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0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课题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87-02
课题跟踪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实力,成为一种深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教学科研人员密切联系,根据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主动参与到教学科研中去,变辅助服务为综合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科研课题所需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拓宽了图书馆服务范围,深化了图书馆服务层次,提高了图书馆服务品质,增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加快了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最新文献信息。高校图书馆开展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从文献信息服务和保障的角度,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效、全面的文献检索、查新
作为科研人员,离不开文献检索,但是由于惯性,总是习惯于常用的途径、方式和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查询,所以常常使用的文献源和某种检索方式将会首选,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早和习惯于这种方式,不愿意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哪怕它更科学。例如,习惯查找纸本资源文献的人很少会主动尝试数据库的检索,如果他经常到某个图书馆查找资料,那么他查找资料时就会首先使用这个图书馆。再如,研究人员在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时,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先上网浏览,然后看本单位订购的期刊、报纸;先看本单位的资料室有没有需要查阅的资料,如果没有再到学校图书馆进行查阅;如果学校图书馆没有或网上数据库也没有的话,他会到较远的图书馆或研究情报所进行查阅或网上付费进行文献传递。研究人员对路径和方法的依赖倾向是他们已经熟悉并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不是按照科学的方式,这种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针对研究人员的这些行为特点,如何将更便捷的服务方式,如何将更有力、服务能力更强大的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推送到研究人员面前可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对科研人员来说,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也提供了多渠道创新点的挖掘。使用功能更为强大的路径和方法,可以访问高质量、全面、多学科的核心期刊信息;可以随时了解所在领域里最新出版的文献情况,发现同行或权威谁在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人利用自己的观点,反过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更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构建一个重要发明或者重大发现的客观历史框架。通过这些路径与方法可以揭示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既可以越查越旧、越查越新,也可以越查越深入。
(二)深入课题,实行跟踪对口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高层科研管理等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最具实效的工作。咨询人员不仅要担当起信息导航员的责任,负责某一学科领域网上资源的联机检索,而且应进一步承担起该学科的部分研究工作,如根据科研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手段提出的问题,利用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工具,通过文献信息查阅、整理、分析、筛选等方法,进行课题的调研论证和课题技术查询工作。图书馆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对口服务。要努力做到“三对口”,即查找文献的内容范围对口、文献的起讫年限对口、文献类型和文种对口。开展对口信息服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快捷方便的网络检索手段,为有关教师提供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减轻科研人员在资料收集、查询上的劳动强度,使信息服务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为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图书馆人的贡献。
二、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具体途径
(一)科研课题论证、选题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课题论证,也就是选题阶段。课题论证实际上就是对所拟选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论证申请本项目的依据;论证其有无理论意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定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说明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制订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分析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前期调研过程。
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课题立项不但要有充足的理论根据,还必须以新颖翔实的文献材料做依托;课题立项查新不仅要查新和咨询,学科馆员还要有科研意识,有目的地扩大检索范围,提供详细的背景材料,把该研究课题过去的、现有的、别人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料汇集起来,经过综合分析,精心整理加工,分门别类,提供给课题研究人员,使他们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切题适用的最新科研动态、科技水平,科技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市场动态等,从而确定所拟项目要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目标、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进而完成课题的论证工作。
(二)科研课题研究中的跟踪服务
科研课题选定后依然离不开大量信息支持。一方面,课题研究是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阶段,遇到的具体问题、难点需要信息咨询以借鉴他人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事物,即使立题后也需要持续补充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最新动态以完善课题,保证课题的创新性。此外,立题时即使有了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及研究方向,但课题的设计方案还只能是个大体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获取来弥补其不足。
在课题研究阶段,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课题跟踪服务,围绕科研进展情况提供实验方案、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密切注意课题的阶段性研究趋向,尽力体现课题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所占有的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让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精辟的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同时,学科馆员必须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捕捉情报资料的新意,在量变中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促使课题研究人员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并尽快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为下一阶段的继续研究寻找最佳方案。
(三)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成果应用或推广的起点,它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工作。在成果鉴定前,学科馆员要把课题的全部科技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质量。这对课题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完成后准备进行成果鉴定时,要按照课题研究充实完善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反映互相对比的情报资料,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情报信息。切实防止零碎的反映非本质属性的情报资料搅乱我们的视线,以致出现课题研究人员在驾驭资料及去伪存精方面的欠缺。这样,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及早发现课题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自己的创见加以发挥,加强结语部分作者观点的深刻总结,以求得课题最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还需要搜集信息资料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自我评价,并请信息咨询鉴定部门对该课题进行成果查新,同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有关该课题的总体的综合评价。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实践
(一)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认识到教师们在馆藏建设方面的价值,不但在资源采购方面征询教师意见,而且在剔旧方面也首先考虑教师们的选择,让教师参与文献采购和剔旧工作,并将其作为一条优化馆藏、节约经费的途径。另外,图书馆也致力于利用专家知识建立特色馆藏。
(二)科研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员们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工作中,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向教师们推荐软件和信息源。本人就曾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国家级星火项目《大豆精细高纯磷脂系列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的科研课题跟踪服务,即按上述方法为项目提供课题跟踪服务――从该课题论证、选题开始,到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成果鉴定,提供全方位的课题跟踪服务。该项目于2002年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合作关系的维护
我校图书馆将与教师合作作为一项基础业务加以维护,并总结了多种保证合作长期性的方法。如一些图书馆要求联系馆员必须积极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尤其是各教学单位会议,特别是要求他们深入地参与到新生教育过程中,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教师们图书馆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一些高校也在各专业中发展咨询教授,依赖其专业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服务。另外,一些图书馆按照营销思路建立了一些维护制度和专项服务,如定期向教师介绍新信息源,帮助教师们建立网页、指导他们进行电子资源共享,并加强对教师满意度信息的反馈。
(四)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一名大学的讲师或教授除讲授、研究某一学科的知识,可以对图书馆学一窍不通,也可以对其它专业甚至其它学科不闻不问;但是一名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除了学习、研究图书馆科学以外,还必须学习研究其它专业的科学知识。不管是已有的学科还是新兴的学科,凡是师生学习、研究的学科领域,图书馆员都应该进行研究。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每一学术领域发表的论文、论著,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都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因此,图书馆员的学术成果,不管涉及哪一个学科,只要确实达到一定的水平,都应该予以承认。
参考文献:
[1] 晁蓉,龙敏.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J].现代情报,2007,(7).
[2] 杨琳.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暨服务科研工作的双重性[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0).
[3] 罗岚.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开展专业化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6,(8).
