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0:5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金融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马克・赫德
如此前景广阔,惠普掌门人马克・赫德当然不会视而不见,甚至错失先机。事实上,低调的惠普早已为此厉兵秣马,在其信息和量子系统实验室中,名为地球中枢神经系统(CeNSE)的研究项目已经开展了3年以上。预计未来5年内,惠普将安装10亿甚至更多传感器来监测地球状况,率先应用这项技术的会是使用大量人工监测的化工、能源等行业。帮客户分析CeNSE监测数据,将成为惠普未来一笔不小的新生意。
钱大群
如果说智慧地球是全球的事儿,智能中国可就是中国的事儿了。作为IBM中国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可谓重任在肩。这一年,他四处宣讲“智慧的地球”,用鲜活实例和细致分析让人们相信,从不缺乏概念的IBM这次可绝不是在许空头支票,智慧的城市、交通、医疗、学校……在前瞻性理念之下,IBM已将技术和实践准备就位,下一步就是放开手脚,帮助人们实现真正“智慧”的愿望了。
李英杰
2004年,曾深受工业污染的沈阳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如今,李英杰,这位沈阳市市长正带领沈阳人民,努力将沈阳建成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沈阳也因此与“智慧的地球“结下了缘分。2009年9月16日,李英杰宣布,“智慧的城市”成为沈阳实现这一目标的科技载体,沈阳市政府将投资3亿元,与IBM及东北大学成立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共同进行智慧城市的课题研究。
面对技术驱动,同时极其关注商业价值的蓝色巨人,没有谁会怀疑它引领趋势的能力,包括表述能力。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太多名词由IBM创造出来。回想一下,当它把这些词传播给大众时,或许你还不信。可没过多久,人们会发现,这些曾因超前而饱受争议的愿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这样的情形有一次、两次、很多次……
尽管IBM称得上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智慧的地球”这个词从IT企业的口中说出总感觉有些奇怪。难道IBM是为了推出新概念而生造概念?当戴着圆眼镜,斯斯文文又热情洋溢的彭明盛将愿景娓娓道来时,也许你会发现自己错了。IBM又上了一个台阶,愿景之下,有招有术。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需要寻找新支点之时,IBM率先站在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思考IT价值。IT与人类的未来究竟该是何种关系?“智慧的地球”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智慧的地球”,彭明盛,这位从郭士纳手中接过权杖的IBM掌门人,注定不仅在IBM的企业史上,甚至在整个IT产业的历史上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彭明盛,具有那一代人共同的鲜明特征――强烈的家国情怀,自然而然地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复兴紧密相联。而他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历史给了他机会,让他得以率领蓝色巨人肩负起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再次健康运转寻找支点,为生存家园谋划并成就一个智慧的未来。
“智慧的地球”理念诞生之时,正值美国经历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彭明盛向美国新一任政府建言:“我们开展项目,不应仅仅为了制造就业机会。与其激发原有经济活力,不如进行经济转型。”美国总统奥巴马深以为然,他回复说:“这个概念(“智慧的地球”)不仅能为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而且将投资用在多种能源的开发、更安全的交通、更好的医疗卫生和现代教育上,这是国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也是美国在21世纪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将融入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智慧的地球”可谓生逢其时。
国际金融危机终将会过去,冲刷和洗牌之后,自己究竟是跻身更强者的行列还是沦为弱者,就取决于在此期间的作为。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则要投资未来,以保证在全球恢复繁荣之时,中国强者更强。
面向未来尤其需要谨慎,如何建设能承载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何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如何让国计民生变得高质量且可控?……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将成为经济动力,特别是工业经济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智慧的地球”的概念就是这些新技术的整合升华。
今年2月11日,彭明盛来到上海,面向热情欢迎他的中国CIO,详细阐述“智慧的地球”的愿景和实现路径。“智慧的地球”涵盖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银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其中,智慧城市被单独在全球推广。而就在此时,我国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实施数月并初见成效,各地对于兴建、升级基础设施,开展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升级传统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年前,IBM“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掀起了全球性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智慧城市不仅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成为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振经济和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还使得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领域得以实践和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外城市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沈阳、重庆等20多个城市已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然而,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缺失,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无模式可套、无本本可抄的局面。因此,各个城市的智慧化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而且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现象一,盲目跟风建设。据赛迪顾问统计,2011年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口号的城市数量已达36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12年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逐步呈现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与此同时,以往城市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盲目建设问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存在。大而全的规划、盲目投资和过早上马都会导致重大项目建设的失败,而过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互相隔离、功能重复和不兼容的信息系统也为后期建设留下顽疾,这些问题在过去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屡见不鲜,如不避免,最终会造成城市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这值得智慧城市建设者深思。
