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时间:2023-06-08 11:00: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

第1篇

1食品卫生

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等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对农药残留、有毒物质、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程度,定期对社区居民通报食品中毒信息。劳动卫生针对居民的职业进行劳动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并加强劳动污染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的监测。心理卫生了解居民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于存在心理不良问题的居民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树立居民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帮助居民处理家庭、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避免疾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研究定期观察流行病发生、发展情况,在流行病高发季节提前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大流行的发生。

2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做正态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项目调研方法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相关知识问答卷,调查该地区居民对有关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问答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让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满意。

3结果

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加强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提高预防医学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讲座,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定期更换板报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大力消除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提高居民的生活、学习质量,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工作网络建设,提高社区对流行性疾病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因素对居民身体健康的伤害。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显著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应继续扩大预防医学在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人民预防疾病发生的意识。

作者:吐尔洪·尼牙孜 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关键词:民生科技 幸福城市建设 幸福指数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24-01

1 民生科技的内涵

“民生科技”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体现在科技服务于“民”与“生”两个层次。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如今,民生科技已经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建设和科技进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民生的改善离不开科技的发展[1]。

2 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幸福是人的主观的内在体验。它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2]。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

根据一年时间里对武汉市的调查,武汉市民的总体幸福感指数为63分(总分100)。影响武汉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有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养老和人居环境等四大问题。

2.1 医疗服务

公众所关注的医疗方面问题归纳为:(1)看病难、看病贵,人均医疗服务供给偏低,包括资金相对短缺、转诊制度难落实、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困难、医患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等。(2)行业发展缓慢,缺乏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3)假药泛滥。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着居民幸福感的提升[3]。

2.2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问题给百姓生活增添了忧虑,与建设幸福城市的中心思想相违背[4]。大多数的食品生产及流通企业,仍以降低损耗、控制成本为主要目的,安全性的要求尚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2.3 社会养老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四二一”家庭模式使得空巢现象日益凸显。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养老事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形成合力,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影响了养老事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市民的幸福感。

2.4 人居环境

武汉市居民对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就业环境、市民文明程度、房价、物价的满意度较低。人居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质量低下、污染严重、周围的人环保意识差、平均文化水平低下、物价房价偏高、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等。环境质量的提高需要科技的支持。

3 民生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

该文从民生科技的需求和投入两方面、结合对武汉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

3.1 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1)居民收入

2012年武汉市居民收入增幅继续领先GDP增速,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但人均收入水平仍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营经济不够活跃。在满足温饱以后,居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质量。

(2)居民素质

民众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更高度关注周围的环境,对环保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数字科技、教育科技关注度最高。对于安全科技,市民最关注的可能就是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3)生活环境

公众对民生科技的需求是在基于生活环境的一种渐进式的向上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安全、提升环境质量,以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2 投入方面的影响因素

(1)政府导向

在科学发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我国政府开始以人为本,把民生科技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把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技术解决方案,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2)体制建设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多以成果为导向,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而企业的科技成果则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导致科技活动常常与民生科技需求“错位”。

应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把科技,尤其是民生科技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3)经济发展

科技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进入了国内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性调整相重叠的时期,经济调整的波动性和阻力加大。经济发展制约着民生科技的发展,但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一定要以人民幸福指数为基本出发点。

3.3 民生科技的需求与投入的对接性问题

民生科技的需求与投入之间存在对接方面的问题。

(1)民生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仍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对于获奖和成果发表更感兴趣,对普通居民的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

(2)与需要投入巨大资金高新科技或基础研究不同,民生科技可能就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发明,所需经费一般小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承担。但产品化的过程仍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3)作为民生科技的重要创造者和推动者的普通人民群众,真正投入到民生科技发明创造中的还非常少,直接参与民生科技的途径有限,离我们所提倡的全民创新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4)科技成果丰富,转化能力弱。很多科技成果获奖或发表后就束之高阁了,并没有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服务民生的技术产品。

4 结语

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影响民众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涉及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养老和人居环境等不同问题。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合力作用下,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就能使其在幸福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雨.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 陈志霞,李启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及测量[J].城市问题,2013(9).

第3篇

针对这些状况,我们截取一些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有影响的因素(如: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伤医疗保险),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宜昌市夷陵区和西陵区的多处农民工聚集地开展调研。

一、 调查方法及被调查单位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本案调查的工地和企业处于经济发达、外来农民工集中的宜昌西陵区和夷陵区兴安社区。兴安社区地处夷陵区中心城区,面积3.2平方公里,居民约17000人,辖区内有企业68个,1271个个体经营门面。被调查农民工全部是从事各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共发放258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答卷有244份。经过分析,将得出影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各因素对农民工满意度的具体影响(即变量控制法对比各因素与满意度的关系)。最终给出加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二、 农民工对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分析

工作满意度体现在农民工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工资报酬和工作条件两方面。

1.我们调查的244份有效数据中,收入为1000—3000元范围的农民工对工作的不满意度比例最高,共20人,占受访农民工总数的8.2%。这一数据反映了月收入接近或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农民工群体,因急于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满自己的工资待遇,对工作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受访农民工工资过低,无法维持生计,这样的现象也该引起重视。因工资满意度受个人性格与需求差异的影响较大,故无法得出更加精确的结论。收入为2000—5000范围的农民工中90人满意自己的工作,占此范围总人数的70.3%,这说明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对较高的工资,符合农民工的意愿,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

只有好的工作岗位才能获取高的工作报酬。农民工已经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行业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总体来说,宜昌地区的情况是,33.6%的被访谈者从事的工作属于建筑施工人员,30.3%的被访谈者从事的工作属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4%的被访谈者的工作属于商业服务人员。从事其他职业的受访者较少。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农民工是单纯体力劳动者,并不能获取比较可观的劳动收入。

自古以来“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能登上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主要是看一个人是否有着匹配这个位置的能力。综合以上信息并对工作状况和收入做数据交叉分析发现:小学或初中学历的受访者人数较多,其中51.8%为建筑施工人员,有21.4%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有8.9%为居民生活服务人员。

同时可以比较其工资水平对于未受正式教育的受访者,人数较少,月收入相对较低;受教育的受访者月收入总体分布在1001—5000元,在各工资区间内分布较均匀;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受访者,30.4%的月收入为2001—3000元,25.0%受访者月收入可达3001—5000元;受教育程度为高中,职高等的受访者有35%的月收入为3001—5000元,还有25%的收入在2001—3000元。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受访农民工的月收入相对较高。

由相关性检验可知,文化程度确实与工资水平有显著性相关。

综上分析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不高从很大方面来说是因为农民工自身能力不足,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和薪酬的机会渺小。

2.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相对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较差和福利也较低等工作条件问题较为常见。接受访谈的农民工有26.2%的没有参加医疗保险,59%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这些基本保障的缺失,也是其对工作存在不满,缺乏热情的诱因。所以工作条件的差异会影响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

劳动时间长的受访农民工约占受访农民工总数的一半,并且对工作的满意度低于劳动时间较短的农民工。

而在工作环境方面,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其工作环境的具体差异也是其考察自己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建筑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和各类技术人员,他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对改善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有数据支持:对于不需要改善工作环境(即本身工作环境较好的)受访者来说,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其中超过六成受访者对工作满意;而对于需要改善工作环境的受访者,只有四成多对工作满意持满意态度。所以工作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也越来越成为农民工群体择业的条件和他们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部分受访农民工属于建筑等高风险行业但用人单位并未购买工伤保险,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参与各种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群体,超过60%的受访者对工作持满意态度。

三、 针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提出的改进措施

当前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及工作条件艰苦已成为影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优化其各方面工作条件,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非量化;量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71-03

