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的特色

时间:2023-06-08 11:0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院校的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院校的特色

第1篇

摘要:学校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学棱的软实力,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和学校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探究和激活.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文化软实力是学棱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文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活动文化、大赛文化、规划文化八个方面,对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职校文化作探讨,这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特色鲜明:职业院校文化

学校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学校的软实力,是对教育教学本质和学校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探究和激活,是一所学校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理念,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涵盖了从教育、教学、实训、管理、德育到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文化软实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文化传承、内涵发展、校风学风多种因素的集中体现。现代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活动文化、大赛文化、规划文化八个方面,建设特色鲜明、校企融合、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职业院校文化,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总揽全局的精神文化指引学校发展

“三流的学校靠经验,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文化软实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核心,是我们办好学校的金钥匙。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品牌和现象,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质量方针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和奋斗目标。学校精神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穿透力、凝聚力、创新力和教育效力,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师生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国家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发挥示范校引领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实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学校向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学校精神文化必须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引领,必须有校本主题活动的支撑,必须有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等载体表现出来,具体为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对外形象以及职业、园区、广场、石刻、节庆文化等,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办学内涵,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突出以责任、诚信、敬业、劳动、奋斗等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先进的精神文化感召和激励师生,用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观武装学生,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充实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二、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陶冶道德情操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育人”。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品德、磨练意志的作用。通过环境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禀赋、优秀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的心智人格。环境文化包括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体来讲,包括学校的建筑物及其布局风格,学校的绿化美化,以及能够表现在直观层面的师生行为、职业礼仪、精神面貌和校风学风等,这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和观念。要不断提升环境文化建设品位,注重绿化美化同步,外包装和内装修并重,把绿化基础设施与美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集校园建筑美、绿化美、布局美于一体,达到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要从学校整体布局出发,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实训区、办公区、工厂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等,并将学校平面图安放在显要位置,使师生教学、实训、活动等各有场地,充分体现规划美、布局美和映衬美。各功能区既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又要相互辉映融为一体,建筑、景观、道路、雕塑、绿化等给人以舒畅美观的感受。校旗、校徽、校标、校史、宣传栏等人文环境要让师生感到精神振奋,激励学生明确方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校园景观、园区石刻、主题雕塑、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画廊展室等一景一物都要赋予文化内涵,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学校环境文化的熏陶,接受知识的教育,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升华。

三、校企融合的管理文化提高办学质量

管理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道;管理是技术,技术的价值在于增效;管理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管理是文化,文化管理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的院系管理体制和“平等、民主、和谐”的管理模式。教育之道在于厚德载物,育人之道在于上善若水,办学之道在于和谐发展。要大力推进院系二级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基层能量释放,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心齐气顺的氛围,使教职工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二是引入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教育教学标准,靠制度文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借助中介方的评价,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靠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性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在科学完善的制度约束下高效运行。三是实施“六化”德育管理模式,培养“德技双优”合格职业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养成为重学会做人,德技双优技能为本素养为魂学会做事,全力推进“院系管理标准化、德育工作模块化、校军合作深度化、班级管理企业化、养成教育常态化、职商培养全程化”的德育管理模式。四是探索实践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模拟企业化班级管理。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和竞争激励机制,对班级机构设置、班级运作方式和学生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将企业制度及管理方式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实施模拟工资、奖金、罚款,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氛围。五是以学生养成教育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全面推行“7s”德育现场管理。耍全面推行“7S”现场管理模式,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借鉴现代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员工化学生,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第2篇

Abstract: The research work in Ningxia Polytechnic should be : nurturing teach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of "double type"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hance the school's influence in society. Features include three area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 project to link build a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of production; the second is to cultiv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rd,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chanism.

关键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定位;科研特色

Key words: Ningxia Polytechnic;orien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fic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35-02

0 引言

高职教育面向生产、面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以应用性科研为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要有自己科研的定位,有本校科研的推手,进而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

1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的定位

1.1 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认识真理,而科研的本质是创造知识,发现真理。职业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科研工作应该也必须为教学服务,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局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边从事教学边搞科研,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通过科研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实验室的改造,能在办学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环境。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1.2 以校企合作应用性科研为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面向宁夏招生的学校,通过对宁夏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状况的调研,开展的科研项目紧密的与区域发展需要结合。横向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研究实际问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能够对学科前沿加深认识。2011年7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宁夏晓鸣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共建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学校与宁夏家畜繁育(银川)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繁育技术的推广服务和培训工作,参与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的种羊鉴定工作,鉴定种羊2万余只;为企业开展羊胚胎移植技术服务,为企业增收节支达200余万元,对推动杂交改良工作的开展、提高羊产业良种化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培养基层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100余名。目前承担2项自治区成果转化及1项科技支撑重大专项项目研究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3 科研团队“双师型”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团队要求是“双师型”,这就要求科研团队必须有企业人员参与。同时要求学校的教师必须走向社会,走进车间,走入企业,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承担起生产技术改造和开发任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要通过这些努力,提升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树立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服务的形象。

1.4 通过科研增强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应该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工作的作用,逐步提高学校的对外影响力。2006年以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16项自治区科技攻关(支撑)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53项,居宁夏职业院校之首。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学术著作10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875篇,其中25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影响力,提高了宁夏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的美誉度。

2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特色

第3篇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是我国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库,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旅游者逐步成熟,旅游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者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缺乏特色,专业特色建设存在许多不近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软、硬”件跟不上时展步伐

