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1:1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英语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通信科技英语单词(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nglish)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缩略法、词缀法、合成法、类比法四个方面,在翻译通信科技英语时需要将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本文将简单介绍通信科技英语单词的结构特征,并举例探讨通信科技英语的技巧。
一、通信科技英语单词结构特征
1.1缩略法
缩略法是通信科技英语(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nglish)最常用的构词法,最常用的缩略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首字母缩略法,例如“脉冲编码调制”的英语单词全称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经常被缩写成PCM;“恒定比特率”的英语单词是Constant Bit Rate,首字母缩略法写作CBR;“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英语单词全称是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通常简写成SCCP,这种方法便于国际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首字母缩略法并不是全部按照原有单词的首字母顺序所排列的,像“移动起始短消息”的英语单词全称是Mobile Originated Short Message,首字母缩略法写作SM-MO。
第二种缩略方式称作二次缩略法,即词组中的缩略字母代表另一个缩略语,像“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网络专用小交换机规范”的单词写作ISDN PBX Network Specification,简写为IPNS,而英语单词ISDN PBX Network Specification中的ISDN 就是一个缩略语,其英文全称是Inter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意思是“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网络”。
1.2词缀法
词缀法是通过添加前缀或者后缀所构成的通信科技英语单词,通常使用的前缀有an-、au-、de-等,后缀主要包括-er、-ce、-tor等,像“抵抗干扰”(anti-interference),“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解调器”(demodulator)、“电容”(capacitance)、“电阻”(resistor)等。
1.3合成法
合成法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所组成的通信科技英语单词,像“有效载荷”的英语单词payload就是由pay(支付)和load(负担,负荷)两个单词组成的,“信噪比”的单词signal-to-noise是由signa(l信号,标志,导火线)、to(到、去、向)和noise(噪音)三个单词合成的。
1.4类比法
类比法是在原有单词的基础上创造意思相近的英语单词,例如电视的英语单词是TV、television,通过类比法所创造的数字电视的英语单词则写作Digital TV或者digital television;广播的英语单词是broadcast,无线广播的英语单词写作radiocast。
二、通信科技英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通信科技英语时,无论是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还是把英语译作汉语,都需要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的方式,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态,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度。例如在翻译“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寻宝器’的新仪器,并用它来探测地下金矿”这句话时应注意“寻宝器”这个单词的翻译,可以将其翻译成revealer(探测器),用被动语态have been体现出“寻宝器”被用来探测地下金矿,这样能够使其符合英语语法规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科技英语(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nglish)主要是指关于国内外通信和科技方面的英文,其英语单词结构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缩略法、词缀法、合成法、类比法等四个方面,在翻译通信科技英语时需要将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方能提高翻译水平,传达准确的信息,促进英语学术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任蕾.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13(06)
[2]王艳萍.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2(10)
关键词: 科技英语(EST) 词汇 特征
一、引言
文体是指一种语言中的各类文体,而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是指它们各自的语音、句法、词汇与篇章的特点。[1](王佐良,丁往道,1987)科技英语是在语言共核――基本词汇和基本句型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科技语言变体。它与其他文体有着同根的密切联系,科技英语是由普通英语发展而来的,所以从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大要素上说,科技英语和普通英语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科技英语有其特有的信息结构和传递方式,其语言有不同的功能。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科技英语作为英语总系统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在国外开始研究。它目前已发展成为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科技文体一般用于科学地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特征及规律,陈述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展,因此必然要求行文语言简洁,结构紧凑,推理周密,结论准确,所以负载科技内容的科技英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都有许多与普通英语的不同之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技英语文体。这种文体特点,表现在词汇上是缩略语多,技术词汇多且意义专一等方面。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列举一些实例来阐明英语科技文体的词汇特点。
二、科技英语词汇的性质
文体特点离不开它赖以形成的词汇构成和词汇组合[2]。科技英语中在词汇上所表现的特点是大量科技词汇的使用。科技英语词汇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科技词汇(technical terms)、半科技词汇(semi-technical terms)和非科技词汇(non-technical terms),其中以半科技词汇为最多,科技词汇的数量其次,而非科技词汇的数量最少。
1.科技词汇(technical terms)
所谓科技词汇指的是只为某一学科所独用、词义狭窄的词。所以在许多情况下,虽然同为科学家,这个领域的科学家并不明白另一领域的词汇,比如物理学家就可能不明白生物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且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术语(词汇)也日益增多,这些科技词汇只有该领域的专家或工作人员了解。我们如果阅读或翻译一些科技方面的文章时,一定要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否则可能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化学领域中的isotope(同位素);物理领域的photon(光子);以及生物领域的chromosome(染色体)等,这些都是科技词汇,他们的词义很容易识别,其词义借助工具书不难判断出来。
2.半科技词汇(semi-technical terms)
半科技词汇指的是语言词汇的共核部分中的一般词汇,在技术语中被赋予延伸的科技语义的词汇,也就是说那些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词汇,而且在不同领域又有不同的含义的词汇,也称通用科技术语,它可以跨学科出现。如,orbit,在医学上指的是“眼眶”,而在物理学上则是“轨道”;operation,在医学上指的是“手术”,在计算机领域是“操作”,而在商务上却是“公司”;a huge multinational electronics operation在数学上指的是“运算”。
3.非科技词汇(non-technical terms)
非科技词汇经常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词汇,在日常生活当中则不常用的词汇,在修辞学上指的是那些learned and formal words。因为科技英语是一种描述各种自然现象、客观事实的发生过程和特性的语言,所以科技英语的文章不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common words。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用give,have,而科技英语中我们用posses;日常生活中用refer to,科技英语中用allude to;日常生活中用mad,科技英语中用insane等。
当然,科技英语中科技词汇,半科技词汇与普通词汇之间的划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一些原来局限于科技方面的专业词汇,慢慢转化为普通词汇(如:radar,television等)。
