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工智能项目实施方案

人工智能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23-06-08 10:5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工智能项目实施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工智能项目实施方案

第1篇

一、主要做法

(一)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推行报送审计,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但审计程序不能少,审计标准不能降低。审计组在严格遵循《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组织进点会议。审计组进点会议是报送审计的首要环节。报送审计有别现场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开好审计组进点会,对落实审计工作方案,部署审计工作,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制定实施方案非常关键。进点会一般选择在被审计单位召开,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根据报送项目形成时已掌握的审计调查情况和审计机关的规范化要求,安排好会议议程、内容、参会人员以及有关会议材料。在会上,审计组长不仅要宣读审计通知书、说明来意,更要向被审计单位说明此次审计方式的不同,介绍报送审计的有关内容,提出审计的具体要求,以求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按要求及时提供审计所需资料。通过审计进点会,既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流信息,倾听被审计单位声音,更要了解被审计单位职责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财务管理体制、业务管理体制、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等,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报送审计场地重心位移,使得许多工作不能再像传统审计方式那样可以在进点会后不断补充提要求,就是时间上也不允许待后办理。由于审计组在进点会注意提出与审计有关的事项与要求,细化双方的职责,将每个事项与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相对于以往的同类项目的审计进点会,明显更加务实,针对性、指导性、责任性更强。

2.做细做实四项工作。一是突出审前信息调查。做好审前信息调查是开展报送审计的前提基础。报送审计项目选定后,审计组在下达审计通知书前,要指定相关业务人员,广泛收集单位的相关信息,认真审阅单位的财务资料、制度、文件、总结及工作动态的电子文档,了解掌握其内部控制及运行、工作业绩及业绩评价情况。积极借助相关信息化载体,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梳理排查,厘清脉络,理清思路,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及相关数据的的深入分析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盲目进行审计分析,劳而无功。二是灵活处理信息数据。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运而生,为报送审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借助计算机技术,审计人员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手段,打出“组合拳”,对收集的电子数据处置分析,筛选关键点,搜寻疑问点,找准切入点,为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一方面,以AO为依托,根据被审计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类型,利用AO转换模板采集数据直接导入标准库。另一方面,充分运用AO系统的审计分析功能,活用数据加工、妙用数据查询、借用程序语言对采集的电子数据有条有理挖掘分析,至细至精慎微判别,完成对财务和业务数据的筛选、比对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整合,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支结余、业务开展、专项资金来源去向以及种类规模等情况,深挖问题线索,对发现的审计疑点作相应的记录。审计人员还利用预决算编报软件,导入被审计单位的预决算报表,快捷方便地完成年初预算、年末决算之间的对比分析,能够很快掌握被审计单位预算编制完整性、代编预算、预算编制是否细化等重点内容,结合对收入、支出的重点审查分析,进而发现被审计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异常问题,为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有效依据,为下一步现场审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三是精心编制实施方案。报送审计因为安排在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的时间有限,主要审计工作开展放在审计机关或审计机关指定的场所,所以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对强化审计指导、规范审计实施程序、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要保证全面完成任务,审计实施方案编写质量好坏成为项目成功关键所在。审计组要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及《国家审计准则》关于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紧紧围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结合审计调查、审计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掌握的情况,精心编制实施方案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重点等。方案编写过程中,审计组同志对方案应反复研讨,要使方案更加贴近实际,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保现场审计的高效开展。四是有条不紊开展审计。由于审计实施方案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所以在审计过程中依据各自专长对审计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每位审计人员根据任务分工、审计重点,带着疑点找问题,顺着线索查情况,有目的性地进行审计,实践证明,这样做成效非常明显。需要到被审计单位做进一步延伸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也是带着问题去延伸的,避免了盲目性。在被审计单位现场审计,虽然时间短,但审计人员能够查实预算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大大节约了审计时间和成本,促进了廉洁从审,取得了提速提质、节能增效的审计成果。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行OA审计管理系统后,审计人员根据OA系统的使用方法,积极推行OA系统与AO系统交互融合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一方面,充分利用OA系统开展好报送审计。项目实施前,审计人员按要求熟练掌握了OA系统操作技巧,把OA系统应用贯穿于报送审计工作全过程,从审计通知书、实施方案、报告、决定、信息等业务公文及行政公文的起草、分发、呈送、审阅及办理到审计项目复核等一整套程序性工作全部通过OA进行办理,精简流程、提高速度、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全面实现AO与OA的交互。在报送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OA下载AO审计项目信息、人员信息,在现场审计实施阶段多次将AO现场审计资料打包上传至OA中,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便于审计机关领导和相关质量监督部门随时查阅项目进展情况,并对审计项目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到审计报告阶段,发现了哪些问题、疑点、做了哪些底稿,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能够全过程管理与掌控,及时提出指导意见,有利于审计组及时纠正审计偏差,讨论研究疑难问题,抓好审计工作进程。OA系统与AO系统的融合交汇,使得报送审计目标更明确,查出问题定性更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更恰当,推动了审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妥善办理送审资料。以往的审计,由于审计现场主要在被审计单位,因而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账本等资料主要还是被审计单位负责保管。报送审计就不同了,财务账本等资料被送达到审计组所指定的地方后,审计组要负责保管好。主要流程为,被审计单位的资料送达移交到审计组,审计组指定专人负责接收送审资料,对被审计单位送审资料进行清点,与被审计单位填制的《送审资料清单》(以下简称《清单》)逐一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在《清单》上签名。应说明事项在《清单》内注明。《清单》一式两份,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各执一份。资料交接后,落实好保管责任,指定资料接收人为专职保管人,资料当天使用结束后,全部装柜加锁。资料使用过程中,注重监督检查,防止资料丢失或错乱,谨防资料泄密。审计结束后,不滞留送审资料,而是及时办理资料移交手续,做到两清。

