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阶段环境问题

现阶段环境问题

时间:2023-06-08 11:0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阶段环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阶段环境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环境管理概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和发展的角度入手,运用相应的管理方式,管理人类生活的不妥行为,调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减少人类损害环境的活动,来维持周围环境的正常运转,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2 环境管理的发展进程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环境管理开始逐渐形成并且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学者现阶段对环境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越来越逐步深化。

1974年墨西哥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研讨会时,环境管理的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此次会议形成了三个共识:①应满足全人类的几本需要;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但不能破坏环境的正常运转;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环境管理。1975年在休埃尔所著得《环境管理》一书详细的阐述了环境管理,书上写道“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施加影响”。我国学者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达到既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的关注重点。如何加强环境管理的制度,已经不容忽视。

3 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主要实施的环境治理手段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明确的独立行使的职能,在政府系列中相应地位,导致环保部门很多工都无法独立行使和完成,对于环保部门的相应工作很多都变成了“面子工程”。

(2)政府对环境管理的分工不明确;环境管理部门存在职能重叠的现象,环境管理受到区域划分和区域管理的影响,很多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改善,有些环境问题不受区域控制,例如酸雨、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等。

(3)环境管理的落后和缺乏;我国几本上形成了区域制度的管理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控制、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但在这些系统上都没有完全的系统化。很多都是从微观的环境问题制定的微观制度,不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战略、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中的体现出体系化的环境管理手段。

(4)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包括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四个层次。法律制度上存在局限性体现在强调社会公平,无法兼顾裁决结果的经济可行性;法律手段是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作出惩罚和赔偿,大多数情况下的环境问题是无法弥补的,它不能够很好预防环境问题,导致大多数企业只在乎实行末端治理。而且,我国的法律还不能够完善,存在很多的立法空白。

(5)环境治理成本高;环境管理成本主要包括组建机构、增加人员、购买装备、上下联络、左右协调、开展监测、法律诉讼等,这些政策的责任或多或少落在了执行环保员工上,但各个环保部分的环保经费是有限的,所以在整治很多学企业和部门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管理,环保部门不能长期下得进行管理和控制,对此,我国环境的整治会花费大料的人力物力,这与我国有限的财政支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对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监督数量庞大的污染行为,必然不能达成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

4 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行政管理手段;积极多得建筑环境管理机构下的管理模式,执行迅速,执行范围广,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同时,政府部门给与其相应的法律地位,保证环保部门的运行。在环境部门的职能归属上作出详尽的明细,明确各部门政府对环境管理的分配,明确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

立跨区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环境管理的交流和建设。

(2)创新和改革环境管理制度;根据我国现有环境的问题,以及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入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方面的方法。例如建立排污权制度,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最主要体现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这样的硬性方式来强力的控制排污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方式也大大得改善了国家环境管理的财政问题,同时克服了依靠行政手段控制环境污染的缺陷,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带来了有力的解决手段。

(3)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现阶段我们在环境管理和控制上是大大不足的。正对我国现阶段的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管理的法制建设刻不容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环境教育 ;可行性方式

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能为高中生将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打下重要的科学知识基础,还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让他们为保护社会环境出谋划策。生物作为高中教育中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教师应把“为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体现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环境教学的可行性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基于生物教材渗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中生物教材已拥有多个版本,但均包含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人和自然生物圈的和谐相处等。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物教材内有关生态环境的内容来渗透环境教育,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探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就涉及了生物和生态环境间的关联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高中生物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这部分内容,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态系统方面的科学知识,更深入地认识现阶段人类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危机和日常生活的环保措施。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如表1所示:

二、基于研究性学习渗透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开展诸多研究性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酸雨产生的情况、酸雨的形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了解周边企业的排污状况,评估其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案。在实际教学组织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合理分组不但能节约时间,还能取得更理想的活动效果。在分组时,教师可适当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个体特征;其次,在确定研究性课题的内容时,教师应尽量选择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并为学生熟悉,能让他们通过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的课题。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必须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及获得的成果、客观的评价,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为学生最大限度地争取充足的研究性活动开展时间和课题研究的条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第二,教师应指导学生创建生物课题组,积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校外资源和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参观等,搜集与生物和环境相关的信息,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活动有关信息,随时随地记录下自身的心得和学习体会。

三、基于生物活动课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需要开展一定的活动教学,以引导学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自然世界,探索客观自然界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生态环境问题,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切身感受生物知识和环保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通过高中生物活动课实现环境教育的方式主要有:1.新闻节目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新闻节目,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生物教学内容来讨论具体的环境问题。比如针对南昌的雾霾天气,教师可安排班级学生观看各地雾霾的相关新闻,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雾霾产生的原因;2.纪录片、电影等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如柴静拍摄有关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等。3.主题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当前的环境问题。如以城市周边垃圾山为主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现阶段我国城市周边的垃圾处理情况,评估垃圾山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琳.浅议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甘肃农业,2012,(6).

[2]王华堂.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3]李雪青.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

[4]王力威.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J].学周刊,2016,(26).

[5]高红萍.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探究[J].赤子(中旬),2013,(10).

[6]车浩.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第3篇

关键词:河流;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对策

就目前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产生大量和电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能解决农业灌溉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的使用是现阶段社会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不正当的影响,其产生了重要的负面问题,水资源浪费、污染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河流水资源的健康和其经济效益的发挥。下面笔者对其进行浅析,希望对其水资源生态问题的解决进行有效的帮助。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渐近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复杂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河流蓄水引起水量损失,枢纽下游水质恶化,污染混合能力减弱,对无脊椎动物的危害,库区淹没与移民以及引起库区内小气候改变等等。

1.1河流蓄水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的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的改变,继而引起水流流态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造成了无脊椎动物的不适应,一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逐步走向稀少或灭绝。其次,水库对水温具有调节作用,同样也改变了某些生物完成其生命循环的周期规律,给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异。第3,由于下游河道的冲淤,河床质变化,改变了无脊椎动物生存所伴随和依赖的微生物环境。第4,水位(或水深)变化和河道冲淤,将造成滩地等浅水区扩大,引起细菌、蚊蝇、蝗虫、螺等生物繁殖,传播病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动物对河流原有的水深、流速、流态、温度等环境早已习惯,因此,最先反映的是不适应,随之是难以生存,或迁徙,或减少繁殖,最后,造成无脊椎动物种群减少。