课程是学生的“粮食”,好的课程设置不但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根据学习状况补充给学生所需要的能量。而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不仅缺乏特色,还仍延用“大而泛、泛而烂;理论旧、实践浅”的课程体系[1]。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无重点,应用型课程过少而又缺乏特色,使得学生学理论不全面,学技术不精湛,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至用,在从业竞争中没有优势,甚至被非专业学生所淘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纵观我国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设备普遍落后,不少管理者的观念还存在问题,认为旅游服务简单容易,不需要现代的技术装备,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还延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挂图等,现代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光盘、电子计算机等及其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室、多媒体电脑机房等等没有得到普及。教学方法创新缓慢,改革措施滞后,“软、硬”件跟不上时展步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虽然近些年国家财政对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不少资金,但杯水车薪,用在旅游专业的投入少之又少,常常会被其它“急需”项目挤占。许多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实训室规模小,设施落后,有的有场地无设施,有的有设施无场地,学生不能摆脱听实验、讲实操的尴尬局面,理论与实践一头重一头轻的处境,难以满足学教学和社会需要[2]。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

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单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相同年龄段的教师过于集中,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度、高级职称比例平均偏低,其主要问题是:一是非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主要承担公共课和基础课,也有些在短期培训后转教专业课程;二是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主要承担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本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老师。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没有得到创新和提升。面对信息产业的速猛发展,院校在教学中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虽然,一些院校开始购买或自行研制旅游、酒店教学管理软件,但推进步伐缓慢。由于教学管理软件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各个院校的需求又不完全相同。购买的软件往往不能充分突出其针对性,而自行研制的教学管理系统,停留在简单的管理之中,缺乏实用性和推广性。缺乏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制约着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也制约着院校专业特色的建设。

(三)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职业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往往是追求大而全,职业面过于宽泛,虽然为就业方向提供了多项选择,但人力培养缺乏明确定位,没有对市场需求做较好预判,盲目跟风和无序竞争,使得人才培养陷入困境。从近些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情况看,有90%的学生选择本省城市就业,7%的学生选择临省城市就业,3%的学生选择较远省城市就业[3]。因此,院校不重视地域特色,不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人才定位培养,就成为造成旅游人才逊色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小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一样,较大企业需要管理类人才,中等企业喜欢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小企业缺乏技能型人才。院校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爱好实行拓展培养。缺乏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面对旅行社、酒店、景区及不同的旅游企业,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使企业缺人才,学生难就业的现象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的现象。2013-2014年,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网上多项调查,有79%的职业生求职没有清晰、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33%的求职者简历投递石沉大海却不知原因,重视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者不足21%。不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的求职者占81%,理想模糊的求职者占43%,模仿其他同学就业方向、发展思路的求职者占11%,有大致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的求职者占37%,明确表示自己有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且正在实施中的求职者仅占25%。这些数据,反映了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使学生缺乏职业目标,面对就业压力,一片迷茫,找不到发展方向。旅游专业的专业出口对应旅游业,对旅游服务谁都可以说了解,但在这个行业如何发展,很多人心中没底,很迷茫困惑。

二、旅游专业特色建设的两个方向

物色是生存之基,特色建设是职业院校追求发展的最佳途径。旅游的本质在于求新求异,旅游服务讲究个性化服务,旅游个性化服务呼唤旅游专业特色,旅游专业建设要注重专业自身特色的形成,把教学中的亮点和经典部分,作为专业特色的重点部分来建设。瞄准市场产业设置特色专业,抓住岗位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以特色建设为办学思路,推进专业特色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住以下两个方向。

(一)特色专业,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

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未来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倾向专业化的方向,职业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腿根,就必须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全力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并走属于自己的“内驱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道路。摆脱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将生存因素和发展因素双重并举,明确教学目标、确定人才定位,避免专业设置过多,突出专业特色的精而细,由“以校设课”转向“以人设课”和“以企设课”,从教学规划、课程制定上全面体现专业特色,突出旅游领域专业特色,培养人才在知识水准、能力层面、综合素质方面都能达到,甚至超过旅游行业及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旅游专业特色建设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企业需求为依托,要创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4]。以专业特色为方向,重点培养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经营型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专业人才,在研究国内外旅游发展政策、旅游信息数据、旅游产业开发等基础上,勤思考、善洞察,捕捉旅游发展趋势和脉点,为企业输送专业特色人才,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前列,实现专业特色的跨越发展。

(二)特色培养,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

特色培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旅游专业特色学习和锻炼,使学生获得选择、创造职业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院校在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一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复杂环境下具备求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就业之后具有适应工作岗位、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能力。院校要紧跟时展步伐,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好高骛远,要结合实际,通过“双元化”、“渗透式”、“工读交替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培养为轴心,向“双向参与、双向互动、双向促进、双向发展”方面辐射,形成旅游专业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5]。如“双元化”将企业与实践为主导,开设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专业技能实习课;“渗透式”以院校专业特色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寻找学生自愿接受的企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达成学生工作任务、职责、时间、薪酬等协议,开展实践培训,实践培训结束后,及时总结,做到纠偏扶正;“工读交替型”以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方向,根据学生状况,展开交替式人才培养,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实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三、旅游专业特色建设实施方法

旅游的特点和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注定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不能关门办学,更不能重走传统的老路,要拓宽办学视野,多渠道搜集外界旅游相关信息,把握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学科布局,优化课程结构,在旅游专业特色建设上,要集全校力量和智慧,全方位、多角度改善育人环境,搭建新的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区域旅游服务对象为特色

