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时间:2023-06-08 11:1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第1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引导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主要是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BBS)、博客等为信息传播途径,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汇集。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高校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之一,在中国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随着通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分享各种信息。可以说网络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但交际面狭窄,与人沟通能力不足,在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下,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倾吐和自我展示的空间,网络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表达的需求,网络上大量信息的传播并不受相关部门的审批,而个人隐私、言论自由与社会传播控制之间难以把握的平衡也加大了网络控制的难度,这一切都使网络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分享信息的虚拟空间。博客、论坛等网上的公共场所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舆情就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指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特定价值观、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电子邮件及新闻组、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和维基等。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近年来,几乎所有高校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播,如“芙蓉姐姐”、“胡戈恶搞”等事件,而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还对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药家鑫事件,南方科技大学45名同学拒绝高考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而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屡屡产生和扩大的“导火线”和“催化剂”,成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舆论的集散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稳定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2.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高校中,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广泛关注,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并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2.1时间的突发性

由于网络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当一些热点事件被到网上,大学生网民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到这些信息,并采取新闻跟贴、论坛讨论、网上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在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高校管理及大学生利益产生不满时,有更强烈的见诸于网络的诉求,能迅速诱发大量大学生或社会网民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使事件的影响得到扩大,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抱以较高的热情,并且容易受到网上舆论信息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为时间上的突发性。加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往往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滚雪球现象,例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数小时内点击率便达数万人次,这无疑是网络传播即时性导致群体性舆情的最好证明。

2.2内容的多元性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更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和现实。网络特有的快捷性、隐匿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从校内看,食堂饭菜、寝室管理、学校收费、教师授课等;从国内看,领导干部、社会改革、国内重要体育赛事;从国际看,总统换届、领导花边、社会局势动荡新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而形成网络舆情。多元性与综合性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可以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这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和对自由表达的迫切需求因此,校园博客、校内外各种论坛等自然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网络舆情日益呈现多元性,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重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现象集中显现,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自然也会跨越校园的界限,指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或者涉及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校园生活和自身利益诉求等方方面面群体性与放大性。作为网络主体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2.3影响的广泛性

由于互联网快捷的传播速度,网络舆情的影响突破了媒介时间上、地域上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校内舆情校际化、局部事件全国化、国内事件国际化。当一个热点问题在一所高校中展开讨论,形成舆情,这种讨论通过网络会迅速传到同一省市或国内的其它高校,甚至会流传到社会上,更严重的是一些具有不良企图的人有可能把这些讨论发到境外的网站上,从而造成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作用于当代“90后”大学生身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非理性与难控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存在,在网络全面开放而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的今天,社会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致使校园网络舆情较难控制。由于作为网民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非均衡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行为的自由隐匿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出现非理。他们会在虚拟空间中实践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乃至犯罪行为,尤其是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甚至产生网络暴力,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的多元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特殊的匿名性又容易诱发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实践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大学生规模的快速的增长使校园网络人群剧增,但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信息源,众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中介性事件在网络这个即时传播的空间里成为触动大学生神经、诱发心态变化的导火索。当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被点燃的激发心理效应时即使是积极的群体激情也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效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校上经常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而舆情空间监管的缺乏让一些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尤其当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加紧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直接着力于对人们尤其是对道德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改变。这种影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经济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功利意识强化,奉献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中实施引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6-50.

[3]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23-24.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 大学生网络舆情成因

大学生群体在利用网络发表意见中的角色不可忽视的。由于网络强大的互动性,往往能够吸引大学生网民对一些互相关心的话题的关注,利用BBS、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参与议论,从而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网络舆情载体在原有的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基础之上,现在又增加了微博客、QQ群、MSN群、微信等在高校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网络舆情载体。网络信传播越来越方便,速度越来越快,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

第三是大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对一些新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参与积极性,能够对一些事件通过及时发表见解、表达观点,形成网络舆论影响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一)直接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是开放的,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民们可以通过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直接针对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能力比对较强,并且参与激情较高。网络舆情的直接性使得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畅通,但同时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形成形成蝴蝶效应,对事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产生舆情危机。

(二)内容多样性。

由于大学生处于学习时代,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接受相对较快。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掌握和利用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舆论方法和手段,从而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丰富、包容万象,不但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还常常有缺乏理性的消极、庸俗、灰色的言论。

(三)传播迅速性。

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思想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年龄阶段, 在网络舆论中和其他群体相比表现的更为活跃, 常常表现出相对开放的言论和张扬的个体意识。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3G甚至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将视频或文字通过微博、QQ群、微信等方式,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能够无限次及时快速传播,通过网络发表观点,大学生发表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就得到快速传播。和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相比较,网络舆情能够及时无限次的传播。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随着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特别重视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利用高校校园主流媒体、教学管理人员正面引导、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放主流媒体网络资源等方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网络舆情产生正能量。如校园主流媒体可以建立新闻网、信息网,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弘扬主旋律;免费开放校外一些主流网络媒体的资源, 让主流媒体增大在大学生中的网络覆盖面;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等。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言论,进行正面的引导,以平等的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力度,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立足于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新闻媒体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论发展提供参考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减少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三)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

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和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具体机制,有效遏制大学生网络舆情。

首先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够发现网络舆情事件潜伏期的或多或少的各种苗头。利用BBS论坛、播客、博客、网站新闻跟帖、QQ群、MSN群、微信等途径,发现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中具体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判断,在短时间内将能够引发网络舆情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相关决策部门,从而可以把潜在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

其次,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爆发期、蔓延期的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的引导机制。通过在第一时间告以实情、树立舆论的权威,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解释实情,积极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危机消解的方向发展,达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建立事件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王志龙.高校网络舆情与辅导员应对措[J].教育教学论坛,2009(27).

[3]周岚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舆情 网络环境 预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02

Colleg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Mod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XI Yunpeng, HU Y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university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on how to effectively monitor and guide the growing social worker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concern and atten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ublic opinion institutions universities, team building, work program mode and online media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 explored.

Key words college public opinion; network environment; warning mode

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大学生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智能终端的普及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的影响越来越亟需关注。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和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他们有激情,易冲动的特点使得高校学生难以对迅速扩散的舆情做出冷静正确的判断。相反,如果失去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介入往往会让高校舆情变得更加复杂。

1 高校舆情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所谓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对于“舆情”,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舆情包括主体、客体和载体等三个要素,舆情主体包括个人或者社会群体,舆情客体包括各种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等,载体则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要素。

高校舆情是指高校师生对于他们所关心的或者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要研究高校舆情,就必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和舆情规律,从而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舆情,具体来说,高校舆情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当前的热点问题或者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意见。其次,就是要研究高校舆情的特征和规律,要对高校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各个要点,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程度。另外,要及时监控和引导高校舆情,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途径,及时获取舆情、分析舆情、判断舆情和引导舆情。

2 高校舆情监控模式

由于高校学生的一些特点,高校舆情信息在整个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而对高校舆情的研究,就是要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健康良性发展。高校舆情监控离不开高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重视,也离不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应该要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高校舆情。高校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建设舆情监控模式,包括设置相应机构,建立舆情监控队伍,建立相关管理程序制度,形成沟通渠道及保证渠道的畅通等,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高校舆情监控模式,才能真正做好高校舆情管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2.1 舆情信息工作机构的层级管理模式

