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调查问卷的调研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调查问卷的结构
调查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束语。
1.前言问卷调查在多数情况下,是面向社会、面向消费群体进行的,所以需要向被调查者简单阐释本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例如:本项调查主要想了解游客“是否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旅游相关活动”,包括上网浏览查询旅游信息,预定客房、车票、机票等,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并且,需要对对方的支持表达谢意。例如: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本次调查只需要占用您两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再次表示感谢!!
2.正文该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被调查者信息、调查项目、调查者信息三个部分。
被调查者信息,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以便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对待被调查事物的态度差异,在调查分析时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能针对不同群体写出多篇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单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
调查者信息,是用来证明调查作业的执行、完成,和调查人员的责任等情况,并方便于日后进行复查和修正。一般包括:调查者姓名、电话,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者当时合作情况等。
3.结束语在调查问卷最后,简短地向被调查者强调本次调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再次表达谢意。如: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请您如实回答所有问题。您的回答对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重要,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谢谢!
二、问卷项目的设计
调查项目设计的好坏是关系到调查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真实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问卷项目时,首先要确定调研目的,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再确定问题类型。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包括两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利克特量表等。开放式问题一般有完全自由式、语句完成式等。不同的题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使用时怎样做到扬长避短是设计调查项目的重点所在。那么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项目?
1.确定问题类型
1)两项选择题由被调查者在两个固定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适用于“是”与“否”等互相排斥的二择一式问题。例如:
您是否希望在阅报栏、大型交通工具上、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场所看到人民日报?
是()否()(摘自人民日报发行情况读者调查问卷)
两项选择题容易发问,也容易回答,便于统计调查结果。但被调查人在回答时不能讲原因,也不能表达出意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一般用于询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且两项选择必须是客观存在,不能是设计者凭空臆造,需要注意其答案确实属于非a即b型,否则在分析研究时会导致主观偏差。例如:
您认为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人才集市能否满足贵单位招聘需求?
能()不能()(摘自××市人才市场单位问卷调查表)
上面这道题就不适合做两项选择题。因为了解被调查者的某种态度一般需要分等级来衡量,而不能简单地用能与不能,是与不是来鉴定。因此,可以将选项试改为:可以、基本可以、基本不可以、不可以、不了解。
2)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是对一个问题预先列出若干个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例如:
您对下面这段话的意思理解程度:“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培机上乱灌水?94酱紫;呆会儿再打铁。886。”
a、全部理解b、对数字表示的意思不理解c、对“大虾”“菜鸟”“灌水”
“酱紫”“打铁”不理解d、一点都不懂(摘自社会语言应用热点问题调查问卷)
决定您对应聘者取舍的重要因素是:
a、仪表b、谈吐c、学历或职称d、专业素质或工作经验(摘自××市人才市场单位问卷调查表)
这类题型问题明确,便于资料的分类整理。但由于被调查者的意见并不一定包含在拟定的答案中,因此有可能没有反映其真实意思。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添加一个灵活选项,如“其他”来避免。例如:
您对手机了解渠道是
a、电视b、报纸c、网络d、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e、宣传单f、宣传活动g、卖场广告h、其他(摘自大学城手机市场有奖问卷调查表)
3)程度性问题当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等有关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通常用表示程度的选项来加以判断和测定。例如:
您认为博物馆通过各种文物陈列,举办文物展览,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时,作用发挥的如何:
a、好b、较好c、差d、不了解(摘自20__年文化行业综合
情况调查问卷) 但这类问题的选项,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有可能对其程度理解不一致。因此有时可以采用评分的方式来衡量或在题目中进行一定的说明。
4)开放式问题是一种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和解释有关想法的问题。即问卷题目没有可选择的答案,所提出的问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不加任何限制。例如:
你认为开展“青少年绿色安全文明网吧”活动,最关键的是什么?(摘自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
您认为沪东校区最需要改进的工作有哪些?(摘自同济大学沪东校区综合情况调查)
使用开放式问题,被调查者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调查气氛,尤其是可以收集到一些设计者事先估计不到的资料和建议性的意见。但在分析整理资料时由于被调查者的观点比较分散,有可能难以得出有规律性的信息,并会导致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参与,使调查结果出现主观偏见。例如:在你以前看过的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摘自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读者调查)这样的题目在整理答案时,要得出一个结论来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位被调查者看过的文章五花八门,印象最深的也是琳琅满目,其所获得的资料难以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假开放式”问题,即看似开放但实质有所限制。例如:您是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20__年重庆通信学院学员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这个题目看似是开放式题目,但实际上回答的范围在无形中已限定下来。因为对于挫折与失败,我们的态度只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只是不同个体具体形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在进行分析研究时,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2.设计问题项目的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项目除需要根据调查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题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性原则。为避免被调查者在答题时出现疲劳状态,随意作答或不愿合作,问卷篇幅一般尽可能短小精悍,题目量最好限定在20~30道左右,每个问题都必须和调研目标紧密联系。并需要考虑题目之间是否存在同语重复,相互矛盾等问题。
2)准确性原则。问卷用词要清楚明了,表达要简洁易懂,一般使用日常用语,避免被调查者有可能不熟悉的俗语、缩写或专业术语。当涉及到被调查者有可能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时,需对其作出阐释。例如: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把有关词汇作了界定,希望可以有助于您填写调查问卷:知识管理:将知识资本视为可管理资产的管理科学。知识管理战略:用于推动知识资产的形成、储存、分享和应用,以提升机构竞争力的机构发展战略。(节选自20__知识管理中国调查问卷)
并且语意表达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避免用“一般”、“大约”或“经常”等模糊性词语,例如:
是否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a、经常()b、有过几次()c、很少()d、从不()(摘自高考考生家长问卷调查)
上面这道题目在选项中出现的“经常”就不太合适,因为不同的被调查者,被调查者与调研者对“经常”的理解都有可能出现不一致,而导致资料出现偏差。
3)客观性原则。调查问句要保持客观性,避免有引导性的话语。例如:
就“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备,三流的老师。”这句话,你能站在客观的角度评价我院的师资吗?