三、英语科技词汇特点
1.英语科技词汇的来源
鉴于科技文体的独特性,科技文章在用词方面要求准确客观,尽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的现象。从词的来源上,科技英语词汇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普通词汇专业化,借用英语中原有的词,赋予新义而成技术专业词汇。例如“work”通常的意思是“工作”,在科技文章中则是“功”的意思;“title”通常的意思是“标题”,在科技领域中却具有新的意义,常译作“视盘”;“mouse”在计算机用语中是“鼠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词汇专业化有一个词可能会被几个专业所采用的趋势,因而就有几个专业的词义。例如,在机械工程中意为“车床的夹头”,在铁路工程中则是“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道钉”。
另一类是从拉丁语、希腊语中吸收的词汇,例如,anachronism,atmosphere,enthusiasm,pneumonia等。这类词通常都词义范围狭窄,不易产生歧义或混淆。
第三类则是新造的词,例如,hormone,allergy,handphone等。
2.英语科技词汇的构成
英语科技词汇除常用词汇的专业化和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构成外,还以传统的英语构词法扩充新词,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远为其它语类所不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英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词语,也是现代英语新词首要的、最广泛的来源。英语科技术语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单词型、合成型和短语型。三类术语的形成都是按英语构词法的基本构造规律产生的。因此,了解英语构词法对我们准确理解科技术语词义和翻译科技词语极有帮助。常见的科技英语构词法有以下四种:派生、混生、缩略和合成四大手段。
2.1派生法(affixation),也叫词缀法:派生法是形成科技英语词汇的一种主要手段,根据词根所加词缀的位置,派生法有前缀(prefixation)和后缀(suffixation)。英语许多词缀的构词能力很强,因此词缀法就成为科技英语构词的重要手段。例如前缀anti-(反)加在根词(Base Word)前即构成antimatter(反物质)、antismog(反烟雾)、antiparticle(反粒子)、antipollution(反污染)、antihyperon(反超子)、anticyclone(反气旋)等。后缀-logy(表示某种学科)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词缀,新词有futurology(未来学)、planetology(太阳系星体学)、anthropology(人类学)、ecology(生态学)等。“-logy”的贬义为“术”,如escapology(逃生术)。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icroinstruction(计算机科学中的“微指令”)macroinstruction(宏指令)等,都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词缀法构词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词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同时又具有极强、极广泛的搭配表意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词缀的基本词义都比较稳定、明确,另一方面它们的附着力很强,附着在根词之前或之后,概念可以立即形成。此外,拉丁语源的词缀本来就十分丰富,随着科技和英语的发展,又不断产生新的构词成分,并广泛被利用作为科技词语的构词手段,如bio-(生命、生物),thermo-(热),electro-(电),aero-(空气),carbo-(碳),hydro-(水、氢),-ite(矿物),-mania(热、狂),-media(媒体)等。这些构词成分并不是传统的英语词缀,它们都是一些科技词汇的词头或词尾,但其粘附构词能力很强。熟悉这些科技词汇的构词成分,除了要掌握单词之外,还要掌握词根,这对我们解析、判断、翻译科技英语是很有帮助的。
2.2混成法(blending):科技英语中混成词的构成是把两个单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词,即将两个词中在拼写上或读音上比较适合的部分以“前一词去尾、后一词去首”,加以叠合混成,混成后新词兼具两个旧词形义,如:digicam―digit(al)+cam(era);camcorder―cam(era)+(video-cassette re)corder;bit―bi(nary)+(dig)it,contrail=condensation+trail(凝结尾流),smog=smoke+fog(烟雾),telex=teleprinter+exchange(电传)。不少混成词的前一词或后一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单音节或双音节词,如:zincode=zine+platinode(阴极),escalift=escalator+lift(自动电梯),copytron=copy+electron(电子复写技术)。混成词在科技英语中似乎比在其它语类用得普遍,原因可能是熟悉专业知识或技术的人认为混成词比较简略而不难借助联想理解词义,如:“biorhythm”是由biological与rhythm混成的,词义是“生理节奏”;“mechanochemistry”是由mechanical与chemistry混成的,词义是“机械化学”等。
2.3缩略词(abbreviation):术语的缩写是科技英语文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3],缩略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字母缩略词(acronyms),另一种是截短词(clippings)。
2.3.1字母缩略词(acronyms):科技英语常用缩略法是因为它们简便,科技英语词汇中字母缩略词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首字母缩略词:指取用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新的科技词汇或者机构名称。典型的例子是laser(激光)(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emission of radiation这个词组缩略而成)。常用的科技缩略词还有ADP(automatic date proccessing自动数据处理),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等。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很多新的缩略词被广泛用于信息处理中,如DWIC(key-word-in-context关键词在文内),再如不明飞行物――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艾滋病――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等。另一种是取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单词中的另外一个字母或者部分字母形成新的科技英语词汇。如,肺结核――TB(tuberculosis);电视――TV(television);脱氧核糖核酸――(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2.3.2截短词(clippings):科技英语词汇中截断词的形成也和普通英语中一样,用单词的部分来代替整个单词。代替单词的可以是整个单词的第一个音节(auto――automobile;memo――memorandum;diam――diameter),也可以是最后一个音节(copter――helicopter;plane――aeroplane),还可以是单词中间的部分(fridge――refrigerator;morph――metamorphosis)。
缩略词一般不加标点,少数情况下加斜线和连词符;由首字母构成的缩略词要连写,有些词组的缩略词要间隔开。一般情况下,除了专有名词和工程图中的缩略词要大写,缩略词多用小写,复合名词的缩略词不能单独分开写。化学元素一般不用缩略词,而采用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协会制定的化学元素符号。
2.4合成(compounding):合成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成新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叫做复合词(compound)。合成法在科技英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增补了大量的科技词汇。科技英语中的合成词有合写式(无连字符)与分写式(有连字符)。科技英语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都存在着合成词的形式,其中以合成名词的复合词为最,本文也以名词性复合词为例进行论述。主要有:名词与名词(n+n)的复合(feedback――feed+back反馈;wavelength――wave+length波长);名词与动词(n+v)的复合(toothache――tooth+ache牙痛);动词与名词(v+n)的复合(cutbank――cut+bank地质学上的陡岸);形容词与名次的复合(deadeye――dead+eye航海用的三孔滑轮);名词与动名次(n+v-ing)的复合(brainwashing――brain+washing洗脑);动名词与名词(v-ing+n)的复合(washing machine――wash-ing+machine洗衣机);名词与动词+er的复合(head shifter――head shifter磁头移行器);副词与动词(adv+v)复合成名词(out drop――out+drop);动词与副词(v+adv)复合成名词(sit-up――sit+up仰卧起坐);副词与动名词(adv+v-ing)复合成名词(down grinding――down+grinding顺磨)。
四、结语