1.2蓄水淹没与移民河流

在雨水前期过多和降雨量加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河流的流量增多等情况,河水会产生蓄水的情况导致上游出现淹没的情况,并且其淹没的面积要比蓄水的高度大的多。并且,这种情况在平原发生的危害要比在地势地形所产生的危害要大很多。由于蓄水淹没的情况出现,导致其淹没与域内的居民要进行搬迁,远离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放弃原先的耕地,并且在淹没区域内的名胜古迹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淹没区域内的损害情况,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尽量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这些变化当中,居民的迁移是最为严重的影响之一,居民进行迁移不仅仅是改变居住环境的原因,还与很多的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居民搬迁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其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居民搬迁严重影响了其生活的环境和心情,并且包括居民的就业、补偿、房屋的建盖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同时迁移之后面临的各种问题很难的进行解决。居民进行移民之后,其放弃了原先的生活环境,要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建立七个崭新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这样就对居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蓄水淹没和移民的问题必须在工程建设之后进行有效的解决,尽量减少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对居民带来的重要的影响,减少遗憾的产生。

1.3蓄水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

由于河流蓄水之后其形成了更加广阔的存水区域,水量面积大并且通过大量的吸热和调温的处理,会引起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周围的温度、降雨等,其变化的方式还会出现滞后。延时等。很明显,库区周围小气候的变化在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还会影响库区周围植物生长、动物的活动和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2相应的策略

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解决,以此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长久发展。在进行河流水资源处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建立科学的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并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加强科技的投入和研究,在解决目前问题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日后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1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长时间的进行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一些生态问题,因此现阶段对于河流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河流处理的过程中,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现阶段我国首要要研究的问题。在以往,进行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其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大多是充分地突出有利的一方面,没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对与日后由于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的使用手段而产生的问题没有进行研究,与此同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其问题和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这时候人民群众的这生态环境的白保护意识逐渐的加深,这也引起了专家的研究和关注。

2.2采取得力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

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河流的生态问题进行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者减轻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减少水量损失方面,首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资源向大气水的转化,减少水分地蒸发和损失。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加强库区的绿化面积,保护植物的覆盖率,发展水库的渔业和相应的水产养殖,并且还能开发上游的旅游景点,这写不仅能够遮挡水面,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降低蒸发的效率,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保护库区的生态平衡,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库区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的提高其社会效益。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较少渗漏的情况发生,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植被等情况,减少渗漏面积和效率,进而降低渗漏的损失。在进行水资源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采取得力的工程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近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2.3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加深,且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新的问题还将出现。因此,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十分重要。首先,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模式或水利工程自身的水库生态环境模型,在建模中产生并提出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以供研究。如怎样进一步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河流水质,构筑无脊推动物的模拟生态,做好移民安置等等。其次,是通过科研攻关活动的连续不断开展,推动解决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工作的不断向前,开创新思路,寻求新途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出生态环境的改良或再造措施,不断引导生态环境从不利向良性转化。

2.4必须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政府投入

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因此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上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建立必要的引水工程,将部分水资源从富裕地区调往贫水区,或将优质水调往劣质水区,以改善缺水地区或不良水质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西北地区在过去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远远满足不了西北地区的需求现状和未来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输入,和努力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调节,以吸引外资进入领域和社会,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2.5依法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

水和生态问题往往是经济建设的问题。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项目都在影响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在这些领域特别大,这些地区的影响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尤为重要,政府多部门的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不遵守法律很多是目前我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增加,水在贫穷国家资源和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建设项目审批可能会导致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6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现有的员工培训和相关学院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从沿海发达地区招聘有经验的资深人员的需求,引进外国专业人士在必要的时候,当然,最重要的仍是合理的使用人才,人才的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才的合理运用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3结论

河流水资源利用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是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事业,但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量损失,水质影响,生态改变,淹没与移民等。随着水资源利用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广泛深人的揭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通过工程措施、科学研究和全民意识,使各项对策得到真正落实。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兆龙,赵建宇.尼尔基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5).

[2]王雪蓉,周厚贵,雷骊彪,晋良海.水电工程施工用电的漏电保护分析[J].科技资讯,2010(33).

[3]杨勤荣.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河津市探寻现代农业发展之路[J].中国乡镇企业,2009(Z1).

第4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建构过程;建构模式;常州“毒地”事件

十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总体上看,我国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常州“毒地”事件呈现的土壤污染问题并非个案,而是社会转型期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是一种客观性事实,也是社会对之进行建构的结果。环境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环境社会学家约翰・汉尼根(John Hannigan)认为:“ 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自身, 他们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 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这时才构成‘问题’。”2 本文以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为视角,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分析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和模式,探究其建构的一般规律。

一、常州“毒地”事件回顾

常州“毒地”事件中环境问题的建构分为三个阶段:

(一)矛盾冲突形成与逐步升级阶段

常州“毒地”事件的起因是2015年12月下旬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简称“常外”)北侧原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地块(简称“原常隆地块”)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部分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学生家长和教师质疑,学生的不良反应与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有关。面对环境危害,学生家长开始向学校、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反映此事,以寻求解决的办法。自2016年1月4日起,新华网、澎湃新闻网、财经新闻网等媒体对此事进行了相关报道。对于公众及媒体反映的污染问题,常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引用官方监测数据证明“一切正常”。对于家长们的搬迁过渡诉求,常州市政府采取的措施是调整地块用途和污染地块修复方案,并于2016年2月15日修复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以此表明工程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学校于2016年1月12日部分年级停课,2月18日委托第三方机构监测,检测结果合格后于2月20日正常开学。而学生家长和媒体并不认同政府部门及委托第三方的检测结果,认为修复工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学生在明知身体受到毒害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坚持上学。此后,媒体报道与官方辟谣不断上演,矛盾逐步升级。