科学发展观在落实过程中,非量化指标和量化指标都无法缺位,两者必须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实现预期目标所必有的共生态。即量化目标可以有非量化的因素,而原本难以量化的非量化目标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数据搜集、电话采访、调查报告等形式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对诸如绿色GDP、幸福感、幸福指数、公平感、生活质量等非量化目标的重视,强调了社会建设和对人的关怀。

一、绿色GDP与GDP

近些年,随着干部腐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发展越来越倾斜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对以GDP为纲的现象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了,但问题在于,不是GDP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使用它的人出了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塞缪尔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简便易行,大大提高了人们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视野和能力;它是综合反映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领域,它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和检验国民经济计划的科学方法;它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现状是否健康,也是提供经济健康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但是,GDP不是一个好的衡量发展的指标,它不可能正确反映资源耗减、环境污染、人们的道德、价值、关怀、精神,社会的公正、快乐和幸福等难以通过市场价值来衡量的指标;也不能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本、代价及代价和方式。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到发展,就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就是看GDP的数字大小,GDP等一系列经济量化指标在传统政治文化的糅合下,已经成为决定官员政绩和升迁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杆。所谓“一俊遮百丑”,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一切都好商量,在现实中,GDP获得了政策上、体制上、文化上的全面支持。即使以后有了新的指标体系,GDP从总分成绩变成单科成绩,很明显,它也是最重要的单科。问题的困境在于,虽然GDP这一核算方法目前无法被取代,但是在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GDP却又无法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而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1]:技术上,环境要素的价值难以衡量,因为环境要素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没有货币符号,因森林砍伐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大面积水土流失等的成本也难以数字化。观念上,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会形成诸多包括来自制度上的障碍。但若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真实的发展水平,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就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

二、幸福感与幸福指数

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人们生活的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两者的不同在于,幸福感是模糊的,它和经济水平的高低并不成正比存在。有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先升后降,而这段时间是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阶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快乐水车”①现象越来越普遍。幸福只是个人的主观感觉,会瞬间消失也会长久存留,主要和产生幸福感的时间、地点、事件相关。2004年的“中国六城市幸福感测试”结果就显示,全国六大城市的幸福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很清晰地表明,生存环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套用经济学里的边际效用概念来说,当你饿的时候,有吃的食物就会感觉很幸福,此时,食物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而当你身处沙漠感觉口渴难耐的时候,水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其他所谓金钱等都不重要。在这方面,幸福指数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但是幸福指数难以把握和计算,传统以GDP为核心的统计,建立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认为有钱就快乐、增长就幸福。但研究表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和货币的增长与幸福和快乐的关系就渐行渐远了,人们的快乐和幸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对事物的体验,而不是事物本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与其合作者克鲁格教授则用日重现理论即DRM理论:即根据一定问题的框架,引导被测试者会议、再现一天中有关快乐与幸福的状态,并对这种状态进行评估的测评方法。日重现法结合“时间―预算”法和“体验取样”法(ESM)来评估人们如何花费他们的时间、如何体验他们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活动和安排。参加者利用专门为减少记忆偏差而设计的程序系统地重现他们一天的活动和体验。DRM就是透过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表象,贴在体验上,贴近人本,了解那些对于人心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卡尼曼的方法是从个人行为推导社会利益,从微观推导宏观,从快乐原理推导出幸福之道,从快乐测度推导出幸福测度。

实际上,幸福指数对中国而言尚是一个并未被彻底把握的一个东西,对此,经济学家奚恺元认为,在使用幸福指数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即避免形式化,因为我们对幸福测量本身还不完全成熟;避免短期行为,因为对政府而言,让城市未来的幸福度有长期提高,比提高居民目前的幸福度更重要;避免把幸福的概念庸俗化,幸福不等于吃喝玩乐[2]。在这方面,我们就做的十分不够,不仅不够,更确切地说,完全把幸福等同于人性的物质欲望,幸福被异化了。公款吃喝就是一个典型。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年度公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大案的人均损失金额,2002―2003年上升了9%,2003―2004年上升了11.3%,2004―2005年则猛增为34.3%。2005年与2001年相比,上升幅度达72%!权力的经济价值正在大幅度提高,如果政府不加强权力监督与机制制衡,未来因为腐败导致的损失将更加惊人。腐败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距离拉大的最大祸根。由此,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指标

德国著名思想家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生活,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精神生活与人的精神本性相关和同构,因此,人若不摆脱其特定生存形式的有限性,承认精神生活是自身的本质,便不可能将自身提高到自然之上。而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以一种特别有限的存在形式接触到一种普遍的超自然的生活,从而使自身及整个生活在相互冲突的紧张状态中朝向精神存在的目标发展[3]。人的精神质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因为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所产生出的愉悦快乐和幸福感,人生价值实现的满意和满足,并因此产生出对更高层次目标追求的理念……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快乐幸福,满意和满足越强烈,精神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反之则低;当人们在紧张工作后,在余暇休闲中享受和消费自己或他人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时,感受到愉悦快乐和幸福的程度越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越高,反之则低;个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所处工作环境带来的满足和愉悦快乐幸福,其程度越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越高;家庭内外环境中,生活轻松而又愉快、积极而又舒畅,感到满意满足于越快乐和幸福,精神生活的质量比较高,如果上述环境不好或不理想,肯定会影响精神生活的质量。因此,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就由个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个人在工作后和余暇休闲中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社交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家庭生活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四个方面组成[4]。

也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收入状况、居民消费、社会安全、教育状况、健康状况、资源与环境、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八个方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2002年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则把生活质量涵盖了如下方面的内容: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绝对条件;社会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结合点,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相对条件;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条件;生活环境的优化,这是体现生活质量高低的外部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由收入、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健康、居住、生活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九个类别组成。其中教育、文娱休闲、健康属于精神生活指标的内容[6]。

1.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吸引了9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展代表表示,之所以来参加世博会,是因为城市生活这个主题非常吸引人。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世所关注的话题。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后认为,上海市民关注度最高的是医疗条件,比例为56.4%,次之是社会保障,比例为55.1%;在心理生活方面,认为“家庭生活和谐”令人愉快的最多,占回答人数的64.3%,其次是身体健康,占48.5%,而在什么令人不愉快的回答中,有54.6%的居民选择了“收入太低”,其次是工作压力太大和休息时间少,分别占21.6%和20.9%;文化精神消费总体上以大众型为主;心灵生活状况体现多元化的态势,居民对“机遇”的认同略高于全国,认为“个人努力”(58.8%)最重要,“机遇”(50.2%)次之,“家庭背景”(42.9%)、“个人能力”(41.1%)、“教育程度”(40.2%)、“社会关系”(38.4%)、“性格”(27.0%)[7]更次之。很明显,调查者一般都认为,衡量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标准主要表现在医疗、教育、卫生、健康等社会保障是否完善、娱乐休闲等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健全等方面。

2.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你不能凭部分的富裕和繁华来判断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生活。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指出,农村精神生活领域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没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较少,村里一年到头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冲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现象比较严重;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严重不足[8]。而所有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更加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庞大,有的甚至全村人都出去打工,剩下的妇女、儿童、老人就形成了大量的“留守村”,据统计,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全国已达4 000万~5 000万之多。“党政干部眼中的和谐社会”问卷结果也显示,三农问题(60.1%)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主要因素。关于农村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可选取如下:对政府在农村的政策的满意度;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满意度;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婚姻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对业余娱乐生活的满意度[9]。

3.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近些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剧增,他们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况,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和其他尤其是城市群体相比,处于相对贫困和无保障的状态,这些亦工亦农、非工非农的庞大社会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预计2020年可达4亿人。这群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做着最累的活,却过着最差的生活,始终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即“他们种粮盖房却无缘分享盛宴场”,其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的不理想状态在社会各界的呼声中营造着越来越广泛的话语环境,其中,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质量的关注也成为其中关键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他们在城市的边缘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但生活环境以及周边设施比较差,这样,在他们聚居的地方,很容易形成“孤岛效应”。①