二、几点体会

(一)报送审计是新形势下转变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有益探索。审计信息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审计手段的变化,更带来了思维方式、审计理念的变化。由传统的就地审计,向报送审计、远程审计、联网审计等转变,就是这一变化的具体体现。

1.报送审计顺应了审计形势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面临着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必须转变审计管理模式,运用好审计信息化技术解决审计业务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审计机关本着“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坚持少而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审计信息化的思路。开展报送审计,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应用,着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借助现代科技工具和信息化手段,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破解审计部门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难题,以低成本取得高质量,以短时间求得高效益。实践证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报送审计开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和有效的,证明了审计机关这一思路与决策的正确性,也为丰富联网审计提供了新的组织模式,一改传统的松散式管理为集中式管理,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报送审计适应了机关作风转变的要求。审计机关通过报送审计方式促进了机关作风、工作效能及廉政建设。报送审计中,被审计单位只需提供审计相应资料,不需要派车接送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也不需要财务人员和相关领导陪同,大大减轻了被审计单位负担,减少了对正常工作的影响,切实转变了机关作风,树立了审计人员新风貌。

在未实行报送审计时,完成一个项目的审计通常要在被审计单位待相当长的时间。实行报送审计,主要在审计机关自己的办公室完成,审计组可以灵活安排人员和工作时间,打破了内部分工界限,加强协作,发挥审计人员整体效应,有效地缓解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可以排除被审计单位各种干扰和其他不良环境的影响,审计人员能够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审计工作中。

正是因为报送审计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环节,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接触机会,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的感情投资,从源头上清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防范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就地消化”及“人情化审计”现象发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坚持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原则,促进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八不准”等审计工作制度,廉洁从审、秉公办事,树立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3.报送审计促进了审计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为报送审计带来思维方式、作业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巨大变革,形成了项目计划、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成果利用和事务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报送审计一方面广泛应用信息化成果,另一方面每个审计人员在信息化应用中又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面对和解决有关问题,不掌握好信息化应用知识就会失去审计的资格。在报送审计中,也暴露了审计人员在审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的知识的不足,迫使大家进一步去学习掌握信息化应用知识,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了提高报送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提高AO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AO与OA的交互功能实施审计现场的指导和管理,节约审计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报送审计必须以信息化为前提。

