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抽样调查的方案

抽样调查的方案

时间:2023-06-08 10:5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抽样调查的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抽样调查的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普查;专业抽样;方案;研究

一、关于专业抽样调查及其发展

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需要从上个世纪初外国传教士主持或指导的一些调查算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抽样调查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1994年我国成立了企业调查队。同年,还改革了统计调查的方法体系,由此也从法律上确立了经常性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在各行各业中,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已成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专业抽样调查的弊端

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曾经表现出过其积极性和适用性。当然,其弊端也逐步得到了暴露。如服务业的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主要表现为:覆盖面不全、系统性不强、规范性缺失。这些缺点也导致得到的统计数据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抽样框的问题。抽样框即被用作抽样的总体。抽样框是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的重要依据。作为研究对象的目标总体,理想的抽样框应该是使调查的全体和目标总体表现出完全的一致。但实际调查中,常常出现两者的不一致,这样就会致使抽样框出现误差。

第二,样本量的问题。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从总体中按一定的程序抽得的一部分个体或抽样单位组成了抽样调查的样本。在现实的专业抽样调查中,常常需要对预先设计的样本量以及其它多个因素如数据需求、精度水平和现场的操作等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有可能就会造成样本量和预先设计的偏差,从而给专业抽样调查带来误差。

第三,专业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实施专业抽样调查的难度往往是最大的,这无形中也对抽样调查的最终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改进专业抽样方案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认识国情、摸清家底的重要举措。每次经济普查都有自己侧重的任务,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标就是:摸清各类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实现对其的全面了解。除此之外,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还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查实,并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以及基础信息数据库、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更新。经济普查的结果可以为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提供更好、更可靠的资料保证。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改进专业抽样方案是可行的。

首先,国民经济总体核算的各项总体核算都必须依据可靠的专业统计调查和财务会计资料。进行专业抽样调查,自然需要依据可靠的专业统计调查的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经济普查的数据而获得。

其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为搞好国民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保证。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进行专业抽样调查时也就有了科学的数据和依据。

再次,在经济普查中所取得的大量的丰富的资料,将可以大大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中进行专业抽样调查时所必需的资料。经济普查覆盖了除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取得除农业以外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最完整的数据资料,可以弥补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缺口,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资料缺口,为专业抽样调查提供丰富的资料保证。

最后,运用经济普查数据,可以校正在专业抽样调查中利用日常统计报表以及专项调查核算所获得的当年数据。在日常的专业抽样调查工作中,一般而言,限额以上企业的统计报表常常比较规范,其调查数据也比较容易审核校正。而限额以下企业的统计数据,由于各个专业所取得资料的渠道不尽相同,就会出现种种的问题。如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仍然采用抽样调查,但可能其抽样框已经出现老化的问题。再如针对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采用抽样调查以及资质等级以下的建筑业增加值的获取,既采用日常统计报表中所取得的数据,又利用农村抽样调查获得数据,还有采用调查资料补算而获取的的建筑业装饰装修增加值。专业抽样调查的资料来源渠道太多样,自然给数据审核增加了难度,给专业抽样调查工作也增加了困难。而利用经济普查的数据则可以减少这些困难的产生。全国经济普查包括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运用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年份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普查,有助于搞清调查数据和用日常统计报表资料核算所得的数据之间的误差,有利于对各行业的统计以及调查数据进行及时的系统校正,有利于提高专业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

总之,针对专业抽样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其方案进行改革,有利于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专业抽样调查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罗及红.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抽样调查研究[J].当代经济,2014.22

第2篇

关键词 海洋捕捞业;渔获量;抽样调查;样本代表性;样本量;样本轮换

中图分类号 F302.5;C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81-03

认识事物的途径多种多样,基本途径是通过各式统计获取资料,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统计调查法在实践中逐渐从普查发展成了普查、抽样调查及其他调查等多种方法并行的状况。抽样调查法是一种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因其灵活性、时效性、精确性等诸多优点,在国外社会、经济、科技、自然、渔获量统计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抽样调查法在中国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较快发展,主要应用于人口、经济、科教文卫、资源等领域。

近年来,抽样调查法在渔业生产统计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袁兴伟等[1]对南海区三省渔业生产统计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分层抽样的精度高于简单随机抽样;甘喜萍等[2]论述了应用于渔业生产统计的经济分层抽样原理;Bannermanl与Lamptey研究了分层抽样在小规模渔业生产数据中的应用。世界粮农组织(FAO)与中国合作在湖北梁子湖、浙江象山及山东莱州等地区对渔业生产开展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地捕捞生产实际情况。目前关于海洋捕捞业渔获量抽样调查中的样本代表性、样本量的确定、分配、样本轮换等关键问题的系统理论探究报导很少,本文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以期为海洋捕捞业渔获量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样本代表性

1.1 样本代表性的含义与作用

捕捞产量抽样调查只需少量渔船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分析这些样本渔船单元的捕捞数据,然后推断评估总体渔船捕捞产量情况,因此要求所选样本渔船单元有较高的代表性。抽样调查中首次出现“代表性”由挪威凯尔(A.N.Kiaer)于1895年提出,其观点是认为样本是总体的缩影,选出少量正常合理的样本就能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评估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3]。后来在如获取代表性样本问题上先后出现了目的抽样和概率抽样2种观点,前者根据抽样调查的目的有意识地抽取样本单元,使所得样本与总体特性相近。

目的抽样观点认为所选样本应当在结构上与总体相似。例如,若将渔业生产调查区的渔船根据主机功率按大小分为A(20%)、B(30%)、C(50%)3层后,样本包括a(20%)、b(30%)、c(50%)才最具代表性。实际上,研究调查的主体不是渔船,而是基于渔船的捕捞活动记录数据。各层样本渔船单元数量分配应依据该层渔获量对总体渔获量的贡献而定,而不是只考虑该层渔船单元数在总体中的的比例,如果各层渔获量贡献率也符合该比例,那这样的样本组成就有很高代表性。一个与总体结构相似的样本并不一定能保证充分体现出总体信息,这也是在分层抽样样本分配中最优分配精度优于比例分配的原因。

