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行业研究分析

电力行业研究分析

时间:2023-06-08 10:5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行业研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行业研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能源现状节能技术节能政策

1 能源现状

2006年底,我国煤炭资源量为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2 电力领域节能现状

2.1 发电用能持续增长,电煤供应紧缺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火力发电也是国内现在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十分强劲。截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6641万千瓦,同比增长10.56%,全年净增容量9231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发电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与2005年底的51718万千瓦相比,5年累计增长86.86%,5年累计净增容量44923万千瓦;年均增长13.32%,平均每年净增容量8985万千瓦。

从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来看,水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2.36%,火电装机占总装机73.43%,核电装机占总装机的1.12%,并网风电装机占总装机的3.06%。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较2009年降低1.05个百分点。

中国水电开发速度相对较慢,开发率低,目前仅为22.36%左右。核电荷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度缓慢,截至2010年底,核电发电量74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77%,同比增长6.70%。核电的利用率处于稳定水平,远低于约10%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光伏发电的占比仅为0.07%,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2 近几年中国电力供应呈全面紧张状况

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能源供应商、工业企业及消费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电力建设持续较快发展,但远远赶不上电力需求的脚步。供需紧张除了电力建设滞后外,还有以下原因:

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带动用电需求的全面高涨;

②持续高温和干旱以及水量不足不仅减少了水力发电量,而且还增加了农业灌溉用电和城市居民生活用电;

③高能耗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

④受价格机制、运力等影响,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

⑤电价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要求,无法调节电力供求关系。

这些原因造成的缺电状况的主要特点是:高峰缺电、环境资源的承受力差、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与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并存条件下的紧缺和对未来电力市场缺乏科学准确的预测。

3 电力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衡量电力工业能源效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发电的供电煤耗和输电效率。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发电煤耗从2000年的363gce/kW・h下降到2005年的347gce/

kW・h,降幅为3.9%;平均供电煤耗从392gce/kW・h下降到374gce/kW・h,降幅为4.1%。同时,火力发电线路损失率由7.7%下降到7.18%,降幅为6.8%。2000~2005年电力工业平均每年节约能源约6000多万tce。

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持续改善。从1988~2004年,我国共计节约投资超过500亿元,每年多发电700亿kW・h。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相比,年中国火电单机供电煤耗落后水平为550gce/kW・h,国内平均水平为376gce/kW・h,相差174gce/kW・h;国内平均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308gce/kW・h又相差了68gce/kW・h;落后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242gce/kW・h。中国电力工业能源节约仍有较大潜力。

4 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①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②节能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③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④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⑤结构不合理;

⑥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⑦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⑧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

5 中国节能政策建议

5.1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节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5.2 确定节能的重大领域

要为落实政策奠定基础,就需要明确技术上开发、推广、淘汰的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具体内容。拟研究以下领域:

①建筑节能

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②交通运输节能

在城市中,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适当发展轻轨铁路。要制定汽车出厂能耗、运行能耗、淘汰能耗的标准,并对其实施能耗标识和节能认证制度。

③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

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逐步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发展电机调速节电和电力电子节电技术,推广节能变压器,开发、生产、推广质优、价廉的节能器材,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5.3 编制节能规划计划

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编制好节能和新能源的各项计划。节能和新能源的规划计划要纳入能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既要上下衔接,又要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认真研讨,认清节能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趋势,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使规划计划落到实处。

5.4 制定重大经济政策

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研究探索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比重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例。

②新建项目的审批要求。新、改、扩建项目应达到经济规模和环保要求,选择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和能源消费少的装备。

5.5 进行节能宣传,组织社会力量完成节能任务

政府要将节能纳入到教育体系中,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组织制作、成功节能案例,传播节能信息,开展典型示范,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总之,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不能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因此,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节能法律政策、财税政策、节能管理及节能宣传方面的措施,希望对我国的节能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姚愉芳,沈利生.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途径条件与政策建议.2007.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北斗定位;VPDN;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TP274;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64-01

前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向智能方向发展,而大数据技术、北斗定位技术、VPDN技术等IT技术在这一发展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1.大数据技术概述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定义为应用特定除了方法,提升数据决策力,实现数据在流程上优化的高校信息资源处理技术。对于大数据技术来说,这一技术本身具备着海量化、多样化、高速化等三方面的特征,这里的还量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技术使用PB存储单位,多样化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的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处理,而高速化特征体现的是大数据技术数据处理的速度较快[1]。

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对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安全评估及故障诊断、发电生产决策与控制、设备检修策略改进都属于电力行业较为常见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式。具体来说,安全评估及故障诊断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需要得到DCS、PI系统的支持,这些系统所存储的实时与历史数据就将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必备条件,而结合这类数据,大数据技术就能够从中发现不正常的数据分布,各类电子设备的故障就能够由此及时发现,机组运行状态的评估也将由此获得较为清晰的数据支持;而对于发电生产决策与控制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展开,而这一数据挖掘技术就将使得机组的故障特征由此顺利实现提取,这些提取的故障特征将成为电力行业快速故障处理与相关决策的依据;而对于设备检修策略改进来说,这一应用同样需要得到大数据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支持,而这一支持就将使得设备缺陷状态的特征值与关联值参数,而将获得的参数与相关设备运行检测值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够得到支持设备检修策略改进的依据[2]。

2.北斗定位技g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2.1 北斗定位技术概述

北斗定位技术是依托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技术形式,该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定位服务,这一服务就将为我国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中,这一应用需要遵循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系统性等四方面原则展开,这样才能较好保证北斗定位技术较好服务于我国电力行业[3]。

2.2 北斗定位技术应用

对于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电力巡线中的定位、电力光缆的实时监测两方面是当下最为常见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形式。对于电力巡线中的定位这一应用来说,北斗定位技术需要进行相关电力巡线路径的地形环境勘测,随后结合勘测获得的数据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电力巡线监测,这样北斗定位技术就能够较好解决我国各类地形复杂地区电力巡线效率较低、复巡周期长、巡检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电网的安全与运行的稳定也将由此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力巡线定位中,这一定位所实现的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提升、人工监测误差的消除,也使得这一应用能够明显提升电力巡线水平;而对于电力光缆实时监测中的北斗定位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具备着及时发现电力光纤运行问题、能够为电网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等效用,这就使得以往困扰我国电力行业的高空环境下的电力光缆监测得以高质高效展开[4]。

3.VPDN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3.1 VPDN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VPDN这一无线虚拟专用拨号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而由于VPDN本身具备的高速、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这就使得VPDN往往会为各类集团客户带来方便、快捷的网络连接服务。值得注意的是,VPDN技术本身具备着较强安全性、经济性、网络可扩展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VPDN技术能够较好在电力行业中实现应用的原因。

3.2 VPDN技术应用

对于应用VPDN技术的电力行业来说,解决供电终端部署难题、实现信息终端在线管理、呈现用户供电信息分析等三方面属于这一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具体来说,对于解决供电终端部署难题的的VPDN技术应用来说,这一应用主要依据集成的3G/4G网络通信模块实现,这一网络通信模块需要在出厂前实现SIM烧录、APN信息灌入,这样就能够保证供电终端一体的实现,供电部署的难题将因此迎刃而解;而对于实现信息终端在线管理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VPDN技术实现的智能平台主动激活心跳功能,这一功能所实现的90s连接激活就能够较好避免60s保护机制对电力行业造成影响;对于呈现用户供电信息分析这一应用来说,这一应用需要结合VPDN技术具备的数据分析整合能力结合显示终端实现,由此电力行业的业务容量调整和资源全面导航就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数据支持,电力行业自然将因此实现较好发展[5]。

结论:在本文就IT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VPDN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论述我们就能够较为深入认识到IT技术对于电力行业的重要性,希望这一重要性能够为相关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并以此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基于SOA的工作流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

[2] 赵云山,刘焕焕.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3:2.