旅游职业院校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挖掘和寻找区域领域中的潜在资源,从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出发,研究探讨旅游与经济的契合点,把握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将服务区域旅游做为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依据区域丰富的特色,重点探索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主动开展市场调研,根据行业反馈意见及建议,及时调整不科学、不适应旅游人才发展的问题,建立与企业和旅游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2+1”或“3+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区域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教学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旅游专业教学特色,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区分,把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建设以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及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6]。要注意运用现代企业对员工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内容,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相衔接,在工作岗位上磨砺意志、展现自我,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形成责任意识[7]。专业建设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区域旅游服务对象为特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2+1”或“3+1”教学的拓展工作,让旅游企业感受到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技能实践在就业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要体现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到导向、激励、评价作用,以准确、具体、全面、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通过与区域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特色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培养区域旅游服务人才的效率。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旅游职业院校在开设《旅游文化》、《饭店管理原理》、《导游业务》、《餐饮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精品课的同时,还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一些更贴近旅游专业的特色课程。如开设《形体训练》、《医疗急救》等课。由于旅游业有别于其它行业,需要内外气质兼备的优秀人才,在重视业务技能的同时,还比较重视外在形象和外在气质的完美。鉴于此,院校要改革体育课教学,加强形体美的审美教育课程,增加美育及艺术修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规范坐立行走姿态,提升学生的外在素养[8]。同时,职业院校要不惜重金,重点投入,将实践技能课与综合技能训练课紧密结合,突出“仿真训练”、“定项训练”效果,在体现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订制强化课程,让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助其“热身”。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实践技能课、综合技能训练课列入重点课程项目,并作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毕业考核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发展旅游教育,职业院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特色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宽泛基础、灵活板块的基本思路,淡化学科性课程体系,强化职业型教学结构。建立符合院校实际的旅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对必修、选修、任选课做适当调整,必修课需要完成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教学重点放在选修和任选课上,选修课必须在旅游工作岗位细化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以模块化的形式精细设课,重在培养和拓展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9]。任选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集中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与时俱进,完善特色专业体系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多元融合;校园文化;校企合作

引言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工业化路线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在办学方针及校园文化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特有属性。这种特有属性决定了职业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运用,更应注重职业教育自身特质的培养。而这种特质形成的来源之一,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多元融合。

1.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最近几年来,虽然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迅猛,但部分新组建的职业院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新校区建设上,往往偏重于硬件建设、物质条件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等“软实力”有所忽视。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只有崭新的现代化建筑和先进的设备,尚未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校内涵,文化氛围不浓,内涵建设不够理想。通过多元融合,可以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中的团队协作理念、创新理念、遵纪理念、感恩理念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谐发展。

2.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选择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对行业、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缩短其适应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努力目标。当前,我国正着力探索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在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重要途径。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原有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很难满足职业学生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增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这种多元融合不仅有利于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也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3.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彰显特色文化的必然需要

职业院校要生存和发展,特色是重要竞争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彰显特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类型,既要显示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显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个性。目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未能体现职业特色。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吸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加入“职业”的元素,才能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职业校园文化。同时,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职业院校吸引社会、企业的巨大魅力和职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性显性和隐性文化融合拓展的关键

融入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内容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多元融合的目标。形成职业素养、磨炼职业意志、培养职业精神的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而职业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其接口也是多重或多维的。为便于分析,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为两个层次的同心圆结构:外面一层为显性文化,里面一层为隐性文化。(如图1所示)

图1 多元融合的职业性同心圆结构图

其中,显性文化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作用的职业院校校园环境文化。二是约束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和锻炼学生成人成才的职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与拓展的关键。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很多企业选人用人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尚能”,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而且要“厚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一整套以现实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参照系的价值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最终以一个合格员工的身份走向社会。

5.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可行性路径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要立足校园文化,注重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通,在行业文化的背景下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实现三者的有效融合。

首先,在校园环境中体现行业特质与企业文化特色。一是在校园景观设置上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特色。校园景观设置是职业校园文化融合行业、企业文化的直观表现,通过这种融合,既可以让师生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又可以使他们对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加一份自觉,从而实现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二是在校园氛围营造上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特色。在实验实训场所张贴一些企业化的宣传标语,并借鉴企业管理的要求制订适宜的规章制度,着力渲染、营造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体验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三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渲染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体味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独特品质和无穷魅力。

其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行业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是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对社会的变化比学校更敏感,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学习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同心同德的校园文化氛围;学习平等对待员工的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学习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思想,处处为师生着想,真心为社会服务;学习创新与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二是研究企业文化并参与企业活动。职业院校坚持“走出去”,借助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走入企业,借助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获得职业意识和社会经验,进而获得立足企业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三是聘请行业企业精英兼任专业教师。职业院校坚持“引进来”,努力将行业、企业中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并符合教师聘任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吸收到专业课教师队伍中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专业技术要求、价值观念、文化特点、行业和职业特性以及怎样通过具体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然后,在教学科研中实践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设计。一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融入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专业和课程,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将从生产一线得来的前沿成果及时融入到课程内容及课堂教学中,既可以为教学改革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系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三是在实习实训中体现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按照校企育人标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借助企业化的生产设备、技术优势等来满足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需要。

最后,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校企合作的职业特色文化。一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充分开发学校的智力资源,按照行业、企业需要,为企业员工开展多样的职业培训,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发挥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择相关企业单位作为技术合作挂钩单位,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又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强化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用。注意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由于其职业性特征在当今时代凸显出其独特的文化生态存在。在这一背景下,思考和研究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多元融合,充分发挥校企文化的聚合优势,既可以更好地指导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又可以为职业人才培养注入活力,着力培养尽快适应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现代职业人,缩短职业院校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夏洁露.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29-32.

[2]刘明新,蔡敏燕.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4):52-54.

[3]刘明新,蔡敏燕.论多元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36):59-60.