高校要实施舆情监控,就必须要及时掌握学校的舆情信息,而舆情信息的获取需要从各个层次中获得,具体来说,要建立一个舆情信息管理系统,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学校、学院、系、社团和班级五个层级。高校领导应该要重视舆情信息中心的建设,要由宣传部门的领导来牵头组建,由党政工团、学生会、信息专家等组成。

高校的舆情信息管理系统中,学院的舆情信息站是指各个学院的舆情信息管理组织,系舆情信息站是指各个专业系中党政工团和学生会参与的信息管理组织,社团舆情信息站是由各个社团或者学生自发组织的收集舆情信息的群众团体。在高校的舆情信息管理系统中要设立绿色通道,从而确保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到学校的舆情信息中心。

2.2 舆情队伍建设模式

高校的舆情信息的主体是学生,真正要做好舆情信息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涉及高校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舆情队伍,就必须全方位着手。在这个舆情队伍中,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校领导应该要领导舆情队伍,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学会和学生社团要紧密配合。

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其中,特别是教学系统中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心理教育教师都应该主动关注大学生的舆情,并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引导舆情;学校的保卫科也应该要根据学校或者主管部门的安排,及时收集舆情信息,并对其进行预警或者应急处理等工作。

高校的教师和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状态了解最多,对于学生面对敏感问题的反应也都十分清楚,因此,教师们应该要做好学生的舆情引导工作,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要及时向舆情信息组织反映相关问题。

而大学生的群体组织,包括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也应该在高校舆情信息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学生会下属的宣传组织要在各类活动中宣传正面舆情,传递正能量;其次,各种社团应该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利用相关舆情或者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舆情引导。

2.3 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控制模式

高校进行舆情监控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舆情机制,制定正确的工作程序,实施良好的运行方法,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分为六个环节。

首先,要及时发现舆情。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必须要建立一套快速发现和掌握舆情的机制,各级舆情信息站都必须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有效地发现舆情苗头,准确把握舆情的动向,快速对舆情进行判断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

其次,舆情的收集和整理。舆情的收集和整理是舆情引导的基础,只有全面、真实地掌握舆情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及时发现舆情动向,并做出预警。因而,高校舆情监控机构要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和整理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存储。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QQ是舆情收集的渠道,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必须对这些网络交流平台进行监控,从而掌握舆情信息。

再次,舆情的分析和甄别。对于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进行分类,提取出信息关键点,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数据和信息,从而生成和重组舆情信息,进行做出预测。舆情的分析和甄别是舆情预警环节的基础。

第四,舆情预警和应急预案。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在收到对舆情的分析报告之后制定出应急预案,舆情监控机构将应急预案通报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的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应该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舆情动态,防止非理的发生。

第五,舆情报送。高校舆情报送包括校内报送和向上级报送。及时的报送是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和关键环节,只有及时报送舆情,才能及时制定预警和应急预案,确保决策者做正确的决策。

第六,舆情引导教育。舆情引导教育是高校舆情监控的关键,由于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因此,教育始终是学校的根本,舆情有其特殊的地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及时有效的疏导才是化解校园的不二法门。因此,当突发舆情出现之际,高校各部门要在舆情中心的部署下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教育,把疏导放在首要位置。

2.4 网络媒体的利用和监控模式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将人们都连接到了一起。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来监控和引导舆情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首先,利用高校校园媒体来把控舆论。校园媒体是高校舆论的主要舆论武器,其对于整个校园的舆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校园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应成为高校舆情宣传的重要阵地。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校园媒体还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引导舆情,把握舆情,提升校园管理者舆论引导力,营造和谐校园舆论氛围的责任。因此,高校舆情监控组织应该要加强对校园媒体的管理,特别是新兴校园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校园网、高校BBS、贴吧等,这些新兴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有些甚至还会影响社会舆论。所以,高校毕业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控机构,密切关注校园媒体,对于非理性言论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次,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运用的各种网络信息工具进行了解,掌握这些信息载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从而收集相关的舆情信息。比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能够及时反映高校学生的情绪动态和思想动向;相关新闻网站的新闻及其跟帖;高校学生的微博和博客,是学生反映情感动向的重要平台。这些网络信息工具,是学生舆情信息的载体,必须引起高校舆情监控机构的重视。对于这些网络舆情的研究、管理和监控,是高校舆情监控机构的重点,也是重要课题。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应该要利用这些网络信息工具,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良性的网络互动,控制舆论导向。

3 结束语

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不理的爆发与蔓延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当前,各种社会时有发生,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更为全社会所广泛关注。高校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他们的内心敏感,价值观尚不稳定,情绪起伏波动大,容易偏激和冲动,这些特点容易导致非理的发生,加强对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就显得尤为紧迫。因此,高校的舆情监控机构应该要调节舆论内容,掌控舆论导向,实现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葛晨光.高校舆情及其引导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2):78-80.

第4篇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作为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大学语文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客观面对网络舆情现状,提升大学语文教育水平,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客观认识社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大学语文;网络舆情;认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扩大,在社会层面,网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舆论监督、意愿表达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民众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不再高度一致,在特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的意见通过网络汇集,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生成变化,形成了网络舆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处在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并且几乎个个都是网民。是否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影响着人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应当积极发挥教化熏陶作用,主动承担以德树人、教育引导责任。

1.客观认识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背景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应该开设,是必修课之一。大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其教育作用不可估量,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无可替代[1]。但是,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大学语文教育面对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涌现快、能量大、影响深的新状况。

(1)负面网络舆情不时涌现。在一些时段,负面网络舆情频发,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持续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冲击,甚至导致个别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教育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产生动摇。

(2)网络舆情的能量较大。网络具有快捷、匿名等特点,一些抱有特定目的的群体,比较容易在网络上召集大量网民,集聚一定规模的具有明显指向性和倾向性的所谓民意,对特定的社会组织或个人进行攻击,大学生群体往往容易受到这些舆情的左右。大学语文课堂教育授课时间有限,教师精心备课授课、费尽心血,才有可能通过优秀的文化和文学精品,使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是,网络的渗透无处不在,大学生上网时间远远超出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时间,网络的负面力量往往将大学语文的教育成果轻松摧毁。

(3)亟需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变化深刻,高校教育也受到较大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等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在网络中发酵,这些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干扰。因此,有必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舆情,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舆情环境。

2.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深入解构网络舆情

目前,虽然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亟待提升[2]。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解构网络舆情,对社会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

(1)提升语文思维素养,认清网络舆情的内涵。一是网络舆情的主体———有特定利益诉求的网民,二是网络舆情的客体———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三是网络舆情的载体———较为自由的表达空间。

(2)提升语文认识素养,认清网络舆情的产生环境。网络舆情不再局限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信息的传播空间进一步延展。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中心话语权进一步消解,个人表达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释放,大学生已经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要求主动发表言论,较为自由地意见、评判时事和传播观点[3]。

3.提升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有效引导对网络舆情的认知

网络舆情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4]。作为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有时看问题的角度不够全面,有发表过激言论的可能,而网络舆情的特点是形成迅速,传播面广,如果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强,对网络舆情认知不准确,草率盲目地附和网络舆情、甚至对负面网络舆情推波助澜,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主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

(1)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指导人的行动,文学净化人的思想。”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播、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正气、讲节操、讲荣辱、讲民本思想,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减少负面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2)大学语文拓宽学生视野,改善学生思维品格。大学生通过对文学精品多角度的认知,可以形成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就会少一点迷信,看问题就会更全面,就会多一些独立思考,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舆论事件一旦产生,不是盲从,而是进行理性分析和辩证思考。