现象二,技术武装城市。受国外智慧城市概念和国内商业机构的影响,一些城市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偏颇。他们或认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必然相关,或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将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有些城市斥巨资建设云计算中心,但建成后却遭遇“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这是步入了典型的不区分服务对象的“唯高科技”建设误区。实际上,国内一些专家已经提出,智慧城市是一个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不能使用信息工程学方法来规划,必须以有效益的信息化应用创造智慧城市繁荣景象。
现象三,电子政务建设。城市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由政府牵头和组织。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城市政府却是智慧城市的实际建设者,智慧城市建设变身为电子政务建设。许多项目还停留在为领导收集数据或为管理和监督民众提供工具的层面上,对城市本身的了解不够深刻,城市发展的深层次需求被淡化。这与智慧城市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明显背道而驰。
要避免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切实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对项目优选、资源协调分配、项目配合方案、项目运行机制等进行设计和决策,将更高层次的规划细化为更为细致合理的工程设计,用统筹的思维理顺智慧城市项目,使建设具有前瞻性、有序性和可实施性。
第二,探索有效的智慧城市运营机制。要触发智慧城市良性发展,需要市场发挥根本作用。只有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运转有效、信息化参与者的动机和效益形成机制被关注,智慧城市才能摘掉华而不实的帽子,真正实现繁荣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和创造发展环境。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城市本身被深入洞察和理解,并顺利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长远效益。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原田真宏认为“好的建筑师要让建筑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他通过一些“平凡”的小项目,一点一滴地将“建筑是人类需求与自然力量平衡的产物”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如今,在建筑业迫切转型的中国,有很多建筑行业从业者也像原田真宏一样,努力让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当前国家为应对环境问题,不可能人为的减缓城市化进程,中国需要城市化,每个老百姓需要现代化,需要小康,但是怎样在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绿色建筑节能体系就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是我们巨大的消耗和污染体系,建筑绿色概念提出让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活力的保持需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持,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隶属于中国500 强企业——北京建工集团的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听他们详细介绍了北京建工集团在“绿色+ 智慧、低碳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的探索。
“智慧”与“生态”有机融合
韩克,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详细介绍了技术公司的简要情况。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 年,是专门从事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智慧城市和低碳生态区域规划建设、绿色建筑建设一体化,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能源运营管理和节能产品开发生产等四大核心业务。其中,智慧城市和低碳生态区域规划建设业务在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但却倍受关注。
“其实在智慧城市领域里,我们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了很多年,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韩克这样告诉我们。韩克认为,在智慧城市管理方面涉及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数字地图等,所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智慧化。近年来有很多地方都号称自己是智慧城市,国家也一直在开展智慧城市的评比工作,目的就是在于让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但是,城市是否智慧化是由居住者感受的,那么该如何去提升城市的智慧管理让居住者感受到舒适与快捷,这才是智慧城市的核心。
城市的智慧化是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概念,这个概念永远没有终止和尽头。韩克说,小到社区大到城市,都有智慧化的需求,但智慧化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最为关注的就是将“智慧”与“生态”有机融合。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项目就是将“智慧”与“生态”有机融合典型案例。
北京城南丽泽,一个以“零排放、碳中和”为目标的金融商务区正在逐步从规划变为现实。在北京建筑技术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运营乃至管理、服务,全程都将“绿”起来。
2011 年,北京建筑技术公司开展丽泽金融商务区的低碳生态咨询。像丽泽这样在区域规划阶段就引入低碳生态理念,国内尚属首次。北京建筑技术公司引进了荷兰国家科学应用研究院研发的“城市战略系统”(Urban Strategy),对丽泽金融商务区2005 年碳排放基准值和2020 年建成后的碳排放规划值进行模拟分析,结合模拟分析应用,通过对北京市大量实际数据的调研和评估预测,给出该区域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完成了丽泽金融商务区低碳生态规划工作。
这一规划体系分为建筑、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和资源等7 类,其中重点内容包括:采用草桥热电厂余热为该区解决供冷供热需求,从源头实现节能;利用太阳能热水、污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替代;园区内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72%;依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地下交通环廊、慢行林荫道构建绿色出行;以大面积绿地水系构建城市氧吧,绿地水系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超过1.3:1;采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节约水资源,拆除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回用到商务区道路铺设;商务区的低碳生态最终做到可视化、可量化、可监管,能源监管覆盖率100%。
“这种新的运营模式在国内属于首例,其先进之处在于,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出区域建筑的碳排放和能耗指标约束,并由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和监督指标的落实情况和后期运营服务”,丽泽金都的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完成丽泽区域内970 万平方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方案的编制工作。
同时,在智慧城市、低碳生态规划的引领下,为丽泽商务区提供从区域规划、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乃至未来整个商务区低碳运营的全过程的服务。