a、不错,还是有不少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老师()
b、一般,但是和名校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放开、实行对外招聘()
c、较差,应该对任课教师上课质量抽查,并施行绩效考核()
d、其他()(摘自重工商贸信息学院学风问卷调查)
上面这道题在一开始就给被调查者灌输了“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备,三流的老师”观念,在这种引导下,加之被调查者的从众心理,很难让他再“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对该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客观评价。如果该题是为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试改为:请您评价一下我们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或许更能得到真正客观的信息。
4)可行性原则。调查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令人尴尬的或有损自我形象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被调查者在回答时有可能不愿作出真实的回答。因此设计提问时,要考虑到答卷人的自尊,可将这类敏感性的题目设计成间接问句,或采用第三人称方式提问,或说明这种行为或态度是很大众化的来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比如南开大学针对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现状的调查研究中,考虑到直接询问“你是否有过”可能导致被调查者难以回答,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课题组改用“你的同辈个体是否有过”,来间接了解大学生中婚前的比例。结果他们发现,6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身边的同龄人曾经与异性发生过的比例在四成以下。
三、调查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1.调查问卷必须方便数据统计分析,其结果能回答调查者所想了解的问题。
2.问卷问题在排列时需注意其内在逻辑性。在安排上应先易后难,从一个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开始,再问一般性的问题、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将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这样可以使被调查者能在前面答题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难一些的题意,从而节省时间,保证调查质量。
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较多,其中采用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实际活动中去直观感受、观察实践。社会调查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
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填写后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老师打分和学生评分三部分组成。交流汇报中,参加汇报会的课程组教师和各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分别汇总平均后得到教师评分成绩和学生评分成绩。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市场调查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产生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市场信息的搜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抽样技术的选择、调查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与汇报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从事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纯课堂讲解模式,而应积极探讨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本人对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自身体会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 实践教学设计
1.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配合课堂讲授进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外出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几个部分。
(1)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所选的市场调查题目,设计一份市场调查方案。具体包括:调查的背景和意义、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经费预算及来源等部分。
(2)市场调查问卷设计。要求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设计好市场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问卷说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调查主题内容。
(3)外出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好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外出调查。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学会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完成调查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和建议几个部分。
2.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分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第一步是成立若干个市场调查小组。按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平均5人/组左右。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便于小组内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最好由学生自己组合,如果还有部分学生未落实到组或组成员人数偏多或偏少时,由班长和任课老师协调确定。
(2)选题。分组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和特点,自行选定调查题目,要求班内选题不得重复,待调查题目初选后,任课老师加入小组的讨论,对所选调查题目涉及的问题,该调查题目的意义、可行性等进一步讨论,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调查题目。
(3)分工。为保证实践环节的进度和质量,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一般情况下,1人负责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2人负责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2人负责调查报告的撰写。并选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实践环节的全面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实践环节中,组内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及讨论,每个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相对偏重一些。
(4)实施。根据选定题目,每组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各一份,由任课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待修改后以组为单位外出调查,由小组长负责本组外出调查的安全及全面工作。 要求每个成员调查的问卷份数不低于10份,然后完成调查分析报告,并交由任课老师修改,最后,根据修改意见完成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通常来说,一项调研活动的大致包括“指标设定”、“样本收集”、“数据分析”、“指标测评”等流程。首先是“指标设定”,笔者认为汽车行业消费及服务满意度的调研报告的指标设定,应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汽车品牌消费属性、汽车销售服务状况及汽车销售服务流程等方面,初步建立汽车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通常应划分三个层次,销售服务顾客满意度为总的测评指标(特级指标)。同时根据顾客满意度的含义及销售服务的特性、汽车品牌消费属性设计3个一级指标,即顾客对销售产品质量的感知、顾客对销售服务价格的感知和顾客的抱怨。再将一级指标细分成二级指标,如购车环境、销售人员服务水平、服务态度、销售服务流程、销售服务项目、服务费用、消费投诉及处理等。然后再把“二级指标”细化为数量更多的三级指标。在测评指标体系中只有第三级指标是可直接测量的,它将转化为满意度调查问卷中的具体问题。
在初步选定调研指标后,将其设计成调查问卷,让调查对象通过两两相互比较,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同时,考虑到三级指标中可能还存在遗漏之处,应在问卷的最后留出空白,请调查对象填入他们认为是非常重要而被遗漏的指标。
而《2006年中国销售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似乎过于草率,互相交叉重叠,还有些牵强附会,如其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交车过程、销售人员、经销商设施、交易条件、交车时间、以及书面文件”等六个因子,而且每个因子基本处于同一层面、比较均衡,如除了交车过程占33%外,销售人员占16%,经销商设施仅少销售人员一个百分点,而交易条件、交车时间、书面文件齐驱并驾,比重均为12%,而让人纳闷的是“交车过程”的内涵是缩小了,还是另有特定的内涵,交车过程不是包括销售人员的服务以及交车时间在内吗,怎么笼统的“母项”与“子项”同台竞技,不是挺搞笑的吗?另者,“书面文件”为何“东西”,是销售服务合同吗还是车商的内部文件,这能作为一个调研的指标吗?而据该报告称,“销售人员和书面文件”,是奥迪与2005年相比进步最为显著的两个因子,这能让人信服吗?“书面文件”真的这么重要吗?这就不让人怀疑其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了!
其次是“样本的收集”,对于产品层出、汽车产品线涵盖高中低端甚至无法归档的汽车行业来说,其调查的样本数量应该要充足。众所周知,调研因项目而异,有些项目所需的样本少些,有些则要求多些,但大致来说,若时间、精力、经费允许的话,调研样本应尽可能地多,通常取样多的调研报告总比取样少的要更具说服力,而据该调研报告的公司宣称“该项调查主要基于顾客在购买新车2-6个月内的评价。2006年的SSI调研是在7,910位新车主的反馈的基础上作出的,涵盖了中国22个主要城市的31个汽车品牌。实地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至5月。”这样这量远远不适合于汽车行业的调研,而且调研时间过于仓促,也把握不好节点,起码没有同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同步!要知道对于车市来说,所选择调查的3-5月份是波澜不惊比较平淡的月份!
再次是“数据分析”,各市场调查公司、研究机构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及数理模型,在此不想展开来说,但是有一点必须进行缜密的“数据交叉”分析,千万不能自相矛盾!
最后是“成果测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信度检验
调研问卷各指标项目应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各级指标应互为印证而不是相互排斥!这方面, 《2006年中国销售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似乎大有纰漏!2、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
权威可信的调研报告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参考借鉴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材料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汽车销售行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调研方案,并经消费者认可修改及实地调查,所选择的项目均能从一个侧面或多个角度反映顾客对汽车商销售服务的满意情况,同时测评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基本涵盖汽车销售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问卷的项目设置合理、形式界定明确和语言表达清晰,就可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否则,另当别论!
(2)结构效度
主要采用单项与总和相关分析进行验证。通过来说,我们应确保问卷指标体系的聚集
和区分效度,经统计分析各级指标的得分与总满意度得分的相关系数比较明显,尤其是核心指标与总满意度得分相关系数成正比,而其他级别比较低的与总满意度得分关联系数较小。这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而《2006年中国销售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好象很难体现出这一点!
该调研报告给我们的启示:
1、指标及其权重基本由消费者确定
调研测评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确定是在结合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及我国汽车行业的消费环境、销售服务流程特点的基础上予以初选,再经对消费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修改和筛选,各项指标的权重也是通过消费者对其相对重要性打分而最终确定的。而不是事先设定,这种从消费者自身角度出发来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的方法,克服了目前消费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多由专家或调查方自己事先制定,很难真实地反映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弊端,真正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调查结果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更真实,更有市场价值!