[3] 徐丽红,陈奇太.北斗定位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23:112+94.

第3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电力行业;资源浪费;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09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047

节能减排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遏制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就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内容,电力行业和水利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电力行业还是国家能源行业,所以对电力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主要就是优化生产结构,在结构、技术和管理上实现节能减排。

1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1.1 结构节能

结构节能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就是通过调整行业内部生产等结构来促进节能减排,在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也解决了清洁能源利用不足、火电机组比重偏高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电力行业的结构节能主要就是通过结构调整来加速推进“上大压小”,加快新生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依靠技术的改进来降低污染的排放。近几年水电站的建设比较多,有一大批大型的水电站工程开工建设,也有很多水电站投入使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1.2 技术节能

无论是哪个行业要实现节能减排都必须进行技术的创新。在电力行业中,要实现节能减排,技术节能是关键内容,必须将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技术节能,进而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节能主要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升级老机组,以此来提升火电机组的容量等级和技术参数,提高其发电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这样就可以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而实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

清洁煤节能技术。从资源储备量来看,我国是第一煤炭生产大国,但同时我国也是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由于长时间对煤炭资源的应用,所以在长时间内很难改变以煤为主要生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因为我国利用煤炭技术的落后,所以电力行业对煤炭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在煤炭的开发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等污染,所以在煤炭利用上进行技术创新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中是非常重要的。清洁煤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煤炭利用时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是减少由煤炭引起的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清洁煤技术主要涉及到煤炭的加工、煤炭的高效清洁燃烧、煤炭利用后污染物排放控制、煤炭资源的转化以及煤炭利用后废弃物的处理等领域。电力行业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原料,所以一定要对清洁煤技术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3 管理能

管理节能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通过行业内部的生产指标管理和日常生产管理来促进节能减排,管理节能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1.3.1 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电力行业要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策略,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峰谷电价,以此来引导电力用户避峰用电,从而优化用电方式;电力供应部门要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向电力用户提供运行维护、能源效率审计等综合,并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来推广新节能技术产品,培养电力用户的用电方式。

1.3.2 树立科学的调度观念。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电力生产企业要制定全年的调度方案,通过实地调查科学规划全年的负荷分布,然后根据负荷分布提出月负荷计划,并合理安排发电机组负荷率的调停次数,以最少的调停次数来实现负荷率目标。要不断改进电网的调度运行方式,不断优化发电调度方式;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工作。另外,在进行电网调度时要优先对清洁、高效、可再生能源的机组发电进行调度,尽力挖掘电网资源,这样也有助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3.3 加强指标体系管理。电力行业内部都有其对应的生产指标和生产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班组、车间、厂级由上到下的指标控制组织体系,通过管理节能和结构调整优化全厂的指标考核体系,对电力企业内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全系统的对标管理,不断加强对二氧化碳排放、发电煤炭损耗等精细化、全过程的管理。要不断强化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生产工作指标的分析工作,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例如各个水电站的建设、电力企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和电网调度的优化、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等,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所以还必须把电力行业的自身发展放到第一位,重点发展经济;与那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发电结构上,我国的煤炭发电比重过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较小,与此相比,那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电比重要比我国高得多,这就需要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其发电比重;从电网的建设上来看,我国的网架结构比较薄弱,变电站的站点布局也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电压等级不合理,致使电压质量的降低,由于更多的电力耗费在运输上,所以其使用效率也比较低下。

3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过于强调发展的速度,这也使得有很多行业只关注发展速度,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力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影响下也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生产中,而忽视了对污染物排放的处理等问题。

在环保法公布以后,电力行业也不得不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和监督,也加大了对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由于将资金投入到环保管理中,为减少成本,大多企业选择较为单一的污染处理线路,使得节能减排效果低下,使得电力企业虽投入资金进行管理,但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电力行业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正确地处理节能与减排之间的关系,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节能减排方案,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的节能减排规划,处理好发电成本控制与排污达标的关系,严格规范污染物的治理管理工作,从而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这样就可以实现经济利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下,电力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先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等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4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作用及意义

4.1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有其必要性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行业的依赖程度也逐渐提高,所以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与否。一方面,电力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发展都对节能减排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由于早期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强调速度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资源浪费也非常严重,在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双重任务上,只有实现社会的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条路,所以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有其必要性。

4.2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电力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就是实现低碳生产,发展电力产业的低碳经济,有利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就是节能减排。现代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等多种经济形态,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社会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所以节能减排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实现。

4.3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对可持续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在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走绿色的发展之路;进行技术创新,验证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节能;优化电力调度,使得电力供应和生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逐步提高等,这些在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同时,还有效地增强了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这样不仅推动了社会低碳经济的建设,还有力地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不断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就面临着资源环境的挑战和制约,同时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研究,找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方法,这样也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对电力行业乃至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都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源.浅谈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J].中国科技纵横,2012,(16).

[2] 李宏伟.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意义及实施路径[J].中 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1).

[3] 李正哲.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及方 法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16).

第4篇

【关键词】电力英语;语料库;现状;走出困境;措施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现状浅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较之过去我国电力行业生存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大量民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对旧式的电力企业构成极大威胁。国际化、全球化日益成为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研究电力英语语料库改革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电力英语语料库,国内电力英语语料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电力英语专业教学认识不足。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受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等多方面重视。然而,真正进行电力英语专业教学的课程却微乎其微,直接导致我国电力英语专业人才匮乏,原有的通用英语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生存发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

(二)电力英语翻译研究是难题。据资料显示,电力英语翻译是困扰绝大多数电力企业的难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电力英语专业知识极度匮乏,电力英语翻译研究阻碍重重,翻译人员电力专业词汇量储备明显不足,未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电力英语翻译方法。由于翻译出错导致企业技术资料出错的现象时有发生,较为严重的错误甚至可能影响电力行业正常生产运营,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三)电力英语语言研究深度不够。我国当前电力英语语料库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多停留在语法、词汇等方面,对电力英语语言研究深度不够。在国外相同行业,企业内部都会设置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组织机构,利用英语语料库对行业进行研究的技术已经相当普遍,研究方法也趋于成熟。电力英语语言研究推动电力企业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二、突破电力英语语料库困境浅析

1、合理规划电力英语语料库建设

针对我国电力行业英语语料库发展现状,要突破当前困境,电力行业英语语料库建设必须提升到足够高度。首当其冲就是对其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设计。在电力行业内对英语语料库建设进行设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语料库类型、用途、规模、扩展性、均衡性等,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多方位反映电力英语语言事实的语料库。笔者认为,具体来讲,在电力英语语料库建设时应注意该库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所谓开放性,即语料库的内容(语料样本)可以随时增删、更改。行业内的语料库建设者与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语料库进行实时更新,根据需要对库存语料样本进行删减、增加、修正等,从而保证语料库的实用性。

2、加强电力英语专业技能培训

由于电力专业英语无法在基础教育中获得完整的、系统的学习,因此,电力行业管理者应加强电力英语专业技能培训,在电力企业开办的专业院校中增设专业英语课程,高度重视电力英语专业教学。聘用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或外教),充分采用以英语语料库作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法。学生(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只有在学习中真正掌握英语语料库的使用技能,才能够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借助语料库实现电力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比较,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对电力英语资料准确翻译。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使用语料库解决语言学习问题的能力。