将宇航材料引入建筑领域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北京建工集团所属的新型建材坚持“建筑应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理念,积极致力于绿色节能产品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首都和地方经济建设,展会上推出的一块智能手机大小和薄厚的新保温材料——“太空级”气凝胶绝热板产品,这种航天材料非常轻薄,按照行业建设标准,240 毫米的实心黏土砖墙体要求75% 建筑节能,使用普通保温材料通常需要90 毫米厚度,而使用它仅需15 毫米厚度,“运用这个产品就好像给房子穿上了‘羽绒服’,今天在展会上我们特意做了一个‘穿宇航服的房子’,让大家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这种宇航材料的保温效果。”
这种被研发人员称为“太空级”的宇航材料有多“牛”?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人员介绍,如果房子贴上这种航天材料,在相同的建筑面积条件下,会因其轻薄而节省空间,提升5%的出房率。
如此“薄”的材料能暖和吗?不必担心,这种材料最大的特点是极佳的保温性能,因为它的导热系数可以低至0.006 瓦每米度。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房子穿上这层“羽绒服”供暖设施,人们依然可以舒适生活。换句话说,这层1厘米厚的航天材料所产生的保温效果约等于一床10 斤重的棉花被子。据推算,如果把这种材料应用于一台家庭使用的200升的冰箱,不仅能够增加4—6 升的食物储藏容积,同时因其保温性能好而节电约1/3。
“在最冷的冬天,您在屋里可以关掉暖气,只靠普通的电灯光照、做饭余温和自身散发出的热量,就能很舒服地待着。”承担了研发工作的北京建工新型建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导热系数低至小数点后3 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房子穿上“羽绒服”之后,就算没有供暖设施,人们依然可以舒适地生活。
“技术控”们还做过一个实验,将这种材料贴在家庭使用的200 升冰箱中,因为增加了保冷性能,冰箱的耗电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据韩克介绍,这种“太空级”绝热板主体是气凝胶,最早运用于航天和军工领域,目前正在走进民用市场,逐步应用于建筑、工业保温、冷库等领域。在参观完“穿宇航服的房子”之后,相关业内专家说:“通常情况下,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往往不防火,房子一旦发生火灾,会加速火势蔓延,非常危险。但这种航天材料却能巧妙地‘化干戈’——它自身具有不可燃烧的特性”。
此外,这种材料还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防水、隔音、抗震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航天材料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它对环境无任何污染,能够实现无有害气体排放、无固体废弃物、无粉尘、无噪音、无污水的五“无”排放,在国内完全具备研制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可能。正是基于对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北京建工新型材料研发生产的建材产品至今已经广泛应用于首都博物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奥运会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多条地铁线路等大批重点标志性工程中。
让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4 年建筑节能方面投入将超过40 亿元,到2015 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 亿平方米以上,2020 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北京建工集团把绿色节能当作企业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打造绿色建筑,再度聚焦人们的目光。
一、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与方式,它迥异于传统旅游当中的旅游吸引物或产品类型。它的提出得益于“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是后者在旅游产业与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智慧旅游的提出也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是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之下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应时之举。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指出了方向,智慧旅游被正式提上发展日程。
智慧旅游的提出有着相关理论概念的发展,也深受时代条件所影响。具体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也有其发展和推广的必要性。首先,是对我国庞大的旅游市场的满足。截至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智慧旅游可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更优质和便利的服务,满足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其次智慧旅游所需要的云计算、移动设备、物联网等技术已越发成熟,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和落实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智慧旅游的技术背景和时代背景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前提基础,而对智慧旅游相关内涵的理解则为进一步深化智慧旅游发展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技术,借助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设备,实现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挖掘分析、实时传输和自动感应,培养旅游者从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决策、旅游购买、前往旅游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全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为旅游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旅游服务和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受,最终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旅游管理的数字化。
二、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镇江于2010年率先引入“智慧旅游”理念,并开展了相关的项目建设:2011年建立了挂靠国家旅游局的“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试水智慧旅游设备、软件和应用模式的研制 开发、试点与推广活动,一系列的举措为全国的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率先提供了示范。镇江之后,囊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和南京在内的江苏7地市结成“智慧旅游联盟”,实现了个别城市的旅游开发向智慧旅游城市群的迈进。到2012年,此旅游城市群走出城市的界限,形成省际之间、市际之间的联盟。据资料统计,到2012年10月止,我国已有江苏、浙江、北京等开展了智慧旅游的试点和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2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同时,作为智慧旅游市场主体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线电子商务企业――淘宝、去哪儿、携程等,航空企业的国航和东航等也纷纷尝试智慧旅游业务,颠覆既有的市场,不断改变自身运营模式,为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路径上的支撑。例如,淘宝网推出智能手机旅游服务,发展智能手机淘宝旅游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查询、预订、购票、支付等服务;去哪儿网推出“智慧旅游数字服务”,设计网格状服务流程,保证消费者从搜索、预定、支付到评价旅游产品的使用流程,按机票、火车票、酒店等横向产品,互联网、手机多媒体终端等纵向服务渠道两个维度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化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智慧旅游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空间。智慧旅游科技研发与实施技术力量的相对脱节、对智慧旅游相关理念的理解不清、盲目跟风概念炒作以及智慧旅游的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
