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前的金融形势

当前的金融形势

时间:2023-06-08 10:5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前的金融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的金融形势

第1篇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困境;财税金融政策

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的政策上需要考虑的人口因素较多,而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虽然已经采取一些帮扶性政策,但是仍然需要对就业形势进行的实时的分析并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财税金融政策影响着许多人口就业状况,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我国仍然需要采取与市场经济相互符合的金融政策,保证我国公民就业率稳定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析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1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并且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的就业问题逐渐突出,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的经济正常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保持稳定的发展,民生问题就必须得到保障,而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当前,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的金融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大,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就业率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想要保持发展,就必须从我国的财税金融政策出发,以政府主导,去实行符合经济的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我国的就业人员去寻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促进我国经济能够稳步的发展。

2 就业问题中存在的困难

2.1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增加

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总数达到2000万左右,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500万,农村新增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1000万,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增就业人口总数仍然在不断增加,而在当前的经济政策下,我国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在1000万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数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经济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就业矛盾,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业竞争力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有40%,政府必须采取新的财税经济政策,刺激我国的就业岗位的增加,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人口素质普遍不高,但是在当前经济政策下,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且新增就业岗位也普遍在大城市,因此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就业为需要重点的关注的对象,再加上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素质不高,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这就需要政府实行政策去改善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提高。

2.2 产业结构的变化较大

我国近些年来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加上政府经济政策以及教育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人数不断的增加,劳动力人口的专业技能知识与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差异逐渐增大,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2.3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大,这也是造成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6-9个百分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困难越来越大,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不足,不断的通货膨胀造成了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上考虑的问题增多,在新增就业岗位上的保持着较高的思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下滑,但是我国近些年来,凭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价值以及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制造业上取得的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制造核心技术方面掌握不足,经济发展对于外资的依赖度较高,同时我国还需要向外购置较多的原材料,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压力,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凭借着外资的制造业产品的订单利润雇佣着较多的劳动力人口,当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增大后,制造业企业利润下滑,就必定面临着剪裁劳动力人口的现状,更加重了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3 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3.1 政策出资帮扶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的程度较大,能够进行的劳动种类限制较大,政府应采取政策去全民促进我国的农村劳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近些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政府的资金流较大,政府必须实施更加全民的农村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无法进行高等教育的人口要进入业技能培训学校,去培训一门专业性技能,使得劳动力人口在进入社会后就业选择能够更加的多样化。同时,我国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人口就业保障体系,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体系,去给予劳动力人口就业方面的指导。

3.2 国家经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加快发展我国的产业机构综合化,利用财税政策,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鼓励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一个的重要措施。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近些年来许多的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相较于国企,中小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普遍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的吸收了我国70%以上的就业人口,在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政策压力较大,政府应该采取的经济政策去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上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3.3 政策刺激保持经济增长

在劳动力就业压力的背景下,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去刺激经济保持增长,避免经济下滑增加人口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我国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前,政府应当出资去完善我国的基建以及生态保护,通过建设我国基建的同时去充分的利用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人口压力,同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与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采取财税金融政策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上,要采取合适的金融政策去促进我国的经济保持增长,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去丰富产业综合化,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的高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周艳.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选择[J].开放导报,2010,(05):64-68.

第2篇

关于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目前人们所能达成的一个普遍共识是,欧美经济形势正在经历的新一轮持续震荡,对尚处于缓慢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无疑会对未来的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第一,注意到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变化和深入发展,如此严峻而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必将严重拖累已经极大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这一进程还在继续,其影响范围还在扩展。鉴于外需市场趋冷、内需仍旧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也非短期可以奏效,中国经济很可能由此而进入一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期。换言之,中国经济不会独善其身,未来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

第二,从迄今为止的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运行轨迹看,2008年末和2009年初无疑是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最为困难的区间。将其作为参照系并仔细审视处于震荡中的全球经济态势,可以确认,尽管欧美经济短期内难以走出持续震荡的局面,但从根本上说来,它绝非无药可医、无路可走。尽管外部的不确定性会给中国经济造成持续拖累,但从总体上看来,这种不利影响的程度不会高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

第三,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主要源于大量非常规刺激措施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势头,既有通货膨胀因素的拉动,也有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动。这两种因素分别形成的对于物价上涨的拉力和推力,不仅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而且从长期看,它们都可能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高位运行。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在当前的中国,物价上涨一旦与以收入分配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交织,用总理(2011)的话讲,将足可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向背。故而,从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大计出发,相对而言,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物价上涨仍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第四,在经历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几番反危机操作之后,其“粗放型”扩张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负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在当前的中国,较之于危机前,调结构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鉴于导致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中国被拖入国际金融危机之中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软肋”,而无论就全球经济而言,还是就中国经济来说,结构问题的解决都绝非短期内所能奏效的事情。故而,身处长期低迷的外部环境以及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继的内部压力,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两大目标之间,我们将面临两难选择。