3、加深电力英语术语性质理解

一般来讲,电力英语术语构成主要有五种方式:①派生法(词缀法)。我们都知道,英语词汇中的词缀常常与词根组合衍生出新的词汇,这种方式在电力专业术语中应用相当广泛。如:“electro―”(电的;电动的;电气的)派生出的词汇有“electromagnet”(电磁体)、“electrothermal”(电热)、“electrodynamics”(电动力学)等;②合成法。这种方式十分简单,指的就是在构词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并组成为一个新词的方法。如:“water”(水)与“lock”(锁)合成新词“water lock”(水闸);“hair”(头发)与“line”(线)合成新词“hairline”(游丝;细测量线)等。③转换法。换换法类似语文学习中的“近义词”,它是从共性出发,将普通的生活词汇转换为电力专业术语的方法。如“power”,在通用英语中,它的意思是“能力、权利”,放置到电力专业中,它的含义就转换为“电力”;再如“parallel”,一般我们理解它是“平行的”,放置到电力英语中,它的含义又转换为“并联的”(如“parallel circuit”并联电路)。 ④借用法。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讲,属于外国语,在电力行业英语专业术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词,它们既不是派生词、也不是合成词、转换词,这时候,就可以考虑该词的构成是不是采用了借用法。借用法就是将人名、地名、外来词等直接用作专业术语的方法。如:“Norton current source”(诺顿电源流)、“Cartesian coordinates”(笛卡尔坐标系)等。⑤缩略法。缩略法是对较长专业名词的一种简化,在电力行业英语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EV”就是Electric Vehicles的缩写;“AC”是Alternating current 的缩写等。

了解了电力英语术语的构成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对词汇和句子准确理解、翻译。

4、开发专业软件,加强电力英语语言研究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当前我国电力英语语料库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对电力英语语言研究深度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英语语料库系统也应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电力行业相关管理者和建设者应成立专门研究机构,积极引进现代化语料库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拓宽语料采集面,丰富和更新语料样本,自主创新开发电力专业英语学习软件,促进电力英语语料库信息化管理。

三、结束语

在当前形势下,建立健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电力英语语料库,为电力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分析、描述、应用电力英语的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必将面临更大挑战,时代呼吁电力英语语料库建设。电力行业相关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语料库建设,将其上升到决策管理高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对当前电力英语语料库进行革新完善时都应紧紧抓住电力行业的职业特点,突出专业性、实用性,从而更好地为生产运营服务,提升我国电力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娟. 基于英语语料库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96-97.

第5篇

关键词: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现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电力工程的施工是当前重要的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融入电力安全施工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的改善了人们对电力安全的认识也有利于电力安全施工的实施,下文将对我国电力安全施工的现状及相关改进措施进行介绍。

1.电力安全施工的现状及不足

为确保电力安全施工,就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电力安全施工的现状及不足,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电力安全施工的现状及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员工缺少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

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部分电力施工企业的员工对于电力安全施工缺乏足够重视,安全意识不高,进而引起在电力(安全)建设、行业内的大修、技改施工中,存在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相关制度及规范未能有效的落实,以致电力行业在生产及运行过程中,时有安全故障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威胁用电的安全性。由此可见,我国的电力行业安全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电力安全施工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严重的威胁着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的发展。

1.2安全施工没有可操作性,管理不严格

目前我国各级电力行业都逐渐重视起电力安全施工工作,对其重要性有一定的理解,并尝试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安全管理体制大多流于形式,仅局限在书面中,没有扎实的可操作性。这就造成了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缺少正确的管理,进而导致在安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在参与电力行业安全施工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施工理念理解不深刻,特别是在评价电力行业安全施工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的实施[1]。

1.3安全施工缺少(操作性强的、完善的)完善的制度规范

在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及运行过程中,人们需要根据相关制度,对电力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项目进行管理控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项目安全施工中,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安全施工的规划,以致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的相应措施及对策,不能有效的发挥其防护作用,进而导致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若没有完善的、便于操作的制度进行控制,甚至可能出现恶性循环的问题。

1.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促进电力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培训,逐步提高各级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排除隐患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电力施工培训往往忽视对于安全生产施工方面的培训,有的甚至把培训赋予形式化,没有重点突出安全教育的目的性,导致一些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安全防护技能低下,对于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而这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的改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电力安全施工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在认真分析和总结电力安全施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进,具体来说。主要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加强电力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电力企业施工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合理性,都直接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有着影响,在电力安全施工中,领导层的安全理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行业的施工,员工的安全理念对各工序的施工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及员工的安全理念应严格进行规范。

2.1.1健全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只有将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制度进行完善,才能对实际的生产责任及目标进行明确,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落实,采取适当的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应加强特殊工种的在职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保证特殊岗位的安全准确运行。

2.1.2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

电力企业应对内部实施分层管理制度,电力生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应结合实际进行生产监督管理的规范化与日常化。各电力企业应对所管辖地区的电网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理,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电力安全系统。

2.1.3加强企业文化,提高员工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员工的责任心及归属感,电力企业应结合企业文化实施电力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并大力支持员工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员工参加技能培训或自学,并定期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向员工宣传电力安全施工及生产的知识,举办技能竞赛等。在休闲中促进员工吸收更多的知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3]。

2.2构建健全的安全施工评估体制

电力行业的安全施工生产管理体制的构建,应严格参考行业的具体情况,内部加强研究,全方位的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考察,并调查当前员工的安全施工意识及专业技能水平,结合主观与客观因素对电力行业生产施工的安全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几率进行分析。电力企业应充分了解,安全施工评估体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在加强电力安全施工管理的同时,应构建人性化的合理管理理念,电力企业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都应严格以安全为基本前提。

2.3电力行业安全施工的科学规划

电力行业应针对安全施工形成一套科学的规程编写、具体操作、实时监控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体系,通常电力安全施工应使用控制与评估的措施,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转,实现电力生产的科学化发展,并将日常的电力生产与电力企业整体的评估体系相结合,不断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改善电力安全生产的效率。

2.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鉴于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哦背景下的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导施工人员要自觉参加安监机构举办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班,依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要经常性地对从业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出现形式化,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生产经营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我保障能力,从而更好地确保电力施工安全高效的进行,以夯实工程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安全施工在发展长河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用户的用电权益。对此,现代化的电力安全施工,应将电力安全生产与安全运作放在第一位。结合上文所述观点,利用强化培训的方式,不断的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效的满足当前社会的电力需求,尽可能的降低电力生产中的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天义.浅析电力安全建设现状及改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40.

[2]朱丹,朱芷萱.浅析电力安全建设现状及改善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05:6-7.

