教材和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4)转(思维转换):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

(5)答(组答案): 基本要求:要做到“提示化(中心问题)”、“序号化”、“要点化(关键词)”、“系统化(多角度)”“专业化(历史学科语言)”、“条理化”、“整洁化”。

5.非选择题的思路分析

(1)关于背景、原因类:运用好唯物主义理论,要多角度、全面分析。例如,原因角度有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而政治可能包括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国际(有利与不利);主观、客观;内因与外因等多种说法。大同小异,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2)关于作用、意义、影响类:运用历史、发展、辩证的观点。可按积极与消极影响分析;也可国内与世界分析;还可按时态(过去、现在与将来)分析;甚至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政、经、思、文、外等等。

第9篇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应试教育正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推广和使用。而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其知识的创新余地不大,且由于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不少的中学历史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严重地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教学观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它宏观上制约着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学科任务的全面完成;在微观上影响着教案的构思,教法的设计和教案程序的实施。因此,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历史教学的观念创新呢?经过对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一、更新教学理念,补充新知识。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是我国当代历史学发展和繁荣的缩影。以高校学者为主体的新教科书编写者,紧跟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力求与同时期的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同步,所编新课标教科书一定程度上成了反映最新学术成果、体现学术发展的载体,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除了明显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新史观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如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掌握新史观我们才可以用这种眼光来重新审视历史发展的进程、更现实的适应新高考,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价。例如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因为根据全球史观此事件后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各项学业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巩固和运用程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能力培养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学知识的10%,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树立自主创新理念。从认知水平看,知识属于较低的认知层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单凭记忆可以作答;能力则属于较高的认知层次,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比知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持久性。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知识增长和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注定是不完备的。因此,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启蒙,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上升到理性的存在状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既是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作用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让学生变服从为主动选择和探究。教师要成为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适当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历史知识和综合能力存在依存和递进的关系,抓好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发展能力。历史教学要通过归纳、整理,使具体的、孤立的知识组合成点、线、面相互贯通、纵横联系的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系统化的知识,不仅便于保持,也容易提取,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学会在类似的情景中应用。例如在学习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对比英国工业革命从而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条件。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满足资金、市场、劳动力、政策这几个条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满足了劳动力这一条件,中国由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故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满足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地主的资金多用来买房置地而不是扩大再生产,故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金;这些分析由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比进行分析记忆,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历史知识网络,便于他们学习之后的运用。

三、寻找同现实的契合点。

新课程理念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注意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教学只有与现实紧密结合,才能紧扣学生实际,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因为历史毕竟已远离现实,只有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巧妙的结合点,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求的欲望,并造成课堂思维的互动和智慧的碰撞。比如,我在对科技革命这段历史进行总结的时候,设计了一道这样的讨论题:“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取得了极大飞跃,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你觉得应具备什么条件,主要会产生在哪些领域,对人类社会会产生哪些主要的影响?”题目一展示,学生们立刻结合现实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将本堂课推向了。因为科技已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会触动青年学生那敏感的神经,激发学生新的探讨欲望,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了一个“思辩的课堂”,一个感性与理融的舞台。

历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汲取先进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努力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10篇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日益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呆板的状况。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与“学”趋于一致。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创造性的途径。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的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平台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1)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2)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4)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以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5)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互动,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6)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7)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8)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9)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

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而网上资源异常的庞杂,常常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也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取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要求:“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如在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就专门提到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要求提供给学生机会使之发展运用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如,对资料进行选择、综合和判断,提高作业的质量,通过电子媒体交换和共享资料,检查、修改和评价作业等。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基本特征决定的

历史知识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认真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具体特征,这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历史知识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因果联系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便是时过境迁,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史料成为了解过去的媒介,重证据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意识。网络资源的繁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供学生学习使用,并引导学生去收集处理网络资源。

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征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历史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历史人物同样也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具体性特征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平台,既不会被难度过高的材料难道,又不会因材料的浅显而失去兴趣,努力让学生参与到针对具体材料进行的生动的、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地接触历史事物,并鼓励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展示和解读。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知识的因果联系性是指历史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与结构性。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形成宏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刻分析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联系,这是历史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在历史知识框架中包含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无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知识的广泛性。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相对较多的知识量,将属于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展现出来,形象具体,同时,便利而博大的信息存储技术,为多领域、多学科、多种类的教学材料的编辑运作提供了条件。教学可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自身教学优势为基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较大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学科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高三学生 历史复习 复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三历史复习面临着新的问题:从教材结构来看,通史变成了专题史;从教材内容来看,新教材的表述更笼统,有的甚至一大段文字都很难找到掌握的要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复习呢?相对而言,农村中学高三学生的基础薄弱,而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新课程主干知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避免考查低层次的机械记忆,体现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的要求”[1]。因此复习时应着眼于“记忆”、“理解”,力求把知识点记准确,“准确”是学习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解题能力。实践证明,以下这些复习方法对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或有较大帮助。

