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核算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 现状 探讨
一、前言
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制度已经在我国实施了有十三年之久了,通过住房公积金的财务核算制度,能够起到代替政府执行管理的工作,帮助协调国家、职工、银行和住房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丰硕的成果。但面对现在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全面地改善我国职工的住房问题,全面提高职工的购房能力,推动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呢?本人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我国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现状
随着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变化,我国在住房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现在我国职工年纪较轻,存款较少,面对住房的购买问题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做好相应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现现有的住房公积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才能够全面完善我国的住房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地位不明确
虽然《住房公积金财务会计核算办法》已在我国颁布多年了,但是,我们却没有完全地将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放在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没有明确到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对住房公积金的业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和划分,这就使得许多管理工作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能够统一起来,使得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的核算方法仍然不够准确,难以反映出真实的、合理的资金余缺。
(二)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机构的构建不够完善
在现在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机构构建过程中,相应机构的建设还不完善,相应的设施不够完备,而且,相应的人员配置也不合理,没有能够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相应的业务核算工作。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再加上,目前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机构的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水平都难以跟上现有的会计专业技能的发展,导致相应员工自身素质不高,大大地降低了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相应的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
在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过程中,相应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住房公积存款和增值收益存款等。在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当中,经常出现会计科目设置重复的现象,在《住房公积金会计财务核算办法》中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必须在银行开设两个存款专户。但是,在这样的规定之下,会导致两个账户中的会计科目有所重复,而且,通过资金在两个账户中频繁地往来,不仅仅会影响到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资金的风险和成本。所以,我们应该要能够尽量简化相应的总会计科目的设置,设置合理的明细科目,将资金管理更加精细化。
(四)相应的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不明确
在我国相关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规定当中,由于贷款风险准备的提取比例的安排上并不明确,使得我国各地的提取风险准备贷款风险准备金比例的方法比较多,每一个方法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不同的,这也就使得贷款产生的风险大小也是不同的,难以形成一种规范化的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使得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工作难以合理地展开。
面对我国现有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要将其改善,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我们的人民从中获益,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的社会真正服务于人民,全面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对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几点探讨
面对住房公积金核算现状,为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提供正确、高效的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提高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机构核算人员素质
要做好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工作,我们一定要能够提高核算工作的准确性,所以,我们的财务核算人员的技能一定要得到提高,要全面提高相关核算人员的素质。例如为我们的职员提供一定的核算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为我们的核算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通过提高我们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机构核算人员的素质,能够更加规范相关的工作程序,使得核算工作更加准确、会计科目更加合理,改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现状。
(二)完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过程中的规范化
为了做好相关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的工作,国家应该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完善并明确相关的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做好会计科目的设置工作,完善相应工作的程序,做到每年年底都能够对当期的利息收益及收入支出进行彻底的核算和记录,做到每一季季末都能够对当季的资金和存款进行有效的审核,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以便于能够全面地开展相应的核算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高要做好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经费提取比例的制定,选择与自身最为合适的比例制度,以便于相关资金提取的规范化,以免出现资金混乱的问题,导致财务核算上出现较大的问题。
(三)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保障下一季度的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
在我们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通过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总结上一季度的财务状况以及资金的流入与去向,通过对这些财务的分析总结,能够让我们对下一季度的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核算工作的开展工作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让财务核算部门能够在相应的分析报告的基础之上做好资金的分配和组织债券投资的工作,从而能够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帮助相应机构获得最大利益,起到一个风险防范的作用。
(四)做好相应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方面的管理工作
在住房公积金的财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相应的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合理的管理、审计的工作,对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做好一个管理与监督的工作,保障核算过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而全面提高相应核算工作的规范化。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地发现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从而能够全面地提高相应的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对核算工作的审计工作,能够保障核算材料及资金的正确性,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
(五)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软件,完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
随着我国会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计软件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在不同地区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机构和不同的部门当中,所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都可能有所不同。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我国的财务核算工作混乱,难以对核算工作做到及时的处理,导致出现核算工作的不足。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软件,让我们的会计核算工作得到全面地规范化和统一性,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地解决,从而全面改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现状。
四、结束语
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工作是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工作,只有全面改善了我国住房公基金财务核算的工作才能够为我们的住房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资金控制,让我们的社会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人民,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的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王云.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07)
[2]张宏均.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和管理[J].当代经济. 2009(04)
关键词:中小学 财务管理 核算中心 发展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我国在中小学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方面正在不断的进行一些规范与改进,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且要制定出一些改进当前财务管理核算问题的措施与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小学教育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1、中小学财务核算的现状与问题
1.1、对财务核算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中小学核算的过程中,要想对业务的信息进行详细判断,就需要对单据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核对,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学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多数是需要记账、核算的工作。从单据这个方面来说,虽然在过程中做到了对相关的手续进行签字确认,但是一些虚假的单据仍然时有出现,这就使单据信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这样一来,也就说明了财务的核算过程缺乏一个严格的监管过程。
1.2、对财务核算的认识比较缺乏
在对中小学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财务核算这一工作的充分认识,简单的以为这项工作就是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发工资以及报销款项等,甚至有的人员只将这项工作定义为管钱、管账,这些错误、简单的想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有一些学校容易忽略财务管理这个工作环节,而过度的重视对业务的办理与处理;有的学校甚至会轻视财务核算管理工作,认为学校本身只需要负责教育的事项,无需对此类事件浪费精力。这些想法与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管理工作,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3、财务账目存在虚假现象
通常情况下,中小学掌握核算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出纳、会计两部分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在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核算与处理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固定的标准对单据进行审核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账目公平公开公正的记录与处理。然而,时间久了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中小学财务核算的工作人员之间会形成相互“关照”的情况,导致财务中心出现一些“关系账”和“人情账”等。与此同时,财务核算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方面通常都存在着许多不同,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各个学校之间产生不公平的现象,也会对中小学财务环境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2、改进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提高财会人员的个人素质
当前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负责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都是在校老师兼职完成,由于学校老师平时的教学负担比较重,所以很少能得到与财务有关的培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核算工作不能顺利完成。所以,有必要对财务核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加强他们的个人素质,不断丰富他们的业务知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对我国会计法进行认真的培训与教学,对一些违反会计法或者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做出抵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
2.2、加强对财务的预算与管理
在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这个过程中,务必要强化工作人员对财务预算认真工作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加强领导层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要让领导们正确的认识到财务预算工作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强化了领导们的意识,才能保证这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小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这样一来,在学校进行财务预算的时候就应当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广大教师、教务、财务人员共同参与,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财务预算工作,以此保证财务预算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3、加强管理财务核算工作的力度
广大中小学财务核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完成,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中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程度如何。学校任命的财务核算管理人员一旦入职,就应当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起责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努力的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应该及时的向领导做出反馈,以此更好的制定出与之相符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学校的领导者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的督促与监管,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保证财务核算工作正常进行。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最主要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各个中小学校要想对财务核算的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与规范,最重要的就是对当前的财务核算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制定出能更有效的改进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办法。只有制定出符合我国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各个学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凡霞.浅谈中小学财务管理核算中心现状与发展[J].商业会计,2011(23).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方法,也由传统核算方法向科学化核算逐步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规范施工企业财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务核算 制度 建筑施工
一、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5 号——建造合同》的颁布,虽然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但也存在影响施工企业准确执行建造合同的因素。