科技英语作为英语文体中一个独立的文体,具有专业性强,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事实的特点。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的性质、词汇来源和词汇构成,总结了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词汇与文体关系密切,研究英语文体的人至今还引用Jonathan Swift给文体下的定义:“把适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4]不论何种文体,词汇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科技文体要求准确、简短和清晰,因而它们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体独特的特征。认清这些特点,我们就更容易准确、快速地理解科技文章,了解科技动态,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文章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2]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一、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日益重要,对其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侯维瑞就科技英语与文学英语进行对比,提出科技英语比文学英语更讲究准确性。[1]刘春燕从科技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出发,提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2]郑声滔首次提出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并以实例分析了括号翻译法的六种使用场合。[3]祁慰提出翻译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科技领域的知识;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注意直译、意译、音译、形译方法的采用;注重词类转换。[4]杨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受试对象在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过程中选取的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的特点。[5]严俊仁推出了“句型比对译法”和“英汉科技翻译关键词法”。[6]可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翻译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而从辩证思维的视角对科技英语的汉译进行探讨必有一定的价值性。
二、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辨证思维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7]其方法包括:(1)联系法: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从空间上来考察,是横向联系的一种方式。(2)发展法: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是纵向上从时间方面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方式。(3)全面法: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技巧的理解需要加深方能灵活运用。
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时所使用,即描写自然科学各专业的着作、论文、实验报告,科技实用手段(包括仪器、仪表、机械、工具等)的结构和操作说明等,包括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具有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等特点,其句式往往偏长、结构复杂,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句法特征表现可归纳为下述“五多”,具体内容如下。
1.被动句和非限定动词多
科技英语文体本身旨在给读者提供客观的科技信息,很少用人称代词做主语,故而经常使用含有被动结构的句型以及非谓语形式和介词短语等来表述。科技语言由于题材内容和使用方式的限定性,即阐述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正确、更严密地反映出事物各成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显着特征。
2.名词化结构多
科技文体要求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为使行文简洁,常用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或起名词功用的动名词形式以及名词短语结构,文章更为简洁,内容更为客观,单位句内传递的话语信息量更大。
3.结构复杂的长句多
科技信息的传递需要精准、规范,表述一个复杂概念或事物常需使用长句。长句通常是因被动句多、非限定动词多、名词化结构多,再加上从句和并列成分多而形成。其特点是单词量大,句子结构复杂,一句中常带有一个或几个从句,同时还可能伴有几个非谓语动词形式的短语使之逻辑更为严密,结构更为紧凑。
4.常用句型多
科技英语文章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的句型,从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例如,先行词“it”的结构多,将较长的主语从句后置而用形式主语it来引导,避免了句子结构上的头重脚轻,行文更加凝重平稳,符合科技英语的风格。
5.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较多
这两种时态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原因是前者可以较好地表现文章内容的无时间性,说明文章中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成立;后者则多用来表述已经发现或获得的研究成果。
上述特点很少单独出现,往往会被综合运用于一个句中,尤其是长句,在阅读和翻译时应引起注意。从辩证思维的角度阐述科技英语翻译中运用的增译与减译、顺译与逆译、分译与合译以及正译与反译这些技巧各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其重要的探究意义。
四、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中的辩证思维
科技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即所谓的object-centered或concept-centered。注意辩证思维,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才会有得体的译作。
1.增译与减译
增译法就是为忠实体现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增加一些词语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减译法是指在不破坏原文的句法特征的情况下,把原文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及不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词语去掉不译,使译文更通顺、流畅。然而,增词与减词是有限制的,不可随心所欲,应根据译文语言的需要而采取适当的处理。
例(1)原文: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ark matter particles interacted so that they “annihilated” each other,producing subatomic particles called quarks and their antimatter counterparts,antiquarks. 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 that would have kept the proto-stellar cloud of hydrogen and helium from cooling and shrinking and thus preventing fusion reactions from igniting.
译文:研究结果表明,暗物质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并相互“湮灭”,同时释放出被称之为“夸克”的亚原子粒子及与其对应的反物质“反夸克。”这种暗物质粒子的相互湮灭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以阻止氢和氦构成的原恒星云的冷却收缩,从而阻止核聚变反应的发生。
原文中的“annihilation”和“heat”都是名词化现象,意义很抽象,若不采用增译法,很难表达清楚原文的意思,因为由“produced”连接这两个词形成的主句“This annihilation produced heat”出现在含26个单词的长句的句首,译者增加了“暗物质粒子的和相互”用来修饰“annihilation”,增加了“足够的”用来修饰“heat”,以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使该主句的意义在语境中让人一目了然。以横向联系考察这种翻译技巧,既然需要增词,必然会有减词的需要。减词,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简洁、精炼。可以减去的词汇有代词、连词、冠词、介词等。
例(2)原文:“To influence flow,you have to change the conditions underneath the ice sheet,because what’s going on beneath the ice dictates how quickly the ice is flowing.” said Das.
译文:达斯说:要影响冰层的移动进程,就不得不改变冰层底部的状况,因为冰下所发生的一切决定着冰层移动的快慢。(施小娟译)
译文中删减了主语“you”。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删减。
2.顺译与逆译
顺译是指将原文按意群分切成各部分,然后将各部分按照英语句子原文的语序从前往后翻译,反之即为逆译。
例(3)原文:Is it possible to get a scent to evoke positive feelings in those who smell it?
那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呢?(金欣译)
找到一种让人一闻就喜欢的气味,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笔者试译)
例(4)原文:Exactly how scent exerts its effects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understood.