由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便在名义上仍旧维持“积极加稳健”相搭配的格局,并且,操用的是“继续实施”的字面表述,相对于以往,特别是2011年,其实际内容也应当且必须做出相当的调整。这种调整,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预调和微调,其扩张性操作可以相对从容。我们尚不需要推出类似2008年末和2009年那样的超剂量、大规模的扩张性措施,不应也不宜于反应过度。

其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不足以改变2011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排序。也即是说,立足于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权衡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我们仍应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其三,即便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有所显露,即便当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一在于增加政策的刺激力度,其扩张性操作也必须着眼于“精细化”――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换言之,决不能出于稳增长的需要而重蹈牺牲调结构目标的覆辙。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计量

自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引发金融危机并向全球扩散,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逐步演变成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当前金融危机新的会计标准方面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学者、新闻媒体、政治家、银行家等重点讨论的方面。在寻求解释当前的金融危机,全球的目光已经转向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6年9月第157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其后不久,有关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也开始露头。许多人开始怀疑金融机构目前的困境是否与新的会计准则有关。当前的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似乎是由于政府施压,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市场时机所共同造成的。有人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加剧了危机,应该重新审视,而其他人说这是一种适当的标准。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众说纷纭。

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而背负罪名的会计界则认为准则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因而反对修改准则。2008年9-10月随着美国金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这场原被认为是隔靴搔痒的会计准则之争迅速升级,部分国会议员将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升到政治高度,联名致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烈要求监管者立即暂停公允价值计量。随后在布什总统签署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中,也有两条专门针对公允价值,要求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调查,并在极端、必要的情况下停止执行该准则。在政界和金融界的强大压力下,会计界虽然仍然坚持公允价值计量规则,但也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立场。2008年10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出台一些调整措施,欧盟、日本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相继变革,放宽了金融资产按市值计价的会计标准。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交会向提交国会了调查报告《市值会计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导致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但公允价值计量有待改进。2009年5月12日,英国下院金融危机系列报告之二《银行业危机:改革公司治理和金融城薪酬》,也认为“公允价值不应成为傲慢无知的风险管理和糟糕的银行业决策的替罪羊”。2009年7月28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合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FCAG)报告,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仅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甚至也不是推波助澜的因素,如果大型金融机构更早更广泛地采用公允价值,金融危机可能不会爆发得如此集中和剧烈。由此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并非加重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入、取消、再引入的过程。1998年我国在债务重组、投资和非货币易等准则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概念。但由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还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公允价值成为一些企业盈余管理的秘密武器,造成了财务信息的失真。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财政部于2001年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迅速发展,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间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日益关注,公允价值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解决公允价值应用所带来的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问题,对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维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利益,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有助于实现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创新、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使会计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现代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尽管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应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美国公允价值应用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达,资本市场越完善,对公允价值的依赖性就越强,公允价值应是会计计量的方向。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较大范围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但还局限在一些基本或常规的业务项目中,会计要素的计量还是以历史成本为主。相对于美国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全面。随着我国多元筹资的股份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已由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公允价值广泛、全面的应用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得到更加公允地反映,才能更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要坚持引进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1、JohnM.TrusselandLauraC.Rose.Fair

ValueAccountingandtheCurrentFinancial

Crisis[J]. THECPAJOURNAL,ACCOUN

TING&AUDITING,2009(6).

2、Ji Strouhal&CarmenGiorgianaBonaci

&DumitruMatis,FairValueAccountingforFinancialInstruments:AnHistoricalPerspective[J].IntAdvEconRes,2009(15).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持续波动震荡,虽有复苏迹象,但增速十分缓慢。目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压力,这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形势。而在国内,我国的经济运行虽然总体良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市场经济固有的体制性问题、结构性矛盾仍然凸显;通胀压力巨大、金融市场波动震荡、物价过快上涨等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特征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当前经济形势特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判断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影响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也将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   第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催生新的就业类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政府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调整,新兴制造业不断优化,企业技术加强创新能力,服务业将大力发展,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创新,而中国的就业进入一个通过技术革命寻找新增长点与低碳经济发展阶段。第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波动震荡可能催生新一轮的周期性失业现象。食品短缺与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动的工资上涨将是这个阶段经济的突出特点。而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震荡和周期性失业特征成为也必然成为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第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将逐渐由出口- 投资驱动型向内需消费- 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这就意味着知识型和服务型的就业岗位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优势。第四、结构化矛盾存在和失业集群现象仍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突出的特征。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一、大学生就业难仍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存在的最突出的就业问题。仅2007-2010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就有860万人,而2011年,这个数字将不断飙升。根据以往大学生毕业生的二次就业率的统计比例,有约30%-35%的人能找到工作,也就是意味着至少有500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第二、部分大学生未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求职的过程中,常常丧失理性,盲目就业。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跳槽”是司空见惯之事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无奈。第三、大学生就业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也使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选项。第四、大学生创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创业有激情没信心。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这些都使大学生创业成了高校中的“鸡肋”。