一、 抓机构设置,配齐配强教育科研队伍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抓好全县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教育科研梯队。我县成立了一支兼、专、群三结合的科研组织。教育局下发了文件,成立了教科办、教科所及教育学会,并制定了相应的职能,确立所、会、办三位一体的办公机制。各基层学校均成立了教科办,保证了各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抓制度建设,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
“十二五”初期,我们召开了通榆县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依照省、市、县文件精神,制定并印发了《通榆县“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通榆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通榆县教育科研“三名”工程实施方案》、《通榆县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条例》《通榆县科研规划课题结题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县教育科研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抓课题管理工作,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把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所有教育科研课题逐级审批,逐级备案管理。在审批过程中,注重学校教师的需要,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项目为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优先审批,加大扶持力度。对各级课题实施全程管理,针对辅导,力求出成果。
四、抓信息传递,普及科研兴校知识
自2011年起,我们已编办《教育科研报》26期,及时传递教育教学信息,为教师研究提供服务。深入基层学校讲座35次,培养教师逾两千人。讲座内容省《避害趋利,提升教育科研质量》、《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四多”与“四少”》、《注重“六个一”工程建设,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质量》等。普及科研知识,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铺路搭桥,起到了引领作用,使教育科研工作蔚然成风。
五、抓典型引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十二五”初期,召开了“通榆县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有科研先进单位二十所学校做了典型发言与成果展示。每两年均发展一批教育科研名学校,进行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典型的示范作用,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正能量,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六、抓动态管理,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 抓好送课下校活动。教师的研究需要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支持和鼓励学校创立特色创新学校,将特色办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对教师研究采取分段指导,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科研活动。
2. 抓好“三名”工程。对“三名”工程强化管理,。实事求是,科学评价,并有时限规定,改变了教师科研倦怠问题。
3. 开展严格管理教育科研的活动。对县教科所备案的课题采取严格管理,该否定的绝不纵容,为教师的成果运用负全责。
“十二五”期间,我们出版了成果专著两部;省以上科研成果600余项。被吉林省教科院生命与安全课题组授予先进单位、被评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组授予先进单位;白城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 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笔者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相关科研课题或自主申请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分析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2009—2011级硕士研究生,共185人,其中男生100人,占54﹪;女生85人,占46%。调查内容是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经费;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状况。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合已有基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截止到2011年底,该学院仅有60%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而且从整体看,参与的也大多是横向课题,而参与纵向课题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国家级、国际性的科研课题少之又少。硕士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导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或者方案开展工作,独立思考比较少,在有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中,甚至出现“成果范本,相互借鉴”的现象,导致较多硕士研究生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创新意识也随之被扼杀,也使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增加,科研课题的增长率跟不上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率,导致部分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另外,从该校情况看,在校级层面上设有硕士研究生创新管理基金、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课题。从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申报情况看,2009年至2011年,仅有45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生科研课题,仅占总硕士研究生人数的24%。
(二)科研课题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科研课题题目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心理,大多会选择一些风险小、时间短、易结题、易出成果的课题,而回避那些风险大、耗时久、创新性强的课题。如此选出来的课题难度较小,即使是科研经验不足的硕士研究生也能独立完成,从而影响科研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此外,这种选题方法主要是围绕一些常规研究点开展相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三)科研经费不多、分配不均。
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不多,分摊到所指导的每位硕士研究生身上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无法在预设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从而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四)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导师吸收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学术前沿性强、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每位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过多,加之一些导师的科研课题本身就比较有限,从而使一些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也比较少;也使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间不多,不能使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课题选题的指导和管理,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思路。
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课题的选题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常规的问题或研究点,这也是受硕士研究生普遍欢迎的。这类课题的特点就是先前已有人从事过类似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在研究过程中就有更多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如要取得新研究成果,则必须在充分了解先前类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思路、新方法,综合新数据、新材料,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才能达到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前人研究成果的重复。二是选题比较新颖,当前研究比较少,成果也很少,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匮乏,在这类选题的研究中,受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影响也比较小,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易于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更能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导师应注重引导其采取第二种选题方法。同时,在选题中还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重要性就是指是选题在科学理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可能性就是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能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实用性就是指选题对于推动“产学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本次小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展及研究的价值。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个普通教师,任务就是教好课,教育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
但现在参加整个小课题研究后使我转变了看法,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照样可以写出研究性的东西。也非常有必要参与教学教研,既可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也能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我们的研究素材可来源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教研价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积累还应当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的能力。
同样,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也有义务搞课题研究,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再将研究结果、方法、价值应用与教学活动中。
在课题研究中我感悟到:
教研素材来自教学。素材来自教学,对 于老师来说,素材熟悉,易于着手,而且研究之后能将成果应用于教学中。
题目要精、小。题目决定你的研究范围,题目太大,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课题小才能研究透彻,才能出彩。
提前做准备。每年都有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之前,可以先了解,预定选题方向、课题范围,提前准备素材,提前做好准备。
分工协作。课题中任务较多,要将任务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能参与,都能学习。靠一个人的力量,任务太多,不易进行。
材料收集积累。最后结题需要很多平时的材料,要有意积累收集。
及时上传资料文件。要按要求及时提交上传各种资料文件。否则会被注销课题。
一、 申报材料的一般格式和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课题申报材料多采用规范的表格形式,具体内容包括:
①封面(注明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邮编、电话、填表日期、填表说明和申请人承诺等);
②课题组基本信息(人员简历及研究专长);
③近期取得的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及与课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④负责人正在进行的由其他渠道获得的研究课题;
⑤研究设计论证或报告正文;
⑥预期研究成果;
⑦经费预算;
⑧推荐人意见(指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申报者);