第6篇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工程造价 影响因素 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的工作造价评估工作要涉及施工项目的多个方面的工作,因此,要想真正的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对项目资金实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于工程造价评估制定工作的影响,最大限度上的保证对项目的工作造价的评估方案科学准确,能够为电力项目施工管理单位提供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依据,提高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避免不必要的国家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种类,涵盖人文与素质因素,所以在制定降低影响力的对应策略时,应该从这两方面下手,在进行大量细致科学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造价稳定方案,减少外来因素对于电力工程造价的不利影响,促进工程造价评估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下文就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几个因素,对如何改进电力工程造价评估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电力工程造价对电力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之所以要做好电力行业工程造价工作是因为工程造价的评估工作会对项目的施工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工程造价工作做得好可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电力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指导和规划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式和目的的合理性,进而有助于管理单位建立科学优化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结构,促进电力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如果电力行业的工程造价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站在项目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评估,这将会导致工程造价方案难以起到应有的资金使用指导作用,在没有使用规范的情况下,会使得电力行业的资金使用陷入一种随意无序的状态,一些不法人员会趁此机会违法私人占用国家建设资金,导致国家资源的无谓的浪费,进而阻碍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进度,不利于推动有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做好电力行业的工程造价工作,对于推动和保证电力项目施工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因为电力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工程造价在评估工作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所以有关人员要本着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对这些外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尽力做好电力工程造价工作。下面为几个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典型因素。

1.电力工程设备的市场价格变化会影响工程造价

电力行业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物,其中以物的影响力最大。电力工程在施工中会使用并安装众多设备和仪器,然而因为这些电力仪器设备科技含量很好进而使得其市场经济价值也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建设设备价格,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商品价格会随着商品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产生变动,当电力设备仪器价格变动就会导致电力工程造价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因为其所占比例大,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很明显的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幅度,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造价的评估工作时,要认真的对待市场的作用,对有关仪器设备的价格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从而有效的做好电力工程造价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

2.电力行业内部人员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加大建设成本

电力行业的运行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并且普通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再者,电力行业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属于“暴利行业”,生产利润值大,导致了员工对于自身工作待遇的更高诉求,此外加上对相关电力设施维护工作中的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了电力行业内部建设与管理成本的增加,这些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有所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制定与评估工作。

3.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成本会增加工程成本

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对于输电线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为了能够确保已经建设完成的输电线路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电力部门需要组织有关人力物力资源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有效的的维护管理工作,然而电力工程的一个特点的存在会无形之中增加了维护成本,那就是电力工程施工线路长、分布范围广,因此会增加电力施工陈本,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稳定。

4.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物资管理维护成本较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与技术就是财力,由于电力行业从而人员素质水平高,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为其支付较高的薪资,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劳动积极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这就需要电力部门在人才和物资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而使得内部管理成本提高,加大工程造价。

5.电力企业的造价定额制度

我国当前的电力行业仍然沿袭着造价定额制度,这种制度的存在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成本的控制灵活度降低,难以有效的解决好各种影响因素对对于工程造价的作用。造价定额制度阻碍了市场对价格的调控功能,限制了电力行业工程造价制定与评估工作的灵活度。

三、影响电力工程造价因素存在的原因

根据当前已有的电力施工经验来看,电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施工线路较长,经常经过一些无人区,需要自建生产生活设施,不同于他其他行业领域的施工建设,电力电网的铺设需要经过一些山区人员稀少的区域,这些区域交通及生活的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价值,施工方需要自行采取措施解决。(2)电力行业对从而人员素质技术要求高,劳动力素质高价值大。知识决定薪资,电力行业的整体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处于较高的社会位置,其对自身待遇的诉求相对也会很高,因此会使得有关电力部门在内部人员管理上的成本加大。(3)电力行业的制度存在不足,影响了造价制定的灵活性。传统的造价定额制度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改,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阻碍了电力工程造价的灵活度的提升,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四、如何做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外部环境;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信息化;风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69-02

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规避问题一直是电力行业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做好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规避,对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探讨了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 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按照财务管理理论,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所面临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其带来的损失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链风险、资产跌价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是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关于企业整体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由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决定的:针对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价值损失,通过管理价值风险从而达到管理物质要素。从外部环境来说,当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将发生急剧的变化,技术革新全球化和信息快速传播意味着市场壁垒已被打破,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

2 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

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可根据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以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对于电力企业,引起其财务风险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融资活动、资本运作、电力营销以及各种投资活动。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政策变动、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在融资活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当前体制下,电力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融资,资金来源单一。在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通过举债维持电力投资,企业效益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由此电力企业融资活动显著影响着其财务风险。

(2)在电力营销环节。由于电力产品面向全社会,产、供、销同时完成,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因而电力营销风险比一般企业更大、更复杂。加之旧欠电费清收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有部分电费完全收不回来。因此,该环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3)电力企业一般是基于电力需求预测投资,因此并不是所有投入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投资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从保本经营来看,电力企业新投入的资金回报,其报酬率至少不能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而现在的资产报酬却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4)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打破电力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在电力企业中进行结构重组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于是,电网经营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科学合理的管制政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将在许多方面给电力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电价政策变动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由于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因此,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其盈利水平与国家政策直接相关,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5)鉴于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方面的因素对电网经营企业盈利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学技术也是导致其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结合财务风险的内涵以及电力行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和成因,并参照相关的电力行业财务风险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电力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防范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为此,电力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以此来有效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权责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畅。

3.2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来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

融资风险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较大的财务风险,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如何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就成为避免融资风险的主要途径。为此,必须要求电力行业首先要理顺外部环境,争取政府的支持,其次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

3.3 合理地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规避财务风险意义重大。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有其特殊性,所以预警机制也要根据电力行业的行业特点,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对其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到全面有效财务预测。

3.4 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意识的高低对于能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预防财务风险意义重大。财务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出现马虎或者不够细致,会导致财务状况出现风险。所以,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3.5 加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内部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控制和优化配置的操作平台。所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对于规避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必须积极地应用。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效益,优化电力行业决策。

4 结 论

总之,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种类较多,针对出现的风险做好预防和控制是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以后的财务工作中,必须不断地挖掘影响财务的各种内外部风险,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进行规避。

参考文献:

[1]胡宪,熊正德.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求索,2009(6).

[2]刘英豪.关于煤炭价格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的思考[J].煤矿现代化,2009(3).

[3]胡振军.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途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4]郑炜红.金融危机中商贸企业财务危机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5).

第8篇

近年来,电力行业经营状况日渐恶化,持续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其中固然有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但行业结构性改革滞后所导致的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则是更为深层的原因。本文采用2005—2009年中国电力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权、竞争、规制三方面改革对资产质量、经营增长和盈利能力三项主要经营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续改革推进迟缓,使过早引入竞争的发电环节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直接导致发电企业出现大范围亏损。总的来看,2005—2009年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不仅未能有效提升电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甚至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阻碍;独立观察竞争的改革效果可以发现,发电环节中,厂网拆分形成的竞争机制成为电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输配分离;改革次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84096(2013)01000308

一、引言

近年来,发电行业出现亏损、负债率超过警戒线水平等现象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合计亏损15117亿元,同比负增长34832%,除华能电力业务盈利192亿元外,其他四家均为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大唐发电亏损额达到5822亿元;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前十位企业中,五大国有发电集团集体上榜。从目前发电上市公司的控股结构来看,或具有国家电力公司背景,如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或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如申能股份、皖能电力和赣能股份等,因此,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对国有资产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面对上述情况,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电企业经营出现如此严重的亏损?

