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

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08 10:5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

第1篇

大家好! 华为公司20XX年校园Open day邀请函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我们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我们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历年来许多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纷纷加盟华为公司,他们在公司发展良好,贡献卓越,其中不乏许多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及中高层管理者!

暑期结束在即,我们倾力打造了“华为公司校园开放日”活动,为即将面临就业的莘莘学子提供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行业的大好机会。现诚邀您参加本次“2011年华为公司校园开放日”活动!

时间安排:8月15日 - 8月19日

行程安排:

报名对象:20XX届计算机、通信、电子、光电、自动控制、软件工程、机械、能源、交通、土木、财经等专业等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报名方式:有意者请在华为校园招聘主页 career.huawei.com/campus/ 进行简历注册(毕业时间请务必填写准确),我们将根据报名情况分批预约,相关信息将以邮件、短信形式与您联系,请您关注。

报名截止时间:8月15日

第2篇

关键词:SVN;网络存储;版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548-02

SVN Application in the Campus Network Server Storage

LIU Shu-Lin, LI Li-rong, WANG Tian-ming

(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Haikou 571127, China)

Abstract: Use of version management system ( Subversion, SVN) solution of campus network server storage problems, reached the various service application is stored to the network storage, fast, orderly and efficient stat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campus network storag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SV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Key words: SVN; network storage; version management

1校园网络存储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校园网已初具规模,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如学院门户网站、统一身份验证平台、招生就业系统、学生离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的迅速增加,如何对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成为建设校园网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地的校园网络信息存储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校园内分散的信息、数据和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难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更新和维护。

2)备份工作复杂。对多台计算机上分布不同容量、不同重要级别、不同安全要求的存储内容进行备份,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产生错误,影响数据存储的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3)信息平台服务器出现错误,难以及时恢复,甚至会造成数据丢失。

2 SVN(Subversion)的用途

SVN是一个开源版本控制系统,用于协同工作过程中,管理文件和目录。SVN能在跨接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间的网络所有端点实现全面的安全,而且还能提供基于企业策略的信息管理机制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带宽。SVN可以满足各种企业VPN的要求,通过为公司内部网络、远程和移动用户、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提供基于Internet的安全连接。所以,我们可以将SVN看成是VPN、防火墙、基于企业策略的信息管理软件集成在一起的Internet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网络系统中,所有互联网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是安全的,并有一个信息管理机制以不断地通过这个外部网络环境动态地分析及满足客户的特定带宽需求。SVN提供了目前基于网络实现的eBusiness应用的安全服务。

图1一个典型的客户/服务器系统

使用SVN在管理校园网络信息存储的有点如下:

1)在对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存储、管理的过程中,SVN的效率很高,特别是已经备份到存储服务器上的教育资源,变更 后需要更新备份信息的时候,只需要执行commit功能就可以完成对变更后的资源信息上传备份到存储服务器上,完成资源备份存储的功能。就不需要把全部资源上传备份,既能节省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对校园网络带宽的占用。

2)信息平台服务器出现错误的时候,只要执行SVN的update功能就能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还可以运用SVN的版本管理功能,找出各个信息平台服务器上的备份到服务器上的所变更信息,并更新到各自的信息平台的服务器上,达到对信息平台数据的有效管理、更新和维护。

3 SVN服务器的配置

1)下载最新版本subversion,本文选择svn-1.3.2版本

下载"Subversion Windows Service"软件包;下载TortoiseSVN shell integration utility。

2)安装Subversion服务器

下载setup.exe版本,安装程序安装后会自动设置系统变量.如果是zip版就需要手动设置系统变量. setup.exe版直接安装就可以了.安装到D:\Program Files\Subversion。

首先创建SVN储存库(repository)

svnadmin create F:\lava\svn\repository创建完毕后会在目录下生成若干个文件和文件夹,dav目录是提供给Apache与mod_dav_svn使用的目录,让它们存储内部数据;db目录就是所有版本控制的数据文件;hooks目录放置hook脚本文件的目录;locks用来放置Subversion文件库锁定数据的目录,用来追踪存取文件库的客户端;format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里面只放了一个整数,表示当前文件库配置的版本号。

3)配置SVN服务器

打开/conf/目录,打开svnserve.省略/~mbn/svnservice/下载那个svnservice.exe文件,拷贝到E:\svn\bin目录下,再从命令行下执行:

svnservice -install --daemon --root "E:\svn\Repository"

sc config svnservice start= auto

net start svnservice

访问地址是:svn://服务器IP地址

4结束语

本文所建立的信息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充分考虑到了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及所需的条件,能够对校园网络信息各个平台的资源进行有序、快捷、高效的管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校园网络信息各个平台资源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碉颢,胡睿.用Apache和Subversion搭建安全的版本控制环境[EB/OL].省略/developerworks/cn/java/j-lo-apachesubversion/.