一、默写听写法

默写和听写,对学生全面掌握某个重要知识点很有帮助,但是很多人混淆了“听写”与“默写”,认为听写就是默写,默写就是听写,实际上这两种方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默写的方法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把相关知识“默”出来,比如提问:“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各是什么?三省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作用?”而“听写”更符合高三历史复习迎考的要求,我们以上面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来设计问题,可提问:“唐太宗时期,如果计划在长安城内修建一条宽阔的马路,以改变因人口众多造成狭窄街道不堪重负的状况,你认为当时一般的行政流程是怎样的?如果该流程运行不顺利,你认为最可能是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请用箭头示意图写出该流程及出了问题时的处理方法。”这样的提问,运用新情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明显比“默写”更有优势,参考如下:

皇帝中书省(拟诏)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工部(负责执行)

“听写”与“默写”的目的都在于巩固基础,而“听写”妙就妙在要求学生在“记”知识的基础上,还会“用”知识,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这就是高考复习中历史教师经常强调的“活用知识”、“理解掌握知识”。相比较而言,“听写”比“默写”具有更高的要求,更能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

二、互纠式提问法

“互纠式提问法”,即把“提问”主要放在课外如自习课,学生一般两人一组(最好是基础接近),围绕某一核心概念进行提问。具体的方法可如下:对一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再询问另一位同学是否已掌握回答的要点;若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够准确,让第二位同学纠正;若两人都回答不准确,再由教师指出该问题的掌握要点,力求“准确”。按照这一方法,对第一位同学提问几个问题后,交换两位同学的位置,先回答问题的同学纠正另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性,在设问时有必要的话还需横向、纵向地联系相关知识点,以知识体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问答与相互纠正的复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提问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明白其要点所在,同时“文科强调的是一种最基本的循环记忆学习方法,所以起步早,快步走,多循环,有利于学生巩固历史基础知识”[2],因此历史复习时需要反复,复习到后面还要时不时温习前面的知识。

另外,这样的复习方法还有一些优点,比如对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不会发生冲突,对被提问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一个再次复习、强化理解记忆的过程,同时也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计划,可谓“一箭多雕”。

三、边读边写法

学生在朗读复习时,必定会遇到一些难记、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时学生就可准备好笔和草稿纸,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还不懂或还没记住的概念写下来,而且要多写几次,没有理解清楚的还要求教于同学和老师。比如学生在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时,普遍觉得世界市场的发展史比较难记,不少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只能暂时记住该知识点,过两三天再回忆时,发现还是掌握得很模糊。可以这样尝试:读到“新航路开辟”时,把这五个字写下来,并加上早期殖民扩张,这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展阶段;读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也写下这几个字,到它完成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读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要知道它完成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另外,在掌握该知识点时需要弄清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写的时候最好能把这些阶段的大致时间也写下来。学生在草稿纸上写的内容大致如下:

(事件)?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阶段)?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时间)

新航路开辟?摇 早期殖民扩张 开始出现、扩展15C―18C中叶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初步形成 19C中叶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 19C末20C初

这种方法更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耐心,学生在复习时往往知道自己的“不知”、“不懂”在哪里,因而这种复习方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效果也就更好。

四、百家讲坛法

在央视10套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历史学者大放光彩,深受观众欢迎,如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通过不断设置“悬念”等方法来“正说”历史,讲课方式有自己的特色,许多深奥难懂的概念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语言来解释,就容易让观众理解,再加上幽默诙谐的风格,使本来显得凝重、陌生的历史,在观众心里变得栩栩如生,从而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也满足了观众对历史知识渴求本真的需求。如果在讲课过程中摆脱了传统历史观点的束缚,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新的观点,特别是能让人信服的观点,无疑就会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也可以尝试把“百家讲坛”搬进课堂,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用语贴近生活,说不定会有奇效。如在复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这一课时,教师可在一开始提到网络上很流行的“穿越小说”,比较典型的是《寻秦记》,然后可设计几个悬念,如“历史上真的存在项少龙这个人吗?”“秦始皇嬴政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秦始皇会采取什么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等等,步步设疑、层层揭秘,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种复习方法都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学生自己必须有的放矢,复习方法与基础、能力相适应,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历史时代特征、概念等。这些复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更强的城市中学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总之,历史复习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复习需要动手动脑,而绝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找到合理的复习方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准确掌握知识点和准确把握时展脉络,才能在高考中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