4.提升大学语文教育水平,服务网络舆情建设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教育教学专题,遴选古今中外优秀名篇,通过引导大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研读,激发年轻学子潜藏在心中的真善美,接续数千年的优良传统、优良习俗、优良作风,培植起坚实的核心文化和灵魂,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坚决抵制现实社会中种种不良现象的诱惑,抵御道德领域出现的个别沦丧堕落现象,真正成长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公民[5]。

(1)实施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促进高校整合网络舆情建设资源。打破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分割思维,坚持以整合视角贯穿网络舆情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强调以优势视角看待网络舆情的生成发展,积极促进网络舆情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舆论监督等方面,尽量弱化、消除网络舆情中的情绪宣泄、造谣中伤等负面功能。在网络舆情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趋势,统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对各种分散、孤立、抵牾的舆论价值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要体现在政治、文化、理论的自觉上。要注重大学语文教育的效果,运用文化规律和文化惯性,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特性,关照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伦理和公共精神,注重社会价值目标的建设,注重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供保障。

(2)实施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舆情建设。引导大学生对网络舆情正确认知,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课堂讲授不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唯一途径,大学生只凭课堂上掌握的书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参与网络舆情建设的诉求,必须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留心观察,积极参与网络舆情建设。可以组织收看电视新闻,洞悉时事要闻、国际风云,培养全面、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或引导学生参与网络舆情正能量的传播,如“待用快餐”活动,请环卫工人喝口热茶、吃碗热饭的呼声络绎不绝;“微笑挑战”点名游戏,“用微笑感恩身边所有人”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各种微笑照片疯传网络,传递快乐正能量。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更传承着中华厚重的文化和经久不衰的思想之光,影响着人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舆情,以及自我人格的养成、社会人格的塑造与超越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面对网络舆情现状,提升大学语文教育水平,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正确认知网络舆情、客观认识社会、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作者:孙玉敏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J].文艺理论研究.上海:2014,10:161-169.

[2]唐景莉.大学语文:重在语文素养的培育———访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N].中国教育报.北京,2013,11,25.

[3]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3

1 引 言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4G数字通信技术掀起了新一波的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分享平台。它们在最大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更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青睐,迅速成为他们、获得、分享以及传播舆情信息的使用平台。这种具有实时交互性、广泛传播性以及个性化的媒体特点,也促使其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起源与舆论场,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平台。因此,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成为各高校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2.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

由舆情的广义内涵,本文类推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其指存在于高等院校内的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内,出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抑或是社会政治原因而引发的突然发生的事件,而且此类事件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伴随而来的结果同时会波及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生活秩序以及校园稳定性,引发学生对校园或社会的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反应,表达自身看法或态度,并在网络平台上加以扩散,形成一定强度的网络舆情。

2.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2.2.1 传播速度迅速

根据官方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的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年底达到 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占65%,学生群体占比为25.1%。在如今人人都能发表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微博时代,任何信息都能依托人的网络人际关系网,在短时间内迅速加以传播,高校突发性事件在传播中尤为凸显。

2.2.2 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

微博不同于博客,可以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任意挥洒,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观点,而微博相对来说受限很多,只能在短短的140个字数之间用言简意赅的言语表达丰富的内涵,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在微博上大多数的信息带有明显的不完整性,也容易使本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掺杂各种情绪而产生偏差。

2.2.3 传播内容的突发性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促使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捷。一个热点事件、焦点问题的存在伴随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可以成为点燃社会热点舆论的导火线。一方面,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伴随众多响应者、共鸣者参与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交流、相互声援,从而形成强大而迅速的舆论声势。

3 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

3.1 智力因素

3.1.1 高校领导的重视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往往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关于学生自身生活、学习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倘若学生关心的话题不能及时得到学校的解决,将可能在网上形成炒作,学校问题将演变成社会问题,从而激化矛盾。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带来的恶性影响,高校领导应给予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高度重视,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3.1.2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引导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管理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其思想动态进行掌握并对出现的负面的以及不良的情绪、态度进行监督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也存在缺乏一定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体现在引导大学生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点和端正社会政治态度。

3.1.3 高校领导与辅导员的协作

正确把握和引导高校校园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而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重要采集者。专业信息分析人员结合辅导员在线上、线下收集到的有用信息进行研究和判断,形成结论性报告并向学校主观部门领导汇报,形成“收集―汇报―再收集―再汇报”的信息研判流程。根据收集信息的集中性问题,由校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制定解决的策略,辅导员积极实施,将网络舆情及时控制在最初阶段。

3.2 非智力因素

3.2.1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

校园的BBS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是学生各种思想、意见,以及观点集合的主阵地,很多高校突发性事件就是从校园BBS平台上初露端倪的矛盾激化演变而来。因此,高校应引进专门的设备、指定专管的校领导聘请专门管理维护人员,对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网络互交平台应进行联动监督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建立积极、正确、客观、严谨的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充分显示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正确引导的态度和决心。

3.2.2 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加强

高校负责网络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舆情信息的监控工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关注到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状态和对舆情的理解,从而产生网络舆情预警,及时纠正和应对网络上关于突发性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3.2.3 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监控是全面做好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前提。尽早发现、收集反映当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对某件事情关注度颇高的舆情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收集、及时报告,着重注意收集到的舆情信息的准确性,促使其能真实地反映高校师生的主流意见以及思想动态。

4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

从目前的网络平台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的舆论功能显得尤为突出,且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关键的舆论场所。因此,高校应注重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为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高校应在网络信息中心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设置个人专属IP地址,对作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晴雨表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时刻关注。

4.2 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研判

高校应重视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判,根据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性质与程度作出准确判断,明确引起突发性事件的责任主体。找到源头,能够更好地使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控制。高校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学生网民的真实愿望及诉求,了解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特点、原因、表现形态以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工作做好准备。

4.3 强化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更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所青睐,成为大学生网民了解社会新闻、获取社会信息、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途径。当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或谣言就会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容易引起学生的猜测和好奇而引发网络舆论,为此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抵御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核心力量仍然是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应加大力度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具备理性分析问题、表达正向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

5 结 论

总之,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使高校能够重视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章通过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内涵的阐述,总结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并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厘清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因素,从而提出正确引导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能够从容应对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6篇

网络由于具有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上面既有健康的、文明的知识和新闻,也有不文明、暴力、黄色等信息的存在。这些不健康的知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人们造成不正确的导向,甚至可能会加剧犯罪,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目前的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虽然有了一定的建设,并且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监控系统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发挥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加强政府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网络舆情的定义

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他同时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分析的工作流程框架,并归纳了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并且传播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有可能是赞成,也有可能是反对。具有自由性,是网民情绪的自由抒发,而且由于网络的特点各种情绪之间会进行交流,网民之间互相是隐匿的,不明身份的,所以表达往往包含了网民的个人情绪,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往往是在一瞬间的爆发,引起网络上的热论。

2、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目前,网络上的舆情数量庞大,而且类别繁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人工实现信息的整理和统计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只有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自动的分析整理,才能建立起网络舆情的监督机制,实现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舆情分析模块和舆情预警与上报几个大的部分。

舆情信息采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源,在目前的研究情况下,主题网络爬虫的抓取方式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抓取过程中尽量抓取与主题相关的网页,并且顺着网页进行抓取相关的信息,增加了信息采集的相关性。舆情信息预处理,首先要多页面中的广告等链接进行清除,然后再划分出有意义的目标信息,进行提取,为舆情分析模块进行基础性准备。舆情分析模块,是利用文本分类和聚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预处理之后的信息归入不同的主题下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主题来收集相关信息,可以进行热点事件的追踪和敏感话题的识别。舆情预警与上报是将分析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确定舆情中的热点趋势等,必要时将自动触发信息实行预警。

