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0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机构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本文运用DEA方法对2002―2007年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旨在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发现三家主要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差距明显,其发展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并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DEA;效率评价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大问题。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风险性和低利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这四家金融机构。其中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以前主要是从事储蓄业务,基本不发放贷款,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较小,所以本文中分析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指前面三家银行。
二、文献回顾
金融效率是指一个国家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而对于如何评价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国内学者近年来做了不少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近年来国内对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效率进行研究的代表有: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从河南省 17 市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河南省各区域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机构是 DEA无效的, 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1]张志暹等采用DEA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纯技术效率水平相对不高。[2]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尚无相对一致的计算方法。本文使用DEA方法来对比衡量三家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评价它们的金融效率状况。
三、DEA方法及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利用所得到的样本资料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DMU)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或处理其他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所需的效率如下:
1.规模技术效率(STE),也称综合效率或总效率,当被考察的决策单位的总效率值为1时,称为有效,此时意味着被考察的决策单位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STE由CCR模型来测度。
2.技术效率(TE),技术效率 (Technical Efficiency)反映了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程度,即技术效率反映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决策单位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TE由BCC模型来测度。
3.规模效率(SE),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反映生产规模的有效程度,即规模效率反映了决策单位是否在最合适的规模下进行运营,SE=STE/TE。
四、银行效率值的测算和分析
4.1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项研究以中国三家主要参与农村金融活动的银行为研究样本,同时对比了两家典型的股份制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两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2年到2007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根据王永新的研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盈利效率最高的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银行中效率最高的是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3]。因此,在本文中采用这四家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做纵向对比。
4.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正确选择银行的投入产出指标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能否准确测算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目前在国内外研究中,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银行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划分普遍认可的方法有“生产法”(Production)、“中介法”(Intermediation)、“资产法”(Asset Approach)及“收益产出测量方法”(Revenue Output Measure Approach)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下,本文选择了以下3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
投入指标:
1.营业支出。营业支出包括了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利息支出、营业外支出、手续费支出、其他营业支出、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但不包括所得税。
2.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包括短期存款、长期储蓄存款、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长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存入保证金和委托资金等。
3.职工人数。职工人数包括总行与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其它人员。
产出指标:
1.利息净收入。利息净收入等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之差。
2.净贷款。本文用净贷款作为产出,净贷款等于贷款余额减去呆账准备金(贷款余额减去资产减值损失)。
3.银行利税额。本文认为银行利税额更能够代表银行总的创利能力。
本文对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效率的实证研究就是通过Mydea软件实现的,采用投入导向性。
4.3DEA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DEA的测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2002年至2007年,一共有11个DMU规模技术效率的DEA值为1,22个DMU纯技术效率的DEA值为1,11个DMU规模效率的DEA值为1。
2.从2002年至2007年,通过对7家银行的规模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可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效率最高,招商银行排名第二,中国银行排名第三,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四,深圳发展银行排名第五,农村信用社排名第六,中国农业银行效率最低。
3.从2002年至2007年,通过对7家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可知,招商银行效率最高,深圳发展银行排名第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排名第三,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四,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五,中国银行排名第六,农村信用社效率最低。
4.从2002年至2007年,通过对7家银行的规模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可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效率最高,中国银行排名第二,招商银行排名第三,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四,农村信用社排名第五,深圳发展银行排名第六,中国农业银行效率最低。
5.从总体上来看,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有效率的DEA值都高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的DEA值比较接近。在2002年至2007年6年中中国农业银行的规模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小于1,DEA无效,纯技术效率也只有3年为1,在7家银行中排名最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小于1,DEA无效,在7家银行中排名仅好于中国农业银行,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有2年效率小于1,在7家银行中排名非常靠前。
五、结论
本文对2002年-2007年中国3家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与另外4家银行的金融效率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1.中国农业银行的金融效率在三家农村金融机构中最低,其效率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大导致的规模不经济。
2.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效率其次,其效率值一直在稳定的增长,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员工数量远远超过了应该投入的最佳数量。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效率最高,2007年的效率值较前一年有了很大的增长,在样本年间基本都处于最有效率状态,规模也很合适。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效益关系的区域比较――以河南辖区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
[2] 张志暹、边永平.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效率分析及评价――基于面板数据的DEA方法[J].西部金融,2009(1).
关键词:金融机构 监管 会计信息 质量
1.金融机构监管视角下会计信息质量重要性
基于金融机构来讲,金融业具有市场参与宏观调控主体双重属性,其不仅是整体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又发挥了一定水平的支配作用,基于有用性决策定位会计信息质量无法充分满足监管金融机构实施管理职能的客观信息需求,令金融监管单位会计信息总体效用不良下降。在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应用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进程中,作为使用信息的监管机构一方会对金融单位会计信息特征质量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金融监管主体包含四类内容,即对市场金融机构准入实施合理监管、控制其日常经营业务活动、处理危机并监管市场退出、进行非现场或现场稽核。上述监管内容中日常业务与稽核管理均要基于金融机构财会信息核心,确保其拥有稳定职能、并令其经营管理状况清晰化、透明化,确保合理控制金融风险。由主体微观财务数据来看则往往能发现相关问题,因而便要求监管单位对金融机构各项财务会计信息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说完整、高效、及时、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是金融机构合理监管的有效渠道。由于监管单位同它类相关利益者存在信息诉求中的差异性,监管方可借助调整、管制金融机构财务会计信息实现既定目标。同工商企业相比,基于风险化解与防范目标,监管单位对其管理对象的稳定发展应用了更为谨慎策略,以预防对收益或资产的高估或对费用与负债的低估。在制定相应金融机构经营规律基础上,监管单位对金融机构各类风险状况实施客观评价,进而及时开展风险预警、监测与控制,在这一阶段中充分证明了金融会计、公认会计在信息侧重、认识风险等层面根本存在的差异性。在该类信息需求之上,金融单位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更加有利于监管机构充分了解其所监管对象的经营管理状况、流动资产水平与其蕴含的风险状况并及时加以控制管理。
2.提升金融机构会计信息质量科学策略
2.1强化金融机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金融机构要想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管理层应科学重视会计信息相关工作,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所带来的危害,通过认真研究合理解决失真会计信息问题,有效、自觉的对其准确、真实、完整性进行维护,进而为激发会计职能、提升会计信息综合质量创设了良好优质环境。同时我们应强化金融机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知识教育,提升会计工作人员业务与思想素质。在强化会计人员法规法律意识,令其自觉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自觉抵制、维护真实性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应对会计人员组织针对新型处理业务流程、新会计准则与核算的教育培训,促进金融创新与会计核算的相适应。另外我们应强化对信贷工作人员分类贷款的科学培训,令其掌握正确的分类标准、参考特征,进而提升分类贷款准确性。
2.2创设合理科学的金融考核机制
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应科学立足于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依法进行自主独立的经营,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基于效益目标构建自下而上的金融机构考核管理机制,扩充基层自主经营管理权力,准许下级单位在权力范畴中合规依法实施业务经营。在设立经营计划目标阶段我们应综合各项指标实施全盘统筹考量,不仅应观察总量变化,还应核查比率变化,采取层层自下而上方式制定策略,而非层层自上而下的加码与硬性下达,应对各类硬性指标考核进行精简,选择更为合理、科学的指标进行基层单位业绩考核。
2.3优化内控体制建设、合理构建金融机构会计监督体系
内控体制建设阶段我们应继续优化预算控制、强化各项环节综合管理,对实际执行与控制预算进行及时的差异分析,进而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在预算外的不合理性支出。同时我们应科学完善授权批准体制,明确规定相关会计工作批准授权范畴、程序、权限与责任内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人员应在授权范畴中合理承担责任并行使职权,经办人则应在此权限范畴中进行业务办理。同时我们应科学促进分离职责管理,依据职务不相容分离原则适应性设置会计与他类工作岗位,实现不同岗位、机构间的权责分明、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并构建互相制衡机制。另外我们应科学落实岗位职责体制,令金融机构全员科学明确具体工作责任与职权范畴。对金融机构内部来讲,其可进行会计委派主管体制尝试,由上级面向下级进行逐层的会计主管委派,对下属单位各项经营业务活动与核算财务状况实施直接的监管。委派主管会计待遇隶属上级主管单位,而不必直接同派驻单位发生利益关系,进而强化其超脱性与独立性。从外部监督层面来讲金融监管机构应强化会计综合监督职能,对金融机构各项会计制度科学性、健全性实施检查与监督,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科学作用,合理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单位对金融机构数据报表等各类会计信息展开独立审计,并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单位构建一种实时沟通联动机制,进而全面实现各类价值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完全财务自足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7-0003-06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很长时间以来,旨在向低收入家庭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额金融机构(Micro-financeInstitutions,MFIs)一直是全球各地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这些机构往往由非政府组织(NGO)或政府发起成立,资金多来源于社会捐赠或政策性资金,并以较低的利率提供给需要资金的穷人。然而,这种非市场化的运作有很明显的弊端,资金来源的有限性和资金低收益,以及补贴方式的低效率,妨碍了小额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由此开启了小额金融发展的新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全球小额金融机构数量增长了4倍多,商业银行和其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机构绝大部分已经能够实现财务上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对捐赠和政府资金的依赖下降,并在促进落后群体发展以及缓解金融抑制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小额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时间,不过,早先的实践大都没有基于市场机制,其规模和影响范围都相对有限。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中,商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2006年,有关当局开始推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并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末,在试点省份,已先后建立起了超过100家的新型小额金融机构,其中包括89家村镇银行,6家贷款公司和lO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当然,目前这些小额金融机构仍处于尝试和实验阶段,能否最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可知。也正因为此,借鉴国际经验,对促进我国小额金融机构的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一、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的界定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同,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应从财务可持续角度来衡量,即营业收入能够弥补相关成本,实现独立生存和发展。从财务角度看,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营业成本(Operational cost),主要涉及小额金融机构在从事核心业务时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二是风险成本,与计提的坏账准备直接相关;三是融资成本,主要涉及各种市场化资金来源的成本。Vento(2006)根据收入与成本的对应情况,将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补贴依赖型”(Subsidies dependenc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不足以覆盖其营业成本,这类机构无法利用有偿性资金,其在经营上的持续,实质上依靠的是各种各样的补贴。