第5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上应与其他专业类院校有所区别。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适应市场需求,立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且充分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 教育观念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人才培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院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由于国际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内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艺术设计专业在职业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崛起,但由于各类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不足以及盲目设置与大肆扩招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生源整体素质低下、设备不足、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相脱节、就业市场的相对狭小等。除此之外,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划分过细、无特色,专业性不强、方向不明确等都成为困扰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因素。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面临诸多的困境,该何去何从,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为职业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点燃一盏明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就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一、厚基础宽知识,培养具有复合能力的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任何一所院校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立足点,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一旦失去了特色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艺术设计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在职业类院校已开设多年,但多数院校都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与专业美术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太大区别,这也就是近几年来在教育界产生的所谓“特色危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脱离宗旨、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际脱节等。

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不同于其他的普通高校,它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特色,把目标放在培养既懂艺术又精技术并通晓多门综合知识的“多面手”人才上。他们应是设计者与工艺技师的结合,是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具有解决设计过程中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问题的能力;他们应是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者,而不应是单纯的设计师或技师。因此,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制订上必须谨思、慎行,摆正位置、明确立场,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

另外,在专业的设置上既不可盲目求大、追逐风潮、脱离实际,亦不可囿于某一狭隘的思想,偏离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力求宁缺毋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开设一些既适合自身办学条件又是社会紧缺的专业。

二、立足实际,突破陈规,形成特色化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必须要变革务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打破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与技术相脱节的现状。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对于它的改变,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勇气和眼光。

另外,要变革现行的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有一套经过反复论证的并能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切不可盲目莽行。首先,改革现有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含量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变革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行产学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务实能力。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在学习期间就必须让全部学生进行顶岗实训,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企业的生产、开发、设计与制造全过程。因此,建设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和保证校内实验室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与实验或实训基地、工厂、企业相结合,实行双向联合、资源共享、人才互通,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及工艺技师授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面向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改革具体体现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首先,完善与规范教学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经过切实的社会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因人设课,因某些人为的因素而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要主次分明,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目标明确,分配合理。

其次,积极推行艺术设计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对学生执行双证书教育,使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既有毕业证,又拥有职业技能资格证。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四、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探索特色化的教育教学道路

第6篇

关键词:云计算;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作者简介:俞锦梅(1973-),女,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馆员。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强调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图书馆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当抓住学校发展的大好时机,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计划,保持与职业教育的同步发展。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基础。相对于普通高校图书馆,职业院校图书馆发展起步较晚、文献资源建设显得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云计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种IT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的干涉。云模型由五个基本特征(按需自助服务、广泛的网络访问、资源共享、快速的可伸缩性、可度量的服务)、三个服务模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架构即服务IaaS)和四个模型(私有云、社区云、公有云、混合云)组成,如此使以上成为可能。

云计算所具有的存储量大、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资源共享、以用户为中心按需服务、廉价等特点,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新的途径。

一、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1.起步晚,资源少。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多数职业院校图书馆发展历史较短,规模较小,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

2.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不足。随着职业教育步入快车道,职业院校图书馆在最近几年才得以迅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急需完善,因而投入到文献资源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加之各类文献数量激增、价格上涨,图书馆用于购买文献资源的经费日益紧张。而方兴未艾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上每年庞大的维护费用、软硬件资源的频繁更换升级等,让很多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出现了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问题。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方式发生了变革,需要具备图书馆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等相关专业知识的馆员从事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然而职业院校图书馆从事文献资源建设的馆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馆藏采购的方法和质量与读者实际需求之间已经产生矛盾,难以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云时代给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带来的优势

1.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扩大文献资源的存储容量,提高存储能力。

云计算采用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等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有着不限量的存储空间、超强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2.提高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解决资源匮乏和重复建设问题。

云计算提供一个统一的资源平台,将整合后的资源提供给用户。可以解决目前各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和平台技术不统一、数据格式不标准、接口不兼容等问题,消除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云计算让分布在互联网中的各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服务成为了一个整体,使其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有了扩展的可能,可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要。

3.降低图书馆运作与服务的成本投入。

职业院校图书馆资金相对不足,难以支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而在云环境下,图书馆只需用普通的计算机,以终端的方式接入,即可使用云端的软件和资源,不需要购置和维护昂贵的服务器和其他硬件设备,不需要购买专门的软件系统和大量的数字化资源。由此,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的运作和服务成本,也降低了对相关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这就让职业院校图书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三、云环境下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1.利用云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分析读者的实际应用需求,让文献资源采购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近年来,各类文献资源数量激增,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文献资源价格持续上涨,而职业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又不足,因而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文献资源采访的质量。

职业院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有学生读者群和教师读者群,此外还有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读者构成较为复杂,学历层次、专业背景不一,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如何利用有限的购置经费,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校企合作工作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同时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以期达到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所倡导的“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图书,为最多的读者服务”之目的,是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图书馆采访人员的专业素养有限,采购文献资源的依据往往只有采访人员的经验和图书馆的荐购系统。

信息时代,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读者查询书目信息会在图书馆OPAC系统中留下搜索记录;读者借还书刊资料,会在借阅系统中留下借阅记录;读者浏览和检索数据库、浏览图书馆的网页等,都会留下浏览和检索记录;读者关注图书馆的官方微博、微信,会留下潜在的需求数据;等等。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运算得到了解决[1]。把所有这些数据收集起来,送到专门的云计算公司进行数据挖掘,就能较全面地掌握读者对文献资源的真实需求,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带来质的改变。

2.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读者需求,加强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职教特色数据库,为文献资源的云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肖希明教授认为,“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集中反映,是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信息服务竞争力的核心资源。”[2]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出于自身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特点,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藏的侧重点与普通高校图书馆有较大不同。职业院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特点,依托区域特色和职业教育特色资源,以重点专业群资源为主,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库。并利用云数据管理技术,设计能够灵活存储这些海量资源、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向读者提供更为灵活和高扩展的数据库。从而使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价值的最大化。

3.加强本校和本馆现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整合,构建学校私有云。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工程的推进,职业院校的文献资源种类越来越丰富,如购买或自行开发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页、各类数据库、资源库、多媒体资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微课,等等。