⑨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⑩资格审查意见、学科组评审意见、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其中,核心部分是课题研究设计论证或报告正文。一般而言,这一部分又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研究课题的论证,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的依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采用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是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主要包括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成员分工等。
核心部分,其实也是申报材料最重要和最难写的部分,为了写好它,必须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申论和陈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选题的意义。主要体现所选课题能否推动理论创新,研究者的视野是否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只有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站在前人的肩上,以前人研究的终点为起点,才可能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通过研究回顾和理论反思,了解前人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到了何种程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思考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因此,研究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必须重点陈述。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对申报课题开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即切入点、重点、难点是什么,基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勾画和描述出来。同时,还须将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陈述出来,让评审专家判断所持观点是否新颖,所作对策性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如何,有无可操作性,基本思路和观点,研究的结果怎样等等。
3.本课题的创新程度、预期的成果和价值。本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所持思路和观点是否首次提出,达到了怎样的创新程度,有何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而言,必须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政府的科学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4.研究的基础和保障。即已积累和取得的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的积累,既可缩短研究周期,又能保证研究的质量。因此,重要的权威性的必要参考文献必须列上,重要的论证、表格,前期研究成果也要列上。如果缺乏必要的坚实的研究基础,研究者申报的课题基本就不可能立项。
二、 申报材料写作的原则与特点
撰写课题申报材料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展示申报者自身的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因此申报书的写作必须牢牢抓住课题立项的依据,以充足的理由和足够的软硬条件的陈述,提高可信度和说服力。同时,注意发掘和明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提高课题的创新程度,阐明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激起专家和社会的关注度。此外,必须完整全面地介绍和反映课题项目各个方面的情况,增强课题申报材料的说服力度。
为此,课题申请材料的撰写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
1.完整性和全面性。完整、全面地占有资料是申报材料写作的基础。较大的攻关和招标课题,尤其是国家级科研课题,都要求申报者就申报课题对国内外同行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阐述和评价,中小型、专门性或地域性较强的课题,至少要求了解国内、省内外、行业内外的研究现状。
2.创新性。任何科研课题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这是申报材料最突出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创新,要求在前人尚未研究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未曾获得的方法和结论。
3.科学性。申报的课题要符合一般的客观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即具备足够的立项依据,同时要有科学的探索过程、研究方法和论证环节。
4.针对性。为了避免重复研究,节省资源,申报材料所选课题不宜过泛、过大,应集中在解决某领域的某具体问题上,命题必须具体、确切,目标精准,研究切口小而精。
5.前瞻性。课题内容应充分预测到研究的创新之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增强专家和社会力量对课题研究的信心和支持力度。
6.选择性、可行性。除了招标课题外,各类课题指南都只是一个大概的选题范围,申报者可根据自身条件找准合适的研究项目和科研课题。因此,申报者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寻找合适的科研课题。所谓可行性,亦即可操作性。从课题拟研究的内容到研究方法的选择都应具备可行性,应考虑课题承担者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选择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
三、 申报材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课题申报材料从格式到内容的写作,都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和要求,掌握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无疑有助于课题申报的成功。尽管科研课题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千差万别,但申报材料的写作仍然存在一些通行的规律与方法。比如,写作前要进行科学的选题和课题研究定位,因为定位正确是课题申报成功的一半。比如,写作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选择适合本人特点的对口课题,提高申报的针对性、成功率,避免课题研究的低水平重复。比如,突出课题研究的新颖性,这是打动专家评委的关键所在。再比如,立项依据充分,研究设计周密,可以用最科学、最简便、最清晰的思路设计科研步骤,以最佳的人员组合、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产出最理想的科研成果。
在此基础上,如果申报材料的撰写适当运用一些技巧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1.课题申报书中,项目名称应确切、清晰、明了,课题名称应直观、明确、客观地反映出拟要研究的内容,题中不加不必要的修饰语;关键内容或技术不可含糊其词,以免造成误解;不能只讲优点,少谈或不谈缺点;同时,要根据申报课题的级别,选择适当的研究深度。
2.实力雄厚的课题组,可将某一重大科研课题全部申请下来开展研究,而只在某具体领域有条件和经验的课题组,申请某一课题的某一部分较为合适。
3.初次申报课题,可申请自选课题、专项任务项目和不在资助范围内的课题等,如果此项课题立项把握较大,还可为日后申报招标课题打下基础,但申报这些课题最好要有前期研究成果。
4.申报材料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点部分宜用粗黑字体显示,以引起评审专家的注意。
5.课题申报相关参考文献的引用应该恰当,应注意发表的时间、页码及期刊的权威性。
6.如实报告研究工作基础、装备条件、技术力量,以及工作进度安排,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实事求是地予以说明。
7.课题组成员应是梯队式的组合,既有高级职称者,也要有中低级职称人员,最好兼容多个相关专业的人员,因为优秀成果都是不同学科交叉研究所得,创新成果的取得,一般需要团队合作。
摘 要:对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有关定题服务的现状、定义、方法、意义、质量要求等,同时对如何开展定题服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综述
中图分类号:CS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174―03
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是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情报服务中一项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很强的较高层次的服务方式。定题服务就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由情报人员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情报资料,是一种单向主动的信息服务方式。目前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已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信息定题服务。
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内容综述
1.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信息工作起源于情报翻译。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开展了体育信息的研究工作,由于过去大多以翻译国外文献为其主要内容,所以一直称之为体育情报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定题服务这一概念,但真正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首先,主要是介绍国外定题服务的情况,有关的研究论文多为前苏联、日本等国的论文翻译。此时,有些研究者提出了“进行科研项目的情报服务”和“选择性报导系统”等服务方式,这些对完善与改进我国的定题服务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后来发展成熟的定题服务工作大都包含了这两种服务方式。其次,还出现了介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开展定题服务工作的论文。体育信息情报工作也比较多地收集国外信息、引进翻译国外文献、并在编辑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为我所用的体育情报。随后,我国体育信息界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为备战国内、国际大型运动会,开展了大量的、高水平的信息研究与定题服务工作,同时加强二次、三次文献处理和应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进行文献翻译的状况。在应用理论的研究上,由于大部分研究者都亲身参与了此工作实践,因而研究工作更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系统论、信息论等思想的渗入,使得研究视野得以开阔,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
1.2 定题服务的定义及意义 定题服务是指针对研究人员各自的研究课题,情报服务单位定期将检索到的最新文献信息提供给研究人员,使他们得以随时了解学科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这一定义提出了定题服务的主体、客体以及服务方式与目的。从此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出发,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各种新的服务模式,使得定题服务成为一个高层次的情报服务。
定题服务能为科研立项、成果查新、训练技术提供有力论证,尽快满足竞技体育训练的需要和提高体育科研水平,促进我国体育科研与训练的发展,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发挥重要作用。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各体育院校馆藏文献信息的作用,拓宽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情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
2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研究
体育院校图书馆要针对本校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现状,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对读者提出的某些索取文献资料的需求;切实改变小范围或某一方面的定题服务方式,既能满足科研、训练工作,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显出体育院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的特点。