目的抽样只涉研究员认为符合调查目的部分总体渔船单元单元,却没有依据说明余下部分不能够代表总体,至少是总体的一部分,而这些渔船单元却没有作为样本的机会。英国统计学家鲍莱(A.L.Bowley)提出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概率抽样的总体参数估计,认为应当赋予每个单元都有作为样本的机会[4]。每个渔船单元的机会是否相等与总体渔船单元间的差异程度相关。若差异程度不大,等概率比较适宜;反之,不等概率较为宜。例如,调查某海域捕捞渔获量时,按渔船主机功率(kW)将渔船分为A(1.0~44.1,30%)、B(44.1~147.0,40%)、C(147.0~441.0,30%)3层,相同条件下,功率越大,渔获量越大,故对区域总体渔获量而言,B层和C层的贡献率比A层大很多,选样时,应考虑不等概率抽样,使A层样本渔船单元数量向B层和C层倾斜。无论是等概率还是不等概率抽样,目的都是尽可能提高总体参数精度。

事实上,代表性是一个泛概念,与抽样分布有关,即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量的概率分布,单纯认为某一具体样本有多大的代表性是片面的。在众多可能样本中,一次调查抽到的样本有优劣之分,且优劣程度还与概率有关。例如,某海域所有拖网渔船的渔获量的均值是1 000 kg/(d・艘),根据2种抽样方案X、Y所得的样本均值方差V(x)=50,V(y)=100,显然,方案X属较好,能更好反映总体情况;在既定的置信水平下,X方案所得均值的置信区间比Y的窄,所得结果也更精确。样本代表性是属性概念,不能用具体数值说明它的高低。一些观点认为其高低可用(e-E)/E或(p-P)/P等相关系数来表示,只要样本均值e(或比例p)和总体均值E(或比例P)越接近,比值越小,样本代表性越高,但或忽略了总体参数E(或P)则是未知的,需要根据样本均值e(比例p)分析推断。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抽样设计,样本代表性不具可比性,而同一抽样设计所得不同样本的代表性却有高低之分。

1.2 代表性较高的样本获取方法

只要是统计调查,就会存在误差,即使普查也依然存在。因此,为更好反映总体渔业生产情况,要选择高代表性的渔船单元样本。尽管有抽样方法、样本量、总体渔船单元差异度、辅助信息等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很难说明抽到的样本代表性高低,但仍能采取一些措施以获取代表性较高的样本渔船单元。首先是改进抽样方法和评估方式,例如采用分层抽样,设计公式或模型计算样本量、分配量、估计量等;其次是适当增加渔船单元样本量;再次是利用渔业辅助信息,渔业辅助信息对于渔船分层标准划分、层间渔船单元分配、有效回答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还要减少其他非抽样因素引起的误差,如人员操作、问卷设计等方面。

2 样本量

2.1 样本总量确定

由于渔船主机功率变化范围大,渔获量差异程度高,捕捞记录数据就构成了一个方差很大的总体,考虑到分层抽样精度高、便于实施、获得信息多等优点,在渔获量调查中采用分层抽样法。不仅仅是渔获量调查,其他设计复杂的渔业抽样调查也一样,样本量确定也很困难,但却比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结果的精度更高。因此,本文用简单随机抽样计算所需渔船捕捞记录数,并根据除以调查次数得到样本渔船单元数。

简单随机抽样法计算所需样本渔船单元捕捞记录数时运用到一系列的公式及其相关推断公式[5]。根据置信区间公式,P{X-Δ≤X≤X+Δ}=1-α,式中,X表示均值,1-α表示概率;(X-Δ)和(X+Δ)分别为置信区间的2个极限,α是置信水平,Δ为极限误差,即设计的渔获量统计方案允许的最大误差。渔获量调查是不重复抽样,样本渔船单元捕捞记录数表达式m=,m除以相应的捕捞次数就是所需样本渔船单元数n,t表示既定自由度和置信水平下的Student t分布t的取值,可从t-test临界值表中查询;σ2表示总体方差,用样本方差S2代替,n/N为抽样比,当n/N>0.05时,也可以忽略其影响。

在FAO渔业抽样调查捕捞活动记录数确定中,最大允许误差范围一般设定在0~10%,即对应的准确度100%~90%[6]。其他渔业内容和渔获量调查也一样,除极少数要求非常精确1%外,多数采用的是5%和10%。这个n只是理论所需的全部有效样本渔船单元数,即保证这n个样本渔船单元在每调查次数内都有捕捞活动记录数据。而实际上,预算也是限制样本渔船单元数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可用线性关系式C=C0+cn1来表示预算与样本量的关系,其中,C为预算,C0表示设备、工资、宣传等与样本渔船单元无关的费用,c表示单位渔船单元调查的平均费用,可通过试点调查或从以往的渔业调查评估获取;此外,渔船(渔民)样本的有效回答率p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结合理论有效样本渔船单元数,实际所需样本渔船单元数n′=n/(1-p)。通过比较n1和n′大小以确定最终样本渔船单元数,若n1≥n′,预算能够支撑方案设计的样本量;若n1

关于确定样本渔船单元数,试点调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上述公式中的总体方差σ2(样本方差S2),总体以及各子总体渔船(渔民)有效回答率p,单位渔船单元调查平均费用c都是未知的。来源主要有2种:一是从以往的渔业调查及相关资料中获取;二是通过试点调查获取。从以往资料获取信息能节省试点调查的费用,但是试点调查却能发现更多其他问题,从而反馈,有利于正式调查的顺利进行。

2.2 样本分配

甘喜萍等[2]研究表明,满足预设条件下,奈曼分配最精确,最优分配最省。虽然最优分配和尼曼分配在预算和精确度上有优势,但在满足精度下,比例分配因其简便特点应用更普遍。实际调查中往往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样本渔船单元的分配。渔业调查的对象和内容很多,既有单一目的也有多目的的调查,既有数量性状、质量形状也有属性形状的调查,选择分配方法时不能一概而论;若仅对某一渔区某种作业方式的单一捕捞目标种的渔船开展抽样调查,条件允许时,优选奈曼分配;如果预算不足,可退而选择最优分配或比例分配。若是一些渔业生产中的属性问题开展抽样调查,如渔民对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政策等问题的看法,则可用比例分配法简化调查过程。若渔业调查对象涉及大范围内各型功率和作业方式的渔船,且调查主题还比较多,比例分配则较为方便可行。渔获量统计调查涉及到的不仅是渔获量问题,为节约成本,常与其他主题(如CPUE、渔获物初次交易价格、捕捞活动经济收支等)集合在一张问卷中同时进行,因此一般选择比例分配法。因此,选择样本分配方法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样本轮换

