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

时间:2023-06-08 10:5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安全质量评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

第1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桥梁;风险控制;风险评估;应急机制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建设部对此项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并控制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加强安全质量控制,即从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应急机制这三方面着手提高安全质量控制的水平,为建成安全、坚固、可靠的轨道交通桥梁而努力。

1轨道交通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对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过对近些年我国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了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佳,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强化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与思考了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合理制订了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方案,对工程施工进行了全方位、有效、深入的控制,尽可能地避免质量隐患或安全隐患的产生,从而保证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为此项工程长期、安全、稳定、坚固使用创造条件。由此可以确定,在我国建筑部对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强化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2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安全质量控制的措施

综上所述,确定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工程安全性、坚固性、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如何在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中强化安全质量控制,笔者在参考相关资料以及基于自身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建议。

2.1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本身就是一项工程量大、工期长、涉及面广、施工工艺复杂的工程。如果不能对安全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势必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佳、施工安全性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出现。所以,加强轨道交通桥梁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做出的努力是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构建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等级,进而对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加以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建设部门等共同商讨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安全防范方案,以便在后续的工程建设中能够渗透到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中,为保证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奠定基础;在对所有安全风险问题识别出来的情况下,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一系列的安全防范工作,尽可能地消除风险,保障工程良好建设,如果识别出风险源,则应采取跟踪监管或其他措施防范,从而对安全风险加以预防预控。

2.2加强事中安全控制

为了消除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应加强事中安全控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具体做法如下。2.2.1采取第三方监测措施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来负责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环节的监测工作,对轿厢梁施工、墩柱施工、承台施工、桩基施工、管线、周边环境等进行全程监测,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消除质量隐患,避免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存在质量问题。2.2.2制订分级管理制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参考相关规范要求制订健全、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以便根据工程周边环境及当地的地质条件、基坑支护情况等,将工程划分为三个级别,进而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评估,进而确定安全级别,以便实施差异化管理,切实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各个级别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保证工程施工作业质量。2.2.3实施动态化管理考虑到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到工程施工作业,在加强安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实施动态化管理,即施工单位及项目部的相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工程施工作业检查,以便全方位、多层次地排查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安全隐患,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和整改,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从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合理、有序展开。2.2.4建立安全应急机制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工程施工中会面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一旦诱发安全事故,将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能造成工程损坏甚至人员伤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逐一建立安全应急机制,加大工程风险处理力度。具体而言,应构建应急管理体系,由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可能引发的危险,制订适合、有效的紧急预案,并成立风险应急队伍,以便在安全风险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地做出动作,加强控制和处理,避免安全风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强应急物资的统筹管理,为了在险情发生时能有足够的物资供应,还要注意做好应急物资的统筹管理,即对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各处险情及工点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物资的统筹管理方案,切实有效地落实各项管理控制,从而保证物资供给可靠。

3结束语

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工程带来安全风险,一旦引发安全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强化安全质量控制,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事中安全控制,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应急机制,加大工程风险处置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飞,徐蒋军.浅谈轨道交通中桥梁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2]李鑫.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安全;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因管理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建筑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问题

当前的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可以说有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基本需要,导致伤害事故行为缺少法律规范。因为法律人才与资源的短缺,导致立法工作不能和新问题同步的情况,在法律法规体系中出现的疏漏之处较多。

1.1.2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方面的问题

当前对建筑企业开展的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一般是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用打分的形式来开展。一般来讲,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一段时间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形势较好,但是在安全大检查之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再次反弹。

1.1.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并未彻底解决,管理体制还不十分完善以及多次反复性改革,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管理职能相对来讲比较分散,效果大打折扣。安全生产管理职能与工伤保险分开,导致了双方在发挥工伤预防以及使用工伤保险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管理效果不佳。

1.2.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质量管理存在着侥幸心理,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往往依据以往的习惯和经验来对质量进行控制,对工程质量管理一直放不到主要的位置,领导在意识上就不够重视,因此往往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做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力不够,从而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1.2.2片面要求工程进度,轻视工程质量

有的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赶工期问题严重,这样往往忽视了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只为求快速完工,而忽视了质量的要求,为图方便快捷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多劳多得,因此为了赶进度,粗制滥造,把规范标准置于脑后,同时因领导对质量的不重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督不力,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缺乏控制,建筑产品无法达到质量的要求。

1.2.3细节处着力不够,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无法把具体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上,质量管理往往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在细节上做到位,这样对工程的质量势必会产生影响。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

2.1.1完善建筑法律法规体系,做好安全立法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作业期间,施工单位应该制定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计划,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法律部门充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态势来做好安全立法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建筑法律法规体系,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2.1.2做好建筑工程安全业绩评估方面的工作