三、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前景
我国智慧旅游起步时间晚,在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基础,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并放眼于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使之与我国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接轨并合,通过新时代智慧旅游的推广来达到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目的。
全方位的规划设计。旅游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活动以及当地各领域和各产业部门,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城市的支撑,是智慧城市的有机构成。基于智慧旅游的牵涉领域广,我国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应立足于大领域、大视角。具体来说,即我国的智慧旅游建设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统筹规划,做到移动网络、物联网建设、信息安全、三网融合等基础设施建设相互结合一步到位;同时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 智慧城市;信息化;智慧校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87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69- 02
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国家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大发展目标,智慧校园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运而生。智慧校园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促进者智慧校园发展。
1 智慧城市的提出
美国加州旧金山1990年召开了以“智慧城市(smart city)、快速系统(fast systems)、全球网络(global works)”为主题的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会议。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于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随着“智慧地球”的落地,“智慧城市”开始发展,2009年IBM公司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并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智慧城市在中国开始建设,目前,智慧双流,智慧上海,智慧深圳已逐渐发展起来。
2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功能
虽然智慧城市提出近十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IMB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建设犹如一个生态系统,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大数据平台,利用模式识别、云计算、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从而为政府、个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决策依据。
智慧城市建设的八个方面功能有:智慧建筑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慧电网系统、城市指挥中心、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管理、智慧医疗、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覆盖整个城市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变革,推动电子商务的变革;建立多层次电子政务系统,完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智慧城市人才队伍,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开发重点领域的应用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信息化标准和法律法规,有效管理信息资源。
3 智慧校园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智慧校园指的是将智能化传感器嵌入或安装到教室、图书挂、餐厅、实验室、会议室、宿舍楼等学习、活动、生活区域的各个地方作为终端设备,对这些终端设备用一定的方式连接,形成“物联网”,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将“物联网”和“软件应用平台”整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加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对这些信息资源集成处理,工程统一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
建立网络科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实行教师教学研究积分管理,共享科研类应用软件及其主题科研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校园文化板块,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查询社团活动安排、各类竞赛情况,同时利用查询页面推送信息宣传,提供优秀资源共享。
建立一站式校园生活平台,通过电子钱包、电子饭卡、自主缴费组建一卡通一站式缴费平台,并在移动终端与文化板块相连接,增加洗衣机、运动场馆等的预约模块,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与生活共促互建。
4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校园发展的关系
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设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式,是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融合。智慧城市概念提出后,我国先后有南京、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深圳等2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发展,涉及到交通、医疗、政务、商业、教育等各方面领域。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在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核心在于对信息的有效获取、整合、管理,故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体系和人才需求与之相配套。
高校是知识聚集、人才培养、信息科技发展之地,是国家创新发展中知识传播和利用的主要阵地。高校拥有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人才资源,高校的信息服务也逐渐朝着知识化、创新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211工程”建立了与部分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重点院系联合资源共享的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高校相对集中、信息资源较为丰富、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配备一批具区域特色的重点文献信息库,专人管理,共同享用,避免了资源重复购置的浪费。智慧城市建设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智慧图书馆”,其作为智慧校园的建设部分,为智慧校园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纯净高校的公共文化环境和信息共享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实践与应用,2011(2).