3.1 轮换原因

渔获量调查是连续性的调查,如果样本长期不更换,就会出现样本老化问题。这里的样本渔船单元老化是指广义的渔船老化,既指渔船本身老化,也包含渔船改装、渔民合作等渔船不适宜再作样本等情况。因此,需要更换不能再作样本的渔船,数量取决于预算和精度。

为解决样本渔船单元老化问题,需要重新抽取渔船单元来替换老化部分。如果全部更换,则会额外增加预算,一是用于与调查对象(渔民及其相关人员)沟通,以便得到他们的配合;二是用于培训渔民完成相关任务。一旦样本更换,又需要重新与新的渔民建立合作关系。因此,短时间内不宜频繁地更换大比例的渔船单元,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不进行全部样本渔船单元的更换。

渔获量调查是连续型调查,更换样本渔船单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通过后期样本渔船单元的更换来解决前期抽样调查中样本渔船单元出现的问题。例如,分层抽样调查渔获量过程中,样本渔船单元在出海捕捞作业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船体损坏严重降低捕捞能力;部分合作渔民私自改装渔船功率或者船体,使得原本属于A层抽样层的样本变成了B层样本,而仍统计在A层。有些原因是可以量化计算改变的,但那些不能人为量化的因素则不得不替换这些样本渔船单元。例如,少数样本渔船单元的渔民在合作后期基于个人私利而增加或者减少捕捞活动,甚至故意编造渔获量数据;一些样本渔船单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性能退化,不再满足最初设计条件,则需要用其他更合适的渔船单元予以更换,以保证这一层次的样本仍具有较高代表性。

3.2 轮换原则

渔获量抽样调查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为解决样本渔船单元老化问题,需要适时予以轮换,但轮换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代表性。样本代表性降低是样本轮换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在连续性渔获量调查中,渔船性能和渔民合作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先前的样本渔船单元不再满足该层次的要求,或者是样本数据不真实,从而导致不宜继续作为该层次的样本。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变化,该层次先前的样本渔船单元仍具代表性,可不用更换这些样本渔船单元。

(2)连续性或者衔接性。渔获量调查如同其他国民经济调查一样,并非一次性调查,需要建立相应的渔获量数据库,根据样本渔船单元数据的时空序列特征反映渔获量状况。即使换了渔船单元,也要保证前后样本渔船单元数据时空序列上的衔接性。换言之,用于更换的渔船单元也必须通过最初设计的抽样方案选取。

(3)条件性。频繁更换全部样本渔船单元并不科学,一般是在一段时间内更换一定比例的样本。实践证明样本单元更换的速度以及比例与样本的变化并不同步[7]。从渔业其他内容的抽样调查来看,考虑到渔船老化的速度以及1年内合法作业时间段,样本渔船单元轮换的周期为1~2年、比例以25%~50%为宜,这样可有效避免样本频繁更换导致的数据不连续问题的出现。

3.3 样本轮换流程与技术

样本轮换的基本流程是更新总体渔船单元目录框,检查原样本,抽取新渔船替换。在周期内,从渔业管理部门获得最新渔船信息,剔除无效渔船单元,补入新增渔船单元。在更换程序中最复杂的是检查原样本,和总体渔船单元一样,把原样本中老化的剔除,包括不能继续捕捞作业、渔民转行、渔船大幅改装等情况。抽取新样本渔船单元相对容易,根据最初设计的渔获量统计抽样方案,在更新的总体渔船单元中选取即可。目前主要有2种流行的方法:一是在更新的目录框中随机抽取满足要求的新渔船单元替换;二是在分层抽样的最终抽样层中,把满足条件的所有渔船单元分成几个组,然后周期性进入调查期轮换[8]。

4 结语

综上所述,抽样分布是从总体中以一定的样本容量进行随机抽样,样本的统计数所对应的估计量与其概率的分布。渔船代表性对抽样分布有意义,但不能理解为某一具体样本代表性很好,不同的抽样设计或分布之间代表性不具可比性,而相同抽样分布中的不同样本却可比,同样的抽样设计中,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来获取高代表性的样本,以提高抽样精度。公式得来的作为样本的渔船单元数只是有效样本数,实践表明,渔业生产调查中的无效样本率不能忽略,其比例因渔业抽样内容而异,应将其应用于最终实施所需渔船单元数的确定和分配。渔获量调查属于连续性调查,随着时间的推移,样本渔船本身及其合作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代表性降低,因此需要进行轮换以减小影响。轮换过程中应当注意代表性、连续性等原则以及与之相关的轮换方法。

5 参考文献

[1] 袁兴伟,刘勇,程家骅.分层抽样误差分析及其在渔业统计中的应用[J].海洋渔业,2011,33(1):116-120.

[2] 甘喜萍,卢伙胜,冯波,等.分层抽样法应用于渔业生产统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401-8402.

[3] 冯士雍.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M].2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5-22.

[4] 李金昌.正确理解样本代表性[J].中国统计,2010(8):40-41.

[5] 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6-62.

[6] STAMATOPOULOS C.Sample-Based Fishery Surveys:A Technical hand-book[M].Rome:FAO Fisheries Department,2010:25-39.

第3篇

关键词: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原因;措施

非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误差中的一部分,其与抽样误差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实际产生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非抽样误差不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此种情况下,非抽样误差会对抽样调查的整体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对非抽样误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非抽样误差的原因

1.1 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误差出现

部分抽样调查工作的设计阶段没有进行精准合理的调查分析,导致问卷初稿的实际使用出现误差。与此同时,抽样调查的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尤其是探索性调查工作不充分,甚至抽样工作对调查对象认识不足,导致非抽样误差较大。

1.2 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

在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实际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合适的抽样方法是首要原因,样本实际覆盖情况不佳,导致样本所包含类型不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样本构成存在局限性,在此种情况下导致系统性偏差出现,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的形成。其次,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存在不足,尤其是问卷内容比较复杂且庞大,需要耗费被调查对象较多的时间,这就导致被调查对象不愿因接受调查。甚至部分调查问卷中的某些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被调查者拒绝回答,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出现。再次,调查问卷设计目的不明确导致被调查者不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使得实际分析报告与所需资料相背离,导致比较严重的非抽样误差出现。

1.3 调查阶段出现的误差

调查员工作过失和故意舞弊引起的误差,工作过失方面,调查员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样本单位的取舍,结果是违背随机原则,造成误差;调查员工作疏忽所产生的错误和漏报,没有按规定对现场的实物进行观察,只听信被调查对象的口头回答等等。故意舞弊方面,调查员没有按规定进行调查,而是擅自编造和篡改调查资料,以达到自己省时省力的目的。被调查员的态度引起的误差,表现在对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利益问题或调查者没能同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问方法不当,导致拒报而引起误差。实施调查主管工作失职造成的误差,表现在没有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包括个人基本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以及调查之前没严格按要求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或培训没达到所要达到的要求。