进行建筑工程安全业绩评估是为了尽快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范措施。建筑工程安全业绩评估包含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两个方面,这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重点,也就是对单位安全现状与水平加以全面、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个方面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的严重度展开评估,这些都应该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全面审视的问题。

2.1.3确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建立企业岗位风险评价指标系统

1)确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全面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理念,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施工工艺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全面贯彻这一理念。在开展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如果不关注任意一个环节的话,就会出现安全事故,为企业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失。

2)建立企业岗位风险评价指标系统

工程项目建筑施工是复杂体系,涉及到的岗位相对来讲比较多,并且各个不同的岗位面临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企业需要对具体的岗位风险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按照不同的岗位风险程度,建立不同岗位的费用投入与管理措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实效性,达到最佳目标。具体来讲,企业经济和安全效益岗位风险评价包括四个指标,分别是个人行为、管理方面、物品设施以及环境卫生等。

3)政府和相关的建设管理部门强化管理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基本原则,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内的工作,并不是由建筑工程企业来承担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不能直接参与到市场中来;切实考虑到检测、安全性评价以及检验等工作,性质上就需要出具公正性的结论,真正做到其公正性与客观性,并且做到既要独立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外,还需要由建筑工程企业中的中介组织来完成,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做法。

2.2加强质量管理

2.2.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管理,在现有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工程的一些关键部位,加强施工技术的运用,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规定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使各专业施工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2.2.2.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目标。

在质量目标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所制定的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自身情况,也就是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状况、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第二,要详细了解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了解建筑市场质量竞争的基本情况,掌握建设单位资金与工程合同内容和要求,在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由质量管理小组领导会同成员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目标。

2.2.3.强化工程质量监理

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2.2.4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施工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保忠.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1(3).

第3篇

由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承建的“枢密院二期”建设项目1号厂房,主楼首层入口部位混凝土柱高度10.15 m,属于超高混凝土柱,工程安全质量要求较高。为此,该工程项目部设立了《提高超高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课题进行技术攻关,该课题荣获了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颁发的2013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为此,记者采访了项目相关负责人,并了解到了近几年来,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在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新举措。

工程难点技术攻关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项目经理何小锐介绍说:“由于该工程结构形式十分复杂,造型多变,施工构造超限部位达14处,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大的挑战。普通的混凝土柱一般高度在4 m左右,而该建筑首层大堂位置,混凝土柱成型后总高度超过10 m,是施工安全最难保证的一处。在目前国内还是以人为主的施工环境下,浇注如此高的混凝土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施工技术上的难度,从模板的安装到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必须经过详细计算和全方位的考虑,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因此,如何保证模板的施工安全、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安全,成为了项目的主要攻关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项目组针对工程的难点提前进行了分析,确立施工方案。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质量管理部部长孙国平说:“根据2009年住建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本工程的超高混凝土柱施工部分就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而项目部严格按照该办法的要求,设立专项课题编制施工方案,并且从北京市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中聘请专家进行了论证。”

科学的方案是施工安全的基石,而实践则是检验方案是否科学的试金石。孙国平说:“保证超高混凝土柱的施工安全,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外模架的设置。只要外架模板有一个点出现连接加固不到位等问题,就会导致外模架的局部变形等一连串的反应,甚至会引起整个模架的倾斜倒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而该项目外模架不但全程保证了施工安全,还荣获了北京市城建集团总部优秀模架一等奖。何小锐告诉记者:“由于柱高过高,模架的整体模板是由4块2.4 m高的模板拼接而成,柱箍数量过多会使得模板质量过重,埋下施工安全隐患。为了施工安全,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重点对横向柱箍进行了优化。但由于影响施工的因素很复杂,通过计算并不能完全预料到现场施工的所有情况,因此在方案初步制定之后,我们在现场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际施工的试验。模拟试验会暴露出无法预想的实际中的问题,帮助我们对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例如在一次模板吊装实验中,当天刮起了4级左右的大风,导致连接模板的一条背肋断裂。通过这次试验,促使我们对背肋进行了加强,避免了施工安全隐患。像这样从试验中获得经验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了保证该项目的施工安全,除了方案的科学编制和施工过程中的持续改进,安全检查也是一个重点。孙国平介绍说,“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对于项目的检查有规定,日常的巡视检查,两三个月每个工地至少一次。而项目的关键部位、存在安全隐患可能性较大的地方,比如这一项目中的超高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项目每进行到一个节点上,集团的安全质量部管理人员都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安全质量自评估