如今,距离2002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件)》(以下简称《方案》)已有10个年头,电力体制改革依然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除了厂网分离实现较为彻底之外,无论是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还是电价市场化、监管体制建设等,改革推进都十分缓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当前的电力体制改革早已超越了单一推进集资办电或公司制改组等一元阶段,进入了以理顺产权结构、推动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和优化政府监管职能为主的多元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分析电力体制改革问题时,就不能仅从产权、竞争或规制单一因素来考虑,要将上述三方面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

通常来说,电力体制改革包括产权、竞争和规制三个主要领域,并由不同的政府机构负责。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方案》中的第三部分《厂网分开重组国有资本》明确了产权改革的范围;第四部分《竞价上网实行电价新机制》明确了竞争改革的核心内容;第五部分《分布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明确了规制体制改革的内容。具体来说,与竞争紧密相关的电价改革主要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负责并掌握调配权和项目审批;主辅分离、主多分离等理顺产权关系的任务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电力市场监管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负责。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已有的电力管理体制并未消除传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期望中的“大监管”格局尚未出现,尤其输配环节的垄断程度不仅未被削弱,甚至出现了加强的情况。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在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现状基础上,将改革领域划分为产权、竞争和规制三部分,通过对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衡量,构造相关衡量改革的指标,运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实证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上市公司层面经营状况的影响;通过抽取发改委、电监会等网站的政府信息,采用因子分析,编制用于衡量电力体制的改革指标。

二、理论综述

电力行业作为产业组织和规制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历来都是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的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电力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piller[1]和Schmitz[2]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对电力体制改革成功所具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精确归纳:一是重新构建新的行业格局,使得竞争机制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通过对电力行业垄断环节的拆分,打破电力行业旧的市场格局,为引入竞争机制做准备;二是对私人资本开放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输电、配电等;三是构建全新的电力规制体制,尤其是要成立能够独立发挥职能的规制机构,取代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管理。Bacon和Besant[3]在以上三个要素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他们细化了竞争、产权和规制在改革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以下六点:一是使电力企业按照商业规范经营;二是通过引入竞争刺激企业改善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对顾客的责任感等;三是打破旧的垄断环节,为竞争机制的发挥提供空间;四是将生产和配电环节向私人开放;五是提高规制机构的透明度和独立性;六是改进政府职能。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公共政策而非直接干预对电力行业进行管理。Cubbin和Stern[4]以及Zhang等[5]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在建立职责清晰、具有较强独立性的规制机构等方面步伐缓慢,这将对电力行业的私有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可以发现,目前国外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基本都是围绕产权、竞争和规制三个方面展开的。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大致也是按照上述三方面来划分。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特殊国情,我国的产权改革主要是依赖对原有国有或者集体产权的重组来实现的,并非国外文献中的引入私人资本。李虹[6]采用规制经济学和电力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重点对电力市场化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优化电力现货市场、建立两部制清算机制、建立价格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刘戒骄和张其仔[7]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供求矛盾,但由于缺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内在激励,具体表现为电力行业不同环节之间的改革进度不平衡,电力行业仍然面临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双重失灵的风险。于立和王建林[8]从煤电关系角度出发,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煤价与电价的纵向矛盾是造成拉闸限电次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强调在规范煤炭市场的同时,加快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林伯强[9]则在全面回顾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电价改革、电力国有企业改革、煤电关系协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能源供给的保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的观点。不难发现,国内大多文献认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电力行业国企资产重组以及转变政府电力监管职能将是我国电力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更集中于对市场化改革的分析,仍然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对电力体制改革进行研究,难以形成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第二类是对电力体制改革影响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比,实证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要丰富一些,基本也是围绕产权、竞争和规制对电力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其中,Cubbin和Stern[4]采用28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规制改革与电力行业产出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发现,政府高质量的规制行为与单位发电能力以及电力产能使用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并且随着政府规制经验的增长,这种正相关的影响愈加明显。Steiner[10]采用19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对这些国家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发现,与引入私人资本和对电力企业进行横向拆分相比,市场化是导致电价下降和电力产能使用率提高更为重要的原因。Hattori和Tsutsui[11]采用1987—1999年19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发现,放松规制有效地降低了工业用电价格,但却增加了居民用电价格,这和他们之前在理论分析中的预期一致,但除此之外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显示,现货批发市场的存在与电力价格下降之间并不存在明显联系,甚至会造成电价水平的上升,这与Steiner[10]的研究并不一致。

随着国内电力行业改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术界进行中国电力行业改革实证研究的文献也愈加丰富。石良平和刘小倩[12]发现,规制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改进了电力行业效率,但在规制垄断利润和制止A-J效应方面仍未成功。干春晖和吴一平[13]利用我国电力1979—2002年的数据计量检验了规制分权化的影响,证明了规制分权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正面效应,并且由此产生的合谋还导致了规制的低效率。肖兴志和孙阳[14]利用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规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证明,明确的规制框架、独立规制机构和不断成熟的规制对象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提高了电力行业总量和效率,降低了价格水平和垄断利润。

除了上述从单一角度出发研究电力体制改革影响的实证研究之外,已经有学者将电力体制改革三个方面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实证模型中进行分析。Zhang等[15]使用36个发展中国家电力部门1985—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私有化、引入竞争和放松规制对电力行业发电量、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私有化和放松规制没有显著地直接改善电力部门生产效率,引入竞争起到了较明显的刺激作用。肖兴志和陈长石[16]以1980—2006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电力行业的产权改革、竞争改革和规制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单一的竞争改革或产权改革对发电量的影响甚微,对生产效率影响很大;竞争改革和产权改革的联合作用对发电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竞争改革与产权改革未能导致电价下降;规制改革能够有效控制电价,但对发电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甚微。

纵观已有的参考文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基本集中于对电力改革宏观影响的评价,缺乏对企业微观层面影响的研究;二是对改革指标等关键变量的处理需要做进一步优化,如国内实证研究大都对规制改革作哑变量处理,难以准确衡量其作用;三是国内相关研究大都集中于年度时间序列,样本点较少,难以保证计量结果的稳健性。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电力改革的实际特点,使用沪、深两市53家电力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构造衡量产权、竞争和规制三方面的改革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分析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上市企业的影响。

三、指标构建和实证分析

1样本来源

本文采用了沪、深两市电力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目前,由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电网企业还未上市,电力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发电公司,主要包括水电、火电和综合三类公司,共计53家,

根据中国证监会(CSRC)的行业分类确定上市公司是否隶属于电力行业。作为2005—2009年之间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共计1 060个样本点。其中,公司数据主要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改革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电监局网站及发改委网站相关信息。

2改革指标构建

在以往类似的实证分析中,衡量竞争改革的指标通常采用规模最大的3或5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表示,衡量产权改革的指标采用私有资本占电力行业总资本的比重来表示,规制指标通常从法律框架的完备性、规制机构的独立性以及规制者的可靠性等维度使用哑变量处理进行构造。前两种变量的处理大都是从单一维度对改革进行衡量,规制变量处理方法则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对不同领域改革指标进行描述,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试图结合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特征,从多维度构建改革衡量指标。

(1)产权因子。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产权改革更多地集中在对国有电力资产的重组,而非引入私人资本,核心就是《方案》中明确的厂网分离、输配分离和主辅分离。从现实电力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来看,主辅分离和输配分离还未开展,厂网分离则进行的较为彻底。因此,本文选取电力供应业,即输配环节在电力行业的各种比重来构建产权指标。产权因子分析的基础指标主要包括电力供应业企业数量占所有电力企业数量比重、电力供应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所有电力从业人员数量比重和电力供应业资产占电力行业资产比重。

上述三个指标是通过对电力供应业企业单位数、电力生产业企业单位数、电力生产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电力供应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电力供应业资产总计、电力生产业资产总计六个指标计算而成。

(2)竞争因子。这一指标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电力行业市场化水平,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对其进行衡量,作者选择了电力生产行业多维度的基础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率、销售利润率、亏损面、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成本费用利用率。

通过对竞争变量的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两组序列,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来看,第一组因子对规模经济效率、销售利润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解释程度较强、第二组因子对成本费用利用率和亏损面解释程度较强。其中,亏损面=电力生产业亏损企业数/电力生产业企业单位数。

(3)规制因子。当前对电力行业的规制主要由电监会和发改委两家机构负责,前者负责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工作,后者主要负责制定电力价格、调配以及项目审批等。为了通过构建规制指标,更为准确地衡量这两家机构的规制行为对电力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文尝试采取了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法。首先,将电力行业规制行为分为发改委、电监会和电监会派出机构三个维度;其次,按季度搜集整理发改委和电监会网站中监管动态(或政务公开)上所的信息数目,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地筛选,以确定该季度相应维度的监管行为;最后,对上述三个基础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到规制指标。经过统计并修正之后,2005—2009年,发改委信息137条、电监会信息206条、电监会派出机构信息3 093条。