四、公平感与公平指数

科学发展观在落实过程中,公平、公正、正义等问题在民主和法制光环的笼罩下,显得尤其夺目。公平既包括机会(起点)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既有资源配置上的公平,也有劳动成果分配上的公平,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度量和价值选择。但是很多事情是公平不了也无法公平的,因为每个个体自然出生时就是不公平的,有的身体弱,有的身体强壮,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穷,这些都是无法选择的;长大后,因为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不同,机会也并非公平地眷顾每一个人,因此,结果也不会像大家饿了,每人都发一个馒头一杯水那样公平。不公平往往在更多的时候存在于我们身边。实质上,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感觉,即公平感。

那么影响人们心中公平感的因素都有什么呢?据“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数据显示,选择“官员腐败活动”会增加公众社会不公平感的高达63%,其次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26%),官员的腐败和贫者的悲惨生存状况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手里握有权力资源的人或部门在穷奢极欲的挥霍着纳税人的钱,而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底层的纳税人却生活艰难并丧失了话语权。事实是,中国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而目前基尼系数已经到了0.45左右。 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城乡之间明显的社会心理失衡,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隐患。

社会公平指数是测量公平感的有力杠杆,与之密切相关的有基尼系数、社会贫困率和社会保障覆盖率或福利水平。因此,即使公平感无法确切测量,但是上述三个指数如果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那么这个社会的公平感是注定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政府的作为在目标量化和非量化之中的作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的每项规划或政策的实施,都将最后成为执行者的考核标杆,对量化目标和非量化目标的科学设计,政府应该重之又重,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潘岳.谈谈绿色GDP[J].航天工业管理,2004,(5).

[2]戴廉.“幸福指数”量化和谐社会[J].望新闻周刊,2006,(3):13.

[3]刘梅.精神生活:奥伊肯对人生哲学的批判与建构[J].哲学研究,2006,(7).

[4]杨绪忠.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统计,2002,(10).

[5]彭念一,李丽.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6]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统计,2002,(12).

[7]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J].社会科学报,2006,(5):11.

第5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管理模式 探索

Abstract: Reviewing the late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subsidized housin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unities’characteristics of subsidized housing,then found that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with government guidance is a new field of subsidized housing communities’ later opera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Subsidized Housing,Management model,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TU113.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左右,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后期运营管理却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并且较早投入使用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后期运营管理问题已初现端倪,所以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管理模式很值得探索,这对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公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对象是竣工交付、分配入住后的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运营管理模式,着眼于对保障性住房社区特点及居民诉求等软件的分析,涉及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居委会、非政府等组织的合理定位等。

2.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行模式研究综述

住房保障问题是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马泽发指出:在实践中,美国形成了以地方住房局(PHA)为主体、私营管理选择和居民团体参与为辅的管理体系[1]。对于住房补贴,美国在1998年国会通过的《高质量住房和工作责任法》在为居住在政府房的市民提供了一些优惠保证的同时也规定,所有居住在政府房内的18到62岁的居民,如果没有工作或者不是全时在大学深造,每个月必须至少参加8个小时的社区服务。

国内各地住房保障安居工程的推进速度不一,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模式处在探索阶段。吴鸿根提出:如何按照“政府主导、法律支撑、资金保证、税收减免、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住户满意”的原则,探索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对“十二五”期间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马万里指出:廉租房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汗水入股、阶梯定价与爱心互助等模式要素[3]。此外,保障房建设走在前列的成都市房管局探索出“公共服务进小区、基层社区进小区和社会组织进小区”的“三进”模式,引导多元力量加入保障房小区的管理体系。

3.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现状及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3.1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现状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管理大多沿用传统商业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开发建设完成后引入物业公司,按行政区域划分纳入街道—居委会的管辖,同时居委会也在引导组建业主委员会。但通过对宁波市部分保障性住房社区的调研,发现在这种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物业方面:业主(对物业满意度低,物业费难以收缴、物业公司亏本经营以致物业公司弃管小区、物业公司频繁更换;(2)居民(业主)方面:居民认知程度较低,社区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参与度较低,业主委员会组建难度大;(3)居委会方面:工作面广量大,但人少,以至只能侧重行政职能的发挥;(4)其他方面:政府、开发建设企业对社区基本公共设施投入不足,非政府组织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也加大社区管理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保障性住房社区没有形成系统的、相互监督制衡的管理模式,经济上没有形成一定的保障和监督链,管理服务方面相关机构定位不明确、权责关系模糊,组建过程没有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的关系等。

3.2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构成要素特点分析

3.2.1保障性住房社区产权复杂

我国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情况决定了目前我国同一个保障性住房社区内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置房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共存,在商品房竞配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模式下,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也会共存于同一个小区。产权方面,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归业主所有,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归国家所有,并且还存在同一套房屋,部分产权归业主所有,部分产权归国家所有的情况。保障产品的多样性和产权的复杂性增大了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管理的复杂性。

3.2.2保障性住房社区被保障对象群体构成复杂

从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来看,保障对象包括城市个人或家庭年收入、财产总额低于限额的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阶层和住不上“公租房”,没资格买“经适房”,更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群体。根据访谈了解的实际情况是入住群体失业人员多、残疾人多、归正人员多、低收入无收入者多、孤寡老人多。现阶段被保障群体不仅仅是中低收入阶层,更多的是需要关怀的群体。他们对社会比较敏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对居住环境没概念,甚至当生活不顺时还聚众闹事。这就要求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管理要考虑到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及价值重塑等问题。

3.3.3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生存能力较低、依赖性强

目前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学历一般较低,其较低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使其生存能力较低,很多居民无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将导致后期运营中出现无法交物管费和房租等情况,影响社区正常用转。还有可能有些居民由于生活所迫将房屋出租或转租来降低生活成本,而二次租赁者又不参与社区事物和活动,这也将使保障对象的服务管理逐步走向边缘化。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心理上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本来就应得到政府的保障和照顾,集中入住保障性住房后对政府的依赖性更强了,并且他们个体诉求量的累加会引起是质的变化。这就要求在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营管理中要引导居民及时表达需求,提供其需要的服务。目前来看,社区自组织管理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运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4.保障性住房后期运营模式的新探索

保障性住房社区运营管理现状和其构成要素的特殊性要求保障房社区不能像商业社区完全市场化运作,也不能让政府一管到底,结合国内外社区治理经验及教训,认为政府以顾问团体的身份及早介入的社区自组织管理模式是保障性住房社区后期运行管理的新视域。

4.1保障性住房社区自组织运营管理基本模式

第6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

1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内涵

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物业管理正向规范化以及专业化发展。物业管理人员不断精要进一步掌握管理技能、经济常识、基础建筑知识、房地产发展理论,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还应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这也是大时展环境下对专业性人才提出的要求。物业服务与物业管理的相互结合,在促进物业管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物业管理自身增添了新内涵、新方向。

2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2.1提高房地产产品的适用性

从维护房地产开发单位的利益出发,可在对当前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房地产项目的具体地段开展调研工作,而忽视了对业主实际需求的调研,会降低业主的满意度。因此,开发单位应根据调研结果或企业战略目标等对业主或潜在客户目标进行定位,并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保证业主或潜在客户目标对房地产信息了解的有效性,增加消费者对房屋的购买欲。从消费者的角度建立一套成熟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2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业管理公司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建设与开发过程中,需通过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体系,以加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帮助其更好的了解业主的需求。同时便于业主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条件,这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3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