2013年底,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为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使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能够熟悉了解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执法标准,指导项目更好地做好施工项目安全质量状况测评工作,组织编写了《施工企业市场行为和安全质量状况评估相关文件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一书。其中收集了北京市住建委于2013年2月20日下发的《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质量状况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汇总整理了所有评估指标及评估操作说明,以期对项目评估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孙国平说:“通常来讲,重点工程对安全相对比较重视,为了创优接受的安全检查也多;但是一些普通的小工程,就容易发生为了抢进度、只注重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现象。2013年4月开始,北京市全面启动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状况评估工作,北京市建设主管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别化监管。有了这个安全质量评估,无形当中也是对数量众多的小工程项目的约束。使每个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始之前,就意识到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加强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提高了企业和项目管理者的自觉性。北京市所有工程项目每个月按照工程进度进行逐项自评打分,每个企业每个季度给自己的项目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由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进行抽查。自评估的打分有庞杂的指标,比如安全哪里出现问题扣几分等等,如果由每个项目的管理人员自己去收集这些法规、标准非常困难,于是我们将其整理成《汇编》,所有的相关标准、打分点和参照的法律法规都收集在里面,列成表格,一目了然。这些安全隐患、安全质量问题的控制点,都是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并且这些扣分点也都是近些年来从以往的事故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现在我们公司新开项目的管理人员拿着这一本《汇编》学习,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到自评估的方法和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安全问题。在《汇编》编制完成以后,我们还专门对全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宣贯培训。”

2013年底,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有关专家到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座谈,高度评价了《汇编》,并希望将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网络“曝光台”

近几年来,在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内部网络里有一道“风景线”――安全“曝光台”。“曝光台”是以照片配文字说明的形式,反映现场施工不规范、不文明等不符合标准化施工的现象,目的是用反面典型曝光的手段,督促施工现场人员提高认识,找到问题根源,探讨解决办法,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引以为戒,并起到威慑作用。一个小小的“曝光台”,成为透视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安全管理的大视野。

第4篇

1.有些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还有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

3.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首先,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证件的验证,忽视对其实际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预防、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

其次,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昀后一道关口,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对于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招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

②很难控制投标费用。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2.对于工程项目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工的长远利益。3.对于考核奖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一拖在拖,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工程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此外,项目绩效考核存在奖罚不对等的现象,项目盈利了皆大欢喜,奖金不少发,亏损了就找客观原因,千方百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这种奖罚不对等,实质是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二、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二)工程施工有其特殊性。

工程建设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然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这些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从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三、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事事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一是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

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

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四、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评估内容

灵璧县2013年危桥改造工程共15座小桥和1座中桥,主要内容包括钻孔灌注桩施工、承台施工、墩台施工、盖梁施工、支座垫石、梁板预制及安装、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现以陈埝桥(中桥)为评估对象,其他小桥参照

1、自然条件:地形及气候特征: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7゜17′-117゜44′,北纬33゜18′-34゜02′之间境内地势低平地形纬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

2、地质条件:详见各桥地质勘探报告。

二、总体风险评估

1、评估内容: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综合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

2、评估方法—指标体系法。各指标风险赋值;建设规模=A1,地质条件=A2,气候环境条件=A3,地形地貌=A4,桥位特征=A5,施工工艺成熟度=A6,总体风险大小R= A1+ A2+ A3+ A4+ A5+ A6.

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3、具体评估

(1)建设规模A1:陈埝桥单跨LK=20米,桥长L=80米,对照评估指标属L< 100米或LK

(2)地质条件A2:根据图纸地勘报告分析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分值0-1,取A2=1.

(3)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分值2-3,取A3=2

(4)地形地貌A4:灵璧县属于平原区,地形宽缓较为平坦,分值0-1,取A4=1

(5)桥位特征A5:灵璧县2013年危桥改造工程均为小桥和中桥,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分值0-1,考虑工程施工和交通相互影响,特别是人员操作不慎,取A5=1

(6)施工工艺成熟度A6,目前桥梁施工工艺已经成熟,分值0-1,但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取A6=1

灵璧县2013 年危桥改造工程(陈埝桥)总体风险评估R=A1+A2+A3+A4+A5+A6=7分,风险等级属于Ⅱ级,为中度风险桥梁工程。

三、 评估程序

1、风险源辨识:风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包括质量收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安全事故辨识三个步骤。

(1)资料收集应先进行现场踏勘,收集风险评估相关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类似工程事故资料,本工程相关设计及施工文件,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工程区域内建筑物资料,上阶段风险评估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2)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3)安全事故辨识—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风险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形成风险源普查清单。

安全事故辨识——建立风险普查清单

2,风险估测

(1)风险估测方法

1)、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辨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估计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过程。

2)、一般风险源的风险估测,采用 LEC法,以相对风险等级来确定。

3)、LEC法: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2)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四、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总体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下风险接受准则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可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来控制