2、问题的排序按销售服务的流程设计
调查问卷中各项问题的排序应按顾客的购车流程设置,且主要针对销售服务中的各个接触点,这样既便于顾客回忆提高调查的准确度,又能帮助卖方的管理者发现服务流程中的薄弱点,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3、答案设置应尽可能详尽
一、前言
1、封面。通常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标题,要尽可能提供有关报告的目的和内容;2.委托单位的名称,即为哪个单位或个人提供调研服务;3.调查机构的名称(可以添加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4.呈送调查报告的日期。
2、授权书。是指在调研活动开始前委托客户写给调研机构的信函,详细说明了对调研机构的要求。通常是由双方订立确定委托关系的合同文书。并非所有报告都要求有授权书。一份授权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调研范围与调研方法、付款条件、预算、人员配备、期限、临时性报告、最终报告的要求。
3、目录。即列示整个书面报告的内容目录,帮助快速找到每一章节在报告中的相应位置。通常包括以下3个方面:1.章节标题,副标题及相应页码;2.图表及数字清单标题及页码;3.附录标题及页码(附录、索引及相关资料),以方便资料查询。如果是电子文档,要条件超链接跟踪,以增强报告的阅读性。
4、执行性摘要。此部分是对调研报告主体部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整个报告的必读部分,为忙碌的管理者及委托单位提供了预览条件,主要包括:调研目标、调研方法、调研结果的简单陈述:简述结论及建议;其他有关信息(如背景信息、局限性等)。
二、主体
1、引言。介绍实施调研的背景(如项目来历、对企业及市场现状和调研方法的简单描述等)、参与调研的人员和单位、向相关个人及单位致谢等,也可以对报告中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及相关联系进行简单介绍。
2、分析与结果。此部分是调研报告的正文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陈述(通常包括项目的市场背景分析、原因分析、利弊分析和预测分析),并配合文字、表格、图表等展示分析的全过程,并得出调研结果。
3、结论及建议。此部分是调研报告的关键部分,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其中,结论是以调研分析结果为基础得出的结论或决策;建议是根据结论而提出工作及行动建议,是今后行动指南,是调研机构对整个调研项目的总结。
4、调研方法。主要介绍调研的研究类型及研究目的;总体及样本的界定;资料收集方法(文案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和调查问卷的一般性描述及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以及对特殊性问题的考虑,一增强调研的可靠性。通常调研方法描述的篇幅不必过长。
5、局限性。由于任何调研的难免受样本界定误差或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又受时间、预算、资源或其他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使调研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现象,因此应以客观的态度对所调研项目的局限性进行相关说明。
三、附录
1、调查问卷及说明。将调查问卷原稿附在正文后面,并对调研方法、抽样调查方式以及问卷调查中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2、数据统计图表及详细计算与说明。报告中涉及的图表及其他视图资料应进行详细说明,对于数据的统计计算过程也应适当作详细解释。
1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项目教学的定义
在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1.2 项目教学的基本思路
1.2.1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
项目教学是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设计出一个个学习情景及其活动,一个个项目、技术及其方法,消除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所造成的诸多弊端。在项目教学中,以教学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教学项目往往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是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
1.2.2 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
尽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选择教学内容,但课程内容组织并非围绕着一个个工作任务来进行,而是围绕着一个个精心选择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进行,严格地说是围绕着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项目来进行。因此,工作任务分析和项目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两个非常核心的环节。没有工作任务分析,项目课程开发就不能准确把握工作岗位要求,课程内容选择也就缺乏依据;没有项目设计,这种课程就只是任务课程,而不具备项目课程的特征。只有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才能得到项目课程。
1.2.3 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项目教学的活动主要指学生采用一定的劳动工具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采取的探究行动。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不是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着重于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即“做中学”。活动有如下特点:一是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完成任务提高自身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二是活动具有建构性,在项目教学中,活动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学生在经历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并建构自身的知识。
2 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内容,它是联系各个岗位的纽带,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处于特殊地位。从岗位的角度看待工作任务,它就是岗位的职责要求;从个体的角度看待工作任务,它就会体现为职业能力。因此,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重要环节,分析市场调研工作任务是《市场调研》项目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我们主要采取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
2.1 岗位定位
岗位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按照目标――内容的思维范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工作,因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所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只有准确地界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
我们邀请了12位专家列出了营销专业可能胜任的岗位,这些专家全部来自于企业,如北汽福田长沙销售分公司的营销经理、某汽车销售公司的人事经理、某连锁超市的人事经理等,这些企业因为所处行业、企业规模不同,列出的岗位有一定的差异,但具有很强的集中度,根据多次讨论,基本上认同了高职营销专业的主要岗位有:策划专员、市场督导、市场调查员、客户经理、区域经理。
2.2 市场调查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市场调研工作任务是《市场调研》项目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市场调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有5项。
2.2.1 设计调研方案。理解市场调研的内容、抽样方法、调研方法,能根据项目要求遴选调研内容、能设计抽样方案、能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养成重视市场调研、考虑周密的素质。
2.2.2 设计调研问卷。理解问卷题目类型、量表类型,能根据调研内容和项目设计出各种类型的题目和量表,能完成规定题目数量的问卷设计,不抄袭、独立思考、思虑周详。
2.2.3 实施问卷调查。掌握实施问卷调查的现场控制技巧,能找到合适的调查对象,并通过沟通得到调查对象的配合,能完成规定数量的问卷调查,能主动和陌生人沟通,增进沟通能力。
2.2.4 统计调研问卷。掌握有效问卷的标准、分类汇总的方法、统计图表的制作、excel统计方法,能甄别有效问卷和无效问卷、能分类汇总回收的问卷、能用excel进行统计汇总、能制作统计图表,养成细心、认真、不弄虚作假的品质。
2.2.5 撰写调研报告。掌握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能按照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逐条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化营销建议。做到突出数据、主次分明、调理清楚、切实可行,养成团队合作、虚心求教、精益求精的品质。
3 《市场调研》课程项目设计
3.1 整体项目设计
《市场调研》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所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贯穿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由实践中引出并进行反复加强与训练。本课程内容上是将市场调研原有相关知识打碎后按项目重组而成,项目的选取是根据市场调研的典型项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我校的实训条件综合考虑而成的。整个课程共分为两大项目,即机电职院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研和星沙商圈内大学生手机需求调研,每个项目又按其具体工作流程划分了设计方案、设计问卷、实施调查、统计资料和撰写报告五个任务,每个任务再按工作流程细化后划分了多个任务。虽然各项目内容平行,但由于其工作流程一致,因此确保了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市场调研项目时,反复巩固训练了市场调查各流程的处理能力。此外,本课程还设计了课外项目作为补充,即某某超市(或商场)顾客满意度调研和某某区域市民汽车服务需求调研,供学生选择学习。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项目,首先,因为顾客态度调研和市场需求调研是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其次,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近原则更有利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最后,有利于学生理解项目、情境和任务要求。
3.2 单元教学设计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项目任务的学习完成过程,以项目一的子任务“设计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例来详细说明项目实践过程。
3.2.1 导入学习情境。我们从网上下载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都不符合委托方的要求,必须自己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问卷设计,导入任务设计调查问卷,要求设计出一份学生满意度调研问卷。
3.2.2 案例学习。通过案例《超市顾客调查问卷》学习,学生总结调查问卷的基本格式,并进行第一次的知识储备。
3.2.3 简单练习。将机电职业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研方案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包括: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
3.2.4 深入练习。运用评价量表、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充实问卷。教师先讲解各类量表的形式,再由学生练习,并进行第二次的知识储备。
3.2.5 拓展练习。请每小组设计一份超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3.3 考核方案
成绩构成由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结果考核)组成,平时成绩占60分,其中课内项目和课外项目各占3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40分。过程考核中,日常考核根据上课考勤情况根据完成作业、课堂实践情况等决定考试资格,课内项目根据完成项目的时间、功能、是否创新情况酌情给分,课外项目根据学生陈述所完成的项目、老师提问情况给分,每个项目15分,调研方案、现场调查和调研报告各占5分。
4 实践效果
《市场调研》课程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历届学生普遍反映:“市场调研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教师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课程有特色,我们真正学到知识,知道了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
4.1 五位一体
教、学、做、考、辩合一。与企业联合,打破学科体系和理论与实验的界限,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任职要求构建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工作真实任务安排教学项目,将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方式共同构建一个教学单元,使理论与技术应用在结构上“一体化”,相互关联,有利于融会贯通,构建出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多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
4.2 双源驱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志以获得“内源性动力”,同时明确学习过程的任务要求、加强学习全程考核等以获得“外源性压力”,共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达到知情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字]中药企业;中药大品种;影响指标