1、积极方面:(1)新建造合同准则核算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2)新建造合同准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建造合同》强调成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强调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因此,可以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消极方面:(1)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着阻力。部分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建造合同准则的内容和实质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个别部门及其领导认为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是财务核算的问题,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没有关系。(2)完工百分比难以确定。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是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关键环节。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是确定完工进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
二、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项目一般都具有流动性,因此使得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工程周期长、产品多样化等特点。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的自身特点,从而与其他企业的财务处理也有所差异,但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还存在一定不规范之处。
(一)经营者对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视不够
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很不诚信的项目经理就想法转移亏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获取利益,然后将矛盾和损失转移给公司。另外,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
(二)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施工队伍鱼目混杂,企业应设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准确汇总报表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分属单位或部门的会计信息可能出现严重的漏报现象。不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对挂靠企业更是形同虚设,其根本不能按照施工企业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
(三)数据统计不具体,给财务核算造成困难
数据统计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财务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数据统计不具体,会导致财务分析难以深入开展,难以反映出人们凭直觉不易发现的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既不能如实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实时了解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的真实情况。
(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施工企业中有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甚至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有些财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财务核算意识
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将财务管理视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相应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人员及项目经理的重要考核内容。规范财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上级主管企业应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规范财务核算,认真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遵守财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地方财政部门可否在《企业会计制度》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细则,从制度上规范其财务行为。《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造合同准则能使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二)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到他们的职责。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加强对新会计核算办法及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从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财务人员是承担财务核算职责的主要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有足够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针对当前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立刻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操作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多级管理; 模式
国家科研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加大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难度。规模庞大的科研经费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也随着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多而日益突出。积极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更好地为高校科学研究服务,是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难题
(一)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求不统一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层次多、涉及领域广,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办法所允许开支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等5项;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管理费、其他支出等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图书资料费、数据采集费、调研差旅费、设备购置和使用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出版费、管理费、其他费用等11项;三类管理办法中费用的明细科目各不相同,又各自要求独立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口径不统一,致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操作性并不强。如此多的管理办法给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的执行中常常会感到困惑。
(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过程监控不严格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遇到的主要难题表现为,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随意、可操作性差。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项目时,主要精力用在提高项目质量上,以确保获得批准。而编制经费预算只是申报材料中的一个附带内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争取项目经费的需要,致使科研经费预算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项目获得批准后高校财务部门只是收到经费,没有科研经费预算的备案也无法掌握科研项目的开展进度。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从而削弱了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在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过程中,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预算的具体内容,对于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难以界定,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科研人员套取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在项目结项审计时总有专家对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支出提出质疑。
(三)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
高校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是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项、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监督;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科研管理部门则重于科研项目的项目数和成果数,一般不掌握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业务状况。财务部门则重于经费的会计核算,一般不了解项目的预算明细及进展程度。高校管理部门间时常只从部门角度出发开展科研管理工作,而项目的业务质量及状况在管理上处于无部门监管的真空状态。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所有这些难题,往往在项目完成验收时,特别是在审计的过程中才会集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预算的调整以及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与申报预算不符等。使结项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以院系为主,管理部门为辅的科研经费审批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订一套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支出与审批办法,明确规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安阳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学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并建立以院系为主,管理部门为辅的科研经费审批制度。审批制度要求下放审批权至院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并且规定科研项目的业务管理归属院系。由院系来管理科研业务,可以促进院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积极性。以往所有的科研报销签批手续,都必须通过科研管理部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未免过于滞后,如果科研管理部门在经费管理上采取一放到底的作法又过于粗放。科研经费审批办法中明确规定,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所在院系领导审批的审签程序,其中科研经费重大金额支出和出国(境)须经科研管理部门和分管校领导审批。科研经费审批制度的重大改变,简化了财务审签程序,只要在科研经费预算范围内的支出,只须项目负责人和院系领导签批就能到财务部门报销。新的科研经费审批办法解决了科研项目业务管理的部门监控问题,同时也大大缓解了科研人员找领导审批,科研经费签批程序多、报账难的问题。
(二)建立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随着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多而日益突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科研管理的需求,应采取多级管理的财务核算体系来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既可以改变当前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报销无依据、研人员支出随意、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又有利于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标准,解决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不力的难题。
高校财务部门应结合国家相关制度规定,从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财务核算软件设置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的账套来进行分级管理。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采取纵向经费执行预算控制,横向经费执行比例控制的办法。具体的建账程序: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对每一项科研项目经费设置项目明细代码。一级代码为科研项目的属性代码,即纵向经费或横向经费;二级代码为部门代码,即每个项目的业务管理学院;三级代码为项目代码,即项目的具体名称;四级代码为预算分级代码或比例控制代码,即项目预算中的支出明细科目或横向经费中需要比例控制的明细科目。
以学院纵向经费项目为例:学院取得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是《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资助总额15万元。财务部门根据收到的经费和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委批复的项目预算,在财务核算系统中为这个项目建立经费使用代码。一级代码:纵向经费;二级代码:文学院;三级代码: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四级代码就要依据预算中的支出明细科目设置8个不同的代码:资料费5万元、差旅费1万元、会议费1万元、设备费1万元、专家咨询费1.2万元、劳务费0.8万元、印刷费0.5万元、版面费等其他支出4.5万元。对项目经费的金额控制设置在第四级代码中,当科研人员办理报销业务时,财务核算人员只需对票据的支出方向进行核对。票据核实无误财务核算人员录入会计凭证,当该项目所报销的资料费总额超过5万元时,财务核算系统会提示费用已超支,不予通过并自动停止经费使用;如费用未超支系统会自动记账完成报销手续,项目经费的明细结余或超支一目了然。
如果是横向经费,财务核算系统中的第四级代码也可以是有控制比例的明细科目。如学院科研经费支出与审批办法中规定,劳务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燃油费、过路过桥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以及业务接待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5%。财务部门只需要控制这三项内容,其他经费只要在总经费指标内就可以支出。
这种多级管理模式代码的设置,使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在财务核算系统内都有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核算流程。当项目完成结项时,按照真实的财务数据编制科研项目决算报表,其数据与项目申报预算口径一致,可以直接作为科研项目审计数据使用。
这样可以保证科研经费按申报预算使用,实现了事前控制;科研经费在财务核算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通过批准微调个别明细科目的支出指标,实现事中控制;在项目完成后通过财务核算系统及时准确做出决算报表,为科研经费结项审计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并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这就实现了事后控制。
科研经费多级管理的财务核算体系既实现了部门之间的“齐抓共管”,又使“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变成现实。首先,它符合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其次,财务核算系统中的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为财务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桥梁,经费执行情况又可以通过校园网平台上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最后,财务人员借助财务核算系统极大地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最大限度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配备专职科研财务人员
在科研经费管理新的形势下,要求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财务专业知识外,还要熟悉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关于经费的使用要求,以及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项目结项程序等。新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应运而生,那就是专职科研财务人员。科研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过程跟入和监控,指导科研人员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以保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再到调整的规范性;引导科研人员合法、合规的使用经费,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财务工作对科研工作的强有力支持。
(四)制定配套的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办法
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文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项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高校财务部门作为科研经费的资金管理部门应与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当科研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及时给财务部门发出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在财务核算软件中加入项目结项结经费的限制时间,分情况办理结项经费的相关手续。如果是国家有相关规定的项目,科研结余经费按原经费来源渠道退回,对其他科研结余经费应转入学校的科研发展基金,用于弥补学校自主课题的科研支出或申报科研课题的前期研究支出,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发展是高校科研永恒的主题。高校科研管理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管理部门,而是全方位、多视角地看待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办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确保科研经费合理、科学、高效的使用,以此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韩卓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浅探[J].财会通讯,2011(32).