一般风险源对应的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等事故风险控制措施可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即可

2) 本工程一般风险源主要包括承台施工、盖梁施工、支座垫石施工、梁板预制和桥面系施工,具体防控措施:

① 严格按高处作业有关规定施工,做好临边防护设施的安装,并张贴警示标牌,高处悬空或临边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带方可进行作业,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体,禁止抛掷,禁止在未固定的物体上行走或作业,严禁酒后高空作业,严禁工作期间相互打闹,施工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或直接从高处下跳,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施工。

② 设备传动部位必须安装防护装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严禁违章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③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电工作业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停电验电后挂停电检修标识牌再作业。每天对现场用电设备、设施、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电检修并维护,

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

本工程重大风险源包括钻孔灌注桩、墩柱施工,架桥机施工等,其风险防控措施有:

1)制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3)施工现场必须设防护和安全标志,必要时设专人值守,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4) 下雨、大雾、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施工。

第6篇

一、强化安全控制,保障施工顺利开展

安全是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应积极成立相应的工程安全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并结合施工实际,制定安全与文明施工规范,明确施工中的安全要求,积极完善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施工监督与管理。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应针对工程建设实际与标准要求,对于电力建设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明白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规范自身施工操作行为,避免安全事故产生。例如在施工架空电力线路的过程中,在撬挖土石方过程中,应严禁同时撬挖上下山坡,且作业人员应须保持适当的距离。且在基坑开挖时,向坑外扔土石时,应注意土石回落伤人,作业人员不应在坑内休息。此外,在爆破作业,应先注意导火索的燃速试验,并确保点火人能够撤离到安全区,坑上还应设置安全监管人员,确保爆破施工、电雷管使用各施工环节的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加大对施工中安全影响因素与安全隐患的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保障施工顺利开展。

二、加强质量管理,减少质量隐患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质量即是工程的生命。输电线路与电力网络等施工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例如,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使用过程中,一个CT开路或一个线路跳闸,都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产生,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管理实践中,一方面应积极建立与完善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机制,积极设置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组织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检查,保障施工操作规范。同时,积极建立质量自检与互检制度、工程图纸会审制度等,实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定期召开会议,针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之前,根据所建立的质量责任机制,对工程的质量目标实施分解。例如,在施工用电力设备的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应派专人采购,对电力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在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应加强质量校验,全面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加强进度管理,保障施工进度

进度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按照预定工期完成工程交付。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应以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实施严格的进度控制,避免施工中出现“赶工期或者工期延期”等现象产生,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益。在进度管理实践中,应结合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在遵循可控性、指导性的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编制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对电力工程建设进度实施统筹管理与安排,确保各个专业与项目的施工进度能够有机衔接,在保障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缩短工期的目的。

四、完善造价控制,提升经济效益

现目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各方尚未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存在着“先建设,后算账”的思想,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管理混乱,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了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基于此,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中,应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在项目决策阶段,应运用价值工程理论,针对电力建设规模、技术投入、建设水平等各类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分析电力工程建设的投入与产出比,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强化造价工程控制,进行合理的投资估算,科学确定工程的总投资限额,从而确保满足概算控制以及限额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设计阶段,应在合理确定相应的经济指标的基础上,优化施工设计,确保在最小的投资的基础上,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五、总结

综上可见,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效益,在管理实践中,应对遵循“全方位与全过程”管理的理念,集中从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强化管理。此外,还应加强施工中的风险评估分析,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以全面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作者:李光明 杨向阳 秦福新 李岩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平泉县分公司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成本控制 资源配置 招投标

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加强管理能够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主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

1.住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

质量问题。主要是住宅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

成本控制问题。主要包括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投标报价风险加;标费用难以控制。项目评估环节存在的问题:企业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月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工的长远利益。

考核奖惩问题。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

2.加强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重视安全生产。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要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第一,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第二,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第三,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体制的创新。第一,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反约期,但项目经理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经理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要确立有限资任制度。第二,需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经理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经理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就构成不了企业法人。第三,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人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趣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第一,投标环节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三个建立”: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第二,以科学合理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第三,完工后的成本考核与奖惩。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做出处理。剩余财产物资作价变卖或转场使用,退场设备性能应恢复到规定标准,后期债权债务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真正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3.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项复杂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己长处,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结合各项目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王龙.浅谈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的实施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 (08).