3、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网络舆情监控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理论模型初步建立,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舆情监控应用,但是在可用性以及功能的设置上受到了质疑,急需要系统的研究进行解决。如在资源的获取上对有用资源的抓取功能,舆情处理的加工上,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控制机制,还要防止虚假信息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进行深度的研究。

二、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对政治、经济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是舆情实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公共信息集中的最大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用博客、跟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必计较信息的真实性和造成的影响,网络舆情成为最迅速、最直接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

1、互联网舆情监控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人民的意愿,在政策制定之前进行民意的讨论和吸收,决定相关政策的执行。2008年6月20日同志到人民网视察,并通过视频直播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交流中谈道自己也经常上网,通过网络了解人民对政府的政策有什么样的想法,说明政府会通过网络的渠道关注人们的想法和意见、建议,欢迎广大网民朋友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探讨。同时,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也通过网络与人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地方政策的意见,并且经过整理和研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修改,以便更好的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在两会召开期间,有许多问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在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政策的解读和接受。我国政府充分开通了网络渠道,在网络上了解到人们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政策的修改和制定,这样就可以促进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和谐。

2、互联网舆情监控对公共事件解决的影响

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还有一些公共事件,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控,相关公共事件不管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的解决也逐渐走上了合理、合法的渠道。除了政府之外,我国的立法、执法部门也开始关注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对立法、司法的公正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典型的例子是对于一些案件的处理,案件经常会在网上形成讨论的热点,将地方的案件放在网络的大平台上,舆情监控系统引起了上级的巨大关注,在上级领导部门的监督下,加大了对案件的查处力度,“官官相护”的现象只会在网上引起更大一轮的讨论,会对政府的公信力、对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带来损害。同时,人们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国家对事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护,同时给其他官员以强大的威慑作用。

目前网络上出现了多起“富二代”开车肇事案件,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这些人拿人命当做儿戏、无视法律的不满,舆情监控系统显示出的信息给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施加了压力,防止出现用贿赂、人际关系调用来破坏社会公平的现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的尊严,对类似事件的出现起到了警示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平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3、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互联网舆情对生产和消费有很重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生产和消费的趋势与方向。三鹿奶粉事件的整个过程在网上有全面的显示,包括毒奶粉的发现、三鹿集团的反映、政府的处理等等,这些环节在网上都形成了讨论的热点。毒奶粉事件给当事人造成的巨大的伤害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展露在网上,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网络舆论一致谴责生产厂家只顾利润、没有社会责任心的行为,在此舆论导向下,三鹿集团最终公开致歉,受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这给生产厂家敲响了警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生产者,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由于日本“核泄漏”事件,又有一部分人散播谣言,危言耸听中国的食盐供应将会出现长时间短缺,造成大中小城市出现“盐疯抢”。网络上出现对此事件的热议,微博上一条对联“日本大核民族,中华盐荒子孙”,道出了许多网民的心声。国家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控及时捕捉到了相关信息,惩治了散播谣言的不法商人和政府的相关人员。

4、互联网舆情监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7篇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为代表的自媒体与人们生活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和社会关切的重要平台,大范围的网络舆情日渐形成新的舆论生态。因此,研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引导,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媒体的界定和特点

自媒体是公众基于互联网科技与全球信息体系相连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自行提供、分享他们自身事实与新闻的途径。自媒体的核心是UGC(User Generates Contents)即用户制造内容,这种生产内容的方式使得自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具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自主性和平民化。自媒体由用户自主制造内容,因此具有毋庸置疑的自主性。每个民众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自媒体成为了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

二是低门槛和业余性。数字技术给予了网民极大的传播自由度。大多只需要用户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创办一个媒体了。很多自媒体用户还不具有准确描述事件的能力,甚至面对其他媒体上泛滥的信息也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三是传播效率高和交互性强。自媒体没有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增强。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每个信息终端的个体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者,平等控制信息的交流。自媒体的传播路径呈网络化分布,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多对多。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特性

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重要的民间舆论阵地。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搜集到基层一线的情况,但往往夹杂着谣言和不实信息。显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具有许多传统媒体舆情所不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的多元化。自媒体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编辑和记者,每个公众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碎片化、全天候的“人人即媒体”出现。这导致各类事件频频通过网络曝光、持续升温和发酵,而不少网络事件背后都存在一些推手谋划参与。

二是影响的广泛性。由于自媒体具有即时、互动、连通等特征,在互联网通达的地方,自媒体的传播是空前的,公众在自媒体网络上的信息和表达的心声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放大,任何一个小范围的事件,都有可能通过自媒体网络迅速传播,最终成为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公众事件。

三是表达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只能接收固定的信息,不能参与其中,没有对信息内容的反馈和互动。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消除,公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公众可以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可以采用更加直接、轻松而非委婉的方式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自媒体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平台,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使得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更加可以反映民声,更加可以推动公众参与社会生活。

三、如何做好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工作

首先,打造互动平台提升政府形象。政府官方网站是政府的权威信息门户和动态资料库,是政府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政务公开、便民互动及收集网络问政信息的平台。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通过该平台广泛汇集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反映民声、化解矛盾、服务决策、优化环境的目的,并使其成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社情民意网上通道。此外,要时刻关注网络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积极利用网络与公众对话,增强政府网站的权威信息、政策解读功能,引导网民理性探讨问题、表达意见。

其次,主流媒体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作为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要把握自媒体网络的发展趋势,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积极走进群众,主动设置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议题,吸引公众参与到公共话语的交流中,让主流、权威、真实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使自媒体网络舆情真正代表广大公众的心声,起到过滤作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风向标,要讲党性、讲政治、讲观点、讲时机、讲技巧,对不良信息进行规制和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

第8篇

资本之路:机遇与挑战相伴

1 “一家独大”的股权结构

人民网上市后一路暴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游资的追捧和炒作,而其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主要来自其独特的股权结构。据2010年6月更新的工商资料显示,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12亿元,其中,《人民日报》及其子报《环球时报》两家出资约9045万元和1629万元,分别持股约80%和15%。重组后的人民日报社和环球网所占的股权份额依然高达78%,雄厚资金和强势股东给了市场很大的信心和保障感,成为了人民网被追捧的重要原因。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诸如人民网这样的官方新闻网站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人民网股东结构高度集中,加之人民网的流通A股只占总股本的20%,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股权结构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

2 探索中的赢利模式

作为拥有独立采编权的中央新闻网站,人民网的原创新闻信息占据了网络新闻价值链的源头,拥有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网站再将新闻信息版权出售给无新闻采编权的商业网站,凭借互联网时代对于新闻信息的爆炸性需求获得稳定的利润来源。此外,具有特色和技术优势的舆情服务也是人民网近年来信息服务一个很大的增长点:人民网在线打造的网络舆情平台定位于建设完整的覆盖整个网络舆情业务的产业链,打造政务舆情监测产品、行业舆情监测产品、企业舆情监测产品三大产品系列和人民在线、人民网舆情频道平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平台三个业务平台,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点案例库、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热点案例库、重大项目网络舆情案例库和重点行业网络舆情案例库四个数据库等。其线下产品《网络舆情》杂志,2011年销售量超过8000册。