(二)媒体介入阶段

原常隆地块修复过程中,曾经多次遭到附近学校学生、家长的抵制,早在2016年1月4日起,新华网、澎湃新闻网、财经新闻网等媒体曾就此事进行过报道,但最初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澎湃新闻网于2016年1月13日刊发了《常州修复“毒地”土壤或致学生过敏咳嗽,附近一中学停课》。此后三个月,新闻媒体不断跟进,最终在强势媒体央视的介入下急速升温。2016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不该建的学校”,使常州“毒地”事件得以迅速扩散,引起社会公众高度关注。节目的播出促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自身健康权利的影响,随后在网络媒体上形成热议焦点。截至2016年4月21日下午15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常州“毒地”事件相关信息15 599条,其中新闻4 694条,微博原创6 443条,论坛及博客文章1 643篇,微信文章1 695篇。截至2016年4月21日下午17时,由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主持的 “被污染的学校” 话题,已有9 407.7万阅读量,14万条讨论。1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不像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比较直观,社会公众通过感官就能察觉,土壤污染往往需要专业检测和长期跟踪研究才能确定,所以土壤污染问题虽然早已存在,但始终未能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常州“毒地”事件之所以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内在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认为常州“毒地”事件并非仅是个案,也许自身就是潜在的受害者。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公众环境诉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原先位于城市中心的重污染企业纷纷搬迁至化工园区,原来的工业用地也相继转化为学校、住宅、商业等非工业用地,社会公众也许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在“毒地”周围,深受“毒地”的毒害而不自知。外在的原因在于广大媒体通过对此事件的持续深入报道,最终使土壤污染修复问题得以充分暴露,充分体现了媒体在环境问题建构过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央视为代表的强势媒体充分利用其作为官方权威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使常州“毒地”事件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微博、微信、博客、论坛、QQ等新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有毒和健康为问题特征,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和广度,实现了媒体与公众的有效互动。在这一阶段,新闻媒体是环境问题建构的关键主体。

(三)上级政府关注和环境危害(风险)“问题化”阶段

常州“毒地”事件经央视报道后,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常州市委、市政府于当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迅速展开相关工作,并于4月18日对毒地事件作出回应。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开了近5000字的书面材料《关于央视报道反映“常外”相关情况的说明》,就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土地污染以及部分学生出现环境异常反应”事件逐条做出回应。环境保护部、江苏省政府联合成立环保调查组,并在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对面的“毒地”进行取样。1国家卫计委和江苏省卫计委联合成立医疗卫生专家组,迅速展开全面调查。教育部也派出督导组赴常州开展专项督导。

此外,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中国绿发会于2016年4月29日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法院判令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三被告消除其原厂址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要求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诉讼于2016年5月16日获得立案。

至此,常州“毒地”事件不仅引起上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使环境危害(风险)“问题化”,并且进入法律程序。

三、环境问题建构的一般过程

具体的环境危害和风险千差万别,解决的路径各不相同,最终的结局也不完全一致,因而环境问题建构的过程与环节也不尽相同。但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建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涵盖了环境问题建构的一些必经阶段和一些关键环节,具有一定的共性。环境问题建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和若干环节,具体见图1。2

第一阶段是矛盾冲突的形成与升级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四个环节:①由于特定的环境状况发生变化,引发环境危害或风险,形成了受害者与施害者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②面对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个人或集体)通过诸如写信、上访、投诉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当地政府、媒体等外界力量寻求解决办法。③基层政府由于治理能力的不足和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和缓解矛盾,不能有效满足受害者的环境诉求,导致政府管理失灵。④由于基层政府失灵,致使矛盾冲突升级。

这一阶段中,环境问题的建构也有可能跳过③和④两个环节,受害者不是向基层政府部门寻求解决办法,而是直接寻求媒体的帮助,直接进入环节⑤。

第二阶段,新闻媒体介入阶段,即环节⑤。随着矛盾冲突升级,新闻媒体根据新闻价值等因素及时介入环境事件,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力迅速将环境事件扩散。1 以网络为技术手段的新媒体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实现媒体与公众,公众之间的互动,深刻影响公众的观念,充分起到社会动员的作用,使环境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第三阶段,上级政府的重视和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阶段,即环节⑥。公众的广泛关注,影响政府的决策或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将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并进入政府决策议程。2 公众的环境抗争经过媒体和网络的扩散,迫使政府改变策略。行政问责制、维稳的高压体制、以及政府治理理念的提升,促使政府提高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民众诉求的重视程度,采取疏导和顺应民意而不是压制和忽视民意的做法,从而使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矛盾冲突。

四、环境问题建构的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众环境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与能力不断增强,民间环保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也在不断成长,环境问题的建构主体不再指向单一的政府部门,而是包括了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及环保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环境问题的建构模式正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主体共构型”转变。3

环境问题“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即特定环境状况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基于自身权益的需要,通过媒体或环保组织向基层政府(或企业)主张环境权益,以引起上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而将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并促使其得以最终解决。

在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对同一环境危害或风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需要,提出不同的主张。为了将环境问题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建构,各方运用掌握的资源,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成环境问题的成功建构。

环境危害或风险的受害者对环境危害或风险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最接近环境问题,甚至本身就是环境问题的一部分,因而具有建构环境问题的内在动力,是环境问题建构的初始主体。但是由于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往往比较分散,缺乏组织性,也缺乏资源和资源动员能力,属于相对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抵制,也很难推动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和维护受害者的合法环境权益。弱势地位决定了受害者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必须通过某些方式来吸引外界的关注和支持,达到对政府施加压力,促进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目的。

政府是环境问题建构的另一重要主体。公众环境诉求的直接对象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基层政府,但最终诉求的对象无一不指向上级政府。政府是治理的主体和权力中心,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广泛的资源。长期以来“小社会大政府”管理模式塑造了“全能型”政府,使公众形成了“有问题找政府”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使政府成为当然的问题解决者。这一点得到相关调查研究的证实,在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城镇居民在遭受环境危害之后,向工作单位、街道、居委会和其他代表政府的机构反映的,达到67.48%。1基层政府虽然直接面对公众,但对上负责的制度逻辑迫使社会公众往往倾向于寻求上级政府的关注,以便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以督促基层政府解决问题。只有当环境危害或风险形成有效的政治压力,获得上级政府高度重视,进入政策议程,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环境问题才能得以成功建构。

媒体是环境问题建构的枢纽。媒体不仅是公众寻求外部支持的重要力量,同时“媒介特别是新闻、时事与评论的生产有能力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于一系列获得解释与受到限制的、经过选择的问题,同时忽略其它的问题”。2媒体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强化公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加速环境问题的建构进程。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环境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都不一定能成为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得到相应的解决。媒体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报道需要政府部门层层审批,其报道相对比较客观中立,但信息传播也相对滞后。以微博、微信、博客、论坛、QQ、短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本低、交互性强、信息扩散快,受害者更易于利用新媒体得到社会公众、环保组织和上级政府的关注,新媒体因此在环境问题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3