现在开展的报送审计有别于传统的报送审计,它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种审计管理模式,是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需要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计划、预算、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主要以电子版方式送到审计机关或审计机关指定的办公场所进行的审计,是以单位报送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

传统的报送审计,被审计单位将大箱资料送来报审,既麻烦又不安全,费时费力。数字化时代开展报送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高、财务数据便于电子采集等新特点,综合运用信息化审计工具,告别单一的手工查账历史,进入人工智能综合分析新时代。因此,信息化成为开展报送审计的前提。报送审计中,涉及到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及财务账目多,信息量大,电算化程度高,如果缺少信息化手段,审计工作将无法开展。实践证明,报送审计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必须重视信息化应用,只有运用好信息技术,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报送审计工作。

(三)报送审计必须以规范化为基础。

第2篇

无人驾驶汽车是人类使用机器为自己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它的本质是人工智能将部分和大部分替代人的工作。如果将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那无疑将标志着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无人驾驶的应用,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和便捷,但是“无人驾驶”的发展障碍并非只有技术障碍,还有法律、道德等诸多非技术性鸿沟。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在面对人类社会的多种不确定性场景该采取何种手段来保证车内乘客和车外人员的安全。只有汽车厂家通过解决技术问题和对伦理道德的权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状况。

现象 无人驾驶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在过去的2016年,各大汽车企业都非常关注无人驾驶,可说2016年是无人驾驶的转折年。所以我们会看到,2016年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出现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重要新闻。比如大众、奥迪、奔驰、福特、丰田、沃尔沃、德尔福、英伟达、谷歌、BAT 等主流车企与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终极目标均指向无人驾驶。

作为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无人驾驶。由于该项技术门槛较高,研发集成度强,所以需要一种行业内形成无人驾驶的生态系统才会促进该行业的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算法技术和硬件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都非常重要,所以在2016年,我们就看到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纷纷联合汽车制造商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合作和尝试。

如在2016年伊始,通用汽车就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无人驾驶技术创业公司Cruise Automation。2016年8月,Uber又花费6.8亿美元收购了刚刚成立8个月的无人驾驶卡车创业公司Otto。2016年秋天,发生了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并购――高通斥资39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这笔收购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高通需要进军无人驾驶汽车芯片市场,以便与英特尔所占据的汽车芯片市场互相对决。因为英特尔目前已经与Kia、现代(Hyundai)、BMW、劳斯莱斯(Rolls Royce)、Mini Cooper、InfiniTI、 Lexus、丰田(Toyota)、Daimler、Jaguar XF以及特斯拉(Tesla)等汽车制造商合作了。高通再不出手,就将被挤出无人驾驶汽车芯片市场。

谷歌作为一直走在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前沿的企业,2016年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城市增加到4个。2016年12月,该公司还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剥离为独立公司Waymo,并归于母公司Alphabet旗下。该公司的汽车2016年自动行驶了100多万英里,获得了大量的行驶数据。

另外的行业内重要的应用进展来自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Uber2016年秋天开始在匹兹堡和旧金山试验让客户乘坐无人驾驶沃尔沃专车。波士顿创业公司NuTonomy也开始在新加坡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为了保证安全,这些汽车都配备了人类驾驶员,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夺过车辆控制权。特斯拉则选择了更为大胆的举措,该公司2016年10月宣布,其所有车型都将配备全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今后只需开发软件即可。

在目前所有的汽车公司中,只有沃尔沃开始进入“高度自动驾驶”的实质性项目测试和商业化阶段,为加快无人驾驶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目前沃尔沃与爱立信打造的 Sensus 智能操作系y已经开始规模化布局,Sensus 智能操作系统基于爱立信的云端服务,提供包括互联(Connect)、服务(Service)、娱乐(Entertain)、导航(Navi)、控制 (Control)在内的车载互联功能,以实现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车内外互联体验,旨在打造基于车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城市交通生态系统。