1.4 资料汇总阶段出现的误差

主要是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类、汇总,通过编辑改变资料形式过程引起的非抽样误差。这类误差是各种混合因素的结果,其一是组织者思想上的放松,没有严格的按计划进行;其二是使用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不当;其二是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的工具落后;其四是不同的编码者或编辑人员对样本资料进行汇总、计算、编码、储存等过程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其五是统计结果的篡改、虚夸、隐瞒等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等等引起的误差。

2 非抽样误差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具体分析,笔者对如何尽可能控制和减小非抽样误差的方法做一些探讨。

2.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

2.1.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对设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掌握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样本单位进行科学的分配并选取适宜的抽样方式,以保证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并与相关专家进行商讨,结合调查工作的实际特点进行适当整改。

2.1.2 对调查问卷设计不科学所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问卷设计质量满足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在"容易回答,逻辑性强,便于整理"原则之上,确保问卷设计的提问和备选答案易于理解且愿意合作,确保问卷调查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致并且相互对应,以避免调查员出现作弊情况,从而影响抽样调查的实际质量。

2.1.3 最大程度上对抽样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控制,在对抽样方法进行设计时,应当综合考量调查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调查目的等因素,从而对抽样方法进行合理的选取,并在正式抽样之前对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2.2 实施调查阶段的误差控制

2.2.1 调查员方面。在实施阶段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控制时,应当确保调查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的按照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来实施调查,从而保证抽样调查的效率。

2.2.2 实施调查负责人方面。实施调查的负责人在实际抽样调查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对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对实际抽样调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明确,让调查员了解到抽样样本的特征,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实施调查负责人应当对调查员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调查员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时的路线、时间以及所调查问题的合理性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以便及时对样本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对实施阶段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2.3 被调查对象方面,调查员在开展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接近被调查者,做好提问的准备工作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以保证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查员应当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规定程序开展调查,保持中性态度,从而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3 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控制

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对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记录、计算以及制表等环节的误差,应当积极对调查表进行审查,对于拒答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资料整理方案,并明确调查各环节的资料整理标准,做好问卷的复核工作。与此同时应当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通过试运行来确保其实际使用性能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非抽样误差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就对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对抽样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误差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效率的提升,推动抽样调查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捷.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分析[J].山东统计,2008.

第4篇

【关键词】 抽样调查;特点;问题;建议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并用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适用于难以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现象。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能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一、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可靠性分析

其一,抽样调查的调查样本,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由于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总体中各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能够保证被抽中的调查样本在总体中的合理、均匀分布,调查出现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极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强。其二,抽样调查是以抽选出的全部调查样本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出来的个别单位来代表总体,使调查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其三,抽样调查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要调查的总体各个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调查推断总体允许的误差大小,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样本就会与总体实际十分接近。

由于抽样调查是用样本调查数据推断总体,而用任何一套抽中样本的调查数据推断总体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总体真值。抽样调查理论的基础在于用样本数据估计的总体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和对问题的对策。其实,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只要调查结果的精确度能满足需要就行了。在我国,一般要求当置信度为95%时,误差不超过2~3%就可以了。

二、我国抽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抽样调查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和统计人员对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实际调查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二是,统计人员不适应要求。抽样调查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具备较高的统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统计技术和经验。我国现在统计人员存在人员少、专职、专业的少、素质低、培训少的问题,不能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

三是,抽样调查的基础不牢。完善的抽样框是保证抽样调查质量的前提与重要基础。而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抽样框建立、维护、及时更新制度,影响了抽样调查的质量。

四是,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中存在的不适应。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抽样调查数据在我国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表现在抽样调查与普查、全面统计存在重复、交叉和数据衔接问题。从理论上讲,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应该是一致的。从实际情况看,普查、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不仅存在着重复、交叉现象,取得的数据往往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混乱,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五是,现行统计管理模式对抽样调查的实施存在影响。抽样调查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到人员的培训、现场调查以及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数据的质量。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大多数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仍沿袭全面统计的管理模式。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原则不能顺利贯彻,抗干扰能力差。

三、完善我国抽样调查工作的建议

1.加强抽样调查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统计及抽样调查的知识,加深人们对抽样调查的认识,使人们正确认识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要正确区分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的不同,逐步消除用全面统计的思想和意识来要求抽样调查的做法,使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为补充,更好地为统计工作服务。要完善抽样调查组织机构,培训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调查队伍,这是搞好抽样调查工作的首要环节。

2.建立完善的抽样框制度。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国外经验,不仅要使企业名录库充分满足抽样调查的需要,要使其本身成为一项重要的统计成果,为科学的统计估算和各种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资料。

3.抽样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抽样调查方法,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既具有组织的严密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抽样调查方法是非常必要。

4.统筹抽样调查与其他统计调查方法,做好数据衔接。抽样调查、普查、全面统计报表等都是统计调查的有效方法,要认真研究、比较各种统计调查方法,使之能够相互补充、协调,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国务院决定在200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又一次人口调查。对于摸清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落实,整体推进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实施

分别在5、6月份成立县、乡两级1%人口抽样调查机构,整个抽样调查工作,在县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组织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全县的业务指导、培训及县级所负责的实质性工作;乡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完成本辖区调查各阶段工作。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7月份组织召开各抽中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在调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各召开一次调度会。

二、部门分工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负起职责,统计局要做好调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安局要在2005年9月底前做好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核实,并配合做好现场登记工作;计生局要协助做好人口尤其是出生人口的核查;宣传部负责调查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调查经费保障工作;民政局要做好区域划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个体户的宣传动员工作;人事和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司法、建设等部门也要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

三、完成乡级调查区域图的绘制上报及各级抽样框的编制上报

通过搜集统计、公安、计生的数据资料分别在2005年的3月、6月、9月完成乡、村、调查小区三级抽样框的编制和上报,并于6月份完成乡级区域图的绘制及上报。

四、绘制抽中村委会区域图和调查小区图

此项工作2005年7月至10月分两步进行,7至9月份绘制村委会和调查小区图,通过10月份的调查摸底对调查小区进行核实,完成最终结果。绘制地图前,召开各抽中乡镇及村委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布置绘图工作。