3.1向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与服务咨询

从开发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实际地段进行相关的物业调查、需求分析与土地潜力调查等活动,以更好的对项目性质、目标及定位进行明确,并据此选择相应的目标客户。对于上述工作,开发单位可自己组织单位人员完成,也可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完成,再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地段调研结果与社会环境状况等,对项目与客户进行定位,并提前对建筑的风格、成本与产出等条件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可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3.2明确服务主体,加强服务监督

物业公司是物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政府机构对物业行业导向和管理主要是对行业中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1)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政府主导培育物业管理项目专业高效的招标投标机构、物业管理服务三方审计以及行业咨询结构等,确保物业公司主体的主管部门、街道和社区能充分发挥民主选择的权利,对物业公司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物业公司进行考评量化,根据结果选择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业主满意的物业公司。(2)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规章制度,出台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检测评估制度;在物业企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单元,由居委会专家和居委会代表组成第三方评估小组,实行季度抽查和年度评估制度,对辖区范围内的物业公司绩效进行评估。区(县)、街道等应根据各社区的推荐情况,评选优秀物业公司和优秀小区的活动,在各平台网站媒体上予以公布,并予以适当奖励;业委会应定期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并督促物业公司进行改进,并将结果向业主公示。

3.3处理好业利与物业公司管理权力关系

(1)物业公司对管理小区内部的一切违规行为要支持。物管公司的具体工作是由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相关执法部门一起共同来监督完成的,物业公司不是执法部门,是没有执法权的,故不能对不缴物业费、违章搭建及私改房屋用途和车辆随意停放等违法现象做处罚。区(县)房屋管理局、公安局、市政管理局等部门作为一级政府机关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进行联合,对社区居民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对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小区内的违法行为和不协调行为进行监督、处罚与管理。(2)加强对业主组织的监管服务。设置公益性物业管理咨询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与物业管理公司相关的人员为业主或业主组织提供指导或协助;加强社区委员会对业主委员会有关工作的履行情况等进行监管,保证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衔接作用,以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业主的切实利益。

3.4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平台的建设

智能物业管理可有效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社区物业管理的服务品质,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可为业主大会的表决及业委会选举提供公平、高效的电子投标系统,并对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正常运作进行规范,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物业企业主管部门可随时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品质和业主满意度等进行了解,提升对企业的监管水平。要扶持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在重点小区建设智能物业管理信息平台,并在示范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并与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同时利用智能平台构建完善的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共同参与的利益协调与纠纷解决机制,以减少和预防物业管理矛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与服务在提升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新内涵:管理机制创新、业务内容拓展、业务水平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有序,都符合新时期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发展要求。相信在政府的监督维护下物业管理行业能够弥补不足、与时俱进,为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注入更加鲜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兴民,武涌,任宏.物业能源管理的概念和服务模式[J].暖通空调,2013,43(9):62-65.

[2]王景慧,秦旋.房地产开发商群体的绿色建筑开发行为的演化分析[J].建筑科学,2013,29(4):95-99.

第7篇

本土元素是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设计符号,在以本土元素为出发点的公共设施设计中,系统观的设计方法和情感化设计是设计思考的两大要点。文章―方面从产品设计的整体性、城市意向形成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方面,针对公共设施设计的系统性展开探讨。此外,以情感体验为起点,探讨了以本土文化为特征的公共设施设计在营造城市安全感、归属感与幸福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公共设施 系统化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78-02

城市公共设施在提供城市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其设计的本土化是众多城市及城市街区在塑造城市特色统一形象时使出的一张王牌。本土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是该地区、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习惯和思维特征的结晶,是一种独创的文化形式。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合理地融入城市文化要素,对于形成城市良好的视觉形象和鲜明的城市文化印象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公共设施种类众多,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公共设施设计中对于用户情感体验的关爱也成为设计师所必须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以本土化设计为背景,以系统观和情感体验为研究出发点,分别对涉及功能关爱、城市印象、城市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一 基于系统观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系统观是从整体、全局、相互联系上研究设计对象的有关问题,强调设计的整体性及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协调。系统观的思想衍生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传统模式的产品设计从战术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公共设施的设计亦不例外。城市公共设施主张以城市生活的“人一事一物一场”为系统研究的交互界面,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人物”之间的相对微观系统和“物一场”之间的中观系统展开探讨。

1.公共设施产品开发的本土化思考

公共设施是服务于公众生活的功能性产品,其设计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随着地域差异关注度的提高,不同地区的同类公共设施的功能与形态差异化设计也逐渐体现,如产品功能形态、材料选择、尺寸确定、色彩搭配等。而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开发设计中思考内容与方向的差异性应更加明显,以下研究从具有较强共性的三个方面进行。

功能形态方面,我国南北气候条件差异大,南方潮湿多雨,北方则相对干燥,因此公共设施设计的差异化也应有所体现。以公交候车亭为例,公交候车亭包含顶棚、立柱、休息座椅、站台、站牌等部分,在设计中主要针对其结构形式、顶棚形态、休息设施等方面进行设计思考。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在公交候车亭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出现了如表1中所示的区别。

尺寸方面,我国卫生学专家唐锡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马立广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不同行政区域的人群身高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马博士的研究中提到,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我国成年人身高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近些年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男女身高最低与最高的省份,平均身高差至少在6cm以上。基于此,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涉及确定高度上下限、适宜作业高度等人机尺寸时,设计者应在参考“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区域性数据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以体现公共设施设计的地域服务性。

色彩方面,众所周知,我国各民族有明确的色彩使用爱好与禁忌,古人云:“入乡问禁,入境随俗”,在本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中,合理的色彩选择与搭配是对当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尊重,并能有效地推动该地区特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直观地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2.城市意向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十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中也提到,新型城镇建设要“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对城市化建设的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公共设施设计在推动城市文化传承方面有其独到的功能,尤其在城市形象的整体塑造方面。如何让用户在城市里能“记得住乡愁”,设计者必须探寻能引发“乡愁”体验的视觉要素。中国诸子百家提出了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以长江文明、黄河文明及北方草原文明为源头,发扬并传承开来。(图1)

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找准城市或某个街区的视觉意向尤为关键。为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广泛的用户和地域文化研究势在必行。比如图1所示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公共设施设计,分别针对太极发源地河南焦作、园林城市苏州、北京前门大街的城市或街区意向展开,有效地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3.地域生态特征的可持续性体现

城市是人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突出所在,正如上述提到,城市居民有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生态需求。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应遵循和谐相处的原则,顺应自然发展趋势,有节制地改造和利用。

2013年12月,国务院首次界定全国的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城市有67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让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对本地资源的合理化使用与保护有了更强烈的意识。各种生态能源的运用呼之欲出,我国各区域城市都有相应的生态特征与优势,其能源特色也已经运用在当地公共设施,尤其是路灯的设计中。然而包括太阳能、水力资源、风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并没有广泛推广。图2所示是一种高速公路路灯的设计,凭借汽车快速行驶过程中形成的风力带动灯具自身旋转实现发电,根据高速公路的环境特征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设计。

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城市生态能源的运用,对于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能大大地减少城市建设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伤害,在城市发展、公共设施建设、自然保护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 基于情感体验的公共设施设计体系

1.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与安全感体现

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共设施安全问题”,得到了四百多万条相关结果,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已然成为社会关注话题的一大热点。

安全性设计方面,结构的稳固耐用性、适合区域居民行为习惯的操作方式、能够被用户准确翻译的标示符号、基于各种身高人群的合理尺寸设计等是解决公共设施设计的生理安全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安全感是人类心理对安全的需求,是一种感性体验,安全感的获得基于生理安全的基础之上。调研发现,城市居民的安全感获得主要与城市整体治安水平、社会保障、生活便捷性、信息公开程度等要素相关。因此,能够带来安全感体验的公共设施设计,要考虑居民的隐私保护需要、信息获取便捷性、人际交际空间合理化等多方面的情感需求。在设计实践中对于产品形态的结构、产品易用性、人机数据、行为方式、特殊群体关爱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研究,一方面满足用户对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解决公众在情感需求上存在的矛盾。