[2] 兰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2).
一、企业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也都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数量日益增多,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内部会计管理机制没有紧跟企业的发展步伐,致使我国众多企业的会计审计和财务核算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一)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首先,企业会计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当前,在很多企业中,会计审计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很多情况下都变成了形式工作,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可靠。企业的审计工作不能维持权威性和自主性,那么审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就无法得到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就很值得怀疑了。其次,审计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会计审计法律处在空白期,因此审计工作的进行往往只能依据经验和主观感觉进行判断和分析,加之内审人员的任命多为管理者自行确定,这些问题都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最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些企业在选择人员时,不重视审计人员的资格审核,导致一些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思想懈怠,不讲究职业道德,又缺乏足够的会计审计知识,致使审计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
(二)企业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首先,我国企业急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会计财务核算流程和体制,严重阻碍着我国会计财务核算发展的进程。没有制度的标杆,就无法对财务核算工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规范整治。其次,同样的,在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也存在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通常对财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产生巨大影响。最后,财务报告体系不健全。很多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主在乎合算的内容和明细,但并没用从财务的角度上透过数据看到其代表的意义,不能发挥财务数据应有的作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诸多需求。
二、解决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现状的对策
(一)解决会计审计现状的对策
保障企业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企业在设置会计审计部门的时候在保障独立的原则上也要给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威性,这样对于内审工作的进行有着很高的效率,可以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
健全的会计审计管理监督机制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制定一定的制度,给予审计部门一定的处罚权力,也要给审计人员制定处罚制度,对于没有履行审计的公平职责的人员应该予以一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该依法追究。
要保证审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经费都独立于其他工作部门,独立地开展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要保证审计工作在企业内的地位,提高其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其次,不断完善审计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审计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思考创新,不断完善审计监管机制,增加审计工作的质量。最后,严格控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在选拔人才时严格控制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并且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建立起人员考核机制,并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内部审计的再监督是十分必要的。按照《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与程序应该明确”的相关规定,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作用,强化内部监督。
认识不到位,造成重经营轻管理;由于在设计制度之初,缺乏预先性、系统性、可行性,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存有明显的缺陷;制度的执行力弱,考核奖惩乏力,流于形式、有章不循、管理越权、甚至谋取私利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缺陷与不足。
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松弛、管理弱化的问题,除提高认识,完善控制环境,加强制度构建之外,还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并执行内部审计的再监督。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监督、检查、评价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和责任履行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标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一致,因此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企业内部监控制度的重要手段。
(二)解决会计财务核算的对策
明确会计财务核算职能,企业要明确划分清楚会计审计工作和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不同,对于会计核算各个阶段的工作有明确的区分,从而保证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有序高效的进行。
加强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企业要定期对财务核算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拿到国际注册审计师证书等相关证书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促进核算人员学习专业知识。
关键词:财务核算中心 内控体系 建设 实践
一、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与成效
(一)各项内控制度逐步完善
2007年9月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为适应局计财司对财务核算中心的工作要求,针对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特点,以内部控制和谨慎原则为基准,着手制定和修订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与管理组织体系,财务核算中心重新修订了《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业务管理规定》、《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稽查监控及内部财务检查制度》、《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公务卡报销规定》等制度、办法,编印了《财务报销手册》,进一步完善了财务核算与管理规章制度。
(二)内控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如何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防范资金风险,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核算中心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根据业务特点,开发了财务报销系统,实现了预算执行实施监控,在日常业务核算中建立了包括业务主管、现金主管、出纳、分管处领导对资金盘点与核查的具体方案,开展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财务制度,采取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保证基础核算工作的准确完整;积极配合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等部门的常规检查,采取召开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制度的实施与落实,用制度规范业务,有效地纠正了不合规的行为,规范了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
(三)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需要称职的人员来执行,核算中心成立以来,把提高员工的素质放在首位,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采取形式多样方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防范犯罪的范意识;二是完善职工了相关培训制度。适应财务核算中心业务发展需要,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财务核算中心每年组织举办了会计职称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安排职工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参加计财司、管理局举办的财务业务培训,邀请税务部门相关人员讲解税法知识;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会计职称学习,逐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财务核算中心内部各处(室)经常举行业务交流、学习,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管理与操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四)财务网络安全体系初步成型
财务核算离不开电算化,财务核算专网的安全运行与病毒防范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专门设置了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管理财务专网的安全运行,首先从制度上规范网络管理,一是制定了《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业务管理规定》对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网络管理、统筹协调、规划设计、具体运行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专人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管理、统筹协调、规划设计、具体实施及相关技术支持,各部门确定一至两名网络安全员,协助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网络管理工作,这样层层负责保证财务网络安全运行。三是加强工作人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消除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从思想上认识到防火墙只是作为网络安全策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切实保证财务网络安全运行。
(五)财务会计内部检查和监控进一步加强