[2]杨艳娟.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两项措施[J]建筑,2003,(08).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建筑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2-017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2.087

1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管理工作的落实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自身的企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实施需要施工设备、技术条件、资金投入以及人工等综合在一起才能操作起来,这些设备和技术条件需要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

第二,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建筑的设计类型、施工要求等都是不一样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从工程的最初建设到最后的完工阶段,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施工技术综合运用的情况、工序繁多的情况,这些在操作的过程都需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工程有序地进行,在达到施工质量要求时,使建筑成本尽可能降低。

第三,随着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很多新技术和新设备等在不断出现,同时也会出现新的建筑结构形式、新的建筑使用功能,从而促进建筑要求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设备越先进,建筑技术要求越高,这也就使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2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问题

虽然建筑工程项目首先强调的就是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在工作中留下安全隐患:

第一,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自利和控制权利。施工单位受雇于建筑单位,只收取施工费用,听建筑单位的指挥,建筑单位让怎么干,施工单位就怎么干。建筑单位接到工程以后一般会选择把一些分项目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也就很容易出现施工过程没有按照建筑单位的有关合同及文件进行,建设单位传达的命令施工单位在现场无法及时执行,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失控的情况。

第二,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没有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安全问题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一些关于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文件没有在实际的施工中落实。安全监管非常薄弱,检查和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对影响安全问题的行为没有做出处罚;有些领导者和管理者只顾平常的工作,对安全生产不在乎,只是口头上说说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工作情况检查不到位走过场形式,对安全问题的落实产生了严重影响。

第三,安全生产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功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一些建筑单位虽然设有安全生产体系,但是却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安全生产体系只是摆设。一些建筑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全面,没有将它真正落实到位,安全责任不明确,从施工单位―项目部门―施工人员这种简单的逐级划分不明确,对安全生产指标没有落实到位。

第四,对安全方面的投入经费不足。建筑工程需要的安全设备、工程设施、生产用具等方面的配备不全面。安全设备是安全生产得以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保证。但是,很多单位由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或者工程分包转包等行为,使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在施工中没有配备脚手架或者完全网等设施,这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第五,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防范措施存在问题。比如,工程施工的有关安全材料有造假现象,没有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建档;施工中的脚手架搭建不符合规定;对基础工程和支护围栏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时用电不符合规定,没有配置相关的漏电保护器;施工中使用的机器设备以及施工用具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塔吊的使用或者电梯的安装和卸除操作不规范;文明工作的意识比较低,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2.2 质量问题

通过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进行调查和统计,我国建筑物平均使用年限是35年,而美国、英国、欧洲大路等建设的建筑物使用年限在60~130年之间,由此看到我国的建筑质量非常令人担忧。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政策方面、市场方面、宏观方面以及微观方面等。比如说,建筑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资源配置不均衡,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很多都是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发生的;监管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对质量的监测不严谨,对一些建筑单位的资质审核不严谨;建材市场上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关键,建材价格随市场变化波动很大,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对建材选择以次充好或者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这些行为都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3 成本控制问题

工程建设的目标就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因此工程项目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工程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投标报价的风险加大。一些投标单位为了能中标,出现恶意竞争、故意压低报价等行为,严重影响了项目应该发生的效益。另外,由于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出现很多走后门、拉关系的行为,对投标的费用很难控制。

第二,工程评估环节存在的问题。单位对中标的项目进行评估,但是评估的依据不充分、不统一;评估的方法比较随意;有些单位为了提高平度效益指标,故意压低上交费用,可以降低劳务保险费等其他费用,这是违反政策规定的。

第三,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施工环节中的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成本核算工作比较薄弱,对成本核算的对象划分不明确,造成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存在很大差距;没有对成本管理制度做到严格约束,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随意更改设计要求,导致成本的增加;领导者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忽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员工没有较高工作责任心,不懂得在工作中精打细算,普遍存在浪费现象。

第四,监督考核环节出现的问题。工程完工以后没有及时进行验收,有的还会拖上一年两年,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麻烦。项目竣工以后也会有各种费用支出,但是没有做好有关记录,对费用没有做好控制。工作绩效的考核不认真对待,缺乏奖励机制,奖罚不分明,对优秀的员工没有奖励,对犯错误的员工没有处罚等。这些行为就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3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最应该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领导者或者技术人员作为直接指挥者更应该时刻重视安全问题。在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事事交底,层层把关,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以及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步骤,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经费做好专款专用;完善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制定重大安全事故的紧急救援方案,把伤害损失尽量减少到最低。

3.2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监理单位时常要监督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将监督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建筑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资质做好审核;监督工作要认真细心,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环节及时指出,监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

第二,建筑单位要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责任制。单位要优化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能,逐级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为工作绩效做好依据;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倡导企业文化,提高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相结合的意识;在责任制考核中以质量为导向,谁的工作质量出问题就要承担质量责任。