1智慧银行的概念
“智慧银行”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智慧代表着更透彻的感知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洞察,智慧银行通过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平台,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智慧银行的构建
2.1客户体验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诸多学者围绕如何提升客户体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Tucker认为,有10项因素影响客户体验,分别为服务传递的速度、便利、选择、折扣、价值增加、客户服务、技术、质量,以及客户年龄结构和生活方式,并认为,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在这10项因素上超越其竞争对手[4];Andersen咨询公司在一份定义银行业客户体验管理的报告中提出,客户体验是综合了多个维度客户体验价值的整体满意度,并将客户体验管理细化为信任、效率、知识、掌控、选择、承诺等六个维度[5];Bergheim和Mooney和则在研究客户在日常购物体验的基础上,并根据自身多年的客户管理经验,提出了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10种需求,即赢得我的信任、鼓舞我、简化事务、由我来掌握、引导我、24×7(全天候)、来了解我、超越我的期望、回报我,以及与我同在等[6]。我国学者郭红丽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可通过尊重、信任、便利、兑现承诺、掌控、选择、认知、有益、身份与荣耀等维度来描述客户感受的体验[7],将上述客户体验维度加以排序,可以搭建一个金字塔结构,如图1所示。图1客户体验维度层次金字塔模型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客户体验的角度构建智慧银行金字塔模型,并对商业银行的模式创新进行阐述与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变革。
2.2智慧银行客户体验层次金字塔模型
按照客户体验维度层次,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可搭建智慧银行客户体验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2.2.1基础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客户对银行提供的服务有了新的需求。据统计,中国银行业在近五年有60%的客户向网银转移,传统零售网点的盈利不断下降,消费者对银行的服务体验有了新的需求。如何紧跟互联网的步伐,满足网络时代下客户对银行服务更多元化的需求,加快电子银行业的发展,成为目前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首要任务。通过在银行网点为客户开通免费Wi—Fi服务,可缓解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时感觉排队麻烦、耗费时间的问题。在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可以拿出手机借助免费的无线网络上微博、读新闻、查邮件,甚至看电影。客户营业厅内通过免费Wi-Fi登录网上银行,浏览产品信息或办理金融业务,如转账汇款、理财产品购买、信用卡账单查询等,还能收到银行推送的优惠信息或新产品。在网点的业务体验区和客户等候区,让那些不愿意在柜台排队办理业务的市民,只要用自己或者体验区配置的手机、iPad等上网设备就可以自助办理。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银行的各项业务和产品,再用手机或ipad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就能办理业务,高科技纳米触控屏、互动式人机交流、社交网络、搜索引擎,让一切成为可能。招商银行于2014年3月创新启动“咖啡银行”,是银行金融服务体验的一种新探索“。咖啡银行”与传统的银行网点环境大为不同,将咖啡厅的模式融入到银行经营网点,打造全新的咖啡银行模式,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仿佛置身于咖啡厅,将感受到咖啡厅的舒适、休闲、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感受到与传统银行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可以享受银行的专业金融服务。招商银行的这一模式给国内银行的服务模式带来一次全新尝试,将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服务体验的提升。互联网新时代给客户带来诸多便利,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应顺应“永远在线”的潮流,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2.2.2产品体验
在营业厅设立个人金融区、公司金融区、电子银行区、形象展示区等主题区域,便于不同需求的客户体验所需的产品。在个人金融区的电脑上,客户用手指轻触屏幕即可浏览针对个人业务的的各种资讯,可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除提供一般性信息咨询外,还可利用储蓄、融资、保险、证券、基金、债券等各种理财工具,提出合适的理财方案,指导客户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通过制定个人资产的最佳配置,实现财产增值。公司金融区专门针对公司客户,通过银行软件可实现预约开户、开通网上银行、智能填单、办理转账汇款等业务,应用触控型业务预处理系统,可将企业信息、产品选择等内容通过电子触控屏自主输入,信息提交后联网传递给窗口柜员,时间大幅缩短,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在网点体验区,客户可在机器上刷一下身份证,输入一些个人信息,然后可在线连接远程柜员,咨询相关业务。通过自动办卡机可即时办理借记卡及相关信用卡,自动办卡机不仅可以办卡,更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小型电子银行,客户可以在机器上进行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支付结算、开立产品等业务的办理。
2.2.3尊享体验
为给客户带来更高层次的尊享体验,智慧银行需配备先进的智能服务设备,能够收集并处理客户的海量大数据,通过现有数据的分析与优化,进行数据预测与客户行为预测分析。智慧银行通过先进设备分析客户海量交易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习惯,主动预测客户的需求,当数据有波动时,预知客户行为模式的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方便、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及个性化的尊享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银行可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客户可享受随心随意的金融服务,不受银行服务时间和地点的控制。客户通过银行网站、智能终端等多渠道均可查看个人详细的历史数据,包括账户明细、理财交易明细、访问网站的记录,银行通过分析应用软件,可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定制服务。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带来全新的金融体验,智慧银行建成后:客户进入智慧银行营业网点时,网点客户经理即可收到通知,通过银行大数据系统根据客户长期的行为数据及交易数据即可测算出客户的潜在需求,并量身定制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当客户办理业务时,客户经理即可根据客户的特点,带着针对性的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更贴切的服务,想客户之所想。通信技术将为营销提供更大的支持。在营业网点之外,电子银行渠道同样能为客户带来更加先进的服务方式。银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客户交易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为客户提供更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于进提出,通过银行的多渠道融合的技术平台,当客户登录银行网站时,可以看到近期关注的信息及其所关注的金融产品,或者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及金融服务,而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是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客户日常交易数据而生成的,传统的单一的界面将成为过去。
2.3智慧银行管理业务流程创新