内部检查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检查,不仅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核算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举措。根据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核算中心稽查部门对会计核算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开展对中国气象局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的财务联网监控和稽查工作,在会计核算电子化的前提下,依计财业务系统,通过客户端对日常的财务核算进行监督监控,及时的查看录入系统的凭证,使得财务监督工作能够在不打断日常核算工作之下开展,有效的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各省气象局(含副省级)的财务联网远程监控和稽查工作,通过监控对疑义事项进行甄别,及时了解、核实情况,听取意见,并做好记录。通过对账务核算的监控稽查,一方面加强了对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可疑事项,降低了财务核算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服务单位内部监督薄弱
2007年9月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整合了中国气象局13个直属事业单位和10家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使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分离,由于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核算中心,服务单位与核算中心任务职责划分不清晰,各单位把财务风险防范完全依赖于财务核算中心,大多数单位除做好日常预算、预算进度执行及经费的一般管理外,对于经费、课题等费用支出的监督及资金风险的防范基本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目前许多工作均有核算中心承担。
(二)财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难度加大
核算中心承担22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量较大,监督难度加大,虽然核算中心制定的许多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制约本单位业务处理,由于财务管理分散在各单位,各单位的经费支出、课题管理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完全统一,核算中心在日常业务处理中要执行各单位的报销政策,会计人员对各单位的情况不太了解,因而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知情度较低,对经费列支的真实性审核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大了核算中心的监管难度。其次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脱节。实行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财务核算职能转移给会计核算中心,但资产仍由原单位负责管理。这种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的状况势必更加剧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如不及时建立健全各种内控及相应的牵制制度、强化资产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单位和国家的利益。
(三)会计监督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核算中心的基础核算业务均已实现电子化,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犯罪具有快速、隐蔽的特点,单纯的事后审计往往难以发挥出防范控制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实现有效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审计相结合,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因此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核算中心正常运转,必须符合一系列适应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要求、又能适应自身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和控制,切实防范核算中心运行中潜在的风险。
三、强化和完善内控系统的措施
(一)健全强有力的内控组织体系
在管理上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管理机构;建立职工业务技能考核、岗位轮换和政治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内部管理的积极性。在业务管理上, 建立和完善如下监控防线,有效堵塞内部管理漏洞:一是以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各岗位间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 二是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各岗位、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稽查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二)加强以业务操作流程为客体的内控制度建设
根据核算中心业务发展与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及时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业务操作制度(财务会计控制制度、计算机系统控制制度等) 和相关业务配套控制制度等内控制度, 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形成有效的约束和保护机制。
(三)建立严格的财务会计控制体系, 确保内控信息真实可靠
要充分考虑核算中心的工作性质,在日常工作中应按照规范化原则、制约化原则、安全谨慎原则,坚持岗位定期轮换, 重要物品专人分管( 如财务印章)。
(四)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的作用
一是完善内部稽核的工作范畴,重点是以防为主。内部稽核应以事前、事中、事后稽核相结合, 并以事前预防为主, 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前就发出早期预警信号, 以及时防漏堵塞, 查错防弊,防范风险的发生。二是完善内部稽核工作条例、程序和方法。要根据内部管理的要求,对不同业务设定相应的稽核方法、评价标准, 同时, 要建立稽核人员责任制和稽核奖惩制度, 明确稽核人员的职责和稽核检查责任, 并根据稽核的效果质量优劣进行奖惩,从而强化稽核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稽核工作质量,。三是强化实时监控。依托财务网络系统对业务处理进行实时跟踪,将收集的数据实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并把跟踪情况和特殊事件记录在审计日志中,从而形成威慑力,减少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实现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目的。
(四)加强对计财业务系统的安全控制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inancial accounting;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092-02
1 引言
现实情况下,建筑行业的企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比较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建筑企业单位进行严格的财务核算能够改善建筑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筑单位企业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财务核算以及采用风险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风险,实现长效发展。
2 财务核算的内涵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财务核算是一个企业经济核算的关键部分,它与其他管理支持流程相互作用共同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营销管理、计划管理、采购与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核算工作主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运用会计科目,进行填制记账凭证、登记相关会计账簿,并以货币作为计算尺度,系统、连续、全面地进行记录、计算、核算单位或项目。企业进行财务核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整合管理好企业的内部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管理。
3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对经营主体及其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以及分析评价,同时适时地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企业单位以经济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方法处理相关问题,进而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安全正常开展,并保证相关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度量、财务风险的控制等。企业做好风险管理能够改善企业的财务规划以及财务管理,同时能够有效帮助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为企业单位的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1]。另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对市场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持续监控,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4 当前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模糊
在一些建筑企业单位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严格的界定,二者界限模糊,有些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企业单位的企业财产与其个人财产常常出现互相占用的情况,相关财务核算的主体界限不明,会给企业单位会计进行财务的核算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4.2 ?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部分建筑企业单位缺少相对合理有效的外部管理以及监管机制,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统一,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有些甚至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建筑企业单位
针对企业的账簿的设置记账或者账务的核算、调账以及销账等缺少相关的管理规范。另外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公司的债务纠纷较多,建筑公司的一些建筑工程款项没有及时进行交付,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上报,导致企业的债务问题。
4.3 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建筑企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所签订的工程合同相对较多,但是,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合同意识较为淡薄,常常忽视项目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和数据的规范性,致使一些数据不明晰。另外,一些建筑企业单位的财务成本控制较弱,尽管在最初时对相关的工程项目进行了预算和规划,但是对具体的财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不到位[2]。此外,一些建筑企业单位的企业资金较为分散,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4.4 建筑企业单位的投资风险加大