2.1 定屑服务的特点及方法、步骤 定题服务具有“主动性”。情报人员深入实际,主动了解教学及科研进展情况,选择服务课题,主动与教学及科研人员沟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主动收集调研文献、情报动态,编制专题文摘、索引,以及专题综述、述评、专题参考资料;主动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相关课题研究所需的新资料通报。定题服务具有“针对性”。从选题到调研以至文献服务,都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始终围绕课题范围,收集、查找和编制资料,针对课题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到底。定题服务具有“及时性”。及时地将最新情报提供给用户,然后根据情报需求的变化、情报服务的效果反馈给情报人员,以便不断改进服务。定题服务具有“持续性”。要在一段时间内用跟踪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方式不断进行。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提供文献资料服务,才能满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的情报需求。定题服务具有“广泛性”。即在定题条件下的多向主动传递,形成多层次服务的格局,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泥某一固定的情报服务模式,有题录、文摘、索引等。定题服务具有“时效性”。不仅能有目的地广泛开展文献情报源,更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的学术性作用。
方法:1)情报超前提供法。一是提供的内容要超前。必须提供最新发表和出版的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理论与发现,必须是真正切合课题需要的代表学科最高水平与发展方向的图书情报。二是提供的时间要超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情报人员要潜心研究课题研究者的潜在需求,充分挖掘现有馆藏的潜在价值,真正让图书馆情报服务工作走在课题研究者提出文献情报需求的前头。2)直接对话调研法。就是情报人员直接向科研者了解其课题的背景和内容,针对其需求搜集文献,了解其课题关键,所需资料类型等。然后,检索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提供给用户,使科研人员在课题方案论证阶段就占有充分的主动性。3)集中分散检索法。集中检索是定期全面检索。根据课题的综合要求,确定多个主题词或关键词,大范围地进行追溯检索;分散检索也称随机检索,即在日常的阅读检索过程中,留心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对重要的主题词长期跟踪检索。4)情报提供反馈法。定题服务本身就是能经常与情报用户保持一种情报提供与反馈的关系。一种是情报人员对有关学科内容,系统地积累二次文献,粗略认定后,先交与课题人员选择。然后反馈给情报人员,作为检索一次文献的重点。另一种是课题人员把自己掌握的文献情报信息提供给情报人员,情报人虽去索取一次文献,然后反馈给课题人员。这种情报选择与反馈的交替进行,加强了情报的主动传递。5)情报行为渗透法。情报人员的活动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情报人员的行为全方位地渗透到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促进科研人员思维敏捷,且在获得丰富的素材后,产生深刻的理性提纯一情报研究分析报告,反过来服务于科研。
步骤:1)建立联系点,即联系定题服务的对象。2)选择课题,即选择课题的要求、条件。3)调查研究,制定服务计划。4)围绕课题广泛收集和筛选资料,编制二、三次文献。5)提供用户所需资料,并收集反馈意见。6)手检与机检相配合。7)请专家及时指导,使课题情报服务更有权威性。8)情报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各部门、各工作人虽之间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2.2 定题服务的质量要求 定题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情报分析和文献研究的综合性体育科研工作。在服务质量上要保证情报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否则实现不了有效服务。时效性即传递情报的速度快、效能发挥充分。准确性即所提供的情报内容真实可靠。连续性即供给用户的情报资料连续不断。完整性即提供给用户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完整、全面。
定题服务是一项内容较多的综合工作。必须在情报服务工作理论指导下形成一定的服务体系和管理规则,在实践中使其内容得以完善。
2.3 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课题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定题服务 我们结合以上的定题服务理论并应用到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实践中。体育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较纷繁复杂。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分工愈来愈细,科研课题也日趋专深,除增强传统体育专业的实力外,还增设新的专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增设了体育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英语专业(国际体育)、表演专业(体育表演艺术)等,这就使得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专深广泛。为便利读者与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解决科研中的具体问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图书馆设立了情报信息室、电子检索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专为教学、训练、科研人员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图书馆信息工作人员还深入课题组,主动了解、全面掌握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进展速度,轻重缓急,从而主动搜集、加工最新文献信息,使信息提供与教学、训练、科研同步。例如北体大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等撰写毕业论文。本科生的论文主要是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内容上不是很深,对他们的服务大部分只需给予检索途径、方法以及检索工具的指导。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所进行的定题服务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题前的选题阶段。毕业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毕业成绩与学位的获得,对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个阶段是帮助他们“选题”的服务。要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明确他们选择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深度、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确定是否有研究价值等关键性问题,避免在选题上走弯路。第二阶段是“定题跟踪”的服务。可由研究生本人出面与情报人员取得联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服务方式及检索策略。例如,一研究生计划撰写毕业论文《运动员内隐自信的探索》,我们根据上述二个信息服务阶段对其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在选题阶段,首先利用中、外文期刊目录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回溯检索,我们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过虑、整合,提供有价值的二、三次文献以供研究者参考。待题目确定后,课题研究便进入文献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可以说贯彻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我们开始收集文献资料,在收集过程中不仅要求一定的查全率,而且还要求一定的查准宰,对所收集的文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鉴别其是否可靠、新颖、实用、典型;还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可用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给研究者补充和提供新的资料。既要跟踪信息,也要跟踪用户,及时将新信息、新需求反馈给服务系统中枢,力求服务系统化。直到研究者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该阶段所提供的智能化、知识化的服务也是人脑与电脑结合的系统服务。而且,该论文参加了2004年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井获得三等奖。
2.4 配合课题进展,掘供对口服务 不同的科研课题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要做到文献需求和文献提供同步发展,必须根据课题进展和读者的需求来决定。有的研究课题自始至终都需要提供服务,情报人员就应制定计划,投入较大的精力,有步骤地根据课题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文献信息,并负责到底。如北体大有几位教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计划撰写《体育英汉词典》一书。我们对这个课题反复调查,弄清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文献需求量很大。根据几位教师的要求,在其课题构思阶段,我们分工各专业的新旧词汇查找、对比、筛选,查找一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将其收集起来,对照原文,经专家鉴别取舍,将切题的文献集中起来提供给科研人员。并随着课题的进展,不断补充资料。同时注意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报导类似课题的最新词汇,以保证科研人员知彼知己,直到课题最后完成。有的科研课题是阶段性地需要文献服务,当他们获得足够的文献信息后,就不再有太多的要求。这种类型的课题,则宜采取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提供的方法。如我校每年都有毕业班的学生到各大专院校及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实习。为此,我们集中力量提供尽可能齐全、多样的各专业型和普及型参考资料及教案,使他们在体育教学实习中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对所提供的文献信息的评价,是对信息情报人员服务质量的一种反馈。在定题服务过程中,信息情报人员要与读者紧密联系,保持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经常了解读者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及时修正服务方案,增强文献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3 小结及建议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是读者服务活动中最有效的方式。但这种工作既需要信息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优良对口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搞好定题服务的关键是改进服务方法和手段,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1)开展定题服务工作必须实现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即体育院校图书馆情报部门与各教研室、科研处、研究生部之间,图书馆内部各部室之间以及定题服务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逐步形成一个有专人联系、负责,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的网络信息系统。2)开展定题服务,要正确处理好文献检索服务、情报咨询及情报调研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及整体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和完善咨询机构和咨询队伍。3)做好定题服务超前情报服务工作。重视调查研究,提供预测性情报,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源,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4)提高定题服务的质量,应采取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方式,确保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除了情报人员积极配合和努力创造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逐步提高服务水平,使情报服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5)定题服务是一项以情报职能为主、传递功能为辅的综合。图书情报人员要不断提高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以逐渐增加科研人员对其的信任度。6)除此之外,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还要加强与校外、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把社会上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需要开发的体育项目以及攻关项目等信息引进学校,传递给校内有关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又可扩大服务范围,把科研成果及时输送给社会,使信息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对社会的这种有偿服务,还可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智武.运用定制服务方式改进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3(2).