商业银行向智慧银行的发展依托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助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业务流程的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是决定商业银行向智慧银行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3.1管理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通过业务流程整合等方式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加快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业务和优化的流程。首先是银行核心转型,推动银行核心系统现代化,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并主动推送营销,有效提升新产品及服务的营销力度。其次是多渠道的转型创新,减少柜员的工作环节,将基础重复的工作交给银行的后台去处理,用最佳的方式处理大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将业务流程回归客户本质,提升客户体验。针对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渠道的兴起,将网页与终端设备整合,使客户在不同渠道间实现无缝连接。
2.3.2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几乎都是按照总、分、支行部门的垂直考核机制设立的部门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与部门银行不同,流程银行通过重新整合银行的业务与组织流程、优化管理和文化理念,改变部门银行的传统模式,将流程作为核心,形成全新的银行模式。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重要一环。流程银行是指业务办理以流程为基础,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办理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好。由于目前商业银行基本是以部门银行为主,开发的金融产品带有明显的部门银行特征,各类服务渠道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产品比较单一,往往一种服务渠道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给客户带来不便。由部门银行发展为流程银行,就是要打破部门、条线、行业、区域的限制,注重流程再造,统筹各项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统一。商业银行应注重多渠道的整合,加快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提升客户体验。
3结语
智慧能源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支撑了人类文明前行,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以及未来更高级的文明,都离不开智慧能源的支撑。
20世纪50年代, 卡尔森写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 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并且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也成为涉及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几百年的工业文明, 即将迎来的是知识社会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采取新的发展方式。我认为新能源肯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更广的历史视野看来,人类经过的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是以蒸汽机、电力和电脑为引领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使得世界的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一大步,而且都会使消费者受益。因此我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由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
西方国家对未来的看法一直主导着全球的舆论导向, 中国人在21世纪也应有影响世界的声音和看法。在能源这种对世界具有根本影响作用的问题上提出重要的系统看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书作者们提出的“智慧能源”,其定义为“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汇人类独有的智慧”,“拥有自组织、自检查、自平衡、自优化等人类大脑功能,满足系统、安全、清洁和经济要求的能源形式”。作者们从大历史观出发探讨了能源与文明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智慧能源与人类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三位作者尽量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论点与论据相结合,由浅入深,图文并茂,也给这类“准学术著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风。
三位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例如智慧能源是以能源形式为载体,但又不局限于能源形式,而是能源形式、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的结合;智慧能源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支撑了人类文明前行,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以及未来更高级的文明,都离不开智慧能源的支撑;人类不同的文明形态对能源也有不同的要求,未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必然要求更高智慧的能源作为保障,等等。尽管仅是一家之言, 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种关于能源的系统思考, 确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各方面的有识之士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为努力解决能源和环境这两个制约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努力做出贡献。(本文选自该书序言,有删节)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物联网 RFID 无线灯光控制监测系统
1 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已经成为现代传播信息资源的枢纽,在信息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图书馆行业在信息时代的进步仍然非常缓慢,尤其是针对图书、设备等资产的后续监管,主要采用人工抽查核实的手段,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无法和安全监控、节能减排等要求有效结合起来。
物联网借助未来新一代网络和传感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1]。物联网的核心是利用物理层编码、射频识别以及近距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对各种末端联网设施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泛在网络下的统一系统。物联网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效能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行业和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将产生一个新的概念,即“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项目的实施,可以降低管理单位对人员、图书和设备监管的风险,及时制止书籍倒卖、资产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图书馆发生环境温湿度异常、通风故障而造成人员危险;减轻人员现场核验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率;提高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能耗损失;通过向用户提供网上查询图书的渠道,完成图书的借阅等操作,节约社会成本。因此,充分研究和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智慧图书馆
2.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参照物联网的概念,笔者从智慧计算的角度,定义智慧图书馆[2-3]:
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
它是以一种更加智能的方式,通过物联网的芯片、传感器、无线和有线通信等技术,以及防火墙、后台管理系统等组成的全立体、多层次的拓扑结构,实现对图书馆的管理与一体化监控,从人的管理走向物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松散的图书馆管理现状,提升信息化水平。
2.2 智慧图书馆应用平台的技术目标
智慧图书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RFID等技术[4],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智能信息化系统,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供应链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对图书馆环境、设施、公用事业、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以及节能减排管理等进行感知、分析和管理,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环境,实现以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平台。