相关的建筑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致使企业单位的财务基础较为薄弱,其经营者在进行企业的投资活动时,对本企业的现有资金流量以及获利能力不能够进行准确的预算,加大了建筑企业的投资风险。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建筑账款周转率较低,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多。
5 促进建筑企业单位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5.1 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单位依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完善,针对建筑企业单位的相关财务流程以及财务的工作内容进行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步骤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规范的建设。另外及时加强财务的基础工作建设,制定相关工作规定,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正常运营。
5.2 加强建筑企业单位的资金投放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单位的资金投放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进行相关的资金投资活动给建筑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3]所以,建筑企业单位在进行建筑项目的投资时,要严格进行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对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进而做到对资金投放风险控制的加强。
5.3 加强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
建筑企业单位要加强财务委派制度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对财务委派制度的清晰认识,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企业单位的财务委派监督机制,并实行有效的考核机制,督促委派工作的有效实施。另外,推行相关的报告制度,对建筑企业的相关财务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培训,从而实现建筑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核算 会计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作任务是由分散在各省(区)市县的340多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的。根据我国1999年颁布并实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不是投资资金,只是暂存资金,是属于居民(职工)个人的。作为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管理运作机构的管理中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营机构,而是代替政府执行管理和协调职能,协调政府、职工个人、单位、银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关系,替职工个人管理缴存住房公积金。同时按现行体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会计核算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积金业务的核算,二是中心自身业务的核算。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这两项业务是分账管理,并且采用收支两条线的。从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目标出发,中心的会计核算管理应当是涉及上述两个方面的大会计核算的概念,现在许多管理中心的公积金业务由会计处核算管理,管理费用的核算则是由中心财务计划处(或行政办公室)负责的,即使有这样的分工,这两项核算和管理的最终的规划与控制权仍然是在管理中心的,与管理中心的整个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1、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制度
住房公积金会汁核算办法已经不适应目前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的要求。随着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调整、管理机制的加强,各地应定时开展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反馈各地在财务核算中发现的问题,在全省及全国实行会计核算电算化。不同的财会核算软件要尽快地规范统一,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最好由上级管理中心统一修改财会软件和业务软件,减少各地花费在财务和业务软件上的开发费用和升级费用。组织建立管理中心及其所属机构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并与上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监管部门联网,纳入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修订和完善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办法,统一管理中心经费来源渠道和提取基数及比例,合并相同性质的会计科目。
2、合理设置住房公积金存款账户
在住房公积金存款类科目中,设有住房公积金存款和增值收益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主要反映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收入、支取和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的结算;增值收益存款主要反映管理中心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和管理经费支出的结算。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中心一般都在两家以上银行开户,且在每个银行都有两个以上的账号。这样既分散了资金,不便于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又因两个存款科目的分设给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年度结息和销户支取中往往要在两种资金之间进行划转。其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净收入分为风险准备、专项应付款和未分配增值收益,三者的合计为增值收益存款,与住房公积金存款一样都是管理中心可以使用的资金,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将两种存款予以区别。《企业会计制度》已不分设银行存款与专用基金存款,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应与《企业会计制度》相衔接。如把住房公积金存款和增值收益存款合并在“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内核算,这样既减少了银行存款的开户,简化了会计核算,又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便于管理。
3、调整会计报表的结构
众所周知,住房公积金收支月报表认为的第四大项中第二小项是单位委托贷款,第三小项是其他委托贷款,笔者认为这两小项可以删除。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只可用于职工购、建及大修住房贷款,不得用于住房投资及其他贷款,单位建房和住房投资就不应列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项目之中,应删除单位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和其他贷款项目,增设第四项收入合计和第六项住房公积金可用数,这样管理中心有多少可使用的资金就一目了然,符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要求,符合中心管理者使用会计报表的要求。同时要将抵贷资产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如果对抵贷资产进行会计核算,需增设“抵贷资产”一级科目,再按收回资产类别设二、三级明细科日。收回抵贷资产时,借记“抵贷资产”科目,贷记“逾期贷款”科目。资产处置后,按收到货币资金金额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抵贷资产”科目。通过会计核算真实反映抵贷资产的来龙去脉,由财务部门管账,资产保管部门管物,部门之间定期对账,做到账实卡符,确保抵贷资产的安全、完整。
4、强化公积金业务信息的审查
目前各中心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是中心与委托银行共同完成的,核算业务内容比较复杂,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就正常业务流程而言主要是公积金的归集与支取,委托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从业务流程出发,在会计核算中要认真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入账凭证的审核,尤其是资金流出中心时凭证的审核。第二,各类账户、表册信息的核对。尤其是与外部委托银行及缴存单位的相关账户信息的核对。第三,会计核算信息与公积金业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季资荷: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5(11).
[2] 陈丽华:优化住房公积金结构刍议[J].财会通讯,2006(11).
近来,一些事业单位纷纷介绍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核算会计基础的做法,引起了财务人员的高度关注,笔者也就此作了简单的调查摸底。从目前情况看,确实有部分事业单位已在财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也有部分单位正在为是否引入权责发生制而举棋不定,还有一些单位仍然持观望态度。在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情况下,笔者结合近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从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角度谈谈其利与弊。
一、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有利之处
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即凡属本期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列入本期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不仅能正确计算出事业单位当期的损益,而且能向决策者提供过去发生的关于现金收付的事项和即将支付现金的义务以及未来将要收到的现金来源的信息。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
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会计的固定资产仅反映其原值的增减变动,而不反映资产的累计折旧,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实;同时,事业单位的“暂存款”和“暂付款”科目常常用于核算许多债权债务,对于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具体事项无法如实体现,导致政府公共会计对相关资产与负债核算失真,不利于处理年终结转事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具体事项进行核算,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有利于正确处理事业单位的年终结转事项。
(二)采用权责发生制是实现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唯一办法