“整合”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数字化资源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规范进行整理并作有机集成[3]。在云环境下,可以把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通信协议、分散的数字化文献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源加以描述和组织,进行分类和聚类,建立索引,构建具备检索功能的、跨平台、跨数据库、统一访问入口途径的文献资源中心。让师生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依托云计算技术,打破行政壁垒,联合本地区职业院校、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节约资源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职业教育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为目标,区域内各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理应实现共建共享,均衡配置。然而因管理体制造成的行政壁垒,以及因各校自建资源库时使用不同的软硬件资源,造成各平台间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较差等原因,导致区域内各职业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存在诸如各自为政、相互独立、重复建设、难以共享等问题。

云计算为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铺平了道路。借助云计算公司的运作模式,可以打破各职业院校图书馆的行政区划限制,以付费的方式来使用云计算公司提供的数据和服务。云计算服务商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文献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加强。云计算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能够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各图书馆的相互连接,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还可以降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成本,解决图书馆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四、结语

云时代的到来为职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计算的应用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目前职业院校图书馆对云计算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但前景广阔。职业院校图书馆应抓住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加快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2] 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内容与体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5-8.

[3] 张怀南,杨成.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45-50.

[4] 郝志刚.大数据、云计算与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2014(6):36-39.

[5] 姚毅.转变与创新:中小型图书馆乘“云”之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1):53-55.

第7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讨

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属于一种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特有的质量要求、特点。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道路上,培养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目标。但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并不具有优质的生源。同时,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其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充分考虑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学生的个性特征,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下,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其核心要素。换句话说,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更加注重质量的时代。为此,需要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新时代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各方面的需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它是实现高等实教育大众化,满足其客观需求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不断扩展对应的规模,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就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言,并不是单纯指教育数量指标,它也需要教育质量提供有利的支撑力量,更好地展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具有的价值。最后,它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推进的浪潮中,依法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同时,在新时代下,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已有新的体现,比如,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但总的来说,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是其主旋律,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获得长存的首要前提。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策略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更多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其应用到其中策略来说,并不是体现在单一的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一些可行的措施予以了探讨。

(一)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其不可忽视的元素。以此为基点,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新时期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体工作岗位需求为纽带,来制定符合新时期客观规律的专业课程大纲。以此为导线,来构建客观而全面,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专业实践性教学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以不同专业为基点,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一些单项实训课程内容,并设置合理的实训学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并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对学生进考核。以此,不断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其次,以综合实训为桥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连续性、延展性的实现做好铺垫。最后,采用顶岗实习的形式,充分展现教学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完整性。

(二)注重实习设备、场地投入

对于这方面,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根据不同专业为学生联系对应的实习基地。第一、学校要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合理分配已有的经费。以不同专业教学需求为基点,购置完善的实习实验设备。第二、学校需要采取可行的策略,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工学结合。这种方式在提高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缩短了毕业生上岗的距离。第三、不同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构建公共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可以在减少学校经费支出的同时,使已有的仪器设备得到优化利用。

(三)以院校特色专业为基点,构建专业群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市场中需求的职业岗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其专业都是以职业岗位为纽带,进行设置的。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群。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专业群的时候,需要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并以院校已有的特色专业为中心,构建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团队等,不断展现各特色专业自身的价值。在构建专业群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时期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这样在满足企业在人才方面客观需求的同时,建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岗位群。在此基础上,以院校自身的特色专业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科学的专业群,更好地展现专业群所具有的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采取可行的策略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随时了解当下市场需求,真正培养一批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此,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完善,拥有更好的发展面貌,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成,万应玲,张海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5,04.

[2]陈良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1.

[3]章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而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地域经济的发展等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并且尽快地适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本校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研究已成为职业院校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最早的定义是在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所辖机构“教育机构革新中心”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界定的。我国学者吴刚平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可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具体的职业院校环境中,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企业行业人员和课程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相对于普通教育校本课程而言,它更具鲜明的实践性、专业性、动态性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受到诸如国家文化传统、政策取向等多重交织的因素的影响。所有的上述因素都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其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

二、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在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明确其指导思想,受到正确理念的支配。”

(一)目标观:以就业为导向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直接地反映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故职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和根本指针。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根本目标。

(二)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

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出发,职业教育能力型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组成。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切合学生的资质与兴趣上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不能毫无选择地教授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背景及需要、学校社区的条件,选择、调整或改编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自行编撰,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纬度中进行的,是每一位在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来说,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凸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仅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积淀形成了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而且能自觉把触角伸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及时学习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创建新的学校特色。各职业学校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构建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凸现学校的特色,保证学校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广大职业院校进行内涵质量建设的核心。

(三)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如果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全体和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为满足特定学校学生发展之需的基本资源”。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他们在教学一线,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学院的教学资源,他们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

第9篇

引言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设置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1-2]。虽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教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专业基础性设施和专业教育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专业发展失衡、专业绩效不佳、专业管理效率偏低等不利于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解决策略。因此,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要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实现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岗位的有效对接,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纵向衔接,与各类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横向贯通,拓宽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渠道,与其他教育统筹发展,互动双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实用、自主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

2.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创新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要建立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专业建设中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考核,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专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

3.促进专业现代化,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体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专业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促进专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要加强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促进高水平专业数量的大幅增加,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并使其中一些特色鲜明的专业能够走向世界。

4.深化改革,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和社会力量参与的高职专业管理机制。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要更清晰,统筹要更公平高效,服务要更具体。高职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机制要更加灵活,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更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许可和认定、就业准入等制度更加健全。

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措施

1.开放务实,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体制和模式创新

首先,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在“政府统筹、部门管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基础上,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调整和整合,加强宏观调控和过程监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管理体制。其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理顺政府、市场、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它们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发挥作用。要控制专业数量,明确专业定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更新观念,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积极发展。