智慧图书馆的要素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图书管理、管所安全、智能通道、节能减排、环境监测、金融和商业、紧急救助和云计算。在这八个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物联网终端和信息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实现了物联网智慧图书馆。
3 系统架构及关键应用分析
3.1 系统架构设计
智慧图书馆的系统架构设计思路如下:平台层提供基本的软件平台环境,可以为Java EE或.NET平台,或其它软件平台。接口层提供对外部的各种接口,包括RFID接口、短信接口、数据库接口和视频采集接口等,与外部进行通信,并为应用层提供接口服务。应用层是各种应用的处理模块,是整个软件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出入平安服务、短信留言、图书馆OA、用户资料管理、员工考勤管理、论坛管理、网络登录用户管理、位置服务、视频服务和系统维护管理等。服务层提供面向用户的具体服务,如Web服务提供PC访问网站功能、WAP功能提供手机访问网站功能等,适合多种终端的接入,方便用户和员工的使用。
据此,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的软件功能主要分布于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等。应用层和接口层软件模块主要分布在应用服务器上,是系统的核心部分,与RFID阅读器、增值服务平台、数据库等进行通信。服务层软件模块主要部署在Web服务器上。视频服务器主要完成视频采集处理、存储、播放、流媒体服务等功能。各服务器通过不同接口协同完成系统的功能。
3.2 关键应用分析
(1)图书馆安防系统
图书馆安全已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中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安防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用户对书籍维护、实时监控、灾难应急、录像查看和智能分析等功能方面的需求,以及实时性、安全性、稳定性和扩展性等性能方面的需求,方案主要由前端监控、事故应急指挥、三合一可视化告警、视频会议、智能视频分析和监控中心等多个部分组成。
前端监控:通过以太网接入,可配置现场紧急告警按钮和语音广播点以及LED信息系统,及时将报警信号传入监控室,监控室可以及时与报警点进行语音通话,也可以实时最新的安防信息。
智能视频分析:实现如入侵检测、物品遗失告警等功能。当这些系统产生告警时,通过管理平台之间的集成联动,实现报警图像弹出、位置定位、录像与检索等联动动作。
(2)图书存放与调度系统
图书存放与调度是智慧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现代智能采集技术把存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处理、优化、提炼,从而为图书馆安全管理、经营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系统主要由电视监测、运输系统监控、移动目标定位跟踪、无线通信及调度系统等组成,是将视频监控、视/音频会议、环境数据采集、视频指挥调度和多功能告警联动有机结合的新型智能化平台——安全生产协同调度指挥管理平台。
本周末《雄安新区绿色金融规划报告》。《报告》指出,雄安新区的绿色投资需求主要源于三大方面: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保护性开发;绿色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及资源节约利用。雄安新区可选择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政策性贷款和和商业贷款、债券、信托、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包括基金投资、IPO等)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综述了各个机构已经发表了一些估算,雄安新区今后五年当中绿色投资需求可能达到近万亿。点评:雄安是持续性的大概念,未来想象空间很大。近期在雄安新区相关建设、规划工作加紧推进的氛围预期之下,雄安概念股蛰伏许久后有望再迎一波强势反弹,可逢低埋伏。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即将出炉,本次绿色金融规划指明的三大投资需求值得关注。除了前期热门的标的,还可关注:沧州明珠( 002108 )京津冀 “煤改气 ”工程包括雄安新区,公司产品从去年也已开始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合同订单,产品已销往雄安;业绩好、估值低的个股荣盛发展,公司与菜鸟网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金融为核心,打造智慧物流科技园区。首个合作项目拟定于荣盛兴城旗下的固安产业园区,用地面积525亩。此外,由于目前雄安当地的金融和人才有限,要实现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雄安必须主要依靠外部资源。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吸引绿色金融机构入驻雄安。可以关注率先在雄安设立金融分支机构的券商,如国投安信、长江证券。
【增减持】
上海凯宝(300039)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2.51%股份
大华股份(002236)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2890万股
盛和资源(600392):上半年净利1.35亿元同比扭亏 巨星集团拟减持不超过700万股
【解禁股】
金禾实业(002597)、万润股份(002643)、东方网力(300367)、鹏翎股份(300375)、今天国际(300532)、大东方(600327)、华丽家族(600503)、博威合金(601137)、三星医疗(601567)、歌力思(603808)、兆易创新(603986)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科技,创新2.0,传感器,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N04;TP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5-0056-03
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物联网的发展也得到了各国政府、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欧美一些国家迅速将其纳入国家和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总理曾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等理念,物联网也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正在成为继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几大技术时代之后,推动人类历史第三次信息流形成的大浪潮,将给人类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其用户端延伸并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而引发的科技创新2.0模式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正契合物联网的核心理念。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与传统以技术为主体的创新1.0不同,创新2.0指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协同参与为特征的下一代交互式创新形式,而这些正是物联网的精髓所在。
物联网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电子产品代码(electric productcode,EPC)标准、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其中物联网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交互,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在物品上嵌入一种转移收发器将建立一种全新的信息与通信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交互连接。
在国内,物联网也就是传感网的通称,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运营服务(SaaS)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因特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是一个外来概念,但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传感网领域标准主导国之一,有着优秀的研发团队,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结合国内实践建立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物联网标准体系也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随着时间的发展,物联网的覆盖范围也与时俱进,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物联网研究专家封松林研究指出,当今的物联网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是带有传感/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提升。从北京的一卡通、世博会的门票和物流的标签等实实在在的东西到未来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都是物联网的范畴。物联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说一个点,或者具体的东西。