   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探索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当前各高校应该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探索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抓学风建设,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锻造,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进而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一)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思想,形成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第一、发挥学校党政对学生专业教育的领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督促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应从学校整体工作就学风教风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等进行专门的讨论,针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召开主题班会,为学生指明方向。第二、以专业技能拓展为目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专业论坛、专业科技创新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学者等专业领域的权威莅校讲学,形成着眼社会需求,教学主导,学生组织搭台,学生唱戏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专业素质拓展体系。第三、抓好专业思想教育,树立专业先进典型,坚定学生专业信心。举行专门的学风建设推进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从强化专业素质培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面强化学风建设。在学校网站和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做好优秀学生的宣传介绍。选派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活教育,树立典型和榜样。

   (二)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学生实践活动,形成全方位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第一、积极开展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立项活动,建立“高年级团队帮低年级团队、有经验团队带无经验团队”的传帮带制度。把社会实践能力作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技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深入开拓实践基地,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丰富学生们的实践内容。重视将实践活动与学生成长更好的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单位进行合作,实行社会实践基地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生的职业见习制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和职业的理解,明确自我发展方向。第三、着眼社会需求,开展“千人百企”、“三进三同”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千人百企”、“寻找职业贵人”职业见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要走进企业,走进职业,认识自己,锻炼自己。

(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点面结合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形成一体化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第一、合理规划大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教育模式,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导航。形成一年级做好学生的大学生活规划、学习养成教育,二年级做好学生的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教育,三年级做好职业探索、专业发展活动,四年级做好就业技巧辅导和职业素养辅导。将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课、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学范畴,作为必修或选修的学分。第二、实施“大学生生活导论”。邀请企业家、知名学者,毕业校友,高年级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学长”针对不同年级积极开展大学生活导论、“学长”计划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了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目标规划的引导,激发同学们追求成长、完善自我的内驱力。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是关键。积极地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准备指导;做好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收集等指导和分析;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和个人发展指导和分析等工作。最终实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四)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形成个性化的学生核心品质培养模式。第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协调的身心素质。积极开展各项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球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形成独具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第二、通过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态度。在大一阶段注重“苗子”的选拔和任用,通过组织活动、协助老师、联系班级、服务同学等方式,准确分析学生干部能力的类型,有所针对地教育培养,同时开展学生干部素质培训班,进而培养学生干部对于工作的责任感,进而转化为对职业的认真态度。第三、通过开展各种拓展性的训练比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干部队伍交流培训,提升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成立文体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等,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中心-中国网2010-3-2.

[2]国家统计局报告。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23日电(记者刘铮)。

[3]曾燕波,杨健楠 外来务工青年城市融入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4]郑秋,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

[5]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9

[6]罗兰芬,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消费导刊,2007,6

第5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经济工作促进会,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式,理清发展思路,对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强信心、鼓干劲,迎难而上、奋力工作,确保半年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进而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刚才,苌镇长对全年的经济工作做了重要安排和部署,讲的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大家最近如果多看新闻的话,会知道当前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形式依然非常严峻。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总理这样判断当前国际经济形式:“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发展面临挑战,我们的执政能力面临考量。针对当前我镇的经济形式,我想在座的一些企业家或厂长比我有更深刻的体会,现在还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减产、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因此,企业如何在这种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首先,我想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任何危机中都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投入巨资拉动内需,现已初步显现。今年我国一季度GDP增长6.1%,好于预期。从我们自身发展情况来看,我镇的整体情况也趋于好转,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部分企业已经开工投产。因此,整体形式对我们还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今年的三级干部会上,杨书记举了一个很值得我们企业家学习的例子。荥阳天瑞水泥趁建材大幅下降之机,热火朝天地搞建设、上设备、扩规模。公司算了一笔账:去年上半年钢材的价格是6000多块一吨,年底降到3000来块一吨,几乎下降了一半,投五条线下来就能白赚一条线。如果没有金融危机,钢材的价格也不会跌这么多,那么这种机遇是不是就没有了。我想这就是抢抓机遇,很值得我们企业学习。

其次,我想我们要统一思想,抱着团结一致、抱团取暖、握指成拳的意识,共同“融化”金融危机这块“坚冰”。从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面临了很多困难,但是最后我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这是我们主动出击战胜困难的一次胜利。面对今年的形式,我们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要把经济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企业服务当作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团结一致、主动服务,在软环境上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在硬环境上要把基础设施建好、管好,把园区建设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突出,为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做好充分准备。