2.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表达

心理学上讲,认同感是归属感的前提,认同感会帮助人产生归属感,而归属感则会让人想留下来。调研发现,城市归属感的获得与人、事、物等多重因素相关,而“物”则包含了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社会学研究者张佳蓉教授曾提出,“居民对所处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表现的是对社区设施的认知和满意度”。而同样作为城市组成部分的城市街区设施的设置与设计也具有相似的功能。

就地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而言,归属感的获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态设计,“物”归属感的激发是基于对“人”与“事”的认知,设计者需从具有深刻影响的“人”与“事”入手,从各个维度找寻出可以物化或形象化的视觉元素,并合理地运用在相应的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中,以体现其主题性的内涵;二是设施设置方面,公共设施的服务类型、管理办法需要因地制宜,给用户以温暖的体验,让用户有强烈的被信赖感。如我国以杭州为首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一方面使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合理限时内免费使用的政策让用户感觉到了城市如家的态度。

3.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为目标

幸福感是人类基于各类需求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愉悦情绪。让居民幸福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高频词汇。我国自2007年开始举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比,“幸福感”也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发展水平的软测量指标,在历年评比榜单中,杭州以绝对有优势的出现率和频繁高居榜首的姿态被称为“幸福感升级”的城市。杭州自1990年开始就出台了《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此后依据新形势的发展多次修改完善,对居住区的文化、体育、养老设施等配套建设条件加以调整。以服务居民为目标,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己任,体现了政府层面对城市公共设施投入的积极态度。

城市幸福感取决于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安全感等要素,而正如前所述,本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对于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具有直接的影响。“家”的体验是幸福的体验,而与“家印象”有关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呈现,对于提升居民的城市幸福感意义非凡。

第8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现状;需求;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居住本市一年以上非本市户籍人口,根据流动人口特点,调查方式为电话调查。样本涵盖全市10个行政村,样本规模为200人。调查问卷数据统一录入Excel数据表中,通过SPS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汇总。

二、调研数据情况汇集

(一)目标人群基本情况。本次调研的200人中,男性为135人,占总数的67.5%,女性65人,占总数的32.5%;初中以下文化35人,占总数的17.5%,初中至高中文化141人,占总数的70.5%,大专及以上24人,占总数的12%;流入1年至5年的为64人,占总数的32%,流入5年至10年的为120人,占总数的60%,10年以上16人,占总数的8%。

(二)目标人群的就业情况。目标调研人群分行业就业情况:企业工作人员56人,占总数的28%;开店及从事商贩45人,占总数的22.5%;餐饮业工作27人,占总数的13.5%;建安公司工作35人,占总数的17.5%;其他行业37人,占总数的18.5%。

(三)目标人群对卫生计生工作评价。对我市卫生医疗工作满意人数为191人,满意率达95.5%;计划生育随访服务满意人数190人,满意率95%;接受计生知识宣传人员185人,接受率92.5%。

(四)目标人群的需求情况。认为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知识需要普及的为190人,占总数的95%;认为卫生医学知识需要宣传普及的为175人,占总数的87.5%。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需要宣传普及为189人,占总数的94.5%。

三、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

(一)我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分析。从调查数据来看,我市流动人口文化层次较低,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及高中文化。从就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就业人员91人,占总数的45.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72人,占总数的36%;其他37人,占总数的18.5%。由于本次调查的样本框数据集中在行政村,使得城镇大中型企业、技术性企业等外来技术人员没有统计在内,样本框数据的不完全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市流动人口的总体文化层次,对于就业结构分析也会产生一定偏差。

(二)我市流动人口对卫生计生工作总体评价较高。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对我市卫生计生工作评价较高,各项满意度均在95%及以上。这说明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合并之后,各项工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与时俱进取得长足发展,得到群众的认可。

(三)流动人口需求产生了新变化。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人口对于自身健康保健、疾病预防极为关注。对于国家全面二孩实施政策,具体政策内容也十分关注。从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即使消除部分调研误差,抽样数据也可以推断出总体数据中各题目选项的百分比数值较大。

四、我市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规划流动人口就业机制。随着我市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在一定阶段会提高婴儿出生率,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合理规划好流动人口的就业,可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从调查数据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根据我市社会经济特点,可以扩大流动人口在服务业方面的就业途径,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物流和其他社会服务业方面。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行业规范管理,确保行业高质高速发展。

(二)建立流动人口健康保健机制。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人口在健康保健方面极为重视,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连年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日益加强。流动人口由于其居住、工作、职业方面的特点,健康保健的条件较户籍居民要低。只有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健康保健、疾病防治机制,才能有效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建议考虑将定期体检、方便就诊、健康档案等内容纳入流动人口健康保健机制。同时,要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在流动人口孕情检查、避孕节育方面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第9篇

关键词: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 ;物理空间;邻里空间;评价体系;“新都市主义”

Abstract:Transitional community,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city community and rural villag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habitants ’ live and work, also th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in space planning of the transitional communit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al communities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research them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whole of the community space, physical space, service, facilities, life habits and neighborhood space,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nsitional community ; space planning ; physical space ; neighborhood space ; evaluation system ; "new urbanism"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68(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城郊农村土地的征用数量加大的同时也出现了由政府投资建设解决失地农民居住问题的聚居社区即过渡型社区。过渡型社区意味着该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定社区演进形态,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点,又延续着一定的农村社会属性。[1]作为我国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类型社区,其产生不但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对立和缺乏应有的关注,过渡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区整体空间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服务设施分类配置不完善,物理空间以及邻里空间设计不合理,社区功能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相适应等。与此同时,现有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片面强调物质形体决定理论,注重社区物理空间的研究,忽视对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和心理空间探究,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在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1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建构

1.1 评价体系的设计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现实中缺少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科学体系来评估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结合已有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2],并经实测之后的修正调整,笔者将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划分为整体规模、物理空间、服务设施、空间使用习惯和邻里空间5个考察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35项二级指标对社区规划的科学性进行测评。调查采用客观赋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

在对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过渡型社区社区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构建中,m=35; n= 5。实质上,R是U与V之间的模糊关系:即R= U*V [0,1]。

当模糊评价矩阵R与P已知时,就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值:Q=P*R=(q1,q2,q3,……qn),式中Q即为综合评价度。

1.2 评价体系的量化

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评价的本质是一个量化分析的过程,利用某些特殊的测量技术进行量化处理,将有助于使那些居民难于表达和衡量的“主观感受”既客观又方便地表示出来。而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李克特量表较为容易设计和处理,受访居民也容易理解,本测评体系设计借鉴了李克特量表(表2),数值越高说明对某项评价越高。为了便于分析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将符合度由定序转化为定距。对应量表中的选项,必须将其转化为数字,才能为后续的测评服务,符合度转化采用百分比评价法。

2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的应用

本研究的调研场域是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若干社区。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设立以来,出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伴随着不断地拆迁征用土地,至今已兴建了大量动迁小区。经济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包括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等一些主要由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过渡型社区。

本次问卷调查依据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三个社区的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采取多阶段抽样法(Multistage Sampling),一级抽样框为所有的苏州工业园区过渡型社区,二级抽样框为社区内所有单元,抽取整个单元;二级抽样实际操作中为等距抽样,抽样间隔由调研小组进入社区后根据小区楼房幢数计算。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样本人口统计信息情况如表3。