[2]符一欧.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03(8).
[3]任燕燕.高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新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3(2).
[4]刘菲.我国体育信息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1).
[1]李铭珊.科研单位的定题服务工作[J].现代情报,1995(8).
关键词:英语教师培训;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
G715.1;H319
一、北京高职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为了适应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北京市于2012年起实施十二五“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施“北京市高职英语课教师培训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英语教师培训”),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英语教师培训的承办和组织单位,在2012年至2015年间,负责组织北京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培训。
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梳理并联系北京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包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等26所高职高专院校。并对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要求,结合英语教师们的需求和建议,制定出总体培训计划及各年度培训计划。根据英语教师及专家的反馈,及时总结调整培训内容形式,4年间完成了对高职英语教师115次共计53550人时的培训,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培训体系。
二、英语教师培训内容研究
在对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整理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组织方与各职业院校的英语负责人经过反复研讨,确定英语培训要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为目标展开,力求提高突出主题,加强培训针对性。
1. 教学能力培训
教学能力培训就是以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为目标展开培训,主要包括教学理论、教学实战、教学研讨和教学评比四大类。教学理论方面组织了教理论、英语教学法、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的培训,理论的培训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开阔了思路、转变了理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教学实战有英语课件制作与实训、慕课与微课、全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精品案例解析即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让英语教师们在教学培训中动起来,实际操作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研讨组织了全国高职英语教学交流、高职英语“阅读、口语、写作”模块教学观摩、中外籍教师公开课观摩、北京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全国高职英语教学交流、教改研讨,教师们共同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前景与发展、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设计实施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大与全国优秀高职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搭建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切实推进高职院校英语课教师培训项目的创新有序开展。教学评比有教学大赛、微课设计大赛评比、教学课件大赛等,展现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成果,发掘高职院校的优秀英语教师,展示英语教师培训成果。
2.专业能力培训
专业能力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英语教师作为二语学习者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加全面的语言知识,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专业能力培训集中在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方面。听说培训方面采用培训和取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对英语教师展开发音、词汇、语法和交际技巧练习,鼓励教师参加社会资格考试,并与英国伦敦三一口语考试中心联合,组织各院校英语教师参加权威性和含金量很高的一个专项的口语考试―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共组织24院校的近百名教师报名参加伦敦三一英语5个级别的培训与考试,社会资格考试的成功引进,对加强职业院校英语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邀请高级翻译为英语教师们展开讲解和演练,在翻译培训中,英语教师们学习翻译的理念,进行了翻译练习,促进了英语能力的提高,锻炼了翻译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科研能力培训
科研能力培训针对提升一线英语教师们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展开培训,对教师评职和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科研培训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教材出版、三大类。课题研究分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和科研课题,每项课题均设有选题讲座、立项培训、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讲座、中期研讨、结项汇报等步骤,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和指导,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成长。教材出版培训包括教材征集、主题研讨、编撰培训、教材评审等内容,教师们根据各自院校高职学生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资料,创新教学理论及方法,在教材性质、编写思路、选材内容、适用对象及使用范围等方面展开研讨培训,最终出版教材5部。论文经过征集、专家指导培训、多次反馈修改三个培训阶段,参加培训的高职英语教师的已达到近百篇。
三、结语
英语教师培训紧紧围绕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三大核心,全面提高了北京市高职英语教师的英语和教学水平,对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教学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学大赛获奖,完成教改、科研课题,取得英语类资格证书,出版教材,,建设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等,英语教师的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丞,河南省示范性高职英语教师培训情况综述[J].教改探索,2014(8).
[2]王国贤,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培训内容与方式创新研究[J].党的建设,2016(2).
[3]矫海莲等,上海地区循证护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2011(1).
[4]蒋学清,北京五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理论与实践[J].中国外语,2013(01).