第3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职业学校;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9-0084-02

近些年来,职业学校进行“无淘汰招生”使得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很多学生学习准备的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而且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个性心理等方面也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学生上课玩手机是学校最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为此各学校也纷纷采取应对措施,有的学校强制“人机分离”,有的学校要任课教师“连坐”。部分教师也要求学校关闭无线网络,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然而这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上课玩手机,固然对教师不够尊重;但“关掉wifi”的简单做法,也并非管理良策。我们不能仅将思考的视角局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层面上,要对如何改变这种不当行为,提出解决方案。

1开展移动教学与学习模式研究

前不久国外的一个权威调查报告指出,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学习,比看书本、做习题的效率要至少高出三倍左右。该报告还通过研究证实,借助手机app应用成为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体系、记忆知识点,同时查阅学习资料、处理作业也会更加简单便捷。

时代在发展,应对新事物,应有新办法。职业教育,更多是自我学习能力的历练,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提升教育方法,做好教育创新,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老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在课上全程使用手机、平板等,还要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将“互联网+”的春风吹向课堂。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目前对其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资源建设、平台建设、学习模式的探讨中。通过网络与数字移动学习在课内外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的梦想课堂。

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课内向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堂中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和无线互联的网络环境,营造交互、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研究建设适应移动教学与学习的软硬件环境

通过研究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平台和个性化资源建设、数字化学习的评价体系以及移动数字化学习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将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移动教学软件融入课堂,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互动质疑、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等个性化学习。通过试点学校的示范作用,促进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适应学生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趋势,发挥移动APP受学生欢迎、内容和服务灵活多样、传播快捷精准、功能更新便利、覆盖面较广的优势,开发符合学生特点、具有较强实用性、时尚型的APP应用,构建“各具特色、多重覆盖”的应用和产品线,使之成为学校组织引导和服务学生的重要增长点。

3研究移动教学与学习模式下教与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

1)重视研究开发符合学科特性,展现平台优势的软件系统。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学科教师提出软件使用需求,专业公司开发iClass(“我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我的课堂”教学互动系统)和iWork(作业提交系统)等应用软件。学科教师可以开发ibook电子教材和教学课件等。

系统要特别强调对学习环境f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2)利用移动教学系统中的手机终端等,全面记录教师备课、上课、课后作业批改、教学结果的评价分析数据,以及学生的日常课堂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后作业练习、自我学习诊断分析等数据,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学习期间完整的学习记录和评价,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前花5分钟编辑几道习题,再根据学生提交上来的答案,了解上一堂课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这节课的教学计划。课后给学生提供课堂复习、作业,针对学生知识缺陷,提供个性化学习补救与提升,实现“有效作业”:(1)作业布置: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检索题库,勾选相应的试题作为课后作业,给学生,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2)上交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把客观题和简单文字答案的题录入系统,由系统自动判分,而主观题则通过拍照将作业影像上传。(3)作业批改:教师在手机或平板上批改学生作业,可做批注、评分等。(4)作业分析:系统自动产生作业分析报表,方便教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特殊情况。(5)作业讲评:教师根据作业分析结果,针对性安排讲解时间、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6)错题集和优题集:系统自动收集学生的错题集和优题集,学生可随时查询,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无线校园网建设加速也进一步助推了学校移动应用创新热潮的不断升温,移动校园APP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竞技场。以微博、微信、移动校园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活动宣传,服务学生生活,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

4形成一批移动教学与学习模式下教与学的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在国内,有关移动学习的资源相对缺乏。移动设备的局限性也使开发资源的难度加大,移动学习资源要支持移动设备远程访问、浏览、检索等功能,要满足移动学习内容碎片化的需求,并有效实现交互。因此,要开发、设计适用于不同需求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尤为重要。

1)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举行一次“一师一优课”活动,突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创新应用,按要求提交“优课”,并进行“晒课”和交流。将实验不断引向深入。推荐优秀应用案例参加评选及展示等。

2)组织移动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创新应用课题研究

进行课题设计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形成阶段性课题研究成果;积极参与课题相关的交流与研讨活动。重视培育并发现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