但是,仅有内容上的优势并不能产生盈利上的可靠保证。作为率先上市的中央媒体网站,人民网近年来的利润十分可观,且实现了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2009年至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32.43万元、33,166.19万元和49,726.24万元。但是人民网自身的企业规模和相对传统的赢利模式使其在总体利润方面依然落后于中国其他知名的互联网大企业。腾讯的年收入超过百亿,而新浪、搜狐的年收入也超过了30亿。此外,据统计人民网的日均访问量只有新浪的8%。

因此,对于用户基数和黏着度相对较低的人民网来说,除了保持内容服务的权威性和传统优势以外,对于赢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和结构优化势在必行。

根据人民网IPO网上路演提供的信息,未来人民网的业绩增长点除放在传统优势的舆情服务之外,还将着力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增值业务。在未来的赢利模式优化中,移动互联网业务,特别是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基于移动网络的增值服务和广告将成为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站盈利新的增长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逐渐形成了电子商务、移动营销、移动游戏和移动增值四大主要赢利模式,其中移动增值发展平缓、而以手机应用为代表的移动服务和“云存储”“云计算”为代表的产品成为了移动时代聚拢用户和注意力的最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此次人民网上市案例进行一个粗略的SWOT分析。

由此可见,在资本市场小试牛刀的人民网面临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传媒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真正获得成功,短期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与股价相匹配的业绩和具有长远竞争力的赢利模式。

3 与《纽约时报》的新媒体转型对比:成功的赢利模式是资本走强的关键

对比同是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领域的美国报业巨头纽约时报集团,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就值得人民网下一步运作过程中参考借鉴。事实上,在互联网浪潮刚刚兴起之时,纽约时报集团就开始了面向网络的转型。

但近年来,纽约时报集团在股票市场的表现并不乐观,虽然今年随着订户的增加利润逐渐抬头,但是去年几个季度一直处于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状态,股价也一直下跌至6美元上下。究其原因,除了近年来经济的不景气,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赢利模式探索的踟蹰不前,在网络内容的收费模式上,十年来《纽约时报》经历数次反复,至今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

纽约时报网站和人民网最大的相似之处除了二者都是从老牌的权威纸媒转向新媒体之外,更重要的是,二者都是以高质量的内容服务作为其盈利的卖点。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和一键式的转载模式使得原本奇货可居的信息变得唾手可得,附着在信息本身之上的利润空间已经被高度挤压,诸如《纽约时报》、人民网这样的媒体不得不在新媒体浪潮中寻求通过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广告、数据库和资料定制等二次售卖甚至多次售卖的方式获得利润。

由此可见,对于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央媒体背景的网络公司要在资本市场的博弈中获得发展,不可绕开的关键环节就是根据网络环境和自身特点不断改革体制、改变模式,在遵循网络时代传播特点和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盈利之道。

从人民网上市思考中国互联网软实力建设

人民网此次上市募资,为其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2012年1月13日,人民网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获得通过,并于4月18日正式开始网上申购,最终IPO定价为20元,预计共可募集资金13.82亿元,比年初预计的5.27亿元高出了8.55亿元。据人民网副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廖玒介绍,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项目、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的建设。其中对于采编平台的扩充一方面将通过扩充采编类人员、增加演播室和直播车等相关硬件设备加快建设完善地方频道,另一方面建设网络视频产品采集系统平台,为采集信息提供硬件支持。可观的效益使得继人民网上市之后,具有相似背景的新华网、央视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以及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众多文化类企业也在加快步伐进军资本市场。2012年将会迎来文化传媒公司上市的,产业龙头的资本争夺也会愈加激烈。

此轮官方新闻网站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体现了媒体转型改制的不断深入,也将在市场的运作中给原本处于体制内的官方网站带来经济和影响力两方面的实在效益。

媒体上市的机遇和契机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优势上,还在于投放资本市场、吸引更多股东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体制变革。据人民网董事、副总裁陈智霞介绍,此次人民网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上市还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及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众多长期处于传统体制之下的主流媒体纷纷踏足资本市场,也将进一步影响和改变整个互联网媒体的格局和网站的运作模式与体制机制。

但是,在这轮上市热潮的背后,我们也应冷静思考上市后的主流媒体是否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获得更大的发展,还是会被市场吞噬,成为盲目跟风的牺牲品。

第9篇

新媒体的政治参与,使现行的政府运作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形成一定的舆论合力后,还会促生新的舆论方向。如何把握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趋势,将激涌的民意控制在目前国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实现民意充分表达的同时,又避免因民意的过度表达而冲击政府权威、引发政治冲突,这将考验政府在新媒体时代的执政智慧。

一、新媒体对舆论工作格局的影响

1.弱化信息把控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和聚合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和形态,弱化了社会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不仅模糊和重新界定了过去所谓“主流”、“非主流”和“权威”、“非权威”等概念,还改变了人们评价社会公共话题的参与模式。这种依托于新媒体(主要是网络传播)的公众意见自成体系、自由表达,体现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件讨论的能力大大加强,也使得以往信息不对称传播的方式得到改观。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新媒体帮助公众实现形式权力的突破,初步完成社会权力的再分配。

2.破坏意识形态建构。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利益问题,往往和思想认识问题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一定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目前,新媒体开放、多元、交互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大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难度,传统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凝聚能力下降。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就是人们排斥和怀疑正统思想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价值取向。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信息“阻隔”功能和强大的网络语境颠覆性,严峻考验着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

3.消解政府权威与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互信度,是社会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资本,这种资本需要长期的互动才能累积起来。与传统媒介生态下的舆论监督不同,网络舆论生态因新媒体的存在而使地方政府的“公关管控”存在巨大的风险,突发事件因危及到民众切身利益,普遍会带来舆论的负面反馈,进而推动民众与政府“不自觉对立”。在舆情演变的过程中,各种价值理念、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自由自主、快速无序传播,不仅造成舆论溯源困难,还导致网络事件的变异,给社会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4.抬升舆论引导成本。

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意见表达形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出去或形成舆论强势,满足公众“知情”和“表达”的诉求。如果不能理性引导公众有序合法地表达自己,不仅会大大抬升引导舆论的成本,还将使培育舆论“自我净化”的努力化为乌有。新媒体的出现,要求社会管理者把网络舆论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质与量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积极考虑民众的接受范围、舆情的承受能力,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探索网络时代危机应对方式、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二、新媒体管理运用难点及弱点

1.信息甄别。

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其虚拟性、交互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性,导致社会事件在传播上的矛盾对立。网上行为理性与非理性倾向相互交织,形成了多种舆论杂合形态。由于新媒体的技术特性,目前信息不需经过严格的审核与核实,这就导致通过网络传播、报道的消息内容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公众面对网络上大量的舆情信息感到困惑、迷惘,造成人们是非观念模糊,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减弱,给舆论引导工作增添了难度。

2.利益诉求。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同时,由于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各种利益诉求和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矛盾纠缠在一起,社会管理者对敏感问题处置稍有不当,就有可能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造成大范围的负面影响。

3.社会情绪。

舆情事件传播的速度、规模和方式,不仅取决于事件的社会背景和性质,还与网民群体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对社会情绪的安抚和正面回应,已经成为政府引导舆论,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一些公共事件中,部分群体本来就对社会或单位存在着对抗情绪,他们通过网络的偏激、情绪化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很容易受到关注,引起众多有关因素的卷入,使社会舆情复杂并且难以控制,成为舆论关注的难点,引导处置难度加大。