2.深化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增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首先,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建设。明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系统要求,打造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之间、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全立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继续再教育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其次,改革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才质量,实现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的互通,融合发展。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走出“学历崇拜”的认识误区,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最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效益。要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专业为推手,以创新管理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目的,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的吸引力。

3.推进改革,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首先,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社会资金用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比例,确保经费使用更规范和高效。其次,规范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运行机制。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方案和标准。再次,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的常态机制,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制度。最后,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科研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研的服务、指导和推广作用,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联合攻关,不断推进专业在实践创新中发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3-5]。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估也需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视角。为此,本文合理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形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如表1所示。该体系标准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评估标准的指引下,注重全面性、客观性、需求性和效益性等原则,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措施为根本推动力,不断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运作过程,提高专业的投资回报率和专业吸引力,提高学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满意度。通过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评估过程,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整体、长期、协调性发展。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设定。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明确了从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和影响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整体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全面、动态和可操作性。有助于高职院校客观分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专业实践与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7]。

第10篇

(一)对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理解、定位不准确

无论是在学校管理层中,还是普通教师群体中,“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低,学术水平差,科研只是用来评职称”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市场。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薄弱,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高职院校囿于生源、师资、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局限,将学生管理、常规教学、实验实训等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所致,其实质则是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定位不准确、对于高职院校科研的理解有偏差。高等职业院校做科研主要做什么?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否也应该是向研究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那样做大量基础性、理论性的“纯学术”研究?答案是否定的。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有科研理念上的转变,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不是去做“纯学术”研究,而是在“密切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上做文章,在“产教融合、特色办学,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上找到突破口。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过程不应该是“做调研、写文章、编教材”,而是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科研的成果应该是大量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不能及时跟进国家产业发展动态进行调整,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欠缺,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不协调。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科研管理中,缺乏对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的研究,没有对本校科研工作的长远规划,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目标、重点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重课题申报,轻应用研究,项目结题评估制度不健全,结题数量多、科研产出少、科研成果水平低。

(三)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服务不够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将招生作为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导致出现盲目招生,超额招生的现象大量出现。许多学校每年的招生数量远远超出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的承载额度,部分院校师生比高达1:30以上,教师教学工作量繁重,跨专业、多课程教学使得教师很难有精力进行科研和知识更新。此外,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步入高校序列的时间不久,这些院校科研力量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学术氛围较差,科研意识缺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亟需加强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与服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促进学校教师的成长,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

(四)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科研工作是一项人力、技术、设施设备上均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所需实验环境均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对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校内科研经费。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与投入严重不足,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是无暇顾及,高职院校从校外获得科研经费非常有限。高职院校很难通过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竞争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较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及较多经费支持,并且现阶段通过实行校企联合、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转让获得科研经费的难度更大,高等职业院校较高层次的科研立项少、科研成果少、科研成果的转化较弱的现象持续存在。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投入与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紧迫,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环境、经费投入无法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实现以研促教、产教融合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在促进国家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对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

(一)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内在发展的动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具有较高的“动态调整能力”,在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建设专业化程度较高和转型适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密切与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事业的联系,更好地发挥高师院校的引领与服务职能。职业课程与教材改革要求开发和编写能够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不仅需要教师对行业企业有全新的深层次认识,更要密切与企业产业前沿的联系,能够把握行业对专业教育的前瞻性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师的科研创新工作,不仅是密切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我国高职职业教育才能够更加贴近产业升级的需求,并逐步能够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坚持教研和应用两大方向,服务于学校教学和地方

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环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本科院校,在科研定位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本着“干什么,研究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教研和应用两大方向,服务于教学和地方经济发展。具体定位在:面向教学、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第一线,强化实践意识,重视对中微型企业进行技术应用支持和产品、工艺创新的课题研究,突出技术的实用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研究特色,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研究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坚持为教学改革服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办学规模急速扩大的发展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凸现出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学生入学水平的差异性、理实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业特色教材建设、“适应性”特色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有立足学校实际,变革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高职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通过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进一步认清、吃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办学规律,对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革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手法转变等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在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高等职业院校将教学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应重点放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上,特别是新经济形势下适用社会服务需求、经济结构调整需求的现代化职业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方面,寻求突破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型、知识型教学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人才为主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必须坚持科研”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推动科研与教学、产业与教学的大融合,通过科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量力而行,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定位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客观评估和分析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研发能力等状况,积极稳妥地开展科研工作。例如,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幼教、小教为主,职教幼教并举的师范特色浓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就选择以紧贴小学、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服务川北地区小学、幼儿园提供教学科研支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学校通过建立“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蜀道研究中心”、“川北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孵化平台,开展一些应用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作,服务于地方和行业发展,为广元“生态强市、文旅兴市”作贡献。

(三)创设科研环境,搭建科研平台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因此通过营造学术氛围、创设科研环境、搭建科研平台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川北幼专近几年分别采取引进智力、提升自我、创设环境、搭建平台等多种举措强化学校教学科研水平,效果明显。引进智力包括经常性地邀请外校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学术引导和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能够使广大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学术的魅力,并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被引进后,能够较快的改变当前学校的科研力量,通过发挥他们在科研上的学术带头作用,为科研提供智力支持。提升自我主要是针对学校现有师资,通过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培训和攻读高一级的学历学位,为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以促进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创设环境则主要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除了加大科研经费、场地和设备的投入,还包括人才、团队的建设,进而为科学研究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川北幼专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趋于整齐、结构也日趋合理,有教授、副教授56人,硕士学位教师8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近两年来,教师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在CN期刊200余篇,论著及编写、参编的教材20余部,30余项科研、教研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同时,校内已经建立了条件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理工实训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经济管理与服务训练中心,艺术教育训练中心等七大中心和200多个专门实训室,校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四)建章立制,细化措施,调动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