[5]张俊茹,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赴德国培训项目情况报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6]方雪晴,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作者简介:
论文摘 要:高校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对大、学生学风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不影响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促使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发挥在学风建设上的积极作用,提高学风建设水平。
目前,许多高校采取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即专职辅导员负责某个专业或某个年级学生的宏观管理,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负责某个班或几个班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但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面临着多种压力和重负,例如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压力等等。本文将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劣势分析出发,浅谈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第一,专业知识过硬,在本专业的某个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对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发展前景及就业形势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第二,承担着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等有较为直接的把握。第三,有丰富的学习经历,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第四,有科研项目资源,能带领和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第五,为人师表,能树立榜样。专业教师对某一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造诣,易于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能成为学生信服的对象。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劣势体现在:第一,角色定位模糊,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是介于专职辅导员与一般教师之间,既不以学生工作为职业,又在学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第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学风建设经验不足。第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学风建设精力不足。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面对着巨大的教学科研压力,部分教师对担任班主任工作忧心忡忡,怕耽误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的教师甚至敷衍塞责[2],对系统全面开展学风建设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2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1)利用专业优势,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因为对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不了解,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或是尚失学习兴趣的现象。在高校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很多都是专业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专业学术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本专业的专家,他们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发展前景及就业形势有较为清楚的了解[3],这就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为学生分析专业前景及就业形势,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2)利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学生学习纪律。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通常都担任所带班级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不仅增加了班主任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班主任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例如板书设计、课堂活动、实践教学等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起到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3)利用学习经验,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在高校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取得了硕士或博士的文凭,因此在专业学习上必定有着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利用科研项目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且在不断进行科研工作,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知识,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资源,因此可以将学生纳入科研团队,一方面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自身榜样作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某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在学生中容易树立较高的威信,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其言行举止,工作方法及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及文明素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抓住各个环节,有效发挥师德师风的楷模作用,不断影响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6)加强培训,提高学风建设水平。采取集中培训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经验的不足。例如可以定期举办系列讲座学习或研讨会,针对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强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经验交流,可以通过各类形式的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学风建设的水平。
(7)注重协调,合理配置时间。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加上兼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很大,这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首先,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培养一批信得过,有口碑、可以依赖的学生骨干,开展积极有效的学风建设。其次,充分把握各种班会、团日活动、主题活动等班级集体活动的机会,开展学风建设的活动。再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将学生纳入到科研项目中来,成立科研课题小组,可以让学生协助自己开展课题研究,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合理配置自己工作时间,对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三部分做详细的计划安排,将学风建设贯穿于三项工作当中,摆在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吴睿.关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一、 校本课题群的形成
校本课题群就是指立足于学校实际,为本校研究者主持的、跨学科的,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课题组成,由学校自主开发、自主实施和管理的研究联合体。组成课题群的各个分(子)课题(可以是各级规划立项课题或教师小课题),彼此之间都有较大相关性,如内容上相近、有因果关系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单一的课题研究往往很难达到全面认识和解决研究领域的问题,倘若按照一个总的目标组织成课题群进行研究,集聚力量,碰撞智慧,并通过长期的积淀和不懈的努力,就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群体特色。
1.自上而下分化
有些课题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此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集合涵盖各个方面研究的一系列分(子)课题组成课题群。这一类课题群的确立和实施,能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研究中,而这些研究与促进学校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对提升学校的品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避免课题研究中无序自发的低效状态,学校在制定科研发展目标时采用慎重的态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确定好一定的主攻方向(多为学校重点发展的领域,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研究的主课题),然后依据研究目标按内在逻辑结构分解或转化为教师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系列分(子)课题进行研究(即形成基于主线的不同研究任务和侧重点的课题群),最后系列分(子)课题研究成果的集合就是主课题研究的成果。这样可使主课题的研究基础达到宽、厚、深、实,范围广阔、系统,成果完整、丰富。
如《生态学校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是某中学的统领性课题,渗透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以构建生态学校为主要研究目标,由构建生态校园、构建生态德育、构建生态课程等一系列子课题涵盖研究各个方面组成了课题群,吸纳了全校众多教师的参与。这样一个龙头课题带动了一批校级分(子)课题,易于集中优势资源,教育科研的效益比较高,也凸显了学校的科研特色。
2.自下而上聚合
学校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大都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从发现身边的问题起步,将工作中的创意或碰到的困惑、矛盾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些教师自主性研究的课题,实践性强、课题小、耗时少、见效快。学校要及时去发现教师的这些自主性研究课题,将相近研究方向的相关“小课题”组合成“课题群”,并从该课题群中提取共同话题设计一个统领性的主课题,在此主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分(子)课题研究,保证科研工作有序、高效、高质量地展开。或者,引导教师小课题研究系列化,让教师有意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拓展或深化另一研究“点”,逐渐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列,串联一系列的小课题成果形成某一主题的大课题。这样做,容易使主攻方面明确,形成研究合力,整体效应明显,也便于形成拳头产品,有利于成果推广,还能带动教师参与,培养科研骨干。
如某中心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有“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研究”等。此时,就可以因势利导,整合这些相近研究主题的分(子)课题,形成一个以“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统领的课题群,教师广泛参与,形成合力。通过这类课题群的研究与积淀,教师在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层次上解决学科教学问题,这对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十分有效的。
3.上下联动对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要把课改新理念及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这需要一个消化与接受的磨合过程,其中课题研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达到“本土化”应有的效果,学校可把近期需要落实的课改理念与具体要求逐一梳理公布(即学校课题指南),各部门或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领会,通过“头脑风暴”,让教师在本职工作或本学科教学中寻找可能的落脚点。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育人为本”,面临着大量可选择的课题,学校发展与教师需求形成了一定的对接关系。教师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自己研究的课题,学校把具有相近研究方向的系列分(子)课题归结成一个课题群,或从中提取出一个统领性的主课题。这样通过上下联动实现了课题研究的主题对接,可综合各方面的研究优势,融合到教育改革的整体研究中。
如为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建设,每个教研组围绕学校该主题,结合各自的学科教学实际,确定一个或数个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分(子)课题,层层参与,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科研课题群。在具体实施中,各个教研组可确定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点,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方面有所思考,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最终在课堂与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质上是根据学科发展的内部逻辑关系,为实现功能发挥上的整体性,把学科教育教学与一些新兴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新学科的集合。因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广泛参与、反复探索,而课题群就是一个恰当的载体。
二、 校本课题群的管理
校本课题群是学校课题研究的高度分化或教师自主课题的高度整合,各个分(子)课题依靠所共有的一定研究领域(主题)为纽带而组合成群。
1.“领雁”主导
构成课题群中的各分(子)课题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课题群对各分(子)课题的约束力较小,各分(子)课题研究者水平差异较大。而且,课题群总的研究目标又必须充分顾及各分(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所以,课题群管理首先要确定一项主导课题作为“领头雁”,否则,各分(子)课题就会“群龙无首”。为创设有利于课题群的生长环境,学校要根据各教师研究的课题,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包括教师特长、教学风格、教育经验、领导特点、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等,把相近研究主题的相关课题整合成课题群,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意义大的、主持研究教师研究能力强的课题作为“领雁课题”来统领。“领雁课题”一般是名师或行政领导主持研究的课题。“领雁课题”在课题群研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确定各分(子)课题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对各分(子)课题研究进程的跟踪、研究目标的达成、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等问题上,“领雁课题”要充分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给予各分(子)课题以及时指导,做课题群研究的导航者、护航者,带动整个课题群的研究。
2.统分结合
所谓统分结合,就是根据对课题群研究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的把握而采取的调控措施。“统”是指形成课题群共同的行动纲领;“分”是指群内各分(子)课题在尊重主体的要求下,充分拓展各自的研究空间,挖掘研究深度,显示特色。学校要对相近的课题研究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对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梳理和提炼,找出目前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热点的问题,统一规划,集中攻关,形成共识。另外,还可规划研究进程,组织课题论证,如邀请专业人员指导、组织课题研讨沙龙等。这种统一并非是机械的,而是根据原有各分(子)课题的目标和研究内容,在保证完成合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目标。同时群内各分(子)课题围绕总目标适当调整研究内容,重复的、相同的内容则可以由一个课题去完成。对于每个分(子)课题来说,个性化、多样化是它们的特点,要尽力帮助他们形成特色。各分(子)课题可根据总目标要求,按照各自的研究目标与操作逻辑,力求突出自己的特色。最后,集中骨干力量进行综合研究,争取在较大范围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