公众及环保组织是受害者动员的人力及组织资源。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要想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其所能动员的资源量和组织化程度是关键。受害者所能动员的资源量越多,组织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成功。公众是环境问题建构中个人或集体寻求外部支持的重要力量。通过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在社会公众中形成强大的社会认同,形成命运共同体,积聚人气和支持,扩大事件的影响力,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由于能力、信息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分散的公众通常只能通过不同途径反映他们的困境和遭遇,提出一定的利益要求,提供关于某些环境事件的材料,并不能成功地建构一个环境问题。与普通公众相比,环保组织凭借其专业能力,通常会向政府(或企业)提交正式的书面意见,提出明确的利益诉求,更有利于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环境问题的制度化解决。常州“毒地”事件经媒体曝光后,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向常州市环保局及新北分局提交了15份信息公开申请。随后自然之友于2016年4月29日正式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环境公益诉讼立案材料,要求法院判令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等三被告消除其原厂址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和与此相关的污染检测检验费、评估鉴定费、调查取证费、律师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案件受理费等,同时在国家级、江苏省级和常州市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1

企业往往是环境危害和风险的主要制造者。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本应进行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并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法规缺失,治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使得污染企业并未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没有能够成为真正的污染治理主体。企业能增加就业从而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企业缴税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提升基层政府的政绩,因而就可能形成基层政府与企业的合谋,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借助地方政府的庇佑逃避环境污染治理的职责。2在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中,即使受害者向企业提起一定的权益诉求,由于地位、资源、组织程度等的不对等,也很难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应。只有当上级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环保组织提起环境诉讼等举措时,通常企业才会被迫回应。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法律和制度规约,使企业成为污染治理的实在主体仍然是一个迫切且难解的课题。

在环境危害或风险的建构过程中,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及环保组织、企业等每一个主体,基于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利益需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形成复杂的利益博弈。因此,特定的环境危害或风险最终被建构为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及环保组织、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复杂互动和相互博弈的结果。3

[作者:乔永平,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郭辉,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第5篇

[关键词]青海公路绿化与环保公路建设

近年来,随着青海公路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保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使公路绿化与环保问题在青藏高原真正得以解决,必须要从公路设计、建设、管理、养护全方面得到各部门的大力配合。

同时,随着青海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许多经过绿化与环保的高速公路已成为青海独特的公路景观。所以这就要求在公路设计、建设中,既需要设计者根据青海公路各沿线特殊的地貌情况,全面考虑绿化与环保问题,又要严格控制建设者在建设中的环保施工。在管理与养护中加强公路沿线的绿化,使青海的公路景观成为高原独特的风景。

一、青海公路绿化与环保现状

青海大部分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质量差、水资源贫乏、气候恶劣、自然植被覆盖度偏低,生态环境脆弱。其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l0%,约有48%的土地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温度偏低,大部分地区在10℃以下,并有近一半地区年降雨量在200mm以下。因此,青海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殊性和艰巨性。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高等级公路建设已成为青海基础设施的投资热点和重点,不可否认,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使路域经济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一地区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凸现。

二、现阶段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1.公路建设普遍存在边坡以及借弃土石方地点处理不及时,甚至不进行事后恢复的问题。由于青海地区山地具有众多诱发灾害地貌作用的环境因素,块体运动、泥石流等灾害地貌过程普遍而频繁,并且表现出群发,突发和长发的特点特殊的地理条件,土壤会为降水汇流提供了特定边界条件和动力来源,同时,也使边坡土壤中含水量降低,土质松散,更易风化。随后与之相伴的就是坡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坍塌体滑坡阻塞河流、沟谷,淹没道路,中断交通,以公路沿线问题最突出。

2.由于征迁工作遗留问题及设计不太重视环保工程,沿线田地,民居临近路基,会给青海地区带来潜在的公路廊带的健康隐患。青海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的经济学影响,总是认为资源是一种自然存在,因没有附加人的劳动而不具备价值。因此,为自然资源的存量从未被纳入传统的公路效益体系中,在研究公路经济效益增长指标时,既不反映经济效益增长所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代价,也不反映自然资源存量下降及其缺乏的程度。

3.设计单位环境意识差,再加上设计任务重和一味追求经济造价等原因,单一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作用。设计中高填方路堤和深挖方路堑方法被广泛采用、施工地区的地质勘探不细致.排水系统设计不够完善,造成潜在水土流失和由此引起的养护阶段巨大经济负担。公路设计中教条理解技术规范,原则性强但灵活性不足,缺乏人性化考虑,造成了青海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高填深挖路段多,高路堤和高边坡大量增加,并且还正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机率。青海地区的行车效果,大量的岩石和混凝土视觉效果非常差,也不利于吸收高原强烈的阳光和汽车尾气,与高速公路快捷舒适的特点不相协调,还会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实际公路环保工作中存在两种倾向:

不够重视,投入严重不足。其次是公路建成后,路域绿化有不切实际、栽种名贵外来树种的现象,忽视了公路的特点和当地的生态特点。其实,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好的公路植被就是当地的一些速生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树草种,如沙棘、白杨、红柳、芨芨草等。树种是没有生态上的贵贱的,只有由于对生态要求的异同而形成的不同成活率。目前在整个西北地区,不论是喷播技术还是人工播种技术,在植物选择上多采用寿命较短、固土能力有限的外来草坪草中,这样一来,公路的生物防护就表现出了短期行为。而这些树木草木在几年后将出现退化、荒芜,防护效果将明显降低,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困难。

三、在公路绿化与环保中采取的积极措施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加严重。在当前高等级公路大建设时期,由于过多地重视发展速度和数量,正常工程设计时间和施工期被大大压缩以及施工阶段对环境管理的忽视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来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负面影响,而青海高等级公路建设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可技术和手段又较落后,加之受社会对整个公路环保认识和资金的限制,公路路域生态保护与公路工程同步设计和实施的设想还未实现,所留下的生态问题将会影响沿线区域的环境质量和持续发展,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后环境科学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解决对策

一、 低碳经济和环境会计概述

(一)低碳经济概述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气候反常、土地干旱甚至可能引致被冰封十几万年前的致命病毒重见天日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并研究“低碳经济”。

国内学者将低碳经济界定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环境会计概述

环境会计是记录和披露环境污染、污染防治、开发及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环境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开创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先河。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联合国也于1999年讨论通过《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