中药产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医药经济中发展较快、较好的现代新兴产业之一。而中药大品种是支撑中药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药大品种培育与产品的政策及市场准入情况、产品的独特性、企业销售团队建设、产品安全性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企业人员作为产品一线工作者,活跃在产品的生产、研究、销售等各种方面,对影响企业产品做大、做强的因素有深刻体会,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他们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收集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也为企业开展大品种培育策划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共同承担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药大品种培育策略与路径研究课题(CACMRE2014-A-02),潜力中药大品种评价指标体系是课题的重要研究部分,拟在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单位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论证,从政策及市场准入、产品独特性及研究支撑、市场及销售能力及产品资源保障及安全性4个方面遴选出评价指标并进行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遴选、诊断产品提供重要依据。为了解企业人员对中药大品种培育影响指标的重视情况,本课题设计了“构建潜力中药大品种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抽取全国各地部分企业人员进行认真负责地填写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①基本信息的填写,②对大品种培育影响指标进行评分,③大品种培育制约因素和潜力大品种关键指标的填写。最后一部分为开放性自行阐述部分,答案无法统一,因此采用前两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1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从业时间、职务、职称、部门、电话、联系邮箱等。
1.1.2大品种培育影响指标评分部分为确保问卷内容覆盖全面,笔者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药物政策梳理和调研分析,从众多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影响因素中,遴选出涵括政策及市场准入、产品独特性及研究支撑、市场及销售能力和产品资源保障及安全性4个方面影响指标共46个,由企业人员对影响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
1.1.3问卷主要内容《“构建潜力中药大品种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见表1。
政策及市场准入对大品种培育的影响国家基药目录;地方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地方医保目录;新农合目录;医保分类(甲、乙类);西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西医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地方招标准入;优质优价;单独定价;低价药相关政策;二次议价
产品独特性及研究支撑对大品种培育的影响独家品种;独家剂型;创新的理论支撑;独特作用机制;顺应疾病谱变化趋势;符合医疗模式的改变;组方、治则较竞品具备明显的独特性;临床定位、介入时机、治疗结局;明确功能主治的合理表述(如:明确西医病名);开展国际注册试验;高级别循证证据;新的工艺及质控方法;构建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
市场及销售能力对大品种培育的影响销售网络建设;专职学术推广队伍建设;与社团、学会、协会合作推广;专家团队支撑;差异化推广策略;推广材料的研究水平;客户及患者满意度;推广费用的设定与控制;销售市场费用结算政策;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
产品资源保障及安全性对大品种培育的影响自建重点、主要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濒危及贵重药材构建相关的繁育技术;原药材建立道地性及地理标识保护;所需原辅料渠道、价格稳定;临床安全性研究和毒性评价;风险预警体系;改造与升级研究;说明书规范表述“不良反应”
1.2问卷的实施
1.2.1问卷发放本次问卷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办公室发放。
1.2.2调查范围对30家中药企业的企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包括: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广药集团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作人员。
1.2.3抽样要求按照简单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将调查问卷分别发给企业的高管、销售、研发、市场等相关人员2~3份,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问卷的收集、录入及基本信息分析
2.1问卷的收集、录入
在规定时间内,将各个企业的调查问卷统一收集到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办公室,录入到SPSS文件中保存。为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对调查问卷的填写内容不允许做任何改动。
2.2基本信息分析
2.2.1问卷数量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涉及30个中药企业,收回问卷315份,有效问卷289份。
2.2.2从业时间从业时间≤10年98人,占33.91%;10~20年90人,占31.14%;≥20年92人,占比31.83%,未注明9人,占3.12%,见图1。
2.2.3层级分布高层管理人员70人,占24.22%,中层管理人员124人,占42.91%,普通职员78名,占26.99%,未标注17份,占5.88%,见图2。
2.2.4企业分布上市企业21家,占70%,非上市企业9家,占30%。地域分布:华南地区7家,占23.33%,西南地区5家,占16.67%,华北地区5家,占16.67%,其他区域共13家,占43.33%。
3结果与分析
3.1对调查问卷的总体分析
3.1.1最重要的影响指标有5个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企业认为与大品种培育关联性最高的影响指标依次为:①国家医保目录准入;②产品独家性;③销售网络建设;④国家基药目录准入;⑤学术专家团队支撑,见表2。
3.1.2影响力较大的指标有24个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显示,企业认为对大品种培育影响较大的指标共24个,其中,政策及市场准入方面共9个,占37.5%,企业的关注度最大,产品独特性及研究支持方面共8个,占33.3%,市场及销售能力方面共5个,占20.8%,产品资源保障及安全性方面有2个,占8.4%,企业的关注度最小,见表3。
3.1.3企业最关注政策及市场准入机会问卷统计结果显
示,政策及市场准入方面的满分样本数及8分以上样本数均高于其它要素,影响力较大的因素有9个,占比较其他方面大,说明企业在大品种培育工作中对政策及市场准入机会很重视,关注度高,见表4。
3.2对调查问卷的亚组分析
3.2.1不同受访者对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影响指标认识不一通过对不同层级、不同从业时间受访者进行亚组分析,不同受访者对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影响指标认识不一,见表5。主要表现为:①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药品价格政策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层级人员,说明高层管理者对药品价格政策对大品种培育的影响理解更深刻;②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从业时间20年以上的受访者对临床指南、路径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层级或从业时间人员,且重点关注西医临床指南、路径,这可能与临床诊疗规范化,医保报销标准化有关;③针对中药大品种培育的重要影响指标,从业时间10年以上的受访者较10年以下的受访者观点更聚焦,重点关注20~21个影响指标,说明从业时间较长的受访者对中药大品种的认识更清晰、明确;④从业时间10年以上的受访者及中高层管理者,对安全性研究及资源保障类因素的关注度反较从业时间10年以下或基层员工低,说明企业领导层及骨干对中药品种的安全性和资源保障认识不充分。
3.2.2不同类型企业对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影响指标认识不一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亚组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对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影响指标认识不一,详见表5。主要表现为:①上市企业对大品种培育的关注更聚焦,对核心要素的把握能力更强;②上市企业对价格政策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非上市企业。
4讨论与建议
4.1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对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
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维护社会安定,提高生产效率[1]。伴随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必然产生相应的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而随着全民医保的实施,国家相关的医疗保险机构成为药品市场最为主要的购买方,直接影响药品的市场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受访者认为中药大品种培育核心基点是医保目录准入,与上述产业环境分析一致。一方面说明在现行医药政策环境下,医保目录准入对药品招标、销售等环节的影响重大;另一方面表明,中药临床一线用药仍然不足,导致受政策影响极大。企业在进行大品种培育工作中,应积极了解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相关要求,收集整理产品资源,把握产品的医保目录准入机会,为产品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4.2产品进入基药目录是产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2]。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随着基本药物系列制度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内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明显较其他药品广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工作人员较关注基药目录准入机会。企业在培育大品种时,应更多关注基药目录的有关文件,了解产品进入基药目录的意义及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实现产品进入基药目录。
4.3产品的独家性为产品发展提供天然优势
中医药由于悠久的历史,多数经典名方处方早公开,很难按照现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思维进行排他性保护。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颁布和一系列药品注册管理制度的实施,特别是药品审评机构对中成药仿制和改剂型技术审评标准的提高,部分中药制剂或中药新药获得市场独家垄断的机遇,避免了中成药招标长期存在的恶性价格竞争,获得一定的市场议价权和垄断利润,反作用于产品研发,提高临床价值和科技内涵,形成相对良性的循环。但是,随着医保支付方式变革,谈判机制引入,中成药独家品种的市场议价权和垄断利润会受到一定的挑战,企业应给予重视。
4.4学术专家团队建设对产品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医药界反商业贿赂的进一步推进,价值营销和学术服务逐渐成为主流,中成药销售转型和学术推广对多数企业已经迫在眉睫,而学术推广的核心是专家支撑和研究基础。中成药大品种培育很难离开知名专家学术引导和支持,而各领域专家资源有限。因此,企业和产品的学术专家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建设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中药大品种培育能力。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借助具有专家资源优势的平台,建设适合企业产品发展的学术专家团队,支撑企业学术发展。
4.5产品的安全性研究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齐二药事件、万络事件、“欣弗”事件等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为药品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引起了社会人民的普遍关注[4],我国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视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5]中强调要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打击虚假申报行为,严格审评审批药品,建立健全药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6]提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7]中要求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药品研制监管、严格药品生产监管、严格药品流通监管、严格药品使用监管。然而,在本次的问卷调研中发现,企业对药品安全性研究关注小,导致相关指标平均分、满分占比、8分以上样本总数占比均较低,与上述的政策环境分析不一。药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的健康水平、生命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企业应积极开展安全性研究相关工作、主动建立产品“风险预警体系”、规范表述产品的不良反应,有效控制药品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5展望
近年来,随着中药大品种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中药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中药产业在医药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企业应把握市场机遇,通过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等培育具有竞争性的战略大品种,强化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提高企业的产业影响力[8]。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由企业人员对中药大品种培育影响指标进行客观评分,对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结果对企业开展大品种培育工作具有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仅从企业样本数据来评价影响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全面的,课题组将对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开展调研,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对三方面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科学筛选影响力大的指标,进行定量赋分,为潜力中药大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大品种培育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春明.医疗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曹艳民.基本药物政策实施现状及成效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S].2001.