推行课例式研究,每月确定研究专题,组织各学科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提升、推广典型经验,提出改进调整意见,确保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改革实验稳步推进。通过研讨课、公开课、优质课等努力探讨移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教学模式。

将优秀教师或团队的经验转化为更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区域教师多维多元的互动,有效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在建设和运作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3)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讲课水平要充分接受互联网吸引力的挑战,这个任务相当重。网上流行语:老师讲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手机的流量。

由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已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固定式教学转化为新型的移动式教学,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更新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评价体系。所以要开展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师教学理念、方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研究工作,这样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

5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SOAWeb Services XML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56-02

1 绪论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教育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要求教育不局限在校园内,教育应该面向各种年龄的人群,应该满足不同职业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日益增多,信息量日益增大,表现形式日益丰富,远程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分散孤立、定位不准、缺乏交互等弊端日益显现。因此,要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必须开发高智能的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基于Internet的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给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 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

2.1 XML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W3C 组织于1998年2月的标准。XML是一种通用数据格式标记语言, 使用者可按需创建新的标记,给基于WEB的应用软件赋予了强大的功能,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了很多好处:(1)可扩展性。XML让使用者创建和使用他们自己的标记, 而不是HTML的有限词汇表,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定义文件格式, 并且以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2) 灵活性。XML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 使得用户界面分离与数据结构化。XML定义的数据允许指定不同的显示方式, 使数据表现更合理;(3)自描述性。XML文档中的数据可以被任何能够对XML数据进行解析的应用提取、分析、处理、并以所需格式显示。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 并且这些数据能重用;(4) 不同来源数据的集成。XML能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很容易地结合在一起,发送到客户或其他服务器集合、处理和分发;(5) 搜索更有意义更准确。数据可以被XML 唯一标识, 从而使搜索变得更方便、更有意义;(6)本地计算和处理。XML 格式的数据被发送给用户后, 用户可用应用软件解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 处理数据不必回到服务器端就能进行。

XML是一个开放标准,容易使用,支持国际化,与平台、工具、数据库、协议、编程无关, 是一种优秀的数据表示格式, 在远程教育中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上网络资源的交互。

2.2 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应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是面向服务的Internet应用。Web服务所使用的XML可以用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任何数据,跨系统交换数据,建立了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只要遵守Web Service的接口即可进行服务的请求与调用,具有完全的平台和语言独立性。Web services是以XML为主的、开放的web规范技术,使用了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来实现相关功能。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Web Services 体系结构

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包括XML ,WSDL ,SOAP 和UDDI。WSDL用来描述服务, WSDL是一个通用的描述Web服务的XML框架,WSD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包括:数据类型定义、服务所支持的操作、输入/输出信息格式、网络地址以及协议绑定等。UDDI用来和查找服务,UDDI标准定义了Web服务的与发现的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商业注册中心的方法,该商业注册中心维护组织和组织提供的Web服务的全部目录,其中的信息描述格式是基于通用的XML格式。SOAP用来执行服务调用,在Web 服务架构中,模块之间及模块内部以XML格式传递消息, 使得分布应用可以动态地集成,高效应用。关系如图2:

图2 Web services技术规范

2.3 SOA

SOA是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主要内容有:(1)所有功能都被定义为服务,包括较高层次的业务功能,交互功能和系统服务功能;(2)所有服务是相互独立的,外部构件根本不用知道,只要能取得所需要的结果就足够了;(3)接口是可调用的,无论服务位于本地还是在远端都不影响调用,服务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用关心;(4)在安全方面,验证请求,在需要时加密和解密数据,确认信息的有效性;(5)在部署方面为了优化性能,允许网络中的服务位置动态变化。

3 构建远程教育共享平台

一个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平台应该要提供以下支撑服务功能:(1)在信息管理方面,建立元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统一数据口径、统一编码体系、统一维护基础信息、统一数据库的技术架构;(2)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开发方法,搭建统一技术平台,统一门户、统一对外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安全管理机制;(3)通过组织结构管理、工作流机制、权限管理等提供相关应用的协同;(4)为远程教育应用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复用性提供技术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基于SOA架构的以XML为基础的Web Services平台无疑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想选择。