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录入工作,对录入后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19.0 进行数据处理,即得出实际综合评价度值,如表4和图1。

根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其权重(总指标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B1-B5 为测评度一级指标,C1-C35 为二级指标) ,结合统计数据得出的初步指数符合程度,得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实测值为:

按照相符度指标标度法,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典型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主观评价值为58.75%,在50% 和75% 之间,说明苏州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程度总体尚可,但尚有较大改进空间。

3 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测量结果分析

3.1 社区空间整体评价

社区空间整体评价部分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的整体规模大小、日常生活方便程度以及公共交通工具方便程度三个方面。相对而言受访者对社区规模评价较低,测量值仅为0.64,接近16%的受访者认为社区规模不合理,而日常生活方面程度和公共交通便捷程度评价相对较高,指标值分别达到0.73和0.75,均有超过84%的受访者对其表示肯定。这说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模过大是该类社区空间整体规划中的主要问题所在。由于实地调查的三个社区规划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在园区工业化进程中安置失地农民,部分社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往往规模较大以满足当地居民动迁的需要,如莲花新村五区有148幢居民楼,居民数万人,徒步穿越整个社区绝非易事,在这样偌大的社区中仅有中心地带布置有健身器材、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显然不敷使用;其次导致部分社区公共交通不便,部分居民反映要徒步15-20分钟才能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台。

3.2 社区物理空间规划

多数过渡型社区居民对自己居住的房屋质量以及楼宇间距存在不满,问卷中房屋质量和楼宇间距的测量值分别为0.47和0.46。社区居民普遍反映作为社区核心部分的社区住宅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此外,社区居民普遍反映楼宇间距不合理,部分居住在一楼二楼的社区居民反映冬季阳光无法照射到自家居室,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如在淞泽家园社区调查时,就有居民反映房屋高度不合标准,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动迁安置社区的居民楼房标高2.8米,实测多只有2.68米。金益新村、莲花新村和淞泽家园均有居民反映自家住宅存在着墙壁裂纹、地板渗水等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住宅存在墙皮、瓦片脱落现象。

社区基础设施上,受访者普遍反映社区道路规划、出口设置、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较为合理,相应的测量值分别达到0.65、0.72和0.63。关于社区的配套设施,社区居民对于所在社区绿地面积、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安保设施评价较低,实测值仅为0.53、0.45和0.43,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治安状况堪忧,以莲花社区一区为例,由于社区生活着大量外来人口,盗窃案件经常发生,虽然近期安装了监控设备,但是很多居民对其实际作用仍然表示怀疑。有居民抱怨安保人员,保洁人员敷衍了事。相对而言,受访者对垃圾处理设施布点和停车场位规划的评价值较高,分别为0.74和0.67,不过也有人担忧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多久就肯定不够了,因为现在的停车位就已经占用了原先的绿地,所以今后连占用的空间都没有了。可见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上,涉及到垃圾处理和停车场位等基本生活需求的问题上基本满足了居民需要,但在绿化、健身、安保等涉及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需求提高的问题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3 社区服务设施评价

在涉及社区空间规划的“软件”方面的服务设施及其质量上,居民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受访者除对社区周边菜场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评价尚可外(测量值分别为0.58和0.59),对社区健身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和社区居委会功能职能的是否有效发挥均表示不尽人意(测量值均在0.4以下)。体育健身设备数量过少,或器材布点不够合理,部分设备由于长期频繁使用而出现毁坏现象却长期得不到维修。还有些开发较早的小区则没有娱乐健身设施的布点。考虑到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使用者多为老年人,交叉分析显示59位年龄超过60岁的受访者中,很少使用健身设备和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比例分别达到56%和60%,而有些活动场所租赁给个人当作商业用途。需要注意的是,多数社区内部的农贸市场价格相较于周边大型农贸市场的偏高许多,使得社区内部农贸市场便利居民生活的功能难以发挥;也有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生医疗水平有限,很多情况下只能舍近求远;而很多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所在位置一无所知,很多居民表示对于社区居委会在什么地方和现任居委会主任是谁不了解。许多人遇到麻烦事也不会找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还有待发挥。可见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备布点,更重要的是“软件”服务质量的跟进。

第10篇

【关键词】宜居;实证研究;评价;仙游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如绿色空间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垃圾剧增、空气污染、水源短缺等,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公众参与宜居城市规划不仅大大增加了实施规划的可能性,还有利于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的正确定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以人为本”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因此宜居性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主题,也是城市规划学科较长时期以来高度重视的学术问题,是直接决定城市未来总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研究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宜居”两字从字面上理解,宜者义也,也即公义、公道;居者,住也。所谓的宜居城市,就是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舒适、和谐、各得其所。目前“宜居城市”权威的概念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国外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关注最早源于居住环境问题。早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旨在追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城市功能[1]。某种程度上说,“田园城市”即是后来宜居城市的思想渊源。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4个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理念[2]。“城市宜居性”这一概念最早源于David L.Smith的《宜居与城市规划》中,主要从物质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定义。2003年《大温哥华地区100年远景规划》介绍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又利于居民自身发展的城市系统[3]。Vanessa Timmer和Dr.Nola-Kate Seymoar、Douglass M.等对宜居城市的概念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4]。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国外一些学者的重视。其中,E.Salzano认为宜居城市链接了过去和未来,它尊重历史的烙印,尊重我们的后代[5]。D.Hahlweg认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有健康的生活,便捷的交通,对孩子和老人来说很安全,能够轻易地接近绿地的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6]。A.Palej认为宜居城市是社会组织元素能够被保存和更新的城市。P. Evans认为宜居性主要有两面,即宜居性和生态可持续性[7]。

与国外相比较,目前我国对宜居城市的认识和研究水平依然很低,主要集中在宜居城市的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吴良镛院士等于1993年提出“人居环境科学”,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8]。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杨保军是国内最早提出宜居城市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宜居是个动态的、不断丰富的过程,要设定标准的话也应该是动态的[9]。2004年,在北京市城市总规划(2004-2020)中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10]。学者李丽萍、张文忠等也对宜居城市进行了不同的定义[11、12]。

国内有关“宜居”的评价指标体系众多。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为2007年颁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提到的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和公共安全等6个方面。但是不同学者根据相关的科学依据和自身的感受的不同也提出了不同的指标[13-16](如表1)。总之,罗亚蒙等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将当今以居为中心的城市宜居理念概括为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八个字 [17]。

虽然我国的宜居城市的建设进程才刚刚起步,但是综合众多国内外的经验大体可知:优美的环境、完备的物质基础、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控制机制和重视对城市宜居的内涵建设,强调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等,这些都是宜居城市所必须具备的,而莆田仙游大体能够满足这些基本条件。本文所指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仅仅指适宜居住[18]。

二、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仙游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季风明显等五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仙游山灵水秀,文化发达,名人辈出。仙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等为居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支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文明高效的系列服务窗口和服务制度。以上条件都为建

设宜居仙游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二)数据来源

为了改善仙游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2011年5月把仙游县本地居民,同时在一定比例上对莆田、福建省内其他地区来仙游旅游、探亲访友、经商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表2),在城区、汽车站、旅游景区、政府部门等进行问卷的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共完成有效样本928个,约占仙游县总人口100.2万的万分之九,问卷涉及居住品质、公共设施、交通出行、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社会安全等六个大项的33项指标的满意程度、存在问题以及对宜居仙游建设的建议等内容。

(三)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住区是城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住区条件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评价一个社区的宜居性,需要建立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测算宜居指数。为了从既全面又便于操作反映宜居社区的内涵,本文主要从社区文明度、生活便宜度、环境优美度、公共安全度四个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表述(表3)。