(二)“营业成本自足型”(Operational self-suffieien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足以覆盖其营业成本,并略有盈余。这类机构对补贴的依赖稍低,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有偿性的资金来源。不过,由于其收益不足以覆盖拨备成本,这类机构的可持续基础比较脆弱,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完全营业成本自足型”(Fully Operational self-sufficien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除能覆盖营业成本外,也能负担拨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较强,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补贴的依赖,也能经受一定的经济波动影响。不过,由于这类机构的盈利能力还不足以使其利用市场化资金,其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限制。
(四)“完全财务自足机构”(Fully financialself-sufficiency)。营业收入足以覆盖全部的成本,包括利用市场化资金所产生的成本。这类机构已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机构规模扩大、服务人数增加的同时,也能给其债权人及股东带来市场化的收益和利润。
以上对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划分,仅是基于财务层面的考察,并不意味着某种状态的机构要更为优越。因为,由于所处国家的不同,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对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过,从发展趋势来看,上述可持续性标准中的第四种,即完全财务自足,已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判断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状况的指标,该指标可用一个完全财务自足指数FSS(Financial self sufficiency index)来反映。该指数等于经调整后的营业收入除以经调整后的财务成本,再乘以100。该指数大于等于100,说明小额金融基本已实现可持续发展,小于100,则意味着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该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全球范围内的小额金融机构,在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根据MIX所公布的数据,2007年,在向其报送财务数据的892家小额金融机构中,有549家的FSS比率在100以上。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额金融机构,平均的资产收益率、股权收益率以及财务自足性比率等指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FSS为标准,我们可以从标准的财务分析人手,从小额金融机构的收入和成本两个大的方面,考察影响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的各种因素。由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限制,本文分析的数据均来自MIX。
(一)经营收入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必须要能覆盖其全部成本。在典型的小额金融机构中,经营收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来自贷款组合的收入,主要由贷款利息和手续费等构成;二是来自其他资产的收益,主要是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三是来自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如提供保险服务、汇款服务等。
数据显示,贷款组合是小额金融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重90%左右,而其他资产收入占4%,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占6%。表2列出了MIX样本机构的收入构成状况。
贷款收入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与小额金融机构的客户特征有关。他们通常收入偏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对单一,更多地集中于对贷款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额金融机构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而从小额金融机构的角度看,由于贷款组合的收益要远高于其他资产组合,将更多资产配置于贷款,会有助于收入的提高,这也会导致小额金融机构收入来源向贷款收入的集中。
表3列出了小额金融机构不同资产的收益率
状况。2007年,全部小额金融机构贷款组合的平均收益率约在34%左右,远高于其他资产3%的收益水平,然而,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与非财务自足的机构相比并无太大差异。这似乎说明,两类机构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可能主要在于资产配置结构的不同。根据MIX的数据,在2007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额金融机构,贷款占总资产的平均比重为77%,而在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构,这一比重为68%,差异相对明显。
1 已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
2 未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
贷款之外的其他收入,特别是来自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尽管目前在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并不高,但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2007年的样本中,如果剔除非贷款收入,549家已实现财务自足的机构中,有181家的收入将不足以弥补其全部的财务成本。从长远看,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或许会逐步受到削弱,非贷款收入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营业成本
在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中,营业成本占比在60%以上,大大超过普通商业银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小额贷款的平均额度小,客户相对分散,信息收集和服务提供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在营业支出的构成中,职工薪酬占据主要部分,占比约在55%左右,日常管理费用约为35%,折旧及其他支出约占10%,该结构与普通商业银行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营业成本占比较高主要是小额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与业务特征决定的。
1 表中各项资产均为资产费用率概念,即相关成本支出与平均总资产之比。所列出数据按样本机构整体计算得出,样本机构间存在很大差异。
2 总资产费用率包括营业外支出。
营业支出的相对重要性意味着,控制营业成本对于实现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实中,影响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立时间的长短、规模的大小、所处的地区、服务对象,甚至所有制结构,可能都会对营业支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Gonzalez(2007)利用跨国数据,对影响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支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分析的变量包括,小额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基础设施,人口密集程度,金融基础设施(如分支机构数量),营业时间长短,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贷款规模等等。其研究发现,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有三个变量对营业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即贷款平均规模,经营时间长短和小额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
第一,贷款平均规模的扩大可减少贷款的数量,能有效降低贷款管理的工作量以及对劳动力投入的需要。在Gonzalez的研究中,随着贷款平均规模扩大,经营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规模扩大一倍,会导致营业成本费用率降低7个百分点左右,不过,随着平均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导致的营业成本节约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第二,经营时间对营业支出也有显著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员工业务熟练度逐渐提高之后,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这会有助于经营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效应,在小额金融机构成立的最初阶段,会尤为明显。根据Gonzalez的研究,在小额金融机构成立的最初6年里,经营时间每延长一年,营业支出费用率会下降约2个百分点。不过,在运营时间超过8年之后,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似乎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开始趋于消失。
第三,资产规模对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支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规模较大的机构的支出水平要大大低于规模较小的机构,平均营业成本费用比要比规模较小的机构低11个百分点。而且,如果将机构规模进一步细分,处于两个极端的机构之间的差异会更大。
应该说,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Gonzalez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不过,其所得出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们以往有关小额金融经营的一些判断,基本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在其所得到对营业支出影响最明显的三个变量中,贷款的平均规模以及小额金融机构总规模,所反映的其实都是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规模经济效应一直都是金融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小额金融机构也并不例外。从长期看,扩大规模可能是小额金融机构跨越营业成本障碍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正因为此,在全球范围内,在可持续性层面最为成功的小额金融机构,都以规模庞大著称(如格莱珉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等),而且也正是这些大型机构,服务了绝大多数需要资金支持的落后群体。
(三)信用风险成本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小额金融业务的风险会比一般金融业务要高,而且客户对象越是贫困,信用风险会越高。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观点并不正确。从全球范围来看,小额信贷的风险状况并不差,甚至还好于普通商业银行。表6列出了M1X样本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可以看到,2007年底,全部小额金融机构整体的逾期率指标、贷款核销指标和贷款损失指标都处于较好的水平。
良好的信用风险状况,与小额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不无关系。小额金融也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搜集或者个人(小企业)提供规范和充分的财务信息的成本都相对高昂,而低收入个人和小规模企业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抵押品,这些客观事实都意味着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的传统方法难以适用于小额金融,因此寻求新的风险缓释手段成为小额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方面。降低信用风险的相关创新包括:1、分组信贷(Group lending)。这种方法由格莱珉银行首创。人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由金融机构向小组成员直接发放贷款。分组贷款与普通贷款方法的根本差异在于违约责任的承担。在普通贷款下,违约责任只局限于借款人自身,但在分组借贷下,如果个人出现违约,整个小组未来的信贷计划都会受到影响。这种以小组作为贷款对象的方法,充分地发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有效地抑制了信用风险。2、动态激励的个人信贷技术(Dynamic incentive individuallending)。贷款对象仍为个人,但与传统上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不同,这种贷款技术试图建立起一种正向激励,以鼓励贷款人信守合约。3、引入新的担保、质押机制,例如要求借款人进行强制性储蓄,以借款人的储蓄账户作为贷款的质押品,当客户违约时,用来弥补贷款损失;设立专项担保基金,对贷款违约风险进行担保;设立专设机构或基金,对特殊风险进行剥离(如设立特殊的农业保险基金,分离可能的灾害损失等)。
总体上讲,尽管还远未完善,但小额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这些进步确保了小额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而也大大降低了为覆盖贷款损失而进行的拨备成本,从表5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四)融资结构与成本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与普通商业
银行相比,小额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占比相对低一些。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很长时间里,小额金融机构都没有被当作是在商业上可持续的机构来对待,其资金大多都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或捐赠,资金成本比市场化资金要低很多。而且,在许多人看来,这种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也是维持小额金融机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过去10年中,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额金融机构开始利用吸收公众存款、同业借款以及发行债券等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资金面逐渐宽裕,市场化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且成本不断下降;二是小额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收益能力提高使之能够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从数据上看,在小额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中,权益与资产比率逐年下降,2007年底,全部小额金融机构权益与资产的比率已经下降到22.5%。同时,商业性资金来源与贷款总额之比逐年上升,到2007年底,这一比率已上升到71.9%。
市场化资金来源的扩大,有助于小额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资金限制,可以迅速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市场化资金来源的增加从另一个方面也增加了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压力和运营压力,为小额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小额金融机构来讲,由于其自身运作能力的局限,在很长时间里,其市场化资金最主要的来源可能还会集中于吸收存款。不管怎样,从总体上看,市场化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是小额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也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