3.及时总结
由多个分(子)课题组成的校本课题群研究成果,要及时进行分阶段总结提炼,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分享交流经验和出成果。成果总结时首先要概括共性,依据课题群总的研究目标和各分(子)课题内在的联系,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并适时对各个分(子)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提出指导意见以及分享阶段性成果。考虑到各个分(子)课题的差异,还要重视个性化成果的提炼。同时对各个分(子)课题研究措施、效果的检测和评价,要恰如其分,尤其要凸显原创性。对校本课题群研究成果的提炼,要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及分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使之适合于学校的校本研究成果能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时要求各参研教师带着研究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甚至是形成的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再实践、再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使得课题研究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也使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随之提高。当然,课题群研究的成果提炼也要得到专家的及时引领与指导。
4.多元推广
课题群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课题群研究同样重要,是课题群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校本课题群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一样,可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但主要是校内的理论交流和实践推广。课题群成果一般都有贯穿其整体的主题思想,这种鲜明的主题思想常常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方式方法等,是课题成果的“灵魂”。交流的目的是帮助参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把握和领悟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方法先进、操作性强的成果交流,要着重关注“通俗化、可操作、用得上”。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要领一旦被教师掌握,他们就会模仿、迁移和再创造。依托主题交流反思、分享成果、弥补缺失,帮助教师内化先进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育方法,是课题群成果推广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及时推广,更能在课题群内引起共鸣,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要重视课题群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把课题群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线和持续研究的主题,从而推进教育改革。课题群研究和成果推广相辅相成,呈螺旋式上升过程,并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促进了“研”、“教”合一,彰显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晓宇.课题联动:一种有效的课题管理方式.浙江教育科学,2009(4).
[2] 魏传忠.现代科研模式下的科研群体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5(1).
[关键词]经管类研究生 培养机制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11-03
经管类研究生是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管类科研队伍的科研质量。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虽然一直将科研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但是,通过多年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观察发现,我国现行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并未实现科研能力的核心目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从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科研能力培养和以其为核心的培养制度构建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拟对经管类研究生科研能力核心化的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努力弥补上述不足,以提升经管类科研队伍水平。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概述
目前,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科研能力两个环节,其培养时间的分配比一般为1∶1。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即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并辅以社会实践来培养科研能力。
培养单位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有着明确的时间安排,即分列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而学术论文的发表及社会实践则在这两个阶段中自由安排。
(二)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问题
1.教学与科研相脱节
伯顿・克拉克教授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中曾指出,国际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四个共同趋势,即大众化高等教育运动趋势、劳动力市场对各行专家需求的增长趋势、前沿知识和可教知识之间不断增长的断裂趋势、政府赞助和监督的增长趋势。克拉克教授同时指出,这四个趋势常常使得“科研从教学的环境中漂离,教学活动从科研场所拉开”。
克拉克教授所指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中十分突出,这使得国家对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培养,不仅仅在时间上有明确的划分,而且在培养的实质内容上、培养效果上也存有明显的非衔接性。
2.学术论文要求重量不重质
我国在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方面虽有弱化的趋势,但是仍有多数高校存在硬性要求。①从相关规定来看,各高校仅是将“是或否”发表学术论文与“是或否”准予毕业相挂钩,而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途径、创新性、专业性等方面不予考量。于是,以功利性为目的发表学术论文不可避免。结果,虽然研究生按照规定发表了学术论文,但其科研能力是否真的获得了提高呢?姚利民等(2008)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认为与科研能力相关。这表明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学术的制度性要求脱离了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质。
(三)社会实践环节的设计缺乏科研能力内涵
目前,较多高校对经管类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安排,仅仅是套用本科阶段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来组织,即把社会实践停留在参观访问走过场的形式上,而缺乏深入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这种安排,不能够实现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目标。
(四)未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通过对经管类研究生各培养环节中有关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缺乏把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的整体意识,并没有形成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系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具有系统观、全局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社会实践环节甚至流于形式;学术过于指标化;教学、社会实践环节相对于本科生的教育而言,体现不出是针对科研工作者的培养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就整个培养环节来看,仅仅是形成了单纯以学位论文为科研能力培养方式的培养模式。
二、科研能力核心化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设计
(一)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中威廉・洪堡提出的一个理念。这个理念一直是各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来说,也应秉承这一理念。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科研锻炼则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开展科研实践是合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经过了大学本科教育或者说是经过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测试的。这样,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就应以“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知识运用”为理念来进行,将研究生尽早纳入课题研究阶段,让课程学习作为课题研究的同步理论学习,这样就可以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以科研为核心的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与课程学习的安排应该同步进行,并且力争实现课程设置可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弹性选择。首先,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导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识背景和专业,与学生共同探讨后,确定出大致的研究方向。其次,学院需要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提供较为宽泛的课程选择;导师在明确学生研究方向以后,协助学生完成以研究方向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安排。在此基础上,研究生由入学起就可以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综合起来;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所从事的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向任课教师提出要求,并且可以提出专业知识应用性方面的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问题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二)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发表学术论文制度设计的本意是通过撰写论文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但是,单纯的数量追求是无法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由于高质量的期刊相对于投稿者的数量而言是九牛一毛,同时由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提高阶段,因此,通过规范发表期刊来要求研究生,以达到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截至目前,一些高校对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弱化的原因。而发表学术论文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因此构建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势在必行。
1.柔性学术机制设计
一是学校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该有“数量”要求,目的是通过外力强制约束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锻炼”。二是通过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要求提高其科研能力。“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术制度”的设计如下(见表1):将研究生依研究方向设立研究团队;允许和鼓励以研究团队为单位发表学术论文;针对学术论文设立专门的发表途径;设定针对研究生的评审环节;对已发表的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的激励以进步最大为原则。针对研究生论文评审的基本原则可以设定为:存有学术不端态度问题的不予发表;积极发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至于这类论文在方法上、结论上的合理与否可以再度探讨。
2.柔性学术机制预期实现目标
通过柔性的学术制度设计可以实现以下五方面的目标:(1)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合作进行专业知识的迅速补充;(2)通过特设的发表途径,使研究生的努力成果都能有所展现;(3)基本评审原则设计的目的是:端正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鼓励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精神;(4)对已发表的论文设定学术探讨和交流环节,可以使研究生在所钻研的领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5)的激励原则是使所有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不断获得进步,而不是单纯谋求论文的发表数量。
(三)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机制设计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不同于本科,应该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进行设计。经管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应该依照经管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指导性特征,采取“参与课题”的方式来进行。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导师会组织自己的学生参与到其课题中来,但这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仅是导师自发性的,是局部学生的参与,还未形成制度化。
国外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科研组织,这些组织由社会、科研机构、 企业、 学校等多方组建,目的是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并推动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在这些组织中,研究生不仅可以参与课题的研究,而且还可以申请独立承担课题。
以上方式为加强我国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即组织专门的研究生科研机构,该机构以高校的科研力量为支撑、以高校教师为指导团队、以研究生为业务骨干,按照市场的运行机制,承揽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让研究生通过参与完成实际的科研课题,真正在实践中使科研能力获得培养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处于培养阶段,科研团队的组织设计应该仍以团队为基本的工作和考核单位,以科研进步最大化为主要的激励原则来进行。
三、结论及建议
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教学围绕科研进行安排、以量为约束以质为目标、社会实践以“参与科研项目”为根本内容,从而形成“提高科研能力”贯穿始终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机制。
在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下,培养院校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提供宽泛的课程选择,对每一门课程设置教学团队,从而为研究生课程提供即选即开的条件。二是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方向,设置科研团队,团队中配置相应方向的指导教师。三是为研究生提供专门的途径、设定专门的论文评审专家团队,包括匿名评审专家团。四是为研究生科研团队设定专门的科研奖励基金和科研奖励机制。五是制定鼓励各学院承担各级课题、通过课题参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激励机制。六是制订旨在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和指导动力方面的激励机制。
[注释]
① 通过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到:姚利民等(2008)对重庆、湖南高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3.4%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56.6%的学生指出学校要求在核心期刊。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秀珍,符得团. 再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1).