收付实现制在会计信息可比性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由于企业会计财务核算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则以收付实现制为计量基础,影响了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2.有些事业单位(如医院)目前已经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影响了政府部门与某些事业单位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3.某些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会计计量基础与预算管理原则已经尝试实行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外政府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唯有引入权责发生制,上述企业与事业、事业单位之间、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会计信息才具有可比性。
(三)可以起到准确核算成本的作用
事业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不是为了计算盈亏,但考核业务成果、制订收费标准、筹划资金来源、进行经营决策,都需要利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信息。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如:科研院所、医院等都要进行成本核算和收支配比,部分高等院校也在试行人才成本核算,这都离不开权责发生制。
(四)满足已设置的会计科目的需要
现在,许多事业单位已设置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坏账准备以及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实际上已开始运用了权责发生制。例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年终结余资金的会计处理、高校按普高生的学费收入计提助困经费、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等。
(五)能优化经费的使用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将使财务部门和单位领导对财务行为的控制、业绩管理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1.较客观地反映会计期间的经费使用效益;2.降低采购成本;3.更好地管理发生的债权债务。
(六)成为单位各期负责人业绩配比的客观需要
事业单位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考核各时期事业成果和资金使用率,需要精确计算在采购计划中物资和服务的成本。为了使经济效益状况与各期负责人的权利进行配比,采用权责发生制成为现实的客观需要。
(七)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
由于收付实现制更侧重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现金流反映,难以达到资金使用综合效益评价等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权责发生制原则较之收付实现制可以更好地解决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问题,提高有限预算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自身缺陷
由于收付实现制是我国多年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计量的基础,这项改革牵扯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还有诸多不适的因素,需要审慎考虑,主要是:
(一)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受到政府财力的制约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模式分为全额拨款制、差额补助制和自收自支制,其经费来源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自己创收的收入,其会计核算基础除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主要为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需要具有相对较高的预算管理水平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目前的财政条件下,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后续预算资金使用的要求与财政资金供给的矛盾是我们在探讨权责发生制事业会计改革中需要反复权衡利弊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过快地推行权责发生制会计计量基础的改革,实施成本高
在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的优劣性时,操作简单构成了收付实现制的一个重要优点。在收付实现制下,其核算成本通常要低于其他会计计量基础,对于基层财务人员会计核算水平的要求也不高,财务报告的编制人员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系统培训,就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核算与编制方法;而权责发生制会计计量基础则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管理会计的理念,突出了预算管理中的政府受托责任与透明度,其核算手续繁琐,程序庞杂,实施起来成本相当高,尚不为人们所接受。
(三) 易给财政收支注入“水分”,直接影响预算收支执行的真实性
众所周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由“往来款项”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容易形成企业“虚增”或“虚减”财务成果的“蓄水池”。因为在权责发生制下,只要确认了对相关单位的“预算授权”,就确认了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至于在未来哪一个具体时点上发生资金拨付的实际行为,仅仅是往来账目的调整,这种行为直接影响了预算收支执行的真实性。
(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也制约着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的推行
政府会计计量基础的改革不仅涉及到行政机构,还涉及到事业单位改革。而我国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与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某些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由于在具体性质上与企业已无多大区别,在财务核算上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对于更多的全额和差额事业单位,其业务性质千差万别、资金来源渠道迥异,正是这种差异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的推行。
(五)地区间财力差距大,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条件尚未成熟
近几年,虽然全国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县以下政府的财力仍然十分低下,财政还相当困难,他们背负的历史债务非常重,一些乡镇事业单位由于受财力的影响,甚至连国家规定的政策工资也无法足额发放。如果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进行核算,将历欠的债务摆上议事日程,条件确实未够成熟。
三、建议
从以上分析看,在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完全引入权责发生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根据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实际状况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业务,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严格界定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分别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进行确定
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没有得到界定。由于该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不适用于事业单位的附属企业,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已逐步推向市场,停止了财政供给,完全企业化;另外一些具有经营性、公益性双重性质的事业单位,考虑其收入条件和能力,财政也适当核减了事业经费。因此,会计制度中必须严格界定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笔者建议分别对待:
1.自收自支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由于这种事业单位在日常业务活动上同国家财政之间基本上没有预算缴款、拨款关系,在具体性质上与企业已无太大区别,因此,完全可以实行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2.实行差额补助制的事业单位,也采取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由于这些单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首先要用本身的业务收入来抵补,其不足部分由政府拨款补助,这种事业单位业务收入经常且比较固定,如医院、剧场、体育场、幼儿院、托儿所等,也可以采取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3.实行全额拨款制的事业单位,基本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虽然全额事业单位所需的全部经费基本上由政府预算拨款供应,但业务性质千差万别、筹资渠道迥异,因此在财务核算上应分别处理。(1)对自身业务收入不很多、不经常、不固定的全额事业单位,建议继续保留收付实现制的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2)对一些收入比较多、收费时间比较集中(一年只收一次)、平时靠多渠道筹资维持正常运转、成本计算相对复杂的全额事业单位,例如高等学校、科学和体育事业等,基本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某些特殊业务则采取权责发生制,例如: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等,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具体事项进行核算等。
(二)着力解决当前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中不相适应的内容,逐渐与推行权责发生制接轨
针对目前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等改革措施后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其解决办法如下:
1.要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事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要适应政府预算科目的设置要求,以便按照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口径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与《预算法》以及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做到相互适应,会计处理的方法要达到统一。
2.要在相关的配套领域进行局部改革
在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过程中,由于财政资金流向变化而引起的收入和支出的计量、确认问题、购入工程物资的计价问题等,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都要做出相应的补充规定;在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选用上,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账簿记录已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应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逐渐与推行权责发生制接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在经济发展不稳定,物业管理财务必须更加细致,才能更好的适应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为了维护本小区得物业产权人的利益,每个小区就需要成立一个产权委员会。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作用,提高计算的质量,能够客观的正确记录喝反映实际的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果,更好的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和更好的为产权人服务,要对物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即采取物业管理财务内部二级核算,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下面来探讨一下在改革之后物业管理的财务核算的质量。