不同于国外车企以自主研发为主,中国汽车厂商多采取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其中已经开始相关研究工作的企业有一汽、上汽、北汽、奇瑞、长安等。其中,长安汽车智能化汽车“654”战略,计划到 2025 年建立起 1500 人的研发队伍,累计投入 130 亿元提升无人驾驶等智能汽车技术水平,并掌握全自动驾驶技术。

奇瑞汽车则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技术。2016年1月, 亚太股份与奇瑞签署了《智能驾驶技术合作协议》。双方期望通过此次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水平和应用能力,实现未来的市场扩张策略。

随着5G技术的加速普及、互联网巨头的快速推动,以及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成熟,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步伐将继续加速发展,有望在2020 年实现商业化。

背景 各国抢占无人驾驶市场先机

无人驾驶技术本身就是将汽车技术与IT技术相结合,即通过数量较多、敏感度较高的传感器和其他相关信息采集设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收集大量数据,并对数据加以分析判断并发出正确指令,引导车辆向前行进或停止。

从2016年世界各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来看,传统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入局无人驾驶市场,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远超市场预期。这主要还是因为各个国家都明白,从行业空间的角度来讲,无人驾驶是一座超级金矿。

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开始出台细致的政策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比如2016年1 月 15 日,美国联邦政府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拨款40亿美元,加速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希望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和交通拥堵状况。2016年1月19日,联合国谈判相关人士表示,制定汽车国际规则的联合国机构已开始制定无人驾驶的安全法规。预计日本和德国将提出方案,关于高速公路的行驶法规最早将在2017年3月获得通过,成员国将遵照国际法规完善国内法。

同时,2016年1月29日,英国交通部也宣布,准许自动驾驶汽车在伦敦街头上路测试。从2016年7月起,“格林威治自动化交通环境项目”的第一辆自动驾驶车将在伦敦东南部的泰晤士河格林威治半岛的道路上试车。2016年2月,美国监管部门告知谷歌,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被视为“司机”,这是无人驾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6年10月,为在2021年之前实现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中国了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这是中国无人驾驶领域公布的首个技术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的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长达450页,详细展示了2030年前中国汽车行业各领域的发展蓝图。该报告指出:“我们要尽快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上达成共识。”报告制定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三个五年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够上市。报告还指出,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

按照路线图内容,未来15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遵循以下节奏:至2020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2025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500万辆,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约15%;至2030年,汽车产业规模达3800万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从整个路线图来看,在中国实现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还需要突破各项技术以及各种政策法规的限制。但是挑战也意味着机会,车企和互联网技术公司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当然企业界的研发才是行业真正的动力。由于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公司正在引领无人驾驶发展的潮流,给传统汽车发展相关技术带来了较大压力,特斯拉、奥迪、日产、沃尔沃、奔驰、丰田等厂商相继加快了研发步伐。

据了解,无人驾驶汽车从2016年到2025年是起步期,2025-2030年是发展期,2030年以后是高速发展期。基于自主环境感知的单项驾驶辅助功能(DA),大规模运用将于2017年实现;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网联信息服务为辅的部分自动驾驶(PA)应用将于2018年实现;融合自车传感器和网联信息,可在复杂工况下的半自动驾驶(CA)将于2020年实现;在2025年以后可实现V2X协同控制,完成高度/完全自动驾驶功能(HA/FA),在2030年左右实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焦点 如何跨越“无人驾驶”非技术鸿沟

无人驾驶虽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是想要真正变成现实,让它能够更安全、更稳定的在我们的身边行驶,还要面对非常多的挑战。