五、认真做好宣传动员

在2005年10月至11月开展宣传月活动,期间,广电局从10月1日起,要利用每天电视黄金时间播放调查口号,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固定宣传栏3—5个;抽中乡镇要利用广播车进行流动宣传;各抽中村委会10月1日开始,高音喇叭一日三次播放宣传口号,书写永久性标语3条以上。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县所有被调查对象了解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为正式调查登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选调

此项工作必须在2005年9月份完成。选调过程中,县调查办公室拟定《关于认真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选调的通知》下发各抽中乡镇,切实把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的高质量人员选调上来,力求调查队伍的精干高效。

七、业务培训及试点

2005年10月上旬,对乡、村两级所有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随后利用1天时间进行试点,检验培训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全部参培人员能够独立、准确完成调查登记。

八、加强督查指导

2005年10月组织调查摸底,11月1日—10日进行入户登记。在这两个工作阶段开始的头一、两天,县调查办公室将分头深入有关乡镇及调查小区进行实地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调查摸底、入户登记的高质量。

九、完成登记质量抽查、验收、上报

本阶段工作2005年11月11日至30日完成。抽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调查表,对抽中的调查小区进行抽查验收,并将抽查结果报市。

十、调查表的过录、汇总、编码、录入、上报版权所有

从2005年11月15日至25日对调查表进行过录;11月30日前乡级将过录表汇总上报县,12月5日前县录入、汇总、上报市。

11月20日至12月20日,抽调乡镇业务骨干会同县调查办人员,对调查表实行集中编码。

第6篇

1.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对《关于迎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批示,遵照各级关于做好迎接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有关工作的要求,全面总结本地本单位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形成自查情况报告,按要求报县纲要办;收集整理本地本单位十三五实施工作相关资料,装订成册备查。

2.配合开展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及贵州省第七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完成本地公民科学素质达标比例目标任务。

3.按照县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集中宣传活动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好本地本单位宣传活动,大力推广科普中国APP的使用。

4.开展“正安县全民科学素质三年提质脱贫攻坚计划”,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县委、县政府大扶贫行动,积极参与“三年提质脱贫攻坚计划”,将本地本单位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脱贫攻坚任务深度融合,提升科学素质,决战脱贫攻坚。

5.围绕年度主题,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及时报送信息(文字、图片)及相关工作计划、总结材料(自查报告)。

6.完成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7篇

【关键词】消除蛔虫病;统计报告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88-02蛔虫病曾是我市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据1988――1992年全国抽样调查全国蛔虫病平均感染率为47.00%。我市抽样调查蛔虫感染率为41.1%[1]。经过近20余年全市大面积防治和预防宣传,并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的要求,连续监测,至2009年后我市蛔虫病感染率一直稳定在1%以下,达到了基本消除蛔虫病,现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市疾控中心及各县区历年蛔虫病感染调查、监测和驱蛔虫统计报告,国家及省级专业杂志公开发表的我市蛔虫病相关论文;人群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来自多年来的调查统计。

1.2寄生虫病调查及监测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抽调市县区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开展调查监测。

2结果

2.1历年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及监测统计显示,1989年蛔虫病感染率为41.10%,1999年下降到17.49%[3],十年下降了42.55%,至2009年后稳定控制在1%以下,见表1。

3结论

3.1蛔虫病是肠道寄生虫病最常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率高,危险大,可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贫血、消瘦、体质差、异常出血、乏力、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不治可以引起胆道蛔虫病、肠穿孔等并发症。儿童感染后严重影响身体发育。我市1989年参加全国人体寄生虫抽样调查时显示,蛔虫感染率为41.1%,经过近10年防治后,1999年调查显示感染率为17.49%,之后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要求,我市加大了人群驱治寄生虫病的工作力度,2007――2009年,全市三年累计对3岁以上人群开展驱虫达1959550人次,三年累计驱治率达80%,达到了卫生部60%全民驱治规划的要求。2009――2013年连续五年按照卫生部《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监测,蛔虫感染率均在1%以下,达到了消除蛔虫病的目的。

3.2消除蛔虫病的经济分析我市现有人口250万人计算,如按1984年蛔虫病感染率41.1%计算,全年每年要有1027500人感染蛔虫病,平均每人检查治疗费用10元,总费用可达到1027.5万元人民币;如按照3.8%患胆道蛔虫病[5],我市每年可39045患胆道蛔虫病,按每人治疗费用1000元计,总计费用将达到39045万元。仅此两项我市每年累计就少埙失近5000万元。

我市蛔虫病的基本消除,促进了我市儿童生长发育,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取得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玉丑,郑卫军,李香枝,等.漯河市人体寄生虫抽样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0,6(11):522.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Z].2008:574.

[3]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防治规划的通知》[Z].2008:569.

第8篇

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是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的基础。我们如何得到统计数据,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科学地搜集统计资料,也就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各种调查方式各有其特点,又各有其适用条件。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是适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入世以后,的公司、企业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不会理解,也不会去应付按月、季、年填报的统计报表,因为这与国际惯例不一样。统计部门再以全面报表作为信息的主渠道,已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发〔1994〕4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明确提出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模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计法》。抽样调查在统计调查体系中的地位突显出来。

二、抽样调查是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

本文出自/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借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及其推断分析方法不同于其他调查的方法。首先它选取单位的时候,是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抽取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又有多种如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其次,抽样推断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基础上的科学推断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原则上讲,取得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资料,在许多场合都可以运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在某些场合,甚至还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取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对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体,必须应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对于无限总体的调查是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也不可能对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和检验等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的方法。2、有些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例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是反映中国基本国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从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五次大型的人口普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数据。但是,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

本文出自/口的变动情况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3、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的监控。抽样推断不仅广泛用于生产结果的推算和估计,而且应用于对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经常监督和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存在某些偏差,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4、利用抽样推断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5、抽样推断得到的资料,可以补充全面调查所得到资料的不足,从而对全面调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6、抽样调查还适用于这样的场合,调查对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样的场合很难进行全面调查。如果需要了解情况,取得全面资料,那就必须依靠抽样调查。

三、抽样调查在统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如今书刊和报纸上,经常有抽样调查分析报告及相关的文章,但绝大多数没有说明进行的是什么性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因为两种抽样的样本的代表性和适用条件是不同的。理论上非概率抽样是我们对研究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充分或问题本身比较特殊,很少有人涉及时运用。它不是按照同等机会原则抽取样本,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样本的代表性小,抽样误差比较大且无法估计。概率抽样要求把人为的主观因素全排除在外,使抽样过程客观而自然,让样本趋近于总体。要力求客观决定,概率抽样就要有一套严密思索和符合数理原则的程序。否则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一些非概率抽样。