关键词 : 物业管理财务二级核算核算的质量
最近几年,我国物业这个行业发展迅速,物业管理市场逐渐的成熟,物业管理这个行业面临这大好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关键的时刻,物业管理在选择方向是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不然就会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在财务的管理和核算方面,至关重要,该行业有它独特的行业特点,并且有独特的个性特点,所以就在财务方面用二级核算,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财务的二级核算。
一、财务二级核算
先要建立企业内部的二级核算财务机构,然后统计清楚要核算的详细内容、账本的设计以及会计核算所用的形式,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来设置核算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包括物业管理中心的所有的资产、所欠的资金、收入、支出、盈亏的计算以及绘制详细的会计报表;还有产权人的维修基金和它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和支出核算等等。为了更好的核算,账簿的设置应该设置有总账、详细的分账、每天的现金支出和收入账簿,这样就便于对账和查账。财务核算的形式是采用汇总表的形式,就是每一项收支必须有凭证并且要详细的登记,总账必须根据分账来统计和设置会计汇总表,里面的内容必须和分账相对应,并且还要有详细根据,并且要一致,这样才能提高核算的质量,不至于出错。
企业承接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科目。工程完工,其工程款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进行转账,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经营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对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材料”等有关科目,工程完工结转成本,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级核算单位会计科目的补充规定以及财务的核算内容:
1.小区的内部运营核算。和小区财务部之间由于经济上的往来所产生的所有收入、支出、临时收入、临时支出、暂时的收支款条。
2.预计收入的账款。按照预先合同所规定的条款,通过商定所定下的个人和单位的条款(包括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所必须缴纳的定金等)。
3.别人收的费用。核算应为收纳和缴纳一些费用,为了应付一些部门的条款。例如房租、水费、电费、暖气费、安全费等。
4.一些其它的款项。财务核算除掉应该支付的、预先支付、支付的外还有保险金、保修金、停车费等等。
5.管理的基金。财务核算接受的来自物业产权人管理委员会托付管理的一些公共设施、一些公共部位以及公共实施的维修基金和利息等。
6.一些经营收入。财务核算在物业管理的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提供了某些服务,以及付出自己劳动所获得的一些酬劳等等,这也是主要的收入之一,包括:1.物业管理收入。明细科目设:公共收入、代办收入、特约服务收入、乘梯费收入。2.物业修理收入。明细科目设:自用部位维修收入、公用部位维修收入。 3.物业经营收入。明细科目按经营项目设置。
7.经营所需要的成本 财务核算物业管理所需要的费用、物业经营所需要的费用、物业修理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应该结账的经营成本。包括:1.管理所需要的费用 按照使用可分为环保费用、保卫处的费用、种树种草绿化的费用、娱乐设施所需要的费用、自来水所需要的费用、维护电梯所需要的费用、宣传社区文化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其它的费用。 2、物业维修和修理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员工的工资、附加的费用、所用材料的费用以及由物业工程转到工程所需要的费用。3.物业经营费用成本。包括经营员工的工资、需加费、消耗费以及所用的建筑设施的修理费。
8.其他业务收入。核算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按其他业务经营项目设明细科目。
9.其他业务支出核算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其他业务收入”的明细科目相对应。
二、财务二级会计核算的制约关系及财务监督
第一,财务部一定会和各各小区之间发生一定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都是要进行财务核算的,这一部分是归到内部核算来管理的,这样就把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统一成一个整体了。第二,内部往来的款项必须有两联复写的格式。第一联必须为正联,用于存档所用,第二联为副联,以防万一所用。并且每一联必须有印章和对方的印记凭证。第三,内部来往的财务核算时以及记入账簿是必须把对方叫到现场,看着是不是又不一致的地方,必须两方都无异议时才能记入总账。第四,在进行月末对账时如果发现有对不住地方,应该把所有有关的人叫到,进行核对,保证核对是不能有差错出现,不然进行复查。第五,会计报表的汇总。月末财务部应将公司的会计报表同小区的会计报表数字相加,编出公司的全额报表。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往来”科目的借方余额同贷方余额应互相抵消。相抵后无余额。如有未达账项,其差额汇入“其他应收款”余额中。依靠物业本身进行的经营行为,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的要求进行,分清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利益,其中哪些收益属于业主(收入用于补贴管理费),哪些属于发展商或物业服务公司,这些问题在开展多种经营之前就应该明确。一般拥有产权的单位、个人或组织才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如地下停车场,户外广告及公共场地等),所以物业服务公司利用自己不拥有产权的物业或公共场所、设施等进行经营,应先获得产权人的同意,并就经营内容、方式及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与产权人达成协议。
三、财务二级核算的质量评估
通过财务的二级核算,物业管理单位的财务核算清晰,各方个面都有详细的依据,并且有过去由于财务产生纠纷,也越来越来少,财务核算的质量也进一步的升级,因为各条各款分的比较细,所以也便于查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这种财务核算的方式有很高的评估。但是事物都有好坏两方面,正因为是很详细,所以就需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进行核算,进行存档,对电脑也要有一定的精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也就带来了不小的费用,但是这中财务核算的方式的总体评价还是很高的。物业管理多种经营开展好了,会促进企业的发展;相反若经营不力,则会对企业造成伤害。
四、结束语
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国际物业管理接轨、并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数据支持,是企业降低服务成本、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也是国家规划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制定物业管理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真实、准确、先进、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需要规范的、科学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做保障。(1)加强对原始记录的管理。一是要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方法;二是要明确签署、传递、汇集、反馈、保管原始记录的要求;三是要建立各环节的责任制,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完整、正确、及时,健全财务核算资料。(2)加强对定额管理的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劳动定额、物质定额、费用定额、人员定额、工时定额及考核办法。(3)严格规定企业物质的购进、入库、领用、维修等各环节。计量验收管理工作,堵塞漏洞,增收节支。(4)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及方法,做好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工作,达到通过财务预算控制经营活动、确保各项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目的。所以这种财务二级核算符合现代的形式,很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军.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几点建议.财务月刊.2008.
[2]张国成.浅探物业管理的会计核算.财务月刊.2008.
[3]黄美华.对物业管理财务核算的思考.住宅与金融.2006.
[4]2009年度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税法.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HIS 财务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既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又包括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对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对医院信息系统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的思考。
1.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HIS的起步
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医院缺少信息方面的专业人才,大多也没有信息管理部门,门诊、住院收费都靠手工操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比较稀罕的电脑进入市场,医院各自请人开发了收费系统,是很初级的半手工的操作模式,主要解决了收费的自动计算,大多计费信息仍靠手工输入,有的住院收据也是根据自动计算后手工填写,最初的HIS开始起步。
1.2 HIS的发展
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医院HIS系统进入发展期,物资系统、财务系统开始启用,各大临床业务模块纷纷加入,HIS对医院经济的管理功能受到大家的认可。二千年后,随着电子病历的发展,医院HIS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围绕医院业务工作的拓展,HIS的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
2.医院信息系统对财务核算与管理的作用
2.1 极大地减轻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HIS的运用把财务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核算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每天每位收费员手工收费、结帐,每天稽核人员也要花很多时间复核,记帐人员埋在核算事务中没完没了,到月末年底忙得不可开交,医院的经营成果得不到及时反映。面对不断扩大的工作量,HIS对医院经济核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 推动财务工作内涵的变化,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HIS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促使财务工作重心从核算向管理变化,依托信息平台,对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及时向临床发出指导性财务管理意见,严密监控医院经济运行,向医院决策层提出财务管理建议,让财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来参与管理,发挥监督作用。
3.医院信息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框架设计有重业务轻财务的现象