三、总结与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贫困问题的极大改善,国际范围内的小额金融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对国际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财务指标探讨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从根本上讲,基于市场机制的可持续要求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能覆盖全部成本。因此,对小额金融机构自身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以总结为“提高收入、降低成本”。
第一,贷款合理定价和收入多元化是提高小额金融机构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提高收入方面,贷款定价是最为核心的问题。相对普通商业银行,小额金融机构的单笔贷款成本会相对较高,因此基于成本覆盖的贷款定价方法意味着小额金融机构贷款定价也会远高于普通商业银行。但在早期的小额金融实践中,出于保护借款人的考虑,监管部门大都给小额贷款设定了利率上限,这些限制性利率大大低于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导致了小额贷款的供给的严重不足,反倒有损于借款人的利益。尽管在现实中,小额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用各种收费以及强制存款的方法,绕开了利率管制,但由此使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变得复杂且不透明,大大影响了效率,也不符合小额金融长期发展的需要(Yunus,2002)。因此,从长远看,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利率限制,使其定价向市场化和透明化的发展,是实现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实践看来,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已有相当多的国家开始了向这个方面的转变。
收入多元化也是提高收入的一个可行途径。随着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大,小额金融机构来自贷款以外的收入(如各种投资收益、服务收费等等)开始有所增加,尽管所占比重不高,但对小额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小额金融机构的收入多元化,在根本上与其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程度相关。
第二,在降低成本方面,发展规模效应降低营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信用风险以及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是促进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实践来看,高昂的营业成本是阻碍小额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经验分析表明,贷款的平均规模、经营时间以及小额金融机构的规模是降低营业成本的重要因素。贷款平均规模和小额金融机构规模指标,反映了由规模效应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而经营时间长短,则反映了小额金融实践“干中学”的效应。这也正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分析表明,小额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状况并不比普通商业银行差,这要归因于小额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系列风险缓释方法,因此开发风险管理技术、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降低小额金融的风险,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最后,随着小额金融机构对商业资金利用的增多,在大规模利用商业化资金扩大金融机构规模经营与有效遏止融资成本之间取得合理的权衡,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一方面,小额金融机构借鉴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管理将日益重要。从实践来看,吸收存款是大多数小额金融机构商业化资金来源的主要方面,未来利用同业拆借、债券发行的方式吸收稳定的资金也是可选方案。
当然,由于小额金融本身的特殊性,其发展的路径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商业化金融机构。由于肩负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和任务,实践中还或多或少地接受着来自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补贴和捐赠。一定程度的合理的补贴,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从长期看,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小额金融机构的财务自足性,逐步推动该类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Armenddriz de Aghion,Beatriz, and JonathanMurdoch. “Microfinance: Where Do We Stand?,” inCharles Goodhart(e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Economic Growth: Explaining the Links,[M] London:Macmillan, Palgrave, 2003
[2]Stiglitz, Joseph and Andrew Weiss. “Credit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rnic Review. 1981(71):p393-410.
[3]Stiglitz, Joseph. “Peer monitoring and creditmarkets”. [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0(4):p351-366.
[4] Gonzalez, Adrian. “Sourse of Revenue andAssets allocation of MFI.”,[R], Microbanking Bul-letin, Wshington D.C, 2007.
[5]Mario La Toerre, and Gianfranco A.Vento.“Microfinanc”, [M],Palgrave,Macmillan,N.Y,2006
[6]Karlan, Dean.“Using experimental economicsto measure social capital and predict real financialdecisl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5(5), pp. 1688 - 99,2005.
[71 Karlan, Dean. “Social Connections andGroup Banking.” [R], Yale University Economic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913,2005.
[8]Yunus, Muhammad.“Grameen Bank II: De-sign to open new possibilities”, Dhaka:GrameenBank. Available at 省略/bank/bank2.html, 2002.
(一)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是其拓展业务、防范信贷风险的内在需求类金融机构作为贷款零售企业,贷款对象一般是小微企业或个人,担保方式大多为信用方式,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判定主要是采取与客户面谈或其财产进行核实的方式。随着业务需求量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评估贷款对象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极大地增加了类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难度。同时,类金融机构如果贷前调查不充分,就会导致获得客户信息与商业银行获得信息不对称,存在多头授信的潜在风险,直接导致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增加。类金融机构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在同业竞争和长远发展中占有优势,必须采取更加简便、有效、低成本地了解借款人信用状况的方式,因此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便成为其首选方式,即通过征信系统中查询借款人信息,加深对借款人的了解,提高甄别效率,减少“信息租金”,降低贷款调查成本。而且对于类金融机构来说,将拖欠贷款的客户信息录入征信系统,还可以达到催收的目的,从机制上增强了对客户的约束力,保护类金融机构的利益。因此,从防控信贷风险、节约人力、降低贷前审查成本和欠款催收等方面来说,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已成为重要的内需动力。
(二)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是完善国家征信系统的现实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划分,社会信用包括金融部门的信用和非金融部门的信用,而非金融部门的信用是公共部门的信用和私人部门的信用,即非金融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之和。类金融机构作为商业性贷款组织,其发放贷款而形成的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一部分。从发达国家征信系统看,征信系统数据库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信用总量。相比之下,我国信用体系正在建立,已收集的企业、个人、社会信用数据还不能涵盖社会信用总量。类金融机构收集借款人的信用资料,是国家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类金融机构加入征信系统,提供收集的借款人信用信息,使游离于征信系统之外的信贷数据进入系统中,有利于完善国家征信体系建设。
二、甘肃省类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接入条件和接入意愿
(一)类金融机构基本情况截至2014年末,甘肃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72家,已经开展业务的小贷公司基本利用自有资金(股本金)发放贷款。贷款主要以支持中小企业、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为主,贷款发放采取联保、抵押、质押的担保方式;还款方式主要采取整贷整还、等额本息、按期还息、到期还本等多种形式。甘肃省辖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共346家,担保客户主要为辖内中小企业、三农服务组织及其他创业人员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学生等群体。担保公司的业务主要有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兼营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截至2015年3月末,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6521笔,合计145.5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逾期)有0.25亿元。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220亿,支持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数额达228.8亿元,累计担保中小企业1.3万余户,支持“三农经济”担保数额65.5亿元。
(二)类金融机构接入条件甘肃省大部分两类机构注册资本少,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下的小额贷款公司270家,占全部小额贷款公司的57.2%,融资性担保公司157家,占全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45.37%。大部分两类机构内控水平低,制度不健全,且内部管理松散,人员变动频繁,防范风险能力较弱,也没有征信相关的内控制度,对使用征信系统需要承担的责任及应尽的义务认识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承担接入成本能力有限,所有机构均没有统一的信贷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贷数据的自动提取,也不具备单独开发信贷系统和接口程序的技术能力,配置的电脑多用于文档处理、建立贷款发放及收回等方面的简单台账,或者进行财务管理,对接入征信系统所需的设备购置、系统开发、网络使用、系统维护等费用大部分机构表示难以承受。
(三)类金融机构接入意愿经过充分调查,甘肃省类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征信系统能够对信贷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70%的类金融机构表示在办理贷前审查时要求客户提供由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或企业信用报告。从类金融机构接入意愿来看,50%的类金融机构对征信系统防范风险的功能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意愿强烈;25%的类金融机构其资本金小、业务量少,通过从合作的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或者由客户提供从人民银行查询获取的信用报告即可满足公司对客户信用情况的了解需求,接入意愿一般;15%的类金融机构担心会出现逆向选择,即客户会选择没有接入征信系统的类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或担保,以防出现不良信息而被记录,10%的类金融机构表示其客户大多都是熟人介绍而来,对客户的信誉表示放心,无需提供信用报告,共计25%的类金融机构接入意愿不积极。
三、甘肃省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模式的选择
(一)专线接入模式类金融机构通过租用专线直接接入到人民银行为类金融机构接入提供的专用路由器,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可根据本地情况向类金融机构提供专线接入线路类型。在这种方式下,人民银行和类金融机构之间除了进行身份认证外,可以选择是否进行通讯数据加密。
(二)MPLSVPN接入模式人民银行通过专用路由器接入运营商MPLSVPN网络,类金融机构通过本地专线接入到运营商MPLSVPN网络,运营商通过VPN配置实现人民银行与类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在这种方式下,类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之间的通讯数据必须进行认证、加密。
(三)第三方机构接入模式类金融机构借助该第三方机构网络,在省会城市统一接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类金融机构通过租用专线或采用MPLSVPN等方式,在当地接入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通过专线接入到人民银行为类金融机构接入提供的专用路由器。
(四)互联网征信服务平台接入模式互联网征信服务平台(又称类金融机构互联网接入系统)通过互联网接入,类金融机构只需一台电脑、一条互联网线,无需其他环境、维护、升级投入便可以快速接入征信系统。互联网平台接入的优势:一是使用USBKEY+用户名+密码的形式,防止被他人伪造,确保了用户数据的28安全性。二是针对类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流动性大、业务素质低的特点,互联网平台优化了在线填报规则,采用了直观的填报方式,重复内容无需反复填写,复杂计算由系统自动生成。三是互联网和征信系统内网实现物理隔离,每天定点实现两网数据交互,确保征信系统的安全性。四是类金融机构只需支付报数和查询用户所使用的USBKEY证书、认证服务和信用报告查询等费用,再无任何后期维护费用,接入成本低廉。五是互联网平台接入方式优化了类金融机构测试验收流程,缩短了时间周期。类金融机构只需参加人民银行举办的机构接入培训班,通过上机测试,便可以使用设定用户利用UKEY报数,存量数据报送结束后,即可开通查询权限,省略了测试验收的繁琐流程,极大地缩短了机构接入的时间。前三种模式是实行“一口接入”的传统做法,即以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为单位(以征信中心各省分中心为单位),构建类金融机构虚拟总部,通过运营商网络或自有设备对所有的类金融机构接入线路进行集中汇聚,最后和金融城域网实现一点接入。这种接入方式前期需要搭建专线连通,耗时长、投入大,且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众多类金融机构在算“经济账”时,觉得“性价比”较低。在充分考虑辖内两类机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接入方式、成本费用、方便程度上对几种接入模式进行了比较,选择了接入方式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查询方便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即“互联网平台报数、介质离线导入”的方式接入征信系统。
四、甘肃省类金融机构互联网接入征信系统的做法
(一)开展调研,确定方案征信中心甘肃分中心(以下简称甘肃分中心)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对辖内类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系统建设及网络条件、接入征信系统需求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根据人民银行网络接入及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甘肃省类金融机构的现状和业务经营情况等,确定采取通过互联网征信服务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接入方案和工作流程,确定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
(二)审核资格,完善制度征信中心甘肃分中心与省金融办、省工信委进过反复研究和讨论,筛选确定了接入征信系统的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名单。配合人总行做好机构和用户创建工作,指导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组织类金融机构梳理待报送的业务数据,为正式接入征信系统做好准备。
(三)组织培训,现场考核征信中心甘肃分中心组织举办了“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互联网接入征信系统试点培训班”,组织辖内首批试点接入的53家类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共15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进行互联网接入系统数据上报操作培训和模拟训练,最后对类金融机构互联网在线录入上报数据的操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并为考核合格的类金融机构发放了USBKEY,开通了征信报数权限。