3模型设定与数据的统计描述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包括财务管理中衡量经营增长、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的三方面指标。具体来讲,经营增长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营业毛利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质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2)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解释变量包括产权指标及其滞后项、竞争指标及其滞后项、规制指标及其滞后;控制变量包括市盈率、产权比率、每股营业收入和资产负债率。对回归数据的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4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由于模型所使用数据为5年的季度数据,时间跨度较长。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的情况,本文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了ADF、PP、IPS和LLC四种检验方法,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所检验的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检验结果和综合评价发现,所用的数据都可视为平稳的,符合进行计量回归的要求。

第一,整体上看,过去5年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并未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仅与少数被解释变量呈现正相关,绝大多数解释变量,要么与被解释变量负相关,要么显著性不足。

第二,模型1至模型3的回归结果显示,竞争因子1及其滞后变量对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影响并不显著或呈现负相关,但竞争因子2及其滞后变量都与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呈现正相关;除了在模型1中产权因子及其滞后变量与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呈现负相关之外,模型2和模型3中,产权因子都与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呈现正相关;规制因子及其滞后变量与三个模型中的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都未呈现正相关。

第三,模型4至模型6的回归结果显示,竞争因子2及其滞后变量对电力上市公司经营增长影响并不显著或呈现负相关,竞争因子1及其滞后变量的表现也并不理想,仅分别在模型5和模型6与电力上市公司经营增长呈现正相关;产权因子及其滞后变量对电力上市公司经营增长影响并不显著或呈现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规制因子及其滞后变量在模型4和模型5中对电力上市公司经营增长呈现正相关。

第四,模型7至模型9的回归结果显示,竞争因子1和竞争因子2都与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正相关,但两个竞争因子的滞后变量却都与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负相关或不显著;产权因子对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都不显著;规制因子在模型8中对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微弱的正相关。由此可以推断,竞争改革能够在短期内对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作用,但却很难保持,而产权改革和规制改革对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微弱。

四、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电力体制改革的本质在于理顺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消除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确保人民群众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服务的前提下,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但从实证结果来看,《方案》的执行不甚理想,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尚在推进过程当中,一方面,过于强调电力行业不同环节的拆分,忽视了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未对改革成本由谁负担这一核心问题做出明确安排,输配环节垄断地位迟迟难以打破,导致操作过程阻力重重,进度大幅落后于时间表安排。目前,任何一方推行的任何一种方案都会遭到不同的意见,电力体制改革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后续改革推进迟缓,进一步使过早引入竞争的发电环节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这是导致发电环节出现大范围亏损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发改委、国资委等传统规制机构的强势地位又使得电力专业规制机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导致改革动力的减弱以及输配环节垄断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约束,强化了发电企业来自下游买方垄断的压力。

1以分拆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上市企业的影响

从2002年2月国务院颁布《方案》开始,国有电力资产的重组就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并完成了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拆分重组和厂网分离。按照时间表,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主辅分离以及开展输配分离的改革试点,为广大用户直接向发电厂购电创造条件,打破以往电网作为单一购买方和单一销售方的垄断格局。但是直到目前,不仅主辅分离未能如期完成,输配分离试点也尚未启动。2009年6月,国家电监会、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大用户直购电改革。但在实践中却举步维艰,由于难以绕开输配企业,直购电电价始终无法确定,大用户直购电也只能停留在政策层面,多方购电的格局也因此无法形成。实证结果印证了上述判断,代表输配环节比率的产权因子对发电上市企业经营业绩不仅未能产生积极影响,还出现了负相关情况,这是体制改革层面直接导致电力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最重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通过拆分将市场机制较为充分地引入发电环节之后,与之紧密联系的输配环节改革未能及时跟进,发电企业面临严重的买方垄断,无法直接面对消费者,带有行政垄断性质的两大电网企业成为横亘在发电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加之电价改革涉及的影响过大,迟迟难以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发电企业无法通过价格将经营风险以及成本向消费者进行有效传导,直接造成了发电环节所增加的成本必须自我消化,严重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营业绩。从成本分担的角度来看,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利益各方在由谁承担最终改革成本,这一核心问题上迟迟难以达成共识,使得改革步伐难以继续。与电网相比,发电环节在拆分之后,已经形成了内部竞争的格局,因此,在垄断光环已经消失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不得不作为弱势方,暂时承担电力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成本。从目前情况来看,电网企业的垄断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甚至出现了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全国特高压电网项目在争议中上马,它的建成将大幅提高输电环节的进入门槛,进一步削弱上游发电企业的议价能力。

2厂网分拆之后内部竞争对电力上市企业的影响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来看,2002年厂网实现分离之初,由于未能在发电环节拆分之后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过度竞争使得发电企业内耗十分严重。各发电集团纷纷加强自身扩张,兴建电厂项目,有些甚至是未获得国家核准建设的违规项目。这种无序扩张的结果,不但导致产能的过剩,加剧发电企业的疲软,还造成资金极大浪费。2004年,国内各类电站开工规模高达15亿千瓦,全国在建电站规模达28亿千瓦,其中,被批准开工建设的电站项目规模为6 110万千瓦,而未完成或未履行任何国家核准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电站项目规模高达12亿千瓦。中央政府很快意识到上述问题,开始着手进行调整,在2004年底及时出台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意见的紧急通知(32号文件)》,加强了对发电环节过度竞争的管理。近年来,发电环节过度竞争的情况很快得到有效遏制,逐步实现了良性竞争。本文的实证结果也印证竞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表明如果能够通过政府监管理顺竞争关系,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是具有先天优势的。

3有效市场规制缺失对电力上市企业的影响

《方案》中除了对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之外,另一项带有标志性意义的措施就是于2003年3月成立电监会并在2005年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价权、调配权、项目审批等实质职权依然被发改委、国资委掌握。目前,电监会除了安全监管及部分统筹协调事项之外,《方案》中明令赋予的权限大多流于纸面。客观上讲,在各方不懈地努力下,电力规制体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试图通过新体制的建立克服电力行业传统管理体制中的问题,但话语权的不足使电监会难以发挥作为独立规制机构应有的监管职能。同时,发改委、国资委等传统机构在面临多重目标时,难以保证提供客观公正的规制政策。因此,我国电力行业依然没有改变规制缺失的状况,作为垄断环节,电网企业仍然难以受到实质约束。这也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压力更多地集中在发电环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实证结果充分印证上述分析,目前以发改委为主、电监会为辅的电力规制体系,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电力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2005—2009年间产权、竞争、规制三方面电力改革对主要经营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过去5年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不仅未能有效提升电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甚至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阻碍;但从单一竞争改革角度来看,厂网拆分之后,在发电环节形成的竞争机制成为近年来电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的主要动力,再次印证了竞争在提高企业经营方面的突出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电力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应进一步理顺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明晰电力改革成本分担职责,降低发电环节对改革成本的负担比重,形成良性的成本分摊局面;同时,加快电价改革,通过价格机制由市场代替政府配置电力行业资源,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成本传导系统;进一步推进规制改革,打破输配环节存在的垄断,或对其带有垄断性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推进输配分离、主辅分离,实现大用户直购电,为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Spiller,PTI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6, 5(2):421-452

[2]Schmitz, PW The Hold-Up Problem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 A Survey of Recent Topics in Contract Theory[J]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1, 53(1):1-17

[3]Bacon, R W, Besant,JJGlobal Electric Power Reform, Privatization,and Liberaliz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2,26(1):331-359

[4]Cubbin, J, Stern, J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Governance and Privatization on Electricity Industry Generation Capacit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6,20(1):115-141

[5]Zhang, Y F, Parker, D, Kirkpatrick, C Competition, Regulation and Privatisation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es the Sequencing of the Reforms Matter?[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5, 54(2-3):358-379

[6]李虹.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4,(11).