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金欣译)
香味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人们(现在)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笔者试译)
例(3)中笔者试译的译文在某些特定场合采用逆译法语气更强烈,例(4)中笔者试译的逆译法则要看语言环境是否能起到承上启下或强调的作用。当然必须符合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顺译与逆译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翻译科技文本时顺译与逆译都会出现,根据需要和可能,有时顺译多一点,逆译少一点;反之,有时逆译多一点,顺译少一点。全部用顺译或全部用逆译就显得太单调,缺乏灵活性,影响译文的阅读美感。
3.分译与合译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时需要灵活处理,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将原句结构做较大的改变,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再翻译,即化长为短、化整为零,避免生硬的汉语句子。而有时候,又需要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合译,即化零为整,使译文连贯,有整体感。这两种方法都能使译文更通顺流畅。
例(5)原文:Dark matter,invisible stuff 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has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universe but no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
译文: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曹胜男译)
例(5)几乎具备了科技英语的全部句法特征,首先它属于典型的长句,其主句谓语是现在完成时态的被动形式,还有名词化结构“the evolution of”、“the formation of”。本句的译文采用了分译、合译两种方法。译者将“Dark matter”与同位语“invisible stuff”合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暗物质是一种人类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物质”。“Invisible stuff”被前面的逗号与主句中的“Dark matter”分开,它本身由一个which引导的较长的定语从句修饰。译者采用先合译再分译,把含有插入语“scientists think”的定语从句“which scientists think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universe”,翻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的大部分均由其构成”。紧接着将主句的谓语部分译成一个分句“人们认为暗物质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起过作用”,主语“人们”是通过增译法加上的。最后,将前面附有转折意义的“but”和否定词“not”的介词短语“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rs”译成另一个独立完整的分句“但对于最早的恒星的形成并无作用。”从例(5)可以看出,分译和合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分析并翻译原文,客观、全面地揭示分译和合译双方的相互关系,交错使用分译和合译,使各个译句自然地组合成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并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大大增强了本来较为枯燥的科技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4.正译与反译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里否定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翻译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可能会将科技英语肯定句译为否定句,或者将否定句译为肯定句。通常科技英语词句中含有“never”、“no”、“not”、“non-”、“un-”、“im-”、“in-”、“ir-”、“-less”等成分以及汉语词句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毋”、“勿”等成分的为反说,不含有这些成分的为正说。
例(6)原文:Nearly 70 percent of all available freshwater is used for agriculture. Use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has increased globally by more than 60 percent since 1960,according to United Nation statistics. At the same time,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 have led to salt buildup in roughly one-eighth of all irrigated land.
译文:在所有可利用的淡水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用于农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60年以来用于灌溉的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多,同时由于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导致了所有灌溉地中约有八分之一发生了盐水积淀。(胡德良译)
例(6)原文中没有“never”、“no”、“not”这类否定词,也未出现否定前缀和后缀,属于正说即肯定句,但译文中出现了“不当的灌溉和排水做法”,是典型的反说即否定句。其缘由在于“po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是个贬义形容词,“poor”加上由三个抽象名词构成的名词化结构,“poor”在原文中的含意是“not proper”,这是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所致。互译时译者将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确切表达了原意并符合语言的规范性。这种正反置换互译法现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五、结束语
毋庸置疑,在科技英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的内容多种多样,其文体正式、庄重,具有表达客观、逻辑性强、结构复杂严谨、概念准确等特点。把辩证思维运用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便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科技英语文本,对于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可以促使译者根据其行文特点和写作规律,充分掌握和利用最佳翻译技巧,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完美交流。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1996:279-295.
[2]刘春燕。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3):14.
[3]郑声滔。科技英语长句汉译的括号翻译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8,(2):42-46.
[4]祁慰。科技英语翻译中有关问题探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2-63.
[5]杨榕。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翻译单位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9,(6):79-83.
(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医学英语及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医学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美,即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然后,结合翻译美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这些美。
关键词 医学英语;简洁美;逻辑美;修辞美;翻译美学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历时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医学文献翻译研究”(14YJC740084);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医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及其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4-gh-717);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医学文献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2013-QN-5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志全(1983—),男,河南南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医学英语。
王连柱(1981—),男,山东郓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英语词汇学。
0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翻译已成为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体主要包括科学专著、科学论文、科技文献及科普读物等,涉及自然科学各个专业的题材。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而文学文体的主要功能是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无美感可言,美感功能是文学文体的专属。很多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作为科技翻译的一种,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部分研究已开始关注医学论文摘要翻译中的美[1],对医学英语的美及在译文中如何再现这种美的研究远远不够。
1 翻译美学理论
作为译学的边缘学科,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语言学、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翻译中的语际转换的美学问题[2]。翻译美学认为,翻译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中介将审美客体转换为另一审美客体的一种审美活动,其中审美主体是译者,审美中介是译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客体是原文和译文。翻译正是译者对原文的美感体验产生一种美感凝结,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美学思维活动。翻译美学指导下的医学英语翻译实质是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同等的美学效果,其过程实为美学取向的过程。从事医学翻译实践时,译者须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在准确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在译文中既要忠实再现原文信息,也要再现原文的美学特征,同时还要使译文在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等方面符合译入语的规范。
2 医学英语的美及其翻译
科技英语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行文规范,文体正式,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之范畴,其美学特征在句法上主要表现为: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其中简洁美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上。下面将分别探讨医学英语的这些美,并分析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所有实例均出自笔者所授医学英语课程教材《医学英语新教程》[3],译文均为笔者提供。
2.1 简洁美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医学英语的一大特点,因为医学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4]。医学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可使表达客观、句型简洁。翻译时,一般要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译成动词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1)Clearly, greater activity results in 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
译文:很显然,活动量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例句中“greater activity”和“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是由动词“act”和“expend”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不将之译为对应的动词结构,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审美规范。
(2)The e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roids as treatment for many inflammatory diseases has been approved.
译文:已证实,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例句中“The effectiveness of…”是由形容词“effective”所形成的名词化结构。若按字面意思翻译,译文看似忠实原文,实则拗口,不如将之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动词结构,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语言审美规范。
2.2 逻辑美
科技英语最具特色的美就是逻辑美[5]。科技英语在表述科技事实和概念时,常用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句式阐释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译者应仔细分析原文的句式结构,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准确传达原文的推理关系,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1)Physiological stress re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physical responses that occur as a direct effect of a stressor causing an upset 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body.