(四)畅通沟通渠道,加强监督指导设立了“征信系统接入答疑邮箱”、“咨询答疑专线”和“业务交流微信群”等,通过多种通讯手段及时为类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解答在数据录入、信用报告查询以及异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做好省金融办、省工信委和人民银行三方沟通,提高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工作进度;建立联络员制度,人民银行和类金融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机构征信系统接入的各项工作,互相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上传下达。经过多措并举、大胆尝试,2014年8月底甘肃省第一批申请接入征信系统的53家类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正式接入征信系统。其中,小额贷款公司25家,企业信贷数据实录138笔,个人信贷数据实录2858笔;融资性担保公司28家,企业信贷数据实录1301笔,个人信贷数据实录2396笔。53家两类机构全部开通了查询权限。通过甘肃省类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首家试点,有效验证了互联网接入的规则、性能以及接入流程,发现了接入后存在的问题,为该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类金融机构互联网接入征信系统的建议和启示
(一)采用择优选取的方式,适时接入征信系统类金融机构接入要坚持“模式开放、间接查询、稳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逐步扩大类金融机构接入覆盖面。应该对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经营年限、贷款情况、资本金情况及经营状况等各项指标的标准,符合标准的类金融机构才可能接入征信系统。另外,坚持“先建立制度、先报送数据、后开通查询用户”的原则,综合考虑类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网络条件和信息安全,根据小微型信贷机构数据上报的质量、网络运行等情况,适时开通征信系统查询用户,循序渐进,推动更多小微型信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二)尽早出台针对类金融机构征信管理与监督的规章制度征信主管部门应在《征信业管理条例》框架下尽早出台类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监督和指导性的征信法规或管理办法,对人员培训、上岗认证、日常维护管理、数据报送和异议处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为基层征信管理部门执行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法规和制度支撑,也使类金融机构在应用征信系统时有章可循。
(三)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在信息安全管理上,为防止其侵犯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在类金融机构接入系统前,监管部门应建立制度约束机制。一是人民银行、金融办、工信委等监管部门应根据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当类金融机构因解散、破产等终止事项或者信息查询人员变动后,其征信系统查询权限、收集的信息等得到妥善处理。二是严格规定接入机构只能在审核企业或个人贷款申请、担保资格审核、贷后管理、信用卡发放等信贷业务的前提下查询,实行严格的用户管理,杜绝用户兼职和“公共用户”行为。同时,在查询信用报告前,要求类金融机构必须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业务终止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查询信用报告的相关规定。三是类金融机构对客户档案信息管理时,应参照商业银行档案管理办法,纸质档分类存放于档案室内,并根据贷款种类规定保存时间存放,以便于人民银行或国家司法机关需要时查看,对超过保存期,按照要求进行统一销毁;电子档存储于未连接互联网的独立计算机上,并安装防护软件,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业务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办理业务,明确岗位职能,实行岗位责任制,专岗专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四是类金融机构应引进培养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提高业务处理电子信息化水平,做好征信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防止因计算机故障或维修泄露数据信息。
(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保证征信系统数据质量为保证数据质量,征信管理部门可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追究有关责任人、暂停用户等方式,规范类金融机构的征信业务管理。加强与类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沟通协商,建立数据质量承诺制度,确保数据质量达到承诺标准。一是按照制度先行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数据报送、核对纠改和异议处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对征信系统错误数据修改工作流程的管理,保证入库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建立自上而下的双向反馈渠道和数据修改机制,将数据核对、数据纠改工作纳入日常业务考核。二是建立定期数据核对制度。保证类金融机构提供的数据与人民银行征信数据一致,发现错误数据及时纠改。
(五)完善征信系统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平台,通过为类金融机构提供在线录入、表格导入和接口上报等多种信息报送的方式,提高类金融机构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类金融机构业务特点和需要,尽量缩短查询结果反馈时间,满足类金融机构对信用报告时效性要求;在互联网平台增加人民银行监管统计功能,方便当地人民银行对辖内类金融机构数据报送、查询合规性进行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金融深化;农村金融;金融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93-02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面收效甚微。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运作不能有效的满足相应的增长的需求。农村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薄弱的环节,它是农村的金融体制核心,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拓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改善经营管理,是国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必经之路。提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办事效率,监督其履行自身职责,使它能够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三农政策”,作为资金来源的保证,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国家也应该减少政策性的限制,防止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过度管制,使其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开展各自的业务,从而真正成为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机构。
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应该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一些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协调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以及农村保险的发展。结合市场化和政策化,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以政策性作为合理的补充,合理的防范以及降低金融风险,用科学的方法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坚持抵制防范道德风险,强化操作风险意识,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防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麦金农和肖最早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领域。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重点的研究方向: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政府发挥的作用、农村金融在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研究的方法方面,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构建农村金融的相关指标,测量农村金融的市场发展状况,指出创造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展开研究。国有银行自1998年开始从农村全面撤退,农村出现金融信贷增长率的下降、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贫困户没有融资机会、农村出现非正规的金融并且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农村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张元红(2002)在总结农村金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外农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马晓河(2003)指出我国应优先供给,认为目前需求型的金融抑制和供给型的金融抑制双重供给不足是我国正规金融机构的表现,因此要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要选择供给优先模型。近年来,一些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宋宏谋(2004)运用金融相关率对1978―2000年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金融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姚耀军(2005)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相关性。谢玉梅(2007)对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深化通过产权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两条途径进行。孙健(2012)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性,实证分析得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深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增收,有利于降低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的结论。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讨论农村金融,虽然方法存在差异,但都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金融抑制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同时缓解金融抑制必须通过金融深化的途径。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在发展中国家各不相同,金融深化的次序与路径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利率的市场化与资本市场的开放被认为是金融深化的必然途径。
二、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困境
我国农村金融深化进程面临以下三个困境。
第一,金融发展模式选择的困境。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提出两种模式: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前一种模式认为金融资产与负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主要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后一种模式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主体会随着经济增长产生相应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要不断发展金融体系。需求方是金融服务强调的重点。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领先的模式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伴随经济不断发展,需求型金融后来居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于金融资源稀缺性,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都采取了金融供给领先的模式,具体表现为金融资源配置在政府导向下都流向了城市与工业部门。我国农村金融政策也是遵循供给领先模式,致力于正规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按照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设的思路,力图建立一个能够完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从改革的成效看,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都存在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没有彻底分离,很难区分历史性包袱与自身经营性亏损,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同时,道德风险严重,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利用中央银行再贷款支农,掩盖了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管理不善、财务风险不严等造成的经营性亏损,对中央银行货币操作存在影响。
第二,金融制度创新的困境。金融的产权制度具有基础性作用,不同的产权界定对金融发展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限制体制之外的增长和传统体制之内的改革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局限;制度的改革重视机构、忽略机制;中介的地位明显高于市场;监管严苛而发展不足,重监管轻发展。十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没有将更低的交易费用和更高交易效率作为改革目标。改革的过程中,体现的主要是政府的意志,经济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相悖。历经的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但金融制度改革却使其更加模糊。
第三,农村金融政策目标困境。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三农融资的困难,尽量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亏损额,抢占民间高利贷所占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为了到达以上的目标,政府通过建立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利率市场化等利率改革争取占领更多的农村市场份额,但是政府在制定的上述改革措施本身存在着矛盾:要解决三农的融资问题,帮助农民甚至是贫困的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与提高利率、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比如,农村信用社是以农村、农户、农民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它主要是为农户服务,为农户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这就说明农信社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但是农信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机构还要考虑商业性,这样农信社的政策性与商业性就导致了农信社的经营目标模糊。除此之外,农信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国务院在2003年农信社改革的方案中提出的方式主要包括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以及股份制这三个方式,银监会主要赞成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但是,在2006年举办的“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金融制定与监管者又对农信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农村信用社应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有特色的服务农村的社区行的金融机构,认为合作制不再适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社区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终的目标。政策的变化不定,导致政策的实施者,这些农村金融机构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改革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适合农业切实需要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独立的创造金融产品成本高、困难大。可行的途径是研究外国和同业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改造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衍生产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农机抵押贷款等,由银行出资购买农机,农民使用农机创造效益后还款。这都是针对农业和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制定的贴合实际的创新产品。