[4]杜丽华.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7(23):1761.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S].2007-03-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2011.
(一)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在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工业工程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了解这类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照目标。
美国在2004年发表的《2020工程师:新世纪工程愿景》,详细列出了未来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领导力、高道德标准和专业精神、灵活性、适应性、充沛的精力与终身学习能力[1]。
从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来看,工业工程人才应是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性技能,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因此,要全面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评价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现成标准参考、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学生自己创造能力的内容。工业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严谨、求实等素质,学习态度、学术道德、平时表现、课程设计、创造性学习都应在评价指标中占一定的比例,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合理配比,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3]。
(二)工业工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借助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一个人的才能多面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素质进行评估。选择的评价指标兼顾学生的业务能力和非业务素质,将课内表现(第一课堂)与课外表现(第二课堂)相结合,全面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标准。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设计三个层次指标。其中,一级目标层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集,是对评价指标的宏观分类。一级目标层划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思想、学术与文体素养,科技创新能力,学习、分析与实践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从这4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宏观评价。二级目标层是对一级目标层的细分和具体化。一级目标层分解为更加细致的9个维度,构成评价体系的二级目标层。二级目标层是通过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客观描述,说明社会和学校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三级指标层是在二级目标层的基础上,结合育人目标对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根据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的各项活动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分为22个维度。为了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法对初步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选择的专家是具有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班(年级)主任及辅导员,或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教师。在获得专家许可之后,将访谈内容提前告知专家,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对访谈内容进行思考,然后采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征询他们对评价指标的意见。在正式访谈时,主要围绕评价指标是否完整、是否需要进行整合或筛选以及指标是否具有足够的客观性来征求专家的修改意见。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修改结果反馈给专家,进行第二轮讨论。经过四轮讨论之后,得到完整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具有层次结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之后,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分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调查问卷,在清华大学选择工业工程系和偏重于学术研究的某个工科系(记为MSE)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专家关于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数据;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两个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一)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与调查问卷设计
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针对工业工程系以及参照系(MSE系)的情况,对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指标间重要性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来获得。相对重要性的评语集包括9个重要性等级,分别为非常不重要、很不重要、不重要、较不重要、同等重要、较重要、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分别对应着1~9中的一个数字。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要求调查对象对不同层级指标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值。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给专家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预调研。在本研究中,预调研的调研对象选择为有过调查问卷制作经验,并学习过调查问卷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预调研采取的是当面调研的方法,调研对象在填写问卷的同时,研究人员向调研对象提出关于问卷设计的问题,并将调研对象的反馈记录在表格中。根据预调研中获得的问题反馈信息,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说明、问卷的表格设计以及问卷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确定调查问卷设计的最终方案,并开展正式的调研工作。
为了多视角考察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正式调研主要选择了三类调研对象:各班(年级)主任与学生工作组组长(下称教师)、学生辅导员、各班级现任班长和支书。这三类群体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工作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比较熟悉,不仅了解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而且了解学生层面的具体工作,因此这三类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比较工科系之间在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分别在清华大学的MSE系和工业工程系(下面分别称为A系、B系)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问卷的发放采用纸板直接调查与电子邮件发放两种途径。共发放调查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63份。
(二)相对重要性数据的判断矩阵一致性
在处理数据之前,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在一致性检验中,多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良好,随机一致性比例(CR)值小于0.1,但是也有部分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需要对这些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修正,使其满足判断矩阵一致性要求[4][5]。在实际操作中,使用Matlab程序可以求解矩阵对应的优化问题,获得一致性修正后的判断矩阵。此外,通过Matlab程序可以进一步求得各个判断矩阵对应的权重向量,即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
(三)相对重要性数据的处理及对比分析
对A、B两系在一级目标层上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使用箱线图描述A、B两系的权重数据,并通过双样本的T检验以及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通过箱线图描述两系给出的相对重要性数据。箱线图不仅可以发现不同集合数据的差异性,同时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点。在排除异常点后,可以得到A系与B系教师、辅导员、班长支书以及系内综合相对重要性的对比箱线图,如图1所示。
在箱线图上,A系与B系大部分数据在均值及分散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性,少部分数据的相似性非常明显。为了从统计意义上确定A、B两系数据的差异性,本研究对A、B两系的数据进行了双样本的T检验。在双样本T检验中,原假设设定为:A、B两系获得的相对重要性数据均值相等,备择假设设定为:两系获得的相对重要性数据均值不相等,T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由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到,A、B两系教师在四个一级指标上都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说明在教师层面上,A、B两系在人才评价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辅导员层面上,A、B两系在“科技创新能力”这一指标的判断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其他三个一级目标上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班长及支书层面上,A、B两系在“沟通与协调能力”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其他三个一级目标上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综合三个层面发现,A、B两系在“思想、学术与文体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而在其他两个一级目标上的差异并不明显。
在同一个系内部,对教师、辅导员、班长支书给出的相对重要性数据进行了对比。从图2的箱线图上可以看到,无论A系还是B系,在相对重要性的均值和分散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同时,本研究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来确定同一个系内部差异性的显著程度。在方差分析中,影响因子为调查对象的身份,该因子有三个水平,分别为教师、辅导员、班长支书,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A系中,教师、辅导员、班长支书给出的一级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彼此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在B系中,除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之外,其他三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差异都不显著。所以,从这一部分的结果中可以看到,A、B两系内部教师、辅导员、班长支书三个群体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共识。
总之,从A、B两系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系在“思想、学术与文体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性认知方面存在差异,而在其他两个一级目标上的差异不明显。这反映出两个系在人才培养导向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学习、分析与实践能力”和“沟通与协调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相似性也反映出,在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方面,不同的工科专业之间具有共识。
三、可测指标层、人才矢量与创新型人才面的设定