2.权重值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指标理想值选取:在评价分析过程中,除了具体的统计数据外,其他数据需要通过抽样调查获取。一般抽样调查用5分值法,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分来衡量各相关指标。本次评价主要依据其相应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值,总分为100分。

三、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仙游宜居社区的总分为73.37分,其中,社会文明度为17.46分,占该满分的75.9%(满分23分)。 社会文明是是百姓安居的重要条件,政通人和、民族亲善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仙游的教育事业与人们的基本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社会文明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生活便宜度为16.56分,占该项满分的59.1%。生活便宜度的研究是宜居社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出行、购物、就学、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住房和就医等方面生活方便性程度以及城市在商业、文化娱乐、休闲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配置和相应的服务状况。目前,仙游的生活方便度正在逐步提高,交通系统也正在逐步加强,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建设当中。但是,许多居住社区内部交通和与交通主干线衔接方面还不通畅,居民满意度不高。

环境优美度为23.12,占该项满分的77.0%。仙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但是,从宜居社区建设对空间环境绿化的高标准要求来看,仙游县社区的绿化面积还不是很高,尤其是乡镇居住区的绿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共安全度为16.25,占该项满分的85.5%。居住区的公共安全度是衡量城镇政府预防、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并导致群体性生命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重要指标。城镇政府预防机制较好、应对能力较强,则反映城镇居住区的公共安全度较高。仙游的安全度满意度较高,表示社会比较稳定,公共安全性良好,城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这与仙游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关。

从各指标得分的情况不难看出,宜居仙游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对稳定的社会形势、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为建设宜居社区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社区生活便宜度不高,影响居民的居住生活满意度。为此,改善住区交通条件,配套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下一步居住区规划的重点之一。

四、影响因子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影响宜居因素

在居民关于宜居仙游建设最重要因素的调查中,前3位重要因素是新鲜的空气13.1%、良好的绿化11.9%、洁净的饮水11.2%,此外良好的社会治安8.5%、整洁的街区8.5%、良好的公共交通8.3%、方便的购物医疗和上学7.9%、良好的住房条件7.7%(表4),都被认为是宜居仙游的重要影响因素。说明建设宜居仙游,首要的是居民日常生活的自然环境,空气、绿化、饮水的改善;此外,还有居民生活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整洁的街区、公共交通和方便的购物医疗和上学等方面的改善。因此在建设更加宜居的仙游时,就需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建设和改善,在资金的安排和政策上面进行倾斜和侧重。

(二)宜居仙游建设存在最大的问题调查结果

如图所示,宜居仙游建设存在最大的问题,从高到低排列为经济发展32.2%、社会文明22.3%、环境保护18.8%、公共安全10.6%、生活便利9.4%(表5)。因此在建设宜居仙游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以上方面的建设,将仙游打造成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适宜旅游、适宜创业、适宜修养、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

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中要密切地关注城市安全、舒适、健康、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脉络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合理和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但是,宜居城市的建立不仅仅是阶段性的目标,更是可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必须构建长期有效地规划和实施机制。

五、研究意义和措施

(一)研究意义

1.落实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确保人人享受有适当住房的条件;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创建一个生活方便的城市,具备完善的、公平的基础配套设施。

2.促进仙游和谐社会的迅速发展,能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与住房供给量的主要社会矛盾,保证仙游县城市更新的主要问题得以解决,将促进仙游快速城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3.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增加社会的公平性,实现缩小各区域间的差距,增强社会的均衡性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全面梳理和调整公共政策,在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宜居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城市中的不利于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全民共享、城市更新平稳推进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其中的公共政策。

(二)政策和措施

1.加强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优惠措施来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在住房与旧区改造方面,提出住房建设与管理政策,以保障宜居水平,调控人口规模为目标的年度新建和改造住房计划;制定城市更新促进条例,以积极推进并创造条件逐步进行旧区改造;并促进政府财政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倾斜趋势,加快其发展与完善。

2.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仙游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台风和防洪、防汛,增加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拆迁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重点案件的督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规范拆迁实施行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及休闲娱乐设施,在主要居民点增加体育健身设施,考虑增加老年人活动中心,由政府牵头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和运作老年人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和孤儿院;对全县卫生站的状况进行调研,然后制定方案,统筹城乡的卫生服务站,提高卫生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进一步的完善和增加体育健身和休闲设施,增加体育场馆的健身设备,将公共体育场馆向全县居民进行免费开放,提高利用率,从而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服务。

4.提供强而有力的资金支持

为切实缓解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仙游县要不断完善租赁补贴制度,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廉租住房建设。把廉租住房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按照“集中新建、分点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旧村改造,采取集中新建等方式,严格建设标准,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快全县的廉租房建设力度,形成了多方联动、密切协作,合力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的工作局面。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改善居住品质方面,政府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住房质量和面积的关注,通过项目的报批、审批和最后的验收等方式和途径,加大对城市住房质量和面积的监管力度;同时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尽量保障“一户一房”的地步。健全各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协同有关部门采取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实行综合调控。

六、研究结论

根据调研来看,仙游是个适合宜居的城市,而在建设过程中新鲜的空气、良好的绿化和洁净的饮水是影响其宜居性的三大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环境保护是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仙游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心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以建设宜居城市为主,生态旅游经济区则是以宜居为辅。总之,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我国现在正从温饱型走向生活质量型的转变,宜居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由改善居住环境到提升生活质量,进而由提升生活质量到关注可持续发展,再发展到由关注可持续发展到重视社会公平,这一过程是中国城市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1):35-48.

[2]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J].地理科学,2007,127 (1):17-23.

[3]Cities PLUS,A Sustainable Urban System: The Long - term Plan for Greater Vancouver[EB/OL].http://wd.gc.ca/ced/wuf / livable/default_e.asp,2003.

[4]吴志强,蔚芳.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E.Salzano.“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in Lennard,S,H,SvonUngern-Sternberg,H,L,Lennard,eds.Making Cities Livable[C].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California,USA: Gondolier Press,1997.

[6]D.Hahlweg.“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in Lennard,S,H,Svon Ungern- Sternberg,H,L,Lennard,eds.Making Cities Livable [C].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California,USA: Gondolier Press,1997.

[7]P.Evans. Livable Cities?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 [M]. California,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2002.

[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9]牛建宏,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23期,中国经济论坛,人民网联合主办.

[10]赵勇.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0):76~79.

[11]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6(3):54~58.

[12]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0~34.

[13]顾文选.构建和谐城市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p19-21) .

[14]周志田,王海燕等.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27 - 30.

[15]张文新,王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现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7,14(2):115 - 120.

[16]尹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建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 (5) : 3033.

[17]罗亚蒙.宜居城市应具备哪些条件[J].科学决策,2006,(12)(p5-7) .