首先,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来说,依然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因为只要是计算机系统,就会有出现错误的可能,但是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一旦出现错误,很有可能带来的就是致命的后果,特斯拉2016年5月的事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厂商们需要不断的解决各种出现错误的潜在问题,将错误率降至最低。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车辆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极高,而这也对电脑系统的安全问题形成极大挑战。一旦遇到电脑程序错乱或者信息网络被入侵的情况,如何继续保证自身车辆以及周围其他车辆的行驶安全,这同样是未来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无人驾驶”技术的一个更大难题,在于如何让汽车与行人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毕竟,机械缺乏社会化的思维能力,比如,当有路人冲汽车挥手时,汽车无法确认这是让它停下来还是赶紧离开。“无人驾驶”汽车最难做到的就是:预测和回应人类的行为。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将愈发完善。反倒是“无人驾驶”非技术问题,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鸿稀

比如无人车上路后,若发生事故,如果路上还有传统汽车的存在,那如何在定责?是由汽车制造商还是无人驾驶系统软件商,亦或车上乘客来埋单?与此相关的汽车保险与赔偿如何适用法律,也需要面临重要的革新。

事实上,无人驾驶汽车定责的法律问题相当复杂,不仅涉及到设计、制造、用户、相对方之间的多重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本身的种类也很复杂,需要厘清的责任至少包括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产品责任等。2016年2月中旬,谷歌的无人车在行驶中,行车电脑判断后方一辆巴士将会减速,让自己先通过,但随即与巴士发生剐蹭。谷歌随后发声,称自己公司“承担部分责任”,并表示已对软件进行优化,避免未来类似事故发生。在这首起无人车在事故中须承担责任的事例中,谷歌的回答是――“谁拥有,谁担责”。

2016年两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带来了三项提案,分别为聚焦加快制定无人驾驶车政策法规、盘活专网资源、优化空域资源管理。其中定责问题,也成为李彦宏在提案中重点阐述的部分――“应对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他认为,由于无人驾驶汽车还未大规模商用,现在这个问题并未凸显,但按照自己对无人驾驶汽车“3至5年内实现商用和量产”的预测,届时定责将成为重中之重。

此外,另外一项非技术在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应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其中,驾驶人均默认为自然人。也就是说,无人驾驶与现行法律存在巨大冲突,无人驾驶的上路牌照、交通事故定责、登记检验等系列问题,目前都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

还有部分伦理问题也需要考虑。当无人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对行人过错、系统平台过错的划分与判断,需要立法机构对无人驾驶系统的人工智能决策流程和水平有清晰深刻的了解,这无疑需要大量的调研工作,但还涉及到人工智能与人的伦理问题。如果某个事故不可避免,那么这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如何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还有如果为了避免人的伤害,无人驾驶汽车会不会选择“自杀”,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伦理问题。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第一定律称,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类,也不能坐视人类遭受伤害全然不顾。无人驾驶汽车是否应有所借鉴呢?

当然,也有业内专家称,对于“无人驾驶”的前景,现在能想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只要能想到,都可以把它们逐渐化解。只不过,还可能有未曾想到的问题出现,以及处理未知问题需要的时间。大多数业内专家表示,“零事故”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量产的首要指标,当然这还需汽车企业继续在研发方面努力。

启示 技术与法律在新产业中的平衡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基本处于自动驾驶2级(多种功能自动)到自动驾驶3级(受限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根据各自目标规划,预计2020年前后有望推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量产无人驾驶汽车产品。

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对“无人驾驶”题材进行部分炒作,导致有一点自动驾驶功能的车都被称为“无人驾驶”。但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是按照其所能实现的功能有各个阶段分类的(表1),只有实现最高阶段功能场景的车,才能被Q为“无人驾驶”汽车,其他应称为“自动驾驶”汽车。从这个角度看,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还需要至少15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6年5月的《“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并提出了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新车渗透率要达到50%,自动驾驶渗透10%。这个积极务实的发展规划就说明在“十三五”期间无人驾驶还将处于技术积累和研发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9月20日,美国交通部针对从事无人驾驶技术厂商的指导意见书,这是全球首份无人驾驶汽车法律指导意见,由于美国、中国、欧洲都在积极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立法,因此该领域的法律监管框架也将呼之欲出。据悉,美国交通部的指导意见书有114页,主要列出了无人车厂商需要提交的15项“安全评估”标准,包括无人驾驶车如何测试、在系统失灵时的补救措施以及无人驾驶程序如何遵守现行的交通法规、以及如何避免车辆被黑客入侵等。