第二,建立以金融为核心的惠普合作体系,发展金融合作集团。一方面,可以选择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是以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县(市)联社为基础组建的,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联合,可以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分享和利用,降低创新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新型产品创新速度,产生规模经济,更全面的满足客户需求。例如部分地区推出的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这样大大降低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保障金融机构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第三,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不仅要加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开展涉农知识培训,更加详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起到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作用。农业发展的现阶段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金融机构的选择不再停留在谁的贷款门槛低、利率低就选择谁的初级阶段,而更看重贷款后的配套服务,期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在农业发展上给予专业化的意见和发展规划,帮助和扶持贷款人走上更高的平台。这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尹晨,金川,沈政达.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再解析[J].思想战线,2012,(3):79-83.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风险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同时“三农”问题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已建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这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面临着各种制约因素,如政策支持力度、运作机制、风险防范能力、金融监管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没有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而且其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无差异。因此,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很适用。但在实践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通过不断地探索,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农村贷款对象的风险管理模式。
1.发展农户联保贷款,构建联保小组内部监督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农户联保贷款,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有贷款需求且相互熟悉的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贷款,并且出现问题时,所有成员均会因为惩罚而受到损失。由于联保小组内部互相了解,通过互相监督、分担违约风险从而降低了信用风险。因此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广泛采用。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降低流动风险
村镇银行为了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其流动性,不仅积极开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存储资金的来源,同时还加强与人民银行和同业之间的联系。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处理流动性风险时,主要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控制。此外,还有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
3.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降低操作风险
为了控制经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了内部人员的相互监督机制,设置调查岗、审查岗、贷款跟踪检查岗,并规定每个岗位承担贷款的连带责任。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制定了奖惩制度,旨在调动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出现“道德风险”。此外,其股民大会有权罢免和重新选举理事会成员,大力发扬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建设的主体薄弱,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前景不容乐观。虽然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的了农村金融市场前进的步伐。
1.服务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他们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因此,信用风险亦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一些贷款户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逃、废、赖债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2.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风险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数是农民,他们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贷款较多,利润率低且风险较高。同时,农民居住具有偏、散、远的特点,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成本比较高,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微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等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无疑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风险。
3.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增高
当前,银行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管理模式,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同时,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经营压力重,在人员素质和内控建设等各个方面还有待提高,贯彻监管政策和落实监管要求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导致逃避监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防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多的风险问题,这对金融体制的完善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服务好“三农”,仍需深入建设。
1.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新型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中,关于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要基于相关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政府也应该在信贷方面,放宽担保方式,普遍农户的小额信贷和联合担保的信贷机制,为被动中的农民获取更多信贷的机会。这对于全面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作用,也是打好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2.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信用风险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因此,必须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尽快完善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以此来决定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其次,推动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失信惩戒制度。再次,制定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可以要求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担保人,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最后,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和担保模式。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担保体系和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加之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收入较低的低端客户,受经济状况限制,这类客户很难拥有传统的抵押担保品,使得机构开展业务时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因此,新型金融机构应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在放贷过程中采用比其他机构更灵活的担保形式,赢得服务群体的同时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如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户”模式,通过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由农业企业作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担保中介,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以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企业可以优先以协议价格收购农产品,最终农户利用作物销售收入偿还贷款。
参考文献
[1]简朝霞.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2(7):181.
[2]刘萍萍,唐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及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3):64-69.
[3]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06-06.
[4]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06-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研究
准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短期融资难和农村地区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积极推动准金融机构自愿、有序接入征信系统一直是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重要内容。2013年3月15日开始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信息”,从法律上明确了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责任和义务。
一、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必要性
(一)现实需求。截至2013年底,彭阳县共有二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三十一家投资公司,准金融机构为推动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准金融机构业务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尽快接入征信系统,及时了解客户信用状况,防范信贷风险和融资担保风险。
(二)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准金融机构加入征信系统,提供收集的客户信用信息,填补了央行征信系统对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征信资料空白,有利于完善国家征信体系建设。二是有利于激发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和提供担保贷款的积极性,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后,能享受与金融机构同样的征信服务,这将激发准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和提供担保的积极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三是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准金融机构接入前必须去基层央行申请查询,或者支付一定费用让商业银行代为查询,颇费周折,成本较高。接入征信系统后,有利于实现准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的双重资源共享,扩大征信覆盖范围,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有利于加强对准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将准金融机构加入征信系统有利于监管机构掌握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质量、贷款投放的方向;全面监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运营,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
二、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准金融机构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内部控制尚不健全。准金融机构中的多数公司没有统一的信贷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贷数据采集。同时,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普遍缺乏必要的金融理论、业务知识和从事金融业务的经验,信贷台账录入不规范,信息数据项填写不完整,上传征信系统的数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征信系统网络和人民银行内联网存在接入限制。一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本身网络布局有接点限制,不可随意、无限制地接入。征信系统的网络接入点在各个省会人民银行,二是两类机构在接入征信系统时,需先通过网间互联平台接入人民银行内联网,再接入征信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网络管理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考虑,基层人民银行原则上不受理准金融机构单独接入人民银行网间互联平台。当前征信系统的接口规范是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而设计的数据采集标准,并不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准金融机构的业务形式灵活,需另外设计符合其业务的接口规范。
(三)接入费用较高,挫伤积极性。目前,从彭阳县两类机构运行看,业务发展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且业务量偏小。接入征信系统的接口费用偏高。较高的接入、维护和网络使用费用,对两类机构而言负担相对比较重。从调查结果看,彭阳县准金融机构11家都愿意接入征信系统,但90%的机构表示仅能承受最高0.5万元的接入费用。
(四)外部监管责任不清。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级政府负责对准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但实际上,地方人民政府金融办监管重点主要放在行政审批上,缺乏其他有效的监管措施,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几乎起不到监督管理作用。
三、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引导准金融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人民银行要引导准金融机构按照“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数据报送,再开通查询用户”的征信系统接入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准金融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使用征信系统产品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软、硬件等方面做好接入准备。地方金融办对准金融机构要加强政策、法律、道德、理论、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案例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征信知识,提升业务人员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
(二)降低接入费用,灵活选择接入方式,提高征信服务质量。
提供适应准金融机构的低成本数据报送和查询渠道。建议征信中心开发简易的信贷系统,或者开发非接口软件,以免费或收取成本费的方式下发给所有想接入征信系统的准金融机构。
(三)加强监管,加大接入系统推广力度。要以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为契机,建立市级准金融机构监管平台。政府金融办加强接入征信系统的组织领导,解决接入中的各种问题,推动准金融机构尽快接入系统,增强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征信系统的理性认识,熟悉数据报送程序,确保接入后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基层人民银行征信部门应研究制订专门的准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准入制度,杜绝利用接入征信系统后从事其他盈利性活动。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 机遇 挑战 应对