译文:生理性应激是指一系列由某种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的应激原直接诱发的身体反应。
例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介词短语“as a direct effect of”和非谓语动词“causing”共同构成原文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causing”逻辑主语是“a stressor”。翻译时,应理清这些逻辑关系,以汉语“的”字结构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The success of physiology in explaining how organisms perform their daily tasks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intricate and exquisite machines whose operation is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译文:生理学可成功解释生物体是如何进行日常活动的,这是由于生物体就好比是结构复杂且灵巧的机器,其操作过程受物理和化学规律的调控。
例句是个复合句,主语中包含一个how引导的宾语从句,谓语中包含一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其中还包含一个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应首先分析原文中复杂的句式,理清三个从句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原文中代词“they”在汉语中需明示出所指,并用“其”翻译原文中引导词“whose”,以再现原文的逻辑美。
2.3 修辞美
修辞手法并非文学文体的专利,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优秀的英语科技文章及其译文也是富有美感的[5]。科技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暗喻、借代等。翻译时,应竭力保留原文的修辞色彩,再现原文的修辞美。
(1)Our heart beat increases to the point of pounding, blood pressure rises, respiration quickens, and perspiration increases.
译文:我们的心脏砰砰直跳,血压升高,呼吸加速,出汗增加。
例句有两种修饰手法,一是由“pounding”构成的拟声法,一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或平行结构,句式相同,以加强语气。翻译时,应再现原文的修辞色彩。
(2)In fact, the seeds of disease often lie within the adaptive mechanisms of the body itself, 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
译文:事实上,疾病的种子往往存在于机体自身的适应机制中,而这种机制本身可能就是一把双刃剑。
例句有两处暗喻的修辞手法,一处是“the seeds of disease”,将疾病比喻成植物,一处是“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将机体的适应机制比喻成一把双刃剑。翻译时,应保留原文的比喻色彩,再现原文艺术化的语言和修辞美。
3 结语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在句法上具有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等美学特征。医学翻译和文学翻译一样,不仅要求译者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语言表达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译者具备敏锐的审美意识,能清楚认识汉英两种语言审美的异同,竭力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即所谓“雅”,给译文读者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译文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亮,范武邱.医学论文摘要英译的美学视角[J].中国科技翻译,2014(2):12-15.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兰英,王玉安.医学英语新教程(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清华.医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5.
(一)词汇特点科技英语的词汇主要分为三大类:普通词汇,半科技词汇以及术语和高度技术性的词汇。普通词汇在科技英语的行文中还是占绝大多数。现今,半科技词汇也被认为是普通词汇,因为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也相当广泛。句法特点
1.长句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长句。因为长句更能将信息表达的更加细致和准确。如果句子太长又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所以大多数科技英语的长句通常会由逗号隔开。
2.被动语态科技英语习惯用被动语态表达目的和精确的科技事实。
(二)文体特征科技英语的作者都试图将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精炼。科技英语的行文朴素,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事实,文章结构紧凑严密,表达清晰准确,强调客观性。
二、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一)名词化在汉语中,名词通常就只作为名词使用。而在英语,尤其是科技英语中,名词可能会指示特性,动作,或是抽象的感受,例如:kindness,movement等。在翻译这些名词时,可将其译成形容词或动词。
1.增减词汇为了翻译的更加通顺,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在科技英语汉译时可适当增减词汇。
2. 将定语从句译为状语从句。
(二)定语从句的翻译
1.将定语从句翻译成定语修饰词,直接放在关键词前。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可以放在句子中的任何位置。但是在中文中,通常放在关键词前面。所以大部分的定语从句翻译都可以采用该原则。
2.将定语从句译为状语从句。
三、状语从句的翻译
(一)时间状语从句翻译时,放在主句之前。
(二)地点状语从句翻译时放在主句之前或之后。
(三)目的状语从句翻译时在主句前增加“为了”。
(四)比较状语从句。
关键词:建筑英语 文本功能理论 语言特征 翻译技巧
针对当今建筑领域存在的建设模式化、重复化、趋同化等问题,创新势在必行。传承中国建筑思想的精髓、了解国外的建筑理念、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拓宽思维,不断创新,才能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家园。而建筑英语的翻译既有利于推广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建筑理念,同时也有利于引进学习国外的建筑思想。本文拟就建筑英语的翻译问题进行探讨。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1(Newmark)将翻译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翻译中的三种文本功能形式,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并指出译者应分别忠实于各自文本中的“原作者”、“真实性”和“读者层”。纽马克进一步指出,“表达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的思想,因此译文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力求接近原文形式,将原文语境意义准确表达。“信息型文本”关注的是“事实”,其核心是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对这类文本的翻译应注重译语读者的反应和理解,因此译文信息的传达强调准确性与真实性,让“译文读者获取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的效果”。对于“呼唤型文本”,其核心是“读者层”,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以使他们“按文本预想的方式作出反应”。
根据上文的划分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英语属于“信息型文本”,重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建筑翻译的过程中应力求做到语义忠实于原文,句式结构符合译入语习惯以便于译文读者理解接受。
1 建筑英语的语言特征
建筑英语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一个分支,具有其它文本所不具备的一些语言特征。
1.1 专业词汇的大量使用 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具有自身的用语特点,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术语借自英语的常用词汇,但具体到建筑领域,却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通过上下文确定词语意义、传递准确信息。比如,“bed”不是“床”的意思,而是“道床”,指的是“支撑和固定轨枕,并将其支撑的荷载传布于铁路路基面的轨道组成部分。”同样,“sleeper”不指“睡觉的人”,而是指“软枕”,一种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并将列车荷载传布于道床的构件。
1.2 名词化结构的使用 建筑英语在词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名词化倾向主要指广泛使用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作为科技英语的一种,建筑英语的名词化倾向是与科技文本的基本要求密切相关的,其任务是叙述事实和论证推断,因而要求言简意赅,语言结构的简化自然是题中之义。比如:
Illumination intensity determination =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照明强度测定
Project operation cost status report 项目实施费用状态报告
3-feet glass manhole door 三英尺长的玻璃人孔门
1.3 被动句的使用 被动语态具有客观性强的特点,不带主观色彩,并且可以强调所要突出的内容。另外,被动语态可以调节句子结构,实现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鉴于被动语态的上述特点,建筑英语中被动语态得到了高频的使用。例:
本文认为掺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强度由水泥混凝土基体产生的强度和矿物掺合料的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对强度的贡献两部分构成。
译文:In this paper,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composites containing mineral admixtures is considered to include two parts: one is generated by cement concrete matrix, the other by physical and chemical effects of admixtures on concrete.