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虽然三个层次逐层细化,但三级指标仍然难以直接测量。在人才评价体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三级指标,需要找到若干个可测量指标对其进行评估,这些可测量指标构成了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可测量指标层。可测量指标层为人才评价体系收集评估对象的可测量数据,可测数据经过后期处理,转化成反映第三级评价指标的定量化数据。
可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定性数据向定量数据的转换、定量数据的无量纲化等。总之,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第三级指标层的22个效用值作为分量,可以构成22维空间中一个点,对于每一位评估对象,在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可测量指标层及其变换函数,获得其三级指标层各项指标的评估(效用)值,形成一个该评估对象的评价向量,可称之为一个22维人才矢量。所有可能的22维人才矢量在22维空间中形成一个单位超方体,超方体上效用值为1的面表示其对应的评估对象在相应指标方面存在特长,因此,将超方体上某个效用值为1的面称为创新型人才面。根据创新型人才面的含义,本文把人才矢量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创新型人才面的评估对象视为需要重点培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当然,关于创新人才的含义,也可以借助于若干个创新型人才面来界定,这与不同高校或者不同专业人才的评价机制有紧密的关系。不同专业以及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可以通过所培养学生的人才矢量分布,以及与创新型人才面的关系加以定量化界定。
四、结论
关键词:科技人才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人才是指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较强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科技人才环境包括影响和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宏观大环境和和组织的微观小环境。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人才,而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取决于人才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科技的竞争取决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环境。如何监测和评价人才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一个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用以监测和评价青岛市的科技人才环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
一、《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的编制
1.问卷编制的依据
有关科技人才环境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学界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以王顺同志在《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文魁、吴冬梅同志编著的《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石金楼同志的《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人才环境评价研究》和边文霞同志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根据科技人才的概念和特质,在查阅文献和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
2.问卷的正式形成
在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初步编写出符合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对所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阅读和讨论,除了对问卷内容的讨论外,每个人还对阅读问卷后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文字表述是否清楚、语意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对指标的解释是否正确、内容是否通俗易懂。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对问卷做了进一步修改。修改后的调查问卷总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人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估表。确定了两大类一级指标,分别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其中宏观环境又包含8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分别为人才市场环境、人才创业与保障状况、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基础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法制环境;微观环境包括4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基础环境、主导环境、激励环境和工作本身,各二级指标又包括若干个三级指标。最后,调查问卷总共选取了两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
二、《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预测试
选取青岛市市南区科技人才进行小范围的预测试,问卷采取委托发放的形式,共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为72.4%。
1.问卷的辨别力评价
将《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初测)》所包含的指标计算求和,并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以前27%作为低分组,后27%作为高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题目的T检验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P
2.题总相关分析
将剩余指标进行题总相关分析,题总相关是某一测试题目与它所在的分量表的总分减去该题目的分数后的数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本研究中把题总相关小于0.30的指标予以剔除;对所有指标进行题总相关分析可知,题总相关在0.561-0.844之间,均大于0.30,故全部予以保留,经过辨别力评价与题总相关分析后符合条件的有70个评价指标。
三、数据分析
1.样本情况
选取青岛市市南区、李沧区科技人才作抽样调查,问卷采取委托发放的形式,共回收问卷320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60%。
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估表,要求被调查者判断各项人才环境指标对于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与满意程度进行评估。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等级评定法,“不重要”记1分,“不太重要”记2分,“一般”记3分,“比较重要”记4分,“非常重要”记5分。
2.内部一致性分析
对题目内容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考察项目与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各个项目与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467~0.831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3,故予以全部保留。
3.项目分析
将《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包含的题目的总分由低到高进行排序,以前27%作为低分组,后27%作为高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测试题目的t检验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P
4.因素分析
首先对科技人才环境的宏观环境指标和微观环境指标分别进行Bartlett和KMO检验。
结果显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分别为6205.219和6467.936,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于0。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由于P小于显著性水平a,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KMO值分别为0.937和0.953,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其次,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采取方差极大值法进行矩阵旋转。结果发现微观环境所包含的指标可以抽取到6个因子,微观环境所包含的指标抽取到3个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0.636 %和73.408%。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最后,根据每个因子包含的指标给因子命名。宏观环境中因子一包含9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16.454%,权重为:16.454/70.636×100%=23%,命名为自然与法制环境;因子二包含7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13.041%,权重为:13.041/70.636×100%=19%,命名为生活环境;因子三包含8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11.921%,权重为:11.921/70.636×100%=17%,命名为城市基础环境;因子四包含6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10.203%,权重为:10.203/70.636×100%=14%,命名为文化与经济环境;因子五包含4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9.675%,权重为:9.675/70.636×100%=14%,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六包含5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9.341%,权重为:9.341/70.636×100%=13%,命名为人才市场环境。
微观环境因子一包含16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33.598%,权重为:33.598/73.408×100%=46%,命名为工作本身与激励环境;因子二包含9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20.135%,权重为:20.135/73.408×100%=27%,命名为人才成长环境;因子三包含5个指标,方差贡献率为19.675%,权重为:19.675/73.408×100%=27%,命名为主导环境。所有项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在0.4以上,说明公因子解释了观测变量的大部分变异程度。
四、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
各因子的α系数和总问卷的α系数分别为:宏观环境包含的指标总的α系数为0.970;因子一的α系数为0.947;因子二为0.910;因子三为0.919;因子四为0.867;因子五为0.900;因子六为0.847。
微观环境包含的指标总的α系数为0.9810;因子一的α系数为0.973;因子二为0.950;因子三为0.93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宏观环境的α系数为0.970,6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847~0.947之间;微观环境的α系数为0.9810,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9347~0.973之间。其中,总问卷和各个因子所代表的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80以上,按照有关标准,即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 在0.80以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0以上时,问卷的信度比较理想。根据这一标准,该问卷的信度已经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
五、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指标体系的正式形成
至此,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形成,该体系可以作为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测评工具,定期对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进行测评,并且和同类城市进行比较,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完善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进而提升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顺.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