二、增强信心,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衣食父母。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提供服务。今年来,按照省、市全面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通知的要求,我们把今年定为高山镇企业服务年,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入手,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为企业谋发展、出思路,以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努力实现高山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要增强信心。面对危机,关键还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信心是干事创业的底气,底气不足,事就干不好,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他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有可能在人生中颓废;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失去了信心,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就有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被淹没;只有强烈的信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才能抢抓机遇、逆境而生。对全镇工作来说,尽管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发展环境还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增强发展的信心,危中求机,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的机遇,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二是要硬气手腕优化环境。环境是生产力。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好的发展。以前我们也出台过一些优化环境的办法和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盲点,甚至是痛心之处。大致表现在一是有些干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效率低下、叶公好龙;二是有些地皮恶霸强装强卸、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堵门断路;三是有些企业欺诈诱骗、恶意竞争、偷税漏税。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必须痛下决心、硬起手腕加以根除,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下留情。全镇各单位各部门则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决心。

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应对经济危机的突破口来抓。在招商方式上,要坚持政策围绕项目定,以优质服务招商,以优良环境招商,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同时,坚持两个“强化”,即强化园区招商和以商招商,强化专业化招商和走出去招商,努力引进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此外,我们还要以每个工作人员就是一名招商人员要求自己,主动的去联系亲朋好友,多问一句“有没有项目、有没有朋友有项目、欢迎到高山来投资”等,不断扩大我们的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范围,争取在今年这个招商引资年有一批新项目入驻高山。

三、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同步

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为了加快发展,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必须服从大局。要甘于牺牲部门利益、不讨价还价,不因利益得失而贻误工作;要敢于承担工作责任、不推诿扯皮,不因职能交叉、互相推诿而影响工作;要善于谋事、不回避矛盾,不因掩盖问题、敷衍了事而搪塞工作;要勤于埋头苦干、立竿见影,做到群心思进、雷厉风行,不因工作拖拉、效率低下而延误工作。总之,今天能办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当月能办的事绝不拖到下月,要加快工作节奏,增强工作紧迫感,切实保障时间任务同步。

第6篇

次贷危机过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吃一堑长一智”,纷纷整顿了已有的金融产品,许多产品的收益大为降低。另外,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的获利水平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全球实体经济增长缓慢,虽然各国各地都广泛欢迎外来投资,但是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采取更好的办法灵活利用财务杠杆。

二、原有财务管理的缺陷

1.财务目标的短视。企业的财务目标一般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变化多端的经济形势下,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的目标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更应当追求资金的周期性合理配置和资金回报的长期性。目前,我们的企业大多并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风险评估,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财务目标,如果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很可能难以适应而遭遇重大打击。

2.缺乏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以局部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资金管理为主,难以从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层面上把握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状况。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下降,这时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准确、及时的现金流预测能力和现金预算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

3.资金管理的不完善。资金,尤其是现金,是企业运营的物质保障,谁掌握了现金流,谁就拥有了决战市场的主动权。当前,许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慢、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后外部信用环境恶化,这一时期的第一要务是回收货款保证现金流,而有些企业依然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账面利润最大化为要务,忽略了对账款回收的跟进,造成呆账、坏账。对于一个财务管理不是很好的企业而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最重要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让企业生存下去,折旧需要足够的现金作保证,次贷危机时期大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周转失灵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而倒闭。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策略

1.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有效管理企业的内部财务,实现企业经营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规避风险应当比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为重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当采取更加稳健安全的目标,就是维持现金流的通畅,利用充足的现金保障来规避已有的或者未来可能诞生的外在风险,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具体而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完善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尽可能将存货变现,即使适当减少一些利润,也应通过折扣销售、现金折扣等销售方式盘活库存,对于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制定适当的客户信用制度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另一方面,构建现金流预警机制,增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当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问题的现状及时发现原因,以便于决策者采取策略根除隐患。

2.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迁要求财务管理不仅仅承担一般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础职能,而且应当承担起更多的风险预防、融资决策、投资理财等重要职能。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欧债、美债等潜在风险不断,国内利率居于高位,给企业投资、融资带来较大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当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系统地分析当前的风险,慎重选择融资方式,科学地进行投资标的和投资规模的决策。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合理安排资金以实现财务成本的逐步下降,从而达到企业整体成本的最优化。企业要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及时获得各国汇率、利率等信息。

3.财务管理技术的转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很强,缓慢、失真、残缺的财务信息往往导致错误的财务管理行为。当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利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跟踪、收集、掌握、分析和整理企业内外部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利于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例如,掌握了客户的信用信息后可以更方便地避免可能的呆账。

4.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变。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的是维持企业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这个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需要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建议我国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将生产、销售、经营、投资、融资等一切经营活动纳入到严格控制的预算体系之中,并融合企业的财务目标、绩效评估和约束等机制,实施全程、全员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人、财、物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运用。在编制预算时,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和合理,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执行力,利用监控、考核等制度给予约束和控制。

第7篇

关键词: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研究

金融结构是指国家金融系统内部各种构成要素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工具、金融商品价格、金融业务活动等的组合。金融资产的规模与结构分别体现了金融体系“量”与“质”的特性。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在不同的金融结构构成上也有所区别。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道路上,现有的金融结构已逐渐与经济发展要求相背离,挡在金融服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前的最大障碍为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一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功能未完全发挥以及潜在风险隐患的存在。