上面的英译,读来一气呵成,内容连接连贯,被动语态的使用,功不可没。
2 建筑英语的翻译技巧
2.1 选词用字 建筑文本专业术语较多,要保证文本信息的准确客观,对于这些术语必须予以充分注意,除从字典上查阅外,还须善于分析它们的结构,弄清它们之间的合成关系,用符合科技规范的术语准确地道地将它们译出。例如下面几个铁路术语:
Left-hand bent stock rail
误译:左边弯曲储备钢轨
正译:左向弯曲基本轨
Continuous welded rail:
误译:连续焊接钢轨
正译:焊接长钢轨/无缝钢轨
Approach-lighted color light automatic block
误译:接近亮灯色灯信号机的自动闭塞
正译:接近着灯色灯自动闭塞
具体到例句中,则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单词词义。比如:
>> 信用证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 信用证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石油英语的词汇句法特征及其翻译 信用证英语语言特征及其翻译问题研究 信用证欺诈及其补救与防范 备用信用证的法律特征 信用证软条款及其应对 信用证诈骗及其侦查浅析 论信用证欺诈及其救济 浅谈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分析 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 英语新闻词汇的特点及其汉译 跟单信用证与海运提单 信用证欺诈与反欺诈 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浅析网络聊天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特征 法律英语词汇及句法特征浅析 试论商务合同英译的词汇及句法特征 证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此例证来自:
④此例证来自:
⑥此例证来自:
参考文献:
[1]顾一泓.信用证语言特征及其翻译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10.
[2]翟步习.外贸信用证的语言特点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16(2):39.
[3]胡安娜.信用证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43-244.
[4]邵玉凤.信用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118.
[5]陈文.商务信用证的语言特色及其翻译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156.
[6]范新民.信用证英语中here和there派生古体词的功能文体分析及翻译[J].海外英语,2010(6):192.
关键词:法律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法系差异 心理思维差异
法律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它是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等。法律英语目前已经成为法律与英语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法律英语翻译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法律英语的特征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语种。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在词汇的使用、句法的安排、文体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
1.句法特征
句法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包括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为了清晰地表达句意,法律英语往往更多地使用分词短语来代替从句做定语、状语或宾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法律英语句法的这些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对其进行翻译时所必须深入考虑和分析的。
2.词汇特征
词汇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分为使用法律专门术语(法律英语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法律语言);拉丁语频繁被使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拉丁语在英美法律实践中频繁被使用);相对词义的词语大量涌现;普通词语被赋予法律含义,如Party在法律英语中被理解为“当事人”等。
3.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反映立法意图并体现立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便于对法律进行解读和执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
二、法律英语翻译
1.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法律英语是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语言类型,法律英语翻译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词语使用的庄严性。法律英语由于其直接鉴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对用词的准确性要求相当高。这一点是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牢记的。②准确性原则。在对法律英语进行翻译时应当表达清楚具体,并尽量摆脱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注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使用错误的词语而使翻译失去准确性。③精炼性原则。翻译法律英语除了准确外,还应遵循精炼的原则,即用少量的词语传达大量的信息。精炼性原则要求应尽量做到舍繁求简,避免逐词翻译、行文拖沓。④术语一致性原则。为了维护同一概念、内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终同一,以免引起歧义,即使同一词语多次重复,一经选定就必须前后统一等。法律英语的这些翻译原则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英语翻译的目的就是克服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民族差异性的障碍,促进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观察,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选择内涵最接近的法律词汇进行翻译。在中西法律文化之间,有些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文化之间会存在内涵最为接近的词汇,这时可以采用而不会导致太大的误读。②创造新的法律词汇。很多的情况之下,译者们在面临一种文化中有而另一种文化中无的事物时,会采用音译的办法,翻译法律英语时也需要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加工和想象,如罗马法系中的“legal person”最初被译成“法人”,“due procedure”译成“正当程序”等都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③必要的解释。由于中西方诸多法律理念的基本差异,法律英语中有许多的词汇如果直接翻译,就会使它的意义非常不明确,此时,在忠实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做一些人为的增减就非常必要。法律英语以上的一些基本翻译方法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中可以采取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1.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故造句多形合。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是靠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从而不利于表达。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包括法系在内的法律文化差异
王佐良先生认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面对的却是两大文化。”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恰恰相反,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中英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法律文化的差异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3.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方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同样存在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一方面将影响到其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其理解、翻译语言的方式。因而,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是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律英语是法律与英语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非常强的学科。法律英语翻译之难就在于翻译的过程要实现法律与英语的双重要求。区别于其他的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由于其准确性要求高,法律知识面要求广,因而法律英语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既对他们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希望本文对法律英语翻译的有关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能够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法律英语翻译,并进而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载.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5月.
[2]苏珊.法律英语及其语言特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陈水池,罗孝智.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特征.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4]谢燕鸿.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载.双语学习.2007年9月.