二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射频识别时最早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所涵盖的内容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范围。“Internet ofThings”,直译就是“事物的互联网”,汉语“物联网”的表达方式既简洁直观又形象生动,很好地传达了物联网的内涵。对于其英语表达方式“Internet ofThings”,笔者认为也可以简而化之,利用拼缀造词法用"Thinternet”来表达。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的外延不断扩大,也在持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在交通、物流、金融、工业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已有了初步应用,并逐步出现了“农业物联网”和“车联网”等延伸概念。
农业物联网关注于农业信息的整合,以期通过对农业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以及后续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联动监管而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可控。车联网通常是指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数据的即时交互,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解决行业难点并实现信息智能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引擎。
物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和综合运用,通过共享和协同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向人与物、物与物扩展延伸。物联网的应用为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资源能源约束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甚至被称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DNA。物联网有助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使城市环境友好发展,城市服务便捷智能,城市治理灵活高效,使城市更加智慧,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总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物联网从最初的新生事物已经变成了热点话题,并在多个领域和行业得到了良好的运用,“使人类对客观世界具有更透彻的感知能力,更全面的认识能力和更智慧的处理能力”。据悉,我国物联网的“十二五”规划将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整体架构,并针对物联网涉及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专项规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将会在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和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将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走进物联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
[2]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3,
[3]张前,物联网: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还有多远[J],科技信息,2009(09):16-18,
[4]封松林,叶甜春,物联网/传感网发展之路初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01):50-54,
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在中国电网企业集中供应,单向输送,并根据发改委制定的电价使用电力。在电力供应上我国实行的仍是计划配给,每年夏天用电高峰期全国多地出现的拉闸限电就是例证。中国的电力供应仍是一对多体系,即国家电网对应众多用电客户,很显然,该交易模式让电力供需双方的交易市场化根本无从谈起。
但是电力市场开放的国家,电网企业无需承担中国电网那样繁复的职能,只需承担输送的职能,发电侧和售电侧的连接部分就出现了空前的商机。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则对整个电力网络实现动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信息要求,这些都是互联网在电力领域的空间和商机。
张雷就是看到商机所在的人,他早年在伦敦从事全球能源战略架构以及能源金融产品设计工作,2007年回国创办了远景能源,尝试以互联网改造传统能源领域。概念是上面的概念,但做企业进入到实操阶段并不容易。张的想法很宏大,我们不妨从其最先涉足的领域风电入手,看看他如何展望其愿景。
首先,远景能源研发并设计出“智能风机”,在叶片和风机内外部加装了传感器和雷达, 用雷达监测风的流动性、强弱,通过传感器收集各项数据,汇总到云端计算分析,再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先进的测量技术、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主动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决策算法等,使得发电效率要比同类产品高20%,这就是其与国内外其他风机企业如金风、联合动力最大的不同。
“在风机上安装传感器以及部署智能控制算法只是智慧能源的第一阶段,或者说还只是单机版,但这是互联网能源的开端。”张雷告诉《财经》记者。
智慧风电场是第二阶段。在多个风机并存的风电场里,单个风机的能效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整个能效最大化,远景用基于智能传感网和云计算的智慧风场管理系统,将风资源评估、风场设计、风场运维、资产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透明化、数字化、信息化,结合智能控制、智能传感、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第二阶段,远景从风机硬件设备商步入了系统供应商,据张雷透露,远景的Wind OS平台目前管理着包括美国最大的新能源上市公司Pattern能源、美国大西洋电力公司以及中广核集团等在内的1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
张雷正在努力进入到第三阶段:介入到整个电力的生产、使用以及交易中去,但1000多万千瓦的客户并不足够。“我们提供软件解决平台的收费比较高,如果能够部分放开免费的话,我们的用户会急速上升。”张雷透露,其软件管理平台将会采用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来吸引用户。
对于张雷而言,智慧能源布局将从美国开始,逐渐到欧洲,他预计未来2-3年内在全球管理1亿千瓦规模的发电资产和用电资产。“在一个开放的、电网企业只负责输电的电力市场上,如果有1亿千瓦的发电资产和用电资产使用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并授权我们为他们提供能源分配服务,那我们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虚拟发电厂(VPP),借助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逐渐从发电侧管理向用电侧管理拓展,众多发电厂和众多工商业终端客户在此平台上可以获得多对多的、自由透明的能源采购、能源管理、能效优化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随着清洁能源的普及,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形式受制于气候变化,无法像传统的火电那样稳定输出,古老的电力网络终将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调峰挑战,而这恰恰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互联网能源最擅长的。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远景还需要很多技术支持,比如在能够管理较大规模发电装机之后,发电量预测的技术就是目前远景缺乏的核心技术,为此张雷不惜重金从思科挖来了全球物联网业务总经理Guido Jou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