3.1 XML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1.1 在教育资源描述方面的应用

网络教育中资源种类众多,格式各不相同,有很强的分布性,造成资源结构水平低下, 为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不便。利用XML结构化数据表示方法, 可以为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一种统一的数据描述机制。一个组织很容易根据应用需要定义一组XML标记, 将资源结构化表示, 并可以在组织内部将XML标准化, 实现局部资源描述的标准化。只要为整个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制订统一资源描述标准, 就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XML的数据描述和数据表现相分离的特点, 使得利用XML构造个性化的远程教育资源描述变得简单。使用可以通过XSL定义转换模板, 将XML文档转换为带样式信息的可浏览文档。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转换为HTML文档、SVG文档PDF文档等。当客户浏览XML文档时, 相关的DTD文件随着文档一起下载到客户端, 客户浏览器就知道通过XSL处理器处理相应的XSL样式表文件, 客户浏览器就能够以正确的格式显示信息。

3.1.2 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XML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管理, 包括存储、查找、修改、删除、更新、交互等。经过包装的XML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独立单元进行传输和交换, 可以在不同的平台被执行、被重用。用XML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信息的描述,利用XML的特性和资源的元数据来开发智能化、综合化的Web 应用和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3.2 结合Web Services 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开办分校、二级学院等分布式结构特征,各校院系拥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自主维护和管理。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我提出了一套基于Web Services 技术的“自底而上、先内后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解决方案,即首先集成学校内部分散的教育资源,封装校内原有教育业务逻辑,建立校内认同web service 注册中心,利用系统集成这些web service ,实现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再建立校际远程教育Web Service 注册中心,集成校际Web Service,实现校际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最终综合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如图3所示,构建这样一个Web services平台,通过XML封装现有校内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形成标准的信息系统接口定义方式;通过WSDL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通过UDDI实现资源的与共享,通过SOAP实现在广域网、异构网络环境中信息与服务的交互。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分层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自上而下分别是数据库层、XML 统一描述层、web service 统一访问层、web Service 注册层、应用逻辑层和设备访问层。

图3 结合Web Services构建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3.3 基于SOA架构的数据整合平台

SOA是新型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在校园Web 上分发并集成应用程序逻辑, 解决了Web 数据集中、冗余、无法共享的缺陷,屏蔽了后台技术的复杂性。该体系结构提出了服务提供方、服务方、服务请求方三个角色, 通过、搜索、绑定三种基本操作完成了Web 应用程序的实时整合,实现了Web 集中计算模式向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转变, 并克服了原有分布式对象模型的紧密耦合的缺点。SOA在传统的校园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增加了一个服务层,这个服务层可以通过一套协议把应用程序从底层调出来,加以封装,再根据应用需求灵活组合,像配餐服务一样推送给用户。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任何平台的服务层在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沟通、组合,信息系统就变成了“松耦合结构”,改动调整非常方便。

4 小结

基于XML/WEB Services/SOA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中实现信息稳定,可靠传输,为用户提供一个标准的信息通道 ,极大地提高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靠性。

这种面向服务、松散耦合的体系结构,使所有开发平台都遵从一个标准,所有应用都可通过Internet使用和集成Web Services,减少了部署和集成费用。不同教育实体所拥有的远程教育资源经过新技术XML的描述和包装, 在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上,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 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高效率, 降低费用。

(基金项目:2009年度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立项课题,“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利用校园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研究”(Fjg-0914))

参考文献:

[1] 沈培华. 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与实践[Z].珠海:《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大会报告,2002.

[2] 朱光宇,李松年.一个基于XML的数据收集与分发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2 ,28(1):257~259.

[3] [美] Thomas Erl. 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柴晓路,Web Services 技术、架构和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第5篇

 

一、嵌入式学习的类型

 

嵌入式一词来源于IT行业的嵌入式系统概念,根据IEEE画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在教育领域引入嵌入式一词的意义在于解决学生的一个困惑,每天有很多学生都在进行无意义的学习,有的学生每天都在用功学习,却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对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甚明了,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或者是动手能力差,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真正可用的管理技能。

 

嵌入式学习(Embeddedlearning)指的是学习者在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手持嵌入式系统和无线网络,以人机互动方式或网络主体虚拟交往方式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中的"嵌入式"有两层含义:(1)嵌入式学习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学习;fe)嵌入式学习是〃嵌入"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的数字化学习。嵌入式学习的核心思想强调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支持、强调合作性、引入非学习技术和将学习与学生自我的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四大特点。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嵌入式学习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1.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合作性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网络支持平台的专家教授之间的合作性和员工或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性,共同为解决相应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中的问题出谋划策。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获取组织知识的渠道,使得组织知识能够通过合作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组织内部沉淀相传。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合作性。