一、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我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结构有了很大调整和变化,然而对金融结构调整却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金融结构下,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金融资源的获取中受到限制,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传统行业仍然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服务对象,这种现状致使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的发生。

2.金融市场占有率不高。以银行为主导是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偏低,占有率不高,金融结构单一化,风险投资发展滞后,导致了整个金融系统稳健有余、进取不足,难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迫切需求。

3.金融价格市场化程度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商品在流通道路上得到了较大转变,虽然当前,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极大多数领域价格的主要原因。但在利率自由化进展上却已经落后很远。金融资源作为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其金融价格市场化不够成熟,必然会长期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4.金融结构失衡。金融结构的失衡,就会容易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引起一系列的财政化金融风险和影子银行等多种金融风险隐患的出现。

二、金融结构优化的原则

经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本文对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问题处理进行探讨,列出以下几条须遵循的原则:

1.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金融结构优化要在在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需求的同时,要打破长久存在的金融束缚力,使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速度得以提升。其次,金融结构的优化应确立科学的方向及目标,坚持以金融价格市场为引导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大幅度提升金融体系的功能和效率,最大限度使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所需金融支持以及物质保障得以实现。

2.联系实际,遵循国情原则。首先,金融结构的优化,应遵循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占大多数,且短期内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结构实现平衡发展。其次,金融结构的优化应遵循当前中国基本国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而盲目追求“金融优化”,要吸取美国在金融危机的教训,避免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出现的高度金融风险,如果任由衍生产品市场的蔓延膨胀,就会引起虚拟经济不断扩大,实体经济严重削弱,那么金融危机就会随时爆发。

三、金融结构优化的方向

1.与经济结构相匹配。金融结构的优化方向要立足与当前的经济结构的具体实际,满足市场经济中多元化主体的金融诉求,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来扩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对薄弱领域和各新兴行业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确保各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到机会均等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

2.提高金融市场的比重。要积极发展和壮大资本市场,不断繁荣金融市场,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构建完善的股权投资体系建设,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幅度提升他们获得股权融资的机会和可能性。

3.推动金融价格的市场化。对金融结构的优化,就要推动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推动利率市场化速度,对金融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日益完善,使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与水平得到提升。

4.引导金融结构调整的均衡性。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尚不完善,呈现出多样化的金融风险与隐患,根源在于我国当前金融约束型的金融结构安排具体实际。因此,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的约束型金融结构,来防范和化解多种金融风险和隐患。

四、金融结构优化的建议

1.优化整体金融结构。我国的金融结构现阶段仍然比较脆弱,并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国家商业银行等银行业不良反弹时,大规模的经济波动将使整个经济体风险快速蔓延。在这种形势下,要使金融功能与效率得到提高,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加强,就需要建立相对均衡化、分散化的金融结构。

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国情以及金融发展基本情况影响下,今后漫长的时期内,中国金融体系中以银行体系为主体地位的现状基本不会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对银行体系稳健发展给予保障,对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市场加大发展力度。争取对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市场规模尝试日益加大,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添补与追加部分。如此一来,使金融体系融资范围扩大,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提升,使银行体系风险的发生概率下降,保障我国的金融市场安全。

从整体上说,一方面我们要改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使融资不均衡局面得以改善,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大形势下,对直接融资的比例要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要大力鼓励和支持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对其发展的均衡性进行把握,对国有大型银行所占金融体系主体比重进行科学管控,实现以金融结构的优化,推动金融主体的多元化,来积极主动的防范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2.优化金融机构结构。首先,深化金融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是当前商业银行角度对金融体系与企业体系不匹配的解决对策。以实现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工作的开展。同时,对股权多元化和规范化进行大力推动,在金融领域鼓励与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对银行金融机构改制与增资扩展积极参与,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逐渐打破。对中小银行与村镇银行大力推动其发展,通过多种手段使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得以建立,以实现不同金融体系支持不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金融格局。

其次,对证券、信托、保险、等非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积极推动,使其在金融中介内部比例大幅度提高,通过一系列手段对金融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不断优化,以实现金融服务日益多元化与差异化。在最大限度上使经济资源得以调配,提高金融中介体系资源配置效率,如此一来,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

3.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涌入其中,这是资本市场发育的良好契机。所以,对金融发展方式与金融结构要进行大力的转变与优化,使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同时,以金融结构调整为目的,对金融市场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推动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促进多维度市场功能的发挥,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以包容性和吸纳能力使不同发展阶段、各个行业、多种特色的创新型企业都得以发展,使我国科技潜力真正形成现实生产力。

我们要在加大对在金融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努力提升金融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效率和质量,继续推动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对金融结构的市场化水平进行提升与扩大。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

4.优化财政政策的扶持措施。政府对金融发展机制要不断的建设与完善,对金融结构的政策性与商业性进行优化,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专项领域的金融资金投入,提升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比重;政府通过减税政策以及调整金融结构方法,避免金融发展失衡,构建稳定的金融财政制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总量增长以及经济结构协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两者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总量得到一定程度增长时,增长的动力会减弱,增强发展的动力必须通过调整结构来进行。当前,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需要通地金融结构优化、对金融系统功能与作用不断加强,使金融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加大,对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大力推动。以上都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尚福林.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方向[J].国金融,2012(3).