从十八届三中会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到今年央行的一系列表态,可以看出被提及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肩负服务“三农”、“小微”重任,在扶持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进程方面发挥着举中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偏低、资产质量不高、风控能力不强、信誉度较低等问题,使其受存款保险制度的冲击更为明显。因此,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出发,探讨其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发展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对推进其转型升级,切实增强自身实力,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一、机遇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初衷是保护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但此制度的实施客观上给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带来信誉提升、风控能力强化、比较优势发挥等方面的诸多利好。
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在资金实力、风控能力方面的弱势,且难以从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外部渠道获得支持,其经营风险较大,难以同大型银行在业务上展开公平竞争。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流入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获得政策保护,有助于提高其同业竞争力。
有利于提升存款人信心。农村金融机构的储户主要包括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此群体对资金安全较为关注。由于历史原因,农村金融机构信誉度不高,优惠政策较小,资金来源分流严重,容易引发支付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以保护储户资金安全为初衷,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存款人对其的信任度。
有利于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机构将针对客户的经营情况、信用等级,展开利率定价,但这必须以对客户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前提。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点多面广”,其物理网点通常深入乡镇、村组,对涉农和小微客户信息了解较为全面,经营决策机制更为灵活、快速,相较大型银行具有比较优势。
二、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由于资金规模、系统支撑、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利率管理能力偏弱,没有形成科学的资产负债定价能力与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措施,风险管理水平处于劣势。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会对农村金融机构构成一系列挑战。
高费率增加运营成本。2005年由央行与银监会共同起草《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投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决定该投保机构的存款保险费率。当前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由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风险较高,很可能因此被划定为高风险等级而缴纳更高的保费,这会增加其经营成本。
存款搬家导致流动性紧缩。由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抵抗力较弱,其储户可能将资金资源转放于资质好、费率低的大型银行,存款分流严重。另外,宏观层面上,缴纳较高费率意味着对流动性的直接锁紧[1]。两种因素共同对流动性造成冲击,对于偏重传统存贷经营模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资源的大量流失,必将导致资产规模萎缩,经营难以为继。
竞争激烈加大风控压力。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法则进行优胜劣汰,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把控能力。金融产品是归根为风险定价的合约,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技术不成熟的短板问题,如何识别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定价,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三、应对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无疑会对其推进改革转型、完善经营管理、增强风险抵抗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从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在困境中找到突破。
提升品牌意识,树立经营特色。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普遍走同质化经营道路,缺乏品牌意识,没有特色的业务品牌。农村金融机构欲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以“三农”、“小微”为业务经营主线,努力适应其融资需求“急、频、快”等特点,加大特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广普惠式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度,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增强资本实力,提升抗风险能力。资本充中率是衡量银行经营实力与吸收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又主要投入涉农、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近期国内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反弹,经营风险增大,急需补充资本金以增强风险缓释能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健全资本金长效补充机制,拓宽内外部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以维护储户对其的持续经营信心。
强化业务创新,增强盈利能力。针对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压力,只有通过金融产品与业务创新才能稳定客户群,并防止过度流动性波动。在负债端,应改变农村金融机构现行过度依赖存款的单一负债形式,适当增加再贴现、发行可转让存单、银行债券等非存款负债方式的比重,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以减少存款保险费用。同时,大力开拓代客理财、保函、收付等中间业务,以良好的客户体验与增值服务稳定资金来源,以稳定的盈利收入覆盖保费成本;在资产端,注重收益性与安全性的权衡,安全性资产占比越高,不良率上升有限,在存款保险制下有利于控制保费成本。
筑牢风控底线,提高资产质量。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是“三农”及小微等群体,其经营状况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且缺乏有效担保品,信贷风险较大。农村金融机构应注重信贷资产风险防范,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对此,应学习先进银行做法,根据所处区域环境、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各类风险的容忍度以及风控底线;完善各类风险处置预案,对各类资产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充实抗风险能力,逐步落实巴塞尔协议Ⅲ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一、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给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带来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健全的监管制度、健康的商业银行体系等诸多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稳定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一年。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后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继续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复杂影响。从我国来看,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将降低至7%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12%左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增长动力青黄不接,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2015年,受能源价格低位运行及我国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需求减少影响,山西省煤炭行业在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谷,经济整体下行的风险仍然非常大。因此在以上因素的相互叠加影响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处的环境,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宏观调控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当前,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合理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关键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民生领域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的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模式和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的转变积极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贷款、国家重点项目以外的新上项目的信贷投入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然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传统的“两高一资”行业贷款相对集中,2014年以来,山西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不断上升,如全省农村信用社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12.92%,2015年的反弹压力依然较大,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受到影响。
(三)新的监管标准增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
2012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确定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其中对于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从10%提高到10.5%,建立了更具前瞻性的、有机统一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这就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调整其资产负债,经营压力不断增加。
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现状
(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山西省不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适应改革需要,建立了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将利率管理开始纳入业务管理范畴。但从调查看,这些法人机构在利率管理方面只是成立了由与利率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委员会,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利率日常管理隶属于某个内设部门。如农村信用社等利率日常管理隶属于信贷管理部门;城市商业银行则隶属于计划财务部门。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由行领导、公司业务、零售业务、信贷管理、风险控制、会计财务、稽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行利率定价的领导和决策,并对利率日常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定价方法相对简单
总体看,山西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针对自身经营特点,逐步建立起了利率定价机制,制定了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出台了利率定价标准等制度,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依托于上级行利率定价管理体系,实现了利率定价制度化、流程化;地方法人机构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和市场定位的特点,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只是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对不同额度、期限和风险程度的贷款进行定价,但缺乏对各自成本的核算,识别、量化和管理利率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风险溢价主要靠经验判断。如一些法人机构建立的贷款业务定价制度,是采用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方法和分类差别浮动利率定价方法。
(三)利率定价人才培养滞后,利率定价能力明显不足
一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缺少熟悉利率定价的专业人才,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二是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计算定价,没有建立电子化利率定价系统,以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作为贷款定价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标,主要采用基准利率加点和分类差别浮动利率定价方式,计算较为复杂的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则不被采用。
三、利率市场化发展,增加地方金融机构生存压力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需要在扩大市场份额与提高盈利能力之间求平衡,势必引发恶性竞争。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地方金融机构因其先天不足以及制度因素的存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一)利润压力不断增大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虽然存款基准利率下降,但地方法人机构由于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结算工具单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争取市场存款份额,地方法人机构对存款利率实行“一浮到顶”,以价格取胜,无形加剧了存款利息支出。在存款成本上升的同时,贷款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调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执行上浮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90%左右,利差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进一步减少。虽然山西省已于2015年3月成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组织,但对当前银行间过度的价格竞争的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盈利能力也将面临考验。
(二)风险管理挑战加大
近两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利率的较大波动已经让不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身体会到了利率风险的影响,甚至还给一些机构带来了损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开发各类新金融产品,及时转移、消解和防范各类风险势在必行。利率市场化后,由于收益与风险分布的不可预期波动, 资金的趋利性被放大,使得资金在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具随机性, 加剧了存贷款的期限错配,从而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发生不可预料变化的概率增大了, 流动性管理更加困难。此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难以对客户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程度进行精确测量,从而难以量化风险成本和费用分摊,因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挑战也随之加大。
四、政策建议
(一)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和定价能力