而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才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

二、低碳经济下环境会计存在问题研究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环境问题贯穿于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伊始,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合作与博弈的焦点,然而我国环境问题并不乐观,具体情况如下,

(一)企业忽视环境问题,单纯追逐利益现象普遍存在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消耗巨额环境资源的能源行业在因为受到技术限制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浪费宝贵的能源,有的企业甚至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污染环境,致使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也受到这种市场大环境的制约。

(二)环境会计核算和对外报告方面还尚未出台相应规范

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财务人员只是将与环境有关的财务影响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处理,并且除碳能源的利用率低之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比较混乱,没有基本的规范可循,使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得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

(三)我国的环境会计监督力度和力量均不足

现阶段,我国只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于环境污染进行监管,人员不足的短板凸显,这无疑增加其环境监管的难度。环境保护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取决于公民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的强弱。但基于环境治理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少有企业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此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发现环境问题的企业惩罚力度不足,也间接纵容的环境污染行为。

三、改善环境会计现状的解决对策

针对低碳经济下环境会计存在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决。

(一)通过立法改善企业忽略环境污染的短视行为

相关部门可将环境会计核算、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并要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既可防止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又能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二)规范环境会计披露模式

企业年度报告提供的信息只能是以货币计量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些关于企业环境绩效的信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却无法披露,以及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这些也都无法表示出来。故应当建立易于理解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以满足不同需求者的需要,将一些无法用货币计量出来的信息展示在公众面前。

(三)强化我国的环境会计监督力度和力量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与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与企业经营相关部门联合构成一个涵盖环境污染等的监管体系,并将民众举报和中介机构提供信息为辅助途径,及时发现并引导解决企业环境问题,将环境污染降到低水平。此外,监管部门在发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可依据污染程度和是否有多次整改记录,对环境污染严重,屡次整改不合格或再发生类似问题的企业要进行严厉惩罚。

(四)针对性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环境会计专业人才是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基于我国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的缺陷,本文认为可从分两个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在校生理论知识培养。企业可与学校联合宣传绿色经济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课题申请、实地调研、专家演讲等对环境会计有进一步认知,以便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相关知识,并联系实际提高自己处理环境会计信息的专业能力。

第二阶段,已经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实务培训。这部分人员可以选择后续教育或者培训机构,并通过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结合,不断提升对环境会计问题的应对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楠.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会计发展局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04:78-79.

[2]鲁海帆.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科技广场,2010,07:209-211.

第7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发展战略;目标实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环境监测这项研究是伴随着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而且最早出现环境监测的国家也是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环境问题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他们必须使用有效的科学手段来检测环境质量。就目前的发达国家来说,环境监测这项研究大体经历了对污染事故的调查监测,即通过行政手段对污染源进行监督,以保证环境质量。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人类现已身处的环境,身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非常重视环境问题。那么环境检测有哪些方法和手段?使用什么样的监测才更加有效,接下来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以及发展历程,和今后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目标。

一、中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从中国开始工业化进程到现在为止,大概经历了60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监测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1.1 中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

(1)环境监测的起步阶段

中国环境监测的起步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还确定了一个有关环境监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对环境监测的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中国的环境标准主要是对工业三废的排放做了一个严格的规定,为了能够保证这一项规定的进行,在1978年的时候,5届人大会议上还将环境保护监测制度写入了《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决策说明,中国开始从行政手段重视环境保护。

(2)环境监测调整发展阶段

环境监测调整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务院牵头,制定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务院的号召之下,各个省市县都在建立环境保护监测站。这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说明,中国环境保护监测制度,从法律层面落实到行动上,这也标志着中国环境监测正式进入了发展阶段。

(3)中国环境监测进入深化阶段

90年代的时候,国家环保局下达环境监测资料管理规定,通过量化的手段对环境做了硬性的规定。为了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制度的运行,在1992年的时候,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纲领性文件,这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这就说明中国的环境监测不仅要从量化上规定排放污染物的标准量,同时还要从制度上严格去把握污染源的排放标准。

1.2 中国环境监测现状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中国的环境监测起步时间比较晚,目前为止,所有的环境监测技术都是学习西方的,从物理检测,生物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生态监测,一步步都在完善,而检测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从最初的一个重点城市,扩大到一个重点区域,而目前为止,检测范围可以达到全国各个省市县区。

(1)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

目前为止环境监测技术一直处于完善阶段,以环境分析为基础,应用物理化学的技术对污染源进行整体监测,使用生物生态手段来补充监测体系,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

(2)环境监测方法

目前为止,环境监测的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应用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问题的报告制度。使其环境监测方法更加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所有的检测数据都要向公众开放,让公众成为监测的主体,做到民主决策体系。

(3)中国环境监测能力加强

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方法建立,使得现阶段各级监测站的监测能力不断地加强。从目前的技术力量可以分析得出,各级监测站都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对于三级监测站也具备了基础的监测分析能力,而更高级的检测站则具备了监测、分析、处理污染物。而且随着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使得环境污染监测站的数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监测分类也有相应的增加,具体表现是,对各类污染物都建立了一定的检查站。

(4)自动化检测系统形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从人工的监测手段到自动化的检测系统逐步在完善,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多的自动化监测系统,从类型上可以分为空气自动化监测系统,酸雨自动化监测系统,土壤自动化监测系统,生态自动化监测系统,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看出自动化监测系统为中国的环境监测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在这些自动化检测系统没有办法全覆盖,对于中国来说环境问题监测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必须要加强努力,让环境问题决策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所以环境问题监测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环境监测发展的新战略

为了能够适应中国的常住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监测事业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发展战略,就目前为止,中国采取的环境监测发展战略是固本清流,举纲张目。从这一战略目标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将会成为法律化,制度化。对于环境监测执行人员的队伍也要选用优秀的检测人员,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率。列举当前中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而出现的问题和阻碍,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环境监测体系提供技术,保障环境监测体系的正常运行。

2.1 战略目标的提出

全国环境监测条例:

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的时候将环境监测行动落实到位,就必须使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由于现在的制度对于环境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使得环境监测制度在执行起来有一些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国务院颁布《全国环境监察条例》,通过这项法规的颁布,让公众和企业明白,环境监测的构成体系以及环境监测的行为方式。这项法律的颁布,是真正意义上将环境监测纳入到国家的行政单位。