4.治理理念。

相对开放的舆论格局,使各级党委、政府面临较之以前更为严峻的考验。在一些地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舆论格局的新变化,显得很不适应,舆论引导能力明显不足,凸显出执政能力中的“短板”。有些地方政府习惯用排斥社会参与的权力机制,来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政府公共治理的理念和技巧还严重滞后。以什么标准对近年来网络突发事件进行性质界定,如何从整体上把握网络突发事件产生机制及传播模式,如何正确地、有效地引领社会舆论,变得难度更大。

5.引导技巧。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一些社会管理者满足于立竿见影的治标功夫,疏于或懒于从治本方面进行“活血化瘀”的疏导,在化解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不稳定因素方面存在本末倒置现象。部分领导舆情意识和能力欠缺,对社会舆论中的民声、民意、民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不屑于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网站和网民社会责任缺失,也不清楚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强化网络媒体和网民的社会责任,满足于对公众进行生硬的灌输式传播,难以担负引领社会舆论的大任。

6.联动机制。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公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多元信息的制造者与参与者,话语权和权的下移使受众也具备了自我议程设置的能力。部分领导在如何构建中央与地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方面思维僵化,对媒体联动机制缺乏全面的、辩证的认知。不知道怎样把握网络监督的“度”,也不清楚如何把握舆论引导、情绪疏导的时机和火候,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发挥新媒体监督功能、作用之间摇摆不定。

三、如何形成新媒体管理合力?

1.转变管控思维,适应社会需求。

在新媒体营造的舆论感染力作用下,“广场式舆论”更容易推动民众做出简单追随的行为,旧有的管控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治理需求。新媒体制造着各类信息,引导着社会舆论,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政治取向和行为,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刺激公众的情感反应,进而导致事态失控。新媒体时代是全民提供线索的时代,民众关心并调查政府在做什么,官员遭遇全面监督和直接批评成为一种常态。新媒体的发展将迫使政府部门转变管控思维,认真学习新媒体知识,积极消除新媒体恐惧症,努力避免封堵方法和“鸵鸟”态度。

2.优化治理模式,理顺工作机制。

近年来,公共行政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不断加剧,新媒体催生的公民社会日益壮大,使得传统政府治理模式日益显现出濒临危机的征兆。新媒体以更充分、更快捷的暴露危机的方式给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带来冲击。舆情危机的产生,既因转型社会中的结构性矛盾引发,也因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导致。基于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的瓶颈,亟待创新社会化、法制化的多元治理模式,只有各个政府行政单位之间理顺工作机制,实现归口管理、专人负责、信息互通、协调联动、综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才能得到及时、高效、合理的应对和解决,舆情应对工作才能跟上新媒体的脚步,才能与网友的情感合拍。

3.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传播秩序。

新媒体的管理,既要考虑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要兼顾国家安全和公民权益保障。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媒体的专门法律,有些间接可依据、可引用的相关法律,但用起来不趁手。因此,可以考虑在完善现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以法律或者行政性法规的形式,建立权责对应的新媒体管理法律体系。在信息聚合与扩散不断提速的新媒体时代,各级政府很有必要理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营造健康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4.新旧媒体互动,拓展宣导空间。

在很多舆情事件中,互联网等新媒体都在扮演着为大众、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角色。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充当急先锋的角色,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既往的议程设置理论根据现实有所修正,只要选准突破口,新旧媒体相互借力,就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扩展报道互动新空间,将受众接受信息和接受导向的过程融为一体。社会管理者借助新媒体搭建统一的开放性平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提升了报道价值,又满足受众深层次的需求,将是优化政府治理模式,重构正面舆论的自主性和传播力,通向善治的一剂良药。

第10篇

【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运用网络新闻的现实情况,电视媒体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精准定位,当好“把关人”;改变文风,以人为本的表达方式;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关键词】网络新闻 电视新闻 媒介融合

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创办,从而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网络新闻的发展也由此开启。1994年4月,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成为中国第一家网上媒体。从那时以来,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近5亿网民的背后,新的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普及,新的网络商业模式正在诞生,网络媒体正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

网络新闻业务,其诞生之初,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可以说是传统新闻的附庸,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在不断吸取传统新闻业务养分的同时,也在逐渐拓展自己的内涵外延,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并有可能对整个媒体的新闻业务发展产生影响。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网络新闻逐渐突破传统新闻的边界,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事实上,电视和网络的优势和劣势互为补充:电视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丰富的内容资源以及稳定的受众群, 但互动不足、黄金时间和落地空间资源稀缺;而网络具有即时、快捷、互动、多媒体、非线性、容量巨大、无时空限制、天然落地等特点, 但权威性不够、原创内容匮乏。网络新闻传播的全新模式让网络新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与网络新闻更好契合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试水并被广泛采用。包括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新闻1+1》等栏目在内,对网络新闻的采编使用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胆创新,从传统的读报节目即单纯的网络新闻的引用到评论的介入再到各种多媒介信息的引入,电视新闻工作者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地方电视台中,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江西电视台《图说天下》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较好的实践。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运用网络新闻的现实情况,如何更好地实现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成为电视新闻人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根据业界经验和思考,以下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一、精准定位 当好“把关人”

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电视媒体工作者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充斥着大量的不实信息,作为新闻的编辑者更要严守把关人的责任,要本着对受众负责的原则来做新闻。在日常操作中,在一个统一的栏目定位的前提下,发挥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选择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新浪、搜狐等主流网站的新闻,这样可以确保消息的正确性,对于确有需要必须引用的非主流网站或者论坛、博客、微博的内容,要至少找到两个以上的信息源,以保证消息的准确性,此外,还要交代网络新闻的出处,以便查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网络新闻和评论的的选择上,恪守了专业的原则,形成了连点成线、由线成面的传播格局。一方面突出重点,形成舆论引导的力度、深度,另一方面又兼顾宏观与微观、时间长度与范围广度的纵横交错,形成舆论的多角度、多落点,在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方面“无缝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发挥了编辑部“把关人”的作用。

二、改变文风 以人为本的表达方式

目前,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主流媒体,电视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表述方式往往呈现出“我说您听”,互动性不够,而网络新闻则具有互动性强、即时反馈的特点。在这两者之间,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表述方式,既达到传播效果,又能有效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交流。这就需要转变文风,改善电视媒体的语态和表达方式,真正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传播模式。这一方面需要遵循内容为王,另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在电视新闻的表达上也会起到相应的效果。转贴于

目前,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安徽科教频道《法治时空》采取的网络新闻播报选择了多点触摸主播系统。该系统具体表现为:

1、媒体文件自由操作(如可以通过双手选择、放大、缩小、旋转视频和图片)。

2.、混媒体操作(可以同时操作视频,图片和图标,并且自由切换)。

3、除了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放大,旋转,切换,播放等操作外,还可以通过手指长按视频,实现快捷的视频截图。