在中国,重庆市因为有长安汽车努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因,2016年10月,《重庆市推进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16~2019年)》在重庆市政府网上向社会公布。该文件称,2018年,市民驾驶智能汽车奔跑在实行智慧管控公路上的场景,可能在重庆内环快速等路段实现。重庆造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有望在部分区域上路。

此外,中国也在促进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立法,上海安亭已经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场。威马汽车、复星集团、华为、腾讯等近日还成立了“智慧出行企业联盟”,致力于推动智慧出行产业的发展及落地。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11月,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以说,当前“互联网+”正逐渐影响到各行各业。在新一轮的改革升级中,各领域将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探索自己的微蓝海,而企业的升级也必将会带来新一轮的社会经济的变动。众所周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处的变动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这也必然会是互联网相关领域人才市场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其中不仅有对人才需求量的攀升,而且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对此,在新形势下,针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对策的描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唐文晶等认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基本目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杨善林主要提出注重实践和创新,拓宽专业范围来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学计划也要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也需要及时调整,这样可以让学生以后也能适应将来的社会岗位需求。管媛辉、肖月认为当前必须大力培养通识型的科技信息专门人才,以适应大系统时展的要求和各企业用人需求。丁献峰指出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对社会公共信息部门产生重要影响,为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本硕直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三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基本可以满足各类型的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赵静杰等认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大模块:教育培养模块、实践模块以及综合运用模块,让学生兼修这三大模块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

以上各种培养方式虽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但人才培养重心仍放在学校为主体的层面,学生更多的是接受已经约定俗成的培养方案。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点,目前仍停留在岗位需求层面,强调培养企业现在需要的技能,忽略了“互联网+”战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即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培养,过分看重了现有技术,忽视了未来技术的引领能力。而且专家们只从模式等方面进行说明,培养信息人才,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本文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策进行创新思考,通过对当前培养模式的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从而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对策,引导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及大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

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经济主体为适应新形势必将进行转型升级,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发生一定的变化,下面将从人才需求中的“量”与“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从需求数量来看,“互联网+”将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产生巨大的人才市场机遇。一方面“互联网+”理念的推行使得传统行业信息化进程加快,机械、化工、冶金、石油、电力、造船、轻工、纺织、汽车、制药、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大,将对信息管理人才有更大的需求。据统计,全国税务、工商、财务、公安、海关、外贸等系统,虽信息化进程加快,然而信息管理人才不足4%,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诸如搜索引擎、综合门户、即时通讯、网络商务、软件开发等本身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而从目前来看,互联网企业处于剧增状态。根据2015年底的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总量已达到14.6万家,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就目前看来,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计算机、管理、信息服务。计算机方向,包括软件编程、数据库、网站建立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等;管理方向,特别对口的是信息系统集成相关的市场开发、销售、客服之类的岗位;信息服务方向,如经济信息服务、咨询、科技信息部门、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服务部门,企业经济金融咨询及管理部门。