一是要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配备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二是要给教师确定科研任务,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尤其是积极申请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三是继续充实教师队伍,逐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少课时量,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四是建立帮辅制科研体系。一些学者提出的帮辅制科研体系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非常实用。帮辅制就是利用现有的科研能力较强的人员,组织专职科研队伍,对科研能力较弱的教师进行帮助和辅助,而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的现实,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实现科研能力的提高,下一步就是要辅助他们进行具体的科研任务,最后实现他们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此外,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及年度考核的办法奖励在科研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表彰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是调控和引导科研工作发展的基本工具,高等职业院校需在科研课题申报、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技术支持和财力保障。我校在2012年升专后适时成立了科研处,并构建了一套与本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行为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等,在制度层面上为我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校的特色专业———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科研素质。有了这些科研管理制度,各项科研工作就有章可循。这些符合实际的科研奖励办法和考核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我校的科研工作目前呈现出向好的态势。

(五)发挥好科研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不仅是负责学校的科研规划、计划实施、经费筹集、课题申报、成果评定、信息等常规工作,更需要在科研管理中主动出击,需要更加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即是学校科研管理的“组织者”,也是学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孵化器”,一方面,要建立起动态的科研信息资源库,及时组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能够凸显学校专业技术优势和特色的重点技术研究项目,更要通过利用课题、校地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组织、引导、培养学校的学术团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坚决摒弃只重视项目立项数和经费到位数的做法,将项目研究进程和进展质量纳入考核范围。

第1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不断加强。1986年,上海团市委学校部在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分析,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四个层面的探讨,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浅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 [1]显而易见,校园文化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彼此联系。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精神面貌都有着很大影响,起着渗透性作用。关注并解决好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学校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辞海》对“整合”一词做出如下定义,即“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2]而有效性即“事物有存在的价值,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对 “高职院校资源有效整合”做如下定义:使高职院校未形成有效系统性的文化资源实现系统化、集中化。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发挥资源内部的协同作用,采取相应措施,合理有效地调配或重新配置校园内、外文化资源。随着高职院校内外兼修思想的深入,文化资源作为高校竞争中潜在和隐性的力量,成为每个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贺贤士曾对职业教育做出的定义,即:“职业教育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3]这一观点是以职业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为视角做出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定义也说明了职业院校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注重实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以及社会需求;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发展全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发展不均衡,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却在不断提高。两者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针对此种矛盾,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资源中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对目前高职院校资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一)校园制度文化

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正常运行的前提。经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对学校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层面。有些院校习惯于沿袭传统制度,且多年来一成不变;有些院校虽然本着创新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校园制度,但大多为应急之策,浮于表层,忽略了人文性,很少融入文化的成分。致使高职院校在文化制度建设层面出现了制度和文化分离,出现制度和文化“两张皮”的僵局。

一些善于改革、乐于改革的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制度和创新制度的有效衔接。但制度依然缺乏“文化”的成分。诸如一些致力于制度改革的高职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食堂制度、宿舍卫生等一系列制度时,大部分重点放在用刚性的制度去约束人,忽略了学生、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适应情况,缺乏人文关怀。实现校园制度和文化的融合,使校园制度真正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是实现校园其他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二)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感知性。校园管理者的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校园活动的举办等等都属于校园行为文化。乐于助人、认真完成作业、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师生间的和谐相处等都属于校园行为文化。当然,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毛君洁对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过以下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不充分、行为文化的建设缺乏开放性、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存在功利化倾向和低俗化倾向、网络时代影响了校园人际交往、校园活动数量和质量的欠缺降低了校园行为文化的丰富性和品位度、社团建设落后致使校园行为文化丰富性不足等。”[4]他从行为文化的课程、模式、内容、外在影响因素和具体外在表现等六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职业院校在行为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实现行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问题。

校园行为文化作为隐性“文化”的外化载体,我们对高职院校行为文化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对学校的行为文化时刻关注,对良好的行为文化M行宣传、倡导。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不良的、低迷的行为文化进行遏制,科学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策略,实现行为文化的有效整合。

(三)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另一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建筑、教室设备、校园基础设施、学校标语、校园绿化、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作为职业院校,其服务的针对性决定了教育方向的专业性。因此,其物质文化也具有特殊的一方面。校园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物质文化等都属于职业院校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共性与其个性的并存,决定了其存在的问题既有同类院校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着实训场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备未能得到及时更换等相关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生源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院校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壮大。伴随着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很多院校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及时得到提升,因此就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出现重复性,交叉性建设,重视速度和数量忽略了院校专业特色,呈现出单一性、重复性的特点。物质文化资源未能实现有效的整合。

(四)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是校园文化资源的灵魂。校园精神文化资源为制度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散神不散”一词可以用来形容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资源中的地位。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职业院校校园精神文化资源由于受企业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呈现出内容贫乏、保守落后和功利主义的特点,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缺乏,很难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多以本土化活动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对已引进的国外同类职业院校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元素未能有效融入,教师在课堂上偏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虽然大力倡导并鼓励师生进行创新,但由于创新氛围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一些院校改革的步伐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尚未完全接受异国新的文化精神,所以尚未能实现有效变革,致使职业院校本土校园精神文化资源与国外的精神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资源有效整合的策略分析

(一)制度文化的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一词出自汉・王桀的《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一文:“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这里的刚柔相济指的是理国治民之道。同样学校制度的制定也需要注意刚柔相济。院校制度的制定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甚至带有强制性,其特点可用一个字概括:刚。文化是以人文性为基础,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其特点可用另一个词来概括:柔。刚,可以约束人;柔,可以教化人。刚柔结合,可以培育人。校园制度文化既不是单纯的指制度,也不是单纯的指文化,而是指文化、制度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做到刚柔相济,校园的制度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制度文化”。 才能实现“和”的结果。