 

2.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工作无须分离,企业建设一个永久可持续的即时网络支持平台,员工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企业组织内部的相关专家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由于基于组织内部网络支持平台的特点,使得学习非常敏捷。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即时性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学习与生活或者是活动无须分离,高校依托于教育网络平台,学生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采取在网络支持平台上即时向高校组织内部的相关教授求助的方式来学习解决问题,因此嵌入式学习相较于正式课题及E-learning等学习方式更节省时间,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效果大大增强。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即时性。

 

3.多渠道数字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渠道技术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强调要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设备,例如手持信息设备、无线互联网灯,利用即时消息、智能搜索、互动平台等,通过多渠道、多空间、全天候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实现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这种嵌入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学习的多渠道性。

 

二、嵌入式学习提出的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皮亚杰为代表,学习是个体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即"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嵌入式学习可以超越书本式静态的、线性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交互的、非线性的学习环境,为自身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撑。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以维果斯基为代表,"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这种社会性的建构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从事持续的谈话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在与其他人讨论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学到新东西,扩大其认知结构,更清楚地表达他们已有的概念,并检验那些与别人相左的概念,加以重新建构"。数字化学习有助于学习者通过国际互联网、校园网等形成虚拟学习共同体,并通过网络主体的虚拟交往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

 

2.终身教育思想。现代科技革命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我们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腹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年时期,成年职业活动时期和退休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传统的非嵌入式学习方式将学习者固定在学校教室及公司办公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自由多样性。嵌入式学习则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和学习随时随地的可获取性,即学即用,这种学习模式将会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3.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速发展着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两个主要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在影响嵌入式学习环境。一是包括掌上电脑、手持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内的手持嵌入式系统(EmbeddedSystems)的发展。这类手持嵌入式系统体积小巧,有较强的运算、存储、扩展、网络通信能力,其软件系统一般存储在ROM芯片或电子存储设备中,可即开即用。二是无限网络技术,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各种高度灵活、连接简便的短程、中程、远程等各种教学网络可便捷地组建起来。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高校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把工商管理分割为若千相互独立的课程,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仅仅限于介绍文字材料,无法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因为一门课程的局限,很难把公司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告诉学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公司操作实务。从学生学的方面分析,由于缺乏相应理解,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往往注重理论学习,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运作实际,缺乏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训练,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同企业实际结合,因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毕业生的系统性知识应用差,进入企业后适应期太长。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有待完善。目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第二、三课堂特色教学;二是ERP实验教学;三是实习基地教学。主要做法有:其一,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随时接纳学生参观和实习;其二,组织学生参观由一些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三,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活动和各种学术研究等;其四,借助ERP实验教学,例如,企业沙盘推演与企业行为模拟,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其问题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缺乏关联性,无法在知识的引导、活动的参与、知识运用的主体及更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上呈现一个阶梯状的上升状态。

 

2.忽视职业能力为主导的培养。现有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运用层面,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系统的职业能力提升,未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没有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不太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企业需要的又是什么。

 

四、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嵌入式学习应该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二是嵌入式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想是将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学期学生接触到的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少于五家。

 

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1)大一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团队教师担任独立董事和顾问的大型企业集团并与其高层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2)大二期间,利用教师的横向项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3)大三期间,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实践教学基地,吸收学生实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参加有关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和各种学术研究等。(4)大四期间,借助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嵌入式实践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借助计算机或者是手持终端设备登录网站查找资料、进行自身管理能力的测试、提出学习困惑等,教师团队、企业家甚至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给出相应的回答,通过这一平台真正将实践教学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能够给予学生系统性、即时性的指导。

 

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企事业单位管理问题咨询课程,以合作培养单位的实际管理难题为出发点,师生共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解决方案设计,并提交合作培养单位参考,最后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方案对比,找出成绩与不足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全面探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科学路径和前进方向。为了解决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中的弊端和问题,适时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了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注释]

 

①何立民.嵌入式系统定义和发展历史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

 

②马德四.嵌入式学习:后PC时代的数字化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4(4):22.

 

③汪千里.嵌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一让学习与工作完美结合J.企业管理,2008(11):72.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2.