第三,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管理者要对工程项目中的隐蔽工程、关键环节以及重要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验收,落实施工人员责任制,对不按照施工程序操作的人员进行处罚,提高施工人员对质量认识的重要性。

3.3 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

第一,在投标环节做好三个机制。首先是建立工程信息筛选机制,对招标信息进行审核和分析,去伪存真;其次是建立投标报价预警机制,投标报价的降低幅度要考虑直接成本和费用指标,否则会带来投标风险;最后是建立投标机制考核制度,依据企业目标编制投标费用预算,以方便对其进行可控管理,设置科目明细,对最后的结余或者超支进行考核。

第二,项目评估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单位要编制施工成本定额,需要依据国家预算定额和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同时编制成本管理指导文件,作为项目评估的依据。对分项工程做好目标成本预算,签订目标合同,以评估单位的盈利水平以及其他指标。

第三,施工环节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按照施工和管理特点,合理划分成本费用的考核对象;必须把目标责任成本预算分解到成本费用中,并作为考核和奖罚的依据;必须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各项支出和审批制度等,都要在工作中严格落实,为顺利高效完成工作做好保障;必须加强上级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和改进;必须对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做好审核验收工作。一方面在项目竣工以后及时验收审核,按照目标成本合同中的各项指标对各个项目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对比和审核,做出审计评价,为工程效益考核做好保证;另一方面是对验收的结果做出奖罚,对遗留的项目做出处理,以防止长时间不解决给单位带来损失,对余下的工程物资变卖处理,后期由专人进行现场清理。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系统且又繁杂的工作,涉及的单位有很多,涉及的人员更多。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对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项目做好管理工作。虽然管理工作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管是安全方面的、质量方面的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但是只要领导者、管理者提高工作管理意识、统一指挥,员工提高工作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就会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颖.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J].建筑工程,2011,(35).

[2] 张亚杰.试论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9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施工技术管理不当,就会有误工和返工的情况发生,不能及时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要想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就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提升10kV 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

1 10kV 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对10kV 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影响占主要因素,是电网施工质量保证的核心。施工管理中应先严格管理施工人员,通过各种奖励方法激励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施工人员应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全面认识到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在 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中,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能力,拓宽知识面,引进新的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按要求持证上岗,做好施工前期的培训,对安全、质量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2 材料因素

材料是施工中的基本物质基础,工程的施工离不开材料,工程的质量更离不开合格的材料。所以要提高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和正常施工,就必须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管理。施工中,切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应严格做好材料验收、储存、进场的管理工作;材料的供应周期应该合理,减少材料浪费,平衡仓储,避免闲置材料增加成本,做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保证工程的质量。

1.3 环境因素

影响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环境因素有:气象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等。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结合气象等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1.4 设备因素

在进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中,应结合施工条件,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设备,以达到施工工艺和工序质量保证。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程序,遵守操作规章。另外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性能。

2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就是对工程计划进行监督并有力实施,包括从施工合同的订立、制定详细施工计划、施工到最后的完工和验收过程。目前,电网工程安全、质量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和管理者、施工人员都有关系,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监控管理流程。施工前,要制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方案,创新项目新设计,优化施工方案;重点是施工中要做好有力的执行,此流程管理的重点是工程进度和施工操作规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同时做好造价的成本管理,有效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以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高效优质的电网工程。

3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有效管理措施

3.1 加强设计的监督力度

配电网的设计是电网工程质量表现的关键,电网的设计方案应有科学性,因此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应选择条件优越、资质较深的单位,保证电网设计的合理性和图纸的准确实用性。另外,聘请设计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方案制定,对设计过程起到监督作用。开始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和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和深度沟通,确定图纸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并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

3.2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周围具体的施工环境全面审核其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若对施工方案没有做到十分全面的分析,便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如返工重做等;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施工单位的行业名声,给施工单位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了施工成本。所以,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对设计单位关于施工方面的设计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客观公平公正地去分析每一项技术,不能轻信企业的权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而且还能保证其方案的顺利实施。

3.3 提高专业人员技术

任何的工程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好的施工队伍,好的施工队伍不仅技术过硬,对技术力量的分配合理,还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在进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详细分析工程的各个施工点,上岗前还应进行短期的培训,重点讲解工程质量的重点和难点,让每一个施工人员了解整个工程的情况和自己的职责范围,树立工程质量的意识。同时,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拓宽知识面,吸收新技能并引进到工程施工中,以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质量意识,使其能合理优化的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好各层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人员岗位的高效率发挥。