4、视频与图片批注,在视频和图片上都可以实现批注功能。通过这个系统,主持人较好地实现了网络新闻的口语化表达。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主持人王小川、任良韵等也凭借自身的良好表达进入千家万户,该节目多次位居省级卫视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一名。多点触摸主播系统在电视媒体的成功运用,既表明了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创新,也给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做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三、提升职业素养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面对网络舆情风生水起、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的现实情况,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栏目无法做到置之不理,必须借助电视媒介的特点做出恰当应对,才能有效吸引注意力、提升节目的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这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如何重视与实现对网络舆情的表述与引导,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任务。说到底,新闻的表达和传播是由人来控制、创造和执行的,在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内容融合上,就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善于学习新技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二是加强新闻观,坚持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对新闻的敏感性和显著性的认知,善于解读新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尹韵公等人对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的研究发现:该栏目对网络舆情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网络主流舆情作为主题框架、舆情支点与传播动力。坚持发掘当日舆论广泛关注的经济舆情、民生问题与社会发展环境的核心话语线索,构建舆情传播的议题与议程。以网络、大众关注热点为新闻价值与评论的尺度与支点,撷取网友即时评论,搭建网络主流民意民情表达的交流与传播平台。应该说,在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上,达到了有机、顺畅的媒介融合。

目前的电视传播,不同于以往事发后的滞后传播和单向传播,更多要求的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及时、迅速、准确、权威的传播。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在第一时间真实准确的权威信息;这就需要根据节目定位和受众定位,重视观众的需求和呼声,深入推进节目创新,切实增强节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节目入脑入心;在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中,要更加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电视媒体紧紧依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以权威的公信力为公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不断壮大传播引导力,切实履行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麦克卢汉曾论述过,“人类在自我麻醉状态下,往往留恋更多的是旧环境。而对所处的新环境并没有给予应该有的关注。”从口头传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的旧生活环境到网络信息时代的“拟态”生活环境,媒介技术不可阻挡地改变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整个社会,成为真实的社会生活本身的一部分。作为媒介融合的一种标志和见证,网络新闻的电视传播,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只有顺应这种趋势,不断推陈出新,才可能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探索舆论引导的新模式,把握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更好实现电视媒介的社会价值,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贫富差距 基层党团 网络舆情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84-02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时刻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中央的16号文件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一个时期研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研究和实践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应该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强大的合力把这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这一群体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加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步伐。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去对待,更要把它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大学是人类理想孕育与人类历史传承的神圣殿堂。[1]可以说,高等院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传承和推进社会文明的年轻一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一所院校,必须坚持道德教育优先,培养具有系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确保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院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之中有生存的价值与空间,从而使院校的各项事业得以全面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关键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人才的优劣决定着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我们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思想合格和技能优秀的人才,使我们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新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受外界影响“多源化”

笔者把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外界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1.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和视觉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这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2.我国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的冲突使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了多元的认知。3.西方国家对别国内政的干涉和思想渗透,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中宣扬本国的民主与人权,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4.国外宗教势力向高等院校传教渗透,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5.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运行让大学生享受着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和^念也在校园环境下不断泛滥。6.国内外媒体舆论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不切实际和观点错误的报道和评论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速度、数量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围绕经费、创收等财政视角的改革,以及围绕着招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触及到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如:“行政化”和“官本位”等问题,教育体制改革仍然表现为行政导向,集中在技术性的层面,这也潜移默化地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的一定影响。在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如:高等教育招生比例的扩大和大学生就业困难让大学生对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不断弱化,“学习无用论”“拼学习不如拼爹”等错误的思想在大学校园中不断蔓延,这些直接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也在穷源溯流,在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理念的固化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创新才能改进和加强。[2]但是,现阶段多数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瞻前顾后,工作理念和方法过于固化。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从工作理念上说,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没有从传统观念的“管理者”转变为现代教育的“服务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领导者”自居,没有建立和学生良师益友的关系,导致无法和学生交心,无法深入到具体的学生工作之中;(2)从工作模式上说,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的状态是:上级布置的多,基层创新的少;消极抱怨的多,研究探索的少;急于应付的多,深入细致的少。这种“固化”式工作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必然导致“理论上夸夸其谈,实践上不落实、不实干。这种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只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固化和僵硬,更谈不上创新工作的开展与深入。

(四)学生价值观受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严重化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正在享受新常态下社会进步带来的丰富文明成果,尤其是物质文明成果。可人们在一味地谋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却忽视了对社会发展的全面理解,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在大学校园的硬件环境不断更新和升级下,学生群体也发生了新分化和组合。校园贫富差距是影响学生分化和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校园贫富差距也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一个缩影,但却给当下青年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诚然,就像贫富差距对社会产生的冲击一样,校园贫富差距的现象不能完全否定。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让学生锻炼心智提前适应社会,也促使社会、政府和学校更加关心这一群体,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切实的帮助;但是,它也给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如:以家庭条件贫富划分交往群体对象的现象日趋明显。再如,如何解决这部分群体中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享乐主义”“攀比家庭背景”和“先敬罗衣后敬人”等功利思想在大学环境中蔓延,那么日后必定会“无情的”反馈给社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家庭富裕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会对相比之下家庭并不富裕的甚至是困难的学生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例如“马加爵事件”。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开始了准社会化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不希望学生在校园里因为贫富的影响对理想、对人生和对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危机的信号。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针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和创新工作,但是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做人思想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既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和“两课”教师以及直接管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辅导员、班主任。

首先,要严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要鼓励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尤其是对于具备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把这些人才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会不断增强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切实解决政工干部人员不足和队伍不稳定的一系列问题。其次,组织上要考虑并给这支队伍提供机会和途径去提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给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去发展;要加大对“两课”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分期、分批和分层次的再培训和再学习,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优表彰奖励制度。再次,把政工队伍纳入到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个轨道之中,从科研立项、待遇与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与广大专业课教师得到相同的对待。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我,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保持优良作风,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工作信心,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和更大的贡献。

(二)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网络监管的立法缺位,所以,笔者只从有利于高校管理和服务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论述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的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意见、观点、看法等,即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以及上述主体之外的民众对自己关心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网络舆情监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网络舆情监管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与自身群体相关的利益事件。一旦触及到与自身预期不一样的情景,难免会触发压抑在他们心中的各种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在一定程度下会转化为行为的冲动。经过调查,多数的大学生第一时间会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督,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的监管,了解到学生对国内和国际最新事件的想法和反应,及时地引导和解决他们错误的观点、情感和行为倾向,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导致的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二,网络舆情监管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制。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和“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各种网络软件(如:人人网、QQ软件、微信等)与在校或离校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关注着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动态,有利于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群体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和学院的最新动态。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另一“新领域”,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易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为适用。不能只空谈理论,还是要从实践工作中去总结和创新,再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工作并检验理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使我们的民族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04).

第12篇

检察举报工作作为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是检察机关面向社会、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其成效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还将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支持。在社会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推动举报工作,是当前各级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为例,探讨举报工作如何适应信息化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发展。

一、信息化新形势对检察举报工作的影响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等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公众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讯设备从事社会活动,迅猛发展的信息化对检察机关举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信息化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参与社会管理和反腐败斗争的渠道和途径;另一方面也为检察机关进一步拓展法律监督视野,实现举报工作科学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检察机关必须顺应时展要求,将信息化手段不断引入举报工作,这既是检察机关实现管理科学化和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举措,也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是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不少举报人在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通过网络单方面散播信息,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公信力建设带来挑战;二是网络的开放性和易受攻击性为新形势下的举报安全保密和举报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目前很多博客、微博等举报交流平台由于管理不规范、运营不成熟等原因,导致行业监管不力,流于形式,达不到高效、便民的良好效果。

二、浦东新区检察举报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

依照高检院和市检察院的要求,近年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举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了“4+1举报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和“职务犯罪信息情报智能分析应用平台”,注重举报工作信息化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两个平台——构建高效、便捷、准确的举报信息管理系统。