一方面,为了防止过度竞争,央行和银监会应当建立银行同业定价协调机制,同时建立健全银行间市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另一方面,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网点结构布局、业务和盈利模式、客户特点等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经营和定价策略,充分运用好定价区间和利率浮动幅度,提升自身利率定价能力和利率管理水平。
(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应对宏观调控带来的各种风险。一是要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周期为基础来评估信贷,在整个周期内估计信贷项目的违约概率。在风险管理中尝试使用“压力测试”,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状况,并以此制定相应地措施。二是建立信贷资产风险承担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从而改变风险结构,达到转移风险的目标;其二,建立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跟进利率市场趋势,并根据上升或下降趋势,分析利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对利率较为敏感的资产负债结构。其三,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建立利率风险应对机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三)强化市场价格导向,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
一是有效运用市场利率导向作用,在上行周期实施浮动利率策略,在下行周期实施固定利率策略;二是实施差异化个性定价策略,细分市场和客户,针对不同客户,根据其信用程度、资金用途等,为其量身定做“利率套餐”,实施 “一户一价”、“一户一策”;三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对资金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详细测算,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提高利率定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四是运用FTP价格引导产品营销,组合营销盈利能力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项目,提升价值收益率,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区域特征 温州 新型金融机构 行业协会
一、温州银行业目前的服务困境分析
1、信贷配给显著,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与得到的金融支持份额不成比例
根据温州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温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93家,其中99.5%属于中小型企业,而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温州2011年上半年的银行贷款中,仅有20%左右流入中小企业,显然,还有很多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与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成比例。产生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贷款风险上升,目前的银行服务无法进一步降低风险,只有提高贷款利率,最终导致信贷配给。
2、银行服务的“经济稳定器”作用不明显,甚至加剧经济波动
一方面市场中有大量的资金在游走,寻找投资机会,2011年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调查数据显示,有1100亿元民间资本活跃在借贷市场上,说明资金的疏导渠道不畅,资本的逐利性很容易引发实体经济的波动;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年息却高达72%~96%,可见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缺口巨大,而2011年民间借贷风波爆发后,银行业加入了要债大军,原本取得银行贷款的少数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现象的发生。
银行服务的“经济稳定器”作用失调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作为贷款者的中小企业自身信息不透明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
可见,不管是信贷配给显著还是银行服务的功能失调,产生的共同原因之一就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如果能结合温州的中小企业协会发达、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优势,成立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银行,将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改善目前的信贷配给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二、结合区域特征构建行业银行
1、温州产业集群特征
目前,温州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五大产业集群: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鞋革产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眼镜产业集群和打火机产业集群,按产值规模可划分为三类:三角形产业集群、梯形产业集群、方形产业集群。
三角形产业集群。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属于三角形产业集群,三角形顶尖是正泰和德力西两家年产值超过40亿元;第二层是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12家企业;第三层是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16家企业;第四层是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115家企业;最底层为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的3000多家企业,总体呈三角形产业集群。梯形产业集群。服装和鞋革产业集群属于梯形产业集群,以服装类为例:位于最上面的是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30家企业;第二层的是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850家企业;底部第三层的是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1000多家企业。总体呈梯形产业集群。方形产业集群。打火机和眼镜产业集群企业规模相差不大,它们中最大的产值只有3000万元左右,总体呈方形产业集群。
显然,产业集群的形状与集中度有关,顶部越尖的集群,集中度越大,位于顶部的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信息收集、议价、成本控制等能力也越强,三种群模式中,三角形集群的集中度最高,梯形集群次之,最差的是方形集群。
2、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
温州产业集群是由最早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而来的,企业内部多为家族管理模式,企业间的关系也有着亲戚、同乡等乡亲关系,遇到困难时也更容易形成行业协会来抱团取暖,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有着巨大作用。
行业协会的对外作用。(1)行业协会通过要求低行政成本的方式对国家政府构成压力,获取税收和行政执行的低成本以促进产业发展。(2)行业协会通过游说或政治参与等方式介入行政决策或政治程序,进而获取有利于产业自身发展的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行业协会的对内作用。(1)在技术及其研发方面,行业协会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上促进产业升级,甚至通过共性技术的设计和研发实现价值链转移。(2)在生产内部管理环节,行业协会可以协调标准制定、统一平台提供和信息共享。(3)在品牌营销方面,为产业品牌的创建进行提供行业内的公共服务。
总之,行业协会是温州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可以在行业内发挥资源共享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民间组织,该种组织对所在行业内的企业信息比较了解,也具备一定的威信。
3、根据集群特征构建行业银行
发挥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由行业协会牵头,主干企业参与,根据集群特征构建行业银行。对于三角形产业集群和梯形产业集群,可以由所在的行业协会牵头,由处于顶层的的企业为主要参与成员,横向构建行业银行。比如由低压电器行业协会牵头,由正泰和德力西为主要参与成员成立低压电器行业银行,由鞋革类行业协会牵头,由奥康、红蜻蜓、康奈等为主要参与成员成立鞋革类行业银行,由服装行业协会牵头,由报喜鸟、森马等为抓哟参与成员成立服装行业银行;对于方形产业集群,可以由行业协会牵头,由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供应链银行,比如打火机集群,可以由打火机行业协会牵头,由各协会会员共同出资成立打火机行业银行。
三、信息改进视角下行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商业银行比较,行业银行在信息对称、交易成本、风险控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1、行业银行具有更透明的信息优势
温州企业90%以上是中小民营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财会制度不健全,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记录较少,致使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另外,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如大企业合理、规范,企业家往往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这样就使得关于企业家自身的一些私人信息,如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以及价值观等,成为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信息的通明度就更差了。信息的透明度差,这也是目前产生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
行业银行相对传统商业银行在以上这些方面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首先,温州的产业集群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而来,企业间的关系也有着亲戚、同乡等乡亲关系,因此,企业家之间的“私人信息”对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的行业银行来说,也变成了“公共信息”,更加透明。其次,参与到行业银行的主干企业掌握着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行业的发展的趋势把握更到位,同时,由于业务上的竞争或合作关系,主干企业对同行企业的进货渠道、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销售状况、财务状况、管理状况等信息更易取得并进行甄别分析,而主干企业与行业银行的合作,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再次利用,为行业银行服务行业内部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保证。
2、行业银行具有更低廉的交易成本优势
银行与企业达成一项融资交易,其交易成本可以划分为事前的交易成本(BC)和事后的交易成本(AC),则总的交易成本(TC)函数TC=BC+AC,假设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为TCL=BCL+ACL,行业银行的交易成本为TCS=BCS+ACS。
事前的交易成本(BC)主要包括贷款前对贷款企业的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对传统银行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记录较少,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搜索多限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而中小企业的财务相对不健全,因此,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准确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息索更加困难,成本较高,而对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信息搜索成本更加高昂;对于行业银行来说,同行加企业家间的亲友关系,行业银行很容易从主干企业那里取得贷款企业的经营、财务信息和企业家的个人信息,信息搜索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关系型融资的的谈判成本也很低,甚至为零。因此行业银行的贷前交易成本低于传统银行的贷前交易成本:BCL>BCS。
事后的交易成本(AC)主要包括贷款后对贷款企业的监督成本及违约的损失。传统银行一般通过限定贷款用途、监督贷款去向等方法对贷款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多通过实地调查、资金运动轨迹的手段进行,这种控制方式下容易产生造假漏洞,效果相对较差。行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监督相对方便,因为主干企业日常合作或竞争中搜索的信息可以在行业银行贷款过程中二次利用,分摊了信息搜索成本,因此在进行合作或竞争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贷款的监督,节约了专门进行监督的成本,而且获取信息的方法也不局限于实地调查或资金活动轨迹跟踪,可以在业务合作和竞争中进行信息搜索和印证,丰富了监督的途径提高了信息质量,大大降低监督成本同时提高监督质量。对于违约损失通常指一笔贷款损失扣除抵押物变现值后的净损失,因此违约损失净额的大小取决于贷款损失的大小和抵押物变现值的大小,与贷款损失额成正比,与抵押物变现值成反比。相对传统银行,由于行业银行的具有行业背景,行业银行对本行业企业抵押资产的变现速度和变现能力更强,另外,贷款企业违约在行业协会很可能形成信誉损失,加大了企业的违约成本,降低违约风险,因此,行业银行的违约损失也较传统银行低。所以,行业银行的时候交易成本也低于传统银行的事后交易成本:ACL>ACS。
综上可以看出,行业银行在交易成本上比传统银行有优势:TCL
3、行业银行具备更大的风险控制优势
和传统银行相比较,行业银行在贷前、贷后、违约三个阶段都具有风险控制优势。首先,行业银行是由各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的,行业协会内部企业是围绕某一产业发展,产业特征较为明确,行业银行较易了解和把握企业信贷的需求程度,从而减少了逆向选择风险,同时,行业协会内部的企业众多,银行也可以在同类企业内进行比较和选择,因而能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其次,贷后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行业银行更加了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风险所在,通过商会提供的信息比企业自己提供的报表更可靠,在很大程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最后,因为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亲缘关系”,协会对企业资信度、产品的市场前景、设备价值的判断都会比较客观准确,而且有行业自身的风险测算办法。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后,协会可根据其贷款时限、贷款金额,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提供的可资抵押物进行审核、评估。如果抵押物是生产设备,协会可预测该设备贷款时限后的市场价值,并与行业内需要该设备的企业先行签订购买意向书。这样,即使申请担保的企业到时无法偿还贷款,也可利用业内兼并方式降低风险,甚至可以满足规模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要。
综上所述,结合温州区域特征基于行业协会基础上的行业银行较传统银行在信息优化、交易成本降低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金融中介的演变上来看具有演变优势,如果能加以政策引导扶持,能更好地服务温州地方中小企业。
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政策建议
1、借助金改东风完善金融政策,为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铺路
由民营资本参与的金融机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准入一直是压倒民营资本进军金融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政策松动的温州,借助金改东风,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为发展新型金融机构铺平政策道路。
2、加强引导行业协会的自我完善,发挥行业协会的潜在能量
行业银行是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过去的行业协会是一种松散的民间组织,没有完善的内部制度,在委以重任前,政府最好引导行业协会进行自我完善,以便更好地应对更加苛刻的政策要求。
3、协调行业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对接,更好服务中小企业的同时分散金融风险
与传统商业银行比较,行业银行更专注服务于某个行业内部,因此,风险相对集中,协调好行业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对接,不但可以弥补传统银行中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部分不足,而且可以将行业银行这个小篮子放进传统银行的大篮子里,分散金融风险。
(注:本文系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区域特征视角下温州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研究”(编号13wsk199)和温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信息改进视角下温州新型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编号R2014005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Berge:Further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finance and growth: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eommunity banking and economic Perforinance[J].Journal of Finaneial Sevices researeh,2004.