[2]王瑛.关于人才与人才环境状况报告系统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文魁,吴冬梅.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3]贵.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竞争力[J].中国人才,2004(2)
【关键词】光谱;企业文化;员工行为
经过长期的努力,X集团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和特色,建立了以“光谱”为文化主题和文化象征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该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集中组织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善、员工认同的公司文化,建立独特的价值体系。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该企业建立了以公司理念为导向、以公司关键行为类别为主题的行为规范体系。
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代表学派,一个是定性研究学派,一个是定量研究学派。这两个学派的研究之间存在很多争议,定性研究学派认为定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的观点,但是定量研究却不能,定量研究会受到样本、分析工具等的影响。定量学派研究学者认为定性研究往往没有严瑾的理论支持。因此,在本文中,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对X集团的企业文化进行研究。
一、“光谱”企业文化分析
X集团是一家服务型企业,主要为其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X集团的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下:企业价值观——共识、共创、共享;企业发展观——科技引领、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发展;企业精神——自信自强、不断超越;经营信条——服务是第一产品,效益是第一目标;服务理念——从客户最满意的地方做起,从客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进。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主题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中员工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当一个企业拥有明确的企业文化时,不仅可以诠释企业的使命、远景、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精神,还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带来凝聚力,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更加优化企业内员工行为。
“光谱”企业文化也可以称作“七色光谱”企业文化,七色分别指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并且结合X企业文化具体内容,我们将七色分别对应的员工行为列举如下,“红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社会责任、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简称“品德文化建设”。“橙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工作态度、规范化方面,简称“敬业文化建设”。“黄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团队合作方面,简称“团队文化建设”。“绿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安全意识方面,简称“安全文化建设”。“蓝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开拓创新方面,简称“创新文化建设”。“靛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技术、管理工作绩效方面,简称“绩效文化建设”。“紫色”文化行为:对应员工的服务水平、精细化作业方面,简称“服务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根据“光谱”文化对应的七色员工行为,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248份问卷,回收234份,经逐份问卷数据录入发现废卷13份,最后统计有效问卷数共221份。有效问卷率为89.11%。从员工层次样本分布来看,在本次问卷调查人群中,中、高层填写的调查问卷总共72份,占总数的32.6%;基层填写的调查问卷149份,占总数的67.4%。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光谱”企业文化下员工行为的优点与短板,从而发扬员工行为的优点,对短板行为进行改正。
X集团“光谱”文化优化试点建设根据光谱文化战略的宗旨要求,经初步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企业管理经验,依托文化管理理论,分解为七大文化因子,二十个指标体系,作为调研分析参照表,经过试点建设单位的实际调研采样数据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各指标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然后得出最后的评价体系方案。
表1:员工行为优化建设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F1指标X1、指标X2、指标X3…指标Xn指标F2指标Xn+1、指标Xn+2…指标Xn+a指标F3指标Xn+a+1、指标Xn+a+2…指标Xn+a+b根据指标编制调查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量表评分。发放、回收问卷。依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且计算出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各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等根据方差解释和因子得分,可以直观的得到因子的重要程度。
表2:调查问卷统计性分析
〖3〗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Kaiser-Meyer
-Olkin 度量近似卡方dfSig.红0.9111968.764450橙0.8822265.27450黄0.911102.315210绿0.9111604.414280蓝0.9252625.202780靛0.8761000.63150紫0.9151486.95121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七色光谱”员工行为调查问卷中每个部分的KMO值为都大于0.882,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也都很大,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若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根据员工行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所设计的调研问卷,对三个试点公司的中、高层和基层员工行为调研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我们得到A集团 “光谱”文化员工行为一级指标的得分值,见表。
表3:一级指标分值分配表
光谱文化行为提取得到的方差百分比按比例得分A红色-品德文化行为0.77613%13分B橙色-敬业文化行为0.88415%15分C黄色-团队文化行为0.78413%13分D绿色-安全文化行为0.90716%16分E蓝色-创新文化行为0.87915%15分F靛色-绩效文化行为0.87414%14分G紫色-服务文化行为0.81914%14分合计5.923100%100分 在各个颜色所代表的一级指标分配值中,红色部分提取到的方差是0.776,所占百分比为13%,按比例的相应得分为13分,其他类似如上表所示。七种颜色合计后,提取到的方差合计为5.92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得X集团 “光谱文化”员工行为分类中,不同的行为对总文化的贡献数据。
在7个一级指标中,安全文化行为的分值最高,说明试点公司的安全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并切实体现在行动上。其次是橙色敬业文化行为和蓝色创新文化行为。靛色绩效文化行为和紫色服务文化行为相对来说处于一般位置。红色品德文化行为得分最低,结合对企业访谈以及相关资料来看,员工在大局意识,关心国内外大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观有很强的认同感、品德修养高,有良好的个人作风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根据调查问卷二级指标统计指标值来看,红色品德文化员工行为二级指标分值说明员工对时事政策学习行为尚存在不足,工在一些良好的修养方面的行为也需要强化。橙色二级指标分值说明员工在接受工作任务以后能认真完成工作,但主动承担工作的行为不明显。黄色二级指标分值说明员工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但可能由于协作分工及组织激励等对团队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绿色二级指标分值说明员工对安全的重视明显表现为“亡羊补牢”导向。
蓝色二级指标分值说明员工行为的都基本上体现了相应的文化内涵和要求,员工行为比较一致。
在问卷的三级指标的统计值来看,红色品德文化员工行为的10项指标、橙色敬业文化员工行为的10项指标、黄色团队文化员工行为的7项指标、绿色安全文化员工行为的8项指标、蓝色创新文化员工行为的13项指标、靛色绩效文化员工行为的6项指标、紫色服务文化员工行为7项指标的均值基本上都为4.50左右,都接近极大值统计量5分的分值。这说明被调研公司员工的总体文化行为分值较高,反映出良好的整体文化效果。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来看,X集团以“光谱”为文化主题的企业文化体系已经显示其独有的特色,初步显示出了公司的“文化力”,而且公司文化在员工的行为中都有比较明显的体现。被调研的公司中,高层和基层员工1881个关键词涵盖了“光谱”文化的各个方面,且中高层和基层频度和频率最高的10个 “高关注度”词语基本一致,如:“文化创新”、“沟通联系”、“定期例会”、“相互协作”、“绩效考核”等,这说明集团的文化建设在调研公司获得了普遍认可。
从细化的员工行为调研指标来看,每一种“光谱”文化类型中都有明显的高得分行为项和低得分行为项,而且高低分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说明“光谱”文化七个方面内部员工行为表现的不平衡性成为员工行为差距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X集团“光谱”企业文化下的员工行为的分析,笔者得到X集团在企业文化下相应的员工行为中的优点与短板,在今后的集团发展中,要不断提升短板,全方面的优化员工行为。
【参考文献】
[1]邢成.迁徙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能力的作用与提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8).
[2]陈传明,张敏.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管理世界,2005,(06).
[3]徐向农.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7).
[4]史秋秋.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J].中外企业文化,2003,(11).
[5]唐炎钊,袁睿晗. 企业文化塑造的跨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04).
[6]赵曙明,裴宇晶.企业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趋势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0).
[7]曲庆.中美优秀企业文化陈述的对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
[8]潘安成等.企业文化系统及其塑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04).
[9]Martina K. Linnenluecke, Andrew Griffitch.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ume 45, Issue 4, October 2010.
餐饮校园外卖服务市场调研策划书方案
一、调查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校园内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用餐时间比较集中,学校食堂同时容纳就餐人数有限,造成就餐拥挤,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等一系列问题。另外,随着专业的发展,上课班级的增加,教学资源环境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学生们的上课时间差异较大,忽而接连上课,忽而半天或一天没课,加上网络时代的孩子常常贪恋网络交际和痴迷游戏,大家的饮食起居规律也被打乱,对就餐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不仅给食堂,也给校外的饭店、餐馆提供了机会,纷纷推出外卖服务,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餐饮外卖需求,在进展中赢得主动,特拟开展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以下主要内容,达到以下目的:
(一) 了解外卖在大学生心中的需求程度,消费观点及习惯;
(二) 把握校外饭店外卖服务的常规宣传方式与促销方式;
(三) 分析大学生消费者对外卖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特点;
(四) 统计资料,预测外卖市场容量及潜力。
三、 调查内容:
(一) 外卖市场环境调查
1、外卖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
2、学院不同年级对外卖的消费状况;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 消费者调查
1、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偏爱、经济、便利等)