3.4 建立规范化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

完善工程管理全过程管控,从招投标开始至施工结束,到最终质保期到期,完成整个施工建设周期。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图纸及预算审查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开展限价编制及招投标工作;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在有效期内完成合同签订。进入合同履行期开始,施工方受合同条款约束,需配合开展图纸审查、复测及其他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在完成后报业主申请开工。工程开工始,由业主、监理同时对在建项目监管,施工方的质量和材料、设备供应方的设备进行合格把关检查和管理;工程建设完成,经业主、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后方可投产运行,并按合同约定进入质保期处理;质保期到期,工程项目安全运行,支付质保金,完成整个施工建设周期。

3.5 重视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质量的监督极其重要。一般情况下,电网的施工是阶段性进行的,在完成一阶段后要依据相关的流程对施工段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管。应该全面重视检测环节的工作,特别是电力工程技术安全性能方面,应依据标准的规范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做到全方位的检查,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此外,材料的监管工作也很重要,实际施工中,要避免电缆、电线与施工需求不相符的情况,防止材料质量不合格,提高监管材料的力度,减少浪费材料,降低工程成本,对材料监管人员树立责任心,防止其利用材料谋取利益。对工作人员调换材料的情况,应严格处置,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如果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中出现质量监管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在尽量不增加造价范围内保证工程质量的修复,给后续阶段工程提供质量保障。

3.6 完工后的总结和评估

大多10kV 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都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累积上,所以对电力工程完工后的总结和评估极为重要。评估是对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综合打分,评估指标有:工程是否如期交付使用、质量是否达到合格、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问题等,对其确定之后再进行综合打分。评估的时候要保持公平公正性,不让与此工程有关系的人员参与,多采用同行的评估,优势在于同行具有专业的观点,评估也较客观,不掺杂主观思想。

施工过程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技术性的经验总结。对欠缺的地方进行反思,找出其原因,从管理方面进行调整,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 ;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整改,方便以后工程中的问题化解。对好的流程和设计进行规范,作为以后的标准进行借鉴。总结不是针对管理者个人的,它可以是整个10kV 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队伍的参与者,是一个小团体,每个人可以提出各自的问题和意见,这样集思广益,对问题的全方位解决极具效果。

4 结束语

10kV电力配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基础建设工程,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成千上万群众的日常生活能否正常进行,所以需要在其施工技术层面上完善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地管理其施工流程,优化其周围环境,实施好相应的技术监督工作,来保障整个配电系统得以安全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凯.浅谈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J]. 科技与创新,2014,12:61-67.

第10篇

1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政工程基础建设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各种市政公用设施不断配套完善。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仅关系到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还代表着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涉及路面、管线、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具有施工场地小、工期短、立体分布的特点,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较大[1]。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因此,加强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的施工管理,在确保质量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质量

安全工作作为生产建设中的天字号工程,必须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对于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来说,既要抓人的安全、又要抓质量的安全,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质量培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理念。采用宣传教育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安全工作层层分包、落实到人。做到安全有人负责,出现问题有人承担。在技能上对员工进行培训,掌握各种应急自救和救援的措施,掌握相关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应急预案机制,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从决策设计、到原材料存放保护、再到施工工艺和验收,分析可能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制定合理的防范处理措施,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严格控制。市政道路的施工,通常位于交通繁忙、人车流动量较大的地段,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需要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合理协调投资、进度、质量三者的关系,确保道路施工质量不存在安全隐患。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施工质量献言献策、认真落实每一项细节。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避免出现道路建设返修的情况出现,加大对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在验收时严把质量关,对于存在缺陷的工程,坚决不予放过。

3控制施工成本,强化环境管理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成本高昂、花费巨大。如何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的表现。在道路施工的各个阶段,合理有效地分配资金、优化管理程序,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严格控制采购渠道,以质优价廉为目标,合理控制物资采购数量、避免囤积浪费,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优化物资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杜绝浪费,为节能增效服务。在控制施工成本、保障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道路施工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破坏。在开工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评估,确保周边的交通、电力、管道等基础设施不受影响和破坏。对于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做到及时清理运走,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特殊性,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采取设置防护设施、缩小施工区域、缩短建设工期、避开居民休息时间等措施,确保把施工对居民的干扰程度降低到最小。

4提高风险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市政施工企业作为市政过程建设施工的实施主体,大部分企业对于风险意识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相对滞后,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考虑不足甚至不予考虑,仍然停留在安全、进度、质量的初级层面,对项目的整体涉及较少,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或人员,分析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和手段相对落后,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随着市政工程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大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完善评估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市政工程项目繁多、工艺复杂,需要制定详细可靠的风险识别计划,有针对性的收集分析资料,形成经济合理的评估结果。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和评价体系,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进度影响、成本增加、物资供应、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环保等因素,做到划分有序、评估有效。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管理体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从机构设置和职能梳理上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结论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市政道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效应。只有从源头入手,狠抓安全教育和管理,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价体系,才能够保障道路建设的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来之不易公共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走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