[2]巴蜀松.服务“小微”促金融转型[J].财经,2012(3).

第8篇

由经济规律带来的潜在增速的必然变化,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的

中国经济已走进了与过去30年不同的增长阶段,由经济规律带来的潜在增速的必然变化,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的。不然会误判形势,误导政策。防止货币政策围着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转动从而加大货币“堰塞湖”决口的风险,是近期最应该避免的“黑天鹅”事件。

近日有外国媒体基于中国欠佳的经济数据发出“预测”说,中国和韩国可能会跟进全球降息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一个阶段以来,一些外国媒体和机构一直在加大推动中国政府出台短期刺激经济政策的舆论攻势。他们对中国最近的经济数据有很多评说。评说之一是当下的经济增长与预期不合;评说之二是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评说之三是经济下滑态势确定。基于这样的分析结论,中国经济形势堪忧,接下来就会释放政策刺激的“预期”,特别是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有效投资需求不足。过去几年已经印发了很多钞票,流动性过剩又无处可流,相当于形成了高水位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巨大的水量借助势能将引发势不可挡的灾害。居民存款从2007年的14万亿增加到2012年底的41万亿,5年增加了27万亿,无序发展的理财产品和地方债务的大幅攀升,都隐藏巨大的金融风险,若处理不当,这些都可能成为“货币堰塞湖”决堤的推力。特别是当下美欧日央行都在强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而热钱流入必然会加剧“货币堰塞湖”的风险。因此,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防止政策资源特别是货币政策围着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转动从而加大“堰塞湖”决口的风险,是近期最应该避免的“黑天鹅”事件。

由此观之,中国经济当前显然不是危机状态,所以“复苏”之说很容易造成误解。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已走进了与过去30年不同的增长阶段,对“增长速度”当然需要重新认识,不然会误判形势,误导政策。

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当前的增长速度?7.7%的增速与前30年平均两位数的增速长相比确实是放缓了,但这不完全是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由经济规律带来的潜在增速的必然变化,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的。

首先,经济高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以往30年高增长的外部“红利”和内部“红利”正在改变。贸易顺差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最高超过3个百分点,而最近三年贸易顺差增长对GDP的贡献是负。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改变以及其他要素比如石油价格的国际接轨,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成本。既然原有高增长的环境和条件已改变,经济增速放缓就势属必然。

其次,产业结构正在变化。经过了30余年的粗放式发展,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等问题,以及环境和资源约束都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都在制约这些行业有效投资的增长,而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在新产业结构还未形成的时候,新的有效投资需求增长还无法补缺正在调整行业的投资减少,经济增速放缓不是太正常的现象么?

根据经济学有关充分就业与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率的基本结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5%左右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足以说明当前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笔者认为,这个判断至少对当前的宏观政策有两方面参考作用。

其一,人为刺激更高的增长是反规律的行为。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的内生稳定性,没有必要刻意出台“稳增长”的短期政策,“平稳”货币发行,对防止近期最大可能的人为改变增长态势加大金融风险的“黑天鹅”事件非常重要。当前增速处在潜在增长速度的判断还告诉我们,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比也在进入规模递减状态。在劳动力供给减少不能配合投资增长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只能加剧规模递减效应,更多的货币投放使货币“空转”比例更大,加剧本已在高水位的“货币堰塞湖”的风险,一不小心刺激政策可能成为“堰塞湖”决口的导火线。

其二,不出台短期刺激政策不等于政策不作为。虽然潜在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性,但这并不说明当前的投入产出比和增长结构是完全合理的,也不说明阶段性的稳定增长速度就是未来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不出台短期“刺激”政策,不等于已被“蓄”在“货币堰塞湖”中的巨大流动性就没有风险了。

因此,短期内政策资源需要更务实地配置在有效投资需求的创造上,引导巨大的民间资金参与有效率的经济活动,以有序释放“货币堰塞湖”中的流动性。最近一系列审批制度改革,如铁路部分建设项目对民营企业开放,营改增税收试点范围扩大,中小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延续等等,都在原来政策基础上向前跨进一大步,若进一步细化可操作性,或将对改善经济运行状态有更直接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说,按照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在规模递减状态下,更高的增长是靠加大技术进步来推动的。也就是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突破增长瓶颈。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危机 ;就业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行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不气馁,善于总结,能客观评价自己,避免高不就低不成,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一般填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

第10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当很多企业在缩减投资费用,缩小业务范围时,BMC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大连成立新的一线技术服务中心,以此给客户提供更贴近的服务支持,缓解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给客户支持带来的压力。