[18]安光义.人居环境科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9]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人寿保险;战略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保险行业也不断发展起来,尤其以人寿保险发展最为迅速。但是人寿保险业务主要在城市经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广大的农村人寿保险业务发展还相当滞后,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在耕种、打工的过程中也充满着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同时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农民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开放农村人寿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人寿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农村人寿保险业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服务。

一、发展农村人寿保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农村人寿保险的迫切性分析

一方面,发展农村人寿保险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有9亿多,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而且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小孩,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还不够完善,作为在城市打拼的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子女,他们迫切需要并且渴望为家人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从人寿保险业自身来说,是实现人寿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寿保险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日趋完善,城市人寿保险份额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这就需要人寿保险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而农村人寿保险市场巨大且属于薄弱环节,农村人寿保险是人寿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没有农村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一样,没有农村人寿保险,人寿保险市场是不完整的。

(二)发展农村人寿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农村人民逐渐开始关注医疗和老年保障方面的问题,人们有多余的钱进行其他投资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农村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孕育了发展农村人寿保险的基础。

二、当前农村人寿保险发展的现状

(一)人们对人寿保险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农村人民还缺乏保险意识,对人寿保险产品认识不足。大多数农村人民认为生活中不会出现意外或者事故,购买保险就是一种浪费钱的行为,不会主动去了解和购买人寿保险,甚至带着排斥的情感。他们不知道生活中的许多的伤害和意外等不确定风险是可以通过保险来规避风险的,购买保险可以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人寿保险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农村范围广阔,人们居住较为分散,在农村建立专门的人寿保险机构开办业务的成本比较高,短期内很难预见盈利,一方面把不具备实力的中小型人寿保险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也使得具备经营能力的大型人寿保险企业不愿对农村市场进行投资,因此,农村的人寿保险办理网点基本很少,甚至没有。

(三)人寿保险公司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农村地区便宜,交通不方便,人寿保险公司只能在当地招聘人员作为服务代表,农村留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又极难招聘到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人员素质整体有待提高。另外,农村消费者对人寿保险业务认识不够,人员理解力不强,需要保险业务人员多次讲解,可能导致业务员失去耐心,降低服务质量。

(四)人寿保险业务农村针对性不强

保险产品是保险行业创造价值的核心。目前人寿保险主要战略目标集中在城市,对城市人群开发了较多种类的险种,而忽视了对农村群体的开发,使得针对农村的人寿保险产品少之又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许多城市经营较好的产品都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缺乏针对性。

三、加快发展农村人寿保险的战略思考

(一)提高人寿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重视程度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人员数量较多,市场潜力巨大,是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是人寿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寿保险公司只有高度重视农村市场的开发,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在网点、人员、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对农村人寿保险需求和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寿保险公司必须在对农村市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当地的地方政策,认真规划,确定经营方向并且细分市场,创新农村人寿保险险种,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视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发。

(二)加大人寿保险业务宣传力度

良好的宣传和引导是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和正确认识人寿保险的窗口,人寿保险企业应该讲人寿保险知识的宣传作为企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实施。可以通过发放人寿保险业务宣传单,介绍企业保险产品、展示企业形象、普及保险知识、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性以及人寿保险的作用。还可以定期在村委会开展宣传会,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案例的形式向农村群众展示人寿保险如何将人们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展示人寿保险企业在风险来临时期的重要作用,在达到宣传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群众对人寿保险公司亲和力的美好形象以及对人寿保险业务的深刻认识。

(三)不断提高人寿保险机构人员素质

员工是企业宣传的窗口,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提供服务的质量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人寿保险机构应不断加强业务人员素质建设,在招聘时聘用真正热爱人寿保险事业、愿意为农村人寿保险事业不断奋斗、并且沟通、表达能力优秀的人才,并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开展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以“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打造出具有“以专业素质,专业态度做好专业事情”理念的优秀团队。

(四)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险种体系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寿保险公司应该考虑到地域的差异和特点,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创新人寿保险险种体系。这就要求人寿保险公司做好充分的农村市场调查,找准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农民最需要什么保险保障、农民的实际购买力如何以及如何方便购买等问题,开发新的险种,制定出农民既需要、又买得起、还方便购买的保险产品和销售制度。还可根据人群进行市场细分,如给年轻人开发具有储蓄性和投资性的险种,老年人开发具有保障性的险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只有结合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符合农村居民的保险体系,才能实现农村人寿保险是长盛不衰。(作者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丁建琳.我国人寿保险业市场探析[J].时代金融,2011,8.

[2]习文锋.论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拓[J].保险研究,2003,2.

第12篇

关键词:手工技艺;文化生态要素;保护传承

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传统与表达宗法伦理的文化符号与有形之物。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的推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形式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传统手工技艺所遭遇的保护传承困境应与其文化生态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笔者根据对传统手工技艺所进行的田野与市场调查,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手工技艺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要素及相互关系,得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需要关注的决策重点,供各位关心手工技艺前途与命运的人士参考。

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承续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之传统手工技艺同很多手工技艺一样都走向了衰落乃至失传的边缘。究其原因,大多与变化了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传统手工技艺作为特定历史时空存在的民间工艺,它的兴盛与衰落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要素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修复文化生态链中已经断裂的要素,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文化生态学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其相应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笔者认为,手工技艺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因素之间关系密切。根据文献研究和对调查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物态要素、行为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这些因素既是手工技艺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而其本身也是构成手工技艺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形成与发展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1、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物态要素

物态要素应包括自然环境、居住及建筑装饰用品需求、社会财富的占有量等内容,李约瑟认为地理环境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境内林木与粘土矿石资源丰富。传统手工技艺所需材料,分布广泛,成本低廉,这为当地居民大量使用传统手工技艺奠定了基础。土木结构的徽派建筑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装饰需求在徽商兴起和人口大量增加以后开始剧增。

2、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行为要素

行为要素主要涉及技艺的传承方式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内容,它是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文化载体,也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传统手工技艺并没有系统的文字资料对其技艺的进行记载,其传承主要靠言传、物传、心传等方式。

3、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制度要素

制度要素则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等内容,传统社会固有的生活方式使民众有将财富体现在住宅上的冲动,但森严的等级制度却使得住宅的营造规模有着严格限制。因此,建宅时关注的焦点不是房屋规模的大小,而是建筑雕刻的精湛与否,并以此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4、传统手工技艺存在与发展的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则体现在职业评价、价值观念等,当中国社会发展至明清时期,社会上对"四民"的原有秩序出现了新的变化,"士农工商"成为新的职业分层。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国家政策的松动而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们认同手艺使劳动增值的观念。学手艺往往成为贫寒子弟改变生活的首等选择。方寸大小的材料也成了手艺人表达社会理想、价值取向的舞台,于是便有了一代代的艺人们醉心于"方寸之间"的艺术创作。这也就是传统手工技艺为何能够具有独特个性的原因所在。

三、对传统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影响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1、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探究传统手工技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强弱关系,本研究拟采用实证方法,通过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公众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现状与问题的认知与评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文献研究与个案分析,确定了10个测量变量并设计了相关问题,分别是"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社会需求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社会财富的占有量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影响;技艺传承方式的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影响;经济制度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职业评价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影响",每一变量设定"无影响、说不清楚、有一定的影响、有影响、非常影响"5个维度,通过直接询问受访者对每个问题回答的程度,获取原始数据。

2、数据检验

本文拟以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总体效果为因变量,对各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根据模型要求,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

根据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如果不是,则不能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因本次研究有多个变量,采取做重叠散点图对因变量与各自变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因变量与各自变量间都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用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对个变量进行正态检验,发现模型中的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假定。

3、结论

社会需求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效果的首位因素;技艺传承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财富、经济制度、职业评价等是影响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效果的重要因素,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而自然环境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四、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链遭遇的尴尬与困境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现象的变化原因存在于社会内部"。今日之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已失去了它往日的繁荣,原因可能是普遍的。笔者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衰落是必然的,因为传统手工技艺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是农耕,传统手工技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之物,而伴随着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手工技艺已失去了昔日的价值,以致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五、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链的修复与现代化实践

文化生态学认为当我们探讨手工技艺的保护时,应特别关注其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并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去研究它们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发展。就传统手工技艺而言,我们认为除却文化生态链中的制度要素难以修复以外,其他三种要素虽容易断裂但也相对容易进行人为干预与修复。

如何使传统手工技艺适应现代社会形态,其传承态势又将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参与徽文化生态区保护的经历,提出几点浅薄构想:(1)激活需求,"蜕变"创新,积极拓展生存空间;(2)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拓宽传承范围,创造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行为要素;(3)加大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易于生存的制度环境;(4)培养民众对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程度。

在"留住手艺"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政府、传承者、学者、商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手工技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场域,那么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