2.2 审核环境监测人员执业资格认可制度

为了避免很多人在环境检测上的失职,使用审核环境监测人员职业资格认可制度,让监测人员能够认真运用所学知识,将环境监测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把握无污染物,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环境。

2.3 制度保障环境监测体系

为了能够使环境监测体系在这个地方有很好的应用,国家是用制度化的方式对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做了硬性的规定,所以环保部门对地方政绩考核的时候,要做到一丝不苟,对于环境保护力度不好的政府和地方,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程序,对当地政府和地方的政绩进行扣分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地方政府重视环境监测。

2.4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家还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其中监测范围也要有一定的扩大,而监测污染的种类也应该有一定的扩大。监测网络的范围应该涵盖国家的各省市县四级管理,而监测的类型应该包括空气、地下水、噪声、生态污染、土壤、生物、近海海域、地表水、污染源、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监测的方式可以使用数据化管理模式,也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

2.5 提高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

对未来的环境监测要求,一定要提高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从分析水平、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要有一个大幅度的改善,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环境当中可能出现和重点出现的问题,要做到科学可靠的数据分析,得出最为精确的结论。

三、环境监测战略目标的保障措施

要实现全方位的环境监测体系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监测体系的顺利发展,本文就为大家提出4条保障措施:

1. 高度重视,制度保障

对于环境监测体系,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在环境监测的发展体制上,制度上,管理上做完整的修正。

2. 引进先进的经验

在环境监测上还可以引进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仅要引进西方环境检测体系的方法,还要鼓励推广地区对环境监测体系做得好的地方,让其他地方以这样地方作为典型,逐渐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3. 保障环境监测经费

环境监测的研究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因此国家必须要保障环境检测的调研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经费到位,让调查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4. 注重科学,培养人才

环境监测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科学,利用好科学,培养对环境监测有用的人才,依靠这些人才,逐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逐步提高环境监测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结语

环境监测体系的研究和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对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持支持态度,重视环境监测体系和个人的责任,每一位民众都去做环境监测的监督人,为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但德忠.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5):1-5.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47-02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切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经济稳定发展的形势下,值得注意的是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雾霾问题等。由英国率先提出的低碳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中,我国也积极地结合实际情况走低碳发展的路线,一方面能够继续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环境保护,这成为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继工业文明后促进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成就。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及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其核心理念是结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使得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重大突破。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世界各国于2009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以及一系列相关要求,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低碳经济在此次大会中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低碳经济属于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高碳经济相比较,要求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要注重资源节约以及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高碳高排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危害。第二个方面,对于新能源发展而言,低碳经济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发展中减少对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够使经济获得良好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与能源消耗“脱钩”,使得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间达到“错位”的目的[1],同时也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第三个方面,由于人为的高碳消费导致碳的排放量出现上升的情况,从而破坏人们生存的环境。因此,低碳发展属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自救行为”,需要不断改变之前高碳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降低碳量排放,进而促进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在现阶段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一)从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

第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任务。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般是贸易中较为低端的产业,其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附加值低,但是能源消耗比较高,在高能耗以及高污染中换取发展的速度,是当前所不能避免的历程,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第二,我国当前正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建设基础设施等,从而使得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能源也是与日俱增[2]。此外,人口激增问题和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从资源结构方面分析

经过地质勘探已经得知,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量较大,石油、天然气等的资源储量相对较少,正是多煤而缺油少气这一现状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一次性的资源消耗方面主要是以煤为主,其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工业方面、取暖方面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电资源等,从而造成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有效改变的。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需要加快调整煤消耗情况,从而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这是资源结构问题而导致低碳发展在我国没有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之一。

(三)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能够有效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这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环境问题的重要武器。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二者的平衡度,需要依赖于各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甲烷、收集和存储二氧化碳、对工业中的废气进行二次利用、分解工业废水等[3]。然而现阶段,这些技术都比较落后,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推行低碳发展的步伐,因此,技术创新也是制约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公共政策的缺失

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同时也制定出低碳发展一系列的措施。但我国的低碳发展依然没有看到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当前在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出现了政策缺乏以及不严谨的情况,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第二,执行公共政策环境复杂,尤其是有些政策会损害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利益,这严重地影响了执行中的效率,甚至采取不主动与不积极的态度;第三,缺乏监督力度,通常是突击检查或者行政管制,而且没有做好事前管理工作,一般采用的是“事后监督”[4],亩导致了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成效甚微的局面。

三、公共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第9篇

低碳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随着经济步伐的加快,自然灾害的产生越发的频繁,对我国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程度。然而自然灾害的产生与国际贸易脱不了关系。当今时代,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是整个社会乃至全国人们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我国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地球受污染严重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施方法。我国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和防止环境污染两大方面。我们要用促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看问题,环境保护是一项长久且有意义的工作。我国环保工作主要表现在几个阶段。现阶段,与我国环境的比重相比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染排放量程度是非常大的。85%以上的村镇河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74%以上的湖泊也出现了污染问题,大部分的生态功能也逐渐退化了。可见我国的环境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如今,在我国经济逐渐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体现的十分明显。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做好了基础工作,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落得到落实,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合作才能发展的更好。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自由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还可以调节各国市场的供应需求,所以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是分布不均衡的,有的国家土地资源丰富,有的国家发展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将会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世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科学技术水平分布也不平均,所以生产力和市场供应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解决这类差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这类矛盾,在市场中调节了供求关系。

二、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二者是对立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想要控制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阻碍了环境保护的发展。

当今社会,贸易自由化已经成功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为减少贸易自由的阻碍,人类根据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世界资源。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贸易自由化来促进,来清扫贸易障碍。但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会使贸易自由化放任自流,生态环境逐渐的遭到破坏。

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很多不国际经济秩序的事情,以环境优势取胜,然而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现阶段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主要贸易交往。也是建立高强竞争优势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正是当今社会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发达国家,一直是以低污染、低浪费的形式来做贸易市场上的初级产品的买卖。

现阶段,环境安全的事情即将产生,近期,很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业组织即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设备产品和其他有害环境健康的工业也在陆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在国际贸易组织日益自由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威胁。

三、低碳背景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的措施

首先,我认为我国应该积极的与环保工作较好的国家合作,来不断的学习他国的优势,使我国环境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中也不断寻找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改进环境和贸易平衡发展的办法,来提升我国的环境和贸易可协调发展的形式。同时也应该采取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抵制外来国家的产业环境污染,和其他不合规贸易产品对我国的环境侵略。