这正迎合了3个月前BMC北亚区总经理苏玉龙曾对记者讲过的一句话:“BMC在北亚地区的策略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投资、投资、再投资。”

客服中心胜在语言能力

作为对北亚地区资源的重要投入,BMC公司技术支持副总裁Alisa Nessler和大连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BMC技术支持中心。此支持中心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提供本地化和快速反应的技术支持。

这是BMC在全球的第三个一线技术支持中心,其他两个分别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总部休斯顿。这三座城市围着太阳,刚好满足了八小时换班的时区分布。这是选择大连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正在蓬勃地迸发出不可估量的需求。

不仅如此,当大多数美国公司都选择把自己的一线客户支持中心开设在印度时,BMC反而独辟蹊径地选择了中国大连,除了看重中国市场之外,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人才。如果说以技术和语言作为grit软件人才最为重要的指标的话,中国无疑是不二的选择。毕竟软件和IT管理的知识相对复杂,对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在BMC看来,印度的语言能力太过单一,除了英语之外很难满足其他语种的需求。而在中国尤其是大连,能够轻易地找到通晓英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的人才,足以应对北亚、亚太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

这一点和爱尔兰的都柏林很相似,都柏林因为容纳了来自全球特别是欧洲各国的留学生,所以能够提供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荷兰语的各类语言人才。除了BMC,微软、戴尔等大公司都在都柏林设有自己的技术支持中心。

逆市大手笔投资中国

今天的IT管理使企业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环境,IT技术既是通用的,又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具有专业性,所以除了导人新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之外,渠道的政策支持也尤为重要。BMC在中国的投入重点更多地放在技术资源和客户支持上,而不是只放在销售上。在增强与技术支持相关的渠道方面,BMC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目前,除了在中国地区有大连、北京、上海三个服务支持中心之外,进行整合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也长驻北京办公室,定期向大客户汇报工作状态,同时找到新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BMC每两个星期监控一次客服情况,找到相关问题所处位置,并查看是否得到解决。

自投人运营起,大连技术支持中心拥有20名专职技术人员,支持中心一年的维持成本预计将在200万美元左右。到2009年年底,计划将投入30人左右的技术力量。这样的投入程度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之下实属难得。

2009年初,《华尔街日报》曾将BMc评为唯一一家敢于在金融危机期间提高全年业绩预测的公司。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第四财季,BMC公司年利润近18.6亿美元,第四季度收入增长6%,其中IT自动化业务的增幅达46%。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率,食品供给,刚性需求,翘尾因素

引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带来致命的打击,中国经济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冲击,中国政府适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府空前力度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下,我国经济在逆势中步步向好,2009年呈现出令世人惊叹的“V”型回升。货币供给和金融机构信贷超常扩张是经济迅速回升增长的强大驱动力。2009年我国狭义货币M1和银行信贷这两个指标年增长率达到25%左右。M1和银行信贷如此天量增长也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市场上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断加大,对于是否引发未来通货膨胀争议不断,但对于加大经济系统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观点达成共识。随着2010年1-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讨论甚嚣尘上,因此理性分析当前通货膨胀形势无论是对个人认清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还是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现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回顾

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期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主要分为两类分析,一类是研究通货膨胀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刘霖、靳云汇(2005)以1978-2003的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率、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变量VAR模型,研究显示,从长期看价格水平上升时,未来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这一规律可能与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付通货膨胀的行为有关。另一类是专门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性如成因、类型、惯性特征等;陈彦斌(2008)通过对2003-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发现,2003以来的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非平衡性、温和性等特点;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流动性过剩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当前的最新数据、以比较说明的方法为主,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形势。

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由负增长扭转为正增长以来,CPI同比增长率不断攀升,1月份为1.5%,5月份攀升到3.1%,创19个月新高,首破通货膨胀警戒线。市场的通胀预期愈演愈烈,通货膨胀真的来临了吗?

事实上,仔细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部分可知: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的价格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动力。(见表1)从表中可直观看出,食品类和居住类的同比上涨率均高于CPI的同比上涨率,其中食品类的上涨率往往是CPI上涨率的两倍之高。又由于在我国CPI构成中,我们赋予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的权重相对比较高,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认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拉动起来的。以4月份为例,食品价格上涨5.9%。居住价格上涨4.5%,占2.8%同比涨幅的93%。由此可知,当前CPI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全面的价格上涨。

表12010年1-5月份CPI分类别同比上涨率单位:%

月份

类别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CPI同比上涨率

1.5

2.7

2.4

2.8

3.1

食品类同比上涨率

3.7

6.2

5.2

5.9

6.1

居住类同比上涨率

2.5

3.0

3.3

第12篇

第一,政府和企业的债务杠杆在明显的提高。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一季度相比,货币增长由13.2%跳到16%左右,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由去年1季度增长-7.4%上升到今天的58.8%,增长了60%多。这些数据表明,从货币角度看,中国的货币总量相当的宽松。