[2] 周建华:行业协会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以温州异地商会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1(4).
[3] 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J].现代管理科学,2002(7).
[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l).
[5] 钱水士、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6] 徐滇庆:民营银行试点势在必行闭[J].中国金融,2005(15).
[7] 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
[8]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行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我国利率化资产管理市场的不断深化,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其改革也适应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经济体制金融管理的市场需求。许多新型的资产管理模式的出现,为经融机构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内涵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借助专业能力和手段进行资产管理,使之保值、增值,保证资产收益的最大化,资产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有三种: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服务,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特定目的办理专项资产管理服务[1]。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不断改革发展,大大提高了市场经济资金的活跃度,加快了市场流通,提高了资金管理的最大额度,提高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额度,促进了我国金融机构的飞速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自身优势,促进资金在社会和金融市场上的有效流通和运用。
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和企业的资金存量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资金持有者积极寻求有效地投资渠道,以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获得更多财富,而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为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市场挑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重视资金管理业务模式的开展和创新。
(1)资产管理业务模式面临的市场机遇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因此推出了一系列有助于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国家强调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功能的发挥,监管机构开始重视投资者结构的完善和产品结构的规范,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各项内容都进行了规范,为整个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创新和行业合作建立了制度保障。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虚拟经济服务功能的发挥,这为金融机构的资金管理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机遇,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积极创新资金管理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多样的特色服务,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自身的收益和发展。此外,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发展,国外先进资产管理模式的引进,都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2]。
(2)资产管理业务模式面临的发展挑战
我国金融机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资产管理方面的挑战,严重阻碍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就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宏观金融政策有待完善,对于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缺乏专业认识,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特色不突出,在客户营销、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等方面尚未形成品牌特色,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不够丰富,服务类型单一,业务受到监管、市场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停滞,这些都限制了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发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工作没有做好,缺少风险控制的经验,再加上同行业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都是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改革和创新所面对的现状和挑战,与国外先进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相比,我国在市场、人才、行业熟练程度、优质客户积累等方面都严重不足,金融机构在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我国对基金、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关注,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分割局面被打破,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开始全面介入资产管理领域,开展竞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相互交叉,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业务体系和监管制度,而业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不可少,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形成自身的服务特色,在金融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取达到共赢的局面,提高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整体水平,推动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1)创新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之下,各大金融机构必须调整战略,积极面对市场竞争,加强不同资产管理者的参与合作意识,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持续发展。建立跨系统的资产管理业务联动平台,统一不同公司的数据信息成为进行有效资产管理业务的强有力的工具。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不同金融机构要突破传统,将数据以及决策信息进行跨系统整合,充分融合资产管理业务信息,发挥特长优势,统筹各方资源,不断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学习与合作,进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与时俱进,适应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从资产管理的手段来看,面向企业、市场的服务型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有望成为未来重点,金融机构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积极进行多种票据资产管理业务。随着票据业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熟悉并使用票据作为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的重要工具[3]。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已日益成熟,其应用应经得到广泛普及,为众多金融人士所接受,也确实为金融业的发展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的来源特点和经营宗旨是适当采取以负债为主导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将负债的安全性要求、流动性要求、收益性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及偿还期限放在首位,根据负债的要求特点进行资产的最优配置,让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业务模式既能灵活地捕捉投资机会,又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模式观念,积极创新,开拓丰富多样的资产管理业务手段,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2)加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督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和监督是金融机构创新以及适应我国经济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放在首位,积极培育熟悉跨领域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引进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和业务模式,做好投资者教育,只有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了,整体资产管理环境才能够有效地得到改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宏观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构建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改革创新的监督环境,为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监管激励和更为严格的监督与规范,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标准,严格规范管理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提高运作效率,使我国金融资产管理更加成熟,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内部审议的存在和改变都是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经营的特点,在社会中属于相对高风险性行业,在此所说的并非是从业人员人身的安全,而是国家、企业经济利益、商业发展的风险性等因素,这决定了在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拥有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更加严格的监管系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金融行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因此金融机构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完善的监管制度、必要的监管手段是必不可少并且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子,根据我国金融机构内部审议监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尝试性的分析并且寻找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审计监管
一、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管概况
审计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和竞争高效,建立及时、准确、真实、有用的信息披露系统[1]。监管政策与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监管政策的变化会直接改变金融机构的日产经营管理方式,间接性的改变内部审计的发展。但如果确山监管政策,很多管理弊端(例如人性的丑恶面)便会浮出水面。金融机构审计的监管不仅仅体现在对财务运作、运营资金使用和管理这几个方面,同时对有关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审计监督也是其监督内容。银监会针对金融机构的内部设计监管工作需求,制定并颁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这是指导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设计活动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对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独立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2]。
二、诸多问题阻滞监管工作
审计监管工作是作为预防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的法身而存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了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审计监管从业人员不足金融机构属于一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机构,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这里所说的审计监管从业人员不足,指的便是这种拥有专业技能、拥有国家承认的相应的专业从业资质的人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审计署所拥有的从事审计的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以监管所有金融机构,在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其专业素养和技能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会使得合理的监管系统没有办法被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认为是目前机构性编制问题,也可以认为是从业人员市场不完善所造成的。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普遍观念问题。审计监管工作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过程,涉及领域较广,可是目前的审计从业人员缺乏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领域不够广、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较弱等问题。
(二)监管方式方法不得当我国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金融业慢慢扩展到海外市场后,相应的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类型也不断的增多。不同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经营领域和经营方式,在进行内部审计监管的时候,也应当选择不同的监管方式。如今的金融机构发展态势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多元化结构,可是其监管模式却没有跟上发展的节奏,显得有些死板和狭隘。
三、促使审计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审计监管工作内容不单纯体现在监督方面,更重要的是管理。监督是单方面的检查,孤立存在,死板并且冰冷。而管理是人性化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向着有利方向推动的助力。在审计监管工作中,不断的寻找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预防还未出现的问题。
(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全方位审计人才在进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管工作的时候,应工作需求,审计监管从业人员除了必须的会计知识作为基础外,还应当知晓机构、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这里的能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对大批量信息的筛选分离处理能力。同时鼓励培养审计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的在审计工作方法、方式上的进行技术性的创新,是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良好手段。设立设定监管制度,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开展监管工作。监管工作包含两种部分,一种是对未发生的风险性问题提前预防,一种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判,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考核,目的是促使审计人员不断的学习。在奖惩方面,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审计人员,应当给予公开奖励,鼓励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在机构内部树立典范;当然对于在工作中出现工作错误、或者失职行为的,也应当严肃处理,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树立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提升责任感、提高判断能力。
(二)明确相关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中两条内容,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职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是保证审计工作的审计质量。在工作的过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内部审计的计划范围进行认真的检查;明确的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职责进行公正的评价;最后,根据金融机构实际所需和未来发展计划,做好内部审计财务预算工作。
(三)针对银行内审部门的监管工作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内审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从工作初始检查内审工作,判断其工作质量是否能够满足银行当前发展所需,分析和发现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危险,将分析结论提交到相关部门,一帮助相关部门修改现有发展方案和制定未来发展方案,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判断其是否能够实现最初设想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所有审计行为进行必要的有效性、规范性的判别。监管部门的工作也并非孤立存在,在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细节处理上,监管部门可以经常与审计部门沟通交流,已达成合力完成工作目标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析了目前存在与金融机构内部设计监管工作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同时又为审计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措施。金融业是当代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核心,在鲜有战争的今日,金融业的触手几乎伸展到有关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得不承认其已经很重要。金融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和管理,是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稳定发展的保障手段,也可以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在工作中,不断的自省,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中,没有完美的监管方法,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的寻找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并且预防潜在问题的爆发,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然.加强内部审计监管防范银行金融风险[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8:117-118.
[2]金建康.监管政策对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8,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