近年来医院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医疗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说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正常运行的支撑,离开了信息系统医院的运行将陷入一团糟的状况。因此,在HIS框架设计时,往往考虑医疗业务需求多,财务核算与管理上的需求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首先考虑业务上行得通,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退而求其次。为保障医疗业务的进行运行,让病人顺利通过就医的流程,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内部解决。这样,财务要求往往被忽略或等运行后解决,成为信息系统的软肋。系统运行中逻辑性判断不足,路径通道过于宽广,内部控制作用不够,有时还存在资金的安全隐患,靠操作员的自觉和经验来避开系统的缺陷。就象一本流水帐一样,用系统记录了信息,但对数据的查询、分析非常有限。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来说,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决策的作用还远远不够。
3.2医院运行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高
随着各医院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医院模块的加入,医院运行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有停电或系统故障,虽然各单位有应急预案,可以用各种手工办法来处理,但实际效果是不佳的,系统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现场是不可想象的,病人不能真正进入就诊流程,医生接收不到病人信息,就不能诊断,收费窗口就不能结算,现场一定会很混乱,病人怨声载道,情绪激动,对医院十分不满。
3.3医院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明显
现在各大城市医院围绕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投入都很重视,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也较高。但信息系统的集成程度不一定高。一家医院往往HIS系统是一个供应商,有可能这家供应商的强项是临床信息系统,其他系统是软项,那么医院的财务系统、物资系统、人事系统、考勤系统、薪酬系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供应商。一个个系统都象一个个信息孤岛,系统与系统间的关联不强,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导致信息对管理所起的作用不足。医院内部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割裂和不协同,严重影响了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各种经济信息反映到财务核算与管理中,采用半手工的方式较多,信息的利用效率不高。
3.4系统不能适应经济变化的发展
综观各医院HIS系统,都存在着“短寿现象”,为什么?因为医院经济形势发展太快,全国知名的软件公司,从事研发医院信息业务系统的历程不是很长,医院信息系统没有企业信息系统那么成熟。在某种意义上讲,医院业务情况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更具有医院的特色,这是软件公司没有预料到的。而近年来特别是城市医院规模扩张快,业务量增幅大,经济总量变化大,医疗技术水平发展迅猛。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迅速,社保面广量大,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类别多,导致各种病人的身份情况和付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院信息系统要与地方社保系统做好对接,医院与社保信息数据进行实时交换。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对数据的利用提出了新要求,系统要随之作出变动。医院信息系统面对这些快速变化,有些力不从心,导致这里出问题那里出问题的现象发生。
4. 医院信息系统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
4.1从医院战略目标的高度来思考系统的框架
HIS不仅是医院日常运行的支撑,更是医院经济成果数据的来源地。因此,必须从医院高度对基础设置给予统一,如:核算单元的叫法和编码、员工代码等,为HIS今后功能的延伸及系统的分步实施留有后续空间。如果这些公用字典库不能得到统一的话,对系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这和造楼打牢基石是一样的道理。医院规模越大,HIS越要多做测试,分步实施,切不可匆匆上马,走到那儿算那儿,再修修补补,实在没有办法解决了,最后以人工的办法来弥补。
4.2 把财务的理念融入业务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HIS的作用,在设计医院信息系统框架时,把财务的理念充分融入,不光考虑业务上是否能通过,更要从财务的角度考虑,符合内部控制的原理,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把业务与财务给予深度的融合,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地集成和分享,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对医院经济的作用。
总之,现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HIS的支持,越是规模大的医院越是这样。医院信息系统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将更好发挥HIS作用,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为医院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丽君. 数字化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8[08]
[2]瞿光耀. 试论以人为中心的医院住处系统[j]. 医学信息学,2012[03]
【关键词】新形势 财务核算 问题研究
廉政建设新形势下国家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财政部制定了多项费用管理办法,对包括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外宾接待费、咨询费、劳务费、评审费和讲课费等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既要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最大限度的节约开支,对财务人员的知识更新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面对大量的政策变动,应主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灵活运用到财务核算的实务工作中来。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关于事业单位腐败的负面报道大量涌现,屡见不鲜。根据媒体已经曝光的腐败案例,结合实际工作,财务人员应对容易假造的地方进行财务预警,并汇总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发现可疑事项,为审计监督提供线索。
一、差旅费
差旅费支出范围包括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的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日常财务核算中应注意差旅费报销的几个要件:出差要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批、具有往返车票和住宿票。在实务中,要警惕同一个工作人员在单位工作期间同时又在A地出差、在B地出差期间同时又在C地出差,或多次出差合并成一次出差来套取差旅补助。凡出现过这类现象的工作人员便进入预警范围,定时记录成报告,汇总到财务与审计部门,对其再报销差旅费应多加注意。
二、会议费
会议费支出范围包括会议住宿费、伙食费和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会议租金、交通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等。交通费是指用于会议代表接送站、以及会议统一组织的代表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会议代表参加会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应回所在单位按差旅费报销。日常财务核算中应注意会议费报销的几个要件:预算表、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参会人员签到表和电子结算单等凭证。对未列入年度会议计划、超范围和超标准的开支不予报销。
在实务中,要警惕本单位工作人员为主或全为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本地会议。这类会议大都无住宿费发生,主要报销伙食费,会议咨询费和讲课费。存在较大的报销聚餐费,套取咨询费的可能,应引起财务人员的重视。
三、劳务费
劳务费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性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指除评审费、咨费以外的非工资性劳务报酬。目前实务中存在两种劳务费的报销情况,一种是在税务机关开据了劳务发票的,一种是经部门负责人同意直接领取的,俗称白条报销。
为便于财务核算,分两种类型的劳务费来审核报销依据。一种是外单位人员,一种是本单位人员。两种类型的劳务费均应说明提供劳务的时间、地点、人员身份信息、电话和工作量等内容。对本单位工作人员一律不使用现金结算,对外单位人员的劳务费尽量通过银行支付系统结算,以降低套取劳务费发生的可能性。要警惕频繁地、长期地领取劳务费的支出行为,对因同一工作内容发放的劳务费、同一人员同一时间因不同工作内容的劳务费都应当列入财务预警范围。
四、办公费
办公费支出范围包括购买办公用品、文具、图书、电脑耗材、材料、配件和低值易耗品和打印复印费等。办公费的报销依据较简单,有正规的发票和购买明细即可,是最容易出现套现、违规支出和固定资产流失的。在实务中,对于多次购买存储器,电脑配件,大量的进行打印复印事项,或者多次在同一家供应商处购买以上物品的应纳入财务预警范围,比如说同一部门一年内购买了许多的U盘,电脑耗材、大量采购复印纸,每逢过节前后便支出办公费,采购量大大超出了正常的业务需要量,不合常规。往往这些票据的背后隐藏的是购买或违规发放一些不合规定物品套取财政资金的违纪行为,拆分固定资产化做流动资产,避免复杂的报销手续,并造成国家财产流失的不合理行为。
在新形势下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滥用,为国家惩治腐败,改进党的工作作风提供最有力的保证。作为一线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财经法规制度,主动传达费用管理办法的精神,规范财务报销流程。另外,还应结合以下几个便捷方法,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一)大力推进无现金结算模式
随着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的推广与全面覆盖,可以大大减少现金支出的额度,降低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加强对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的全面监控,实现对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动态管理。在报销时,财务人员可进入公务卡结算系统查询刷卡记录并予以审核报销。由于公务卡消费会在银行系统留下痕迹,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违规开票,虚开发票套现的行为发生。对于非公务卡结算方式的支出,可以尽量转入本人银行帐号中,不得开据现金支票。
(二)公开“三公经费”报销情况
单位可以定期将账中公务用车费、公务接待费和公务出国费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公开“三公经费”不仅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三)全面推行网络报账
随着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发展,网上申请经费,财务人员远程审核已经成为许多单位的流行做法。进行网络报账不仅仅可以提高财务核算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将财务人员从琐碎的财务事项中解脱出来,比如工作量极大的凭证录入工作就交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可以将财务人员的精力转移到全面的财务预警监控上来。财务人员更多的参与财务管理,为财政资金的正常使用提供人员支持。
参考文献
[1]曾菲.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