第二,我们在负债不断的提高、杠杆率不断的提高之下,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工业增加值由去年1-5月份增长11.5%下降到今年同期的8.5%,下降了3个百分点,货币在大量的增加,经济在往下走。

第三,很多人说钱在空转,我想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那么傻,拿钱在自己空转。当然,金融统计中有少量的重复计算的现象,但大量的钱没有空转,都到了实体经济中间,到了企业和地方政府手上。

货币是多的,为什么企业与地方政府闹“钱荒”?主要是中国整体经济的资金运用效率在下降。如果用数据来说,2005年到2008年,1块钱的社会融资总量能带动4块钱的GDP,没有扣除利息的规模以上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去年是8.8,但银行的加权贷款利率是7.0,如果再算上银行的理财、影子银行的高利率的成本因素,中国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已经实际上接近了融资成本。这是总体水平,个别行业、个别企业赚的钱根本付不了银行的利息。这就是中国现状。

那么,资金到哪里去了?都在低效率的地方滚。今年5月份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已经超过82万亿元左右,如果按照7%的利息计算,每年的利息就需要近6万亿,分摊到每个月,需要5000亿的利息。在制造业几乎都产能过剩、房地产投资同样困难重重的时期,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能赚这么多钱吗?所以我们现在要维持合理的、一定的增长速度,除了应该再增加一块贷款之外,需要增加另外一块贷款帮助一些破产、倒闭的企业还利息,帮助有些地方融资平台维持它,他是借了钱还利息,利息不还马上就不良贷款,新的贷款就不可能再给,项目马上就停下来了。这就是现在很多的情况。

面对这个情况,怎么样看当前的形势?

第一,当前的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什么是危机?企业倒闭、破产、金融机构倒闭、破产,资不抵债、不良贷款上升、经济萎缩。我们不能说中国没到这个地步,但是我们看到有些企业该破产没破产,我们有些地方融资平台早就资不抵债,是增加了贷款在维持着。所以现在只是危机没有引爆,坏账没有暴露,是在靠多发货币在掩盖。

第二,为什么现在泡沫没有破、危机没有爆发?我说整个中国社会目前都存在相当程度上的道德风险,也就是说市场、老百姓投资者、企业家包括我们的银行都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有问题有缺口,但是相信中央政府最后会来救:房地产投资有泡沫,但是不相信中央政府的调控会一步到位;我们的国企要改革,但是相信暂时是改不到位;我们经济中间存在不少问题,但是相信中央银行不敢马上回归到合理的货币供应……因此,大家都存在这个预期没问题,想搞大项目的就敢去招商引资,敢发理财产品,再高的利率也不在乎。有钱的人就敢拿出钱来买理财产品,哪个收益高就买哪里,谁都不怕。这就是道德风险。这是一个可怕的预期。6月20日中国银行界互相拆借的钱利率达到30%的事件表明,流动性、钱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预期。如果信任、预期没有,流动性就没有了。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也是这样,有钱不敢借出去。

第三,危机爆发以后会怎么样?危机爆发以后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有些企业金融机构要破产倒闭,实业增加,经济萎缩,整个社会的财富大打折扣。就是说如果出现这样的危机,对于我们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广大城市居民和中产阶级形成的一大笔财富就要严重的打折。这意味着有可能对中国社会政治形成巨大的冲击压力,对社会政策的稳定形成巨大的冲击压力。

第四,我们怎样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增长?中央政府提出要有底线思维。什么叫底线思维?我认为就是要有危机思维,就是要有预期思维,要做好准备会发生的事,同时要想尽办法尽可能挖掘一些可以合理增长的潜力,让整个泡沫不破,现在的预期非常脆弱,个别事件马上会改变人民的预期,会引起一系列的资金链终端的连锁反应。

第五,如何防范市场预期的转向?我认为这是中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考虑。政府应该向市场明确表明,政府在政策把握上会想方设法利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利用国有资产的实力,想尽办法稳住经济局势,同时会坚定不移地改革,挖掘在大国经济体中中国仍然存在的相对较高的增长潜力,确保中国经济还能够健康的发展。

在稳定经济局势的对策上面,作为决策者,现在不是一般的再去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问题,而是应该尽快的寻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逐步冲销实际已经造成的损失,来摆脱大面积危机的爆发。我个人认为,不要再四平八稳的说一般性的话,应该向市场投资者发出明确的信号。什么信号?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深度的结构调整时期,要让市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意味着经济增速要下降;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要过一段苦日子;意味着一批企业和金融机构要破产;意味着要改革体制,要培养新的增长因素。因此,政府的信号应该突出重点,明确主要的方向。这些信号包括:

第一,政府会想尽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包括运用各种行政措施,运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实力,运用巨大的国有资产实力,运用国退民进扩大财政撤资的办法加大各类有效投资,加快提高城乡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挖掘中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