 

⑤(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_.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6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项目,国内各院校也逐渐开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教学课程,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但针对各院校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人才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与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应用整合理论分析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通信手段实现对信息的现代化处理、应用,其中包含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遥感技术等。信息技术与课程理论结合,主要是指在进行各个学科教学时,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新型教学环境的创设,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塑造,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含三个要素,即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相关教学信息的高效处理[1],并将处理后的有效信息直接显示于多媒体屏幕及虚拟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结合,其中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含设施为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资源主要包含网络中的学习资料等,平台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于被教授者的学习界面,通讯及学习工具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及实现交流的保障;信息化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经数字化处理可直接在多媒体环境中展示的资源材料,该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方式及创造形式实现对信息的查询及处理。信息化资源主要包含多媒体软件、数字音频等,它是现代化信息教学的基础及关键因素,其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高效性及资源丰富性等特征;信息化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产生的且不依赖于教师及书本知识,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及资源实现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特征。

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优势性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与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在世界各地发展并在其商贸活动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经济交流逐渐密切,多数院校已逐渐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各专业及其课程,作为新兴行业及新兴化专业,其在具体教学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我国各院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中,不断加大对其重视程度,在硬件及软件建设方面均投入大量资金予以建设[2],逐渐促使该专业不断完善发展,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体系构建及发展。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课程开展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及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在具体专业开设及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电商环境及综合解决方案的教学,重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及后期应用,而财经类院校则由于其院校特征重视电子商务的经济因素,重视其活动及贸易流程,重视管理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发展。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滞后性。目前电子商务课程作为交叉性学科其涉及教学应用范围较广,包含计算机、管理及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课程内容逐渐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教材在编写及应用更新等方面存在相应滞后性,因此各院校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设置,培养不同的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已成为其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落后。电子商务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及学生的相互交流较少,课程中仅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未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而在具体课程教授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3],忽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使学生难以实现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高效掌握,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无法在具体应用中实现高效操作。

3.教学资源难以实现电子商务高效教学。现阶段,由于各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视,其教学资源也具有较大优势性,为电子商务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基础,但各院校在具体应用中,并未对该类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应用,多数院校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多为教师所利用,并未使学生对其高效应用,因此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现教学模式高效完善与发展

目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模式具有较好条件,它可在学生具体组织与引导下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服务。在基础教学中,可将学生作为教学有机整体,建立共同学习机制,实现团队学习,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互联网平台实现相互交流与沟通,这样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了解,理解各学生对其知识点的不同意见及不同看法,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加强思想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建立鼓励机制,推选近期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创新主体进行学习引导,同时还可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常用网络工具及网络平台,以新的视角实现对正确网络信息的认知,不断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同时还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主体论坛学习,建立公共学习体,对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向其共同体予以求助,从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该论坛学习过程中,不应将其学习主体局限于学生之间,同时各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予以高效解答,实现学生教学高效性。

(二)有利于交互性及多媒体化形式发展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不断整合,有利于电子商务学科的高效教学,信息技术属先进科学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作为先进教学媒体实现高效教学,其在具体应用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拥有显著的交互性,互联网交互性可有效对信息实现实时反馈[5],教师与学生可实现在线双向及多向交流,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可向教师进行求助,教师予以其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

信息技术其自身拥有高效多媒体性,教师在具体应用时,在网络上下载相关多彩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予以展现,这样可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对学生的感官予以刺激,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实现高效教学。

(三)可有效提升学生及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相互融合的施行主体在于各授课教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将自身从传统教学知识传授者向教学环境构建主体、教学活动参与主体等角色转换,因此在此过程中便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可实现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规划,在这一条件驱使下,教师便需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课外不断对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学习与掌握,从而使自身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而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6],信息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掌握工具,若学生未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便在课堂教学及课下复习中无法实现高效学习,从而影响电子商务课程高效学习。

(四)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体系完善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商务教学时,由于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在具体教学中缺乏一定的信息化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及实践经验,因此教师采用信息科技实现教学,可推动教师对信息化教材及案例的认知及编写,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理论知识内容,有效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电子科技的不断更新,导致电子商务内容呈现快速变化趋势,因此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便应不断实现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探究,从而实现对电子商务理论的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电子商务理论内容,使教师遵循该内容实现对教学体系的创新,完善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其具有快速发展、更新好特点,因此各院校在对其进行相关教学时,需要重视内容的相应改革与更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网络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用中,可有效实现课程教学模式高效完善发展,提升学生及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体系完善,促进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乐春.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6):199.

[2]侯旭芳.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140-141.

[3]刘久凯.论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04):97+129.

[4]何建华.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3,(02):7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