[5]李慧.文化差异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
关键词:翻译英语科技类文章美学
引言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科技英语(EST)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相关的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太空科技,医疗保健,加工制造业以及军事领域。英语科技类文章作为与其他文体不同的一种,通过其简洁明了的表达展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科技类文章引用或创造大量科技词汇从而通常晦涩难懂。因此在翻译科技文章时,译者不应忽视掉翻译的美学思想,否则读者会因文章中没有一处美学元素而感觉味同嚼蜡。所以,为更好地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对科技英语的阅读兴趣,译者们就必须更好地将其中的美学因素最大程度的翻译出来。
一、科技英语类别
科技英语在英语文体中地位颇高,分量颇重,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研究,[1]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2]。EST在广义上来讲包括与科技相关的任何书面英语或口语。涉及以下内容:
1.科技著作、专著、实验报告与实验方案;2.各种科技资料与文字资料;3.机械、工具等的结构描述和操作说明;4.与科技相关之会议、演讲与对话等
这些内容都为进一步研究科技英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及语料,对科技英语的研究起到基础性作用。如上文所言,科技英语有时晦涩难懂,其中词汇和句法这两方面将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科技英语的翻译及其美学的体现。
二、内容分析
1.词汇之美
在科技英语相关文章中,词汇所占比例最大,在科技英语词汇的翻译中,译者通常采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原文的深层含义。通常来说,修辞含两大类:一是交际修辞,一是美学修辞。交际修辞的目的是通过准确地选择词语、短语和句型来达到准确、恰当、清晰的交际目的。而美学修辞,在通过使用艺术的方法,以提高其言语的情感诉求和写作内容,从而生动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多数人认为科技英语只是以平实、简洁且准确的语言记录实验过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发展而已,使用修辞手法则会弱化其可信度。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科技英语的文章中语用修辞手法不会弱化可信度,而是会减少文章的晦涩,增加阅读的流畅性,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1)词义转换
词义迁移具有丰富的内涵及修辞意义。在信息时代,大量的文学作品采用科技术语来揭示计算机、机械等科学进步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其深远意义。此外,一些常用词语已被转移到科技术语领域当中,丰富了词汇意义。因此,这些术语的翻译应当准确明了,易于理解。
(2)隐喻
隐喻是文学作品中一种普遍而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利用比较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具体的比较。隐喻把读者带到深层文化背景中,使对语境进行隐性理解,使其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翻译时,常用术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展现,但直译时可能会造成阅读或者理解障碍,因此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3)明喻
明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隐喻,但不同的是明喻用比喻性的词明确地揭示比喻的相似性。明喻中的比喻词主要包括“like”、“as”、“resemble”等,以明确表示事物的相似性。
2.句法之美
句子是传达信息的最基本的单位。科技语篇的性质决定了科技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严密,谓语动词较少,语序灵活。一般来说,科技英语句子多用被动语态、名词化、长而复杂的结构,这容易使读者混淆其所要传达的内涵。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从上述特征入手分析,并举例说明句子翻译中的美学问题。
(1)被动语态之美
在科技语篇中,被动语态是最常用的手段。被动语态中,主动语态中的宾语成为被动语态的主语,这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作者强调的内容上,因此该描述手段将会清楚地告诉读者研究者所发现的问题、结果或成就,从而避免读者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此外,被动语态简洁明了,减少了冗余的句子成分,从而表达了明确的含义。另外,被动语态句意严格,与表示情绪判断的主动语态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翻译被动句时,汉语中的“被”不能出现,否则会打破被动语态的简约之美。
(2)名词化之美
名词化过程是从一般到抽象的转变。科技英语篇章主要关于科技发现,因此逻辑思维多为抽象的表达,所以名词化符合科技语篇的需要。此外,名词化不仅使两个或多个短句子进行了组合,从而实现简洁的结构特点,同时也整合了信息逻辑,是的表达更为精准。
(3)长句及复杂结构之美
科技英语文本结构中常见的长且复杂的结构是由文章风格和内容决定的。长且复杂的结构会给读者带来障碍,难以理解段落的内容。因此,在翻译这些句子时,译者应注意文章中作者特别强调的内容、时态和结构,使读者明确其深刻含义。
结语
科技英语文章作为体现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其文体本质和结构特征,从而意义简明灵活,结构清晰。从这一点上来讲,词汇和句法可能会对读者产生混淆,因为他们在传达过程中大量采用科技术语,很容易使整个文章枯燥晦涩,从而降低了读者的兴趣。
然而,这些文章的翻译也意味着译者要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表达其美的一面从而吸引读者。在词汇翻译中,译者主要采用词义转移、隐喻、明喻等手段,从而使语言流畅,符合汉语读者话语习惯及审美特点。在句法层面,译者通常会遇到被动语态句、名词化句和长而复杂的结构句。在处理这些句子时,译者应遵循不同的翻译方法,使句子结构简洁,内容有逻辑性,让读者在阅读中有美的体验。这样一来,读者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理解文章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少。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对科技英语文章的认知和技术数据处理的方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为了进一步的研究,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加完整准确,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分析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参考文献
[1]刘宓庆,1998.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关键词: 功能文体学 语法隐喻 新闻英语 文体特征
1.功能文体学
文体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文体,其中包括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艺术特征、作者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表现方式,以及某个文学流派的语言风格等。广义的文体指的是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语言变体,即语体或称语域,如新闻、法律、商务语体等。这里所说的文体是指狭义的文体即文学文体。功能文体学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文学文体的分析,有其深厚的语言理论基础。
2.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语法隐喻指所有与语法术语有关的隐喻,包括古希腊时期以现实世界喻语法术语,以及中世纪以语法隐喻现实世界。狭义语法隐喻特指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内的包括情态隐喻在内的语法层面上的隐喻现象。本文在狭义语法隐喻理论框架内进行讨论,从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出发,分析语法隐喻的三种类型在科技英语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语篇分析的意义。
2.1概念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概念功能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其主要体现形式为“及物性”系统。概念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之一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个过程的隐喻化,随着隐喻化的出现,过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同时,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经验意义抽象化。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语场是对作者认为具有某种新闻价值的社会实践进行报道。这一语境特征,加上新闻写作的时间限制,使作者在正文中较少使用名词化。但在标题和副题中,为了节省版面,同时也为了更加醒目,作者有时也使用名词化。
2.2人际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人际功能在语篇中体现为语气和情态两个系统。
一是语气系统中的语法隐喻。语气系统的功能是表达人们希望通过讲话所达到的目的。在新闻英语语篇分析中,仅仅注重语言的形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分析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或功能。发话者选择语气的隐喻形式,不仅本身是有意义的,还是发话者在交际活动中作出的适宜的文体选择。导致发话者作出不同选择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说话者的角色、态度、会话双方的权力关系、亲密或熟悉程度等。
二是情态系统中的语法隐喻。情态系统是发话者表达自己对事物态度和看法的语义系统。归一性是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选择,然而在肯定与否定两极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程度,就是情态。情态包括可能性和经常性。根据交换物的不同所涉及的不同情态意义,英语的情态系统可分为情态和意态。为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或效果,发话者有时会故意采用情态的明确主观隐喻形式,强调自己的看法或判断的不确定性。有时这种明确的主观取向也反映出会话双方的权力关系或情感卷入程度。
语篇中的情态隐喻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因素。其二,认知因素。两个因素在语篇情态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相互作用。新闻报导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两个因素的作用。
2.3语篇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文体
语篇功能是与概念和人际功能同样重要的一种纯理功能(即元功能),它与概念、人际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语篇功能是语言所具有的创造语篇,使其与语境――交际场景及前文相关联的功能。说话人将词和句组成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完整语篇,语篇具有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
信息结构的一致式分布为“已知信息+新信息”。当作者用分裂局或拟式分裂句将新信息移至句首,或通过对比重读、斜体或大写等音系或书段赋予小句中其他成分以新信息地位时,就构成隐喻式新信息,以凸显相关信息。
新闻报道,尤其是其中的引述语,具有更多口语体的特征,主要依靠音系手段来体现语篇隐喻。
3.结语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一般只关注其纯理功能和词汇语法结构,很少涉及其文体区分功能。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新闻英语语篇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对新闻英语语篇中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分布及其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了解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的语篇特征。
参考文献:
[1]刘承宇.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J].现代外语,2003(2).