[2][3](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4] 李娟. 研究生科研管理的制度设计[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并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淑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践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作文教学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_______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表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 ______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叔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______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 ______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科研选题的重大要素
科研选题的意义。选题的指导思想,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原则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选题要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题目的必须明确、设计新颖、思路清晰,需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并在掌握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实验理论研究。
科研选题的依据。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要选择好的、有创造性的课题,必须首先清楚依据,这种依据是否符合科研选题的原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选题的需要性。在选定课题和确定项目时既要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优先选择那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课题,同时也要兼顾科学技术自身的要求。开展科学研究首先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如此。发明大王爱迪生,仅向政府登记的发明就1328项。他有那么多的发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首先考虑科学研究的需要原则,正确选择科学研究的项目,把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作为研究主题,因而做出了影响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贡献。研究课题的选择,不但要面向经济建设,而且要考虑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
选题要有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根本特点在于创造。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意在发明、前进。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然要求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独创之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学研究。具体来说,理论研究要求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技术研究就要求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测试方法或者把原有技术应用到新领域。选题的创造性原则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选题须具备可行性。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求实的活动,要保证选题的可行性,要加强科学情报研究,掌握科学动态,从而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以最快速度收集有用信息,做好索引和摘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随时查阅,从而得以熟悉了解本专业上的发展、现状、动向以及研究的前沿、重点、热点和焦点,作为科研选题的理论基础准备,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前瞻性思考,要以敏锐的目光,进行战略性远眺遥望,看出整个专业学科的新动向,发现方向性问题,找出关键,去探索“突破”。只有这样进行选题,才有可能在国际上成为先进的,开拓性和有发展前途的。例如到理论和实验矛盾尖锐的地方去选题,到不同观点激烈争论的领域去选题,到科学技术的空白区去选题,到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去选题,到实践提出了迫切需要的方面去选题……
选题要有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课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的理论根据,这就是说,课题的理论要符合客观实际。选题遵循这一原则,可以保证科研的方向,课题就有成功的希望。巴甫洛夫说:“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他们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翔。如果没有事实,那你的‘理论’就成了虚狂的挣扎。”选题要以被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有些人的选题确实也是以生产需要为出发点,但是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因此,科学性原则要求真实性、科学性。选题要尊重事实,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
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和总体方案
科研选题是否新颖是申报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题目选得新颖,角度选择恰当,定位定得适宜,特点表达明确,其申报项目的获准率就高,反之亦然。
定位是科研选题的重要一环。从宏观上讲,申报哪类课题,首先要清楚这类课题的申报范围,你所计划研究的内容是否与资助的范围相一致,按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研究选题范围,在申报指南规定范围内选题。根据部门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选题,紧扣社会发展和产业政策,为科学发展和建设服务。
科研选题要有指导方向。选题方向是一个宏观性的问题。对自然科学研究选题分为3个问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要有新思路和高起点,要研究某一学科的前沿理论问题,其研究结果只能是第一,否则就失去了立项的意义;二是应用研究,要立足于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产业化技术开发,要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或社会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满足社会的需求。
科研课题选题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及总体方案。选取科研课题,要根据实际具备的或可行的条件来确定研究课题。要分析自己所具有的实验条件、协作单位水平、课题组成员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实验设备、器械、试剂药品、信息资料、经费资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环境是否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项国策服务,并且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选择科研项目,要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可以说是能否立项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一是自己在该方面具有哪些研究基础,近3年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研究成果是很难立项的;二是要搞清楚自己所选择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都有哪些人在进行研究,在哪些领域研究,从哪些角度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领域没有涉及或研究得不够深入,针对前人的研究基础,自己计划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思路进行研究,同自己的研究基础结合起来,抓住问题的关键,在选题上具有新意和突破。
要对选题进行科研论证、查新。对一个很有价值的选题,却不十分清楚它的研究现状,或似是而非。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了解清楚选题的来龙去脉,然后才可确定申报。论证和查新是搞清楚问题的必要手段。论证一是自我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充分掌握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是请同行专家论证,请教选题的研究价值、社会意义和现状与未来。通过论证最后确定申报题目。在经过论证仍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就要通过国际联机检索进行查新。一方面能弄清楚某一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另一方面在选题确定后,查新证明在专家评审过程中是强有力的佐证,有利于课题的批准立项。
科学研究选题解决的问题
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所谓研究方向,是指研究人员在一个较长时期从事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它规定了研究者在一个时期内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所谓研究课题则是指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尚未解决的具体问题。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科研选题确立得正确恰当,即所选的课题有理论意义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或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行性论证充分,其研究过程就顺利,见效也快;反之,选题不当,不仅研究过程困难重重,甚至会半途而废,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