1.4+1举报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

“4+1”平台,即 12309举报电话、网上举报、来信举报、来访举报 “四访合一”和“案件查询”系统的整合。2011年,我院举报中心共受理12309举报电话46人次,网上举报线索57件,举报信件1344件,接待群众来访共958批1280人次。“4+1”举报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运行,使举报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了举报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是突破壁垒,使举报信息处理便捷。“4+1”举报平台彻底打通了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条块分割的屏障,为举报信息处理人员全面掌握举报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提高效率,实现举报信息一体化受理。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掌握历次举报的详细记录,使举报信息处理人员快捷、准确做出处理。三是增强公信,确保答复口径的一致性。平台上详细记录每次历史答复,能为其他答复人提供参考依据,既维护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也保障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同步录像,规范窗口举报受理接待。“4+1”举报平台的同步录音录像功能,将举报详情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平台的监控指挥系统使窗口接待区域及五个功能接待室的内部情况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实时画面呈现于监控中心和分管领导面前。通过覆盖全区域的图像显示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和RTX网络报警系统等,使窗口接待区域能够与远程指挥中心等职能部门实时联系,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举报接待区域的秩序正常。

2.职务犯罪信息情报智能分析应用平台。

我院于2011年4月正式开发了“职务犯罪信息情报智能分析应用平台”,同年11月完成了系统的上线试运行。此系统通过搜索涉检关键词,在互联网和局域网采集信息,结合自侦办案业务进行智能化筛选处理,并对广泛收集的职务犯罪案件类、举报线索类和基础类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分析与运用。此平台试运行至今,我院已针对互联网50多个网站、20多个论坛、博客等共计70多个频道的信息进行了不间断的采集处理,共计收集处理互联网舆情信息46万余条,其中筛选出有效高契合度情报线索80余件,汇编网络舆情摘报50余期,有效拓展了举报信息收集渠道。

(二)三项机制——打造多元、互通、规范的信息化举报工作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举报宣传工作机制。我院组织干警下基层、进社区、访街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典型案例、开展法律咨询,还借助网络形式加大举报宣传的力度、促进广度和深度,采用网络、博客等检务公开渠道与人民群众加强反腐举报工作的交流互动。通过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宣传举报须知、举报程序、举报政策、权利义务等内容,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依法举报,规范举报行为,提高举报质量。在举报宣传周,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宣传检察机关查办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和威慑作用,彰显检察机关查办大案要案的决心,震慑潜在的腐败分子,激励群众踊跃举报。

二是健全举报“两法衔接”互通协作机制。近年来,我院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以下简称“两法衔接”)平台对举报工作的应用。“两法衔接”平台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间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跟踪监控、案件咨询等功能的协作机制。一方面,“两法衔接”信息平台通过浦东新区执法衔接机制成员单位将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录入,我院及时进行审查,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线索信息;另一方面,“两法衔接”信息平台使得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检察机关可以对社会管理权力集中的相关部门和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和预防,从源头上抑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三是规范举报线索信息化管理机制。随着人民群众举报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举报数量不断增大,对举报线索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不仅事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规范行使,还将影响到举报人对检察机关查案的信心与举报的积极性。现在,我院举报线索的管理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和无纸化,建立了举报线索的登记、评估、审批、初查、分流、跟踪、反馈、处理等环节设置和程序规定,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规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管理举报线索,做到每一条举报线索都能规范受理、严格审查、慎重分流、及时反馈。

三、信息社会高度发展背景下举报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基础类信息收集存在壁垒,分析研判信息难度加大。

举报会激生大量的线索材料和知情人线索,掌握这些基础类信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查案的工作效率,也能促进改变传统的侦查模式。现实中一些基础类信息的收集存在严重的壁垒,特别是诸如银行、房产、工商等系统化的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的收集更加困难,各部门之间协调的难度大,在政策层面也缺乏保障,使基层检察院在开展相关信息情报收集工作中难以入手。由于基础信息情报占有率低、网络信息筛选辨别针对性不高等原因,为科学有效的信息分析研判增加了难度。

(二)举报线索保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举报工作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举报中心检察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保密意识和能力。我院在举报信息接收传递、内外网的使用、密码的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然而,信息化条件下由于网络举报的开放性、流通性和易受攻击性增加了线索情报泄密的风险;或者一些举报人由于对检察职能与级别管辖缺乏了解,经常出现多头举报的情形,流转的次数越多,泄密风险系数越高。

(三)涉及举报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急需完善。

群众举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急访、闹访、缠访,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的举报人出于各种目的,会把举报经过和检察机关处理结果在网络上公布,产生影响检察机关正常开展查案工作或者有损检察形象的不利舆情。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举报工作中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系数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估,提高举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尽可能避免举报工作引发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促进举报工作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举报工作人员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这对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操作和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工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于以往人工录入、审批、分流、查询举报信息存在效率低、失误率高、准确性差的弊端,计算机管理举报信息表现出了流转性快、存储度好、便捷性强等特点。同时,不断拓宽的信息化举报渠道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电脑和网络操作,还要注意与举报人在网络答复交流时,使用规范的法言法语。此外,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评估工作的尝试运作,专门的网络舆情研判人员需抓紧培养。

四、信息化新形势下创新举报工作的对策

(一)理念更新,开创信息化举报工作新局面。

将信息化高度融入举报工作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应顺势而动,应势而发,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摈弃举报信息线索“等靠要”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创新举报工作新思路,努力开拓信息化背景下举报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转变思路,加强互动交流。举报工作应从检察机关被动接受举报信息、举报人与检察机关的单向交流,转变为举报人与检察机关在QQ、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密切互动交流,使信息沟通更为便捷畅通,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举报工作的信任和了解,保障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了解民情、疏通民意,化解民怨。二是讲求实效,延伸网络举报功能。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加强网络举报的宣传力度、使用广度和操作深度,切实加强网络举报实效。检察举报网站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贴近群众,网络界面功能明确、操作简便,并由专人负责,做到首问负责、全程跟踪。三是检务公开,增强举报透明度。为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对检察举报工作的不信任甚至提出诸多质疑,应将举报工作中能够公开的内容尽可能向社会公开,对于举报人关心的举报处理过程、进度、结果应当及时向举报人反馈,特别是对备受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或公共事件,应采取新闻会、网络发言人等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积极回应。

(二)技术改进,加强职务犯罪信息情报分析研判工作。

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浩如烟海,要在网络中搜集有价值的举报线索,必须加大技术、人员、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完善举报平台,规范管理机制,以网络信息收集平台、“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等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网上举报信息的收集、研判机制,特别要注重对某些权力集中、腐败系数高、公众关注的领域和行业的信息情报的搜集、分析和评估。

(三)功能延伸,完善举报平台中应急处理和风险评估机制。

我院的“4+1举报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现在还未开发使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风险评估功能,这与我院要求一线业务部门在办案中根据案件性质和情节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迅速做出合理、准确的风险评级,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的要求存在差距。由于其他部门的风险评估不能通过平台自动汇总到控申部门,影响了对移送线索风险评估的及时性。为此,要抓紧在平台上开发举报线索和执法办案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风险评估预警功能,与相关业务部门关联,以利于整合资源,快速做出合理预判,妥善应对处置。

(四)信息共享,加强内外多方联动增进合力。

检察机关应该致力于建立举报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有信息必记录、必核实、必分类、必归口、必移送、必分析,形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检察举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为举报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交换、共享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保障。检察机关还应加强与纪检监察、、工商、金融、房产管理等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间的信息沟通,紧密联动,形成反职务犯罪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