[2]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范文芳.英语语气隐喻[J].外国语,2000(4).
【关键词】英汉互译 静动态转化方法
引言
英汉两种文化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申小龙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在语言上重意合[1]。
英语句子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或者至多是几个动词并列作谓语,大量原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除用非谓语动词表达外,必须借助动词以外的词类如名词、形容词、副词和省略等其他手段来表达。英语表意主要呈静态。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的束缚,汉语不存在谓语和非谓语之分,介词相对英语要少得多,一个句子可以用多个动词,同样的动词也可以重复、重叠。汉语表意主要呈动态。
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总结出几种英汉互译时静动态转化的方法,在翻译时创造出地道的译文。
一、英语名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有“名词优先于动词”的倾向。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简化表达方式,使造句灵活,行文自然[2]。相比之下,同样的意思汉语多用动词来表达。如:
1)She is a good swimmer. (静态)
她游泳游得好。(动态)
2)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wife. (静态)
他谋杀了他的妻子。(动态)
这一点更明显地体现在翻译电影片名上,如: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总有骄阳)、Scent of a Woman(1992)(闻香识女人)、Howards End(1992)(此情可问天)。上述影片英文名称都是名词或者名词词组,而它们的中文译名都含动词词组或者动词结构[3]。
二、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介词用法灵活,词义丰富,有时表达的就是动词的意思,在翻译时要注意把英语的介词转换成汉语的动词。如:
1)I am with you. 我支持你。
2) A government of, by and for the people. 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3)He declared that for himself he was still for the charter , the details, name, and all.
他声称他本人仍然拥护,拥护它的细则,拥护它的名称,拥护它的一切[4]。
三、英语形容词、副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中有很多形容词短语可以表达动词的含义,在英译汉时要转化成动词。如:
1)He is not aware of the danger. 他没有意识到危险。
2)I am doubtful whether he is telling the truth. 我怀疑他是不是在说真话。
3) He is keen on sports. 他热衷于体育运动。
此外,英语中还有"be+副词"句式,译成汉语时也要转化成动词:
1) We must be off now. 我们得走了。
2) He is out. 他出去了。
四、英语动词省略与汉语动词重复之间的转化
省略是语言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尽量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语言单位,从而以比较少的力量消耗来传达比较大量的信息[5]。尽管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这种现象,英语更倾向于省略动词,而汉语更倾向于原词重复。如:
1)“Wound you like to come?” “你想来吗?”
“Yes, I’d like to.” “是的,我想来。”
2)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Bacon: Of Studies)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王佐良译:《谈读书》)
3) The earth attracts the moon, and the moon the earth.
地球吸引着月球,而月球也吸引着地球[6]。
在英译汉时,如果在译文中巧妙地连续重复动词,会使句子流畅,富有节奏,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
结语
英语的静态性和汉语的动态性只是宏观的结论。其实,两种语言都有静态和动态的特征。只不过英语的静态特征更明显,汉语的动态特征更明显。有时同样的概念反而英语更倾向于动态表达,而汉语更倾向于静态表达。因此,英汉翻译的静动态转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句型研究[M].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196.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教出版社,1993:105.
[3]陈晓.从电影片名翻译看其静动转化及策略[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87-90.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373.
一、翻译逻辑美
逻辑美是科技英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英语的核心是表述客观事物和其演变规律。这就包括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具备显著的逻辑美。因此要在原理概念上进行区分,以精密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来诠释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虽然科学英语的内容略显枯燥,但这类文体却具备连贯自然的特点。只要译者抓住了文章的逻辑条理,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核心。理清句中的因果关系、让步关系、程度关系等逻辑关系,对原文进行再现,对本质进行握。
二、翻译简洁美
语言精练是科技英语的突出特征,科技英语的基本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种简洁美不但体现词汇层,也体现在句法层。科技英语中广泛运用了名词化结构,将句子简化成名词短语。一方面,减少人称主语带来的主观性,只留下客观的科技概念,另一方面,使得句子结构更为简洁。除此之外,为了使得文章更具简洁美,各类其他名词作主语在科技英语文章中使用频率也较高,人称名词和物质名词是名词的两大组成部分。我们一般使用人称名词表明主观意愿,使用物质名词来强调表达内容的客观与准确。以非人称做主语有两大修辞功能,第一,是优化句子的结构,以清晰明了的形式表达逻辑关系;第二,就是使句子更栩栩如生。因此,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人称代词的使用,以传达翻译的简洁美。
三、翻译转义美
我们把将原有意义转化借代出新的含义称为转义。在科技术语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计算机和其他机械类领域科技专业术语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之下,对转义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如今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科技术语也逐渐更幽默,更具美感。日常词汇也融入了科技术语之中。这样的过程使得科技翻译词义更丰富,更具备想象力,同时表现着隐语的形象。例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这一词表示,而“cousin”这一词汇,还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同类型作物”的意义。转义词的使用频率升高等一系列的变化体现出日常用语转化为科技名词的现象,增加了转义的美感,展示了别样的趣味。
四、翻译修辞美
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生动有趣,而近年来,修辞手法也逐渐运用到科技英语领域。比喻是科技英语翻译中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现象,相同本质的事物来描画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道理。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逻辑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更生动立体。另一种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通过将事物人格化,给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科技文更轻松自然,便于理解其含义和掌握其核心。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其审美想象力,避免生搬硬套。
五、结论
翻译美学博大精深,在科技英语工作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对翻译美学的研究应该更深入,以此来促进翻译质量的提升和翻译水平的发展,提高科技文章的美学价值。科技翻译的重点在于科技术语的准确表达,科技句法的熟练应用,综合美感的增强,使得科技英语和翻译美学的结合更充分,更合理。
作者:王海燕单位: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