2、 对外卖产品的了解程度(品种、口味、价格等)
3、 消费者的忠诚度
4、 消费者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及消费比例的统计
5、 消费者理想的外卖服务描述
(三) 商家调查
1、校园周边提供外卖服务的单位及其经营状况
2、校园周边提供外卖服务的主要客户群及产品、服务特色
3、这些商家的营销策略及其效果
四、 调研对象及抽样方法
调研对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全体学生,提供外卖服务的校外饭店。
抽样方法:为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合理性及样本的精确程度,同时考虑到时间、人力、物力及消费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调查是采用重点调查以及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五、调查人员结构及分工
㈠调查的组织人员 唐叶梅
㈡调查计划的执行人员 唐叶梅、晏兰辉、曾艳花
㈢信息整理与分析人员 曾艳花
㈣调研报告的撰写 曾艳花
六、 市场调查方法
消费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商家以访谈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到各调查人员手中,最好选在就餐时间后,学生比较空闲的时候。
2.对于要重点调查的对象所在的宿舍进行走访调查。
进入宿舍时要说明来意,以确保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得到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
3.非就餐时间,对饭店管理者及服务人员进行访谈。
七、调查规模
预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访谈20个学生、6个商家。
八、 工作内容、时间及人员安排
(一) 调查策划讨论及其撰写:2009年4月25 日--2009年5月5日,集体讨论,曾艳花负责撰写
(二) 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2009年5月4日--2009年5月5日,晏兰辉负责,其他人员辅助
(三) 发放问卷:2009年5月9日--2009年5月11日,全体参与,唐叶梅负责
(四) 访谈:2009年5月14日,全体参与,晏兰辉负责
(五) 统计问卷、总结访谈:2009年5月15日--2009年5月20日,全体参与,曾艳花负责
(六) 撰写调查报告:2009年5月21日--2009年5月25日,集体讨论,唐叶梅负责撰写
九、 经费预算
打印费:策划书 1元
问卷 30元
访谈提纲 0.3元
关键词:中学教师;压力;负担;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21-02
1.第一部分:前言
1.1问题的提出。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给新世纪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教师的劳动更加繁杂、更加追求创新和卓绝,由此形成的心理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因此,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1.2调研内容,方法对象,过程及情况
1.2.1调研内容
(1)了解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2)了解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的来源。
(3)了解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造成的影响。
(4)了解目前中学教师所采用的减轻工作压力和负担的方法。
(5)了解中学教师的理想教学工作情况。
1.2.2调查的方法。本调查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2.3 调查对象。问卷调查的对象: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惠水县、长顺县、贵定县、福泉市、瓮安县、龙里县、罗甸县、平塘县、荔波县、贵阳清镇市部分中学共983名教师。
1.2.4调研过程
第一阶段:2016年3月10日至2016年3月27日,排版,印制教师问卷。
第二阶段:2016年4月21日至2016年5月23日,到学校采访,记录采访。
内容并分发调查问卷,且及时收回问卷。
第三阶段:2016年5月24日至2016年6月20日,分析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问卷并整理访谈内容。
第四阶段:2016年6月27日至2016年7月30日,通过对调查的各项目进行分析,思考并开始撰写调查报告。
1.2.5调查情况。本调研共走访中学学校40所,发放并收取调查问卷983份;调查教师中:男教师511名,女教师472名;20-24岁72名、25-30岁296名、31-40岁351名、41-50岁205名、51-60岁60名;已婚教师759名,未婚教师224名;县城教师537名,乡镇教师446名;初中教师805名,高中教师175名;教龄1-5年296名、6-10年194名、11-20年290名、21-30年203名;教育类专业931名,非教育类专业51名;科任教师624名、任教并兼任班主任323名、管理人员、行政领导64名、非教学人员19人;语数外教师514名、政史地教师173名、理化生教师186名、其他科任教师115名;采访每个学校的校领导,了解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的基本情况。
2.第二部分:主体部分
关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2.1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本地区中学教师近一年周平均课时7-12节的教师有234名,占调查人数的23.8%,13-16节的教师有442名,占调查人数的44.9.%,16节以上的有260名,占调查人数的26.4%。在教学时教案及资料的来源通过自己编写的有428名,占调查人数的43.5%,通过集体备课后统一修订、编写的有487名,占调查人数的49.5%。作业、试卷的批改情况:每次都全收全改的有621名,占调查人数的63.1%。本人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为主满堂灌,有112名,占调查人数的11.3%;改进型课堂模式,学生为主,互动精讲,有531名,占调查人数的54%;网络资源基础下的现代电教模式,有238名,占调查人数的24.2%; 根据教学内容综合选用有380名,占调查人数的38.6%。
由这一系列的数据来看,本地区70%以上中学教师周课时量超出13节,在教案的编写上,由自己编写或集体编写的占绝大多数,作业、试卷的全收、全改占半数以上。54%的中学教师喜欢改进型课堂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互动精讲的教学模式。
由以上数据可了解本地区中学教师大部分承担课时较多,教学任务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也有部分教师在尝试改进型课堂模式,网络资源基础下的现代电教模式也进入了课堂。教学方式呈多样化发展。
2.2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的来源。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本地区有905名教师自我感觉有工作压力及负担,占调查人数的92%;有530名教师自我感觉工作压力及负担重,占调查人数的53.9%;甚至有100名教师自我感觉工作压力及负担过重,难以承受,占调查人数的10.2%。
而自我感觉工作压力及负担来自学校的有553名,占调查人数的56.2%;自我感觉工作压力及负担来自社会的有572名,占调查人数的58.1%。
数据表明,来自学校工作压力和负担最大的因素是应付各种检查、评比(54.2%)。其次是学校安排的事情多、杂、乱(45.9%)。再次是承担课时太多,教学任务重(41.7%)。另外,班级学生数多,批改试卷、作业量大(33.4%)。课外非教学任务太多(32.3%)。班主任工作任务重、事情多、责任大(31.4%)。这三个因素所占的比例也不容小觑。
来自社会工作压力和负担最大的因素是社会对教师要求过高、所担责任过重(70.2%)。其次是社会地位低,感觉不到被尊重(58.1%)。再次是经济条件差,福利待遇不如人(56.1%)。人际交往面小,没有成就感(32.5%)。工作环境差,不如其他行业(27.6%)。
2.3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造成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本地区中学教师认为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和教师队伍的壮大。持此观点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64.4%。
有58.1%的教师认为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会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消极对事,对工作简单应付。45.4%的教师认为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会使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改行。34.2%的教师则认为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会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甚至下滑。
由此可见,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不仅影响教师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更长远的影响则是教师队伍的缩水。
2.4目前中学教师所采用的减轻工作压力和负担的方法。针对工作中过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有66.1%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定期开展有益的教师文娱活动来帮助教师减压减负;53.4%的教师希望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进;47.9%的教师采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来增强抗压能力;46.7%的教师采用增强个人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46.2%的教师通过培养健康有益的个人兴趣爱好,来自我舒缓压力;41.2%的教师通过参加有益的文体文娱活动,来达到减压减负的目的。
由以上数据可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减压减负不是个人行为,相关教育机构应承担为教师减压减负的重任,并希望能从政策制度上,从根本上有效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
2.5中学教师的理想教学工作情况。在调查问卷中显示,79.5%的教师将"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和谐文明"作为理想的学校教学方式。72%的教师将"依法执教,以师为尊,以生为本,上下齐心,科学育人"作为理想的学校教学方式。
由此统计可了解到,将教师从各种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将教师从多、杂、乱的非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一心投入到教学中去,是众多教师的心声。获得法律的保护,得到社会的尊重,是众多教师的期盼。
3.第三部分:问题及建议
面对此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总结如下,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来自学校的压力及负担如何减压
建议:(1)构建和谐校园,积极为教师创设减压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及负担,进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学校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能在和谐、温馨、积极进取的大家庭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应"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积极寻找每位教师性格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激励,以促进教师自我完善。(2)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肯定,是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成就动机的科学手段,是激励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教师评价的要素指标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修正,与时俱进。在评价项目上应有新的内容并需要具体化,而且在评价体系中要增加教师自我评价的份量。提供教师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3)针对新教师的适应压力,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可加强新教师的教学辅导,多举办研讨会和观摩会提供教学资料以增强教学能力,辅导学生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开展健康有意义的多种文化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鼓励教师开放自己,接纳他人,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和现实。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问题二:来自社会的压力及负担如何减压
建议:营造全社会心理减压氛围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子女,对教师们较严格的要求持强烈反对的意见,给教师们管理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怕承担风险,致使教师不敢大胆管理。
针对此情况,政府部门或学校部门应做相好应的讲座或宣传,要让人民群众相信教师的实力,可以用最人性化的方法管理孩子;用最适当的方法处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使老师们敢于大胆的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