[7]刘戒骄,张其仔.制度互补与电力市场化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8]于立,王建林.纵向价格双轨制:“电荒”的经济分析与出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9]林伯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J].管理世界,2005,(8).

[10]Steiner,F Regul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Prformance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Industry[R]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238

[11]Hattori,T,Tsutsui,M Economic Impact of Regulatory Reforms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Industry: A Panel Data Analysis for OECD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04,32(6):823-832

[12]石良平,刘小倩.中国电力行业规制效果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7).

[13]干春晖,吴一平.规制分权化,组织合谋与制度效率——基于中国电力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14]肖兴志,孙阳.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第9篇

[关键词]电力行业;统计工作;创新管理;办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61-02

在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电力统计工作在电力行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依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实现分离,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电力系统部门对电力统计的数据要求也相应地提高。

1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意义

由于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电力数据统计工作就变得十分关键,甚至已逐渐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也同样可以根据电力统计数据来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电力行业的统计数据可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也可以参照这些统计数据为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现如今,在电力行业内部上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的政策实施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节能减排战略,电力行业要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及时改进行业内部的建设规划,为日后的长期发展做必要的准备。具体来说,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

电力统计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用电分类报表,政府实施调控政策时也是参照《全社会用电分类表》中的数据来合理进行的,通过表中不同类别产业用电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政府部门可以得出推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体行业,比如重工业产业作为某区域用电消耗的第一大户,可以判定出该地区的产业优势体现在钢铁、汽车制造、煤炭开采等这类重工业加工制造方面,政府就可以以此为依据,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城乡居民的用电消费也能够在《全社会用电分类表》中体现出来。

1.2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有利于政府控制电力能源消耗

在《发电厂电力生产情况综合表》中详细地记载了电力企业在各个地区实施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等各种发电状态,里面涉及发电装置机构的总容量、每一个时间段的发电数量、能源的消耗情况以及发电厂机组的利用情况。特别是发电装置机的容量比重不同,政府可以参照统计数据指导发电厂制订下一步的经济发展计划,控制电力能源的过度消耗,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1.3电力行业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确立电力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内部竞争机制,一旦电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败下阵来。数据统计是反映电力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根据这些数据,电力企业能及时整理和归纳企业在生产营运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制定出应对困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避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遭受淘汰。

2电力行业中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中期,以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为代表的电力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但是在这些制度和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却没能给电力行业的统计工作带来更加便捷地发展。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电力统计的基础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统计机构不够完善,统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很多电力企业当中,统计工作并没有设置一个单独的部门来进行开展,这是由于统计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所导致的。在部分领导决策机关看来,统计部门应该隶属于财务部门,数据统计工作也应该是财务工作人员范围内的职责,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即使部分电力企业曾经有过统计机构,在电力企业结构优化重组之后,统计部门大多也被撤销或合并掉了。

2.2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工作中应用程度不高,统计缺乏深度在部分电力企业中,计算机虽然获得了足够的普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仅仅局限于数据的计算汇总以及生成电力企业报表,在各个电力企业自身设计的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时,软件的体验性做得不是非常完美,面对数量较多复杂程度较高的数据统计时,还是不能实现快速便捷的处理。另外,计算机的其他实用,如图表分析、电量负荷预测、互联网搜集外部数据等,电力企业应用的频率都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在数据统计技术上,电力企业只能局限于事后分析,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偏重于报表数据说明,像电力需求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分析这种深层次的分析,目前的数据统计状况还难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更有深层次性的决策价值参考。

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电力行业在统计工作中必须要寻求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实现数据创新的管理化手段。

3电力行业实现统计工作创新化管理的措施

3.1为数据统计管理进行科学化的完善工作

电力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的发展速度加快,使得原有的统计指标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了,数据统计人员必须重新设置和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将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在完善数据统计管理工作时,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管理需求来设计各项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统计数据库,做到真实地反映电力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发展状况。

3.2重视统计队伍建设,增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电力行业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科技的前列,重视统计队伍建设,增强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不可逆行的趋势。通常来说,要实现完整系统的统计工作必须由优秀的统计业务作为基础条件,而优秀统计业务的实施者就在于统计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水平就是做好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关键。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定期为这些统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在交流和讨论中,一些优秀的统计方法可以作为工作上的经验交流供全体职工学习借鉴,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3.3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数据统计工作服务

在信息化社会中,电力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统计工作服务。例如,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采用了统计信息网络与企业部门网络的连接,这样便于数据获取到准确有效的信息,并实现及时的更新。另外,网络技术也为电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连接搭建了桥梁,使得企业统计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给政府决策机构,让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顺利进行。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电力制度不断改革与深化的新时代,电力行业中数据统计工作的管理也必须要随时代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创新化管理,这样电力行业才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温变兰.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9(10).

[2]吴长金.浅议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统计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第10篇

关键词:自动化;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电力行业也在进行不断完善和进步。高科技的技术是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受益,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认可,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贡献。为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电力工程能够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电力工程和电力系统还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解决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电力问题,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来促进电力自动化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程的发展是我国一直较为重视的一个行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通过自动化控制、调度及监控对电能的产生、传递进行管理和技术的检测[1]。资历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尤为广泛,其中包括对生产产品的自动化检测、对系统的自动调度、对相关产业的自动化设备管理等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简化电力工程中不必要的传递过程,对传递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实现节约电力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做到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能够对电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做到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电力系统的传递运输中要注重对资源的使用和资源的节约,充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设备,对整个环节和流程都做出相对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是整个电力传送流程得以安全的运行。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2.1自动化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劳动力,多增加技术性人员,针对传输过程进行研究,可适当加以现代科研成果的新技术,利用对电厂或电站及其他相关部门电力操作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传输设备的实用价值,通过自动化装置的传递来完成电力的传送。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与控制来引进新的网络设备和新的电力输送技巧,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操作技巧和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力,从而电力工作稳定安全的开展。2.2自动化设备的引进通过对电力传输设备的引进,来加快电力系统的传送过程[2]。经过调研组人员进行研究和考察,加强对老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检测设备问题,然后可以适当引进新的技术和新设备,来完善电力传送过程中的缺陷,通过自动化装置来降低电力事故的发生,确保每个传送环节都有可靠的安全解决措施,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进展,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2.3国家电网实施自动化调度合理利用计算机软件等网络设备来优化电网操作系统,对电力系统的信息采集、用电量计算、传输过程分解和设备控制等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等网络软件系统进行评估和控制,实现发电安全的检测和电路程序的安全实施。通过实施自动化的安全分析、检测和调度,来实现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价值。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电力行业的发展,引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脚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2.4水利水电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电力和水利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保证对居民水利水电的基本建设和发展。通过对水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自动监控系统来调节水利的发展。城市中电厂一体化运行和电站的基本设施的健全体现着城市的市政管理的基本建设,对电力自动化的管理、设备自动化的安全检测、资源的利用和分析、用电量的数据和统计、传输过程的优化处理等一系列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和检测,来实现水利水电发展一体化建设,综合促进二者发展。

3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力自动化发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要环节和发展阶段。电力行业自动化不但可以优化电力系统,还可以减少使用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3]。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高我国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电力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够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同时了解科技的进步和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够充分自身价值,为电力行业做出贡献。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可以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从分析到传电的整个过程的工作流程一体化,实现电力信息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从而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发展和不断创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可以不断确立我电力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不断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改善我国传统电网的建设模式,逐渐落实到各个城市、乡镇等地区,实现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等网路通讯设备的高速配合和完美合作,加快了电力行业的网络技术创新脚步,合理转换电力系统,确保国家电网的实际运行质量与操作安全。

4结论

通过本文对电力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技术应用的分析和研究,可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够改进电力系统中传统的电力技术,能够使电力技术人员了解更多电力方面的知识,促进整个电力工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技术性,使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得以创新,实现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褚云光.浅谈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66-67.