与经济发展相伴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调查风起云涌,与传统的方法比较,它时效性强、能降低调查费用、调查范围大、调查形式多样和利于管理等优点,对于收集大量的数据也十分方便。但是网络调查本身也存在着不足。1、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充分。当抽样框不能涵盖目标总体的全部单位,或者包括了非目标总体的单位,这会造成目标总体与抽样框不一致,而产生抽样框误差。2、调查回复率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抽样时,要科学地设计调查方案,正确确定目标总体。以更好的发挥网络调查的优势。

第9篇

一、现代交通运输统计存在的问题

1 运输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各项交通事业的加快发展,现有的运输量统计方法体系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运输量指标已不能真实地反映这几年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国民经济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少一个完整、准确的运输工具总体库和一个科学的调查方案,否则样本资料再准确,应用抽样调查方法也无法科学推算出总体数量。从近年执行情况看,由于管理水平及体制等因素制约,公路水路运输全行业车船总体数据库一直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再加上各地营业性与非营业性运输并存,异地经营、挂靠经营、无证经营等行为缺乏规范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运输量统计范围执行标准不一、总量及构成无法准确推算、非营运运输量得不到准确反映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全社会运输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 运输量统计指标较为单一。由于历史沿革,目前运输量指标基本上都是实物量的指标,由于缺乏有关运输效率、能源消耗指标、运输经营财务等价值量方面的统计指标,来研究测算交通行业增加值,反映交通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而随着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政府部门对反映市场变化的统计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当前运输量统计还乏不同分组(如分运输区域、运输距离和货类等)的统计数据,缺乏对区域运输发生量,特别是主通道所承担的发生量的统计,无法准确分析运输市场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为科学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和企业运营策略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撑。

3 交通统计的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现有的交通统计调查组织体系在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足以行政命令为主、在执行手段上以逐级上报为主的模式。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基础数据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的工作环节多、周期长,面对交通行业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统计数据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有效回应,统计的快速反应能力未能满足行业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当前月度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的需要。

4 现行道路运输统计体系不能适应抽样调查的更高要求。目前的公路运输抽样调查,大多是由基层运管部门的统计人员完成的。这些县级(区站)统计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既要报送当地统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报表,又要负担行业抽样调查工作,有的甚至还是业务科室的骨干,造成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荷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调查人员即便是想要搞好抽样调查工作,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时间、人力和物力上很难有好的保障,从客观上影响了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

二、不断加强统计数据规范工作,实现交通运输统计可持续发展

1 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增强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在科学设置统计制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统计的信息化,提高时效性和信息开发利用程度。计划明年依托全省运政信息系统,在全省三级联网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数据快速传输通道和信息统一处理和平台,集中统计信息资源,形成方便快捷的下载、上报和查询模式。通过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 与政府统计部门联合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借助政府统计部门专业型调查人才的力量,每年定期与政府统计局开展联合抽样调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既可解决基层运管统计人员人手紧张的问题,保证抽样调查专项经费拨用到位,实行专款专用,又能对抽样调查工作进行专业性指导。在开展联合调查过程中,建立抽样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小组,监督调查数据产品质量,对调查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减少抽样调查数据的误差,提高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3 改进抽样调查方法。根据当前我国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单纯采用一种调查统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抽样调查还可以结合其他的调查方法,进行互相监督验收,以取得符合实际的统计数据。如,以往的抽样调查,大多采用调查人员亲自跟车调查或采用访户调查形式,这种形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信息时代,抽样调查可以结合网络调查,GPS监控调查,平台短信调查等信息手段,使统计调查变传统意义上的调查为现代意思上的调查,从而节约调查时间,减轻基层统计的工作负担。同时,对驻点经营车辆的抽样调查还可以结合典型调查,对长期在几个大型市场或大型企业驻点经营的外地车辆进行重点调查,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全面性。

4 抽样调查与外挂车辆登记调查相结合。抽样调查应与外挂车辆(包括驻点经营车辆)登记调查相结合,把外挂车辆(含驻点经营车辆)纳入全社会公路运输量统计范畴。近年来,外挂车辆和驻点经营车辆引起了各地的重视,许多省市都把外挂车辆整治作为工作重点。例如,浙江省更是率先在全国范围内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驻点经营的概念:即指外省籍的营运车辆,其货物运输连续两次以上起讫地都在本省境内,或者起讫地一端为本省境内,另一端为车籍地省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相继开展了外挂车辆的调查登记,并且采用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外挂车辆“回家”。

第10篇

为了及时、全面地掌握北京市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状况、职业需求方向等动态情况,同时为定期全市城镇失业率、农村不充分就业率及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等技术指标提供依据。按照劳动部《关于就业与失业抽样调查试点方案》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决定于1996年7月在我市进行就业与失业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调查范围:

全市十八个区、县所辖城镇及农村常住人口。

二、调查对象:

年满十六周岁至六十周岁的城镇及农村常住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仅限本市城镇居民户和农村农业户,不包括集体户、军人和宗教职业者及外省市在京临时户口人员。

三、调查内容:

1.家庭户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状况;

3.劳动者收入状况;

4.劳动者的年龄、文化、技术素质状况。

四、调查方法:

采用分级整群、按比例抽样方法,以问卷方式对家庭户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分成市??区(县)??街道(镇)、乡??居委会(村委会)??住户五级调查区。各级调查区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城镇劳动力调查对市??城区、郊区??街道(镇)全面覆盖;居委会??住户由各区劳动局和街道随机抽选。

2.农村劳动力调查对市??远郊区、县全面覆盖;乡由市劳动局按照科学方法随机指定;村委会??住户由各区、县劳动局和有关乡随机抽选。

五、样本规模的确定: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一九九四年度北京市户口常住人口情况分析:

1.符合调查年龄人口数:全市785.0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410.85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为217.93万人。

2.按0.5%的调查抽选比例抽取的样本规模,城镇调查人数约为2.05万人,6855户;农村调查人数约为1.09万人,3514户。

六、抽选样本的方法:

1.街道(镇)、乡抽选方法:

(1)选取十个城区、郊区的所有街道(镇)做为城镇调查的样本并根据各街道(镇)的人口比例,分配其调查额度。

(2)采用分阶段、按组距的随机抽样方法,一次抽选三分之一的乡做为农村调查的样本:以各县调查额度及误差为上限,逐一、随机抽取各县参加调查的乡并统一确定调查额度。

2.居委会、村委会抽选方法:根据街道、乡的调查额度,每个街道、乡随机选取2-8个居委会或村委会。

七、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时间为6月24日至7月31日。

1.准备阶段:6月27日前各区、县劳动局根据所辖行政区的调查额度,协助被选中的街道(镇)、乡抽选居委会、村委会,分配调查户额度,培训调查员。

2.入户调查阶段:6月28日至7月3日,调查员深入住户问卷调查,整理调查表,上报区(县)劳动局;

3.审核阶段:7月4日至7月8日,各区、县劳动局对调查表审核后,上报市劳动局。

4.统计分析阶段:市劳动局对调查问卷进行复查,确认有效的录入计算机,汇总、分析;无效的返回区、县劳动局重新核实,于7月20日前统计有关数据指标。

5.总结阶段:根据统计分析数据,市劳动局及各区、县劳动局分别对本调查区域内的情况进行总结,写出调查报告。

八、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调查员由各个区、县劳动局负责临时抽调并统一组织培训。一名调查员至少调查45个调查户(街道、乡分配额度不足的除外)。

调查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熟悉劳动经济知识。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调查问卷的项目和指标进行认真登记。

九、调查要求:

1.调查员要根据指标解释,按照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问卷中的项目,不得有特殊提示,不得自行改动,不得泄露调查户提供的调查内容。

2.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可靠程度,确保调查户的不重不漏,调查问卷必须做到编号与调查户一一对应。

3.各区(县)劳动局对调查表复查、整理、装订成册后,按规定时间上报市劳动局。

附件:1.《北京市城镇就业与失业状况抽样调查街道(镇)分配表》、《北京市农村就业与失业状况抽样调查乡分配表》

2.《北京市就业与失业状况抽样调查表》

3.就业与失业状况抽样调查表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附件一:

                       北京市城镇就业与失业状况

                       抽样调查街道(镇)分配表

----------------------------------------

|序号|  街道编号    |  街道名称  |  人中比例  |调查户数|    备    注    |

|--|-------|------|------|----|--------|

| 1  |   3101010    |和平里街道  |   0.1593  |   115  |                |

|--|-------|------|------|----|--------|

| 2  |   3101020    |安定门街道  |   0.0839  |    61  |                |

|--|-------|------|------|----|--------|

| 3  |   3101030    |交道口街道  |   0.0773  |    56  |                |

|--|-------|------|------|----|--------|

| 4  |   3101040    |景山街道    |   0.0730  |    53  |                |

|--|-------|------|------|----|--------|

| 5  |   3101050    |东华门街道  |   0.1314  |    95  |                |

|--|-------|------|------|----|--------|

| 6  |   3101060    |建国门街道  |   0.1220  |    88  |                |

|--|-------|------|------|----|--------|

| 7  |   3101070    |朝阳门街道  |   0.0751  |    55  |                |

|--|-------|------|------|----|--------|

| 8  |   3101080    |东四街道    |   0.0754  |    55  |                |

|--|-------|------|------|----|--------|

| 9  |   3101090    |北新桥街道  |   0.1236  |    89  |                |

|--|-------|------|------|----|--------|

| 10 |   3101100    |东直门街道  |   0.0789  |    57  |  东城区:724户 |

|--|-------|------|------|----|--------|

| 11 |   3102010    |二龙路街道  |   0.0983  |    87  |                |

|--|-------|------|------|----|--------|

| 12 |   3102020    |西长安街街道|   0.1083  |    96  |                |

|--|-------|------|------|----|--------|

| 13 |   3102030    |厂桥街道    |   0.0998  |    88  |                |

|--|-------|------|------|----|--------|

| 14 |   3102040    |德外街道    |   0.1066  |    94  |                |

|--|-------|------|------|----|--------|

| 15 |   3102050    |新街口街道  |   0.0982  |    87  |                |

|--|-------|------|------|----|--------|

| 16 |   3102060    |福绥境街道  |   0.1032  |    91  |                |

----------------------------------------

----------------------------------------

|序号|  街道编号    |  街道名称  |  人中比例  |调查户数|    备    注    |

|--|-------|------|------|----|--------|

| 17 |   3102070    |丰盛街道    |  0.0696   |    62  |                |

|--|-------|------|------|----|--------|

| 18 |   3102080    |月坛街道    |  0.1534   |   135  |                |

|--|-------|------|------|----|--------|

| 19 |   3102090    |阜外街道    |  0.0758   |    67  |                |

|--|-------|------|------|----|--------|

| 20 |   3102100    |展览路街道  |  0.0869   |    77  |  西城区:884户 |

|--|-------|------|------|----|--------|

| 21 |   3103010    |前门街道    |  0.1101   |    54  |                |

|--|-------|------|------|----|--------|

| 22 |   3103020    |崇文门街道  |  0.1169   |    57  |                |

第11篇

随着公路建设的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国家对其投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经过众人的努力,在公路建设投资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为了使公路建设项目得到完善,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投资资金,对资金进行有效统计,有效运用投资统计方法,加强投资的效益,从而提高公路建设整体水平。

二、公路建设投资统计分析

公路建设投资一般是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施工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以此来确认投资是否合理。其中,建设项目的经济条件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持,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而经济条件的主要部分就是投资。对公路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统计,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之前,采用现代分析法对将要施工的项目进行计算期内的投入、产出等各种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最佳投资方案,来决策项目的施工能力。

在公路建设的投资统计中,合理统计出施工费用是其主要内容。所需的施工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及家具购置费用,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主要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直接费用是由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组成,直接工程费是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实物的费用,如采购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费用,聘请人员施工的费用等。其他工程费则是是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所造成资金消耗的非实体费用,如遇到异常天气影响、行车行人的干扰等的增加费用。而设备及工、器具及家具购置费用主要包括设备、工具、器具采购所需费用,以及施工的办公室区域的家具、办公用品等的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则是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的整个过程内,除去建安费和设备、工器具等费用外,为确保工程质量,额外消耗的的各种费用。

三、公路建设投资统计基本方法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投资统计的基本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将工程程序和时间以表格的形式统计规划出来,从最基本的基础资料着手,从下往上的进行统计,得出的报表制度是具有法律性质的。现阶段,大部分公路建设投资统计都是采用统计报表的方法来搜集整理工程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此种方法主要是以调查方式来进行,是先由政府有关部门将相关法律法规以表格形式进行统计,然后再由项目管理企业或单位以此为依据,层层汇总,逐级提供基本数据资料,由此来进行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统计。