作者:孙志刚 单位:张家口盛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隧道工程;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评定;风险监控;工程监理

近年来,由于道路交通网建设需要,高速铁路隧道的挖掘长度及开挖断面越来越大,断面形状日益多样化,加大了开发难度,施工风险随之俱增。面对施工过程中风险要素和不确定性,应构建动态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最大程度的消除施工风险,避免安全质量故障的发生。风险管理技术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的风险要素分析,及风险管理目标确定基础上,因为这些为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1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要素和风险管理目标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项目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反映到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后为两种表现。一是,施工技能风险要素。采用新技术,技术落后,应用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施工工序实施不当,爆破操作不当,隧道围岩变形过大及勘察不仔细等都会形成一定施工技术风险。二是,施工现场风险要素。高速铁路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山体中的,开挖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塌方、瓦斯爆炸、释放有毒气体、洞口滑坡等,加之地质的不确定性,安全措施不到位,随时可能引发施工安全故障。

施工风险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工期进度及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做好施工风险管理工作。施工风险管理目标:科学评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重大危险源,然后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和办法,以规避风险。

2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体系

2.1 风险分析

隧道施工中有着诸多风险要素,而且多是隐蔽的,需要采取有效的识别方法识别出风险源。所以,对施工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论证,从系统角度看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精确估计施工风险要素,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做到对施工风险的规避。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的主要手段。风险识别是发现风险源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对风险要素发生的条件、位危害等进行科学分析。成功识别出风险源后,要将其一一罗列出来,建立风险指标体系,用以评估重大危险源。

风险识别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有专家调查法、经验判断法、系统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遵循预测性、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进行风险识别工作,从工程实际出发,选择与施工技术标准相符合的风险识别方法。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指标交底文件、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结合以往经验,利用适合方法对施工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得到各风险比重,同时对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全面分析,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2.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是一种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工作。为做到真正量化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由于模型构建较为专业,这里根据风险评估过程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便捷、数据明了、不繁琐的风险评估程序。具体是:第一步,先整体评估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要素进行风险分析,预见每个风险源要素可能为施工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第二步,预见风险要素对整个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成本、工期、质量、安全角度入手;第三步,对以上两个环节得出的信息进行整合,按一定比重将所有风险要素及其影响程度做先后排序处理;第四步,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中选择一个适合工程项目施工要求的,将重大风险源填入其中,按一定计算方式计算得出评估结果,最终确定风险要素对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

除进行量化的风险评估之外,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进行风险评估,但是这种评估方法对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有着严格要求,得出的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没有先进技术作为支撑。

2.3 风险监控

结合高速铁路施工经验,此类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监控措施有:第一,建立风险监控台账,清楚登记风险源产生条件、位置、危害程度、预控措施及负责人等信息,并公示给全员,尤其技术人员。既用于防控风险,也用于安全故障发生后的处理,便于提高反应速度和故障处理效率。第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作业技术方案,选择符合标准的施工技术。第三,严格地质勘查工作,全面而客观的分析隧道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整理成文件后纳入风险监控体系之中。

2.4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应制定动态的风险控制计划。以隧道工程实际为出发点,以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为依据,以有效防控施工风险为目的,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计划内容要符合这些要求: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防控策略;提供完整的风险分析、评估与检测报告信息;确定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与质量标准;建立严格的岗位职务分工和责任分工制度,让每位施工参与者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要求工程监理严格执法,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规范各项施工工艺。其中,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是重中之重,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及时有效处理”等原则,将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力争确保风险防控措施的完善性、有效性,全面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3 结语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有了长足发展,施工风险管理技术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具体施工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要素不断提高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要不断探索风险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风险管理技术发展,以满足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效规避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隧道建设,2010.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市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138-02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但长期以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能异军突起?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工作的好坏。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业仅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那么仍旧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其次,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第三,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主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安全问题

虽然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

4.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二)质量问题

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英国为130年,欧洲大陆为80年,即使建筑更新较快的美国也达到了60年,而在中国内地,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还不到30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其质量的客观反映,我国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此低,其质量难免令人担心。从宏观角度分析,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然而更突出的问题却存在于微观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证件的验证,忽视对其实际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预防、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

其次,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成本控制问题

成本控制存在于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而各环节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2)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2.项目评估环节存在的问题。企业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工的长远利益。

3.考核奖惩环节存在的问题。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此外,项目绩效考核存在奖罚不对等的现象,项目盈利了皆大欢喜,奖金不少发,亏损了就找客观原因,千方百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这种奖罚不对等,实质是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事事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