职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既离不开传统存在的刚性,也不能忽视内在柔性。实现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的有效整合需要职业院校用以人为本的思维去考虑现存的制度文化,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制度的接受和认可,同时相关机构应该鼓励让人们主动探索,自觉做到把文化和制度有机融合,从人文性的角度去完善制度、整合文化和制度,让师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形成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

(二)行为文化的去伪存真

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5]通过对职业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校园行为文化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校园中正能量的行为文化和负能量行为文化并存,且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8至20岁之间,其自制力和辨别是、真假的能力还不够强,往往容易受到不良校园行为文化的影响,不能职业院校有责任对校园行为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需要我们对校园行为文化去伪存真,为师生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对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整合,职业院校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校园行为文化的性质进行界定。二是应该对优秀校园行为文化大力宣传,发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环境同化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向好的行为看齐,塑造更好地校园行为文化氛围。三是及时发现不良校园行为文化,消极的、负面的行为文化应采取措施坚决抵制,及时杜绝。有效实施以上三点措施,实现对校园行为文化有效的科学性整合。

(三)物质文化的统筹兼顾

对“统筹兼顾”做过如下定义: “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6]职业院校物质文化建设要注重实际条件,做到统筹兼顾。职业院校校园物质文化的整合首先要整合重复资源,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专业特色。

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从学校建筑、校徽校训、校园绿化等方面去塑造学校特色。这样既要能展现院校专业特色,也能体现院校自身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由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人才发展需要,为企业培育技能型人才,所以职业院校校园物质文化需要主动实现技术文化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寻找契合点,实现二者一体化,这样既能满足企业对学生的真正需求,又能让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转换的良好过渡。同时,职业院校在营造校园文化的同时,应主动考虑到企业文化的融入,适时引入企业文化积极元素。V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中就校企文化建设提出:大力 推行“校企双制 ”、 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 逐步实现 “招工即招生”、 培养和就业一体化。 [7]实现校园文化理论资源和企业技术文化资源的双重传授,在此基础上对校园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最终实现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精神文化的和衷共济

“和衷共济”即共同努力渡过难关,解决问题。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文化资源共通、共享的年代。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前期国家重视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强,导致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比较缓慢,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一些教育强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互换,教师的互派,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园内部本土文化与国外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二元并存的局面。

校园文化二元并存的局面,启示了我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时应处理的关系,主动借鉴吸收并引进国外职业院校优秀校园文化资源,把本土的传统精神文化资源和国外职业教育院校新的精神文化资源相互融合起来,让校园精神文化既体现自身的特色,又融入国际元素。将传统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院校与院校相互交流,实现和衷共济的良好成效,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实现两种文化资源的融会贯通,取其精华使其本土化,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精神支撑,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

四、结语

校园文化资源作为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并理性分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目前的现状,改善校园制度和文化分离的状况,整合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有效做到刚柔相济;有效区分并辨别校园行为文化,做到去伪存真,促进校园优秀行为文化的发展;实现企业技术文化资源和校园技术文化资源的一体化;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文化资源的有机统一。既要重视职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独立建设,又要实施合理的举措实现四者协同发展,最终达到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2]舒新城.辞海[D].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456.

[3]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10.

[4]毛君洁.江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行为文化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0.

[5].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1).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影响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104-01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对国内外向型企业影响最为严重,而由此带来的将是空前的就业危机。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将有2400万人待就业,其中包含700万大学毕业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更应该审时度势的对职业教育定位问题进行深刻研究,以期在内部找到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职业教育定位偏差的负面影响

1、办学层次偏差对就业的影响。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教育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属性,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然而,目前有很多职业院校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脱离自身实际办学条件,错误地认为办学层次越高,水平就越高,盲目追求学校的升格,学校办学没几年,提出的发展方向,就是争取早日升大专、本科院校,不安心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样的后果会导致职业院校办学缺乏特色,很难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站稳脚跟。职业院校只有确定合理的办学定位,才能确定出最适合自己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在特色中求发展,从而发挥学校的相对优势。2、培养目标定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技术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市场、了解自身,对其培养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就能让其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北大青鸟的ACCP课程第一阶段,培养的目标是初级程序员,学员毕业后可以到软件企业从事基础的文档编写或软件测试工作;第二阶段课程培养程序设计员,毕业的学员可到软件企业的项目开发组从事编码工作以及软件品质保证工作;学员完成第三阶段的课程就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能够胜任软件企业大型应用软件项目的模块设计和编码工作。北大青鸟这种定位非常明确的教育,以清晰的培训目标和方向,使学员们在接受培训后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将来做什么,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怎么样,学生毕业到企业后就能够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减少由于人才频繁流动所造成的损失。3、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人才类型决定教育类型。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不同的。按照人才的类型、层次和规格,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受普通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明显的学科化痕迹,课程设置拘泥于传统,教学内容陈旧,与职业岗位实际需要脱节;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仍有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地位等现象;在教学组织上和教学过程中,未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科化教育倾向,产学结合停留在到企业进行参观认识实习的浅层面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二、理清高职教育定位与就业的关系

1、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打造特色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或者认为应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等等,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我国目前的产业链主要还是定位在制造业上,对技术人才尚有很大需求。因此,不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应该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定位,依据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变化的需要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打造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专业、特色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2、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才需求应运而生的职业教育,其根本的社会定位必须是主动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以满足市场对现代化第一线人才的需求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培养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好学校,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3、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量身定做适用型员工,是新时期、新阶段职业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当前,推进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从学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教学与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等全方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才能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毕业生就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使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更有针对性,为企业输送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专门人才,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结论: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更应该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努力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此外,国家还应出台必要的政策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做好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工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虹焰,武毅英.论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8.0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