2、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是通过实际情况对整体总量进行预测的一种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方法。此种方法是对整体进行单位分组,再从每组中进行抽样,作为一组的代表,对选中的代表性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最终得到标志数据,来推测总体情况。

因为抽样调查具有随机性,因此难免会出现调查误差。在进行抽样调查中,常出现的误差有代表性误差和工作误差。尽管抽样调查会存在缺陷,但不意味着不能投入使用。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对抽样进行合理的设计,将代表性误差尽量控制在不影响整个统计质量的范围内。当调查量大或调查个体单位较少时,抽样调查显示了其优势性,调查数据更为准确可靠,其可靠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以整体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的表征,不是以个别单位作为代表,具有反应整体情况的功能。②产生的误差可在调查前对样本数量和各样本之间的差异进行科学的计算,将其控制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可得到更为准确的调查结果。③调查对象是通过随机选择的,被选中的几率是均等的,因此不会出现整体表征的偏向误差。

(2)抽样调查的步骤

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分割总体;4)决定样本规模;5)确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6)决定抽样方式;7)实施抽样调查并推测总体。

(3)抽样调查方法

①随机抽样

简单抽样法是之中最简单的抽样方法,分析误差时也会相对比较容易,适用于样本量大,个体差异小的情况。顺序抽样法(也称系统抽样法),是从随机点开始,以“每隔第几”的方式来对样本进行抽取。其优势在于抽取的样本分布均匀,对总体的预测值较为容易计算。分层抽样法是根据样本容量的特点,对其进行分层次的进行抽样调查,在分层时,依据总体中出现的各个部分层次的差异,要尽量使这个差异更大,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整体的评估精度就会随之提高。整群抽样法是将整体进行自然分群,也可根据工程需要来进行分群,如根据公路施工段的地理、环境等特点来进行分群。再从所分的群体里随机的抽取样本,最后对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多阶段抽样法是用两个以上的连续阶段来进行抽样的等概率抽样法。对每个阶段进行分级别的操作,再从各个级别中抽取样本。

②非随机抽样

重点抽样是对整体样本中具有突出特点,且对整体的影响很大的样本进行抽取调查。典型抽样法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任意抽样法是对整体进行随意的抽取样本进行调查,但它不同于随机抽样,其样本的被抽到的几率是不等的,因此此种抽样法适用于整体差异不大的情况。配额抽样法是对整体进行分类,在样本容量既定下,根据配额量从整体中抽取单位进行调查。

3、普查统计

普查统计法是较为少见的特殊的统计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查统计的方式一般是以一次性或者周期性的进行,其适宜于总体普及较广,单位较多的情况,因此所需要的费用也会较大,同时还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且对调查的总体进行调查的时间间隔需较长。(2)因为普查统计对调查的时间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把控好调查的时间点,即标准时点。标准时点就是对要调查的对象登记时所依据的统一时点。在进行调查时,必须在标准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防止外界变化因素对调查产生影响。(3)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登记,并在最短的期限内完成,以便在方法和步调上保持一致,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4)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普查时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指标进行登记,不准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汇总和综合,降低资料质量。同一种普查,每次调查的项目和指标应力求一致,以便于进行历次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和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情况。

第12篇

作者单位:130012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曹薇);吉林省肿瘤医院感染科(杨光荣),医教科(刘敬伟)

死因卡易出现的错误给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今后开展肿瘤长期监测不走弯路,减轻工作量。对吉林省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26063张死因卡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省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死困卡。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10统计。

2 结果

死因卡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错误的死因确定;ICD 10编码错误,存在数据丢失现象等等。

2.1 整体易出现的问题 男女病互混,老年病与婴儿病互混,初生日期与死亡日期不符等。

2.2 错误的死因确定 在死因的确定方面:对每一张卡片首先要看根本死因是否正确,然后看直接死因,如不正确要进行修正。其次看死因链,对于无死因链的要填上,多余的而强行加上的要去掉。按疾病发展过程死因链不符合逻辑的要修正。所有卡片在这方面的错误率达70%~80%左右。

2.3 ICD 10编码错误 ICD 10编码错误:国家要求ICD 10编码必须是4位,而大部分点未理解编成了3位。甚至有些点3位也错误百出。如以英文字母T打头的码一律不可编入,因为以T打头代表的是毒性效应,而五个点都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在损伤中毒及婴幼儿,围产期死因确定方面的编码都报的一片混乱。甚至造成卡片大量丢失。ICD 10编码错误率达60%~80%左右。

2.4 存在数据丢失现象 五个点均存在数据丢失现象。这样上报材料100%不合格。我们在对丢卡进行查找时:首先,看统计分类量,如果是零的要修改根本死因和ICD 10编码使之归类达到统计分类不为零;其次,根本死因错误的不能归类进行查找使之归类;再次,对死因链不符合逻辑的修正达到归类。

3 讨论

此次抽样调查26063张死因中,其中肺癌死亡人数为1797居于首位;其次肝癌1298人;再次胃癌775;依次类推结肠癌、直肠癌、癌268人;乳腺癌155人;白血病125人;食管癌110人;膀胱癌78人;宫颈癌47人;鼻咽癌17人等。由此可见肺癌在吉林省是高发的,是由人们生活环境如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大气污染有关。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环境;加强宣传力度和范围,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 建议

4.1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和调查员挑选工作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全国死因抽样调查的意义,使调查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及居民的支持和配合。严格按照调查方案要求选取参与调查工作的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

4.2 加强调查培训,明确目的,统一要求 采用卫生部统一制订的培训教材和现场工作手册,省级师资负责培训抽样地区的调查指导员、调查员、资料收集员、编码员及录入员。培训时要突出重点,加强现场模拟和演练,使调查工作人员掌握与调查相关的技能和技巧。省级师资及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均须考核合格后上岗。

4.3 加强协调,做好死亡名单的摸底核查工作 加强与公安、计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以获取各种来源的死亡名单。当调查员访查三次以上仍不能得到资料时,应向调查指导员或负责人汇报并陈述理由。调查指导员或负责人应立即核实和协调,力争在死因调查开始前获取较完整的死者摸底名单。

4.4 加强现场调查期间的质量控制 各级卫生部门应充分认识调查工作的艰巨性,切实解决现场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现场调查期间,应至少有1~2名省级专家进驻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了解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