(二)从需求质量来看,市场对信息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质量方面的需求又具体可以体现在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规格上。在传统信息管理阶段,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图书馆专业和科技情报专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工作组织问题;在技术管理阶段,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着重于经济建设领域中的信息活动的管理和系统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当前,随着信息管理的继续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尤其在当下“互联网+”大趋势下,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融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于一体。高校对于信息人才的培养规格,集中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关于专业能力方面,从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看,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在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中,高校对于信息管理人才在基本信息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数据信息的检索采集存储与处理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的应用、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网站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等方面专业能力的培养较为注重;专业知识上,社会对于信息管理人才在以经济、计算机为主的综合知识方面要求较高,高校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注重经济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管理系统应用等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上,高校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文素养、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表达、创新意识、IT行业及相关领域敏感意识的提高上,而且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信息管理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三、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高校设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之后,在全国150多所高校又陆续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等专业。为满足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时,将这些专业合并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本科、硕士、博士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而对信息管理人才,则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由于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对掌握管理学知识及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就业对口情况并不乐观。据网络调查统计,当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及相关的占57.47%,而剩下的42.53%工作与专业无关,也就是说明存在相当一部分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实现专业与工作对口。与此同时,供不应求的情况仍然存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2名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存量要在200万以上,而我国大专院校每年却只有约4万名专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大学生毕业,因此需求缺口仍很大。但这其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大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也就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

(二)专业方向模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几乎可在所有领域找到相关联的工作,这就容易产生方向模糊感,而且各高校的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对该专业的理解也不同。各校所开的课程不同,有的偏重计算机类课程,有的则偏重于管理课程。致使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把该专业当作计算机专业或是管理专业来学,结果使很多学生到大三、大四、甚至到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目标,不明白自己走向社会后究竟应该扮演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角色,还是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的角色等。

(三)培养方案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且具有一定滞后性。据调查显示,在求职过程中用到大学所学综合知识的占35.63%,来源于非大学中所获得知识的占31.03%,而运用到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仅占12.64%。除去学生个人能力等自身因素,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匹配的问题。而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由于各大高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重视程度较低及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存在交叉性造成资源的匮乏,致使学生在实践练习这一方面的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据调查显示,有56.32%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偏少,更有24.14%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太少。而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会大大地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降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可以说专业教学虽提倡干中学,能力重于知识,但学生良莠不齐,如果专业设置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能力与知识结合,可能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收获并不理想。

(四)生源基础参差不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及管理创新方面的要求较高,但因信息管理人才的缺失,各高校逐渐放开了招生门槛,开始文理兼收。而文科生在应用技能方面普遍不如理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文理兼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成为了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之一。

四、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近年来,由于IT产业发展极其迅速,IT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如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络市场营销、云计算等不断出现,使得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经过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就目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对策:

(一)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完善性,特别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项目设计的开展。针对性开设新兴的社会需求领域专业课程,完善信息管理专业当前四大职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化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模式亟需由教师主导的讲授式向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为主体的项目制教学转变;微课、虚拟教学环境、团队式学习等新型教学平台有待于丰富和完善,以考代评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进一步有待于向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过渡。

(二)引导学生生涯规划,准确定位。由于信息管理专业设置较晚,与其他专业存在交叉较多,专业自身特色并不明显,因此应在大一开设专业导论课,引导个人尽早了解专业,结合自身发展规划,明确学习重点方向。同时,要注重如英语、管理、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变化速度日益加快、对人才要求逐渐提高的现状。

(三)因材施教,拓宽培养方向,体现学校特色。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人才需求、文理兼收的学生知识背景和未来职业方向,鼓励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了四大主要培养方向,即信息管理与应用、网络商务、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不同方向专业基础相同,但核心课程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可能为本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偏好与特长,提供丰富的职业选择方向,也为他们在大学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供依据,减少专业口径过宽带来的学习与职业选择困惑。

(四)定期调整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强化核心课程,删除无用课程、整合一般课程、开发新型课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地位。尤其在实践环节,尝试通过综合素质学分来鼓励引导专业学生在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案、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网络营销策划方案、信息系统开发、IT行业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方面展开更多的专业实践。

(五)关注社会前沿的研究,与时俱进。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驱动源,努力保持与社会IT行业变化的同步发展;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同时深入了解“互联网+”,进一步探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IT产业的高速发展现状及IT产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文晶,谢海英,王彩荣.以就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3.

[2]杨善林.信息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

[3]管媛辉,肖月.如何培养现代信息人才[N].现代情报,2006.12.

[4]丁献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N].图书馆学研究,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