其次,我国还应该加强对贸易环境污染的宣传教育,来提高我国整体环境,提升我国人们的环境保护认识。有很多人认为环境污染不是我们关心的事情,是国家各个机关部门所需要掌控和管制的条线,特别是对国外环境侵略更是觉得事不关己,与寻常百姓无关,对国家的低碳环境保护也毫不关心,这更加放纵了很多违法环境的事情时常发生,使得我国低碳环境受到了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战略 路径依赖

一、引言

自2010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多年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汽车产量2372万量,占全球的27.2%。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能够带动就业、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2014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已达50000万吨,且逐年增加,但国内产量仅200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9.5%,汽油消费占比20%。中国经济过去20年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几年雾霾问题尤其突出。根据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城市污染物的31.1%。能源及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此背景下有快速发展的必要。

二、现状

自2009年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试点,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3.11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中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7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500万辆。2015年新能源汽车数据还未达到《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离设定2020年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在市场经济中,从产业创新链角度考虑,其至少包括基础研发、技术研发与示范、市场示范、商业化、市场积累、市场扩散等6个步骤。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处在市场示范和商业化初期,现阶段是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否市场化的关键。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发展模式是“政府+市场”型,政府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市场示范,通过政策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通过多种补贴带动新能源汽车需求市场。

三、遇到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尽管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能源、环境问题,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传统能源汽车路径依赖效应短时间内很难打破。

技术和制度演变过程中路径依赖效应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物体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属性。尽管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传统能源汽车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对于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不确定性,而传统能源汽车技术信息更容易获取,市场参与者结合历史经验,思维惯性的选择传统能源汽车。尽管从长期看这并非是最优的选择,但决策者往往认为技术选择的工具理性比价值理性更重要。传统能源汽车经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网络效应、适应性预期四个阶段持续自我强化,报酬递增,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市场领导地位。传统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基础设施、质量标准等方面与新能源汽车有较大差异,其中关键设备与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投入资金巨大,专用性强。如果现阶段强行进行产业升级,相当一部分资源将会闲置,重置成本极高。传统能源汽车产业拥有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优势。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汽车技术经过长期发展与完善, 已经成为主导技术,伴随着其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不断的适应融合,形成“技术-制度复合体”。“技术-制度复合体”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得利益者阻碍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传统能源汽车路径依赖效应进一步强化,短时间内很难打破。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高度不够。

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主要目标导向是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弯道超车”,并非追求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具有排他性,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支持国内企业,封闭的利用本地技术,阻碍了先进资源的引进与吸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主体科技及产业发展部门,环境资源部门并非主导力量。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不高。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主要面临的技术问题有:安全性、续航里程短。整体来看,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仍相差较远。我国传统汽车工业技术较国外差距较大,而现阶段新我国能源汽车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做替代,对整车其他部位改进较少,混合动力汽车表现尤为明显。

新能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有待提高,电池动力系统技术、电机驱动系统、整车控制技术跟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充电时间过长、安全性不高、使用寿命较短、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低下。

(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相关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属性,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相关利益参与方分歧较大,相关技术和建设标准没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政府激励方向不明确,补贴资金分配上,建设企业与运营企业还存在较大分歧,且补贴资金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充电、换电设施建设还远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进度。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跟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从以下4点提出建议优化战略。(1)把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2)打破新能源汽车发展封闭环境,改革开放,调动市场参与各方积极性,破除仅以发展地方经济为惟一目的的狭隘观点,引进先进产品及技术,才能激活市场,优化资源配置。(3)商业化初期创新运营模式,使商业模式适应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4)加大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宣传,增加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认可程度,最终实现产业经济利益与改善环境质量双重目标。

(二)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新能源汽车实现对传统能源汽车替代的基础是其自身技术和性能的完善。只有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才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升其汽车性能,实现对传统能源汽车替代。产业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需要注意两点:

(1)注重专利池和标准工作,发挥技术标准下专利池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作为研发主体,搭建高校、研究所共同合作的研发平台,通过产学研创新平台的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三)优化政府政策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应加大新能源汽车供给端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投入,尤其是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的投入。激励企业技术研发方面,注重“金融支持”及“税收优惠”政策工具利用,降低企业技术风险。环境支撑端方面要积极鼓励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封闭环境思维,促进基础设施合理科学建设。需求端政策结合长短期策略,通过政府强制措施快速进行市场示范,尽快实现商业化,为长期私人采购新能源汽车做好基础。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配套施舍建设,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弥补等多层次投资,政府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加大配套设施补贴力度,多方受益。

(五)支持技术兼容策略,建立缝隙市场,破除路径依赖效应。

既得利益群体为维护自身利益,希望维持现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消极怠工。技术兼容可以顾及各方利益,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兼顾传统汽车方利益,也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创造条件,创造缝隙市场。以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突破口,快速到达临界容量,破除化石能源汽车非良性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张贵群,张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工业技术经济,2014(2):75~80.

[2]卢超、尤建新、戎柯、石涌江、陈衍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4(12):26~35.

[3]谢志明、张媛、贺正楚、张蜜.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9):127~141.

[4]张政、赵飞.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导向差异的研究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4):531~535.

第11篇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环境 公益诉讼

作者简介:张军,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科员,研究方向:检察学。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背景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在公共利益可能或正在受到环境侵权的情形下,个人、社会团体组织、有关机关,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将不法侵害人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诉讼。

环境侵权行为由于其侵害对象的不特定性,本身就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差别很大,通过个人诉讼来解决环境侵权问题存在着诸多局限。个人利益与环境公益息息相关,个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有其合理性的部分。但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力量分散,而且在提起诉讼时难免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难以实现公益的目的。环境侵权往往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在调查取证方面的复杂性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诉讼中也可能产生各种高昂的费用,往往使得个体受害者望而却步。

社会团体组织可以整合众多个人资源,在经济实力和人员数量等方面都要优于个人。一些环保组织的成员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对环境问题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也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一些公益律师也有意愿参与社会团体组织活动中,可以说社会团体组织在应对诉讼的能力上也明显强于个人。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团体组织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也还不够健全,社会团体组织同样也会受到资金来源问题的困扰。对社会团体组织的行为,还缺乏相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调整,因此社会团体组织现阶段还不能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力量。