[2]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第11篇

近些年,我国在新的技术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设备的选择和购买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中,因为对信息的整体挖掘方面只动用了一小部分人的力量,造成了两者的不平衡。其实,对技术的提高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整理,只有对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地整理,才会将更有用的部分投入到实际的生活与生产当中去,整个电力信息系统的优势才会被体现出来。

2信息的安全性较低

虽说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一直不低,但是,近几年,因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力能源方面的优势被发挥出来,与其他能源相比,该能源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并且没有污染,总的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能源的影响,如果能源不能被好好利用,可能会对我国的整个社会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所以,考虑到以上的几个因素,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的安全性尤为值得深思。在现代社会,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有些不法分子怀有不负责任的心态,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考验,因此,为了使得电力行业与计算机服务业协调一致地发展,只能将这些问题重点地进行考虑。

3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发展趋势

经过对电力系统信息化的研究,我们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企业在发展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必然发展趋势。

3.1对信息化的标准进行统一的制定

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我国在电力行业的信息标准制定的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在执行的时候,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当期的现状进行分析,务必建立属于电力行业信息化的标准,具体来说,在制定标准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现在社会上新的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标准进行学习和分析,然后要经过不断地深入和研究,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早日将统一的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制定完成。标准的制定对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对于电力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目前,因为没有统一的电力信息化平台,所以,很多问题都不能被解决。实际上,建立统一的平台对解决信息和软件的问题是大有帮助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电力信息化平台进行统一的搭建。为了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能够一体化,在对信息的采集与整合上需要下足一定的功夫。

4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方法研究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化而言,必须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要想对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长足的发展,需要依靠下面的几个方案,具体来说:

4.1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生产系统、电力营销系统有机结合

如MIS与EMS等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双向传输,形成综合信息系统。其中,各个系统相结合的优势非常显著,以生产系统与管理系统结合为例,生产系统的数据,可以为管理系统的正确决策提供支持,相应转变为合理高效的指示指导生产系统的工作。再以生产系统与电力营销系统结合为例,生产系统中遇到的多种故障停电、计划检修停电,都会对营销产生影响,相应的营销的业扩报装也需要电力生产的配合,这些原本需要人为进行沟通协作的事情,结合之后,便可以直接获得,不仅减少了沟通的时间,更是形成了简单、快捷、便利的工作模式,非常有利于系统的高效运作。

4.2信息化网络安全的提高与强化

电力企业的发展要与网路的发展协调一致,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在网络的建设时,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因为信息化网络安全不仅涉及到两者的共同发展,对采取的措施和运用的技术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的网络安全需要充分考虑一下要求:尽量保持原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以便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扩展;保持网络原有的性能特点,即对网络协议和传输具有很好的透明性;提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不应影响原有操作的便利性;较低的维护量和网络管理工作量,较少的人员长期工作量;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长期的维护费用低。

5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 线损 精细化技术管理 必要性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85-01

1 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1.1 实施完成分先线损数据统计分析

配电网电量损失较大是我国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10 kV馈线线损是所有分线中电量损失最大的环节,解决10 kV馈线线损是电力行业解决线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线损效益较差,主要原因是电力网络中各风险会互相倒换电量,而人工很难对该数据进行准确分析。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不仅可以准确得到各线路之间的交换电流,还可以保障数据的精准性,另外,精细化技术管理还可以独立获取高压电量数据,不需要依据开关柜和计量柜的辅助作用。

1.2 实现各节点的电量远程采集

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可以实现各节点的电量远程采集,这是传统线损管理工作很难做到的。传统线损管理工作采集各节点的电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采集数据往往精确度不高,影响分析结果。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的使用不仅削弱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作用,还能对各节点的电量进行准确地远程采集,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增强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1.3 降低现场实施工作量

传统线损管理工作需要需要依靠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现场的停电作业时间,还可以降低现场实施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

2 我国现阶段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2.1 环网柜中计量存在盲点

环网柜具有绝缘、密封、屏蔽、防水防潮等特点,在各大城市的10 kV配电网中广泛运用。环网柜设计工艺比较特殊,体积非常小,电缆室的空间与环网柜体积成正比,电缆室内相邻的高压电机之间距离在90 mm到110 mm之间。投入使用的环网柜不能独立第实现计量功能,已有的配置也不符合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标准,环网柜中计量存在明显的盲点。

2.2 现有的计量方案可靠性差

我国现阶段线损精细化管理面临着计量方案可靠性差等难题。目前,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和低压采集相结合完成配电网电量的采集,这种方式受到我国电力行业的广泛运用,这种采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如电量容易被盗、电量损失严重等,这种计量方案可靠性太差,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发展。

2.3 传统计量方案能耗过高

21世纪要求发展“环保节能经济”,电力行业的计量方案却存在着能耗过高的问题。传统线损管理中使用的高压互感器容量较大,容量过大直接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便,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导致安装成本增加,电量消耗过大。

2.4 传统计量方案精准度低

高压电能计量装置是传统线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器具,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度却比较低。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可以综合个部件的误差,但是该误差均是在低压状态下完成的,得出的误差值与高电压状态下产生的误差值具有很大的差异。

3 完善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的实施策略

配电网中供电最大和线损最严重的范围当属台区和馈线两部分,抓好台区线损管理和馈线线损管理是电力行业管理者完善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完善台区线损管理和馈线线损管理的策略做了简单介绍。

3.1 馈线线损管理策略

馈线I实际线损值是台区1和台区2以及台区n、互导线路1、互导线路2、馈线I实际线损的总和,如果馈线I实际测得的线损值超过了以下各环节的控制数值,监控中心接到指令后就会发出警示,如果测定的线损数值超过了平常预测的范围,那么,有可能出现了盗电事故,警报发出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为了消除环网柜中计量存在的盲点,可以采用户外型、环网柜型、户内型高压电能表,保障环网柜中计量电流的精准性。

3.2 台区线损管理策略

完善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台区可以采用高压电能表作为该区的总计表,台区内所有线路负荷的上传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通常与线路相对应的计量电表和电量集中,再完成上传工作。为了实现台区内的全面监控,有效解决台区线损问题,高压电能表和低压采集终端必须相互配合,不仅可以有效监督窃电行为,对线路受损造成的电量流失也有较强的监控作用。

3.3 严格遵守线损精细化管理开展的指导原则

完善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还应该严格遵守线损精细化管理开展的指导原则:第一,线损管理工作必须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完成;第二,线损分析工作坚持实时分析和非实时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要求电能量信息的采集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且,对采集系统或者人工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非实时的线损分析;第三,线损分析数据必须精确,对线损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第四,建立覆盖全电力网络的线损精细化分析系统。

4 结语

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在我国电力网络中运用范围防范,可以有效地控制漏电、盗电、线损等问题的产生,完善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是电力行业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重点。企业管理者在明确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的必要性的同时,还应该对线损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策略,保障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电力网络线损精细化技术管理项目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3(3).

[2] 陈冬军.论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