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各种难题依然存在,搜集侵害环境的相关证据过程漫长、难度很大,相关损害赔偿往往涉及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鉴定的成本是个人难以承担的,鉴定的标准也不统一,配套的诉讼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环境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的发展

《宪法》中规定了国家对环境有保护和改善的职责。修改前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个人、单位对环境的保护义务和对环境侵权行为检举、控告、监督的权利。但这些规定都较为笼统,在这个阶段也没有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有明确的规定,部分社会团体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即使法院受理也大多以失败告终,检察机关也极少涉及环境侵权案件中。

近年来刑诉法和民诉法的修改,为检察机关在公益领域进一步作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刑诉法方面,国家、集体利益受到侵害时,检察机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部分附带民事诉讼本身就具有公益诉讼的成分。新规定的违法所得没收和强制医疗程序,也在刑事法律的公益层面上有所进步。新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环境污染侵权和对众多消费者的侵权,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法》在2014年修订后,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团体组织资格问题做出了规定。最高法出台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司法解释,对社会团体组织成为原告的条件做了进一步明确,同时指出检察机关可以支持社会团体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包括采取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取证等方式。

但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民诉法中规定的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环境保护法》和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中也只是明确了相关组织的起诉条件,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关具体有哪些,尚不明确。

三、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合理性分析

虽然“法律规定的机关”的表述不够明确,但并没有否定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表述,表明在中央层面上,是肯定检察机关具有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

(一)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依据

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可诉性是法的基本属性,诉讼正是实现权利保护的一道防线,也是人民检察院实现法律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危害公益的环境侵权,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守护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自然责无旁贷,这样既可以有效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法律监督。

(二)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优势

与个人及社会团体组织相比,检察机关有着完善的业务部门和丰富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检察人员收集证据的能力比较强,在司法经验和诉讼能力上也有优势。在资金问题上,检察机关从事诉讼活动有着国家财政的保障和支持,远远超过了个人及社会团体组织的经济能力。与地方环保部门相比,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较少受到外部干预尤其是行政权力的干预,可以客观公正地实施诉讼活动,实现公益的目的。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不作为,更加突显了检察机关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四、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存在的特殊之处

环境侵权行为作为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其损害救济与一般民事救济基本一致,其诉讼程序也是规定在民事诉讼程序法中。但检察机关参与的环境公益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又应该存在着一些特殊之处。

(一)检察建议、督促起诉前置

地方环保部门承担着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个人或社会组织对环境侵权行为,应先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救济,在环保部门不积极履行职责的情形下,再提请检察机关介入。检察机关接到提请后,应该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地方环保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或者发出督促起诉书建议其进行起诉;同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侵权者对损害予以补救。如果环保部门的措施得当,或者侵权者迷途知返,则不需要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了。但如果环保部门无所作为,或者侵权者无视检察建议的要求,那么检察机关就可以考虑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去了。 (二)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方式和特殊之处

在环境侵害受害方不明确或受害方不愿、不能起诉成者其他诉讼主体缺位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共公益的守护者可以作为原告独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有受害人、公共组织或者环保部门起诉的案件,如果他们认为需要检察机关的帮助与支持,检察机关可以采取措施协助他们起诉,也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参与到诉讼中去。

传统民事诉讼要求原被告双方应当与争议的标的有利害关系,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公益,并不是争议标的的直接受益者,也不会从赔偿中受益。因此,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活动中,对争议的权利或利益不享有任意的处分权,这就与普通的民事诉讼过程中原告享有自由的处分权有所区别了。在检察机关独立作为原告的情形下,一旦参与到诉讼活动之中,与被告和解、调解,甚至撤诉都应该有所限制,因为检察机关不可以直接代替国家、公众处分权利或利益。在检察机关以共同起诉或者支持起诉的方式参与诉讼的情形下,在未经过其他原告同意的情形下,也不宜采取和解、撤诉。当然,在其他原告同意调解的情形下,检察机关是可以参与调解的。

如果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胜诉,损害赔偿并不归于检察机关享有,应当享受到赔偿的是受到侵害的个人或是代表公益的组织,对国家利益的损害赔偿部分则应该是上缴国库。如果检察机关败诉,那么也不宜立即提起上诉,而应该考虑将案件提交本院的检委会讨论,或者提请上级检察院决定,再采取下一步措施。

五、完善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配套机制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案件的筛查机制

由于检察机关的传统使得其偏重于刑事领域方面,其内部司法资源往往向反贪、反渎部门、公诉部门、侦查监督部门等倾斜较多。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要求检察机关投入较多的精力,在现阶段可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程序上,应该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参诉筛查机制,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在案件的筛查上,主要应该考虑涉案标的大小、造成的社会影响的大小、国家或公共利益的受损程度、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和风险性等。对于检察机关独立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还应当考察是否存在其他诉讼主体可以行使权利。可以考虑由检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案件筛查工作,检委办的优势就在于其工作人员日常承担着检委会上会案件、议题的审查工作,对案件的筛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选择合适的检察人员承担环境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偏重于刑事诉讼方面,对于环境公益诉讼这类新型民事案件可能缺少相应的经验。公益诉讼本身就存在着受益主体的不确定、范围边界的模糊性等问题,公益和个体利益很多时候就纠缠在一起的,如何区分公益与个体利益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现阶段,可以考虑由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来承担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责,民行部门的优势就在于其工作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民事行政专业知识,对民事诉讼案件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检察机关还需要完善对环境公益诉讼方面人才的培养。

(三)损害评估及鉴定机制

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救济,除了停止侵害之外,损害赔偿往往是比较受到公众关注的。现实中很多环境侵权案件的实际损害都很难确定和计算,即使同一个案件,由于鉴定标准,鉴定方法不统一的问题,不同机构也往往各行其是,做出的结论也往往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检察机关的法律政策研究室可以考虑在这方面进行一些调研工作,与人民法院的法律政策研究室、相关鉴定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座谈,商讨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对环境损害的原因、范围、损害程度、损失大小等如何认定提出相应的法律意见。

(四)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环境公益诉讼肯定会涉及到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诉讼活动中需要环保部门对调查取证的配合,检察机关如果要顺利完成诉讼往往需要环保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执行活动中也需要环保部门的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完善环保部门对环境问题的监管上。因此,检察机关应该主动与当地环保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协调相关问题,督促环保部门妥善行使职权,配合检察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活动。

第12篇

1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